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项目计划与协调的网络联盟制造系统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孔博源[1](2015)在《基于网络联盟制造的项目管理策略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网络联盟制造是虚拟企业的一种运行模式,是在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战略合作方式,这既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本文通过分析在网络联盟制造中实施项目管理的可行性,提出一些实施项目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李玥珺[2](2015)在《在网络联盟制造中实施项目管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网络联盟制造中实施项目管理的可行性,同时研究总结了网络联盟制造中实施项目管理的几点要点,希望为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杨晓英[3](2013)在《云制造模式下大型装备成套服务运作协同与优化》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云、物联网和协同己被确定为重塑全球化制造企业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云制造是云计算在制造业的发展与应用,被看做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技术,是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业转型和发展的主要趋势。云制造模式下大型装备成套服务(LECS)运作管理问题与传统制造模式相比,具有复杂性、分布性、目标性、网络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其中,分布性和网络性是云制造区别传统模式的最典型的特征。分布性使资源具有独立性和自治性,容易发生利益冲突,需要一定的规范、程序和手段进行行为约束和激励。网络性是资源整合、共享与协作的基础,是制造与服务融合的保障,也是管理现代化的深刻体现。因此,对云制造模式下运作管理协同优化的研究要将传统理论方法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实施管理创新。充分利用云制造服务平台进行集中、高效、实时的协同管理,制订协调各种关系、平衡自治性、消除冲突的协同机制。协同是基本,优化是根本。在强调运作协同的同时,更要追求运作过程优化的目标。对服务过程的资源配置和计划控制进行优化决策,注重协同效应,实现多层次多项目多目标的协同优化。因此,对云制造模式下LECS运作协同与优化的管理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挑战性。区别于传统的局部研究视角,针对云制造模式下LECS运作协同和优化新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完整的研究。将实证研究、模型研究、算法研究和模拟研究相结合,以云制造、协同管理、博弈论和精益生产运等为理论基础,注重协同效应,从系统、控制、组织、执行四个层次研究支撑和实现云制造模式的LECS运作协同与优化理论方法体系。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云制造模式下LECS运作协同与优化问题分析:为了给后续研究提供宏观指导,定义了LECS的概念,论述了LECS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了LECS的云制造应用模式。进而分析了LECS运作管理的特征和协同优化需求,提出了运作协同与优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云制造模式下LECS的运作协同逻辑框架:系统层次,采用TAEMS分解了任务,分析了协同关系、协同机理、协同问题和协同目标,提出了五维度序参量的协同管理思路,建立了基于云制造平台的LECS协同逻辑框架,辨析了协同逻辑关系。3.基于多维度序参量的LECS运作复合协同机制体系:控制层次,为了实现相应的协同目标,基于协同管理五个维度序参量,设计了全方位协同的机制,建立了复合协同机制体系。4.基于合作博弈的LECS联邦资源配置协同优化方法:组织层次,分析了个体理性和整体理性,提出了运作成本是合作博弈的核心问题,建立了协同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合作博弈模型,采用增广拉格朗日松弛法探索了合作博弈均衡解法,并通过了实例验证。5.基于精益思想的LECS运作计划控制协同优化方法:执行层次,将精益思想融入运作计划与控制过程中,分析了运作计划控制的具体影响因素和结构,辨析了质量-工期-成本三目标之间的关系,引入田口质量损失函数,建立了基于成本费用关系的质量-成本-工期协同模型。构建了计划控制多层次、多项目、多目标的协同优化模型。结合实际需求,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处理,设计了仿真+遗传算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设计了全方位协同的LECS复合协同机制体系基于协同管理序参量即组织协同、过程协同、信息协同、资源协同和目标协同五个维度,设计了实现全方位协同目标的复合协同机制体系,有助于消除运作中的冲突,减少内耗,充分发挥各自的效能,提高整体协同效应。2.创建了协同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LECS联邦资源合作博弈模型组合优超与资源贡献率方法建立了协同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最大化的合作博弈模型,既实现个体的优超又达到整体的核心,保证了合作的稳定性。为实现云制造环境下LECS资源协同目标提供了理论方法。3.建立了多层次、多项目、多目标的LECS运作计划控制协同优化模型引入田口质量损失函数,提出了基于成本费用关系的质量-成本-工期三目标协同思路,建立了计划控制多层次、多项目、多目标的协同优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处理,增强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实现云制造模式下LECS运作过程整体协同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系统地建立了支撑和实现云制造模式的LECS运作协同与优化理论方法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协同逻辑框架具有宏观指导意义,设计的复合协同机制体系实现了全方位协同目标,建立的协同优化模型和算法通过实例验证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系统地实现了对资源的选择和优化配置、服务过程的计划控制等集中协同管理,保证了制造资源服务的无缝、稳定、绿色、环保、高品质地进行,达到了LECS整体协同与优化的效应,提高了LECS项目的整体效率和效益。为大型装备企业从制造商向服务集成商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杨春丽[4](2011)在《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R&D动态联盟是实现企业对外部资源的有效获取,共同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单一企业乃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的途径。第一,本文在相关理论回顾和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R&D动态联盟的特征、与传统形式相比的优势所在、R&D动态联盟的运行条件,并从经济效益、产业发展和技术基础三个不同的角度对R&D动态联盟的形成动因进行分析。第二,本文针对R&D动态联盟的特征,从层次模型和功能模型两个角度,对适用于网络化协作条件下的R&D动态联盟的协同工作平台进行了设计,探索性的提出一个面向R&D动态联盟不同阶段、不同目标和不同用户的,集多样化和个性化于一体的协同工作平台。层次模型角度,该平台分为基础层、服务层、应用层、表示层、用户层和扩展层等六个层次;功能模型角度,该平台包括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产品工艺辅助设计系统、知识产权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以及辅助分析软件等。当然,该平台的设计具有一般性,对于具体的R&D动态联盟项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该平台将作为R&D动态联盟管理的载体,对于R&D动态联盟项目产品研发周期的缩短、工作效率的提高将起到促进作用。本文的管理机制研究均建立在该平台构建的基础之上。第三,本文从组建过程管理、研发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收益分配管理等四个方面构建了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的管理机制体系。(1)组建管理机制。本文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模式选择、成员选择和契约设计。本文将R&D动态联盟模式界定为非股权式&星形&技术互换/创造型动态联盟。从前人研究中存在问题出发,本文提出了建立“R&D动态联盟成员企业评价指标数据库”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ABC分类管理法、层次分析法(AHP)、粗集理论、灰色关联法、BP人工神经网络等提出了成员企业的初选和补选方法,完善了R&D动态联盟的成员选择体系,保证了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项目的顺利完成。同时,本文对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的契约设计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了实用性较强的R&D动态联盟契约的设计流程。在契约设计主体方面,特别提出了“主体团”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将在R&D动态联盟管理过程中始贯穿,以期管理过程更加公平合理。(2)研发过程管理机制。研发过程管理是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对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应用工作分解结构特殊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R&D动态联盟研发过程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多层次分解结构、多层次网络计划、多层次项目计划以及多层次计划控制。具体包括:初始工作分解结构、主工作分解结构、执行工作分解结构;初始网络计划、主网络计划、执行网络结构;项目初始进度控制、主进度控制、执行进度控制等。该体系保证了R&D动态联盟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与多级网络图的一致性,在这个基础上,保证了项目高层计划与项目底层计划的一致性,也就是联盟整体工作计划与各个成员企业的执行计划的一致性。能够保证项目顺利运行。(3)质量管理机制。通过对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质量管理特点的分析,从软质量管理和硬质量管理两个角度,构建了其质量管理体系。软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从联盟质量文化、联盟质量意识和联盟员工质量素质等三个角度出发;从结构角度、程序角度和质量管理层次角度构建了硬质量管理体系。重点是从程序角度而进行的研究,将研发过程分为总研究开发策划阶段、总方案设计阶段、分方案设计阶段、工作图和技术文件的设计阶段。从这四个阶段出发,研究R&D动态联盟质量管理活动。在程序角度的过程中生成“初始质量管理计划”、“主质量管理计划”和“执行管理计划”等三个层次的管理计划,形成自上而下的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4)收益分配管理机制。本文采用了广义的研究视角,对有形收益分配和无形收益分配两个部分分别进行研究。有形收益部分,从盟主、盟员两个角度分别出发,兼顾了盟主盟员积极性发挥和分配结果的公平性。盟主有形收益分配方面,利用讨价还价模型确定盟主应得有形收益额。盟员有形收益分配方面,由“主体团”作为盟员有形收益分配的主体,以期平衡各方利益,从盟员企业投资额系数、无形资产投入系数、风险系数等五个影响因素出发,综合运用经过改进的闵氏多因素评估法、德尔菲法等方法,确定各个盟员企业应得的有形收益额。无形收益部分,本文提出了技术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的分配方法。组建管理机制、研发过程管理机制、质量管理机制和收益分配管理机制共同构成了本文的管理机制体系。本文的研究旨在为R&D动态联盟的管理提供理论方法的支持,这对于提升R&D动态联盟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也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促进R&D动态联盟发展相关的科技政策等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刘永[5](2009)在《网络联盟制造环境下生产过程快速响应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造业面临的市场变化日益频繁且无法预知,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应能适时动态地调整其制造模式和控制策略,以支持对市场的快速反应。网络联盟制造是适合中小型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模式,它通过网络实现制造资源、制造信息的集成与共享,通过联盟企业的协作提高制造系统的敏捷性、柔性和市场应变能力。本文针对装备制造业的生产特点,研究网络联盟制造环境下生产过程快速响应策略及其关键技术,以期满足多变的客户化生产需求。1.研究了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的快速响应机制,建立了基于网络联盟及资源共享的快速响应系统的结构模型,期望从企业联盟构建层、客户需求分析层、生产任务规划层、生产资源重构层、生产调度实施层五个层次提升制造系统的快速响应性能,并对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模型进行分析和描述,从而形成生产过程快速响应体系结构。2.提出一种基于服务资源匹配的制造企业联盟构建方法。以资源描述框架的数据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制造服务资源描述模型和服务资源匹配策略;给出了服务资源的定性属性匹配和定量属性匹配算法;建立了服务资源的匹配搜索流程,从而实现利用网络制造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形成更广范围的企业联盟,以便更加及时地得到联盟企业的生产技术支持。3.依据Agent的基础结构,建立了基于多Agent的生产过程快速响应系统的结构模型,重点研究了客户需求向生产需求转变过程的Agent辅助;在深入研究该辅助模式下生产任务规划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退火进化算法的生产任务分配优化方法,实现以招投标结果为基础的综合评标,从而获得生产任务的全局最优分配方案;借助可靠性理论,提出一种提高多Agent系统可靠性的并联结构,构造出可靠性最大化问题的求解算法。4.提出了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系统资源重构建模方法和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元素、个人颜色、统一颜色等概念,建立制造资源与系统功能的映射关系,通过搜索围道布尔矩阵来获得系统资源重构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重构方案评价指标的选取、处理和评价方法。其中,提出功能冗余度作为重构方案的重要评价指标,并给出该指标的有效计算方法。从而实现不同生产需求的生产资源快速组织。5.研究了多订单生产环境下的计划与调度集成优化问题,在充分考虑产品的结构约束、资源能力约束、提前-延期惩罚、设备间的运输时间以及多工艺路线问题等的基础上建立了单件生产和小批量生产模式下的问题规划模型。设计了带精英策略的蚁群求解算法,实现了直接面向多个订单的工序级任务调度,将计划层与调度层统一起来,避免计划与调度衔接过程中约束关系的丢失,便于获得全局最优解。实例运行验证了蚁群算法求解该问题的可行性及算法性能的优越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生产过程快速响应原型系统,完成了基于JSP的生产过程快速响应系统软件的开发,通过在企业的部分应用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陈炜[6](2008)在《制造业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化、网络化、集成化、敏捷化和绿色化是当代制造业所呈现出的新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伴随着敏捷制造、动态联盟和虚拟企业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制造业企业联盟网络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深入的研究。但是,近年来对制造业企业联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联盟网络支持平台、伙伴选择及企业信任机制等方面,对于联盟网络生产的结构模式、治理模式、合理半径的选择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研究不足。本文以辽宁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辽宁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的构建与合作生产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060607)为背景,着重研究了制造业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的组建管理、运行管理、合作与目标实现机制等内容,解决了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的伙伴选择与合理半径等问题。全文共包括七章。本文研究不同于目前已有的企业生产布局及单一企业的厂址选择和异地网络化配置方面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制造业联盟网络生产系统管理框架,可为区域性制造业联盟网络构建及其支持环境的规划和实施,提供决策支持和解决方案,也可为制造业企业联盟的组建及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多企业联盟合作管理提供有效的策略、方法和工具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李杨[7](2007)在《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的合作生产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经济全球化、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产品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产品的制造过程日益复杂的发展趋势,单个企业越来越难以承受新产品开发和制造所需的庞大的知识、技能和设备,企业组织模式开始由过去“大而全、小而全”的纵向一体化模式转向企业间联盟合作的横向一体化模式,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之间信息传递快捷、成本低廉的合作成为可能。因此,以信息网络为纽带,以多赢为目的的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成为倍受国内外关注的一种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它是以产品合作开发生产项目为牵动的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性的一种新型生产,是实现全球制造、敏捷制造、快速开发机遇产品、有效利用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和走向合作竞争的主要形式,能使企业缩短产品开发和生产周期,分散风险,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在第一时间取得竞争优势。本文以辽宁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辽宁省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的构建与合作生产管理研究》(20060607)为背景,在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制造业企业联盟合作生产的特点和网络支持平台,明确了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的形式、类型和方式,给出了合作生产管理构架。通过对制造业企业生产中传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的比较分析,着重提出了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的集成计划与控制方法和联盟合作生产管理策略。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本文提出的网络联盟合作生产的集成计划与控制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以弥补至今对制造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管理缺少系统性研究上的不足,尤其是在集成计划与控制方法和联盟合作生产管理策略方面的研究工作,拓展了现有的生产计划控制方法和管理手段,是对现有生产管理理论方法体系的完善和补充,并可为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管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和策略支持。
尚利[8](2007)在《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提供装备,是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是支撑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其发展水平是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决定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要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大力提高装备制造业水平,发展装备制造业规模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实施网络化制造工程,加强装备制造产业链中企业间的知识共享、设备共享,促进企业协作,是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途径。装备制造业由于产业链长、单件小批量生产、技术含量高、生产周期长、产业范围相对集中等特点,导致其网络化制造工程具有独特性。德阳是我国两个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不仅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装备制造业区域的典型代表。论文以德阳装备制造业为网络化制造应用对象展开研究,对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的组织模式、服务平台、建盟系统、过程建模方法等内容进行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提出了基于集群理论的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社会组织结构。阐述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优势,以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组成、组织框架和特点;在详细分析了德阳装备制造业的历史和现状后,提出了德阳装备制造业区域网络化制造模式,明确了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的集群组织结构,指出核心企业、配套企业和政府及服务机构的地位和作用。2)完成了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应用系统框架性研究。提出了系统不仅应该具备共享信息、过程管理与协调、产品协同设计制造、资源共享、电子商务等功能,而且还应针对装备制造产业特点,重点突出特型设备信息的管理、可定制评价体系的盟友选择、虚拟企业过程建模与管理等功能。提出德阳装备制造业区域网络化制造平台应该是在政府的引导下,由政府牵头,各级企业参与的运营方式。设计出基于应用服务供应商(ASP)的网络化制造平台的结构,并讨论了它的关键技术。3)建立了针对装备制造单件小批量生产特点的可定制建盟系统。分析了虚拟企业组建的过程、盟友选择原则和方法,提出了完整的盟友评价指标体系;给出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盟员选择算法;对可定制建盟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与开发。4)提出三维虚拟企业建模体系,建立了树形虚拟企业组织建模体系和虚拟企业过程建模方法。在分析企业建模理论基础上,根据虚拟企业特点,提出以视图维、生命周期维和结构层次维构成虚拟企业建模体系。在企业组织建模理论指导下,建立了以虚拟企业、项目组、企业为构件的树型的虚拟企业组织体系。提出了基于IDEF3和Petri网理论的两种虚拟企业过程建模方法,建立了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虚拟企业过程监控和协调机制。5)开发出了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原型系统。以SOA(面向应用服务)为架构,在Windows XP+JSP+SQL Server2000开发环境下。部分功能已在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李丹[9](2007)在《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协同项目计划与控制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蔓延,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网络化制造生产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得到迅猛发展。但是,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相比之下却十分的滞后。传统单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和项目管理软件,不适应这种新的生产模式,需要一种适应网络化制造环境的项目管理。本课题就是针对上述情况,通过对网络化制造环境特点和传统项目管理理论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协同项目管理模式。项目计划与控制伴随在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过程中,是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传统的单企业项目计划与控制,主要针对单个企业一个或者多个项目进行项目的计划与控制,无论从项目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分解,还是计划流程都是单企业内部进行的管理,对于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动态联盟企业合作项目来说缺乏层次性和协同性。本文主要针对协同项目管理模式中的项目计划与控制部分,文中提出了适合网络化制造环境的协同WBS分解、协同项目计划与控制流程、协同企业间的协同机制等,并设计了一种针对多资源约束下的多项目再调度算法。根据这些理论研究,基于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软件开发过程,设计了基于如上协同项目计划与控制模式的协同项目管理系统的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模型,并利用基于比较成熟的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 J2EE)企业级应用框架,设计实现了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 B/S)结构的协同项目计划与控制系统。在软件实现过程中,应用了目前较流行的基于MVC(Model-Viewer-Controller)模式的Struts框架,提高了WEB应用系统的可重用性、灵活性和高效性,并利用基于JAVA的Agent开发框架(Java Agent Development Framework, JADE)与J2EE平台集成实现协同企业间多Agent协同机制。
姜康[10](2006)在《网络联盟企业生产管理关键技术及ASP支持平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观念的改变、市场环境的变化、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作用,使得网络联盟企业这种新的生产模式迅速发展而逐渐演化成形。因为这种新的生产模式与传统企业的生产模式有着重大的区别,所以引起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虽然这些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因此,本论文从生产管理的角度研究了网络联盟企业中的组织模式、伙伴选择、生产计划、生产协调和控制、支持平台等问题,力求为网络联盟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必要支持。 本文从网络联盟企业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出发,分析了联盟企业的运作原理及组织模式,并介绍了它的一种重要的组织模式——虚拟企业,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网络联盟企业的伙伴选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是联盟企业成败的关键。论文在总结了伙伴选择的思路和步骤的基础上,针对大、小两种规模的伙伴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采用模糊综合决策的方法对小规模伙伴选择进行决策,充分利用了决策者的经验,提高了决策的速度;对大规模伙伴选择问题,采用分阶段的方法进行:第一阶段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数学模型来缩小选择的范围;第二阶段采用层次分析法考虑多个因素从前面得到的解集中获得合理的伙伴,这种方法既利用了数学方法考虑了企业最关心的获利问题,又充分利用了决策者的经验和知识。 网络联盟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同传统企业相比具有其独特的性质。论文在分析了网络联盟企业生产计划和控制的特征基础上,建立了网络联盟企业生产计划的信息和功能模型。建立了基于协商的分层的网络联盟生产计划和控制模型。这种模型将生产计划分为盟主企业层、网络联盟层、联盟成员层三个层次。针对网络联盟企业中的生产粗规划问题,提出了基于实例推理的联盟生产粗规划。 网络联盟企业生产运作的协调和控制是复杂的,不能按照传统企业的方式进行,因此论文介绍了用于网络联盟企业生产中的协调和控制机制。针对联盟企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的设置问题,论文利用博弈论理论进行建模,并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分析和讨论得到了几条应遵守的原则,可指导实际生产。 针对网络联盟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ASP模式的网络联盟企业支持平台,并分析了该平台的物理架构、体系结构、运营模式和使能技术并且建立了该平台的原型系统。
二、基于项目计划与协调的网络联盟制造系统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项目计划与协调的网络联盟制造系统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络联盟制造的项目管理策略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网络联盟制造中实施项目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1. 发展背景和趋势分析 |
2. 资源合理利用分配需求分析 |
3. 技术发展分析 |
二、在网络联盟制造中实施项目管理的步骤措施 |
1. 寻找确定合适的项目进行实施计划 |
2. 分析项目, 制定项目管理措施 |
3. 实施项目管理, 按照计划完成项目计划 |
4. 加强项目管理监督, 总结管理经验 |
三、在网络联盟制造中实施项目管理的重点注意事项 |
1. 工作和资源分配 |
2. 在发展中寻求创新 |
3. 谨慎实施, 合理推广 |
四、结语 |
(2)在网络联盟制造中实施项目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分解NAM任务 |
2. 局部项目协调管理 |
(3)云制造模式下大型装备成套服务运作协同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云制造 |
1.2.2 制造服务协同问题 |
1.2.3 制造服务协同机制 |
1.2.4 制造服务资源配置优化 |
1.2.5 计划与控制优化 |
1.2.6 研究趋势及不足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云制造模式 |
2.1.1 云制造平台结构 |
2.1.2 云制造的联邦模式 |
2.1.3 云资源的分类及其虚拟化 |
2.2 协同管理 |
2.2.1 协同学理论 |
2.2.2 协同管理 |
2.2.3 协同效应 |
2.2.4 大型制造服务项目协同管理 |
2.3 博弈论 |
2.3.1 概述 |
2.3.2 均衡战略 |
2.3.3 混合战略和贝叶斯均衡 |
2.3.4 合作博弈均衡 |
2.4 精益生产运作管理 |
2.4.1 精益思想的本质 |
2.4.2 生产运作管理 |
2.4.3 精益生产运作 |
2.5 GPGP/TAEMS理论方法 |
2.6 协同优化算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制造模式下LECS运作协同与优化问题分析 |
3.1 LECS概述 |
3.1.1 LECS与服务型制造和EPC的关系 |
3.1.2 LECS的必要性 |
3.1.3 LECS应用云制造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2 LECS的云制造模式 |
3.2.1 LECS的云制造系统结构模式 |
3.2.2 LECS的联邦资源结构 |
3.3 云制造模式下LECS的运作协同与优化需求分析 |
3.3.1 运作管理内容及流程 |
3.3.2 运作管理的特征 |
3.3.3 运作管理的协同与优化需求 |
3.4 LECS运作协同与优化的关键问题 |
3.4.1 系统层次的运作协同逻辑框架 |
3.4.2 控制层次的运作协同机制 |
3.4.3 组织层次的资源配置协同优化方法 |
3.4.4 执行层次的运作计划控制协同优化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制造模式下LECS的运作协同逻辑框架 |
4.1 协同逻辑框架研究思路 |
4.2 LECS运作协同关系分析 |
4.2.1 基于TAEMS的LECS运作任务分解 |
4.2.2 运作资源协同关系析取图 |
4.2.3 任务与资源的映射关系 |
4.2.4 联邦资源协同关系模型 |
4.3 LECS运作协同机理及协同问题分析 |
4.3.1 LECS自组织演化分析 |
4.3.2 LECS协同序参量演化分析 |
4.3.3 LECS系统稳态演化 |
4.3.4 LECS协同问题分析 |
4.4 LECS运作协同目标分析 |
4.4.1 运作协同总体目标 |
4.4.2 运作协同分层目标 |
4.5 基于云制造的LECS运作协同逻辑框架 |
4.5.1 LECS运作系统结构 |
4.5.2 LECS协同管理总体思路 |
4.5.3 LECS运作协同逻辑框架 |
4.5.4 LECS运作整体协同与优化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维度序参量的LECS运作复合协同机制体系 |
5.1 复合协同机制体系的内涵 |
5.2 组织协同机制 |
5.2.1 运作组织结构 |
5.2.2 云制造网络平台管理制度 |
5.2.3 制度、合同与协议 |
5.3 信息协同机制 |
5.3.1 运作管理信息化 |
5.3.2 运作信息实时反馈 |
5.4 资源协同机制 |
5.4.1 招投标机制 |
5.4.2 非合作博弈模型 |
5.4.3 合作伙伴的选择机制 |
5.4.4 资源的综合评价 |
5.5 过程协同机制 |
5.5.1 全过程协同程序 |
5.5.2 基于GPGP的全过程协同机制 |
5.5.3 计划调度机制 |
5.5.4 关键项目的云制造平台实时监控 |
5.6 目标协同机制 |
5.6.1 目标管理 |
5.6.2 奖惩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合作博弈的LECS联邦资源配置协同优化方法 |
6.1 云制造模式下联邦资源配置协同优化问题描述 |
6.2 LECS中的联邦资源合作博弈分析 |
6.2.1 合作博弈参与者的理性分析 |
6.2.2 合作博弈均衡条件分析 |
6.3 LECS中的联邦资源合作博弈模型 |
6.3.1 基本设置 |
6.3.2 联邦资源的个体效用函数 |
6.3.3 核心企业的个体效用函数 |
6.3.4 LECS资源整体协同优化合作博弈模型 |
6.4 LECS联邦资源合作博弈的协同优化解法 |
6.4.1 增广拉格朗日松弛法 |
6.4.2 协同优化混合算法设计 |
6.5 算例研究 |
6.5.1 LECS背景资料 |
6.5.2 模型与算法应用 |
6.5.3 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精益思想的LECS运作计划控制协同优化方法 |
7.1 云制造模式下LECS运作计划控制协同优化问题描述 |
7.2 基于精益思想的运作计划控制目标分析 |
7.2.1 运作精益化目标 |
7.2.2 多层次多项目多目标的LECS运作计划控制结构 |
7.2.3 运作计划与控制决策内容及其影响因素 |
7.2.4 质量工期成本三大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 |
7.3 LECS运作质量工期成本目标的关系模型 |
7.3.1 田口质量损失函数 |
7.3.2 质量成本关系模型 |
7.3.3 成本工期关系模型 |
7.3.4 质量成本工期三目标协同模型 |
7.4 LECS运作计划控制多层次多项目协同优化模型 |
7.4.1 协同优化目标分析 |
7.4.2 基本假设 |
7.4.3 参数设置 |
7.4.4 协同优化模型建立 |
7.4.5 协同优化模型讨论与优化 |
7.5 LECS运作计划控制协同优化模型算法设计 |
7.5.1 算法分析 |
7.5.2 仿真+遗传算法设计 |
7.6 LECS实例研究 |
7.6.1 实例背景 |
7.6.2 实例数据及基本要求 |
7.6.3 基于遗传算法的仿真模型建立 |
7.6.4 仿真试验结果 |
7.6.5 结果分析与评价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4)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 |
2.1 动态联盟理论基础 |
2.1.1 项目管理理论 |
2.1.2 交易费用理论 |
2.1.3 企业资源与核心能力理论 |
2.1.4 价值链理论 |
2.1.5 战略管理理论 |
2.1.6 组织理论 |
2.1.7 博弈理论 |
2.1.8 契约理论 |
2.1.9 协同理论 |
2.1.10 动态联盟理论 |
2.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2.2.1 网络化组织研究现状及述评 |
2.2.2 动态联盟研究现状及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D动态联盟及其拓展机理与运行条件 |
3.1 R&D 项目运行模式分类 |
3.2 R&D 动态联盟的定义、特征及优势 |
3.2.1 R&D 动态联盟的定义 |
3.2.2 R&D 动态联盟的特征 |
3.2.3 R&D 动态联盟与传统组织相比具备的优势 |
3.3 R&D 动态联盟形成动因分析 |
3.3.1 经济效益角度的形成动因分析 |
3.3.2 技术基础角度的形成动因分析 |
3.3.3 产业发展角度的形成动因分析 |
3.4 R&D 动态联盟的拓展机理 |
3.4.1 规模经济效应 |
3.4.2 范围经济效应 |
3.4.3 速度经济效应 |
3.4.4 知识经济效应 |
3.4.5 技术创新集群效应 |
3.5 R&D 动态联盟运行条件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协同工作平台设计 |
4.1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协同工作平台的特点 |
4.2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协同工作平台设计原则 |
4.3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协同工作平台体系结构 |
4.3.1 基础层 |
4.3.2 服务层 |
4.3.3 应用层 |
4.3.4 表示层 |
4.3.5 扩展层 |
4.4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协同工作平台功能结构 |
4.4.1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
4.4.2 产品工艺辅助设计系统 |
4.4.3 自主知识产权管理系统 |
4.4.4 辅助分析软件 |
4.4.5 项目管理系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组建管理机制 |
5.1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的生命周期 |
5.2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模式选择 |
5.3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伙伴选择 |
5.3.1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组建思路概述 |
5.3.2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指标数据库的建立 |
5.3.3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成员企业分类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
5.3.4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成员企业选择评价方法 |
5.4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的契约设计 |
5.4.1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契约特征 |
5.4.2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契约设计框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研发过程管理机制 |
6.1 基于工作分解结构的R&D 动态联盟项目多层次网络计划 |
6.1.1 工作分解结构的概念、构建原则及构建步骤 |
6.1.2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中应用工作分解结构的意义 |
6.1.3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WBS 与一般R&D 项目WBS 区别分析 |
6.1.4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项目WBS 步骤及网络计划生成 |
6.2 基于工作分解结构的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项目计划编制 |
6.2.1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项目计划的编制内容 |
6.2.2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项目计划的编制步骤 |
6.3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R&D 动态联盟项目计划进度的控制 |
6.3.1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项目计划进度控制过程 |
6.3.2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项目计划进度控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质量管理机制 |
7.1 质量管理标准的产生和发展沿革 |
7.2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质量管理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2.1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质量管理特点 |
7.2.2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3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质量管理体系 |
7.3.1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软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
7.3.2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硬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管理机制 |
8.1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8.2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有形收益分配研究 |
8.2.1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有形收益分配基本假设 |
8.2.2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有形收益分配的原则 |
8.2.3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盟主有形收益分配 |
8.2.4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盟员有形收益分配 |
8.3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无形收益分配研究 |
8.3.1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无形收益分配内容 |
8.3.2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 动态联盟无形收益分配方法 |
8.4 网络化协作条件下工R&D 动态联盟收益分配保障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实证研究——某大型装备系统R&D动态联盟管理机制 |
9.1 某大型装备系统R&D 动态联盟项目概况 |
9.2 某大型装备系统R&D 动态联盟管理机制研究 |
9.2.1 某大型装备系统R&D 动态联盟组建过程管理 |
9.2.2 某大型装备系统R&D 动态联盟研发过程管理 |
9.2.3 某大型装备系统 R&D 动态联盟质量管理 |
9.2.4 某大型装备系统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管理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和主要创新点 |
10.1.1 研究结论 |
10.1.2 主要创新点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网络联盟制造环境下生产过程快速响应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分析 |
1.1.1 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
1.1.2 我国制造业现状 |
1.2 敏捷制造模式 |
1.3 网络联盟制造及其关键技术 |
1.3.1 网络联盟制造含义和特性 |
1.3.2 网络联盟制造的关键技术 |
1.4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
2 生产过程快速响应系统结构研究 |
2.1 研究对象分析 |
2.2 生产过程快速响应系统结构建模 |
2.3 生产过程快速响应系统功能模型 |
2.3.1 网络制造服务系统 |
2.3.2 企业内部生产控制系统 |
2.4 RRSPP中的关键技术 |
2.4.1 制造资源描述及搜索匹配 |
2.4.2 基于MAS的系统控制 |
2.4.3 任务分解技术 |
2.4.4 资源重构技术 |
2.4.5 计划调度问题集成求解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服务资源匹配的网络制造联盟组建技术 |
3.1 RDF的基本概念 |
3.1.1 资源描述框架简介 |
3.1.2 RDF数据模型 |
3.1.3 RDF的词汇集 |
3.2 网络制造环境下的资源模型 |
3.3 服务资源的匹配问题 |
3.3.1 服务匹配模型 |
3.3.2 服务资源的定性匹配 |
3.3.3 服务资源的定量匹配 |
3.3.4 服务资源的搜索 |
3.4 应用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MAS的生产过程敏捷控制 |
4.1 Agent的基本概念 |
4.2 基于MAS的快速响应系统 |
4.2.1 系统结构模型 |
4.2.2 多形式的合同网协作机制 |
4.2.3 RRSPP中的Agent模型 |
4.2.4 RRSPP中Agent实体设计 |
4.3 基于MAS的任务分配 |
4.3.1 任务分配问题的描述 |
4.3.2 任务分配的退火进化算法设计 |
4.3.3 实例分析 |
4.4 MAS的可靠性改进 |
4.4.1 MAS的可靠性分析 |
4.4.2 提高可靠性的并联结构 |
4.4.3 问题的求解算法 |
4.4.4 实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色集合的资源重构方法与方案评价 |
5.1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 |
5.1.1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定义和特性 |
5.1.2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分类 |
5.2 多色集合理论 |
5.2.1 多色集合的概念 |
5.2.2 个人着色和统一着色 |
5.2.3 个人颜色和统一颜色的关系 |
5.2.4 多色集合的数学表达式 |
5.3 RMS的资源重构 |
5.3.1 RMS的基本模型 |
5.3.2 RMS资源重构的多色集合理论建模 |
5.3.3 资源重构方案搜索 |
5.4 重构方案的评价方法 |
5.4.1 评价指标选取 |
5.4.2 系统功能冗余度的评价指标 |
5.4.3 基于信息熵的评价方法 |
5.5 应用实例 |
5.6 本章小结 |
6 多订单下的计划与调度集成模型及其蚁群算法实现 |
6.1 引言 |
6.2 生产计划与调度问题的集成模型 |
6.2.1 问题的描述 |
6.2.2 单件生产计划调度集成模型 |
6.2.3 小批量生产计划调度集成模型 |
6.3 蚁群算法的实现 |
6.3.1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6.3.2 蚁群算法设计 |
6.4 调度算例及分析 |
6.4.1 算例求解 |
6.4.2 算法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生产过程快速响应原型系统的实现 |
7.1 系统结构设计 |
7.1.1 硬件结构 |
7.1.2 软件结构 |
7.1.3 系统功能结构 |
7.2 软件系统实现的使能技术 |
7.2.1 Internet/Intranet技术应用 |
7.2.2 XML与RDF技术应用 |
7.2.3 Agent开发技术 |
7.3 原型系统的功能实现 |
7.3.1 网络制造服务管理子系统 |
7.3.2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子系统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用语对照表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
发表论文 |
参与项目 |
获奖情况 |
(6)制造业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1.5 本文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
第二章 制造业企业联盟的组织形式和网络平台 |
2.1 企业联盟的组织形式 |
2.2 企业联盟的网络支持平台 |
2.2.1 制造业企业联盟的网络构成 |
2.2.2 制造业企业联盟网络支持平台的模式 |
2.2.3 制造业企业联盟网络支持平台的构建环境 |
2.2.4 制造业企业联盟网络的实现结构 |
第三章 制造业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的组建管理 |
3.1 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的伙伴选择与合理半径 |
3.1.1 企业联盟网络合作生产备选企业的选择 |
3.1.2 企业联盟网络合作生产半径的判定 |
3.1.3 企业联盟网络合作生产备选企业集合 |
3.1.4 求解最佳备选企业集合 |
3.2 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的结构模式与治理结构 |
3.2.1 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的结构模式 |
3.2.2 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的治理结构 |
第四章 制造业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的运行管理 |
4.1 企业联盟网络化定制生产与分包组织 |
4.1.1 网络制造实现大规模定制的优势 |
4.1.2 网络化生产的分包组织 |
4.2 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的集成计划与控制方法 |
4.2.1 常见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的比较分析 |
4.2.2 企业联盟网络合作生产的集成计划与控制方法 |
第五章 制造业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的合作目标实现机制 |
5.1 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的合作机制 |
5.1.1 契约协调机制 |
5.1.2 沟通协调机制 |
5.1.3 信任协调机制 |
5.2 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的目标实现机制 |
5.2.1 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的动态合同体系 |
5.2.2 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5.2.3 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的风险防范对策 |
第六章 例证研究 |
6.1 案例简介 |
6.2 例证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的合作生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有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有关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 本文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
第二章 制造业企业联盟合作生产的特点与网络支持平台 |
2.1 制造业网络联盟企业及其合作生产的特点 |
2.1.1 制造业网络联盟企业与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区别 |
2.1.2 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的特点 |
2.2 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的重点和难点 |
2.3 制造业企业联盟合作生产的网络支持平台 |
2.3.1 制造业企业联盟网络支持平台构建的基本原则及其构成 |
2.3.2 制造业企业联盟网络支持平台构建所需的外部环境 |
第三章 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的形式、方式及其管理构架 |
3.1 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的形式、类型和方式 |
3.2 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管理构架 |
第四章 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的集成计划与控制 |
4.1 制造业企业生产中的传统计划与控制方法的比较分析 |
4.2 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的集成计划与控制方法 |
4.2.1 大批大量生产和多品种成批生产的集成计划与控制方法 |
4.2.2 单件小批生产的集成计划与控制方法 |
第五章 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的合作生产管理策略 |
5.1 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的先导性策略 |
5.1.1 合作伙伴选择的原则 |
5.1.2 信任机制的建立 |
5.1.3 合作生产目标的确定 |
5.2 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的体制性策略 |
5.2.1 统一部署和分散自治体制 |
5.2.2 总体协调体制 |
5.3 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合作生产的动态合同策略 |
5.3.1 动态合同机制 |
5.3.2 正向激励和逆向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
第六章 例证分析 |
6.1 网络联盟概况与合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6.1.1 网络联盟概况 |
6.1.2 合作生产中现有的集成计划与控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6.2 解决方案——CRM、MRPII和JIT集成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论文研究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论文研究的来源 |
1.1.2.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现状 |
1.1.3.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网络化制造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化制造 |
1.2.2.国内外网络化制造研究项目 |
1.2.3.网络化制造研究内容 |
1.2.4.网络化制造研究发展趋势 |
1.3.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本章小结 |
2.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系统的社会组织结构研究 |
2.1.产业集群 |
2.1.1.产业集群的概念 |
2.1.2.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2.2.装备制造业集群 |
2.2.1.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组成 |
2.2.2.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框架 |
2.2.3.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特点 |
2.3.区域网络化制造 |
2.3.1.区域网络化制造的概念 |
2.3.2.区域网络化制造的特点 |
2.3.3.区域网络化制造的研究内容 |
2.4.德阳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历史及现状 |
2.4.1.德阳装备制造业发展历史 |
2.4.2.德阳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
2.5.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德阳装备制造业区域网络化制造组织结构 |
2.5.1.德阳装备制造业集群影响网络化组织结构的两个重要因素 |
2.5.2.德阳装备制造业区域网络化制造组织结构 |
2.6.本章小结 |
3.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平台框架性研究 |
3.1.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平台功能研究 |
3.1.1.网络化制造过程 |
3.1.2.网络化制造平台功能 |
3.1.3.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平台的重点功能 |
3.2.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平台运营方式研究 |
3.2.1.网络化制造运营方式 |
3.2.2.适合德阳装备制造业的网络化运营方式——由政府主导的区域性网络化制造 |
3.3.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平台运行模式研究 |
3.3.1.分布式和集中式的运行模式 |
3.3.2.适合德阳装备制造业的网络化制造运行模式 |
3.3.3.基于ASP(应用服务供应商)模式的网络化制造运行模式 |
3.4.本章小结 |
4.网络化制造建盟支持系统 |
4.1.建盟过程 |
4.2.建盟系统 |
4.2.1.合作伙伴选择原则及方法 |
4.2.2.评价指标体系 |
4.2.3.盟友选择优化算法 |
4.2.4.建盟系统的实现 |
4.3.本章小结 |
5.虚拟企业建模理论及管理研究 |
5.1.企业建模理论 |
5.1.1.企业建模概念 |
5.1.2.企业建模体系 |
5.1.3.企业模型评价标准 |
5.1.4.面向过程的建模方法 |
5.2.虚拟企业建模体系 |
5.2.1.影响建模的虚拟企业特点 |
5.2.2.虚拟企业建模体系 |
5.3.虚拟企业组织建模 |
5.3.1.企业组织建模理论 |
5.3.2.虚拟企业组织建模 |
5.4.虚拟企业过程建模 |
5.4.1.过程建模理论 |
5.4.2.过程建模方法 |
5.4.3.虚拟企业过程建模影响因素 |
5.4.4.虚拟企业过程建模系统特点 |
5.5.虚拟企业管理 |
5.5.1.项目管理及其在虚拟企业中的应用 |
5.5.2.过程监控机制 |
5.5.3.过程协调机制 |
5.5.4.虚拟企业项目管理特点 |
5.6.本章小结 |
6.虚拟企业过程建模方法研究 |
6.1.基于IDEF3方法的虚拟企业过程建模 |
6.1.1.IDEF3过程描述的基本元素 |
6.1.2.支持网络化制造过程建模方法对IDEF3的改进 |
6.1.3.建模实例 |
6.1.4.基于IDEF3方法的建模系统特点 |
6.2.基于Petri网的虚拟企业建模方法研究 |
6.2.1.Petri网的相关定义 |
6.2.2.虚拟企业过程与Petri网的对应 |
6.2.3.基于Petri网的网络化制造建模系统特点 |
6.3.本章小结 |
7.原型系统开发和应用 |
7.1.原型系统架构设计 |
7.1.1.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的定义 |
7.1.2.SOA的特征 |
7.1.3.SOA协作 |
7.1.4.SOA与WEB服务的区别 |
7.1.5.SOA实现的关键技术 |
7.1.6.系统的SOA架构 |
7.2.开发环境 |
7.2.1.网站开发技术比较 |
7.2.2.网站开发环境配置 |
7.3.功能模块 |
7.3.1.信息管理 |
7.3.2.建模支持 |
7.3.3.过程管理 |
7.3.4.盟员信誉管理 |
7.3.5.ASP应用 |
7.3.6.系统管理 |
7.4.系统运行及示例 |
8.结论与展望 |
8.1.研究结论 |
8.2.主要创新点 |
8.3.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9)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协同项目计划与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来源及立论目的意义 |
1.2 项目管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项目管理概念及知识体系 |
1.2.2 项目管理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3 网络化制造及其发展综述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协同项目计划与控制模式研究 |
2.1 引言 |
2.2 协同项目计划与控制系统总体分析 |
2.2.1 协同项目计划与控制模式特点 |
2.2.2 协同项目计划与控制模型结构 |
2.3 协同项目的WBS 分解研究 |
2.3.1 单企业范围内的项目的WBS 分解 |
2.3.2 协同项目的WBS 分解分析 |
2.4 协同项目计划与控制流程研究 |
2.4.1 项目计划与控制一般处理流程 |
2.4.2 协同项目计划与控制处理流程 |
2.5 协同项目企业计划协同机制研究 |
2.5.1 Agent 与多Agent 系统技术概述 |
2.5.2 多Agent 项目计划协同机制模型设计 |
2.5.3 基于多Agent 项目计划协同机制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约束下多项目再调度算法 |
3.1 引言 |
3.2 多项目调度与再调度过程比较 |
3.3 资源约束下多项目再调度问题模型 |
3.4 算法步骤 |
3.5 实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实现平台技术 |
4.1 引言 |
4.2 系统软硬件开发环境 |
4.3 J2EE 平台技术 |
4.4 STRUTS 框架关键技术介绍及应用 |
4.4.1 MVC 设计模式的结构 |
4.4.2 Struts 结构与工作流程 |
4.5 JADE 框架技术 |
4.5.1 FIPA 标准 |
4.5.2 基于JAVA 的Agent 开发框架(JADE) |
4.6 系统中关键技术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协同项目计划与控制系统设计实现 |
5.1 引言 |
5.2 系统功能设计 |
5.2.1 系统体系结构 |
5.2.2 系统用例图 |
5.2.3 业务逻辑 |
5.2.4 基础类图 |
5.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4 系统实现部分功能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网络联盟企业生产管理关键技术及ASP支持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网络联盟企业产生的原因及意义 |
1.1.1.1 网络联盟企业产生的原因 |
1.1.1.2 网络联盟企业产生的意义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网络联盟企业组织模式的研究 |
2.1 网络联盟企业的内涵、特征 |
2.1.1 网络联盟企业的内涵 |
2.1.2 网络联盟企业的特征 |
2.2 网络联盟企业的形成机理 |
2.2.1 外部特性对网络联盟形成的动因分析 |
2.2.1.1 网络联盟企业单元的基本组成形式 |
2.2.1.2 横向联合型网络联盟企业的形成机理分析 |
2.2.1.3 垂直型网络联盟企业的形成机理分析 |
2.2.2 网络联盟企业形成的博弈分析 |
2.3 网络联盟企业运作原则及组织模式 |
2.3.1 运作原则 |
2.3.2 基本组织模式 |
2.4 网络联盟的企业组织模式——虚拟企业 |
2.4.1 虚拟企业的虚拟性 |
2.4.2 虚拟企业的敏捷性 |
2.4.3 虚拟企业的动态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联盟企业伙伴选择方法研究 |
3.1 合作伙伴的概念 |
3.2 伙伴选择的步骤 |
3.3 伙伴选择的流程 |
3.4 网络联盟伙伴选择模型 |
3.5 模糊决策理论实现小规模合作伙伴选择 |
3.5.1 模糊综合决策理论概述 |
3.5.1.1 模糊综合决策 |
3.5.1.2 多层次模糊综合决策 |
3.5.2 基于模糊综合决策的伙伴选择模型 |
3.5.3 基于模糊综合决策的伙伴选择步骤 |
3.5.4 示例分析 |
3.6 遗传算法和层次分析法实现大规模合作伙伴选择 |
3.6.1 遗传算法概述 |
3.6.2 层次分析法简介 |
3.6.3 基于遗传算法和层次分析法的伙伴选择 |
3.6.3.1 伙伴选择的模型 |
3.6.3.2 模型求解 |
3.6.3.3 算法的实现 |
3.6.4 示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联盟企业生产计划 |
4.1 企业生产计划概述 |
4.2 传统的生产计划方法 |
4.2.1 传统生产计划内容 |
4.2.2 传统生产计划的缺陷 |
4.3 网络联盟企业生产计划特征 |
4.3.1 网络联盟企业生产应具有的能力 |
4.3.2 网络联盟企业生产管理的特殊性 |
4.3.3 网络联盟企业生产计划的特征 |
4.4 网络联盟企业生产计划的过程 |
4.5 网络联盟企业的生产计划模型 |
4.5.1 网络联盟企业生产计划的信息功能模型 |
4.5.2 网络联盟企业生产计划分层模型 |
4.5.2.1 盟主企业层 |
4.5.2.2 网络联盟层 |
4.5.2.3 盟员企业层 |
4.5.2.4 模型的特点 |
4.6 基于实例推理的网络联盟粗规划 |
4.6.1 实例推理理论概述 |
4.6.2 实例推理的网络联盟粗规划 |
4.6.3 实例的构造和检索 |
4.6.3.1 问题表述 |
4.6.3.2 实例构造 |
4.6.3.3 参数模糊化 |
4.6.3.4 实例检索 |
4.6.4 示例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联盟企业生产运作的协调与控制 |
5.1 网络联盟企业的协作 |
5.1.1 协作的复杂性 |
5.1.2 协作的特征 |
5.2 网络联盟生产运作的协调机制 |
5.2.1 网络联盟企业的协调 |
5.2.2 网络联盟企业运作中的协调机制 |
5.2.2.1 协调管理机制 |
5.2.2.2 运作过程中的协调机制 |
5.3 网络联盟生产运作的控制机制 |
5.3.1 网络联盟中的控制问题 |
5.3.2 网络联盟的控制机制 |
5.4 基于博弈论的监督激励机制设置 |
5.4.1 博弈论简介 |
5.4.2 盟主监督盟员的博弈分析 |
5.4.2.1 监督的博弈建模 |
5.4.2.2 纯策略博弈分析 |
5.4.2.3 混合策略博弈分析 |
5.4.2.4 盟主监督盟员的策略 |
5.4.3 盟员激励机制设置 |
5.4.3.1 具有惩罚函数的委托——代理模型 |
5.4.3.2 模型的求解 |
5.4.3.3 激励监督机制设置遵循的原则 |
5.4.3.4 监督与激励的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ASP模式的网络联盟企业平台 |
6.1 ASP的发展现状 |
6.1.1 ASP的涵义 |
6.1.2 ASP的发展及特点 |
6.2 网络联盟企业的发展需求 |
6.2.1 企业需求与实际现状的矛盾 |
6.2.2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
6.2.3 对第三方管理者的需求 |
6.3 基于ASP模式的网络联盟企业平台 |
6.3.1 平台的物理架构 |
6.3.2 平台的体系结构 |
6.3.3 平台的运营模式 |
6.4 平台实现的关键使能技术 |
6.4.1 组件技术的应用 |
6.4.2 XML技术的应用 |
6.4.3 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应用 |
6.4.4 基于角色的用户权限管理 |
6.4.5 分布式协同方式和工具 |
6.4.6 基于工作流和分布式资源的管理技术 |
6.4.7 平台的应用系统集成接口技术 |
6.4.8 数据库服务器设计 |
6.5 ASP服务所存在的问题 |
6.6 支持平台的原型系统的实现 |
6.6.1 平台管理 |
6.6.2 单个企业信息管理 |
6.6.3 网络联盟企业管理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工作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基于项目计划与协调的网络联盟制造系统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联盟制造的项目管理策略应用分析[J]. 孔博源. 中外企业家, 2015(29)
- [2]在网络联盟制造中实施项目管理的研究[J]. 李玥珺. 中外企业家, 2015(29)
- [3]云制造模式下大型装备成套服务运作协同与优化[D]. 杨晓英. 江苏大学, 2013(10)
- [4]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管理机制研究[D]. 杨春丽. 吉林大学, 2011(08)
- [5]网络联盟制造环境下生产过程快速响应技术研究[D]. 刘永. 西安理工大学, 2009(02)
- [6]制造业企业联盟网络化生产管理研究[D]. 陈炜. 沈阳工业大学, 2008(09)
- [7]制造业企业网络联盟的合作生产管理研究[D]. 李杨. 沈阳工业大学, 2007(03)
- [8]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尚利. 四川大学, 2007(05)
- [9]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协同项目计划与控制系统[D]. 李丹.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01)
- [10]网络联盟企业生产管理关键技术及ASP支持平台研究[D]. 姜康. 合肥工业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