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互联网世界的新轴心

电子商务:互联网世界的新轴心

一、电子商务:互联网世界新轴心(论文文献综述)

侯宪利[1](2020)在《“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深刻地变革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哲学变革。在人类社会这场数字化变革的进程中,互联网实现了由最初作为“工具型应用”的“+互联网”到作为“构成社会基本生产组织要素”的“互联网+”的跃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重构了以共享经济为特色的网络时代新型生产关系,拓展了人类生存和交往的新时空,形成了“开放、创新、普惠、共享、自由、平等、包容”的互联网核心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人类社会这场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互联网重构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的关系,变革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互联网+”所体现的哲学理念是对传统工业社会价值理念的批判,重构了信息社会重要的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尤其是“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有必要进行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互联网转向”:把“镜头”对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诸如思维与存在、现实与虚拟、技术与人文、自由与必然、主客体的融合重构、人类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现实的哲学问题,并在回答这些问题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人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回归”,推动“人类解放”。“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新型生产工具,由劳动者和“互联网+”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网络生产方式,是人类有史以来第四代生产方式,其最大特点是劳动者与机器分离的“分离生产方式”。这种“分离生产方式”是一场全新的颠覆性革命,将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当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史无前例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泛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综合利用,互联网已逐步由最初作为一项技术的“信息沟通工具”上升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生态平台”,已经由消费领域深入到生产领域和文化生态领域。“互联网+”多维度地推动了互联网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生态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的跃升,“互联网+”由此逐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传递方式,重构了新的生产力要素和网络时代的新型生产关系,使信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数字化转型,催生了互联网哲学理念,促进人类社会由“传统大机器生产”的工业社会向“现代科技智慧型生产”的信息智能社会转变。“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变革既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又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变革的考察和研究,探寻“批判的互联网”对传统工业社会现代性的批判价值,并通过对“互联网的批判”研究,剖析互联网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内核,规避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倡导东西方文明在互联网时代的交融互鉴,以互联网生态化的多维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构网络时代“开放、共享、包容”的全球人类核心价值观,力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借鉴。

邢璐[2](2020)在《新《广告法》视域下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我国媒介格局的变化,在Web2.0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拓展了微内容的作用并根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产生了开放、庞大且丰富的在线话语空间,至此,基于用户关系生产与交换内容的自媒体诞生。而Web3.0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突破,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9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达99.3%1(CNNIC,2020),加速自媒体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分享、互动交流、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发现具有开放平台、社交纽带、双向传播等特质的自媒体在商业信息传播中蕴涵的巨大价值和发展潜力,开始利用自媒体广告进行推广营销,自媒体广告也因此成为互联网营销的新风口。但是,由于内部活动主体在商业价值观上的缺陷,外部监管的不力,自媒体广告乱象渐渐浮出水面;广告导向不正、虚假广告、个人信息滥用等问题层出不穷;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破坏了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更有甚者影响着社会风气。因此,自媒体广告监管问题成为学界、业界共同瞩目的焦点。新《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相继出台,明确了自媒体广告的法律边界,作为互联网广告的类型之一,自媒体广告纳入新法新规监管范围。而依托新法新规,目前我国形成了以政府监管为主,辅以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管的自媒体广告监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有效作用。但是,自媒体广告形式、技术、传播链太过复杂,部分问题也未在法律法规中得以明确,造成监管部门在具体监管过程中的无力。本文正是在依托新《广告法》形成监管环境的视域下找出自媒体广告监管真正的难点与原因所在,给予有针对性、可操作的策略建议。据此,本文拟定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调查研究法三种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本文研究视角——新《广告法》视域,研究对象——自媒体广告进行理论铺陈;通过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深度访谈法切实分析自媒体广告监管难点及成因;在此基础上主要得出如下四个方面的观点:一是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整体发展状况是较负面的状态;二是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难点体现在广告性质界定难、监管部门执法难、监测技术覆盖难、活动主体自律难与消费者自我保护难;三是造成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困难的原因在于法律法规未对软文类广告明确规制、行政体系不畅影响自媒体广告执法、广告监测技术滞后于行业发展速度、活动主体在商业价值观上存在缺陷、消费者主动参与广告监管动力不足;四是针对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难点,提出多维强化自媒体广告明示义务、建立自媒体广告监管长效机制、运用专业广告监测技术助力监管、提升自媒体广告行业伦理道德素养、加强公众参与监管的意识能力五点对策。通过本文研究过程与最终结果,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现行模式、发展状态得以清楚呈现,存在的困难及成因也得以论证明晰,这不仅补充、丰富了国内关于自媒体广告及其监管的学术成果,也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更为全面、有效的自媒体广告监管以维护自媒体广告乃至整个互联网广告健康发展的目的所在。本文研究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逻辑,具体来看,共分为九个部分:第1章,绪论。本章在阐述本文研究背景的基础上,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同时通过梳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着作并对研究现状、主要成果进行综述,明确了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同时对拟定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重难点进行了介绍。第2章,新《广告法》视域概述。本章结合现象学重要概念“视域”的相关阐释,得出本文新《广告法》视域概念并分析出其蕴涵的逻辑性、全面性特征,继而对新《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颁布的背景、意义及有关互联网广告、自媒体广告的规制进行梳理,了解新法新规出台后形成的法律环境。第3章,自媒体广告概述。本章对自媒体广告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回顾了自媒体广告的发展背景,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从传播主体、内容领域、表现形式、投放平台四个角度对自媒体广告进行分类,总结出自媒体广告传播具有传播主体的广泛性、传播形式的隐匿性、传播过程的互动性及传播效果的针对性四大特征,也将自媒体广告对广告产业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述。第4章,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概述。本章从监管部门、监管模式、监管进程三个方面系统性地分析了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现状,并对其概念、类型及特征做出分析,同时解释说明了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实证研究做好准备。第5章,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文本分析。本章选取了具有代表性、权威性、针对性的七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报导的有关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新闻做文本分析,具体使用了文本分析法与连续比较法两种研究方法,利用前者的情感分析技术得出目前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整体发展状况;利用后者的编码分析技术归纳出我国自媒体广告违法违规主要类型及原因。第6章,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调查研究。本章具体使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方法,前者用于了解自媒体广告受众对于自媒体广告监管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后者用于了解自媒体广告主管部门实施监管的流程、手段与难点。第7章,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难点及其原因。本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总结出了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难点体现在广告性质界定难、监管部门执法难、监测技术覆盖难、活动主体自律难与消费者自我保护难五个方面,同时有针对性地分析出相应原因。第8章,新《广告法》视域下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对策。本章针对上一章节分析出的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难点及原因,提出多维强化自媒体广告明示义务、建立自媒体广告监管长效机制、运用专业广告监测技术助力监管、提升自媒体广告行业伦理道德素养、加强公众参与监管的意识能力五个方面的对策。结论。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优化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策略的一般性结论。

马丽[3](2019)在《网络交易平台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平台是一个具有变革性的概念,彻底大范围的改变了商业、经济和社会。平台的崛起带来了显着的效率改进、创新能力提升和扩大的消费者选择,加速商业模式更迭,引发经济结构、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本文从多视角对平台的基本含义进行比较研究,并在网络平台分类的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网络交易平台,网络交易平台的发展也成为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即平台经济。网络交易平台在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负面问题和潜在的危害。网络交易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线下市场的大多数失灵现象,由于互联网所特有的虚拟性、开放性、网络效应等特征,同时网络交易平台中也会衍生出新的更为错综复杂的网络市场失灵的法律问题,给政府公共规制带来严峻的挑战。政府对网络交易平台直接规制方式存在诸多困境,网络交易平台规模之大、信息变化之快以及参与者情况之复杂,极大地钳制的法律的直接支配能力,国家立法者常滞后于技术更新和平台经济发展的步伐,新型在线服务也无法匹配既有规制规则。在执法过程中,更因公共执法资源有限,无法有效执行与贯彻法规命令与禁止的事项。抑或是纵使理论上可为有效管制,但单向度的命令——控制型规制方式因忽略平台独特的运作逻辑,实践中常遭到管制对象的拒绝配合,削弱了被管制者与规制机构分享信息、共同解决问题的意愿。在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产生公共规制危机时,治理理论对此提供了对症的良方,治理理论能更好的容纳平台经济所面临的分散化治理实践。本文以治理理论为理论工具,探讨疏解平台经济发展带来的管理难题,触发了治理理论的更新,再通过审视和反思具体平台视域中的规制实践,从行政法视角提出平台治理体系革新的制度框架。在网络交易平台治理行动结构中,在法治框架下建立一个由“主体——行为——责任”构成的制度分析框架展开论述。在治理主体层面,国家并不具备治理绝对独占地位,平台企业、社会组织乃至用户在一定条件下皆为治理主体。根据各治理主体的相对优势与治理能力,确定各方在平台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功能作用,引入辅助性原则这一理论工具,厘清各治理层次之间的关系,并在合理分层的基础上建构合作关系,推动政府、平台、社会的协同合作;在治理行为层面,通过描绘行政规制工具谱系,深入分析每一种治理行为方式的优劣对比,推动单向度的命令控制型手段转向事中事后的、柔性协商的多元规制方式。此外,平台与其他适格的社会治理主体也在自己设定规制标准并实施规制,并具有相应的技术治理手段。最后,动态审视治理过程,关注各治理行为方式在规则的制定、监督和执行三个层面的组合创新;在治理的责任层面,国家与平台服务商分享权力和共担责任,因此必须基于二者在平台治理中的角色与功能划定治理责任。从平台服务商而言,势必承担与其治理角色一致的技术治理责任。从国家角度看,责任承担方式从履行责任转变为担保责任,在平台治理语境中主要包括对平台自我规制的公共监督以及建构对用户的权利救济途径。论文对法治框架下的网络交易平台治理问题进行研究,摆脱以政府管制为研究中心的局限,将治理理论与行政法革新相结合,为网络交易平台治理提供新的研究视野与理论工具,对平台治理主体、治理工具以及治理责任等内容的充实也构成了新的问题解决的实践框架或相关脉络,进而探索出了新的问题域,丰富了学术界关于平台治理的研究。

戚佳依[4](2018)在《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线上宣传与发行策略研究》文中指出2012年,以5V特点,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席卷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Big data)开始兴起,互联网在市场把握与运作中有了更为准确的参照性和针对性。在这个“流量就是价值”的互联网时代,电影从文本创作、生产,到整体产业链的运作都与互联网有着日渐紧密的互为作用关系,跨界资源整合的电影格局已然形成。电影宣发在互联网背景下,也呈现出有别于前互联网时代的新的运营模式和新的营销策略,“互联网+”与电影宣发在跨文本、跨媒介的资源整合过程中,使得宣发的广度和深度都进一步增强。在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宣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一部影片市场表现成功与否的一个结构性要素,甚至可以说宣发已经成为电影生产链的轴心,而线上宣发在功能层面所作用的已不仅仅关涉传播广度或影片票房,线上宣发的运作模式已经对当下电影产业的整体形态,以及社会与受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等层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姚黎黎[5](2017)在《互联网平台免费服务提供者义务之设定》文中指出互联网不断重塑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用户在使用电子邮箱、搜索引擎、即时通讯和社交平台等"免费"服务时,必须同意网络服务提供者制定的网络服务协议的所有条款。网络免费服务协议是一类新型合同,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无偿"的网络应用服务,用户将其个人信息等数据通过该协议自动授权给对方,并以其用户粘性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带来广告等增值服务收入,故网络免费服务协议与无偿合同并不等同。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的"无偿性"并不能否定用户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所应有的权利,也不能将该协议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规避法律责任承担等"免责条款"的保护伞。因用户与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技术资源、平台资源和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不对称,网络服务的合同条款应避免权义失衡,在赋予网络服务提供者权利的同时,亦应令其对用户承担相应的义务,既包括说明、告知和协助义务,注意义务及安全保障义务等私法上的义务,也包括平台作为商业性的公共基础设施所应当承担的各项监管义务。

石玉昌[6](2017)在《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文中认为清水江流域贵州、湖南两省区2013年统计贫困人口1385万人,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基数大,脱贫率低且返贫率高,扶贫难度大,脱贫需求迫切等问题突出。通常,贫困与资源匮乏互为因果,但清水江温润的气候和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保存得十分完好的文化,使得该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极为丰富。清水江流域的贫困主要表现在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教育水平滞后这一对矛盾当中。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清水江流域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自明清以来,清水江一直都是整个流域物质流通的主要渠道。明朝时期“皇木进京”促进了当地以木材贸易为核心的经济繁荣发展。庞大的森林覆盖面积以及活立木蕴藏量,吸引了全国各地商人汇聚于此,形成了以清水江这条黄金水道为核心的“水上丝绸之路”。木材贸易自清水江中下游运往荆楚、江淮等地,木材的向外流通带动了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回流格局,形成了清水江流域独具特色的多种经营并存模式。资金流通带动到了银号、银行、典当行的发展;人才汇聚一方面是形成了以区域商团为纽带的会馆、商行,另一方面,人才汇聚也促进了书院教育在清水江少数民族地区的生长和发展。多种经营并存的经济模式改变了传统社会结构,也促成了清水江文书契约的法制社会格局。1998年天然林禁伐,清水江这一林业核心经济区没有了木材贸易的支持,经济遭遇了滑铁卢。但是,在长期的木材贸易影响下,一些小商品经济和江边贸易还依然存在。到了2003年,三板溪电站投入建设并全段截流,清水江木商经济及其带动出来的附属经济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不单核心经济体消失了,而且连流通通道也截断了,整个清水江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变缓,临江的村落情况尤为严重,呈现出来的不单是经济的问题,社会、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两次变革,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从繁荣的经济中瞬间变得萧条,人们在这种人为的变化下显得无所适从,因此贫困程度也不断在加剧。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清水江流域受交通、信息、流通、技术等条件制约,经济水平一直处于现代经济的边缘地带,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之低。互联网经济时代到来,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一条虚拟的流通渠道形成。线上的信息流通与线下的物流结合,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将资源转变为商品流向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清水江生态与文化多样性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复苏提供了资源与技术支持,也为少数民族“造血式”脱贫带来了契机。但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出现必须要与人口、资源、文化相适应,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缓慢的经济环境下,理念、技术、思维方式、行动方式也严重滞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为适应新的经济模式,少数民族提出了包括经济转型教育、生态开发与保护教育、互联网应用教育等新的需求。互联网时代新的“下乡运动”带动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一些地方企业、民族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兴起,这些经济组织的运行又反推了农村、农民、农业的良性转变。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本的现代性转变符合时代与地区发展规律,扩宽了农民的眼界,也促进了农民自主地进行学习,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提高个人基本素质,进而激发了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造血式”脱贫模式。清水江流域扶贫成效甚微的症结所在是政府、扶贫部门没有形成少数民族内生的发展视角,扶贫过程中越俎代孢,用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经济植入,这种植入缺乏文化的根,缺乏人才支持的“养分”,而使得清水江流域的扶贫攻坚陷于重重围城之中。要实现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生态脱贫,须正视人口在互联网经济下的教育、技术、理念的需求,通过教育的支持,治贫先治愚,用教育生态的理念,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实施符合时代特征、文化特征和人口特征的教育,用教育进行生态脱贫突围。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木商经济”中的江上流通带动的经济繁荣与“互联网+”网上流通的相似性以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对清水江流域经济生态的支持。在以事实为基础,以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为参照的系统分析下,本研究从资源、文化、人口、技术的关系,论证了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可能性,从教育需求入手探讨清水江流域内生的经济发展方向,概括出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特点以及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进一步通过案例建模,提出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培养中的教育内容、路径和方法,进而构建了与少数民族教育生态相契合的新型互联网教育模式,以期能能过教育实现整个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突围。本研究的创新探索在于:(1)提出了互联网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研究主题和视角;(2)提出并证明了清水江流域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水平滞后的矛盾及导致这种矛盾的根源所在;(3)使用大量数据和样本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支持进行了论证,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得出了“造血式”脱贫面对的契机以及存在的问题;(4)提出并证明了教育生态失衡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的原生场和次生场,指明了互联网经济下的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目标及变革;(5)用位育理论提出了构建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和少数民族认知习惯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本研究从文化适应与教育发展的视角,对互联网经济发展下的教育需求进行系统研究,挖掘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对教育的影响,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教育支持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范畴,各级各类教育是相互递进、相互影响、平衡过渡的。教育对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支持不是单一的某一级或一类教育可以实现,它是伴随经济、文化、科技、人口发展而发展的,教育既服务于这些因素,同时也被这些因素推动。本研究迫于脱贫的强烈需求,只选取了校内教育中的高等教育和校外教育中的农民教育作为分析要素,对整个教育的系统梳理还存在不足。同时,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引发了互联网教育的多向度发展,本研究对未来教育的发展的走向分析也还存在一定缺陷,期待后续研究能有所突破。

徐芙蓉[7](2017)在《I公司工控产品网络营销模式探索》文中研究表明I公司是一家传统的年轻的民营上市企业,主要生产变频器、伺服、PLC等工控产品,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引入网络营销作为一项品牌推广的工具。为了寻找更加有效的创新品牌营销模式,发挥网络营销更大的价值,对销售模式进行很好的补充,开展了网络营销业务的深入探索研究实践。笔者在实际的工作中主导了这项业务的拓展,发现在工控行业中,网络营销可以做到更加紧密的结合销售,除开提升品牌形象,也可以以其独有的特点促进销售。但是目前业内基于多种原因,应用还是局限的,定位也是模糊的。传统的工控的营销人员对于网络营销这种模式虽有了解但又担心和旧模式的冲突,而网络营销自身该如何通过更好的应用这种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凸显自己在B2B的优势,给营销带来更大的价值,也是值得从业人员深入研究的。希望通过多年在外企和民营的从业经验,在工控产品网络营销上做出模式的总结和创新,给业内同类型的公司做一些参考,从而推广到普遍意义上的B2B民营企业,促进其更好发展。

吴帆[8](2016)在《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数字时代的变革浪潮,孕育了社会经济新的商业逻辑,以及人类新的思维模式。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到:“企业的宗旨就是创造顾客。”当代企业和品牌要赢得未来市场,就要赢得未来的消费主力——泛90后“数字原住民”。数字年轻一代,从出生起便浸淫在数字生活空间中,数字是讯息、是知识;是工具、是平台;是事业、是社交;甚至是思维、是态度,是生命的自然衍生。企业和品牌要融入他们的生活,必须实现营销“数字化”,其中的数字化传播,与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最休戚相关,也最为重要。新经济模式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是数字变革的先行军,其成功传奇令人惊叹;然而,那些商战百年而屹立不倒的传统企业和品牌,现在仍占据实体经济的重要命脉,未来更是融合“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关键担当;当面临数字转型的关键抉择,既往经验是财富还是包袱?未来战略该如何不破不立有取有舍?深入挖掘和探索这些企业和品牌在“变与不变”思辨中的数字化努力,是对“传承创新”议题更有深度和张力的研究。传统品牌的创新演绎,在化妆品行业相当典型。这个行业谋变求新,又注重经典传承,还备受新技术新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在数字时代的今天,行业排名前十位中仍有过半是百年企业。本研究以百年企业及旗下品牌为例,探究其过往历久弥新的原因,以及转战数字市场,面对消费新生代的数字化传播;通过深入分析品牌数字化传播的特征规律,提炼切实有效的传播策略,并试图建立创新传播模式,为传统企业和品牌的经营和发展,提供数字化生存的借鉴和参考。本研究以传播者品牌的角色定位而展开。研究脉络是从经典5W传播模式出发,秉着数字化传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将“消费者受众”作为研究的原点和归宿,在研究顺序上作出关键性修正:Who(品牌传者)—With Whom(消费者受众)—Say What&in Which Channel&in What Special Way(传播内容、渠道、数据)—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全文分九章。第一章绪论,基于研究问题,提出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的核心观点和创新模式。第二章文献综述,分析数字化传播所归属的传播学和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及其“数字化”的演进和“人本化”的皈依,并提出研究见解。第三章到第八章通过理论研究、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展开数字化传播的策略探讨。第三章聚焦传者研究,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探索数字挑战下的观念转变和策略创新;第四章聚焦目标受众研究,分析“泛90后数字原住民”的数字化特征及成因,提出企业和品牌以“后喻文化”思维,与数字一代“建立亲密互动的共同体”。第五章到第七章分别侧重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数据三项重点任务的研究,针对性提出品牌数字化传播中的“价值认同”、“杠杆效应”、“智能关联”三项应对策略,以及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的传播实践——“求同存异”、“守正出奇”、“固本维新”。第八章围绕传播效果研究,阐述数字化传播效果的创新评估体系“影响力回报”的五度评估标准及其营销意义。第九章总结研究成果、提炼研究价值,并展望未来的创新探索。本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策略观点:品牌与消费者共建亲密互动的共同体,并提出具体的“一三五”应对举措:一个重心:传播受众,即目标消费者“泛90后数字原住民”三项任务: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数据五度评估:传播效果“影响力回报”的五个维度评估系统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品牌数字化传播模型。(如图所示)

郭颖[9](2016)在《美国网络外交与中国应对研究(1989-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外交,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政治的软化而出现的一种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以外国公众为主要对象、以增强国家影响力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为主要目的的新型外交方式。其实质是一场技术与话语权相结合的心理战,属于国家公共外交的范畴,是现代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参与主体包括官方与非官方两方面,开展对象是他国公众,载体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其目的是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网络外交具有多媒体性,信息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且传播速度快、时代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和非专业性、发展的不平衡性等特点。网络外交与职业外交、首脑外交、多边外交、公共外交等已有的外交形式构成完整的国家外交体系。它与其他的外交形式在外交目的上具有一致性,但是又有别于其他外交形式,属于国家公共外交范畴。在线外交、虚拟外交和社会网络外交是开展网络外交的主要形式。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是美国网络外交的孕育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到来以及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外交的孕育提供政治环境和技术条件。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8年奥巴马担任总统之前,是美国网络外交的初步形成期。此时,先进的计算机技术、Web技术的出现与升级、美国的战时新闻管制制度以及国际政治的“软化”,促成美国网络外交的初步形成。美国将网络外交积极运用于科索沃战争、袭击南联盟、伊拉克战争等美国挑起的国际争端中。初步形成时期的网络外交主要用于舆论宣传,争夺舆论占领权和对目标国开展心理战。这一时期网络外交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尚未发展成熟。2008年奥巴马入主白宫后,是美国网络外交的发展阶段。奥巴马总统重视互联网在外交中的使用,注重“软实力”外交、公共外交的兴起与发展、美国在互联网领域的话语霸权。这一时期,美国逐步完善的网络外交机构设置、高端人员配置以及美国政府与高科技企业的密切联系与合作等,都促进网络外交的发展。伊朗大选、“阿拉伯之春”、“斯诺登”事件、索契冬奥会等,是美国开展网络外交的典型事件。发展时期的网络外交,一方面促进了美国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对美国的国家形象造成冲击、降低了人们对美国高科技企业的信任度,从而形成了不利于美国发展的负面影响。自从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后,中国互联网经过发展,逐渐追赶美国。随着中国互联网实力的增强,中美两国在网络空间积极开展网民普及率、接入宽带用户量、互联网产品和技术竞争等网络实力较量。同时,双方在网络攻击、网络价值观的构建等方面有争锋和分歧。中国互联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网络空间脆弱、网络欺诈和网络软件植入后门、网络信息设备和核心关键技术及产品对外依赖大、网络环境恶劣、网络安全立法有待完善等问题。冷战后,中美关系的不稳定性和摇摆不定的对华外交政策以及中国的崛起,促使美国在网络外交形成阶段就对华开展网络外交,以抹黑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的崛起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奥巴马总统时期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国际软实力竞争升级,促使美国网络外交升级。在网络外交发展阶段,美国通过网络外交对华进行文化、政治、价值观等多方面渗透。面对美国对华网络外交,中国的应对措施经历了从事后补救到防患于未然的转变。本文经过研究得出:美国网络外交的特点在于传播美国价值观、提升软实力、倡导互联网自由和先发制人。美国网络外交的国家战略是稳固美国的霸主地位、重塑美国受损的国家形象、增强美国国家软实力和直接服务于美国外交的重要方式,以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伴随着网络外交的出现,网络空间安全成为国家非传统安全观的新内容。

张文雅[10](2014)在《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研究》文中提出网络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新兴组成部分,以其开放性、实时交互性和受众主导性等独特优势迅猛地传播和发展起来,作用对象越来越多。因此网络的文化交往应该得到大力关注和研究,而这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义。从到目前所查阅到的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以“网络的文化交往”为题的研究尚无。虽然有了相关或相近的研究成果,但是直接针对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研究尚处于孕育之中,更谈不上系统的研究。本文将结合本学科特点从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旨在厘清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与结构、基本原则与价值等问题,从而为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实践服务。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挖掘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的文化交往相关基本内容的探索,认识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困境和原因,最终为实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论述:绪论介绍选题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厘定交往、文化、文化交往、网络文化、网络交往、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核心概念,把这些概念的本质提炼出来,从总体上把握其意义。梳理相关理论的界定,从相关研究中把网络的文化交往与相关学科的理论作比较分析,主要目的是从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网络交往与文化交往、网络文化的交往与网络的文化交往等的交叉比较中明晰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研究范式。探索网络的文化交往问题的理论来源和现实基础,通过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引领勾画出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实基础,从当代社会现实中追溯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时代背景及现实意义。第二章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特性、结构、类型、功能进行理论组织与建构。第三章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探究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和困境,并试图找出困境产生的原因。第四章探索网络的文化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网络个体和网络社会两个方面详细分析网络的文化交往的价值及其实现。第五章探讨实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发展的路径。从网络文化价值观念、网络主体和网络文化管理制度中寻找新的方法与途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分析归纳与多维系统的研究方法。一是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经典着作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梳理和归纳出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内容。二是跨学科研究法,采用宏观和多元的视角对网络的文化交往进行了跨学科的学理性研究。论文中涉及了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和交叉知识。三是分析归纳法,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综合,对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四是多维系统法,对问题的思考尽可能从多个维度全面系统地审视,既分析整体,又分析其要素;既要多个角度,又要注意角度之间的关联。具体说来,本研究的创新点有:一是概念创新,指出“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概念。突破传统视域,紧密结合当今实际,把“文化交往”的概念从日常生活话语中提炼出来,放在网络空间中作立体观察。二是理论创新。一方面,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提炼整理出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交往理论。另一方面,以该理论为指导,对以往的研究成果作一个集中的梳理,以一种更为明晰的方式和逻辑将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核心概念与基本框架展示出来,并对其理论视阈作进一步的拓展和呈现。三是实践创新。针对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出现的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突出时代性与针对性,探索困境产生的原因,并在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与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发展的路径。我们要在网络的文化交往中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文化阵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一份贡献。

二、电子商务:互联网世界新轴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商务:互联网世界新轴心(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互联网+”与人类生存方式
    第一节 互联网与“互联网+”
        一、什么是互联网?
        二、何为“互联网+”?
        三、“互联网+”催生新的哲学理念
    第二节 人类生存方式的变迁
        一、采集和渔猎的原始化生存
        二、耕作和养殖的农业化生存
        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化生存
        四、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和虚拟化生存
        五、未来的智能化生存
    第三节 “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一、何为互联网思维?
        二、“互联网思维”开启人类信息文明新时代
        三、互联网思维是多维思维
        四、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理念
第二章 “互联网+”引发人类生存方式的“化学反应”
    第一节 “互联网+”的生产方式
        一、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二、“互联网+”生产方式的特点
        三、“互联网+”与“泛互联网”
    第二节 “互联网+”的组织方式
        一、生产组织模式:从B2C到C2B
        二、协作组织模式:“网络众包”开始盛行
        三、传播组织模式:碎片化的精准小众传播
        四、社会治理方式:自组织的威力
    第三节 “互联网+”的生活方式
        一、“互联网+”的生活主体及其特征
        二、“互联网+”的生活时空
        三、“互联网+”的生产生活资料
        四、“互联网+”的生活样式
        五、“互联网+”的生活交往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新特征
    第一节 “互联网+”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新时空
        一、生存时间上的泛在性
        二、生存空间上的拓展性
        三、“互联网+”时代的“时空辩证法”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的新样态
        一、现实生存到虚拟生存
        二、社群生存到类生存
        三、生活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并行“交互”
    第三节 “互联网+”开辟了人类共享式生存新方式
        一、共享经济产生共享式生存
        二、共享式生存的互联网特征
        三、共享式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 “互联网+”克服异化与“新异化”
    第一节 批判的互联网
        一、脱胎于工业社会的互联网
        二、工业文明现代性批判的进思理路
        三、互联网对工业文明的批判视角
    第二节 互联网的批判
        一、克服异化后的“新异化”
        二、“去中心化”后的“新中心化”
        三、公权力对互联网的垄断
        四、网络犯罪、网络战争的新威胁
        五、物联网:使人对象化
    第三节 人工智能:互联网异化的新疑问
        一、何为人工智能?
        二、人工智能:人与非人,谁是主体?
        三、人工智能:打破技术孤岛
        四、“智能生命体”能否与人和平共处?
第五章 “互联网+”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互联网+”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课题
        一、本体论世界观的变革
        二、认识论真理观的革命
        三、人的存在方式和实践观的变革
        四、价值观和哲学观的变革
        五、落后民族跨越“卡夫丁峡谷”和“互联网+”的共产主义旨归
    第二节 “互联网哲学思想”解读
        一、“技术”和“关系”式解读
        二、东西方文化式解读
        三、批判式解读
    第三节 “互联网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互联网让地球成为“小山村”
        二、网络命运共同体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互联网+”推动人类“普遍交往”
        五、东方文明的互联网复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新《广告法》视域下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总结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文本分析法
        1.4.3 调查研究法
    1.5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5.1 论文研究的重点
        1.5.2 论文研究的难点
        1.5.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新《广告法》视域概述
    2.1 新《广告法》视域概念及特点
        2.1.1 新《广告法》视域概念
        2.1.2 新《广告法》视域特点
    2.2 新《广告法》颁布
        2.2.1 新《广告法》颁布的背景
        2.2.2 新《广告法》颁布的意义
        2.2.3 新《广告法》对互联网广告的增加
    2.3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颁布
        2.3.1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颁布的背景
        2.3.2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对互联网广告的规制
        2.3.3 《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对自媒体广告的规制
第3章 自媒体广告概述
    3.1 自媒体广告概念
    3.2 自媒体广告发展背景
        3.2.1 技术催生新的互联网广告形式
        3.2.2 受众地位崛起影响广告传播规则
        3.2.3 自媒体投放广告的商业优势
    3.3 自媒体广告类型
        3.3.1 按传播主体分类
        3.3.2 按内容领域分类
        3.3.3 按表现形式分类
        3.3.4 按投放平台分类
    3.4 自媒体广告传播特点
        3.4.1 传播主体的广泛性
        3.4.2 传播形式的隐匿性
        3.4.3 传播过程的互动性
        3.4.4 传播效果的针对性
    3.5 自媒体广告对广告产业的影响
        3.5.1 对广告营销方式的影响
        3.5.2 对广告审美文化的影响
        3.5.3 对广告投放效果的影响
第4章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概述
    4.1 自媒体广告监管概念
        4.1.1 监管概念
        4.1.2 自媒体广告监管概念
    4.2 自媒体广告监管现状
        4.2.1 自媒体广告监管部门
        4.2.2 自媒体广告监管模式
        4.2.3 自媒体广告监管进程
    4.3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3.1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必要性
        4.3.2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可行性
    4.4 自媒体广告监管类型
        4.4.1 自媒体广告的自查
        4.4.2 自媒体广告的他查
    4.5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特点
        4.5.1 监管对象的模糊化
        4.5.2 监管主体的多元化
        4.5.3 监管手段的技术化
第5章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文本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文本分析法
        5.1.2 连续比较法
    5.2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文本选取
        5.2.1 文本选取的原则
        5.2.2 文本选取的结果
    5.3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文本分析过程
        5.3.1 文本情感分析
        5.3.2 文本编码分析
    5.4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文本分析结果
        5.4.1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整体发展状况
        5.4.2 我国自媒体广告违法违规主要类型
        5.4.3 我国自媒体广告违法违规主要原因
第6章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调查研究
    6.1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问卷调查
        6.1.1 研究目的
        6.1.2 样本容量
        6.1.3 抽样方案
        6.1.4 问卷设计
        6.1.5 调查结果分析
    6.2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的深度访谈
        6.2.1 访谈对象
        6.2.2 访谈进程
        6.2.3 访谈结果
第7章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难点及其原因
    7.1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难点
        7.1.1 广告性质界定难
        7.1.2 监管部门执法难
        7.1.3 监测技术覆盖难
        7.1.4 活动主体自律难
        7.1.5 消费者自我保护难
    7.2 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困难的原因
        7.2.1 法律法规未对软文类广告明确规制
        7.2.2 行政体系不畅影响自媒体广告执法
        7.2.3 广告监测技术滞后于行业发展速度
        7.2.4 活动主体在商业价值观上存在缺陷
        7.2.5 消费者主动参与广告监管动力不足
第8章 新《广告法》视域下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对策
    8.1 多维强化自媒体广告明示义务
        8.1.1 法律法规强化自媒体广告明示义务
        8.1.2 政府强化自媒体广告明示指导监督
        8.1.3 平台强化自媒体广告明示统一管理
    8.2 建立自媒体广告监管长效机制
        8.2.1 行政部门转变自媒体广告监管思路
        8.2.2 重视其它力量参与自媒体广告监管
    8.3 运用专业广告监测技术助力监管
        8.3.1 逐级完善政府广告监测的技术设备
        8.3.2 鼓励政府寻求第三方监测机构合作
    8.4 提升自媒体广告行业伦理道德素养
        8.4.1 增强对参与者伦理道德素养的引导
        8.4.2 行业合力构筑广告伦理道德的防线
    8.5 加强公众参与监管的意识能力
        8.5.1 培养自媒体环境中公众的媒介素养
        8.5.2 畅通公众参与自媒体广告监管渠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用户关于自媒体广告监管认知、态度及行为的调查问卷
附录B

(3)网络交易平台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网络交易平台的相关研究
        二、治理理论与行政法的互动
        三、平台治理研究回顾:一种框架性视角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网络交易平台与政府规制困境
    第一节 网络交易平台概述
        一、网络平台的涵义
        二、网络平台的类型划分及其意义
    第二节 交易平台的发展简史与变革意义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交易平台”
        二、平台模式变迁的差异比较
        三、平台模式演进的动力机制与变革意义
    第三节 网络交易平台视域内的“市场失灵”
        一、线下市场失灵的线上化
        二、线上新型市场失灵
    第四节 网络交易平台行政规制困境
        一、平台经济对行政规制的冲击
        二、网络交易市场既存的行政规制困境与成因
第二章 网络交易平台治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何为“治理”
        一、观念的嬗变:从规制到治理
        二、治理的基础理论
        三、治理的主要理念与主张
    第二节 治理理论对传统行政法带来的变革
        一、变革背景:传统规制与行政现实的“严重脱钩”
        二、治理给行政法带来的全新风貌
    第三节 网络交易平台治理的分析框架
        一、网络交易平台治理的基本理念
        二、网络交易平台治理:一种框架性分析
第三章 网络交易平台治理的主体
    第一节 网络交易平台治理的主体范畴
        一、政府交易平台治理中的政府主体
        二、网络交易平台治理中的市场主体
        三、网络交易平台治理中的非政府主体
        四、网络交易平台治理中的个体主体
    第二节 网络交易平台治理主体的角色与功能
        一、政府:规制者、元治理者与服务提供者
        二、网络交易平台:治理义务承担者与自律管理者
        三、非政府组织与用户群体:补充治理者与元规制者
    第三节 治理主体之间的层次与合作
        一、治理主体之间的分层—以辅助性原则为基点
        二、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
第四章 网络交易平台治理的行为
    第一节 网络交易平台行政规制行为
        一、网络交易平台行政规制行为方式
        二、网络交易平台政府行政规制的问题检视
        三、网络交易平台行政规制行为的革新
    第二节 网络交易平台自我规制行为
        一、平台自我规制的权力性质与来源
        二、网络交易平台自我规制的行为方式
    第三节 网络交易平台社会自我规制行为
        一、行业协会自我规制行为方式
        二、第三方机构参与治理的行为方式
        三、公众社会执法
    第四节 网络交易平台治理行为的组合创新
        一、规则制定维度:多中心制度供给
        二、监督维度:信息互动与分享
        三、规则执行维度:治理工具的组合
第五章 网络交易平台治理的责任
    第一节 网络交易平台治理中的平台责任
        一、平台负行政法义务的学理定位
        二、强化平台责任的立法趋势与制度检视
        三、完善网络交易平台责任制度的规范建议
    第二节 网络交易平台治理中的国家责任
        一、国家责任方式的转变
        二、治理责任分配中的制度困境
        三、网络交易平台治理中国家的责任范畴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线上宣传与发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互联网时代电影线上宣发运作的背景及其优势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其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网络时代传统电影宣发的资源与媒介瓶颈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线上宣发的资源整合及其媒介优势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第一章 基于“消费者主权时代”的线上宣发及其优势
    第一节 从项目策划入手的宣发策略
    第二节 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的宣发机制
    第三节 以受众为核心的市场定位与宣发策略
第二章 线上宣发的网络资源整合及其运作
    第一节 跨媒介资源整合的多渠道宣传策略
    第二节 先期粉丝建构与潜在受众观影消费心理影响
    第三节 受众作为线上宣发资源的身份与角色转换
    第四节 基于核心概念与商业卖点的预告片策略
第三章 当下国内线上宣发的基本运作模式分析
    第一节 宣发一体的资源配置
    第二节 宣传和发行分离,两条渠道互为协作
    第三节 院线变阵重组与O2O平台的竞争和协作关系
第四章 当下国内市场主要线上宣发公司形态分析
    第一节 数据、购票、社团化服务相结合的特色模式
    第二节 面向资深影迷的垂直结构及其交流沙龙
    第三节 视频网站的异军突起
第五章 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商业主旋律电影的宣发策略-《战狼2》《红海行动》《非凡任务》《湄公河》
    第二节 衍生品的反哺策略-《捉妖记》系列
    第三节 小成本文艺电影的宣发策略-《百鸟朝凤》的网络事件与舆论营造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5)互联网平台免费服务提供者义务之设定(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免费服务提供者的权利要求与义务缺位
    (一)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免费服务与权利要求
    (二) “免费=无偿”视域下的义务缺位和权义失衡
二、“免费≠无偿”:网络免费服务之本质探寻
    (一) 显性的“无偿”与隐性的“有偿”
    (二) 子平台的“免费”与生态圈的“盈利”
    (三) 网络免费平台提供者的话语权与弹性的价格机制
三、“免费模式”下平台服务提供者法律地位及其义务要求
    (一) 互联网平台的法律地位:商业性公共基础设施
    (二) 商业性公共基础设施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要求
四、网络免费服务提供者义务体系之构建
    (一) 合同义务
        1. 服务说明、告知和协助义务
        2. 注意义务
        3. 安全保障义务
    (二) 监管义务
        1. 事前监管
        2. 事中监管
        3. 事后监管
五、结语

(6)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1.1.2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1.4 文献综述
    1.2 研究设计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1.2.3 核心概念界定
        1.2.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滞后的经济、科技水平下脱贫的迫切需求
    2.1 清水江流域经济曾经的辉煌和当下的衰落
        2.1.1 历史上繁荣的“木商经济带”
        2.1.2 清水江截流后对沿岸地区的影响
        2.1.3 低态势发展的经济、科技水平现状调查
    2.2 清水江流域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水平滞后的矛盾原因
        2.2.1 生态支持机制下的教育多重流向与偏离
        2.2.2 流动性风险与“他者”语境的离散
        2.2.3 多重生存关系的主体回归失联
        2.2.4 文化变迁与生态重塑失衡
    2.3 精准扶贫机制下“造血式”脱贫的诉求
        2.3.1 现有扶贫工作成效甚微,受困于多重围城之中
        2.3.2 精准扶贫机制下“造血式”脱贫的诉求
3 生态与文化多样性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支持
    3.1 以山地稻作为主要经济类型的农耕经济模式
        3.1.1 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
        3.1.2 庞大的自然蕴藏量和多样化的农作物基因库
        3.1.3 与地理气候相适应的农耕文明
    3.2 以苗、侗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生态资源
        3.2.1 从工具性上升为神性的器物
        3.2.2 非物质文化资源
    3.3 独特的自然与文化境遇下的清水江区域经济特点
        3.3.1 农耕经济
        3.3.2 旅游
        3.3.3 大健康养生度假
4 互联网经济下少数民族生态脱贫的契机
    4.1 互联网经济转型下传统社会与传统行业的颠覆与重构
        4.1.1 形态之变:传统社会与传统行业的颠覆
        4.1.2 路径之变:经济互联网化与传统行业的对峙反扑
        4.1.3 创新驱动:以数字为始、经济为主的融合之道
    4.2“有牛米”类“互联网+”经济模式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带来的契机
        4.2.1 互联网“高端订制”催生“有牛米”类复古农业复苏
        4.2.2 互联网经济下“复古农业”成就归因
        4.2.3“复古农业”经济模式有效反推农村“三变”
    4.3“互联网+复古农业”经济模式面临的困境与限制
        4.3.1 人才、知识困境
        4.3.2 企业效率与民族生活难以平衡
        4.3.3 技术、资金困境
5 互联网经济下传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1 互联网革命带动的教育变革
        5.1.1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教育
        5.1.2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分析
        5.1.3 未来教育的走向
    5.2 互联网经济转型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
        5.2.1 办学主体多极化发展
        5.2.2 教育投入日趋多样化
        5.2.3 互联网技术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挑战
    5.3 互联网化教育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人才支持带来的契机
        5.3.1 互联网创业资源为民族地区创业、脱贫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
        5.3.2 劳动力转移方向回归
        5.3.3 互联网新技术满足了传统教育手段的多样化需求
6 构建互联网时代新型民族教育模式,助攻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
    6.1 清水江流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教育需求
        6.1.1 经济转型的教育需求
        6.1.2 文化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共生教育需求
        6.1.3 信息、网络应用的教育需求
    6.2 制定清水江流域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互联网+”行动计划
        6.2.1 清水江流域“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
        6.2.2“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
        6.2.3“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评估检验
    6.3 以高校为核心,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归农、为农”教育
        6.3.1 搭建高校“一带一路”智力扶贫平台,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功能
        6.3.2 进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强民族地区“归农、为农”创业教育
        6.3.3 优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校本课程实践性
    6.4 建构清水江流域特色“互联网+”少数民族教育模式
        6.4.1 人格发展教学模式:用移动互联工具包引导农户熟悉移动互联网功能
        6.4.2 信息加工学习模式:资源平台应用
        6.4.3 社会交往教学模式:营造社区工作坊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7)I公司工控产品网络营销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方法
    1.3 研究框架、难点和创新点
        1.3.1 研究框架
        1.3.2 难点
        1.3.3 创新点
第2章 现状分析与相关理论
    2.1 传统营销现状分析
        2.1.1 快消品的传统营销
        2.1.2 工业品的传统营销
    2.2 网络营销现状分析
        2.2.1 网络营销的定义
        2.2.2 网络营销的特性
        2.2.3 网络营销为传播带来的变化
        2.2.4 网络营销的应用
        2.2.5 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的区别
    2.3 营销理论的变化
        2.3.1 4P
        2.3.2 4C
        2.3.3 4R
        2.3.4 整合营销
        2.3.5 传播心理学分析
        2.3.6 上述对传播的影响
第3章 工控产品网络营销问题
    3.1 工控产品概述
        3.1.1 工业品概述
        3.1.2 工控产品概述
    3.2 工控产品整体市场分析
    3.3 I公司介绍和案例的背景
        3.3.1 I公司简介
        3.3.2 产品介绍
        3.3.3 行业特点
        3.3.4 网络营销在工控中的发展趋势
        3.3.5 I公司的营销问题
第4章 I公司网络营销实践分析
    4.1 网络营销的目的和市场分析
        4.1.1 网络营销的目的
        4.1.2 I公司网络营销市场分析
    4.2 工控产品网络营销模式
        4.2.1 工控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的细分
        4.2.2 工控产品的选择
    4.3 竞争对手的网络营销
    4.4 I公司网络营销设计
        4.4.1 辅助服务期
        4.4.2 萌芽起步期
        4.4.3 稳定发展期
        4.4.4 成熟拓展期
    4.5 I公司网络营销实施
        4.5.1 品牌传播
        4.5.2 品牌传播与促进销售
        4.5.3 销售促进
        4.5.4 海外网络营销的实施
        4.5.5 国内网络营销的未来规划
    4.6 民营工控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的问题和机会点
        4.6.1 实施网络营销的问题
        4.6.2 网络营销的机会点
    4.7 案例总结和相关结论
第5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5.3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定位
第二章 文献综述
    本章概要
    第一节 理论综述
    第二节 相关研究
第三章 传播者研究:百年传统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
    本章概要
    第一节 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研究范畴
    第二节 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的发展驱动:传承和创新
    第三节 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的数字新境:挑战和机遇
    第四节 传统品牌数字传播核心策略和创新模式
第四章 传播受众研究:泛90后数字原住民
    本章概要
    第一节 数字原住民的学术概念和研究状况
    第二节 数字原住民数字化特征和成因
    第三节 数字原住民画像与品牌数字化传播
    第四节 案例研究:构建后喻文化传承模式;实现传统经典现代演绎
第五章 传播内容研究:价值认同
    本章概要
    第一节 “价值认同”的营销观念
    第二节 “价值认同”与泛90后数字原住民
    第三节 “价值认同”与品牌数字化传播内容
    第四节 案例研究:内容生成“求同存异”;创意表现“大同小异”
第六章 传播渠道研究:杠杆效应
    本章概要
    第一节 数字生活空间的传播新境
    第二节 传媒现实:融合,从跨界到无界
    第三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的渠道特征
    第四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的“杠杆效应”
    第五节 案例研究:守正,聚力品牌支点;出奇,撼动口碑杠杆
第七章 传播数据研究:智能互联
    本章概要
    第一节 数据智能化应用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数字化传播的“智能互联”:从市场调研到智能关系
    第三节 数字化传播的“智能互联”:从CRM到 SCRM
    第四节 案例研究:“农民+诗人”思维;“固本+维新”任务
第八章 传播效果研究:影响力回报
    本章概要
    第一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效果的研究发展和重新审视
    第二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效果评估:“影响力回报”
    第三节 品牌数字传播影响力回报5标准
    第四节 案例研究:品牌的整合力;传播的影响力
第九章 结语:主要发现,数字出路及创新未来
    第一节 研究回顾:主要发现
    第二节 研究分析:数字出路
    第三节 研究展望:传承创新
附录1 :调研记录
附录2 :定性调研访谈问题
附录3 :定量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美国网络外交与中国应对研究(1989-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思路及难点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网络外交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网络外交的内涵与特点
        一、网络外交的内涵
        二、网络外交的特点
    第二节 网络外交的辨析及形式
        一、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网络外交的形式
第二章 美国网络外交的孕育与中美网络实力较量
    第一节 美国网络外交的孕育基础
        一、二战后的政治环境
        二、互联网技术条件
    第二节 中国互联网的形成
        一、中国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出现的网络空间问题
    第三节 中美网络空间博弈
        一、网络空间的实力较量
        二、话语权交锋与治理分歧
第三章 美国网络外交的形成与中国的事后补救
    第一节 美国网络外交的形成
        一、科技与国际政治相结合
        二、网络外交实践的开展
        三、形成阶段的实效分析
    第二节 美国对华网络外交的展开
        一、冷战后的中美关系
        二、对华网络外交实践
        三、抹黑中国国家形象
    第三节 中国对美国网络外交的回应
        一、网络外交后中方的回应
        二、中国回应的总体分析
第四章 美国网络外交的发展与中国的防患于未然
    第一节 美国网络外交的发展
        一、强大的话语权与软实力
        二、网络外交中的核心事件
        三、喜忧参半的实效分析
    第二节 美国对华网络外交升级
        一、中国崛起的“威胁”
        二、对华网络外交升级
        三、悄无声息的渗透
    第三节 中国对美国网络外交的应对
        一、继续加强网络外交之后的修复
        二、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建设思考
        三、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建设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10)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对网络文化问题的研究
        (二) 对文化交往问题的研究
        (三) 对网络的文化交往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概念
    一、核心概念厘定
        (一) 交往
        (二) 文化交往
        (三) 网络的文化交往
    二、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相关理论
        (一) 网络文化与文化学意义的文化
        (二) 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
        (三) 网络交往与文化交往
        (四) 网络文化的交往与网络的文化交往
    三、网络的文化交往问题的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文化交往理论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交往理论
    四、网络的文化交往问题的现实基础
        (一) 文化全球化是网络的文化交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是网络的文化交往产生的催化剂
        (三) 我国文化软实力相对滞后是网络的文化交往发展的瓶颈
        (四)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网络的文化交往开展的动力
第二章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与结构
    一、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
        (一) 人的精神虚拟存在方式
        (二) 人的自我认识手段
        (三) 人的本质彰显途径
        (四) 人的本质的消解与丧失
    二、网络的文化交往的二重性
        (一) 虚拟性与实在性的统一
        (二) 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
        (三) 自由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四) 去中心性与中心性的统一
    三、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结构
        (一) 实体结构
        (二) 意义结构
        (三) 辩证结构
    四、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类型
        (一) 网络个体之间的文化交往
        (二) 网络群体之间的文化交往
        (三) 网络个体与网络群体之间的文化交往
    五、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功能
        (一) 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创新
        (二) 海量信息的交流与整合
        (三) 虚拟情感的沟通与宣泄
        (四) 自我发展的实现与张扬
第三章 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困境和原因
    一、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
        (一) 网络的文化交往主体的扩大化
        (二) 网络的文化交往内容的深入化
        (三) 网络的文化交往行为的复杂化
    二、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困境
        (一) 网络的文化交往与现实的文化交往的冲突
        (二) 网络的文化交往与传统的文化交往的碰撞
        (三) 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与西方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摩擦
    三、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困境的原因
        (一) 网络自身的弊端
        (二) 网络主体的失范
        (三) 网络“把关人”的困境
        (四) 西方文化强势扩张与我国文化弱势图存的现实
第四章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与价值
    一、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 差异与认同的统一
        (二) 冲突与融合的统一
        (三) 需求与供给的统一
        (四) 较量与制衡的统一
    二、网络的文化交往的价值
        (一) 网络个体价值
        (二) 网络社会价值
        (三) 网络价值实现
第五章 实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和谐发展
    一、建构网络文化价值观念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话语方式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交往网络化
        (三) 传递“中国好声音”
        (四) 引导网络俗文化“高端大气上档次”
    二、激发网络主体潜力
        (一) 网络个体: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的关键
        (二) 网络群体: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的重中之重
    三、建立网络文化管理制度
        (一) 开展网络道德建设形成教育合力
        (二) 政府依法主导网络文化管理
        (三) 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多管齐下
        (四) 技术支撑构筑防洪堤坝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四、电子商务:互联网世界新轴心(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D]. 侯宪利.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2]新《广告法》视域下我国自媒体广告监管策略研究[D]. 邢璐.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3]网络交易平台治理研究[D]. 马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5)
  • [4]互联网时代中国电影线上宣传与发行策略研究[D]. 戚佳依.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5]互联网平台免费服务提供者义务之设定[J]. 姚黎黎.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6]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D]. 石玉昌. 西南大学, 2017(06)
  • [7]I公司工控产品网络营销模式探索[D]. 徐芙蓉.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8]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D]. 吴帆.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5)
  • [9]美国网络外交与中国应对研究(1989-2014)[D]. 郭颖. 贵州大学, 2016(03)
  • [10]当代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研究[D]. 张文雅.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电子商务:互联网世界的新轴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