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色瓢虫的过冷却点测定及其对棚栽蔬菜蚜虫的防治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赵顾晨,唐赵莲,赵杰[1](2020)在《浦东新区果园有益瓢虫种类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为给上海市地区果园瓢虫的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特针对浦东新区主栽果树桃、梨、葡萄、柑橘等开展了有益瓢虫物种的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在浦东新区7个果园调查中,共采集到有益瓢虫4亚科共12种,其中以瓢虫亚科数量为最多,其余从多到少依次为盔唇瓢虫亚科、红瓢虫亚科和小毛瓢虫亚科;以龟纹瓢虫、六斑月瓢虫、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为优势种,以四斑裸瓢虫为常见种。
罗小龙[2](2019)在《烟粉虱优势天敌刀角瓢虫低温贮藏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世界分布的重大农林害虫,为害多种经济作物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刀角瓢虫Serangium japanicum Chapin是我国南方地区烟粉虱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是粉虱类害虫的专食性瓢虫,具有捕食量大,防控时间长等优点,且生防潜力大,产业化应用前景好,但贮藏困难、货架期短是其产业化的技术瓶颈之一。本研究以刀角瓢虫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不同冷藏温度和不同冷藏时间对刀角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筛选出刀角瓢虫成虫最适冷藏温度及冷藏时间,并且通过研究刀角瓢虫成虫在不同冷藏温度和冷藏时间处理下,热激蛋白基因Hsp70和Hsp90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温度冷藏条件下刀角瓢虫成虫的生理响应机制,明确刀角瓢虫成虫最适的低温贮藏条件。研究结果如下:1.刀角瓢虫低温贮藏温度的优化筛选刀角瓢虫成虫分别在温度为7℃、10℃、13℃、16℃和26℃,相对湿度为70±10%,全黑暗条件,低温贮藏10 d,取出后通过对存活率、产卵量、寿命、捕食量以及F1代发育历期等生物学特性研究,评价并确定刀角瓢虫成虫最适冷藏温度。结果表明:在7℃、10℃、13℃、16℃和26℃贮藏10 d后,其存活率分别为0%、68.00%、95.00%、99.00%和99.00%,16℃冷藏处理组的存活率最高,7℃冷藏处理组的最低;10℃、13℃、16℃和26℃贮藏10 d后,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302.59粒、301.76粒、399.19粒和422.63粒,16℃冷藏处理组的最高;成虫对烟粉虱4龄若虫的捕食率分别为32.75%、32.40%、34.70%和31.95%,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着;其F1代发育历期分别为17.91 d、19.01 d、17.33 d和18.89 d;F1代卵到成虫的存活率分别为72.22%、81.74%、82.00%和94.13%,16℃冷藏处理组F1代存活率最高。通过低温冷藏后刀角瓢虫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的综合评价,刀角瓢虫成虫最适冷藏温度为16℃。2.不同贮藏温度对刀角瓢虫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刀角瓢虫成虫经过10℃、13℃、16℃和26℃,相对湿度为70±10%,全黑暗,低温贮藏10 d后,随着温度升高,刀角瓢虫成虫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在10℃时,刀角瓢虫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上调到对照组的7.06倍为最大值,与对照组差异显着。而13℃和16℃处理组中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刀角瓢虫成虫在10℃处理下Hsp90基因相对表达量上调最高为对照组的2.33倍,与对照组差异显着。而13℃和16℃处理组Hsp9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但随着温度下降,Hsp90基因相对表达量有逐渐上调的趋势。3.刀角瓢虫在最适冷藏温度下贮藏时间的优化筛选本研究在最适温度16℃,相对湿度为70±10%,全黑暗的条件下,分别将刀角瓢虫成虫冷藏10 d、15 d、20 d和25 d后,发现刀角瓢虫成虫存活率分别为99.00%、86.00%、21.50%和5.00%。在16℃冷藏10 d、15 d和20 d后,刀角瓢虫雌虫80 d平均产卵量分别为356.37粒、236.86粒和77.85粒,且各处理组之间差异显着,在冷藏至10 d时达到最大值。刀角瓢虫成虫冷藏10 d、15 d和20 d后,其对烟粉虱4龄若虫捕食率分别34.70%、30.10%和30.25%,差异不显着。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刀角瓢虫成虫在16℃全黑暗条件下,最长可贮藏15 d。4.不同贮藏时间对刀角瓢虫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刀角瓢虫成虫在16℃,相对湿度为70±10%,全黑暗的条件下分别冷藏10 d、15 d、20 d和25 d后,刀角瓢虫成虫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冷藏10 d的1.06倍、0.78倍和0.56倍。冷藏10 d和15 d的刀角瓢虫,其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着;冷藏20 d和25 d的刀角瓢虫,其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冷藏10 d的差异显着。研究结果表明:刀角瓢虫成虫在长时间低温贮藏后,Hsp70基因的表达会被显着抑制,表达量降低,减弱对昆虫的保护作用。冷藏10 d、15 d、20 d、25 d后,冷藏15 d、20 d和25 d成虫的Hsp90基因分别是冷藏10 d的Hsp90基因相对表达量的0.75倍、0.82倍和0.78倍,差异不显着。说明刀角瓢虫成虫在16℃下,不同时间处理后Hsp90基因对刀角瓢虫的保护作用不大。综上所述,刀角瓢虫成虫在最佳冷藏条件为16℃下,最长可冷藏15 d。本研究可为刀角瓢虫的产业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金[3](2018)在《保定地区异色瓢虫不同越冬时期生物学特性与滞育规律的研究》文中指出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重要的生防天敌昆虫,对于蚜虫等田间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冬季设施农业中蚜虫危害严重,亟需一种高效、环保的蚜虫防治方法。为此,本试验对河北保定地区异色瓢虫不同越冬时期的生物学特性与滞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将自然越冬的异色瓢虫定期取样放入长光周期与适宜温度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对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产卵前期、产卵历期、产卵量、寿命、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等生物学参数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对不同越冬时期雌虫的卵巢发育情况进行了测量和记录,得出异色瓢虫雌虫不同越冬时期的滞育规律,并根据以上数据探讨如何保护与利用越冬代异色瓢虫,结果如下:(1)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雌虫产卵前期先增加后减少,冬至日前后(12月15日)异色瓢虫产卵前期最长,平均达到20天。整个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产卵量逐渐增加,越冬后期可以稳定在600粒左右。但是越冬滞育会显着降低异色瓢虫生殖力,与未经历越冬的雌虫相比,雌虫产卵量明显下降。异色瓢虫不同越冬时期的取样后存活时间与产卵历期变化具有一致性。经历越冬可明显增加雌虫的寿命。在越冬期结束时,异色瓢虫的成虫存活率为60%,雌虫存活率要明显高于雄虫。(2)随着异色瓢虫越冬时期的延长,雌虫卵巢管长度变短,卵巢整体缩小,冬至日前后,雌虫卵巢管长度最短,平均为521.1μm。此后,卵巢逐渐发育。结合不同越冬时期雌虫的产卵前期和卵巢的发育情况,保定地区越冬代异色瓢虫在整个越冬阶段,雌虫的滞育程度先加深后减轻,11月初至11月底为滞育诱导期,此后直至次年的3月中旬为滞育维持期,在冬至日前后滞育程度最深,3月中旬到4月中旬为滞育解除期。(3)1月中旬至3月中旬,异色瓢虫产卵前期较短,产卵量与其他越冬时期相比相对较多,存活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1月中旬至3月中旬是利用保定地区越冬代异色瓢虫的最佳时期,越冬初期(11月初)至1月中旬这段时间应对越冬代异色瓢虫的种群及其越冬场所进行保护。此研究为冬季在设施农业中保护利用异色瓢虫提供了理论参考。
邢雪松,周义,刘君,苏丽娜,胡奎,朋康,陈志刚[4](2018)在《一种新型天敌昆虫蠋蝽在林业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蠋蝽是一种捕食性天敌,能捕食鳞翅目、鞘越目、半翅目等40余种农林害虫。通过在北京大兴、平谷等地的田槐、黄栌上进行释放天敌蠋蝽,对田槐尺蠖、黄护胫跳甲进行防治,并对释放效果进行跟踪调查,防效分别达到51.8%和89.8%。释放天敌蠋蝽后,田槐尺蠖、黄栌胫跳甲的为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高尚坤[5](2016)在《利用生命表技术评价生物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材线虫病在我国迅速蔓延,对松林造成了巨大危害,已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森林有害生物,威胁着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关键在于控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利用释放花绒寄甲和肿腿蜂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防治松褐天牛,已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在贵州遵义市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利用生命表技术评价不同频次释放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和松褐天牛肿腿蜂Sclerodermus alternatusi Yang防治松褐天牛的效果,分析人工释放的天敌昆虫在控制松褐天牛种群数量中的作用,以及通过控制传播媒介—松褐天牛进而控制松材线虫的作用与效果,为生物防治松褐天牛,减缓、甚至控制松材线虫病的蔓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松褐天牛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分布规律。松褐天牛产卵刻槽主要分布在树干的2.5-6.5m范围内,刻槽数量与树干高度和胸径显着相关;松褐天牛幼虫数量与树干胸径关系不显着;多数蛹室位于侵入孔正上方,少数蛹室位于侵入孔下方,两种蛹室数量差异显着;两种蛹室与侵入孔中心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93cm和4.39cm,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并根据松褐天牛虫口数量的分布及与寄主树高和胸径的关系,建立了松褐天牛幼虫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垂直分布模式图和虫口预测模型。2.测定了松褐天牛幼虫的龄数和龄期。确定了松褐天牛幼虫的龄数为5龄,雌雄两性幼虫龄数相同;前胸背板宽、上颚长、头壳宽度和头缘宽为理想的分龄指标。利用种群众数龄期法测定的松褐天牛1-5龄幼虫的平均龄期分别为6.27 d,8.86 d,8.98 d,12.99d和265.52 d。3.组建了松褐天牛自然种群的生命表。连续3年组建了花绒寄甲和松褐天牛肿腿蜂不同释放频次下的松褐天牛自然种群生命表。松褐天牛肿腿蜂主要作用于1龄、2龄和少数3龄松褐天牛幼虫,花绒寄甲主要作用于松褐天牛的蛹和部分老熟幼虫,使得松褐天牛种群在1龄、2龄、4-5龄幼虫期和蛹期的存活率显着降低。释放天敌昆虫后,松褐天牛肿腿蜂和花绒寄甲对松褐天牛种群的控制作用逐年增大;增加释放频次,其控制作用更加明显;而深沟茧蜂Iphiaulax sp.对松褐天牛种群的控制作用基本不受影响。4.明确了影响松褐天牛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因子。花绒寄甲引起的松褐天牛蛹期死亡是导致2013-2015年间林间松褐天牛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因子,松褐天牛肿腿蜂是松褐天牛低龄幼虫期重要的致死因子。5.阐明了松褐天牛及其4种优势寄生性天敌的时空生态位。在时间-空间序列上,松褐天牛的生态位宽度均最大。未释放天敌昆虫的林区内,深沟茧蜂在时间维度上出现的频率较大,林间存在时间较长,其跟随作用较强;花绒寄甲自然种群的活动范围较广。释放天敌昆虫后,松褐天牛的时空生态位均有所降低;花绒寄甲的时空生态位及与松褐天牛的时空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相似性性比例逐年增加;而松褐天牛肿腿蜂与长痣罗葩金小蜂Rhopalicus tutela(Walker)在时空上竞争松褐天牛低龄幼虫,二者的时空重叠指数和相似性比例均较大。随释放频次增加,松褐天牛肿腿蜂在时空生态位上更有优势。深沟茧蜂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及与松褐天牛的时空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相似性比例最为稳定,基本不受人工释放的天敌昆虫种群影响。6.明确了花绒寄甲和深沟茧蜂在控制松褐天牛中的贡献。人工繁育的花绒寄甲种群多数以单头,少数35头聚集在马尾松死树主干的中上部、南面越冬,越冬存活率达60%以上,有着较低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证明了花绒寄甲能够在我国大多数松褐天牛分布区安全越冬,为科学释放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提供重要依据。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偏好寄生3-5龄松褐天牛幼虫,其寄生率基本不受寄主树高、胸径和树龄的影响。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对主干上部的松褐天牛寄生率最高,达27.38%;对韧皮部松褐天牛的寄生率平均为20.18%,显着高于木质部的5.46%。影响深沟茧蜂寄生率的关键因子是坡位和其它天敌寄生率。7.释放天敌昆虫减缓了松材线虫病的蔓延。释放的天敌昆虫降低了林间携带松材线虫的松褐天牛种群数量,减小了松材线虫病致死马尾松的概率,使得林间死树数量下降,减缓了松材线虫病的蔓延。本研究成功利用组配作用因子生命表技术评价了利用人工繁育的天敌昆虫防治松褐天牛的效果,为应用生物防治技术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为生物防治林业蛀干害虫效果评价的方法上提供了新思路。
孙贝贝,尹哲,侯峥嵘,李金萍[6](2016)在《异色瓢虫人工繁育与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蚜虫、蚧壳虫、粉虱、叶螨等农林害虫的捕食性天敌,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强、食量大和食性广等特点,在蚜虫的生物防治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国内外人工繁育、应用和释放等方面开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异色瓢虫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高福宏,潘悦,孔宁川,弓新国,岳宁,王夸平[7](2012)在《异色瓢虫释放技术概况》文中研究说明概述了国内外释放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防治虫害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包括虫情监测、释放虫量、虫态的选择以及后期管理,旨在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优势天敌提供参考依据。
吕龙石,丛明亮,孟艳玲[8](2010)在《一种昆虫过冷却点的简易测定装置》文中指出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改进了利用热敏电阻测定昆虫过冷却点和体液冰点的装置,经检验其准确度与常用的热电偶法基本相同,但其测定成功率较高,使用方便。本装置先录制热敏电阻值变化的全过程,便于随时调出并准确地读出过冷却点与体液冰点的热敏电阻值;开发了操作方便的昆虫夹,明显缩短了测定时间,提高了测定效率,可用于定期的、连续的昆虫过冷却点与体液冰点的批量测定。
刘震[9](2009)在《人工扩繁代异色瓢虫最适冷藏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属鞘翅目、瓢虫科,是蚜虫、蚧壳虫、粉虱、木虱、螨类、某些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的卵、低龄幼虫和蛹等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极具生物防治应用价值。本文系统探讨了人工扩繁代异色瓢虫各发育阶段的适宜冷藏条件,为人工释放异色瓢虫、扩大异色瓢虫的控害空间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异色瓢虫卵的适宜冷藏条件10~12℃是较适合于卵块短期保存(10d左右)的温度,在此温度条件下保存10d卵块的存活率分别为73.48%和70.12%。但12℃温度条件下冷藏10d后卵块的孵化率急剧下降,而10℃温度条件下冷藏16d时卵块的孵化率仍超过50%,此后才快速下降,表明异色瓢虫卵在10℃条件下能冷藏更长时间(15d左右)。2异色瓢虫初孵幼虫和3龄幼虫的适宜冷藏条件异色瓢虫幼虫较为适宜冷藏保存的温度为5~8℃,此温度范围内冷藏保存20d左右的存活率能达到80%左右;异色瓢虫幼虫较为适宜冷藏的龄期为3龄,3龄幼虫冷藏保存的存活率更高;通过对3龄幼虫冷藏20d后的捕食量的测定,8℃冷藏条件更有利于异色瓢虫幼虫的恢复,24h捕食量接近70%,高于5℃冷藏温度。3异色瓢虫成虫阶段的适宜冷藏条件10℃是较适合于异色瓢虫刚羽化成虫保存(30d左右)的温度,在此温度条件下保存10d、20d、30d成虫的存活率分别为95.00%、91.67%和80.00%,冷藏30d后转移至25℃的培养箱(12L:12D,RH70-90%)后的24h捕食量和单雌产卵量分别为78.67头和965.33粒。4诱导异色瓢虫成虫滞育的适宜条件诱导异色瓢虫成虫滞育较为适宜的温度为14~16℃,较为适宜的光周期为4L~8L,在此适宜条件下定量饲喂异色瓢虫成虫18~20d,成虫便可以进入滞育状态,即完全停止取食且不活动。5异色瓢虫滞育成虫的适宜冷藏条件对15℃、4L:20D、RH=70-90%条件下定量饲喂20d,已进入滞育状态的异色瓢虫成虫而言,8~10℃是较为理想的长期冷藏保存温度。在此温度条件下冷藏保存120d,异色瓢虫成虫的存活率仍高于85%。12℃适宜短期冷藏保存,在此温度条件下冷藏保存50d,异色瓢虫成虫的存活率仍能达到100%。
刘军和,禹明甫[10](2008)在《猎物密度对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种间竞争的影响》文中提出通过单种群与混合种群饲养,研究了猎物密度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和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种间竞争影响,并用L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对两种瓢虫在猎物相对充足与不足条件下的种间竞争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猎物充足,两种瓢虫的种群增长呈线性增长趋势;猎物不足时,单独饲养时,两种瓢虫的种群增长趋势呈Logistic曲线,混合饲养时异色瓢虫的种群增长呈上升趋势,七星瓢虫趋于下降。在两种瓢虫的种间竞争中,异色瓢虫占相对优势,竞争的结局是二者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平衡局面而得以共存。
二、异色瓢虫的过冷却点测定及其对棚栽蔬菜蚜虫的防治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色瓢虫的过冷却点测定及其对棚栽蔬菜蚜虫的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浦东新区果园有益瓢虫种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方法 |
1.3.1 瓢虫物种调查 |
1.3.2 瓢虫类群结构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浦东新区果园有益瓢虫物种组成 |
2.2 浦东新区果园瓢虫类群结构 |
3 结论 |
(2)烟粉虱优势天敌刀角瓢虫低温贮藏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烟粉虱的分布与入侵 |
1.2 烟粉虱的为害 |
1.3 烟粉虱防控技术的研究概况 |
1.3.1 烟粉虱的综合防治技术 |
1.3.2 烟粉虱的天敌类群 |
1.4 刀角瓢虫概述 |
1.5 天敌昆虫低温贮藏技术研究概述 |
1.6 温度对昆虫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刀角瓢虫成虫低温贮藏温度的优化筛选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设备 |
2.1.2 供试植物 |
2.1.3 供试昆虫 |
2.1.4 试验方法 |
2.1.4.1 刀角瓢虫成虫低温贮藏后对其存活率、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 |
2.1.4.2 刀角瓢虫成虫低温贮藏后对其捕食量的影响 |
2.1.4.3 刀角瓢虫成虫低温贮藏后对其F1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的影响 |
2.1.5 数据处理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刀角瓢虫成虫低温贮藏后对其存活率、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 |
2.2.2 刀角瓢虫成虫低温贮藏后对其捕食量的影响 |
2.2.3 刀角瓢虫成虫低温贮藏后对其F1代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的影响 |
2.3 小结 |
3 不同贮藏温度对刀角瓢虫成虫热激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植物 |
3.1.2 供试昆虫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仪器 |
3.1.5 试验方法 |
3.1.5.1 瓢虫总RNA的提取 |
3.1.5.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3.1.5.3 简并引物设计与合成 |
3.1.5.4 荧光定量引物设计与合成 |
3.1.5.5 目的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 |
3.1.6 数据分析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刀角瓢虫成虫经过不同温度处理后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3.2.2 刀角瓢虫成虫经过不同温度处理后Hsp9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3.3 小结 |
4 刀角瓢虫成虫在最适冷藏温度下贮藏时间的优化筛选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备 |
4.1.2 供试植物 |
4.1.3 供试昆虫 |
4.1.4 试验方法 |
4.1.4.1 刀角瓢虫成虫冷藏不同时间后对其存活率和产卵量的影响 |
4.1.4.2 刀角瓢虫成虫冷藏不同时间后对其捕食量的影响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刀角瓢虫成虫不同时间冷藏后对其存活率和产卵量的影响 |
4.2.2 刀角瓢虫成虫不同时间冷藏后对其捕食量的影响 |
4.3 小结 |
5 不同贮藏时间对刀角瓢虫成虫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植物 |
5.1.2 供试昆虫 |
5.1.3 主要试剂 |
5.1.4 主要仪器 |
5.1.5 试验方法 |
5.1.6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刀角瓢虫成虫不同时间处理后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5.2.2 刀角瓢虫成虫不同时间处理后Hsp9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5.3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刀角瓢虫成虫低温贮藏温度的优化筛选 |
6.1.2 不同贮藏温度对刀角瓢虫成虫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6.1.3 刀角瓢虫成虫在最适冷藏温度下贮藏时间的优化筛选 |
6.1.4 不同贮藏时间对刀角瓢虫成虫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6.2 讨论 |
6.2.1 刀角瓢虫成虫低温贮藏温度的优化筛选 |
6.2.2 不同贮藏温度对刀角瓢虫成虫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6.2.3 刀角瓢虫成虫在最适冷藏温度下贮藏时间的优化筛选 |
6.2.4 不同贮藏时间对刀角瓢虫成虫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 刀角瓢虫形态图 |
(3)保定地区异色瓢虫不同越冬时期生物学特性与滞育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异色瓢虫的生物学特性与研究进展 |
1.1.1 异色瓢虫的形态特征 |
1.1.2 生活习性 |
1.1.3 猎物与天敌 |
1.2 异色瓢虫的人工利用 |
1.2.1 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2.2 人工扩繁 |
1.2.3 最适冷藏温度 |
1.2.4 人工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昆虫滞育的研究概况 |
1.3.1 昆虫滞育的诱导 |
1.3.2 昆虫滞育的维持 |
1.3.3 昆虫滞育的解除 |
1.3.4 异色瓢虫滞育与滞育解除的判定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虫源 |
2.1.2 试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2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滞育规律研究 |
2.2.3 异色瓢虫滞育与滞育解除的判定方法 |
2.2.4 数据获取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生物学参数 |
3.1.1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产卵前期 |
3.1.2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产卵历期 |
3.1.3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产卵量 |
3.1.4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雌虫寿命 |
3.1.5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雌虫的取样后存活时间 |
3.1.6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存活率 |
3.2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滞育规律 |
3.2.1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雌虫卵巢管的长度 |
3.2.2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雌虫的卵室数量与卵黄沉积程度 |
3.2.3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雌虫的卵巢发育等级 |
3.2.4 不同越冬时期雌虫的滞育率 |
4 讨论 |
4.1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生物学特性 |
4.2 不同越冬时期异色瓢虫的滞育规律 |
4.3 越冬代异色瓢虫的保护和利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利用生命表技术评价生物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松褐天牛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分布规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调查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松褐天牛产卵刻槽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分布规律 |
2.2.2 松褐天牛幼虫的分布与寄主树木胸径的关系 |
2.2.3 松褐天牛蛹分布与侵入孔之间的关系 |
2.2.4 松褐天牛侵入孔、羽化孔与树干高度的关系 |
2.2.5 松褐天牛幼虫在树干上的分布模式 |
2.2.6 松褐天牛虫口数量预测模型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讨论 |
2.3.2 结论 |
第三章 松褐天牛幼虫龄数和龄期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调查取样方法 |
3.1.3 松褐天牛幼虫分龄指标特征 |
3.1.4 老熟幼虫两性分龄指标的测量 |
3.1.5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松褐天牛幼虫的龄数 |
3.2.2 松褐天牛幼虫各龄测量指标与龄数之间的关系 |
3.2.3 松褐天牛老熟幼虫两性分龄指标的差异 |
3.2.4 松褐天牛幼虫的龄期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讨论 |
3.3.2 结论 |
第四章 组配作用因子的松褐天牛种群生命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供试天敌昆虫 |
4.1.3 天敌昆虫释放方法 |
4.1.4 松褐天牛生命表调查方法 |
4.1.5 松褐天牛各虫期死亡原因判别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松褐天牛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 |
4.2.2 松褐天牛自然种群的存活百分率 |
4.2.3 影响松褐天牛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讨论 |
4.3.2 结论 |
第五章 松褐天牛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因子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Morris回归分析法 |
5.1.2 K-值图解相关分析法 |
5.1.3 回归系数法 |
5.1.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Morris回归分析结果 |
5.2.2 K-值图解相关分析结果 |
5.2.3 回归系数分析结果 |
5.2.4 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讨论 |
5.3.2 结论 |
第六章 松褐天牛及其优势天敌的时空生态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调查方法 |
6.1.2 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松褐天牛寄生性天敌种类及寄生虫态 |
6.2.2 松褐天牛优势寄生性天敌的分布规律 |
6.2.3 松褐天牛及其优势寄生性天敌的时间-空间生态位宽度 |
6.2.4 松褐天牛及其优势寄生性天敌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 |
6.2.5 松褐天牛及其优势寄生性天敌的时间-空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 |
6.3 讨论与结论 |
6.3.1 讨论 |
6.3.2 结论 |
第七章 重要因子深沟茧蜂在控制松褐天牛中的贡献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研究地概况 |
7.1.2 调查方法 |
7.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马尾松树高、胸径和树龄对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的影响 |
7.2.2 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松褐天牛的最适龄期 |
7.2.3 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与寄主分布位置的关系 |
7.2.4 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寄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7.3 讨论与结论 |
7.3.1 讨论 |
7.3.2 结论 |
第八章 关键因子花绒寄甲在控制松褐天牛中的贡献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供试花绒寄甲种群 |
8.1.2 研究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花绒寄甲种群的越冬位置和聚集情况 |
8.2.2 人工繁育的花绒寄甲种群越冬存活率 |
8.2.3 花绒寄甲越冬的树干高度 |
8.2.4 越冬花绒寄甲成虫数量与马尾松树干直径的关系 |
8.2.5 花绒寄甲越冬场所的方位 |
8.2.6 花绒寄甲成虫的过冷却点与结冰点 |
8.2.7 花绒寄甲的适生区 |
8.3 讨论与结论 |
8.3.1 讨论 |
8.3.2 结论 |
第九章 天敌昆虫释放频次对马尾松死树数量的影响 |
9.1 研究方法 |
9.1.1 调查方法 |
9.1.2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死树数量的变化 |
9.2.2 松褐天牛的数量变化 |
9.3 讨论与结论 |
9.3.1 讨论 |
9.3.2 结论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结论 |
10.1.1 明确了松褐天牛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分布规律 |
10.1.2 测定了松褐天牛幼虫龄数和龄期 |
10.1.3 组建了松褐天牛自然种群生命表 |
10.1.4 明确了影响松褐天牛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因子 |
10.1.5 阐明了松褐天牛及其4种优势寄生性天敌的时空生态位 |
10.1.6 明确了花绒寄甲和深沟茧蜂在控制松褐天牛中的贡献 |
10.1.7 释放天敌昆虫减缓了松材线虫病的蔓延 |
10.2 讨论 |
10.2.1 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的效果 |
10.2.2 人工繁育天敌昆虫对林间自然天敌的影响 |
10.2.3 深沟茧蜂的利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异色瓢虫人工繁育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繁育研究 |
1.1 人工饲料 |
1.2 最适条件 |
1.3 产卵介质筛选 |
2应用和释放研究 |
2.1 害虫防治 |
2.2 杀虫剂敏感性 |
2.3 释放技术 |
3 展望 |
(7)异色瓢虫释放技术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虫情监测 |
2 释放虫量 |
3 释放虫态 |
4 后期管理 |
5 研究展望 |
(8)一种昆虫过冷却点的简易测定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昆虫过冷却点简易测定装置主要组件与操作方法 |
1.2 数据运算 |
1.3 昆虫过冷却点简易测定装置的准确度检验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9)人工扩繁代异色瓢虫最适冷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和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
第一章 人工扩繁异色瓢虫的研究进展 |
1 人工饲料研究进展 |
2 释放与防治 |
3 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
第二章 昆虫低温冷藏的研究进展 |
1 昆虫低温生物学研究进展 |
2 异色瓢虫的低温生物学及贮藏研究进展 |
第三章 昆虫诱导滞育的研究进展 |
1 外界环境对昆虫滞育的影响 |
1.1 光周期 |
1.2 温度 |
1.3 食料 |
2 昆虫滞育的人工诱导 |
2.1 光周期是诱导滞育的主要环境因子 |
2.2 温度是诱导滞育的重要调节因子 |
2.3 食料及其它影响因子 |
第四章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异色瓢虫不同发育阶段适宜冷藏条件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及饲养方法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异色瓢虫卵的最适冷藏温度 |
2.2 异色瓢虫幼虫的最适冷藏条件 |
2.3 异色瓢虫成虫的最适冷藏条件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章 异色瓢虫成虫诱导滞育的适宜条件及诱导后适宜冷藏条件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及饲养方法 |
1.2 试验方法 |
1.3 判定标准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诱导异色瓢虫成虫滞育的适宜条件 |
2.2 滞育成虫适宜冷藏条件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部分 总讨论 |
1 人工扩繁代异色瓢虫不同虫态的适宜冷藏保存条件 |
2 人工扩繁代异色瓢虫成虫诱导滞育的适宜条件和诱导后适宜冷藏条件 |
3 尚待进行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猎物密度对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种间竞争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四、异色瓢虫的过冷却点测定及其对棚栽蔬菜蚜虫的防治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浦东新区果园有益瓢虫种类调查[J]. 赵顾晨,唐赵莲,赵杰. 上海农业科技, 2020(01)
- [2]烟粉虱优势天敌刀角瓢虫低温贮藏生物学研究[D]. 罗小龙.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3]保定地区异色瓢虫不同越冬时期生物学特性与滞育规律的研究[D]. 黄金.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5)
- [4]一种新型天敌昆虫蠋蝽在林业上的应用[A]. 邢雪松,周义,刘君,苏丽娜,胡奎,朋康,陈志刚. 2017北京园林绿化建设与发展, 2018
- [5]利用生命表技术评价生物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效果研究[D]. 高尚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1)
- [6]异色瓢虫人工繁育与应用进展[J]. 孙贝贝,尹哲,侯峥嵘,李金萍. 生物技术进展, 2016(02)
- [7]异色瓢虫释放技术概况[J]. 高福宏,潘悦,孔宁川,弓新国,岳宁,王夸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2(11)
- [8]一种昆虫过冷却点的简易测定装置[J]. 吕龙石,丛明亮,孟艳玲. 昆虫知识, 2010(06)
- [9]人工扩繁代异色瓢虫最适冷藏条件研究[D]. 刘震.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10]猎物密度对七星瓢虫与异色瓢虫种间竞争的影响[J]. 刘军和,禹明甫. 环境昆虫学报,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