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天然气形成的破坏机理及防治

低渗透天然气形成的破坏机理及防治

一、低渗透天然气气层损害机理及其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高雨蒙[1](2019)在《多层叠置气藏渗流机理及产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已发现的致密气藏的天然气总储量已超过7000×108m3。当前,以致密气藏为重点开发目标和研究对象。我国的致密气藏具有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含水饱和度高、气水关系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这些气藏特征造成相当数量的储量未能及时投入开发。近年来,在致密气藏的开发方面,国内很多单位已开展了致密气藏渗流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致密气藏岩样中的非达西流动的实验和理论分析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多层叠置气藏渗流机理及产能评价开展了以下研究:(1)通过开展临兴区块致密砂岩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启动压力梯度对于临兴区块致密气产能的影响,完成目标气层的不同围压、不同温度等条件下岩心驱替启动压力梯度的测定;(2)通过开展临兴区块致密砂岩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应力敏感性对于临兴区块致密气产能的影响,完成目标气层的升围压和降围压两个过程下岩心渗透率的测定;(3)通过对实验室测量启动压力梯度及应力敏感性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建立数学模型描述临兴区块不同层位储层启动压力梯度及应力敏感性。结合实验数据,开展启动压力梯度及应力敏感性对于临兴区块产能(直井、定向井产能)影响敏感性分析,建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性的产能预测数学模型。(4)通过建立数值模拟机理模型,确定影响多层合采的关键因素,优选多层合采方案。通过本文的理论研究,明确了多层叠置气藏渗流机理的影响因素,为多层叠置气藏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万岭[2](2019)在《苏里格气田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保护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具有低孔、低渗,孔喉细小,天然裂缝发育,粘土矿物丰富等工程地质特征,存在不同程度敏感性损害、水锁损害、钻井液滤液及固相侵入、钻井液漏失损害储层等潜在损害类型,严重阻碍了致密气经济有效地开发。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致密气产量丰富,属于典型的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存在严重的储层污染问题。本文结合目标区块的储层地质特征,揭示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损害机理,开展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保护钻井液技术研究,为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采提供技术保障。进行了储层物性、孔渗结构、裂缝特征分析,对现场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储层岩心敏感性、水锁损害机理、固相颗粒损害机理等进行了评价,揭示了目标区块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损害机理,提出了储层保护钻井液技术对策。优选了胺基硅醇强抑制剂,高酸溶沥青、褐煤树脂等封堵防塌剂,FCSA-1防水锁剂,研制了微裂缝屏蔽暂堵剂;针对裂缝性漏失,优选了刚性颗粒、高酸溶纤维、高酸溶沥青、单封和核桃壳等防漏堵漏材料。构建了低固相高性能暂堵型储层保护钻井液体系,粘度、切力适中,高温高压滤失量(120℃/3.5MPa)小,润滑性能优良,泥饼酸溶率高,体系抑制性能好,钻井液滤液防水锁性能好。优化体系污染致密砂岩基质岩心后渗透率恢复值>80%,侵入深度<1cm。对于小于200μm开度的微裂缝,优化钻井液体系暂堵率高,酸洗后岩心渗透率恢复值高,储层保护性能优良。优化了1-3mm不同开度的裂缝防漏堵漏配方,承压能力高,漏失量小,酸溶率高,适合储层裂缝堵漏及后期酸化解堵。现场试验井应用表明,钻井复杂情况减少了8天,储层井壁坍塌及井漏情况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储层保护效果良好。与邻井相比,初始产气量提高40.4%,压裂后的产气量提高29.8%,储层保护效果显着。

黄有为[3](2018)在《DF1-1气田莺歌海组储层特征及伤害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疏松砂岩油气大部分属于高孔、高渗储层,但也有一部分泥质含量较高,岩石颗粒较细,以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等岩石为主,物性差的低渗储层。该类低渗储层在我国海上油气勘探中十分常见,如南海DF1-1天然气田。在海上气田勘探中,这种低渗储层受工作环境和成本制约,钻井平台和开发井数量有限,取心井和岩心分析基础数据少,导致认识不全面。且在各个作业环节中,常常因为保护措施不当,而导致气井低产甚至无产。本论文针对南海DF1-1气田莺歌海组疏松砂岩气层开发井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各种分析测试手段,深入分析储层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等特征;并通过室内实验,评价储层在钻完井过程中及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伤害机理和类型,明确低渗疏松砂岩储层低产低效主要原因,并推荐针对性的有效解堵措施,为气田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南海DF1-1气田莺歌海组储层整体属于浅海-半深海沉积环境,Ⅲ上气组、Ⅱ下气组和Ⅱ上气组主要属于盆底扇远端浊积席状砂沉积,Ⅰ气组属于浅海砂坝沉积。(2)莺二段气层岩性以粉-细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泥质粉砂岩。填隙物以泥质为主,平均含量平均为21.86%~42.90%,黏土矿物以伊/蒙间层为主。(3)莺二段气层孔隙度主要分布于25%~30%,渗透率在10mD~100mD之间,以高孔、中渗储层为主。其中Ⅱ上气组物性最好,其次为Ⅱ 下气组、Ⅲ上气组,Ⅰ气组物性最差。(4)莺二段气层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其次为少量粒内溶孔。气层平均孔喉半径为0.78-1.54μm,最大孔喉半径为8.83-28.76μm。总体上看,储层喉道细小,连通性较差。莺二段气层划分为四类,以Ⅱ类储层为主。(5)莺歌海组气层钻完井过程中主要伤害机理为有机固相破胶不完全,导致孔喉堵塞;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伤害机理为水锁。(6)针对研究区典型低效气井开展了低效原因分析,推荐采用表面活性剂结合基质酸化复合解堵措施来解除地层伤害。

王珠峰[4](2018)在《临兴康宁区石盒子组气层地质特征及损害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面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国家对使用清洁能源的倡导,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持续升高,然而国内天然气产量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临兴康宁区是一个新的致密气藏先导试验区,石盒子组气层具有低孔低渗、高毛管压力、粘土矿物含量高、微观孔喉结构复杂等特征,易于受到外来液体(钻完井液、压裂液等)的损害,导致气井产能低或者无产,临兴康宁探井区先导性试验井存在类似情况。因此,搞清储层特征,明确损害机理,有针对性开展气层保护,对合理、高效、持久开发致密气藏具有科学指导性意义。本文针对探井钻井、压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大量文献调研、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储层岩性、粘土矿物含量及类型、物性、孔隙结构等储层特征开展了深化研究,明确了储层的损害机理,通过大量的室内评价实验,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与认识:(1)主力层位为盒4、盒8段,以长石岩屑砂岩与岩屑砂岩为主,粘土矿物平均含量为8-14.2%,其中盒8段以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为主,孔隙度平均为7.24%,渗透率平均为0.38mD,属于特低渗-致密储层;盒4段属于低渗-特低渗储层。气层孔渗相关性差,孔喉结构复杂。(2)储集空间类型以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3)盒4段气层流体敏感性损害程度为水/盐敏>酸敏>碱敏>速敏,敏感性损害程度为弱-中等偏弱;盒8段气层流体敏感性损害程度盐/水敏>酸敏>速敏>碱敏,渗透率损害程度为弱-中等偏强。(4)盒8段的水锁损害程度比盒4段要强,水锁损害程度顺序为:钻井液滤液>压裂液破胶液>地层水。盒4、盒8段渗透率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强,盒8段损害程度大于盒4段。(5)根据压裂液损害实验结合扫描电镜观测结果,体系1压裂液损害程度大于体系2压裂液;体系1与体系2压裂液破胶液与敏感性矿物反应程度弱;压裂液残渣含量越高,气层孔喉堵塞越严重,储层损害越严重。

张晓怡[5](2018)在《页岩气层水相圈闭损害实验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平井+分段压裂”是页岩气藏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然而,页岩纳米孔和微裂缝的毛管力作用往往导致压裂液难以返排,滞留压裂液对页岩气多尺度传质过程的潜在损害严重。客观、准确评价滞留压裂液诱发的水相圈闭损害,对于优选工作液、优化完井工艺及认识页岩气层生产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渝东南龙马溪组典型页岩为研究对象,明确了页岩气层水相圈闭损害主控因素。页岩黏土矿物含量为28%,水相润湿角介于20°-40°,孔隙度分布于1%-9%,渗透率分布于0.0001-2.0mD。气体渗流主要发生在微米孔及微裂缝,纳米孔是吸附气的主要赋存场所。敏感性矿物、润湿性、孔径分布、气体赋存方式、初始含水饱和度、压裂规模及时间等是页岩气层水相圈闭损害的主控因素。明确了针对页岩气产出特征的水相圈闭损害实验评价基本条件,制定了损害评价实验流程。开展了消除裂缝应力时间效应的应力敏感实验、明确实验压差的速敏实验、地层水矿化度测试及其合理性验证实验、回压下渗透率测量实验。基于实验结果,选用5.5%KCl溶液作为模拟地层水,1.0MPa为渗透率测量实验压差和回压。基于自吸返排实验,评价了水相滞留诱发页岩渗流能力损害。选取单位面积自吸量、渗透率损害率、返排率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探讨了水相自吸及滞留对页岩渗流能力的影响。基块岩样自吸曲线符合LW模型;自吸48h后,岩样含水饱和度大于60%,渗透率损害率大于47%;基块岩样自吸后渗透率损害率为100%。页岩水相返排效果与渗透率呈正相关,返排24h后,岩样返排率介于2%-30%,10MPa返排压差仅能克服孔隙半径大于10nm孔隙产生的水相毛管力,纳米孔中的水相返排困难。基于容积法和压力衰减法,实验评价了水相滞留致页岩解吸及扩散能力损害。页岩吸附/解吸曲线符合Langmuir模型;损害前,岩样吸附量介于1.6-2.6cm3/g,解吸量介于1.0-1.6cm3/g;损害后,岩样吸附/解吸能力减弱,损害程度介于中等偏弱-中等偏强。损害前,岩样第I、II阶段(即孔隙直径d>10nm和dd<10nm孔隙中的扩散)扩散系数分别介于(4-5)×1 0-12cm2/s和(4-7)×10-17cm/s;损害后,扩散系数降低,损害程度分别为中等偏弱-中等偏强和中等偏强。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的页岩水相圈闭损害综合评价方法。页岩基质和裂缝水相圈闭损害程度分别为中等偏强和强。与多尺度传质速率评价方法相比,页岩水相圈闭损害综合评价方法区分了基质和裂缝损害情况,考虑了吸附气、游离气相对比例,结合了渗流、解吸及扩散评价结果,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考虑了各评价指标对损害的贡献率,评价结果较可靠。分析指出,采用界面修饰、热处理、氧化处理等手段对页岩水相圈闭损害防控具有积极作用。

刘润平[6](2018)在《YC超低压阶段气井产能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YC气田于1996年1月1日正式投产,至今已开发22年,目前全气田共有生产井15 口,YC气田主产区压力系数仅为0.12左右,稳定供气能力受到影响,现对超低压高温气井进行产能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本文以YC超低压高温气井为研究对象,在中海油“超低压高温气井产能影响因素研究”项目资助下完成,以确定在超低压高温条件下YC气田的产能影响因素机理和产量预测。基于YC气田岩样及现场实际生产资料,进行了超低压高温气井产能实验研究,包括储层应力敏感性试验、水锁伤害实验和长岩心反凝析伤害实验,并以实验为基础,分析了该气田考虑应力敏感、水锁伤害、反凝析伤害、储层物性及盐析影响的产能损失情况,进行了考虑各因素影响下的产能分析与评价,最后在准确计算产能影响因素因子的基础上,推导出考虑多种因素影响的产能综合预测方程,进行YC超低压高温气井产能综合方程的应用,进而结合实验结果和产能评价,建立超低压高温气井数值模拟模型,对YC气田进行产能预测。本文在以上的研究内容及分析结果基础上,获得了以下认识:(1)有束缚水与无束缚水对比,有束缚水的岩心应力敏感效应较强;全压力下,高渗岩心应力敏感效应较弱,中低渗岩心应力敏感效应显着;低压力阶段,高中渗岩心应力敏感效应较弱,低渗岩心应力敏感效应较强;(2)随着岩心倒吸浸水时间的增加,岩心含水饱和度增加到35%以上,中低渗岩心水锁损害程度均高于50%,且干岩心水锁伤害略高于建立初始束缚水饱和度的岩心;(3)中渗长岩心凝析油饱和度最大时渗透率下降19%,低渗长岩心凝析油饱和度最大时渗透率下降22.51%,损害远低于水锁伤害;(4)以实验为基础,分析考虑应力敏感、水锁伤害、反凝析伤害、储层物性及盐析影响的产能损失情况,建立各种影响因素的对产能影响的评价范围和产能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方法,显示在超低压阶段水锁伤害对产能影响较大;(5)建立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产能预测的产能方程,并应用于YC超低压高温气井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现场生产数据为预测无阻流量的75~79%,实用性较强。

苏悟[7](2018)在《致密砂岩气层高温热处理缓解水相圈闭损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非常规天然气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增探明天然气储量逐年上升,而其中致密砂岩气藏占有决定性地位,致密砂岩气藏已然成为当今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重点领域。在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过程中,由于水相滞留所诱发的水相圈闭损害是最主要的损害类型之一,严重制约了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缓解储层水相圈闭损害,提高储层渗透性,对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以及川西露头典型致密砂岩为例,基于室内评价实验,开展了模拟原地围压条件下的热处理前后岩样渗透率、孔隙度的测定实验;实验室模拟了含水岩样在不同温度下热气驱过程中渗流能力的变化;对干岩样、饱和蒸馏水、饱和3%KCl溶液以及饱和模拟地层水的岩样进行了递增温度下的热处理实验;对岩样热处理前后的自吸、返排能力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热处理缓解水相圈闭损害的主要机理。分别从地质和工程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温热处理缓解水相圈闭损害的主控因素。地质因素包括致密砂岩的物性、孔隙结构、黏土矿物特征以及含水饱和度。工程因素包括热处理的温度、加热方式以及工程流体性质。进行了围压条件下的致密砂岩热处理实验。实验表明,在达到致密砂岩热处理的阈值温度之前,岩石颗粒的受热膨胀会使得孔隙喉道压缩,导致渗透率降低,当岩样加热到300℃时,渗透率降低了 14.6%;达到阈值温度之后岩样的渗透率迅速增大,600℃时岩样的渗透率增加了 1.05倍;含水岩样在高温热驱替过程中内部的水分迅速汽化逸出并降低岩样的含水饱和度,使得岩样的渗透性明显增强;岩样经过热处理后应力敏感性增强。开展了不同含水状态下的致密砂岩热处理实验。含有蒸馏水的岩样热处理后的增渗率明显高于干岩样,500℃热处理后饱和蒸馏水岩样的增渗率是干岩样增渗率的7.93倍,含有高矿化度模拟地层水的岩样在热处理后发生了明显的盐析现象,热处理后的增渗率介于干岩样和含蒸馏水的岩样之间。岩样的含水状态也会对岩样热处理过程中的阈值温度产生一定影响,含水岩样的阈值温度由干岩样的500℃下降至300℃。评价了热处理前后岩样的自吸返排能力变化。岩样在经过热处理后的吸水能力明显提升,一定自吸时间后的自吸量以及自吸速率在热处理后均有提升,而在返排过程中,岩样的返排效率也会在热处理后得到提升,经过600℃热处理后的岩样返排150h后的渗透率恢复率较干岩样提升了 2.13倍。分析了高温热处理缓解致密砂岩气层水相圈闭的主要机理。高温能蒸发孔隙中的圈闭水,降低储层的含水饱和度;液相汽化能产生的巨大的蒸汽压力从而增加气相的产出能力;高温能脱出黏土矿物中水分,解除黏土矿物的水化膨胀,释放渗流通道;岩石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热破裂形成新的裂缝网络,提升储层的渗流能力。

王俊杰[8](2017)在《致密砂岩气储层损害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致密砂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通常需要实施增产措施才能实现经济价值。但致密砂岩气储层具有特殊的微观储层地质特征,在钻完井、增产等工程作业过程中极易受到损害,导致开发效果不理想,储层损害是制约致密砂岩气高效勘探与开发的瓶颈。致密砂岩气储层损害评价对于指导气层勘探开发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性针对致密砂岩气层损害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储层损害评价主要借鉴针对常规油气藏的石油行业标准,储层损害评价存在评价结果缺乏代表性、评价参数单一等问题。基于此,论文以致密砂岩气储层地质特征为基础,针对目前岩心损害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岩心制备与测试方法,采用多种实验手段和评价参数进行评价,改进并建立了致密砂岩气储层基质损害和裂缝损害评价参数与体系,为低渗致密气增产措施工作液体系优化与配方筛选提供可靠依据。经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室内实验评价,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对比研究致密砂岩气储层的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由于基质孔隙和裂缝孔隙形状因子不同,采用“线性转换法”和“非线性分段函数转换法”将核磁共振T2谱转换为孔径分布和裂缝开度。联合高压压汞、低压N2吸附与核磁共振等多种手段表征致密砂岩孔喉分布特征,突破了传统高压压汞对孔喉半径<0.0μm孔隙测试精度不高的技术难点。(2)基于目前致密砂岩气层基质和裂缝岩心损害评价过程中存在渗透率测试误差大、盐析、流体饱和困难、评价参数单一等问题。建立了利用“抽空自吸-高压饱和”解决超致密岩心饱和困难;高速离心机离心与“冷”蒸发等建立原始含水饱和度,解决盐析与束缚水高等问题;高温钝化致密砂岩敏感性矿物,钝化岩心消除微观非均质性对实验结果影响;优化了致密基质岩心损害前后气测渗透率测试方法等。(3)针对目前致密砂岩气储层主要以渗透率作为流体对气层损害评价参数,建立了将渗透率—孔喉半径—水膜厚度一体化评价参数与体系,并形成配套实验方法,深化了流体对致密气层损害的机理与理论。建立实验方法包括岩心“串联”评价钻完井液动态滤失损害,模拟压裂液瞬间高压侵入基质评价其损害程度,T2谱和核磁成像表征基质流体自吸与解除、采用高速离心评价水锁解除剂筛选等,利用这些方法开展了不同流体对基质渗透率损害程度和机理研究。(4)工作液体系对致密砂岩裂缝损害类型和机理与基质相差很大,本文建立了裂缝渗透率—裂缝开度一体化的评价参数与体系,并形成配套实验方法,开展了工作液体系对裂缝损害机理评价与保护措施优选研究。裂缝损害评价体系包括应力敏感损害评价,建立天然裂缝漏失损害室内实验评价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裂缝岩心应力敏感闭合过程微凸体形变特征和人工诱导裂缝扩展性漏失损害过程中裂缝开度变化。论文成果一方面可以为常规天然气储层损害评价提供新方法,另一方面对于页岩气和煤层气等其他非常规天然气的探勘开发过程中外来工作液的筛选具有借鉴意义。

王宇宁[9](2017)在《HD1-1气田LS组储层地质特征及损害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HD1-1气田1996年投产,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9,330亿方;目前剩余储量可观;该气田主力储层LS组属于高温低压系统,整体非均质性强,已呈现规模小、物性差、泥质重、裂缝发育、储层薄、单层厚度小、连通性差等地质特点。历经20年开发,该气田出现地层压力持续下降、单井产量持续降低、产液量和水(液)气比总体上升、气井水淹等现状。论文主要针对前期现状,以HD1-1气田LS组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储层的地质特征,结合低渗低效气井的静、动态资料,明确低渗低压储层在钻完井、生产过程中的损害类型和机理,进而提出调整钻完井高压差气层保护技术和措施建议,并为低效气井增产增效提供依据,对气田增储上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D1-1气田低渗低压储层在钻完井、生产过程中存在弱速敏,中偏强水敏,临界矿化度22800mg/L,中等偏强酸敏,结合已有气井作业史,储层在钻完井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损害,所以考虑水敏损害因素,要求入井液必须进行具有防膨措施,减少储层损害。目的气层LS2段断层发育,加之该气田开采时间较长,地层压力衰竭严重,使得储层在钻完井过程中在较高的正压差条件下钻完井液侵入气层,造成水锁和固相堵塞损害。所以在后期开发井设计时,应在钻井液体系中加入专门的裂缝保护剂,保护气层中裂缝的渗流能力,达到提高气井单井产能,高效开发低渗低压储层的目的,对气田调整井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徐诗雨[10](2017)在《超致密砂岩气藏水锁损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致密砂岩气层微米纳米级孔喉发育且连通性差,气层具有毛管压力高,黏土矿物含量高,非均质性强,低含水饱和度等特征,只有经过压裂改造等增产措施才能获得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流。超致密砂岩气藏因其独特的地质条件和渗流特征,钻完井、开发、增产过程中,水相易于自吸,难以返排,水锁是这类气藏重要的损害形式。水锁损害室内评价是全面研究该类储层水锁损害机理、制定储层水锁损害防治及解除措施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均没有针对超致密砂岩气藏水锁损害评价的统一规范,现有的评价标准存在未建立初始含水饱和度、地层水盐析、水敏伤害与水锁伤害叠加耦合、渗透率测试系统误差、评价不全面等问题,缺乏对超致密砂岩气藏水锁评价的针对性和代表性。论文在资料收集、文献调研和基础地质分析测试结果的基础上,明确了超致密砂岩气层的水锁损害机理,重点针对目前该类气层水锁损害评价方法的不足,开展了超致密砂岩气层水锁损害机理评价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结合毛管自吸和液相滞留两个损害过程对超致密砂岩气层水锁损害进行对比评价实验,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深化水锁损害过程;(2)对比性评价高矿化度盐水、无离子水、压裂液滤液分别对研究区块超致密砂岩气层水锁损害程度,定量研究水锁损害的各项影响因素;(3)针对超致密砂岩气层,通过高温钝化、高速离心、恒压驱替、核磁共振等手段建立了水锁损害评价方法,比传统的气驱更加全面、适用,运用建立的方法进行室内实验,结合水锁损害影响因素,指导水锁损害的防治与解除。对比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现有的水锁损害评价方法和标准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超致密砂岩储层损害机理及损害程度,存在评价误差。论文在基础地质特征分析基础上考虑水锁损害的多种控制因素,对常规水锁评价方法进行改善补充,建立的超致密砂岩气层水锁损害评价方法对于此类气藏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低渗透天然气气层损害机理及其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渗透天然气气层损害机理及其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多层叠置气藏渗流机理及产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渗气藏特征研究
        1.2.2 致密气藏多层合采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路线
第2章 临兴区块气藏特征及开发现状
    2.1 气藏区域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构造特征
        2.2.2 沉积相
        2.2.3 储层特征
第3章 临兴区块储层渗流机理实验研究
    3.1 应力敏感实验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原理
        3.1.3 实验步骤
        3.1.4 实验评价
    3.2 启动压力梯度实验
        3.2.1 实验目的
        3.2.2 实验原理
        3.2.3 实验步骤
        3.2.4 实验结果分析
    3.3 多层合采实验
        3.3.1 同一入口压力源变回压条件下多层并联模拟
        3.3.2 定容变回压条件多层并联模拟
        3.3.3 不同入口压力源多层并联模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产能研究
    4.1 不同井型产能模型建立
        4.1.1 直井产能模型
        4.1.2 压裂井产能模型
        4.1.3 斜井产能模型
    4.2 产能实例计算分析
    4.3 多层合采气井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4.3.1 多层气藏渗流模型
        4.3.2 不考虑井储和表皮效应的多层气藏渗流模型的解
        4.3.3 考虑表皮效应的多层气藏渗流模型的解
        4.3.4 考虑井储和表皮效应的多层气藏渗流模型的解
        4.3.5 单位无因次产量下的无因次压力解
        4.3.6 井底压力及分层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4.4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多层致密气藏压力动态特征研究
        4.4.1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多层致密气藏渗流模型的解
        4.4.2 单位无因次产量下的无因次压力解
        4.4.3 井底压力及分层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层合采优化研究
    5.1 多层合采致密气藏产能优化设计
        5.1.1 多层合采数值模拟机理模型建立
        5.1.2 多层合采层数优选
    5.2 多层接替时机
        5.2.1 四层合采接替时机
        5.2.2 三层合采接替时机
    5.3 合理配产
        5.3.1 理论分析
        5.3.2 实例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苏里格气田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概况
        1.2.2 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损害机理研究
        1.2.3 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保护措施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分析
    2.1 苏里格气田地质及储层概况
        2.1.1 储层岩性、温度和压力特征
        2.1.2 储层流体特征
        2.1.3 水平段钻井液防塌、防漏技术难点
    2.2 储层岩石矿物组构及微观结构分析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2.2.2 扫描电镜分析
        2.2.3 薄片分析
    2.3 储层岩石孔渗特征分析
        2.3.1 孔隙度测试
        2.3.2 渗透率测试
        2.3.3 压汞分析
    2.4 储层裂缝特征分析
        2.4.1 取芯观察裂缝
        2.4.2 微观结构状态裂缝
        2.4.3 测井识别裂缝
        2.4.4 不同应力加载裂缝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损害机理研究
    3.1 储层敏感性损害研究
        3.1.1 储层速敏性评价
        3.1.2 储层水敏性评价
        3.1.3 储层盐敏性评价
        3.1.4 储层碱敏性评价
        3.1.5 储层酸敏性评价
        3.1.6 储层应力敏感性评价
    3.2 储层水锁损害机理研究
        3.2.1 储层岩石水锁损害实验方法建立
        3.2.2 储层水锁损害实验结果分析
    3.3 现场储层保护钻完井液性能评价
        3.3.1 固相颗粒粒度分布
        3.3.2 流变性及滤失性测试
        3.3.3 储层保护性能评价
    3.4 钻井液固相颗粒损害机理研究
        3.4.1 钻井液固相颗粒对致密砂岩基质损害机理
        3.4.2 钻井液固相颗粒对裂缝损害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保护钻井液优化技术研究
    4.1 强抑制剂优选
    4.2 封堵防塌剂优选
    4.3 高效防水锁剂优选
    4.4 微裂缝屏蔽暂堵剂优选
    4.5 裂缝性储层防漏堵漏材料优选
    4.6 低固相高性能暂堵型储层保护钻井液优化及综合性能评价
        4.6.1 基本性能评价
        4.6.2 抑制性能评价
        4.6.3 储层保护性能评价
    4.7 裂缝储层防漏堵漏钻井液优化及综合性能评价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保护钻井液现场应用
    5.1 地质概况及复杂情况
    5.2 现场钻井施工情况
    5.3 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DF1-1气田莺歌海组储层特征及伤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疏松砂岩储层地质特征
        1.2.2 疏松砂岩储层伤害机理研究现状
        1.2.3 疏松砂岩储层保护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成果
第2章 DF1-1气田储层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2 构造与地层特征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相特征研究
        2.3.1 岩心相标志
        2.3.2 单井相特征
        2.3.3 连井相特征
        2.3.4 沉积相展布
        2.3.5 沉积相模式
    2.4 储层岩性特征
    2.5 储层物性特征
    2.6 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2.6.1 孔隙类型
        2.6.2 孔隙结构特征
    2.7 储层分类评价
第3章 钻完井过程中对储层伤害机理研究
    3.1 钻完井液动态伤害评价
        3.1.1 钻完井液体系配方
        3.1.2 顺序工作液伤害实验评价
    3.2 钻井完井过程中对储层伤害机理分析
        3.2.1 敏感性伤害分析
        3.2.2 流体配伍性评价
        3.2.3 固相侵入
第4章 生产过程中对储层伤害的机理研究
    4.1 微粒运移伤害评价
        4.1.1 微粒运移实验方案
        4.1.2 评价实验结果
    4.2 水锁伤害分析
        4.2.1 水锁伤害的地质基础
        4.2.2 水锁伤害评价方法
        4.2.3 水锁伤害评价结果
第5章 典型井低效原因分析及措施推荐
    5.1 典型井低效原因分析
        5.1.1 储层质量分析
        5.1.2 钻完井过程中对储层的伤害
        5.1.3 生产过程中对储层的伤害
    5.2 低效井解堵措施推荐
        5.2.1 物理法解堵措施适应性分析
        5.2.2 非酸化学法解堵措施适应性分析
        5.2.3 水力压裂适应性分析
        5.2.4 酸压裂适应性分析
        5.2.5 基质酸化适应性分析
        5.2.6 典型低效井解堵措施推荐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临兴康宁区石盒子组气层地质特征及损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致密砂岩气的界定
        1.2.2 致密砂岩气层损害机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成果
第2章 研究区石盒子组气层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地层层序特征
    2.4 沉积特征
    2.5 储层特征
        2.5.1 岩石学特征
        2.5.2 物性特征
        2.5.3 孔喉结构特征
        2.5.4 气层类型划分
        2.5.5 储层温度特征与流体性质
第3章 气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3.1 气层速敏性评价
        3.1.1 速敏性评价方法
        3.1.2 速敏性评价结果
    3.2 气层水敏性评价
        3.2.1 水敏性评价方法
        3.2.2 水敏性评价结果
    3.3 气层盐敏性评价
        3.3.1 盐敏性评价方法
        3.3.2 盐敏性评价结果
    3.4 气层碱敏性评价
        3.4.1 碱敏性评价方法
        3.4.2 碱敏性评价结果
    3.5 气层酸敏性评价
        3.5.1 酸敏性评价方法
        3.5.2 酸敏性评价结果
第4章 气层水锁实验研究
    4.1 气层水锁损害评价方法
    4.2 水锁损害实验评价
        4.2.1 水锁损害评价实验方案
        4.2.2 水锁损害实验评价结果
第5章 压裂液对气层损害机理研究
    5.1 压裂液对气层损害评价方法
    5.2 压裂液配方及体系基本性能评价
    5.3 压裂液与地层流体配伍性评价
    5.4 压裂液破胶液对气层损害评价
        5.4.1 实验方法
        5.4.2 评价结果
    5.5 残渣对气层损害实验评价
        5.5.1 实验方法
        5.5.2 评价结果
    5.6 压裂液损害前后孔隙结构特征评价
        5.6.1 压裂液破胶液损害前后孔隙结构变化
        5.6.2 压裂液残渣堵塞前后孔隙结构变化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5)页岩气层水相圈闭损害实验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相圈闭的概念及形成机理
        1.2.2 水相圈闭损害影响因素
        1.2.3 水相圈闭损害预测及评价方法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页岩气层特性及水相圈闭损害主控因素
    2.1 富含黏土矿物
        2.1.1 敏感性矿物含量高
        2.1.2 页岩表面润湿性复杂
    2.2 纳米级孔隙及微裂缝发育
        2.2.1 具有低孔特征
        2.2.2 孔隙结构复杂
        2.2.3 页理及微裂缝发育
    2.3 超低初始含水饱和度现象
    2.4 压裂规模大且施工周期长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页岩气层水相圈闭损害室内评价基础及流程
    3.1 理论基础
    3.2 实验材料及流程
        3.2.1 实验岩样和流体的制备
        3.2.2 实验岩样预处理
        3.2.3 实验仪器
        3.2.4 实验流程
    3.3 消除应力时间效应的裂缝页岩预处理方法
    3.4 水相圈闭损害评价实验压差的确定
    3.5 地层水离子组成及矿化度分析
        3.5.1 可溶盐分析法
        3.5.2 压裂液返排液测试法
        3.5.3 地层水矿化度合理性验证
    3.6 考虑回压的渗透率测量
        3.6.1 渗透率测量回压设定依据
        3.6.2 实验岩样孔隙度及渗透率测试
    3.7 本章小节
第4章 基于渗流能力的页岩水相圈闭损害评价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页岩孔缝水相自吸能力与速率评价
        4.2.1 端面接触自吸
        4.2.2 全浸没自吸
    4.3 基于岩心驱替实验评价页岩水相返排
        4.3.1 端面接触自吸实验岩样水相返排
        4.3.2 全浸没自吸实验岩样水相返排
    4.4 损害机理分析
        4.4.1 黏土矿物含量高
        4.4.2 纳米级孔隙发育
        4.4.3 水相滞留及返排时间
        4.4.4 水相返排压差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基于吸附及扩散能力的页岩水相圈闭损害评价
    5.1 页岩吸附及解吸实验
        5.1.1 实验原理
        5.1.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5.2 水相滞留致页岩吸附及解吸能力损害评价
        5.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2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5.2.3 损害评价
        5.2.4 损害机理分析
    5.3 页岩扩散系数测试实验
        5.3.1 实验原理
        5.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3.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5.4 水相滞留致页岩扩散能力损害评价
        5.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4.2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5.4.3 损害评价
        5.4.4 损害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基于多尺度传质的页岩水相圈闭损害综合评价
    6.1 基于多尺度传质速率的水相圈闭损害评价
        6.1.1 评价方法
        6.1.2 评价结果
    6.2 页岩水相圈闭损害综合评价方法
        6.2.1 层次分析法介绍
        6.2.2 页岩水相圈闭损害评价关键指标
        6.2.3 页岩水相圈闭损害评价模型的建立
        6.2.4 评价结果及分析
    6.3 页岩水相圈闭损害防控措施
    6.4 本章小节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6)YC超低压阶段气井产能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实验设计及应用调研
        1.2.2 超低压阶段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及预测调研
        1.2.3 超低压阶段气井产能评价调研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YC气田地质特征
    2.1 地理概况
    2.2 气田构造特征
        2.2.1 构造特征
        2.2.2 断裂特征
    2.3 储层特征
        2.3.1 沉积相
        2.3.2 储层评价
        2.3.3 油气水分布
        2.3.4 储量评价
    2.4 温压系统
    2.5 流体性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低压阶段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3.1 全压力下降过程原地应力敏感性实验评价
        3.1.1 实验流程
        3.1.2 实验步骤
        3.1.3 全压力下降过程应力敏感特点
    3.2 目前超低压阶段原地应力敏感性实验评价
        3.2.1 实验流程
        3.2.2 实验步骤
        3.2.3 超低压阶段不同物性岩心应力敏感特点
    3.3 水锁伤害实验
        3.3.1 实验流程
        3.3.2 实验步骤
        3.3.3 水锁伤害特点分析
    3.4 长岩心反凝析伤害实验
        3.4.1 实验流程
        3.4.2 实验步骤
        3.4.3 反凝析伤害特点分析
    3.5 长岩心盐析实验
        3.5.1 随地层压力降低时的多孔介质中地层水蒸发实验
        3.5.2 近井地带孔隙水变化规律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YC超低压阶段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4.1 考虑应力敏感影响的产能分析与评价
    4.2 考虑水锁伤害影响的产能分析与评价
    4.3 考虑反凝析伤害影响的产能分析与评价
    4.4 考虑盐析影响的产能分析与评价
    4.5 考虑储层物性影响的产能分析与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YC超低压阶段气井产能预测研究
    5.1 气井产能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5.2 超低压阶段气井产能预测方程与应用
        5.2.1 考虑多种因素影响的产能预测方程
        5.2.2 超低压阶段气井产能方程应用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致密砂岩气层高温热处理缓解水相圈闭损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致密砂岩气藏的认识
        1.2.2 水相圈闭损害机理
        1.2.3 水相圈闭损害解除方法
        1.2.4 储层高温热处理技术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思路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高温热处理缓解水相圈闭损害主控因素
    2.1 地质因素
        2.1.1 致密砂岩物性
        2.1.2 致密砂岩孔隙结构
        2.1.3 致密砂岩黏土矿物特征
        2.1.4 致密砂岩含水饱和度
    2.2 工程因素
        2.2.1 热处理的温度
        2.2.2 加热方式
        2.2.3 损害带流体性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模拟原地条件下的致密砂岩热处理实验研究
    3.1 干岩样热处理实验
        3.1.1 实验设备与实验装置
        3.1.2 实验岩样与实验方法
        3.1.3 围压条件下热处理对岩样渗流能力的影响
    3.2 含水岩样热驱替实验
        3.2.1 实验岩样与实验方法
        3.2.2 热驱替对含水岩样渗透能力的影响
    3.3 应力敏感实验
        3.3.1 实验岩样与实验方法
        3.3.2 热处理对岩样应力敏感程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处理缓解致密砂岩气层水相圈闭损害评价实验
    4.1 干岩样热处理实验
        4.1.1 实验岩样与实验方法
        4.1.2 高温热处理对岩石致密性的影响
    4.2 不同含水状态岩样热处理实验
        4.2.1 实验岩样和实验方法
        4.2.2 不同含水状态对岩样高温热处理的影响
    4.3 自吸返排实验
        4.3.1 实验岩样与实验方法
        4.3.2 高温热处理对致密砂岩自吸返排的影响
    4.4 不同加热方式热处理实验
        4.4.1 缓慢加热和急剧加热对比实验
        4.4.2 持续加热实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热处理缓解水相圈闭损害机理分析
    5.1 热处理提升气相的渗流能力
        5.1.1 热处理促进水相返排
        5.1.2 热处理增加气相产出能力
        5.1.3 热处理解除黏土矿物水化膨胀损害
    5.2 岩石高温热破裂形成裂缝网络
        5.2.1 岩石热破裂机理
        5.2.2 高温热处理中致密砂岩物理化学反应
        5.2.3 裂缝网络提升储层的渗流能力
    5.3 现场应用建议及展望
        5.3.1 选择合理的热处理方式
        5.3.2 物理加热与化学处理相结合
        5.3.3 储层高温热处理技术展望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8)致密砂岩气储层损害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致密砂岩气的界定及资源量
        1.2.2 致密砂岩气储层损害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第2章 致密砂岩气储层地质特征
    2.1 岩石学特征
        2.1.1 岩性特征
        2.1.2 黏土矿物特征
    2.2 物性特征
    2.3 孔隙结构特征
    2.4 致密砂岩纳微米孔喉结构表征
        2.4.1 纳微米孔喉测试方法
        2.4.2 多手段联合表征纳米孔径分布
    2.5 致密砂岩裂缝表征
        2.5.1 裂缝的分类与表征
        2.5.2 不同尺度裂缝表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质损害评价参数与体系
    3.1 基质损害评价方法
        3.1.1 岩心前期制备与测试
        3.1.2 致密岩心饱和方法
        3.1.3 初始含水饱和度的建立
        3.1.4 岩心损害评价渗透率测试方法
        3.1.5 基质损害评价参数
    3.2 气层敏感性评价
        3.2.1 气层敏感性实验评价存在不足与改进
        3.2.2 气层敏感性评价结果
        3.2.3 气层敏感性损害机理
    3.3 水锁损害评价
        3.3.1 毛细管水锁损害机理
        3.3.2 毛管自吸评价及控制因素
        3.3.3 液相滞留水锁损害评价
        3.3.4 模型计算评价水锁损害
        3.3.5 水锁解除剂筛选评价
    3.4 钻完井液对基质损害评价
        3.4.1 钻完井液滤失损害机理
        3.4.2 钻井液滤失损害评价方法
        3.4.3 钻井液滤失损害程度及影响因素
    3.5 压裂液对基质损害评价
        3.5.1 储层岩石压裂破裂机理
        3.5.2 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
        3.5.3 压裂液对基质损害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裂缝损害评价参数与体系
    4.1 裂缝损害评价方法
        4.1.1 裂缝性岩样的制备方法
        4.1.2 裂缝损害评价参数
        4.1.3 裂缝宽度变化有限元模拟
    4.2 裂缝应力敏感损害评价方法
        4.2.1 裂缝应力敏感损害机理
        4.2.2 应力敏感损害评价方法
        4.2.3 裂缝应力敏感有限元模拟
    4.3 裂缝漏失损害评价与保护技术
        4.3.1 致密砂岩裂缝漏失形成机理
        4.3.2 天然裂缝漏失损害实验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
        4.3.3 人工诱导裂缝扩展性漏失损害有限元模拟评价
        4.3.4 裂缝漏失损害机理
        4.3.5 屏蔽暂堵材料筛选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HD1-1气田LS组储层地质特征及损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渗透砂岩气藏储层分类和地质特征
        1.2.2 低渗透砂岩气藏储层损害机理预测和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HD1-1气田储层地质特征
    2.1 HD1-1气田概况
    2.2 构造与地层特征
    2.3 沉积相特征
        2.3.1 物源及古水流方向确定
        2.3.2 岩心观察和微相识别
        2.3.3 岩相与岩相组合特征
        2.3.4 测井相标志
        2.3.5 沉积相及沉积微相划分
        2.3.6 沉积相平面展布和沉积相模式
    2.4 储层岩性特征
    2.5 储层物性特征
    2.6 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2.6.1 孔隙类型
        2.6.2 孔隙结构特征
    2.7 温压系统
    2.8 储层潜在损害预测
第3章 钻完井过程中对储层损害机理研究
    3.1 钻完井液动态损害评价
        3.1.1 钻完井液体系配方和性能评价
        3.1.2 单一工作液对储层损害实验评价
    3.2 钻井完井过程中对储层损害机理分析
        3.2.1 固相侵入损害分析
        3.2.2 敏感性损害分析
        3.2.3 流体配伍性评价
        3.2.4 应力敏感性损害分析
第4章 气层水侵对气藏开发影响分析
    4.1 气层水侵类型
    4.2 水侵微观机理分析
        4.2.1 绕流形成封闭气
        4.2.2 卡断形成封闭气
        4.2.3 水锁形成封闭气
    4.3 水侵对气藏开发的影响分析
        4.3.1 气藏水侵影响因素分析
        4.3.2 水侵对低效井的影响分析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超致密砂岩气藏水锁损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致密砂岩气藏定义
        1.2.2 水锁损害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3 水锁损害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工作量统计
    1.5 主要成果
第2章 超致密砂岩气层地质特征
    2.1 岩石学特征
        2.1.1 碎屑成分特征
        2.1.2 填隙物特征
    2.2 物性特征
    2.3 孔喉结构特征
        2.3.1 储集空间类型
        2.3.2 储层孔喉特征
    2.4 温度、压力及流体
        2.4.1 温压特征
        2.4.2 流体性质
第3章 水锁损害方法建立及评价
    3.1 水锁损害概述
        3.1.1 毛管自吸作用
        3.1.2 液相滞留作用
        3.1.3 相对渗透率滞后效应
    3.2 水锁损害预测
    3.3 目前水锁损害评价方法的不足
    3.4 水锁损害评价方法优化
        3.4.1 岩心钝化处理
        3.4.2 离心法建立含水饱和度
        3.4.3 恒压驱替测试气测渗透率
        3.4.4 核磁共振表征水锁过程
        3.4.5 水锁损害评价指标
    3.5 毛管自吸实验
        3.5.1 毛管自吸实验方案
        3.5.2 毛管自吸实验结果
    3.6 水相返排实验
        3.6.1 水相返排实验方案
        3.6.2 水相返排实验结果
第4章 水锁损害影响因素
    4.1 含水饱和度
    4.2 气藏压差
    4.3 储层裂缝发育程度
    4.4 侵入流体性质
        4.4.1 侵入流体矿化度
        4.4.2 侵入流体粘度
    4.5 黏土矿物与润湿性
    4.6 其他因素
        4.6.1 温度、作用时间及表面张力
        4.6.2 外来流体侵入深度
第5章 水锁损害防治及解除措施
    5.1 水锁损害的预防方法
    5.2 水锁损害的解除方法
    5.3 甲醇/水锁解除剂改善水锁损害实验研究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低渗透天然气气层损害机理及其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层叠置气藏渗流机理及产能评价研究[D]. 高雨蒙.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2]苏里格气田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保护技术研究[D]. 刘万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3]DF1-1气田莺歌海组储层特征及伤害机理研究[D]. 黄有为.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4]临兴康宁区石盒子组气层地质特征及损害机理研究[D]. 王珠峰.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5]页岩气层水相圈闭损害实验评价方法研究[D]. 张晓怡.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6]YC超低压阶段气井产能影响因素研究[D]. 刘润平.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7]致密砂岩气层高温热处理缓解水相圈闭损害研究[D]. 苏悟.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8]致密砂岩气储层损害评价体系研究[D]. 王俊杰.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9]HD1-1气田LS组储层地质特征及损害机理研究[D]. 王宇宁.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10]超致密砂岩气藏水锁损害评价研究[D]. 徐诗雨.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低渗透天然气形成的破坏机理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