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米载体肝靶向纳米药物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孙雅静,王一斌,刘艳杰,邹艳,郑蒙,师冰洋[1](2021)在《聚合物纳米药物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最新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极高.目前针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手段预后差,难以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基于高分子聚合物的纳米药物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便于设计合成、易于靶向修饰以及较高的血脑屏障穿透效率等特性为脑胶质瘤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基于高分子聚合物的纳米载体通过包载或键合等方式与小分子抗癌药物、核酸(DNA, siRNA)、蛋白质等治疗类物质结合提高抗肿瘤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脑胶质瘤采用的化学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协同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及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邹湘才[2](2021)在《负载芬戈莫德智能型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其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芬戈莫德(fingolimod,FTY720)可靶向多种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增殖、死亡、运动、血管生成等生理过程。研究表明该药物可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肿瘤异常。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将FTY720用在纳米药物载体中针对甲状腺癌的治疗报告。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两种新型的刺激响应型纳米药物载体负载FTY720用于甲状腺癌的治疗。1.pH响应型纳米载体的构建及其抗癌研究将丝素蛋白(SF)作为壳材料覆盖在纳米硒颗粒(Se NPs)上,然后将HAIYPRH(T7)多肽接枝到SF-Se NPs表面,最后将FTY720加载到T7-SF-Se NPs上。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载体呈球形(100~150 nm),稳定性好,包封率高。酸性条件下,FTY720@T7-SF-Se NPs的pH响应使其能够更快并且释放更多的FTY720。温度(25℃)和pH(pH7.4)恒定的情况下,FTY720的释放量和速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H保持不变的情况下,FTY720的释放量和速率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所制备的纳米药物载体在10~50 g/mL浓度范围对3T3细胞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且其在体外溶血率均低于5%的。体外和体内生物分布研究表明,所制备的pH响应靶向纳米药物载体可有效地在肿瘤区域蓄积,增强了杀死癌细胞的能力。体内体外的抗癌研究进一步证实,FTY720@T7-SF-Se NPs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FTY720@T7-SF-Se NPs对荷瘤裸鼠主要器官的损伤较小,说明制备的载药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综上所述,FTY720@T7-SF-Se NPs极有潜力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应用于甲状腺癌的治疗。2.超声响应纳米泡(nanobubbles,NBs)的构建和其对甲状腺癌诊疗一体化的研究本研究以T7肽修饰的脂质体为壳,以液体氟碳(PFP)和治疗药物FTY720为内芯,设计了可超声响应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泡FTY720@PFP/T7-NBs。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泡为球形(180-210nm,稳定性良好,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9.03%和87.34%,Zeta电位为-45 mV。在低强度超声聚焦(low-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的辐照下,FTY720@PFP/T7-NBs 释放 FTY720 的效率明显提高,且LIFU功率越高,该载体释放FTY720的能力越强。此外,所制备的NBs(10-100 g/mL)对3T3细胞具有较低的毒性且其溶血率均小于5%。在LIFU辐照条件下,FTY720@PFP/T7-NBs对甲状腺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裸鼠移植肿瘤模型实验也进一步证实了 FTY720@PFP/T7-NBs在LIFU辐照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在体外和体内超声造影实验中,所制备的FTY720@PFP/T7-NBs在LIFU的介导下均显示出增强的超声显影效果,说明FTY720@PFP/T7-NBs有很大的潜力作为增强造影剂用于超声成像的诊断中。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FTY720@PFP/T7-NBs在有或无LIFU介导的条件下,对荷瘤裸鼠主要器官的损伤都比较小,说明制备的纳米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综上所述,FTY720@PFP/T7-NBs可用于肿瘤组织的超声对比增强成像,并且具有药物靶向递送的潜力,可作为一种甲状腺癌诊疗一体化的新方法。
邱仁娜[3](2021)在《氯喹协同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抗骨肉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骨肉瘤是一种原发的恶性骨肿瘤,其恶性度高,生长迅速,转移早,预后差,是青少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在发病原因、生物学行为、辅助治疗方式以及评价手段等方面仍存在较多尚待解决的问题,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是化学治疗的主要不足,迫切需要改进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纳米药物具有血液循环时间长、肿瘤选择性高、对肿瘤微环境敏感、可控释放等特点,其中具有刺激响应性的聚氨基酸纳米凝胶能够在刺激条件(pH、谷胱甘肽、酶等)下发生形貌或性能方面的转变如溶胀或解组装,帮助纳米药物克服体内多重的生物屏障、显着改善纳米药物的靶向输送和释放,从而提高纳米药物的疗效,并减轻对正常组织的副作用。氯喹能够增加溶酶体的pH值并阻止溶酶体与自噬体的融合,理论上可以帮助纳米药物发生溶酶体逃逸,加速纳米药物在细胞内的药物释放。近些年研究发现,细胞内的自噬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氯喹作为一种经典的自噬抑制剂,其抗肿瘤作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自噬是作为肿瘤抑制机制促进细胞死亡,还是作为肿瘤存活机制介导耐药性的产生,尚存在争议。目的本研究通过合理设计纳米药物载体,用于克服阿霉素在体内循环、肿瘤富集、肿瘤渗透、细胞内吞和细胞内释放过程中的障碍,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并阐明氯喹协同抗骨肉瘤作用的机制。方法1.以mPEG113-NH2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L-Phe NCA和L-Cys NCA开环聚合制备共聚物mPEG113-P(Phe-co-Cys),核磁共振波谱、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tron microscope,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粒径和形貌特征,验证稳定性和还原响应性,MTT法检测体外生物相容性。2.纳米沉淀法制备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简称NGs/Dox),测定载药量和载药效率,DLS、TEM进行粒径和粒子形貌分析,体外阿霉素累积释放曲线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释放行为,MTT法检测体外细胞毒性,并验证还原响应性。3.MTT法检测氯喹联合NGs/Dox的体外抗骨肉瘤效果,并考察两药联合应用后的作用性质。4.流式细胞术观察氯喹对于骨肉瘤细胞摄取NGs/Dox的影响,CLSM观察氯喹对于NGs/Dox发生溶酶体逃逸的影响。TEM观察氯喹处理前后骨肉瘤细胞内自噬体的数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LC3 Ⅰ、LC3 Ⅱ和P62蛋白的表达。5.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SD大鼠血清中阿霉素随时间变化的浓度,经PK solver程序处理数据获得NGs/Dox和阿霉素的清除半衰期、时间曲线下面积、清除率。6.Maestro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阿霉素荧光在骨肉瘤荷瘤小鼠各脏器和肿瘤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7.观察骨肉瘤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与一般情况、体重变化趋势,并在开始治疗的第21天获取血清、肿瘤组织及各主要脏器,进行生化、组织病理学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1.成功制备共聚物mPEG113-P(Phe10-co-Cys5),TEM结果显示共聚物mPEG113-P(Phe10-co-Cys5)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成球形纳米凝胶(简称NGs),半径为30.56±3.21nm。DLS测定纳米凝胶半径为40.2±22.7nm,0、2、6、12和24小时粒径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在含有10.0mM GSH的PBS中,粒径呈现增大趋势。随着纳米凝胶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两种骨肉瘤细胞的生存率始终维持在95%以上。2.TEM显示NGs/Dox仍呈现出规则的球形外貌,半径为41.67±7.17nm,DLS测得的半径为62.4±32.2nm。3.与阿霉素相比,NGs/Dox表现出持续释放的同时,并未出现明显的突释现象。GSH+组测得的阿霉素释放率均高于GSH-组(72小时P<0.001)。CLSM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骨肉瘤细胞对于NGs/Dox的摄取逐渐增加,并且逐渐向细胞核内集中。与GSH-组相比,GSH+组细胞内,尤其是细胞核内观察到更强的阿霉素荧光。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NGs/Dox与两种骨肉瘤细胞分别共培养2/6小时,GSH+组细胞内阿霉素荧光强度和阿霉素荧光阳性细胞比例均较GSH-组明显增加。4.NGs/Dox在浓度0.04~10.00mg/L范围内,对于两种骨肉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相较于NGs/Dox(GSH-)组、Dox组,NGs/Dox(GSH+)组能够更加高效地抑制两种骨肉瘤细胞的体外增殖。与CQ-组相比,CQ+组所有检测浓度(0.04~10.00mg/L)的NGs/Dox、阿霉素对于两种骨肉瘤细胞,均表现出更强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阿霉素或NGs/Dox与氯喹联合应用的性质为协同作用。5.CLSM结果显示在没有20.0μM氯喹预处理的条件下,NGs/Dox被细胞摄取4小时发生溶酶体逃逸,在20.0μM氯喹预处理的条件下NGs/Dox被细胞摄取2小时即可发生溶酶体逃逸,继而释放出阿霉素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TEM示与对照组相比,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大量自噬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对于CQ-组,CQ+组P62、LC3 Ⅱ表达量均升高。6.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NGs/Dox、阿霉素的清除半衰期分别为16.15±2.86、5.64±0.7小时(P<0.001)。NGs/Dox的时间曲线下面积是阿霉素的11.54倍(P<0.001),而阿霉素的清除效率则为NGs/Dox的7.12倍(P<0.01)。7.离体荧光成像结果显示与阿霉素相比,NGs/Dox在尾静脉给药后的1、6和12小时在肿瘤内均具有更高的荧光强度,12小时的荧光强度半定量结果显示,肿瘤中NGs/Dox组的荧光信号强度值较Dox组明显升高(皮下瘤和原位瘤模型分别为P<0.01,P<0.001)。8.对照组肿瘤体积增长最为迅速,其他治疗组的肿瘤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大小趋势为 NGs/Dox(CQ+)组<NGs/Dox 组<Dox(CQ+)组<Dox 组<CQ组<对照组。两种荷瘤模型各组间相对肿瘤坏死面积趋势的结果:NGs/Dox(CQ+)组>NGs/Dox 组>Dox(CQ+)组>Dox 组>CQ 组>对照组。各组间 cleaved caspase-3荧光强度的趋势为NGs/Dox组>Dox组>对照组,Ki-67的荧光强度趋势与 cleaved caspase-3 正相反,NGs/Dox(CQ+)组<NGs/Dox 组<Dox(CQ+)组<Dox组<CQ组<对照组。9.荷瘤小鼠体重下降最多的为阿霉素组,小鼠同时出现食欲降低、活动减少的情况,体重下降最少的为NGs/Dox(CQ+)组,组织病理学结果示阿霉素组和Dox(CQ+)组的心脏、肝脏、肺脏和肾脏均呈现出更为严重的损伤,NGs/Dox组和NGs/Dox(CQ+)组接近,较对照组和CQ组更轻。结论1.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共聚物mPEG113-P(Phe10-co-Cys5),在水溶液中可自组装成球形纳米凝胶,具有合适的粒径大小和形貌特征,能够在生理环境下保持稳定,并具有良好的还原响应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纳米药物载体进行下一步的抗骨肉瘤实验研究。2.NGs/Dox粒径均一、大小合适,能够延长阿霉素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避免其被过早地清除,增加其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蓄积,并在骨肉瘤细胞内高谷胱甘肽条件下,响应性地释放阿霉素,与小分子阿霉素相比,能够发挥增效、减毒抗骨肉瘤的作用。3.在K7M2细胞构建的骨肉瘤皮下瘤模型和143B细胞构建的骨肉瘤原位瘤模型中,NGs/Dox联合氯喹在抗肿瘤疗效方面优势更为明显,与单独应用NGs/Dox相比,并未观察到更为严重的毒副作用。4.氯喹通过帮助NGs/Dox溶酶体逃逸和抑制自噬发挥协同抗骨肉瘤作用。
李林[4](2021)在《无载体、自靶向纳米药物同时抑制恶性骨肿瘤增殖与骨溶蚀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恶性骨肿瘤可根据其肿瘤来源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在青少年中发病率高,进展迅速,治疗效果不佳;继发性恶性骨肿瘤在多种癌症晚期普遍存在,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期,降低了生活质量。手术和放疗等治疗方式可局部抑制肿瘤生长,对症处理急迫症状,但难以控制多发、转移性恶性骨肿瘤的进展,化疗作为系统性疗法,在恶性骨肿瘤治疗手段中必不可缺,但化疗巨大的毒副作用以及药物耐药性的出现也使得其对于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效果进入瓶颈。导致化疗药物对恶性骨肿瘤这类疾病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是药物靶向性的缺乏,利用纳米技术与骨靶向元件可以为药物提供靶向性,但目前的技术多需要引入纳米载体,这增加了合成难度与潜在生物安全问题;原因之二是恶性骨肿瘤与肿瘤附近骨微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即恶性骨肿瘤细胞与骨微环境中的破骨细胞之间通过各自所分泌的细胞因子进行相互促进,级联放大的过程。因此,切断恶性骨肿瘤细胞增殖与肿瘤区域破骨激活之间的联系对提高恶性骨肿瘤治疗效率也有着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拟设计一种可同时抑制恶性骨肿瘤增殖和骨溶蚀的纳米药物:肌醇六磷酸/顺铂(CPPA),该药物是由天然化合物肌醇六磷酸(PA)与化疗药物(CDDP)通过简单的“一步法”合成的,二者通过酸响应动态化学键连接,无需载体引入,同时肌醇六磷酸具备高效骨靶向性能及抑制破骨分化的能力,CPPA纳米药物可同时解决化疗导致药物效果不佳的两大原因,为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1、利用“一步法”将化疗药物CDDP与小分子化合物PA进行连接,通过调整反应物浓度使二者组装为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反应过程及合成产物CPPA的理化性质;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PPA纳米药物的3D肿瘤细胞球穿透能力;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CPPA纳米药物的体外溶血程度及促小鼠成纤维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能力;利用血常规、肝功能检测评估CPPA纳米药物的血液毒性与肝毒性。2、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检测CPPA纳米药物与羟基磷灰石骨片的结合能力;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PPA纳米药物与小鼠成骨细胞基质的结合能力;利用MTT实验检测CPPA纳米药物在中性及酸性环境中杀伤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及骨肉瘤U2OS细胞的能力;利用凋亡荧光双染试验评估CPPA纳米药物促MDA-MB-231细胞及U2OS细胞凋亡的能力;利用体外破骨分化诱导实验评估CPPA纳米药物抑制小鼠骨髓巨噬分化为破骨细胞的能力;利用蛋白质凝胶电泳及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实验探索CPPA抑制破骨的分子机制。3、利用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及骨肉瘤U2OS细胞;利用这两种细胞构建小鼠胫骨荷瘤模型;利用这两种模型检测CPPA纳米药物体内骨靶向能力与代谢分布;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检测CPPA纳米药物体内对恶性骨肿瘤增殖的抑制能力;利用显微计算机分层扫描技术检测CPPA纳米药物体内抑制骨破坏的能力;利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法在组织层面验证CPPA纳米药物促进恶性骨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破骨分化的能力;利用内脏器官HE染色检测CPPA纳米药物的生物安全性。实验结果:1、通过“一步法”,调整反应物摩尔比相等,合成的产物CPPA纳米药物具备均一的纳米粒径;CPPA纳米药物在中性环境下长时间稳定,酸性环境下可快速释放出CDDP药物;CPPA纳米药物可高效穿透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及骨肉瘤U2OS细胞构建的3D肿瘤细胞球;CPPA纳米药物对小鼠成纤维细胞基本无毒;CPPA纳米药物有极低的溶血倾向;CPPA纳米药物不会造成血细胞及肝功能损伤。2、CPPA纳米药物可高效靶向羟基磷灰石骨片及小鼠成骨细胞基质;CPPA纳米药物具有酸响应杀伤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及骨肉瘤U2OS细胞的能力;CPPA纳米药物可促进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及骨肉瘤U2OS细胞凋亡;CPPA纳米药物可有效抑制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CPPA纳米药物可通过提高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3(TRAF3)的表达、降低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c1)的表达来抑制破骨激活分子信号通路。3、CPPA纳米药物可在体内高效靶向恶性骨肿瘤破骨界面;CPPA纳米药物可在体内有效抑制乳腺癌及骨肉瘤小鼠胫骨荷瘤模型的肿瘤增殖,促进两种肿瘤细胞的凋亡;CPPA纳米药物可在体内有效抑制乳腺癌及骨肉瘤小鼠胫骨荷瘤模型的肿瘤临近骨组织破坏,抑制该区域破骨分化的激活;CPPA纳米药物不会造成小鼠体重的明显下降及小鼠内脏的损伤。研究结论:通过将顺铂(CDDP)与肌醇六磷酸(PA)动态连接并自组装的“一步法”可合成纳米药物:顺铂/肌醇六磷酸(CPPA),该反应简单、高效且无需载体引入,产物CPPA纳米药物具备稳定的形貌、长效的循环能力及可靠的肿瘤组织穿透能力;同时CPPA纳米药物在中性环境下毒性较低,生物相容性高,酸刺激响应下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此外,依靠肌醇六磷酸(PA)的活性磷酸基团,CPPA纳米药物还可靶向破骨界面,抑制肿瘤区域的破骨分化激活。诸多功能集于一身,使CPPA纳米药物在恶性骨肿瘤模型治疗中显示出优秀的疗效。
邓恋[5](2021)在《负载双药的新型T7靶向纳米体系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食管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第三和第四位,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整体疗效欠佳,5年生存率约10%-25%。多西他赛(Docetaxel,DTX)是复发或转移性食管癌的常用化疗药物之一,因水溶性差、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的缺点导致临床剂量使用受限。提高化疗疗效并减少毒副作用为肿瘤化疗的一大挑战。临床常应用一些中草药成分辅助提高化疗疗效并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中药成分姜黄素(Curcumin,CUR)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安全无毒,且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抗肿瘤作用,与化放疗联用具有化放疗增敏作用。但是,CUR为脂溶性、易降解、代谢快等缺点使其在体内应用受限。CUR化疗增敏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且目前尚无CUR联合DTX对食管癌作用的研究。纳米药物因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靶向肿瘤性、高效载药性而备受关注。本课题首先对CUR联合DTX对食管癌是否具有抗肿瘤作用并从凋亡和自噬角度对其相关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然后设计一种新型的具有pH响应的靶向纳米载体T7-β-CD-PEI-PEG同时负载DTX和CUR,靶向运送至食管癌细胞提高药物抗肿瘤疗效。研究方法与结果(1)CUR联合DTX对食管鳞癌细胞活性、迁移侵袭的影响。CCK8试验结果揭示CUR可抑制食管鳞癌细胞活性,CUR浓度越高,细胞活性越低。CUR联合DTX用药后可增强DTX对食管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细胞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揭示DTX、CUR单药在一定浓度及处理时间后可抑制食管癌细胞迁移侵袭,两药联合后可进一步提高DTX对食管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抑制。(2)CUR联合DTX对食管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实验结果揭示与DTX和CUR单药组相比,DC联合组食管癌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核发生固缩、浓聚。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CUR联合DTX可使抗凋亡蛋白Bc12下调,而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caspase3/9显着增高,说明CUR可协同DTX促进食管癌细胞发生凋亡。透射电镜观察到DC组食管鳞癌细胞内的自噬泡和自噬溶酶体数目较单药组增多,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Beclin-1、Atg7表达显着上调,P62下调,提示CUR联合DTX可诱发食管癌细胞自噬。(3)CUR联合DTX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 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 表达下降,我们推测 CUR联合DTX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的激活而发挥抗肿瘤作用。(4)CUR联合DTX诱导的自噬与凋亡的关系:CCK8、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3MA+DC组食管癌细胞活性较DC组显着下降,而细胞凋亡率显着增高。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3MA+DC组Bc12较DC组显着下调,BAX、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 显着上调,LC3Ⅱ/LC3Ⅰ 较 DC 组显着下降,提示使用自噬抑制剂3MA可抑制DC诱导的自噬的发生,且进一步提高CUR、DTX联合抗肿瘤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因此我们推测DTX、CUR联合应用诱导的自噬对于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具有保护作用,加入自噬抑制剂3MA可提高DC抗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5)CUR增强DTX体内抗肿瘤作用:DC组肿瘤的生长速度显着慢于PBS、DTX、CUR单药组,肿瘤体积显着缩小。免疫组化显示DC组Ki67表达显着下降(P<0.01)。提示经DTX、CUR联合治疗后肿瘤的增殖能力显着下降。(6)载双药靶向纳米药物的合成与表征:成功制备靶向纳米载体T7-CM-β-CD-PEI-PEG,用复乳法负载脂溶性中药CUR和化疗药物DTX。通过表征证实纳米药物为纳米级别,可高效载药,具有pH响应,可在pH5.5弱酸性环境中快速释放药物。(7)纳米药物的靶向性及安全性:与NP相比,靶向纳米载体T7-NP被食管癌细胞摄取更多,在体内用Cy5.5标记的T7-NP-DTX/CUR和T7-NP-DTX靶向聚集于肿瘤组织,提示T7修饰的纳米药物可有效将抗肿瘤药物靶向运送至肿瘤部位。纳米载体T7-NP和NP对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毒性小,在体内并未增加对正常组织器官的毒副作用和血液毒性。(8)纳米药物体内外抗肿瘤效果:MTT试验、细胞凋亡试验、3D肿瘤球模型及荷瘤裸鼠抗肿瘤实验结果显示T7-NP-DC与T7-NP-D、NP-DC、DTX相比抗肿瘤作用更强。结论CUR联合DTX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的激活而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的发生。DTX联合CUR诱导的自噬可能对食管癌细胞的生长呈一种保护作用,DTX、CUR联合自噬抑制剂3MA后可进一步抗食管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为食管癌的治疗方法提供新的选择。新型靶向纳米药物T7-CM-β-CD-PEI-PEG-DTX/CUR可同时有效负载中药CUR和化疗药物DTX,并靶向运送至TfR高表达的肿瘤组织部位,在肿瘤弱酸性环境中快速释放DTX和CUR,发挥协同抗肿瘤的作用,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应用前景。
朱雄杰[6](2021)在《壳聚糖纳米载体携带多西紫杉醇和姜黄素治疗肺癌的疗效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研究背景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形式,5年生存率不到20%。尽管目前在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经达到晚期或广泛转移,预后仍然很差。其中,药物选择的局限性制约了肺癌的治疗。近年来,肺癌治疗的研究得到了更深一步的探索,其中纳米药物研究和免疫治疗研究受到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部分研究结果的临床转换也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传统化疗药物所致的严重毒副作用不仅可通过纳米载体的运送明显减弱,还能借助于纳米载体本身的被动靶向作用将所携带的化疗药物富集在病变组织,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不仅如此,相比于传统的化疗药物,纳米载体还能借助于其自身的物理特性(包括形状、尺寸、电荷、疏水性和化学成分),精确调控药物在组织中的渗透性和药物释放效率。肿瘤抑制性免疫微环境作为一个越来越被关注的领域,在肿瘤治疗耐药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更多的研究工作开始专注于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同时携带有传统化疗药物-多西他赛和中草药提取物-姜黄素的新型纳米载体在肺癌中的协同抗肿瘤作用。二、研究方法1、材料的合成和表征通过化学方法依次合成纳米复合物胶束CMCS-BAPE(CB),载单药纳米胶束 CMCS-BAPE-CUR(CB-C)、载单药纳米胶束 CMCS-BAPE-DTX(CB-D)、载双药纳米胶束CMCS-BAPE-DTX/CUR(CB-DC)和具有靶向的载双药纳米胶束T7-CMCS-BAPE-DTX/CUR(CBT-DC)。随后通过核磁氢谱(1HNMR)、红外光谱(FITR)、动态散射光(DLS)和投射电镜对对其进行表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紫外光谱(UV-Vis)对多西他赛(DTX)和姜黄素(CUR)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评估。2、纳米药物体内外摄取及抗瘤效果的探索通过共聚焦和细胞流式观察纳米载体在肺癌细胞和体内移植瘤中的摄取程度;通过CCK-8和流式细胞术探索纳米药物在体外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并通过体内移植瘤进一步验证纳米药物的抗瘤效果。3、纳米药物在体内免疫调节作用的探索构建荷CMT-64肺癌的C57bl/6j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药物,24小时后,获取小鼠皮下移植瘤并分成两份,一份用来固定做免疫组化(IHC),随后包埋,切片,烤片、脱蜡、水化、封闭、孵一抗、孵二抗、DAB显色、苏木素复染等一系列操作检测肿瘤组织中的主要免疫细胞;另一部分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含量,通过制备单细胞悬液,封闭、孵表面蛋白一抗、通透、孵膜内蛋白一抗等一系列操作对肿瘤组织内的主要免疫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和调节性T细胞(Treg)进行标记并检测。三、结果4、纳米药物的成功合成和表征成功合成具有靶向作用的纳米药物(CBT-DC),其粒径约为100-150nm。1H NMR结果显示化学位移3.90-4.20 ppm质子峰归属为羧甲基壳聚糖的O-CH2-C=O结构,化学位移6.89-7.76 ppm归属为苯硼酸频哪醇酯上苯环上和频哪醇酯上的质子峰,说明该疏水端成功实现与羧甲基壳聚糖的偶联作用。化学位移4.3-1.1 ppm之间有多个峰为T7肽的一系列质子峰,证明CMCS-BAPE-T7的成功合成。在红外光谱图中,与CMCS相比,CMCS-BAPE上3440-3300 cm-1处游离伯酰胺键、2900-2850 cm-1处烷烃主要特征峰、1650-1500 cm-1苯环骨架振动峰VC=C以及1250-1000 cm-1芳香氢面内弯曲振动峰β=C-H均有所加强,说明苯硼酸频哪醇酯与羧甲基壳聚糖通过酰胺键实现偶联。在纳米载体中,DTX和CUR的载药率分别为7.82%和6.48%。5、纳米药物优越的体内外摄取和抗瘤效果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到带有Cy5.5的CBT相对于Cy5.5的CB具有明显的细胞摄取能力,并在体内皮下移植瘤中进一步验证了 CBT较CB具有更好的肿瘤摄取能力。通过CCK-8和流式细胞凋亡术观察到CBT-DC相比于游离药物DTX、CUR和载单药纳米药物CB-D和无靶向能力的载双药纳米药物CB-DC具有更优越的抗瘤效果。在体内皮下移植瘤实验中,我们通过尾静脉注射药物后,CBT-DC能更加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相对于游离单药DTX和CUR,载双药的纳米药物CB-DC也具有更好的抗瘤效果。6、载双药纳米药物CBT-DC改善肿瘤的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在具备完整免疫系统的C57bl/6j小鼠中,按照既定的分组进行纳米药物的注射之后。首先,通过ELISA检测血液中的细胞因子IL-2和IL-10,观察到IL-2无明显变化,而IL-10在CBT-DC组则明显减少,与M2型巨噬细胞呈正相关的IL-10的减少说明CBT-DC能够有效减少它的含量,对抑制肿瘤免疫的不利因素能够得到有效的抑制。随后,在IHC和FCM对肿瘤组织中免疫细胞含量进行分析时,IHC结果显示NK细胞在CBT-DC组中明显升高,Treg细胞则是减少的;FCM结果与IHC略有不同的是,虽然CD4+和CD8+T细胞和Treg细胞无明显的变化,但是MDSC细胞明显减少,三者结果都表明CBT-DC能够减少免疫抑制性细胞的含量的同时,还能明显提高NK细胞的含量。四、讨论通过材料的合成及其验证和物理表征的鉴定,我们获得了一种新型的T7靶向的携带双药的纳米药物-CBT-DC。经过TEM和DLS检测确定CBT-DC为一种直径约为100-150nm的规则圆球形纳米颗粒,其中DTX和CUR的载药率分别达到了 7.82%和6.48%。在体内外的实验中均证实了纳米载体优越的肿瘤靶向功能,并验证了 CBT-DC优于游离单药的抗瘤效果。最后,更进一步探讨了 CBT-DC在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中的调节作用,证实其能通过抑制免疫抑制性微细胞Treg和MDSC的含量,并提高NK细胞的浸润达到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效果。
睢曦航[7](2021)在《胞内微环境分级响应性喜树碱纳米前药的构建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具有精准响应胞内微环境选择性活化的纳米前药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利用开环聚合反应来合成聚乙二醇-聚赖氨酸(PEG-PLys)的两亲性二嵌段共聚物,继而通过氧化还原响应性二硫键将赖氨酸的γ末端氨基与喜树碱(CPT)偶联,最终将PLys的剩余氨基转化成羧基。核-壳结构前药纳米胶束可以通过两亲性共聚物的自组装获得,其特征在于具有CPT连接的PLys片段作为内核,而PEG片段作为外壳。此外,借助产生的羧基使无机CaPO3沉淀在核上。1.PEG-PLys(ss-CPT&SAA)/CaP的合成与表征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PEG-PLys二嵌段共聚物,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验证结构的正确性并计算出PLys的聚合度为60。随后依次将小分子喜树碱前药(CPT-ss-OH)和丁二酸酐(SAA)反应至赖氨酸单元的γ末端胺,制备出两亲性聚合物PEG-PLys(ss-CPT&SAA),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验证结构正确,随后将Ca、Mn、P沉淀在PEG-PLys(ss-CPT&SAA)核上,随后的研究证实了均匀的纳米级粒子形成,其流体动力学直径约为63.0 nm,电位接近电中性,且具有出色的胶体稳定性,溶血实验表明当该纳米前药浓度达到1 mg/m L时,溶血率低于3%,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PEG-PLys(ss-CPT&SAA)/CaP性能研究分级响应性纳米前药具有依次响应肿瘤细胞内微环境的功能:1)对纳米前药的释药条件进行了探究,在依次响应酸性环境和GSH环境后,CPT可以在24 h内释放完全,这是由于二硫键对胞浆区的还原环境有反应,反观条件缺失时,CPT的释放量不足10%;2)无机CaPO3沉淀物不仅可以将内部有效载荷从过早反应中排除,而且还可以迅速溶解在酸性溶酶体室中,从而引起渗透压升高促进前药向胞质的转运,溶酶体逃逸实验观测到大量纳米前药逃离溶酶体,8 h后纳米前药与溶酶体的共定位系数仅为0.25;3)优秀的内核保护能力加促进转运功能使得PEG-PLys(ss-CPT&SAA)/CaP可以更加有效的将内部负载递送至细胞核内,检测到核内CPT浓度为无CaP组的4.9倍。3.体外抑癌能力评价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分级响应性纳米前药的IC50值约为1.1μM,仅为无CaP组的1/4,表现出与核内药物水平一致的结果,在CaP层的作用下,纳米前药最终导致了更强的细胞毒性,这预示着作为治疗各种顽固性肿瘤的精确疗法的繁荣的可及性。
于颖[8](2021)在《ROS响应性纳米药物用于协同增强肿瘤放化疗的研究》文中认为多种癌症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光动力治疗、光热治疗等。然而,反复多次的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临床上大多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治疗的方案。迄今为止,化疗和放射治疗仍然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方式,尤其是放化疗联合治疗已经成为许多实体肿瘤治疗的标准治疗范式。然而,联合疗法严重的副作用极大地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纳米载药系统已成为一种理想的癌症诊断和治疗载体,为药物递送提供了一种高效、安全的途径。疏水性的聚硫化丙烯(Polypropylene sulfide,PPS)在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氧化作用下可以生成具有亚砜结构的亲水性化合物。本研究中以PPS为疏水段,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为亲水段,合成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并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得到水溶性聚合物纳米胶束HA-PPS,构建了一个ROS敏感的纳米载体平台。随后,利用疏水作用将广谱化疗药物阿霉素(DOX)装载到纳米胶束内核中,共同构成了多功能的智能纳米药物HA-PPS@DOX。联合放疗作用时,纳米载体中疏水段PPS可被产生的ROS氧化而转变为含有亚砜结构的亲水性化合物,触发纳米胶束的解体进而释放出DOX。结构表征结果显示,HA-PPS@DOX为粒径227 nm的球形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及稳定性,在氧化环境中响应性的药物释放率可达78.01%。体外细胞学研究中,通过细胞摄取实验、溶酶体共定位实验、DNA链损伤实验、放疗增敏实验及细胞毒性实验探究了纳米药物在细胞中的释放与作用机制。HA-PPS@DOX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吞进细胞的HA-PPS@DOX在γ射线照射下可以释放出DOX,进入细胞核后发挥药效。同时,作为放疗增敏剂,DOX进一步增强了放疗对细胞DNA的损伤效果。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游离DOX,使用纳米药物HA-PPS@DOX联合放疗的最大半致死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从2.316下降至0.824μg/m L,初步表现出HA-PPS@DOX在同步放化疗中的显着成效;另外,在克隆形成实验中,DOX经纳米载体HA-PPS负载后,放疗增敏比(Sensitization Enhancement Ratio,SER)值由1.66提高到1.78,进一步印证该策略在协同增强放化疗中的可行性。体内研究中,通过生物分布实验和体内抑瘤实验探究了纳米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被动靶向蓄积及其放化疗联合作用疗效。HA-PPS@DOX纳米药物在静脉注射后经血液循环到达肿瘤部位,并通过增强渗透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实现在肿瘤部位的蓄积。相比于游离DOX,HA-PPS@DOX纳米药物的蓄积量和滞留时间均有所提高。在肿瘤原位进行HA-PPS@DOX与放疗的联合治疗的结果表明,采用此同步放化疗策略可实现70.4%的抑瘤率,并且不会伤及动物正常的组织器官和健康状况,充分体现了HA-PPS@DOX联合放疗在协同增强放化疗中的抗肿瘤潜力。
李文哲[9](2021)在《新型多功能纳米载体用于药物/基因的靶向传递》文中认为随着纳米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众多纳米载体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或药物治疗。然而,现有的基因/药物递送载体存在制备复杂、成本较高、靶向性低等缺陷,亟需解决。本论文中,我们构建了基于聚多巴胺的双靶向纳米基因递送平台以及基于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具有p H响应性的药物递送平台以解决上述问题。开展两项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结合睡美人转座子的功能化PDA/DEX-PEI@HA纳米颗粒递送CRISPR/Cas9系统用于基因治疗。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将CRISPR/Cas9系统与睡美人转座子(SB)进行重组,获得了重组质粒p T2Sp Cas9。同时,以聚多巴胺(PDA)为载体,聚乙烯亚胺(PEI)为基因吸附位点,透明质酸(HA)为靶头,地塞米松(DEX)为核定位信号(NLS)构建PDA/DEXPEI@HA(PDPH)纳米颗粒用于CRISPR/Cas9的靶向递送。粒度分析结果显示,PDPH/p T2Sp Cas9-Nanog的粒径为125 nm左右。在细胞水平上,PDPH能有效地将p DNA递送到细胞内并深入细胞核。与PEI相比,PDPH的细胞毒性可以忽略不计。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转染PDPH/p T2Sp Cas9-Nanog/SB11后,He La细胞中的Nanog蛋白被敲除,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明显减少。PCR结果证实了睡美人转座子成功将CRISPR/Cas9系统整合至细胞基因组内。(2)腙键连接的DOX-PEG-FA非共价修饰纳米氧化石墨烯用于靶向药物递送。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制备了DOX-hyd-PEG-FA聚合物。通过π-π共轭及疏水作用,将聚合物负载于NGO表面得到NGO@DOX-hyd-PEG-FA纳米药物。纳米药物中的PEG可显着提高NGO的生物相容性。FA通过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的叶酸受体提高纳米药物的内化率。在肿瘤的弱酸性环境中,纳米药物中的腙键被分解,造成DOX在肿瘤部位的大量释放。研究结果表明,NGO@DOX-hyd-PEG-FA的粒径为150 nm左右,载药量超过100%。对NGO@DOX-hyd-PEG-FA的药物释放行为、细胞摄取能力、细胞内分布情况以及体外细胞毒性进行考察,结果证明NGO@DOX-hyd-PEG-FA纳米药物对肿瘤细胞具有主动靶向性,在肿瘤的微酸性环境下能够大量释放抗癌药物,有效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宋港[10](2021)在《肿瘤细胞外pH调控电荷反转型纳米制剂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pH响应性纳米药物通常基于肿瘤微环境中链段发生亲疏水转变或弱化学键的断裂从而释放药物,其缺陷是无法促进肿瘤细胞对纳米药物的内吞,影响药物的发挥。利用肿瘤区域和细胞内弱酸性微环境特征,设计表面电荷可反转的纳米药物,即纳米药物在血液循环中呈现电中性或电负性,稳定性高,血液循环时间长,而在肿瘤细胞间质弱酸性环境中,纳米药物表面电势转变为正电性,从而提高药物被肿瘤细胞内吞的比例。基于此,本文设计出一种pH敏感性马来酰胺键诱导表面电势转变的纳米载体,通过化学键接或物理包裹的方式负载上传统的化疗药物,期望解决传统药物制剂在溶解度、稳定性、毒副作用及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缺陷,以及增加肿瘤组织的靶向性。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肿瘤细胞外pH调控表面电荷反转型高分子纳米载体的制备与细胞摄取性能研究。我们合成了pH敏感的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丙烯酸-2-(二甲基马来酰胺酸)乙酯(PEG45-PCL40-PAEA33-DMMA),其中PAEA33-DMMA链段为pH响应性链段,通过自组装获得pH高敏感的纳米粒子(es NP),经测定表面Zeta电位为-10 m V,粒径为180 nm左右,透射电镜(TEM)观察下,纳米粒呈类球形结构且分散均匀、表面光滑。合成非pH敏感的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丙烯酸-2-(丁二酰胺酸)乙酯(PEG45-PCL40-PAEA33-SA),用于自组装获得pH非敏感的纳米粒子(is NP)作为对照。调节pH从7.4-6.8,观察到es NP发生了电荷反转的行为,Zeta电位为10m V左右,而is NP电位几乎没变化;用荧光素标记纳米粒,与人肺癌A549细胞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在pH 7.4时,es NP的细胞摄取与is NP的几乎相同,而在pH6.8时,es NP的细胞摄取量明显增加,是is NP的6倍左右。第二部分:pH敏感型新藤黄酸纳米制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以PEG45-PCL40-PAEA33-DMMA为载体,包裹抗肿瘤药物新藤黄酸(GNA),自组装得到新藤黄酸抗肿瘤纳米药物es NP-GNA。所制备的纳米药物载药量为8.2±0.18%,研究肝癌Hep G2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结果表明,es NP-GNA组细胞摄取量为is NP-GNA组的3倍左右;MTT实验结果表明,对于es NP-GNA在16μg·m L-1以下浓度,pH为7.4时,纳米药物对细胞无明显作用,在pH为6.5时,抑制作用明显,IC50为4.137±0.04μg·m L-1,并且相比游离药物有更强的细胞毒性,表明制备的pH响应性纳米药物对肿瘤细胞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第三部分:pH与氧化还原双重响应性的Pt(IV)纳米前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聚合物PEG45-PCL40-PAEA33-DMMA通过AEA结构单元的氨基负载Pt(IV),通过自组装,制备出pH与氧化还原双重响应性的Pt(IV)纳米前药es NP-Pt。ICP-MS和Zeta电位测定结果表明,该纳米前药不仅具有还原响应的顺铂释放行为,而且具有电荷反转的特征,弱酸性条件下,肿瘤细胞摄取明显增加:在pH 7.4时,es NP-Pt的细胞摄取与is NP-Pt的几乎相同,而在pH6.8时,es NP-Pt的细胞摄取量是is NP-Pt的2.4倍,es NP-Pt(is NP-Pt)在10 mmo L GSH的刺激下,顺铂释放总量增加了6倍,验证了纳米粒的GSH触发释放顺铂的特性;MTT实验结果表明,pH 6.8时,es NP-Pt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显着高于游离顺铂。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肿瘤微环境调控电荷反转型纳米载体具有一些优势:如对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毒性;减少血液循环中的非特异性摄取,增强肿瘤细胞外pH响应诱导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摄取;改善细胞内药物对肿瘤细胞的转运,细胞质还原条件触发释放顺铂药物;克服传统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大、水溶性差等缺陷,增强了药物靶向性,从而提高药物疗效等,这些优势使得纳米载体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
二、纳米载体肝靶向纳米药物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载体肝靶向纳米药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聚合物纳米药物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最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治疗 |
1.1 抗肿瘤烷化剂——替莫唑胺 |
1.2 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 |
1.3 抗肿瘤抗代谢药物——甲氨蝶呤 |
1.4 植物类抗肿瘤药物——紫杉醇 |
1.5 其他类药物 |
2 基因治疗 |
3 免疫治疗 |
4 其他治疗 |
5 协同治疗 |
6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纳米载体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 |
7 结语与展望 |
(2)负载芬戈莫德智能型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其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甲状腺癌及其治疗现状 |
1.2 芬戈莫德(fingolimod,FTY720)与癌症治疗 |
1.3 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课题设计与研究内容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FTY720@T7-SF-Se NPs pH响应纳米载体的构建和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FTY720@T7-SF-Se NPs pH响应纳米载体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FTY720@PFP/T7-NBs超声响应纳米泡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FTY720@PFP/T7-NBs超声响应纳米泡的显影及抗肿瘤功效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3)氯喹协同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抗骨肉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骨肉瘤概述 |
2.2 骨肉瘤的治疗 |
2.2.1 化疗 |
2.2.2 手术治疗 |
2.2.3 放疗 |
2.2.4 免疫治疗 |
2.2.5 分子靶向治疗 |
2.2.6 其他治疗 |
2.2.7 骨肉瘤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
2.3 抗肿瘤纳米药物 |
2.3.1 纳米药物概述 |
2.3.2 用于肿瘤诊断与治疗的常见纳米药物载体 |
2.3.3 纳米药物体内输送所面临的多重关键挑战 |
2.3.4 CAPIR级联 |
2.4 氯喹的抗肿瘤机制研究 |
2.4.1 自噬抑制作用 |
2.4.2 肿瘤血管正常化作用 |
2.4.3 降低纳米药物的肝脏清除作用 |
2.4.4 其他抗肿瘤机制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1.1 主要试剂与药品 |
3.1.2 主要仪器与器材 |
3.2 共聚物mPEG_(113)-P(Phe-co-Cys)的制备与表征 |
3.2.1 聚乙二醇单甲醚端氨基化 |
3.2.2 NCA的合成与纯化 |
3.2.3 共聚物mPEG_(113)-P(Phe-co-Cys)的合成 |
3.2.4 基本表征 |
3.2.5 NGs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分析 |
3.3 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3.3.1 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的制备 |
3.3.2 NGs/Dox的基本表征 |
3.4 NGs/Dox的体外释放 |
3.4.1 体外阿霉素累积释放曲线 |
3.4.2 细胞内的释放过程 |
3.5 氯喹联合NGs/Dox抗骨肉瘤的体外效果评价 |
3.5.1 NGs/Dox的体外细胞毒性 |
3.5.2 氯喹的体外细胞毒性 |
3.5.3 氯喹联合NGs/Dox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
3.6 氯喹发挥协同抗骨肉瘤作用的机制 |
3.6.1 氯喹对于肿瘤细胞摄取NGs/Dox的作用 |
3.6.2 NGs/Dox的溶酶体逃逸 |
3.6.3 氯喹自噬抑制作用的表征 |
3.7 NGs/Dox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测定 |
3.8 骨肉瘤荷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
3.8.1 K7M2 皮下肿瘤模型 |
3.8.2 143B原位瘤模型 |
3.9 NGs/Dox的组织分布 |
3.10 氯喹协同NGs/Dox的抑瘤效果评价及体内生物安全性分析 |
3.10.1 血清学检测 |
3.10.2 组织病理学 |
3.10.3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
3.11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共聚物mPEG_(113)-P(Phe-co-Cys)的表征 |
4.2 NGs的稳定性、还原响应性和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 |
4.3 NGs/Dox的基本表征 |
4.4 NGs/Dox的体外阿霉素释放 |
4.5 氯喹联合NGs/Dox抗骨肉瘤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
4.5.1 NGs/Dox的体外细胞毒性 |
4.5.2 氯喹的体外细胞毒性 |
4.5.3 氯喹联合NGs/Dox抗骨肉瘤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
4.6 氯喹发挥协同抗骨肉瘤作用的机制 |
4.6.1 NGs/Dox的肿瘤细胞摄取 |
4.6.2 NGs/Dox的溶酶体逃逸 |
4.6.3 氯喹的自噬抑制作用 |
4.7 NGs/Dox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测定 |
4.8 NGs/Dox的组织分布 |
4.9 氯喹协同NGs/Dox抗骨肉瘤的效果评价 |
4.10 氯喹协同NGs/Dox的体内生物安全性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mPEG_(113)-P(Phe_(10)-co-Cys_5)的制备 |
5.2 mPEG_(113)-P(Phe_(10)-co-Cys_5)的表征 |
5.2.1 NGs的稳定性 |
5.2.2 NGs的还原响应性 |
5.2.3 NGs的体外生物相容性 |
5.3 体外阿霉素的包装、释放与细胞摄取 |
5.3.1 体外阿霉素的包装 |
5.3.2 NGs/Dox的体外阿霉素释放与细胞摄取 |
5.4 NGs/Dox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组织分布 |
5.5 氯喹协同NGs/Dox对骨肉瘤的抑制作用 |
5.6 氯喹协同NGs/Dox抗骨肉瘤的减毒效果和体内安全性 |
5.7 氯喹的抗骨肉瘤机制研究 |
第6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无载体、自靶向纳米药物同时抑制恶性骨肿瘤增殖与骨溶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肌醇六磷酸/顺铂(CPPA)纳米药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二部分 肌醇六磷酸/顺铂(CPPA)纳米药物体外骨靶向及抑制肿瘤增殖和破骨分化性能的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三部分 肌醇六磷酸/顺铂(CPPA)纳米药物体内治疗恶性骨肿瘤及抑制骨溶蚀的研究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实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恶性骨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5)负载双药的新型T7靶向纳米体系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姜黄素联合多西他赛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姜黄素联合多西他赛对食管鳞癌细胞凋亡、自噬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姜黄素联合多西他赛在体内对食管鳞癌的抗肿瘤作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章 靶向纳米药物T7-CM-β-CD-PEI-PEG-DTX/CUR的合成与表征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4 讨论 |
第六章 纳米载药体系的靶向性和安全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4 讨论 |
第七章 靶向纳米药物体内外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3 实验结果 |
7.4 讨论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存在问题及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壳聚糖纳米载体携带多西紫杉醇和姜黄素治疗肺癌的疗效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肺癌的研究现状 |
1.2 纳米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
1.3 肿瘤的免疫抑制性微环境 |
1.4 纳米载体CMCS-BAPE-T7-DTX/CUR简介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西他赛联合姜黄素对肺癌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第三章 纳米药物CBT-DC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5 讨论 |
第四章 纳米载药体系体外抗肿瘤活性及生物安全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第一节 纳米药物抗肿瘤活性的体外研究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2.4 讨论 |
第二节 纳米药物的肿瘤靶向性和生物安全性的体外研究 |
4.3.1 实验材料 |
4.3.2 实验方法 |
4.3.3 实验结果 |
4.3.4 讨论 |
第五章 纳米载药体系体内抗肿瘤活性及生物安全性的研究 |
5.1 引言 |
第一节 纳米药物抗肿瘤活性的体内研究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实验结果 |
5.2.4 讨论 |
第二节 纳米药物的肿瘤靶向性和生物安全性的体内研究 |
5.3.1 实验材料 |
5.3.2 实验方法 |
5.3.3 实验结果 |
5.3.4 讨论 |
第六章 纳米载药体系对肿瘤免疫微环境调节作用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3 实验方法 |
6.4 实验结果 |
6.5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性及工作展望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胞内微环境分级响应性喜树碱纳米前药的构建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肿瘤及其治疗方法 |
1.2 常见纳米载体类型 |
1.2.1 脂质体类纳米载体 |
1.2.2 无机物类纳米载体 |
1.2.3 聚合物胶束类纳米载体 |
1.3 肿瘤靶向性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 |
1.3.1 被动靶向型纳米载体 |
1.3.2 主动靶向型纳米载体 |
1.4 肿瘤微环境响应型纳米载体 |
1.4.1 外源性刺激响应释放型纳米载体 |
1.4.2 内源性刺激响应释放型纳米载体 |
1.5 纳米前药的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2 还原响应型前药纳米胶束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试剂及仪器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聚合物前药分子的制备 |
2.3.2 聚合物前药分子的结构检测与分析 |
2.3.3 前药纳米胶束的制备 |
2.3.4 前药纳米胶束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
2.3.5 前药纳米胶束粒径、电位及多分散指数测定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前药纳米胶束形貌 |
2.3.7 前药纳米胶束稳定性及还原响应性研究 |
2.3.8 喜树碱(CPT)HPLC标准曲线测定 |
2.3.9 前药纳米胶束载药量测定 |
2.3.10 前药纳米胶束生物相容性研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聚合物前药分子与前药纳米胶束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4.2 前药纳米胶束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
2.4.3 前药纳米胶束理化性质及形貌观察 |
2.4.4 前药纳米胶束稳定性及还原响应性分析 |
2.4.5 喜树碱(CPT)HPLC标准曲线建立 |
2.4.6 前药纳米胶束载药量测定 |
2.4.7 前药纳米胶束生物相容性分析 |
2.5 小结 |
3 分级响应型纳米前药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试剂及仪器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分级响应纳米前药的制备 |
3.3.2 分级响应纳米前药的结构检测与分析 |
3.3.3 分级响应纳米前药粒径、电位和多分散指数测定 |
3.3.4 透射电镜(TEM)观察分级响应纳米前药形貌 |
3.3.5 分级响应纳米前药稳定性及分级响应性研究 |
3.3.6 分级响应纳米前药载药量测定 |
3.3.7 分级响应纳米前药生物相容性研究 |
3.3.8 分级响应纳米前药成像能力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分级响应纳米前药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3.4.2 分级响应纳米前药理化性质及形貌观察 |
3.4.3 分级响应纳米前药稳定性及分级响应性研究 |
3.4.4 分级响应纳米前药载药量测定 |
3.4.5 分级响应纳米前药生物相容性分析 |
3.4.6 分级响应纳米前药成像能力评价 |
3.5 小结 |
4 分级响应纳米前药释药研究及体外抑癌实验 |
4.1 引言 |
4.2 试剂及仪器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体外模拟释药 |
4.3.2 细胞摄取实验 |
4.3.3 溶酶体逃逸实验 |
4.3.4 细胞核内CPT浓度检测 |
4.3.5 MTT实验测试细胞毒性 |
4.3.6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体外模拟释药情况 |
4.4.2 细胞摄取结果与分析 |
4.4.3 溶酶体逃逸结果与分析 |
4.4.4 细胞核药物水平 |
4.4.5 MTT实验测试细胞毒性分析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ROS响应性纳米药物用于协同增强肿瘤放化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癌症概述 |
1.1.1 癌症的产生及诱因 |
1.1.2 影响癌症进展的调节机制 |
1.2 癌症的治疗 |
1.2.1 手术 |
1.2.2 放疗 |
1.2.3 化疗 |
1.2.4 联合治疗 |
1.3 纳米药物用于癌症治疗 |
1.3.1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
1.3.2 纳米药物的靶向 |
1.3.3 纳米药物的释放 |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制备与表征 |
2.2.1 载体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2.2.2 纳米胶束的制备 |
2.2.3 纳米胶束性质的表征 |
2.3 体外细胞生物学评价 |
2.3.1 细胞培养 |
2.3.2 材料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 |
2.3.3 细胞内吞实验 |
2.3.4 溶酶体共定位实验 |
2.3.5 活性氧水平检测 |
2.3.6 放疗增敏效果评价实验 |
2.3.7 细胞毒性实验 |
2.3.8 细胞DNA复制实验 |
2.3.9 细胞周期实验 |
2.4 体内生物学评价 |
2.4.1 材料体内生物相容性评价 |
2.4.2 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 |
2.4.3 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 |
2.4.4 药物在肿瘤部位的蓄积 |
2.4.5 组织γ-H2AX染色 |
2.4.6 药物治疗及抑瘤效果评价 |
2.4.7 组织学评价 |
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三章 ROS响应性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其体外细胞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载体高分子的结构表征 |
3.3 纳米药物的结构及性质表征 |
3.3.1 纳米药物的粒径、形态与电荷 |
3.3.2 纳米药物的载药量 |
3.3.3 纳米药物的稳定性 |
3.4 纳米药物ROS响应性的体外探究 |
3.5 纳米药物的细胞生物学评价 |
3.5.1 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 |
3.5.2 细胞内ROS水平检测 |
3.5.3 纳米药物在细胞中的内吞 |
3.5.4 纳米药物与溶酶体的共定位 |
3.5.5 体外放疗增敏效果评价 |
3.5.6 体外放疗增敏机制探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OS响应性纳米药物的体内同步放化疗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纳米药物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
4.2.1 血常规评价 |
4.2.2 血生化评价 |
4.2.3 组织学评价 |
4.3 纳米药物的体内生物分布 |
4.4 纳米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蓄积 |
4.5 纳米药物的体内放疗增敏评价 |
4.6 纳米药物协同放疗的治疗效果评价 |
4.6.1 抑瘤效果评价 |
4.6.2 体重变化 |
4.6.3 组织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研究项目 |
(9)新型多功能纳米载体用于药物/基因的靶向传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基因治疗与基因递送 |
1.1.1 基因治疗的发展 |
1.1.2 基因递送的策略 |
1.1.3 纳米材料用于基因递送 |
1.1.4 睡美人转座子在基因治疗领域的应用 |
1.2 靶向药物治疗与靶向药物递送 |
1.2.1 靶向药物治疗的发展 |
1.2.2 靶向药物递送的策略 |
1.2.3 石墨烯的发现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
1.3 本论文的提出 |
2 睡美人转座子-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构建 |
2.1 实验方法 |
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2 PX459、pT2BH、SB11质粒的提取及鉴定 |
2.1.3 PCR扩增pT2BH质粒中的睡美人转座子序列 |
2.1.4 双酶切载体序列及PX459质粒 |
2.1.5 连接载体片段及PX459的双酶切产物 |
2.1.6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pT2SpCas9转化 |
2.1.7 pT2SpCas9的鉴定 |
2.1.8 pT2SpCas9-Nanog的制备 |
2.1.9 pT2SpCas9-Nanog的鉴定 |
2.2 实验结果 |
2.2.1 PX459、pT2BH、SB11质粒的鉴定 |
2.2.2 PCR扩增睡美人转座子序列 |
2.2.3 双酶切载体序列及PX459质粒 |
2.2.4 pT2SpCas9的鉴定 |
2.2.5 pT2SpCas9-Nanog的鉴定 |
2.3 本章小结 |
3 PDA/DEX-PEI@HA/pT2Sp Cas9-Nanog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2 PDA/DEX-PEI@HA/pT2SpCas9-Nanog纳米颗粒的制备 |
3.1.3 PDA/DEX-PEI@HA纳米颗粒的红外光谱测试 |
3.1.4 PDA/DEX-PEI@HA/pT2SpCas9-Nanog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测试 |
3.1.5 PDA/DEX-PEI@HA/pT2SpCas9-Nanog纳米颗粒的凝胶缓滞测试 |
3.1.6 PDA/DEX-PEI@HA/pT2SpCas9-Nanog纳米颗粒的粒径电位测试 |
3.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PDA/DEX-PEI@HA纳米颗粒的红外光谱测试 |
3.2.2 PDA/DEX-PEI@HA/pT2SpCas9-Nanog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测试 |
3.2.3 PDA/DEX-PEI@HA/pT2SpCas9-Nanog纳米颗粒的凝胶缓滞测试 |
3.2.4 PDA/DEX-PEI@HA/pT2SpCas9-Nanog纳米颗粒的粒径电位测试 |
3.3 本章小结 |
4 PDA/DEX-PEI@HA/pT2SpCas9-Nanog纳米颗粒的细胞学评价 |
4.1 实验方法 |
4.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2 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 |
4.1.3 纳米颗粒的转染效率 |
4.1.4 纳米颗粒的细胞内分布 |
4.1.5 纳米颗粒转染的靶向抑制 |
4.1.6 细胞划痕实验 |
4.1.7 Western Blot检测Nanog蛋白 |
4.1.8 基因组PCR |
4.1.9 细胞培养 |
4.1.10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2.1 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 |
4.2.2 纳米颗粒的转染效率 |
4.2.3 纳米颗粒的细胞内分布 |
4.2.4 纳米颗粒转染的靶向抑制 |
4.2.5 细胞划痕实验 |
4.2.6 Western Blot检测Nanog蛋白 |
4.2.7 基因组PCR |
4.3 本章小结 |
5 NGO@DOX-hyd-PEG-FA纳米药物的制备及表征 |
5.1 实验方法 |
5.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1.2 NGO的制备 |
5.1.3 NGO@DOX-hyd-PEG-FA纳米药物的制备 |
5.1.4 对照组纳米药物的制备 |
5.1.5 NGO@DOX-hyd-PEG-FA纳米药物的表征 |
5.1.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5.1.7 NGO@DOX-hyd-PEG-FA的载药量测试 |
5.1.8 NGO@DOX-hyd-PEG-FA的药物释放 |
5.1.9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2.1 NGO的表征 |
5.2.2 DOX-hyd-PEG-FA的表征 |
5.2.3 NGO@DOX-hyd-PEG-FA的表征 |
5.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5.2.5 NGO@DOX-hyd-PEG-FA的载药率测试 |
5.2.6 NGO@DOX-hyd-PEG-FA的药物释放 |
5.3 本章小结 |
6 NGO@DOX-hyd-PEG-FA纳米药物的细胞学研究 |
6.1 实验方法 |
6.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1.2 纳米药物的细胞毒性 |
6.1.3 纳米药物的细胞摄取 |
6.1.4 纳米药物的细胞内分布 |
6.1.5 纳米药物的内吞机制 |
6.1.6 细胞培养 |
6.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6.2 实验结果 |
6.2.1 纳米药物的细胞毒性 |
6.2.2 纳米药物的细胞摄取 |
6.2.3 纳米药物的细胞内分布 |
6.2.4 纳米药物的内吞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肿瘤细胞外pH调控电荷反转型纳米制剂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肿瘤细胞外pH调控电荷反转型高分子纳米载体的构建与细胞摄取性能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主要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丙烯酸-2-(叔丁氧羰基氨基)乙醇(BocAEA)的合成 |
2.1.1 2-(叔丁氧基氨基)乙醇的合成 |
2.1.2 Boc AEA的合成 |
2.2 合成PEG_(45)-PCL_(40)-Br |
2.3 PEG_(45)-PCL_(40)-PAEA33 的合成 |
2.3.1 PEG_(45)-PCL_(40)-PBoc AEA的合成 |
2.3.2 PEG_(45)-PCL_(40)-PAEA_(33)的合成 |
2.4 PEG_(45)-PCL_(40)-PAEA_(33)-DMMA(PAEA_(33)-SA)的合成. |
2.5 荧光标识PEG_(45)-PCL_(40)-PAEA_(33)-DMMA/SA的制备 |
2.6 纳米粒子的自组装 |
2.7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TEM) |
2.8 纳米粒子粒径?电位测定 |
2.9 细胞摄取性能研究 |
2.9.1 细胞培养 |
2.9.2 流式细胞仪检测 |
2.9.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BocAEA的结构表征 |
3.2 PEG_(45)-PCL_(40)-Br的结构表征 |
3.3 PEG_(45)-PCL_(40)-PAEA_(33)的结构表征 |
3.4 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3.5 荧光标记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
3.6 GPC表征 |
3.7 纳米粒子表征 |
3.8 细胞摄取实验结果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pH响应性新藤黄酸纳米药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性能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主要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新藤黄酸纳米药物的制备 |
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 |
2.3 电位?粒径表征 |
2.4 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
2.5 稳定性考察 |
2.6 制备工艺重现性 |
2.7 新藤黄酸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7.1 色谱条件 |
2.7.2 新藤黄酸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2.7.3 专属性考察 |
2.7.4 线性关系考察 |
2.7.5 精密度试验 |
2.7.6 重复性试验 |
2.7.7 稳定性试验 |
2.8 纳米粒体外释放行为考察 |
2.9 细胞培养 |
2.10 载新藤黄酸纳米粒细胞定量摄取研究 |
2.10.1 母液的配制 |
2.10.2 细胞裂解样品的前处理 |
2.10.3 标曲的建立 |
2.10.4 细胞蛋白浓度的测定 |
2.10.5 细胞内GNA含量的测定 |
2.11 细胞毒性实验 |
2.12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新藤黄酸纳米药物的制备 |
3.2 体外分析方法学考察 |
3.2.1 专属性实验 |
3.2.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3 精密度试验 |
3.2.4 重复性试验 |
3.2.5 稳定性实验 |
3.3 纳米粒的体外释放 |
3.4 细胞定量摄取 |
3.5 细胞毒性实验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H与氧化还原双重响应性顺铂纳米前药的构建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主要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pH与氧化还原双重响应性Pt(IV)纳米前药的合成 |
2.2 pH与氧化还原双重响应性Pt(IV)纳米前药的自组装 |
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 |
2.4 粒径和Zeta电位的测定 |
2.5 纳米粒体外释放行为考察 |
2.6 纳米粒细胞定量摄取研究 |
2.7 细胞毒性实验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纳米粒的形貌?粒径表征 |
3.2 纳米粒的电荷转变性能 |
3.3 纳米粒体外释放性能和机理 |
3.4 细胞对纳米粒子的摄取 |
3.5 细胞毒性 |
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藤黄酸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纳米载体肝靶向纳米药物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聚合物纳米药物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最新研究进展[J]. 孙雅静,王一斌,刘艳杰,邹艳,郑蒙,师冰洋.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1(07)
- [2]负载芬戈莫德智能型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其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邹湘才. 南方医科大学, 2021(02)
- [3]氯喹协同载阿霉素还原响应性纳米凝胶抗骨肉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邱仁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4]无载体、自靶向纳米药物同时抑制恶性骨肿瘤增殖与骨溶蚀的研究[D]. 李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负载双药的新型T7靶向纳米体系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与机制研究[D]. 邓恋. 南方医科大学, 2021(02)
- [6]壳聚糖纳米载体携带多西紫杉醇和姜黄素治疗肺癌的疗效和机制研究[D]. 朱雄杰. 南方医科大学, 2021(02)
- [7]胞内微环境分级响应性喜树碱纳米前药的构建与评价[D]. 睢曦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ROS响应性纳米药物用于协同增强肿瘤放化疗的研究[D]. 于颖.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9]新型多功能纳米载体用于药物/基因的靶向传递[D]. 李文哲.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10]肿瘤细胞外pH调控电荷反转型纳米制剂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D]. 宋港.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