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变压器计算机化测控保护的应用

电炉变压器计算机化测控保护的应用

一、电炉变压器微机化测控保护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贾婷婷[1](2020)在《10kV供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及能耗监控系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职业院校不断地扩招,用电量不断增大,然而部分学校由于当时历史环境因素限制,存在变电站建设标准较低、主设备老化、容量不足和能耗无法监控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的用电需求。本文针对甘肃某高校电力增容在建改造工程,对10k V电力扩容和节约能耗等问题进行研究和设计,从而增加了校园建筑设施的能耗测量、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节能分析和节能指标管理,为数据处理以及实现建筑能耗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动态分析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本文在对学校供配电系统现状分析的前提下,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进行了系统用电负荷的分析,设计了一座新的供配电室,新增一路主供电源,原电源改为备供电源,增容后主电源供电容量为3680KVA,备用电源供电容量为1630KVA,原配电室改造为中心配电室,并按照建设单位规划的配电室位置,新建10k V配电室2座,其中1#分配电室安装800KVA变压器1台,2#分配电室安装1250KVA变压器1台。其次,设计了能耗监控系统,该系统基于开源的Spring3.0+My Batis3.0,运用了HTML5上Boot Strap的一个基础框架,采用了BS/CS软件架构,对能耗数据的采集、实时通讯、远程传输、自动分类统计、数据分析、指标比较、图表显示、报表管理、数据存储、数据上传等功能进行了系统设计,在设计中考虑了系统的实用性、扩展性、开放性、可维护性以及操作的便捷性等。该系统可以使用远程传输等手段采集能耗数据,按照要求汇总能耗数据,编码后的数据上传至上级能耗监测中心加密并实现在线监控。通过系统设计和实际调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校园节能的远程监控,满足了学校节能减排的要求。

孙婷[2](2018)在《乌鲁木齐地区110kV桃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如今智能变电站的广泛应用,全数字化的继电保护技术正式出炉。全数字化继电保护能够达到继电保护的“速动性、选择性、灵敏性以及可靠性”的四种需要为准则,能够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转。全数字化继电保护应该通过通信网络、二次回路、智能化一次设备以及保护设备之间的稳定搭配,以将其整体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所以在传统意义上的二次回路保护已无法满足现有的智能变电站的基本需求。因此,本文对乌鲁木齐地区110kV桃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以满足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发展的需求。首先,在借鉴国内外继电保护系统和智能变电站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并根据桃园智能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及其特点,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系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以及智能变电站对继电保护的积极影响和作用;然后对110kV桃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进行了设计,给出了110kV桃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的设备保护进行了设计,对元器件保护进行详细配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最后对桃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优化后的效果进行了验证。通过与传统变电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智能变电站在满足保护可靠性、灵敏性上有着巨大的优势,减少了一次设备投入的同时,使变电站的结构更加简单、清晰。

陈蕾[3](2017)在《联合动态补偿系统在电石炉供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放眼国内外冶炼行业,电石炉因为自身生产工况的变化,主要是电弧电流的剧烈波动直接导致了三相电极电压的不平衡和实际功率因数低下,对炉况影响极大。炉况的变坏不仅使电石的质量降低,其因无功频繁变化造成的电压波动及谐波,最终导致企业长年因系统功率因数不达标被供电部门罚款。所以对电石炉的电能质量进行测量分析,进而提出合理的电能质量治理方案是亟待解决的。电石炉可以等效为一个大功率、冲击性、非线性电感性负荷,其实际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加大了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难度。如何能更有成效、容易实现、低成本地设计出符合电石炉运行特性的无功补偿装置,从而使无功补偿装置能安全有效的运行并且达到预期的补偿效果已经成为当前工业应用中大功率、非线性、冲击性负荷供电系统设计中一个核心课题。以改善电石炉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和提高自身功率因数为出发点,从分析电石炉用电特性入手,指出电石炉生产运行时导致自身功率因数低下和污染电网几类因素。对现有的无功补偿装置综合对比,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以及对所设计的补偿方案应用于电石炉电气系统模型进行实际仿真和理论估算,是联合动态补偿系统工程设计中的三个核心环节。本文针对三个环节依次展开讨论,将联合无功补偿装置应用于电石炉的供电系统中,采用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实时检测电炉负荷无功电流,使整个联合补偿装置能达到良好的补偿效果,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因数,改善了电能质量。本文以某电石炉的具体参数及其实际供电系统为项目背景,研究了动态无功补偿过程的控制策略,以无功功率为主要控制目标,以电压为辅助参考条件,对系统无功和电网电压进行综合调节,在PLC中编制控制程序,通过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电容投切。完成了一套完整的基于PLC的高低压侧联合电石炉无功补偿系统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的改进和仿真,直至达到最经济有效的预期效果,提出最优化的方案。最后将依据上述控制思想设计制造的高压侧和低压侧联合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应用到某电石炉中取得了较好的补偿效果。结果表明该无功补偿装置能快速的跟踪无功变化及改善电能质量。

王保田[4](2015)在《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化过程实时测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化是保证材料性能的关键工艺工程,其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对石墨化产品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国内某知名公司的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化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是人工记录石墨化大功率电源设备的工作状态参数,石墨化大功率电源的功率调节也是手动完成,并且对于石墨化炉温等这类重要的生产信息没有任何记录。这样就造成了在线监测点少、设备隐患多、信息不全、工艺优化难、人工控制、电能浪费大等生产难题。为了解决这些工业生产难题,本文研发了一套实时测控系统对石墨化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在线的监测与控制,该系统能够完成石墨化大功率电源的设定功率曲线自动跟踪,可以实现石墨化生产的全过程的数据实时浏览、实时曲线分析、历史数据分析,历史数据存储。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掌握影响石墨化质量的因素,进而调整控制策略,修改工艺参数。本文以某新材料公司的合作项目为基础。通过深入研究石墨化生产过程,综合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组态技术等技术特点,设计了一套基于RS485总线和MCGS的石墨化过程实时测控系统。给出测控系统网络设计的构架方法及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在工控组态软件MCGS平台上给出了测控系统主机系统监控软件的设计过程。分析了该测控系统的优势,阐述了利用测控系统进行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化过程监测的经济价值。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搭建一套基于Modbus协议的RS485总线网络。2)设计大功率电源测控系统。3)设计温度数据采集模块,变压器数据采集模块,整流器设备数据采集模块,变压器档位自动调节模块。4)提出一种可以良好的追踪给定配电功率曲线的功率自动配送方法,能根据设定的功率曲线自动实时调节送电功率。5)将管理层PC机和主节点组入以太网,管理层能够随时随地浏览实时数据。本文设计的测控系统在某石墨化生产企业实际运行一年多,超过120炉次,所有的产品全部合格,实际运行结果证明本文给出的基于组态软件和RS485总线的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化生产过程测控系统设计是可行的。它具有造价低、实施方便、软硬件设计简单、易扩展、易掌握、可靠性好的优点,为该公司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企业统计。平均炉次耗电量比原系统降低达6%,产生了显着的经济效益。

付金英[5](2014)在《煤矿变压器综合保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煤矿供电系统为例,介绍了危机变压器综合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插件设计、装置原理等。煤矿变压器测控保护中应用危机变压器保护装置能够大幅提升煤矿供电系统效率。

王举强[6](2013)在《电弧炉动态无功补偿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一大批具有很强发展潜力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应运而生,伴随着民营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使得用电负荷量持续的上升,上升的最快的就有冲击性和非线性负荷,使得电网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电压畸变、电压波动和三项不平衡等问题。这使得电网电能质量变得越来越坏,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智能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变得更加完善,并大量投入到工业生产中,使得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同时各界人士越来越重视电能质量问题。众所周知,冲击性负荷对于供电系统造成的最严重的影响就是电压闪变和电压冲动。强烈的电流冲击电网,就会造成电压不稳定,发生剧烈闪变等一系列问题,首先使得电机不能稳定的转动,电子装置发生错误的操作,甚至损坏装置。同时也会降低用户的使用效率,因此我们认为由冲击性负荷引起的波动和闪变是对电网一种公害。我们发现供电系统短路的容量大小以及它的结构,还有负荷的用电特性,这些都会影响电压波动与闪变的程度。要想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改善用电设备的特性,然后可以提高供电能力,还可以采用补偿设备等方面。冲击性负荷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的实质就是没有平衡无功功率,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能迅速补偿无功功率的电路装置来抑制这种现状。电能损耗是企业的不可避免的成本。用电企业只有保证电能质量,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在此方面的损失。企业用电系统应在电力系统中保持无功平衡,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才能有效的降低损耗、节省用电、安全运行。为了使得电力系统电压能够维持平衡,同时提高它运行的稳定性,我们可以合理的配置无功电源和补偿无功负荷,这样也能使得无功网损得到降低,保证了它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在满足电压质量要求的情况下,使损耗最小,降低运行的支出,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这样能够使得电能质量和系统运行以及经济性充分的联系在一起。本文通过对山东西王特钢公司拟建50万吨电炉项目的研究,在实际的电弧供电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滤波数据的冲击负荷仿真模型,根据这个模式研究了由电弧炉造成的一些电能质量问题。开始我们先是依据一些参数来构建了一个实验用的电弧炉配电系统,然后用现场滤波电流数据建立了它的负荷仿真模型,依据这个模型全面研究了电弧炉运行时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采用了并联补偿的方式,设计了设计了以SVC补偿无功的治理方案。最后对电弧炉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检验了这种基于现场数据模型建立的电弧系统治理方案的合理和有效性。

郭翔[7](2012)在《基于AVR单片机的电力变压器试验自动测试装置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目前国内很多变压器生产厂家和电力公司进行电力变压器试验时,通常采用使用模拟仪表(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手动操作、人工读数的传统方法,但是人工控制电流档位切换以及升压与降压操作、人工读表的试验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控制失当和读数误差等人为错误,且模拟仪表接线复杂、读数困难、记录不方便。有一些企业使用了基于计算机的电力变压器试验测试系统,但是由于这些系统存在着诸如使用的设备相对落后、测试的项目比较单一、测试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另外,计算机测试系统还有着体积庞大、成本较高的缺点。因此,为满足当前对电力变压器试验测试的需求,研制一套高精度、自动化程度高、价格较低的电力变压器自动测试系统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本文在研究了电力变压器试验(主要是空载试验和负载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款基于AVR单片机的电力变压器试验自动测试装置的整体设计方案并进行实现。该装置采用高速、高精度的A/D转换芯片MAX1320,并以AVR单片机ATmega128为核心,能够实现空载试验和负载试验的自动测试,提高了效率,避免了人为误差,并且具有查看(打印、传输)试验结果、查看(打印、传输)历史数据、参数设置等功能。本文首先给出这款电力变压器试验自动测试装置硬件的整体结构,在此基础上,选择能够实现本装置功能的电路模块,包括:数据采集电路、MCU主电路、通信接口电路、测试控制电路、以及液晶显示电路。其次,详细论述了各电路部件的具体情况、模块间的接口电路,运用Protel软件平台绘制了完整的原理图和印制版图。最后,运用C语言开发出该装置的程序,实现装置的各种功能。本文设计的基于AVR单片机的电力变压器试验自动测试装置,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而且效率高、低误差、操作简便、体积小、成本低。该装置已在实验室中通过检验,并在现场使用中情况良好。

姜全华[8](2012)在《余杭供电局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确保整个电网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的技术支撑,也是建设坚强电网的可靠保障。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调度自动化两部分组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远动、通信等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功能的综合系统,主要由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自动发电控制(AGC)、能量管理系统(EMS)、电网软件应用(PAS)、调度仿真(DTS)、电压无功优化(AVC)等组成。本文就是以作者在日常工作当中所遇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自动化系统运行故障、缺陷、异常为例,重点论述了这些故障发生的原因和解决对策、整改措施等。所涉及的系统涵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两块,其中电网调度自动化部分主要包括OPEN-2000 SCADA/AGC/EMS系统和实时电压无功优化AVC系统。全文最后对余杭局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具有共性的一些问题做了总结。

王建勇[9](2010)在《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铝业公司是我国的第一个氧化铝工业基地,从1952年建厂到现在,通过五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年产氧化铝160多万吨,电解铝7.5万吨的大型企业。近几年,随着生产规模及生产设备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企业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于供电网络中的重要环节—变电站而言,异常情况下的自我调节能力,故障情况下的自我恢复能力,事故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事故后的自诊断功能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种实际情况,引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提升变电站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考察与对比分析,对现有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功能、常规设计模式、通信网络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合第二氧化铝厂新建35KV/6KV的枢纽变电站的现状,为该变电站设计了一套综合自动化系统。并对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调试运行中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沈立刚[10](2009)在《基于SEL装置的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论述了钢铁企业供配电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介绍了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的基本要求、运行状态、故障状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特征、功能和要求,继电保护的作用、分类、性能要求及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构成、优点等基础理论知识。其中,着重对微机线路保护、微机变压器保护、微机母线保护和微机电容器保护原理进行了论述。其次,介绍了220kV变电站的高、低压系统结构、主要电力设备组成、接地方式、无功补偿等。然后,阐述了钢铁企业供配电系统负荷集中、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等特点,在分析了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要求基础上,对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两种结构形式,即集中式、分散式进行了比较,通过结合各结构优点与实际要求,提出了一种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系统结构,根据这种结构设计了钢铁企业供配电微机继电保护系统方案。此外,通过比较RS-232等串行总线、LonWorks总线、CAN总线和工业以太网各自的特点,选择了工业以太网作为主要通信方式,对系统通信网络及远动通信接口进行了设计,描述了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最后,在分析了新建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组成及功能、性能指标等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SEL装置的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实现,给出了220kV和35kV系统保护装置的配置与集中组屏方案,在介绍了SEL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特别就基于SELogic控制方程设计的线路保护、联络线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的保护逻辑进行了分析和说明。系统充分发挥了SEL系列装置智能化水平高、功能强大、通信能力强的特点,利用其独有的SELogic逻辑控制方程和Mirrored BitsTM功能,开发了电流比相式母线差动保护、线路变压器组保护等保护方式,提高了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保护配置的灵活性,实现了对变电站主要设备和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控制、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自动化功能,完全满足钢铁企业生产要求,全面提高了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电炉变压器微机化测控保护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炉变压器微机化测控保护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10kV供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及能耗监控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供配电系统增容项目方案研究
    2.1 变电站的基本资料
        2.1.1 工程概况
        2.1.2 设计依据
        2.1.3 设计原则
        2.1.4 设计范围
        2.1.5 设计环境条件
        2.1.6 中心配电室改造平面图
    2.2 变电站的基本数据
        2.2.1 学院的地理环境和平面布局图
        2.2.2 学院负荷基本数据
第3章 供配电系统一次部分设计
    3.1 负荷的计算及变压器的选型
        3.1.1 电力负荷的计算
        3.1.2 变压器的选择
        3.1.3 无功功率平衡和无功补偿
    3.2 电气主接线设计
        3.2.1 电气主接线的要求和常见的接线方式
        3.2.2 主接线的基本接线方式
    3.3 供配电主接线方案设计
        3.3.1 10kV电气主接线
        3.3.2 0.4kV电气主接线
        3.3.3 中心配电室电气主接线方案
    3.4 短路电流的计算
        3.4.1 短路电流的计算
        3.4.2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型
        3.4.3 本次设计的电气设备选型
第4章 能耗监控系统设计
    4.1 运行设备的二次保护
        4.1.1 概述
        4.1.2 10/0.4kV开关柜二次保护及测控方式
    4.2 接地方式与防雷保护
        4.2.1 .本次设计接地网敷设方式
        4.2.2 .本次设计防雷方式
    4.3 其他保护
        4.3.1 事故信号与照明方式
        4.3.2 电气闭锁
        4.3.3 电能计量方式
    4.4 能耗监控系统设计
        4.4.1 能耗监控系统结构
        4.4.2 能耗监控系统的设计
第5章 能耗监控系统运行
    5.1 改造前后对比
    5.2 监测系统可实现的功能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乌鲁木齐地区110kV桃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继电保护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智能变电站的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110kV桃园变电站概况分析
    2.1 桃园智能变电站概况
        2.1.1 桃园变电站现状介绍
        2.1.2 桃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现状
        2.1.3 桃园智能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2 智能变电站系统分析
        2.2.1 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及组成
        2.2.2 基于IEC61850的自动化系统
        2.2.3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区别
    2.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2.3.1 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
        2.3.2 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构成及作用
        2.3.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与传统保护的区别
    2.4 智能变电站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影响
        2.4.1 对二次系统应用的影响
        2.4.2 对电网企业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桃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整体方案及具体优化措施
    3.1 桃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总体设计原则与配置方案
        3.1.1 110 kV桃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总体设计原则
        3.1.2 110 kV桃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总体配置方案
    3.2 站控层设备配置方案
    3.3 间隔层设备配置方案
        3.3.1 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
        3.3.2 测控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
    3.4 过程层设备配置方案
    3.5 线路保护配置方案
        3.5.1 110 kV线路保护配置原则
        3.5.2 110 kV线路保护技术要求
        3.5.3 110 kV线路智能终端技术功能要求
        3.5.4 110 kV线路合并单元技术功能要求
    3.6 母线保护配置方案
        3.6.1 母线保护配置原则
        3.6.2 母线保护技术要求
    3.7 主变保护配置方案
        3.7.1 主变压器保护配置原则
        3.7.2 主变压器保护技术要求
    3.8 桃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优化
        3.8.1 保护配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3.8.2 智能变电站状态监测
        3.8.3 智能告警及分析决策
        3.8.4 支撑经济运行与优化控制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桃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优化后的效果验证
    4.1 桃园智能变电站优点分析
    4.2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联合动态补偿系统在电石炉供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石炉的用电特性
        1.1.1 电石炉的供电系统
        1.1.2 电石炉的电能质量问题
        1.1.3 电石炉的功率因数
    1.2 电石炉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1.2.1 电压波动和闪变
        1.2.2 谐波
        1.2.3 三相功率不平衡
    1.3 电石炉电能质量的治理措施
        1.3.1 电压波动和闪变的治理措施
        1.3.2 抑制谐波的技术措施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功率因数理论及电石炉无功分析
    2.1 功率因数理论
        2.1.1 正弦电路的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
        2.1.2 非正弦电路的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
    2.2 电石炉供配电系统
        2.2.1 电炉变压器及技术参数
        2.2.2 短网及技术参数
    2.3 电石生产周期与熔池面的变化
    2.4 电石生产周期中的电气特性
        2.4.1 有功、电极电流和功率因数在生产周期中的变化规律
        2.4.2 电弧电压、电极电流和电阻电流在生产周期中的变化规律
    2.5 电石炉无功功率需求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石炉电能质量治理方案
    3.1 电极电流的检测
        3.1.1 电流互感器法
        3.1.2 大电流传感器测量法
        3.1.3 计算法
    3.2 谐波电流和无功电流计算
        3.2.1 无功电流计算方法
        3.2.2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无功电流检测
    3.3 电石炉电能质量治理措施
        3.3.1 电石炉无功补偿方式
        3.3.2 无功补偿装置
    3.4 电石炉无功补偿建模与仿真
        3.4.1 电石炉电弧等效电气模型与仿真
        3.4.2 电石炉供电系统仿真模型
        3.4.3 高压侧补偿装置TSC建模与仿真
        3.4.4 低压侧无功补偿装置SVC建模与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石炉无功补偿控制系统设计
    4.1 电石炉高压侧无功补偿设计
        4.1.1 高压无功补偿控制系统
        4.1.2 高压无功补偿装置
        4.1.3 无功补偿装置投切容量判断
        4.1.4 无功补偿装置的PLC控制
        4.1.5 高压侧无功补偿装置补偿效果
    4.2 电石炉低压侧无功补偿
        4.2.1 低压无功补偿控制系统
        4.2.2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4.2.3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补偿效果
    4.3 电石炉无功补偿效果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化过程实时测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石墨化过程测控系统研究现状
    1.3 测控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
        1.3.1 计算机控制技术
        1.3.2 传感器技术
        1.3.3 现场总线技术
        1.3.4 组态技术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石墨化设备及过程
    2.1 引言
    2.2 石墨化设备
        2.2.1 大功率电源
        2.2.2 石墨化炉群
    2.3 石墨化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功率电源测控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大功率电源测控系统设计
        3.2.1 现场测控系统
        3.2.2 信号调理系统
        3.2.2.1 变压器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3.2.2.2 整流器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3.2.3 主机系统
    3.3 大功率电源功率自动调节模块设计
        3.3.1 大功率电源功率自动调节模块总体设计
        3.3.2 大功率电源功率自动调节模块硬件设计
        3.3.3 大功率电源功率自动调节算法设计
    3.4 石墨化过程监控系统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石墨化炉群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数据采集系统总体设计
    4.3 数据采集器硬件设计
        4.3.1 数据采集器硬件结构
        4.3.2 多路热电偶循环采集电路
        4.3.3 热电偶信号处理电路
        4.3.3.1 光电隔离电路设计
        4.3.3.2 巴特沃斯二阶低通滤波器设计
        4.3.4 水压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4.3.5 RS485通讯电路设计
        4.3.6 隔离电源模块设计
        4.3.7 DS18B20温度补偿硬件设计
    4.4 数据采集器软件设计
        4.4.1 数据采集处理与冷端补偿软件设计
        4.4.2 单片机与MCGS通讯软件设计
        4.4.2.1 MCGS与单片机通讯驱动开发
        4.4.2.2 单片机通讯驱动程序开发
    4.5 数据采集器机械外壳及散热系统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测控网络系统设计
    5.1 石墨化过程测控网络系统总体设计
    5.2 测控网络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
    5.3 测控网络信息流的实现
    5.4 测控网络可靠性设计
    5.5 局域网组建与远程浏览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煤矿变压器综合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保护装置
    1.1 保护装置
    1.2 主要插件
        1.2.1 人机对话插件
        1.2.2 开出、开入插件
        1.2.3 CPU插件
        1.2.4 电源及交流变换插件
2 保护作用
3 系统改造分析
4 结语

(6)电弧炉动态无功补偿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弧炉工作特性
    1.2 电弧炉对电网存在一定的干扰
        1.2.1 功率因数的降低
        1.2.2 电压闪烁和波动
        1.2.3 相电压与相电流的不对称
        1.2.4 高次谐波交流的产生
    1.3 无功补偿的简要介绍
        1.3.1 无功补偿原理
        1.3.2 无功补偿作用
        1.3.3 无功功率补偿方式选择
        1.3.4 无功补偿的意义
        1.3.5 无功补偿的企业效益
    1.4 无功补偿的控制原理及系统的组成
        1.4.1 TCR 型 SVC 控制的原理
        1.4.2 TCR 型 SVC 就地系统组成
        1.4.3 TCR 型 SVC 远方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第2章 设计部分
    2.1 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2.2 工程设计基本资料
        2.2.1 西王特钢技改项目的环境条件
        2.2.2 西王特钢技改项目的电网数据及参数
        2.2.3 设计应达到的技术指标
    2.3 西王特钢技改项目的整体方案
        2.3.1 SVC 容量配置
        2.3.2 安装设计
        2.3.3 计算 SVC 投入后达到的技术指标
    2.4 SVC 设计
        2.4.1 设计理论依据
        2.4.2 西王特钢技改项目 SVC 容量计算
        2.4.3 SVC 保护配置
        2.4.4 主要组成设备说明
        2.4.5 SVC 站综合自动化介绍
        2.4.6 SVC 一次高压设备介绍
        2.4.7 SVC 主要设备清单
第3章 SVC 在电弧炉中应用的可能问题与解决
    3.1 问题一:电炉冶炼电耗有明显的增加
    3.2 问题二:SVC 能耗在负荷轻载或退出运行时达到最大
    3.3 问题三:占地面积可观、电磁辐射影响严重
第4章 电能质量测试
第5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AVR单片机的电力变压器试验自动测试装置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力变压器测试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电力变压器测试技术的发展
    1.3 国内外电力变压器测试技术的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电力变压器试验
    2.1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2 变压器试验的分类
    2.3 空载试验
        2.3.1 概述
        2.3.2 空载试验的线路
        2.3.3 空载试验的步骤
    2.4 负载试验
        2.4.1 概述
        2.4.2 负载试验的线路
        2.4.3 负载试验的步骤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变压器试验自动测试装置的硬件设计
    3.1 总体结构
    3.2 数据采集电路
        3.2.1 电压互感器(PT)与电流互感器(CT)
        3.2.2 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3.2.3 A/D 转换器
        3.2.4 频率采集电路
    3.3 MCU 主电路
        3.3.1 MCU
        3.3.2 存储器
        3.3.3 实时时钟
    3.4 通信接口电路
    3.5 测试控制电路
    3.6 液晶显示电路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压器试验自动测试装置的软件设计
    4.1 总体构架
    4.2 主程序
    4.3 功能模块
        4.3.1 初始化子程序
        4.3.2 按键处理子程序
        4.3.3 显示子程序
        4.3.4 数据采集子程序
        4.3.5 数据处理子程序
        4.3.6 存储子程序
        4.3.7 空载试验子程序
        4.3.8 负载试验子程序
        4.3.9 通信子程序和打印子程序
        4.3.10 时钟子程序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Protel 原理图
    附录 2 电路板实物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余杭供电局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定义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
    1.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1.3.1 早期的局部自动化
        1.3.2 调度自动化的普及应用
        1.3.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快速发展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2 余杭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
    2.1 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必要性
    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
        2.2.1 由分立元件组成的自动装置阶段
        2.2.2 由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化自动装置阶段
        2.2.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展阶段
        2.2.4 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数字化发展阶段
    2.3 余杭局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特点
        2.3.1 余杭局综合自动化系统特点分析
        2.3.2 RTU概述
    2.4 余杭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问题与解决措施
        2.4.1 间隔层设备问题
        2.4.2 网络层设备互联通信问题
        2.4.3 厂站端的组态配置及转发问题
        2.4.4 现行综合自动化规约的应用缺陷
    2.5 本章小结
3 余杭局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
    3.1 余杭电网调度控制和调度计划内容
    3.2 电网调度中自控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3.3 余杭局OPEN-2000系统应用研究
        3.3.1 OPEN-2000系统介绍
        3.3.2 余杭自动化主站系统运行问题与解决措施
    3.4 余杭局AVC系统应用研究
        3.4.1 余杭局AVC系统介绍
        3.4.2 余杭局AVC运行问题与解决措施
    3.5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对现状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4.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1.1.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1.1.2 国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1.1.3 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基本功能的分析
        1.2.1 变电站监控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析
        1.2.2 微机保护系统功能分析
        1.2.3 后备控制和紧急控制功能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
        1.3.1 常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3.2 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本结构模型的分类
    1.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模型的分析
        1.4.1 变电站内通信网络模型分析
        1.4.2 现场总线技术的分析
        1.4.3 工业以太网技术分析
    1.5 本文所作工作
2 山铝电网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的研究
    2.1 山铝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的目的及意义
    2.2 山铝电网电力负荷性质和状况分析
    2.3 山铝电网电力负荷的特殊性的研究
        2.3.1 山铝供电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区别
        2.3.2 山铝电网用电设备的主要特征
    2.4 山铝电网的现状的研究
        2.4.1 电压等级及稳定性的研究
        2.4.2 架空线路故障率的研究
        2.4.3 电缆敷设存在隐患的研究
        2.4.4 变配电站保护选择性的研究
        2.4.5 山铝电网管理模式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的总体设计
    3.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的总体设计原则分析
    3.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本结构的总体设计
        3.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模型的研究设计
        3.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总体结构模型的选择
        3.2.3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结构分析研究
        3.2.4 系统的功能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3.2.5 系统通讯网络拓扑关系的研究及总体设计
        3.2.6 系统的信息关系的研究及数据库的总体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二铝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详细设计
    4.1 设计对象的现状分析
    4.2 二铝综合自动化系统间隔层监控保护装置的设计
        4.2.1 二铝综合自动化系统监控保护装置硬件选择及结构设计
        4.2.2 监控保护系统软件功能模型的设计研究
        4.2.3 软件功能模型设计及软件流程图
    4.3 站控层系统硬件选择及软件功能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4.3.1 站控层系统软件功能模型的研究
        4.3.2 站控层系统软件的结构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二铝站系统调试中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及方案的制定
    5.1 电力变压器微机保护技术的研究及差动保护单元定值计算
        5.1.1 微机保护的基本构成
        5.1.2 微机保护的算法
        5.1.3 主变差动保护技术的研究
        5.1.4 主变差动保护单元定值计算
    5.2 系统应用中出现问题的探讨
        5.2.1 误遥信问题的分析和改进措施
        5.2.2 通讯系统问题探讨
        5.2.3 微机保护串行通讯问题及次要报文频发的解决措施
    5.3 系统抗干扰技术的设计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10)基于SEL装置的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现状
        1.2.2 国内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现状
        1.2.3 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
    1.3 论文的工作与结构安排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2.1 电力系统
        2.1.1 电力系统组成
        2.1.2 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2.1.3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
        2.1.4 电力系统故障状态
    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2.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2.2.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特征
        2.2.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2.2.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要求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机继电保护
    3.1 继电保护
        3.1.1 继电保护的作用
        3.1.2 继电保护的分类
        3.1.3 继电保护的性能要求
    3.2 微机继电保护
        3.2.1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构成
        3.2.2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优点
    3.3 微机继电保护应用原理
        3.3.1 微机型线路保护
        3.3.2 微机型变压器差动保护
        3.3.3 微机型母线差动保护
        3.3.4 微机型电容器保护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铁企业供配电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
    4.1 220kV 变电站
        4.1.1 220kV 系统结构
        4.1.2 35kV 系统结构
        4.1.3 一次系统设备
        4.1.4 接地方式
        4.1.5 无功补偿
    4.2 钢铁企业供配电系统特点
        4.2.1 用电负荷高度集中
        4.2.2 大功率用电设备多
        4.2.3 用电设备安全要求高
        4.2.4 供电质量与负荷的电磁兼容
        4.2.5 与其它系统的接口较多
    4.3 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要求
        4.3.1 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基本要求
        4.3.2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4.4 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方案比较
        4.4.1 集中式微机继电保护系统
        4.4.2 分散式微机继电保护系统
    4.5 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方案选择
        4.5.1 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特点
        4.5.2 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方案选择
    4.6 微机继电保护系统通信网络
        4.6.1 电力通信特点及要求
        4.6.2 通信网络的比较
        4.6.3 通信网络的设计
        4.6.4 远动通信接口设计
        4.6.5 通信系统功能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钢铁企业供配电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实现
    5.1 220kV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5.1.1 系统结构方案
        5.1.2 系统组成及功能
        5.1.3 系统配置
        5.1.4 系统性能指标
    5.2 基于SEL 装置的继电保护系统实现
        5.2.1 220kV 系统保护装置配置
        5.2.2 35kV 系统保护装置配置
        5.2.3 组屏方案
    5.3 基于SELogic 控制方程的保护逻辑
        5.3.1 SEL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特点
        5.3.2 线路保护
        5.3.3 联络线保护
        5.3.4 变压器保护
        5.3.5 母线保护
        5.3.6 电容器保护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电炉变压器微机化测控保护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10kV供配电系统增容改造及能耗监控系统设计研究[D]. 贾婷婷.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2]乌鲁木齐地区110kV桃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优化研究[D]. 孙婷.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3]联合动态补偿系统在电石炉供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陈蕾. 兰州理工大学, 2017(02)
  • [4]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化过程实时测控系统设计[D]. 王保田. 湖南大学, 2015(10)
  • [5]煤矿变压器综合保护技术研究[J]. 付金英. 技术与市场, 2014(02)
  • [6]电弧炉动态无功补偿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王举强. 齐鲁工业大学, 2013(04)
  • [7]基于AVR单片机的电力变压器试验自动测试装置的设计与实现[D]. 郭翔.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6)
  • [8]余杭供电局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D]. 姜全华. 浙江大学, 2012(07)
  • [9]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D]. 王建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04)
  • [10]基于SEL装置的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研究[D]. 沈立刚.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电炉变压器计算机化测控保护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