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降温过程中栀子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变化与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吴雅文[1](2019)在《日本雪椿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雪椿(Camellia.japonica var.decumbens)是山茶花(C.japonica)的一个自然变种,为常绿阔叶小乔木,原生地在日本,主要分布在岩手县、秋田县和滋贺县的北部,多生长在本州海岸的山间及多雪的地方。雪椿枝株姿形优美,叶色浓绿而有光泽,花色艳丽缤纷,往往迎雪盛开。山茶花可孤植,群植,盆栽用于观赏,还可用于庭园,专类园和园林绿化。此外山茶花的花和种子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种子还可提取茶花精油。因此山茶花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经济应用价值。但由于山茶花喜温暖湿润,多分布在长江流域,受温度限制很难在北方地区生长。而分布在日本高纬度(39°N)地区的雪椿,可在冬季盛开美丽的花朵,是研究山茶花低温适应的理想优质材料。本研究以日本引种的雪椿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生境气候调查,生理生化分析,转录组测序分析,从表型到内部结构再到分子水平研究雪椿叶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总结如下,(1)为探明雪椿引种到郑州的可行性,根据‘气候相似性“原理,针对雪椿的种源地和引种地4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等气候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和雪椿种源地的温度和湿度不存在显着性差异,降水量存在显着性差异。因此引种到郑州的雪椿,需要通过必要的控水管理,才可以逐渐适应当地气候。(2)以津市(雪椿1号)、东京(雪椿5号)和盛冈(雪椿9号)3个种源雪椿的叶片为材料,在郑州自然低温条件下测定越冬期内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结合石蜡切片技术测定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并采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LT 50),对雪椿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比较3个种源雪椿的抗寒性。结果表明:3个种源雪椿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存在差异,雪椿1号,5号和9号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0.61℃,-9.8℃和-11.93℃。通过生理生化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方差分析发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酶活性与雪椿的抗寒性密切相关,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是雪椿9号具有较好的抗寒性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叶片解剖结构指标的观测及方差分析可知,雪椿9号的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和细胞结构紧密度(CTR)与雪椿1号和5号存在显着性差异,均高于后两者,并且雪椿9号具有2层栅栏组织,是雪椿9号表现出较好的抗寒性的另一原因。综合分析各试验结果后,得出3个种源雪椿的抗寒能力依此为雪椿9号>雪椿1号>雪椿5号。(3)以耐冬和雪椿为材料,通过自然低温和人工气候室控制低温(4、0、-4、-8、-12℃)2种处理方法,测定低温过程中样本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合低温半致死温度以及隶属函数评价方法,探讨耐冬和雪椿的抗寒性及其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耐冬和雪椿叶片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耐冬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雪椿,且自然胁迫波动性较大;可溶性蛋白、P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均是先下降,当达到一定阈值后开始上升。但耐冬和雪椿生理指标的阈值存在差异,耐冬可溶性蛋白和POD酶活性在-8℃低温处理后开始上升,雪椿的可溶性蛋白和POD酶活性都在0℃低温处理后开始上升,而耐冬和雪椿的CAT酶活性都在4℃低温处理后就开始上升。经自然低温处理后耐冬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4.08℃,雪椿的为-11.93℃,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初步认为耐冬的耐寒性优于雪椿。(4)分析了低温胁迫时冷应激引起的雪椿转录组学变化。在以25℃(T1)处理为对照,通过0℃,-4℃,-8℃和-12℃(T3,T5,T7和T9)进行低温胁迫下雪椿叶片转录组研究中,T3/T1,T5/T1,T7/T1和T9/T1这4个比较组中差异上调表达的基因分别为2828,2384,3099和3075个,差异下调表达的基因分别为3184,2 2592,2373和2615个。通过GO注释和GO富集对这些基因进行分析可知,这些基因的功能主要是刺激、代谢过程、催化活性或结合的反应。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中,有67与低温胁迫调控相关基因被选出,包括26个冷响应转录因子,17个参与冷传感器或信号转导基因和24个参与质膜稳定和渗透反应基因。可知分子调控机制在雪椿低温胁迫时通过信号转导,渗透调节快速的做出应激反应。
张敏,王明梅,王晨阳,王意敏,刘忠华[2](2017)在《5种常绿阔叶植物在北京越冬的抗寒性研究》文中提出秋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以5种常绿阔叶植物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月份中各植物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及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确定抗寒性评价最佳时期;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对抗寒性评价最佳时期各植物叶片LT50、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抗寒指标综合评价,评定植物抗寒能力,以期对常绿阔叶植物的选择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6个月中,5种常绿阔叶植物叶片相对电导率均呈"S"型上升,遵循Logistic的变化规律;LT50随自然温度的变化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黄杨的LT50为-33.210 3-13.302 3℃,抗寒能力最强,其他4种植物LT50为-24.268 3-6.443 1℃;不同月份中各植物LT50排序不同,选择抗寒能力最强且自然温度最低的2月(1月21日—2月21日)为抗寒性评价最佳时期;综合评定2月温度统计区间内各常绿阔叶植物抗寒性依次为:黄杨>冬青卫矛>广玉兰>石楠>皱叶荚蒾。研究表明,LT50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植物抗寒性,与抗寒性综合指数排序基本一致。
王伟伟,窦全琴,万丹丹[3](2017)在《锦绣含笑耐寒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温是含笑属植物引种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探明含笑属新品种‘锦绣含笑’的耐寒性,了解其与台湾含笑、深山含笑和乐昌含笑在耐寒适应性上的差异,对该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该文对4种含笑的叶片在自然低温条件下受冻后的形态特征进行观测,利用相对电导率配合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并运用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耐寒指标的筛选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含笑受冻后的叶片形态特征有较大差异,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变化范围为-11.599—-15.263℃;通过聚类分析将叶片9个结构指标分成3组,分别筛选出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和细胞结构紧密度等3个指标进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锦绣含笑的耐寒性介于台湾含笑和深山含笑之间,4种含笑的耐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台湾含笑>锦绣含笑>深山含笑>乐昌含笑。
陈美谕[4](2017)在《四种北美椴抗寒性及其水肥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椴树属(Tilia Linn.)植物是很好的绿化树种,其树形通直,冠型良好,叶片心形,秋季叶片金黄,十分优美,在世界范围内均为良好的景观树种。德国着名的“菩提树大街(Under den Linden)”以椴树为行道树,整条大街因浪漫婀娜,如诗如画面享誉世界。椴树属植物分布遍布全球,以北温带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分布于我国的有13属85种,椴树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主要以紫椴(Tilia amurensis)、南京椴(Tili miqueliaana)等为主。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如大连、沈阳、青岛等地广泛引进的,包括欧洲小叶椴(Tilia cordata)、欧洲大叶椴(Tilia platyphylla)、银叶椴(Tilia tomentosa)、美洲椴(Tilia america)在内的原产地为北美的椴树属树种(又称金桐力),国内未见有关其系统的研究报道。由于引种地与原产地的气候条件差异而造成了适应性差异,在北方,能否经历秋冬低温与早春“倒春寒”是影响引种树种成活的关键。所以针对北美椴开展抗寒能力差异分析与栽培措施对抗寒能力的影响研究,有利于科学评价北美椴的抗寒能力,也为我国北方城市绿化中金桐力的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分别于春季与秋冬两个受寒害的关键时期,研究引进北美椴的抗寒能力。在早春季节(植物萌芽期与展叶期),以欧洲小叶椴、欧洲大叶椴、银叶椴、美洲椴四种引进树种的枝条为试验材料,采取室内等速降温试验法,模拟“倒春寒”对植物造成的低温损害,通过研究枝条生理指标变化特征以及枝条解剖形态特征与半致死温度的关系,探寻早春时节四种引进椴的抗寒能力差异及抗寒机理。在秋季则主要针对欧洲大叶椴开展大田水肥调控工作,采用水肥二因子耦合的试验方法,根据欧洲大叶椴适宜的养分与灌溉条件设置9(3×3)个处理(施肥种类为氮磷钾全效复合肥,施肥量分别为40 g/株、60 g/株、80 g/株;灌溉时间分别截止到9月30日、10月20日、11月10日)。通过对处理间枝条结构性抗寒指标变化与生理抗寒指标变化的研究,借助隶属函数法构建抗寒相对系数以反映各处理下枝条的抗寒能力,从而探索水肥二因子及其耦合作用对抗寒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经历春季不同幅度降温时,四种椴树进行抗寒调节的形态和生理指标随处理温度的改变而发生不同变化,这是引起其抗寒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萌芽期引进椴对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调控能力是反映植株抗寒力的重要因素,而在展叶期,椴树的抗寒力则主要受结构指标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2.欧洲小叶椴、欧洲大叶椴、银叶椴和美洲椴在萌芽期(3月30日左右)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5.1℃、-17.4℃、-23.0℃和-20.8℃,在展叶期(4月15日左右)则分别为6.0℃、4.7℃、5.5℃和4.3℃。银叶椴在萌芽期的抗寒能力最强,而美洲椴在展叶期的抗寒能力最强。结合大连地区两个物候期时的气候状况,对引种椴早春防寒工作提出如下建议:在萌芽期,引种椴受冻害概率较低,相应防寒措施应重点集中于展叶期进行。3.随着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逐渐降温,植物通过渗透调节应对寒冷胁迫,同时枝条木质化形成抗寒结构。植物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两个过程的调节功能相对独立,水肥调控既可以影响结构指标,也能影响枝条渗透调节的过程。本试验中,结构指标与水势主要受灌溉因子影响,生理指标如脯氨酸、丙二醛以及可溶性糖含量主要受肥量因子影响。在试验设计的水平范围内,水肥二因子对材皮比的大小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对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的作用则为互相替代。丙二醛与可溶性糖含量对肥量因子变化更敏感,枝条水势、皮层比例与木质部比例对灌溉因子变化更敏感。4.在降水量正常的年份,大连地区对三年生欧洲大叶椴枝条抗寒能力影响最佳的水肥策略是高肥(80g/株)、且在11月10日最后一次冬灌,在此处理下枝条在11月15日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皮层比例最小、木质部比例与材皮比均为最大。其他综合抗寒指数得分较高的处理组合依次为中肥(60 g/株)、停止灌溉时间为11月10日,高肥(80 g/株)、停止灌溉时间为10月20日。本文首次在国内从生理与结构两方面研究了引种北美椴的抗寒能力,对引进椴处于不同物候期的抗寒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分析了水肥耦合对结构与生理指标两个方面的影响,探究了在大连地区对提升引进椴树抗寒能力最佳的栽培措施。为引种的北美椴在北方地区的栽培与推广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世红,倪书邦,魏丽萍,宫丽丹,张阳梅,肖晓明[5](2015)在《油棕抗寒性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油棕抗寒性与内源激素的关系,人工设置温度梯度,模拟Logistic方程,求取低温半致死温度,鉴定抗寒性,采用ELISA技术测定自然降温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4个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1℃(T1)、-0.92℃(T2)、-2.89℃(T3)、2.18℃(M1),抗寒能力为T1>T3>T2>M1。自然降温过程中,从26℃降到18℃,IAA、GA、CTK、ABA含量基本不变,低于18℃后,IAA、ABA含量显着增加,GA含量稍有增加,CTK含量降低,ETH含量则变化不规律;ABA/CTK比值升高,ABA/IAA、GA/IAA、CTK/IAA、ETH/IAA比值先升高后降低。抗寒性高的品种,IAA、ABA含量高,IAA/ABA、IAA/ETH、GA/ETH、CTK/ETH、ABA/ETH比值高,表明油棕叶片IAA和ABA含量的增加利于提高抗寒力。
邓仁菊[6](2015)在《火龙果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离体诱变筛选抗寒突变体研究》文中认为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 Britton & Rose)是仙人掌科多年生攀援性肉茎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花青苷和植物白蛋白,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很高的营养、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温度是影响火龙果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有研究表明,火龙果抗寒力较差,温度低于5℃C时火龙果即可能受冻,而0℃是大多数栽培品种能忍受的最小阈值。贵州等南亚热带地区经常遭遇极端天气(低温冷害、倒春寒等)的影响,栽培火龙果容易发生严重冷害和冻害。本研究通过开展火龙果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等相关研究,并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离体诱变筛选抗寒突变体,旨在为火龙果的抗寒生理机制、抗寒新品种选育及寻找提高抗寒性的新途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案。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野生火龙果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 Liangtianchi)和贵州主栽火龙果品种紫红龙、晶红龙、粉红龙成年植株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测定不同温度(6、4、2、0、-2、-4和-6℃C)处理12h后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REC),应用Logistic方程计算出半致死温度(LTso),并通过恢复生长试验进行验证;在LTso下设置不同处理时间,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抗寒性分析。结果表明:火龙果枝条的REC和细胞膜伤害率(MIP)均随温度降低呈“S”型上升,不同火龙果品种的LTso在0.347~-1.031℃之间;在LTso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枝条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MDA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Pro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基于LTso及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分析,初步判断火龙果抗寒力大小表现为量天尺>晶红龙>粉红龙>紫红龙,这与枝条的恢复生长试验结果及大田表现基本一致。(2)以野生火龙果量天尺和贵州主栽火龙果品种紫红龙、晶红龙、粉红龙的1年生扦插幼苗为试材,人工控温进行抗寒锻炼、低温冷害处理及恢复生长,以未经任何处理作对照,测定不同处理下幼苗的RE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Pro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REC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加,恢复生长后REC与对照之间没有显着差别。幼苗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Pro及MDA含量在抗寒锻炼和低温处理后升高,恢复生长后又降低。不同处理的可溶性糖和Pro含量变幅较大,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幅较小。运用Fuzzy数学中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得出火龙果扦插幼苗的抗寒性强弱表现为量天尺>晶红龙>粉红龙>紫红龙,这与幼苗的恢复生长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也与成年火龙果植株的抗寒性鉴定结果相同。(3)以成年火龙果植株的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分化成功再生出完整植株。重点研究了外植体表面灭菌方法、不同取样时间及取样部位、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配比、培养条件等对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幼嫩茎段表面灭菌的方式为75%的酒精消毒30s+0.1%的升汞消毒6-8 min,适宜成熟茎段表面灭菌的方式为75%的酒精消毒30s+0.1%的升汞消毒12-15 mmin;以春季萌发的长10-20 cm枝条诱导愈伤组织效果较好,最适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TDZ 0.4 mg/L+KT 0.8 mg/L,暗培养7d,再转入光照培养,愈伤组织为黄绿色、致密状,外表有颗粒状突起。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以MS+TDZ 0.4 mg/L+KTi(或ZT)0.8 mg/L效果较好,增殖系数达到8倍以上。在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添加20-30%的椰子水对不定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上愈伤分化率较低。(4)以紫红龙成年植株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直接诱导不定芽再进行增殖培养。结果表明,保留刺座上小刺和绒毛的茎段,其不定芽的诱导率显着高于拔掉刺座上小刺和绒毛的茎段,而不带刺座的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为0。不定芽诱导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0.2 mg/L,而适宜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NAA 0.1-0.2 mg/L+Tryptone 750 mg/L。(5)以从紫红龙成年植株茎段直接培养的无菌苗作为外植体,筛选出适宜火龙果芽苗茎段愈伤诱导和分化的培养基为MS+TDZ 0.4 mg/L+2,4-D 1.0 mg/L+NAA 0.5 mg/L,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到89.1%,且质量较好,不定芽诱导率达到94.0%。而最适芽苗生根的培养基为6-BA 1.0 mg/L+NAA 0.1-0.2 mg/L+CCC 0.5-1.0 mg/L+AC 0.03-0.05%,生根率达到98%以上;火龙果无菌苗的移栽成活率较高,用珍珠岩+腐殖土(2:1)和蛭石+腐殖土(1:1)移栽火龙果无菌苗成活率均达到100%,且幼苗长势较好。(6)以无菌条件下培养的单株紫红龙幼苗为试材,研究了EMS和60Coγ辐照处理及HYP选择压对芽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将丛生芽切割成单株幼苗后继代培养15-30 d再对其进行EMS处理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以半致死浓度(LC50)和临界致死浓度(LC40)确定适宜火龙果无菌苗EMS诱变的浓度为3.71-3.95%,处理时间为8.26-9.32 h。低辐照强度(≤15 Gy)对无菌苗的成活及分化无明显影响,随辐射剂量增大,无菌苗的成活率和分化率显着降低,且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以半致死剂量(LD50)和临界致死剂量(LD40)确定火龙果无菌苗辐照的适宜剂量范围为38.5-42.4Gy。火龙果无菌苗本身能忍受一定浓度(≤8 mmol/L)的HYP,而经EMS诱变处理过的无菌苗,在高浓度(20 mmol/L) HYP下的成活率显着高于未经EMS处理的对照植株。(7)无论经过EMS或60Coγ诱变与否,火龙果无菌苗的REC和MDA含量均随温度降低而明显增加,而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随温度降低明显降低,且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增加和降低的幅度越大。低温对无菌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Pro等渗透调节物质影响较大,特别是可溶性蛋白含量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各种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随温度降低和处理时间延长变化规律不尽一致,但大多数酶活性在突然遭遇低温的初期都有一个显着上升的过程,但随温度继续下降或低温时间延长酶活性又逐渐降低。(8)通过抗寒生理初步检测,经EMS或60Co γ辐照处理,并通过HYP筛选后的火龙果无菌苗在不同低温和同一低温不同处理时间下均表现出比对照更强的抗寒能力,这可能与诱变处理后植物细胞产生了一定的抗寒突变体有关。(9)以EMS诱变初步筛选出的突变体材料10份和60Co γ辐照诱变初步筛选出的突变体材料4份进行REC和Pro检测及ISSR分析,以未经任何处理的材料作对照。结果表明,突变体的REC值较对照均有所降低,其中,5号突变体的REC较对照降幅最大。突变体中的Pro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其中,5号突变体的Pro含量是对照的6.5倍,这与同一材料的REC鉴定结果一致,说明其抗寒力最强。利用筛选出9条ISSR引物对15份火龙果材料进行扩增,得到6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的比例为71.64%,说明供试材料的变异较为丰富。引物M06检测出5号突变体有一条特异谱带。采用NTSYS pc 2.1软件分析得出遗传距离为0.0120-0.3597,平均为0.2836,说明筛选出突变体变异率较高。UPGMA聚类分析表明,当遗传距离为0.11时,可将15份材料归为6类,其中,5、6、10、12和14号单独聚为一类,说明其发生变异较大。
高登涛,白茹,鲁晓燕,魏志峰,郭景南[7](2015)在《引入石河子地区的5个葡萄砧木抗寒性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检测引进葡萄砧木品种在新疆石河子地区的抗寒适应性,筛选出具有较好抗寒性的品种,为新疆葡萄砧木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引入石河子地区的5个葡萄砧木品种的1 a(年)生枝条为试材,分别在-10℃、-15℃、-20℃、-25℃、-30℃、-35℃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4℃贮藏的枝条为对照,测定其相对电导率、萌芽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理指标,计算了其半致死温度,同时进行了田间自然鉴定。【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各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贝达’、‘5BB’、‘5C’、‘420A’、‘110R’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4.60℃、-32.00℃、-24.40℃、-14.79℃、-14.07℃;抗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田间鉴定结果与电导法和保护酶活性法结果一致。【结论】5种供试材料中,‘贝达’和‘5BB’抗寒性最强。电导法和保护酶活性法是葡萄砧木抗寒性的有效预选方法。
王宁,姚方,袁美丽,苏金乐[8](2014)在《自然降温过程中5种樟树的抗寒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尾叶樟(Cinnamomum camphora Kisterm)、猴樟(C.bodinieri Level)及沉水樟(C.micranthum(Hay.)Hay)等5种或类型樟树为试材,结合自然降温胁迫中叶片膜透性、SOD活性以及MDA、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樟树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秋季温度的降低,通过叶片内SO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增加,5种樟树的抗寒性也随之逐渐增加;2010-01-05─2010-01-08出现的持续-8℃左右低温,导致了叶片内MDA含量的增加和膜透性的加大,从而造成5种樟树抗寒性的迅速下降;之后,春季温度的逐渐回升,酶促防御系统逐渐得到恢复,SO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抗寒性又略有回升.依据越冬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变化,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5种樟树抗寒性强弱的顺序为:猴樟>芳樟>本樟>尾叶樟>沉水樟,此评价结果与其越冬适应性调查结果一致.
王二欢,刘双利,宋治,匙坤,唐铭,张连学[9](2014)在《药用植物抗寒生理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温是限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低温对药用植物的影响有助于药用植物进化、分布及道地药材形成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系统总结分析了药用植物抗寒性与生物膜、渗透调节物质、植物生长物质、活性氧平衡和保护酶活性及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从植物的交叉适应与学科交叉2个方面进行药用植物抗寒性的研究,进而为深入研究药用植物抗寒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徐丽君[10](2013)在《曙箣竹快繁体系建立及其抗寒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引自日本的珍稀观赏竹种曙箣竹(Sasa versicolor)为材料,研究曙箣竹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培养条件,并从生理生化角度出发对其抗寒适应性进行分析,为曙箣竹种苗规模化生产及引种栽培提供技术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曙箣竹当年生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适宜的灭菌方法为75%酒精浸泡30s预处理后,再用2.5%NaClO消毒处理30min,在MS基本培养基上,曙箣竹茎段萌发率最高。2.丛芽诱导的最佳配方为MS+BA3mg·L-1+30g·L-1Sucrose+0.3g·L-1Gerilte;丛芽增殖的最佳配方MS+BA2.0mg·L-1+TDZ0.005mg·L-1+ZT1.0mg·L-1+30g·L-1Sucrose+0.3g·L-1Gerilte;曙箣竹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生根培养的最优配方MS+IBA3.0mg·L-1+30g·L-1Sucrose+0.5g·L-1Gerilte;试管苗移栽基质:珍珠岩:蛭石:壤土(1:1:1),成活率较高达90%以上。3.随着温度的下降,曙箣竹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呈先上升再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时电解质外渗率最小,各处理温度间的电解质外渗率与20℃呈显着差异;而丙二醛含量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20℃时MDA含量最高,与8℃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与其他处理温度差异不显着。二者在8℃5℃时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且幅度较大,表明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细胞的膜质过氧化作用加强,细胞膜受损导致电解质外渗率的增加,使植物组织受到伤害。4.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SOD、CAT酶活性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SOD活性在8℃时达最大,与20℃、17℃、5℃之间处理差异显着,但8℃与11℃、14℃之间无显着差异,而各处理温度间的CAT活性差异均不显着。 POD酶呈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POD活性在20℃时最大,与5℃之间无显着差异外,与其他4个温度处理间的差异显着。表明在自然降温过程中,SOD、POD酶活性对低温的反映较敏感,与曙箣竹抗寒性关系密切。5.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叶片内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20℃时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达最小,而11℃时达最大并且与各处理温度间呈显着差异。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体内防御机制被激活,通过增强细胞内的渗透调节能力,保持细胞水势,降低冰点,以减少低温对曙箣竹的伤害。6.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叶绿素含量、花青苷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20℃时的叶绿素含量与各处理温度间存在显着差异,而各处理温度间的花青苷含量差异均不显着。说明经过低温胁迫降低了叶绿素含量,从而减弱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低温对植物的伤害。7.以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曙箣竹叶片的半致死温度,得出曙箣竹耐低温的极限温度为-2.16℃。8.曙箣竹的各生理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主成分分析表明曙箣竹主要是通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SOD、叶绿素、花青苷、相对电导率等指标的调节活动来抵抗低温对其造成的伤害,因此对植物抗寒性的测定需将各项指标综合分析。
二、自然降温过程中栀子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变化与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然降温过程中栀子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变化与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雪椿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低温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1.1.1 低温胁迫对植株的影响 |
1.1.2 低温胁迫对植物膜系统的影响 |
1.1.3 低温胁迫对植物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1.1.4 低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1.5 低温胁迫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
1.1.6 低温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1.2 低温胁迫植物生理生化响应研究进展 |
1.2.1 田间观测 |
1.2.2 叶片组织结构 |
1.2.3 低温半致死 |
1.2.4 叶绿素含量 |
1.2.5 抗氧化系统(SOD/POD/CAT)与抗寒性 |
1.2.6 渗透调节物质 |
1.3 低温胁迫植物分子响应研究进展 |
1.3.1 基因调控膜稳定和渗透响应 |
1.3.1.1 膜稳定 |
1.3.1.2 渗透响应 |
1.3.2 信号传导 |
1.3.2.1 第二信使Ca~(2+) |
1.3.2.2 CBF调控的信号通路与表达的自我调控 |
1.3.3 低温蛋白 |
1.3.3.1 冷调节蛋白(cold regulated proteins,CORs) |
1.3.3.2 植物内源性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AFPs) |
1.3.4 转录因子 |
1.4 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
1.4.1 转录组概述 |
1.4.2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中的应用 |
1.5 中日两国山茶花的渊源及异同 |
1.5.1 中日两国山茶花栽培史及渊源 |
1.5.1.1 中国山茶花栽培史 |
1.5.1.2 日本山茶花栽培史 |
1.5.2 中日两国观赏山茶花的异同 |
1.5.2.1 中国山茶花与日本椿 |
1.5.2.2 中国茶梅与日本山茶花 |
1.6 雪椿生物学特性 |
1.7 山茶属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
1.7.1 山茶属植物形态结构和抗寒性之间的关系 |
1.7.2 山茶属植物相关抗寒生理指标的研究 |
1.7.3 山茶属抗寒性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2章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2.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雪椿种源地及引种地气候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城市间的气温比较 |
3.2.2 各种源地和引种地月平均降水量与月平均湿度比较 |
3.2.3 4城市气候因素的多重比较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3个种源雪椿抗寒性差异分析 |
4.1 试验地概况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田间越冬观测方法 |
4.2.3 叶片解剖结构观察方法 |
4.2.4 叶片低温半致死测定方法 |
4.2.5 抗寒指标测定方法 |
4.2.6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室外越冬观测结果 |
4.3.2 叶片解剖结构特征 |
4.3.3 叶片相对电导率的低温响应及半致死温度分析 |
4.3.4 抗寒性生理指标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雪椿和耐冬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研究 |
5.1 试验地概况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处理方法 |
5.2.2.1 自然低温胁迫 |
5.2.2.2 人工低温胁迫 |
5.2.2.3 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 |
5.2.3 测定方法 |
5.2.3.1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
5.2.3.2 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 |
5.2.4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 |
5.2.5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 |
5.3.2 不同低温胁迫方式对雪椿和耐冬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5.3.2.1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3.2.2 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5.3.2.3 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5.3.2.4 对POD酶活性的影响 |
5.3.2.5 对SOD酶活性的影响 |
5.3.2.6 对CAT酶活性的影响 |
5.3.2.7 对MDA含量的影响 |
5.3.3 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
5.4 讨论 |
5.4.1 叶绿素含量与耐冬和雪椿抗寒性的关系 |
5.4.2 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与耐冬和雪椿抗寒性的关系 |
5.4.3 POD、SOD和 CAT酶活性与耐冬和雪椿抗寒性的关系 |
5.4.4 MDA与耐冬和雪椿抗寒性的关系 |
5.4.5 耐冬和雪椿抗寒性综合评价 |
5.5 小结 |
第6章 低温胁迫下雪椿9 号转录组的De novo组装和功能注释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
6.1.2 试验方法 |
6.1.2.1 RNA的提取 |
6.1.2.2 RNA纯度及浓度检测 |
6.1.2.3 文库构建和Illumina测序 |
6.1.2.4 雪椿低温胁迫下抗寒基因转录组研究分析流程 |
6.1.2.5 数据分析 |
6.1.2.6 差异基因表达的鉴定 |
6.1.2.7 雪椿差异表达基因的部分验证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Illumina测序,de novo组装和注释 |
6.2.2 基因表达水平评估 |
6.2.3 雪椿低温胁迫差异表达分析 |
6.2.3.1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6.2.3.2 两类冷应激模式的Kmeans分析 |
6.2.3.3 雪椿低温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和GO富集 |
6.2.3.4 差异表达基因COG分类 |
6.2.3.5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
6.2.4 雪椿9 号叶片中低温胁迫响应相关基因的q RT-PCR验证 |
6.3 讨论 |
6.3.1 雪椿的Illumina测序序列的组装及功能注释与分类 |
6.3.2 冷传感器和信号转导基因与雪椿抗寒性 |
6.3.3 质膜稳定和渗透反应有关基因 |
6.3.4 冷应答有关转录因子 |
6.3.5 雪椿低温胁迫反应机制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2)5种常绿阔叶植物在北京越冬的抗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
1.1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试验方法 |
1.3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试验期间自然温度与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2.1.1自然温度 |
2.1.2相对电导率 |
2.2 LT50的变化及抗寒性评价最佳时期的选择 |
2.2.1 LT50的变化 |
2.2.2抗寒性评价最佳时期的选择 |
2.3抗寒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2.3.1 5种常绿阔叶植物叶片抗寒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3.2抗寒指标权重的确定 |
2.3.3抗寒指标隶属度值的确定 |
2.3.4抗寒性综合指数的确定 |
3结论与讨论 |
(3)锦绣含笑耐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叶片冻害形态观测 |
1.2.2 低温半致死温度测定 |
1.2.3 叶片解剖结构观测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片冻害形态观测 |
2.2 低温半致死温度 (LT50) |
2.3 叶片解剖结构与抗寒性的综合评价 |
2.3.1 叶片解剖结构 |
2.3.2 耐寒性的综合评价 |
3 讨论 |
3.1 叶片冻害形态特征与4种含笑的耐寒性关系 |
3.2 低温半致死温度与4种含笑的耐寒性关系 |
3.3 表皮特征与4种含笑的耐寒性关系 |
3.4 叶肉结构特征与4种含笑的耐寒性关系 |
4 结论 |
(4)四种北美椴抗寒性及其水肥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植物的抗寒机理 |
1.2.2 水肥耦合调控技术 |
1.2.3 椴树属树种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春季种间抗寒能力差异及抗寒机理的分析 |
1.3.2 秋冬栽培手段对抗寒能力的影响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早春抗寒机理与差异分析 |
2.3.2 水肥措施调控对抗寒能力的影响 |
2.4 试验方法 |
2.4.1 枝条采集方法 |
2.4.2 半致死温度测定 |
2.4.3 施肥与灌溉处理方法 |
2.4.4 枝条形态观察 |
2.4.5 生理指标测定 |
2.4.6 结构指标测定 |
2.4.7 枝条水势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1 相对变化量计算方法 |
2.5.2 模糊隶属函数计算方法 |
2.5.3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引进椴种间早春抗寒差异 |
3.1.1 引进椴树春季抗寒性及其种间差异 |
3.1.2 低温处理对引进椴枝条形态的影响 |
3.1.3 春季抗寒性的枝条结构差异 |
3.1.4 春季抗寒性的枝条生理差异 |
3.1.5 春季各项指标与抗寒能力的相关分析 |
3.1.6 引进椴树春季抗寒对策 |
3.2 水肥对欧洲大叶椴抗寒能力的调控作用 |
3.2.1 水肥处理对各生理与结构指标的影响 |
3.2.2 水肥调控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2.3 水肥调控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4 水肥调控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5 水肥调控对枝条水势的影响 |
3.2.6 水肥调控对皮部比例的影响 |
3.2.7 水肥调控对木质部比例的影响 |
3.2.8 水肥调控对材皮比的影响 |
3.2.9 水肥调控对抗寒能力的综合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春季四种引进椴的抗寒差异及机制 |
4.1.2 秋冬水肥耦合对欧洲大叶椴的调控作用差异 |
4.2 结论 |
4.2.1 春季抗寒机理与种间差异 |
4.2.2 秋冬水肥耦合调控对抗寒能力的影响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图 (枝条横切石蜡切片图) |
(5)油棕抗寒性与内源激素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油棕不同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差异分析 |
2.2 自然降温下油棕叶片内源激素变化 |
2.2.1 IAA含量变化 |
2.2.2 GA含量变化 |
2.2.3 CTK含量变化 |
2.2.4 ABA含量变化 |
2.2.5 ETH含量变化 |
2.3 自然降温下油棕叶片内源激素比例变化 |
3 结论 |
4 讨论 |
(6)火龙果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离体诱变筛选抗寒突变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低温胁迫下植物抗寒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
1.1 低温胁迫对植物膜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1.2 低温胁迫对植物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1.3 低温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2 果树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2.1 诱变育种手段 |
2.2 突变体筛选 |
2.3 突变体检测 |
3 火龙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 主要研究内容 |
6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低温胁迫下火龙果抗寒生理研究及抗寒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低温处理 |
1.3 恢复生长试验 |
1.4 测定方法 |
1.5 综合评价方法 |
1.6 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成年树体上1年生枝条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
2.1.1 低温胁迫下火龙果枝条REC及细胞伤害率动态变化 |
2.1.2 低温胁迫下火龙果枝条的半致死温度 |
2.1.3 低温胁迫对火龙果枝条恢复生长的影响 |
2.1.4 LT_(50)处理时间对火龙果枝条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
2.2 火龙果扦插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
2.2.1 低温胁迫下火龙果扦插幼苗的REC变化 |
2.2.2 低温胁迫下火龙果扦插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2.2.3 低温胁迫下火龙果扦插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2.2.4 低温胁迫下火龙果扦插幼苗的脯氨酸含量变化 |
2.2.5 低温胁迫下火龙果扦插幼苗的MAD含量变化 |
2.2.6 抗寒性综合评价 |
2.2.7 火龙果扦插幼苗的恢复生长情况 |
3 讨论 |
3.1 成年树上1年生枝条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
3.2 火龙果扦插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火龙果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防止外植体污染及褐化的研究 |
1.2.2 成年火龙果植株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分化研究 |
1.2.3 成年火龙果植株茎段直接诱导不定芽研究 |
1.2.4 火龙果无菌苗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研究 |
1.2.5 不定芽增殖培养研究 |
1.2.6 生根培养研究 |
1.2.7 炼苗与移栽 |
1.3 培养条件 |
1.4 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防止外植体污染及褐化的研究 |
2.1.1 不同表面灭菌方式对外植体褐化、污染及成活的影响 |
2.1.2 不同成熟度取样对外植体褐化、污染及成活的影响 |
2.1.3 不同基因型对外植体褐化、污染及成活的影响 |
2.1.4 不同取样时间对外植体褐化、污染及成活的影响 |
2.2 成年火龙果植株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分化研究 |
2.2.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2.2.2 愈伤组织的增殖 |
2.2.3 愈伤组织的分化 |
2.3 成年火龙果植株茎段直接诱导不定芽研究 |
2.3.1 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及配比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3.2 不同基本培养基浓度及外植体类型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3.3 不同基因型外植.体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4 幼苗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研究 |
2.4.1 TDZ对幼苗茎段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4.2 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及配比对幼苗茎段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4.3 外植体接种方式对幼苗茎段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2.5 不定芽增殖培养研究 |
2.6 生根培养研究 |
2.7 炼苗与移栽 |
3 讨论 |
3.1 防止外植体污染及褐化 |
3.2 成年火龙果植株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分化 |
3.3 成年火龙果植株茎段直接诱导不定芽 |
3.4 火龙果无菌苗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EMS离体诱变及其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EMS诱变处理 |
1.2.2 HYP筛选 |
1.2.3 拟变异植株的继代培养 |
1.2.4 低温诱导 |
1.3 拟变异植株的抗寒性生理检测 |
1.4 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EMS处理对诱变成活率的影响 |
2.1.1 EMS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诱变成活率的影响 |
2.1.2 无菌苗继代时间对诱变成活率的影响 |
2.2 EMS处理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2.3 不同浓度HYP对不定芽成活的影响 |
2.4 EMS诱变材料对低温处理的生理响应 |
2.4.1 EMS诱变材料对不同低温处理的生理响应 |
2.4.2 EMS诱变材料对4℃抗寒锻炼的生理响应 |
2.4.3 EMS诱变材料对0℃持续低温的生理响应 |
3 讨论 |
3.1 EMS处理对不定芽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
3.2 HYP选择压对不定芽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
3.3 EMS诱变材料对低温处理的生理响应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60)Coγ辐射诱变及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辐照处理 |
1.2.2 HYP共培养 |
1.2.3 拟变异植株的继代培养 |
1.2.4 低温诱导 |
1.3 拟变异植株的抗寒性检测 |
1.4 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60)Coγ辐照处理对幼苗成活率及分化的影响 |
2.2 ~(60)Coγ辐照处理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 ~(60)Coγ辐射诱变材料对4℃抗寒锻炼的生理响应 |
2.3.1 REC对抗寒锻炼的生理响应 |
2.3.2 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Pro和MDA对抗寒锻炼的生理响应 |
2.3.3 SOD、POD、CAT和APX酶活性对抗寒锻炼的生理响应 |
2.3.4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对抗寒锻炼的生理响应 |
3 讨论 |
3.1 不同辐照强度对无菌苗的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
3.2 辐射诱变材料对4℃抗寒锻炼的生理响应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火龙果抗寒突变体筛选及ISSR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生理检测 |
1.3 分子检测 |
1.3.1 DNA提取及检测 |
1.3.2 PCR扩增及检测 |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突变体中REC和Pro含量变化 |
2.1.1 突变体的REC值变化 |
2.1.2 突变体的Pro含量变化 |
2.2 突变体的ISSR分析 |
2.2.1 DNA提取结果 |
2.2.2 I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
2.2.3 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突变体中REC和Pro含量变化 |
3.2 突变体ISSR分子标记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本研究的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1 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主要学术活动 |
致谢 |
(7)引入石河子地区的5个葡萄砧木抗寒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
1.1材料 |
1.2方法 |
1.3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低温处理后葡萄砧木品种枝条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2.2不同低温处理后葡萄砧木品种枝条萌芽率的比较 |
2.3不同温度处理下各葡萄品种枝条SOD活性的变化 |
2.4不同温度处理下各葡萄砧木品种枝条POD活性的变化 |
2.5不同温度处理下各葡萄砧木品种枝条CAT活性的变化 |
2.6砧木抗寒性田间鉴定结果 |
3讨论 |
3.1电导法和Logistic方程对葡萄砧木抗寒性评价效果 |
3.2保护酶与葡萄砧木抗寒性关系 |
3.3室内鉴定与田间自然鉴定的比较 |
4结论 |
(8)自然降温过程中5种樟树的抗寒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2.2 MDA含量的变化 |
2.3 SOD活性的变化 |
2.4 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2.5 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抗寒性 |
2.5.1 自然降温过程中各抗寒指标隶属值 |
2.5.2 几种樟树的抗寒性综合评价 |
3 小结与讨论 |
3.1 细胞膜透性与樟树的抗寒性关系 |
3.2 膜脂过氧化与樟树的抗寒性关系 |
3.3 保护酶活性与樟树的抗寒性关系 |
3.4 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与樟树抗寒性关系 |
3.5 综合性抗寒评价 |
(9)药用植物抗寒生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生物膜与药用植物抗寒性 |
1.1 寒害对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1.2 寒害对药用植物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
2 渗透调节物质与药用植物抗寒性 |
2.1 寒害对胞内无机离子浓度的影响 |
2.2 寒害对糖类物质的影响 |
2.3 寒害对蛋白质含量及游离脯氨酸的影响 |
2.4 寒害对甜菜碱含量的影响 |
3 植物生长物质与药用植物抗寒性 |
4 ROS平衡和保护酶活性与药用植物抗寒性 |
5 次生代谢产物对药用植物抗寒性的影响 |
6 总结与展望 |
(10)曙箣竹快繁体系建立及其抗寒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
1.2 低温锻炼对植物低温适应性的影响 |
1.3 植物的抗寒性研究进展 |
1.3.1 抗氧化防御系统与抗寒性的关系 |
1.3.2 细胞膜系统与抗寒性的关系 |
1.3.3 电解质外渗率与抗寒性的关系 |
1.3.4 色素含量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
1.4 竹子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4.1 外植体的选择 |
1.4.2 丛芽的诱导与增殖 |
1.4.3 壮苗和生根 |
1.5 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2 曙箣竹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培养条件 |
2.3 试验方法 |
2.3.1 启动培养 |
2.3.1.1 外植体的表面消毒 |
2.3.1.2 基本培养基对芽萌发的影响 |
2.3.2 诱导培养 |
2.3.3 增殖培养 |
2.3.4 生根培养 |
2.3.4.1 IBA 对试管苗生根诱导的影响 |
2.3.4.2 生根苗的驯化与移植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芽的启动培养 |
2.5.1.1 不同灭菌条件对污染率的影响 |
2.5.1.2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外植体萌发的影响 |
2.5.2 不同激素对曙箣竹茎芽诱导的影响 |
2.5.3 不同激素配比对曙箣竹茎芽增殖的影响 |
2.5.4 IBA 对曙箣竹茎芽生根的影响 |
2.6 讨论 |
2.6.1 不同消毒处理对外植体污染率的影响 |
2.6.2 不同激素对丛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 |
2.6.3 不同浓度的 IBA 对丛芽生根的影响 |
3 低温胁迫对曙箣竹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试验条件 |
3.2 测定指标 |
3.2.1 细胞膜透性测定 |
3.2.2 叶片保护酶活性测定 |
3.2.2.1 SOD 活性的测定 |
3.2.2.2 POD 活性的测定 |
3.2.2.3 CAT 活性测定 |
3.2.3 渗透调节物质的测定 |
3.2.3.1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3.2.3.2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3.2.4 MDA 含量测定 |
3.2.5 叶片色素含量的测定 |
3.2.5.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2.5.2 花素苷含量的测定 |
3.2.6 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 |
3.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低温胁迫对曙箣竹叶片相对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4.2 低温胁迫对曙箣竹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
3.4.2.1 低温胁迫对曙箣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2.2 低温胁迫对曙箣竹叶片花青苷含量的影响 |
3.4.3 低温胁迫对曙箣竹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3.4.4 低温胁迫对曙箣竹叶片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3.4.4.1 低温胁迫对曙箣竹叶片 Pro 含量的影响 |
3.4.4.2 低温胁迫对曙箣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4.5 耐寒生理生化指标的综合分析 |
3.4.5.1 曙箣竹耐寒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4.5.2 曙箣竹耐寒生理生化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3.4.6 半致死温度对曙箣竹抗寒能力的评价 |
3.5 讨论 |
3.5.1 细胞膜系统与抗寒性的关系 |
3.5.2 叶片色素含量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
3.5.3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的关系 |
3.5.4 低温半致死温度与抗寒性的关系 |
3.5.5 曙箣竹抗寒指标综合评价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自然降温过程中栀子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变化与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雪椿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D]. 吴雅文.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2]5种常绿阔叶植物在北京越冬的抗寒性研究[J]. 张敏,王明梅,王晨阳,王意敏,刘忠华. 河南农业科学, 2017(10)
- [3]锦绣含笑耐寒性研究[J]. 王伟伟,窦全琴,万丹丹. 江苏林业科技, 2017(04)
- [4]四种北美椴抗寒性及其水肥调控机制研究[D]. 陈美谕.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油棕抗寒性与内源激素的关系[J]. 刘世红,倪书邦,魏丽萍,宫丽丹,张阳梅,肖晓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15(21)
- [6]火龙果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离体诱变筛选抗寒突变体研究[D]. 邓仁菊. 四川农业大学, 2015(12)
- [7]引入石河子地区的5个葡萄砧木抗寒性比较[J]. 高登涛,白茹,鲁晓燕,魏志峰,郭景南. 果树学报, 2015(02)
- [8]自然降温过程中5种樟树的抗寒性分析[J]. 王宁,姚方,袁美丽,苏金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3)
- [9]药用植物抗寒生理研究进展[J]. 王二欢,刘双利,宋治,匙坤,唐铭,张连学.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6)
- [10]曙箣竹快繁体系建立及其抗寒适应性研究[D]. 徐丽君. 浙江农林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