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吸附处理分散蓝NKF脱硫母液

树脂吸附处理分散蓝NKF脱硫母液

一、树脂吸附法处理分散蓝NKF脱磺母液(论文文献综述)

马红霞,张菁菁,郑艳军,崔德富,刘娴[1](2017)在《活性炭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及其回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印染废水中色度、COD(化学需氧量)、DON(含氮类化合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等的研究现状及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指出了各种再生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活性炭再生技术的发展前景。

李春标[2](2017)在《大孔树脂吸附对城镇混合型废水的深度处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污水处理厂收水成分上呈现出愈加明显的工业+市政混合型趋势,其中纺织印染废水占比之大以及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的影响之大不容忽视。纺织印染工业作为我国传统优势工业支柱产业之一,其产生的废水水量大、成分复杂、难降解。城镇污水处理厂常规处理工艺往往难以应对,加之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探究一种针对印染—市政混合废水的高效、节能的深度处理工艺迫在眉睫。本文以纺织印染大省山东省内一接收印染—市政混合废水处理厂处理现状为出发点,在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后,提出在其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加入大孔树脂对混合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对其吸附过程、影响因素、吸附机理等进行分析探究,为实践提供一定借鉴。通过实验探究综合分析表明:1.在所选六种大孔树脂(D280、DA201、DA-201、AB-8、D3520和XAD-2)中,D3520对混合废水中难处理的PVA等污染物呈现出最为接近对照吸附材料粉末活性炭的吸附效果,且色度去除效果好,出水清澈,CODcr吸附能力可达15.6mg/g。2.D3520树脂静态吸附过程呈现较明显的两步,吸附前期吸附速率较快,随后逐渐减慢直至240min左右时达到吸附平衡状态,混合废水中CODcr浓度由最初的95.31mg/L降低至35.54mg/L,CODcr去除率达到62.7%,色度去除率高达95%以上。3.混合废水初始浓度的提高对D3520树脂的吸附能力有促进作用;D3520树脂吸附效果随pH值的增加而提高,当混合废水pH值达弱碱性后,继续提升pH值,树脂吸附能力提升幅度小;且在选定温度范围内,其吸附效果呈现类似趋势,结合相关排放标准和实际操作要求,选定初始浓度100mg/L、pH值8.0、温度25℃为后续吸附条件。4.吸附等温实验分析表明,Langmuir等温方程可以更好的描述D3520树脂对混合废水中PVA等污染物的吸附过程,其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的物理吸附,且吸附为优惠吸附,易于发生。5.D3520树脂对印染混合废水中PVA等污染物的吸附是可以自发进行的过程,即自由能变均为负值((27)(35)G0);其吸附焓变(35)H为介于36kJ/mol(小于40kJ/mol)的正值,表明D3520树脂的吸附过程具有明显的物理吸附特性;吸附熵值(29)(35)S0,整个树脂吸附过程是熵增加的过程。6.动力学分析表明:树脂的整个吸附过程受到了树脂表面液膜扩散和内部孔道扩散的共同控制,其中成为D3520树脂整个吸附过程限速过程的就是吸附速度较慢的孔道扩散吸附过程。7.采用50%乙醇浓度+蒸馏水、5%盐酸浓度+蒸馏水、以及5%氢氧化钠浓度+蒸馏水组合对D3520树脂进行静态再生效果最佳。8.在树脂动态固定床吸附中控制上样流速0.24m/h,树脂床高径比为2:1,吸附温度为25℃时D3520树脂对混合废水中CODcr吸附效果较佳;而在采用静态吸附所选脱附工艺进行脱附时,控制脱附流速为4.8cm/h,脱附温度为25℃时,脱附效果最佳;且在经过5次重复吸附-脱附再生实验后,D3520树脂依然可以保持最低平均79.5%的CODcr吸附率和95%以上的色度去除效果,说明D3520树脂在对印染混合废水进行深度吸附处理时拥有良好的稳定性。

张滕,王勇梅,彭昌盛,袁合涛[3](2016)在《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染料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染料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处理染料废水尤为必要。本文综述了三种处理染料废水的基本方法,即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其中重点阐述了物理法和化学法,并对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王梦乔[4](2014)在《新型磁性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工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逐年加剧,其成分复杂、排放量大,严重危害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目前,化工废水主要采用预处理与二级生化联用工艺进行处理,出水往往含有一些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及有毒有害物质,需要进行深度处理。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经济可行的深度处理工艺,但是其机械强度差,再生困难,难以重复利用。树脂吸附剂因其吸附容量大、机械强度高、再生能力强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其中,具有双重功能的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既能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去除化工废水中的水溶性物质,又能通过吸附作用去除非极性有机污染物,在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化工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广。但是,该树脂处理采用固定床工艺,投资、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同时处理水量小,无法满足大水量水体处理的需要。近年来,澳大利亚Orica公司开发的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IEX(?)因其吸附速率快、易分离、操作简单等优点,打破了传统非磁性树脂所使用的固定床工艺处理水量小、能耗高的瓶颈,在饮用水、城市生活污水深度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也有学者开发出磁性离子交换树脂材料(如NDMP等),但是这些材料都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去除,对于水体中非极性的物质去除效率低,因此难以应用于同时富含离子态和分子态污染物的化工废水处理中。至今未见有能够同时依靠离子交换与吸附协同作用的高比表面积磁性树脂材料。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围绕化工废水深度处理的技术需求,开展新型磁性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的合成和应用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悬浮聚合法,通过控制合成单体的种类、配比,探索合成路径,优化制备工艺,成功制备了同时具有高比表面积(>550 m2/g)和高交换容量(0.92~1.81 mmol/g)的磁性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粒径分布在80~250μ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1.56~1.79 emu/g,磁分离性能良好。(2)以有机化工废水中两种典型的污染物4-硝基甲苯-2-磺酸(NTS)、2-硝基甲苯(o-MNT)为吸附质,系统考察了系列磁性树脂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离子态污染物NTS的吸附量与树脂的总交换容量呈正相关,而影响分子态污染物o-MNT的吸附因素主要为树脂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孔道结构。所合成的磁性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可以对两种吸附质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同时在吸附速率上比NDA-88具有明显的优势。树脂对o-MNT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而对NTS的吸附则以化学吸附为主,同时物理吸附也起到协同作用。树脂对NTS吸附量受NaCl浓度影响不明显,对o-MNT的的吸附量吸附量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略有增加。吸附-脱附实验显示,10个批次循环实验后,磁性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的吸附量几乎没有改变,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3)将系列磁性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应用于化工废水的深度处理,结果表明,在所合成的磁性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中,GMA30-1(BET比表面积:718 m2/g;交换容量1.49 mmol/g;平均孔径:4.17 nm)具有最优的吸附性能,通过吸附和脱附条件的优化,选择占处理水样的3%的树脂投加量为最佳投加量,同时选用乙醇与6% NaOH配比为4:6的混合溶液对树脂进行再生,经过8个批次的循环实验后,树脂仍能够达到稳定的处理效果,出水CODcr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准。

于秀娟,曲云龙,王红梅,石磊[5](2012)在《工业磺化废硫酸的治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工业磺化工艺通常副产大量废硫酸,其颜色深且含有大量有机物,严重影响其综合利用,有效去除废酸中有机物尤为重要。文中阐述了国内外对磺化废酸中有机物的治理方法,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经济环保的新方法,并展望了废酸综合治理的前景。

惠晓梅[6](2012)在《吸附沉淀法回收焦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国内外对焦化废水中氨氮治理主要采用的传统处理方法有生物脱氮法、蒸氨法、化学沉淀法和吸附法等相对单一技术,且焦化废水经现行工艺和方法处理后效果不甚理想,尤其出水中NH3-N超标的现象比较严重。若能采用一种操作简单、低运行成本、高处理效率并且可回用的工艺,必将有效改善水环境污染现状,并为企业节约一定的成本,对企业形象及企业竞争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寻求治理焦化废水中氨氮超标的方法,在课题组大量静态试验得出的影响树脂吸附氨氮因素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太原某焦化厂污水处理厂经一级处理后的实际水样为课题研究对象。采用D301RC1型树脂吸附柱去除废水中主要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降低CODcr和挥发酚含量的条件下,采用树脂两级吸附组合方法,将经过D301RC1型树脂吸附柱的水样再被去除氨氮的151Na型树脂吸附处理后,通过合适的洗脱剂将吸附氨氮饱和后的树脂进行洗脱,将水样中低浓度的氨氮经树脂富集后,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富集后的氨氮溶解在少量的溶剂里,采用磷酸氨镁(MAP)化学沉淀法将洗脱剂中的氨氮沉淀。研究结果表明:151Na型树脂在最佳工况条件下,对废水中的氨氮去除率高达85%以上,用0.3M Na2HP04和Na3P04的混合溶液在最佳条件下对吸附饱和后的树脂进行洗脱,树脂的再生率高,性能稳定。同时采用MAP沉淀法,在最佳条件下,氨氮的回收率高达90%,最终出水中这三种污染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本研究通过两级树脂串联吸附法,一定程度上能够排除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氨氮的的干扰因素,提高树脂吸附氨氮的能力,同时吸附法和沉淀法的有机组合回收废水中的氨氮。此种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焦化废水处理方法中NH3-N超标的难题,是一种高效、简单且经济可行的焦化废水处理技术。

李涛,张雷,高文君,杨光辉[7](2011)在《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香料废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D3520大孔树脂吸附法对香料废水处理进行研究。考查了流速、温度、pH值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证明最佳吸附条件为:流速,3BV/h;温度,室温;pH值,7.09.0。单批处理量为36 BV时,色度可从500倍降至40倍,去除率92%以上;55006000mg/L COD cr去除率为10%左右;原香料废水具有强刺激性气味,吸附后的废水均无刺激性气味。室温下用50%乙醇溶液对吸附后的大孔树脂进行洗脱再生,洗脱流速为3BV/h,时间为4h,树脂可再生4次,总处理能力可达到180BV。

黄橙[8](2008)在《活性钙质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钙质矿物资源丰富有望成为一种高效廉价的吸附剂。然而,天然钙质矿物原料吸附性能较差,需要改性激活化学活性。本研究是以钙质矿物为原料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活性吸附材料并应用于偶氮染料废水的降解脱色。试图开发一种原料价廉易得,无二次污染,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吸附降解材料。为此,本文进行了制备工艺、矿物材料、吸附性能、吸附剂循环利用、吸附剂再生修复、染料吸附模型与吸附机理等系统的研究。该研究对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对于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钙质资源、提高染料废水处理效率、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具有实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首先采用XRD、FTIR、SEM和TEM等技术从晶体结构、分子结构和表面形貌方面对钙质原矿及改性后的吸附剂进行表征分析。研究发现,钙质矿物原料对染料的脱色率很低,经800℃热活化后,材料结构发生改变,表面羟基浓度增大,SBET由18.35 m2·g-1增加到28.43 m2·g-1,平均孔径变大,对染料溶液的脱色率由6.5%增大到99.02%。2.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pH值、染液浓度、染料结构、染液量等因素对染料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含偶氮结构的酸性品红染料废水,当初始pH值在中性时、初始浓度10mg·L-1、吸附剂用量10 g/L、原水COD103.5 mg·L-1、氨氮含量为5.2 mg·L-1时、吸附反应5min后色度去除率为99.33%,COD除去率为55%,氨氮含量减少到4.0 mg·L-1。染液pH值、染料结构、染液浓度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探讨了钙质活性吸附材料降解脱色不同结构染料废水吸附行为和机理。3.研究了钙质吸附剂的再生与循环利用技术。结果表明:控制材料的粒度大小可以有效解决粉末材料在废水脱色过程中存在的固液难以分离的问题;对吸附7次后的吸附剂进行再生热处理,再生温度在650℃时脱色率可从吸附7次后的26.9%上升到99.01%,说明钙质吸附剂有着优良的再生修复性能,再生后的吸附剂同样具有高的吸附能力。4.研究了活化钙质吸附材料的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参数,并提出了它对酸性品红染料及偶氮染料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Langmuir、Freundlich模型中,它对两种染料的吸附等温线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剂对所用酸性品红染料的吸附过程主要是遵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而对于偶氮染料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模型。钙质吸附剂对染料的吸附机理为:通过静电力、氢键、n-π键及范德华力的作用吸附染料分子,在·OH氧化作用下催化脱色降解染料的致色集团。其中,氢键起主要吸附作用。

韩彬[9](2009)在《稻草秸秆基活性炭的制备与应用》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农业废弃物——稻草秸秆为原材料制备活性炭,研究稻草秸秆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及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并将该活性炭应用于模拟废水处理而检验其吸附性能。研究稻草秸秆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过程中,我们首先确定活化稻草的活化剂,从五种活化剂(KOH、H3PO4、ZnCl2、K2CO3、(NH4)2HPO4)中选择出(NH4)2HPO4。实验表明(NH4)2HPO4活化制备的活性炭具有较大的碘吸附值和最高的得率,产品能维持活化前的性状,所以认为(NH4)2HPO4适于活化稻草秸秆。利用热失重分析,推测(NH4)2HPO4活化稻草的反应为:4C+2(NH4)2HPO4→4CO2↑+3H2↑+4NH3↑+2P然后采用三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处理稻草秸秆,即样品先在空气中氧化再浸渍活化剂称为RN-1;样品只浸渍活化剂无氧化过程的称为RN-2;样品先浸渍活化剂后再氧化的称为RN-3。最后将预处理后的样品在500℃、600℃、700℃和800℃下分别活化制得稻草秸秆基活性炭。对产品的表征发现:先浸泡后预氧化处理后且在700℃下活化的样品既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对在700℃下的样品RN-1、RN-2和RN-3进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研究预处理条件对于活性炭表面性质的影响。应用XRD对其石墨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应用元素分析研究其碳化程度;应用N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扫描电镜对其表面物理性质进行表征;应用FTIR、Boehm滴定法和等电点测定对其表面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预氧化处理会改变材料的比表面积和产品表面的含氧基团含量。其中,先浸渍后预氧化的RN-3样品的比表面积(1078 m2/g)与孔体积最大,先预氧化后浸渍的RN-1(358.5 m2/g)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最小,相对于未经预氧化处理的RN-2(603.8 m2/g),应该是预氧化阻碍了活化剂与稻草的反应。电镜照片在活性炭的表面没有发现大孔的存在,但显示了预氧化处理会使稻草秸秆的表面发育出一定的孔结构。样品表面含氧基团的存在通过FTIR得以验证,随后我们用Boehm滴定具体测定了含氧化学基团的含量(包括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等电点的测定实验证明,随着氧化程度加深,样品酸性基团的含量增加,RN-3具有最大含量的酸性基团,RN-1略高于RN-2。Boehm滴定于此结论相同,滴定结果也表明酸性基团多的样品碱性基团相应的小,碱性基团大小顺序为RN-2>RN-1>RN-3。选用700℃下制备的活性炭样品RN-1、RN-2、RN-3应用于模拟废水中氨氮、苯酚和亚甲基蓝的吸附,其中氨氮的吸附量非常小,说明活性炭在液相中的吸附种类主要为物理吸附,而氨氮分子在水中呈离子状态,因此吸附量小。吸附动力学研究显示,活性炭吸附苯酚和亚甲基蓝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先浸泡后预氧化处理的RN-3具有最大的苯酚吸附量(187.7 mg/g);先预氧化后浸渍的RN-1和RN-3具有相近的最大的亚甲基蓝吸附量(分别为161 mg/g和166mg/g);而两者的苯酚吸附量差别较大(RN-1为157 mg/g,RN-3为187 mg/g)。吸附平衡实验结果表明,对苯酚的吸附都符合Langmuir模型的描述,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RN-1更符合Langmuir模型而RN-2和RN-3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以上结果表明孔结构和比表面积是影响活性炭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Gibbs自由能和表面活化能的计算结果也告诉我们除RN-3对亚甲基兰的吸附可能含有化学吸附外,其它均为物理吸附。

覃强[10](2008)在《吸附—高温气流氧化再生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将高温气流氧化再生法引入凹凸棒石的再生,对吸附-高温气流氧化再生法处理染料废水进行了基础应用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得到的结论如下:1.对凹凸棒石吸附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凹凸棒石的粒度、吸附时间、染料溶液pH、染料溶液的初始浓度、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在本实验中适宜的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2h;不需调节溶液pH;温度,室温。在所研究的温度和浓度范围内,用Langmuir方程能够很好地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吸附是一吸热的过程。20℃、30℃、40℃下饱和吸附量分别为76.92mg/g、84.03 mg/g、86.96 mg/g。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可用Lagergren一级速率方程描述,吸附过程主要是外扩散起作用。考察了动态吸附的流速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流速以小于5BV/h为好。2.采用高温气流氧化再生法再生吸附了亚甲基蓝的凹凸棒石,考察了再生温度、再生时间、空气流量等因素对再生效率的影响。温度越高,氧化分解掉的有机物越多,再生效率越高;流量越大,再生效率越高,当流量增至1.5L/min时,再生效率变化不大;随着再生时间的增加,再生效率不断增大,再生15min以上,再生效率变化不大。3.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凹凸棒石的再生效率略有下降,从13次再生开始,再生效率趋于稳定。凹凸棒石性能稳定,可以反复使用。4.吸附在凹凸棒石上的亚甲基蓝在100℃以下失去结晶水,100℃-250℃裂解炭化,250℃以上被空气氧化并生成CO2、CO,330℃-630℃产生CH化合物,490℃左右含氮基团被氧化成NO。大于600℃下再生的整个过程产生了CO2、CO、NO2、NO、SO2、CH化合物等物质。500℃再生不彻底,600℃-700℃降解较完全。5.高温气流氧化再生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再生温度为600℃-700℃,再生时间为10min,空气流量为1L/min。

二、树脂吸附法处理分散蓝NKF脱磺母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脂吸附法处理分散蓝NKF脱磺母液(论文提纲范文)

(1)活性炭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及其回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活性炭吸附技术
    1.1 吸附原理
    1.2 应用现状
2 活性炭对印染废水的吸附
    2.1 活性炭对色度的吸附
    2.2 活性炭对COD、DON的吸附
    2.3 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
    2.4 活性炭对重金属的吸附
        2.4.1 活性炭对汞的吸附
        2.4.2 活性炭对含铬废水的处理
        2.4.3 活性炭对其他重金属的吸附
3 活性炭的回收现状
    3.1 传统活性炭再生方法
    3.2 新型活性炭再生方法
        3.2.1 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法
        3.2.2 电化学再生法
        3.2.3 超声再生法
        3.2.4 微波辐照再生法
        3.2.5 超临界流体再生法
        3.2.6 联合工艺再生法
4 结语

(2)大孔树脂吸附对城镇混合型废水的深度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印染工业废水研究概况
        1.2.1 废水主要来源
        1.2.2 废水水质特点
        1.2.3 废水常规处理方法
    1.3 大孔吸附树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概况
        1.3.1 大孔吸附树脂的定义与分类
        1.3.2 大孔吸附树脂的作用原理
        1.3.3 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作用过程
        1.3.4 大孔树脂吸附的主要影响因素
        1.3.5 大孔树脂的脱附条件
        1.3.6 大孔吸附树脂在有机废水中的应用
        1.3.7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机理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用水水质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装置
    2.4 水样分析方法
    2.5 实验方法和内容
        2.5.1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2.5.2 树脂初步筛选实验
        2.5.3 树脂表征分析
        2.5.4 树脂静态吸附-再生实验
        2.5.5 树脂固定床动态吸附-再生实验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树脂筛选
    3.2 D3520树脂表征分析
        3.2.1 BET比表面积
        3.2.2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
        3.2.3 SEM扫描电镜
    3.3 树脂静态吸附-再生实验
        3.3.1 吸附平衡时间
        3.3.2 pH对大孔树脂吸附的影响
        3.3.3 初始浓度对大孔树脂吸附的影响
        3.3.4 吸附等温线测定与模型探究
        3.3.5 吸附热力学研究
        3.3.6 吸附动力学模型探究
        3.3.7 D3520对混合废水CODcr吸附机理的探讨
        3.3.8 静态吸附再生优化实验
    3.4 树脂固定床动态吸附-再生实验
        3.4.1 流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4.2 树脂床高径比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4.3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4.4 树脂固定床脱附工艺参数探究
        3.4.5 动态吸附再生稳定性实验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3)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物理法
    1. 1 吸附法
    1. 2 萃取法
    1. 3 膜分离法
    1. 4 磁分离法
2 化学法
    2. 1 化学混凝法
    2. 2 电化学法
    2. 3 高级氧化法
3 生物法
4 结语

(4)新型磁性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化工废水治理技术综述
        1.2.1 常规处理法
        1.2.2 深度处理法
    1.3 合成树脂研究现状
        1.3.1 传统树脂
        1.3.2 传统树脂吸附工艺在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3.3 磁性树脂
        1.3.4 树脂在化工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磁性聚(DVB-GMA)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3 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系列磁性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的合成
        2.3.2 系列磁性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的表征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型磁性聚(DVB-MA)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2.3 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系列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的合成
        3.3.2 系列磁性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的表征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系列磁性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的吸附行为及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2.3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吸附质的性质和结构
        4.3.2 吸附剂结构参数
        4.3.3 吸附动力学
        4.3.4 双组分物质同时吸附效果
        4.3.5 吸附等温线
        4.3.6 pH对吸附的影响
        4.3.7 盐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4.3.8 树脂重复使用实验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磁性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对化工废水处理效果初探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化工废水概况
        5.3.2 化工生化尾水磁性树脂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工业磺化废硫酸的治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吸附法
    1.1 活性炭吸附法
    1.2 树脂吸附法
    1.3 其它吸附法
2 萃取法
    2.1 传统萃取法
    2.2 液膜萃取法
3 氧化法
    3.1 化学氧化法
    3.2 湿式氧化法
4 结束语

(6)吸附沉淀法回收焦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工业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
    1.2 废水来源、特点、危害、处理现状及技术
        1.2.1 焦化的工艺流程及废水来源
        1.2.2 焦化废水的特点
        1.2.3 焦化废水的危害
        1.2.4 焦化废水的处理状况及技术现状
        1.2.5 氨氮废水的来源及处理技术现状
    1.3 离子交换树脂及应用技术
    1.4 课题的提出
        1.4.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4.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水样来源及水质
    2.2 试验药品、材料和仪器
        2.2.1 试验药品与材料
        2.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树脂预处理
        2.3.2 水样预处理
        2.3.3 静态平衡吸附实验
        2.3.4 静态解析实验
        2.3.5 动态吸附
        2.3.6 树脂动态脱附实验
        2.3.7 氨氮回收方案
        2.3.8 GC-MS分析样品的前处理
    2.4 分析方法
        2.4.1 主要污染物测定方法
        2.4.2 树脂吸附效果的性能评价指标
        2.4.3 有机污染物质的变化情况
第三章 水样预处理及树脂的筛选
    3.1 水样预处理
    3.2 树脂的筛选
        3.2.1 不同种类树脂去除焦化废水中CODcr和挥发酚的能力
        3.2.2 不同种类树脂去除焦化废水中NH_3-N的能力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301RCl型树脂去除焦化废水中主要有机物的研究
    4.1 静态试验
        4.1.1 树脂投加量对去除焦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性能的影响
        4.1.2 吸附振荡时间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4.1.3 树脂的再生效果
    4.2 动态试验
        4.2.1 不同流速对树脂吸附有机污染物性能的影响
        4.2.2 不同再生次数对树脂吸附有机污染物性能的影响
第五章 焦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研究
    5.1 151Na型树脂对氨氮的去除机理
    5.2 静态试验
        5.2.1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5.2.2 树脂的再生处理
        5.2.3 氨氮的回收
        5.2.4 静态试验小结
    5.3 动态试验
        5.3.1 不同吸附流速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5.3.2 不同成份水样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5.3.3 脱附试验
第六章 GC-MS分析
    6.1 试验器皿及水样前处理
    6.2 不同处理段出水的GC-MS分析色谱图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七章 总结论
    7.1 创新点
    7.2 应用前景及效益分析
    7.3 尚未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香料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指标测试方法和试剂
        1.1.1 主要实验仪器
        1.1.2 实验装置
        1.1.3 分析方法
        1.1.4 实验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树脂预处理
        1.2.2 废水预处理
        1.2.3 树脂动态吸附实验
        1.2.4 树脂动态脱附实验及再生能力实验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树脂动态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2.1.1 流速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
        2.1.2 温度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
        2.1.3 pH值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
        2.1.4 树脂吸附除臭的效果
    2.2 树脂再生实验结果分析
3 结论

(8)活性钙质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染料概述
    1.2 染料废水处理现状
    1.3 吸附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3.1 吸附剂
        1.3.2 钙质类吸附材料及其应用
    1.4 吸附剂回收利用
        1.4.1 吸附剂回收
        1.4.2 吸附剂再生
    1.5 吸附模型
        1.5.1 等温吸附模型
        1.5.2 吸附动力学模型
        1.5.3 吸附热力学
    1.6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活性钙质吸附材料制备及表征
    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3 制备工艺流程
    2.4 材料表征
        2.4.1 钙质矿物原料表征
        2.4.2 活化产物表征
    2.5 小结
第3章 活性钙质材料对染料废水吸附处理
    3.1 吸附处理方法
    3.2 影响因素分析
        3.2.1 活化
        3.2.2 粒径
        3.2.3 吸附剂用量
        3.2.4 吸附时间
        3.2.5 染液初始pH值
        3.2.6 染液浓度
        3.2.7 染料分子结构
        3.2.8 扩大染液量试验
        3.2.9 扩大染液浓度试验
        3.2.10 其它因素
    3.3 小结
第4章 循环利用及吸附特性再生修复
    4.1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再生活化工艺流程
        4.2.2 材料表征
        4.2.3 吸附剂循环利用
        4.2.4 吸附剂再生试验
        4.2.5 经济效益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活性钙质吸附剂染料吸附模型与机理研究
    5.1 吸附理论
    5.2 吸附等温模型研究
    5.3 吸附动力学研究
    5.4 吸附热力学研究
    5.5 吸附反应机理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稻草秸秆基活性炭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各种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活性炭生产与发展现状
    1.4 活性炭的应用
    1.5 我国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1.7 创新点
第2章 稻草秸秆活性炭制备的研究
    2.1 前言
    2.2 制备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活性炭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及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活性炭的吸附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器材和药品
    4.3 液相吸附
    4.4 简单的气体吸附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活性炭吸附后的回用及成本核算
    5.1 活性炭的回用实验
    5.2 成本核算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吸附—高温气流氧化再生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染料的概念与分类
    1.3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1.3.1 吸附法
        1.3.2 混凝法
        1.3.3 化学氧化法
        1.3.3.1 湿式氧化法
        1.3.3.2 臭氧氧化法
        1.3.3.3 Fenton(芬顿)试剂氧化法
        1.3.3.4 二氧化氯氧化法
        1.3.3.5 光催化氧化法
        1.3.3.6 超临界水氧化法
        1.3.3.7 电化学氧化法
        1.3.3.8 焚烧法
        1.3.4 膜分离法
        1.3.5 磁分离法
        1.3.6 生化法
        1.3.7 其它氧化法
    1.4 吸附剂的再生方法
        1.4.1 加热再生法
        1.4.2 溶剂再生
        1.4.3 化学药剂氧化再生法
        1.4.4 生物再生法
        1.4.5 电化学再生法
        1.4.6 超声波再生法
        1.4.7 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法
        1.4.8 微波辐射再生法
        1.4.9 超临界流体再生法
        1.4.10 光催化氧化再生法
    1.5 凹凸棒石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概况
        1.5.1 凹凸棒石
        1.5.2 凹凸棒石的物理化学性质
        1.5.2.1 比表面积
        1.5.2.2 吸附性能
        1.5.3 凹凸棒石粘土的主要用途
        1.5.4 明光市凹凸棒石粘土矿产资源概况
        1.5.5 凹凸棒石吸附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6.1 选题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凹凸棒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材料与药品
        2.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3.1 模拟染料废水的配制
        2.1.3.2 模拟染料废水标准曲线的绘制
        2.1.3.3 吸附剂筛选实验
        2.1.3.4 静态平衡吸附实验
        2.1.3.5 静态吸附动力学实验
        2.1.3.6 吸附等温线
        2.1.3.7 动态吸附实验
        2.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吸附剂的筛选
        2.2.2 凹凸棒石粒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2.2.3 吸附时间对脱色率的影响
        2.2.4 染料溶液pH 值对脱色率的影响
        2.2.5 染料溶液初始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2.2.6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2.2.7 静态吸附等温线
        2.2.7.1 Langmuir 吸附等温方程
        2.2.7.2 Freundlich 方程
        2.2.8 吸附动力学性质
        2.2.9 亚甲基蓝被凹凸棒石吸附前后紫外光谱分析
        2.2.10 动态吸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温气流氧化再生凹凸棒石的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
        3.1.2 主要实验材料与药品
        3.1.3 吸附-高温气流氧化再生实验装置
        3.1.4 实验方法与步骤
        3.1.4.1 吸附-高温气流氧化再生法处理染料溶液
        3.1.4.2 重复“吸附—再生—吸附”实验
        3.1.5 数据分析与处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各工艺条件对凹凸棒石再生率的影响
        3.2.1.1 再生温度对凹凸棒石再生效率的影响
        3.2.1.2 空气流量对凹凸棒石再生效率的影响
        3.2.1.3 再生时间对凹凸棒石再生效率的影响
        3.2.2 凹凸棒石的多次再生实验
        3.2.3 再生机理初步研究
        3.2.3.1 TG/DTA 热分析
        3.2.3.2 再生过程现象描述
        3.2.3.3 凹凸棒石外观描述
        3.2.3.4 扫描电镜(SEM)分析
        3.2.3.5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3.2.3.6 凹凸棒石吸附染料前后、再生后表面残留物质的探究
        3.2.3.7 再生尾气的检测
        3.2.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4.1 结论
    4.2 今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树脂吸附法处理分散蓝NKF脱磺母液(论文参考文献)

  • [1]活性炭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及其回收现状[J]. 马红霞,张菁菁,郑艳军,崔德富,刘娴. 纺织科技进展, 2017(05)
  • [2]大孔树脂吸附对城镇混合型废水的深度处理研究[D]. 李春标.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3]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研究进展[J]. 张滕,王勇梅,彭昌盛,袁合涛. 环保科技, 2016(01)
  • [4]新型磁性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 王梦乔. 南京大学, 2014(07)
  • [5]工业磺化废硫酸的治理研究进展[J]. 于秀娟,曲云龙,王红梅,石磊. 炼油与化工, 2012(06)
  • [6]吸附沉淀法回收焦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D]. 惠晓梅. 山西大学, 2012(10)
  • [7]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香料废水的研究[J]. 李涛,张雷,高文君,杨光辉. 山东化工, 2011(05)
  • [8]活性钙质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黄橙.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5)
  • [9]稻草秸秆基活性炭的制备与应用[D]. 韩彬. 东华大学, 2009(10)
  • [10]吸附—高温气流氧化再生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D]. 覃强. 广西师范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树脂吸附处理分散蓝NKF脱硫母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