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道高考难题答案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田玉娟[1](2021)在《高考整本书阅读试题命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李永梅[2](2021)在《一题一课教学法在高一数学复习课的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学建议的提出为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该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纵观已有的课程类型,复习课对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这一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通过研究发现,当前的复习课并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不能使学生主动建构起知识网络,而一题一课的教学法在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挥学生主动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本研究基于课标要求和当前复习课教学情况的分析,开展了对“一题一课”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首先为了了解一题一课教学法的研究现状,用文献分析法研究得到,对“一题一课”教学法的研究多集中于“一题一课”教学法的定义,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和教学建议,而对于该方法中案例的选取原则没有过多的研究。要在复习课中开展一题一课的教学,一题和一课的案例选取是关键。且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高考中考的复习,对于高一高二年级的一题一课复习课都没有涉及。为了进一步了解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和老师们对一题一课教学法的态度及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得到学生的对一题一课的复习课持肯定态度,并得出学生最喜欢的几种一课的形成方式,访谈得到老师们在运用一题一课教学时存在着案例选取困难的情况。接着本研究以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迁移理论、变式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针对上述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展开了对“一题一课”教学法的研究,提出了高一数学一题一课复习课中“一题”和“一课”的选取原则,根据该原则设计了三个高一年级一题一课复习课的教学案例并实施,通过实验研究的思路初步研究了该方法的教学效果。最后对应用该方法时老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并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一题的选取可具有基础性、典型性和通解性,一课的形成要结合教学目标,要以母题为中心,子题的选取要具有层次性。通过教学实践表明,一题一课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缩小班级之间的水平差距。
李超[3](2021)在《“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数学教师要理解与高中数学关系密切的高等数学内容,能够从更高的观点理解高中数学知识的本质,这对从事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数是连接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的重要桥梁,且部分导数试题的命制具有一定高等数学的背景.因此,这项研究选取高中导数内容,在“高观点”的指导下重点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揭示部分高考导数试题具有的高等数学背景;(2)如何将高等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渗透到中学数学中去;(3)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在“高观点”的指导下进行高中导数内容的解题和教学.这项研究通过对高中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在“高观点”指导下研究高中导数内容的解题和教学,得出了以下两方面的结论:在解题方面,整理分析了近十年(以全国卷为主)具有高等数学背景的高考导数试题,导数试题的命题背景主要有四个方面:以高等数学中的基本定义和性质为命题背景、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定理和公式为命题背景、以着名不等式为命题背景、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为命题背景;总结了用“高观点”解决高考导数试题时常犯的四类错误: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策略性错误、心理性错误;提出五项解题方法:创设引理破难题、洛氏法则先探路、导数定义避超纲、构造函数显神通、多元偏导先找点.在教学方面,通过对高中学生和高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三个特点:衔接性、选择性、引导性;认为“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应遵循四项基本的教学原则:严谨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提出相应的五项教学策略:开发例题,拓展升华策略、引入四规则,知识呈现多样化策略、先实践操作,后说理策略、融合信息技术,直观解释策略、引导方向,自主学习策略.
李思瑾[4](2021)在《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数学抽象作为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首,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提升数学抽象能力对高中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数学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科,在尖端人才的培养上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对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的特征进行研究,既有利于促进学优生的发展、使优生更优,也有利于普通学生借鉴学习、提升能力。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制订数学抽象的水平层次、内容模块、数学活动3个考查维度,以此编制测试卷对Y省6所学校的527名高三学生进行测查,并取前20%(105名)学生为数学学优生具体分析得出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的学业表现特征。然后基于扎根理论对31名数学学优生进行深度访谈,运用NVivo12软件对访谈录音文本编码分析,得到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的心理活动特征。最后分别针对数学学优生薄弱方面和优异表现提出数学抽象能力提升建议和巩固建议;借鉴数学学优生特征针对普通高中生提出数学抽象能力培养建议。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⑴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学业表现特征在于,水平层次上整体表现优异,但不同抽象内容上具有显着差异,符号的抽象表现最优异,图形与图形关系的抽象有所欠缺,不同数学活动上存在显着差异,知识与技能活动最优异。男女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无显着差异。⑵数学学优生心理活动特征宏观反映于非智力因素(提供动力来源),元认知(提供监督体系),学习策略(带来学习保障)3个方面。最突出的综合反映是数学学优生资源管理策略完善,情感态度积极,人格特质明显。最突出的直接反映是数学学优生自我信念强、学习态度端正、对数学抽象充满兴趣。⑶针对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略薄弱的地方提出了4条提升建议;针对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较优异的方面提出了4条巩固建议。借鉴数学学优生心理活动的直接特征针对普通高中生提出了3条数学抽象能力培养建议。望这项研究能帮助一线高中教师了解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特征,对培养高中生数学抽象能力提供参考。
佟威[5](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考试质量评估方法研究和应用》文中指出大规模考试通常指在国家范围或较大规模经济体内由专业考试机构组织管理,以选拔、评价和监测等为主要目的的考试形式。在我国,大规模考试主要是指高考、研究生考试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考试;国际上,大规模考试则包括SAT、PISA等一些知名考试和评价项目。本文研究对象聚焦的是我国的大规模考试,特别是高考。大规模考试和一般性考试有着显着区别。一般性考试由于人数较少,影响范围小,限制条件相对较低,模型和算法的适应性较强。大规模考试具有更广的关注度,更高的质量要求,更大的社会影响,特别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大规模考试形成了一整套相对传统的模式,包括一系列管理层面的措施,也有一系列技术层面的保障,以确保其平稳顺利。这种模式长期以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考试规模愈大,涉及因素就愈多,面临局面就愈复杂,适应和调整起来也就愈难。传统的试题质量保障机制当前正经受着剧烈冲击,只有做出改变才能应付不断出现的各种挑战。如何应对紧迫的形式和复杂的困境,成为大规模考试面临的重要课题。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为改变和解决这种困境提供了重要支撑。如何实现深度学习技术与大规模考试的深度融合,成为改善大规模考试试题质量评估方法的重要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当前深度学习技术在考试中的应用刚刚起步,正处于探索阶段,在一些具体考试任务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考试的赋能仍需系统梳理和深入探索。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若干方法,旨在解决大规模考试中试题难度预估和相似题的判定等问题,并致力于付诸应用和实践。本文的工作和贡献可以概括如下:首先,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试题难度自动预测。试题难度预测是大规模考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过难或者过易都无法准确测量学生能力。传统的试题难度预测试是由命题专家人工完成或提前把试题由一小部分志愿者公开试答并通过作答数据分析计算试题难度。由专家预估的试题难度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难度系数不稳定;试答又容易导致试题泄露。更重要的是,两种预估方式彼此独立,没有把与试题相关的数据(文本和作答)进行统一考量。本研究基于深度表征框架,深入挖掘和利用试题文本信息,再结合大量学生作答数据,建立起试题文本和实测难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试题难度预测。具体地,试题经过数据预处理后,表示成分布式表征的向量集合,然后基于CNN和RNN模型来获取试题的局部信息和序列信息的技术方案。在loss函数中设计pairwise形式消除学生作答数据的样本依赖性,进行模型训练,得到关于试题文本和试题质量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高考数学试题难度预测这一任务,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其次,基于语义关联关系,实现对试题的深度语义理解和质量把控。前一项工作主要对形式单一、独立设问的试题进行研究,针对的是以数学题为代表的理科类试题。然而,一些阅读类试题具有显着差异性,试题的难度需要结合试题基于的素材、试题的选项等信息进行研究。本项工作是在参考一些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引入了注意力机制,寻找影响试题质量的深层次语义信息,发现试题材料中与问题相关的重要部分,以提高试题特征挖掘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具体地,模型结构由四部分组成,输入层、双向GRU层、注意力层和预估层。其中,双向GRU层不仅可以学习整个输入序列的远程依赖关系,还可以同时从前向和后向学习上下文信息;注意力层采用的是AoA机制,可以提取与试题更相关的文档或选项中词语,作为特定试题难度预估的主要信息,有助于模型的可视化,提升其可解释性。第三,基于知识结构图表征进行试题相似度判定。试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是大规模考试领域的另一个核心问题。在高利害且强调选拔性的大规模考试中,一份试卷出现两道相似试题或者其中的试题与已考试题相似,都容易引起争议和社会关注。另外,相似试题对自动组成多套相似试卷的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于试题语义层面的相似性分析具有重要价值。以往的试题相似性预判依赖于命题专家,这种方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效率也不是很高。同时,一些基于浅层语义信息的试题相似性研究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本研究结合试题所具有的知识点图结构信息,实现了更加全面的试题表征用以判断试题之间的深层次语义关系。具体地,本文提出一个新的knowledge-aware的多模态深度学习网络(KnowNet)。该模型包括两个主要表征层:试题内容表征层(CRL)和知识结构融合层(SFL)。试题内容表征层(CRL)主要用来对试题的多模态信息(如图片和文本信息)进行联合表征,涉及到词嵌入方法、卷积神经网络和基于注意力机制的LSTM模型。知识结构融合层主要用来表征知识点的图结构信息。在该层中,模型首先是通过一个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模块(CKA)对知识点和试题内容信息进行建模,然后通过树形卷积网络(TCN)对知识点的图结构信息进行表征。知识结构表征层不仅可以获取相关的结构信息,而且对基于知识结构的相似题的判定提供了一种可解释性的视角。最后,模型通过相似题打分模型(SSL)来对任意两个试题的相似程度进行评估。实验结果也证明KnowNet模型具有很高的有效性和可解释性。最后,研究成果在大规模考试中的实践和应用中取得了显着效果,体现了社会价值。本研究的所有成果都与大规模考试的系统工程进行了深入融合。通过对难度预估算法训练得到的模型进行集成,每一道试题所对应的机器预估难度为命题专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试题属性自动标注是本研究的一个过程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试题的标注数据来训练模型实现试题属性的自动标注,目前也已经应用到具体命题工作。相似题判定的算法能够针对任何一个编制出来的新题提供出系统中与其相同或者相似的试题反馈,为命题专家提供参考。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已经集成在大型题库等信息化系统中,在考试行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大规模考试的数字化进程。基于本研究成果,多个与大规模考试相关的系统性工程都快速发展起来,如试题资源的标准化管理、教材检索、试题语义查询和检索以及大规模网络试题爬虫和试题素材收集等等。本研究成果探索了大规模考试和深度学习相融合的实践路径,提供了针对大规模考试个性化需求的解决方案,得到了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和社会广泛认可,为服务和保障国家考试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魏福雄[6](2021)在《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实验研究 ——以“解三角形”二轮复习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21世纪,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人才的缺乏,成了我国正面临的挑战。与此同时,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应该如何培养,成为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难题。应时代的要求,深度学习的理论出现了。深度学习的理论自从问世,便备受教育工作者的推崇。现阶段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学生大多还是在浅层学习。实际上,教师和学生都花了很多时间,但是复习的效果却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因此,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研究,可以完善我国对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教学研究的不足,能够为深度学习理论体系在高三数学二轮复习阶段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能够对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有所促进。为了探究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能否对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提升有显着性的影响,本研究做了以下几个工作。第一,采用文献法,梳理了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整理了已有的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整理了已有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研究,得到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的教学现状并对它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二,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的发生。第三,采用实验研究法,验证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是否对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显着性的提升效果,具体做法是以马云鹏的深度学习理念的教学设计思路为基础,借鉴变式教学的教学方式,重建了深度学习理念应用于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将教学设计结合具体的学科知识应用在高三数学二轮复习中进行教学实验,利用SPSS软件分析实验数据与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实验得到如下结果:在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中,学生产生了深度学习的动机,学生确实发生了深度学习;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显着性的提升;学生的性别对学生的数学成绩没有显着性的影响。最后,本研究得到的研究结论是: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对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提升有显着性的影响,但学生的性别对学生的数学成绩没有显着性的影响。论文共七章,分别是绪论、文献综述、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设计、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实验研究、研究的结论与反思。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教学设计构建视角的创新;第二,从深度学习理念的视角来看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中学生性别与学生成绩是否有显着性影响的视角新;第三,将高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新。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一,本研究仅以“解三角形”为例进行了实验,虽然具有代表性,但是可能并不全面;第二,本研究的实验时间的特殊性以及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比较特殊,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两倍多,缺乏推广性。
孙桂秀[7](2020)在《基于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化学是高考必考的内容,有机化学知识在中学化学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也为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小到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大到国防的建设、新物质的研发、“三废”的综合治理、特效药的合成、环境的保护等均具有指导作用,学好有机化学可为大学化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为了给高校提供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基于“高考”搞好学科教学,用高考试题导向教学。为了抓住高考,钻研高考是必由之路,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研究高考试题。基于此目的,作者对2018年-2020年全国卷高考化学试卷中的有机化学必考题和选考题(新高考模式下属于选择性必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有机试题考查形式多样、视角新颖,试题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和科技前沿;高考所考查知识均为有机化学主干知识,同时还全面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此外,2018年-2020年全国卷高考化学试卷中的有机化学试题还有如下特点:(1)试题题型:设置为选择题、填空题及有机流程推断题,全国Ⅰ、Ⅱ、Ⅲ卷试题题型并无差别;(2)试题数量、分值比重:试题数量在2-6之间;高考化学部分总分100分,有机化学部分分值占总分21%-38%。(3)考查内容:概括起来就是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综合应用;(4)命题角度:必考题和选考题命题角度不尽相同。必考题主要有五类:(1)对有机化学基本实验的考查;(2)对同分异构体的考查;(3)以最新研究的有机化学物质、药物或其他陌生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依托,对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考查;(4)对基本营养物质的考查;(5)对实验综合能力的考查,多数出现在填空题中,以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为依托的化学综合实验。选考题每年的命题角度比较稳定:(1)根据结构简式书写有机物化学名称;(2)根据结构简式书写官能团名称;(3)判断物质转化的反应类型;(4)推断陌生有机物的结构简式;(5)求同分异构体种类或写出限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6)正确书写陌生方程式;(7)参照题中信息,设计有机物合成路线。(5)试题呈现方式:有文字表述型,实验装置图型,表格型,图片、文字结合型,图片、文字、表格结合型。2018年-2020年呈现方式最多的是图片和文字结合型,其次是文字表述型。作者对黑河市第一中学实验班和平行班的学生的两次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更加全面了解了学情;对高考化学考试大纲的分析、中学化学教材的研读,厘清了它们与高考试题的一致性及其差异性;对2018年-2020年高考典型试题的解析,进一步加深了对高考试题的理解与把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基于高考试题的有机化学教学策略:(1)抓住大纲,回归教材,夯实基础;(2)深入挖掘高考试题,基于高考试题开展有机化学教学;(3)有机化学教学不仅要瞄准前沿,还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4)转变教学理念,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作者认为,本研究总结归纳了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特点与趋势,对高中生的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复习备考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对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何蓉蓉[8](2020)在《初中化学中考试题分析 ——基于江苏省中考试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也强调命题的重要性。因此,研究能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状态的中考试题,是当下课程改革和评价模式改革的迫切要求。江苏省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正在逐年改进,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但笔者也发现现有试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为此,本文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及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江苏省近五年的中考化学试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考化学试题的改革提供素材。论文的第一章,笔者从现实需求和文献综述的视角对选题的缘由进行了阐述,并确定了研究的内容与意义、方法与思路。论文的第二章,笔者界定了试题、中考化学试题等概念;对试题的五大构成要素即立意、情境、设问、答案及评分标准等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论文的第三章,笔者依据国家及地区指导性文件对中考试题的要求、国外试题命制的经验、SOLO分类评价理论及ECD评价理论,建构了中考化学试题评价模型,本课题将从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试题的情境、试题的设问、试题的答案与评分标准方面对试题进行评价。论文的第四章,笔者从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试题的情境、试题的设问、试题的答案与评分标准等方面对江苏省近五年的中考化学试题进行评价,得出了以下结论:大部分地区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较好;试题情境性逐年增强,来源多样,但也存在科学性错误、陌生度过大、情境无效等问题;试题设问与情境的深度关联逐年增加,但设问的思维容量整体较小;试题答案表达形式多样,但开放度小。论文的第五章,笔者提出了江苏省中考化学试题命制建议:试题立意和内容要聚焦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加强试题情境与设问的一致性、提高试题答案的开放度和评分标准的灵活性。
汪颖[9](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主观题智能阅卷的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新高考改革对改进主观题智能阅卷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目标。然而,主观题网上人工阅卷在阅卷过程和公平性等方面问题突出,无法满足新高考改革需求。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为主观题智能阅卷带来机遇,智能阅卷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常态化。智能阅卷技术以其高效率、高准确度和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有效改善和解决网上人工阅卷存在的问题。但是,主观题智能阅卷在技术、流程、功能和安全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本研究从主观题智能阅卷相关技术、高考网上阅卷的应用以及新高考背景下主观题智能阅卷应用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OM网上阅卷系统和QM智能阅卷系统做个案研究,对阅卷系统的开发人员、参与高考阅卷的教师等进行深入的访谈调查。从而分析得出网上人工评阅主观题还存在过程繁复、效率低,阅卷员主观性大、稳定性低,“人—机对抗”等问题,而智能阅卷在保障公平、提高效率以及特殊异常卷检测方面优势突出。然而,对主观题智能阅卷的进一步研究中,笔者发现计算机智能评阅主观题在技术、流程、功能以及安全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内容如下:一是缺乏高效、准确检测和校正图像倾斜的方法;二是主观题区域分割方式“粗暴”,分割模板智能不足;三是文本识别精准度不足,识别模型训练流程复杂;四是词义不确定性放大误差,分层抽象不明显;五是多科目、多题型的精准评分尚未成型;六是综合性、复杂性情境处理模式存在争议;七是定标评分存在“宽严”规范性问题;八是智能评分模型单一,缺少复核机制;九是智能化算法逻辑难以“逾越”,数据存在不可追溯性;十是智能阅卷系统提供“安全屏障”,但“威胁”依旧存在。基于以上问题,笔者针对计算机智能评阅主观题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四点改进建议:一是去模板化智能分割主观题区域;二是基于检测—识别校正机制的文本识别模型;三是基于文本聚类分析的智能化样选机制;四是基于融合人工阅卷与机器阅卷的新型智能阅卷模式。同时,笔者对主观题智能阅卷在高考中的应用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一是提升智能化,实现复杂性和综合性情境的妥善处理;二是增强“拟人化”,促成阅卷主客体质检情感的联通;三是构建“双保险”打造人机双评的智能阅卷模式。本研究对智能阅卷相关案例和人员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调查,在获取主观题智能阅卷的第一手资料的同时,结合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计算机智能评阅在主观题上的研究,也为新高考背景下主观题智能阅卷的完善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樊聪[10](2020)在《智能数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数据与教育是当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数据与教育逐步实现深度融合,智能数据融入一线教学成为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由于高中历史教学面临高考的压力,学校关注学生分数变化,迫切希望寻求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能否借助智能数据融入历史教学,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寻找新的突破,论文以此为关注点,分析智能数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在阐述智能数据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案例,全面分析智能数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为学校和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智能数据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首先对智能数据进行定义,认为智能数据是指在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下,由机器代替人脑实现自动化处理教育数据,提取有价值信息,帮助教育者解决教学问题的智能技术,提出智能数据具有精准性、智能化、实用性的特征。其次,对智能数据所依托的“会课教育数据平台”结构内容进行剖析,主要分为智能化题库、智能批阅系统、精准教学数据反馈系统、错题管理和智能推荐系统四部分,各部分之间联系密切,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系统化支持。从高考考情、成绩分析、题库建设方面分析智能数据应用在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论文重点分析了智能数据在S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阐述在期中考试中应用智能数据评阅试卷。通过对成绩数据化分析,以反馈的信息为支撑,了解班级整体、学生个人取得分数背后的学习情况;依据考试后反馈的有价值数据信息,教师有针对性开展试卷讲评课及随堂测验,提高课堂效率;“会课教育数据平台”自动出具个性化成绩报告单,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体检”,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智能错题集管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题,强化试题练习,增强学习能力;以“教育实验法”设置对照组,访谈历史教师分析智能数据在考试中的应用效果,得出智能数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的结论。由于技术局限性,以及教师数据素养的缺乏,智能数据未能实现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教师工作效率提高,而工作量加重。通过分析智能数据在教学中应用,得到一定启示,应全面而理性的看待“智能数据”,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关注教师及学生历史学习中需求。
二、一道高考难题答案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道高考难题答案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一题一课教学法在高一数学复习课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一题一课 |
1.2.2 教学法 |
1.2.3 数学复习课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计划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高中数学复习课的研究现状 |
2.2 一题一课的研究现状 |
2.2.1 关于一题一课概念的研究 |
2.2.2 关于一题一课教学实施的研究 |
2.2.3 关于一题一课教学效果的研究 |
2.2.4 关于一题一课教学建议的研究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实验法 |
3.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3.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3.3 迁移理论 |
3.3.4 变式教学理论 |
3.4 研究工具 |
3.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4.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4.3 测试卷的选取 |
第4章 一题一课教学法在高一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调查分析 |
4.1 调查的目的 |
4.2 对教师访谈的结果分析 |
4.3 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题一课教学法复习课的构建原则与实践研究 |
5.1 一题一课复习课中“一题”的选取 |
5.1.1 一题的选取要具有基础性 |
5.1.2 一题的选取可具有典型性 |
5.1.3 一题的选取可具有通解性 |
5.2 一题一课复习课中“一课”的形成 |
5.2.1 子题的选取要结合教学目标 |
5.2.2 子题的选取要以母题为中心 |
5.2.3 子题的选取要注重层次性 |
5.3 一题一课教学法在高一数学复习课中运用的案例 |
5.3.1 案例一:2.2 基本不等式 |
5.3.2 案例二: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章末复习 |
5.3.3 案例三: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外接球问题通解性复习 |
5.4 高一数学“一题一课”复习课的教学实验 |
5.5 一题一课的教学效果分析 |
第6章 对教师实施一题一课的几点建议 |
6.1 研读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教材 |
6.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交流合作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B: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需要 |
1.1.2 优秀高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
1.1.3 导数在高中数学教学及高考中的地位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2.1 高观点 |
1.2.2 导数 |
1.2.3 数学教学 |
1.2.4 解题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计划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 |
2.2 高观点下中学数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2.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3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2.4 文献述评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的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案例研究法 |
3.3 研究工具及研究对象选取 |
3.4 研究伦理 |
3.5 小结 |
第4章 调查研究及结果分析 |
4.1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实施调查 |
4.1.3 调查结果分析 |
4.1.3.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4.1.3.2 问卷的效度分析 |
4.1.3.3 问卷的结果分析 |
4.2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
4.2.1 调查问卷设计 |
4.2.2 实施调查 |
4.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 调查结论 |
4.4 小结 |
第5章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解题研究 |
5.1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试题的命题背景 |
5.1.1 以高等数学中的基本定义和性质为命题背景 |
5.1.1.1 高斯函数 |
5.1.1.2 函数的凹凸性 |
5.1.2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定理或公式为命题背景 |
5.1.2.1 洛必达法则 |
5.1.2.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
5.1.2.3 拉格朗日乘数法 |
5.1.2.4 柯西中值定理 |
5.1.2.5 柯西函数方程 |
5.1.2.6 泰勒公式与麦克劳林公式 |
5.1.2.7 极值的第三充分条件 |
5.1.2.8 两个重要极限 |
5.1.2.9 欧拉常数 |
5.1.3 以着名不等式为命题背景 |
5.1.3.1 伯努利不等式 |
5.1.3.2 詹森不等式 |
5.1.3.3 对数平均不等式 |
5.1.3.4 斯外尔不等式 |
5.1.3.5 惠更斯不等式 |
5.1.3.6 约当不等式 |
5.1.4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为命题背景 |
5.1.4.1 极限思想 |
5.1.4.2 积分思想 |
5.1.4.3 (常微分)方程思想 |
5.2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中常见的四类错误 |
5.2.1 知识性错误 |
5.2.1.1 柯西中值定理的误用 |
5.2.1.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误用 |
5.2.1.3 多元函数求最值,不注意边界情况 |
5.2.1.4 不注意洛必达法则使用的前提 |
5.2.2 逻辑性错误 |
5.2.2.1 循环论证 |
5.2.2.2 混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 |
5.2.3 策略性错误 |
5.2.4 心理性错误 |
5.3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的方法 |
5.3.1 创设引理破难题 |
5.3.2 洛氏法则先探路 |
5.3.3 导数定义避超纲 |
5.3.4 构造函数显神通 |
5.3.5 多元偏导先找点 |
5.4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研究的案例 |
5.4.1 “高观点”视角研究解题方法 |
5.4.2 “高观点”视角研究试题的命制 |
5.5 小结 |
第6章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研究 |
6.1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特点 |
6.1.1 衔接性 |
6.1.2 选择性 |
6.1.3 引导性 |
6.2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原则 |
6.2.1 严谨性原则 |
6.2.2 直观性原则 |
6.2.3 因材施教原则 |
6.2.4 量力性原则 |
6.3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策略 |
6.3.1 开发例题,拓展升华策略 |
6.3.2 引入四规则,知识呈现多样化策略 |
6.3.3 先实践操作,后说理策略 |
6.3.4 融合信息技术,直观解释策略 |
6.3.5 引导方向,自主学习策略 |
6.4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案例 |
6.4.1 常微分方程视角下的教学案例 |
6.4.2 微积分视角下的教学案例 |
6.4.3 “泰勒公式”的教学案例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B 学生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聚焦 |
1.1.2 数学自身的抽象性 |
1.1.3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
1.1.4 研究数学学优生的价值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数学抽象”相关概念界定 |
1.2.2 高中数学学优生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 |
2.2 数学抽象相关研究概述 |
2.2.1 数学抽象的概念 |
2.2.2 数学抽象能力 |
2.2.3 关于数学抽象的调查研究 |
2.3 数学学优生特征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5.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
2.5.2 扎根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测试调查法 |
3.3.3 访谈法 |
3.4 研究工具 |
3.4.1 测试卷的设计 |
3.4.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5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5.1 测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5.2 访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6 研究伦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学业表现特征 |
4.1 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现状分析 |
4.1.1 数学抽象能力测试卷得分情况 |
4.1.2 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各水平层次得分情况 |
4.1.3 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各内容模块得分情况 |
4.1.4 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各数学活动得分情况 |
4.2 数学学优生在数学抽象能力上的差异性分析 |
4.2.1 内容模块间的差异性分析 |
4.2.2 数学活动间的差异性分析 |
4.2.3 性别间的差异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
5.1 访谈数据编码处理 |
5.1.1 开放编码 |
5.1.2 主轴编码 |
5.1.3 选择编码 |
5.2 编码节点分析 |
5.3 主轴编码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
5.3.1 资源管理策略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
5.3.2 情感态度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
5.3.3 人格特质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
5.3.4 元认知控制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
5.3.5 元认知知识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
5.3.6 认知策略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
5.3.7 思维倾向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
5.3.8 价值信念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
5.3.9 动力倾向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
5.3.10 元认知体验节点下的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心理活动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中生数学抽象能力培养建议 |
6.1 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培养建议 |
6.1.1 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提升建议 |
6.1.2 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巩固建议 |
6.2 普通高中生数学抽象能力培养建议 |
6.2.1 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自我信念 |
6.2.2 增强学习责任感,端正学习态度 |
6.2.3 丰富数学课堂,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的反思 |
7.4 研究的展望 |
7.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测试卷抽象类型分类 |
附录 B 高中生数学抽象能力测试卷 |
附录 C 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考试质量评估方法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大规模考试的发展 |
1.2.2 现代考试技术的发展 |
1.2.3 当前大规模教育考试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4 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考试的融合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贡献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概述 |
2.1 引言 |
2.2 大规模教育考试的两个主要特点 |
2.3 考试领域研究现状 |
2.3.1 考试领域的质性研究 |
2.3.2 考试量化研究——考试测量技术 |
2.3.3 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及与考试的融合 |
2.3.4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
第3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试题难度自动预估 |
3.1 引言 |
3.2 相关工作 |
3.2.1 文本建模 |
3.2.2 难度预测 |
3.3 模型框架 |
3.3.1 问题定义 |
3.3.2 模型整体框架 |
3.3.3 模型结构 |
3.3.4 模型训练 |
3.3.5 难度预测 |
3.4 实验 |
3.4.1 数据集介绍 |
3.4.2 实验评价指标 |
3.4.3 对比实验 |
3.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5 案例分析 |
3.5 结论 |
第4章 基于语义关联关系挖掘的试题理解和质量把控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2.1 传统试题难度研究 |
4.2.2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文本理解 |
4.3 模型框架 |
4.3.1 问题定义 |
4.3.2 模型整体框架 |
4.3.3 RCNet模型结构 |
4.3.4 训练策略 |
4.3.5 难度预估 |
4.4 实验 |
4.4.1 数据集介绍 |
4.4.2 对比实验 |
4.4.3 实验评价指标 |
4.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结论 |
第5章 基于知识结构图表征的试题相似度判定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2.1 结构学习 |
5.2.2 相似题判定的相关研究 |
5.2.3 多模态学习 |
5.3 基本定义 |
5.3.1 知识结构 |
5.3.2 问题的定义 |
5.4 模型 |
5.4.1 试题输入 |
5.4.2 试题内容表征层 |
5.4.3 结构融合层 |
5.4.4 相似度得分层 |
5.4.5 KnowNet模型训练 |
5.5 实验 |
5.5.1 数据集 |
5.5.2 实验设置 |
5.5.3 Baseline |
5.5.4 实验结果对比(RQ1) |
5.5.5 抽样策略对模型训练过程的影响(RQ2) |
5.5.6 试题内容和考查知识点相关性的可视化分析(RQ3) |
5.5.7 外部关联性的可视化(RQ4) |
5.6 结论和展望 |
第6章 研究成果在大规模考试中的实践和应用 |
6.1 引言 |
6.2 相关背景 |
6.3 应用系统部分功能概述 |
6.3.1 试题数据管理 |
6.3.2 相似题任务的索引 |
6.3.3 系统简要流程 |
6.4 典型应用案例 |
6.5 结论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实验研究 ——以“解三角形”二轮复习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现实背景: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现状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际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设计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深度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 |
2.1.1 文献检索情况说明 |
2.1.2 关于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研究 |
2.1.3 关于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对比研究 |
2.1.4 关于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的研究 |
2.1.5 关于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
2.1.6 关于深度学习的评价方式的研究 |
2.1.7 研究小结 |
2.2 关于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研究 |
2.2.1 关于变式教学研究 |
2.2.2 关于“学为中心”研究 |
2.2.3 关于微专题研究 |
2.2.4 关于主题探究教学研究 |
2.2.5 关于专题复习研究 |
2.2.6 研究小结 |
2.3 关于解三角形的研究 |
2.3.1 文献检索情况说明 |
2.3.2 关于“解三角形”二轮复习课的特点的研究 |
2.3.3 关于“解三角形”二轮复习课教学方式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3章 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3.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3 变式教学理论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整体设计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对象 |
4.1.3 研究过程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研究法 |
4.2.2 实验研究法 |
4.2.3 问卷调查法 |
4.3 研究工具 |
第5章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
5.1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教学设计特征 |
5.1.1 深度学习的特征 |
5.1.2 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
5.1.3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的特征 |
5.1.4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课教学设计 |
5.2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解三角形”二轮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
5.2.1 高考考试大纲及高考真题分析 |
5.2.2 学情分析 |
5.2.3“解三角形”二轮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
5.3 边和角的计算问题教学设计 |
5.4 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教学设计 |
5.5 边和角范围问题教学设计 |
5.6 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范围问题教学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研究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对象 |
6.3 实验变量 |
6.4 实验过程 |
6.4.1 实验时间 |
6.4.2 实验前测 |
6.4.3 实验后测 |
6.4.4 实验流程 |
6.5 实验结果分析 |
6.5.1 深度学习调查问卷的前测与后测成绩分析 |
6.5.2 边和角的计算问题前测与后测成绩分析 |
6.5.3 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问题前测与后测成绩分析 |
6.5.4 边和角范围问题前测与后测成绩分析 |
6.5.5 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范围问题前测与后测成绩分析 |
6.5.6 性别对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反思 |
7.2.1 研究的创新点 |
7.2.2 研究的不足 |
7.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深度学习调查问卷 |
附录B 2010——2019 年全国卷新课标高考理科数学解三角形真题归纳 |
附录C 边和角的计算问题前测与后测 |
附录D 三角形周长与面积计算问题前测与后测 |
附录E 边和角的范围问题前测与后测 |
附录F 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范围问题前测与后测 |
附录G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教学设计模板 |
附录H 教学实验数据前测与后测成绩统计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基于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考试题的研究现状与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研究现状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问卷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问卷内容的设计 |
3.4 调查结果 |
第4章 对高考大纲和人教版高中教材的分析 |
4.1 对高考大纲的分析 |
4.2 对人教版高中教材的分析 |
第5章 2018年-2020年全国卷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分析 |
5.1 有机化学试题的数量、分值与比重的统计与分析 |
5.2 有机化学试题呈现方式的统计与分析 |
5.3 有机化学试题考查内容的统计与分析 |
5.4 有机化学试题命题角度的统计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有机化学教学研究 |
6.1 2018年-2020年全国卷有机化学典型试题分析 |
6.2 高考有机化学试题对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的启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有机化学》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8)初中化学中考试题分析 ——基于江苏省中考试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1.1 化学中考试题改革对初中化学课程实施具有引领作用 |
1.1.2 化学中考试题的命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
1.2 课题研究内容及思路 |
1.2.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2.2 课题研究的思路 |
1.3 研究综述 |
1.3.1 研究概况 |
1.3.2 研究成果 |
第二章 课题基本问题的阐释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试题 |
2.1.2 中考化学试题 |
2.2 中考化学试题的构成要素分析 |
2.2.1 立意 |
2.2.2 情境 |
2.2.3 设问 |
2.2.4 答案及评分标准 |
第三章 中考化学试题评价模型的建构 |
3.1 建构评价模型的依据 |
3.1.1 《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椎》中的相关要求 |
3.1.2 国外试题命制的经验 |
3.1.3 有关评价的理论 |
3.2 中考化学试题评价模型的建构 |
3.2.1 评价模型中各维度指标的确定 |
3.2.2 中考化学试题评价模型 |
第四章 江苏省化学中考试题评析 |
4.1 试题一致性分析 |
4.1.1 研究方法 |
4.1.2 研究结果 |
4.2 试题情境分析 |
4.2.1 试题情境总体分析 |
4.2.2 试题情境存在的问题 |
4.3 试题设问分析 |
4.3.1 试题设问关联性和一致性分析 |
4.3.2 试题设问思维容量和设问方式分析 |
4.4 试题答案的分析 |
4.4.1 答案形式的分析 |
4.4.2 答案开放度的分析 |
第五章 江苏省化学中考试题命制建议 |
5.1 试题立意和内容要聚焦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 |
5.1.1 在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基础上演绎出立意素养的评价目标 |
5.1.2 在分析学生素养行为表现的基础上选择试题内容 |
5.2 加强试题情境与设问的一致性 |
5.2.1 提升试题情境设计质量 |
5.2.2 关注试题情境与设问的一致性 |
5.3 提高试题答案的开放度和评分标准的灵活性 |
5.3.1 提高试题答案的开放度 |
5.3.2 增加试题评分标准的灵活性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结论 |
6.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致谢 |
(9)新高考背景下主观题智能阅卷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高考改革对改进主观题阅卷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 |
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为主观题智能阅卷带来机遇 |
三、智能阅卷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常态化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主观题智能阅卷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新高考背景下主观题智能阅卷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丰富主观题智能阅卷的理论研究 |
二、促进智能阅卷系统的设计与改善 |
第二章 新高考背景下主观题人工阅卷的现实难点与智能阅卷的优点 |
第一节 主观题人工阅卷的现实难点 |
一、阅卷过程繁琐复杂、效率低 |
二、评卷主观性大、稳定性低 |
三、“人—机对抗”降低公平性 |
四、套作、宿构、作弊等问题难以发现 |
第二节 主观题智能阅卷的优点 |
一、高效阅卷、降低评卷组织成本 |
二、标准统一、保障阅卷公平公正 |
三、“机智”与“人智”的有效结合 |
四、智能质检、识别套作、宿构、作弊 |
第三章 新高考背景下主观题智能阅卷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主观题智能阅卷技术层面的难题 |
一、缺乏高效、准确检测和校正图像倾斜的方法 |
二、主观题区域分割方式“粗暴”,分割模板智能不足 |
三、文本识别精准度不足,识别模型训练流程复杂 |
四、词义不确定性放大误差,分层抽象不明显 |
第二节 主观题智能阅卷功能上的不足 |
一、多科目、多题型的精准评分尚未成型 |
二、复杂性、综合性情境的处理模式存在争议 |
第三节 主观题智能阅卷流程上的问题 |
一、定标评分存在“宽”“严”规范性问题 |
二、智能评分模型单一,缺少复核机制 |
第四节 主观题智能阅卷安全上的风险 |
一、智能化算法逻辑难以“逾越”,数据存在不可追溯性 |
二、智能阅卷系统提供“安全屏障”,但“威胁”依旧存在 |
第四章 对新高考背景下主观题智能阅卷的建议 |
第一节 对主观题智能阅卷若干问题的改进策略 |
一、去模板化智能分割主观题区域 |
二、基于检测—识别校正机制的文本识别模型 |
三、基于文本聚类分析的智能化样选机制 |
四、基于融合人工阅卷与机器阅卷的新型智能阅卷模式 |
第二节 对主观题智能阅卷发展的建议 |
一、提升智能化,实现复杂性和综合性情境的妥善处理 |
二、增强“拟人化”,促成阅卷主客体之间情感的联通 |
三、构建“双保险”,打造人机双评的智能阅卷模式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
附录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
附录三:《教育信息化2.0》 |
附录四:主观题智能评阅系统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五:QM智能阅卷系统研发及推广团队访谈记录节选 |
附录六:高考阅卷人员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七:高考阅卷人员调研访谈记录节选 |
致谢 |
附:本人读研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情况 |
(10)智能数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时代的发展 |
(二)历史考试的需求 |
(三)实践认识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查阅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教育实验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智能数据理论概述 |
一、什么是智能数据 |
(一)何为“智能” |
(二)智能数据 |
(三)智能数据的特点 |
(四)智能数据的价值 |
二、智能数据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
(一)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
(二)有效教学理论 |
第二章 智能数据平台及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
一、会课教育数据平台 |
(一)智能化题库 |
(二)智能批阅系统 |
(三)精准教学数据反馈系统 |
(四)错题管理与智能推荐系统 |
二、智能数据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
(一)高考需求 |
(二)考试分析 |
(三)智能题库 |
第三章 智能数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案例 |
一、智能数据在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
(一)智能阅卷 |
(二)成绩分析 |
二、智能数据在历史教师教学中的应用 |
(一)试卷讲评课 |
(二)随堂测验 |
三、智能数据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 |
(一)个性化分析成绩报告单 |
(二)错题管理 |
四、智能数据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
(一)实验法分析智能数据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效果 |
(二)访谈分析 |
(三)智能数据在历史教学中应用效果分析 |
五、智能数据在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与教学环节充分融合 |
(二)教师工作量大缺乏数据素养 |
(三)技术有待提高 |
第四章 智能数据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经验与启示 |
一、理性分析智能数据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一)全面认识智能数据在教学中的涵义 |
(二)理性分析智能数据在教学中应用 |
二、提高教师的数据素养 |
三、关注教师和学生的需求点 |
(一)关注教师的需求 |
(二)关注学生的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一道高考难题答案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考整本书阅读试题命制研究[D]. 田玉娟. 西南大学, 2021
- [2]一题一课教学法在高一数学复习课的运用研究[D]. 李永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D]. 李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高中数学学优生数学抽象能力特征研究[D]. 李思瑾.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基于深度学习的大规模考试质量评估方法研究和应用[D]. 佟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实验研究 ——以“解三角形”二轮复习课为例[D]. 魏福雄.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基于高考有机化学试题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研究[D]. 孙桂秀. 西南大学, 2020(05)
- [8]初中化学中考试题分析 ——基于江苏省中考试题[D]. 何蓉蓉. 扬州大学, 2020(02)
- [9]新高考背景下主观题智能阅卷的问题研究[D]. 汪颖.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10]智能数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 樊聪.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