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山矿区绿化现状及绿化建设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宏磊[1](2020)在《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产开发工程活动在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扰动了矿山和矿区环境与生态系统,这种扰动有些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效应,但也有一些扰动对其具有正效应。为了系统地修复治理矿山环境的负效应和开发利用矿山环境的正效应,运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基础理论,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和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为我国实现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双赢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明确了与论文研究紧密相关的基本概念,如矿山环境、矿山环境问题、矿山环境效应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据采掘扰动不同环境的后果的矿山环境问题分类;依据矿山环境问题分布的地理格局、地貌特点分析了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分布区域及特征;根据矿业开发活动扰动环境的不同影响,明确矿山环境正、负效应的定义,将矿山环境正效应分为矿山能源正效应、矿山空间正效应和矿山综合正效应,将矿山环境负效应分为矿山岩土体环境负效应、矿山水环境负效应、矿山大气环境负效应和矿山生态环境负效应。为了全面分析矿山环境问题对环境的影响,本文提出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方法和多问题综合评价方法。矿山环境单问题评价旨在分析和预测单个矿山环境问题对矿山环境现状以及未来状态的影响,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利用互信息熵和信息时域分割方法确定指标评分和权重,以分析多个矿山环境问题叠加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并以四道柳煤矿为例,选择该区域环境影响最为典型的多个问题综合评价了煤炭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修复治理矿山环境负效应,论文提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理论体系,补充和完善了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并有效指导矿山环境修复治理。与以往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研究不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是在系统地研究修复治理对象的基础上,以消灾治理、土地利用和生态修复为目标,以工程治理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为支撑,突破了使用单项技术指导矿山环境治理的传统理念,形成从工程治理到生态修复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体系。通过对象分析、目标控制、厘定技术,优化组合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开采沉陷问题、固体废弃物问题和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的三套修复治理模式。其中,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0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14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8例。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实践研究中,阐述了模式的适用范围与技术构成,剖析了模式应用工程示例的工程背景、矿山环境负效应和工程修复治理措施,并讨论模式的实践效果。以邢东煤矿、大雁二矿、风水沟煤矿等矿山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元宝山露天矿排土场、准格尔露天矿排土场等修复治理工程示例4例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以抚顺西露天矿露天采坑南、北帮边坡稳定性问题示例3例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通过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模式的实践研究,分析并验证了修复治理模式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有效应对了复杂的矿山环境修复治理难题。为了开发利用矿山环境正效应资源,论文提出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且将之应用于实践。梳理了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中的对象、目标、技术以及模式构建方法,提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矿山土地与空间(地下)开发利用、原位地下科学研究场地开发利用、矿山文化科普以及旅游观光等开发利用目标,梳理了8项服务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的技术方法,并围绕对象分析、目标控制、技术厘定的系统方法,构建了11例煤炭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以露天矿山为例,将模式实践于西露天矿正效应开发利用规划,提出“光伏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浅层低温地热能、多类型仓储空间、深坑酒店与地下商业中心、矿山科普教育基地、矿山地质博物馆和采掘遗址、健身休闲基地等综合开发利用内容。为了开发利用矿山复杂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背景下的矿山浅层低温地热资源,研发了矿区浅层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和矿区含水层排泄区域识别方法两项技术,并检验了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黄沛文[2](2019)在《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点睛之笔,重中之重,是直观反映城市风貌以及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道路承载的交通压力不断加大,道路横断面形式的调整、道路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们不断加强的景观意识,都对新形势下的行道树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一个城市道路行道树的规划建设,必须先调查研究该城市的各项基本特点、行道树现状,并根据获得的资料进行相关研究分析。本文对湘潭市城区50条主要道路行道树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现场实地调查统计其道路状况,行道树树种及习性、配置形式、生长势、维护与否以及景观效果等要素,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进行行道树树种统计分类、行道树功能分析、行道树景观效果分析,总结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调查研究选取的湘潭市城区50条道路行道树树种共有10个。但是不同行道树树种的使用频率并不高,基本上只有个别路选用了不同的树种,其中香樟作为行道树的有38条,占76%,远远高出其他行道树树种。(2)常绿落叶比为3:1,城市道路行道树以常绿树种为主,而常绿行道树创造的稳定绿荫导致绿化带无法栽植喜阳植被,降低了植被层次和丰富程度。(3)调查研究的50条道路里,行道树生长形势较好的仅有29条,只占有58%,也就是还有42%的行道树生长一般或者较差;有8条道路未进行有效养护管理,占比16%,行道树前期的栽植以及后期的养护均存在问题,导致行道树难以持续健康的展示其应有的景观特色。(4)调查研究的50条道路里行道树景观效果良好的占11条,效果一般的占33条,效果差的占6条,只有22%的道路能展示较好的景观效果,加之前面总结的相关问题共同导致了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景观效果不佳的情况。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结合湘潭市城区行道树应用现状的研究工作,提升规划设计理念,提倡行道树以落叶树种为主,常绿树搭配为辅,各取所长科学搭配。此外,要科学养护管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道路绿化可持续发展,做好道树合理的淘汰和更新工作,并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做好湘潭市行道树树种整体规划,严格实施。此次对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的调查研究分析可以为湘潭市行道树种的规划提供一定依据,进一步改善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城市总体面貌,并希望为其他临近城市与地区的相关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杰[3](2019)在《安利煤矿露天开采对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影响预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煤炭资源开发是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因开采而造成的地下水资源破坏和污染日益加剧。露天开采是煤矿开采方式中对地下水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论文针对煤矿露天开采对地下水资源影响的科学问题,开展“鄂尔多斯市鸿森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棋盘井安利煤矿露天开采项目”对地下水影响的现状分析、模拟预测与保护措施研究。论文对项目区内集中式供水井、分散式岩溶供水井的水量水位及棋盘井矿、原安利煤矿的矿井涌水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岩溶水水量、水位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水质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指数超标。煤矿在建设、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时期对地下水影响较大。论文建立了项目区地下水数值模型,对地下水数值模型进行可靠性分析和校正。使用地下水数值模型对岩溶水资源量进行计算,分析得出项目区岩溶水的补给方式和排泄方式。该项目露天开采对岩溶水含水层不存在直接性断层破坏,但对岩溶水含水层存在污染风险。建设期间,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来自首采区拉沟对潜层含水层的破坏,而生产生活污水仅在事故状态下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在运行期间,煤矿开采及工业场地排水会对潜层含水层造成破坏,但不会破坏岩溶含水层;服务期满后,当出现雨洪等极端条件,雨水淋浸会对采坑和外排土场岩溶地下水造成污染。论文针对露天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煤矿建设前,合理规划利用有限地下水资源;建设期、运行期针对矿坑排水、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污水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保障地下水水质安全;服务期满后,利用现有供水井或已废弃的供水井作为监测点对开采区地下水环境进行定期检测。后期为露天煤矿开采项目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董晨歆[4](2016)在《太原市西山矿区冀家沟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型能源的崛起,我国煤矿业的发展受到抑制。遗留的大量煤矿废弃地不仅对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而且严重阻碍生态文明发展进程。因此,如何对此类废弃地进行生态改造、恢复其生机也成为矿区发展所面临的难题。笔者认为对于煤矿废弃地进行景观重建是解决煤矿废弃地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煤矿废弃地重建优秀案例,并结合景观设计学、景观生态学等有关理论,总结出适用于我国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的改造方法,并提出以充分发掘煤矿废弃地独特景观资源为基础,构建生态旅游模式的新型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理念。基于以上对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方法的研究,本文对太原西山矿区冀家沟煤矿废弃地进行了景观重建实践,对研究区域周边环境和自身特点进行解读:运用GIS技术对研究区域进行场地分析和定位;根据损毁的自然条件,科学划分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的区域并采用相应的修复对策;在景观规划设计的同时应引入生态旅游的规划理念作为项目区景观改造的发展方向。同时运用大地艺术理论对场地现存的煤矸石堆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景观资源;结合周边人群需求,利用矿山地形营造生态旅游项目;保留已搬迁的冀家沟村窑洞遗址,修缮后进行再利用以传承地域文化。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文总结出对太原西山地区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的发展建议,希望能为今后西山地区,乃至全国矿区废弃地的景观重建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案例。
张琪[5](2015)在《煤矿废弃地景观再造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产业在社会和资源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国民经济提供了资源方面的保证,但是其迅猛的发展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使得资源日益减少,导致大量的煤矿废弃地出现,煤炭城市面临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和产业转型的双重挑战。对煤矿废弃地的治理方式大多数采取生态恢复,但是煤矿废弃地仅依靠生态恢复技术进行再造无法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煤矿废弃地的改造再利用应由生态修复走向景观设计改造的综合治理,从景观、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领域多学科综合考虑,制定长远的规划,有利于煤矿废弃地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风景园林、景观生态学、旅游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案例,分析了煤矿废弃地改造的相关理论。根据煤矿废弃地特殊的特征,综合其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分析了煤矿废弃地的改造模式。以山西太原万柏林区西山煤矿废弃地的景观更新为例,分析煤矿废弃地改造为万亩生态园的再造与重建要点,对其重建效果和成功的方法加以分析,以期对笔者参与的煤矿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改造方案做一借鉴,将生态修复、景观再造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综合考虑,对实际煤矿废弃地的改造提出改造意见,最后对煤矿废弃地的景观再造及转型发展要点提出建议。论文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煤矿景观再造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利用模式,提出煤矿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以生态修复为核心,在生态恢复的基础上进行景观再造和美化。通过煤矿废弃地的遗留资源构成对建筑设施和场地形态进行生态与景观再造方法的分析,提出利用现有资源和景观手法进行景观处理。(2)煤矿废弃地改造案例分析,以笔者参与的实际项目——山西省阳泉市冠裕煤矿废弃地改造为休闲生态农业园区为实际案例,对其煤矿废弃地类型、景观资源、现状、自然条件、土壤条件、地形地貌、植被选择等进行分析,根据企业业主与周边居民的实际需求为主要依据,进行煤矿废弃地休闲农业园再利用规划,对阳泉市陆续出现的煤矿废弃地的改造再利用以及阳泉市的转型发展,甚至对于山西省的煤矿废弃地再利用提供借鉴,对于提升区域整体形象、改造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3)最后,对煤矿废弃地的景观再造发展提出建议,煤矿废弃地的改造再利用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综合全面的研究范围,融合优秀的景观设计,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
夏洪流[6](2014)在《城市观光游览苗圃发展及建设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国有苗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园林苗圃是城市绿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观光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休闲经济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为观光游览苗圃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新疆乃至国内园林苗圃行业发展十分迅猛,加之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工作和环境的压力之下,渴望与自然环境接触,而风景名胜往往路途遥远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才能游览,城市苗圃及近郊苗圃的观光游览功能需求更为迫切。本文对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苗圃建设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重点对国有苗圃向观光游览苗圃建设发展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借鉴国内外观光游览苗圃建设发展的理论和策略把实践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以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特点为基础,剖析目前观光游览苗圃建设发展建设不合理,经营观念陈旧、发展方向不明确、科研技术落后、政府政策指导与专业服务不到位等影响和限制苗圃发展问题形成的原因;通过文献资料和实际案例研究分析,提出观光游览苗圃建设发展的对策,为园林苗圃向生态化、多元化、科技化相结合的新型观光游览苗圃的转型做出有益探索。通过研究探讨提出,国有苗圃从生产性苗圃转变为观光游览苗圃,是随城市建设深入发展而发展的,是随城市绿地建设提升而演变的。对城区观光游览苗圃在未来的发展,根据城市原有建城区内或近郊苗圃的发展来看,应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大、城市大面积绿地保有率的硬软性需求,城区苗圃特别是大中型国有苗圃应该会沿着从生产性苗圃转变为观光游览苗圃,由观光游览苗圃最终转变为城市公园绿地的轨迹演变,是城市苗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成方晔[7](2013)在《煤矿废弃地的景观重建 ——以太原万柏林区西山矿区为例》文中指出煤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给周边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煤矿废弃地通过景观重建可以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和实际调研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煤矿废弃地研究的相关理论,并以实例来说明。煤矿废弃地具有特定的景观特征,可以将生态学、园林规划设计、景观美学、城市规划、废弃矿区景观构造、大地艺术、后工业景观设计、工业遗产、建筑学等方面的理论引入到景观重建过程中,使之形成保留一定历史遗存,具有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的公园或旅游休闲地等利用形式。并分析了煤矿废弃地遗留资源的处理从而阐述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方法,通过对煤矿废弃地遗留建筑设施、遗留场地形态通过保留、改扩建、生态恢复和植被重建等处理方式,达到其再利用的目的。太原市万柏林西山矿区是山西甚至是全中国最重要的煤炭开采基地之一,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矿区形成许多废弃地。本文以西山矿区的景观重建为例,在调查万柏林区西山矿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等基础上,总结西山煤矿废弃地类型(塌陷地、矸石山、垃圾堆等)及其采取的景观重建模式和重建思路。主要以三个实例来阐述:1,以塌陷地居民安置小区九院住宅小区的建设为例来说明西山矿区塌陷地的景观重建工作;2,以白家庄煤矸石山的生态恢复为例来说明西山矿区对开采煤矿形成的煤矸石山所采取的景观重建措施;3,综合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相关研究并以万柏林万亩生态园为例分析这一个综合的、非特定类型的煤矿废弃地的景观重建。西山矿区的景观重建的成功经验,为我们研究和处理矿区废弃地的景观重建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可以作为太原以及山西乃至全国的矿区再利用的示范区。
陈俊建[8](2013)在《西山矿区煤矸石利用和矸石山植被恢复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约占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1/4。尽管我国开展煤矸石综合利用工作已有三十余年,但限于我国国情,煤矸石的利用仅为少量,大多数煤矸石还需排放,新的矸石山仍在出现。由于煤矸石特殊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对矿区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会导致诸多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因此,煤矸石山的绿化就成为我国矸石山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西山煤业多座矸石山为研究对象,从矸石山形成的原因;矸石山对环境的影响;矸石山治理的必要性;西山矿区矸石山分布与规模;西山矿区矸石山的利用与治理现状;矸石山利用和治理方法及效果评价;矸石山植被恢复的方法及效果评价等方面对西山矿区煤矸石利用与矸石山植被恢复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调查发现:1)随着煤矸石停止排矸时间的增加,植被的自然恢复逐渐增多,不仅表现为覆盖度增加,植被的种类也更加丰富。2)停止排矸十年左右会有当地草本植物自然入侵,形成较为稀疏的草地植被。到大约30年左右的时候,就会有木本植物的出现。煤矸石山立地条件比较差,自然入侵的植物以草本为主,如果没有人工干预的话,植被恢复的进度非常缓慢。3)通过生态学观测、实地调查、以及实验室测试等方法,系统地测试了各类型煤矸石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得出植被恢复对煤矸石山土壤改良效益显着,特别是对土壤中的有效元素具有改善作用。4)燃烧完全后的煤矸石在速效养分和全量养分上均优于未自燃的和正在自燃的;在未自燃的煤矸石中,有植被的煤矸石养分状况好于无植被的。5)随着排矸年限的推移,煤矸石的速效养分随之增加。有植被的煤矸石养分优于无植被的煤矸石,证明植被可以加速煤矸石的风化成土过程。
王雯[9](2013)在《转型时期资源型城市宜居建设的探索研究 ——以太原市西山矿区为例》文中指出如今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由于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无节制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面临着经济效益衰败,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无法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等等严峻的问题。如何应对这类现象,如何改善城市生态、生产和生活的环境已经成为这些曾经因为本地的自然矿藏资源辉煌一时的城市最为头疼的问题。本文着眼于当下我国资源型城市积极转型改造,谋求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国的煤矿大省之一——山西省也不干落后,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其省会城市太原市更是打出了建设“绿色城市”的口号,为山西省向绿色宜居型城市转型支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因此,笔者选取了太原市西山矿区作为研究对象。西山矿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煤炭的过度开发,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小的负担,某些地区甚至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存与生活。因此选择该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其转型特点比较鲜明,又更具代表性。并且笔者认为其在宜居性建设方面有不少成功案例值得其他资源型城市借鉴,学习。为了使本文的案例更加充实,笔者选取了国内外多个城市经行比较,学习其在宜居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将其与西山矿区的转型经行多方面的比较。为了使比较结果更具有借鉴性,笔者专门选择了几个在地理环境,产业结构,转型紧迫感与西山矿区类似的城市经行分析,其中包括转型较为成功的德国鲁尔区、我国大庆市等。经过比较,笔者也在试图考虑是否可以运用于西山矿区的转型中,为西山矿区今后的宜居建设提供一些浅薄的意见。西山矿区在转型改造的过程中,极其注重矿区宜居性的建设。通过借鉴德国鲁尔区的多种有效的转型改造经验,西山矿区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转型特色。其中包括交通道路的疏通,加大与太原市中心城区的联系;对于矿区特有建筑棚户区的整治改造,以及对于棚户区整体搬迁所面临的问题;将矿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充分的考虑到宜居建设当中,新建保障性适用住房以及部分城中村的改造,关注矿区居民之前缺乏的生活配套设施和文化娱乐场所;将文化和历史遗迹与宜居建设相融合,并非大刀阔斧的拆除政策,而是充分利用已有旧工业建筑,将其改造成为新的遗迹博物馆以及生态园林。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探索研究,为山西省其他地区及国内其他类似省市构建绿色转型的空间布局及规划做出一份个案参考。
柴婉琳[10](2013)在《宜居城市建设的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文中提出城市的发展以满足人类居住为前提,然而当下的城市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其并不符合宜居的标准,如何构建宜居的城市逐渐被提上日程。在构建宜居城市的过程中,绿地系统发挥着强大的功能,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结合上述背景,本文基于宜居城市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太原市为例,探索出一套比较适合太原市发展的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并选择性列出具体的规划条文以供决策者和城市规划师的参考。首先,明确宜居城市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和评价标准,重新定位绿地系统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宜居城市的建设中,要对绿地系统内涵、特征、层次和功能有一个新的认识。从国内外着名宜居城市中绿地系统发展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入手,梳理太原城市化进程中建立以宜居为目标的绿地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次,分别从城市建设层面和宜居城市构成要素层面剖析了绿地系统受哪些因素影响,并具体到太原市,通过回顾太原市的城市建设历史和绿地系统规划历史,结合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比较大的几个,提出太原建设宜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要主要从尊重自然、促进经济、发扬人文三个方面进行。再次,论文对太原建设宜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建设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总结其优点以及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发现其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列出了未来的规划目标,探讨了未来建设宜居城市的城市过程中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方法。当前,太原的城市建设正处高速发展的时期,建设宜居型城市的时代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作为城市和自然之间的纽带,绿地系统应当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为太原的宜居城市建设作出贡献,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作出贡献。
二、西山矿区绿化现状及绿化建设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山矿区绿化现状及绿化建设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矿山环境问题与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
2.1 基本概念 |
2.2 矿山环境问题分类研究 |
2.3 矿山环境问题分布区域 |
2.4 矿山环境正负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3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与多问题综合评价研究 |
3.1 矿山环境单问题精细评价 |
3.2 矿山环境多问题综合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理论研究 |
4.1 修复治理模式的科学内涵 |
4.2 修复治理模式的对象 |
4.3 修复治理模式的目标 |
4.4 修复治理模式的技术方法体系 |
4.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矿山环境负效应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1 开采沉陷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2 固体废弃物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3 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修复治理模式实践 |
5.4 本章小结 |
6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与关键技术方法 |
6.1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理论研究 |
6.2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模式实践——以露天矿山为例 |
6.3 矿山环境正效应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 |
1.3.1 城市道路绿地及特点 |
1.3.2 行道树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5 技术路线 |
2 调查区域概况及调查方法 |
2.1 湘潭市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社会经济 |
2.1.4 历史文化 |
2.2 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概况 |
2.2.1 湘潭市主要道路类型 |
2.2.2 湘潭市道路主要绿地形式 |
2.2.3 湘潭市城区路网结构 |
2.3 湘潭市行道树的建设与发展 |
2.4 调查方法与内容 |
2.4.1 调查方法 |
2.4.2 调查内容 |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行道树种类 |
3.2 行道树的配置形式 |
3.3 生长势与维护情况 |
3.4 功能满足情况 |
3.5 景观效果 |
4 湘潭市城区行道树存在问题与优化建议 |
4.1 存在问题 |
4.1.1 规划层面 |
4.1.2 设计层面 |
4.1.3 施工层面 |
4.1.4 维护层面 |
4.2 城市道路行道树优化 |
4.2.1 规划层面 |
4.2.2 设计层面 |
4.2.3 施工层面 |
4.2.4 苗圃建设 |
4.2.5 维护层面 |
4.2.6 新技术发展层面 |
4.3 行道树种优化 |
4.3.1 行道树种优化的原则 |
4.3.2 优良行道树树种推荐 |
4.4 湘潭市行道树提质具体建议 |
4.4.1 替换行道树树种 |
4.4.2 结合道路横断面形式改善植物配置方式 |
4.5 根据湘潭城区路网结构完善行道树树种规划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3)安利煤矿露天开采对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影响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现状及矛盾 |
1.1.2 内蒙古地区煤炭资源与地下水资源 |
1.1.3 煤炭资源开发对区域水资源生态系统的影响 |
1.1.4 安利煤矿基本信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露天煤矿开采地下水水量变化数值模型研究现状 |
1.2.2 露天矿开采对地下水影响的分析研究现状 |
1.2.3 露天矿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影响的保护策略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项目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项目区概况分析 |
2.2.1 矿区地理位置 |
2.2.2 气象水文条件 |
2.2.3 地形地貌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3 项目区地下水数值模型建立 |
2.3.1 数学模型 |
2.3.2 模拟区域 |
2.3.3 模型边界条件概化 |
2.3.4 模型初始参数设置 |
2.4 地下水环境水质监测布点 |
2.4.1 布点原则 |
2.4.2 布点方案制定 |
2.5 地下水环境水质分析方法及标准 |
第3章 安利煤矿露天开采区地下水水文地质调研与水质分析 |
3.1 引言 |
3.2 项目区地下水赋存特征分析 |
3.2.1 含水层、隔水层划分及特征 |
3.2.2 岩溶含水系统边界结构 |
3.2.3 岩溶地下水赋存特征 |
3.3 项目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循环特征 |
3.3.1 地下水补给 |
3.3.2 地下水径流 |
3.3.3 地下水排泄 |
3.3.4 地下水动态特征 |
3.3.5 寒武奥陶系岩溶地下水与石炭二叠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地下水关系 |
3.4 工业场地区、排土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 |
3.4.1 工业场地含水层结构及包气带特征 |
3.4.2 排土场地含水层结构及包气带特征 |
3.5 地下水污染源及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 |
3.5.1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
3.5.2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
3.5.3 项目区地下水环境水位调查及监测 |
3.5.4 地下水环境水质监测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露天煤矿开采区地下水水位水量数值模型计算与环境保护措施 |
4.1 引言 |
4.2 项目区地下水数值模型的校正与计算 |
4.2.1 地下水数值模型的校正 |
4.2.2 稳定流数值模型建立、校正及可靠性分析 |
4.3 地下水数值模型计算及动态分析 |
4.3.1 地下水数值模型对岩溶水资源量及水均衡计算 |
4.3.2 数值模型对地下水动态分析 |
4.4 露天煤矿建设期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4.4.1 首采区拉沟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4.4.2 建设期生产、生活污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
4.4.3 排土场对地下水环境影分析 |
4.5 露天矿运行期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4.5.1 露天开采对含水层结构的影响 |
4.5.2 底板突水对岩溶水的影响 |
4.5.3 石炭系底部隔水层渗漏对岩溶水的影响 |
4.5.4 井田内断层导水对岩溶水的影响 |
4.5.5 矿坑排水对含水层疏干的影响 |
4.5.6 排土场排矸对岩溶地下水质的影响 |
4.5.7 工业场地设施、装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4.6 露天煤矿服务期满后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价 |
4.7 露天煤矿开采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
4.7.1 前期合理规划有效利用当地水资源 |
4.7.2 建设期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
4.7.3 运行期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
4.7.4 服务期满后地下水环境监测方案与污染防治对策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太原市西山矿区冀家沟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煤矿废弃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1.1.2 煤矿废弃地加剧矿区社会问题 |
1.2 国内外对煤矿废弃地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总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煤矿废弃地的定义 |
2.1.2 煤矿废弃地的分类及界定 |
2.1.3 煤矿废弃地的特征 |
2.1.4 景观重建 |
2.1.5 景观规划 |
2.2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理论基础 |
2.2.1 棕色土方理论 |
2.2.2 景观设计学 |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4 大地艺术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原则 |
2.3.1 以人为本原则 |
2.3.2 生态平衡原则 |
2.3.3 综合利用原则 |
2.4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模式分析 |
2.4.1 矿山公园模式 |
2.4.2 湿地公园模式 |
2.4.3 农业观光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优秀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案例分析引证 |
3.1 东德关税同盟煤矿矸石山废弃地景观重建案例分析 |
3.1.1 关税同盟煤矿的规划定位 |
3.1.2 大地艺术设计手法在煤矸石废弃地的应用 |
3.1.3 经验总结 |
3.2 唐山市南湖湿地公园规划分析 |
3.2.1 南湖湿地公园的规划定位 |
3.2.2 对垃圾场的生态修复 |
3.2.3 人工湿地模式在采煤塌陷区修复的应用 |
3.2.4 经验总结 |
3.3 太原西山矿区万亩生态园景观重建案例分析 |
3.3.1 万亩生态园的规划定位 |
3.3.2 分期规划 |
3.3.3 矿区荒山的植被恢复 |
3.3.4 沉灰池的景观重建 |
3.3.5 经验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方法研究 |
4.1 基于GIS的场地分析与定位方法 |
4.2 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方法 |
4.2.1 土壤基质改良 |
4.2.2 植被恢复 |
4.2.3 煤矿废弃地专项修复 |
4.3 基于生态旅游的煤矿废弃地景观规划方法 |
4.3.1 生态旅游理念的引入 |
4.3.2 煤矿废弃地生态旅游资源发掘和归纳 |
4.3.3 分期规划 |
4.3.4 功能分区规划 |
4.3.5 专项规划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原市西山矿区冀家沟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总体规划研究 |
5.1 规划背景 |
5.2 研究区域概况 |
5.2.1 地理位置 |
5.2.2 自然环境状况 |
5.3 基于GIS的场地分析 |
5.4 景观重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5.5 冀家沟煤矿废弃地类型及规划目标 |
5.5.1 煤矿废弃地类型及分布 |
5.5.2 景观重建目标 |
5.5.3 规划原则 |
5.6 生态修复措施 |
5.6.1 裸露山体修复 |
5.6.2 边坡的治理 |
5.6.3 煤矸石堆治理 |
5.6.4 排土场治理 |
5.7 景观规划 |
5.7.1 分期规划目标 |
5.7.2 景观结构 |
5.7.3 景观功能分区 |
5.7.4 空间体系构建 |
5.8 专项规划 |
5.8.1 道路交通规划 |
5.8.2 生态旅游规划 |
5.8.3 植物景观规划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读研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详细摘要 |
(5)煤矿废弃地景观再造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煤矿废弃地现状 |
1.1.2 煤矿废弃地的危害 |
1.1.3 煤矿废弃地的治理和转型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煤矿废弃地及景观再造相关理论 |
1.3.1 煤矿及煤矿废弃地定义 |
1.3.2 煤矿废弃地分类及特点 |
1.3.3 煤矿废弃地景观再造相关概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煤矿废弃地再造方法 |
2.1 煤矿废弃地开发利用模式 |
2.1.1 公园或旅游地开发模式 |
2.1.2 其他开发模式 |
2.2 煤矿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
2.2.1 生态修复理念 |
2.2.2 全局统一理念 |
2.2.3 文化建设理念 |
2.2.4 景观艺术理念 |
2.3 煤矿废弃地再造景观规划方法 |
2.3.1 景观再造存在的问题 |
2.3.2 遗留资源构成 |
2.3.3 遗留建筑设施再造 |
2.3.4 场地形态修复 |
2.3.5 景观规划 |
2.4 本章小结 |
3 案例分析 |
3.1 矿区概况 |
3.1.1 煤矿废弃地基本概况 |
3.1.2 煤矿废弃地的类型 |
3.2 煤矿废弃地再造理念与原则 |
3.2.1 煤矿废弃地再造理念 |
3.2.2 煤矿废弃地再造原则 |
3.3 煤矿废弃地修复 |
3.3.1 塌陷地修复 |
3.3.2 矸石山修复 |
3.4 矿区规划设计 |
3.5 思考与借鉴 |
3.5.1 问题与建议 |
3.5.2 煤矿废弃地再造手法借鉴 |
3.6 本章小结 |
4 煤矿废弃地休闲农业园再造规划设计——以山西省阳泉市冠裕煤矿休闲农业园再造为例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案例背景 |
4.1.2 区位分析 |
4.1.3 自然环境概况 |
4.1.4 煤矿废弃地类型 |
4.2 景观现状分析 |
4.2.1 景观资源评价 |
4.2.2 景观现状问题 |
4.3 煤矿废弃地再造方向、理念与原则 |
4.3.1 煤矿废弃地再造方向 |
4.3.2 煤矿废弃地再造理念 |
4.3.3 煤矿废弃地再造原则 |
4.4 冠裕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 |
4.4.1 地表裂缝、塌陷区与矸石山修复 |
4.4.2 冠裕煤矿废弃地污染处理 |
4.5 冠裕休闲农业园再造规划 |
4.5.1 总体规划 |
4.5.2 交通设计 |
4.5.3 植物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语 |
5.1 讨论与分析 |
5.2 绪论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教育经历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规划设计项目 |
取得证书 |
(6)城市观光游览苗圃发展及建设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国有苗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观光游览苗圃的概念 |
1.3 国外观光游览苗圃发展现状 |
1.4 国内观光游览苗圃的研究现状 |
1.5 观光游览苗圃产生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
1.6 观光游览苗圃的分类 |
1.7 观光游览苗圃的特点和功能 |
1.8 观光游览苗圃的规划设计 |
1.9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0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1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3 地质地貌构造 |
2.4 土壤分布状况 |
2.5 自然资源条件 |
第3章 独山子区苗圃现状调查及发展概况 |
3.1 调查方法 |
3.2 调查情况统计汇总 |
3.3 独山子区苗圃现状分析 |
第4章 独山子区苗圃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对本地苗圃发展的重要性和意识不足 |
4.2 苗圃规模小而分散、生产供应能力低、设施不完善 |
4.3 苗木品种、规格结构不合理,苗木生产供应规模和连续性规划严重缺乏 |
4.4 科研开发和新品种的引种培育盲目、滞后 |
4.5 经营模式、经营思路方面 |
4.6 政府的支持、政策引导、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
第5章 独山子区观光游览苗圃的建设发展研究 |
5.1 重视发展本地苗圃基地、夯实城区园林建设基础 |
5.2 合理调整转变苗木的品种结构 |
5.3 转变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灵活多样 |
5.4 结合实际、利用资源,形成景观特色 |
5.5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游览设施 |
5.6 注重科研科技工作、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
5.7 政府方面 |
第6章 独山子观光游览苗圃案例分析 |
6.1 独山子卉林基地建设案例 |
6.2 独山子烃花苑建设案例 |
6.3 独山子矿服园林公司新建待甫僧苗圃风情园案例 |
第7章 结论及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煤矿废弃地的景观重建 ——以太原万柏林区西山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煤矿废弃地的环境影响恶劣 |
1.1.2 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 |
1.1.3 社会问题的加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框架结构 |
第二章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废弃地与煤矿废弃地 |
2.1.2 景观重建 |
2.2 煤矿废弃地的特征 |
2.2.1 景观特征 |
2.2.2 生态特征 |
2.2.3 文化特征 |
2.3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的理论基础 |
2.3.1 生态学理论 |
2.3.2 园林规划设计理论 |
2.3.3 景观美学理论 |
2.3.4 城市规划理论 |
2.3.5 废弃矿区景观构造理论 |
2.3.6 大地艺术理论 |
2.3.7 后工业景观设计理论 |
2.3.8 工业遗产理论 |
2.3.9 建筑学理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设计理念及模式 |
3.1 设计理念 |
3.1.1 历史保存 |
3.1.2 生态理念 |
3.1.3 新文化建设 |
3.2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模式 |
3.2.1 煤矿废弃地重建为公园或旅游休闲地 |
3.2.2 煤矿废弃地重建为其他土地利用形式 |
3.3 小结 |
第四章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方法 |
4.1 煤矿废弃地遗留资源构成 |
4.2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中遗留建筑设施的处理 |
4.2.1 煤矿地面建筑的类型 |
4.2.2 废弃煤矿建筑设施的价值评价标准 |
4.2.3 废弃煤矿建筑改扩建的形式 |
4.3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中遗留场地形态的处理 |
4.3.1 场地整体结构的景观处理方式 |
4.3.2 场地自然人工环境景观处理方式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太原万柏林区西山矿区煤矿废弃地的景观重建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范围及位置 |
5.3 西山矿区基本概况 |
5.3.1 自然环境概况 |
5.3.2 西山矿区发展现状 |
5.4 西山矿区煤矿废弃地类型、重建理念及原则 |
5.4.1 西山废弃地类型及特点 |
5.4.2 重建理念 |
5.4.3 重建原则 |
5.5 西山矿区煤矿塌陷地景观重建 |
5.5.1 西山矿区煤矿塌陷地概况 |
5.5.2 西山矿区煤矿塌陷地的重建模式和方法 |
5.5.3 案例分析九院住宅小区 |
5.6 西山矿区煤矸石山的景观重建 |
5.6.1 西山矿区煤矸石山的概况 |
5.6.2 西山矿区煤矸石山景观重建模式和方法 |
5.6.3 案例分析——白家庄矿煤矸石山 |
5.7 西山矿区煤矿综合废弃地的景观重建 |
5.7.1 西山矿区煤矿综合废弃地的概况 |
5.7.2 西山矿区煤矿综合废弃地的重建模式和方法 |
5.7.3 案例分析——万亩生态园 |
5.8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对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的发展建议 |
6.1.1 采用多元的发展模式 |
6.1.2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
6.1.3 加强可靠的研究力度 |
6.1.4 借鉴优秀的景观设计手法 |
6.1.5 创建开放的决策系统 |
6.2 论文研究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8)西山矿区煤矸石利用和矸石山植被恢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一、论文选题意义、目的及依据 |
(一) 论文选题意义 |
(二) 煤矸石利用与植被恢复的目的及依据 |
二、矸石山形成的原因 |
三、矸石山对环境的影响 |
(一) 对大气的影响 |
(二) 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
(三) 地质灾害 |
(四) 放射性污染 |
四、矸石山治理的必要性 |
(一) 煤矸石的危害 |
1、污染土壤 |
2、危害人体健康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
(二) 危害生态环境,破坏自然景观 |
1、景观异质性增强 |
2、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五、西山矿区矸石山分布与规模 |
(一) 全国煤矿矸石山基本情况 |
(二) 西山矿区规模 |
六、西山矿区矸石山的利用与治理现状 |
(一) 西山矿区矸石山的利用 |
1、绿化美化 |
2、土地复垦 |
3、从煤矸石中提取硫精矿和其它化工产品 |
4、煤矸石综合利用的途径 |
(二) 西山矿区矸石山的治理现状 |
(三) 煤矸石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1、煤矸石山自燃的防治 |
(四) 矸石山治理设计技术 |
1、灭火 |
2、矸石山边坡削坡整平 |
3、覆土 |
(五) 排水及浇灌系统 |
1、排水系统 |
2、浇灌系统 |
3、植被 |
七、矸石山利用和治理方法及效果评价 |
(一) 煤矸石发电(效果及效益分析) |
(二) 矸石山的建筑用地恢复(效果及效益分析) |
1、矿山水泥生产原材料 |
2、煤矸石无熟料水泥及少熟料水泥 |
3、煤矸石混凝土及其制品 |
八、矸石山植被恢复的方法及效果评价 |
(一) 乔木类植被的评价 |
(二) 灌木类植被的效果评价 |
1、单一灌木群落 |
2、混交灌木群落 |
(三) 草本植被的效果评价 |
1、禾草为主的植被结构 |
2、草本豆科植物为主的植被结构 |
3、禾草和豆科植物混合植被结构 |
(四) 混合植被的效果评价 |
1、乔灌混交的植被结构 |
2、乔灌草群落 |
3、藤本植物群落 |
九、结论与讨论 |
(一) 结论 |
(二) 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9)转型时期资源型城市宜居建设的探索研究 ——以太原市西山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宜居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2.1 资源型城市宜居建设理论基础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宜居建设”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1.4 生态城市理论 |
2.2 国外资源型城市宜居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2.3 我国资源型城市宜居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2.4 总结及借鉴 |
第三章 太原市及西山矿区人居空间环境形成及发展研究 |
3.1 太原市及西山矿区人居空间环境的形成 |
3.1.1 太原市人居环境 |
3.1.2 西山矿区人居环境的形成 |
3.2 西山矿区人居空间环境的现状及问题 |
第四章 太原市西山矿区宜居建设的探索 |
4.1 转型时期太原市西山矿区宜居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 |
4.1.1 太原市及西山矿区宜居建设的必要性 |
4.1.2 太原市及西山矿区宣居建设的有利条件 |
4.2 太原市西山矿区宜居建设理念及方法 |
4.2.1 基础设施类规划 |
4.2.2 安居工程建设 |
4.2.3 生态治理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10)宜居城市建设的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契机 |
1.1.2 绿地系统的功能 |
1.2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宜居城市” |
2.1.2 “城市绿地”“市域绿地”及“绿地系统” |
2.2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2.2.1 国外绿地系统的发展 |
2.2.2 国外宜居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实例解析 |
2.3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
2.3.1 建国后绿地系统的发展 |
2.3.2 国内宜居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实例解析 |
2.4 总结及借鉴 |
2.4.1 总结 |
2.4.2 借鉴 |
第三章 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现状研究 |
3.1 影响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因素 |
3.1.1 自然因素 |
3.1.2 社会因素 |
3.1.3 经济因素 |
3.2 太原城市空间发展概况 |
3.2.1 太原市空间演变 |
3.2.2 太原空间结构现状总结 |
3.3 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演变 |
3.4 太原市绿地系统现状 |
3.4.1 总体特征分析 |
3.4.2 优秀案例 |
3.4.3 存在问题总结 |
第四章 基于宜居城市建设的太原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探究 |
4.1 理论基础 |
4.2 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4.2.1 尊重自然 |
4.2.2 发扬人文 |
4.2.3 促进经济 |
4.3 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
4.4 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技术方法 |
4.5 太原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案 |
4.5.1 生态系统构建 |
4.5.2 市域分区绿地系统 |
4.5.3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 |
4.5.4 太原市绿地分类规划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太原宜居城市绿地系统的调研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西山矿区绿化现状及绿化建设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宏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2]湘潭市城区主要道路行道树应用研究[D]. 黄沛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3]安利煤矿露天开采对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影响预测分析[D]. 高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4]太原市西山矿区冀家沟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建研究[D]. 董晨歆.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5)
- [5]煤矿废弃地景观再造规划研究[D]. 张琪. 浙江大学, 2015(08)
- [6]城市观光游览苗圃发展及建设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国有苗圃为例[D]. 夏洪流.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7)
- [7]煤矿废弃地的景观重建 ——以太原万柏林区西山矿区为例[D]. 成方晔.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3)
- [8]西山矿区煤矸石利用和矸石山植被恢复评价[D]. 陈俊建.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3)
- [9]转型时期资源型城市宜居建设的探索研究 ——以太原市西山矿区为例[D]. 王雯.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 [10]宜居城市建设的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D]. 柴婉琳.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