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31例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何海婵[1](2020)在《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配伍米非司酮终止妊娠对缩短产程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配伍米非司酮终止妊娠对缩短产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选择的90例自愿引产健康孕妇终止妊娠效果,根据终止妊娠方式作为进行分组。对照组为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终止妊娠,观察组为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和口服米非司酮。比较两组终止妊娠结果、引产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终止妊娠各时间段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和胎盘残留量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24.44%),组间存在较大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引产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88.89%)。结论:采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和口服米非司酮,在终止妊娠中具有良好使用价值,利于缩短产程,具有较高安全性。
杨明磊[2](2019)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的应用分析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同时总结瘢痕子宫中期妊娠采取不同引产方式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诊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分析,所选患者全部自愿接受终止妊娠,其中5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接受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开展引产作为对照组,剩余50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通过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进行引产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接受不同引产方式的引产结果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两组引产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接受不同引产措施之后并发症出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中针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无论选取哪一类手术措施都存在一定风险,其中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的成功率较高,引发的并发症风险较低。
董兰,范翠芳,孙艳美,谢美婷,钟亚娟[3](2018)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相关数据库,并通过筛选与质量评价,对符合要求的文献应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3篇已发表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合计2 045例,其中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诺引产1 028例,单用利凡诺引产1 0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诺组)与对照组(利凡诺组)比较,引产失败率低[WMD=0.22,95%CI (0.14,0.35),P <0.001];规律宫缩开始时间[WMD=-9.17,95%CI (-11.15,-7.18),P <0.001]、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缩短[WMD=-6.37,95%CI (-8.78,-3.96),P <0.001]、总产程缩短[WMD=-6.12,95%CI (-7.64,-4.61),P <0.001];阴道出血少[WMD=-51.00,95%CI (-67.60,-34.39),P <0.001];胎盘、胎膜残留率低[WMD=0.17,95%CI (0.11,0.27),P <0.001];软产道损伤少[WMD=0.08,95%CI (0.04,0.16),P <0.001];研究组有减少子宫破裂的风险,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27,95%CI (0.06,1.36),P=0.11]。结论米非司酮片联合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效果及安全性显着增加,规律宫缩开始时间、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及总产程缩短、产后出血量少、产后胎盘胎膜残留率低及软产道损伤少,值得临床推广。
谷冬梅[4](2018)在《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凡诺在中晚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凡诺在中晚期妊娠引产中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于该院行人工中晚期妊娠引产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组则实施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联合配伍引产。观察两组相关指标、引产成功率、清宫率、Bishop评分等。结果两组在出现宫缩时间、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时间、引产残留物、清宫率、Bishop评分有效率等方面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前两组Bishop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凡诺应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中安全高效,利于缩短产程,提升完全引产率,促进胎儿快速娩出,减轻对患者身心的双重打击。
汪静,钟丽君,何玉梅[5](2018)在《3种引产方式对胎盘、蜕膜组织形态学及炎症指标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及水囊引产三种引产方式对胎盘、蜕膜组织形态学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收治的9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利凡诺羊膜腔注射,B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C组给予水囊引产。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胎盘绒毛、蜕膜组织形态以及炎症指标。结果 A组蜕膜板砖结构存在紊乱现象,蜕膜细胞间质水肿及变性坏死较B组严重,细胞结构存在排列凌乱现象。内层滋养细胞存在染色质疏松、核大而圆、细胞水肿空泡样变性、间质疏松严重肿、胞浆较少等情况,存在少量无结构红染物质。B组蜕膜细胞板砖结构完整,细胞排列整齐,但局部细胞间隙存在水肿现象,导致间隙增宽;绒毛内层为滋养细胞,具有形状为低柱状、核大且圆、细胞边界清晰、染色质疏松等特点。绒毛间质存在水肿、疏松现象。C组蜕膜细胞板砖结构消失,蜕膜细胞排列消失,大部分蜕膜存在核固缩、空泡样变、出现裸核、无结构红染坏死物质、间质变性水肿现象。3组患者细胞滋养细胞、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均存在肿瘤环死因子-α表达,且C组表达最强。3组患者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蜕膜细胞、细胞滋养细胞均存在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且C组表达最弱。结论利凡诺配合米非司酮可有效导致蜕膜细胞胎盘滋养细胞凋亡,能对胎盘功进行破坏,破坏免疫平衡,从而促进分娩。
侯成祯,张雪松,顾向应[6](2018)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式选择的系统综述》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地区剖宫产率居世界之首[1],2008—2014年文献报道中国地区剖宫产率为34.1%[2],仍居高不下。随着近年二胎政策的放开,导致有剖宫产史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数量在近期内大大增加,相应的因医疗指征及非意愿妊娠引产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且大多数胎儿结构异
徐晶晶[7](2018)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不同引产方法的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比较不同引产方法在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瘢痕子宫妊娠并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形式主要采用分组比较,分组依据为三组接受的引产方法不同,分别利用A1、A2、A3组来标识,每组20例,A1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A2组单纯应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而A3组则采取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最终对三组引产结果、并发症等指标展开比较。结果:A2组引产成功率明显低于A1与A3组,A1组清宫率较高于A2组与A3组,A3组引产有效率较高于A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与A1组清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3组引产时间明显短于A2组,阴道出血量同样少于A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2组和A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患者,无论采取何种术式均具有一定风险,临床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成功率较高、引产时间较短,但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药性较高,各有利弊。
王国纬,董智力,李岩,王国敬,王同娜[8](2017)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协同利凡诺在瘢痕子宫引产中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协同利凡诺在1628周瘢痕子宫引产与单用利凡诺引产的成效。方法要求终止妊娠的1628周瘢痕子宫孕妇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单一给予利凡诺,比较2组引产效果(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引产成功率、组织残留率、清宫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成功率、出血量、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等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协同利凡诺三联给药用于瘢痕子宫中孕期引产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孕期引产,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王晶,姜文[9](2017)在《三种中期妊娠终止方式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3种终止中期妊娠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海军总医院终止中期妊娠的1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引产方式分为利凡诺组93例、米索前列醇组24例、水囊组43例。分析3组的引产成功率、引产时限、产后清宫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和水囊组的24小时引产成功率分别为31.6%和48.7%,优于利凡诺组(2.2%)。48小时引产成功率水囊组为92.3%,优于利凡诺组(75.3%),与米索前列醇组(89.5%)比较差异无显着性。利凡诺组、米索前列醇组及水囊组的引产时间分别为(43.5±11.1)小时、(29.0±14.7)小时及(27.0±12.4)小时,差异有显着性(P<0.05)。利凡诺组、米索前列醇组及水囊组的清宫率分别为78.7%、26.3%及25.6%,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在引产时间、产后清宫率等方面米索前列醇与水囊类似,均优于利凡诺。
曾文娟[10](2017)在《中晚期妊娠三种引产方案临床疗效与宫内妊娠物残留治疗方法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全世界中期妊娠引产占所有人工终止妊娠的10%~15%[1],但其并发症占所有引产患者的2/3[2]。2015年,我国有985万例人工终止妊娠[3]。尽管中晚期妊娠引产的并发症远高于早期妊娠流产[4,5],但我国中期妊娠引产仍占人工终止妊娠的5%[6]。世界足月妊娠分娩宫内妊娠物残留的发生率大约为1%,在流产或引产时发生率明显增加[7]。国内外报道中期妊娠引产宫内妊娠物残留的发生率在2.3%~21.3%不等[8-12]。清宫是我国目前常用的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方法。然而清宫会引起一系列的近远期并发症如盆腔炎、子宫穿孔、宫颈裂伤、宫腔粘连、不孕等[13-16]。而事实上妊娠终止后子宫复旧的过程,同样可以让蜕膜等妊娠物自行排出,因此,引产后不加选择地实施清宫术是否适当,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部分中晚期妊娠三种引产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比较中晚期妊娠三种引产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到我科行中晚期妊娠引产的337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引产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三组:乳酸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组(简称利凡诺组)224例,米索前列醇配伍米非司酮组(简称米索组)82例,水囊配伍米非司酮组(简称水囊组)31例。[结果](1)利凡诺组引产排胎时间小于米索组((38.6±12.9)VS(51.5±17.1)小时,P<0.001)与水囊组((49.6±19.3)小时,P=0.012);米索组与水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9)。(2)总引产成功率为92.6%。利凡诺组引产成功率高于米索组和水囊组(96.9%VS 82.9%和87.1%,χ2=18.499,P<0.001);米索组和水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利凡诺组宫内残留妊娠物均径长于米索组((38.6±23.5)mm VS(28.9±16.1)mm,P<0.001);水囊组(29.3±20.7)mm与利凡诺组和米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宫内妊娠物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22,P=0.423)。米索组清宫率高于利凡诺组和水囊组(47.6%VS 32.6%和32.3%,P<0.05),利凡诺组和水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血红蛋白变化水平、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引产方案均能有效终止妊娠。虽然利凡诺组引产排胎时间较短,宫内残留妊娠物体积较大,但三种引产方案宫内妊娠物残留率和预后比较无差异,且米索组清宫率高于另外两组,因此尚不能认为三种引产方案何者优。第二部分中晚期妊娠引产后清宫率及清宫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引产后清宫率,分析引产后清宫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同第一部分。根据引产后清宫与否将研究对象分为清宫组(122例)和未清宫组(215例)。[结果](1)本研究清宫率为36.2%。(2)清宫组孕龄小于未清宫组((20.3±5.3)VS(23.4±6.5)周,t=4.679,P<0.001)。清宫组引产排胎时间长于未清宫组((44.3±17.7)VS(36.2±12.7)小时,t=2.128,P<0.001)。两组宫内残留妊娠物均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6,P=0.579)。(3)孕龄是清宫的保护因素(优势比=0.920,95%可信区间0.885-0.956,P<0.001),引产排胎时间是清宫的危险因素(优势比=1.013,95%可信区间1.001-1.026,P=0.036)。在控制了混杂因素后,孕龄仍是清宫的保护因素(优势比=0.932,95%可信区间0.888-0.979,P=0.005),引产排胎时间不再是清宫的危险因素(优势比=1.006,95%可信区间0.991-1.020,P=0.444),而宫内残留妊娠物均径成为了清宫的危险因素(优势比=1.012,95%可信区间1.000-1.024,P=0.044)。[结论]引产后清宫与孕龄、引产排胎时间及宫内残留妊娠物均径密切相关,孕龄越小、引产排胎时间越长及宫内残留妊娠物均径越大,清宫的风险越高。第三部分 清宫与期待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预后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的预后、再次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分析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行中晚期妊娠引产并因宫内妊娠物残留而接受期待观察或清宫治疗的270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1)清宫组血红蛋白变化水平中位数大于期待治疗组(5 VS 2 g/L,Z=-2.960,P=0.003)。清宫组阴道流血时间中位数小于期待观察组(14 VS 17天,Z=2.824,P=0.005)。清宫组阴道流血时间超过42天者发生率高于期待观察组(6.1%VS 1.3%,P=0.040)。两组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570,P=0.569)。两组月经复潮时间超过60天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6,P=0.783)。(2)清宫组第二周β-hCG对数值大于期待观察组(χ2=10.588,P=0.009)。两组第一周和第三周β-hCG对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β-hCG值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88,=0.057)。(3)清宫是引产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优势比=10.60,95%可信区间2.36-47.66,P =0.002)。控制混杂因素后,清宫仍然是引产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优势比=18.26,95%可信区间 3.57-93.42,P<0.001)。(4)两组计划妊娠者再次妊娠自然受孕率、再次妊娠后活产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期待观察相比,清宫并不能减少阴道流血时间,对血β-hCG下降速度、月经复潮时间及再次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反而会增加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且会增加感染、盆腔痛、异常子宫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二、利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31例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31例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配伍米非司酮终止妊娠对缩短产程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判定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终止妊娠结果比较 |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
2.3 两组引产成功率比较 |
3 讨论 |
(2)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的应用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研究设计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观察指标 |
1.2 文献检索 |
1.2.1 检索词 |
1.2.2 计算机检索 |
1.2.3 其他检索 |
1.3 文章筛选和质量评价 |
1.3.1 纳入和排除文献方法 |
1.3.2 文献资料评估 |
1.4 统计学分析 |
2 检索结果 |
2.1 文章筛选结果 |
2.2 方法学质量评价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引产失败率 |
2.3.2 规律宫缩开始时间 |
2.3.3 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 |
2.3.4 总产程时间 |
2.3.5 阴道出血量 |
2.3.6 胎盘胎膜残留率 |
2.3.7 软产道损伤率 |
2.3.8 子宫破裂率 |
3 讨论 |
(4)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凡诺在中晚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相关指标 |
2.2 引产成功率、清宫率 |
2.3 Bishop评分 |
2.4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5)3种引产方式对胎盘、蜕膜组织形态学及炎症指标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2.1 A组 |
1.2.2 B组 |
1.2.3 C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A组患者胎盘绒毛和蜕膜组织形态 |
2.2 B组患者胎盘绒毛和蜕膜组织形态 |
2.3 C组患者胎盘绒毛和蜕膜组织形态 |
2.4 3组患者炎症指标 |
3 讨论 |
(6)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式选择的系统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
2 结果 |
2.1 纳入文章 |
2.2 文献中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法及结局 |
2.2.1 依沙吖啶 |
2.2.2 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 |
2.2.3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 (米索) |
2.2.4 单用米索前列醇 |
2.2.5 水囊 |
2.2.6 剖宫取胎术 |
3 讨论 |
3.1 依沙吖啶与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中期妊娠引产疗效 |
3.2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疗效 |
3.3 水囊中期妊娠引产疗效 |
(7)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不同引产方法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三组患者引产有效率比较 |
2.2 三组患者引产时间及阴道出血量比较 |
2.3 三组患者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8)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协同利凡诺在瘢痕子宫引产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用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评定标准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2组引产效果比较 |
2.2 药物不良反应 |
3 讨论 |
(9)三种中期妊娠终止方式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临床情况 |
2.2.1 终止妊娠成功及失败情况 |
2.2.2 24、48及72小时的引产成功率 |
2.2.3 引产时间 |
2.2.4 产后清宫率 |
2.2.5 并发症发生情况 |
3 讨论 |
(10)中晚期妊娠三种引产方案临床疗效与宫内妊娠物残留治疗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晚期妊娠三种引产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中晚期妊娠引产后清宫率及清宫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清宫与期待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预后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小结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利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31例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配伍米非司酮终止妊娠对缩短产程的临床应用研究[J]. 何海婵. 名医, 2020(20)
- [2]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 杨明磊. 继续医学教育, 2019(09)
- [3]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系统评价[J]. 董兰,范翠芳,孙艳美,谢美婷,钟亚娟.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12)
- [4]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凡诺在中晚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 谷冬梅. 中国医学工程, 2018(08)
- [5]3种引产方式对胎盘、蜕膜组织形态学及炎症指标影响[J]. 汪静,钟丽君,何玉梅. 临床军医杂志, 2018(07)
- [6]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方式选择的系统综述[J]. 侯成祯,张雪松,顾向应.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8(07)
- [7]瘢痕子宫中期妊娠不同引产方法的效果分析[J]. 徐晶晶.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09)
- [8]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协同利凡诺在瘢痕子宫引产中的临床研究[J]. 王国纬,董智力,李岩,王国敬,王同娜. 河北医药, 2017(22)
- [9]三种中期妊娠终止方式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王晶,姜文. 中国医刊, 2017(06)
- [10]中晚期妊娠三种引产方案临床疗效与宫内妊娠物残留治疗方法的探讨[D]. 曾文娟.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