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声音学会奖看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创作趋势──第五届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奖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吴迪[1](2021)在《新世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作为一种中国所独有的电视剧类型,在中国已有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也在以不断创新的姿态活跃于电视荧屏上。领袖人物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主要表现内容,人物形象的塑造成为了该类电视剧获得成功的关键。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方式和内容逐渐向人物本身所靠拢,从最初的领袖“神性刻画”到如今的“个体表达”,领袖人物已然从神坛走向人间。此外,领袖人物在塑造过程中所彰显出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力量也成为电视剧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所在。第一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领袖人物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首先,梳理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和领袖人物的发展界定历程。其次,在对领袖形象的塑造进行研究时,离不开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物典型理论、叙事学理论、影视叙事理论的综合学习和运用。第二章,新世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概述。首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新世纪呈现出综合性的艺术创作特征。其次,对比新世纪前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领袖形象的塑造变化,分析出领袖形象从平面化向立体化塑造的变迁过程。最后,总结出新世纪领袖形象塑造发生变化受到文艺政策、创作理念、社会诉求的影响。第三章,新世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领袖人物的形象特点。首先,将领袖人物的属性特征分为革命性、崇高性、超凡性,找到领袖人物树立的基本方向。其次,从战斗型性格和决策型性格的角度分析领袖人物性格特征对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最后,将领袖的情感特点集中于家庭和群众两方面,对于领袖情感特征的着重塑造也成为构建立体化领袖形象的重要方式。第四章,新世纪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叙事策略。首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呈现出编年体叙事结构和人物传记叙事结构两种方式。其次,叙事视角和视点的综合运用将领袖形象变得更加立体通透。最后,叙事节奏的运用将领袖人物的形象特点更好地与历史和场景相融合,从而使领袖形象更加真实。第五章,新世纪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影视语言。首先,分析镜头、构图和色彩光影对于人物形象的呈现作用,从视觉画面上探寻领袖意象的表达。其次,分析人声、音乐和音响的逻辑关系表达和情感氛围的制造作用,从听觉的角度探寻塑造领袖形象的艺术机制。第六章,领袖形象塑造的意义。首先,领袖形象的正确塑造遵循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正确历史观的指引下所塑造的电视剧人物形象也将具有真实性。其次,领袖人物身上所带有的先进文化属性,也将会推动社会主旋律基调的建设。第七章,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反思与展望。首先,反思在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更好地为领袖形象塑造指明方向。其次,领袖人物身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塑造出具有文化生命力的领袖形象,既是文艺创作者们创作关注的重点,也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方向。
齐怀林[2](2020)在《基于环绕声背景下的声景塑造 ——以毕业作品剧情片《玉的情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声景”概念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被提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研究,各相关领域都对其概念做了诠释。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在声景的探讨中十分注重声源、空间环境、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与影视声音创作中的关注点十分相似。笔者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在“声景”理论延伸至电影领域后对其加以界定,分析“电影声景”中的声源、空间,以及创作者与接受者的关系;探讨环绕声技术对声源的塑造、对空间的塑造,以及环绕声技术对创作者和观众的影响;最后结合自己的MFA毕业作品进一步阐述如何在影视声音创作中对“电影声景”进行塑造。希望能够为影视声音创作带来新的灵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徐玥楚[3](2020)在《从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看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变迁》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电影百花齐放的舞台上,儿童电影是这电影百花园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85年,为了进一步发展儿童电影事业,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收到国家广电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五部委的委托,创立了中国电影童牛奖,奖励与表彰优秀儿童电影及其工作者。2005年,童牛奖并入华表奖,但这并不意味着童牛奖的逝去,而是为华表奖注入了更为专业的儿童电影力量。自此之后,华表奖关于儿童电影的奖项增设优秀少儿牛影片奖,2013年更名为优秀少儿题材电影。中国儿童电影发展初期大都是故事片的形式,在后续发展中,故事片依然占据儿童电影比例的绝大部分。因此,童牛奖优秀故事片是坊间公认的最能代表中国儿童电影水平的奖项。本文针对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的发展历程,对童牛和华表两个不同时期展开研究。立足于历届童牛奖获奖作品进行动态分析,再现隐藏在获奖作品背后中国儿童电影创作的时代特征,从获奖影片题材的变化轨迹提炼出中国儿童电影中反映出的价值取向以及儿童形象刻画中体现的儿童观。本文立足于中国儿童电影专业奖项童牛奖历届优秀故事片获奖作品,对其创作题材、价值取向、儿童形象与儿童观体现等方面展开对儿童电影创作的动态研究。在市场经济干预电影行业发展的今天,电影产业化发展成了必经之路。当代电影早已深刻意识到这一点,商业电影的出现尤其强调了电影的产业化现象。而中国儿童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却还沉浸在创作为重的时代。因此,想要实现当代儿童电影的崛起必须站在童牛奖的肩膀之上,反思儿童电影发展策略: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应当坚持以“内容为王”,走儿童电影的类型化发展路线;形成属于儿童电影的良性产业链,实现儿童电影的产业化发展。
李俊羿[4](2020)在《曹保平电影叙事风格研究》文中认为曹保平是学院派导演的代表性人物,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曹保平自1990年入行以来,开始撰写剧本、执导拍摄电视剧。2001年拍摄了他本人的首部电影《绝对情感》,近20年来曹保平共有六部电影面世,分别是:《绝对情感》(2001)、《光荣的愤怒》(2006)、《李米的猜想》(2008)、《烈日灼心》(2015)、《追凶者也》(2016)、《狗十三》(2018)。虽然知名度不高的《绝对情感》是曹保平导演生涯的处女作,但对于这部影片,他常常闭口不谈。曹保平曾经这样说道:“(这部作品)是投资人的完全操控,没有我自己的风格。”除了《绝对情感》之外的其余五部作品堪称极具曹保平个人风格的佳作,这些电影既具观赏价值,又具艺术价值。除此之外,他的电影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作为一位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导演,曹保平将目光聚焦于社会边缘群体,用风格多变的电影语言直面现实,讲述平常人不寻常的生活。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以曹保平的五部作品:《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追凶者也》和《狗十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电影学相关专业知识,对曹保平作品中呈现出的叙事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进一步探索其电影叙事的艺术价值以及对于当前电影创作的全新启示。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深入阐述曹保平电影中别具一格的电影叙事风格,第一章以改革开放带来的广阔视阈、中外交流产生的多元文化观为切入点,梳理曹保平电影的创作背景。第二章着眼于曹保平电影视听语言特色,主要从视听语言的创作心理、曹保平电影视觉呈现以及听觉呈现三方面展开论述,分析其作品中视听语言运用的独到之处。第三章重点研究了曹保平电影中的空间组织形式,将城市空间、乡村空间以及封闭空间作为分析要点,对其电影中的空间设置进行深入探究。第四章从电影叙事视角和镜头视点两个角度出发,对曹保平电影中的视点设置进行分析。第五章从曹保平电影类型化与风格化的杂糅策略、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略略、敏感题材与审查机制的和解策略、恪守理念与突破范式的探索策略出发,对曹保平电影的叙事风格做出总结归纳,以期对行业内其他导演的创作提供全新启示。
陈莉[5](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王海霞[6](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刘江[7](2019)在《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和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文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局和困惑。然而,与文学有关的评奖却大行其道,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乃在于各利益相关方对文学奖声誉“红利”与“祝圣权力”的觊觎。文学奖不仅具有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形而上功能,其催生的多重效应也潜藏着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一般规律。文学奖声誉的创建、积累、维护与传播过程也体现和反映了管理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智慧。遗憾的是,传统的文学奖研究大多关注其制度性的一面和经典化功能,或聚焦文学奖个案的评奖机制,缺乏对文学奖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意义的思考。虽有个别学者论及文学评奖的声誉经济现象,但其切入视角仍归属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或文化学范畴,更遑论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另一方面,现有的声誉研究对象仅囿于企业或一般社会组织,长期忽略了作为一种特殊组织行为的文学评奖活动所蕴含的声誉管理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声誉经济,也忽略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与文学奖多元效应之间的逻辑关联等理论性与现实性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文学奖为研究对象,从“声誉”这一文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最大公约数出发,借助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之法,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进行系统的跨学科考察。本研究基于跨学科的视角,首次提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系统性研究课题,既致力于该议题的理论与模型建构,也注重对其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与量化测评,以期拓展文学奖研究和声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视域。概而言之,本研究的贡献或创新之处涉及理论、方法与实践等三个层面。理论上,本研究尝试就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创建,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本体性问题,如概念、内涵、特征、利益相关者网络、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理论界定;二是厘定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概念的特定内涵与外延,剖析和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管理模型和实践机制;三是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并以莫言为例对其分别进行了实证考察;四是从声誉测量的角度构建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其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方法上,本研究试图实现三个融合:一是跨学科研究方法、理念与思想的融合,即将声誉理论、文化资本理论、文学经典化理论等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和文学等跨学科的理论融为一体;二是将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融合,在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文学研究模式中,引入了定量统计分析,从而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文学研究之中;三是理论建构与案例分析相融合,即在进行理论建构的同时,既注重理论探讨围绕案例分析展开,也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反向检验理论建构之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实践中,本研究的预期贡献可概括为三个维度:一是对国家而言,可以为我国文学评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有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跨文化传播;二是对文学奖管理机构而言,有助于其发现相关文学奖项在声誉创建、维护、提升、传播、管理等方面的短板,从而为其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三是对文学奖各利益相关群体来说,基于本研究创建的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模型的评价结果,能为其在评奖参与、赞助捐赠、市场介入等决策上提供较为科学、可信的参照标准。本研究由八个章节构成,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言,提出本研究的选题要义和研究意义,并就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预期创新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有关文学奖及其声誉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缜密的爬梳,回顾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等多学科框架下的声誉理论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述评。第三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的定义和内涵,总结了其六大特征及利益相关者网络。第四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从奖项身份特征、管理策略和利益相关者三个层面,分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14种主要构成要素。第五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聚焦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之道,对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剖析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路径,构建了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并从准入管理、过程管理、后期管理等三个维度探讨了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经验与启示。第六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总结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五大效应表征共性,指出资本化和经典化是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两大核心效应表征,并以莫言以为例,对这两大核心效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证考察。第七章,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建构了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的动态模型,结合国内外文学奖项样本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该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梳理了国内文学奖在声誉创建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八章为结语,就全文的主要发现和贡献进行了总结提炼,并对研究中有待改进之处和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进行了相应的说明。
李鉴鹏[8](2019)在《外国电影表演对中国电影表演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中外电影表演文化交流历经民国时期的“西学东渐”、建国后的“保守中裹挟激进”、“改革开放”后“狂热到理性”、以及新世纪以来的“多元中重构”的四大阶段。我国的电影从业人员也历经的了民族自卑到民族认同的心态嬗变。中国电影表演理论随着三十年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的引入,在探索中不断修正,外国的表演理论一度成为中国电影表演理论的参照圭臬,随后一边倒的局面被文化全球化的浪潮所取代。中国电影表演为了保持其固有的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必须形成符合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基因,再升华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学高度。本文采撷了中国电影表演发展历史中的重要表演文本,以纵向的历史脉络进行东西方电影表演文化剖析和解读,分析了我国当今电影表演文化生态格局失衡的主要原因,并强调了中国电影表演学习西方电影表演的重要价值。此外,电影表演作为代表民族精神活动的美学成果,本文从中国电影表演当中审视中国近代文化生态的流变与人文构建。本文的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中国电影表演文化的“西俗化”的成因和演变过程,这一时期的电影表演文化的交融和学习,符合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大量的中国电影表演直接模仿和参鉴好莱坞的表演模式,来自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中国由于郑君里等人的引入,开始渐渐成为指导演员表演的理论依据,中国电影表演为丰富其内在的美学内涵,开始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建国后“十七年”期间,对苏联电影模式的效仿后,电影表演文化的规范化和学术化开始加强。我国电影表演在保守中前进,然而到了“文革”时期,中国的电影表演美学陷入了停滞期。中外电影的表演文化交流中断。第四章重点书写了“改革开放”后,外国电影表演的全面渗透和对大众文化的世俗洗礼。在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大量外国电影表演诸如好莱坞“四大天王”、高仓健等,对中国电影表演文化进行启蒙和表演文化观念的更新,“研修班”、“暑期班”、“大师班”等表演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国电影表演打开了新的人文生态的交流管道。在不断地吸纳来自外国的电影表演、电影表演理论过程中,中国的电影人开始的狂热趋于理性,构建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符合国民欣赏水平的表演范式。第五章重点研究了“新世纪”后,中国电影表演文化的文化归宿。中国电影表演在与外国电影表演在竞合、交织中形成了独特的表演文化图景,并在未来与世界接轨,展开更为深入的对话。在多元表演文化的入侵下,部分中国电影表演陷入了盲目地模仿西方电影表演怪圈,陷入了文化失衡和无根性。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电影表演美学格式,是二次人类文明启蒙时代的中国电影表演美学的未来去向。
楚小庆[9](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樊露露[10](2018)在《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文中认为传记电影的跨学科性和跨媒介性使它冲破类型电影观念的束缚,具有了开阔的阐释空间。本文主要围绕“传主身份建构”这一核心问题,对“建构什么身份”、“如何建构身份”以及“为何这样建构身份”作出回答,沿着从“故事层”到“叙述层”再到“文化层”的逻辑思路纵深展开,涉及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文化间性等多重语境。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借助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及“影视史学”理论,把传记电影视为以影像为媒介、以身体符号为载体建构传主身份的艺术创造活动,辨析传记电影的文学属性,比较传记电影与纪录片的关系,揭示传记电影的类型特征。随后揭示传记电影运作机制的四种分身,即“创作身体”、“本真身体”、“影像身体”和“观影身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讨作为“创作身体”的编导和演员如何采用叙事编码策略、遵循真实契约原则、通过电影化拟像手段对传主的“本真身体”进行形塑和身份建构。第二章以“创作身体”所处的不同文化语境和所采取的创作思维,即意识形态话语、人文话语和大众消费话语,将中国传记电影相应划分为:主流传记电影、人文类传记电影和娱乐化传记电影三种子类型,旨在探讨传主“影像身体”生成的动态过程,明确传记电影的内在运作机制。第三章探讨建构传主身份的叙事策略。首先从线性时间、流转空间和交互时空三个方面论述传记电影如何采取分段式、回溯性的元叙述手法重构传主的生活时空;其次论述叙述者声音、主题音乐和语言文字对于建构传主身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四章探讨催生传主身份建构叙事策略的文化机制。首先揭示“记忆化历史书写价值传递”的动态过程,探讨“观影身体”如何通过“影像身体”达成与“创作身体”和“本真身体”的共鸣,实现文化身份的认同,进行叙事价值的传递。接下来探讨民族伦理思想、史学精神、叙事文学传统对中国传记电影的深刻影响,通过中西传记电影的对比发掘各自的民族特性。本文通过探讨中国传记电影传主身份建构的动态过程,揭示了传记电影的内在运作机制,并指出中国传记电影创作上的特点和局限。
二、从声音学会奖看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创作趋势──第五届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奖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声音学会奖看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创作趋势──第五届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奖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何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 |
二、何为领袖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二、人物典型化理论 |
三、热奈特叙事学理论 |
四、影视叙事学理论 |
第二章 新世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概述 |
第一节 新世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特征 |
一、历史的史诗描绘 |
二、人物的典型塑造 |
三、现实的深刻观照 |
四、传统的思辨继承 |
五、艺术的有机融合 |
第二节 新世纪领袖人物形象塑造发生的变化 |
一、单一化的伟人想象到立体化的个体建构 |
二、以史带人到以人带史 |
三、人物命运的分散到联结 |
第三节 新世纪领袖人物形象塑造发生变化的原因 |
一、文艺政策的鼓励 |
二、创作理念的解放 |
三、艺术宣教的加强 |
四、时代对英雄的呼唤 |
第三章 新世纪电视剧中领袖人物的形象特点 |
第一节 领袖人物的属性特点 |
一、革命性 |
二、崇高性 |
三、超凡性 |
第二节 领袖人物的性格特点 |
一、战斗型性格 |
二、决策型性格 |
第三节 领袖人物的情感特点 |
一、热爱家庭 |
二、心系民众 |
第四章 新世纪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叙事结构的处理 |
一、编年体结构 |
二、人物传记结构 |
第二节 叙事视角与视点 |
一、全知、限知和纯客观视角的运用 |
二、领袖人物的叙事视点 |
第三节 叙事节奏的运用 |
一、时间和空间的处理 |
二、叙事情节的设置 |
第五章 新世纪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影视语言 |
第一节 画面造型艺术对领袖人物形象的呈现 |
一、画面镜头的意象传达 |
二、画面构图的空间建构 |
三、色彩光影的隐喻表达 |
第二节 声音艺术对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处理 |
一、人声的逻辑关系表达 |
二、音乐的情感节奏处理 |
三、音响的艺术氛围设计 |
第六章 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 |
第一节 领袖人物形象塑造对电视剧创作的意义 |
一、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消费主义的消解 |
二、红色文化的价值宣扬 |
第二节 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社会意义 |
一、革命信仰的传承发展 |
二、社会主旋律基调的唱响 |
第七章 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反思与展望 |
一、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反思 |
二、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研究所涉及到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环绕声背景下的声景塑造 ——以毕业作品剧情片《玉的情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论题来源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声景概念及该研究领域研究文献的分析 |
2、声场塑造的研究文献分析 |
3、影视环绕声技术及应用的文献分析 |
一、“电影声景”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一)声景与声源的关系 |
(二)声景与空间的关系 |
(三)声景的创作者与接受者 |
二、环绕声技术对“电影声景”的塑造 |
(一)环绕声技术对声源的塑造 |
(二)环绕声技术对空间的塑造 |
(三)环绕声技术对创作者和观众的影响 |
三、毕业作品《玉的情人》声景的塑造 |
(一)《玉的情人》剧情简介 |
(二)声景设计 |
(三)声景制作 |
四、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从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看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儿童电影 |
1.1.2 儿童 |
1.1.3 童牛奖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综述 |
第2章 童牛奖的发展历程 |
2.1 童牛时期(1985-2004) |
2.1.1 童牛初期(1985-1990) |
2.1.2 童牛上升期(1991-1999) |
2.1.3 童牛沉淀期(2001-2004) |
2.2 华表时期(2005-2018) |
2.2.1 转轨期(2005-2011) |
2.2.2 脱轨期(2013-2018) |
第3章 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的题材类型及其价值取向 |
3.1 校园题材 |
3.1.1 多层面的成长冲突 |
3.1.2 个体价值感受 |
3.2 家庭题材 |
3.2.1 代际的冲突与和解 |
3.2.2 人性本善 |
3.3 幻想题材 |
3.3.1 扭曲与复归的人性 |
3.3.2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第4章 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的儿童形象与儿童观 |
4.1 童牛时期的儿童形象 |
4.1.1 “小英雄”形象与“小大人”形象 |
4.1.2 成人本位的儿童观 |
4.2 华表时期的儿童形象 |
4.2.1 “小主人”形象与“环保卫士”形象 |
4.2.2 生活本位的儿童观 |
4.3 新发展时期的儿童形象 |
4.3.1 “渴望”与“追求”的儿童形象 |
4.3.2 个人本位的儿童观 |
第5章 新世纪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策略 |
5.1 儿童电影的类型化发展 |
5.1.1 建构类型化的创作观念 |
5.1.2 制片过程的类型化 |
5.1.3 发行与放映过程的类型化 |
5.2 儿童电影的产业化发展 |
5.2.1 火车头:制片改革 |
5.2.2 火车体:宣发的跟进 |
5.2.3 火车尾:后产品开发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童牛奖历届优秀故事片获奖作品主要题材统计表 |
(4)曹保平电影叙事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曹保平电影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社会背景——改革开放带来的广阔视域 |
第二节 文化背景——中外交流产生的多元文化观 |
第二章 灰色背景与灿烂现实:曹保平电影视听语言特色 |
第一节 视听语言的创作心理 |
一、“曹氏”视听语言的个性化特征 |
二、个性化表达的基础与依据 |
第二节 粗粝劲道的视觉呈现 |
一、平淡中彰显力量的纪实镜头 |
二、与环境互为隐喻的影像色彩 |
三、极具象征意味的风格化构图 |
四、营造影片基调的光线应用 |
五、暗示人物命运的意象隐喻 |
第三节 虚实相生的听觉呈现 |
一、与影像融为一体的电影音乐 |
二、极具层次感的电影音响 |
三、富于代入感的人物语言 |
第三章 封闭隔绝与诗意想象:曹保平电影的空间设置 |
第一节 宏观空间——城市与农村交相辉映 |
一、城市空间:繁华都市中的人性孤岛 |
二、乡村空间:蛮荒乡野中的人性光辉 |
第二节 微观空间——封闭空间中的精神困境 |
一、封闭空间中的宿命意味 |
二、封闭空间的延展想象 |
第四章 内外聚焦与客观呈现:曹保平电影的视点研究 |
第一节 限知叙事视角与全知叙事视角交错行进 |
一、限知叙事视角下的谜题叙事 |
二、全知叙事视角下的结构布局 |
第二节 镜头视点聚合而成的影像空间 |
一、视线:画面主体与观众的联结 |
二、时空属性:用视点弥合时空阻隔 |
三、镜头内人物视点转化:情感的传达与交融 |
四、镜像:于光影中实现人文关照 |
第五章 曹保平电影创作启示 |
第一节 个性的类型片:类型化与风格化的杂糅策略 |
第二节 文艺的商业片: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策略 |
第三节 被允许的自由表达:敏感题材与审查机制的和解策略 |
第四节 不一样的曹保平:恪守理念与突破范式的探索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理由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现状回顾 |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6)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
六、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
一、体裁类型 |
二、题材类型 |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
一、唱词韵式特点 |
二、唱词韵律个性 |
三、语言演唱特色 |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
一、学校教育传承 |
二、激活民俗传承 |
三、传统歌唱延续 |
四、媒体化新视界 |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
结论 |
一、研究之结论 |
二、传承之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
附录三 图目录 |
附录四 图表目录 |
附录五 谱例目录 |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
后记 |
附图 |
(7)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4.1 跨学科研究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法 |
1.4.4 调查研究法 |
1.5 研究思路及框架设计 |
1.6 预期创新之处 |
1.7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学奖及其声誉相关研究进展 |
2.1.1 文学奖相关研究述评 |
2.1.2 文学奖声誉相关研究述评 |
2.2 声誉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
2.2.1 声誉概念界定 |
2.2.2 声誉管理研究 |
2.2.3 声誉测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理论构念 |
3.1 文学奖声誉的界定 |
3.1.1 文学奖声誉的定义 |
3.1.2 文学奖声誉定义的内涵 |
3.2 文学奖声誉的特性 |
3.2.1 积累的长期性 |
3.2.2 存续的稳定性 |
3.2.3 形成的综合性 |
3.2.4 影响的广泛性 |
3.2.5 价值的溢出性 |
3.2.6 管理的制度性 |
3.3 文学奖声誉的利益相关者 |
3.3.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3.3.2 文学奖声誉利益相关者网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构成因素 |
4.1 声誉影响因素概述 |
4.2 奖项身份因素 |
4.2.1 奖项名称 |
4.2.2 奖项历史 |
4.2.3 奖励范围 |
4.2.4 奖励强度 |
4.2.5 奖励人数 |
4.2.6 颁奖周期 |
4.3 奖项管理因素 |
4.3.1 评审制度 |
4.3.2 颁奖规格 |
4.3.3 宣传造势 |
4.3.4 信息披露 |
4.4 利益相关者因素 |
4.4.1 颁奖机构 |
4.4.2 获奖作家 |
4.4.3 其他利益相关者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管理 |
5.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界定 |
5.1.1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含义 |
5.1.2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内涵 |
5.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与管理模型 |
5.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生成机制 |
5.2.2 文学奖声誉管理模型 |
5.3 文学奖声誉管理的实践环节 |
5.3.1 准入管理 |
5.3.2 过程管理 |
5.3.3 后期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效应表征 |
6.1 奖励声誉影响力的共性效应 |
6.1.1 增强效应 |
6.1.2 马太效应 |
6.1.3 晕轮效应 |
6.1.4 时间效应 |
6.1.5 整体效应 |
6.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经典化效应 |
6.2.1 学术期刊接受 |
6.2.2 学术论着接受 |
6.2.3 学术会议接受 |
6.2.4 研究课题接受 |
6.2.5 官方体制接受 |
6.3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资本化效应 |
6.3.1 文学奖与出版经济 |
6.3.2 文学奖与旅游经济 |
6.3.3 文学奖与“周边经济”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的实证测评 |
7.1 测评方法与指标确立原则 |
7.1.1 测评方法 |
7.1.2 指标确立原则 |
7.2 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测评模型 |
7.2.1 文学奖声誉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
7.2.2 判断矩阵的建立与一致性检验 |
7.2.3 模型建构与赋值说明 |
7.3 实证检验与分析 |
7.3.1 样本来源及筛选 |
7.3.2 描述性统计 |
7.3.3 相关性分析 |
7.3.4 定性分析 |
7.4 国内外文学奖声誉影响力对比分析 |
7.4.1 奖项身份特征指标对比分析 |
7.4.2 利益相关者指标对比分析 |
7.4.3 管理策略指标对比分析 |
7.4.4 对策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8.3 本研究有待改进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国内外主要文学奖声誉影响力指数排行榜 |
附录2:中国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
附录3:世界各国知名文学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外国电影表演对中国电影表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方法思路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西学东渐(1907-1949) |
第一节 探索与修正(1907-1931) |
一.嫁接与混居 |
二.文化的位置差 |
三.银幕中的“他者” |
第二节 表演的民族志(1931-1949) |
一.女性史诗的书写 |
二.表演的融合 |
结语 |
第三章 保守中裹挟激进(1949-1966) |
第一节 “斯氏”的布控 |
一.苏联模式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三.演员的转轨 |
四.消弭的美学 |
第二节 民间的置换 |
一.友邦助力 |
二.意识形态谈 |
结语 |
第四章 狂热到理性(1979-2000) |
第一节 共生的“纪实表演”(1979-1984) |
一.表演的“伪多元” |
二.表演的“去戏剧化” |
第二节 “交织化”表演(1985-1990) |
一.“雅努斯时代” |
二.“中转站”香港 |
三.正统的夯实 |
四.华裔之殇 |
第三节 表演的现代性(1990-2002) |
一.放逐的表演情绪 |
二.服道化与身份 |
三.歌舞叙事 |
结语 |
第五章 多元中重构(2000—2017) |
第一节 权利符号(2000-2013) |
一.男性身体 |
二.历史的符指 |
第二节 个体符号(2013-2017) |
一.偶像的幻像 |
二.边缘与欲望 |
三.人设的加魅 |
四.表演赋魅 |
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学术论文 |
三.学位论文 |
四.网站参考 |
作者简历 |
研究成果 |
致谢 |
(9)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
1.关于“艺术”的概念 |
2.关于“技术”的概念 |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
1.关于“形态”的概念 |
2.关于“生态”概念 |
3.关于“形式”的概念 |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创新目标 |
(二)创新价值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体系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
五、解决方案 |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
(一)基本脉络 |
(二)主要表现 |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
1.中国 |
2.西方 |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
1.正面影响 |
2.负面影响 |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10)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影像传记 |
第一节 传记电影的相关概念 |
一、传记电影与传记文学的关系 |
二、传记电影与纪录片的关系 |
三、传记电影的类型特征 |
第二节 传记电影的创作机制 |
一、编导的叙事策略和原则 |
二、演员与传主的肖似关系 |
第二章 多重文化语境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意识形态话语中的传主身份建构 |
一、献礼片与“仪式化身体” |
二、“英雄神话”与身份去魅 |
三、身体隐喻与身份建构 |
第二节 人文精神烛照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
一、文化英雄的影像书写 |
二、草根小民的社群认同 |
三、女性传主的多维场域 |
第三节 大众消费语境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
一、帝王后妃与民间想像 |
二、功夫英雄与身体寓言 |
三、黑帮枭雄与灰色传奇 |
第三章 建构传主身份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重构传主的生活时空 |
一、线性叙述中的时间塑形 |
二、空间流转的媒介呈现 |
三、交互时空中的主体间性 |
第二节 声音和文字的叙事功能 |
一、叙述者的声音 |
二、主题音乐的论赞功能 |
三、语言文字叙事 |
第四章 催生传主身份建构叙事策略的文化机制 |
第一节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诉求 |
一、记忆化历史书写的价值传递 |
二、伦理型文化传统的民族基因 |
第二节 中国叙事文学传统的影响 |
一、整体性时空观与宏大叙事结构 |
二、“类史官”与“说书人”的叙事传统 |
三、叙事与抒情的交融 |
四、意象叙事的凝聚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从声音学会奖看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创作趋势──第五届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评奖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领袖人物形象塑造研究[D]. 吴迪.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环绕声背景下的声景塑造 ——以毕业作品剧情片《玉的情人》为例[D]. 齐怀林.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3]从童牛奖优秀故事片看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变迁[D]. 徐玥楚.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曹保平电影叙事风格研究[D]. 李俊羿.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6]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文学奖声誉影响力研究 ——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D]. 刘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8]外国电影表演对中国电影表演的影响研究[D]. 李鉴鹏. 上海戏剧学院, 2019(02)
- [9]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10]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D]. 樊露露. 上海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