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利水电工程预算自动化软件系统决策模型建立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马皓宇[1](2021)在《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库多目标精细优化调度及决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梯级水库作为开发与利用水能资源这一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工程措施,通过对一段时期内入库径流实施有计划调蓄,梯级水库可实现洪旱灾害的防范抵御、水电企业的效益增长、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等多方面重大任务。并且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清洁能源消纳的鼓励政策,水能资源支持的水电行业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变的关键。目前随着乌江、雅砻江、金沙江等十三大水电基地建设的逐步完成,我国各个流域内梯级水库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水电事业发展的重心由工程建设转至运行管理,而智慧水利这一概念的提出及先行先试工作的开展,更是凸显了强化以梯级水库为代表的水利工程设施的调度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因此亟需开展梯级水库的多目标优化调度及决策方法的研究,以期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与工程背景下,编制以最大化梯级水库系统的水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调度方案,有效协调梯级系统的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等多个目标,满足新形势下各行业部门对水资源的相关诉求。本文充分考虑梯级水库优化调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这两方面,针对短期单目标与中长期多目标的优化调度问题,重点考虑精细化调度、“维数灾”处理、多目标调度及多属性决策等难题,基于数学规划、概率统计、智能优化、并行加速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对短期和中长期优化调度的模型构建、求解算法改进及调度方案决策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如下的主要成果:(1)梯级水电站精细化日发电计划制定。针对传统模式下水电站的优化出力计算不够准确,进而导致调度方案在实际实行中出现偏差的不合理情况,将各时段各电站内投运机组的台数、组合及负荷与流量的优化分配纳入考虑,构建厂间-厂内一体化调度的精细优化调度模型,实现梯级电站间与各个电站内的水能资源优化分配方式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提出求解嵌套优化模型的嵌套多维动态规划算法,并通过雅砻江流域的锦西-锦东梯级系统的实例研究,验证所构建的精细优化模型与求解算法的优越性。(2)基于内存占用缩减和GPU并行加速的求解算法性能优化。针对嵌套动态规划在求解精细优化调度模型中出现的严重“维数灾”—计算任务与内存占用量均呈指数型增长,利用数据压缩与数据库技术实现程序占用内存的有效缩减,通过OpenACC标准下的GPU并行大幅提升算法的计算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维数灾”的改进嵌套动态规划,监测优化策略引入前后的程序运行的内存占用量与计算时长的变化以验证改进策略的效果。(3)构建新型多目标进化算法LMPSO并应用于实际梯调问题。针对多目标降维成单目标这一处理方式的缺陷,以及经典MOEAs在处理大规模高维多目标问题上性能不足的问题,引入算法的性能评价指标—超体积指标作为个体选择标准,采用问题变换策略降低搜索空间维数;由此有效降低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的求解难度,并以SMPSO为基础设计LMPSO,将改进后方法运用在雅砻江的三库联合调度,由此验证算法在面对多目标优化调度的高维难题上相比于其它方法的计算优势。(4)对传统区间数灰靶模型进行改进并应用于最佳均衡方案决策。考虑到梯级水库入流过程的预报存在误差,通过区间数表示调度方案的各维指标值更为合理,故选择引入区间数理论的灰靶决策模型进行调度方案决策;在传统区间数灰靶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基于集值理论的权重向量确定方式与基于多维度联合抽样的期望贴近度计算策略,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模型;分别利用标准决策模型与改进模型实现雅砻江梯级水库系统的多属性方案决策,通过结果对比验证改进方法对区间数的处理更为合理,能有效避免计算过程中的信息失真。
张欣[2](2021)在《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灌浆生产执行管控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坝水利工程作为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有利于调节河流径流,改善库区气候,也可以用于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重大工程。然而,大坝水利工程的体量一般很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在水利水电建设工程中,灌浆工程是地基防渗和加固的重要工程措施,同时也是许多地下工程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防渗能力的技术手段。随着大坝水利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多变,对灌浆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灌浆工程技术的进步并不快,基本处于半机械化阶段,属于劳动密集型作业。并且灌浆工程施工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同时,由于灌浆工程的隐蔽性,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不能直接观测,难以有效地进行管理和控制,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本文针对大坝工程基础建设中的灌浆工程开展研究,运用工业互联网、云技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探索灌浆工程智能化建设方案,以保证灌浆工程更好地运行和实施,提高灌浆工程生产管控水平,为灌浆工程质量提供保障,有利于更好地保证疫情常态化时期的“水安全”,打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制约”,高效地利用我国有限的“水财富”,具有重大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首先从灌浆工程的生产工艺、生产组织结构、生产设备设施等当前生产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灌浆工程的特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定了系统的主要建设需求和目标,结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从系统角度提出了符合水利水电行业“数字大坝”、“智能大坝”建设要求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灌浆生产管控系统”总体架构。其次,基于上述系统总体架构,构建了满足透明施工、信息化管理、实时管控等要求的现场管控系统,将灌浆生产中的工序、工艺、物料、物流、生产过程纳入实时管控。使用数据库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设计方法搭建了现场的数据库,并通过研究灌浆现场网络建设需求和常用工业现场通信技术,设计了符合自动化、网络协同、智能化要求的现场网络通信架构,为相关研究和应用奠定网络层的基础,详细阐述了通信协议和数据采集方法。再其次,基于上述系统总体架构,对关键性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具体包括:通过研究灌浆工艺参数智能感知技术,基于设备互联互通实现多源信息融合的智能感知,使系统具有智能化水平更高的感知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通过研究灌浆工艺和专家系统技术,给出了灌浆工艺知识定义方法和灌浆知识获取方法,构建了灌浆工艺专家知识库,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灌浆工艺需求,同时支撑灌浆工艺技术的迭代进步,并为灌浆工艺方案决策提供了思路;通过研究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概念,综合考虑灌浆工程灌前、灌中、灌后三个时间维度的管理内容,将智能预测、智能决策等先进技术融入其中,提出了灌浆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促进灌浆工程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的进一步发展。最后,基于上述技术和方法,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云技术和软件开发等技术,搭建了一套由现场智能设备及控制器、灌浆现场管控系统、现场数据中心、云端服务器、云数据中心、远程应用终端等组成的原型系统,对上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并对文章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总结,展望了灌浆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规划了未来的研究内容。
郑莉[3](2021)在《中小型智能水电成套装备设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水利水电一体化工程发展需要,提出集高效水轮机及其控制系统、太阳能提灌系统、水利水电装备的智能化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思想。本论文以“智能水利水电成套装备研制及应用”项目为背景,进行智能化的节能环保水利水电装备研制,以促进智能水利水电成套装备研制并产业化。该项目将水利水电技术、太阳能提灌站技术、智能集成泵站、互联网智能化技术四类单项技术进行有机集成与协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农业综合水利水电应用体系,该体系综合性、先进性与实用性强,对成都市周边甚至四川省水利水电发展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旨在打造集高科技、绿色、智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水利水电产业集群,以水利水电信息化带动水利水电一体化、现代化,实现水利水电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效率和效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是:(1)采用理论设计与数值仿真分析方法,进行了中小型高效水轮机及其控制系统设计开发,将老旧的发电站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机组运行效率,充分利用水能资源,促进节能减排,同时采用高效的控制系统(励磁、调速、机组保护等),利用无人值守的控制模式,实现自动启停、自动调节、自动监测等功能,配上计算机网络,可实现电站的集中管理、集中控制、数据记录。(2)通过采用集成模式、全组装式结构设计和监控系统设计,设计了一种可拆装智能集成泵站,所有零部件标准化且通用,整个结构形式均为螺杆连接,整个装配过程均为在设备现场进行,装配材料及工具数量少且简单,具有节能显着、噪音低、可靠性高、建造速度快、信息化水平高等优点。(3)采用信息化技术、数据智能采集、网络数据传输、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分析和管理技术,建立了基于云计算的水利水电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各个终端设备通过Zigbee把运行数据传输到本地监控设备进行汇总,监控设备再通过GPRS把本地监控数据送到区域监控中心,最后区域监控中心把数据上传到系统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通过数据处理对整个系统进行智能监控和管理。(4)通过智能水利水电成套装备研制及应用产业集群的实施,一方面将整合技术研发资源,进行关键性技术的研发,有利于占领智能水利水电装备一体化领域的战略高地,另一方面可以带动下游原材料企业升级换代,促进上游产业技术更新和节约能源。
黄煌[4](2020)在《小流域智慧水文系统建设的项目管理研究 ——以婺源项目管理三要素为例》文中指出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项目管理这一概念成为热点之后,各行各业都开始对管理投入极大的热忱,大型的建设工程更是运用项目管理的典型案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利行业不断加大的投入力度,水文事业也开始迅猛发展,一批批水文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迅速落地,而水文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研究,也应运而生,成为水文行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江西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工程预警预报软件系统设计变更项目——乐安河上游(婺源)水文智慧监测与服务系统建设项目为案例,对在建的婺源智慧水文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及进度管理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力争找出项目进展偏慢、不能按期完成的影响因素,总结出更好的项目管理方案,从而对其他相似的水文行业建设项目给出参考和指导。本文首先介绍了案例的社会背景,对其作为全国的先行试点项目具有极其特殊的代表意义进行说明,概括介绍了水文监测系统和项目管理中进度、质量、成本三要素的相关理论,介绍了项目管理以及层次分析法等专业术语的相关概念。其次,详细介绍了在建的乐安河上游(婺源)水文智慧监测与服务系统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与成本管理的现状。对工程建设周期运用层次分析法的方式,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在质量、进度和成本这三要素里的不同作用,得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乐安河上游(婺源)水文智慧监测与服务系统建设项目里存在的问题,对项目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改进。
郭静[5](2020)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德令哈市怀头他拉水库灌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用水是我国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由于地区地处季风,我国水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极为不均匀,造成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另一方面,我国存在水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灌溉技术落后导致农业用水效率低,农业用水无法精准计量,难以激发农户的节水意识和节水管理,水费实收率也远远低于应收取的费用,灌区农田水利工程难以运行维护,无法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水资源的短缺与水资源浪费是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问题。合理的农业水价可以抑制不合理的农业用水需求并且促进节水灌溉的发展。我国现阶段正在大力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于促进农业节水有着重要的意义。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新思路的重要举措。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要求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可持续的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基本建立,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优化调整,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因此,开展灌区农业初始水权确定、农业水价分析测算、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研究可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撑,助推灌区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本论文在对国内外农业水价改革文献资料调查和分析基础上,以青海省德令哈市怀头他拉水库灌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现场查勘和实施方案编制,分析了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取用水现状和农业水价改革工作进展,着重从灌区农业初始水权、农业水价测算、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信息系统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与应用,提出主要成果如下:一是确定了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农业初始水权,通过水库实际放水量、实收水费、青海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63/T 1429-2015)和作物种植结构推算灌区用水量、土地确权登记面积等四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得出该灌区的农业初始水权为1098.2万m3(定额亩均915.17m3);同时发现该灌区存在超定额用水18.94%和严重超采地下水现象,希望灌区加大节约用水、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日常管理。二是在农业水价测算方面,按照《青海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青政办[2006]15号)等规定,将供水生产成本和供水生产费用(不计利润和税金)纳入水价测算,终端水价为骨干工程水价和末级渠系水价之和;综合考虑用水户实际承受能力、灌区农业水利工程产权和德令哈市水资源稀缺程度等情况,得出:全成本终端水价为0.17元/m3,运行成本终端水价为0.08元/m3;同时提出了农业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的建议。三是在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与实现方面,该系统面向服务SOA架构、基于事件驱动服务与大数据分析服务等关键技术,以水情、工情等信息采集和闸门远程自动控制为基础,综合应用软件开发、自动控制、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等技术,对灌区取用水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测、监、管、控一体化,为灌区管理单位和用水户提供信息采集与监视、闸门自动化监控、灌区水费计收、综合统计分析和灌区基础信息等服务,提供了智慧、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助推灌区现代化,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运行效果良好,实现了各项软件功能;创新之处在于:面向服务的SOA系统架构、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统一信息建模技术以及集关键点监控、图形定位和可视化于一体的信息服务模型。
李琨[6](2020)在《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水利信息化技术是将物联网监控技术与水利工程项目相结合,运用物联网监控技术对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设备等进行控制、分析、和处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水利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升级,进一步促进水利行业向“数字水利”方向迈进。“数字水利”主要由水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处理和执行等模块组成,是以人水和谐发展为指导目标,利用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战略,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应用需求,提出一系列可供操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本论文以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为依托,研究设计该水利工程项目的物联网监控系统,旨在提出以“水利信息化”和“数字水利”为基础的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以供实际供水工程运行决策。物联网监控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硬件、以数据分析处理等应用程序为软件,以数字化信息指令的接收和传递为核心技术,通过网络通讯实现工业过程全控制的实用性技术。本论文按照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前、设计中和设计后的时间思路对整个工程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进行开发研究。在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前对该系统进行功能性需求分析;在设计中,对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分别进行开发研究;在设计完成后,为保障系统稳定安全运行,提出运行前的参数测定方法和标准,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以现场实验方式对该系统进行检验并提出一定科学规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供水泵站工程的实际需求,架构供水泵站物联网监控系统的主要框架和结构;(2)对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工控机、PLC及其控制柜等硬件设备选型;(3)提出供水泵站工程运行前流量、液位、转速、压力等各参数测定指标和方法;(4)利用组态王6.53开发物联网监控系统软件,建立不同目标的运行监控模块,实现数据采集、曲线绘制、数据查询、报警等多项功能,并完成组态软件与数据库的连接,这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5)详细阐述供水泵站实验室操作流程,设计不同转速比情况下单泵稳态运行实验,提出在水力调度运行中变频高效区范围,利用现场实验测量并绘制电动调节阀流量特性和阻力特性曲线,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6)提出虚拟实验室建设方案,为供水泵站运行提供现代化水利管理的模式提供新的思考。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在设计思路上完整有序,硬件选型选用技术成熟的工业设备,可靠性较强,软件设计选用可维护性较高的应用程序,符合设计初衷,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采用实时响应控制,使用便捷,数据处理能力强。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提出供水行业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为今后供水泵站工程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本文根据供水工程管理规范,提出供水泵站运行前各参数指标的测定方式、标准,可供各大中小型泵站在新建或更新改造中参考;文中采取实验分析的方法得到的水力调度工程中变频经济运行方案,对山西省大水网高扬程供水泵站工程的优化调度运行具有参考价值。
韩涛[7](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研究》文中提出《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所涉及的范围也从开始的清单招标逐渐延伸到整个工程实施期间合同的管理和造价的控制。工程量清单的作用越来越大。所有工程量清单的应用,都是基于合理、准确地编制工程量清单。如何才能合理、准确地编制好工程量清单,一直是人们思考要解决的问题。BIM技术的逐步成熟使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曙光。BIM技术的可视性和参数化用于水利工程算量可以大幅度提高其计算精度和准确性,可以更方便、更快捷的编制工程量清单。BIM技术基础是软件,目前只能依赖于广联达、斯维尔和鲁班等BIM软件进行算量分析,但不足以解决准确、高效编制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的问题,必须在已有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因此本文围绕基于BIM技术编制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研究,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研究:(1)介绍了BIM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BIM软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终选择了Auto Revit软件作为研究的主要建模软件,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和BIM技术的优势,分析了BIM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应用状况;(2)通过对AutoRevi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设计,通过认识Auto Revit API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7软件开发平台,使用C#编程语言和Auto Revit API接口对接,通过.addin文件加载的方式,实现了Auto Revit软件的二次开发,扩展了水利造价Ribbon界面,丰富了Auto Revit软件的功能,通过基于模型生成工程量清单,使模型与工程量清单紧密相连,大大提升了Auto Revit软件平台和水利工程适用性;(3)以水利工程建筑物溢洪道为案例,通过可载入族的方法快速高效的生成溢洪道三维模型。基于三维模型,运用C#编程语言,实现了工程量的统计、项目划分、自动生成工程量清单等的工程应用,通过水利工程BIM模型与工程量清单的紧密联系,验证使用BIM技术编制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的可行性。
朱品光[8](2019)在《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堆石坝爆破块度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筑坝材料爆破开采过程中,块度控制是确保筑坝质量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爆破块度不仅影响挖掘机械及装载机械的铲装效率,对于爆破施工作业综合成本也存在一定的影响。现阶段关于爆破块度预测的研究中,对岩体结构属性因素考虑较少,且存在模型预测精度低、泛化能力差等问题,难于快速、准确地预测堆石坝料块度。针对现阶段块度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研究了岩体爆破前岩体立面结构属性问题,提出了基于迁移学习方法的岩体立面结构属性分析模型,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爆破块度预测模型,设计开发了“爆破管理与块度预测分析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工程应用与验证。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具体成果如下:(1)针对岩体爆破问题,介绍了岩体爆破机理、岩体爆破参数及岩体属性分析基本方法;采用迁移学习预训练模型,对岩体立面图像进行建模计算,为爆破参数中岩体信息参数值的选取与确定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与有效的参考。(2)通过对传统岩体爆破块度预测模型的分析,总结出传统模型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结合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领域知识,采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对堆石坝料爆破块度预测问题进行分析、建模与评价;通过对几种常用块度预测模型的性能比较,验证了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一致性、可行性与优越性。(3)采用C#语言与MATLAB动态链接库文件的编程模式,针对堆石坝料爆破开采施工中块度控制问题,对数据库结构与系统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形成了爆破管理与块度预测分析系统,实现了对爆破块度预测信息化、智能化分析与管理。(4)针对堆石坝料爆破开采施工过程,通过现场筛分试验与上述开发系统的运行与测试,对现场堆石坝料爆破施工进行仿真分析,实现了对现场爆破施工块度值较为精确的预测,其结果的精度符合工程要求。
马重阳[9](2019)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内电力系统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全国电网企业建设项目的数量也逐步增多。因此,电力工程造价的费用成为了影响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如果费用过高会影响国内的经济增长,电力工程项目无法推进持续建设;如果工程造价成本太低,工程的质量也不容易得到保证,并会阻碍电力工程的发展。目前,攀枝花供电公司仍采用半自动化管理的工程造价模式,严重制约了工程造价的科学发展,无法保障电力工程的质量以及公司的经济利益。所以,科学控制工程造价成本是攀枝花供电公司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难题。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管理是解决当前现状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关于攀枝花供电公司工程造价管理现状,采用信息系统管理理论、网络通信技术、ASP.NET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提出了建设基于企业内部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方案,重点研究了电力工程造价理论、关键开发技术、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功能设计、功能编码实现以及系统测试等内容。本文首先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公司业务管理现状,采用UML用例图详细分析了系统用户、系统接口、功能及非功能需求。然后采用拓扑图对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概要设计,使用流程图对功能模块实现详细分析与设计;最后采用ASP.NET技术对功能进行编码实现,选择了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管理软件;并分别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了测试。本文主要实现了系统信息、工程信息、概算信息、预算信息、物资信息、同业对标的管理模块,旨在为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提供一个动态、科学、合理、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本课题的研究对攀枝花供电公司的工程造价管理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使得公司从以前的手工管理模式向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发展,实现了工程造价数据的共享和全流程管理,提升了公司的造价管理水平,使电力工程的成本投资效益最大化,达到了科学合理地控制和管理电力工程成本、规范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流程的目的。
李晓芳[10](2004)在《数据仓库技术在水电调度管理系统信息集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信息化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或行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的水利行业正在大力进行信息化建设,并以共享和开发信息资源为重点。水电调度管理是水利枢纽的重要业务,水电调度管理系统的信息集成问题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具有很强的行业特征,以解决领域内的信息集成需求为目标。 数据仓库技术是近年来在信息领域中迅速发展并已相对成熟的一种计算机技术,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信息集成技术,它的目标是达到快速有效的决策支持,在众多领域已得到应用。从技术角度来讲,数据仓库是管理信息和分析型应用最有效的方式,数据仓库技术与其他软件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实现水利枢纽内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综合利用管理,使枢纽内信息流保持畅通,为水利枢纽经营管理决策分析提供准确一致的量化信息。 在我国,数据仓库相关的应用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去发现和解决。本文从水利枢纽的水电调度管理领域内主题构造、元数据分析、数据集成处理、多维建模及OLAP应用、数据挖掘以及枢纽信息集成体系结构等几个方面对水电调度管理系统实现信息集成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本文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1.提出将数据仓库、OLAP分析技术运用到水电调度管理系统信息集成的思想,这对水电调度传统的管理方式和决策模式是一次突破。 2.针对水电调度管理系统的财务收支、船闸运营、灌区收费等主题设计了OLAP分析模型并构造了相关视图,从不同的维度、层次和范围对枢纽水电调度管理的业务数据和指标数据进行抽象与分析,为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3、对专业领域内信息进行抽象,构造了枢纽水电调度信息主题,建立了枢纽数据仓库,集成了枢纽多个部门和系统的相关数据。 本文以安徽省上桥水利枢纽现代信息集成管理统项目为背景,对数据仓库技术在水电调度管理系统信息集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水利枢纽信息化建设探索了新的思路。
二、水利水电工程预算自动化软件系统决策模型建立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利水电工程预算自动化软件系统决策模型建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库多目标精细优化调度及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优化调度模型构建 |
1.2.2 优化调度模型求解 |
1.2.3 优化调度方案决策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梯级水电站日发电计划精细化编制 |
2.1 引言 |
2.2 厂间-厂内嵌套优化调度模型 |
2.2.1 传统优化调度模型 |
2.2.2 精细优化调度模型 |
2.3 嵌套优化调度模型求解 |
2.3.1 单层多维动态规划 |
2.3.2 嵌套多维动态规划 |
2.4 实例计算 |
2.4.1 雅砻江流域概况及电站基础资料 |
2.4.2 模型及算法参数设置 |
2.4.3 计算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内存优化和并行设计的嵌套多维动态规划 |
3.1 引言 |
3.2 嵌套动态规划算法性能分析 |
3.2.1 算法时间复杂度 |
3.2.2 算法空间复杂度 |
3.3 “维数灾”问题的处理策略 |
3.3.1 基于数据压缩与数据库技术的内存占用缩减 |
3.3.2 基于OpenACC的GPU并行加速 |
3.4 优化策略应用研究 |
3.4.1 并行方案设置及计算条件 |
3.4.2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LMPSO算法及其在梯级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
4.2.1 目标函数 |
4.2.2 约束条件 |
4.2.3 测试函数 |
4.3 基于超体积指标与问题变换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
4.3.1 基于超体积指标处理高维目标空间 |
4.3.2 基于问题变换处理高维决策空间 |
4.3.3 LMPSO算法计算流程 |
4.4 实例计算 |
4.4.1 梯级水库基础资料及参数设置 |
4.4.2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进区间数灰靶模型及其在梯级水库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传统区间数灰靶决策模型 |
5.2.1 区间数的基本概念 |
5.2.2 基于区间数的灰靶决策方法 |
5.3 改进区间数灰靶决策模型 |
5.3.1 基于集值统计的权重向量计算 |
5.3.2 基于R-vine copula的多维度联合抽样 |
5.3.3 改进模型的计算流程 |
5.4 改进决策模型应用研究 |
5.4.1 调度方案设置 |
5.4.2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灌浆生产执行管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意义与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水平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灌浆生产执行管控系统总体架构 |
2.1 灌浆工程生产现状及问题 |
2.2 灌浆生产执行管控系统建设需求 |
2.3 灌浆生产执行管控系统总体架构 |
2.4 实施路线 |
2.5 本章小结 |
3.灌浆现场管控系统 |
3.1 现场管控系统业务流程 |
3.2 现场管控系统功能框架 |
3.3 现场管控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4 主要功能模块 |
3.4.1 项目管理模块 |
3.4.2 工单管理模块 |
3.4.3 实时监测系统模块 |
3.4.4 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 |
3.5 现场实时数据库 |
3.5.1 数据库需求分析 |
3.5.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3.5.3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
3.6 现场网络通信架构 |
3.6.1 网络建设需求分析 |
3.6.2 常用工业现场通信技术方案 |
3.6.3 现场网络方案及硬件结构 |
3.6.4 通信协议与数据采集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4.系统关键技术 |
4.1 关键技术概述 |
4.2 基于设备互联互通的灌浆工艺参数智能感知技术 |
4.3 灌浆工艺专家知识库的构建及灌浆知识获取方法 |
4.3.1 灌浆工艺知识定义 |
4.3.2 灌浆工艺知识获取方法 |
4.4 智能灌浆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
4.4.1 问题描述 |
4.4.2 灌浆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原型系统开发与验证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系统运行环境配置 |
5.3 系统部分功能界面 |
4.3.1 现场管控系统功能界面 |
4.3.2 移动端功能界面 |
4.3.3 浏览器端功能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3)中小型智能水电成套装备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项目概况 |
1.2 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趋势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中小型高效水轮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制 |
2.1 中小型高效水轮机的研究及应用 |
2.1.1 适用于不同水头的中小型高效水轮机研究 |
2.1.2 新型中小型高效水轮机选型研究 |
2.2 水轮机转轮叶片型线研究与应用 |
2.3 中小型水轮机转轮优化改造 |
2.3.1 水电站概况 |
2.3.2 转轮优化目标 |
2.3.3 转轮及叶片优化设计 |
2.3.4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2.3.5 转轮生产制造及试运行 |
2.4 本章小结 |
3 可拆装智能集成泵站设计 |
3.1 泵房的便拆组装技术及工艺 |
3.1.1 可拆装智能集成泵站(房) |
3.1.2 高效提灌站机组 |
3.2 新型机械电子式软启动控制技术及工艺 |
3.3 泵站综合监控技术 |
3.4 应用实施 |
3.5 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水利水电装备智能化改造及智能化管理系统 |
4.1 主要研究内容 |
4.2 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和运行 |
4.3 系统设计语言 |
4.4 数据字段 |
4.4.1 数据采集 |
4.4.2 综合参数统计、计算与分析 |
4.4.3 水电站所涉及的数据字段 |
4.5 流程导图 |
4.6 通信 |
4.7 集成管理系统 |
4.7.1 总体设计 |
4.7.2 数据采集 |
4.7.3 数据中心 |
4.7.4 大数据管理平台 |
4.7.5 网络安全 |
4.7.6 大屏展示系统 |
4.7.7 太阳能提灌数据采集管理APP软件 |
4.8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小流域智慧水文系统建设的项目管理研究 ——以婺源项目管理三要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智慧水文概念及特点 |
2.2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
2.2.1 项目管理的特点 |
2.2.2 项目管理的职能与任务 |
2.2.3 进度、质量、成本三要素 |
2.3 层次分析法相关理论 |
第3章 婺源智慧水文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
3.1 婺源智慧水文建设项目概述 |
3.1.1 建设背景 |
3.1.2 项目总体构架 |
3.1.3 项目建设实施内容 |
3.2 管理现状 |
3.2.1 进度管理现状 |
3.2.2 质量管理现状 |
3.2.3 成本管理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婺源智慧水文项目实施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进度管理的问题 |
4.1.2 质量管理的问题 |
4.1.3 成本管理的问题 |
4.2 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
4.2.1 层次分析及判断矩阵 |
4.2.2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4.2.3 层次总排序及决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婺源智慧水文建设的项目管理改进 |
5.1 改进的目标与原则 |
5.1.1 改进的目标 |
5.1.2 改进的原则 |
5.2 改进的措施 |
5.2.1 进度管理的改进 |
5.2.2 质量管理的改进 |
5.2.3 成本管理的改进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扫描件 |
(5)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德令哈市怀头他拉水库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情况比较 |
1.2.1 国外灌区农业水价现状 |
1.2.2 国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海省和德令哈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 |
2.1 青海省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青海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 |
2.1.4 青海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 青海省德令哈市概况 |
2.2.1 自然概况 |
2.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3 德令哈市市域内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情况 |
2.2.4 德令哈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 |
3.1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情况 |
3.1.1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工程情况 |
3.1.2 农业生产概况 |
3.1.3 德令哈市用水总量控制与灌区农业水权、水价概况 |
3.1.4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管理情况 |
3.2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农业水权 |
3.2.1 水权的概念及内涵 |
3.2.2 农业初始水权的分配与水权交易 |
3.2.3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用水量推算与初始水权的制定 |
3.3 怀头他拉水库灌区农业水价的测算 |
3.3.1 水价体系的构成 |
3.3.2 水价测算方法 |
3.3.3 农业供水成本的组成 |
3.3.4 农业水价的测算 |
3.3.5 农民对水费的承受力分析 |
3.3.6 农业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
3.4 工程建设 |
3.4.1 本项目用水计量设施配套建设 |
3.4.2 闸门远程自动控制设备 |
第四章 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信息系统研发 |
4.1 总体设计 |
4.1.1 设计原则 |
4.1.2 系统总体架构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4.2.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4.3 信息中心与网络设计 |
4.3.1 信息中心建设 |
4.3.2 计算机网络设计 |
4.4 软件开发技术设计 |
4.4.1 系统开发技术软件与环境 |
4.4.2 主要支撑软件技术 |
4.5 信息采集处理系统 |
4.5.1 系统概述 |
4.5.2 信息组成和来源 |
4.6 信息监视与服务系统 |
4.7 闸门自动化监控系统 |
4.8 灌区水费计收系统 |
4.9 取用水信息分析系统 |
4.9.1 实时数据 |
4.9.2 历史数据 |
4.9.3 统计分析 |
4.10 灌区基础信息 |
4.11 系统安全建设 |
4.11.1 应用系统安全 |
4.11.2 数据安全 |
4.11.3 系统日志安全 |
4.12 软件系统技术特点 |
第五章 灌区水价改革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实例 |
5.1 示范区工程建设基本资料 |
5.2 系统设计总体概况 |
5.3 系统的功能示范 |
5.3.1 系统的初始设置 |
5.3.2 信息监视与服务 |
5.3.3 闸门自动化监控 |
5.3.4 灌区水费计收 |
5.3.5 取用水信息分析 |
5.3.6 灌区基础信息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简介 |
2.1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工程简介 |
2.2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主要设备 |
2.3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供水系统运行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3.1 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
3.2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功能性需求 |
3.2.1 主控级主要功能 |
3.2.2 现地级主要功能 |
3.3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主要框架 |
3.3.1 体系结构 |
3.3.2 层次架构 |
3.3.3 网络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硬件系统选型 |
4.1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结构 |
4.1.1 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
4.1.2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
4.1.3 集中式控制系统 |
4.1.4 计算机监督控制系统 |
4.1.5 集散式控制系统 |
4.1.6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4.1.7 系统结构的选择 |
4.2 主控级系统选择 |
4.2.1 工控机选择 |
4.2.2 PLC及控制柜选择 |
4.3 现地级系统选择 |
4.3.1 流量测量仪器选择 |
4.3.2 液位测量仪器选择 |
4.3.3 压力测量仪器选择 |
4.3.4 转速测量选择 |
4.3.5 电动蝶阀选择 |
4.3.6 电动调节阀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软件开发 |
5.1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软件选择 |
5.1.1 系统监控软件介绍和选择 |
5.1.2 软件实现功能 |
5.1.3 利用组态王进行软件设计的流程 |
5.2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软件界面展示 |
5.2.1 开启画面 |
5.2.2 登录画面 |
5.2.3 主画面 |
5.2.4 实时曲线 |
5.2.5 历史曲线 |
5.2.6 特性曲线 |
5.2.7 数据查询及打印 |
5.2.8 报警 |
5.3 太原理工大学供水泵站实验室数据库 |
5.3.1 供水泵站实验室综合数据库设计 |
5.3.2 数据库介绍对比 |
5.3.3 数据库的选择和连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供水泵站工程运行参数测定基本要求 |
6.1 供水泵站工程运行参数测定的意义 |
6.2 供水泵站工程运行需测定任务 |
6.3 测定标准 |
6.3.1 同一测定参数多次测定的极限误差 |
6.3.2 测定仪器的极限误差 |
6.3.3 被测定参数总极限误差 |
6.4 测定条件 |
6.5 流量测定 |
6.5.1 测定方法对比 |
6.5.2 流速仪测定法 |
6.5.3 超声波流量计测定法 |
6.5.4 差压测流法 |
6.6 液位测定 |
6.6.1 直读液位测定法 |
6.6.2 超声波液位测定法 |
6.6.3 静压式液位测定法 |
6.7 压力测定 |
6.8 扬程测定计算 |
6.9 转速和功率测定 |
6.9.1 转速测定 |
6.9.2 功率测定 |
6.10 其他参数测定 |
6.10.1 振动测定 |
6.10.2 噪音测定 |
6.10.3 温度测定 |
6.11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供水泵站实验室物联网监控系统运行实践 |
7.1 实验室操作流程 |
7.1.1 系统开机运行 |
7.1.2 系统正常停机运行 |
7.1.3 系统事故紧急停机运行 |
7.2 不同工况下单泵稳态运行对比分析 |
7.2.1 实验目的与方法 |
7.2.2 实验数据 |
7.2.3 数据分析 |
7.3 电动调节阀流量特性与阻力特性曲线研究 |
7.3.1 实验目的与方法 |
7.3.2 实验数据 |
7.3.3 数据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供水泵站虚拟实验室建设 |
8.1 虚拟实验室介绍 |
8.2 虚拟实验室建设方案 |
8.3 虚拟实验室应用实践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BIM技术的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现状研究 |
1.2.2 国内现状研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水利工程造价的两种计价模式 |
2.1 水利工程传统定额计价模式概述 |
2.1.1 水利工程传统定额计价的定义 |
2.1.2 水利工程传统定额计价模式的特点 |
2.2 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概述 |
2.2.1 工程量清单的定义 |
2.2.2 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特点 |
2.2.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优势 |
2.3 两种计价模式的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3 BIM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应用分析 |
3.1 BIM技术的基本理论 |
3.1.1 BIM的概念 |
3.1.2 BIM技术的关键特征 |
3.2 BIM应用软件介绍 |
3.3 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造价的应用分析 |
3.4 BIM核心建模的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Auto Revit软件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功能二次开发 |
4.1 开发背景 |
4.2 Auto Revit软件的扩展性 |
4.2.1 API功能介绍 |
4.2.2 开发方式 |
4.2.3 主要类库 |
4.3 Auto Revit软件二次开发工具和语言 |
4.3.1 二次开发工具 |
4.3.2 二次开发语言 |
4.4 Auto Revit软件二次开发流程设计 |
4.5 Auto Revit功能区拓展 |
4.6 生成工程量清单 |
4.6.1 分类分项工程量清单 |
4.6.2 措施项目清单 |
4.6.3 其他项目清单 |
4.6.4 零星工作项目清单 |
4.7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溢洪道模型创建 |
5.2.1 创建标高轴网 |
5.2.2 创建族实例 |
5.2.3 平底板模型 |
5.3 溢洪道地形创建 |
5.4 运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堆石坝爆破块度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爆破块度预测模型与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岩体结构属性与特征分析研究现状 |
1.2.3 爆破管理与块度预测分析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文章结构 |
第2章 岩体爆破机理、参数及岩体结构属性分析 |
2.1 岩体爆破机理 |
2.2 岩体爆破参数 |
2.2.1 爆破设计参数 |
2.2.2 炸药信息参数 |
2.2.3 岩体信息参数 |
2.3 岩体结构属性分析 |
2.3.1 基本研究方法的分类 |
2.3.2 基于迁移学习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 |
2.3.3 基于图像分析的岩体结构属性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爆破块度预测模型研究 |
3.1 传统岩体爆破块度预测模型 |
3.1.1 Rosin-Rammler模型 |
3.1.2 Kuz-Ram模型 |
3.1.3 Bond-Ram模型 |
3.2 随机森林算法理论与数学模型 |
3.2.1 随机森林算法基本原理 |
3.2.2 随机森林回归算法数学模型 |
3.2.3 随机森林回归算法预测步骤 |
3.3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堆石坝料爆破块度预测模型构建 |
3.3.1 预测模型输入与输出参数 |
3.3.2 预测模型原始数据样本集 |
3.3.3 预测模型训练参数选择 |
3.3.4 预测模型构建与仿真测试 |
3.4 堆石坝料爆破块度预测模型性能比较与验证 |
3.4.1 神经元网络模型预测原理与建模参数 |
3.4.2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预测原理与建模参数 |
3.4.3 模型精度比较与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爆破管理与块度预测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 |
4.1 系统设计与开发关键技术简介 |
4.1.1 面向对象编程 |
4.1.2 C#编程语言 |
4.1.3 C/S架构 |
4.2 系统需求分析 |
4.2.1 系统功能概述 |
4.2.2 功能性需求 |
4.2.3 非功能性需求 |
4.3 系统设计与开发 |
4.3.1 系统总体设计 |
4.3.2 数据库设计 |
4.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开发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爆破管理与块度预测分析系统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现场爆破施工概况 |
5.2.1 爆破施工主要工序 |
5.2.2 爆破前岩体立面结构属性参数确定 |
5.2.3 爆破施工方案及参数确定 |
5.2.4 爆破后料堆取样与筛分试验 |
5.3 系统的工程应用与预测结果分析 |
5.3.1 爆破参数的输入 |
5.3.2 爆破块度的预测 |
5.3.3 系统预测结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关键理论与实现技术概述 |
2.1 工程造价理论 |
2.2 三层架构理论 |
2.3 UML建模 |
2.4 ASP.NET技术 |
2.5 SQL Server数据库 |
2.6 数据库访问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用户分析 |
3.2 系统接口分析 |
3.3 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系统管理功能 |
3.3.2 工程管理功能 |
3.3.3 概算管理功能 |
3.3.4 预算管理功能 |
3.3.5 物资管理功能 |
3.3.6 同业对标功能 |
3.4 非功能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设计 |
4.1 总体架构设计 |
4.2 系统概要设计 |
4.2.1 网络结构设计 |
4.2.2 功能结构设计 |
4.3 系统详细设计 |
4.3.1 系统管理设计 |
4.3.2 工程管理设计 |
4.3.3 概算管理设计 |
4.3.4 预算管理设计 |
4.3.5 物资管理设计 |
4.3.6 同业对标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概念模型设计 |
4.4.2 物理模型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搭建及登录实现 |
5.2 系统管理实现 |
5.3 工程管理实现 |
5.4 概算/预算管理实现 |
5.5 物资管理实现 |
5.6 同业对标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功能测试 |
6.3 性能测试 |
6.4 测试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数据仓库技术在水电调度管理系统信息集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对象简介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据仓库及相关技术 |
2.1 引言 |
2.2 数据仓库知识 |
2.3 联机分析处理 |
2.4 数据挖掘 |
2.5 数据仓库解决方案 |
2.6 数据仓库与OLAP和数据挖掘的关系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电调度管理信息集成 |
3.1 水利信息化 |
3.2 水电调度管理信息集成 |
3.3 研究对象信息集成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集成设计与主题构造 |
4.1 系统设计原则和实现的软件环境 |
4.2 水电信息管理系统集成设计 |
4.3 建立水电调度管理信息模型 |
4.4 元数据分析 |
4.5 构造水电调度管理信息主题 |
第五章 水电调度管理系统信息集成处理 |
5.1 信息集成模型 |
5.2 确定数据源 |
5.3 确定数据仓库模型 |
5.4 确定分析主题 |
5.5 数据模型设计 |
5.6 数据的抽取和刷新 |
第六章 主题多维分析与数据挖掘展示 |
6.1 在数据集市上建立OLAP应用 |
6.2 财务分析 |
6.3 灌区收费分析 |
6.4 船闸运营分析 |
6.5 数据挖掘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图说明:财务收支OLAP |
致谢 |
四、水利水电工程预算自动化软件系统决策模型建立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库多目标精细优化调度及决策方法研究[D]. 马皓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灌浆生产执行管控系统研究[D]. 张欣. 四川大学, 2021(02)
- [3]中小型智能水电成套装备设计技术研究[D]. 郑莉. 四川大学, 2021(02)
- [4]小流域智慧水文系统建设的项目管理研究 ——以婺源项目管理三要素为例[D]. 黄煌. 南昌大学, 2020(01)
- [5]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德令哈市怀头他拉水库灌区为例[D]. 郭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6]供水泵站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开发研究[D]. 李琨.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7]基于BIM技术的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研究[D]. 韩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8]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堆石坝爆破块度预测研究[D]. 朱品光. 天津大学, 2019(01)
- [9]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马重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10]数据仓库技术在水电调度管理系统信息集成中的应用研究[D]. 李晓芳. 河海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