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选择对玉宗5号玉米群体的影响

轮回选择对玉宗5号玉米群体的影响

一、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玉米群体的选择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党德宣,陈朝辉,林何莺,董喜才,张相斌,李圳,苏东涛,李兆斌,解翠萍[1](2018)在《运用半同胞轮回选择法对‘运轮1号’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获取高配合力优良育种群体,对‘运轮1号’群体开展半同胞轮回选择改良。选择‘运轮1号’C4群体中优良单株自交,以‘昌7-2’为测验种配制对应的测交种,鉴定筛选20个优良单株,等量种子经混合授粉形成C5群体。结果显示:C5群体的株高、穗位、茎腐病率较C4分别下降4 cm、2 cm和3.5%。群体内单株间产量配合力差异达极显着水平,预计C5群体测交种产量增益为7.7%;与选择前相比,中选测交种穗位和茎腐病下降0.7 cm、6.3%,穗长、行粒数、出籽率、持绿度、株高、籽粒含水量分别增加0.1 cm、0.6粒、0.4%、0.3级、0.3 cm、0.2%,穗粗、穗行数、百粒重保持不变;除含水量和百粒重外,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且多数性状的变异系数仍然在10%以下。进一步改良需扩大群体,增加测验种数量,并加入新的种质;单株选择应严格控制株高、穗位及生育期。

王博新[2](2017)在《不同密度下陕A群、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遗传效应分析》文中指出本文采用NC-II遗传设计,以郑58、昌7-2为测验种,与17个高密度条件下陕A群、陕B群筛选的玉米自交系组配成34个杂交组合,2014—2015年分别在陕西杨凌、长武、榆林进行3种密度(45000、67500、90000株hm-2)配合力分析。采用PROC VARCOMP分析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及其耐密性相关性状(空杆率、倒伏率、地上第3节茎秆强度)的遗传效应,采用频率直方分布图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及耐密性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平均数的变化规律,利用AMMI评价玉米自交系与杂交组合的稳定性。结果如下:1、产量及耐密相关性状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产量、倒伏率、地上第3节茎秆强度、穗位节间茎秆强度的加性遗传方差占总基因型方差的55.23%97.58%,主要受加性遗传效应控制。而空秆率的加性遗传方差占总基因型方差的23.86%47.20%,主要受非加性遗传效应控制。同时,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加性遗传效应对产量及耐密相关性状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2、在3种密度条件下,产量、空杆率、倒伏率、地上第3节茎秆强度、穗位节间茎秆强度、株高、穗位高的一般配合力频率分布均呈正态分布。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及耐密相关性状GCA平均值均向有利方向移动。其中,产量GCA的平均值提高了0.28,空秆率GCA平均值降低了0.21,倒伏率GCA平均值降低了0.03,地上第3节茎秆强度GCA平均值增加了0.02,株高GCA降低了0.16,穗位高增加了1.09。3、在3种密度条件下,玉米杂交组合产量与玉米自交系产量GCA密切相关(r=0.877**,r=0.811**,r=0.672**),回归系数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高密度选择,可显着改善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增强耐密性和抗倒性,提升了产量及其耐密性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4、在3种密度条件下,表现相对稳定的玉米自交系分别为9、8、14个,比例为52.94%、47.06%、82.35%;表现相对稳定的杂交组合分别为24、24、28个,比例为70.58%、70.58%、82.35%。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稳定性优良的玉米自交系数量及杂交组合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耐密性良好的玉米自交系组配的玉米杂交组合适应性较好。5、在3种密度条件下,产量及其耐密性相关性状(空杆率、倒伏率、地上第3节茎秆强度)表现为正效应的自交系分别为9、10、10个,其中KA105、KB043、KB109、KB014、KB081和YLB-6等6份玉米自交系,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及其耐密性相关性状(空杆率、倒伏率、地上第3节茎秆强度)的正效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具有增加产量、降低空杆率、减少倒伏率,改善茎秆强度的特点。6、在3种密度条件下,源于陕A群的玉米自交系与昌7-2的产量SCA分别为0.44、0.37、0.70 t hm-2,陕A群选育玉米自交系与昌7-2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源于陕B群的玉米自交系与郑58的产量SCA分别为0.42、0.49、0.51 t hm-2,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与郑58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说明了陕A群、陕B群为具有一定杂种优势的2个杂种优势群。

侯本军,王丁,林力,王敏芬,肖云,白翠云[3](2016)在《豫综5号糯质化改良取样可行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豫综5号糯质化改良取样的可行性,明确选取的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方法]采用田间种植、室内测量等方法对豫综5号的894个单株进行调查和数据处理。[结果]894个单株穗位高变异系数为19.9%,单穗重变异系数为35.1%,穗长变异系数为18.1%,穗行数变异系数为19.7%,行粒数变异系数为22.5%,单穗粒重变异系数为36.3%。[结论]这些性状在各单株之间变异比较大,能够代表豫综5号进行糯质化改良。

雍洪军,王黎明,李明顺,张德贵,潘光堂,张世煌,李新海,荣廷昭[4](2014)在《8个群体在我国东北区玉米育种应用中的潜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评价8个玉米群体在我国东北区的育种应用潜力,采用增广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分别代表我国主要种质类群的群体中综5号、中群11和中群12为测验种,与8个玉米群体组配24个杂交组合,连同11个群体在吉林公主岭和辽宁沈阳进行田间联合鉴定,测量产量、抽丝期、穗位高和倒折率。研究表明,吉综A、豫综5号、中综3号、中综4号等4个群体性状表现较好,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在东北区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中综5号×吉综A、中群12×豫综5号、中综5号×中综3号、中群12×中综4号等组合特殊配合力和中亲优势值相对较低,且组合产量相对较高,抽丝期、株高和穗位高适中,较抗倒折。建议将豫综5号和中综4号与A群种质、吉综A和中综3号与D群种质创建复合种质,逐步改良,扩宽我国东北区玉米种质基础。

陈朝辉,王安乐,解翠萍,董喜才,党德宣,韦晋晋,赵晋鹏[5](2014)在《运轮1号玉米群体轮回选择改良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是制约玉米育种的重要因素,而群体轮回选择是拓宽玉米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方法。以具有中国reid血缘的8个自交系组成的群体和美国坚秆种质群体BSSS杂交后经过一轮混合授粉形成运轮1号玉米群体。3轮混合选择后,以昌7-2为测验种分析了运轮1号群体的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群体内单株间产量配合力差异显着,遗传变异较丰富。从138个测交种中筛选出20个较优良的对应自交单株作为新一轮轮回选择的亲本。预计新一轮合成群体产量配合力将提高11.6%,灌浆脱水速率较对照优越,其他农艺性状也得到相应改良。

李芦江,兰海,潘光堂,杨克诚[6](2014)在《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轮回选择进行群体改良,是玉米种质扩增与改良的有效方法,能为选育优良自交系提供基本素材,进而提高选育自交系及杂交种的效率。本研究以玉米窄基群体P4C0及其经过不同轮回选择方法改良的10个群体为材料,通过多点田间表型鉴定和配合力测定,研究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轮回选择方法都能有效改良群体的主要性状及其一般配合力(GCA)。以时间计算,控制双亲混合选择(MS)对群体P4C0主要性状及其GCA改良效果优于半同胞-S2:3(HS-S2:3)轮回选择,但在株高和穗位高的改良上,HS-S2:3选择效果较好。以轮次计算,开放改良对群体P4HSC1主要性状及其GCA的改良效果优于MS,但开放改良后,群体株高和穗位高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影响不尽一致。P4C0经过5轮MS后,在群体改良的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持,而多代的改良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P4C0经过1轮HS-S2:3选择后,遗传多样性比P4C0有较大幅度的下降。P4HSC1经过1轮开放改良后,遗传多样性有较大幅度的增加。P4HSC1经过3轮MS改良后,群体遗传多样性呈增大的趋势,但每轮增加的幅度均较小。

金振国[7](2013)在《27个玉米群体在我国东北区育种潜力研究》文中指出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良玉米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以我国主要种质为核心,通过分析国内外玉米种质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关系,是鉴定其育种利用潜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27个玉米群体为供试材料,利用东北区的两个主载品种先玉335(PH6WC×PH4CV)和吉单27(四-144×四-287)的4个亲本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组配108个组合,系统研究27个玉米群体在我国东北区的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群体中,产量及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综合表现较好的群体有BS11、BS13、BS20、BS31、BSBB、BSSS×BS28、Comp14、A群体、东农群体、吉综A、中综5号、中综7号。这些群体可作为东北区育种利用的有利等位基因供体,用于群体改良或群体一环选系。(2)在PH6WC×PH4CV或四-144×四-287模式背景下,可将优良群体划分为Reid类群和non-Reid类群。其中Reid种质包括BS13、BS20、BS31、BSSS×BS28、Comp14、A群体、中综7号,可用于改良PH6WC或四-144;non-Reid包括BS11、BSBB、东农群体、中综5号,用于改良PH4CV或四-287。(3)在3个测验种(PH6WC、PH4CV、四-287)背景下,可将优良群体BS13、BS20、BS31、Comp14、A群体、中综7号划归A类群,用于拓宽我国A群种质基础,如改良PH6WC、四-144抗丝黑穗病、株高等性状,其中BS31综合性状表现最突出,与PH4CV的产量特殊配合力最高,可以从中直接选系,并在(PH6WC×PH4CV)或(四-144×四-287)杂优模式下组配杂交种,筛选强优势组合;可将优良群体BS11和BSBB划归B类群,用于拓宽我国B群种质基础,同时这两个群体与PH6WC产量特殊配合力很高,可作为改良PH4CV的供体,在PH6WC×PH4CV杂优模式下组配杂交种,筛选强优势组合;可将优良群体东农群体和中综5号划归D类群,用于拓宽我国D群种质基础,同时这两个群体与PH4CV产量特殊配合力较高,可作为改良四-287的供体,在四-144×四-287杂优模式下组配杂交种,从中筛选强优势组合。

张晓聪[8](2013)在《主要玉米种质群体遗传变异分析》文中认为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利用效率低,已成为玉米遗传育种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分析玉米群体的遗传变异和杂种优势关系对于种质有效利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主要玉米种质群体中综5号、中综6号、中综7号、BSSS和Suwan1为材料,采用GriffingIV配制10个双列杂交组合,通过分析配合力、杂种优势、遗传多样性等明确群体间的遗传关系,解析群体的遗传变异,为种质改良提供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5个主要玉米种质群体在东北区和黄淮海区多个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ability, GCA)表现优良,利用潜力较大。中综5号百粒重和产量GCA在黄淮海区,穗行数GCA在两种环境下表现优异。中综6号行粒数GCA在黄淮海区,产量GCA在两种环境下表现优异。中综7号行粒数GCA在黄淮海区,百粒重和产量GCA在两种环境下表现优异。BSSS行粒数GCA在两种环境下表现优异。Suwan1抽丝期GCA在黄淮海区,株高GCA在两种环境下表现较高。2.根据产量特殊配合力(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将5个群体划分为三个类群,第一类群包含中综5号,第二类群包括中综6号和Suwan1,第三类群包括中综7号和BSSS。3.中综7号×中综6号、中综7号×Suwan1、中综5号×中综6号和中综5号×中综7号等组合杂种优势较强,表明上述类群间的群体之间易形成强杂种优势。4.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中综5号、中综6号、中综7号、BSSS和Suwan1的基因多样性(Genediversity, D)分别为0.35、0.34、0.43、0.36和0.39。根据改良罗杰距离(Modified Roger’s distance,MRD),中综5号与中综6号(0.54)、中综6号与BSSS(0.54)的遗传距离最大,中综5号与BSSS(0.52)、BSSS与Suwan1(0.51)的遗传距离次之,中综6号与中综7号的遗传距离最小(0.40)。经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群体可初步分为三个类群:第一类群包含中综5号,第二类群含有中综6号、Suwan1和中综7号,第三类群包括BSSS。5.综合产量SCA和杂种优势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明确了BSSS与中综7号、中综6号与Suwan1的遗传关系较近;BSSS与中综6号、BSSS与Suwan1、中综7号与中综6号、中综7号与Suwan1、中综5号与其余4个群体的遗传关系较远。群体间等位基因频率变异分析表明,两个群体的遗传关系较远,其等位基因频率变异程度较大,等位基因频率差异较大的等位基因所占比例较大。等位基因频率差异较大的等位基因可能是群体间杂种优势形成的重要遗传基础。

刘海英,库丽霞,李家富,侯本军,张君,郭书磊,陈彦惠[9](2012)在《玉米“黄金”群体产量等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群体改良方法,充分挖掘地方优异种质的遗传潜力是玉米种质改良与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黄金群5个轮次改良群体为材料,通过1年2点产量比较试验,分析了混合选择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方法对黄金群产量及穗部性状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选择方法对群体产量改良是有效的,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黄金群的单株产量逐轮提高,平均每轮提高3.78%,其中,混合选择改良的3轮群体平均每轮提高4.27%,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提高2.07%;虽然群体产量的变异系数从15.43%下降到12.80%,但群体内仍有较丰富的变异。通过改良群体穗部性状比较发现,穗长和行粒数改良效果显着,分别提高14.71%和17.62%,说明它们的提高是群体单株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库丽霞,王付娟,郭书磊,谢丽莉,刘海静,张君,田磊,陈彦惠[10](2012)在《豫综5号玉米综合种淀粉含量轮回选择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豫综5号玉米群体淀粉含量的改良效果,为创制高淀粉玉米种质资源、选育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和继续改良豫综5号的淀粉含量提供依据。【方法】以提高玉米群体淀粉含量为目标,利用近红外技术对豫综5号群体完成了4轮的群体改良。以改良群体为父本,以黄早4、丹340、齐319、掖478和Mo17为测验种,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20个测交组合。通过对不同轮次改良群体和20个测交组合在2个环境中的评价试验,对豫综5号群体淀粉含量轮回选择的改良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豫综5号群体的淀粉含量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呈逐渐提高的趋势,由C0的69.39%增加到C4的72.31%,4轮选择后淀粉含量实际增益为2.92%。同时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呈逐轮下降趋势。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各测验种与各轮改良群体测交组合的淀粉含量逐轮提高,说明非破坏性单粒淀粉含量的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淀粉含量的改良是有效的;就一般配合力而言,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淀粉含量的一般配合力呈逐轮提高的趋势;从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黄早4与各轮群体间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逐轮提高,其它4个测验种与群体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呈现一定的波动。【结论】利用非破坏性单粒淀粉含量的轮回选择改良豫综5号淀粉含量是有效的,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豫综5号的淀粉含量逐渐提高。

二、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玉米群体的选择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玉米群体的选择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运用半同胞轮回选择法对‘运轮1号’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调查项目
2 结果与分析
    2.1 选择前后主要性状选择效果
    2.2 半同胞轮回选择改良效果分析
        2.2.1 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2.2.2 测交种农艺及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及改良对策
        2.2.3 优良测交种的选择
        2.2.4 选择前后各性状的比较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2)不同密度下陕A群、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遗传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遗传增益
        1.1.1 玉米杂交种产量遗传增益
        1.1.2 玉米杂交种种植密度的变化
        1.1.3 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的变化
    1.2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
        1.2.1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
        1.2.2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2.3 国内玉米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3 玉米群体改良
        1.3.1 玉米群体改良的意义与作用
        1.3.2 玉米群体改良基础种质的选择
        1.3.3 玉米群体改良的方法
    1.4 配合力
        1.4.1 一般配合力
        1.4.2 特殊配合力
        1.4.3 配合力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性状调查
    2.4 数据分析
        2.4.1 联合方差分析
        2.4.2 遗传效应分析
        2.4.3 配合力分析
        2.4.4 稳定性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联合方差分析
    3.2 遗传效应分析
    3.3 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
    3.4 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及相关性状配合力效应
        3.4.1 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配合力效应
        3.4.2 不同密度条件下空杆率配合力效应
        3.4.3 不同密度条件下倒伏率配合力效应
        3.4.4 不同密度条件下地上第3节茎秆强度配合力效应
        3.4.5 不同密度条件下穗位节间茎秆强度配合力效应
        3.4.6 不同密度条件下株高配合力效应
        3.4.7 不同密度条件下穗位高配合力效应
    3.5 不同密度条件下玉米自交系与杂交组合相关性
    3.6 不同密度条件下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组合的稳定性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高密度选择可增强杂交组合的产量及抗倒性
        4.1.2 高密度选择可有效改善玉米产量及耐密性状的遗传效应
        4.1.3 高密度选择可提高玉米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
        4.1.4 高密度选择可增强玉米杂交组合的适应性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豫综5号糯质化改良取样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田间管理
    1.4 调查项目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穗位高
    2.2 单穗重
    2.3 穗长
    2.4 穗行数
    2.5 行粒数
    2.6 单穗粒重
3 结论与讨论

(4)8个群体在我国东北区玉米育种应用中的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组合配制
        1.2.2试验设计
        1.2.3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差分析
    2.2 产量
    2.3 抽丝期
    2.4 株高和穗位高
    2.5 倒折率
3 讨论
    3.1 测验种的选择
    3.2 8个群体在东北区的表现
    3.3 优良群体在东北区的利用途径
4 结论

(5)运轮1号玉米群体轮回选择改良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调查项目
2 结果与分析
    2.1 混合选择效果分析
    2.2 半同胞改良效果分析
        2.2.1 产量配合力方差分析
        2.2.2 测交种农艺及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2.2.3 优良测交种的选择
        2.2.4 选择前后各性状的比较分析
3 讨论

(6)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础群体
    1.2 改良群体形成过程
        1.2.1 半同胞-S2:3轮回选择 (HS-S2:3)
        1.2.2 控制双亲混合选择
        1.2.3 开放改良
    1.3 田间试验
        1.3.1 供试材料
        1.3.2 试验设计
        1.3.3 性状考察
        1.3.4 统计分析
    1.4 SSR分析
        1.4.1 DNA提取
        1.4.2 SSR扩增
        1.4.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主要性状的改良效果
        2.1.1 群体主要性状差异显着性检验
        2.1.2 粒深和穗行数直接选择效应
        2.1.3 单株产量相关选择响应
        2.1.4 株高和穗位高相关选择响应
    2.2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主要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效果
        2.2.1 测交组合间差异显着性检验及配合力方差分析
        2.2.2 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2.3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2.3.1群体表型变异系数
        2.3.2 群体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主要性状及其GCA改良效果
    3.2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3.3 改良进展评价与改良方案调整
4 结论

(7)27个玉米群体在我国东北区育种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玉米种质资源现状
        1.2.2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改良
        1.2.3 玉米种质的整理、筛选、改良及利用
        1.2.4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改良与利用研究
    1.3 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
        1.3.1 玉米群体改良方法
        1.3.2 玉米种质资源的杂种优势群
        1.3.3 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1 方差分析
        2.3.2 配合力分析
        2.3.3 杂种优势分析
        2.3.4 遗传关系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3.2 对 27 个供试群体主要农艺性状 GCA 效应分析
        3.2.1 株高 GCA 效应
        3.2.2 穗位高 GCA 效应
        3.2.3 穗长 GCA 效应
        3.2.4 穗粗 GCA 效应
        3.2.5 穗轴粗 GCA 效应
        3.2.6 秃尖长 GCA 效应
        3.2.7 穗行数 GCA 效应
        3.2.8 行粒数 GCA 效应
        3.2.9 百粒重 GCA 效应
        3.2.10 出籽率 GCA 效应
        3.2.11 容重 GCA 效应
        3.2.12 产量 GCA 效应
        3.2.13 丝黑穗抗性 GCA 效应
        3.2.14 空杆率 GCA 效应
    3.3 供试群体与测验种的杂种优势反应分析
        3.3.1 在先玉 335 亲本 PH6WC、PH4CV 背景下比较 27 个供试群体的杂种优势反应
        3.3.2 在吉单 27 亲本四-144、四-287 背景下比较 27 个供试群体的杂种优势反应
        3.3.3 在 3 个测验种(PH6WC、PH4CV、四-287)模式背景下分析 27 个供试群体的杂种优势反应
        3.3.4 27 个供试群体与测验种遗传关系的综合评价
第四章 讨论
    4.1 外来群体在我国东北区利用潜力的综合评价
    4.2 国内群体在我国东北区利用潜力的综合评价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主要玉米种质群体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玉米种质概述
        1.1.1 玉米种质概念
        1.1.2 玉米种质类型
    1.2 玉米种质研究的必要性
        1.2.1 玉米种质研究利用进展
        1.2.2 种质研究的必要性
        1.2.3 群体在种质研究中的重要性
    1.3 玉米种质研究方法
        1.3.1 杂种优势群划分和杂种优势模式构建
        1.3.2 遗传多样性评价
        1.3.3 群体改良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主要玉米种质群体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方差分析
        2.2.2 主要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分析
        2.2.3 产量特殊配合力(SCA)分析
        2.2.4 杂种优势分析
        2.2.5 杂种优势类群划分
    2.3 讨论
        2.3.1 关于主要玉米种质群体利用潜力的初步探讨
        2.3.2 主要玉米种质群体的遗传关系
        2.3.3 关于高产组合的探讨
第三章 主要玉米种质群体的 SSR 遗传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DNA 提取
        3.1.3 SSR 检测
        3.1.4 数据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群体内遗传多样性
        3.2.2 群体间遗传多样性
    3.3 讨论
        3.3.1 采用 SSR 分子标记分析玉米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取样策略
        3.3.2 主要玉米种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3.3.3 遗传多样性与产量 SCA 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的比较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9)玉米“黄金”群体产量等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基础群体组建及改良过程
    1.2 改良群体产量比较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单株产量改良效果分析
    2.2 黄金群主要农艺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2.2.1 穗部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2.2.2 田间植株性状和生育期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3 讨论
    3.1 轮回选择对黄金群体本身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改良是有效的
    3.2 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的利用与黄金特色群体的改良

(10)豫综5号玉米综合种淀粉含量轮回选择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田间试验设计
    1.3 取样方法
    1.4 品质测定方法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群体本身的品质改良
    2.2 测交组合性状遗传分析
        2.2.1 测交组合淀粉含量
        2.2.2 测交组合其它品质性状分析
        2.2.3 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的配合力分析
        2.2.4 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的遗传参数分析
    2.3 玉米籽粒淀粉含量与穗部性状的相关分析
3 讨论
    3.1 利用近红外技术鉴定单粒淀粉含量的轮回选择方法对于群体改良是有效的
    3.2 豫综5号群体淀粉含量进一步改良利用的探讨
4 结论

四、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玉米群体的选择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运用半同胞轮回选择法对‘运轮1号’相关性状的改良效果分析[J]. 党德宣,陈朝辉,林何莺,董喜才,张相斌,李圳,苏东涛,李兆斌,解翠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18(05)
  • [2]不同密度下陕A群、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遗传效应分析[D]. 王博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3]豫综5号糯质化改良取样可行性分析[J]. 侯本军,王丁,林力,王敏芬,肖云,白翠云. 安徽农业科学, 2016(18)
  • [4]8个群体在我国东北区玉米育种应用中的潜力分析[J]. 雍洪军,王黎明,李明顺,张德贵,潘光堂,张世煌,李新海,荣廷昭. 核农学报, 2014(12)
  • [5]运轮1号玉米群体轮回选择改良效果[J]. 陈朝辉,王安乐,解翠萍,董喜才,党德宣,韦晋晋,赵晋鹏.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3)
  • [6]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J]. 李芦江,兰海,潘光堂,杨克诚. 作物学报, 2014(11)
  • [7]27个玉米群体在我国东北区育种潜力研究[D]. 金振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1)
  • [8]主要玉米种质群体遗传变异分析[D]. 张晓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9]玉米“黄金”群体产量等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评价研究[J]. 刘海英,库丽霞,李家富,侯本军,张君,郭书磊,陈彦惠. 华北农学报, 2012(02)
  • [10]豫综5号玉米综合种淀粉含量轮回选择效果分析[J]. 库丽霞,王付娟,郭书磊,谢丽莉,刘海静,张君,田磊,陈彦惠. 中国农业科学, 2012(08)

标签:;  ;  ;  

轮回选择对玉宗5号玉米群体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