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检测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非非[1](2021)在《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方法:实验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醒脾解郁方组(XPJYF)、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EOT)、醒脾解郁方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XPJYF+EOT)。每组根据应激时间各分为3w、6w组。除CON外,其余各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CRS)造模,共21d。各组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造模前及造模第3 w、6 w时进行行为学观察。造模3 w时评价脾虚程度,结合行为学实验,评价模型成功与否。取材后以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变化及XPJYF干预效应。第二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分析线粒体及神经元突触体视学指标;高尔基染色观察神经元轴树突分支变化;提取海马突触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突触重塑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合成蛋白含量;检测海马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及线粒体酶活性。第三部分:制备XPJYF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并鉴定;采用CCK8法进行XPJYF细胞毒性实验;建立皮质酮(CORT)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分为 CON、CORT、CORT+X(H)、(M)、(L)、CORT+E、CORT+E+X(H)、(M)、(L)共9组。以细胞免疫荧光观察SYN、PSD-95表达及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成像;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及突触重塑蛋白表达;ELISA及RT-PCR检测5-HT、DA及其受体情况。第四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以免疫荧光三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NeuN/CD31/GFAP表达;RT-PCR检测海马AMPK/SIRT1/PGC-1α通路基因表达;免疫组化及 Western blot 检测 NeuN、GFAP、VEGF、Collagen Ⅳ蛋白表达。结果:1.第一部分1.1宏观表征:造模前大鼠状态良好,反应灵敏,活动自如。造模3 w后,反应降低,神态倦怠,活动减少,毛发干枯或发黄,粪便逐渐变稀,至6 w时表现更明显,各用药组较模型组有改善。1.2体质量变化:模型各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体重增加(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3 w、联合各组体重增加(P<0.01,P<0.05),西药6 w组降低(P<0.05)。联合各组体重较西药组增加(P<0.01,P<0.05)。1.3行为学:模型各组糖水偏好率(SPT)较空白组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FST)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联合各3 w及各用药6w组SPT升高,FST缩短(P<0.01,P<0.05)。联合各组SPT较中药、西药组升高(P<0.01,P<0.05),FST缩短(P<0.01,P<0.05)。与同组别基线比较,各组各时间点SPT降低(P<0.01),模型各组及中药、西药各6 w组FST延长(P<0.01,P<0.05)。1.4血清淀粉酶、尿D-木糖排泄率比较:造模3 w后血清淀粉酶和尿D-木糖排泄率均降低(P<0.01),至造模6周时更低(P<0.01)。1.5海马CA1区病理改变:HE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分布、形态均无异常,圆形胞核清晰居中。模型3w组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及形态不规则,细胞大小不一,部分呈三角形,细胞核深染、固缩,核仁显示不清;至6w时损伤进一步加重。各用药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以中药6 w组和联合组较为明显。尼氏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正常分布,胞质内可见丰富的尼氏小体,近胞核处呈“虎斑样”,远端呈细颗粒样,核仁清晰。模型3 w组细胞排列散乱,胞质内尼氏小体减少。至6w时,损伤加重,细胞皱缩明显,部分细胞尼氏体减少,并可见中央性染色质溶解现象。各用药组损伤逐渐恢复,以西药3 w组及中药6 w组明显。2.第二部分2.1神经元超微结构:正常组神经元突起较多,线粒体正常,突触结构完整,突触小泡较多。造模3 w后,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突触小泡数量减少。至造模6 w,损伤加重,突触间隙显示不清,突触小泡减少,聚集分布,线粒体膜破坏,嵴断裂,基质空泡样变。各用药组上述损伤减轻。2.2线粒体体视学:模型各组Vvm较空白组升高(P<0.01),NM、δ、δm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Vvm降低(P<0.01,P<0.05),各6 w组NM升高(P<0.01),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6 w组δ、δm升高(P<0.01,P<0.05)。较中药组,西药6 w组δ、联合6 w组Vvm降低(P<0.01),联合各组δm升高(P<0.01,P<0.05)。2.3突触体视学:模型各组数密度(Nv)、面密度(Sv)、突触小泡面数密度(NS)均较空白组降低(P<0.01)。中药、联合各6 w组Nv、Sv、Ns较模型组升高(P<0.01,P<0.05)。2.4高尔基染色:模型各组Sholl交点数及树突棘较空白组减少(P<0.01)。中药、联合各组Sholl交点数较模型组增多(P<0.01,P<0.05),中药、西药各6 w组及联合各组树突棘密度升高(P<0.01,P<0.05),且联合6 w组较中药、西药各6w组升高(P<0.05)。2.5突触体突触重塑蛋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6w组降低(P<0.05),各组SYN、syntaxin 1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P<0.05),中药、联合各组SYN升高(P<0.01),中药、西药及联合各6 w组syntaxin 1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6 w组SYN降低(P<0.05),联合6 w组GAP-43增加(P<0.01)。2.6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模型各组SIRT1、PGC-1α、AMPK-α1、Tfam、NRF1较空白组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3 w组SIRT1和AMPK-α1、联合各组SIRT1、PGC-1α、Tfam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3 w组AMPK-α1、6w组PGC-1α表达升高(P<0.01)。3.第三部分3.1细胞毒性实验:经免疫荧光鉴定,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符合神经元细胞特征。经CCK8实验,确定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浓度为高剂量组10%、中剂量组10%和低剂量组20%,作用时间确定为24h。3.2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SIRT1、PGC-1α、NRF1、Tfam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组 SIRT1、NRF1、Tfam 升高(P<0.01),CORT+E 组 SIRT1 降低(P<0.05),CORT+X(H)组PGC-1α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H)组 PGC-1α、Tfam 升高(P<0.05),CORT+E+X(M)组 NRF1、Tfam 升高(P<0.01)。3.3突触重塑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GAP-43、SYN、PSD-95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各组 GAP-43、SYN 升高(P<0.01),CORT+X(H)组 PSD-95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PJYF 的 H、M、L 组 GAP-43、SYN、PSD-95 升高(P<0.01,P<0.05)。3.4 5-HT、DA及其受体mRNA含量: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5-HT、DA、5-HT1AR mRNA、DRD1 mRNA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H)组 5-HT、DA 升高(P<0.05),CORT+E 组 5-HT 降低(P<0.05),CORT+X 的 H、M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与 CORT1+E 组比较,CORT+E+X(H)组 5-HT 升高(P<0.05),CORT+E+XPJYF 的 H、M、L 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P<0.05)。4.第四部分4.1线粒体合成基因表达:模型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 SIRT1 mRNA、PGC-1αmRNA、AMPK-α1 mRNA 均升高(P<0.01),中药6w组、西药及联合各组NRF1 mRNA升高(P<0.01),西药3 w组、中药及联合各组Tfam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NRF1 mRNA 均升高(P<0.01),西药 3 w 组 SIRT1 mRNA升高(P<0.01)。4.2突触微环境蛋白表达:模型各组NeuN、GFAP、VEGF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及联合各组NeuN、GFAP、VEGF均升高(P<0.01,P<0.05),西药各组GFAP升高(P<0.01),西药3 w组VEGF升高(P<0.01)。与中药组比较,西药各组GFAP 降低(P<0.05),联合各组 GFAP 升高(P<0.01),联合 3 w 组 VEGF 升高(P<0.05)。结论:1.慢性束缚应激3周时,动物模型符合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标准,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且随应激时间延长,损伤程度加重。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不同程度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抑郁样行为,中药的远期保护优势较西药明显,且以两者联合应用作用更为显着;2.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破坏,线粒体损伤,突触重塑功能降低,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直接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动态调控该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但二者作用的优势环节不同,西药在调节神经递质方面更具优势,而中药在改善线粒体功能方面更为明显,且中药的远期作用效果优于西药。3.抑郁症海马神经元突触微环境中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微血管基底膜损伤,与神经元突触重塑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可通过调控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保护突触微环境,促进抑郁症神经重塑,作用较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更具优势,且中西药联合应用效果显着。
邓家琳[2](2021)在《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分为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部分,旨在进一步验证静宁颗粒治疗ADHD气阴两虚型患儿临床疗效的基础之上,探索其在维生素D作用途径上的相关机制及对负性情绪的调控作用,并发掘静宁颗粒治疗ADHD模型大鼠可能涉及的其他途径和作用机制,以期为静宁颗粒治疗该病提供更多的数据和理论支持。临床研究方面,通过观察静宁颗粒治疗ADHD气阴两虚型患儿前后疾病疗效、各量表评分及相关血清指标的变化,评价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临床疗效,观察静宁颗粒对ADHD相关负性情绪的调控作用及对维生素D作用途径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为静宁颗粒进一步开展新药研发及推广提供重要临床依据。实验研究方面,通过采用旷场实验检测ADH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同时观察静宁颗粒对ADHD模型大鼠维生素D作用途径上部分指标的表达情况及含量改善水平,验证静宁颗粒作用于多巴胺能系统可能是通过调节该途径相关因子这一假说,为静宁颗粒进一步开展新药研发及临床推广提供重要实验依据。研究方法临床研究方面,纳入符合标准的ADHD患儿25例,给予静宁颗粒口服,疗程8周,期间记录患儿一般资料,并在治疗0周、4周、8周时间节点进行SNAP-Ⅳ量表积分、Conners父母问卷评分、划消试验评分以及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的记录。治疗0周、8周节点时进行血清维生素D、DA、TH、BDNF含量检测,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观察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临床疗效和对上述检测指标的改善情况。实验研究方面,将雄性4周龄SHR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分别为静宁颗粒高剂量组、静宁颗粒中剂量组、静宁颗粒低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模型组,每组10只,同时将雄性4周龄Wistar大鼠1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根据组别不同,分别予静宁颗粒高、中、低剂量混悬液,盐酸托莫西汀混悬液,去离子水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6周。进行旷场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脑组织样本检测下丘脑TH蛋白及TH mRNA表达、纹状体DAT蛋白及DAT mRNA表达、海马BDNF蛋白及BDNF mRNA、海马GABA含量及GAT表达,血清样本留存检测维生素D、TH含量,观察静宁颗粒对ADH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和对上述检测指标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4周、治疗8周时划消测试结果、SNAP-Ⅳ量表评分结果均有改善;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划消测试结果、SNAP-Ⅳ量表评分结果明显改善。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4周、治疗8周时Conners父母量表评分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身心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评分均下降明显;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各因子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4周、治疗8周时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各主证评分均有改善;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各项评分明显改善。与治疗0周相比,除面色、大便外,治疗4周时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次证其余各项均有所改善,治疗8周时各项均明显改善;与治疗4周相比,治疗8周时除面色、大便外的各项次证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84%,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4%。与治疗0周相比,治疗8周时血清维生素D、DA、BDNF含量明显升高,TH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旷场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较,静宁颗粒高、中、低剂量各组及托莫西汀组运动总路程、中心路程和中心时间明显减少,静止时间和边缘时间明显增加,其中以静宁颗粒高剂量组与盐酸托莫西汀组改善最为明显。静宁颗粒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血清TH含量;静宁颗粒各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血清维生素D含量。静宁颗粒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下丘脑TH蛋白及TH mRNA表达水平;静宁颗粒高、中剂量组和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下调ADHD模型大鼠纹状体DAT蛋白及DAT mRNA表达水平;静宁颗粒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海马BDNF蛋白及BDNF mRNA表达水平;静宁颗粒各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均能显着上调ADHD模型大鼠海马GABA含量及GAT表达水平。研究结论临床研究方面,静宁颗粒能够改善气阴两虚型ADHD患儿临床核心症状和中医证候表现,且对相关负性情绪存在一定调节作用;ADHD患儿存在多巴胺能系统异常,静宁颗粒能够改善其失调状态,这可能是通过对维生素D作用途径相关因子TH、BDNF等的调控发挥作用的。实验研究方面,静宁颗粒能够有效控制ADHD模型大鼠的多动冲动行为,调控相关负性情绪,其疗效与盐酸托莫西汀相当;ADHD模型大鼠存在多巴胺能系统代谢异常,静宁颗粒可以通过调节维生素D作用途径,对通路上TH、DAT、BDNF等相关因子的蛋白及基因表达进行调控,改善脑内多巴胺能系统的失调状态,从而发挥疗效。
李关健[3](2021)在《肠道菌群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的关联分析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性欲减退障碍(Hypoactive sexual desire disorder,HSDD)是常见的女性性健康问题。HSDD主要指女性的性幻想或进行性活动的欲望的持续缺失,并伴明显的个人痛苦或影响伴侣关系。HSDD的发生可对女性的身体形象、自信等造成损害,且可能损害性伴侣及家庭关系。国外基于人群的大样本研究表明,约8%至13.6%的女性符合HSDD的诊断标准。在人类中,性欲是由大脑的关键区域通过各种神经递质的作用来调节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黑皮质素、催产素和加压素介导性兴奋,而5-羟色胺、阿片类药物、催乳素和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介导性抑制。HSDD与抑制增加或兴奋减少的神经心理状态有关,或两者皆有。肠道微生物与多种精神神经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变化影响大脑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能和多巴胺能神经系统的功能,而这些途径和分子已被证明与人类性欲的水平密切相关。目前学术界对肠道微生物群在性欲调节乃至HSD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了解是有限的。研究目的:为了研究HSDD女性肠道微生物和粪便代谢物的组成,增加对性欲水平低下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可能联系的理解,本研究假设并试图验证HSD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和粪便代谢物构成与性欲正常人群存在差异,而神经递质系统是肠道微生物和性欲调节系统之间作用的桥梁。方法:研究的第一部分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招募和诊断HSDD女性,并完善肠道微生物16S r RNA测序、非靶向LC-MS代谢组学检测和靶向SCFAS定量检测,探讨和评估HSDD女性和NHSD女性(无性功能障碍的女性)之间肠道微生物和粪便代谢物组成的差异。在第二部分研究中,采用粪菌移植的方法来干预大鼠的肠道菌群,将HSDD女性及NHSD女性的肠道菌群移植到雌性交配实验模型大鼠中,建立了HSDD女性的菌群移植大鼠模型。通过性行为学观察实验,并对模型大鼠的大脑前额皮质组织中的主要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浓度进行定量,来研究接受HSDD菌群移植对大鼠性欲望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索神经内分泌机制。结果:(1)研究的第一部分中,共有24名患有HSDD的女性和22名没有性功能障碍的NHSD女性被纳入研究。对46份粪便样本进行16S r RNA基因测序,发现HSDD女性较NHSD女性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所增加,两组间肠道菌群物种组成结构存在显着差异。在属的水平上,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苯基杆菌属,棒状杆菌属,马赛菌属,产卟啉杆菌属及某未分类的放线菌属在HSDD女性粪便中富集,而瘤胃菌属在NHSD女性的粪便中富集。(2)粪便样本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表明HSDD女性粪便代谢表型与NHSD女性之间存在显着的差异,主要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组胺,去氧皮质酮,色胺,酪胺,四氢皮质酮,6-甲基喹啉,尿刊酸等。(3)靶向SCFA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NHSD组女性相比,HSDD组女性粪便中丁酸含量显着增加。(4)斯皮尔曼相关分析表明,两组间肠道菌群差异属、粪便差异代谢物与包括FSFI-D评分在内的临床特征指标存在关联。(6)研究的第二部分中,HSDD-FMT(接受HSDD女性粪便移植的大鼠)组和NHSD-FMT(接受NHSD女性粪便移植的大鼠)组大鼠粪便微生物16S r 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HSDD-FMT组大鼠较NHSD-FMT大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所增加。在属的水平上,NHSD-FMT组大鼠瘤胃球菌属丰度较HSDD-FMT组大鼠高,而葡萄球菌属丰度较HSDD-FMT组大鼠低。这反应人类HSDD女性和NHSD女性的肠道菌群总体多样性差异及部分差异菌群在受体大鼠中体现。(7)性行为学实验结果发现HSDD-FMT与NHSD-FMT大鼠,HSDD-FMT与模型对照组大鼠间Lordosis(弓背)、Solicitations(招揽)行为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这反映了雌性大鼠在接受了HSDD女性粪便菌群移植后性欲望水平降低。(8)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定量结果表明与NHSD-FMT组相比,HSDD-FMT组大鼠脑PFC区的5-HT和5-HIAA的浓度增加,NE浓度减少。此外,与NHSD-FMT组相比,HSDD-FMT组大鼠脑5-HIAA/5-HT比值升高,提示5-HT转化率升高。这反映移植HSDD女性的肠道菌群影响了受体大鼠PFC中包括5-HT在内的单胺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结论:(1)本研究发现HSDD女性的肠道菌群组成与NHSD女性存在差异。包括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等菌群的丰度增加,瘤胃菌属的丰度减少可能是HSDD的标志性菌群特征。(2)HSDD患者粪便中包括组胺、去氧皮质酮、6-甲基喹啉、色胺、丁酸在内的多种肠内代谢物水平与NHSD女性存在差异。这些代谢差异与肠道菌群构成差异相关,且可能在HSD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色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代谢通路。(3)本研究建立了HSDD女性的菌群移植大鼠模型,发现接受HSDD菌群移植后雌性大鼠的性欲望水平降低。人类HSDD女性和NHSD女性的肠道菌群总体多样性差异及部分差异菌群在受体大鼠中体现。特征性菌群及代谢产物对大脑单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的影响可能是导致HSDD发病的部分机制。
田培郡[4](2021)在《具有缓解抑郁功能的短双歧杆菌CCFM1025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以显着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的临床特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3.2亿人患有抑郁症。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首要因素。抑郁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病程高度可变,且对治疗的反应具有不一致性,目前尚未建立明确的发病机制。现有的关于抑郁症病因的生物学机制主要涉及压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亢进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微生物-肠-脑轴”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为靶向肠道菌群来防治抑郁症提供了新的思路。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是一类能够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及行为的益生菌。由于传统抗抑郁药物起效迟缓、有效率低、副作用大,开发具有抗抑郁功能的精神益生菌,将为抑郁症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课题旨在筛选具有抗抑郁功能的精神益生菌,并通过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手段对其抗抑郁机制进行探究;最后,对有效菌株的临床效果也进行了验证。本文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以肠嗜铬细胞模型(RIN14B)为初筛模型,对30株乳酸菌的抗抑郁潜力进行体外评价。检测了乳酸菌刺激细胞中色氨酸羟化酶1基因(Tph1)转录和分泌5-羟色氨酸(5-HTP)、5-羟色胺(5-HT)的能力。结果表明,有8株菌能够显着上调Tph1 m RNA的水平。然后通过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建立了抑郁小鼠模型,测试了30株菌对小鼠行为学、HPA轴反应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并通过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模型建立了细胞实验结果和动物实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证明了乳酸菌对RIN14B细胞中Tph1基因转录的影响,能够显着地预测该菌株在慢性应激小鼠体内的抗抑郁效果;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到四株抗抑郁效果最优的乳酸菌——长双歧杆菌CCFM687、短双歧杆菌CCFM1025、两岐双歧杆菌JSSZ7M4和植物乳杆菌MSPC591。同时,发现短双歧FHLJDQ3M5的抗抑郁效果最差。因此,选择CCFM1025和FHLJDQ3M5这两支同种的菌进行后续研究。(2)对慢性应激小鼠进行为期5周的CCFM1025干预治疗,结果表明:服用CCFM1025能显着减轻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抑郁样、焦虑样行为;应激小鼠的HPA轴亢进及其伴随的炎症也得到显着缓解,具体表现为海马中Nr3c1基因表达正常化、血清皮质酮水平降低、海马中IL-6和T-bet、Ror-γt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服用CCFM1025对应激造成的神经损伤也有显着改善效果,表现为海马中p CREB-cFOS的表达降低,但前额叶皮质中m BDNF的表达升高;服用CCFM1025能够改善慢性应激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提高菌群的α多样性,增加短链脂肪酸产生菌(Coprococcus和Oscillospira)的丰度。肠道菌群的改变也提高了肠道中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 Hydroxylase 1,TPH1)的蛋白表达和5-HTP的含量,并且结肠、血清中5-HTP的含量与中枢神经系统中5-HT的含量以及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减轻呈显着的正相关性。这些结果证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的水平,促进肠源5-HTP的分泌,进而间接影响脑内5-HT的水平,可能是CCFM1025产生抗抑郁效果的机制之一。(3)短双歧杆菌FHLJDQ3M5对小鼠抑郁症无显着改善作用。以FHLJDQ3M5作为阴性对照,解析了CCFM1025的基因组和代谢组特征。结果表明,CCFM1025含有更多编码糖苷水解酶的基因,具有更广泛的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因此可能在肠道中有更强的代谢适应性;与FHLJDQ3M5相比,CCFM1025的发酵产物中含有更高水平的神经活性分子,包括色氨酸、次黄嘌呤和烟酸。此外,CCFM1025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能使肠道中产生更高水平神经活性代谢产物,包括黄嘌呤、短链脂肪酸和色氨酸。“肠-脑模块”分析表明,服用CCFM1025对宿主谷氨酸生物合成、色氨酸生物合成和短链脂肪酸代谢等通路有显着上调作用;肠道代谢组富集分析进一步表明,CCFM1025对短链脂肪酸代谢的调控能力可能是其发挥抗抑郁功效的关键机制。(4)以重度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为期四周的CCFM1025干预,能够比安慰剂更显着地降低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抑郁评分(采用了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S)和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简明精神病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CCFM1025对情绪调节具有特异性。与此同时,CCFM1025对抑郁症伴随的肠道功能障有显着的改善效果,但对腹痛、消化不良等方面的效果和安慰剂无显着差异。此外,CCFM1025组与安慰剂组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存在显着差异(尤其是β多样性)。CCFM1025能够提高患者肠道中Ruminococcus(torques group)、Lachnospiraceae UCG-003和Ruminococcaceae UCG-009的丰度,但对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与安慰剂无显着差异。
尹显锐[5](2020)在《重度抑郁症辅药与抗精神分裂症药依匹哌唑的合成新工艺路线研究》文中认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累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人数已超过3.5亿,抑郁症也超越癌症成为世界第二大疾病。重度抑郁症(MDD)是抑郁症的重度表现,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无法正常进行生活与社交,甚至有自杀倾向,自杀率高达到15%。在中国,只有2%的抑郁症患者得到了系统治疗,仍有20万患者选择自杀,给社会经济和人口造成很大的损害。因此抑郁症也成为了中国第二大负担疾病。精神分裂症是世界上另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全球患病人数超过2300万,终身发病率可高达8‰甚至更高,且复发率很高,患者早年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精神分裂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甚至和残疾有很大的关联,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会中容易受到歧视,人权容易受到侵犯。精神分裂症可以通过药物与心理治疗,但是仍然有10%~30%的患者治疗无效。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假说众多,通常认为与基因遗传、性别、神经激素分泌、心理与社会环境、免疫以及肠道微生物等因素有关。针对不同的发病机制需要开发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依匹哌唑是继大冢制药开发的阿立哌唑之后又一抗精神病的重磅药物。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似乎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同时它也能用于MDD的辅助治疗,且见效快。因此,依匹哌唑可以作为重度抑郁症辅药与抗精神分裂症药。本文总结了大冢原专利与目前已公开的专利中的不同的依匹哌唑合成工艺路线,比较了以7-羟基喹啉-2(1H)-酮和苯并[b]噻吩类化合物为关键中间体来合成依匹哌唑的工艺路线的优劣,最终选择更有商业研究价值的苯并[b]噻吩类化合物为关键中间体。又查阅大量的文献与专利,研究了不同苯并[b]噻吩衍生物的合成路线,最终选择以噻吩为起始原料,首先合成化合物4-羟基苯并[b]噻吩,再以4-羟基苯并[b]噻吩为关键中间体通过偶联等反应来合成终产物依匹哌唑。本研究开发了一条依匹哌唑合成新的工艺路线,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简单易操作等优点,具有进一步放大开发的潜力,具有良好的潜在商业价值。
李舒蕊[6](2020)在《探索精神分裂症中淋巴细胞与神经递质相互作用以及DPA和I3C的治疗机制》文中指出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和现实脱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精神病,发病率高且难以治愈,带给人们很大的经济负担。尽管该病的病因尚未阐明,但多巴胺系统的异常调控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免疫炎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和外周炎性反应增强,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加,淋巴细胞功能发生障碍。已知淋巴细胞上广泛分布神经递质的受体,神经元有白细胞因子的受体,但神经递质异常与淋巴细胞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是n-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在体内转化途径中的中间体。临床研究发现EPA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但是,EPA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DPA的含量来实现的。吲哚-3-甲醇(Indole-3-methanol,I3C)是芳烃受体(Aromatic hydrocarbon receptor,Ah R)的激动剂,Ah R信号对于许多免疫功能至关重要,Ah R可以参与淋巴样细胞的分化以及Th17/Treg之间的平衡,是生物代谢中的关键转录因子,还参与各种免疫细胞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因此,本文主要探究精神分裂症中淋巴细胞与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以及DPA的I3C的作用机制,为天然药物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上开辟新途径。实验方法:收集18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8例健康人群的外周静脉血样本。(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多巴胺(DA)、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五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浓度。(2)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经DPA干预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中亚型CD3+、CD4+、CD8+和CD19+的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淋巴细胞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淋巴细胞中神经递质受体(DRD1、DRD2、5HTR1A、5HTR2A、GRM1、GRM3、GRM4、GRM5)、神经营养因子(BDNF、GDNF、NGF)和炎症因子(IL-1β、IL-2、IL-6、IL-10、IL-12、IL-18、NLRP3)的基因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2、IL-6和IL-10的蛋白表达。(3)将淋巴细胞上清与SH-SY5Y细胞共培养,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q PCR法检测神经营养因子(BDNF、GDNF、NGF)的基因表达。(4)利用LPS诱导BV2细胞炎症模型加入I3C预处理24 h,Greiss法检测NO释放量;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蛋白的核转移。(5)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3C对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数据处理使用Graph Pad Prism 7进行统计分析。细胞部分数据用均值±标准误(X±SEM)表示,其余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D)表示。数据采用t-test和双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1)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中NE、HVA、5-HT、5-HIAA含量和NE/MHPG的比值显着下降,MHPG、DA、DOPAC含量和DA/DOPAC、5-HT/5-HIAA、DA/5-HT的比值显着上升。(2)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CD8+百分比降低、CD19+百分比和CD4+/CD8+的比值升高。神经递质含量除NE外均显着下降,NE/MHPG、DA/DOPAC、5-HT/5-HIAA、DA/5-HT的比值显着升高,神经递质受体DRD1、DRD2、DRD4、5HTR1A的基因表达上升,5HTR2A和谷氨酸受体GRM1、GRM3、GRM4、GRM5的基因表达下降。促炎因子IL-2、IL-12、IL-18、NLRP3的基因表达升高,IL-2和IL-6的蛋白表达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神经营养因子BDNF、GDNF和NGF的基因表达下降。除GRM3和5HTR2A外,DPA可以显着改善上述结果。(3)SH-SY5Y细胞受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影响,活性下降,BDNF、GDNF基因表达减少,DPA可显着改善GDNF的基因表达。(4)I3C能够抑制被LPS激活的BV2细胞过度增殖,降低NO释放量和抑制NF-κB蛋白的核转移,但对精神分裂中淋巴细胞亚型表达异常无改善作用。实验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DA能系统和5-HT能系统功能亢进,而NE能系统功能降低,且DA能系统与5-HT系统失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异常,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神经递质受体表达异常,神经营养因子表达降低,促炎因子表达上升而抗炎因子表达下降。同时,淋巴细胞分泌的因子引起神经元细胞的损伤,使得神经元细胞分泌的神经营养因子减少。DPA的干预能很好的改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恢复淋巴细胞中的神经递质含量。I3C能降低LPS诱导的BV2细胞过度活化,同时降低BV2细胞的NO释放量,抑制NF-κB蛋白的核转移,表现出抗神经炎症的作用。
潘雪[7](2020)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理应激相关性及补肾解郁调冲法干预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系统查阅、整理国内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相关文献,并通过对PCOS与心理应激相关性的分析阐释,为临床诊治PCOS提供参考依据及新思路。2通过横断面研究分析PCOS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慢性心理应激为切入点,对各中医证型与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人格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PCOS中医各证型与慢性心理应激的关系,明确“肾虚肝郁”在PCOS中的重要病机作用,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理论基础。3应用来曲唑联合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法建立动物模型证实慢性心理应激对PCOS的重要影响;以此模型为研究对象,结合生殖与心理应激方面指标,探讨补肾解郁调冲方对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疗效机制;以内质网应激(ERS)诱导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通路PERK-ATF4-CHOP为研究新靶点,探讨补肾解郁调冲方对PCOS合并慢性应激大鼠的疗效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对309例PCOS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采集及整理;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情绪变化、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分析PCO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不同证型PCOS患者在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肾虚肝郁型PCOS与发病相关因素、焦虑抑郁情况及人格特征的依存关系。2实验研究以CUMS方法模拟慢性心理应激,以来曲唑构建PCOS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慢性应激组(CUMS)、PCOS组、PCOS合并慢性应激组(PCOS+CUMS)。以行为学、卵巢组织病理学、血清性激素、海马组织神经递质等为指标进行模型对比及评价。应用PCOS+CUMS动物模型进行疗效机制研究。除正常组外,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达英-35组、单纯补肾(即补肾)组、补肾解郁调冲(即补肾解郁)低、中、高剂量组。进行行为学检测,测定各组大鼠卵巢体积、卵巢质量;以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测定血清LH、FSH、FT水平;HPLC-ECD测定海马组织中NE、5-HT 及 5-HIAA 水平。选取补肾解郁低、中、高剂量组中疗效较佳的组别与其余各组进行疗效机制研究,以Tunel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GRP78、CHOP蛋白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中CHOP、GRP78、PERK、ATF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临床研究(1)本研究有效病例为309例,27-33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高(55.34%),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91.26%),脑力劳动者居多(75.4%);肥胖患者占比为36.89%,67.96%的患者无运动习惯,月经紊乱者占比为95.47%,有不孕病史者占29.13%,其中原发性不孕者占不孕症患者的64.44%,继发性不孕者为35.56%;(2)309例PCOS患者中,肾虚肝郁证占比最高(37.22%),其次为痰瘀互结证(23.30%)、脾虚痰湿证(20.39%)、肾虚血瘀证(19.09%);(3)不同证型间文化程度、工作性质、BMI存在差异(p<0.05);大专及以上者在肾虚肝郁证中占比最高(95.65%);脑力劳动者在肾虚肝郁证、脾虚痰湿证中占比较高,分别为80.95%、80.87%;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PCOS患者BMI高于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p<0.05);(4)在SF-36方面,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活力(VT)维度得分较低;存在焦虑状态者占PCOS患者总人数的28.8%,抑郁状态者占40.13%;(5)不同中医证型在VT及MH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肾虚肝郁证VT维度及MH维度得分低于脾虚痰湿证(p<0.05);肾虚肝郁型PCOS患者SF-36心理健康总分低于其余3个证型,SAS及SDS评分高于其余3个证型(p<0.05);(6)各中医证型间EPQ-RSC中E、N、P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证的E维度得分最高,肾虚肝郁证最低;肾虚肝郁证的N、P维度得分最高,脾虚痰湿证最低;(7)进一步对中医证型占比最高之肾虚肝郁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BMI、抑郁情况、神经质N与肾虚肝郁证有关(p<0.05)。年龄偏小(以34-40岁为参照)、体重偏低(以超重、肥胖为参照)、抑郁状态与肾虚肝郁证呈正相关;高中及中专学历(以大专及以上为参照)、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以无业参照)、情绪稳定或人格为神经质中间型(以情绪不稳定者为参照)与肾虚肝郁证呈负相关。2实验一PCOS组、PCOS+CUMS组大鼠体质量、血清FT水平、LH/FSH比值高于空白组(p<0.05);PCOS+CUMS组较PCOS组卵巢组织多囊样改变更加明显;CUMS组、-PCOS+CUMS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蔗糖偏嗜度及海马组织中NE、5-HT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5-HIAA含量、5-HIAA/5-HT比值高于空白组(p<0.05);3实验二(1)体质量、卵巢体积及卵巢质量: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左侧卵巢体积及卵巢质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达英-35组、补肾组及补肾解郁中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补肾解郁中剂量组大鼠左侧卵巢体积及卵巢质量明显减小(p<0.05);(2)卵巢组织病理学:模型组可见多个囊状扩张卵泡,颗粒细胞排列松散,层数减少;补肾解郁中、高剂量组可见正常形态的卵泡及黄体,囊性扩张卵泡少见,颗粒细胞排列整齐,层数较模型组增多;(3)性激素:模型组大鼠LH、FT水平及LH/FSH比值较正常组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达英-35组及补肾解郁中剂量组大鼠FT水平明显降低(p<0.05),达英-35组及补肾解郁中、高剂量组大鼠LH水平、LH/FSH比值明显降低(p<0.05);补肾组在LH水平方面较模型组降低(p<0.05);4实验三(1)行为学:模型组大鼠水平、垂直运动得分及蔗糖偏嗜度低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及补肾解郁中剂量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大鼠垂直运动得分、蔗糖偏嗜度虽与模型组无显着差异(p>0.05),但补肾解郁中剂量组、补肾组大鼠垂直运动得分较治疗前呈升高趋势;补肾解郁中剂量组蔗糖偏嗜度升高幅度最大;(2)神经递质:模型组大鼠NE、5-HT含量较正常组降低,5-HIAA含量升高(p<0.05),而5-HIAA/5-HT比值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及补肾解郁各剂量组NE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治疗组大鼠5-HT、5-HIAA含量及5-HIAA/5-HT比值与模型组无显着差异(p>0.05),补肾解郁中剂量组5-HT含量最高,补肾解郁高剂量组5-HIAA含量最低;5实验四(1)颗粒细胞凋亡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较正常组卵巢颗粒凋亡指数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达英-35组及补肾解郁中剂量组大鼠卵泡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2)GRP78、CHOP、PERK、ATF4蛋白表达: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中GRP78、CHOP蛋白主要表达于颗粒细胞层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RP78、CHOP、ATF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模型组PERK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达英-35组、补肾组及补肾解郁中剂量组GRP78、ATF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补肾解郁中剂量组CHO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治疗组PERK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文献综述,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心理应激在PCO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药在治疗PCO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结合心理应激因素进一步研究中医药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及优势。2临床研究证实,肾虚肝郁证是PCOS常见的中医证型;肾虚肝郁型PCOS患者存在更大的精神压力及心理负担,且易具有内向,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等人格倾向,“肾虚肝郁”与PCOS患者的慢性心理应激状态具有密切关联;年龄偏小、体重偏低、存在抑郁状态、情绪不稳定者辨证为肾虚肝郁证的可能性更大,临证治疗中应重视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3来曲唑联合CUMS诱导的PCOS合并慢性应激状态动物模型较传统PCOS模型大鼠卵巢病理改变、内分泌及行为学变化、神经递质方面更贴近临床,可作为研究PCOS合并心理应激的病理及药效学机制的可靠动物模型,并进一步证实了慢性心理应激与PCOS相互影响。4补肾解郁调冲方可促进模型大鼠体内生殖内分泌环境恢复平衡,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改善行为学表现;该方的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抑制PERK-ATF4-CHOP信号通路,下调GRP78表达,进而延缓ERS介导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有关。
文江山[8](2020)在《艾地苯醌治疗抑郁状态伴失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抑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显着而持久的精神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WHO统计报告显示从2005-2015的十年间抑郁症发病率增加了 18.4%,2018年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3亿人,抑郁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失眠是抑郁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抑郁和失眠共病率高,共病时相互影响、加重病情,目前临床上以单胺能为代表的抗抑郁药物起效缓慢、不良反应相对较高,临床上患者依从性差,治疗后易出现残留症状、复发率相对较高,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因此进一步明确抑郁和失眠共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开发单胺能以外的药物应用于抑郁和失眠共病显得极为重要。抑郁和失眠的疾病发生的显着关联可能具有独特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此作出了大量的假设和研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在抑郁和失眠的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抑郁患者炎性细胞因子IL-6、IL-2、TNF水平升高,同时研究表明失眠患者IL-6和TNF水平同样也会升高,荷兰学者研究显示抑郁的严重程度与炎性细胞因子IL-6水平成正相关,同时抑郁患者的失眠症状与炎性标记物相关。大量研究证明抗氧化剂可改善抑郁症状。艾地苯醌作为ETC的重要组成部分,艾地苯醌能够促进ATP生成、改善细胞代谢,同时艾地苯醌能够有效地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细胞、改善神经递质代谢的作用。研究目的:1.回顾国内外近几年开展的关于抑郁与失眠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机制的研究,分析艾地苯醌治疗抑郁伴失眠的药理机制。2.将艾地苯醌与抗抑郁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抑郁状态伴失眠障碍的病人,观察其对于抑郁症状、失眠症状的改善情况,为抑郁失眠共病的用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206名抑郁状态伴失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3人和观察组103人,经系统全面的临床诊断评估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联用艾地苯醌(30mg/次,每日3次)治疗,两组患者均于用药前、用药3个月后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HAMA、HAMD、PSQI得分,两组的组内样本经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可得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HAMA、HAMD、PSQI评分,两组的组间样本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观察组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可明显改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睡眠症状。结论:回顾文献发现炎症和氧化应激可以通过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造成HPA轴紊乱糖皮质激素异常分泌、导致小胶质细胞异常激活等方式在抑郁和失眠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将艾地苯醌作为抗氧化剂与抗抑郁药物联用治疗抑郁伴失眠患者与只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进行对照实验,证明艾地苯醌与抗抑郁药物联用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失眠症状。
刘鹏鸿[9](2020)在《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的生物学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抑郁症是一种以显着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缺乏、精力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等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然而,因为该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存在许多亚型,故预后存在一定的差异。抑郁症患者有上百个独特的症状,不同症状群可能将抑郁症分为不同的亚型。除了精神症状,抑郁症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腹痛、便秘等胃肠道症状,且胃肠道症状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故伴胃肠道症状的抑郁症可能为抑郁症的一个亚型。为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我们有必要探讨该亚型的生物学特征。本研究选择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采用16Sr RNA测序技术检测受试者肠道菌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的炎性因子,采用磁共振检查受试者大脑结构和功能变化,对伴胃肠道抑郁症的免疫特征、肠道微生物特征和脑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为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1.抑郁症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特征及相关分析收集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23名,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胃肠道症状量表(GSRS)、6项生活质量问卷(QOL)、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12)分别评估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胃肠道症状、生活质量、躯体健康及精神健康,根据有无胃肠道症状将抑郁症患者分为伴胃肠道症状组(n=83)和不伴胃肠道症状组(n=40),分析抑郁症患者的胃肠道症状特征,比较2组受试者临床资料。2.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改变选取收集有血液样本的54例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包括伴胃肠道症状组35例和不伴胃肠道症状组19例,并收集年龄、性别、教育年限、体重指数(BMI)等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33例,用ELISA检测血浆中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比较3组受试者炎性因子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3.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分析选取收集有粪便样本的41例首发未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包括伴胃肠道症状组25例和不伴胃肠道症状组16例,并收集年龄、性别、教育年限、体重指数等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44例,采用16Sr RNA基因测序检测肠道菌群,比较3组受试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丰度,寻找与抑郁症状、胃肠道症状相关的菌群,并做相关分析。然后通过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益生菌干预,观察治疗效果。4.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选取有核磁资料的抑郁症患者58例,包括伴胃肠道症状组36例和不伴胃肠道症状组22例,并收集年龄、性别、教育年限、BMI等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30例,行核磁共振检查,预处理后得到局部一致性(Re Ho)和灰质体积(GMV)指标。比较3组受试者临床资料及脑影像资料,并做相关分析。结果:1.有67.48%(83/123)抑郁症患者伴有胃肠道症状,其中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排便不畅感、腹胀和早饱感发生率分别为79.52%(66/83)、69.88%(58/83)、67.47%(56/83)、61.45%(51/83)、61.45%(51/83)。与不伴胃肠道症状组相比,伴胃肠道症状组HAMD(21.00±4.00VS18.90±4.40,P<0.01)和HAMA(21.10±5.58VS18.07±4.31,P=0.039)总得分明显升高;QOL(14.67±2.05VS16.42±2.77,P<0.01)和躯体健康总评(PCS)(43.36±8.40VS 50.40±9.57,P=0.023)得分明显降低,精神健康总评(MCS)(23.95±6.85VS 21.85±7.26,P=0.38)无明显差异。2.与健康组比较,抑郁症患者外周血CRP明显升高(t=2.06,P=0.043),IL-1β、IL-6、IL-10、TNF-α在两组受试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组比较,不伴胃肠道症状组CRP无明显差异(P>0.05),然而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组CRP明显升高(t=2.05,P=0.046);伴和不伴胃肠道症状组之间CRP、IL-1β、IL-6、IL-10、TNF-α均无明显差异(P>0.05);抑郁症患者中CRP、IL-1β、IL-6、IL-10、TNF-α与GIRS中16项胃肠道症状做相关分析,发现CRP与腹胀(r=0.27,P=0.045)、大便干结(r=0.28,P=0.044)、排便不尽感(r=0.34,P=0.012)呈正相关;IL-1β与恶心(r=0.30,P=0.027)呈正相关;IL-6与排便紧迫感(r=0.30,P=0.026)呈正相关。3.我们共获得5661964个高质量的16Sr RNA序列,在97%的相似性水平上被分为35488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α多样性分析发现,抑郁症患者的Simpson指数明显低于健康受试者(P=0.022);β多样性分析发现,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肠道微生物群落有明显的差异,两组受试者组间差异明显大于组内差异(P=0.001)。我们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共得到了能够鉴别两组受试者的50个差异OTU。这些肠道菌群主要归属于20个属,其中8个菌属在抑郁症患者中高表达,12个菌属在健康人中表达升高。与不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相比,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肠道中产短链脂肪酸的菌明显降低,其中梭菌属与血液中CRP(R=-0.460,P=0.007)和胃肠道症状(R=-0.435,P=0.011)呈负相关。SS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8W后,2组患者应答率和HAMD减分率无明显差异(P>0.05),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胃肠道症状明显好转(t=7.76,P=0.001);继续联合酪酸梭菌治疗4W,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HAMD减分率(0.68±0.17 VS 0.57±0.23,P<0.037)和应答率(75.0%VS 53.3%,P=0.163)高于不伴胃肠道症状组,但后者无统计学差异。4.三组受试者大脑GMV和Re Ho在右侧海马、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左侧眶额下回均有显着性差异(Alpha Sim校正,P<0.001)。与不伴胃肠道症状组比较,伴胃肠道症状组在左侧额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的GMV和Re Ho均明显降低,左侧颞上回的Re Ho水平明显升高(Alpha Sim校正,P<0.001)。这些改变的脑区与胃肠道症状相关(P<0.001),而与抑郁症状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健康组相比,非胃肠道症状组在右侧楔叶、右侧楔前叶、右侧枕上回GMV明显增高。左海马和左海马旁回GMV显着降低。胃肠道症状组在左侧眶额上回和左侧眶额中回GMV明显下降(Alpha Sim校正,P<0.001)。与健康组相比,非胃肠道症状组和胃肠道症状组均在右侧海马、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颞下回的脑活动增强(Alpha Sim校正,P<0.001)。结论:1.伴胃肠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症状更重,生活质量、躯体健康更差。2.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外周血CRP升高,且与胃肠道症状有关。3.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肠道中梭菌属(Clostridium)降低,补充酪酸梭菌可改善预后。4.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在左侧额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的GMV和Re Ho明显降低。
辛军彩[10](2020)在《重度抑郁症相关遗传数据的生物学功能分析及抗抑郁药物的重定位》文中指出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非常复杂和常见的精神疾病。MDD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研究表明MDD是遗传因素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贡献率大约为40%。因此,研究MDD的遗传因素,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该疾病的分子机制,而且也可为MDD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目前,通过与MDD相关的各种遗传研究,如MDD的遗传因素分析、MDD的药物遗传学研究、MDD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等其他精神障碍的遗传关系研究等,已经积累了很多与MDD遗传特性相关的数据。但是,我们对MDD的分子机制的了解仍然有限。如何基于这些遗传数据,分析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并探索MDD的分子机制,仍然是MDD研究中面临的难题。同时,现有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以单个或少数分子为对象的研究模式在MDD这样的复杂疾病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我们从更系统全面的层面探索其致病的分子机制。因此,本文基于MDD相关的遗传研究数据,应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统计学及图论等模型,从不同层面对MDD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探究这些遗传数据潜在的生物学功能,发现MDD的分子机制及与SCZ之间分子层面的关联,理解目前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的可能原因及抗抑郁药物反应存在个体差异的原因。同时,在此基础上对抗抑郁药物重定位进行分析,筛选可能用于治疗SCZ的抗抑郁药物。本文首先基于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分析,探究422个MDD相关基因涉及的生物学通路,发现与神经系统、药物成瘾、免疫系统、内分泌、代谢、细胞功能调节等相关的通路在MD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这些通路间的关系,它们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与免疫系统、细胞功能调节以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相关。这表明MDD分子机制非常复杂,是多个相互影响的生物学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种或多种通路异常可能会导致其他通路或功能的障碍,并最终导致MDD的发生发展。此外,鉴于MDD和SCZ存在共患病状态,通过生物学功能和网络分析,我们发现331个SCZ相关基因涉及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与神经系统、药物成瘾、免疫系统、细胞功能调节、癌症、代谢和内分泌等相关。通路关系分析表明,这些通路间大致形成三个模块,分别与免疫系统、信号转导以及神经系统、药物成瘾、内分泌系统等相关。另外,利用节点加权施泰纳最小树算法从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N)中构建SCZ特异蛋白子网络,以此预测了可能与SCZ相关的潜在风险基因,如PPP1CC、DLG2和HSPA5等。同时,我们的结果表明与神经系统、感染与免疫系统、细胞功能调节和内分泌等相关通路在MDD、SCZ共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些共同的生物学通路,可能是导致两种疾病共病的原因及生物学基础。抗抑郁药物是减缓或治疗MDD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现有的抗抑郁药物在治疗MDD时疗效有限,并且大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抗抑郁药物反应不充分或存在个体差异。针对抗抑郁药物的这种治疗现状,我们分别从抗抑郁药物和患者的遗传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对于抗抑郁药物,我们计算了MDD相关基因和抗抑郁药物靶基因在PPIN中的网络拓扑量值及分布距离,发现抗抑郁药物靶基因具有较小的平均节点度和节点度分布,而且两者在PPIN中的关系并不密切。另外,MDD相关基因和抗抑郁药物靶基因中的共同基因对应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与神经系统功能相关,而MDD的发病过程与包括神经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这可能是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的原因。另外,为探究抗抑郁药物反应存在个体差异的原因,我们收集了与抗抑郁药物反应显着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数据,通过功能分析发现13个非同义替换SNPs(nonsynonymous SNPs,ns SNPs)中的rs1065852、rs3810651和rs117986340导致的氨基酸替换可能会影响相应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rs1065852会引起与抗抑郁药物代谢密切相关的CYP2D6中P34S替换。随后针对CYP2D6的原始和突变蛋白结构的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模拟表明,与天然的CYP2D6结构相比,突变蛋白的F-G loop的灵活性降低了,F-G loop作为底物的通道入口组成部分,可能通过阻碍底物的识别和获取而导致酶活性的降低。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CYP2D6中P34S(rs1065852)替换的脯氨酸(P)在治疗MDD时比丝氨酸(S)更有利,为开发新的抗抑郁药物和MDD的个性化医疗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基于MDD与SCZ的共病机制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PPIN和通路的药物重定位方法来筛选可能用于治疗SCZ的抗抑郁药物。首先,基于PPIN我们评估了每种抗抑郁药物与已知通路之间的关系,以识别与每种抗抑郁药物显着相关的通路。然后,将SCZ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识别的与SCZ显着相关的生物学通路,与每种抗抑郁药物相关的通路比较,并通过超几何分布检验来筛选潜在的可用于治疗SCZ的抗抑郁药物。最后,我们的方法识别了7种可能用于治疗SCZ的抗抑郁药物,每一种抗抑郁药物都有一些基于文献的证据表明其在治疗SCZ方面的潜在益处。总之,本文对MDD相关的遗传数据潜在的生物学功能系统的分析与比较,为探究MDD、SCZ的分子机制及其共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MDD和SCZ的药物开发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为理解目前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的可能原因及抗抑郁药物存在个体反应差异的原因提供了线索。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我们提出的抗抑郁药物重定位方法,不仅提高了抗抑郁药物的利用价值,也为SCZ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药物候选。另外,我们的分析方法对理解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疾病间共病机制以及其他具有共病基础疾病的候选药物筛选具有重要价值。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检测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检测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抑郁症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1. 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线粒体损伤 |
2.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突触可塑性损伤 |
3. 线粒体生物合成异常与抑郁症神经元突触重塑 |
4. 从“脾”论治抑郁症或成为中医治疗的新途径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醒脾解郁方对肝郁脾虚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基于AMPK/SIRT1/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对皮质酮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突触重塑的影响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突触微环境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初步结论 |
三、存在不足 |
四、创新点 |
五、展望 |
第四部分 附录 |
附录1: 致谢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附录3 个人简历 |
(2)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理论探讨及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理论溯源 |
3 病因病机 |
4 中医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概述 |
2 ADHD病因研究 |
3 ADHD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4 ADHD现代诊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和实验研究 |
研究一 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对ADHD患儿临床疗效及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研究二 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对SHR大鼠行为学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肠道菌群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的关联分析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1 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简介 |
1.2 肠道微生物与精神神经疾病相关性简介 |
1.3 本课题研究简介 |
第一部分 基于16S rRNA测序及代谢组学技术的肠道微生物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相关性研究 |
1 引言 |
1.1 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简介 |
1.2 16S rRNA测序简介 |
1.3 代谢组学技术简介 |
1.4 短链脂肪酸在微生物群-肠-脑交流中的作用简介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 |
2.3 研究对象 |
2.4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参与者的临床信息 |
3.2 粪便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 |
3.3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 |
3.4 粪便靶向SCFAS定量分析结果 |
3.5 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物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
4 讨论 |
4.1 HSDD 女性及NHSD 女性肠道菌群构成的测序结果总结 |
4.2 HSDD女性及NHSD女性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情况 |
4.3 HSDD女性及NHSD女性粪便靶向SCFAS定量分析情况 |
第二部分 HSDD女性的菌群移植对大鼠性欲望水平及单胺神经递质系统的影响 |
1 引言 |
1.1 粪菌移植治疗简介 |
1.2 交配实验模型大鼠及性行为观察研究简介 |
1.3 单胺神经递质简介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动物 |
2.4 粪菌移植所用菌液的制备和保存 |
2.5 粪菌移植 |
2.6 大鼠性行为学观察实验 |
2.7 标本采集及处理 |
2.8 大鼠肠道微生物16Sr RNA基因V4 区高通量测序 |
2.9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单胺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定量 |
2.10 统计学分析 |
2.11 第二部分研究总体流程 |
3 结果 |
3.1 实验大鼠一般情况 |
3.2 HSDD-FMT 组和NHSD-FMT 组大鼠粪便微生物测序结果 |
3.3 大鼠性行为学观察实验结果 |
3.4 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定量结果 |
4 讨论 |
4.1 大鼠性行为学观察实验结果分析 |
4.2 粪菌移植后的大鼠结肠内粪便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
4.3 大鼠PFC单胺类神经递质定量结果分析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 |
附表二: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 |
(4)具有缓解抑郁功能的短双歧杆菌CCFM1025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抑郁症研究现状 |
1.1.1 抑郁症概述 |
1.1.2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 |
1.2 “微生物-肠-脑轴”与抑郁症 |
1.2.1 微生物-肠-脑轴 |
1.2.2 肠道菌群在抑郁症中的角色 |
1.3 抑郁症的“精神益生菌”疗法 |
1.4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立题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具有缓解抑郁潜力的乳酸菌的体外筛选及验证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和设备 |
2.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2.2 实验菌株 |
2.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及乳酸菌刺激 |
2.3.2 实时定量PCR |
2.3.3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上清中的5-HTP和5-HT |
2.3.4 动物实验设计 |
2.3.5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 |
2.3.6 行为学实验 |
2.3.7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乳酸菌对RIN14B细胞5-HTP/5-HT合成及分泌的影响 |
2.4.2 乳酸菌对慢性应激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2.4.3 体外细胞实验结果对小鼠行为学表现的PLS回归分析 |
2.4.4 乳酸菌对慢性应激小鼠神经生物学的影响 |
2.4.5 体外细胞实验结果对小鼠神经生物学表现的PLS回归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短双歧杆菌CCFM1025对慢性应激诱导的小鼠抑郁症状的缓解作用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和设备 |
3.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株活化和灌胃菌剂制备 |
3.3.2 动物实验设计 |
3.3.3 实时定量PCR |
3.3.4 酶联免疫法检测蛋白表达 |
3.3.5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
3.3.6 脑组织石蜡切片 |
3.3.7 免疫组化检测pro BDNF的表达 |
3.3.8 免疫荧光检测c-FOS的表达 |
3.3.9 粪便16SrRNA扩增子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10 肠道短链脂肪酸的检测 |
3.3.11 短链脂肪酸刺激RIN14B细胞Tph1 的表达 |
3.3.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织中的5-HTP和5-HT |
3.3.1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CCFM1025减轻小鼠的抑郁和焦虑样行为 |
3.4.2 CCFM1025 缓解HPA轴亢进 |
3.4.3 CCFM1025对压力应激下免疫状态的影响 |
3.4.4 CCFM1025 对大脑CREB-c-FOS/BDNF通路的影响 |
3.4.5 CCFM1025对压力应激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4.6 CCFM1025 对肠源5-HTP合成及转运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基因组和代谢组解析CCFM1025发挥抗抑郁功能的分子机制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和设备 |
4.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菌基因组测序、组装 |
4.3.2 细菌基因组注释 |
4.3.3 同源基因分析和进化树构建 |
4.3.4 全基因组圈图分析 |
4.3.5 动物实验 |
4.3.6 神经生化指标 |
4.3.7 ~1H-NMR 代谢组学检测 |
4.3.8 粪便16SrRNA扩增子测序 |
4.3.9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CCFM1025和FHLJDQ3M5 对小鼠抑郁症状的影响 |
4.4.2 CCFM1025和FHLJDQ3M5 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4.4.3 CCFM1025和FHLJDQ3M5 的代谢组学分析 |
4.4.4 CCFM1025和FHLJDQ3M5 对应激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4.4.5 CCFM1025和FHLJDQ3M5 对应激小鼠肠道代谢产物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短双歧杆菌CCFM1025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评价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和设备 |
5.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研究设计及样本量估算 |
5.3.2 人群纳入和排除标准 |
5.3.3 实验分组及处理方法 |
5.3.4 精神及躯体化情况评价 |
5.3.5 血液指标评价 |
5.3.6 粪便16SrRNA扩增子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5.3.7 粪便短链脂肪酸的检测 |
5.3.8 统计分析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益生菌对抑郁症患者心理量表评分的影响 |
5.4.2 益生菌对抑郁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
5.4.3 益生菌对抑郁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5.4.4 益生菌对抑郁患者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重度抑郁症辅药与抗精神分裂症药依匹哌唑的合成新工艺路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写词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抑郁症的概述 |
1.2. 重度抑郁症 |
1.2.1. 重度抑郁症的概念及现状 |
1.2.2. 重度抑郁症的表现 |
1.2.3. 重度抑郁症的诊断 |
1.2.4. 重度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学说 |
1.2.5. 重度抑郁症的其他发病机制 |
1.2.6. 研究意义 |
1.3. 精神分裂症 |
1.3.1. 精神神分裂症的概念 |
1.3.2. 精神分裂症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
1.3.3.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
1.3.4.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 |
1.4. 抗精神病药 |
1.4.1. 典型抗精神病药 |
1.4.2.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1.5. 依匹哌唑 |
1.5.1. 现有依匹哌唑合成路线调研 |
1.5.2. 依匹哌唑重要中间体合成研究 |
第2章 依匹哌唑的合成研究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所用仪器 |
2.1.2. 实验所用试剂 |
2.2. 依匹哌唑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
2.3. 合成路线调研 |
2.4. 中间体合成设计路线二的合成研究过程 |
2.4.1. 化合物58:4-氧代-4-(噻吩-2-基)丁酸的合成研究 |
2.4.2. 化合物59:4-(噻吩-2-基)丁酸的合成研究 |
2.4.3. 化合物60:6,7-二氢苯并[b]噻吩-4(5H)-酮的合成研究 |
2.4.4. 化合物61:5-溴-6,7-二氢苯并[b]噻吩-4(5H)-酮的合成研究 |
2.4.5. 化合物25:苯并[b]噻吩-4-醇的合成研究 |
2.4.6. 中间体苯并[b]噻吩-4-醇实验结果总结 |
2.5. 终产物依匹哌唑的合成路线 |
2.5.1. 化合物63:苯并[b]噻吩-4-基三氟甲磺酸盐的合成研究 |
2.5.2. 化合物65:4-(苯并[b]噻吩-4-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的合成研究 |
2.5.3. 化合物13:7-羟基-2(1H)-喹啉酮的合成研究 |
2.5.4. 化合物68:7-(4-溴丁氧基)-喹啉-2(1H)-酮的合成研究 |
2.5.5. 化合物12:7-[4-(4-苯并[b]噻吩-4-基-哌嗪-1-基)丁氧基]-1H-喹啉-2-酮的合成研究 |
2.5.6. 依匹哌唑合成总结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依匹哌唑合成路线整体评价 |
3.2. 化合物58合成的结果与讨论 |
3.3. 化合物59合成的结果与讨论 |
3.4. 化合物61的合成结果与讨论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实验总结 |
4.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6)探索精神分裂症中淋巴细胞与神经递质相互作用以及DPA和I3C的治疗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精神分裂症概述 |
1.2 精神分裂症假说 |
1.2.1 神经递质假说 |
1.2.2 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致病假说 |
1.2.3 免疫炎症假说 |
1.3 淋巴细胞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
1.4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现状 |
1.5 Omega-3和DPA的研究现状 |
1.6 I3C的研究现状 |
1.7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点 |
1.8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入组标准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人血样品的处理及保存 |
2.2.2 淋巴细胞的培养 |
2.2.3 SH-SY5Y细胞的培养 |
2.2.4 条件培养基培养法 |
2.2.5 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检测 |
2.2.6 淋巴细胞亚型的检测 |
2.2.7 荧光定量PCR |
2.2.8 酶联免疫吸附法 |
2.2.9 BV2细胞的培养 |
2.2.10 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 |
2.2.11 Griess法测定细胞NO释放含量 |
2.2.12 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NF-κB的核转移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精神分裂症与健康人群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 |
3.2 DPA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 |
3.3 精神分裂症中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的变化和DPA干预结果 |
3.4 精神分裂症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的影响与DPA干预结果 |
3.5 精神分裂症中外周血淋巴细胞神经递质受体基因表达的变化和DPA干预结果 |
3.6 精神分裂症中外周血淋巴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和DPA干预结果 |
3.7 精神分裂症中外周血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炎症小体基因表达的变化和DPA干预结果 |
3.8 精神分裂症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表达的影响 |
3.9 精神分裂症患者淋巴细胞上清对SH-SY5Y细胞活性的影响和DPA干预结果 |
3.10 精神分裂症患者淋巴细胞上清对SH-SY5Y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和DPA干预结果 |
3.11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对SH-SY5Y细胞活性的影响 |
3.12 I3C对BV2细胞活性的影响 |
3.13 I3C对 LPS诱导的BV2 细胞中NO释放量的影响 |
3.14 I3C对 LPS诱导的BV2 细胞NF-κB蛋白质核转移的影响 |
3.15 I3C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精神分裂症对外周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4.2 精神分裂症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
4.3 精神分裂症淋巴细胞上清对SH-SY5Y细胞的影响 |
4.4 DPA对精神分裂症外周血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
4.5 I3C的抗炎作用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理应激相关性及补肾解郁调冲法干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患病情况 |
2 病因 |
3 发病机制 |
4 临床表现 |
5 并发症 |
6 诊断标准 |
7 治疗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
1 病名源流 |
2 中医病因病机 |
3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4 中医治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1 PCOS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 |
2 PCOS患者的心理特征 |
3 心理应激与PCOS之间的内分泌关联 |
4 心理障碍是PCOS的重要并发症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心理社会因素、人格特征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 |
前言 |
1 研究材料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补肾解郁调冲方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应激大鼠疗效机制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应激状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补肾解郁调冲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应激大鼠卵巢形态学、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补肾解郁调冲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应激大鼠行为学、海马神经递质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补肾解郁调冲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慢性应激大鼠卵巢PERK-ATF4-CHOP凋亡通路的影响PERK-ATF4-CHOP凋亡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研究总结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艾地苯醌治疗抑郁状态伴失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对象及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艾地苯醌治疗抑郁状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
附件 |
(9)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的生物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资料收集 |
1.3 试剂与仪器 |
1.4 样本处理 |
1.5 实验流程图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信息 |
2.2 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炎性特征 |
2.3 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 |
2.4 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脑影像学特征 |
3 讨论 |
3.1 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信息 |
3.2 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炎性特征 |
3.3 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 |
3.4 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患者脑影像学特征 |
4 结论 |
5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重度抑郁症相关遗传数据的生物学功能分析及抗抑郁药物的重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一章 与重度抑郁症相关的遗传学研究现状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重度抑郁症的遗传机制研究 |
1.1.2 重度抑郁症的药物遗传学研究 |
1.1.3 重度抑郁症与其他精神障碍的遗传关系研究 |
1.1.4 重度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现状及药物重定位研究 |
1.2 科学问题和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与重度抑郁症遗传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重度抑郁症遗传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探究 |
2.2.1 重度抑郁症遗传相关基因 |
2.2.2 重度抑郁症相关基因的功能特征分析 |
2.2.3 重度抑郁症相关通路间关系评估 |
2.3 重度抑郁症遗传相关基因的功能特征 |
2.3.1 重度抑郁症遗传相关基因分析 |
2.3.2 重度抑郁症相关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 |
2.3.3 重度抑郁症相关基因涉及的生物学通路 |
2.3.4 重度抑郁症相关通路间关系 |
2.4 本章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生物学功能和网络探究重度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机制 |
3.1 引言 |
3.2 精神分裂症的分子机制及与重度抑郁症关联机制探究 |
3.2.1 基础数据集 |
3.2.1.1 精神分裂症遗传相关基因集 |
3.2.1.2 蛋白质互作网络数据 |
3.2.2 精神分裂症遗传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
3.2.3 精神分裂症相关通路间关系分析 |
3.2.4 基于生物网络预测精神分裂症潜在的风险基因 |
3.2.5 基于生物学功能的重度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共病机制分析 |
3.3 精神分裂症的分子机制及与重度抑郁症的共病机制 |
3.3.1 精神分裂症遗传相关基因分析 |
3.3.2 精神分裂症遗传相关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 |
3.3.3 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生物学通路 |
3.3.4 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通路间关系网络 |
3.3.5 精神分裂症潜在的风险基因 |
3.3.6 基于生物学功能的重度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的比较 |
3.3.6.1 重度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的分析与比较 |
3.3.6.2 重度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相关通路的分析与比较 |
3.3.6.3 重度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共病网络 |
3.4 本章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PIN和生物学功能的抗抑郁药物药效有限的原因探究 |
4.1 引言 |
4.2 抗抑郁药物靶基因和重度抑郁症相关基因的比较 |
4.2.1 抗抑郁药物靶基因 |
4.2.2 基于PPIN的比较 |
4.2.3 基于生物学功能的比较 |
4.3 抗抑郁药物药效有限的原因分析 |
4.3.1 抗抑郁药物靶基因分析 |
4.3.2 抗抑郁药物靶基因和重度抑郁症相关基因在PPIN中的关系 |
4.3.3 相同基因涉及的生物学功能 |
4.4 本章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度抑郁症中与抗抑郁药物反应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相应蛋白结构和功能影响分析 |
5.2.1 与抗抑郁药物反应相关的SNPs的收集 |
5.2.2 nsSNPs的功能分析 |
5.2.3 nsSNPs导致的突变蛋白稳定性变化分析 |
5.2.4 nsSNPs的进化保守性分析 |
5.2.5 分子动力学模拟 |
5.3 抗抑郁药物存在个体反应差异的原因分析 |
5.3.1 与抗抑郁药物反应显着相关的SNPs |
5.3.2 nsSNPs对相应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5.3.3 nsSNPs引起突变蛋白的稳定性变化 |
5.3.4 nsSNPs的进化保守性分析 |
5.3.5 CYP2D6原始和突变蛋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5.4 本章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PPIN和通路的方法筛选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抗抑郁药物 |
6.1 引言 |
6.2 基于PPIN和通路的药物重定位方法 |
6.2.1 相关数据集 |
6.2.1.1 KEGG中与人类相关的通路 |
6.2.1.2 抗抑郁药物的靶基因 |
6.2.1.3 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基因 |
6.2.2 与每种抗抑郁药物显着相关的通路识别 |
6.2.3 与精神分裂症和心血管疾病显着相关的通路检测 |
6.2.4 抗抑郁药物重定位 |
6.3 基于PPIN和通路的抗抑郁药物重定位 |
6.3.1 相关基因集 |
6.3.2 与抗抑郁药物显着相关的通路 |
6.3.3 与精神分裂症和心血管疾病显着相关的通路 |
6.3.4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抗抑郁药物重定位 |
6.4 本章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与重度抑郁症相关的遗传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检测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D]. 任非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维生素D作用途径探讨静宁颗粒治疗ADHD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邓家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肠道菌群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的关联分析及机制研究[D]. 李关健.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具有缓解抑郁功能的短双歧杆菌CCFM1025的研究[D]. 田培郡. 江南大学, 2021(04)
- [5]重度抑郁症辅药与抗精神分裂症药依匹哌唑的合成新工艺路线研究[D]. 尹显锐.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探索精神分裂症中淋巴细胞与神经递质相互作用以及DPA和I3C的治疗机制[D]. 李舒蕊.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7]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心理应激相关性及补肾解郁调冲法干预的实验研究[D]. 潘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艾地苯醌治疗抑郁状态伴失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D]. 文江山. 山东大学, 2020(02)
- [9]伴胃肠道症状抑郁症的生物学特征研究[D]. 刘鹏鸿.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10]重度抑郁症相关遗传数据的生物学功能分析及抗抑郁药物的重定位[D]. 辛军彩.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