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构件/构架复用技术的工控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焯俊[1](2021)在《面向增材制造的柔性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增材制造技术又称3D打印,该技术自1986年首次商业化至今,已经过去了35年,而其真正的高速增长期是从2012年开始的。笔者认为,该现象主要由两个重要因素所致:一个是具有低成本优势的FDM技术专利到期,另一个则是因为一个称为Rep Rap的由低成本嵌入式板卡驱动的低成本3D打印机开源项目的出现。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3D打印技术以以往不可想象的低成本和低门槛进入了大众消费者群体中。而近几年基于LCD光固化技术的3D打印设备也出现了颇为明显的增长。光固化方案早在1986年就已推出市场,但早期的光固化工艺其材料、设备、软件和控制系统的成本对于市场而言还是过于高昂,故未能引发与如今之热度相提并论的高速增长。近几年光固化类设备的迅速增长可归功于市场在上述个方面上获得了大幅降本的突破。由此可见,AM行业对于成本是非常敏感的,但凡实现了低成本的突破即可在全新的技术方向上带来高速的增长。未算上仍存在于各科研实验室中的创新型AM技术,目前已出现的AM技术种类不下30种之多。这些技术无不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若能够从各个方面降低其成本,使之能够以低的成本进入其所适用的行业,将有可能带来巨大的价值。本文从控制系统的方向入手,希望能够为上述种类多样的行业应用级AM技术提供一种使之可从原型设备转化为可以面向普通用户的产品的低成本控制系统——AM专用柔性嵌入式数控系统(AM Specific Flexible NC,简称ASFENC)。ASFENC系统是一个集成了一个“数字-模拟-映射多轴控制器”和一系列可自定义、可复用的“参量-状态检测控制器”的集中控制式嵌入式数控系统。其模块化、通用化设计的软/硬件在经过用户配置后便可适用于大多数已有的各类AM技术,乃至应用到未来有可能出现某些AM技术上,具备了跨多种AM设备平台的“柔性”。ASFENC系统是由本文称为“系统世界对象”的软件对象和另一种称为“虚拟控制器”的软件对象共同驱动的。这些软件对象均以实时操作系统的线程为运行载体,是支持一个完整控制功能的运行单位。同时,这些对象还会利用实时操作系统的线程通信机制来实现对象之间的同步、通信和协作。本文先从对AM领域开展领域建模的工作出发,分析了大量AM技术的控制需求,并总结出了AM控制系统领域的领域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了ASFENC系统的总体功能和技术方案;基于STM32F429+XC7K160T的“MCU+FPGA硬件架构”为ASFENC系统设计了全套嵌入式硬件板卡;面向AM专用柔性控制系统设计了一套柔性指令集(代号为“Pcode”)及其解析器;研究了柔性嵌入式固件的实现机制;研究了面向AM领域的“数字-模拟-映射多轴控制器”和“参量-状态检测控制器”的部分关键控制技术。最终,将本文设计的ASFENC系统应用于一面向高温、高强度PEEK耗材的高温FDM打印机的控制系统中,进行了PEEK样件的打印,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实验初步验证了ASFENC系统的柔性集成功能。可以认为其基本能够兼容多种AM技术差异较大的成形机制控制过程和繁多的物理参量定义。而通过Pcode指令,用户或上位机程序可对ASFENC系统开展较为灵活的重构和控制。可充分满足新型行业应用级AM设备的开发者构造自定义的经济型嵌入式控制系统的需要。但是ASFENC系统目前仍处于原型阶段,后续仍有大量的优化和开发工作,仍需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其最终的愿景。
熊少杰[2](2019)在《基于智能作业终端的发动机装配过程管控策略研究及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汽车制造业发展迎来较为缓慢的上升期,发动机质量问题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发动机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提高发动机装配过程的质量问题,本文通过对发动机的机装配过程进行研究,提出基于智能作业终端的管控策略,实现对发动机生产过程的管控,提升发动机装配水平。首先,研究分析发动机机装配的工艺流程,针对工艺特点把影响发动机装配过程质量因素分解成若干类型,根据质量问题提出基于智能作业终端的管控策略,介绍了智能作业终端功能、网络架构、交互识别技术。其次,在构建发动机智能作业终端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实时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动机智能作业终端输入单元,并详细介绍了以数据服务总线库方式对车间多源异构的数据进行集成。根据扩展Petri网对发动机装配单元进行单元抽象建模,分析单元作业流程,并以实例验证模型可行性。然后,采用构件技术实现将发动机装配单元业务需求映射成装配业务构件,并对业务构件进一步抽象映射成软构件,通过对软构件动态组装构建整个作业系统,并通过目标线性规划的方法对组装方案进行优化探讨。最后,根据提出的理论模型与系统开发方法,设计和开发了一套发动机机装配过程智能作业终端系统,对终端系统方案、软硬件架构等进行了说明,以某汽车发动机的装配过程为例进行模型具体实例验证,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石瑾挺[3](2019)在《基于消息调度中间件的跨平台HMI架构研究》文中提出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能够将控制现场的数据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工作人员,在工控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的HMI基于单一操作系统进行开发,导致软件的平台复用性低下。并且,由于HMI系统在实现跨平台过程中,会增加软件复杂度,进而影响了软件的实时性。因此本文提出了一套完善的跨平台解决方案,在实现跨平台的基础上,确保HMI系统的实时性,从而进一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本文重点研究基于消息调度中间件的HMI跨平台架构,主要工作如下所述:1)为了解决现有HMI与操作系统之间的高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调度中间件的跨平台架构,并对HMI的业务逻辑进行抽象,将系统调用从这些业务逻辑中抽离。2)建立消息调度中间件运行时模型,并针对由于跨平台所可能导致的消息传递的实时性问题,提出了基于时间片的消息优先级处理模型,以及消息分流调度算法与负载预测控制机制。3)为保证中间件的可靠性,使用UPPAAL模型检测工具对中间件整体运行时模型进行建模及形式化验证,并在自主研发的组态平台下实现了基于消息调度中间件的跨平台HMI软件架构,最后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软件架构可在实现跨平台的基础上保证良好的实时性。
杨明[4](2017)在《基于构件的图像处理实验平台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图像处理是计算机通过一系列算法对图像进行分析,以达到研究人员所需图像结果的技术。那么通过实验来验证研究人员算法可行性和处理效果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又由于图像处理算法种类繁多,常用的算法使用率高,那么实验人员就会面临着重复编写这些高使用率算法的难题,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实验效率。因此一个操作便捷、可扩展性强、实验效率高的图像处理实验平台对于研究人员是非常必要的。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领域的一个重难点,它能够通过它的复用特性,大大的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工作量。本文设计开发了基于构件的图像处理实验平台。该平台有着构件化的算法组合功能,同时支持用户添加新的算法构件,使用户可以将新添加的算法构件和平台现有的算法构件进行组合生成算法通道,帮助实验人员解决对一些常用算法进行重复编码的难题,提高实验效率。而且对实验结果有着可视化的输入输出,使实验人员可以实时直观的看到实验效果。该平台采用拖拽组合算法构件的操作形式,有良好的交互能力,操作便捷。在设计开发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作者通过提出装饰组装机制和构件化组态模型予以解决。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装饰的组装机制。该组装机制通过创建包装构件,动态的扩展构件的功能来完成组装。由于图像处理实验平台是针对流式的算法通道来对图片进行处理,而每个构件是一种处理算法。因此,针对该平台的特殊性以及专业性,该组装机制充分切合了实验平台的算法组合需求以及拖拽组合的操作模式。2.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的组态模型。由于该实验平台有着其独特的拖拽组合算法构件来形成算法通道的操作形式,以及图像处理算法多样化流程规约的领域特性。借鉴了工控领域中组态的概念和特性,提出了基于构件的组态模型。该模型基于构件的基础给开发人员以及用户带来了高效率的开发与使用,以及切合图像处理实验平台需求的三层软件体系结构为可扩展性打下基础,同时引入宏观逻辑描述使得实验人员可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来对图像处理实验平台算法通道的规则进行限制约束,使用户可以参与到系统的开发中去来保证系统的功能可以和用户的业务需求始终保持一致。3.在构件化组态模型和装饰组装机制的基础上对图像处理实验平台进行设计与实现,同时对部分关键代码进行了展示。最后进行了大量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测试实验,对图像处理实验平台算法构件的组装执行、装饰组装机制、宏观逻辑描述等进行了全面的测试验证。
洪鹏[5](2016)在《基于精度补偿应用的机器人柔性自动钻铆集成控制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工业4.0的大背景下,机器人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已是大势所趋,而制孔和铆接在飞机制造过程中工作量大,机器人在该方面的应用尤为重要。为了满足航空制造业的技术要求,必须提高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并实现机器人系统的高精度集成控制。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精度补偿应用的机器人柔性自动钻铆集成控制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双机器人柔性自动钻铆系统的体系组成和总体控制方案。分析了系统组成和工作流程以及需求,对系统硬件拓扑结构进行了模块化设计,提出了双机器人协同运动控制方法,设计了包括上位规划层、运动控制层和外部感知层的三层软件架构。2)提出了基于误差相似度的精度补偿方法。在MD-H模型的基础上从误差根源的角度对误差相似度进行解释并建立误差模型,提出了空间网格化的变参数精度补偿方法,利用L-M和EKF法对误差进行辨识,并提出了参数辨识+监督学习的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误差进行处理,在参数辨识的基础上用AdaBoostBP算法进行非线性残余误差辨识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3)提出了基于构架和构件复用的控制软件。进行了控制软件任务和需求分析,建立了系统软件全生命周期模型,开发了可复用核心构件,将精度补偿方法作为后置处理算法包与系统进行了集成,完成了应用软件层开发实现了高精度集成控制。4)搭建了实验平台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验证表明:提出的双机器人体系组成和总体控制方案有效可行,双机器人最大跟随误差为8.25mm,能保证较好的协同性,满足双机器人协同钻铆需求,构架和构件复用的系统开发方法能大幅较少开发周期,单机器人精度补偿方法能将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从0.948mm提升至0.136mm,双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方法取决于测量精度和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该方法带来的误差可忽略不计。最终系统精度能达到0.3mm以内。
洪鹏,田威[6](2016)在《基于构架和构件复用的飞机自动钻铆开放式数控系统》文中认为针对当前轻型自动装配系统数控系统开发过程中周期长、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构架和构件复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可实现软件复用,降低开发成本和周期。结合Ether CAT工业以太网和Ethernet技术进行了钻铆系统的集成,并在单机器人自动钻铆系统和双机器人自动钻铆系统上进行了验证,验证系统可行。
杨浩[7](2015)在《面向领域特征的列控RBC系统建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的全面建设,我国铁路行业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列控系统作为整个铁路运输的中枢,对于保证行车的安全至关重要。无线闭塞中心RBC系统是列控系统地面的核心子系统,在控制列车运行和实现车地双向通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铁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RBC系统的开发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其开发效率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本论文的研究核心就是引入领域工程技术,通过开发可重用资源的方式来提高RBC系统的软件开发效率。本论文将面向特征的领域分析方法应用到无线闭塞中心的领域建模与开发中。论文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1.整合了FODA (Feature-Oriented Domain Analysis)、FORM(Feature-Oriented Reuse Method、FOSD(Feature-Oriented Software Development)等领域分析方法的优点,并提出了从确定领域边界到建立最底层构件模型整个生命周期的开发方法。2.开发了RBC系统的一系列可复用资源,包括各种复用模型如特征模型、领域结构图、领域的数据流图、实体关系模型、子系统模型、过程模型以及构件模型等,并对相关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领域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3.使用Matlab Stateflow工具对RBC的领域功能状态的迁移进行了分析,使用StarUML建立了构架模型中构件模型,避免了领域分析方法中由于缺乏特定实现的工具导致标准不统一的缺点。4.与传统系统开发方法进行了比较,总结了面向特征的领域分析方法的优势。在使用传统面向对象方法开发RBC核心功能时,侧重的主要是代码复用。而基于特征的领域分析方法扩宽了领域资源的重用范围,并且将特征的概念贯穿到整个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中,使得不同层次的重用资源之间衔接密切,提高了RBC领域的开发效率。经过研究发现,将该分析方法引入无线闭塞中心系统的软件开发中,不仅是可行的,还可以提高无线闭塞中心系统的软件开发效率。
李九灵[8](2013)在《可重构的机器视觉在线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质量需求是现代企业的核心需求,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自身的存续。因此,将质量放在首位是目前所有企业的共同选择。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多种多样,传统检测与测量往往依赖于人工完成。本文着眼于流水线上、不间断运动的连续物体视觉可识别量的在线检测。利用机器视觉替代人工检测,运用计算机及软件替代检测工人,通过可重构的视觉检测方法实现在不同被检对象上的快速反应与装备实现。本文主要研究了可动态增减检测子系统的分布式网络拓扑,支撑采集控制硬件层、图像处理识别层、界面显示层、质量等级评价等多层面的视觉重构理论,建立了基于软件芯片的视觉重构体系,对重构流程、重构方案进行了设计,采用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式设计了各个层次间交互接口。针对市场上不同厂商的数字图像获取设备,本文均根据自身产品而定制、通用性差的缺点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分析了不同数字图像获取标准的优劣,建立了异构硬件环境下的图像获取通用模型;接着,创建了通用图像获取接口,设计并完善了SDK,包括初始化函数、设置函数、获取函数、图像处理回调函数、存储函数、辅助函数在内的六大类函数的定义;最后,对函数接口及其组态设计进行了研究。在图像获取的基础上,对图像处理环节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视觉检测的基本需求,梳理了视觉检测的基本流程;接着,根据视觉检测流程的主要需求,设计了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算法库,将常用的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图像复原、特征提取等算法进行了标准化、参数化设计,着重突出优化算法代码、执行效率、鲁棒性等问题;最后,建立并完善了一套基于配置信息的视觉检测运行环境,可实现检测算子的搜索、调用、重载等功能,有利于提高检测系统的柔性,加速针对不同检测对象的设备部署。为实现图像特征的提取与识别,本文首先研究了常用特征描述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并指出单一特征或过小规模特征集在可重构视觉检测方法中的局限性。其后,针对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设计了一套基于统计与时频联合的特征提取方法,建立了通用性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特征集,并利用该特征集对三种产品的图像图形学特征进行了描述。最后,尝试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特征解耦方法,并就其中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利用可重构的机器视觉方法对粘扣带、导爆管、网孔织物外观质量视觉检测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测系统,验证了可重构的产品视觉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向昊[9](2013)在《基于面向对象框架的ATS软件开发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现代测控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测试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使用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特别是使用C语言这种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难以在有限的的时间和成本内构建出满足用户需求,且复用性和扩展性良好的系统。针对自动测试系统领域软件开发效率低,程序复用性和扩展性很差的问题,本文在已有相关领域软件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并引入面向对象框架技术来提高自动测试系统领域软件的开发效率。本文首先介绍了自动测试系统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以及文中所用到UML、设计模式和框架等面向对象技术。然后从自动测试系统领域特征和需求分析入手,提取同一领域内多个软件系统的共性部分;同时使用面向对象建模思想,建立自动测试系统领域框架模型;在框架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开发经验并使用设计模式,借鉴相关成熟框架的设计思想,对自动测试系统框架进行设计,并研究基于本框架的自动测试系统软件开发方法。最后以电容器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作为实例,通过复用本文所提出的自动测试系统框架并结合项目具体的需求,对电容器自动测试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和实现,以验证本文所提出的自动测试系统面向对象框架及开发方法在提高领域内软件开发效率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胡军[10](2012)在《荆岳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国家在基础建设中的投入越来越大,近几年我国公路、铁路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作为公路和铁路交通网重要连接枢纽的桥梁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桥梁大国。桥梁建成以后,交通荷载、人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材料的逐渐腐蚀老化和结构损伤的积累,将使桥梁的健康状况和承载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病害,如果维护管理不当,不仅影响行车安全,而且会大幅度降低桥梁的设计使用寿命,因此,做好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和安全状况评估,为桥梁安全运营、日常养护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预防和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意义重大。桥梁健康监测是对桥梁结构的无损检测,评价桥梁结构的使用状态,为桥梁的营运与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从被相关学者提出至今,已经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其相关检测技术、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构状况评估理论也不断完善,特别是光纤传感技术的出现,推动了桥梁健康监测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桥梁结构关键参量的检测技术、系统无缝集成技术、监测系统的工程实现方法以及结构状况评估的专家系统等直接影响系统功效的核心问题上还存在诸多的不足,致使系统的实用性、可用性较差。本论文以荆岳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实施为背景,利用光纤智能材料与结构的技术优点,结合大桥的结构特点,研究了健康监测系统的构建。通过结构的危险性分析,确定了危及桥梁安全的关键参量,研究了其关键参量的检测技术与工程实现方法。基于光纤传输网络技术,实现了荆岳大桥多参数、大容量监测参量传感网络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对以光纤传感技术为主,传统检测技术为辅的系统无缝集成,保证了桥梁安全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与分析处理。桥梁健康状况评估系统的建立和C/S、B/S混合软件体系结构的编写,实现了完整、实用、操作性强的桥梁结构长期健康监测系统。本文从事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阐述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意义,对桥梁健康监测国内外研究发展和现状进行总结,说明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荆岳大桥的结构特点,构建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并对其监测项目组成、信号传输网络、计算机系统和应用系统的结构进行规划;2、本研究在分析既有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并对其结构、检测原理进行了研究;3、本研究利用光纤传感的技术优势,研制了一种预应力索索力损失在线监测的方法,可用于量化评价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运营期预应力损失大小,实际工程应用效果检验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4、斜拉索是斜拉桥的关键承载构件和病害易发构件,开展索力检测技术研究,对评估桥梁承载能力,分析其病害程度,制定维护保养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把光纤传感技术与制索工艺相结合,研究了一种内置光纤传感器的智能索索力检测方法,实现了缆索索力的在线监测;5、在桥梁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光纤传感技术为主的荆岳大桥结构健康全监测系统,系统检测项目涵盖桥梁荷载,结构静力响应,结构动力特性等与桥梁安全有关的多种信息,同时研究了保证大型监测系统多参量,多功能的软硬件系统集成技术,设计实现了功能完整的结构长期健康监测系统,并归纳总结了系统的工程实施关键技术;6、阐述了阈值设定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建模仿真计算了各监测参量的阈值,结合实采数据及分析展示了实现的主要软件功能,面向荆岳桥,设计了使用可变权的层次分析法对结构安全进行评价。
二、基于构件/构架复用技术的工控软件设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构件/构架复用技术的工控软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增材制造的柔性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增材制造专用数控系统行业现状 |
1.2.1. 低端专用控制器 |
1.2.2. 工业级专用控制器 |
1.2.3. 基于工控机的通用控制器 |
1.3. 增材制造专用数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增材制造专用柔性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
1.3.2. 柔性数控系统开发技术研究现状 |
1.4. 增材制造柔性嵌入式数控系统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增材制造数控系统领域模型分析与总体设计 |
2.1. 领域工程 |
2.2. 增材制造控制系统领域分析 |
2.2.1. 成形机制分析 |
2.2.2. 供料方式分析 |
2.2.3. 过程参量控制需求 |
2.2.4. 成形环境控制需求 |
2.2.5. 系统支持类控制需求 |
2.3. 增材制造控制系统领域模型 |
2.3.1. 成形控制系统 |
2.3.2. 供料控制通道 |
2.3.3. 成形环境控制系统 |
2.3.4. 参量与状态检测控制器 |
2.3.5. 该模型对成形工艺闭环控制系统的描述 |
2.4. 总体功能与方案设计 |
2.5. 硬件总体设计 |
2.5.1. 硬件总体布局设计 |
2.5.2. 主芯片选型 |
2.5.3. 芯片间通信方案设计 |
2.5.4. 系统存储空间设计 |
2.5.5. 电源分配系统设计 |
2.6. 柔性指令集设计 |
2.6.1. RS274/NGC解析器 |
2.6.2. RS274/NGC解析逻辑 |
2.6.3. RS274/NGC解析器的限制 |
2.6.4. Pcode指令集的提出 |
2.7. 固件总体设计 |
2.7.1. 固件设计原则 |
2.7.2. 固件层次结构 |
2.7.3. 硬件调用库(HCL) |
2.7.4. 用户功能库(CFL) |
2.8. 应用程序框架设计 |
2.8.1. 固件对象类图 |
2.8.2. 应用程序框架数据流 |
2.8.3. 系统状态机 |
2.8.4. 中断处理机制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现柔性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
3.1. 柔性系统数据结构 |
3.1.1. 系统世界模型SWM(System World Model) |
3.1.2. SWO数据结构 |
3.1.3. VC数据结构 |
3.1.4. 系统对象数据树 |
3.2. Pcode解析器设计 |
3.2.1. Pcode指令格式 |
3.2.2. Pcode宏指令 |
3.2.3. Pcode产生式 |
3.2.4. Pcode解析流程 |
3.2.5. Pcode预处理(Tokenizer) |
3.2.6. Pcode词法分析(Tokenizer) |
3.2.7. Pcode翻译 |
3.3. 柔性机制设计 |
3.3.1. VC服务协议 |
3.3.2. VC抽象模型 |
3.3.3. 系统重构机制 |
3.3.4. 系统Boot Loader设计 |
3.3.5. 新构件的开发与添加 |
第4章 成形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 |
4.1. 成形轴与空间坐标变换 |
4.1.1. DAMAC成形轴的定义 |
4.1.2. 数模混合空间坐标系 |
4.1.3. 空间逆变换 |
4.1.4. 工具头旋转补偿控制 |
4.1.5. 坐标变换补偿控制 |
4.2. 多轴联动控制流水线 |
4.2.1. DAMAC流水线控制过程 |
4.2.2. 精插补器(FI) |
4.3. 系统误差补偿机制 |
4.3.1. SEM补偿器 |
4.3.2. Backlash补偿器 |
4.4. 自动供料控制 |
4.4.1. 连续供料模式 |
4.4.2. 按需喷射供料模式 |
4.5. 模拟轴关键技术 |
4.5.1. ABD模块 |
4.5.2. DDS模块 |
4.5.3. 输出信号分配系统 |
4.5.4. 模拟轴驱动电路(ABDDS)设计 |
第5章 参量-状态检测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 |
5.1. PSDC常用逻辑框架设计 |
5.1.1. PSDC检测器(Detector) |
5.1.2. PSDC开环调节器(Regulator) |
5.1.3. PSDC闭环控制器(Controller) |
5.2. PSDC功能电路复用机制 |
5.2.1. PSDC虚拟IO口(VIOP) |
5.2.2. ADMC电路设计 |
5.2.3. DAMC电路设计 |
5.2.4. NFot通道和PFM/PWM通道设计 |
第6章 增材制造专用柔性数控系统应用实例 |
6.1. ASFENC硬件板卡实现与测试 |
6.1.1. ASFENC硬件板卡实现 |
6.1.2. ASFENC硬件板卡测试 |
6.2. 基于ASFENC控制器实现PEEK高温FDM打印机控制系统 |
6.2.1. 聚醚醚酮(PEEK)介绍 |
6.2.2. PEEK高温FDM打印机功能介绍 |
6.2.3. PEEK高温FDM打印机控制系统设计 |
6.2.4. PEEK高温FDM打印机控制效果展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附录 |
(2)基于智能作业终端的发动机装配过程管控策略研究及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制造资源数据集成 |
1.3.2 发动机装配质量管控 |
1.4 课题来源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结构体系 |
第二章 面向发动机装配的智能作业终端结构研究 |
2.1 引言 |
2.2 发动机装配工艺及特点 |
2.2.1 发动机装配工艺概述 |
2.2.2 发动机装配过程工艺分析 |
2.3 智能作业终端系统结构体系 |
2.3.1 智能作业终端功能 |
2.3.2 智能作业终端网络架构 |
2.3.3 交互识别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技术及单元系统建模 |
3.1 引言 |
3.2 车间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方案设计 |
3.2.1 车间数据种类及特点分析 |
3.2.2 数据服务总线库设计 |
3.2.3 数据集成技术 |
3.3 基于扩展Petri网的发动机装配的作业单元建模 |
3.3.1 Petri网简介 |
3.3.2 基本功能单元体模块建模 |
3.3.3 发动机装配单元模型构建 |
3.3.4 实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构件技术的装配单元管控系统设计研究 |
4.1 引言 |
4.2 构件概述 |
4.3 面向装配作业的单元系统动态构建 |
4.3.1 装配业务构件识别 |
4.3.2 装配业务构件向软构件的映射机制 |
4.3.3 功能构件模型开发 |
4.3.4 实体构件模型开发 |
4.4 构件动态组装方案 |
4.5 构件动态组装优化方法研究 |
4.5.1 动态组装问题因素 |
4.5.2 功能约束条件 |
4.5.3 目标优化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动机装配过程作业终端系统架构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系统整体概述 |
5.3 系统软件架构 |
5.4 系统硬件架构 |
5.5 智能作业终端原型系统实践应用 |
5.5.1 系统组装平台实现 |
5.5.2 发动机上线作业单元系统 |
5.5.3 发动机作业指导单元系统 |
5.5.4 发动机质量门单元系统 |
5.5.5 发动机下线单元系统 |
5.5.6 装配过程可视化单元系统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基于消息调度中间件的跨平台HMI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HMI组态软件研究现状 |
1.2.2 跨平台及中间件的研究现状 |
1.2.3 中间件的调度模型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知识及相关技术 |
2.1 图编程技术 |
2.2 代码自动生成技术 |
2.2.1 代码自动生成实现方法 |
2.2.2 XML与XSLT代码生成技术 |
2.3 中间件技术 |
2.4 形式化验证 |
2.4.1 形式化验证方法 |
2.4.2 UPPAAL模型验证工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消息调度中间件的HMI架构设计 |
3.1 基于消息调度中间件的逻辑分离架构 |
3.2 HMI抽象逻辑层的设计 |
3.2.1 窗体机制 |
3.2.2 基于时间片的消息处理机制 |
3.2.3 内部消息模块 |
3.2.4 外部消息模块 |
3.3 中间件消息的建模与结构 |
3.3.1 消息传递描述 |
3.3.2 消息封装结构 |
3.4 适配层 |
3.4.1 适配层的工作流程 |
3.4.2 适配层的接口定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消息调度中间件的运行时模型 |
4.1 消息调度中间件的内部结构 |
4.2 消息调度及控制机制 |
4.2.1 消息分流调度算法 |
4.2.2 负载预测控制机制 |
4.3 消息调度中间件运行时模型 |
4.3.1 有限状态自动机 |
4.3.2 中间件的运行时模型 |
4.4 模型的并行组合 |
4.4.1 并行组合 |
4.4.2 消息调度中间件的并行组合模型描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台实现及模型验证 |
5.1 CASS组态软件的运作流程 |
5.2 HMI抽象逻辑层具体实现 |
5.3 消息调度中间件模型实现及验证 |
5.3.1 中间件的关键实现 |
5.3.2 UPPAAL建模过程 |
5.3.3 模型验证 |
5.4 工程实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基于构件的图像处理实验平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软件构件技术 |
2.1 软件复用技术 |
2.2 软件构件技术 |
2.2.1 构件的概念 |
2.2.2 构件的特点 |
2.2.3 构件的分类 |
2.2.4 构件的描述方法 |
2.3 构件的组装形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装饰的组装机制和构件化组态模型 |
3.1 基于装饰的组装机制 |
3.1.1 基本定义 |
3.1.2 装饰组装机制UML结构图 |
3.1.3 装饰组装机制的优势及适应环境 |
3.2 构件化组态模型 |
3.2.1 组态概念的引入 |
3.2.2 构件化组态模型建立 |
3.2.3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 |
3.2.4 构件描述 |
3.2.5 系统宏观逻辑描述 |
3.3 构件化组态模型特性对比分析 |
3.3.1 与当前自动化领域的组态软件对比 |
3.3.2 与传统软件开发方法对比 |
3.3.3 与当前构件组装技术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像处理实验平台的设计实现 |
4.1 实验平台的设计 |
4.2 实验平台编码实现 |
4.2.1 实验平台界面实现 |
4.2.2 算法构件以及装饰组装机制的实现与测试 |
4.2.3 构件化组态模型在该平台中的应用和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平台测试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平台功能测试与分析 |
5.2 装饰组装机制测试与分析 |
5.3 宏观逻辑描述测试与分析 |
5.4 具体算法测试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列表 |
(5)基于精度补偿应用的机器人柔性自动钻铆集成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机器人精度补偿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精度补偿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精度补偿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精度补偿技术现状总结 |
1.3 机器人自动钻铆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3.1 机器人自动钻铆控制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3.2 机器人自动钻铆控制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机器人自动钻铆控制系统现状总结 |
1.4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控制方案 |
2.1 引言 |
2.2 系统组成和工作流程 |
2.2.1 系统组成 |
2.2.2 现场坐标系 |
2.2.3 系统工作流程 |
2.2.4 系统需求分析 |
2.3 系统硬件拓扑结构 |
2.3.1 硬件系统模块化集成技术 |
2.3.2 机器人子系统 |
2.3.3 电气控制子系统 |
2.4 系统分层化软件组态 |
2.4.1 分层化软件组态设计 |
2.4.2 上位规划层 |
2.4.3 运动控制层 |
2.4.4 外部感知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误差相似度的机器人精度补偿技术 |
3.1 引言 |
3.2 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和误差分析 |
3.2.1 机器人运动学建模 |
3.2.2 机器人运动学误差分析 |
3.3 基于误差相似度的空间网格化原理性分析 |
3.3.1 误差相似度 |
3.3.2 基于误差相似度的运动学误差模型建立 |
3.4 参数辨识 |
3.4.1 空间网格化L-M参数辨识 |
3.4.2 扩展卡尔曼滤波参数辨识 |
3.5 ADABOOST_BP算法残余误差辨识 |
3.5.1 Ada Boost_BP算法 |
3.5.2 残余误差辨识 |
3.6 补偿策略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架和构件复用的开放式控制软件开发 |
4.1 引言 |
4.2 控制系统功能分析和任务分析 |
4.2.1 控制系统整体任务分析 |
4.2.2 软件需求分析 |
4.3 基于构架和构件的软件开发和复用 |
4.3.1 软件构架全生命周期模型 |
4.3.2 UML类图设计 |
4.3.3 可复用核心构件开发 |
4.3.4 应用软件层开发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验验证 |
5.1 引言 |
5.2 双机器人系统开发实验平台 |
5.2.1 双机器人自动钻铆系统硬件平台搭建 |
5.2.2 基于构架和构件复用的软件平台开发及实验 |
5.3 机器人运动学标定和精度补偿实验 |
5.3.1 实验平台 |
5.3.2 坐标系建立 |
5.3.3 网格化精度补偿试验 |
5.3.4 无网格精度补偿试验 |
5.3.5 残余误差辨识精度补偿试验 |
5.4 双机器人运动学标定 |
5.5 结合精度补偿应用的系统精度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构架和构件复用的飞机自动钻铆开放式数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钻铆数控系统硬件组态 |
2.2 钻铆数控系统软件组态 |
3 数控软件构架和构件 |
3.1 软件构架 |
3.2 可复用核心构件 |
4 数控系统试验 |
5 结论 |
(7)面向领域特征的列控RBC系统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RBC系统研究现状 |
1.3.2 领域分析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结构 |
2 面向特征的领域分析 |
2.1 特征 |
2.1.1 特征的定义 |
2.1.2 特征的分类 |
2.1.3 特征抽象的方法 |
2.2 面向特征的领域建模过程 |
2.2.1 上下文分析 |
2.2.2 特征建模 |
2.2.3 架构建模 |
2.3 本章小结 |
3 RBC的领域特征抽象 |
3.1 RBC的领域特征分析 |
3.2 特征的抽象 |
3.2.1 功能特征的抽象 |
3.2.2 操作环境特征抽象 |
3.2.3 领域技术特征抽象 |
3.2.4 实现技术特征抽象 |
3.3 本章小结 |
4 面向特征的RBC领域建模 |
4.1 RBC的领域环境分析 |
4.1.1 可行性分析 |
4.1.2 RBC的领域关系结构图 |
4.1.3 RBC的领域数据流图 |
4.2 RBC的领域特征建模 |
4.2.1 RBC的领域特征模型 |
4.2.2 RBC的领域实体关系模型 |
4.2.3 RBC的领域功能特征分析 |
4.3 RBC的领域架构建模 |
4.3.1 RBC的领域子系统模型 |
4.3.2 RBC的领域过程模型 |
4.3.3 RBC的领域构件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领域模型效果评估 |
5.1 领域模型的验证 |
5.1.1 特征模型的验证 |
5.1.2 功能分析模型的验证 |
5.1.3 其他领域模型的验证 |
5.2 领域模型的实例应用 |
5.2.1 实例数据说明 |
5.2.2 领域模型的实例化 |
5.3 面向特征的领域建模的优势 |
5.3.1 功能特征相对于传统功能模块的优势 |
5.3.2 特征模型相对于传统需求文档的优势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可重构的机器视觉在线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机器视觉发展现状 |
1.3.2 可重构理论研究现状 |
1.3.3 在线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构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的可重构体系 |
2.1 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的重构概述 |
2.1.1 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系统 |
2.1.2 传统视觉检测系统设计模式 |
2.1.3 可重构的视觉检测系统设计理念 |
2.2 基于软件芯片的视觉检测可重构体系 |
2.2.1 常用的可重构设计方法 |
2.2.2 基于软件芯片的视觉重构体系 |
2.2.3 可重构的层次结构与系统流程 |
2.3 视觉检测系统的模块划分与重构方案 |
2.3.1 可重构视觉检测系统模块划分 |
2.3.2 视觉系统的模式设计 |
2.3.3 视觉系统运行重构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异构模式下通用图像获取方法 |
3.1 异构硬件环境下图像获取通用模型 |
3.1.1 常用数字图像获取标准比较 |
3.1.2 图像获取通用模型的设计目标 |
3.1.3 硬件无关的图像获取通用模型 |
3.2 通用图像 SDK 设计 |
3.2.1 通用图像获取函数定义 |
3.2.2 获取图像的抽象类设计 |
3.2.3 获取图像中子类设计实例 |
3.3 获取图像接口的组态设计 |
3.3.1 获取图像接口以及可重构体系交互方式 |
3.3.2 获取图像类实例以及调用接口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配置的视觉检测算法设计 |
4.1 视觉检测流程与配置模型 |
4.1.1 视觉检测需求分析 |
4.1.2 视觉检测流程 |
4.2 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算法库设计 |
4.2.1 产品视觉检测常用算子分类 |
4.2.2 视觉检测算子层次模型 |
4.2.3 视觉检测算子接口设计 |
4.3 基于配置信息的视觉检测流程再生 |
4.3.1 基于配置信息的视觉检测算子表示 |
4.3.2 信息配置的存储与解析 |
4.3.3 算子的搜索和匹配 |
4.3.4 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算法可重构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图像特征提取与解耦方法 |
5.1 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的图像特征 |
5.1.1 常用特征描述 |
5.1.2 常用图像特征提取方法比较 |
5.2 质量视觉检测的特征提取方法 |
5.2.1 基于统计与时频联合的特征提取 |
5.2.2 粘扣带特征 |
5.2.3 导爆管特征 |
5.2.4 网孔织物特征 |
5.3 基于遗传算法的特征解耦与选择 |
5.3.1 特征解耦与选择方法分析 |
5.3.2 基于遗传算法的特征解耦方法 |
5.3.3 特征解耦的关键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可重构的机器视觉在线检测实例与分析 |
6.1 粘扣带质量视觉检测系统实现 |
6.1.1 系统硬件设计 |
6.1.2 系统软件设计 |
6.1.3 系统样机 |
6.2 导爆管自动检测系统开发 |
6.2.1 系统硬件设计 |
6.2.2 系统软件设计 |
6.2.3 系统样机 |
6.3 网孔织物表面质量视觉检测系统研究 |
6.3.1 系统硬件设计 |
6.3.2 系统软件设计 |
6.3.3 系统样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参与科研情况 |
(9)基于面向对象框架的ATS软件开发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1 ATS 的发展现状 |
1.3.2 ATS 软件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
2.1 ATS 相关技术 |
2.1.1 虚拟仪器技术 |
2.1.2 VISA 标准 |
2.2 面向对象技术 |
2.2.1 设计模式 |
2.2.2 UML 技术 |
2.3 框架技术 |
2.3.1 基本概念 |
2.3.2 重要结构特点 |
2.3.3 框架分类 |
2.3.4 框架与设计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动测试系统的面向对象框架模型 |
3.1 ATS 需求分析 |
3.1.1 领域特征分析 |
3.1.2 功能需求分析 |
3.1.3 非功能需求分析 |
3.2 ATS 体系结构 |
3.3 ATS 面向对象框架模型 |
3.3.1 面向对象框架模型特征分析 |
3.3.2 ATS 面向对象框架模型的静态结构 |
3.3.3 ATS 面向对象框架模型的动态视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动测试系统框架的开发方法 |
4.1 框架开发方法 |
4.1.1 框架开发过程 |
4.1.2 框架设计原则 |
4.2 框架设计 |
4.2.1 框架整体划分 |
4.2.2 子框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容自动测试系统的实现 |
5.1 测试系统背景与需求 |
5.1.1 需求背景 |
5.1.2 用户需求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2.1 硬件总体设计 |
5.2.2 软件总体设计 |
5.3 系统实现 |
5.3.1 被测器件管理模块设计 |
5.3.2 测试参数配置模块设计 |
5.3.3 测试过程控制模块设计 |
5.3.4 异常报警模块设计 |
5.3.5 测试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
5.4 系统测试 |
5.4.1 实验环境 |
5.4.2 测试过程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研期间研究成果 |
(10)荆岳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桥梁健康监测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1.1.1 概述 |
1.1.2 桥梁健康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荆岳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构架 |
2.1 大桥工程概况 |
2.2 监测系统设计原则 |
2.3 监测系统构架 |
2.3.1 监测项目组成 |
2.3.2 信号传输网络构架 |
2.3.3 计算机系统集成 |
2.3.4 应用系统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荆岳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施技术研究 |
3.1 光纤智能材料在桥梁关键信息获取中的技术研究 |
3.1.1 光纤传感技术与智能材料简介 |
3.1.2 基于光纤传感原理的振动监测技术 |
3.1.3 基于智能材料与结构的体内预应力损失监测技术 |
3.1.4 内置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智能索技术 |
3.2 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
3.2.1 系统集成原则 |
3.2.2 系统集成结构研究 |
3.3 桥梁软件体系结构研究 |
3.3.1 软件的总体结构 |
3.3.2 桥梁软件功能要求 |
3.3.3 软件功能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荆岳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荆岳大桥结构危险性分析 |
4.1.1 斜拉索断丝断索分析 |
4.1.2 主梁危险性分析 |
4.1.3 危险性分析总结 |
4.2 大桥安全信息获取的布点设计与实现 |
4.2.1 斜拉索索力监测 |
4.2.2 主梁安全信息监测 |
4.2.3 主塔安全信息监测 |
4.2.4 滩桥结构信息监测 |
4.2.5 动力特性监测 |
4.2.6 其它安全信息获取 |
4.3 系统集成 |
4.4 系统实施中的关键技术 |
4.4.1 测力环的安装工艺 |
4.4.2 预埋光纤传感器工艺流程及线缆防护 |
4.4.3 大容量多参数传感系统组网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荆岳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工程应用 |
5.1 工程应用概述 |
5.2 结构有限元模型仿真 |
5.2.1 模型建立 |
5.2.2 结构阈值 |
5.2.3 预案仿真 |
5.3 实现的主要软件功能 |
5.3.1 系统集成的主要界面 |
5.3.2 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 |
5.4 主要监测成果及分析 |
5.4.1 应变温度监测 |
5.4.2 索力监测 |
5.4.3 预应力监测 |
5.4.4 动力特性监测 |
5.4.5 位移线形监测 |
5.5 基于变权的层次分析法在荆岳大桥监测系统的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基于构件/构架复用技术的工控软件设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增材制造的柔性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谢焯俊. 四川大学, 2021
- [2]基于智能作业终端的发动机装配过程管控策略研究及系统设计[D]. 熊少杰.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3]基于消息调度中间件的跨平台HMI架构研究[D]. 石瑾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4]基于构件的图像处理实验平台设计研究[D]. 杨明. 湖南大学, 2017(07)
- [5]基于精度补偿应用的机器人柔性自动钻铆集成控制技术[D]. 洪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03)
- [6]基于构架和构件复用的飞机自动钻铆开放式数控系统[J]. 洪鹏,田威.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2016(01)
- [7]面向领域特征的列控RBC系统建模方法研究[D]. 杨浩.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9)
- [8]可重构的机器视觉在线检测方法的研究[D]. 李九灵. 武汉科技大学, 2013(05)
- [9]基于面向对象框架的ATS软件开发方法研究[D]. 向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10]荆岳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D]. 胡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