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MARC着录中的关联(论文文献综述)
邹克梅[1](2021)在《中文期刊更名引发的着录问题探析——以南宁学院图书馆期刊着录为例》文中认为期刊在经营过程中,会因市场、受众需求的变化而更名,这引发图书馆期刊着录工作诸多问题。文章以南宁学院图书馆为例,就期刊更名引发的着录问题,从书目质量和期刊实际管理利用角度做一些粗浅的探析。
李彦霖,王乐[2](2020)在《利用开源平台ArchivesSpace进行大型特藏深度揭示与服务研究》文中指出大型文献规模大、金额高,但因与其他书刊采用同一标引系统,难于深度揭示其内容,从而影响了文献的利用,这是目前图书馆普遍面临的问题。而CASHL大型特藏作为大型文献的一种独特类型,因各馆联合建设,面临的深度揭示困难更为棘手。文章以图书馆大型文献的深度揭示与服务为目标,以CASHL大型特藏为例,阐述了实现深度、系统标引,丰富检索信息、建立交叉索引,整合分散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需求。随后,引入国外特藏常用的开源平台ArchivesSpace(简称AS),并针对大型特藏的需求,对AS系统内核及特征进行分析。最后,为验证AS的适用性,文章以CASHL大型特藏之一的《希腊铭文集成》为例,进行实际应用后得出结论:应用AS系统可以有效拓展各馆对大型特藏MARC描述的细节和深度,树型结构更切合大型特藏的结构需求,输出的通用格式EAD更方便进行数据交流,其开源属性更方便部署和协作使用。文章进一步指出,AS系统还可以普遍应用到一般类别大型文献的深度揭示与服务。
赵娅娜[3](2020)在《基于机读目录的现代图书版本资源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阅读作为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途径,近年来社会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各种文化机构单位举办的阅读推荐与导读活动非常丰富,旨在鼓励人们去阅读更多的书。人们在选择图书进行阅读的时候,图书版本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选择要素,图书版本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阅读效果。相比于古籍,虽然现代图书的产生不过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但是随着出版技术、出版环境的变化,现代图书的版本类型呈现出量大类多的特点,不仅有从形态特征上表现出的纸质实物版和电子虚拟版,还有从内容上经过改编、改写、缩写、翻译的各种版本类型。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料收集、保存与利用的重点单位,不仅拥有海量的图书资源,还是进行阅读推广的主体。由于图书馆现代图书版本观念非常淡漠,在机读目录中进行图书着录时,仅着录其基本信息,并且因图书着录时使用的着录规则不同、出版物对图书版本描述模糊及编目员业务水平不一等原因,使得有关现代图书的版本信息难以集中进行有效着录。用户通过OPAC系统进行检索时,得到的仅是以列表形式呈现的部分图书版本数据,还有一些隐含的图书版本尚未挖掘出来,这不利于读者选择合适的版本进行阅读。有鉴于此,本文选择以馆藏机读书目数据为数据源,对同一种现代图书的不同版本资源进行识别与汇集研究,一方面便于用户根据版本信息选择合适的图书进行阅读,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和图书导读与推荐工作。首先,本研究对于现代图书版本、同一种图书、同一种图书不同版本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只有属于同一种图书才具有区分版本的意义,所以理清相关概念将为版本的识别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主要从版本学研究、版本信息着录、现有的图书版本集中方法等三方面展开,研究中发现当前国内外对于图书的版本研究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重古代典籍轻现代图书、重纸质版轻数字版的现象,而现有多版本图书集中方法,即款目连接法、规范控制法、辅助区分法及关联分析法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版本汇集的需求,从而突显出本研究的必要性。接下来,本研究探讨了现代图书的版本形态问题,根据版本类型划分原理,归纳总结出与图书版本相关的特征,并且从物质形态和内容演变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然后,在深入分析机读书目数据格式基础上,明确与版本信息相关的字段,从而构建了现代图书版本资源识别与挖掘模型,以探索汇集同一种现代图书版本资源的方法与技术。最后,本研究筛选出45部小说类作品作为现代图书的典型代表,以国家图书馆机读书目数据为数据源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本模型可以从机读书目数据库中有效识别出同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资源,当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的变异题名越多时,该模型版本识别效果就越强,从而证实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综上,本研究对现代图书版本相关概念、现代图书版本类型、机读书目数据中版本字段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构建了现代图书版本资源挖掘模型,研究结果可为图书推荐导读、出版、学术研究及版本学理论实践研究提供拓展与支撑。
陆启文[4](2018)在《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左传》自动分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自动分词是汉语信息处理的重要分支。目前大多关于汉语自动分词的研究都是针对现代汉语的,对古汉语自动分词的研究较为薄弱。先秦典籍是了解先秦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途径,《左传》则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史学着作之一,因此,本文选取《左传》为研究对象,结合古汉语信息处理的特点,基于逆向最大匹配法和条件随机场模型的自动分词法对《左传》实现自动分词。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设计了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的《左传》自动分词算法,包括语料选取、语料的标注、特征的选择以及特征模板的制定。本文选取了四词位的标注体系,选择了字符分类、词性、上古声、调、韵、反切、古音等特征进行CRF训练;(2)根据所设计出的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的《左传》自动分词算法进行具体的分词实验。采用CRF++0.58版本工具包,进行了不同特征和特征组合下的CRF分词实验;(3)对设计的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的《左传》自动分词算法进行测试。分别将采用逆向最大匹配算法的《左传》分词结果和未加入任何特征下的条件随机场法的分词结果设置成基准线Baseline1和Baseline2,将所有实验结果与Baseline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将不同实验结果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对比结果,并为今后的先秦文本自动分词工作提出建议。通过实验结果测评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采用条件随机场对古汉语进行自动分词得到的分词效果要优于采用逆向最大匹配法对古汉语进行自动分词得到的分词效果,采用逆向最大匹配法对《左传》进行自动分词得到的分词F值为93.4631%,而采用条件随机场对《左传》进行自动分词得到的分词F值可达到95%以上;(2)在《左传》的自动分词中,“调”和“古音”的特征加入可以提高系统的分词切分精度,而“字符分类”、“声”、“反切”、“韵”的特征加入不但没有提高系统的分词效能,反而削弱了系统的分词效能;“词性”作为实验结果中最好的特征,它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切分精度,其分词F值能达到99%以上;(3)不能简单地认为某一特征在单一特征实验中得到的分词效果与它在多特征实验中的分词效果具有正相关关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单一特征实验中分词结果较差的特征在组合特征实验中可以得到较好的分词结果,而在单一特征实验中分词结果较好的特征在组合特征实验中反而可以表现较差;(4)由于古汉语大多以单音节词为主,因此采用条件随机场对古汉语进行自动分词的特征模板窗口长度不宜过长,在我们所做的《左传》切分实验中,窗口长度为1的特征模板得到的分词效果最好。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设计了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的《左传》自动分词法,融合了字符分类、词性、上古声、调、韵、反切、古音等多种特征,提高了分词效果;(2)在条件随机场模型的训练中,加入了不同数量的特征,全面测评了不同特征组合对分词效果的影响,对于在《左传》分词中效果较好的特征组合。我们在今后对古汉语进行自动分词时可以首先考虑加入此类特征组合,这对先秦文本自动分词具有一定启发性的意义。但是本文中作为基准线的分词方法比较单一,在进行基于词表的分词法实验中所选取的词表也较为单一。对此,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更丰富的方法进行对照实验,同时可以采取更丰富的词表(如注疏词表)进行基于词表的分词法实验。
衣健铭[5](2017)在《RDA在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的运用》文中认为RDA作为新的文献资源MARC着录与检索的标准,对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为将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应采取运用RDA建设地方文献资源的相关对策,建立标准的地方文献资源的MARC着录及数据格式,建立科学的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管理等。
王振蒙,姜恩波[6](2016)在《关联书目数据质量评估框架构建与实证评估》文中认为[目的 /意义]分析和评估国家图书馆发布的关联数据集,以了解典型国家级资源的数据质量状况,为其他图书馆的数据发布和应用集成提供借鉴。[方法 /过程]在现有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针对关联书目数据的质量评估框架和指标,通过人工调研和自动统计、分析方法对关联数据集的RDF词汇、URI有效性等7个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结论]5个国家图书馆发布的图书关联数据集在RDF词汇、着录项描述、信息关联等3方面显示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在语法检测及URI的有效性检测等方面显示出国家图书馆数据的高质量。
张敬[7](2016)在《中文期刊着录中刊名变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期刊刊名的变化,往往给期刊编目工作带来诸多的麻烦及困扰,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是提高编目数据质量的关键。文章就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刊名变化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潘虹[8](2016)在《古农书移动阅读平台构建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启动了古籍的数字化工作,历经几十年的发展,陆续建立了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网络全文检索系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在此背景下,以古农书为代表的农业古籍数字化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主要成果有“农业古籍数据库”、“中国古代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农书古籍图片数据库”等,推动了古农书的价值传承和农史研究。但是,这些古农书数据库都是基于计算机的,读者需要在配备计算机的情况下才能阅读古农书。在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各样的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成为重要的阅读载体,人们越来越习惯使用手机、平板电脑、PDA等来获取信息和知识。基于计算机的数据库并没有让古农书真正意义地走进普通读者的生活,限制了古农书的流通和共享。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古农书纳入移动阅读领域,构建一个古农书移动阅读平台,为农史研究人员和爱好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古农书获取方式。文章从梳理古农书的数量、分布、版本情况、范围选择入手,探讨了古农书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价值,比较分析了不同的元数据格式和古农书分类,设计出符合移动阅读特征的古农书元数据和分类用于平台中古农书电子资源的整理;对古农书移动阅读平台进行整体设计,从平台建设的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入手,阐述了平台的建设思想、系统结构、详细功能模块以及数据库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平台进行开发和功能测试,包括登录、搜索、下载、阅读等模块的测试;最后,指出了本文在理论研究上的不足和阅读APP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后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韩晶,陈琦[9](2015)在《浅议“文革”资料MARC数据着录要点》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内93家公共图书馆的文革资料调查,在"文革"资料整理与着录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文革"资料的特点,同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都柏林核心元数据(Dublin Core)、元数据对象描述模型(MODS)、书目框架格式(BIBFRAME)、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着录方式优缺点,最后提出CNMARC着录格式是目前较适宜的"文革"资料着录方式,并提供了一系列着录中要注意的实例。
沈思[10](2014)在《面向科学研究主题的文本时态特征分析及时间检索研究》文中认为时间是信息空间中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大部分的文本中均包含时态信息,这些时态信息在时序文本组织、时间维度的知识挖掘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将时态信息融入信息检索技术中是搜索引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这一领域主要研究网页中包含的时态信息,尤其关注利用文本排序结果和文本主题聚类中的时态信息,且已在话题追踪、微博检索实时性较高的检索场景中展开了相关的应用研究。研究基于文本时态特征的信息检索技术对于提高搜索引擎的搜索效果、推进Web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对研究主题中的时间信息利用情况,还仅停留在利用文本创建时间、修改时间等阶段,并未很好的利用电子化文本内容中的显式和隐含时间信息,在缺乏对研究主题时间知识的情况下,限定了相关性较高的研究的检索与利用程度。分析并利用文本中的时间特征,不仅有助于在海量文本中快速找出特定时间段内的有效信息,还可以借助文本内容中的时间特征,挖掘出不同的信息平台在潜在趋势上具有时间关联性的的研究主题,并可以从上述研究主题中发现有意义和价值的现象。基于各种模型和算法,结合多种研究方法,使用各类别的信息资源载休,本文完成了具有不同时序变化特点的文档时间特征探究,以及如何将这些特征融入研究主题检索中,探讨如何史好的挖掘和利用检索结果中的时间知识。在引言中说明了开展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创新点、整体流程、文章的整体框架和所使用的资源。在文献综述章节里,围绕着时间信息抽取与语义描述、文本时间特征与知识组织、主题演化分析研究、微博与其他信息载体综合利用研究等研究背景,进行了多角度的相关研究综述。在文本时间特征探究方面,设计了基于语义的文本时间短语抽取算法,并在此丛础上构建了事件与时间的关联关系,在选择了在文本时间特征方面具有典型性的两个信息资源载体-学术期刊库和微博社交平台的数据基础上,针对各载体显性的时间表达式、隐性的时间表达式和相关的时间表达式分布复杂度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主要通过利用主题模型LDA和其变体模型labeled-LDA实现了潜层时间标注维度的自动识别和标注,通过选择含有时间词的微博标签进行了相关算法的性能评估。在基于时间的文档检索与分析方面,通过引入了基于时间的文档排列算法,探索针对研究主题的检索应用是如何从时间信息中获益的,并在时间分布上的KL距离算法基础上,发现在时间演化过程中有相似变化趋势的研究主题,并由此提出快速识别研究主题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间点的方法。最后,在前几章对科学文献与微博等不同文档的时间特征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动态主题模型和时间分布上的KL距离,将两种具有不同时间演化特点的学术资源文档集合进行主题整合,并利用可视化工具对同一研究主题在不同信息平台潜在时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与展示。
二、论MARC着录中的关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MARC着录中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1)中文期刊更名引发的着录问题探析——以南宁学院图书馆期刊着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中文期刊更名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
1.1 图书馆中文期刊着录面临的突出问题 |
1.2 期刊更名给着录带来的影响 |
2 如何做好中文期刊更名的着录 |
2.1 期刊刊名发生主要变化的着录方法 |
2.2 期刊正题名未发生变化而其他主要标识发生改变的着录方法 |
3 期刊着录信息变更的后续处理 |
4 结语 |
(2)利用开源平台ArchivesSpace进行大型特藏深度揭示与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型特藏的建设现状与服务困境 |
2 大型特藏深入揭示的需求分析 |
2.1 深度标引和系统标引的需求 |
2.2 丰富检索信息,建立交叉索引的需求 |
2.3 整合分散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的需求 |
3 ArchivesSpace平台与大型特藏 |
3.1 更立体的揭示体系——“馆藏指南”(Finding Aid) |
3.2 更灵活的标引框架——EAD |
4 利用ArchivesSpace进行大型特藏深度标引——以《希腊铭文集成》为例 |
4.1 工作和使用流程 |
4.2 大型特藏目次数据深度标引 |
(1)建立特藏专题,并加以描述。 |
(2)手动导出、导入数据,形成树形结构。 |
(3)选择可扩展的描述字段,实现深度标引。 |
5 结语 |
(3)基于机读目录的现代图书版本资源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
1.4.1 研究路径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述评 |
2.1 现代图书版本的概念 |
2.1.1 现代图书范围划分 |
2.1.2 现代图书版本定义 |
2.2 同一种书的概念 |
2.3 同一种书不同版本的概念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2.4.1 版本学领域相关研究 |
2.4.2 版本信息着录相关研究 |
2.4.3 多版本图书集中方法研究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现代图书版本形态研究 |
3.1 现代图书版本发展概述 |
3.1.1 现代图书出版技术变迁 |
3.1.2 现代图书版本特征及类型划分 |
3.2 现代图书版本物理形态研究 |
3.2.1 纸质图书 |
3.2.2 缩微型图书 |
3.2.3 光盘型图书 |
3.2.4 网络型电子书 |
3.3 现代图书版本内容变更研究 |
3.3.1 作品经过翻译 |
3.3.2 作品经过修改、修订、删减 |
3.3.3 作品经过改编 |
3.3.4 作品经过缩写 |
3.3.5 作品进行了注释、点评、评注 |
3.3.6 作品经过了校对、汇校、编校、校译 |
3.3.7 作品数字化后添加了多媒体信息 |
3.4 现代图书版本生成与变化的特点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现代图书版本资源识别模型构建 |
4.1 机读书目数据概述 |
4.1.1 MARC的起源与发展 |
4.1.2 机读书目数据的结构 |
4.2 版本相关字段的选择与处理 |
4.2.1 MARC字段特点分析 |
4.2.2 版本相关字段确定 |
4.3 现代图书版本资源识别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图书版本资源识别实证研究 |
5.1 样本数据的筛选与整理 |
5.1.1 机读书目数据源的选择 |
5.1.2 现代图书样本数据的选择 |
5.2 现代图书版本资源挖掘步骤 |
5.2.1 预处理 |
5.2.2 获取同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 |
5.3 现代图书版本资源挖掘结果与揭示 |
5.3.1 版本挖掘结果 |
5.3.2 版本揭示 |
5.4 版本资源挖掘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第6-45 部作品的检索题名集和作者名称集 |
附录 B 小程序源代码 |
附录 C 第1-5 部作品的单属性版本特征揭示 |
附录 D “京华烟云”25 个出版社具体出版的图书版本类型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左传》自动分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 创新之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汉语自动分词的概述 |
2.1.1 汉语自动分词的算法 |
2.1.2 目前汉语自动分词的发展趋势 |
2.1.3 汉语自动分词的两大困难 |
2.2 古汉语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概况 |
2.2.1 古汉语自动分词概况 |
2.2.2 古汉语其他信息处理技术概况 |
2.3 条件随机场模型在自动分词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左传》自动分词实验算法设计 |
3.1 算法的总体设计 |
3.2 语料选取 |
3.3 语料的标注 |
3.3.1 序列标注 |
3.3.2 标注体系的选择 |
3.4 特征的选择 |
3.4.1 上下文窗口长度 |
3.4.2 句法结构 |
3.4.3 语言特征 |
3.5 特征模板 |
3.5.1 特征模板的格式 |
3.5.2 特征模板的类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左传》自动分词实验算法实现 |
4.1 实验的工具 |
4.1.1 CRF++工具包的选择 |
4.1.2 CRF++工具包的使用 |
4.2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左传》分词流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左传》自动分词实验结果测评 |
5.1 实验测评的标准 |
5.2 实验与结果 |
5.2.1 基于词表的自动分词 |
5.2.2 无特征下的CRF自动分词 |
5.2.3 加入一个特征的CRF自动分词 |
5.2.4 加入两个特征的CRF自动分词 |
5.2.5 加入三个特征的CRF自动分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RDA在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RDA研究述评 |
二、RDA与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共通性 |
三、高校图书馆运用RDA进行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㈠高校图书馆运用RDA进行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标准化认识还不够到位 |
㈡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
四、基于RDA的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对策 |
㈠建立标准的地方文献资源的MARC着录及数据格式 |
㈡建立科学的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管理 |
(6)关联书目数据质量评估框架构建与实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关联数据质量评估 |
3 评估标准、框架及数据获取 |
3.1 评估标准 |
3.2 数据获取 |
3.2.1 数据集的选择 |
3.2.2 数据集内容类型的选择 |
3.2.3 数据集的获取方式 |
3.2.4 数据集的数量与格式确定 |
3.3 评估框架流程构建 |
4 数据集调研分析 |
4.1 三元组数据分析 |
4.2 词表应用分析 |
4.3 书目本体对比分析 |
4.4 关联字段及关联数据集分析 |
4.5 链接分析 |
4.6 语法检测分析 |
4.7 逻辑检测分析 |
5 结论 |
作者贡献说明: |
(7)中文期刊着录中刊名变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期刊刊名的变化 |
二、分辑题名变化的期刊 |
三、期刊改名后又恢复原刊名的情况 |
四、期刊合并导致刊名的变化 |
五、期刊分出导致刊名的变化 |
六、期刊合并后又分出,分出后又合并导致期刊刊名的变化 |
(8)古农书移动阅读平台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难点问题 |
1.5.1 创新之处 |
1.5.2 难点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古农书与移动阅读平台概述 |
2.1 古农书概述 |
2.1.1 古农书的概念 |
2.1.2 古农书的发展历程 |
2.1.3 古农书的特点 |
2.1.4 古农书的现代价值 |
2.2 移动阅读平台概述 |
2.2.1 移动阅读平台的概念 |
2.2.2 移动阅读平台的特征 |
2.2.3 古农书——移动阅读平台的内容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古农书移动阅读平台的资源建设 |
3.1 古农书的调查与选择 |
3.1.1 古农书的调查 |
3.1.2 古农书的范围选择 |
3.2 古农书元数据的设计 |
3.2.1 古农书元数据的定义 |
3.2.2 古农书元数据设计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
3.2.3 常用的元数据格式及其比较 |
3.2.4 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在电子版古农书的应用优势 |
3.2.5 基于DC的古农书元数据 |
3.3 古农书的分类 |
3.3.1 古农书基本类型的划分 |
3.3.2 近现代古农书分类的评介 |
3.3.3 基于移动阅读的古农书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古农书移动阅读平台的需求分析与可行性分析 |
4.1 需求分析 |
4.1.1 古文翻译 |
4.1.2 移动在线阅读 |
4.1.3 移动搜索与下载 |
4.1.4 虚拟参考咨询 |
4.1.5 虚拟社区 |
4.1.6 个性化服务——My Library功能 |
4.2 可行性分析 |
4.2.1 技术基础 |
4.2.2 平台支撑 |
4.2.3 内容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古农书移动阅读平台的设计 |
5.1 平台的建设背景 |
5.1.1 古农书的价值传承 |
5.1.2 阅读习惯的改变 |
5.1.3 移动阅读对学习性内容的需求 |
5.2 平台的设计思想 |
5.2.1 构建思路 |
5.2.2 设计原则 |
5.3 平台的系统结构 |
5.3.1 基础数据管理层 |
5.3.2 综合管理层 |
5.3.3 用户访问层 |
5.4 平台整体功能设计 |
5.4.1 前端页面功能 |
5.4.2 后台管理功能 |
5.5 平台的数据库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古农书移动阅读平台的实现 |
6.1 开发模式的选择 |
6.1.1 开发模式简介 |
6.1.2 开发模式的比较 |
6.2 平台测试 |
6.2.1 前端页面功能测试 |
6.2.2 后台管理功能测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1 古农书总名录 |
附录2 古农书(现存)分类信息表 |
附录3 图书馆代号表 |
致谢 |
(9)浅议“文革”资料MARC数据着录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革资料特点 |
三.国内外编目现状与“文革”资料着录格式 |
(一) 国内外编目界最新发展现状 |
(二) “文革”资料在国内公共图书馆分布状况 |
(三) .“文革”资料MARC着录注意要点 |
1. 205 版本项 |
2. 210 出版发行项 |
3. 306 出版发行等附注字段 |
4. 620 出版地/制作地检索点 |
5. 326 出版周期附注 |
6.分类、主题字段 |
7. 知识责任块 |
8.电子资源描述字段 |
五、结语 |
(10)面向科学研究主题的文本时态特征分析及时间检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方面的意义 |
1.2.2 应用方面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时间信息抽取与语义描述 |
2.2 文本时间特征组织与利用 |
2.3 基于时间特征的主题演化分析 |
2.4 面向科学研究主题的微博文本组织 |
2.5 小结 |
第3章 文本时间特征的知识组织探究 |
3.1 面向科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标注 |
3.1.1 相关概念与术语界定 |
3.1.2 科学研究主题相关文本的时间信息 |
3.2 基于语义的时间表达式自动抽取 |
3.2.1 时间短语自动抽取模型构建和抽取应用 |
3.2.2 短语抽取模型构建的流程和时间短语的表示 |
3.3 时间信息的抽取与事件描述 |
3.3.1 事件与时间的关系描述 |
3.3.2 模糊时间语义倾向判定探究 |
3.3.3 时间事实和事件关系的构建 |
3.3.4 应用案例 |
3.4 小结 |
第4章 学术文献和微博的时间特征组织方式探究 |
4.1 学术文献的时间信息特征和组织 |
4.1.1 学术文献中的时间信息特征 |
4.1.2 学术文献的时间特征征统计与分析 |
4.1.3 实验与评估 |
4.2 学术微博的时间信息特征和组织 |
4.2.1 学术微博中的时间信息特征 |
4.2.2 学术微博的时间特征统计与分析 |
4.2.3 实验与评估 |
4.3 小结 |
第5章 基于文本时间特征的研究主题文档检索研究 |
5.1 文档时间特征与研究主题检索 |
5.2 对时间词敏感的检索和相关排序模型 |
5.2.1 研究主题检索下的对时间词敏感的检索标记 |
5.2.2 检索式的隐含时间特征探究 |
5.2.3 对时间词敏感研究主题的排序探究 |
5.2.4 实验与评估 |
5.3 基于时间相似度的检索研究 |
5.3.1 时间分布上的KL距离计算 |
5.3.2 应用案例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时间文档特征的研究主题资源整合研究 |
6.1 引例 |
6.2 研究主题的资源采集与存储 |
6.2.1 数据采集和抓取词汇底表 |
6.2.2 数据预处理 |
6.3 研究主题资源整合与文本时序信息处理 |
6.3.1 文本的时序信息处理流程 |
6.3.2 文本的组织与存储结构 |
6.3.3 文本时序信息的存储和组织 |
6.3.4 文本的组织与时序推理 |
6.4 基于时间线方式的研究主题资源整合模式 |
6.4.1 面向文本时间特征的研究主题资源概念空间构建 |
6.4.2 统一时间维度的研究主题资源整合形式 |
6.4.3 统一时间维度的研究主题时间线自动构建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相应词表、学术文献语料和计算值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四、论MARC着录中的关联(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文期刊更名引发的着录问题探析——以南宁学院图书馆期刊着录为例[J]. 邹克梅.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04)
- [2]利用开源平台ArchivesSpace进行大型特藏深度揭示与服务研究[J]. 李彦霖,王乐.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0(06)
- [3]基于机读目录的现代图书版本资源识别研究[D]. 赵娅娜. 东南大学, 2020
- [4]基于条件随机场的《左传》自动分词研究[D]. 陆启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5]RDA在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中的运用[J]. 衣健铭.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5)
- [6]关联书目数据质量评估框架构建与实证评估[J]. 王振蒙,姜恩波. 图书情报工作, 2016(15)
- [7]中文期刊着录中刊名变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张敬. 铜仁学院学报, 2016(03)
- [8]古农书移动阅读平台构建研究[D]. 潘虹. 苏州大学, 2016(01)
- [9]浅议“文革”资料MARC数据着录要点[A]. 韩晶,陈琦. 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5年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一), 2015
- [10]面向科学研究主题的文本时态特征分析及时间检索研究[D]. 沈思. 南京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