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新一轮税制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王心怡[1](2020)在《新一轮减税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减税降费”作为近年来财税改革的重头戏,在2016年正式提出,新一轮减税降费正式拉开帷幕。2017年全年减税降费约1万亿元,2018年全国企业和个人的减税降费规模约为1.3万亿元,2019年全国减轻企业所得税及社会保险费负担约2.3万亿元。新一轮减税政策的目标之一是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调整税收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与优化升级。如何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减税政策,新一轮减税政策落实情况如何,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上市公司是一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认识新一轮减税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能够对评价本次减税政策的效果、进一步完善各项减税政策及进一步刺激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道路提供参考。本文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新一轮减税政策影响企业绩效的效应。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观点和结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阐述减税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对上市公司新一轮减税政策实施前后年度的税负进行比较,最终找出新一轮减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各章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导论,首先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阅读和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吸取其优秀的研究方法,再结合自己研究的具体内容,经过深思熟虑后总结自己的观点,并不断改进。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在阅读借鉴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新一轮减税政策的概念和分类、企业绩效的概念及核算方式,其次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减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为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实证研究,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选取了新一轮减税政策实施前后即20142018年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作为样本一,再提出部分样本量较少的行业,选取样本量较多八个行业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作为样本二,利用这些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数据对其进行新一轮减税政策实施前后的税负比较,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法验证了新一轮减税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而获得以下四点较为合理的结论。首先,减税政策能够提升企业绩效,并且非国有企业的绩效提升更明显。其次,“营改增”并没有提高公司绩效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不利于公司绩效。再者,减税政策对不同行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存在异质性。最后,流转税和所得税均对企业绩效起到阻碍作用,并且流转税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的阻碍作用更显着,而所得税对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阻碍作用更显着。第四部分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减税政策可能存在税费政策设计不完善、“营改增”配套措施不完善、国有企业缺乏对减税政策的积极应对和减税政策的落实力度不到位等问题。第五部分政策建议,根据本文的研究主要从政府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可能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进一步优化税费设计、完善营改增配套措施、提升国有企业对减税政策敏感度及进一步加强减税政策的落实力度。
李春根,王雯[2](2019)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的新一轮税制改革方略》文中提出通过税收政策和税收工具对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激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税制改革实现重大转变的逻辑主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税制改革可划分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初步形成期、深化发展期与丰富完善期三个阶段。现阶段,我国税制改革在健全生态税收政策体系、主要绿色税种的要素设计、税收优惠政策的完善以及"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等方面仍存在缺陷与不足。下一步,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从完善生态税收政策体系、优化税制要素设计、适时调整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推进税制改革。
张旭光[3](2019)在《企业减税降负法治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下,企业是税负主要承担者,也是税收的主要贡献者。在经济不景气之时,企业发展面临诸多障碍,尤以税收负担和税外成本最为显着,因此大多数国家一直致力于为企业减税降负。就我国而言,无论是肇始于2004年的结构性减税,还是近些年兴起的普惠性减税,均试图改善我国宏观税负过重、税收成本和税外负担占比过高的问题。以控制政府任意征税权为基准的税收法定原则,理应适用于为企业的减税降负。减税作为国家税权和纳税人税权的博弈,是否减税,如何减税,由谁主导减税,以及如何确保减税的法治化,是事关减税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基。在减税中,除面临税收法定的诘问外,还应审视企业负担较高且面临着死亡税率论争的缘由,做到减税降负和体制改革的并向推进,确保减税降负的法定性、公平性。基于此,运用“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剖析现状-提出对策”的基本思路,逐步分析如何实现为企业减税降负的法治化。由企业面临高额税负作为起点,阐释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凸显减税降负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以问题为导向,溯源理论,为企业减税降负以及法治化的减税提供理论支撑;以理论检视和剖析现状,对所推行的减税降负政策深入分析,尔后提出法治化拷问;以解决问题与回归当下为目的,以税收法定和实质公平为指引,对企业减税降负提供突破路径。本文由四部分构成,循序渐进。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意在考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原因,阐明危害,确定目标。通过对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成本负担的考察,指出我国企业承受的高额税负;我国已推行多年结构性减税,为何企业税负感和税痛感没有得到有效降低,甚至引发了学者对死亡税率的论争,导致企业高额税负下被迫以避税和逃税来减轻自身税收负担,突出法治化减税的现实必要性。第二部分是第二章,意在追溯为企业法治化减税降负的理论渊源,追寻法理依据。阐述我国古代轻徭薄赋理念下,为纳税人减轻负担、发展经济采取以低税率和并税制为主的改革,在结合现代税法所提倡的纳税人权利保障基准上,提出税负从轻权在减税降负中具有运用空间和适用的合理性;结合西方税制改革理念以及宽税基、低税率、少优惠、严征管的国际税制改革大方向,为降低纳税人税收负担,实现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利益,国家税权与纳税人税权的协调平衡。第三部分是第三章,意在检视我国当前推行的减税降负政策,阐释效果,表明困境,剖析原因。在梳理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代表的减税改革政策后,剖析减税主导者及其侧重点,表明当前的减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但囿于税权配置,减税主体和税收优惠之间的关系,在当前减税降负中未能有效理顺,可能会引发新的税负不公以及央地间税权和税收博弈。第四部分是第四章,试图在承接前述论证基础上,为减税降负的法治化实现,指明方向,提供路径,贡献智慧。在减税降负路径选择方面,以理念保障、法治推进、征管保障为基本模式。在减税理念方面,践行税收法定和实质公平原则,做到税制转型与政府体制改革并向前行;在减税推进方面,对减税权的行使和税收优惠的清理与规范,加以法定性的改造,确保税收负担降低,附以对行政事业收费、政府基金与社保制度等制度改革,确保税外负担降低;在减税保障方面,着力改进与优化税款征纳方式,注重反避税规则的运用,确保减税降负的实质公平。
刘同洲[4](2019)在《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实施以“结构性减税”为导向的税制改革以来,增值税税制日益优化,税率级次不断简并,抵扣链条逐渐完善;企业所得税税制日趋完善,税收优惠力度不断加大。然而,税改后的减税效应似乎未被充分认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企业“税负痛感”在近年来集中凸显,企业投资呈现“断崖式下滑”、“脱实向虚”、“国际性转移”的趋势。当前,我国实体经济税费负担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核心问题聚焦于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的测度,以及导致企业“税负感”加重的原因判定。基于此背景,相关学者提出税收“无谓损失”效应,为企业“税负感”加重与企业投资“断崖式下滑”、“脱实向虚”、“国际性转移”关联性给予理论诠释,认定高税负挤占了企业净利润,进而抑制了企业投资,引发了税收理论界与实务界关于税收负担问题的大讨论。是何原因导致制造业税负痛感近年来集中凸显?究竟是减税政策出了偏颇,还是制造业自身出了问题?税负因素是否为企业投资“断崖式下滑”、“脱实向虚”、“国际性转移”的主导因素,上述问题的逻辑起源都要从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机理入手,而这也是本文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点、重点与难点。毋庸讳言,税费负担与投资的关系是税收学与金融学交叉领域的核心议题,是提升税收治理体系与治理水平的重要路径。尤其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研究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基本理论、影响机理与传导路径,有助于我国营商环境的优化与我国税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以税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引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文研究了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机制及效果。本文以“一条主线,二种状态”来阐述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机理。其中,“一条主线”是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决策的传导机理线,即税费负担→投资收益→投资决策。“两种状态”是围绕该主线的静态和动态的机理分析,静态机理仅涉及税费负担这单一投资成本因素的分析;动态机理为涉及税费负担、现金流、融资约束等多投资成本因素的一般均衡分析。即基于综合税费负担视域下的企业投资行为选择,在Laeven(2003)1的企业投资分析框架基础上,运用动态投资欧拉方程方程,分析投资收益最大化时企业最优投资决策。本文研究结果概括如下:从税负视域而言,我国企业税收负担并不算重,主要是费用负担较重。总体而言,2016年我国宏观税负(中口径)为25.69%,其中社保费费负为6.80%,增值税税负为7.13%,企业所得税税负为3.91%;制造业而言,2016年制造业综合税负为5.86%,其中国营企业综合税负率为4.2%,民营企业为8.8%,民营企业综合税负显着高于国营企业,并不存在“死亡税率”;从投资视域而言,2008-2017年,我国制造业企业实业投资下滑,金融投资上升,两者变化趋势恰好相反。就税负与企业投资的关联性而言,总体视域与制造业视域下都有显着相关性,而中美税负差异视域下没有显着相关性。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行为的静态机理与动态机理实证研究表明:其一,投资收益是企业投资行为选择的逻辑起点,而税费负担是一个该循环路径的外生冲击,当税费负担率改变时,该循环也发生改变;其二,企业投资行为选择并非只受该行为所涉及税种税项的影响,任何税种的实施都会影响企业投资行为,是系统内部相互影响的过程。即综合税负率并非只影响企业实业投资,也影响金融投资;同理,所得税税负率也亦然;其三,综合税负率的降低会加强资本选择金融投资的倾向。综合税负率对企业金融投资行为的抑制效应高于实业投资行为。当企业综合税负率降低时,对金融投资行为所产生的激励效应要高于实业投资行为,这会增强资金流入资本市场进行金融投资的偏好,可能会加剧企业投资行为的“脱实向虚”。其四,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是激励投资“脱虚向实”的最优路径。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对企业实业投资行为的抑制效应高于金融投资行为。当企业所得税税负率降低时,对实业投资行为所产生的激励效应要高于金融投资行为。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对实业投资行为的激励效应大于金融投资行为,有利于资本流入实体经济市场,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现阶段企业投资行为的“脱实向虚”;同时也应看到,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对金融投资偏弱的激励效应的非正常性,即反映出现有所得税政策针对企业金融投资行为并未起到有效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相当部分的金融投资收益可能并未纳入应纳税所得额,产生税收流失,弱化了其作为直接税的收入分配效用,这与企业金融投资涉及的资本利得问题尚有政策缺陷有关。其五,现金流与净资产收益率是导致企业“脱实向虚”与“民间投资下滑”的主因。现金流对企业实业投资行为与金融投资行为的正向激励效用远大于税负(综合税负或企业所得税税负)对其的负向抑制效用。即企业即使有充裕的现金流,也不投向实业领域,而是选择投向金融领域,该行为特征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兼具有之,但民营企业更为显着;此外,就净资产收益率而言,无论是何种税负视域下,其对企业金融投资的正向影响远大于企业实业投资,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的影响。基于金融投资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于实业投资的客观现实,故而可诠释民营企业放弃实业投资而转向金融投资的“脱实向虚”的投资行为。在“民间投资下滑”问题上,在所得税税负视域下,现金流对民营企业实业投资的影响度大于其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度。同时,在所得税税负与综合税负视域下,净资产收益率对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度要大于国有企业。且现金流的影响度要大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度;其六,企业优质的营运能力并未激发企业家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的动力,即随着销售增长率的上升,企业的实业投资反而下降。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欲根据发达国家“降税负、促投资”的目标导向,探寻其税制改革历史变迁与最新趋势,总结了发达经济体促进企业投资的税制优化的一般性规律,以解决我国“民间投资下滑”、“制造业脱实向虚”、“企业投资跨国转移”等问题。在结合我国促进企业投资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励企业投资的政策建议,一是秉承“适度降负,结构调整,协同并进”的改革理念,全盘指导;二是构建减税降费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整合间接税制,深入完善和健全所得税制,降低企业社保费负担;三是深化配套制度改革,减轻综合运行成本;四是企业自身补短板,提升微观主体税负转嫁力。
陈耀远[5](2017)在《新一轮税制改革框架下地方税制度建设探讨》文中提出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从国家治理需求层面重新定位税收职能及税制目标。而现行税制由于存在税制结构失衡、税种设计不足、再分配功能薄弱及税收法治弱化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家治理所蕴含的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实现公平正义等基本目标的要求。地方税制作为国家税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不可避免地面临此类问题。因此,如何在新一轮税制改革框架下重建并完善我国的地方税制度建设,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第三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养研修班征管现代化专业课题组,欧阳明[6](2016)在《“新一轮税制改革背景、思路及政策建议”综述》文中研究说明第三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养研修班征管现代化专业的学员以世界咖啡屋的形式对"新一轮税制改革背景、思路及对策"展开研讨,现将研讨观点综述如下。一、新一轮税制改革背景(一)经济社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问题倒逼改革现行税制建立于1994年,时至今日,新的税收制度已经运行二十多年,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1.经济新常态和市场经济水平提升对税制改革提出了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动力和经济发展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经
李刚[7](2015)在《税制改革的含义与模式:法律解释学的分析——以新一轮税制改革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次引言一、"税制改革"的法律解释学释义二、判定是否属于税制改革的具体标准三、新一轮税制改革演变过程梳理与框架构建四、税制改革的模式五、税制改革模式的完善一以立法主导模式与行政主导模式间的关系为重点引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兹曾说道:"有一句格言‘人一生中唯一确定的事情就是死亡和税收。’而如今,大概这句话该重新措词了,‘人
白宇飞,高凌江[8](2015)在《多元目标约束下的我国税制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一轮税制改革是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组成和重要步骤。本轮税改不是对原有税制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进行的系统改革。本文系统梳理了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背景、目标约束、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路径选择。
陈晴[9](2015)在《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理念变迁与制度回应——以税收正义为视角》文中指出我国"周期性"的税制改革既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被动性变迁,也是税收制度对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变化的主动性回应,并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原有税制的道德偏颇。新一轮税制改革应在顶层设计中体现税收正义的理念,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价值冲突,协调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立与统一关系,并通过税权的分配,明确公民与国家以及政府之间的税收权益关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立法权,以证成税制形成的正当性;清费立税,以消除法定税负与实际负担之间的"非正义";健全环境税制,弥补其生态性功能不足,以符合环境正义原则。
胡春,郝晓薇[10](2014)在《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新一轮税制改革路径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从国家治理需求层面重新定位税收职能及税制目标。而现行税制由于存在税制结构失衡、税种设计不足、再分配功能薄弱及税收法治弱化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家治理所蕴含的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实现公平正义等基本目标的要求。从国家治理在经济发展、政治社会、征管效能、国际比较等多维度需求出发,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路径选择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保持宏观税负稳定、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把握降低间接税比重、提高直接税比重及完善地方税体系三个重点。
二、试论新一轮税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新一轮税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一轮减税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税负和税收优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1.2.2 “营改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1.2.3 结构性减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减税政策的理论分析与新一轮减税政策的主要内容 |
2.1 减税政策的概念及分类 |
2.2 企业绩效的相关概念及核算 |
2.2.1 企业绩效的含义及特点 |
2.2.2 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
2.3 减税政策影响企业绩效的传导机制 |
2.3.1 减免所得税对企业绩效的传导机制 |
2.3.2 减免流转税对企业绩效的传导机制 |
2.4 新一轮减税政策的主要内容 |
2.4.1 企业所得税的减税政策 |
2.4.2 流转税的减税政策 |
3 新一轮减税政策影响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3.1 研究假设 |
3.2 变量设计 |
3.3 模型建立 |
3.4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4.1 样本选取 |
3.4.2 数据来源 |
3.5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5.1 企业税负的描述性统计 |
3.5.2 企业绩效的描述性统计 |
3.5.3 总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3.6 多元回归分析 |
3.6.1 企业总体税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3.6.2 分行业税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3.7 研究结论 |
3.7.1 描述性统计研究结论 |
3.7.2 多元回归研究结论 |
4 减税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税费政策设计不完善 |
4.1.1 惠企减负政策密集出台但企业获得感不强 |
4.1.2 企业存在不规范收费 |
4.2 “营改增”的配套措施不完善 |
4.3 国有企业缺乏对减税政策的积极应对 |
4.4 减税政策的落实力度不够 |
5 完善我国新一轮减税政策的措施与建议 |
5.1 优化税费政策设计 |
5.1.1 继续规范增值税 |
5.1.2 继续深化所得税改革 |
5.1.3 规范企业收费 |
5.2 完善营改增的配套措施 |
5.3 提升国有企业对减税政策的敏感度 |
5.4 加大减税政策的落实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生态文明建设视域的新一轮税制改革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税制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 |
(一) 生态文明建设为税制改革引领方向 |
1. 生态文明建设为税制改革注入新内容, 提供新方向 |
2.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税制改革的目标之一, 可以促进现代绿色税制的形成 |
(二) 税制改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器和重要保障 |
1. 税收制度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杠杆调节作用 |
2. 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
二、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我国税制改革的逻辑转变 |
(一) 改革开放后至分税制改革前夕: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初步形成 |
(二) 分税制改革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深化发展 |
(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进一步丰富完善 |
三、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税制改革的缺陷与不足 |
(一) 生态税收政策体系不健全 |
(二) 主要绿色税种的要素设计不够合理 |
(三) 税收优惠政策有待完善 |
(四) “税收法定原则”落实不到位 |
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一轮税制改革方略 |
(一) 进一步完善生态税收政策体系 |
(二) 加快改革进程, 优化税制要素设计 |
(三) 适时调整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
(3)企业减税降负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高额税负: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
第一节 企业面临沉重税收负担 |
一、企业税负比重高 |
二、减税效果不显着 |
第二节 税负过重阻碍企业发展 |
一、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 |
二、诱发死亡税率的论争 |
第三节 高额税负影响税法遵从 |
第二章 理论源流:减税降负的法理依据 |
第一节 古代轻徭薄赋理念 |
一、低税率,减轻税收负担 |
二、并税种,优化税制结构 |
第二节 纳税人税负从轻权 |
一、纳税人享有税负从轻的权利 |
二、税负从轻应以正当途径实现 |
第三节 国际税制改革理念 |
第四节 减税降负与利益平衡 |
一、税收利益的协调 |
二、税负高低的评判 |
三、减税降负的保障 |
第三章 现状检视:减税降负的实践困境 |
第一节 减税降负之现状梳理 |
一、部委成为减税主导者 |
二、减税政策更新速度快 |
三、减税降负侧重点明显 |
第二节 减税降负之效果阐释 |
一、减税降负降低企业负担 |
二、减税引发新的税负不公 |
三、减税导致央地博弈再起 |
第三节 法治化不足之原因剖析 |
一、税权配置不适宜 |
二、减税操作不规范 |
三、税收优惠不合理 |
第四章 路径依赖:减税降负的法治规范 |
第一节 提升减税理念法治化水准 |
一、落实税收法定与实质公平 |
二、推进税制转型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遵循减税降负法治化路径 |
一、税收负担降减法治化 |
二、税外负担降减法治化 |
第三节 协同税收征管法治化改革 |
一、强化税款征收与管理 |
二、注重反避税规则施行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行为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税费负担的内涵 |
二、税费负担的类型 |
三、税费负担的本质 |
四、企业投资行为的内涵 |
五、企业投资行为的类型 |
第二节 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行为的一般关系 |
一、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行为的激励效应与抑制效应 |
二、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行为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
三、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的漏损效应与效率损失 |
第三节 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衡量 |
一、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行为的衡量指标 |
二、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行为的衡量方法 |
第二章 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机理 |
第一节 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的传导机理 |
一、基于企业投资心理行为的税费负担与投资决策传导机理 |
二、基于宏观经济循环的税费负担与投资决策传导机理 |
第二节 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决策的静态影响机理 |
一、税费负担对投资收益的影响机理 |
二、投资收益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机理 |
三、税费负担、投资收益与投资决策的影响机理 |
第三节 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动态影响机理 |
一、企业投资决策的理论模型构建 |
二、企业投资决策的一般均衡分析 |
第三章 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行为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的总体现状 |
一、企业税费负担的总体现状分析 |
二、企业投资行为的总体现状分析 |
三、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行为的总体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制造业现状 |
一、税费负担的制造业现状分析 |
二、企业投资行为的制造业现状分析 |
三、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制造业相关性分析 |
第三节 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行为的中美现状分析 |
一、税费负担的中美现状比较分析 |
二、企业投资的中美现状比较分析 |
三、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行为的中美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税费负担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静态机理实证分析 |
一、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
二、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静态计量模型设定 |
三、税费负担影响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静态机理验证结果 |
第二节 税费负担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动态机理实证分析 |
一、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计量模型设定 |
二、税费负担与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数据说明与变量选取 |
三、税费负担影响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动态机理验证结果 |
第三节 税费负担影响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主要结论 |
一、投资收益是企业投资行为选择的逻辑起点 |
二、任何税种的实施都会影响企业投资行为 |
三、降低综合税费负担会增强企业投资“脱实向虚”的偏好 |
四、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是激励投资“脱虚向实”的最优路径 |
五、现金流与收益率是企业投资“脱实向虚”与下滑的主因 |
六、企业优质的营运能力并未激发企业实业投资动力 |
第五章 促进企业投资的税制改革国际经验及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促进企业投资的税制改革历史逻辑 |
一、里根时代的税制改革逻辑 |
二、特朗普时代的税制改革逻辑 |
三、里根税制改革与特朗普税制改革逻辑共性 |
第二节 英国促进企业投资的税制改革历史逻辑 |
一、撒切尔时代的税制改革逻辑 |
二、金融危机下的税制改革逻辑 |
三、新一轮全球减税浪潮下的税制改革逻辑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一、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促进企业投资已成国际共识 |
二、税制改革应与其他改革配套进行 |
三、减税降费应秉承适度性原则 |
第六章 激励企业投资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理念:适度降负,结构调整,协同并进 |
一、秉承适度性原则,把控减税空间 |
二、以“宽税基、低税负、简税制、优结构”为税制改革导向 |
三、注重税制改革的内部协同与外部协同 |
第二节 税制优化:构建减税降费长效机制 |
一、构建宽税基、低税率、简税制、环环抵扣的增值税税制环境 |
二、优化企业所得税税制设计 |
三、构建低费率、统费基、优结构的社会保险制度环境 |
第三节 制度协同:深化配套制度改革,减轻综合运行成本 |
一、优化劳动力供给体系,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
二、构建与实体经济部门的内在需求相匹配的新型金融体系 |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
第四节 补短板:提升微观主体税负转嫁力 |
一、破解现金流约束,提升税负转嫁能力 |
二、贯通税负转嫁链,提升税收管理能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一轮税制改革框架下地方税制度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一轮税制改革概述 |
1.1 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提出背景 |
1.2 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变化特点 |
1.3 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点 |
2 我国现行地方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中央税权过于集中, 地方职能行使受限 |
2.2 地方税收入所占比重较小, 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
2.3 地方税制结构不够合理, “营改增”后地方主体税种不明 |
2.4 地方税的征管方面存在问题 |
3 我国地方税制度建设的对策研究 |
3.1 政府间税权的合理划分 |
3.2 税制结构优化与地方税主体税种的选择 |
(1) 优化地方税制结构 |
(2) 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 |
3.3 地方税征管制度的建设 |
3.4 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1) 进一步推动水费改革, 实行清费立税 |
(2) 配套完善预算分配制度 |
(3)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6)“新一轮税制改革背景、思路及政策建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一轮税制改革背景 |
(一)经济社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问题倒逼改革 |
1. 经济新常态和市场经济水平提升对税制改革提出了要求 |
2. 税收功能扩展,也需要税收制度做出相应调整 |
(二)基层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矛盾突出,“营改增”政策倒逼财税体制改革,应加快税制改革步伐 |
(三)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税制改革与之适应 |
(四)《改革决定》明确了税制改革任务 |
(五)国际经济新格局要求税制与之相适应 |
二、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思路和原则 |
(一)税制改革与财税体制改革配套推进 |
(二)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
(三)税制改革应与征管能力匹配 |
(四)以不增加税收负担为原则 |
(五)坚持与国际接轨 |
(六)全面系统地改革税收制度 |
(七)应对数字经济的挑战 |
三、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一)流转税制改革 |
1. 增值税制改革 |
2. 消费税制改革 |
(二)个人所得税制改革 |
1. 简并个人所得税税目 |
2. 扩大劳动报酬类税率级距,提高边际税率 |
3. 完善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 |
4. 夯实个人所得税征管基础 |
(三)财产税制改革 |
1. 房地产税制改革 |
2. 遗产税和赠与税改革 |
3. 资源税改革 |
(8)多元目标约束下的我国税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时代背景 |
(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政府与市场间关系需进一步厘清 |
(二)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亟待解决 |
(三)能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
二、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目标 |
(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
(二)转变发展方式,引领经济“新常态”5 |
(三)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
(四)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 |
三、新一轮税制改革的主要原则 |
(一)保持宏观税负的基本稳定 |
(二)结构性减税与税制结构优化 |
(三)依法治税,保持税法稳定 |
(四)稳步推进,分级分层 |
四、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
(一)优化税制结构,建设现代税制体系 |
(二)构建地方税体系,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 |
(三)推进税收立法进程,实现依法治税 |
(9)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理念变迁与制度回应——以税收正义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从完善税制结构到厘清符合税收法定原则的税权关系 |
(一)明确公民财产权与政府征税权的宪法关系 |
(二)规范和限制税收立法权 |
(三)统一税权前提之下的适度纵向分权 |
三、从偏重财政汲取能力到实现平等课税与公平税负 |
(一)税制改革应以平等课税和公平税负为出发点和归宿 |
(二)清费立税以实现实质公平 |
(三)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以体现税制改革的“矫正正义” |
四、在巩固税制财政功能基础上强化其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生态功能 |
(一)环境正义是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价值理念 |
(二)完善符合环境正义要求的“绿色税制” |
五、结语 |
(10)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新一轮税制改革路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着眼点 |
二、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必要性 |
(一)税制结构失衡 |
(二)税种设计不足 |
(三)再分配功能薄弱 |
(四)税收法治弱化 |
三、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多维需求分析 |
(一)基于经济发展维度的需求分析 |
(二)基于政治社会维度的需求分析 |
(三)基于税收征管维度的需求分析 |
(四)基于国际比较维度的需求分析 |
四、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
(一)落实一个原则 |
(二)保持两个稳定 |
(三)把握三个重点 |
1. 加大间接税改革力度,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逐步减少间接税比重。 |
2. 加大直接税改革力度,在促进社会公平的同时,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 |
3. 加大地方税改革力度,在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同时,逐步增强地方财力。 |
四、试论新一轮税制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一轮减税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王心怡.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2]生态文明建设视域的新一轮税制改革方略[J]. 李春根,王雯. 改革, 2019(07)
- [3]企业减税降负法治化研究[D]. 张旭光.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4]税费负担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 刘同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5]新一轮税制改革框架下地方税制度建设探讨[J]. 陈耀远. 西部皮革, 2017(08)
- [6]“新一轮税制改革背景、思路及政策建议”综述[J]. 第三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养研修班征管现代化专业课题组,欧阳明. 税收经济研究, 2016(04)
- [7]税制改革的含义与模式:法律解释学的分析——以新一轮税制改革为例[J]. 李刚. 经济法学评论, 2015(01)
- [8]多元目标约束下的我国税制改革[J]. 白宇飞,高凌江. 税务研究, 2015(09)
- [9]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理念变迁与制度回应——以税收正义为视角[J]. 陈晴. 法商研究, 2015(03)
- [10]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新一轮税制改革路径解析[J]. 胡春,郝晓薇. 税收经济研究,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