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数学教材开发与创新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清,刘秀芬,赵家才[1](2021)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课程结合课程思政是数学教育教学的必行之路。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为了做好高职数学教育教学,从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三方面出发,探索数学课程设计,最后给出了数学课程思政的部分构想,为数学教育教学添砖加瓦。
孙贺[2](2021)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为例》文中指出“课程思政”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以高中“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的教学内容为例,探索专题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问题。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在数学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的目标,划分维度为数学品格、文化素养和价值理念三个一级指标,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又设置四个二级指标;编制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访谈提纲,对课程思政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实施情况展开调查;完成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教学设计与实践,分析对数学学习成绩的影响,并提出教学建议。研究表明:(1)编制的调查问卷折半信度、内容效度以及结构效度较好,可作为测量高中数学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水平的调查工具;(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成绩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即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目标不会对学生成绩产生消极影响;(3)参与教学实践的学生数学品格、文化素养、价值理念三个一级维度的水平均有所提升,其中数学品格的提升效果最明显,文化素养、价值引领的显着性效果依次减弱,育人效果得以彰显。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数学教学应做好以下工作:(1)丰富课程思政交流形式,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意识;(2)以数学为基点联系社会热点,拓宽教师思政储备;(3)分阶段制定思政育人目标,学科间共享思政成果;(4)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形式,于互动中达到育人实效;(5)弘扬优秀文化与先进事迹,营造良好思政环境;(6)质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细化思政考核方式。
杜文彬[3](2020)在《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应对21世纪人才需求挑战的战略举措,我国STEM教育的政策要求与实践探索方兴未艾,急需系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成果支持。与此相对照,美国作为最早开展STEM教育的发达国家,其推动STEM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我国STEM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本土化的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STEM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提出“科学素养”作为开端。短短三十几年间,其已完成从科学教育改革思潮到实体课程的进化,并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形式嵌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的生长空间构筑于学校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手段、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规格之间存在多重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STEM教育的发展动因。以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结构变化与矛盾解决主体在不同“行动者”间的转换为依据,可将美国STEM教育发展划分为STEM教育思想萌芽、课程体系初建、制度化推进以及标准化课程建设四个阶段。这背后既体现着学校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回应,也凝结着科教精英、民间团体以及政府等不同利益团体以教育改革回应社会矛盾的斗争与妥协。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是STEM教育的思想萌芽时期。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带来大量高素质劳动力需求,面向少数精英的结构主义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新的人才结构需要。为解决上述矛盾,科教精英发起了以STS运动、2061计划为代表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以破除科学教育精英化的弊端。这次改革使科学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素养化、跨学科整合以及标准化等有别于传统科学教育的新特征。STEM教育理念内核,包括面向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培养目标、跨学科整合的课程内容、秉承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方法、以及具有标准化评价烙印的课程评价,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构筑起来。尽管“STEM”这一专用术语尚未出现,其思想萌芽已经孕育在科学教育改革之中。但由于工程教育在STEM整合中缺乏实质性的地位,STEM教育尚未形成正式概念,也难以脱离于传统科学教育框架而获得自主发展。以“STEM教育”专门术语在2001年的出现为标志,2001年至2005年STEM教育处于课程体系初建阶段。随着美国不断向第三产业转化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海外精英对STEM工作岗位的占领,硬科学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不断式微。为保证市场中STEM专业人才储备,以工商业主利益为代表的民间组织纷纷要求学校加强硬科学教育。这一诉求为工程教育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开辟了通道,使STEM教育获得“工程”拼图,实现了其概念的完整建构。完成概念建构的STEM教育在大型学术团体主导下实现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长足进步,课程体系建设初见形态。但由于发展主体各自为政,STEM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呈现出各课程要素发展不均衡、发展动力受限等缺点。要应对伴随再工业化战略而来的STEM人才需求大潮,就必须在课程管理体系中做出调整,在更强力量的主导下实现整体推进。伴随着2006年《崛起于聚集的风暴之上》报告的发布,STEM教育正式进入联邦视野。2006年至2011年是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阶段。为配套促进制造业回岸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援、整体规划、项目引导以及法令保障手段,强势主导着STEM教育发展。同时,联邦政府还统合各利益主体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了STEM教育国家战略式推进。该阶段STEM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种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层出不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由于财政的突然倾斜,该时期STEM教育呈现一种聚焦价值讨论而轻视实践质量的状态,功利主义与形式主义危机接踵而至。以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对全美STEM教育项目的质量审查为开端,STEM教育进入标准化课程建设时期。为应对美国STEM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危机,曾一度缺位的课程专家重新主持STEM课程改革。以课程专家为主导,各发展力量通过构建横纵衔接的一贯制课程体系、开发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以及制定州级STEM课程实施标准,实现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并构筑起“联邦主导——地方规范——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实施体系。至此,STEM教育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身份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纵观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可发现STEM教育各个阶段都和特定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背景紧密相连,有其独特的发展机制,包括从外力推进与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以及由多元走向统一规范的课程实施机制。我国STEM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着发展力量自发性、课程开发多元化与课程实践零散化等特点。从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梳理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相关经验、教训与发展机制,对接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美国STEM教育发展对我国具有以下发展启示:首先,在与“结构”的关系上,应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间的矛盾暴露;其次,需联合各方“行动者”发挥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效用;最后,还要遵循科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在内容开发机制与实践机制上要契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与育人要求,选择适配的发展方式。
冯俊琪[4](2020)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文中研究指明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女性数学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变化、数学教育理念的变革逐步发展。经过40多年的积累,回望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接受数学教育是女性学习掌握数学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女性发展智力、提升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女性数学教育的程度标志着现代女性智能化的水平。因此,保障女性受数学教育的权利,不仅关系到女性素质的高低,而是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女性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是数学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研究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目前,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研究女性数学教育的学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1.记录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历程;2.探讨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3.对女性数学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与反思,以期为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成果借鉴和历史思考。基于此,使得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论述。全文主要分为绪论、理论基础、正文和结语四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研究了女性数学教育从缺失到确立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零星的家庭数学教育(封建社会)、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1840—1949年)和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1849—1978年)。第二、三、四章分别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年)、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年)、巩固提高时期(2000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发展总况。每一章都将从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女性数学教育的成就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四部分展现女性数学教育在每一期的发展历程。第五章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女性数学教育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经验、梳理了对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结论,提供了一些对未来女性数学教育发展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为今后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起到自己的绵薄之力。总之,论文结合女性数学教育历史与现状,从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角度对女性数学教学和女性数学学习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了在此背景下兴起的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情况及问题,为我国数学教育中的性别公平建设,为女性数学教育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黄元臻[5](2020)在《STEAM视角下高职数学建模的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学建模因其学科的交叉融合性和实践操作性,被认为是解决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高职生掌握好数学建模能极大的帮助其提升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国际上逐渐兴起的跨学科STEAM教育为高职数学建模教学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它帮助学生从科学情境、技术手段、工程思维、数学知识以及艺术素养的角度解决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因此具有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价值。重新审视STEAM视角下数学建模的职业教育,可为我国当前高职数学建模教学提供一条新路径。本文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与数学建模课程的整合,选取泉州市某高职院校一年级智能控制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进行探讨高职阶段数学建模教育。首先,对2010至2019年近10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试题进行内容分析,并对高职生进行数学建模教学调查问卷,结合高职一线教师的访谈了解关于高职数学建模的教学现状。其次,依据STEAM教育理念与数学建模课程,提出教学目标矩阵。而后提出了整合STEAM的数学建模课程设计,从而进行课堂教学实验研究,具体为选取前测成绩不存在显着差异的班级作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班采取STEAM理念进行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无关变量均相同,并在教学期间通过课堂观察量表记录高职生课堂学习行为。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后测与教学满意度问卷,所得的问卷数据、后测成绩以及课堂观察数据均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进而结合分析研究、学生后期访谈与学生期末实训的工程产品提出教学建议。研究结论:实验班高职生进行了三个月的融合STEAM理念的高职数学建模课程后,高职生的表征简化、数学模型化以及发散性创新思维能力水平显着提高,应用水平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学满意度方面,实验班学生在学科兴趣、学习活动、创新思维、学习效果与教学认同度方面与对照班学生存在显着性差异。课堂观察方面,实验班学生在倾听行为、言语行为以及实践行为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思考行为与无关学习行为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班学生的工程思维对工程产品的制作具有优化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跨学科选取教学内容、适当补充前置数学知识、增强学生“长思考”的能力、通过多元表征深入理解数学建模、深化工程思维与工程产品间的联接。
杨亚平[6](2016)在《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文中指出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缩写。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旨在将STEM领域的核心内容置于真实的、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中,采用问题解决驱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支持学生数学和(或)科学内容学习,帮助学生习得工程设计和(或)技术手段,同时,通过强调展示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科之间的整合帮助学生理解学科间的紧密联系,体会学科的价值,培养21世纪新技能及对STEM学科的积极态度、投身STEM事业的热情。整合性STEM教育有助于我国工程类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化到数学学科,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不仅支持学生的数学学习,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态度、促进其对数学和工程关系的理解,使数学教育真正服务于工程专业。本研究以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设计研究为方法论指导,借鉴设计研究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研究范型——“形成性研究”的具体方式,经过教学模式原型的提出、三轮迭代实施和修正,最终得到了可行的、有效的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简称"ste-M-hve教学模式”)。本研究旨在为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同时开启整合性STEM教育在我国高职领域的新篇章。围绕“如何在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建构适合我国高职工程类专业的数学教学模式”这一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了三个子问题:1、如何基于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结合我国高职数学教育现状提出教学模式原型?2、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修正教学模式?3、该教学模式能够产生怎样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本研究在以下三方面展开工作:第一,基于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结合高职数学教育现状提出教学模式原型。研究基于文献分析中所界定的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内涵及核心要素,参考优质的整合性STEM教学原则以及工程设计的一般流程,结合高职数学教育现状,提出教学模式原型。第二,在教学实施中修正教学模式原型,得到稳定可行的教学模式。笔者进入某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相关专业教师的帮助下,将教学模式原型具身化,设计了三轮教学,并在教学(每轮3周左右)实施过程中,根据参与者的反馈、课堂观察等,反复修正教学模式。小到语义误解,大到教学环节的顺序等,笔者都进行了调整。第三,评估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从数学成绩、数学态度和“其他”三方面考察了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数学成绩和数学态度主要通过教学前后的定量数据分析,并辅以学生访谈佐证。“其他”方面主要涉及工程设计流程、工程思维、技术等,笔者通过扎根学生访谈,建立编码框架对该部分进行质性分析。本文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构建了可行有效的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包含六个教学环节:创设工程情境环节;研究问题并初步构想环节;教师引导数学化环节;分析改进环节;拓展情境中的数学内容——数学内部和数学应用环节;作品展示评价和反思环节。其中第2、3、4环节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循环系统。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课堂分析、访谈和测试表明,ste-M-hve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学生习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实验班学生在数学概念理解和应用两方面的成绩显着优于对照班学生,但在数学基础计算方面与对照班没有明显差别),而且能够对学生的数学态度有所促进。同时,ste-M-hve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工程设计流程、工程思维、技术等方面有所发展。
刘姣[7](2014)在《基于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研究 ——以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的发展中越来越受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高等数学是其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目前的高职数学课程,从数学学科内部出发建立课程体系,一方面较少顾及学生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不能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及工作发展的需求。基于目前高职数学课程与学生水平及需求之间的矛盾,笔者选择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作为研究案例,提出了以下两个研究问题,即:(1)基于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哪些数学知识与技能?(2)基于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哪些与数学知识和技能相关的信息技术?基于研究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综述: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研究,了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外延、目标定位及发展情况,高职数学课程的定位及现状,以及高职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二,工作场所中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了解这一领域的国际研究机构和团体的研究成果,及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等;三,美国与新加坡职业数学课程中的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AMATYC编制的两份数学课程标准《Crossroads in Mathematics》和《Beyond Crossroads》、美国两年制社区学院的数学课程结构、美国课程基础项目成果,以及新加坡理工学院的数学课程设计;四,课程设计理论,选择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课程设计的核心环节,Lisa R. Lattuca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学术计划和AMATYC与利益相关者合作的框架,构成了本文研究设计的两个维度。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本分析法、观察访谈与问卷调查等。参与者有某航空公司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含已毕业学生)、一年级学生、专业教师、计算机教师与数学教师。笔者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编制了1份问卷、1份观察提纲,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针对不同人员的11份访谈提纲。收集的数据资料有:工作场所中的文本资料、专业教材、数学教材、计算机教材,一年级8个班学生的问卷调查与6名学生的访谈资料,以及工作人员(含已毕业学生)、专业教师、计算机教师与数学教师的访谈资料。笔者使用了SPSS19.0和ATLAS.ti分别对问卷和访谈转录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形成了概念分析框架(如图),采取二次编码、三角互证、受访者检验等方式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研究结论:(1)数学知识与技能。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学生专业学习与工作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主要是统计与运筹,但该学院开设的数学课程主要提供微积分相应内容;该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对待数学的态度消极。(2)相关的信息技术。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学生专业学习与工作需要的相关信息技术主要是Excel的高级管理与分析功能,但计算机课程并不教授Excel高级分析功能,且数学课程并不教授信息技术;该专业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薄弱。建议:(1)适当削弱微积分的地位,相应增加统计与运筹知识;(2)使用相关信息技术教学,巩固中小学阶段的统计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大学阶段的统计与运筹知识;(3)以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与工作场所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选择高职数学课程的内容;(4)将数学学科内容与专业和工作的需求相融合,以工作中的实际数据为背景开发数学教学案例;(5)各类人员对数学课程的必要性达成统一认识,创建适当平台,加强数学教师、计算机教师、专业教师以及行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不同课程之间合理衔接或整合;(6)进一步明确“必须够用为度”的“度”,应定位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而不是最低入职要求。
李开慧[8](2013)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改进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高等数学教材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应借鉴国外高职教育数学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准确把握高职教育高等数学教材建设中的原则,努力对我国高职教育高等数学教材建设进行改进。
石勇[9](2011)在《高职高数课紧贴专业需要的必要性与教学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数学是高校工科类专业中的公共基础学科,它是学习其它各专业学科知识的有力工具,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的教育类型,其产生才是近十几年的新鲜事物。它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第一线的技术工人。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迫切呼唤高职教育工作者从实际出发,并结合所教专业,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来进行有力的教学改革,体现联系实际、注重应用,重视创新的高职教育特色。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有:1、探讨高职高数课与专业需要相脱节的现象,找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2、探讨高数课紧贴专业需要的必要性及主要教学对策。首先,本文针对高职教学的特点,从高职学生现状、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及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现状提出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并讨论了课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然后,本文指出了国内外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在先行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某些专业为例,进行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在专业中进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并提出了改革的建议。最后,本文研究了高数课与专业课结合的一些教学策略。通过对高数课与专业的分析,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主要有:激发学生高等数学的兴趣,指导学生选择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按专业编订高数讲义或教材,模块化教学,灵活改进课时数等。
王荣琴[10](2008)在《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高职数学教育面临的困境,根据高职数学课程目标,通过分析课程的四种组成成分,提出了高职数学课程的改革思路,并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活动方式"为切入点,探索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实施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构建高职数学模块教材,并在教材中渗透数学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块内容,实现高职教育"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数学课程",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高等数学》课程体系。
二、高职数学教材开发与创新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数学教材开发与创新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
四、课程思政背景下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一)数学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 |
(二)数学课程思政的构想 |
五、实践 |
(2)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课程思政 |
1.2.2 函数模型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理论意义 |
1.3.3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框架 |
2.1 文献综述 |
2.1.1“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 |
2.1.2“课程思政”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
2.1.3 函数模型的教学价值 |
2.1.4 函数模型的教学设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认知负荷理论 |
2.3 理论框架 |
2.3.1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理论框架 |
2.3.2 高中数学课程思政维度划分的理论框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教师访谈提纲 |
3.3.2 学生调查问卷 |
3.3.3 学生前测试卷 |
3.3.4 学生后测试卷 |
3.3.5 学生后测问卷 |
3.4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教学设计 |
4.1 教学设计目标 |
4.2 教学设计构思 |
4.3 教学设计原则 |
4.4 教学时间安排与进度 |
4.5 教学设计示例 |
第五章 “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教学问卷与访谈分析 |
5.1 课程思政的融入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结果分析 |
5.2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情况的总体特征 |
5.3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题教学的前后差异比较分析 |
5.3.1 前后测总体数据的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
5.3.2 数学品格维度的前后测数据的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
5.3.3 文化素养维度的前后测数据的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
5.3.4 价值理念维度的前后测数据的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
5.4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6.1 讨论 |
6.1.1 关于课程思政的融入对学生成绩影响的讨论 |
6.1.2 关于专题教学整体实践效果的讨论 |
6.1.3 关于课程思政各个子维度的实践效果比较研究 |
6.2 结论 |
6.3 建议 |
6.3.1 丰富课程思政交流形式,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意识 |
6.3.2 以数学为基点联系社会热点,拓宽教师思政储备 |
6.3.3 分阶段制定思政育人目标,学科间共享思政成果 |
6.3.4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形式,于互动中达到育人实效 |
6.3.5 弘扬优秀文化与先进事迹,营造良好思政环境 |
6.3.6 质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细化思政考核方式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教学设计前)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教学实践后) |
附录三 学生预测试调查问卷(第一版) |
附录四 学生预测试调查问卷(第二版) |
附录五 学生正式前测调查问卷 |
附录六 学生正式后测调查问卷 |
附录七 专家意见表 |
附录八 专家评价表 |
附录九 学生后测试题 |
致谢 |
(3)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STEM教育的一般研究 |
二、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审视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课程史研究的理论审视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
三、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的研究方法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深化STEM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
二、为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提供参考经验 |
第二章 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 |
一、STEM教育发展矛盾的梳理 |
二、推动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基本解释 |
第二节 STEM教育发展的矛盾结构变化与阶段划分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孕育STEM教育思想萌芽 |
二、工程教育的加入带动STEM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三、政府力量主导学校课程改革与STEM教育制度化建设 |
四、课程专家主导的STEM教育标准化课程体系构建 |
第三章 科学教育改革中的STEM教育思想萌芽 |
第一节 学校教育面临转型课题 |
一、精英化科学教育难以满足大量技术型人才需求 |
二、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教育式微 |
第二节 科学教育新特征的出现 |
一、不同团体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试验 |
二、多重改革下科学教育呈现新特征 |
第三节 科工教育改革的实践火种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下的科学课程整合实践 |
二、前瞻性却举步维艰的工程教育项目发展 |
第四节 思想萌芽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STEM教育的理论基础大致形成 |
二、STEM教育的实践路径初见端倪 |
三、STEM概念发展尚未完善 |
第四章 工程教育推动的STEM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第一节 STEM人才预警与工程教育的纳入 |
一、硬科学专业选择持续遇冷引发STEM劳动力危机 |
二、STEM本土人才储备需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 |
三、基础教育中纳入工程教育实现STEM专业准备 |
第二节 依托工程教育实现STEM教育完整拼图 |
一、以工程教育作为STEM整合的“催化剂” |
二、“术语”出现与STEM教育步入系统化发展 |
第三节 民间大型学术团体主导的STEM课程研究 |
一、STEM课程改革全国示范项目出现——以“项目引路计划”为例 |
二、《学生如何学习科学》发布与对探究式教学手段的重新思考 |
三、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引导的全国性STEM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 |
第四节 STEM课程体系的初建表现 |
一、STEM课程理念共识初步形成 |
二、STEM课程开发技术层面的经验累积 |
三、多方主体尚未形成发展合力 |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的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 |
第一节 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式发展需求 |
一、联邦政府的“风险投资” |
二、标准化运动下STEM教学质量堪忧 |
三、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上升进程 |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STEM教育政策建设 |
一、大力度财政拨款为STEM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
二、STEM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
三、以竞争性拨款项目调动各方STEM教育参与热情 |
四、立法以昭示发展STEM教育的国家意志 |
第三节 政府引领下STEM教育多主体发展合力形成 |
一、联邦主导下民间组织的STEM教育推动路径 |
二、“多元主体”STEM教育改革模式形成 |
第四节 制度化推进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点 |
一、为满足国家劳动力需求而发展的STEM教育 |
二、STEM教育价值唤醒研究的热潮 |
三、趋向多元的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 |
第六章 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 |
第一节 STEM教育发展面临内外困境 |
一、再工业化战略持续升级带来STEM劳动力需求倍增 |
二、STEM教育实施出现形式主义危机 |
三、功利主义反噬STEM劳动力培养效率 |
第二节 迈向标准化的STEM课程建设 |
一、横纵衔接的STEM课程体系 |
二、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 |
三、内容性与表现性一致的STEM课程实施标准 |
第三节 标准化课程建设阶段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课程专家成为STEM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 |
二、纳入人文学科提升STEM教育育人价值 |
三、强化问责保障STEM教育发展质量 |
四、层次分明的课程实施体系实现STEM教育有效落地 |
第七章 STEM教育发展机制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机制解析 |
一、从外力推进到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 |
二、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 |
三、由多元走向统一的课程实施机制 |
第二节 美国STEM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
2.1 理论基础 |
2.1.1 理论介绍 |
2.1.2 概念界定 |
2.2 研究背景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研究时期划分 |
第3章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回顾 |
3.1 封建社会——零星的家庭教育 |
3.2 1840 -1949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 |
3.3 1949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 |
3.3.1 1949 -1956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3.3.2 1957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 |
3.4 女数学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4.1 时期背景 |
4.1.1 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 |
4.1.2 数学教育理念 |
4.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4.2.1 女性受小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2 女性受中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3 存在的问题 |
4.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4.3.1 女数学家 |
4.3.2 女性数学教师 |
4.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4.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4.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4.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5.1 时期背景 |
5.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5.1.2 数学教育理念 |
5.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5.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5.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5.2.3 存在的问题 |
5.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5.3.1 女数学家 |
5.3.2 女性数学教师 |
5.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5.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5.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5.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巩固提高时期(2000 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 |
6.1 时期背景 |
6.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6.1.2 数学教育理念 |
6.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6.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6.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6.2.3 存在的问题 |
6.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6.3.1 女数学家 |
6.3.2 女性数学教师 |
6.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6.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6.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6.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6.4.3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验教训与挑战 |
7.2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发展 |
7.2.1 发展概况 |
7.2.2 存在问题 |
7.2.3 影响因素 |
7.2.4 相关建议 |
7.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 |
7.3.1 结论 |
7.3.2 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STEAM视角下高职数学建模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职生应用能力的缺失与数学建模课程的矛盾 |
1.1.2 跨学科STEAM教育的兴起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培养高职应用型人才 |
1.3.2 提供高职数学建模教学新路径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STEAM教育 |
2.1.2 数学建模 |
2.2 研究综述 |
2.2.1 STEAM教育的研究综述 |
2.2.2 数学建模的研究综述 |
2.2.3 STEAM教学的研究综述 |
2.2.4 数学建模教学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4.1 基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试题的调查与分析 |
4.2 基于学生问卷的调查与分析 |
4.2.1 学生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4.2.2 学生问卷分析 |
4.3 基于学生访谈的调查 |
4.4 基于教师访谈的调查与分析 |
第五章 STEAM视角下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的实验研究 |
5.1 教学目标矩阵设计 |
5.2 STEAM视角下数学建模教学设计 |
5.2.1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设计 |
5.2.2 STEAM课程教学设计 |
5.2.3 整合STEAM的数学建模课程教学设计 |
5.3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
5.4 实验前测 |
5.5 教学案例 |
5.5.1 教学活动流程 |
5.5.2 教学目标矩阵 |
5.5.3 教学过程 |
第六章 STEAM视角下高职数学建模教学的实验分析 |
6.1 实验后测分析 |
6.1.1 测试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6.1.2 后测相关性分析 |
6.1.3 后测各维度分析 |
6.2 教学满意度问卷分析 |
6.2.1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6.2.2 样本T检验分析 |
6.3 课堂观察量表分析 |
6.3.1 课堂观察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 |
6.3.2 一级维度学习行为的统计检验 |
6.3.3 二级维度学习行为的统计检验 |
6.4 学生工程思维对工程产品的优化作用 |
6.5 学生后期访谈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教学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6)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职业教育的使命及现状间的矛盾 |
1.1.2 高职数学教育的使命及现状间的矛盾 |
1.1.3 整合性STEM教育提供一种解决途径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提供高职数学教学新途径 |
1.3.2 加快我国高职阶段的STEM教育研究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高职数学教育的相关研究 |
2.1.1 高职数学教育 |
2.1.2 关于国内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2.1.3 关于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的小结与启示 |
2.2 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 |
2.2.1 STEM教育的提出背景 |
2.2.2 STEM教育的发展进程 |
2.2.3 STEM教育的多元理解 |
2.3 关于整合性STEM教育与教学的研究 |
2.3.1 整合性STEM教育的教学目标 |
2.3.2 整合性STEM教育的整合途径 |
2.3.3 整合性STEM教育的教学方法 |
2.3.4 整合性STEM教育的教学原则 |
2.3.5 小结 |
2.4 整合性STEM教育国内外的研究 |
2.4.1 美国社区大学的整合性STEM教育 |
2.4.2 国内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 |
2.4.3 小结 |
2.5 关键概念界定 |
2.5.1 整合性STEM教育 |
2.5.2 工程和工程类专业 |
2.5.3 教学模式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何为设计研究? |
3.1.2 为何采用设计研究? |
3.2 研究设计构思 |
3.2.1 研究整体设计 |
3.2.2 教学所选数学内容分析 |
3.3 研究对象及参与者 |
3.3.1 学校 |
3.3.2 教师 |
3.3.3 学生 |
3.3.4 教材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1 数据的收集过程与工具 |
3.4.2 数据分析方法及编码框架 |
3.5 研究的信度、效度及伦理 |
3.5.1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
3.5.2 研究伦理 |
第四章 教学模式原型的建构 |
4.1 整合性STEM教育的核心要素 |
4.1.1 学科整合 |
4.1.2 工程情境 |
4.1.3 问题解决驱动并以学生为中心 |
4.1.4 支持数学和(或)科学的学习 |
4.1.5 核心要素小结 |
4.2 ste-M-hve教学模式原型 |
4.2.1 指导思想 |
4.2.2 教学目标 |
4.2.3 操作程序 |
4.2.4 实施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一轮教学——三角学 |
5.1 教学模式原型具身化 |
5.1.1 工程情境的设计 |
5.1.2 三角学教学过程的设计 |
5.1.3 学习的支持设计 |
5.2 教学实施效果微观分析 |
5.2.1 教学实施的基本结构 |
5.2.2 教学实施的进程分析 |
5.2.3 教学实施及访谈分析 |
5.3 教学模式的反思和调整 |
5.3.1 工程情境的调整 |
5.3.2 教学环节的调整 |
5.3.3 评价的反思和调整 |
5.4 三角学小结 |
第六章 第二轮教学——导数 |
6.1 教学模式具身化 |
6.1.1 工程情境的设计 |
6.1.2 导数教学的设计思路 |
6.1.3 学习的支持设计 |
6.2 教学实施效果微观分析 |
6.2.1 课堂实施的基本结构 |
6.2.2 教学实施及访谈分析 |
6.3 教学模式的反思和调整 |
6.3.1 工程情境反思和调整 |
6.3.2 教学环节的反思和调整 |
6.3.3 评价体系反思和调整 |
6.4 导数小结 |
第七章 第三轮教学——不定积分 |
7.1 教学模式具身化 |
7.1.1 工程情境的设计 |
7.1.2 不定积分教学过程的设计 |
7.1.3 学习的支持设计 |
7.1.4 小结 |
7.2 教学实施效果微观分析 |
7.2.1 课堂实施的基本结构 |
7.2.2 教学实施及访谈分析 |
7.3 教学模式的反思和展望 |
7.3.1 工程情境的反思和展望 |
7.3.2 教学环节的反思和展望 |
7.3.3 评价体系的反思和展望 |
7.4 不定积分小结 |
第八章 教学效果总述 |
8.1 ste-M-hve教学模式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
8.1.1 学生数学知识前测分析 |
8.1.2 ste-M-hve教学模式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
8.1.3 结果与讨论 |
8.1.4 小结 |
8.2 ste-M-hve教学模式对数学态度的影响 |
8.2.1 态度调查问卷概况及其设计理由 |
8.2.2 态度调查问卷预测分析 |
8.2.3 数学态度的横向与纵向对比评估 |
8.2.4 结果讨论 |
8.2.5 小结 |
8.3 ste-M-hve教学模式对其它方面的影响 |
8.3.1 工程思维 |
8.3.2 技术与其它潜在目标 |
8.4 本章总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9.1 研究结论——ste-M-hve教学模式 |
9.1.1 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
9.1.2 教学环节 |
9.1.3 实施建议 |
9.2 反思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工程类高职学生数学态度调研 |
附录2 学生水平初测试卷 |
附录3 数学知识测试卷 |
附录4 三角学教学模式调查 |
附录5 导数教学模式调查 |
附录6 不定积分教学模式调查 |
附录7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8 评审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9 建造行业数学学术水平标准及频数 |
附录10 实训楼B座外墙面平面图测 |
附录11 三角学头脑风暴单 |
附录12 三角学设计草案书 |
附录13 三角学方案改进书 |
附录14 水平角观测手簿 |
附录15 手持测距仪观测手簿 |
附录16 三角学海报绘制建议 |
附录17 三角学项目评价标准 |
附录18 团队成员自评、互评表 |
附录19 团队成员工作总结表 |
附录20 幕墙建筑公司定价决策 |
附录21 导数头脑风暴单 |
附录22 导数初步决策单 |
附录23 导数研究索引 |
附录24 导数决策改进书 |
附录25 导数海报绘制建议 |
附录26 导数小组报告评分表 |
附录27 玻璃幕墙立柱选材设计 |
附录28 不定积分初步决策单 |
附录29 不定积分研究索引 |
附录30 不定积分决策改进书 |
附录31 不定积分海报绘制建议 |
附录32 不定积分报告评分标准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研究 ——以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问题提出 |
1.1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 |
1.1.1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
1.1.2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
1.2 国内外职业数学课程 |
1.2.1 国内高职数学课程 |
1.2.2 国际职业数学课程 |
1.3 研究对象及其选择理由 |
1.3.1 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
1.3.2 运输专业 |
1.3.3 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
1.4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及阅读导引 |
1.5.1 论文结构 |
1.5.2 阅读导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国高职数学教育的相关研究 |
2.1.1 高等职业教育 |
2.1.2 高职数学课程 |
2.2 工作中的数学需求研究 |
2.2.1 研究机构及团队 |
2.2.2 研究成果及方法 |
2.3 美国与新加坡职业数学课程 |
2.3.1 美国两年制社区学院 |
2.3.2 新加坡理工学院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参与者 |
3.2.1 某航空公司及工作人员 |
3.2.2 一年级学生 |
3.2.3 专业教师与计算机教师 |
3.2.4 数学教师 |
3.3 研究工具 |
3.3.1 工作人员的访谈提纲 |
3.3.2 一年级学生的问卷及访谈提纲 |
3.3.3 专业教师的访谈提纲 |
3.3.4 计算机教师的访谈提纲 |
3.3.5 数学教师的访谈提纲 |
3.4 研究流程 |
3.5 数据收集及处理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处理 |
3.6 信度效度说明 |
3.7 伦理道德 |
第4章 数学知识与技能 |
4.1 学生的数学基础与态度 |
4.1.1 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 |
4.1.2 一年级学生的态度 |
4.1.3 已毕业学生的态度 |
4.2 工作场所中的需求 |
4.2.1 工作中的文本分析 |
4.2.2 工作人员的访谈分析 |
4.2.3 工作人员的态度 |
4.3 专业学习中的需求 |
4.3.1 专业教材的分析 |
4.3.2 专业教师的访谈分析 |
4.3.3 专业教师的态度 |
4.4 数学课程现状 |
4.4.1 数学教材的分析 |
4.4.2 数学教师的访谈分析 |
4.4.3 数学教师的态度 |
第5章 相关的信息技术 |
5.1 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 |
5.2 工作场所中的需求 |
5.3 专业学习中的需求 |
5.4 计算机课程现状 |
5.5 数学课程现状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的信息技术 |
6.2 各类人员对高职数学的矛盾态度 |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民航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附录2 美国数学课程结构 |
附录3 Lisa社会文化情景下的学术计划 |
附录4 Stark情景过滤模型 |
附录5 AMATYC相关利益合作者 |
附录6 工作场所中的观察与访谈提纲 |
附录7 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8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9 计算机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10 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11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
附录12 坐席四则运算案例 |
附录13 差错分析 |
附录14 编程中的数学逻辑 |
附录15 KPI指标 |
附录16 话务异常点与预测误差分析 |
附录17 客服中心业务运营日报 |
附录18 数学术语 |
附录19 工作场所中的案例分析 |
附录20 呼叫中心培训 |
附录21 运输专业的两套数学教材目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学术活动 |
(8)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改进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高职教育高等数学教材建设各阶段的成就及存在问题 |
(一)起步阶段的建设成就及存在问题 |
(二)发展阶段的建设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二、改进我国高职教育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路径 |
(一)借鉴国外高职数学教材建设的成功经验 |
1. 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定位恰当。 |
2. 教学内容选取适当。 |
3. 注重应用。 |
4. 强调“数形结合”。 |
(二)确定科学的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目标 |
(三)遵循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特有原则 |
1.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
2. 承上启下原则。 |
3. 与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原则。 |
4. 可持续性原则。 |
(9)高职高数课紧贴专业需要的必要性与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问题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高职概述及理论政策依据 |
第二节 国内外高职高数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高职高数课紧贴专业需要的课改认识 |
第一节 高职院校高数课教学现状 |
第二节 高职院校高数课程体系 |
第三节 高职院校高数课程改革的再认识 |
第四章 高职高数课紧贴专业需要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高数课紧贴专业需要的教学对策 |
第一节 高数课紧贴专业需要的教学原则 |
第二节 高数课紧贴专业需要具体教学措施 |
第六章 高数课紧贴专业需要的相关教学实验 |
第一节 教学实验设计方案 |
第二节 实验结果分析及意义 |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一、本研究结论及创新之处 |
二、本研究的进一步建议与今后研究方向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施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
(一)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核心任务——课程改革 |
(二) 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数学》课程的现状 |
二、现行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高等数学》课程体系与高职教育的实际需要脱节 |
(二) 《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脱节 |
(三) 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 |
(四) 学生评价形式单一 |
三、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
(一) 数学课程的含义 |
(二)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
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
(一) 构建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思路和方法 |
(二) 构建专业适用的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知识模块 |
(三) 在应用信息技术支持下, 改进课程实施活动方式 |
1.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改进教学方法 |
(1)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
(2) 将计数器、数学软件、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引入课堂 |
(3)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课程评价体系 |
四、高职数学教材开发与创新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设计研究[J]. 张丽清,刘秀芬,赵家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6)
- [2]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函数模型的应用”专题为例[D]. 孙贺.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3]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D]. 杜文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D]. 冯俊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STEAM视角下高职数学建模的教学研究[D]. 黄元臻. 集美大学, 2020(08)
- [6]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D]. 杨亚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7]基于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研究 ——以某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专业为例[D]. 刘姣.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 [8]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改进探索[J]. 李开慧. 中国成人教育, 2013(12)
- [9]高职高数课紧贴专业需要的必要性与教学探索[D]. 石勇.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10]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王荣琴. 昆明大学学报,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