一、阳光和月光(组诗)(论文文献综述)
李倩冉[1](2021)在《论王小妮诗中主体与物象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王小妮自八十年代至今的诗歌中,抒情主体与物象之间始终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双方会在想象力的作用下,产生即刻的变形。这一变形,在她早年诗中,体现为"物""我"之间融洽和谐的互动,并通过第二人称、祈使语句、大词的使用等,展现出与广阔世界对话的可能。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物象的变形则偏向于表达主体对世事的冷静洞察与批判,主体也常直白宣喻自己的独立态度,但这些态度并不基于先入之见,而是同时渗透了瞬时的任性灵动以及与物象的共情,因而留下了一批佳作。不过,主体与物象之间"短兵相接"的写作方式,也使得王小妮的诗大多短制,在组诗与长诗的层次和结构上留下了一些缺憾。
王傲[2](2021)在《缪公恩《梦鹤轩梅澥诗钞》研究》文中认为缪公恩是清乾隆后期、嘉道年间沈阳地区重要的八旗文人。作为嘉道年间东北地区的文坛领袖,缪公恩在东北乃至朝鲜地区都具有极大影响力。缪公恩一生作诗甚多,收录在《辽海丛书》中的《梦鹤轩梅澥诗钞》是其现存最完整的诗集。然学界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其生平的考辩与部分具体作品的鉴赏,对本诗集的整体关照十分欠缺。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缪公恩的人生经历为起点、思想轨迹为参照,全面梳理其诗歌的题材内容、艺术特色,进而揭示其人其诗的文化价值。除绪论与结语外,本论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缪公恩的生平与诗歌创作。本章在全面梳理诗人的生平经历与活动轨迹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创作实践,将其诗歌创作进行分期。以诗人北归盛京、考取官学助教两个时间节点为界,创作实践可以分为前中后三期:前期主要写志,展示诗人在青少年时期的意气风发;中期多借家乡景物以咏怀,抒发壮年时期的苦闷寂寞;后期多交游之作,展现出诗人晚年在盛京诗坛的领导地位。第二部分《梦鹤轩梅澥诗钞》的题材内容。本章在全面展示缪公恩诗歌题材内容的同时尽可能深入地挖掘诗人内心思绪的发展变化。其诗按照题材内容可以分为五类:山水纪行诗、赠别怀人诗、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和题画论诗诗。除此之外,诗集中还有少量的闺怨诗等。山水纪行诗展现了缪公恩一生的行动轨迹,赠别怀人诗呈现了诗人的社会生活,怀古咏史诗表达了诗人独特的人生价值观,体现着其内心思绪,咏物抒怀诗展现了缪公恩心向往之的人生理想,态度鲜明地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与不满,题画论诗诗表现了诗人的艺术生活。第三部分《梦鹤轩梅澥诗钞》的风格特质。本章旨在考察缪公恩诗歌的艺术追求与艺术特色,是以往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文章首先从缪公恩诗歌的艺术追求入手,探索其“诗言性情”的创作实践,主要包括真性情的诗歌内容、平实质朴的写作手法和天然浑成的诗歌语言;其次,分析了其诗歌中表现出的随时而变的诗歌风格,其诗整体上呈现出冲淡平和的特点,同时也有柔美与雄放之作;最后,探讨了其诗歌中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主要体现在多种诗歌体裁的写作、组诗形式的运用与诗歌自注的使用。第四部分缪公恩其人其诗的文化价值。缪公恩以其瑕不掩瑜的诗歌才华于晚年时期终于在盛京诗坛占有一席之地,其诗歌保存了大量嘉道时期的盛京山水景物与人文风情,展现着鲜明的区域印记,对此一时期的方志能够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同时,其人在朝鲜地区也具有极大影响力。此外,本文于文末附录部分系统地为缪公恩的生平经历进行编年,既总结了以往学界对缪公恩生平经历的研究,又予以一定程度的丰富,以期清晰地呈现缪公恩的生平经历与活动轨迹并有补于缪公恩其人的相关研究。缪公恩是清朝中期东北地区颇有名望的八旗文人,其诗歌内容广泛、艺术成熟、影响深远,是清代东北诗坛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蒋宁[3](2021)在《杨佳富文学创作的审美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的西南边疆蜿蜒起伏的边防线上,有一批兼顾战斗和文学创作的优秀军旅文学作家,他们构建着云南军旅文学的大厦。他们勤奋踏实、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学创作,换来了社会的瞩目和傲人的成绩,杨佳富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杨佳富是一个从云南边防部队走进文学殿堂的军旅作家,是一个云南边陲小城走出来的少数民族作家。他的文学创作遵循自然本真的创作理念,敏锐捕捉真实的生活细节,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审美视角,他的所有努力都指向构建诗意的精神家园。其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杨佳富在坚持写作的30年间创作出254部作品,这些作品都见证着他的成长:从默默无闻的边防战士到独当一面的武警大校;从边防部队文员到声名大噪的《边防文学》主编;从低调的文学爱好者到着作等身的边防文学作家。杨佳富用自己独特的笔触,记录下家乡的风土人情,记录下彝乡民族文化的独特记忆,也记录下边防线上惊心动魄的点点滴滴。本文试图从杨佳富文学创作生活即艺术的审美追求入手,解读他文学艺术创作的审美理想,分析其文学创作追求自然本真的审美选择,着眼于其作品蕴含着淡泊真实的审美意蕴和亲和自然的人文关怀,挖掘其跨性别写作视角,旨在分析其蕴含于文学创作中诗意栖居的审美理想,最后挖掘其文学创作的审美追求对于当代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本论文共四章,加绪论、结语,共由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杨佳富的文学创作进行总体关照,介绍杨佳富本人及其作品,整体评价杨佳富文学创作的艺术特色,归纳出其文学作品蕴含自然本真的审美意蕴,揭示其文学创作遵循诗意地栖居的审美理想。并对其作品进行整理、分类,结合时代背景阐释其作品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总结概括杨佳富文学创作现象的意义。第一章从杨佳富“生活即艺术”的自然本真的审美追求出发。分为三节论述其文学创作的自然本真来源于真实的审美对象,真实的彝乡情愫和自然质朴的生活。第二章从场景本真、语言本真、生活本真三个维度分析杨佳富作品中追求自然本真的创作理念。第三章从跨性别写作视角分析杨佳富文学作品,通过对跨性别写作概念的阐释和对女性审美经验表达的论述突出其文学创作的创新点。重点分析作品通过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对女性心理的描写,体现其文学作品中蕴含社会美育和人文关怀的思想。第四章总结、升华杨佳富文学创作诗意栖居的审美旨归和分析其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
刘伟[4](2021)在《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朝鲜文人积极接受中国诗歌的影响,跨越语言的障碍洞悉中国诗歌的奥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下,为朝鲜汉诗史留下了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汉诗发展达到成熟的李氏朝鲜中后期,本文的研究对象安东金氏家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安东金氏家族以其独特性屹立于朝鲜文坛,虽诗学中国,却并不拘泥蹈袭,并在实际汉诗创作中体现出了自己的个性色彩。本文选取了安东金氏家族中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三代人即金尚宪、金寿恒、金昌协为例,以期通过他们的汉诗创作管中窥豹,探求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风貌。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在研读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厘清李氏朝鲜中期的社会境况与文学思潮。在充分了解当时社会文学背景的基础上认识安东金氏家族,解读其在李氏朝鲜中期的独特社会地位。与此同时,从文学家族概念出发引出安东金氏家族的汉诗创作,展开对安东金氏家族汉诗创作独特性的分析,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第二章以金尚宪(1570—1652)的忠贞节义为侧重点展开论述。知人论世,对金尚宪的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进行梳理,对其创作的一千八百余首汉诗进行分析解读。从悲壮的命运感及坚定的节义精神、游仙世界、悼亡与追思等三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重在揭示其人其诗突出的忠贞节义精神。第三章以金寿恒(1629—1689)的自由纯真为着眼点展开论述。爬梳其生平经历,重点解析其流放灵岩期间所作“和陶诗”。通过诗人仕途失意时期的诗作,洞察其创作心态,从而深入其内心世界,辨析其特点。第四章以金昌协(1651—1708)的自然本真主张为着眼点展开讨论。通过梳理其生平轨迹与师承交游情况,洞察其汉诗创作的文心所在。同时从其汉诗的体裁选择与表现技巧两个角度,探究其崇尚本真的诗学思想对其汉诗创作的深刻影响。最后总结全文,安东金氏家族的生活状态为汉诗人的成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以及强有力的保障,金氏三代汉诗人先后绽放各自独具的个性光彩,继承并发展了金氏家族文学传统,共同谱写出专属安东金氏家族的灿烂汉诗画卷。
崔睿[5](2021)在《“70后”诗歌中的口语写作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第三代”等诗人努力下,口语诗歌再次登上历史舞台。到了90年代,“70后”诗人汇入到口语诗歌的写作大潮中,已然走过了20余年,并在大量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质,体现在日常性写作、生命意识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上。论文从这三方面入手,分析、总结当下“70后”诗歌口语写作的基本特征,探索诗歌发展的“口语化”倾向,为当下的口语写作提供经验教训和启迪。绪论部分首先梳理了口语诗歌自古以来的发展流变,引出“70后”的登场以及他们的口语写作。其次,指出当前对“70后”诗人的口语写作研究比较零碎、薄弱,需要对其整体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章主要论述在日常性写作中,“口语”作为日常经验诗歌的取材对象,呈现出平和温柔、理性节制与嬉笑怒骂、讽刺批判的两大特征,并指出“口语”带来的过度“快捷”与“便利”所引发的争议。另外,在“70后”诗人对“父亲”、“母亲”的建构中表现出“口语”富有肉感的独特魅力。第二章重点研究口语诗歌生命意识的表现与书写,包括“身体”与“性意识”的凸显、包容与批判的生命态度、女性对“乳房”的书写、当代男性对女性的观察、哲理“小诗”及其口语化表现、对“死亡”的亘古追问等内容,挖掘出“口语”蕴含的巨大张力,指出当代诗歌语言的口语化现象是一个持续发展变化的过程。第三章围绕“70后”口语诗歌对社会问题的持续关注与书写,在探究非常态写作、底层写作、生态诗歌这三种诗歌题材及其口语化表现的过程中,肯定了“口语”在此类诗歌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客观公正地指出了它们各自的局限之处。第四章集中论述了“70后”口语诗歌的价值所在。它不仅是一种语言意识的确立,更是诗歌“叙事性”与“抒情性”的突破。“70后”以一种“中庸”的写作姿态,探寻出一条“综合性”的写作道路。在结语中,总结全文的核心思想,并指出当前“70后”口语写作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期望口语诗歌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不断转化、突围,而研究者能对其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沉洲[6](2020)在《笔落斑斓起——宁德屏南县乡村文化脱贫的故事》文中认为1.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屏南双溪古镇位于鹫峰山脉中段,县城北部。1000多年前,当地陆氏先祖与中原南下移民一道,共同拓殖这块两条溪合流环围的小盆地,糅合了闽越土着与中原传统文化,为古镇留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情民风。1735年,屏南从古田析出建县,县治因位处翠屏山之南,被皇帝赐名屏南。民谚"先有陆氏,后有双溪;先有双溪,后有屏南",说的就是
但向婕[7](2020)在《海子抒情诗歌语言韵律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子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诗人中的一位,在这个中国新诗将要转型的重要时期,海子以他对诗歌持有的严肃、庄重的态度以及对于诗歌精神高度的追求而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对于海子的诗歌,曾有很多人从内容解析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但是仅仅从语言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却很少,也没有人对海子诗歌的韵律风格进行过研究。因此本文将从韵律风格学的角度出发,对海子抒情诗歌语言的韵律风格进行分析探讨,主要是从海子抒情诗歌语言中声母的使用、韵母的使用、相同相似字词句的反复和书面排列形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每一章都进行小结,并在最后总结出海子诗歌的节奏层级和海子的抒情诗在韵律上体现出的语言风格。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步骤,同时介绍了诗歌语言韵律研究和海子诗歌语言研究的研究现状,以及语言风格学的意义和当前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声母的使用,介绍了中国诗歌中的“押声”现象和西方诗歌中的“头韵”,对海子诗歌中的押声情况进行了分类分析和讨论,指出押声手法有利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第三章韵母的使用,分析了海子的抒情诗中句尾的押韵、诗歌段落中的押韵和句中韵这三个方面,并由海子最常使用的韵辙——“江阳辙”得出海子诗歌语言热烈、激昂的特点。第四章相同相似词句的反复,从海子诗歌中相同相似词句在一行中一节中反复出现以及一首诗中反复出现这三种情况进行了分类讨论,并且指出反复是诗人非常喜欢使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分析诗歌,探讨了反复手法与诗歌韵律节奏的关系。第五章书面排列形式,主要是从海子诗中跨行、标点和空格、长句、默行以及特殊诗行排列这几个方面分析了诗歌的外在形式与诗歌韵律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诗歌的书面排列形式可以形成诗歌建筑美、凸显重要词句、控制诗行字数、加深情绪、形成诗歌语言陌生化效果等多种作用。第六章结论部分对海子诗歌的节奏层级和从韵律上体现出的风格进行了总结,总结出海子诗歌的节奏层级建构,并指出海子诗歌语言在韵律的上体现出的风格特点:一是从尾韵的使用和反复的手法中表现出热烈与激昂的语言风格,二是诗歌语言不断的反复所表现出的简单与朴实的语言风格,三是在简单与复杂、流畅与拗折中体现出冲突与对立的语言风格。同时指出了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陈氏贤(Tran Thi Hien)[8](2020)在《王维的佛教思想及其与玄光禅诗视野探究》文中认为王维生活于佛教各宗派高度发展的盛唐时期,由于他习性好静、学佛、修禅等,因而喜爱广泛与佛教各宗的高僧们和好友们一起研修佛法、论法参禅、诵经礼佛、持戒布施、设斋供僧等。因此,诗人不仅对各宗经典十分了解掌握,而且对其修法都有亲身修行而获得自我安乐境界,使他诗中蕴含了佛教思想、修法、悟道等,并使诗意与禅境完美融合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灵寂之境。最能体现王维佛教信仰的是,他对《华严经》《维摩诘经》《坛经》的研修。对《华严经》的信仰,诗人是跟着道光高僧与朋友们讨论学修过《华严经》的核心教义即法界缘起观之思想。他的一些诗作,表现了法界缘起之理,并在诗句中使用了不少华严经的词语。对《维摩诘经》的信仰,诗中涵盖了在家有出家之理、仕途生活与悟道无碍、解除世俗社会之烦恼。对《坛经》的信仰,诗中传达了坛经的核心思想“自心是佛”,人人自心便是佛;“无住无念”,对诸法实相清明了知无有执着;“明心见性”,认识我们本心即见到自己本性。因为研习佛教大乘经典,王诗所示,其了悟诸法实相本性为空而以它来修行观照人生、官场、社会、事情等等,然而对诸法没有产生任何贪恋烦恼。一切法都是从人心启发作用,如慧能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与维摩诘菩萨所倡导“自心清净就是净土”,由此,王维也就提倡了“境因心寂”即“心为净土”的思想,如诗所云“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因了知与实行诸法空性而有积极出世入世的精神,如其诗述:“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并使其诗艺术达到动静交融的禅境是王维对诗坛最大的贡献。诗人了悟佛法的核心教义之后,他在修行中注意实行禅净双修,经常自己并和僧人一起焚香诵经、研学经典、论法参禅等。实行僧俗双修,设斋供养僧众,把喜爱的蓝田别业诚心赠送僧众,所谓财布施;并欢乐地赞叹他人实行布施,此谓随喜布施。除了修福布施之外,诗人还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身心功德,实行饮食净斋“吾生好清静,蔬食去情尘”,衣着朴素“宿雨乘轻履,春寒着敝袍”,住宿简陋“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实行斋欲“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从研学佛法到进入实行修道之后,王维身心就已融入到了佛境。诗中的佛境,含有下面的几种境界:一是空之境,表达了“色即是空”之境,意为“色”本身就是“空性”,其为因缘所产生的,也就是说“色即是空”亦为诸法空性,诗云“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为表现“空即是色”之境,诗人常以禅语来传达,如说“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并以自然景色来传达此境,诗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寂静(性空),但有人语传来(色相)。二是真之境,所谓诸法实相就是其性空,因性空才能生起万有。诗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所示,万物人生均有其运行的规律,是诸法实相之真境“雨中”使“果落”,“灯下”有“虫鸣”。与含示诸法随缘,因诸法性空才能随缘,虽随缘但不变,诗述“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三是圆之境,是指诗人体悟到自己的佛性清净圆满,以清亮的明月、清洁的泉水来比喻它,所谓圆满了悟之境,诗云“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灵活运用了佛性妙有无碍,以清净常照的明月来阐述它的妙用,所谓圆通无碍之境,诗曰“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四是逸之境,表示诗人以优美闲静的外景来传达其身心悠闲自在,诗云:“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并以身心恬淡闲适衬托了外境素淡闲雅,诗述:“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的闲逸之境。还表现了诗人真正悟入到舒畅洒脱的身心之境,诗云:“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的放逸之境。在研读王维诗歌时,发现他与越南的玄光禅师,虽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时期,但两者的禅诗含有相同之处。因此,笔者研究王维诗歌的同时,对两位诗人的禅诗也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王维与玄光禅诗的异同之处,如下:从禅诗内容层面来看,两者的禅迹、禅理、禅趣,有所相同。在叙述禅理时,两位诗人都以“我身虚妄”“自性为本”“不二法门”为宗旨学习和实行,如王诗云“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无有一法真,无有一法垢”;与玄光诗云“忘身忘世已都忘,生久萧然一榻凉”“明心见性谒真佛,不惧山水路迢迢”“参透是非平等相,魔宫佛国好生观”。在描述禅趣时,两位诗人深入禅修参观之后,都把自己体悟随缘闲逸之境以诗词来传达逍遥自在的自我生活乐趣,如王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与玄诗云“如何小隐林泉下,一榻松风茶一杯”。在阐述禅迹时,两位诗人都刻画寺院在于偏僻幽静之处,如王诗写“插天多峭崿”与玄诗曰“庵逼青霄冷”,但描述僧人的修行生活有所不同,王维以居士身份学佛来描述僧人过着慈悲和谐的修行生活,诗云“行随拾栗猿,归对巢松鹤”;玄光以出家人身份学佛来叙述其自身过着悠闲安乐的僧人生活,诗云“竹林多宿鸟,过半伴闲僧”。从禅诗意象层面来看,由于两位诗人都是精进地学修禅法观想,最终达到了飘逸自在的精神境界,因此在描述人生无常、人生苦海时,使用了相同的意象。王维一生过着亦隐亦官的生活,他常游山赏水,过着逍遥自由的人生,以隐逸生活为中年以后的人生目标,这些丰富的生活阅历使他通过描写山水景色,表达某种禅趣时使用的意象比较多,有的意象是玄光所没有的;而玄光出家以后,经常在寺院学修和给大家教修佛法,过着清净安乐的僧人生活作为他人生的目标,使其诗中的意象大部分集中于寺院日常生活,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
王沛婧[9](2020)在《沉实与轻逸 ——论王小妮的诗歌》文中指出诗人王小妮(1955-)的创作成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口语化、日常性为主要特征,质朴、纯净,兼具沉实与轻逸之美。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王小妮更像是社会浪潮的旁观者。她的诗歌相对封闭,与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于边缘中展现着语言的力度。这种力度源于王小妮以平实的文字构建日常生活,对传统意象进行反叛与重塑。本文旨在联系时代语境、诗人创作历程,分析王小妮诗歌的主要特征,挖掘其形成的环境因素与深层动因。通过比较阅读、文本细读,结合具体诗歌文本及其诗论,体悟诗人的内心世界,整理、归纳其诗歌独具的诗学意义与美学价值。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王小妮的基本信息与学界对王小妮诗作的研究状况,提出选题理由。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分三章。第一章介绍王小妮诗歌创作历程,梳理王小妮个人经历与诗歌创作之关系。第二章结合具体作品,指明王小妮诗歌所具有的沉实之美,分析这类诗歌产生的原因,通过这一特征探求王小妮如何在写作中塑造和使用意象,如何表达对社会事件、时代思潮态度与认知。第三章分析王小妮诗歌中的轻逸之美,通过具体诗文观察当代知识分子如何认识、处理文学与生活之关系。第三部分为结语,总结王小妮诗歌的沉实与轻逸的特质,肯定其诗的文学史地位和现实价值。
常蕊[10](2020)在《纸上行走的沉郁与清澈 ——金所军诗歌研究》文中指出金所军(1970——),山西原平人。他从1985年起开始从事诗歌、散文兼及评论方面的写作。1986年参加了诗人赵孟天等诗人发起的“超超主义”诗歌群落,于90年代初主持民间文学社团;2001年因工作调动至长治,2005年荣获赵树理文学奖新人奖等奖项,同年10月参加第21届“青春诗会”,加入中国作协。在山西70后诗人当中,金所军的创作充分见证了自“新诗潮”以来的,忻州和长治两个地区诗歌演进的轨迹。本论文就金所军2001年前后两个阶段创作的差异性为切入点,结合自“新诗潮”促动下的山西的忻州诗群、长治诗群活跃的文化背景,来还原诗人的抒情底色及其探索的趋向。据此,本论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笔者将研究的重心集中于诗人创作的整体风貌,来考察他诗歌抒情的三种精神面向;第二章,将研究着眼于诗人创作的题材和内容方面,以前后两期为时间界限,梳理并对比诗人的创作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探究变化的原因;第三章,笔者考虑到诗人已出版的诗歌篇目在创作的不同时期皆有多处改动的迹象,因此笔者的研究将从文本的修改之处出发,对比修改前后的文本,试图总结出一般规律来,循此规律来还原出金所军创作观念进阶的过程;第四章,笔者将研究的视点回归到诗歌的抒情方面,通过具体的文本案例总结出诗歌情感—想象的特征。
二、阳光和月光(组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光和月光(组诗)(论文提纲范文)
(2)缪公恩《梦鹤轩梅澥诗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二)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缪公恩的生平与诗歌创作 |
(一)缪公恩的生平 |
(二)缪公恩的诗歌创作 |
二、《梦鹤轩梅澥诗钞》的题材内容 |
(一)山水纪行诗 |
(二)赠别怀人诗 |
(三)怀古咏史诗 |
(四)咏物抒怀诗 |
(五)题画论诗诗 |
三、《梦鹤轩梅澥诗钞》的艺术特质 |
(一)诗言性情的艺术追求 |
(二)因时制宜的多变诗风 |
(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
四、缪公恩其人其诗的文化价值 |
(一)盛京的自然风貌描写 |
(二)盛京的人文风情展现 |
(三)与朝鲜使臣的文化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缪公恩年谱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杨佳富文学创作的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述 |
(一)作者简介 |
(二)杨佳富作品简介及分类 |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三、杨佳富文学创作及文学作品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生活即艺术的审美追求 |
第一节 捕捉真实的审美对象 |
一、缉毒英雄形象 |
二、边防军人形象 |
三、脱贫干部形象 |
四、乡村农民形象 |
第二节 纯真乡情的守护 |
一、守望故乡的净土 |
二、传承彝乡的文化 |
三、探寻节庆的意味 |
第三节 质朴生活的升华 |
一、现代生活的反思 |
二、理想家园的营造 |
三、精神故乡的归寻 |
第二章 自然本真的创作理念 |
第一节 场景本真 |
一、反映现实:零度写作中的边关万象 |
二、回到当下:描绘边地风光致敬边防英雄 |
三、家国情怀:撷取乡村脱贫致富的新题材 |
第二节 语言本真 |
一、精确的军事文学用语 |
二、丰富的日常口语运用 |
三、独特的地方方言荟萃 |
第三节 生活本真 |
一、真实生活的抒写 |
二、本真现世的回归 |
三、精神家园的构建 |
第三章 独具匠心的审美视角 |
第一节 女性视角写作 |
一、跨性别写作审美视角 |
二、女性审美经验的表达 |
第二节 正面女性形象的塑造 |
一、铿锵玫瑰——女军人 |
二、幕后巾帼——军嫂 |
三、坚强后盾——其他女军属 |
第三节 对女性犯罪的关注 |
一、边境女性毒品犯罪 |
二、人文关怀照亮心灵 |
三、美育调和社会矛盾 |
第四章 诗意栖居的审美旨归 |
第一节 诗意栖居的渊源 |
一、诗意栖居的缘起 |
二、营造诗意的家园 |
第二节 诗意栖居与回归大地 |
一、重返心灵的栖居地 |
二、诗心、自然与自我观照 |
第三节 诗意栖居与回归故乡 |
一、故乡的精神依归 |
二、诗人的还乡天职 |
第四节 诗意栖居的审美价值 |
一、拯救罪恶的灵魂 |
二、呼吁纯美的心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写作缘起与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意义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意义 |
特别说明 |
第一章 李氏朝鲜中期安东金氏家族 |
第一节 李氏朝鲜概况 |
第二节 文学家族 |
第三节 安东金氏家族 |
第二章 金尚宪(1570—1652) |
第一节 金尚宪其人 |
一 生平轨迹 |
二 师承交游 |
第二节 金尚宪与其汉诗 |
一 悲壮的命运感与坚定的节义精神 |
二 金清阴诗中的游仙世界 |
三 悼亡与追思 |
小结 |
第三章 金寿恒(1629—1689) |
第一节 金寿恒其人 |
第二节 金寿恒与其“和陶诗” |
一 探寻流放之路 |
二 孤独之地的感怀 |
三 灵岩风光与归返本真 |
四 训诫与期望 |
小结 |
第四章 金昌协(1651—1708) |
第一节 金昌协其人 |
一 生平轨迹 |
二 师承交游 |
第二节 金昌协与其汉诗 |
一 金农岩汉诗的题材选择 |
二 金农岩诗中的表现技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金尚宪年表 |
附录二 金寿恒年表 |
附录三 金昌协年表 |
附录四 金尚宪《清阴集》汉诗整理 |
附录五 金寿恒《文谷集》汉诗整理 |
附录六 金昌协《农岩集》汉诗整理 |
致谢 |
(5)“70后”诗歌中的口语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口语诗歌的溯源 |
二、 “70 后”及其口语写作 |
三、研究现状、范围与方法 |
第一章 个人生存的日常性写作 |
一、日常感受在细密中澄明 |
(一)日常生活的细密呈现 |
(二)日常生活的反抗性 |
(三)日常主义诗歌的问题焦点 |
二、人伦亲情在凡俗中升华 |
(一) “70 后”诗歌对“父亲”的温情书写 |
(二) “70 后”对“母亲”形象的建构 |
第二章 生命意识的表现与书写 |
一、表现个体生命意识与关怀 |
(一) “身体”与“性意识”的凸显 |
(二)包容与批判的生命态度 |
二、生命意识的私密性表现 |
(一)女性对“乳房”的诗意化书写 |
(二)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
三、生命体验的哲思与升华 |
(一) “小诗”及其口语化表现 |
(二)对“死亡”的永恒追问 |
第三章 社会问题的持续关注与书写 |
一、非常态写作及其口语化表现 |
(一)地震灾难在诗歌中的表现 |
(二)灾难诗歌背后的“历史和解” |
(三)灾难诗歌写作的局限性 |
二、底层写作的诗意表达及其口语化表现 |
(一) “底层诗歌”的苦难言说与精神讴歌 |
(二)底层写作的口语化表现 |
(三)底层写作的意义与局限性 |
三、生态诗歌中的口语诗学 |
(一)生态诗歌的表象呈现:赞美与批判并存 |
(二)生态诗歌的理性建构 |
(三)生态诗歌表现的持续探索 |
第四章 “70 后”口语诗歌的价值追求 |
一、 “70 后”口语诗歌的语言意识 |
(一)口语诗歌的内在表现 |
(二)口语诗歌外在形式上的探索、试验 |
(三) “70 后”口语写作的语言意识 |
二、口语诗歌叙事性与抒情性的突破 |
(一)口语写作的叙事性突破 |
(二)口语写作的抒情性突破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笔落斑斓起——宁德屏南县乡村文化脱贫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
2.侏儒人沈明辉 |
3.脑瘫狂人杨发旺 |
4.脑溢血患者薛美兰 |
5.袖珍女孩杨夏妹 |
6.听力障碍者林苑松 |
7.广淘天下之沙 |
8.古镇的人文情怀 |
9.台前台后那些事 |
10.“名记”的乡村生活 |
11.乡村种子队营地 |
12.星空大戏拉开序幕 |
(7)海子抒情诗歌语言韵律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1.1 研究内容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3 研究综述 |
1.3.1 诗歌语言韵律研究综述 |
1.3.2 海子诗歌语言研究综述 |
1.3.3 语言风格学研究综述 |
1.4 诗歌韵律节奏相关概念介绍与说明 |
2 声母的使用 |
2.1 押声与头韵 |
2.2 海子诗歌中的押声现象 |
2.3 本章小结 |
3 韵母的使用 |
3.1 句尾的押韵 |
3.1.1 句尾押韵情况 |
3.1.2 尾韵与诗歌风格 |
3.2 诗节中的押韵 |
3.3 句中韵的使用 |
3.4 本章小结 |
4 相同相似字词句的反复 |
4.1 相同相似字词在一行中反复出现 |
4.2 相同相似词句在一节中反复出现 |
4.3 相同相似词句在一首诗中反复出现 |
4.4 本章小结 |
5 书面排列形式 |
5.1 跨行 |
5.2 标点和空格 |
5.3 长句 |
5.4 默行 |
5.5 特殊的诗行排列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海子诗歌的节奏层级 |
6.2 海子诗歌的韵律风格 |
6.2.1 热烈与激昂 |
6.2.2 简单与朴实 |
6.2.3 冲突与对立 |
6.3 论文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王维的佛教思想及其与玄光禅诗视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王维佛学思想 |
第一节 《华严经》与王维的佛教信仰 |
一、师事华严宗道光 |
二、华严宗传法之地 |
三、学修《华严经》之义理 |
四、大量使用《华严经》之术语 |
五、与华严宗之僧俗交往 |
第二节 《维摩诘经》与王维的佛教信仰 |
一、王维之名与字的来源 |
二、在家有出家之理 |
三、仕途生活与悟道无碍 |
四、解除世俗社会之烦恼 |
第三节 《坛经》与王维的佛教信仰 |
一、王维对“自心是佛”的信仰 |
二、王维对“无住、无念”之信仰 |
三、王维对“明心见性”的信仰 |
第二章 王维诗歌中的佛理 |
第一节 万物真理 |
一、诸法皆空 |
二、境因心寂 |
第二节 万物妙用 |
一、出世入世不二 |
二、动静融合 |
第三章 王维诗歌中的修道 |
第一节 禅净双修 |
一、与僧人诵经参禅 |
二、自己诵经参禅 |
三、欣赞修行者实行禅净双修 |
第四章 王维诗歌中的佛境 |
第一节 空之境 |
一、空之境界释义 |
二、王维诗歌的空之境 |
第二节 真之境界 |
一、真如境界释义 |
二、王维诗中的真之境 |
第三节 圆之境界 |
一、圆之境界释义 |
二、王维诗歌中的圆之境 |
第四节 逸之境界 |
一、逸之境界释义 |
二、王维诗歌中的逸之境 |
第五章 王维禅诗与玄光禅诗的比较 |
第一节 唐代王维与陈代玄光的背景及生平 |
一、王维生活时期的唐朝与玄光所处的陈朝 |
二、玄光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及着作 |
三、王维与玄光相提论述的思想与说明 |
第二节 王维禅诗与玄光禅诗之异同 |
一、王维禅诗与玄光禅诗之相同 |
二、王维禅诗与玄光禅诗的差异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沉实与轻逸 ——论王小妮的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王小妮诗歌创作历程 |
第一节 “最初的真诚与清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创作 |
第二节 忽然的阴影与迷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创作 |
第三节 “超然的放逐与游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创作 |
第二章 沉实:王小妮诗歌的深度 |
第一节 书写生命的重量 |
第二节 展现生活的厚度 |
第三节 感受疼痛:保持感官的敏锐 |
第三章 轻逸:王小妮诗歌的飞扬 |
第一节 风与阳光:意象的塑造与丰富 |
第二节 土豆与麦子:家庭生活的缩影 |
第三节 致另一个世界:“我看见”的凡俗人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纸上行走的沉郁与清澈 ——金所军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黑、灰、白为色调的精神光谱 |
1.1 在暮色下写作 |
1.1.1 爱恨交织的张力 |
1.1.2 在岁月中沉淀的“黑” |
1.2 在明暗交替的罅隙里 |
1.3 白纸上的激浊扬清 |
1.3.1 “落雪的声音沁人肺腑” |
1.3.2 人格与诗格的双重突破 |
2 在时间的漫游中寻找自我 |
2.1 从乡土情怀到家国情怀的升华 |
2.1.1 “乡愁”引发的抒情历险 |
2.1.2 由“家”到国的转变 |
2.2 从情爱体验到生命的涵咏 |
2.2.1 生命初潮涌动 |
2.2.2 命运交响曲 |
3 细微知“着” |
3.1 诗歌“标题”修改 |
3.1.1 单篇“标题”修改 |
3.1.2 组诗“标题”修改 |
3.2 语词技法圆润 |
3.2.1 单篇文本修改 |
3.2.2 组诗文本修改 |
4 “多层次、波浪式”的抒情节奏 |
4.1 反复咏叹,迂回前进 |
4.2 情感表现的“疏”与“密” |
4.3 情感表现的“显”和“隐” |
4.3.1 “声音”意象的曲折深入 |
4.3.2 浮泛于意象的生命体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诗人金所军访谈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阳光和月光(组诗)(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王小妮诗中主体与物象的关系[J]. 李倩冉.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1(01)
- [2]缪公恩《梦鹤轩梅澥诗钞》研究[D]. 王傲.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杨佳富文学创作的审美研究[D]. 蒋宁.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李氏朝鲜安东金氏家族汉诗研究[D]. 刘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70后”诗歌中的口语写作研究[D]. 崔睿.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6]笔落斑斓起——宁德屏南县乡村文化脱贫的故事[J]. 沉洲. 福建文学, 2020(12)
- [7]海子抒情诗歌语言韵律风格研究[D]. 但向婕.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王维的佛教思想及其与玄光禅诗视野探究[D]. 陈氏贤(Tran Thi Hien).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沉实与轻逸 ——论王小妮的诗歌[D]. 王沛婧.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10]纸上行走的沉郁与清澈 ——金所军诗歌研究[D]. 常蕊.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