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房地产市场一瞥

日本房地产市场一瞥

一、日本房地产市场掠影(论文文献综述)

孙昊德[1](2018)在《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摄影,作为最早的摄影题材,为建成环境中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形象”,成为一系列视觉的衍生物,使得建筑的意义得以被理解、传播和具化,进而在特定社会以及文化场域中,建构一个建筑的视觉文化体系。面对这一横亘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端和当下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之间的议题,该研究立足于对建筑摄影本源性的思考:如何理解建筑摄影这一看似概念宽泛而具有明确范式的系统;“中国建筑摄影”如何在一个视觉文化体系中构建自己的历史框架;中国建筑的现代性与视觉如何相互作用。基于这些思考,本文首先为“建筑摄影”这一概念构建更为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即将其视作建筑学意义通过摄影的“视觉装置”,在特定场域内投射的“机制”,而不仅仅是一个图像的结果。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中国”,这一地理边界以及传播场域内的建筑摄影活动,挖掘建筑视觉文化建构主体从西方到本土的过渡。本文以摄影制产为线索,针对制产的特征转变,梳理出相应的历史断代,并深度挖掘特定历史时期,建筑摄影的视觉特征、表达维度、图像风格,以及同建筑学发展的互动机制。中国建筑摄影近代历史阶段,滥觞于1844年摄影术传入的历史原点,呈现从西方主体的经典观看,向科学以及本土现代性视觉建构的转型。随着1927年前后,中国现代建筑学与实践体系的建立、专业传播场域的设立以及中国社会的普遍的现代化,建筑摄影的制产模式呈现了根本的转向,并以此为契机,走入了现代的历史阶段。期间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摄影制产呈现出强烈的集体组织与意志,并发展出了相应的“形象-技术-意涵”的风格表达。以“文革”的结束与改革开放为契机,建筑摄影进入了语义扩张的表现时代,并终止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集体性制产模式的逐渐消解,以及技术与传播模式的更迭。在理论研究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大量一手资料的挖掘、口述的历史归纳、以及多渠道图像和文献整理,建立起建筑学与摄影学的交叉研究体系,进行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的断代与建构。同时,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议题,也为建筑摄影提出了一种研究方法的理论架构。

肖瀚[2](2017)在《重庆现代建筑研究(1978-1997)》文中研究表明重庆现代建筑(1978-1997)鲜有系统性的研究。一方面,它反映了从改革开放开始至重庆直辖20年左右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时代特征,是重庆本地建筑发展历史中的重要链条,链接了共和国早期与当代建筑发展;另一方面,它亦反映了重庆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地域特征,是现代山地建筑在内地发展的典型。国外,特别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发源地欧洲,探究现代建筑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渐渐为学者们所认识,成为了建筑遗产保护领域较前沿的课题。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现代建筑作为中国进行空前规模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见证,也应被认定为中国建筑遗产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与古代、近代、当代建筑共同组合成了中国现有城市历史景观。同时,作为最年轻的建筑留存,也是我们最容易遗漏的。但是,其遗产价值已经逐渐浮现,对它的研究还显得薄弱与不足。当前,建筑遗产保护思潮兴起,但重点均在于古、近代建筑,整体呈现“厚古薄今”之势,导致现代建筑地位尴尬,陷入更加濒危的境地。改革开放后,重庆现代建筑反映了重庆本时期建筑发展的时代性、地域性特征,是重庆本地建筑发展史中的重要链条和重庆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物质见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在对重庆本时期现代建筑进行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实地调研、整体与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背景与发展、案例、特征、价值进行了相对深入、较为系统的探索与研究。第一,以重庆改革开放以来,至重庆直辖期间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筑师及建筑师教育的变迁与影响为建筑发展背景,以对重庆现代建筑的考察为依据,对重庆现代建筑的发展进程进行了阶段划分((1978-1992)开端与发展、(1992-1997)多元与交融),并分析了各个发展阶段变化及重点。第二,对重庆现代建筑典型案例分类研究。以功能类别划分,对各类建筑的发展、特征以及历史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来自于建筑类型的这些变化,一方面反映了本时期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转型,另一方面各种建筑类型呈现各自主流特征,为后文建筑特征研究与规律总结提供了基础。第三,对重庆现代建筑,在环境、形式、功能、技术等方面的特征表现进行了总结。并将其同重庆传统建筑、重庆当代建筑和改革开放桥头堡地区现代建筑特征进行对比,通过纵横两方面的比较,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重庆现代建筑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第四,在对现有建筑遗产评估框架和重庆现代建筑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评论框架”及“建筑遗产价值框架”建立本文价值初判框架。通过对重庆现代建筑进行价值评估,尽可能地提前发掘重庆现代建筑所特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再利用价值,明确其地位以及意义。

周继燕[3](2016)在《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发生的次数屈指可数。因此,多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对通货膨胀给予更大关注,研究通货紧缩者甚少。然而,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常更加难以应付,因为通货紧缩一旦发生,带来的便是旷日持久的灾难。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还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如今又一次处于通货紧缩的泥沼之中,抑或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首轮通货紧缩,无不对经济产生严重冲击,至今令人心有余悸。继成功预言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在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夕再次预言,于《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一书中提到:"21世纪将发生严重的经济衰退,这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或将遭遇’失去的十年’,萧条经济学将重返历史舞台。"这究竟危言耸听还是会一语成谶?不得不令人反思,通货紧缩是否再度来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通货紧缩呼声再次高起,为防止经济衰退,我国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试图力挽狂澜,助推了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随后,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持续走弱,CPI增速在2012年7月低于2%的水平,并于2014年8月开始正式跌入" 1"时代,PPI自2012年3月份开始呈现负增长,且降幅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末,PPI已连续46个月负增长,同时,GDP跌破7%的目标,实现6.9%的增长速度。由此,再度引发关于当前中国是否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争论。然而,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通货紧缩不同,此轮通货紧缩风险是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时期发生的。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是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口结构转变的必然结果。根据人均GDP这一指标衡量,中国已在2010年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中国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此外,在2001年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后,中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总抚养比也于2010年开始上升。长期以来,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人口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传统增长动力逐渐式微,从而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实际经济增速放缓。如果说经济增长减速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货紧缩风险则是新常态下结构性矛盾的产物。本文认为当前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供给侧的结构冲击,如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过度负债导致的债务-通货紧缩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首先对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分析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对中国是否发生通货紧缩进行初步判定。其次,从通货紧缩风险形成的直接原因出发,分别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研究,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再次,在对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最后,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三个维度,提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分为七个部分,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罗列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对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供需失衡论、货币供给收缩论、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论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主要从通货紧缩本质和成因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将要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和初步诊断。从理论上对通货紧缩的界定范畴、判断标准、衡量指标进行分析,详细阐述由物价水平下降、货币供给不足和经济持续衰退三者分别或共同决定的单要素论、双要素论和三要素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剖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着重分析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三个经济层面的趋势和特点,厘清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当前中国通货紧缩形势做出初步判定。第四部分为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四个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在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引入结构性因素及其他控制变量,得到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建立三机制门槛回归模型,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槛变量,将样本期间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分为通货紧缩、低通货膨胀和高通货膨胀三个阶段,从而得到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第五部分为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回顾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通货紧缩的时代背景、形成原因及经济影响,对比分析美国、日本通货紧缩的特点及治理经验,并探索其对中国的启示。第六部分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在总结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引发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产能过剩、过度负债等结构性因素的冲击,提出实施结构化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以及多种政策的科学合理搭配策略,以有效应对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给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李慧丽[4](2012)在《非均衡的城市化过程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过程是任何国家市场化过程中必经的阶段,而房地产市场则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国内学术界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主要集中在分析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的方面,对于我国城市化本身存在的非均衡发展问题及其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探讨的相对较少。本文把城市化区分为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两个方面,并进一步把土地城市化区分为空间供给(主要表现为城市土地空间的住宅供给)和配套供给(包括教育、医疗、娱乐、商业、交通等)两个方面。非均衡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各种配套被“行政之手”配置到主要城市,尤其是核心的大城市。大城市的这些资源相对于农村和小城市都具有独占性,尽管相对与城市的人口来说它依然短缺;另一方面,土地城市化的空间供给快于城市人口的需求,即城市土地空间的住宅供给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城市新增人口与城市已有人口)对住房需求增长的速度;前一个方面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大量的数据可以证明,而后一个方面则常为人忽视。面对着中国过去几年快速上涨的房价,很多人基于基本的供给需求模型,提出应该扩大土地的供给来平抑房价。本文搜集并分析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2000-2010间的数据,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里,同房间的高速上涨相伴随的,是中国城市里住宅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城市人口对住宅需求的增长速度。DiPasquale and Wheaton (1992)所构建的房地产市场运作的四象限模型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但是该模型是一个长期的均衡模型,和中国目前的现状有一定的差距。本文放松其关键的两个假设,即租金在未来保持不变和房价完全取决于基本面即租金,将其修改为短期的非均衡模型,以此作为本文的分析工具。修改后的模型表明:在短期内,当房地产买卖市场和租赁市场的紧密关联被破坏时,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供给量之间的正常的交互关系就会出现中断,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的供应量就呈现出了反常的正相关关系。这个正相关的关系,并不是说供应量的上涨会导致房价的上涨,而是说,房价的上涨会带来供应量的上涨,但是,供应量的上涨并不能通过租金的调整这一中介使得房价降低,从而使得供应量和房价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存在,诸多关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研究也呈现出这一现象,只是没有中国严重而已。已经有研究表明,在中国,这种现象的诱因是配套资源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过度集中,这正是非均衡城市化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个现象导致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后果,就是城市土地的空间供给远远快于人们的需要,这正是非均衡城市化进程的第二个方面。当然,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修改后的模型是一个短期的非均衡模型,在长期中,本文依然相信房价肯定取决于租金,DiPasquale and Wheaton的四象限模型是有效的。然而,如上模型的成立需要三个基本的假设:房价和租金的关系微弱;房价能够显着的影响供应量;供应量不能显着地影响房价。在随后的实证模型中,采用基于省际的面板数据模型,对上述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基本验证了这三个假设。最后,文章分析了导致我国非均衡的城市化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唐黎标[5](2011)在《国外楼市浮光掠影》文中指出如今,面对国内总是越调越高的房价,我们不妨去看看世界一些国家房地产市场的粗略概况,也许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日本:首付不需父母拿2010年10月1日,笔者到日本东京旅游并顺便拜望了朋友姜先生。

王建喜[6](2010)在《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及其规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有漫长的海岸线、高质量的海滩和星罗棋布的湖泊,有众多适合发展度假旅游的山川、温泉和历史文化遗址,为度假房地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度假房地产开发的市场条件也趋于成熟。我国目前有各类度假区近200个,度假房地产的开发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各种类型的度假酒店(村)、度假别墅、度假公寓也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另一方面,中国入世以后,国内的度假市场业逐步国际化,国外着名的度假酒店和度假村集团,开始在中国独资或合资建设或托管各类度假项目。然而,我国的度假房地产开发却存在着局部开发过热、圈地、侵占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过度开发等不和谐现象,迫切需要政府对度假房地产业发展加以规制,以期保护土地资源、景观生态资源,规范开发和经营行为,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围绕度假房地产开发及其规制问题,对度假房产开发中的若干重要内容展开深入的研究。借助政府规制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对度假房地产开发展开探讨,引入SCP范式对我国度假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分析,度假房地产市场结构分析是基础,度假房地产开发行为分析是手段,改善和提高度假房地产市场绩效是目的,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动态结合。在借鉴国外度假房地产规制的基础上,对度假房地产开发政府规制的必要性、规制的制度供给、度假房地产开发中的利益冲突和政府协调、开发行为的规制、规制优化和政府自身的规制等多方面展开了研究。论文首先讨论了度假房地产的基本概念,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包括度假房地产的概念和基本类型,分析了度假房地产的产业特性。构建度假房地产开发与政府规制框架,阐述了政府与市场、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度假房地产的SCP范式。重点对我国度假房地产市场结构的特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度假房地产的市场结构主要表现在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性、准入和退出壁垒等几个方面,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行为,市场行为以开发商行为、政府行为为主导,市场结构和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主要体现在度假房地产开发对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多个方面,反过来市场绩效又会直接反作用于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构,三者等影响是双向的。开发所产生的绩效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受益程度有较大差异,从而产生利益分配冲突。通过对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和社会责任进行分析,阐述了利益冲突的几个表现及其原因,提出利益冲突的衡平机制和政府协调建议,以寻求度假房地产开发的可持续性。在政府规制方面,借鉴了海外度假房地产的开发与规制经验,分别阐述了美国、欧盟、印度尼西亚、中东的迪拜等地在度假房地产规制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度假房地产业发展和政府规制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据此提出政府规制产业发展方面的基本要求,分析了房地产业规制在政策、法律等方面的制度供给,寻求度假房地产开发政府规制体系的构建。最后以千岛湖度假房地产开发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理论探讨、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度假房地产行业的自身特性,行业的有较高的进入壁垒,开发周期长、资金沉淀量大,对开发的专业性和物业的持续经营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度假房产商须自持部分物业,由于资产专用性强,一旦开发不成功或后续经营失败,开发商大量的沉淀资本无法收回,行业的退出壁垒仍然很高。(2)从全国范围来看,度假房地产市场集中度非常低,但是从具体的地区来说,还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开发商与当地政府的合谋以及开发企业间的价格串谋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度假房地产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在社会文化方面所产生的效应具有滞后性,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在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开发所产生负面的效应比较普遍,正面效应发挥的不够,政府应重点着力于改善环境绩效。(3)房地产开发利益共享机制构建是保持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社区居民的利益保护是利益冲突的核心。政府必须维护公共资源的公共属性,防止公众资源私有化,维护公共利益是政府的责任。(4)度假房地产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土地和稀缺的景观资源,所以度假房产的供给并不可能完全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留下空间。政府应加强度假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和行业市场秩序的规范,制止不正当竞争,制造公平市场交易环境。产业政策能够使消费者和经营者减少或避免信息不对称,起到监管、促进和协调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创建和维持市场的灵活性,促进产业创新。度假产业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其具有一定公益性,产业规制的导向应转向国民素质提高和提升生活品质。(5)政府规制的目标是通过市场结构优化和市场行为规范来改进市场绩效,维护景观资源、生态资源的公共属性,保护环境资源、维护公共利益。政府可通过整顿和规范市场、控制度假用地的供给、进行规划控制是政府规制度假房地产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环境绩效是政府需要强化监管的最重要方面,减低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政府的职责。经济绩效、社会文化绩效和环境绩效三者的协调发展才是度假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政府应加强度假房地产项目的绿色开发、绿色经营的引导,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加大对绿色节能住宅的研发投入,制定绿色节能住宅的国家标准。

崔裴[7](2008)在《中美房地产业内涵、属性及其经济与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房地产业从无到有,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其所带来的一些社会经济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担忧和争议。关于中国是否应当将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争论持续不断。争论源于缺乏充足的理论研究作为依据。国内外有关房地产业本质的研究显示,关于房地产业的内涵、属性、经济与社会功能,尚存在着诸多的不明确,而且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本文对中国和美国两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者虽然都是包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产业群体,而且房地产开发业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行业。但是,中国房地产业的主体部分——以开发、销售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住宅开发业,本质上属于非服务业,美国房地产业的主体——房地产出租业(包含以开发、租赁为主要经营模式的商用房地产开发业)和房地产经纪业属于服务业。此外,两者在主要关联产业类型、产业波动频率、产业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程度、企业利润水平诸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中美两国房地产业虽然都具有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功能,并对本国的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贡献。但两者发挥作用的方式、强度均有差异。两者在提供就业岗位类型、对社会财富的作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等方面也存在种种不同。对中美房地产业外部环境的分析显示,中美两国在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法律体系、房地产相关法律体系、政府对房地产业的管理(干预)制度(特别是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乃至房地产业自我管理制度,以及城市化和产业结构状况、房地产金融市场方面的种种差异是造成两者上述差异的主要外生因素。而两国房地产业发展、演进轨迹以及所处阶段的不同,是差异形成的内生因素。由房地产流通模式演进路径所规定的房地产业发展、演进规律启示,中国应对房地产业的经济与社会功能进行前瞻性定位,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房地产会融体系,通过加强房地产法制建设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公开透明等途径完善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干预,从而推动房地产业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

隋立军[8](2008)在《大连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分析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房屋商品化改革深化,我国的房地产业已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并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其区域性、结构性问题非常突出,有关房地产业的制度、政策、法规等也还很不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尚有所欠缺。正视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成为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推动下,大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实现了逐年高速增长。2000—2007年,大连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平均每年增长率达21.58%,特别是近三年,分别以年增长38.2%、27.1%和27.1%的高速度运行。如何保证和实现国家的建设意图和投资效益,切实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如何建立和健全大连市的房地产市场,使其积极而健康地成长以促进大连市的经济发展,则是本论文关注并研究的主要问题。本论文旨在根据当前全国的房地产市场现状,结合大连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大连市房地产市场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指出目前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2003—2007年大连市各年的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是否正常进行评价,同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大连市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形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建模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大连房地产市场建设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大连市房地产市场的真实状况,而本文所提出的有关措施与建议则能为当地政府、投资者以及相关企业进行相关决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高辉[9](2008)在《美国市场主导型房地产管理模式》文中研究说明 2007年9月9日至20日,笔者参加了国资委管理局组织的赴美国房地产管理考察团,所见所闻,感受颇多。美国房地产业的特点(一)房地产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协调。主要是房地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强,投资决策科学,对经济发展与房地产业的关系把握得比较准确。投资者在决定房地产投资的每一项决策之

沈亚婷[10](2007)在《兰州房地产市场的评价分析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房屋商品化改革深化,我国的房地产业已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并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其区域性、结构性问题非常突出,有关房地产业的制度、政策、法规等也还很不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尚有所欠缺。正视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成为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作为西部的中心城市之一,兰州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和代表性。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兰州市房地产市场也处于空前繁荣的发展之中。如何保证和实现国家的建设意图和投资效益,切实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如何建立和健全兰州市的房地产市场,使其积极而健康地成长以促进兰州市的经济发展,则是论文关注并研究的主要问题。本论文旨在根据当前全国的房地产市场现状,结合兰州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兰州市房地产市场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并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1998-2005年兰州市各年的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是否正常)进行评价;同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兰州市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最后指出了目前兰州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发展形势,并结合建模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兰州房地产市场建设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兰州市房地产市场的真实状况,而本文所提出的有关措施与建议则能为当地政府、投资者以及相关企业进行相关决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日本房地产市场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房地产市场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1.1 信息时代的建筑摄影“困局”
        1.1.2 建筑摄影的“中国性”
        1.1.3 本土建筑学研究中系统性的建筑摄影历史理论研究亟待填补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的议题——建筑的视觉性
        1.2.2 研究的跨度——近现代
        1.2.3 研究的场域——以“中国”为地理空间和传播上的限定
    1.3 研究综述
        1.3.1 以建筑学切入的研究
        1.3.2 以摄影和图像学切入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建筑摄影的制产、表达与意义
    2.1 本章引论
    2.2 以摄影制产为线索
        2.2.1 意图:提供建成环境的可读
        2.2.2 技术:前置的建筑摄影方法
        2.2.3 媒介:摄影视觉的观看结构
    2.3 以建筑摄影表达维度为切入
        2.3.1 建筑表现
        2.3.2 科学采集
        2.3.3 建筑纪实
    2.4 建筑的视觉性意义
        2.4.1 空间和形象的视觉重构
        2.4.2 建筑信息的文本化
        2.4.3 建筑文化价值的形成
上篇:近代中国建筑摄影的启蒙与探索
    第3章 建筑临摹:场景的祛魅与返魅(1844-1900)
        3.1 本章引论
        3.2 建筑摄影的启蒙与影像殖民
        3.2.1 成为科学性与客观性坐标系的建筑摄影
        3.2.2 建筑摄影与欧洲城市场景
        3.2.3 中国场景的初始建构与形象的“攫取”
        3.3 建筑摄影制产主体的雏形
        3.3.1 固定的耕耘:中国早期照相业的形成
        3.3.2 流动的纪实:独立及业余摄影师的实践
        3.4 :中国场景再现的多元维度
        3.4.1 菲利斯·比托:中国建筑场景的双向性格
        3.4.2 约翰·汤姆森:社会调查视角下的时代图景
        3.4.3 涌现的工业场景建筑摄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写真:建筑学的装置和观念(1900-1927)
        4.1 本章引论
        4.2 本土摄影理论的滥觞与场景的“真”与“意”
        4.2.1 中国本土摄影理论萌芽与建筑摄影
        4.2.2 城市场景的新视觉
        4.3 成为建筑学装置的建筑摄影
        4.3.1 小川一真:建筑科考摄影与制图的“一致性”
        4.3.2 恩斯特·鲍希曼:中国传统建筑“基因”与画意表现
        4.3.3 奥斯瓦尔·喜仁龙:北京城墙研究与类型学摄影
        4.4 科学考察中的建筑摄影制产
        4.4.1 威廉·埃德加·吉尔:场景的嬗变与清末的新政建筑
        4.4.2 爱德华·沙畹:人文科考的类型采集
        4.5 本章小结
下篇:现代中国建筑摄影的成熟与更迭
    第5章 建筑媒介: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斡旋(1927-1949)
        5.1 本章引论
        5.2 建筑摄影的现代性制产
        5.2.1 现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以《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例
        5.2.2 建筑摄影在商业照相馆的成熟:“定妆照”与工程纪实
        5.2.3 大众阅读中的建筑形象
        5.3 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建构
        5.3.1 梁思成:中国建筑“词汇”与“文法”的可读性
        5.3.2 孙明经与庄学本: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科考与建筑摄影
        5.3.3 郎静山:中国建筑场景的画意表达
        5.4 建筑摄影的“新视觉”
        5.4.1 中国建筑现代性争辩中的建筑摄影
        5.4.2 黑白影社与金石声:上海的现代都市场景
        5.4.3 霓虹、夜景与现代
        5.4.4 室内建筑摄影与日常的现代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筑纪实:技术理性与集体叙事(1949-1976)
        6.1 本章引论
        6.2 建筑摄影的集体性制产
        6.2.1 建筑设计的集体转向与建筑摄影
        6.2.2 建筑摄影的专业化传播场域
        6.2.3 建筑摄影读者的强化
        6.3 科学采集与功能性建筑表达
        6.3.1 首都建设前期的街景拍摄调查
        6.3.2 图纸化的摄影表达与工程纪实
        6.4 建筑摄影的集体叙事
        6.4.1 ―建筑设计十年”,建筑形象制产的巅峰
        6.4.2 集体创作的高潮——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纪实
        6.4.3 工业的跃进与技术“革命”的崇拜
        6.4.4 现代城市的影像纪实与记忆锚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建筑表现:建筑语义的扩张(1976-1990)
        7.1 本章引论
        7.2 建筑摄影制产的市场化转向
        7.2.1 建筑设计的企业化改制与建筑摄影
        7.2.2 当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的多元化探索
        7.3 建筑表现与彩色建筑摄影
        7.3.1 建筑表现:新语境的催化剂
        7.3.2 建筑摄影媒体的色彩革命
        7.4 建筑摄影语义的扩张
        7.4.1 建筑摄影与建筑批评
        7.4.2 建筑摄影与当代设计思潮
        7.4.3 建筑摄影与怀古主义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1.1 提出一种建筑摄影的理论研究体系
        8.1.2 中国建筑摄影近现代历史的断代
        8.1.3 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的建构
    8.2 问题与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建筑摄影师访谈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重庆现代建筑研究(1978-199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重庆建筑遗产保护思潮兴起
        1.1.2 为什么探讨重庆现代建筑的遗产价值
        1.1.3 重庆现代建筑现状堪忧
        1.1.4 重庆现代建筑研究亟待补充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重庆本时期现代建筑
        1.3.2 时间界定
        1.3.3 空间界定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际现代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1.4.2 中国现代建筑研究综述
        1.4.3 重庆现代建筑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对象、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对象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框架
2 重庆现代建筑(1978-1997)背景及发展
    2.1 发展背景
        2.1.1 政治背景
        2.1.2 经济背景
        2.1.3 文化背景
        2.1.4 建筑师及建筑教育
    2.2 建筑发展
        2.2.1 (1978-1992)开端与发展
        2.2.2 (1992-1997)多元与交融
    2.3 本章小结
3 重庆现代建筑(1978-1997)案例研究
    3.1 案例分类及依据
    3.2 案例研究
        3.2.1 居住建筑
        3.2.2 宾馆建筑
        3.2.3 办公建筑
        3.2.4 文教建筑
        3.2.5 商业建筑
        3.2.6 交通建筑
        3.2.7 文娱建筑
        3.2.8 医疗建筑
        3.2.9 景观建筑
        3.2.10 工业建筑
    3.3 本章小结
4 重庆现代建筑(1978-1997)特征评价
    4.1 特征评价框架建立
        4.1.1 现有特征评价框架
        4.1.2 本文评价框架建立
    4.2 环境方面
        4.2.1 注重山水协调
        4.2.2 注重城市协调
        4.2.3 注重新旧协调
    4.3 形式方面
        4.3.1 建筑风格
        4.3.2 造型艺术
        4.3.3 细节装饰
        4.3.4 空间艺术
    4.4 功能方面
        4.4.1 注重功能档次
        4.4.2 注重功能综合
        4.4.3 注重建筑本质
        4.4.4 注重山地适应
    4.5 技术方面
        4.5.1 建筑构造
        4.5.2 建筑结构
        4.5.3 施工技术
    4.6 本章小结
5 重庆现代建筑(1978-1997)价值、地位及意义
    5.1 建筑价值评估框架的完善
        5.1.1 为什么引入建筑遗产价值评估框架
        5.1.2 现有遗产价值评估框架
        5.1.3 本文评估体系建立
    5.2 建筑价值初判断
        5.2.1 历史价值
        5.2.2 艺术价值
        5.2.3 科学价值
        5.2.4 社会价值
        5.2.5 文化价值
        5.2.6 再利用价值
    5.3 地位及意义
        5.3.1 时代性——“现代建筑一次有意义的起步”
        5.3.2 地域性——“现代山地建筑珍贵样本”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说明及后续研究展望
        6.3.1 存在问题说明
        6.3.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访谈纪要
    C. 重点调研建筑名录

(3)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安排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
        2.1.2 供需失衡论
        2.1.3 货币供给收缩论
        2.1.4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2.2 文献述评
        2.2.1 关于通货紧缩本质的争论
        2.2.2 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研究综述
3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与初步诊断
    3.1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
        3.1.1 通货紧缩与通货紧缩风险
        3.1.2 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
        3.1.3 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
        3.1.4 通货紧缩的分类
        3.1.5 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
    3.2 把脉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现状
        3.2.1 物价水平呈下跌态势
        3.2.2 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3.2.3 货币供应量高位增长
    3.3 中国通货紧缩初步诊断
        3.3.1 当前是否发生通货紧缩的争论
        3.3.2 通货紧缩风险的初步判定
4 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
    4.1 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
        4.1.1 通货紧缩风险的直接原因
        4.1.2 通货紧缩风险的结构性因素
        4.1.3 通货紧缩风险的资源环境因素
        4.1.4 通货紧缩风险的货币因素
        4.1.5 通货紧缩风险的外部冲击因素
    4.2 通货紧缩风险成因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设定
        4.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4.2.3 实证检验
        4.2.4 实证结果分析
5 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
    5.1 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通货紧缩
        5.1.1 大萧条的经过
        5.1.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5.2 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通货紧缩
        5.2.1 日本通货紧缩的背景
        5.2.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5.3 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的通货紧缩
        5.3.1 通货紧缩的状况描述
        5.3.2 通货紧缩的原因分析
        5.3.3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5.4 通货紧缩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5.4.1 警惕资产价格泡沫引发金融危机
        5.4.2 总需求管理政策并非万能解药
        5.4.3 注重供给端的调整和结构性改革
6 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
    6.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1.1 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优化重组
        6.1.2 调整融资结构,促进直接融资发展
        6.1.3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6.1.4 发展绿色经济,从量变到质变
    6.2 总需求管理政策
        6.2.1 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
        6.2.2 积极的财政政策
    6.3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6.3.1 行政体制改革
        6.3.2 要素价格改革
        6.3.3 财税体制改革
        6.3.4 金融体制改革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4)非均衡的城市化过程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主要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图
        1.2.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城市化的一般理论
    2.1 城市化的内涵
    2.2 城市化的度量方法
        2.2.1 人口城市化
        2.2.2 土地城市化
    2.3 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2.4 城市的空间发展理论
        2.4.1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2.4.2 缪尔达尔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4.3 弗里德曼的“核心-外围”理论
    2.5 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理论
        2.5.1 房地产市场需求的涵义及主要类型
        2.5.2 房地产市场供给的涵义及主要类型
第三章 均衡的城市化过程与健康的房地产市场运作机制
    3.1 均衡的城市化过程
    3.2 描述房地产市场运作机制的“DiPasquale and Wheaton”模型
        3.2.1 四象限模型的构建
        3.2.2 四象限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
        3.2.4 四象限模型的优点与不足
第四章 非均衡的城市化过程与房地产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
    4.1 非均衡的城市化过程的表现
        4.1.1 城市土地空间的住宅供给速度快于城市人口需求的增长速度
        4.1.2 在大城市中过分集中的配套资源相对于城市人口需求依然呈短缺状态
    4.2 非均衡的城市化过程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4.2.1 城市土地空间的住宅供给相对过剩对真实租金的影响
        4.2.2 城市配套资源供给在大城市的过度集中对诱发了人们对房价上涨的想象
    4.3 不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对非均衡的城市化过程的影响
        4.3.1 脱离租金的高房价刺激了对城市土地的需求
        4.3.2 平抑房价的要求与土地财政催生了土地的更多供给
    4.4 房地产市场运作的短期非均衡模型
        4.4.1 保留DiPasquale and Wheaton(1992)的四象限模型的一些假设
        4.4.2 放松DiPasquale and Wheaton(1992)的四象限模型的两大假设
        4.4.3 短期的非均衡的理论模型
        4.4.4. 脱离基本面的房价变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4.4.5 需要验证的理论假设
第五章 研究模型、数据选取与实证检验
    5.1 第一个模型——验证理论假说1
        5.1.1 检验模型的构建及说明
        5.1.2 变量描述及数据处理
        5.1.3 数据来源及单位根检验
        5.1.4 确定模型影响形式
        5.1.5 检验结果与说明
    5.2 第二个模型——验证理论假说2和3
        5.2.1 检验模型的构建即说明
        5.2.2 变量描述及检验模型确定
        5.2.3 数据来源及单位根检验
        5.2.4 检验结果与说明
第六章 相关政策建议
    6.1 非均衡的城市化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
        6.1.1 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道路
        6.1.2 地方政府追求高“城市化率”的倾向
        6.1.3 土地财政的诱引
    6.2 相关的政策建议
        6.2.1 改变我国城市化的路径
        6.2.2 控制土地城市化的速度
        6.2.3 优化土地管理的制度
        6.2.4 转变城市建设的主导思路
        6.2.5 降低地方财政对“土地”的依赖度
        6.2.6 转换房地产的调控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5)国外楼市浮光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日本:首付不需父母拿
美国:房子从来不是负担
澳大利亚:涨10%政府就紧张
泰国:租买两相宜

(6)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及其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度假房地产开发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度假房地产相关概念
    2.2 度假房地产的特性
    2.3 度假房地产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政府规制理论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我国度假房地产发展的历史演进
    3.1 我国度假房地产发展的历史演进
        3.1.1 起步阶段(1949——1978)
        3.1.2 停滞徘徊阶段(1979——1991)
        3.1.3 快速发展阶段(1992——现在)
    3.2 我国度假房地产的区域分布状况
    3.3 我国度假房地产的开发形态
        3.3.1 海滨度假房地产
        3.3.2 高尔夫度假房地产
        3.3.3 湖滨度假房地产
        3.3.4 温泉度假房地产
        3.3.5 乡村度假房地产
    3.4 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
    3.5 小结
第4章 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及其规制分析框架
    4.1 资源配置与市场失灵
        4.1.1 政府与市场
        4.1.2 市场失灵
    4.2 SCP范式
        4.2.1 SCP范式的产生
        4.2.2 SCP分析框架
    4.3 度假房地产开发SCP分析
    4.4 基于市场绩效的改进——政府规制
        4.4.1 政府规制的目标
        4.4.2 政府规制方式
第5章 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结构分析
    5.1 市场集中度
    5.2 进入壁垒分析
    5.3 我国度假房地产产品差异化
    5.4 度假房地产的投资结构
    5.5 度假用地开发结构
        5.5.1 政府垄断度假用地开发
        5.5.2 政府主导的度假用地开发
        5.5.3 市场主导的度假用地开发
    5.6 度假房产开发主体结构
        5.6.1 开发商的类型
        5.6.2 开发关联企业
    5.7 小结
第6章 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行为分析
    6.1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6.1.1 利益相关者
        6.1.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社会责任
    6.2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企业行为
        6.2.1 开发企业间的博弈分析
        6.2.2 度假企业的行为失范
    6.3 度假房地产开发中的政府行为
        6.3.1 地方政府在开发中的行为
        6.3.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6.4 市场开发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6.5 小结
第7章 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的绩效分析
    7.1 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作用下的产业绩效
        7.1.1 寡头垄断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7.1.2 市场行为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7.2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经济影响
    7.3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
    7.4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环境影响
    7.5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利益冲突
        7.5.1 产业链条的利益矛盾
        7.5.2 当地政府和社区居民的利益冲突
        7.5.3 度假房产开发企业和当地居民的利益冲突
        7.5.4 当地政府和旅游开发企业的目标冲突
        7.5.5 开发企业和业主的利益冲突
    7.6 度假房地产开发利益衡平
        7.6.1 建立多方协商合作制度
        7.6.2 社区参与机制
        7.6.3 开发监控机制
    7.7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绩效改进
    7.8 小结
第8章 我国度假房地产的开发规制
    8.1 我国度假房地产规制制度构建
        8.1.1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产业政策
        8.1.2 度假房地产开发的相关立法
    8.2 我国度假房地产规制的主要内容
        8.2.1 土地规制
        8.2.2 金融与税收规制
        8.2.3 环境规制
        8.2.4 度假房产交易规制
    8.3 国外度假房地产的规制借鉴
        8.3.1 美国
        8.3.2 欧盟
        8.3.3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8.3.4 阿联酋——迪拜
        8.3.5 国外度假房地产的规制借鉴
    8.4 我国度假房地产的规制优化
        8.4.1 我国度假房地产规制存在问题分析
        8.4.2 规制优化
    8.5 小结
第9章 国内度假房地产开发实证研究——以千岛湖为例
    9.1 千岛湖度假资源概况
    9.2 千岛湖度假房地产开发SCP分析
        9.2.1 千岛湖房地产市场结构分析
        9.2.2 千岛湖度假房地产市场行为分析
        9.2.3 千岛湖度假房地产市场绩效分析
    9.3 千岛湖度假房地产开发中的政府规制
        9.3.1 规划控制
        9.3.2 政府的扶持政策
        9.3.3 土地利用规制
        9.3.4 环境保护规制
        9.3.5 政府规制存在的不足
        9.3.6 千岛湖度假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10章 研究结论
    10.1 研究结论
    10.2 建议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一) 参加的项目
    (二) 主要学术论文
致谢

(7)中美房地产业内涵、属性及其经济与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篇章结构
    1.5 特色与创新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理论渊源
    2.1 经济学研究方法
    2.2 产业经济理论
    2.3 服务经济理论
    2.4 房地产经济学理论
    2.5 房地产业发展“倒 U曲线”模型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美房地产业界定与发展沿革的比较分析
    3.1 中美房地产业的界定及比较分析
    3.2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沿革
    3.3 美国房地产业发展沿革
    3.4 中美房地产业发展沿革的比较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美房地产业现状的比较分析
    4.1 中美房地产业的内部构成及其比较分析
    4.2 中美房地产业的产业属性及其比较分析
    4.3 中美房地产业的经济与社会功能及其比较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美房地产业差异的外生因素分析
    5.1 中美房地产业外生因素的分析框架
    5.2 中美经济体制与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
    5.3 中美房地产业管理制度比较分析
    5.4 中美土地制度的比较分析
    5.5 中美房地产税收制度比较分析
    5.6 中美社会经济环境比较分析
    5.7 中美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比较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中美房地产业差异的内生因素分析
    6.1 分工与房地产流通模式演进
    6.2 房地产业的发展、演变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启示与进一步研究思路
    7.1 基本结论
    7.2 对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启示
    7.3 进一步研究思路
    本章参考文献
表、图目录
附录
后记

(8)大连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分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
        1.2.1 国外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
        1.2.2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论文研究的目的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1.4.2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大连房地产市场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大连市城市特征
        2.1.1 大连市城市综合概况
        2.1.2 大连市房地产市场宏观环境
        2.1.3 消费群体特殊性分析
    2.2 大连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企业发展概况
        2.2.1 大连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
        2.2.2 大连房地产企业发展概况
    2.3 大连房地产开发建设状况
        2.3.1 大连市土地开发状况
        2.3.2 大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状况
        2.3.3 大连市商品房施工状况
        2.3.4 大连市商品房竣工状况
        2.3.5 大连市商品房销售状况
        2.3.6 大连市商品房出租状况
        2.3.7 大连市商品房空置状况
    2.4 大连房地产企业经营现状
        2.4.1 大连市房地产行业从业人数及劳动报酬情况
        2.4.2 大连市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情况
        2.4.3 大连市房地产企业资产情况
        2.4.4 大连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收入状况
        2.4.5 大连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成本及利税状况
        2.4.6 小结
    2.5 大连房地产市场存在问题
        2.5.1 大连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发展
        2.5.2 开发建设存在问题
        2.5.3 市场存在问题
        2.5.4 开发企业存在问题
        2.5.5 产生问题原因
        2.5.6 小结
3 大连房地产市场发展评价及房地产行业竞争力分析
    3.1 房地产市场发展评价模型
        3.1.1 基本统计指标的选取及其原则
        3.1.2 运行评价模型的建立
        3.1.3 大连市历年房地产市场综合评价
    3.2 大连房地产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3.2.1 AHP分析法简介及模型建立
        3.2.2 判断矩阵构造
        3.2.3 一致性检验
        3.2.4 最终结果
    3.3 小结
4 大连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对策
    4.1 大连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式分析
        4.1.1 振兴东北与大连房地产市场
        4.1.2 大连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机遇和动力
        4.1.3 大连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挑战和制约
    4.2 加强大连房地产市场建设的建议
        4.2.1 加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管理
        4.2.2 加强房地产市场化建设
        4.2.3 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良性竞争
    4.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兰州房地产市场的评价分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
        1.2.1 国外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
        1.2.2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论文研究的目的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1.4.2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兰州房地产市场分析与企业发展分析
    2.1 兰州房地产市场特殊性分析
        2.1.1 地域环境特殊性分析
        2.1.2 市场区位特殊性分析
        2.1.3 消费群体特殊性分析
    2.2 兰州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企业发展概况
        2.2.1 兰州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
        2.2.2 兰州房地产市场现状
        2.2.3 兰州房地产企业发展概况
    2.3 兰州房地产开发建设状况
        2.3.1 兰州市土地开发状况
        2.3.2 兰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状况
        2.3.3 兰州市房地产交易及契税征收状况
        2.3.4 兰州市商品房施工状况
        2.3.5 兰州市商品房竣工状况
        2.3.6 兰州市商品房销售状况
        2.3.7 兰州市商品房出租状况
        2.3.8 兰州市商品房空置状况
    2.4 兰州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状况
        2.4.1 兰州市市属房地产开发公司汇总
        2.4.2 兰州市房地产行业从业人数及劳动报酬情况
        2.4.3 兰州市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状况
        2.4.4 兰州市房地产企业资产状况
        2.4.5 兰州市房地产企业经营收入状况
        2.5.6 兰州市房地产企业经营成本及利税状况
    2.5 小结
3 兰州房地产市场发展评价及房地产行业竞争力分析
    3.1 房地产市场发展评价模型
        3.1.1 基本统计指标的选取及其原则
        3.1.2 运行评价模型的建立
        3.1.3 兰州历年房地产市场综合评价
    3.2 兰州房地产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3.2.1 AHP分析法简介及模型建立
        3.2.2 判断矩阵构造
        3.2.3 一致性检验
        3.2.4 最终结果
    3.3 小结
4 兰州房地产市场的管理状况与问题分析
    4.1 兰州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发展
    4.2 兰州房地产市场问题分析
        4.2.1 开发建设存在问题
        4.2.2 市场存在问题
        4.2.3 开发企业存在问题
        4.2.4 产生问题原因
    4.3 小结
5 兰州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式分析及加强兰州房地产市场建设的建议
    5.1 兰州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式分析
        5.1.1 西部大开发与兰州房地产市场
        5.1.2 兰州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机遇和动力
        5.1.3 兰州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挑战和制约
    5.2 加强兰州房地产市场建设的建议
        5.2.1 加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管理
        5.2.2 加强房地产市场化建设
        5.2.3 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竞争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四、日本房地产市场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D]. 孙昊德. 清华大学, 2018(04)
  • [2]重庆现代建筑研究(1978-1997)[D]. 肖瀚. 重庆大学, 2017(06)
  • [3]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D]. 周继燕.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4]非均衡的城市化过程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关系研究[D]. 李慧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5]国外楼市浮光掠影[J]. 唐黎标. 上海房地, 2011(07)
  • [6]我国度假房地产开发及其规制研究[D]. 王建喜.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7]中美房地产业内涵、属性及其经济与社会功能的比较研究[D]. 崔裴. 华东师范大学, 2008(08)
  • [8]大连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分析与发展研究[D]. 隋立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 [9]美国市场主导型房地产管理模式[J]. 高辉. 中国机关后勤, 2008(02)
  • [10]兰州房地产市场的评价分析与发展研究[D]. 沈亚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日本房地产市场一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