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院工程实践教育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吴光永,罗天洪,付强[1](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出路——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大量智能制造领域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但相关人才培养体系不成熟且存在人才输出空窗期。文章针对机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专业建设初期面临的技术装备短缺、师资经费不足、教学内容与模式陈旧、评价体系缺失等系列困境,提出了调整人才培养链集群式协同发展思路,构建了强调回归工程的"工程驱动,产教四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了建立产教共同体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打造育人新生态的整体实践出路。
高爱萍,归风铁,王红军,曹新华[2](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文中提出为实现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创新型、应用型等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是地方高校化工专业的重要培养目标。在准确定位人才政治路径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改革,以及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地方高校化工人才教改路径,构建以工程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为地方高校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工科人才提供参考。
李海月[3](2021)在《Engineering for A Changing World-A Roadmap to the Future of Engineering Practice(Chapter6)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此翻译实践源文本关于工程实践和高校工程教育改革,选自James J.Duderstadt(詹姆斯·J·杜德斯塔特)所着的学术报告Engineering for a Changing World——A Roadmap to the Future of Engineering Practice(变化世界中的工程——工程实践未来发展方向)。选用第6章内容:A Roadmap to 21st Century Engineering(21世纪工程发展方向)作为翻译源文本,体裁属于信息型文本,文本用词专业性强,句式结构复杂。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笔者运用翻译理论和实践策略,采用引申词义、扩词成句、语序调整等翻译策略处理文本翻译中遇到的翻译难点,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力求准确、通顺地传达源文本信息。此实践报告主要从词汇翻译、句子翻译、篇章逻辑三个层面总结此次翻译实践活动,期望对今后工程实践和教育类文本的翻译活动提供借鉴经验。
姚巧惠[4](2021)在《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以YG学院为例》文中提出截止到2019年,我国民办高等学校757所,占全国高校比重超过28%,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探索民办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推动民办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相关理论概述,共分为两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概述,国内外有关创新创业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模式及流派、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性研究、工程教育与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研究、霍尔三维结构理论的应用研究等综述,最后提出研究目标、思路及方法。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包括工程类专业范畴界定及特点、工程教育及工程人才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霍尔三维结构理论等关键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分析。第二部分是本研究主体部分,主要分为两章。第三章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民办高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需要研究、民办高校学生特征及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思路分析、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劣势分析等。第四章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三维结构模型构建研究,主要包括基于企业需求的工程类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调研分析、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教育现状及心理期望的调查研究、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关系研究,以工程类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同发展阶段为时间维,以CDIO教育理念作为工程教育的逻辑维,以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所需协同作用的要素总和为要素维,构建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三维结构模型。第三部分是以YG学院工程类专业为案例研究,即第五章。主要包括YG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及其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综述,用“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三维结构模型”分析YG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改进措施。第四部分是结论与研究展望,即第六章。
程杉,黄悦华,王凌云,王灿[5](2021)在《IIP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建设信息通信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融合的智能电网是现代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满足我国智能电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高校要根据产业需求导向和工程教育模式的变革,积极培养产业所需的具有知识与思维融合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文以三峡大学的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为基础,系统介绍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探索与实践经验。首先,阐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大背景下,作为地方院校培养智能电网产业人才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其次,提出在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的理念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思路;最后,重点介绍构建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做法,阐述基于多主体协同和"四个导向"的"工程师课堂"与"综合作业"实践教学体系和跨学科科研育人,以期为我国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汪斌,贺沁婷,秦恒飞[6](2021)在《环境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现状和培养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性使得环境工程领域人才需要有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然而目前环境工程硕士工程实践能力薄弱。本文从三个方面即办学模式趋同性,教师工程能力缺失和实践教育的缺失,分析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缺失的原因。从教师自我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校企合作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提升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通过以上途径,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陈辉[7](2020)在《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内外交流更加频繁。同时,许多高校的会议建筑年代较久,面临舒适度差的问题,而更新是较为经济且可行的方式。会议空间受到高校的限制,更新设计解决的矛盾更为突出和特殊,如何找到且分析现状问题和找出更新设计方法,是论文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在对高校会议空间规划布局和会议建筑构成的全面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对华南地区高校的会议空间的更新设计研究展开深入的探讨。主要研究会议空间的布局更新设计和会议空间的物理环境更新两方面,前者是对学校会议空间规划布局、建筑平面布局、会议席布局和吊顶形式等的研究;后者针对采光照明、遮阳、视线、通风和声学等更新改造设计。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同时对相关概念做了界定,确定了本文研究范围和对象,再归纳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框架。第二章分析了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校区二期规划,分析会议空间规划布局的更新设计,以广西大学的大礼堂更新设计为例,分析会议空间的问题总结、更新原则和更新方法。此外分析了其他地区的高校会议空间和其他类型的会议空间,分析其更新普遍性和其特殊性,针对华南地区高校做好会议空间的更新设计研究。第三章调研了11个华南地区高校,详细评价7个会议空间,对华南地区的高校做描述记录、公众问卷评价和专业建筑师的诊断分析,之后根据三个维度的调研,归纳了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普遍存在的问题,再对其更新设计的影响因素、趋势、指导原则、流程和方式等进行了总结。第四章主要介绍会议空间在高校中的布局更新方法,在校园建筑中的布局更新方法,以及会议建筑空间本身的布局更新方法。第五章从物理环境更新角度,以被动式技术为主,主动式技术为辅且相结合的策略,根据不同位置和使用情况对声、光、热和视线运用不同的物理环境更新方法。第六章以番禺区广州大学的会议空间更新设计为探索对象,用描述性和诊断性评价以及声光热的仪器测量,来从调研中总结问题,提出更新目标和原则,最后对学校的会议空间规划布局进行更新,且对三个会议建筑提出具体的更新改造设计方法。
陈慧媚[8](2020)在《地方综合性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机械制造业素来被人们誉为“工业心脏”,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但是我国一直以来只能称得上是制造大国却称不上是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推动我国在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变得至关重要。但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在培养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些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物分析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目的在于了解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过程中发现我国地方高校在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问题和原因对症下药,思考如何优化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选取南昌大学作为个案进行调查研究,在对南昌大学的相关实物进行分析以及对部分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的基础之上了解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对培养现状进行评价。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发现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六个问题: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办学特色不突出;应用型师资力量待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学生存在着能力缺乏的现象;办学经费投入有限;校企之间难以深入合作。并对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接着分别在德国、美国、英国这几个工业强国中各选取了一所在高等工程教育方面比较成功的高校,总结其值得借鉴的经验,在针对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启示。然后在结合前几部分的基础之上从以下七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地方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注重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拓宽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
张宏国,黄海,刘胜辉,张淑丽[9](2020)在《地方高校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凸显出教育理念陈旧、学科专业间存在壁垒、多方协同育人机制缺失、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偏弱、人才培养缺少国际认同等问题。为了突破这些瓶颈,哈尔滨理工大学以满足国家与区域新兴产业人才需求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新模式、新体系、新机制和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新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张建红[10](2020)在《美国科学教材Science Dimensions中“地球与宇宙科学”内容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于2017年发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小学科学课程由原来3?6年级改为了覆盖整个小学1?6年级,且在目标设置和内容规定上都出现了新变化,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新要求,国内各种版本的小学科学教材也相应迎来一轮新编和改编大潮。美国2013年发布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新一代科学标准》,标准里有许多关于科学教育的新提法。Science Dimensions(可译作《科学维度》)是美国哈考特教育出版公司在美国新标准颁布后推出的一套最新科学教材,于2018年正式面世,体现了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最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国内目前对Science Dimensions这版教材的研究还较少,在此阶段对该美国小学科学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可为我国的科学教材编写、修订和科学课程设计提供一些可能的启示。笔者选取Science Dimensions小学阶段(K?5年级)学生用书中的“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作为研究对象。该领域属于教材内容中的四大学科领域之一,在Science Dimensions中每个学科领域下的单元、课、栏目的体例是保持一致的,所以选择“地球与空间科学”为例进行深入挖掘,窥一斑而知全豹,以期发现该教材中所蕴藏的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和内容特色。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科学教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重点关注了教材分析采用的方法、框架和教材评价的过程,方法,工具,标准和指标的选取等。通过综述国内外有关教材分析的成果和不足,明确了本研究中教材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和框架。然后,对Science Dimensions教材进行具体分析。首先对教材中“地球与宇宙科学”的单元、课题的名称、数量、位置分布进行了一个总的梳理,发现教材的主题单元不同年段螺旋上升的排布特点,每单元中课题排列体现教材中科学与工程并重的理念;然后,结合课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教材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内容呈现三个维度对Science Dimensions分析。得出结论:第一,在内容选择上,单元与课题的选取以学科核心概念的展开为主要线索。第二,在内容组织上,每课内容结构上遵循三维学习观,顺序上满足5E教学模式。第三,在内容呈现上,课内教学活动种类多、数量大,活动具有开放性;文字、图片、表格丰富、生动;拥有面向每个学生的在线资源。接着,在教材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评估,第一部分评估教材中具体概念与学科核心概念的对齐度,得到教材与课标的对齐良好的结果;第二部分评估教材内容支持有效教学的品质,按所确立的评价标准,教材支持有效教学的品质高,接近优秀。在上述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得出Science Dimensions教材对我国教材编制和课程开发具有的可供借鉴之处:第一,提高课程内容的整合和连贯度;第二,提高工程设计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与科学内容的整合度;第三,注重发展学生STEM职业兴趣和身份认同;第四,教材学习活动的设置要兼顾形成、应用、评价,支持有效教学;第五,提供丰富的线上资源。
二、我院工程实践教育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院工程实践教育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出路——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直面挑战:地方高校在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中遭遇的困境 |
1.1 人才培养理念脱节 |
1.2 核心培养要素更新滞后 |
1.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 |
1.4 产教协同结构不稳定 |
2 主动应变:对接产业链,调整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链 |
2.1 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
2.2 聚焦行业应用,突显人才培养特色 |
2.3 对接产业链,走产业型集群式发展之路 |
3 积极谋变:工程驱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3.1 课程体系融通工程技术,重构教学新内容 |
3.2 工程实践联通课堂革命,构建教学新模式 |
3.3 教学团队融合行业专家,开启“双能师资”培育新机制 |
3.4 行业标准融入评价体系,标定专业人才培养新质量 |
4 协同求变:产教相创,共建智造育人新生态 |
(2)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
二、调整优化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
(二)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课程教育体系 |
1. 拓宽知识基础,注重通识教育,强化学生素质教育。 |
2. 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的内在联系。 |
3.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4. 开展第二课堂,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
(三)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 |
1.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尊重学生兴趣。 |
2. 改革实践环节,加强校企协作及产教结合教学。 |
(四)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
三、结语 |
(3)Engineering for A Changing World-A Roadmap to the Future of Engineering Practice(Chapter6)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文本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文本题材 |
二、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词汇的翻译 |
一、规范标题 |
二、引申词义 |
三、扩词成句 |
第二节 句子的翻译 |
一、后置定语的翻译 |
二、多结构糅合句的翻译 |
第三节 逻辑承接词here的翻译 |
第五章 翻译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译文 |
附录2:图表 |
附录3:平行文本 |
附录4: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以YG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析 |
1.3 研究目标、方法、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工程类专业范畴的界定及特点 |
2.2 工程教育及工程人才能力要求 |
2.3 创新创业教育 |
2.4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
2.5 霍尔三维结构理论 |
第三章 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
3.1 民办高校区别于公办高校的差异性及特征 |
3.2 民办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 |
3.3 民办高校学生特征 |
3.4 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思路 |
3.5 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做法 |
3.6 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
3.6.1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未融入工程人才培养全过程 |
3.6.2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未以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 |
3.6.3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未依托专创融合及要素整合 |
3.7 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劣势分析 |
3.7.1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 |
3.7.2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劣势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三维结构模型与体系构建 |
4.1 需求调研 |
4.1.1 基于企业需求的工程类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调研分析 |
4.1.2 基于民办高校工程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教育现状及心理期望的调查研究 |
4.2 关键问题分析-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
4.3 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三维结构模型与体系构建 |
4.3.1 目标分析 |
4.3.2 解决思路 |
4.3.3 三维结构模型构建与要素整合建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案例研究-以YG学院为例 |
5.1 YG学院概况及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 |
5.1.1 YG学院概况 |
5.1.2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 |
5.2 YG学院工程类专业的基本情况 |
5.3 该校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分析-以三维结构模型为视角 |
5.3.1 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内容及成效 |
5.3.2 基于三维结构模型的分析 |
5.3.3 存在问题 |
5.3.4 原因分析 |
5.4 改进措施 |
5.4.1 基于时间维规划工程人才培养阶段 |
5.4.2 基于逻辑维强化CDIO工程教育理念 |
5.4.3 基于要素维完善各个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内容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工程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IIP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实现的目标 |
1)突破地方高校办学资源及地域局限性。 |
2)实现“融合创新”的新的工程教育范式。 |
3)构建适应行业需求的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 |
2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思路 |
1)发挥学科群优势,突出交叉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
2)瞄准面向电力行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
3)构建体现融合、注重创新的实践教育体系。 |
3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措施 |
3.1 完善、制定多学科交叉和多主体参与为特征的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3.2 建立多学科交叉复合的课程体系 |
1)体系构建的基本思想。 |
2)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 |
3)综合作业。 |
4)学科竞赛。 |
3.3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基于“四结合”的创新性人才培养 |
3.4 组建广义工程教育模式下跨学科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 |
4 结论 |
(6)环境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现状和培养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培养现状与问题 |
1.1 办学模式的趋同性 |
1.2 教师工程能力的缺失 |
1.3 实践教育的薄弱性 |
2 提升师资队伍工科教育能力的途径 |
3 结 语 |
(7)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 |
1.2.1 华南地区 |
1.2.2 高校 |
1.2.3 会议空间 |
1.2.4 更新设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研究现状 |
1.3.2 国外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框架 |
第二章 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理论基础与案例分析 |
2.1 会议空间更新的理论基础 |
2.1.1 建筑空间理论 |
2.1.2 文脉理论 |
2.1.3 环境行为心理学 |
2.1.4 绿色建筑理论 |
2.2 深圳香港中文大学会议空间布局更新案例研究 |
2.2.1 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概况 |
2.2.2 新建会议空间选址 |
2.2.3 会议空间规划布局更新形态 |
2.3 广西大学大礼堂更新设计案例研究 |
2.3.1 大礼堂基本概况 |
2.3.2 问题总结 |
2.3.3 更新设计原则 |
2.3.4 更新设计方法 |
2.4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的横向对比分析 |
2.4.1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与其他地区高校会议空间对比分析 |
2.4.2 高校会议空间与其他类型会议空间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调研及更新设计分析 |
3.1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用后评价及问题归纳 |
3.1.1 评价体系 |
3.1.2 实地调研描述性记录 |
3.1.3 用后评价调查性分析 |
3.1.4 现场断性评价 |
3.1.5 问题归纳 |
3.2 影响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的因素 |
3.2.1 自然因素 |
3.2.2 经济因素 |
3.2.3 科技进步因素 |
3.2.4 会议模式 |
3.3 更新设计的趋势 |
3.3.1 会议过程无纸化 |
3.3.2 会议模式多样化 |
3.3.3 会议空间智能化 |
3.3.4 会议设施再多媒体化 |
3.3.5 建筑节能生态化 |
3.4 更新设计的指导原则 |
3.4.1 校园空间的协调性 |
3.4.2 空间使用的功能性 |
3.4.3 施工建造的经济性 |
3.4.4 会议空间的多样性 |
3.4.5 会议空间的生态性 |
3.5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流程及方式 |
3.5.1 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流程 |
3.5.2 会议空间更新设计方式 |
3.5.3 高校会议空间管理思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布局更新方法 |
4.1 会议空间在校园中的布局更新 |
4.1.1 集中式更新 |
4.1.2 散点式更新 |
4.1.3 功能混合式更新 |
4.2 会议空间在校园建筑中的布局更新 |
4.2.1 外置尽端型 |
4.2.2 外置独立型 |
4.2.3 内置型 |
4.3 高校会议建筑内布局更新 |
4.3.1 高校会议空间构成要素 |
4.3.2 会议席布局更新 |
4.3.3 附属用房的布局更新 |
4.3.4 吊顶更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物理环境更新方法 |
5.1 声环境更新 |
5.1.1 地面 |
5.1.2 墙面 |
5.1.3 吊顶 |
5.2 光环境更新 |
5.2.1 自然采光环境更新 |
5.2.2 遮阳方式更新 |
5.2.3 人工照明更新 |
5.3 热环境更新 |
5.3.1 引导自然通风 |
5.3.2 送回风方式 |
5.3.3 空调系统的选择 |
5.3.4 围护结构隔热方法 |
5.4 视线更新 |
5.4.1 屏幕 |
5.4.2 摄影机 |
5.4.3 参会者视线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践探索——以番禺区广州大学会议空间更新设计为例 |
6.1 会议空间调研及问题总结 |
6.1.1 广州大学会议空间概况 |
6.1.2 会议空间调研 |
6.1.3 会议空间建筑技术测量及分析 |
6.1.4 会议空间问题总结 |
6.2 会议空间更新目标及原则探索 |
6.2.1 更新设计目标 |
6.2.2 更新设计原则 |
6.3 学校会议空间规划布局更新 |
6.3.1 新建会议空间拟选址 |
6.3.2 会议空间规划布局更新形态 |
6.4 图书馆副楼会议中心更新设计方法 |
6.4.1 交通空间布局更新 |
6.4.2 平面布局形式更新 |
6.4.3 吊顶布局更新 |
6.4.4 物理环境更新 |
6.4.5 细节更新 |
6.5 图书馆副楼报告厅更新设计方法 |
6.6 行政西楼多功能报告厅更新设计方法 |
6.6.1 会议区布局更新 |
6.6.2 附属用房布局更新 |
6.6.3 会议区吊顶布局更新 |
6.6.4 会议区声环境更新 |
6.6.5 会议区自然光环境更新 |
6.6.6 会议区视线调整 |
6.6.7 会议区热环境更新 |
6.7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件1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诊断性评分表 |
附件2 广州大学会议空间诊断性评分表 |
附件3 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调研描述性表 |
附件4 广州大学会议空间调研描述性表 |
附件5 广大图书馆副楼二楼会议中心技术图纸 |
附件6 广大图书馆副楼五楼报告厅技术图纸 |
附件7 行政西楼多功能厅技术图纸 |
致谢 |
(8)地方综合性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相关概念界定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地方综合性高校 |
2.1.2 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 |
第3章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
3.1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概况 |
3.2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
3.2.1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 |
3.2.2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
3.2.3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手段 |
3.2.4 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成绩和不足 |
第4章 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4.1 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办学特色不突出 |
4.2 应用型师资力量待增强 |
4.3 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
4.4 学生存在着能力缺乏的现象 |
4.5 办学经费投入有限 |
4.6 校企之间难以深入合作 |
第5章 国外部分大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
5.1 柏林工业大学工程人才的培养 |
5.1.1 培养目标:有教养的工程师 |
5.1.2 重实践、重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 |
5.1.3 注重与校外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
5.2 伍斯特理工学院工程人才的培养 |
5.2.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5.2.2 建立“项目驱动式”的课程体系 |
5.2.3 “以结果为导向”的多维度评估体系 |
5.3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工程人才的培养 |
5.3.1 素质与技能并重的教学目标 |
5.3.2 突出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
5.3.3 多方面的办学条件支持 |
5.3.4 多元开放的教学评价 |
5.4 经验与启示 |
5.4.1 找准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
5.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
5.4.3 多方面的的办学支持 |
5.4.4 注重全球性视野的培养 |
5.4.5 实施“结果导向”的多维度评价体系 |
第6章 优化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思考 |
6.1 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突出办学特色 |
6.2 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 |
6.2.1 改革专任教师的聘任和考核标准 |
6.2.2 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在职培训 |
6.2.3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
6.3 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积极性 |
6.3.1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组织领导力度 |
6.3.2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灌输 |
6.3.3 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制度 |
6.4 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 |
6.4.1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
6.4.2 为学生搭建更多实践平台 |
6.5 注重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
6.5.1 制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
6.5.2 进行突出国际化的教育教学 |
6.6 拓宽资金来源、加大资金投入 |
6.6.1 政府应建立高校财政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
6.6.2 建立高校经费的多元筹集机制 |
6.7 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 |
6.7.1 学校和企业需转变观念 |
6.7.2 建立高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
6.7.3 校企共育人才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对象(学生)编码信息表 |
附录四: 访谈对象(教师)编码信息表 |
(9)地方高校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工科理念的提出 |
二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之途径 |
1打破学科专业藩篱,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 |
2牢固树立和践行OBE成果导向和CDIO全过程工程教育理念 |
3探索与实践产学研用多方协同育人新模式 |
4重构适合多方协同育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5构建产学研协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
6探索与实践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混合教学新方法 |
7构建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持续改进机制 |
8构建多方协同的育人长效机制 |
四综合改革取得的成效 |
五结束语 |
(10)美国科学教材Science Dimensions中“地球与宇宙科学”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现有研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 Science Dimensions |
(二) 地球与宇宙科学 |
(三) 教材内容研究 |
五、研究目的、任务、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Science Dimensions中“地球与宇宙科学”概貌 |
一、“地球与宇宙科学”主题/单元分布 |
二、“地球与宇宙科学”课题分布 |
第三章 Science Dimensions内容选择分析 |
一、Science Dimensions内容选择的依据:核心概念 |
二、Science Dimensions中的跨学科概念 |
三、Science Dimensios中的实践活动 |
四、Science Dimensions中的测验 |
五、Science Dimensions中的HPS内容 |
第四章 Science Dimensions内容组织分析 |
一、内容组织思路 |
(一) 围绕大概念组织学习主题/单元 |
(二) 横向用“表现期望”整合三维学习内容于同一学习单元 |
(三) 纵向基于“学习进阶”设计“表现期望”的连贯发展 |
(四) 把HPS内容镶嵌到每个学习主题 |
二、内容编排方式 |
(一) 相同学科领域主题单元集中排布 |
(二) STEM项目前置于单元提出与单元教学并行 |
(三) 教材栏目排布体现5E教学模式 |
第五章 Science Dimensions内容呈现分析 |
一、Science Dimensions中的图文 |
(一) 语言文字 |
(二) 图表 |
二、Science Dimensions中的活动与栏目 |
(一) 单元活动与栏目 |
(二) 课活动与栏目 |
(三) 活动与栏目分析 |
三、内容呈现特点总结 |
(一) 活动性 |
(二) 生动性 |
(三) 互动性 |
(四) 顺序性 |
(五) 开放性 |
(六) 联系性 |
(七) 全球性 |
(八) 伦理性 |
第六章 Science Dimensions内容评估 |
一、评估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类文件的对齐度 |
(一) 选取评估对象 |
(二) 实施内容对齐评估 |
(三) 内容对齐评估结果 |
二、评估教材内容在支持有效教学的品质 |
(一) 确立评价标准 |
(二) 实施教学内容评估 |
(三) 教学内容品质评估结果 |
第七章 结语 |
一、Science Dimensions内容研究结论 |
二、Science Dimensions内容研究启示 |
(一) 提高课程内容的整合和连贯度 |
(二) 提高工程设计在科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与科学内容的整合度 |
(三) 注重发展学生STEM职业兴趣和身份认同 |
(四) 教材学习活动的设置要兼顾形成、应用、评价,支持有效教学 |
(五) 提供丰富的线上资源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 研究不足 |
(二)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NGSS中核心概念与SDs中具体概念对照表 |
附录二、科学教材支持教学标准与SDs中相关内容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致谢 |
四、我院工程实践教育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出路——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 吴光永,罗天洪,付强.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21(03)
- [2]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 高爱萍,归风铁,王红军,曹新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21(15)
- [3]Engineering for A Changing World-A Roadmap to the Future of Engineering Practice(Chapter6)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李海月.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民办高校工程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以YG学院为例[D]. 姚巧惠. 福建工程学院, 2021
- [5]IIP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程杉,黄悦华,王凌云,王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1
- [6]环境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现状和培养途径[J]. 汪斌,贺沁婷,秦恒飞. 广州化工, 2021(01)
- [7]华南地区高校会议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 陈辉. 广州大学, 2020(02)
- [8]地方综合性高校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D]. 陈慧媚. 南昌大学, 2020(01)
- [9]地方高校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J]. 张宏国,黄海,刘胜辉,张淑丽.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0(15)
- [10]美国科学教材Science Dimensions中“地球与宇宙科学”内容研究[D]. 张建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