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OCAL SLIP VELOCITY IN A DOWNER(论文文献综述)
刘彦平[1](2021)在《基于Carsim/Trucksim的长大下坡车辆安全模型及仿真》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公路运输业的持续发展,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高不下的道路交通事故率时刻威胁着人们出行安全和货物运输,严重制约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心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长大下坡道路交通事故尤为严重,时常发生群死群伤,这已成为掣肘我国经济发展的“毒瘤”之一。因此随着我国公路运输车型重型化发展,研究长大下坡车辆行驶安全性显得尤为必要,尤其是重载货车由于驾驶员不断制动可能导致制动毂温升过热,引发车辆制动失灵。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研究:(1)基于道路线形指标与交通安全的关系,结合典型长大下坡事故多发路段的技术指标,通过纬地道路设计软件构建了长大下坡道路模型。(2)构建了长大下坡车辆运行安全分析模型,包括车辆横向稳定性模型,及温升模型,分析了长下坡车辆制动毂温升原理,并构建了长大下坡路段车辆行驶安全性评价指标。(3)搭建了Car/Trucksim仿真平台,包括车辆模型、驾驶人模型与道路模型,以长城汽车哈弗H6和某五轴货车为实车构建了车辆模型,以长大下坡逐桩坐标表建立了道路模型,基于预瞄轨迹控制和方向盘转角控制建立驾驶人模型;搭建了基于PID控制算法的Trucksim-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模拟了重载货车匀速下坡制动毂温升变化;及Simulink环境下基于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构建了Trucksim与Simulink联合的ABS系统。(4)基于所构建的长大下坡路段车辆横向稳定性模型,仿真分析了典型道路线形指标和外部环境条件对所选典型SUV横向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弯道的长大下坡对车辆横向稳定性影响程度最大;4%的纵坡对车辆横向稳定性的影响明显异于2.5%、3%和3.5%纵坡的影响,与已有对事故率和坡度的关系研究结论相符;长大下坡弯道处超高对车辆横向稳定性影响最强、路面附着系数影响最弱。(5)基于所构建的长大下坡路段车辆制动毂温升模型,和Trucksim-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货车载重、下坡速度、坡度对制动毂温升作用明显;基于联合仿真模型,得出ABS系统在提升长大下坡路段重载货车紧急制动效能的优越性。基于此,对避险车道的选址、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立、长大下坡平纵线形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恒[2](2021)在《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的卸荷机制及前兆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冲击地压是一种典型的煤岩动力灾害,主要发生在断层、褶曲和煤层分岔等地质结构异常变化区域。其中,煤层分岔区域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较为复杂。论文紧紧围绕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的卸荷机制及前兆规律这一主题,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等手段,研究了卸荷路径下煤矸组合结构滑移与破碎失稳机理、影响因素及前兆信号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基于分岔区煤矸结构特征,构建了“煤-夹矸-煤”三元体串联结构模型,推导了煤矸接触面滑移的力学判据及触发条件。结果表明:接触面失稳形式包含上行滑移、稳定闭锁和下行滑移三种。三种失稳形式不仅受接触面倾角和内摩擦角影响,还受垂直及水平应力影响。借助三轴加卸载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卸荷路径下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形式和失稳特征。结果表明:破碎失稳形式下模型失稳强度和裂隙损伤程度较高;单一接触面滑移破碎失稳形式下模型扭转变形失稳特征更加明显;双接触面滑移破碎失稳形式下模型滑移失稳特征更加显着。卸荷路径下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具有“低强度高释能”以及脆性增强、破碎现象更加明显的特征。基于实验室声发射监测数据,采用FFT频谱分析和HHT信号处理技术,探究了卸荷路径下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的前兆信号特征。结果表明:接触面即将滑移时,声发射事件的最大振幅升高,主频相对较高,波形最大振幅段持续时间较短,能量集中在100~200 k Hz相对高频段。组合结构即将整体失稳时,声发射事件的最大振幅达到最大,主频降低,波形最大振幅段持续时间较长,能量集中在50~100 k Hz相对低频段。另外,无论是接触面滑动还是组合结构整体失稳,均会伴随着能量指数急剧下降、累计视体积的急剧上升和b值降低的现象。借助UDEC数值模拟技术再现了卸荷诱发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的演化过程,并研究了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对其破坏失稳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采深度越深、侧压系数越大、卸荷速度越快、夹矸和煤矸接触面强度越高,巷道的冲击危险性越高。在对含夹矸煤层巷道支护形式进行选择时,应首选锚杆(索)和补砌两种支护形式。基于赵楼煤矿5310工作面微震监测数据,研究了含夹矸煤层巷道滑移和破碎耦合失稳的前兆信号特征,验证了室内实验及数值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针对性的提出了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诱发冲击灾害的防控方法,并在5304工作面进行了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防冲卸压效果。该论文有图157幅,表16个,参考文献170篇。
韩天祺[3](2021)在《智能轮椅稳定性分析与路面点云地形识别》文中研究说明智能轮椅相对于普通的电动轮椅具有更加安全、高效和便捷等特点,因此未来在社会中将会被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广泛使用。近些年,国内外对于智能轮椅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人机交互、障碍躲避和自主导航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智能轮椅在行进过程中遇到复杂地形时,如斜坡、台阶、凹道等,更需要及时准确的控制。如果对当前情况没有快速准确的识别和判断,轮椅可能会发生失稳现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本文通过研究三维点云去识别不同种类地形,同时计算地形参数;根据自身的运动状态进行运动稳定性分析,做出安全高效的稳定性判断。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智能轮椅硬件系统搭建。本文改造电动轮椅,为电动轮椅添加电机驱动器、旋转编码器、运动解算模块、三维扫描系统和工控机。改造后的智能轮椅可以采集环境三维点云数据和精准控制智能轮椅运行状态,同时具有地形识别和稳定性判断的功能,是符合本文研究要求的硬件实验平台。(2)提出适用于智能轮椅的基于稳定锥模型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本文深入研究智能轮椅的运动稳定性,分析智能轮椅的滑移稳定性,得出其最大滑移角参数,利用稳定锥模型分析其倾翻稳定性,得出其最大倾翻角参数。两个角度参数完整概述了生活中轮椅的失稳情况,结合两个角度参数归纳总结了适合智能轮椅的稳定性判定理论。本文使用ADAMS软件对智能轮椅模型和不同种类的地形进行建模,并且在不同参数的地形上进行运动仿真来验证稳定性理论的适用性。(3)提出基于线点云几何不连续点的路面地形识别方法。由于点云数据的扇形分布特点,本文将面点云数据拆分成有序的线点云离散曲线进行识别研究,从而可以更好地划分横向区域。通过线点云离散导数的计算得出线点云的几何特性,并由此提取线点云中的不连续点。提取不同种类地形线点云数据的有序不连续点,识别不同种类地形,提出了对于典型地形的识别方法。将线点云识别方法推广到面点云识别中,通过邻域滤波的方法,有效地降低了识别误差。通过仿真地形和实际地形的识别实验可以得出,本文提出的地形识别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度。本文搭建的智能轮椅硬件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提出的智能轮椅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分析智能轮椅的多种稳定性,提出的路面地形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邹晗轩[4](2020)在《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基覆型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随着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山区建设工程的日渐增加,基覆型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基覆型边坡具有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规律性差、防治难度大等显着特点,汶川地震后,地震灾区发生了千次以上的余震,同时汶川灾区降雨量丰富,而降雨和地震都对边坡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因此分析基覆型边坡在降雨-地震耦合工况下的失稳模式及其失稳机理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时长、不同静置时长、不同支挡结构、不同土体类型四类因素对基覆型边坡在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稳定性的影响,对地震作用下的破坏临界加速度、破坏过程、破坏模式、破坏机理以及动力响应规律做了总结和分析,主要得到以下认识:(1)基覆型边坡在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呈现三种破坏模式:整体加局部破坏、边坡上部沿基覆界面滑移,下部沿土体内部滑移的局部破坏、边坡上下部均沿土体内部滑移的局部破坏。降雨时长和降雨至饱和后的静置时长不会影响破坏模式,仅对边坡土体内部滑移面长度有一定影响,设置支挡结构和改变土体类型对破坏模式影响显着。(2)受不同因素影响,基覆型边坡的破坏临界加速度有不同规律。降雨时长增加,破坏临界加速度增加;静置时长增加,破坏临界加速度降低;设置支挡结构,破坏临界加速度增加;改变土体类型,破坏临界加速度呈现碎石土>砂土>粉质砂土的特点。(3)受不同因素影响,基覆型边坡的动力响应呈现不同规律。增加降雨时长,坡底测点的放大效应增强,坡面和坡中测点的放大效应降低;增加静置时长,边坡内各处土体的放大效应先增加后减小;设置抗滑桩或框架式锚杆,边坡的放大效应均有增大;改变土体类型,碎石土与砂土相比,边坡的放大效应有限增大,粉质砂土与砂土相比,坡中和坡底土体的放大效应减小,坡面土体的放大效应增大。(4)基覆型边坡在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破坏机理主要在于降雨使边坡部分土体饱和,土体软化,地震作用下,饱和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在急剧增加和急剧降低间循环,导致土体产生液化现象,抗剪强度大幅降低,而后基覆型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破坏。
刘涛[5](2020)在《非结构化环境的火星车构型与轨迹优化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星表面沙石遍地,是一种典型的非结构化地形。本文以主动悬架式火星车为研究目标,针对火星车在非结构化环境下行驶的移动性能问题,利用主动悬架式火星车构型可调节特性,提出了火星车构型与轨迹优化控制算法。首先,通过建立火星车整车坐标系,并从火星车被动关节角度、轮-地接触角度、火星车转向工况分析等几方面出发,对火星车进行完整运动学建模与分析。其次,结合火星车车载传感器等信息,以火星车夹角调整机构的关节角度为变量,推导得出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环境下的稳定裕度数学模型。并使用内点法求解火星车在当前行驶状态下的稳定裕度最优解,以及夹角调整机构的关节期望角度。基于此期望角度,对其进行规划与控制,实现火星车悬架机构构型的优化,从而提高火星车在非结构化环境下的行驶稳定裕度。接着,通过考虑火星车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以及单关节控制器内部损耗等因素,推导得出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行驶的能量消耗函数,并求解其最小值,构建能量消耗带权图。基于已搭建的能量带权图,通过使用迪杰斯特拉图搜索算法,计算得到能量消耗最少路径。最后,本文基于火星车Adams动力学模型,使用Matlab搭建运动控制系统并进行联合仿真分析,用以验证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本文搭建的运动学模型可以精确地描述火星车运动关系;2、通过使用稳定裕度优化控制算法分别使火星车单侧车轮越障工况以及爬坡越障工况中稳定裕度提高42.96%和34.07%。通过使用该算法,火星车可以避免倾覆并顺利完成坡面单侧车轮越障工况;3、通过使用基于能量约束的火星车路径规划算法,可以大幅度提高火星车的能量利用效率。
车福东[6](2020)在《近远震作用下大型黄土—泥岩滑坡动力响应与稳定性研究 ——以武山县黎坪村滑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西北黄土高原及周缘地震构造十分发育,历史强震频发,岩土体工程性质较差、人员密集区及设施分布较为分散,地震黄土滑坡的灾害效应十分严重。根据全国地震危险性区划统计,黄土高原Ⅶ度及以上烈度区面积占比约64%;新世纪以来,在黄土高原规划了多处国家级城市群,伴随区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面临地震地质灾害风险也必然升高,因此地震黄土滑坡形成机理研究对灾害防治和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天水震区武山县黎坪村滑坡为例,按照野外调绘与工程勘察结合、原位与室内测试结合、动力响应与稳定性分析结合;试样与坡体尺度动力学研究结合、试验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思路,开展了近远震作用下大型黄土滑坡动力响应与稳定性研究工作,初步以下几点认识:1)分析揭示了黎坪村滑坡形态结构及地震变形特征。黎坪村黄土-泥岩滑坡位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地区、秦岭北缘与黄土丘陵地貌过渡带,渭河右岸次级支沟中;滑体具有分区特征且变形较为明显,边界模糊不清;该滑坡在剖面上表现为地层下硬上软、滑体深层多级、旋转平移式滑动的发育特征。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主滑体发生滑动,滑动形式表现为拉裂-剪切滑移模式;而2013年岷县地震时,虽有震感但后缘仅出现微小裂隙,在坡体前缘见少量黄土溜滑现象,主滑体并无明显滑动迹象。2)揭示了黄土、泥岩基本动力学特征,验证泥岩双曲线本构模型以及考虑围压、含水率和频率对模型参数的影响,提出幂律增加和指数衰减两种数学模型。所测泥岩动力学数据符合动力学本构双曲线模型?d=?d(a+b?d),相关性系数均在0.9以上;围压与参数a呈较好的负相关;频率对参数a、b值的影响不尽相同,本次试验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参数a值先减小再增加,b值先增加再减小;含水率对参数b影响强于对参数a的影响;动剪切模量变化趋势与指数衰减模型相符,阻尼比变化趋势符合幂律增加函数模型,它们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相关性程度较好。3)模拟揭示了近远震作用下滑坡动力响应特征。将近远震作用具象化为振幅大小、频率高低和持时长短等地震动要素变化,用于分析其对滑坡动力响应的影响特征。运用GDEM数值模拟,揭示了标准正弦波下不同工况滑坡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在不同地震动要素条件下分析,发现大于0.75倍的坡高时,监测点PGA放大系数基本随振幅增加而减小,当小于0.75倍的坡高时,监测点PGA放大系数基本随振幅增加而增大;监测点PGA放大系数随频率增加而减小;持时对坡体最大位移有显着作用;坡体对输入的震动波具有趋表效应和趋高效应;不同岩土层对某一频率范围震波具有选择性放大作用。结合野外地脉动测试,处理数据结果得到坡体覆盖层厚达到5-50m。场地的卓越频率主要范围大约在0.22Hz之间。4)探讨了黎坪村滑坡在汶川远震和岷县近震两期作用下的变形机理,初步开展了动力稳定性分析。在坡体自重应力(静力条件)作用下,根据滑坡安全系数及现场勘查结果显示,滑坡体基本保持稳定。对比汶川地震和岷县地震作用,坡体变形特征与相对高幅值、低频率、长持时的地震波密不可分,振幅对坡体失稳影响程度要大于频率对坡体失稳影响的程度,持时对坡体失稳影响程度相对最小。经过多种工况下测试,认为该坡体失稳临界幅值约为0.05g,临界频率约为5Hz。综合分析,目前黎坪村地震滑坡基本稳定,但如遇较强地震工况,特别是在结合降雨工况,极易引发再次滑动。
寇云蛟[7](2020)在《小半径弯坡路段行车特性分析与安全处置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公安部事故数据显示,二、三级公路作为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主体,其里程占公路总里程不到20%,发生的事故约占半壁江山。步入“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国将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作为交通建设的重要任务,有效改善了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但我国幅员辽阔、路网密集,交通环境差异较大,部分公路,尤其是西部山区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小半径弯坡路段安全隐患还较为突出,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因此,对事故路段行车特性及驾驶员视觉特性分析,提出改善对策、提升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根据小半径弯坡路段事故统计资料,分析了相撞、翻车和坠车等主要事故形态,并从人-车-路-环境角度梳理出影响行车安全的潜在要素,明确了事故主要致因;对车辆在小半径弯坡路段行驶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了侧翻/侧滑速度阈值,并得到了车辆失稳的影响因素为车辆构造参数、路面摩阻系数、半径、超高、速度等;对贵州省兴义地区G246线改扩建工程中5个小半径弯坡路段进行试验研究,获到了大型车在不同半径、不同行驶方向的行驶速度、行驶轨迹及驾驶员视觉特性数据,分析了大型车在小半径弯坡路段的行驶速度、轨迹及驾驶员视觉特征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构建了速度、轨迹与道路几何线形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针对小半径弯坡路段的行车安全隐患问题,结合行车特性及驾驶员视觉特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建议限速值的确定方法(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最大安全行驶速度模型)、限速保障措施、弯道加宽值(Auto TURN仿真检查及考虑全车的加宽值计算模型)计算与设计建议,以及视距检查等安全改善方法。最后,结合G552花冗村穿村镇线案例分析,提出小半径弯坡路段交通安全综合改善措施。
蔡昌伟[8](2020)在《公路连续坡桥主梁顺坡向滑移研究》文中指出主梁顺坡向滑移是公路连续坡桥常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目前关于汽车荷载参数对主梁顺坡向滑移的影响研究主要通过静力学手段,对坡桥的支座受力计算不够精确,且未研究支座顶、底接触面的摩擦滑移特性和内部应力分布情况。为此,本文考虑车桥耦合振动效应精确计算支座受力,对影响支座抗滑稳定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支座精细化三维实体模型,研究理想支座和支座缺陷下的界面摩擦滑移特性及内部应力分布情况。通过支座抗滑稳定分析、支座界面摩擦滑特性研究、内部应力分布情况共同揭示公路连续坡桥主梁顺坡向滑移机理,并介绍梁体纵向顶推复位技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ANSYS平台的考虑汽车制动效应和路面不平整度的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实现了车辆任意位置制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2)对3×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小箱梁梁格模型及两轴空间车辆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汽车制动的车桥耦合振动系统,并对汽车荷载值、汽车制动位置、不同车速、纵坡坡度值及路面不平整度等几种影响支座抗滑稳定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汽车荷载值的增大、车速的提高、路面不平整度的恶化,支座抗滑稳定性均降低,且中梁处支座易先发生滑移。(3)基于ANSYS建立了板式橡胶支座精细化三维实体模型,通过模拟轴压性能试验和剪切性能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理想支座和支座缺陷下的界面摩擦滑移特性及内部应力分布情况,研究支座缺陷对主梁顺坡向滑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支座不均匀受压程度和支座脱空面积对主梁相对滑移量影响较小;支座不均匀受压和支座脱空减小了支座的串动位移;橡胶与钢板的剥离程度随支座不均匀受压程度和支座脱空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对支座剪切受力不利;各层钢板和橡胶的最大水平、竖向应力随不均匀受压程度和支座脱空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对支座的内部应力具有一定的卸载作用。本论文研究成果对主梁顺坡向滑移病害机理的认识、保证坡桥运营期间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朱元甲[9](2020)在《降雨作用下缓倾堆积层滑坡渗流特性及其渐近性破坏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缓倾堆积层滑坡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广泛,是滑坡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滑面整体坡度较小,传统极限平衡理论难以对该滑坡进行准确预测,且降雨作用下缓倾滑坡频发,对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和管道运输等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缓倾堆积层滑坡研究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洛带樱桃沟滑坡为例,采用“现场监测—室内试验—数值分析—模型试验”等多种研究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缓倾堆积层滑坡失稳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降雨作用下缓倾堆积层边坡的参数弱化特征、渗流特性、稳定性及其渐进性变形破坏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樱桃沟滑坡进行了原位监测,结合龙泉驿区降雨资料,分析了樱桃沟坡体的变形特征。研究发现:缓倾堆积层滑坡具有蠕滑的特点,且雨量越大,坡体蠕滑速率越快;缓倾堆积层滑坡的滑移面易出现在基覆界面附近,且其蠕滑变形特征与牵引式滑坡的滑移特征相符。(2)通过设置不同含水率的试样,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了洛带樱桃沟坡体土和基覆界面的参数弱化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土体粘聚力和基覆界面“内摩擦角”呈现指数递减规律;土体内摩擦角和基覆界面“粘聚力”呈现线性递减规律;当坡体含水率低于24%时,滑带土体的抗剪能力要大于基覆界面的抗剪能力,滑面主要沿基覆界面分布;当坡体含水率高于27%时,滑带土体的抗剪能力要小于结构面的抗剪能力,滑带沿土体软弱带分布。(3)基于龙泉驿区实际降雨数据,设置不同的降雨间歇工况,对洛带樱桃沟滑坡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坡体渗流场、地下水位和安全系数的变化特征。计算结果显示:非雨季坡体稳定性受间歇型降雨影响显着,且雨停后坡体稳定性恢复能力较弱;雨季同等雨量下,间歇周期越长,坡体越不稳定;长期间歇后的首次降雨对坡体强度弱化影响显着;降雨入渗易在缓倾坡体基岩面上储存,形成暂态地下水位和坡向渗流场,入渗水主要起参数弱化作用,饱和区的渗流推力对坡体安全系数影响较小;随着坡体水位的抬升,坡体安全系数对降雨的敏感性逐渐被削弱;降雨易在缓坡处聚集,形成局部高孔隙水压力区域,增强了坡体的储水能力;缓倾滑坡稳定性系数波动幅度小,在间歇型降雨作用下易发生蠕变滑动。(4)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间歇性降雨作用下缓倾坡体变形和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前期降雨作用下坡体变形特征表现为,前缘滑移沉陷,中部滑移,后缘沉陷,坡体裂缝生成,且前缘裂缝扩张明显,后期降雨作用下坡脚区域首先发生滑塌,然后依次向后缘传递发生逐阶滑塌破坏;降雨入渗易在基岩面上储存,形成暂态地下水位、高孔隙水压力区域和坡向渗流场,基岩面附近土体饱水时间长,软化程度高,抗剪强度弱化显着,边坡易沿基覆界面土层发生滑坡;坡体滑动易发生在降雨间歇期,触发特征表现为,雨后坡体暂态饱和区水分和坡表积水持续下渗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滞后于降雨,造成坡体内浮托力、渗透力和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降低,诱发滑坡。
伍明文[10](2019)在《爆破与降雨作用下花都Ⅱ号隧道进口段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指出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快,公路或铁路在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开挖过程中,特别是南方长期降雨及爆破振动易于造成隧道洞口段上方坡体滑移坍塌。因此,有必要开展隧道洞口段上方边坡在爆破振动及降雨作用下的变形和稳定性分析。本文以花都Ⅱ号隧道进口右洞洞口段边坡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相关资料分析基础上,依据现场工程地质调研及施工情况总结出影响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通过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分析了花都Ⅱ号隧道进口右洞洞口段边坡在爆破及降雨作用下的稳定性分析。主要研究成果有:(1)在分析隧道洞口段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提出了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主要有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地层岩体结构等;外因主要有隧道爆破振动导致边坡岩体结构产生损伤裂隙及扰动,同时在降雨作用下,雨水在边坡面形成地表渗流作用易导致隧道洞口段边坡失稳。(2)对隧道洞口段上方边坡开展了边坡地表沉降位移及爆破振动振速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回归分析得到了边坡测点沉降的变形规律及其沉降预测公式。对各导坑的X向、Y向及合向振速监测数据通过优化后的萨道夫斯基经验衰减公式进行拟合,得到左、右及中导坑最大单响爆破药量分别为3.750kg、3.696kg及4.220kg与数值模拟值相近,同时也提出了适用于本隧道边坡爆破振动经验衰减的公式。(3)采用数值软件MIDAS-GTS-NX,模拟研究隧道边坡在爆破振动与降雨作用下测点的各向振速、位移、各导坑单段最大起爆破药量、边坡安全系数及边坡应力应变等相关规律,得到不同导坑爆破与降雨对上方边坡扰动影响的区域与强度;左导坑爆破振动对坡体的影响最大,最大影响区域出现在加固区与未加固区交界处;边坡在持续降雨4h后的坡体位移相比持续降雨2h急剧上升,同时在持续降雨6h后边坡安全系数低于1.30;在爆破振动与降雨共同作用下,边坡位移及有效塑性应变值高于边坡在仅受爆破振动或降雨作用下的值,其相比仅受降雨作用下高出2-3倍,并且在爆破及持续降雨4h及6h下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均低于1.10极易诱发边坡失稳,不利于后期隧道的顺利开挖。以上研究成果能为后期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二、LOCAL SLIP VELOCITY IN A DOWN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OCAL SLIP VELOCITY IN A DOWNER(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arsim/Trucksim的长大下坡车辆安全模型及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长大下坡车辆运行安全模型 |
2.1 长大下坡 |
2.2 车辆横向稳定性模型及评价指标 |
2.2.1 车辆侧滑与侧翻分析 |
2.2.2 横向稳定性评价模型及指标 |
2.3 温升模型及纵向安全性评价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3 仿真平台的搭建 |
3.1 仿真平台简介 |
3.2 车辆仿真模型 |
3.3 驾驶人仿真模型 |
3.4 道路仿真模型 |
3.5 基于五轴货车制动毂温升分析的Trucksim-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 |
3.6 基于五轴货车ABS制动的联合仿真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4 长大下坡路段车辆横向稳定性分析 |
4.1 单因素分析 |
4.1.1 路面附着系数对车辆横向稳定性影响 |
4.1.2 坡度对车辆横向稳定性的影响 |
4.1.3 圆曲线半径对车辆横向稳定性的影响 |
4.1.4 超高对车辆横向稳定性影响 |
4.2 多因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长大下坡路段车辆纵向安全性分析 |
5.1 基于PID控制算法的Trucksim-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合理性验证 |
5.2 Trucksim与 Simulink联合仿真车辆制动毂温度分析 |
5.2.1 车载质量对制动毂温度变化影响 |
5.2.2 速度对制动毂温度变化影响 |
5.2.3 纵坡坡度对制动毂温度变化影响 |
5.3 Trucksim与 Simulink ABS制动联合仿真 |
5.3.1 有无ABS系统对长大下坡路段制动距离影响 |
5.3.2 纵坡坡度对制动距离影响 |
5.4 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措施 |
5.4.1 坡顶拦停检查提示 |
5.4.2 建设自救消防水箱 |
5.4.3 坡中设置执勤点 |
5.4.4 设置避险车道 |
5.4.5 其他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的卸荷机制及前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试验研究 |
2.1 试验系统、方案及目的 |
2.2 加荷路径下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特征 |
2.3 卸荷路径下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特征 |
2.4 加荷路径下组合结构破坏失稳影响因素分析 |
2.5 卸荷路径下组合结构破坏失稳影响因素分析 |
2.6 不同应力路径下组合结构失稳特征对比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机理研究 |
3.1 “煤-夹矸-煤”三元体串联结构模型 |
3.2 组合结构滑移失稳机理 |
3.3 组合结构破碎失稳机理 |
3.4 组合结构滑移与破碎耦合失稳机制 |
3.5 组合结构压缩-扭转变形失稳机理 |
3.6 组合结构破坏失稳能量耗散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4 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数值试验研究 |
4.1 UDEC数值原理 |
4.2 裂隙损伤评价体系的构建 |
4.3 微观力学参数校准 |
4.4 数值模型及试验方案 |
4.5 卸荷路径下组合结构破坏失稳形式 |
4.6 不同破坏失稳形式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影响机制研究 |
5.1 数值模型及参数选取 |
5.2 数值实验方案 |
5.3 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过程 |
5.4 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影响因素分析 |
5.5 数值模拟与现场冲击事故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6 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现场实测及防治方法 |
6.1 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现场实测 |
6.2 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防治方法探讨 |
6.3 含夹矸煤层巷道破坏失稳防治方法实践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智能轮椅稳定性分析与路面点云地形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1.2 三维点云数据 |
1.2.1 三维点云的采集与分类 |
1.2.2 线点云数据的几何特性估算 |
1.3 稳定性判定方法 |
1.3.1 基于能量的判定方法 |
1.3.2 基于力矩的判定方法 |
1.3.3 基于质心与支撑多边形的判定方法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2 智能轮椅搭建及仿真环境稳定性分析 |
2.1 智能轮椅硬件系统模块设计 |
2.1.1 智能轮椅硬件系统模块总览 |
2.1.2 智能轮椅硬件选型 |
2.1.3 智能轮椅控制平台 |
2.2 基于稳定锥的智能轮椅稳定性分析 |
2.2.1 智能轮椅稳定锥建立 |
2.2.2 滑移稳定性分析 |
2.2.3 倾翻稳定性分析 |
2.3 智能轮椅稳定性分析实验 |
2.3.1 仿真模型建立 |
2.3.2 滑移稳定性仿真实验 |
2.3.3 倾翻稳定性仿真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三维点云的地形识别 |
3.1 路面地形分析与点云数据 |
3.2 线点云数据的几何特性估算 |
3.2.1 离散函数与离散导数 |
3.2.2 线点云的几何特性 |
3.3 线点云数据的几何不连续性分析 |
3.3.1 无C~0和C~1不连续点的行为变化 |
3.3.2 C~0不连续点及其行为变化 |
3.3.3 C~1不连续点及其行为变化 |
3.3.4 C~2不连续点及其形为变化 |
3.4 线点云数据的不连续点的识别 |
3.4.1 C~0不连续点的提取 |
3.4.2 C~1不连续点的提取 |
3.5 地形线点云特征与几何不连续点 |
3.6 基于几何不连续点的地形识别方法 |
3.6.1 地形线点云种类识别 |
3.6.2 地形线点云参数识别 |
3.6.3 噪声数字地形曲线的识别实验 |
3.7 仿真地形面点云识别实验 |
3.8 实际地形面点云识别实验 |
3.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致谢 |
(4)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基覆型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降雨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1.2.2 地震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1.2.3 降雨和地震耦合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边坡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
2.1 模型试验装置 |
2.1.1 模型箱 |
2.1.2 模拟振动系统 |
2.1.3 模拟降雨系统 |
2.1.4 试验参数测量系统 |
2.2 模型试验相似性分析及土样土性测试 |
2.2.1 模型相似分析 |
2.2.2 土样基本物理性质 |
2.2.3 土样抗剪强度测试结果 |
2.3 试验工况设计 |
2.4 模型试验步骤 |
2.4.1 模型边坡铺设步骤 |
2.4.2 土体各类参数的测定步骤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边坡失稳的典型特征 |
3.1 改变降雨时长对边坡失稳特征影响 |
3.1.1 滑坡发展过程 |
3.1.2 体积含水率的变化 |
3.1.3 基质吸力的变化 |
3.1.4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3.1.5 边坡动力响应 |
3.2 改变静置时长对边坡失稳特征影响 |
3.2.1 滑坡发展过程 |
3.2.2 体积含水率的变化 |
3.2.3 基质吸力的变化 |
3.2.4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3.2.5 边坡动力响应 |
3.2.6 边坡速度场特性 |
3.3 设置抗滑桩对边坡失稳特征影响 |
3.3.1 滑坡发展过程 |
3.3.2 体积含水率的变化 |
3.3.3 基质吸力的变化 |
3.3.4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3.3.5 边坡动力响应 |
3.3.6 边坡速度场特性 |
3.4 设置框架式锚杆对边坡失稳特征影响 |
3.4.1 滑坡发展过程 |
3.4.2 体积含水率的变化 |
3.4.3 基质吸力的变化 |
3.4.4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3.4.5 边坡动力响应 |
3.4.6 边坡速度场特性 |
3.5 碎石土边坡的失稳特征 |
3.5.1 滑坡发展过程 |
3.5.2 体积含水率的变化 |
3.5.3 基质吸力的变化 |
3.5.4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3.5.5 边坡动力响应 |
3.5.6 边坡速度场特性 |
3.6 粉质砂土边坡的失稳特征 |
3.6.1 滑坡发展过程 |
3.6.2 体积含水率的变化 |
3.6.3 基质吸力的变化 |
3.6.4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3.6.5 边坡动力响应 |
3.7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边坡失稳的规律分析 |
4.1 破坏模式分析 |
4.2 边坡动力响应规律 |
4.2.1 降雨时长对边坡的动力响应影响规律 |
4.2.2 降雨停止后的静置时长对边坡的动力响应影响规律 |
4.2.3 支挡结构对边坡的动力响应影响规律 |
4.2.4 土体类型对边坡的动力响应影响规律 |
4.3 边坡破坏的临界加速度规律及机理分析 |
4.3.1 降雨时长对边坡失稳的临界加速度影响规律及机理分析 |
4.3.2 降雨停止后静置时长对边坡失稳的临界加速度影响规律及机理分析 |
4.3.3 支挡结构对边坡失稳的临界加速度影响规律及机理分析 |
4.3.4 土体类型对边坡失稳的临界加速度影响规律及机理分析 |
4.4 与前人试验的对比 |
4.4.1 与不降雨试验工况的比较 |
4.4.2 与静力加载试验工况的比较 |
4.4.3 地震和降雨的耦合效应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 |
5.2 存在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非结构化环境的火星车构型与轨迹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星车运动学建模研究现状 |
1.2.2 火星车稳定性优化控制研究现状 |
1.2.3 火星车路径规划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火星车运动学建模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火星车运动学建模 |
2.3 火星车运动学分析 |
2.3.1 被动关节角度分析 |
2.3.2 轮-地接触角分析 |
2.3.3 转向工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火星车稳定裕度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
3.1 引言 |
3.2 稳定裕度原理 |
3.3 火星车稳定裕度优化控制系统 |
3.3.1 火星车稳定裕度计算模型 |
3.3.2 火星车稳定裕度优化控制模型 |
3.3.3 火星车稳定裕度控制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能量约束的火星车路径规划研究 |
4.1 引言 |
4.2 能量消耗函数 |
4.2.1 正面爬坡分析 |
4.2.2 侧面爬坡分析 |
4.3 迪杰斯特拉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星车动力学与控制系统仿真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火星车动力学模型 |
5.3 火星车运动学仿真分析 |
5.3.1 被动关节角度仿真分析 |
5.3.2 轮-地接触角仿真分析 |
5.3.3 转向工况仿真分析 |
5.4 火星车稳定裕度优化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5.4.1 单侧车轮越障工况仿真与分析 |
5.4.2 爬坡越障工况仿真与分析 |
5.4.3 坡面单侧车轮越障工况仿真与分析 |
5.5 基于能量约束的火星车路径规划研究仿真与分析 |
5.5.1 工况描述 |
5.5.2 仿真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近远震作用下大型黄土—泥岩滑坡动力响应与稳定性研究 ——以武山县黎坪村滑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典型地震黄土滑坡发育特征 |
2.1 地震黄土滑坡主要类型及特征 |
2.2 地震黄土滑坡发育分布规律 |
2.3 黎坪村地震黄土滑坡工程地质背景及发育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土体动力学特性 |
3.1 岩土体基本物理力学参数 |
3.2 动三轴试验 |
3.2.1 试验概况 |
3.2.2 动应力-应变关系 |
3.3 地脉动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黎坪村滑坡地震动响应机制研究 |
4.1 连续介质力学离散元方法 |
4.1.1 基本原理简介 |
4.1.2 模型选取及建立 |
4.1.3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及边界条件 |
4.1.4 地震波输入 |
4.1.5 阻尼形式的选取 |
4.1.6 设计计算工况 |
4.2 不同的地震动要素下坡体响应规律 |
4.2.1 标准波幅值对坡体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
4.2.2 标准波频率对坡体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
4.2.3 标准波持时对坡体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远震作用下黎坪村滑坡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
5.1 近远震波频谱分析及监测点PGA放大系数 |
5.2 近远震工况下黎坪村滑坡破坏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
5.2.1 静力分析结果 |
5.2.2 动力分析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小半径弯坡路段行车特性分析与安全处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范围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半径弯坡路段事故特征与安全要素分析 |
2.1 山区小半径弯坡路段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
2.1.1 山区小半径弯坡路段总体特征 |
2.1.2 小半径弯坡路段交通事故形态总体情况分析 |
2.1.3 小半径弯道路段典型事故形态的成因分析 |
2.2 基于人-车-路-环境的安全要素分析. |
2.2.1 人、车因素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
2.2.2 道路因素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
2.2.3 交通环境对交通安全的关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弯坡路段车辆侧向稳定性分析 |
3.1 弯坡路段车辆操纵过程分析 |
3.1.1 车辆转向过程分析 |
3.1.2 车辆制动过程分析 |
3.2 弯坡路段车辆动力学特性分析 |
3.2.1 弯坡路段车辆侧翻临界状态建模 |
3.2.2 弯坡路段车辆侧滑临界状态建模 |
3.3 弯坡路段车辆行驶稳定性分析 |
3.3.1 侧翻稳定性分析 |
3.3.2 侧滑稳定性分析 |
3.3.3 行驶稳定性要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弯坡路段车辆行驶特性分析 |
4.1 车辆行驶特性试验设计 |
4.1.1 试验路段的选取 |
4.1.2 试验准备与方案设计 |
4.1.3 试验数据处理 |
4.2 小半径弯坡路段行车速度特性分析 |
4.2.1 小半径弯坡路段车速调查统计分析 |
4.2.2 小半径弯坡路段车辆行驶速度变化规律分析 |
4.2.3 弯坡路段车辆运行速度与线形参数的关系分析 |
4.3 小半径弯坡路段行车轨迹特性分析 |
4.3.1 行车轨迹数据的统计分析 |
4.3.2 小半径弯坡路段行车轨迹变化规律分析 |
4.3.3 弯坡路段行车轨迹与线形要素的关系分析 |
4.3.4 弯坡路段行驶轨迹冲突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弯坡路段驾驶员视觉特性分析 |
5.1 驾驶员视觉特性试验设计 |
5.1.1 试验路段的选取 |
5.1.2 试验准备与方案设计 |
5.1.3 试验数据处理 |
5.2 弯坡路段驾驶员眼动特性分析 |
5.2.1 驾驶员注视区域分析 |
5.2.2 瞳孔直径变化规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弯坡路段交通安全改善策略与案例应用 |
6.1 弯坡路段限速理论及控速措施 |
6.1.1 弯坡路段限制速度值研究 |
6.1.2 弯坡路段限制车速保障措施 |
6.2 弯坡路段加宽设计研究 |
6.2.1 弯坡路段加宽值研究 |
6.2.2 弯坡路段标线设置建议 |
6.3 弯坡路段视距检查与处置策略 |
6.3.1 视距检查 |
6.3.2 视距不良改善建议 |
6.4 案例应用 |
6.4.1 安全分析 |
6.4.2 交通安全改善设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公路连续坡桥主梁顺坡向滑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桥耦合振动研究现状 |
1.2.2 板式橡胶支座研究现状 |
1.2.3 公路连续坡桥主梁顺坡向滑移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连续坡桥主梁顺坡向滑移分析理论 |
2.1 车桥耦合振动理论 |
2.1.1 车桥模型及运动方程 |
2.1.2 路面不平整度模拟 |
2.1.3 车桥耦合振动系统的建立及求解 |
2.1.4 算例验证 |
2.2 支座精细化数值模拟 |
2.2.1 橡胶支座材料特性 |
2.2.2 支座接触面模拟 |
2.2.3 支座摩擦力模型 |
2.2.4 算例验证 |
2.3 公路连续坡桥主梁顺坡向滑移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内在因素 |
2.3.2 外在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车桥耦合效应的支座抗滑稳定分析 |
3.1 引言 |
3.2 整车模型的建立 |
3.2.1 车辆振动模型 |
3.2.2 车辆运动方程 |
3.2.3 车辆参数拟定及ANSYS模型建立 |
3.3 桥梁模型的建立 |
3.3.1 桥梁基本概况 |
3.3.2 桥梁有限元模型 |
3.3.3 设计状态下支座抗滑稳定分析 |
3.4 车桥耦合效应下支座抗滑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汽车荷载值影响 |
3.4.2 汽车制动位置影响 |
3.4.3 不同车速影响 |
3.4.4 纵坡坡度值影响 |
3.4.5 路面不平整度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支座缺陷的界面摩擦滑移特性和内部应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理想支座研究 |
4.2.1 一次单调加载分析 |
4.2.2 多次循环加载分析 |
4.2.3 内部应力分析 |
4.3 支座不均匀受压研究 |
4.3.1 界面摩擦滑移特性分析 |
4.3.2 内部应力分析 |
4.4 支座脱空研究 |
4.4.1 界面摩擦滑移特性分析 |
4.4.2 内部应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梁顺坡向滑移机理及梁体纵向顶推复位技术 |
5.1 公路连续坡桥主梁顺坡向滑移机理 |
5.2 梁体纵向顶推复位技术 |
5.2.1 梁体纵向顶推复位判定准则 |
5.2.2 梁体纵向顶推复位施工工艺 |
5.2.3 梁体纵向顶推复位关键技术 |
5.3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降雨作用下缓倾堆积层滑坡渗流特性及其渐近性破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降雨入渗理论研究进展 |
1.2.2 非饱和土、饱和土理论研究进展 |
1.2.3 降雨型滑坡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4 降雨型滑坡原位监测研究进展 |
1.2.5 降雨型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进展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概述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地形地貌特征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2.5 人类工程活动 |
2.3 滑坡概况 |
2.3.1 滑坡特征 |
2.3.2 滑坡区变形特征 |
2.3.3 坡体结构特征 |
2.3.4 坡体储水特征 |
2.3.5 研究区雨量特征 |
2.4 回填处理后的变形特征 |
2.4.1 监测点布设 |
2.4.2 坡体后缘变形特征 |
2.4.3 坡表水平变形特征 |
2.4.4 坡体深部变形特征 |
2.5 小结 |
3 滑坡强度参数弱化规律研究 |
3.1 概述 |
3.2 坡体土参数弱化理论研究 |
3.2.1 坡体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因素 |
3.2.2 降雨入渗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 |
3.3 坡体土和基覆界面的参数弱化规律 |
3.3.1 原状土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 |
3.3.2 重塑土和基覆界面参数弱化研究 |
3.4 小结 |
4 降雨作用下坡体渗流规律及稳定性研究 |
4.1 概述 |
4.2 降雨入渗理论分析 |
4.2.1 土壤中液态水的赋存形态 |
4.2.2 土壤中液态水的能态 |
4.2.3 降雨入渗过程及常用模型 |
4.2.4 渗流理论分析 |
4.2.5 稳定性理论分析 |
4.3 间歇性降雨滑坡模型建立及渗流场分析 |
4.3.1 樱桃沟滑坡数值模型建立 |
4.3.2 边界条件及初始水位设置 |
4.3.3 模型参数选取 |
4.3.4 暴雨类型及间歇工况 |
4.4 间歇性降雨渗流模拟结果分析 |
4.4.1 非雨季间歇性降雨工况渗流分析 |
4.4.2 雨季不同间歇时间下坡体渗流分析 |
4.5 间歇性降雨作用下坡体稳定性研究 |
4.5.1 非雨季实际间歇性降雨工况稳定性分析 |
4.5.2 雨季不同间歇工况稳定性分析 |
4.6 小结 |
5 降雨作用下滑坡渐近性破坏模型试验研究 |
5.1 概述 |
5.2 试验场地条件 |
5.2.1 试验场地和降雨处理 |
5.2.2 模型试验装置 |
5.3 相似条件及制样方法 |
5.3.1 滑坡原型概化 |
5.3.2 相似关系 |
5.3.3 相似材料 |
5.3.4 制样方法 |
5.4 试验方案 |
5.5 试验结果分析 |
5.5.1 滑坡发育过程 |
5.5.2 孔隙水压力分析 |
5.5.3 土压力分析 |
5.5.4 位移分析 |
5.5.5 滑坡破坏特征 |
5.6 间歇性降雨下缓倾堆积层边坡破坏机理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爆破与降雨作用下花都Ⅱ号隧道进口段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隧道边坡稳定性研究 |
1.2.2 爆破振动对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降雨入渗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
1.2.4 爆破振动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安全判据 |
1.2.5 降雨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安全判据 |
1.3 现有研究不足 |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路线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花都Ⅱ号隧道进口右洞工程概况与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水文地质特征 |
2.2.4 地震烈度及气象 |
2.2.5 隧道进口段右洞平、纵及横断面情况概述 |
2.3 隧道洞口段边坡预支护工程措施 |
2.4 隧道爆破及开挖方式 |
2.4.1 隧道爆破方式 |
2.4.2 隧道开挖方式 |
2.5 隧道洞口段边坡破坏机理的研究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花都Ⅱ号隧道进口右洞边坡监测及数据分析 |
3.1 监测目的及意义 |
3.2 监测方案设计依据 |
3.3 监测内容与监测方案 |
3.3.1 隧道洞口段边坡地表沉量的监测 |
3.3.2 隧道洞口段边坡爆破振动的监测 |
3.4 监测数据分析 |
3.4.1 隧道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3.4.1.1 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
3.4.1.2 开挖套拱期间边坡地表沉降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3.4.1.3 隧道开挖期间边坡地表沉降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3.4.2 爆破振动作用下隧道地表振速监测数据分析 |
3.4.2.1 边坡监测断面测点各向峰值振速响应规律的研究 |
3.4.2.2 边坡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隧道边坡在爆破、降雨及爆破与降雨共同作用下的稳定性数值分析 |
4.1 支护作用下隧道洞口段边坡稳定性分析 |
4.2 边坡在爆破振动作用下的变形分析 |
4.2.1 爆破工况与模型的建立 |
4.2.2 爆破荷载的确定 |
4.2.2.1 爆破荷载波类型 |
4.2.2.2 荷载峰值的确定 |
4.2.2.3 爆破荷载加卸时间 |
4.2.2.4 爆破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
4.2.3 爆破振动作用下坡体动力响应规律 |
4.2.3.1 边坡测点振速响应规律 |
4.2.3.2 边坡测点位移变化规律 |
4.2.3.3 边坡安全系数及减应变分析 |
4.2.3.4 边坡爆破振动衰减公式的回归分析 |
4.3 边坡在降雨作用下的变形分析 |
4.3.1 边坡在降雨作用下的概述 |
4.3.2 边坡降雨工况与模型的建立 |
4.3.3 边坡降雨入渗理论 |
4.3.4 MIDAS-GTS-NX在边坡渗流分析中的原理 |
4.3.5 降雨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4.3.5.1 边坡空隙水压变化规律 |
4.3.5.2 边坡应力场分析 |
4.3.5.3 边坡位移场分析 |
4.3.5.4 边坡安全系数及有效塑性应变分析 |
4.4 边坡在爆破与降雨的共同作用下的变形分析 |
4.4.1 爆破及降雨共同作用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原理 |
4.4.2 爆破振动与降雨共同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4.4.2.1 边坡空隙水压变化规律 |
4.4.2.2 边坡应力场分析 |
4.4.2.3 边坡位移场分析 |
4.4.2.4 边坡安全系数及有效塑性应变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LOCAL SLIP VELOCITY IN A DOWNER(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arsim/Trucksim的长大下坡车辆安全模型及仿真[D]. 刘彦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煤矸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的卸荷机制及前兆规律研究[D]. 张恒.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智能轮椅稳定性分析与路面点云地形识别[D]. 韩天祺.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降雨-地震耦合作用下基覆型边坡稳定性分析[D]. 邹晗轩.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5]非结构化环境的火星车构型与轨迹优化控制研究[D]. 刘涛.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6]近远震作用下大型黄土—泥岩滑坡动力响应与稳定性研究 ——以武山县黎坪村滑坡为例[D]. 车福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
- [7]小半径弯坡路段行车特性分析与安全处置策略研究[D]. 寇云蛟.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公路连续坡桥主梁顺坡向滑移研究[D]. 蔡昌伟. 长安大学, 2020(06)
- [9]降雨作用下缓倾堆积层滑坡渗流特性及其渐近性破坏过程研究[D]. 朱元甲.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10]爆破与降雨作用下花都Ⅱ号隧道进口段边坡稳定性分析[D]. 伍明文.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