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藓纲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莹莹[1](2021)在《海滨木巴戟枝叶中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海滨木巴戟(Morinda citrifolia)为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别名诺丽、四季果、海巴戟天和印度桑葚等,是一种多年生常绿阔叶灌木至小乔木,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早在2000多年前,其根、茎、叶、皮、花和果实等已被波利尼西亚土着作为民间药物使用,普遍认为海滨木巴戟可以治疗糖尿病、关节炎、高血压以及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并且其对皮肤疾病和由刀、枪伤引起的伤口感染及疼痛都有很好的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海滨木巴戟有抗糖尿病、抗菌以及抗肿瘤等疗效。为了更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该植物的民间药用价值,进一步阐明海滨木巴戟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效物质基础,本文对海滨木巴戟枝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将阴干的海滨木巴戟枝叶粉碎,用90%乙醇冷浸提取,减压浓缩后得到乙醇提取浸膏,用水分散后,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分别将得到的石油醚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的浸膏运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制备型HPLC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离和纯化,利用理化性质以及NMR、MS、IR、UV等波谱鉴定手段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从海滨木巴戟枝叶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得到了32个化合物,分别为:morincitrinoid A(1)、布卢门醇A(2)、(+)-去氢吐叶醇(3)、(6R,7E,9R)-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4)、布卢门醇C(5)、4-megastigmen-3,9-dione(6)、(6E,9S)-9-hydroxy-4,6-megastigmadien-3-one(7)、吐叶醇(8)、9-hydroxy-5,7-megastigmadien-4-one(9)、rhododendrone(10)、(3S,5R,6S,7E)-5,6-epoxy-3-hydroxy-7-megastigmen-9-one(11)、lyratol F(12)、oleracone B(13)、黑麦草内酯(14)、异黑麦草内酯(15)、(+)-去氢地芰普内酯(16)、garjasmine(17)、pubinernoid A(18)、2-hydroxy-1-methoxyanthraquinone(19)、1,6-dihydroxy-5-methoxy-2-methoxymethyl-anthraquinone(20)、morindicinone(21)、东莨菪亭(22)、3-indole formal-dehyde(23)、4-methoxybenzal dehyde(24)、对羟基苯甲醛(25)、p-coumaric acid(26)、4-methoxyphenylacetic acid(27)、对羟基苯甲酸(28)、香草酸(29)、2-hydroxy-4-methoxyl-phenol(30)、4-hydroxybenzoic acid methyl eater(31)和血红素甲酯(32)。化合物1-18为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9-21为蒽醌类化合物,化合物22为香豆素类化合物,化合物23和32生物碱类化合物,化合物24-31为简单酚酸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化合物,化合物2-14、16-18、23、24和30为首次从巴戟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改良MTT染色法对从海滨木巴戟枝叶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的抗肿瘤进行了活性评价,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3、4、6、7、9-12和17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它们对五种不同肿瘤细胞株(HL-60、SMMC-7721、A-549、MCF-7和SW480)生长抑制活性的IC50值为1.48±0.06~32.46±0.21μM。采用Griess试剂法对海滨木巴戟枝叶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进行了评价,经过抗炎活性评价发现化合物17、19、21和32显示出较为显着的抗炎活性,并且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它们的抗炎活性与阳性对照药物氢化可的松的抗炎活性相当,它们抑制LPS诱导NO释放的IC50值为2.07±0.08~18.89±0.16μM。
郎利娟[2](2021)在《丽江山荆子主成分降脂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对硕士期间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对364种滇西植物进行了体外降脂活性的筛选;第二章为丽江山荆子(Malus rockii)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降脂活性研究;第三章论述了丽江山荆子主成分的体内降脂活性研究;第四章综述了苹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目的:寻找植物来源的新型降脂天然产物或先导成分,研究其相关降脂作用机制,从而为开发滇西地区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不同比例的油酸和棕榈酸钠诱导Hep G2细胞产生脂质堆积,建立体外高脂模型,对采自滇西地区的植物样品以及从丽江山荆子中分离鉴定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降脂活性测定,油红对细胞内的脂质进行染色,酶标仪检测油红的OD值,最后通过降脂率来评价供试品的降脂活性;利用柱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对丽江山荆子的枝叶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高脂饲料喂养金黄地鼠建立高脂模型,最后进行地鼠相关血脂指标的测定,以此来评价丽江山荆子主成分根皮苷的体内降脂活性及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1、共筛选了364个植物样品,其中有43个植物样品的降脂率大于15%,占总供试样品的11.8%;降脂率大于10%的植物样品有105个,占总供试样品的28.8%;其中0049AE、0054BE、0315CE降脂率均大于20%,分别为(20.46±7.72)%、(20.15±11.32)%、(30.07±6.74)%。2、从丽江山荆子枝叶95%乙醇提取物的Fr.A段分离得到了8个单体化合物,Fr.E段、Fr.F段分离得到了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根皮苷(1)、β-香树脂醇乙酸酯(2)、木栓酮(3)、表木栓醇(4)、羽扇豆醇(5)、3β-hydroxyglutin-5-ene(6)、β-谷甾醇(7)、卡枯醇(8)、十八醇(9)。体外降脂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1终浓度为100、200、300、400μM时有一定的体外降脂活性,降脂率分别为(2.76±3.64)%、(9.64±6.26)%、(3.89±3.02)%、(5.75±4.70)%,其中终浓度为200μM时,降脂率最高。化合物5终浓度为200μM时有较弱的体外降脂活性,降脂率为(2.19±3.87)%;化合物2~4、6~9浓度为200μM时均无体外降脂活性。3、丽江山荆子的主成分根皮苷能显着降低血清中TC、TG、LDL-C、HDL-C浓度,对肝脏中的TC、TG、LDL-C、HDL-C无明显降低作用;脏器指数及脏器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根皮苷对各脏器无毒性作用,200、50 mg/kg根皮苷组均能明显改善高脂血症地鼠肝脏脂肪病变,对地鼠各脏器及血液学各项指标的安全性高于洛伐他汀;经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分析,发现根皮苷与人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具有良好的亲和力,进一步Western Blot实验验证,结果显示根皮苷能显着增加高脂血症地鼠肝脏CYP7A1蛋白的相对表达。结论:1、供试364个植物样品中共有105个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体外降脂活性,降脂率均大于10%,其中编号为0315CE的供试品降脂活性最好。2、从丽江山荆子中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包括5个三萜类,1个二氢查尔酮类,1个豆甾醇类,两个其他类,其主成分为根皮苷。化合物2、4、6、8为首次从苹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的体外降脂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1终浓度为200μM时,降脂活性最高。化合物5终浓度为200μM时有较弱的体外降脂活性,其余化合物终浓度为200μM时均无体外降脂活性。3、丽江山荆子的主成分根皮苷的抗高脂血症作用的总体表现可能优于洛伐他汀,其作用靶点可能为CYP7A1。
朱明珠[3](2021)在《两株苔类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苔藓植物是过渡类型植物,在自然界中处于藻类植物和维管植物之间,分为苔纲、藓纲和角苔纲三种类型。苔藓植物表现出比较强的生命力,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对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早在16世纪90年代,苔藓植物的药用价值就已经被开发出来。随着植物提取分离以及化学结构鉴定技术的提高,苔藓植物的化学成分被广泛研究。油体能够合成以及储存结构特殊的萜类以及芳香类物质,是苔纲植物所特有的特殊细胞器,其并没有在藓纲和角苔纲植物中被发现。上述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比如抗真菌,抗肿瘤,抗炎,降压,抗氧化,抗阿尔兹海默症等。本文系统研究了两株采自浙江省的苔类植物,分别是瘤壁裂齿苔[Odontoschisma grosseverrucosum Stephani(Cephaloziaceae)]和南亚瓦鳞苔[Trocholejeunea sandvicensis(Gott.)Mizut]。本实验采用柱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提纯手段,以及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红外、紫外光谱,圆二色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鉴定化合物结构的方法确定53个化合物的构型,里面包含24个新化合物。本文继续对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初筛和机制探索。结果显示,从瘤壁裂齿苔中分离得到的dilospirane二萜具有中等抑制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的活性,从南亚瓦鳞苔中分离得到的绿叶苔烷倍半萜具有中等抗炎活性。从瘤壁裂齿苔中共提纯获得34个化合物,同时确定了所有化合物的绝对构型,里面包括8个新化合物。其中,odongrossins A-B(1-2)是新的dilospirane型二萜,这是第一次从苔类植物中分离得到dilospirane型二萜,odongrossin C(3)是新的杜松烷型倍半萜,odongrossins D-F(4-6)是新的克罗烷型二萜,odongrossin G(7)是新的vibsane型二萜,odongrossin H(8)是新的dolabrane型二萜。我们测试新化合物odongrossins A-H(1-8)对白色念珠菌外排泵CDR1和CDR2敲除株DSY654和野生株SC5314的菌丝抑制活性。结果显示odongrossin A(1)和odongrossinG(7)可以抑制DSY654的菌丝形成,发挥抗菌活性。其中,odongrossin A(1)活性较强,在6小时内抑制DSY654由酵母态向菌丝态生长的最低浓度为16 μg/ml。因此,我们继续测试了 odongrossinA(1)在抑制细胞黏附和被膜形成方面的活性,发现odongrossin A(1)能够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DSY654细胞黏附和被膜形成。同时,odongrossin A(1)可以调控菌丝毒力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而抑制白色念珠菌由酵母态向菌丝态的转化。从南亚瓦鳞苔中共提纯获得19个化合物,并且对这些化合物的构型进行确定,里面包括16个新化合物。其中trocholejeunenols A-J(35-44)为新的绿叶苔烷型倍半萜,trocholejeunenols K-P(45-50)为新的植烷型二萜。我们测试了所分得的绿叶苔烷型倍半萜体外抗炎活性,结果发现trocholejeunenols A-B(35-36)和trocholejeunenol J(44)在没有细胞毒条件下,减少体外RAW 264.7小鼠巨噬细胞脂多糖(LPS)诱导的一氧化氮(NO)生成量,表现出了中等强度的体外抗炎活性。我们继续研究了活性较好的trocholejeunenols A-B(35-36)在斑马鱼体内的抗炎活性,结果发现trocholejeunenol B(36)在25 μM的浓度及以下可以抑制硫酸铜(CuSO4)诱导的炎症反应,化合物浓度升高对斑马鱼表现出明显的致畸和致死作用。
姜灿[4](2021)在《小叶中国蕨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叶中国蕨(Aleuritopteris albofusca,曾用名Sinopteris albofusca)原来属于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中国蕨属(Sinopteris),现归为凤尾蕨科(Pteridaceae)粉背蕨属(Aleuritopteris),是我国特有植物,并且分布广泛。粉背蕨属许多植物在民间常作药用,且对其药用成分和功效的研究丰富。但是关于小叶中国蕨的相关研究却很少,其主要成分也尚未明确,本论文首次对小叶中国蕨的化学成分及相关的生物活性进行探究,研究结果如下:1.挥发油的提取与成分鉴定:提取小叶中国蕨中的挥发油,并根据GC-MS分析了其主要成分以及含量,从中检测出了46种挥发性成分,并使用NIST数据库确定出了31种化合物。2.各个极性部分浸膏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测得小叶中国蕨乙醇部分浸膏的总黄酮含量为19.28 mg/g,其中正丁醇部分粗提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相比于其它部分高达29.18 mg/g。3.化学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分离出单体化合物,并结合NMR、HR-ESI-MS、单晶衍射等光谱信息进行数据的分析比对,从小叶中国蕨的干燥全草中分离获得了15个化合物:金粉蕨醇B(1)、aleuritopsis B(2)、金丝桃苷(3)、ent-16-oxo-17-norkauran-19-oic acid(4)、ent-8(14),15-pimaradiene-2β,19-diol(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黄芪苷(8)、myricetin 3,7,3’,5’-t etramethyl ether(9)、咖啡酸乙酯(10)、14-oxy-7α,20-dihydroxycyath-12,18-diene(11)、豆甾-4-烯-6β-醇-3-酮(12)、反-4-对羟基苯基-3-丁烯-2-酮(13)、ent-kaura ne-2β,16α,18α-triol(14)、JXE-16(15)。其中化合物5、11、14为已经确定结构的二萜类新化合物,JXE-16(15)的结构需要进一步鉴定。分离所得的化合物1(1452 mg/8.8 kg,0.017%)、2(3086 mg/8.8 kg,0.035%)和5(1535 mg/8.8kg,0.017%)在小叶中国蕨中的含量较高。4.抗氧化活性测定表明:小叶中国蕨总浸膏(IC50=0.46×10-3mg/m L)和乙酸乙酯相浸膏(IC50=0.14×10-2mg/m L)对ABTS+自由基有着较强的清除能力;新化合物ent-8(14),15-pimaradiene-2β,19-diol(5)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0.30×10-2mg/m L,小于阳性药VC(IC50=0.95×10-2mg/m L);黄芪苷(8)对ABTS+的清除效果(IC50=0.20×10-2mg/m L)强于阳性药(IC50=0.43×10-2mg/m L)。5.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实验表明:各极性部分的浸膏在抑制α-葡萄糖苷酶时都有很显着的效果;黄酮类化合物金丝桃苷(3)、黄芪苷(8)和酚酸类化合物反-4-对羟基苯基-3-丁烯-2-酮(13)具有显着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抑制率IC50值分别为1.914 mg/m L、1.097 mg/m L、2.802 mg/m L,并且它们都小于阳性药(阿卡波糖,IC50=4.266 mg/m L)。6.肿瘤细胞的抑制实验显示:新化合物5对A549、MCF-7、PC-3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咖啡酸乙酯(10)在抑制Hela细胞时表现出显着的活性(IC50=18.789μM),且小于阳性药顺铂(IC50=22.205μM)。综上,对小叶中国蕨进行了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基础生物活性的探究,这对其药用价值、种属关系参考及进一步的开发有着一定的意义。
陈淑霞[5](2021)在《芳香中药草果中萜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具有丰富的骨架类型和多样的生物活性。姜科(Zingiberaceae)豆蔻属(Amomum)植物资源丰富,富含结构新颖且活性显着的萜类成分。豆蔻属植物多为香料,具有“芳香开窍”之功效,可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被认为是AD的重要靶点之一,因此从天然香料植物中探寻有效的AChE抑制剂对于抗AD新药的研发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第一章概述了豆蔻属植物中新颖萜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总结了近40年来,从豆蔻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到的52个新颖萜类成分。这些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抑制NO产生、抗疟疾、抑制核因子NF-κB、抑制α-葡萄糖苷酶等。这将为后续对豆蔻属植物中萜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第二章对产自云南保山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果实中的化学成分展开系统研究。采用MCI、普通硅胶、反向硅胶(ODS、RP-18)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材料,并结合MPLC、HPLC分析和半制备HPLC等分离技术,从草果果实中共分离鉴定到26个化合物,其中有3个是新化合物。经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及紫外、红外等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包括1个黄烷醇和单萜杂合体(1),3个黄酮类化合物(2~4),9个单萜类化合物(5~13),3个脂肪族化合物(14~16),2个酚性化合物(17和18)以及8个二苯庚烷类化合物(19~26)。AChE抑制活性测试结果提示化合物1、3、22、23和25是有效的AChE抑制剂,IC50分别为0.17、0.34、0.76、0.14和1.42μM。此外,化合物1和14对H2O2损伤的神经细胞SH-SY5Y显示出神经保护活性。第三章研究了以草果为代表的8种香料植物的挥发性成分及AChE抑制活性。GC-MS分析结果提示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含氧单萜、倍半萜以及苯丙素类化合物。研究结果显示黑/白胡椒(Piper nigrumL)精油、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精油、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精油、白豆蔻(A.kravanh Pierre ex Gagnep)精油以及姜黄(Curcuma longa L)精油有显着的AChE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8.54、5.02、62.33、38.00、86.00、84.00μg/mL。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进行体外酶学验证,揭示上述精油中潜在的活性单体。其中3-蒈烯、α-蒎烯和β-蒎烯(IC50分别为1.73、2.66、14.75μg/mL)是香料精油中抑制AChE的主要有效成分。酶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3-蒈烯和α-蒎烯为混合型AChE抑制剂,β-蒎烯为非竞争性AChE抑制剂。本论文采用天然产物化学与分子对接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对草果的非挥发性成分开展研究,并对以草果为代表的云南省道地香料植物的挥发性成分开展研究。从草果非挥发性成分中分离鉴定了26个单体化合物,其中3个是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类型有单萜类、二苯庚烷类以及结构较新颖的黄烷醇和单萜杂合体等多种骨架。此外,揭示了以草果为代表的8种云南省道地香料植物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抑制AChE活性,并指认和确定了其中3个显着抑制AChE的单体分子。本研究结果为以草果为代表的云南省道地香料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提供了科学参考和依据。
李建春[6](2021)在《两种槐属和两种大戟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鉴于通过分离与筛选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是寻找新药的一个有效途径。本论文对两种槐属药用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苦参(Sophora flavescens)和两种大戟属药用植物金刚纂(Euphorbia neriifolia)、甘遂(Euphorbia kansui)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和手段(MCI、ODS、RP-18、硅胶、凝胶和半制备HPLC等),综合利用MS、HR-ESI-MS、1D-和2D-NMR以及X-ray单晶衍射等多种波谱学方法,并结合电子圆二色谱法和计算13C-NMR等方法,从上述四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鉴定出195个化合物,结构类型涉及二萜、三萜、生物碱和甾体等。其中包括47个新化合物,并对3个化合物的核磁数据首次进行了归属和报道。另外,我们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筛选,包括抗病毒、抗炎和抗肿瘤活性等,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槐属植物苦豆子是一味历史悠久的常用中药,苦豆子全株味苦、性寒,其用药部位包括全草及种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痛杀虫等作用。生物碱类成分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癌、抗病毒、抗心率失常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本实验从苦豆子种子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生物碱相共分离鉴定了49个生物碱类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37个苦参碱型,9个鹰爪豆碱型,2个金雀花碱型和1个其他类生物碱。其中16个新化合物并分别命名为:Sophalode A(1),Sophalode B(2),Sophalode C(3),Sophalode D(4),Sophalode H(5),Sophalode I(7),Sophalode E(12),Sophalode F(13),Sophalode G(14),Sophalode N(15),Sophalode P(16),Sophalode M(17),Sophalode O(28),Sophalode J(33),Sophalodes K(34)和Sophalode L(35)。化合物Neosophoramine(6)的绝对构型是我们通过比较它与化合物Sophalodes H(5)的ECD来确定的;化合物18的核磁数据被第一次归属;化合物1-4是从槐属植物中第一次分离得到的C-11位氧化的苦参碱类化合物;所有新化合物的绝对构型通过计算ECD和计算13C-NMR加以确定,还通过X-ray单晶衍射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化合物4和6的绝对构型。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7、34、44和48具有显着的抗炎活性,IC50值在18.2633.30μM之间,其活性强于槐属中代表性的抗炎化合物(+)-Matrine(8)(IC50=38.90μM)。对新化合物34进行进一步的抗炎活性与作用机制评价,在Western blot分析中化合物34不仅明显抑制了脂多糖(LPS)处理后巨噬细胞(RAW 264.7)诱导的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表达。而且明显降低了在另一种介导炎症、协助炎症介质产生中起关键作用的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表明化合物34是通过抑制i NOS和COX-2的表达来产生抗炎活性的。此外,化合物26对He La细胞显示出较弱的毒性。苦参作为传统中药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主要以苦参的根入药,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和利尿等功效。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痒、湿疹、湿疮、皮肤搔痒、疥疮麻风、外用亦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等。从苦参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生物碱相共分离鉴定了19个生物碱,结构类型包括13个苦参碱型,3个金雀花碱型,3个鹰爪豆碱型。发现新化合物2个:Sophcence A(1)和Sophcence B(13)。此外,我们对化合物(-)-(35)7-Dehydrosophoramine(11)和Oxy-N-methylcytisine(14)的核磁数据首次进行了归属和报道。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苦参碱型化合物4对LPS诱导的RAW 264.7具有较强的NO抑制活性,IC50值为22.14μM,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MMA)作为阳性对照,IC50值为21.80μM;化合物19在20mg/ml时,对胶质瘤肿瘤干细胞GSC-3#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金刚纂在我国的西双版纳作为一种傣药具有非常多的药用价值,其性寒,味甘,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等功效。但是,国内外对金刚纂的研究和报道比较少,为了进一步阐明金刚纂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同时寻找结构新颖的活性化合物,本次实验从金刚纂茎皮75%丙酮水的乙酸乙酯相共分离鉴定了60个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10个松香烷型二萜,16个对映-异海松烷型二萜,1个对映-海松烷型二萜,2个异海松烷型二萜,14个对映-阿替生烷型二萜,1个贝壳杉烷型二萜,7个巨大戟烷型二萜,6个续随子烷型二萜和3个小分子类化合物。发现新化合物21个,依次被命名为:Eupneria A(1),Eupneria B(2),Eupneria C(3),Eupneria D(4),Eupneria E(5),Eupneria F(7),Eupnejca A(10),Eupneria J(11),Eupneria K(12),Eupneria M(13),Eupneria N(14),Eupneria O(19),Ent-isopimara-8(14),15-dien-3β,7α,12β-triol(20),Eupneria L(22),Eupnejca C(23),Eupnejca D(24),Eupneria P(25),Eupnejca E(26),Eupneria G(30),Eupneria H(31),Eupneria I(32)。其中化合物11-13、22和26是第一次从金刚纂中分离得到18(19)-降对映-异海松烷型类二萜,并通过X-ray单晶衍射或计算ECD确定了它们的绝对构型。此外,化合物30是首次从金刚纂中分离得到C18(19)-降对映-阿替生烷型二萜类化合物。活性追踪发现5个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抗HIV活性,其中化合物46的活性最为显着,EC50值为0.0028μg/ml,阳性对照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EC50值为0.0086μg/ml;化合物35对Hep G2和Hep G2/Adr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3.70μM和15.57μM;化合物44对Hep G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其IC50值为0.01μM;此外,在LPS诱导RAW 264.7细胞NO生成的抑制活性研究中,化合物47和48活性最为显着,IC50分别为6.37和5.78μM,L-NMMA作为阳性对照,IC50值为21.17μM。深入的机制研究发现化合物47和48通过抑制LPS诱导RAW 264.7细胞中的促炎介质NO、IL-1β、IL-6和i NOS而表现出显着的抗炎潜力;另外发现化合物18在10mg/m L时对MDCK细胞感染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IC50值为3.86μM,核酸酶(Nucleozin)作为阳性对照,IC50值为0.87+/-0.14μM。甘遂属于大戟科大戟属植物,作为我国的特有植物它的药用历史可追溯到20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甘遂有毒,性寒,味苦,归肺、肾、大肠经,有泻水逐饮、破积通便之功,主治水肿、腹水和肿瘤等病症。在临床上多用于肝硬化腹水、胸腔积液、水肿、咳喘、食道癌、乳腺癌、急性胰腺癌、肺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以及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从甘遂根部的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相共分离鉴定了67个化合物,包括20个三萜类化合物、10个贾白榄烷型二萜、15个巨大戟烷型二萜、15个甾体类化合物,1个黄酮类化合物和6个其他类成分。发现新化合物8个,依次被命名为:Eupokanu A(3),Eupokanu B(4),Eupokanu C(9),Eupokanu D(10),Eupokanu E(11),Eupokanu F(21),Eupokanu G(46)和Eupokanu H(56)。值得一提的是,化合物9和10是首次从大戟属中发现的Me-19(10→9),并在C-5(10)处形成双键以及在C-7和C-8形成氧环的结构新颖的三萜类化合物。活性研究发现巨大戟烷型二萜类和甾体类化合物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具有较强的NO抑制活性,其中巨大戟烷型化合物30、33、35-36和38活性最为显着,IC50值分别为0.55、0.57、0.56、0.30和2.98μM,另外,甾体类化合物45和58也具有显着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9.10和1.71μM,L-NMMA作为阳性对照(IC50=21.80μM);17个化合物具有抗Hep G2活性,(IC50=12.5571.23μM),其中化合物10、28和33活性最为显着,IC50分别为18.24、12.55和20.97μM,阿霉素(Adr)作为阳性对照(IC50=4.37μM);化合物33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肺癌细胞A549具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17.12和21.97μM;此外,我们对化合物33进行体外抗肝癌机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3可通过下调Akt/m TOR,上调PKC-δ,促进细胞的凋亡,上调ERK/MAPK通路,来抑制Hep G2细胞的生存和增殖,并体现出剂量-效应关系。另外,分离得到的88 g大戟烷型三萜类化合物1,具有显着的选择性抑制胶质瘤肿瘤干细胞活性的作用,且化合物1对肺癌细胞A549也显示出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为25.96μM。
王鹏禹[7](2020)在《卷丹花和黄花败酱降血糖活性成分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研究: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花的化学成分及对肠上皮细胞葡萄糖吸收影响的研究;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ex Trev.)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降血糖活性研究。首先,综述百合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然后,对卷丹(L.lancifolium)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山奈酚(1)、槲皮素(2)、柽柳黄素3-O-β-D-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3)、β-谷甾醇(4)、异槲皮苷(5)、咖啡酸(6)、胡萝卜苷(7)、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8)。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以Caco-2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卷丹花中分离所得化合物山奈酚、咖啡酸、金丝桃苷对Caco-2细胞葡萄糖吸收的影响。使用荧光标记2-脱氧葡萄糖(2-NBDG)及葡萄糖测定试剂盒检测Caco-2细胞上清液中葡萄糖含量。葡萄糖检测试剂盒测定结果显示,咖啡酸和金丝桃苷能促进正常Caco-2细胞的葡萄糖摄取;荧光标记2-脱氧葡萄糖结果显示,咖啡酸和金丝桃苷能促进正常Caco-2细胞摄取葡萄糖。Western blot法检测咖啡酸和金丝桃苷对SGLT1、GLUT2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咖啡酸和金丝桃苷在高剂量(200μM)可显着增加SGLT1和GLUT2蛋白的表达。即咖啡酸和金丝桃苷可能通过介导SGLT1及GLUT2蛋白表达来调控葡萄糖转运,促进Caco-2细胞葡萄糖吸收。其次,课题组前期已经完成黄花败酱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大量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为了得到结构新颖和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我们对该植物继续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应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MCI、凝胶等分离材料,并结合中压制备色谱(MPLC)及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Semipre-HPLC)等分离技术,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紫外(UV)、红外(IR)等波谱分析方法对黄花败酱(P.scabiosaefolia)正丁醇部位进行系统研究,共分离鉴定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9)、胡萝卜苷(10)、乌苏酸(11)、3β-hydroxy-12-ursene(12)、patriscabioin G(13)、Blumenol A(14)、Eudesmin(15)、Sweroside(16)、patriscabioin A(17)、patriscabioin(18)。对部分化合物降血糖活性进行初步筛选,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patriscabioin A(17)在25和50μM浓度下均可显着改善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上清中的葡萄糖消耗(P<0.001)。与化合物17相比,patriscabioin(18)在12.5、25和50μM浓度下更加显着地降低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上清中的葡萄糖含量(P<0.001)。
乔亚南[8](2020)在《四种苔类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苔藓植物(Bryophyta)是陆地的拓荒者,在分类学上界于藻类(algae)和蕨类(pteridophyta)之间,是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态植物。世界上大约有23000种,分为藓纲(14000种),苔纲(6000种),和角苔纲(300种)。许多苔藓植物具有特有的芳香气味和强烈的辛辣或苦味,且不易被微生物、昆虫等破坏,还有一些苔藓会引起强烈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和化感作用。这些现象表明苔藓中存在着一些活性物质来参与化学防御。和其他两类苔藓植物相比,苔类植物中含有一种特殊且仅有的细胞器油体,从微观上解释了苔类植物含有的化合物种类更多,结构更加新颖的原因。苔类植物中含有两类特征性成分,联节类和萜类化合物,并且具有各种各样的活性,比如细胞毒、抗真菌、抗炎、抗氧化、植物生长调节,抗阿尔茨海默症等。在世界各地的传统药物中,都有苔藓的身影。但是苔藓植物作为药用资源研究不足,进行化学生物学研究的种属尚不足10%。本文对采自中国的四种苔类植物,包括采自吉林省的厚边合叶苔(Scapania carinthiaca J.B.Jack ex Lindb),采自陕西的钩瓣耳叶苔(Frullania hamatiloba Stephani)和羽枝羽苔(Plagiochilafruticosa Mitt),以及采自浙江的四褶叶苔(Jungermannia tetragona Lindenb)的化学成分研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共从中分离鉴定了 70个化合物,包括44个新结构。这些化合物都是萜类化合物,倍半萜包括香橙烷型、桉烷型以及双环吉马烷型;二萜包括克罗烷型、贝壳杉烷型、半日花烷型、壳梭胞菌素型、eunicellane和gersemiane型。基于核磁共振、质谱、X射线单晶衍射法、含时密度泛函理论ECD计算以及耦合常数计算等方法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发现克劳烷型二萜具有显着的血管舒张活性,半日花烷型二萜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双环吉马烷型倍半萜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毒力作用,贝壳杉烷型二萜具有显着的抗肿瘤作用,并可作为顺铂化疗增敏剂。从厚边合叶苔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了 15个化合物(1-15),包括一个新的贝壳杉烷型的二萜,三个新的克罗烷型的二萜以及11个已知化合物。血管舒张实验证明克罗烷型的二萜能够舒张由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的大鼠三级动脉微血管,进一步的血管实验证明这种舒张作用是通过抑制Ca2+经由电压依赖性的钙通道(VDCs)内流介导的。细胞实验也证明了这类化合物的钙通道阻滞作用,在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MOVAS)细胞中,克罗烷可以抑制胞外Ca2+的内流。另外,这类化合物对去掉内皮的微动脉血管的舒张作用只有微小的减弱,也证明了克罗烷的血管舒张作用与内皮关联不大,主要是通过抑制Ca2+介导的平滑肌收缩来实现的。此外,细胞毒性试验表明,化合物和1和9对一系列人类癌细胞株表现出抑制了中等到显着的细胞毒活性。从钩瓣耳叶苔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了 11个化合物(16-26),包括6个新的半日花烷型的二萜,5个已知的二萜(含3个壳梭胞菌素型的二萜)。醌还原酶诱导实验(QR)实验证明克化合物19及四个已知化合物表现出了潜在的由Nrf2介导的抗氧化作用。在MOVAS细胞中对化合物19进行的进一步的实验也揭示了该化合物减弱了由H202诱导的氧化损伤和细胞死亡,这种作用是通过提高细胞生存率,减少细胞形态学变化,以及降低胞内ROS的生成来实现的。另外,化合物19促进了 Nrf2的核转运并且上调了抗氧化蛋白NQO1(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和γ-GCS(γ-glutamyl cysteine synthetase)的表达。分子对接分析也支持化合物19可以激活Nrf2通路这个结论。从羽枝羽苔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了 14个新化合物(27-40),包括7个新倍半萜(包含6个双环吉马烷以及一个2,3开环的香橙烷),以及7个新的二萜(5个壳梭胞菌素型的二萜,一个eunicellane和一个稀有的gersemiane)。化合物32显示了强的抗真菌毒力作用,它可以抑制外排泵敲除的白色念珠菌的菌丝形成,抑制其对哺乳动物细胞的粘附作用以及生物被膜的形成。进一步的实验也证明32可以调控与菌丝形成相关的基因。从四褶叶苔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了 30个贝壳杉烷型的二萜(41-70),包括20个新化合物。其中几个化合物对一系列人类肿瘤细胞株显示了显着的抑制作用。以往报道证明贝壳杉烷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与活性氧(ROS)有关。ROS诱导是多种治疗手段中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有效机制。药物诱导的“氧化还原重置”则会导致化疗耐药,打破“氧化还原重置”将提供一种克服耐药的新方法。因此,将含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代表性化合物11ββ-hydroxy-ent-16-kaurene-15-one(63)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发现这种二萜类化合物可以在HepG2细胞株中升高ROS从而诱导线粒体介导的凋亡。进一步实验发现此类化合物可以直接靶向过氧化物酶peroxiredoxin Ⅰ/Ⅱ(PrdxⅠ/Ⅱ)以及通过共价结合作用耗竭胞内谷胱甘肽(GSH)。随后,化合物63和顺铂(CDDP)在体外和体内的联用实验结果表明贝壳杉烷型的二萜能够促进CDDP诱导的肿瘤细胞死亡,因此这类化合物可以作为一种CDDP耐药肿瘤的有效增敏剂。本课题的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表明了苔类植物化学成分具有结构新颖、活性显着的特点,极大地丰富了天然产物数据库,并且有些也表现出令人满意的生物学活性,为新药开发提供了若干个潜在的苗头小分子化合物。苔类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现出一定的种属特异性,这对于苔类植物的化学分类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雪[9](2020)在《两株苔类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苔藓植物属于植物界中由水生植物向陆生植物转变的过渡态植物,根据植物分类学,其生态位置处于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之间,以苔纲(Hepaticae)、藓纲(Musci)和角苔纲(Anthocerote)为代表。其中苔纲植物种类繁杂,分布广泛,在世界范围内约6000余种,在我国疆土范围内分布约880余种。目前对苔类植物深入的科学研究发现,苔类植物中独有的一种细胞代谢器--油体能在生存代谢过程中产生含量丰富,结构新颖且种类繁多的芳香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其中很多萜类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药理活性,例如细胞毒活性、昆虫拒食、抗真菌等。本文对采自浙江乌岩岭自然保护区的双齿异萼苔[Heterosucyphs coalitus(Hook.)Schiffner],和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的全缘广萼苔[Chandonanthus birmensis Steph]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常规分离手段和MS、NMR、圆二色谱以及X-ray单晶衍射等鉴定技术确定了 58个次级代谢产物。其中含有23个未报道过的新化合物,以二萜为主。初步研究了所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发现从双齿异萼苔中分离得到的半日花烷型的二萜对白色念珠菌的毒力因子有一定的抑制能力,从全缘广萼苔中分离得到的西柏烷型的二萜具有中等细胞毒活性。从双齿异萼苔中发现了 43个化合物,其中18个新化合物:1个罕见的harziane型四环二萜,heteroscyphsic acid A(1),8个映克罗烷型的二萜,heteroscyphsic acids B-I(2-9)、4 个半日花烷型二萜,heteroscyphins A-D(10-13),1个含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愈创木烷型的倍半萜,heteroscyphin E(14)、3个植烷型二萜 heteroscones B-D(16-18)及 1 个降链状倍半萜 heteroscone A(15)。对于化合物1-14的抗真菌毒力因子活性的初步评价表明,部分二萜对白色念珠菌DSY654的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抑制浓度在4-32μg/ml之间。我们对初筛活性最好的heteroscyphin D的进一步实验表明,它能够抑制白色念珠菌DSY654在A549细胞上的粘附和被膜的形成。qPCR实验结果显示heteroscyphin D可以在转录水平上调控菌丝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影响Ras1-cAMP-Efg1通路,NRG1和UME6两个转录因子来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从酵母态到菌丝态的转变。在本论文中,我们首次报道了从双齿异萼苔中分离得到harziane型、半日花烷型、植烷型及贝壳杉烷型二萜,其中harziane型二萜也是首次从植物中获得,并且首次发现可以作为潜在外排泵底物的半日花烷二萜。从全缘广萼苔中分离鉴定了 15个化合物,大多为西柏烷型二萜,其中含有5个新的西柏烷型二萜chandonanbins A-E(44-48)以及10个已知化合物(50-58)。采用MTT法测试了 7个西柏烷型二萜(44,46-51)对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和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它们具有中等细胞毒活性。
唐小涵[10](2020)在《牛筋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牛筋果(Harrisonia perforata(Bl.)Merr.)是苦木科(Simarubaceae)牛筋果属(Harrisonia)的灌木植物。牛筋果的根、茎、叶均可入药,是主要用于治疗疟疾、皮肤溃疡、发热、咳嗽和咽喉肿痛等疾病的民间中药材。课题组在前期对其果实、枝叶、枝干等不同部位的研究中发现牛筋果含有高度重排、环系复杂的苦木素及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其中C-25型苦木素成分表现出优异杀虫活性。为了进一步丰富牛筋果的化学成分多样性,深入挖掘其生物活性,本论文对采自海南的牛筋果小枝中的化合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第一章阐述对牛筋果小枝中化学成分的研究。针对活性优异的目标C-25型苦木素建立LC/MS指导分析方法,快速对目标化合物定向富集,对后续化合成分的分离工作提供指导参考。在对牛筋果小枝的次生代谢产物成分研究中,采用MCI小孔树脂、正相硅胶、聚苯乙烯凝胶、葡聚糖凝胶、反相硅胶RP-18以及半制备HPLC等多种分离纯化方法,结合NMRIRX-ray单晶衍射等现代波谱技术,从中分离鉴定50个化合物,包含C-25,C-20,C-19三种骨架类型的苦木素14个(2-15),柠檬苦素12个(1和16-26),倍半萜4(27-30)个,其他色原酮及木脂素等酚性化合物20个(31-50)。其中10个新化合物,包括A环为七元内酯环,B环为六元含氧环的新骨架类型的柠檬苦素一个。本文第二章阐述对牛筋果中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本研究针对分离得到的牛筋果中化合物分别开展了抗氧化活性、棉铃虫杀虫活性、抗阿尔兹海默症活性等生物活性研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木脂素48、49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EC50分别为53.88±5.34μM和32.67±3.96μM;针对新骨架化合物1进行了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抗Aβ活性挖掘,发现其具有降低β-淀粉样蛋白Aβ42和Aβ40表达的能力,表现出一定防治阿尔兹海默症的活性。本文第三章对苦木科牛筋果属植物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该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相关生物活性研究情况,同时对该属植物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藓纲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藓纲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海滨木巴戟枝叶中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海滨木巴戟枝叶中化学成分的系统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步骤 |
3 实验结果 |
4 结果与讨论 |
第二章 化合物化学结构解析 |
1 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鉴定 |
2 已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鉴定 |
第三章 单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1 单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结论与讨论 |
2 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评价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结论与讨论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文献综述 巴戟天属植物中环烯醚萜类和蒽醌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丽江山荆子主成分降脂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丽江山荆子枝叶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
第一章 364 种滇西植物体外降脂活性筛选 |
前言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供试物样品的配制 |
2.2 Hep G2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体外高脂模型的建立 |
2.3 供试植物样品体外降脂活性测试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浓度诱导剂的细胞活力测定结果 |
3.2 高脂模型方法建立 |
3.3 供试植物样品体外降脂活性筛选结果 |
4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丽江山荆子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降脂活性研究 |
前言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提取和分离 |
2.2 HPLC 法测定丽江山荆子不同部位的根皮苷含量 |
2.3 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及根皮苷细胞毒性测定 |
2.4 化合物降脂活性测定 |
3 实验结果 |
3.1 已知化合物结构解析 |
3.2 化合物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3.3 丽江山荆子不同部位的根皮苷含量 |
3.4 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及丽江山荆子主成分细胞活力测定结果 |
3.5 化合物降脂活性测定 |
4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丽江山荆子主成分体内降脂活性研究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1.4 喂养饲料 |
1.5 供试品 |
2 实验方法 |
2.1 金黄地鼠高脂模型的诱导、分组及给药 |
2.2 实验指标及检测方法 |
2.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金黄地鼠体重变化 |
3.2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血脂浓度的影响 |
3.3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肝脏脂质浓度的影响 |
3.4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仓鼠粪便脂质浓度的影响 |
3.5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3.6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
3.7 根皮苷对高脂血症地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3.8 网络药理学及分子模拟对接结果 |
3.9 Western Blot结果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苹果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前言 |
1.化学成分 |
1.1 黄酮类 |
1.2 三萜类 |
1.3 酚类 |
1.4 甾体类 |
1.5 骈双四氢呋喃型木脂素类 |
1.6 脂肪酸类 |
1.7 单糖 |
1.8 二萜类 |
1.9 其他 |
2.药理活性 |
2.1 抗氧化作用 |
2.2 癌细胞毒性及抗肿瘤作用 |
2.3 抗菌作用 |
2.4 降糖、降脂作用 |
2.5 促进免疫调节 |
2.6 对肝脏保护作用 |
2.7 抗炎作用 |
2.8 美白作用 |
2.9 抗衰老作用 |
2.10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 |
2.11 抗辐射作用 |
2.12 促凝作用 |
2.13 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作用 |
2.14 急性毒性 |
2.15 促排铅作用 |
2.16 抗病毒作用 |
2.17 对乙醇所致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
2.18 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 |
2.19 延长秀丽线虫寿命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两株苔类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苔类植物中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综述) |
1.1 苔类植物中倍半萜(Sesquiterpenoids)成分的研究 |
1.1.1 绿叶苔烷型倍半萜(Pinguisanes) |
1.1.2 杜松烷型倍半萜(Cadinanes) |
1.1.3 补身烷型倍半萜(Drimanes) |
1.1.4 剪叶苔型倍半萜(Herbertanes) |
1.1.5 胡萝卜烷型倍半萜(Daucanes) |
1.1.6 其他类型倍半萜(Others) |
1.2 苔类植物中二萜(Diterpenoids)成分的研究 |
1.2.1 克罗烷型二萜(Clerodanes) |
1.2.2 Vibsane型二萜 |
1.2.3 Dolabrane型二萜 |
1.2.4 壳梭孢菌素型二萜(Fusicoccanes) |
1.2.5 植烷型二萜(Phytanes) |
1.2.6 其他类型二萜(Others) |
1.3 苔纲植物中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学活性 |
1.3.1 抗真菌活性 |
1.3.2 抗肿瘤活性 |
1.3.3 抗炎活性 |
1.3.4 抗病毒活性 |
1.3.5 其他活性 |
1.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瘤壁裂齿苔化学成分及其抗真菌毒力活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确定 |
2.4 化合物抗真菌毒力活性评价 |
2.4.1 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菌丝生长抑制情况的影响 |
2.4.2 化合物1对白色念珠菌DSY654在细胞表面黏附情况的影响 |
2.4.3 化合物1对白色念珠菌DSY654被膜形成的影响 |
2.4.4 化合物1对白色念珠菌毒力相关基因调控的影响 |
2.5 实验部分 |
2.5.1 苔藓植物的采集和鉴定 |
2.5.2 实验仪器 |
2.5.3 实验溶剂及试剂 |
2.5.4 分离提纯方法及显色剂选择 |
2.5.5 提取和分离流程 |
2.5.6 化合物的X射线单晶数据和ECD计算 |
2.5.7 菌株培养和细胞选择 |
2.5.8 菌丝形态转化实验 |
2.5.9 真菌粘附力评价实验 |
2.5.10 被膜形成抑制实验 |
2.5.11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
2.5.12 统计学分析 |
2.6 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 |
2.7 实验总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南亚瓦鳞苔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确定 |
3.4 化合物抗炎活性评价 |
3.5 实验部分 |
3.5.1 苔藓植物的采集和鉴定 |
3.5.2 实验仪器 |
3.5.3 实验溶剂及试剂 |
3.5.4 分离提纯方法及显色剂选择 |
3.5.5 提取和分离流程 |
3.5.6 化合物的X射线单晶数据和ECD计算 |
3.5.7 细胞培养和MTT细胞实验 |
3.5.8 NO生成抑制活性监测 |
3.5.9 体内抗炎活性评价 |
3.5.10 统计学分析 |
3.6 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 |
3.7 实验总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目录 |
附录Ⅰ 苔藓照片 |
附录Ⅱ 新化合物图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小叶中国蕨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名词缩写表 |
第1章 前言 |
1.1 蕨类植物 |
1.2 粉背蕨属植物研究概况 |
1.2.1 粉背蕨属植物的形态学特征与植物分类 |
1.2.2 粉背蕨属植物化学成分概况 |
1.2.3 粉背蕨属植物生物活性研究 |
1.3 小叶中国蕨的研究概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小叶中国蕨粗提物成分分析 |
2.1 小叶中国蕨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
2.1.1 研究内容 |
2.1.2 材料与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1.4 结果与讨论 |
2.2 小叶中国蕨各极性粗提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2.1 研究内容 |
2.2.2 实验材料 |
2.2.3 实验方法 |
2.2.4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叶中国蕨化学成分分离与鉴定 |
3.1 研究内容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小叶中国蕨预实验分析 |
3.3.2 小叶中国蕨化学成分提取与分离 |
3.3.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已鉴定化合物 |
3.4.2 新化合物解析 |
3.4.3 待鉴定化合物 |
3.4.4 三个二萜类化合物HPLC谱图分析 |
3.4.5 二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探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叶中国蕨的生物活性研究 |
4.1 小叶中国蕨的抗氧化活性探究 |
4.1.1 研究内容 |
4.1.2 实验原理 |
4.1.3 实验材料 |
4.1.4 实验方法 |
4.1.5 结果与讨论 |
4.2 小叶中国蕨的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分析 |
4.2.1 研究内容 |
4.2.2 实验原理 |
4.2.3 实验材料 |
4.2.4 实验方法 |
4.2.5 结果与讨论 |
4.3 小叶中国蕨的抗肿瘤细胞活性测定 |
4.3.1 研究内容 |
4.3.2 实验原理 |
4.3.3 实验材料 |
4.3.4 实验方法 |
4.3.5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芳香中药草果中萜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草果中分离鉴定到的化合物结构(*所示为新化合物)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章 豆蔻属植物的萜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豆蔻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
1.2.1 单萜类 |
1.2.2 倍半萜类 |
1.2.3 二萜 |
1.3 豆蔻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3.1 单萜分子的药理活性 |
1.3.2 倍半萜分子的药理活性 |
1.3.3 二萜分子的药理活性 |
1.3.4 豆蔻属植物精油活性 |
1.4 小结与展望 |
第二章 芳香中药草果中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草果非挥发性成分研究进展 |
2.2.1 萜类成分 |
2.2.2 黄烷醇-单萜杂合体 |
2.2.3 二苯庚烷类成分 |
2.2.4 黄酮类成分 |
2.2.5 酚类成分 |
2.2.6 甾醇类成分 |
2.2.7 其他类成分 |
2.3 实验部分 |
2.3.1 样品来源 |
2.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3.3 提取与分离 |
2.3.4 结构鉴定 |
2.4 草果中分离到化合物的抗AChE活性测试 |
2.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4.2 实验过程 |
2.4.3 抗AChE活性测试结果 |
2.5 神经保护活性测试 |
2.5.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5.2 实验过程 |
2.5.3 神经保护活性测试结果 |
2.6 小结 |
第三章 草果等重要香料精油的化学成分及抗AChE活性 |
3.1 引言 |
3.2 草果等重要香料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3 实验方法 |
3.2.4 香料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
3.3 草果等重要香料精油的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试 |
3.3.1 引言 |
3.3.2 实验过程 |
3.3.3 香料精油的抗AChE活性 |
3.4 应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精油中的活性成分 |
3.4.1 引言 |
3.4.2 实验过程 |
3.4.3 香料精油中活性单体的预测 |
3.5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硕士期间成果发表情况 |
(6)两种槐属和两种大戟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槐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1 生物碱类化合物 |
1.2.2 黄酮类化合物 |
1.3 槐属药用植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1.3.1 抗肿瘤作用 |
1.3.2 抗炎作用 |
1.3.3 抗病毒活性 |
1.3.4 抗菌作用 |
1.3.5 抗氧化作用 |
1.3.6 中枢神经作用 |
1.3.7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1.3.8 其他活性 |
1.4 临床应用 |
1.5 选题依据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苦豆子的生物碱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实验仪器和材料 |
2.2.2 生物活性筛选实验材料 |
2.2.3 生物活性细胞来源 |
2.2.4 样品来源 |
2.2.5 提取和分离 |
2.2.6 生物活性筛选实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分离与鉴定 |
2.3.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3.3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 |
2.3.4 生物活性筛选 |
2.4 小结和讨论 |
2.4.1 小结 |
2.4.2 讨论 |
第三章 苦参的生物碱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2.2 样品来源 |
3.2.3 提取和分离 |
3.2.4 生物活性筛选实验 |
3.3 实验结果 |
3.3.1 分离与鉴定 |
3.3.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3.3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 |
3.3.4 生物活性筛选 |
3.4 小结 |
第四章 金刚纂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4.2.2 样品来源 |
4.2.3 生物活性筛选实验 |
4.3 实验结果 |
4.3.1 分离与鉴定 |
4.3.2 提取和分离 |
4.3.3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4.3.4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 |
4.3.5 生物活性筛选 |
4.4 小结和讨论 |
4.4.1 小结 |
4.4.2 讨论 |
第五章 甘遂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5.2.2 样品来源 |
5.2.3 提取和分离 |
5.2.4 生物活性筛选实验 |
5.3 实验结果 |
5.3.1 分离与鉴定 |
5.3.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5.3.3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 |
5.3.4 生物活性筛选 |
5.4 小结和讨论 |
5.4.1 小结 |
5.4.2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苦豆子生物碱成分研究和生物活性筛选 |
6.2 苦参生物碱成分研究和生物活性筛选 |
6.3 金刚纂萜类成分研究和生物活性筛选 |
6.4 甘遂化学成分研究和生物活性筛选 |
6.5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与获奖情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获奖情况 |
(7)卷丹花和黄花败酱降血糖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百合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1 前言 |
1.2 化学成分 |
1.3 药理活性 |
1.3.1 抗肿瘤作用 |
1.3.2 抑菌作用 |
1.3.3 抗炎作用 |
1.3.4 抗抑郁作用 |
1.3.5 抗疲劳作用 |
1.3.6 免疫调节作用 |
1.3.7 抗氧化作用 |
1.3.8 降血糖作用 |
1.3.9 镇静催眠作用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卷丹花化学成分及对Caco-2细胞葡萄糖吸收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仪器和材料 |
2.2.1 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植物来源 |
2.3 方法 |
2.3.1 提取分离 |
2.3.2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 |
2.3.3 葡萄糖过氧化物酶法测定山奈酚、咖啡酸和金丝桃苷对Caco-2细胞上清中葡萄糖摄取的影响 |
2.3.4 荧光标记2-脱氧葡萄糖测定咖啡酸和金丝桃苷对Caco-2细胞中葡萄糖摄取的影响 |
2.3.5 Westernblot法检测咖啡酸和金丝桃苷对SGLT1 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2.3.6 数据分析 |
2.4 结果 |
2.4.1 化合物结构解析 |
2.4.2 Caco-2细胞跨膜电阻值测定 |
2.4.3 山奈酚、咖啡酸、金丝桃苷对Caco-2细胞活力的影响 |
2.4.4 咖啡酸、山奈酚、金丝桃苷对Caco-2细胞上清中葡萄糖消耗的影响 |
2.4.5 2-NBDG检测金丝桃苷及咖啡酸对Caco-2 细胞中葡萄糖摄取及消耗的影响 |
2.4.6 咖啡酸和金丝桃苷对Caco-2 细胞SGLT1,GLUT2 蛋白表达的影响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花败酱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及降血糖活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仪器和材料 |
3.2.1 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植物来源 |
3.3 方法 |
3.3.1 提取分离 |
3.3.2 3T3-L1前脂肪细胞模型的建立 |
3.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 |
3.4.1 化合物结构解析 |
3.4.2 黄花败酱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 |
3.4.3 patriscabioin A(17)和patriscabioin(18)对3T3-L1 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 |
3.4.4 patriscabioin A(17)和patriscabioin(18)对3T3-L1 脂肪细胞上清中葡萄糖含量的影响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章小结 |
论文创新点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专利 |
致谢 |
附录 A 百合花和黄花败酱中部分化合物核磁谱图 |
(8)四种苔类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1章 苔类植物中萜类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综述) |
1.1 倍半萜类化合物(Sesquiterpenes) |
1.1.1 香橙烷(Aromadendranes) |
1.1.2 按烷型(Eudesmanes) |
1.1.3 吉马烷(Germacranes) |
1.1.4 双环吉马烷型(Bicyclogermacranes) |
1.1.5 其他类型的倍半萜 |
1.2 二萜类化合物(Diterpenes) |
1.2.1 克罗烷(Clerodanes) |
1.2.2 半日花烷(Labdanes) |
1.2.3 贝壳杉烷(Kauranes) |
1.2.4 其他类型的二萜 |
1.3 生物活性 |
1.3.1 抗肿瘤活性 |
1.3.2 抗微生物活性 |
1.3.3 抗炎活性 |
1.3.4 抗氧化活性 |
1.3.5 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
1.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厚边合叶苔的化学成分研究 |
2.1 前言 |
2.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2.4 克劳烷型二萜血管舒张活性 |
2.5 细胞毒活性测试 |
2.6 总结与讨论 |
2.7 实验部分 |
2.7.1 主要测试仪器与试剂 |
2.7.2 植物材料采集与鉴定 |
2.7.3 化合物的ECD计算 |
2.7.4 提取和分离 |
2.7.5 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
2.7.6 血管舒张活性测试 |
2.7.7 MTT实验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钩瓣耳叶苔的化学成分研究 |
3.1 前言 |
3.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4 半日花烷的Nrf2诱导活性测定 |
3.4.1 醌还原酶诱导活性测试 |
3.4.2 化合物19对H_2O_2诱导的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
3.4.3 化合物19激活MOVAS细胞中的Nrf2信号通路 |
3.5 总结与讨论 |
3.6 实验部分 |
3.6.1 主要测试仪器与试剂 |
3.6.2 植物材料采集与鉴定 |
3.6.3 提取和分离 |
3.6.4 化合物28的ECD计算 |
3.6.5 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
3.6.6 化合物16的单晶数据分析 |
3.6.7 抗氧化活性实验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羽枝羽苔的化学成分研究 |
4.1 前言 |
4.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4.3 双环吉马烷抗真菌毒力活性测定 |
4.3.1 化合物32抑制白色念珠菌DSY654酵母态到菌丝态的形态学转变 |
4.3.2 化合物32对白色念珠菌DSY654粘附力的抑制作用 |
4.3.3 化合物32对白色念珠菌DSY654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
4.3.4 化合物32对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 |
4.4 总结与讨论 |
4.5 实验部分 |
4.5.1 主要测试仪器与试剂 |
4.5.2 植物材料采集与鉴定 |
4.5.3 提取和分离 |
4.5.4 化合物27,34,38,39和40的ECD计算 |
4.5.5 耦合常数计算 |
4.5.6 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
4.5.7 抗真菌毒力实验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四褶叶苔的化学成分研究 |
5.1 前言 |
5.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5.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5.4 贝壳杉烷的抗肿瘤活性测定 |
5.4.1 贝壳杉烷类二萜的细胞毒活性筛选 |
5.4.2 化合物63诱导对HepG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
5.4.3 化合物63的靶点以及体内外对顺铂的增敏作用 |
5.4.4 化合物63的D环烯酮与GSH的共价键形成活性 |
5.5 总结与讨论 |
5.6 实验部分 |
5.6.1 主要测试仪器与试剂 |
5.6.2 植物材料采集与鉴定 |
5.6.3 提取和分离 |
5.6.4 化合物41的ECD计算 |
5.6.5 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单晶衍射数据 |
5.6.6 化合物44,45,53和65的单晶数据分析 |
5.6.7 抗肿瘤实验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发表文章目录 |
附录Ⅰ 苔藓照片 |
附录Ⅱ 新化合物图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两株苔类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苔类植物中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综述) |
1.1 苔类植物中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 |
1.1.1 抗真菌活性 |
1.1.2 细胞毒活性 |
1.1.3 植物化感作用 |
1.1.4 昆虫拒食作用 |
1.1.5 抗氧化活性 |
1.1.6 其他活性 |
1.2 苔类植物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
1.2.1 香橙烷(Aromadendranes) |
1.2.2 桉烷(Eudesmanes) |
1.2.3 雅槛蓝烷(Eremophilanes) |
1.2.4 橄榄烷(Maalianes) |
1.2.5 双环吉玛烷(Bicyclogermacranes) |
1.3 苔类植物中的二萜类化合物 |
1.3.1 克罗烷(Clerodanes) |
1.3.2 西柏烷(Cembranes) |
1.3.3 半日花烷(Labdanes) |
1.3.4 玫瑰烷(Rosanes) |
1.3.5 绰奇烷(Trachylobanes) |
1.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双齿异萼苔化学成分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确定 |
2.4 抗真菌毒力因子活性测试 |
2.4.1 菌丝抑制实验 |
2.4.2 化合物13抑制白念珠菌DSY654对A549细胞的粘附作用 |
2.4.3 化合物13对白念珠菌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
2.4.4 化合物13能够在转录水平上调控相关基因 |
2.5 实验部分 |
2.5.1 苔藓的采集与鉴定 |
2.5.2 测试仪器 |
2.5.3 溶剂和试剂 |
2.5.4 层析系统和显色剂 |
2.5.5 提取分离流程 |
2.5.6 化合物的X射线单晶衍射及ECD计算 |
2.5.7 菌种及细胞培养 |
2.5.8 菌丝抑制实验 |
2.5.9 细胞粘附实验 |
2.5.10 被膜形成实验 |
2.5.11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
2.6 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2.7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全缘广萼苔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确定 |
3.4 细胞毒活性测试 |
3.5 实验部分 |
3.5.1 苔藓的采集与鉴定 |
3.5.2 测试仪器 |
3.5.3 溶剂和试剂 |
3.5.4 层析系统和显色剂 |
3.5.5 提取分离流程 |
3.5.6 化合物的X射线单晶衍射及ECD计算 |
3.5.7 细胞毒活性测试 |
3.5.8 统计分析 |
3.6 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3.7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目录 |
附录Ⅰ 苔藓照片 |
附录Ⅱ 新化合物图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牛筋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牛筋果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
符号与说明 |
第一章 牛筋果小枝的化学成分研究 |
1.1 引言 |
1.2 利用LC/MS对C-25型苦木素化合物进行快速定向富集 |
1.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1.3.1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 |
1.3.2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 |
1.4 生源关系 |
1.5 实验部分 |
1.5.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1.5.2 实验植物材料 |
1.5.3 样品LC/MS分析方法 |
1.5.4 提取分离 |
1.6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与波谱数据 |
1.7 小结 |
第二章 牛筋果中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抗氧化活性研究 |
2.3 棉铃虫杀虫活性研究 |
2.4 抗Aβ活性研究 |
2.4.1 实验方法 |
2.4.2 结果与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牛筋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相关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3.1 化学成分 |
3.1.1 苦木素 |
3.1.2 柠檬苦素 |
3.1.3 色原酮 |
3.1.4 木脂素 |
3.1.5 聚酮 |
3.1.6 甾体 |
3.1.7 其他类型化合物 |
3.2 药理活性 |
3.2.1 杀虫活性 |
3.2.2 抗菌活性 |
3.2.3 抗病毒、抗疟活性 |
3.2.4 抗肿瘤活性 |
3.2.5 其他活性 |
3.3 小结 |
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藓纲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滨木巴戟枝叶中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赵莹莹.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丽江山荆子主成分降脂活性研究[D]. 郎利娟. 大理大学, 2021(09)
- [3]两株苔类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朱明珠. 山东大学, 2021(12)
- [4]小叶中国蕨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姜灿.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芳香中药草果中萜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陈淑霞.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6]两种槐属和两种大戟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李建春.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7]卷丹花和黄花败酱降血糖活性成分研究[D]. 王鹏禹. 河南大学, 2020(02)
- [8]四种苔类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乔亚南. 山东大学, 2020(09)
- [9]两株苔类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王雪. 山东大学, 2020(02)
- [10]牛筋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唐小涵. 云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