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抗生素后效应

谈抗生素后效应

一、浅谈抗生素后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高玉玺,李星,赵君如,张忠兴,樊晓燕[1](2021)在《阿奇霉素和铜对活性污泥古菌群落和ARGs的胁迫影响及后效应》文中认为抗生素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关于复合污染对活性污泥系统的生态效应研究聚焦于细菌群落,忽略了仍然发挥重要作用的古菌群落.通过选择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AZM)和金属铜(Cu)为研究对象,ρ(铜)维持在环境浓度水平(1 mg·L-1),探究低温下不同ρ(AZM)(0.05~40 mg·L-1)对古菌群落、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及其交互作用的短期影响及其后效应.结果表明,随着AZM浓度增加,古菌多样性上升,丰富度下降,且在后效应期间有一定恢复;基于微生物全尺度分类发现不同浓度的AZM导致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古菌群落结构分为3个组别,而后效应影响不明显;复合污染对丰富类群种群结构的影响大于稀有类群,其中条件稀有菌属(conditionally rare taxa, CRT)与整个古菌群落结构的变化一致;不同类型微生物中均存在抗性与恢复特性不同的特定菌属,对AZM和铜复合污染的响应不同,且丰富类群对复合污染的抗性明显高于稀有类群,其中甲烷鬃菌属(Methanosaeta)、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和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是优势的抗性菌属;通过预测分析共得到29种ARGs,且复合污染会引起ARGs的增殖,尤其是高浓度下,但是其对各ARGs亚型的影响存在差异;在胁迫效应和后效应的交互网络中,微生物间、 ARGs间及两者之间多为共现模式,其中,条件丰富菌属(conditionally abundant taxa, CAT)是微生物交互网络中的关键菌属;而稀有菌属(rare taxa, RT)在胁迫效应中处于重要生态位;ARGs间的共现与互斥模式均存在;多种古菌属与ARGs呈现正相关,是其潜在古菌宿主,且甲烷短芽孢杆菌(Methanobrevibacter)和甲烷叶菌属(Methanolobus)可能携带多种ARGs.综上,本研究可为污水处理系统抗生素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风险评价及ARGs的削减提供新的思路与理论依据.

李毓忠,杨鹏飞,陈会海[2](2019)在《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用药决策》文中指出目的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用药决策。方法以专业理论知识、文献、临床用药为依据,对抗生素后效应和临床用药方法展开分析。结果药物浓度较低能够抑制细菌繁殖,延长治疗效果。结合抗生素后效应制定用药剂量、时间、频率,制定科学的用药计划。结论科学用药有助于减小药物毒性与抗药性并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许艺飞[3](2019)在《广藿香醇药动学及其抗细胞内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利用气质联用的方法,探索以泊洛沙姆407配制的广藿香醇高分子混悬溶液,经口服灌胃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情况;对比幽门螺杆菌临床株与标准株在侵入细胞能力上的异同,阐明其侵入机制;探索广藿香醇抗细胞内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对广藿香醇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必须要面对的抗菌后效应、细菌耐药性及对肠道微生物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方法:①广藿香醇药动学研究:建立气质联用分析血浆中广藿香醇浓度的方法,对方法的定量下限、提取回收率、精密度、准确度和专属性进行考察。SD大鼠口服灌胃给药泊洛沙姆407配制的广藿香醇高分子混悬液,于设定的不同时间点眼眶采血后,测定血浆中广藿香醇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②幽门螺杆菌侵入细胞作用及机制研究:采用庆大霉素清除法配合荧光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标准株NCTC11637、NCTC26695、SS1和ICDC111001,以及幽门螺杆菌临床株Hp1868、Hp1869、Hp1870和Hp1872侵入细胞能力的异同。使用抑制剂Cytochalasin B、2-apb、SKF-96365、Nifedipine 和 GdCl3 探索幽门螺杆菌侵入机制;Western Blot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孵育GES-1和MKN45细胞后,细胞骨架运动相关蛋白(ROCK1、ROCK2、MYPT1、P-MYPT1、MLC 和 P-MLC)的表达。③广藿香醇抗细胞内幽门螺杆菌研究:庆大霉素清除法配合荧光法检测广藿香醇抗GES-1和MKN45细胞内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并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观察广藿香醇对MKN45细胞板状和丝状伪足生产的影响,及其对幽门螺杆菌所致细胞跨膜电阻降低的影响。原代分离小鼠胃上皮细胞,Fura-2染色胞浆钙离子,观察广藿香醇对幽门螺杆菌所致细胞内钙增加的影响。Vina分子对接预测广藿香醇与钙调素的结合作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法对结合结果进行验证,Western Blot法检测广藿香醇对幽门螺杆菌所致细胞骨架运动相关蛋白过表达的作用。mRFP-LC3-GFP双标自噬腺病毒转染GES-1胃上皮细胞,检测广藿香醇对幽门螺杆菌诱发细胞自噬的影响。在体实验,预给药广藿香醇和抗生素三联两周,随后灌胃幽门螺杆菌SS1菌株,检查广藿香醇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作用。④广藿香醇抗幽门螺杆菌特性研究:采用菌落计数法探究广藿香醇,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抗菌后效应。梯度诱导法对比幽门螺杆菌对广藿香醇,甲硝唑和克拉霉素产生耐药性的强弱。二代基因测序法检测广藿香醇与抗生素三联疗法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①药动学结果:建立了以柏木脑为内参的血浆广藿香醇分析方法,大鼠口服给药广藿香醇混悬溶液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162.257±47.615 mg/1,达峰时间Tmax为 0.133±0.038 h,半衰期 T1/2 为 0.864±0.156 h,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t为 50.237±11.305 mg/l·h,AUC0→∞为 60.001±11.418 mg/l·h;MRTo-t 为 60.001±11.418 h。②幽门螺杆菌侵入作用及机制:庆大霉素清除法及荧光法结果均提示,幽门螺杆菌NCTC11637菌株在12 h内,侵入细胞内的数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临床株Hp1868、Hp1869和Hp1870的侵入能力明显强于4株幽门螺杆菌标准株NCTC11637、NCTC26695、SS1和ICDC111001。2-apb、Nifedipine、GdC13、Y27632及M7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NCTC11637的侵入,2-apb,SKF-96365,Y27632以及M7可以显着性抑制幽门螺杆菌Hp1869侵入,Cytochalasin B、2-apb、SKF-96365、Nifedipine和GdC13均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Hp1870的侵入。幽门螺杆菌感染会上调GES-1细胞骨架运动相关蛋白ROCK1、ROCK2、P-MYPT1和P-MLC的表达,上调MKN45细胞骨架运动相关蛋白ROCK2、P-MYPT1和P-MLC的表达。③广藿香醇抗细胞内幽门螺杆菌作用和机制:广藿香醇预孵育可以降低GES-1内幽门螺杆菌NCTC11637和Hp1869的量,降低MKN45细胞内幽门螺杆菌NCTC11637的量,也可以减少幽门螺杆菌导致的细胞LDH释放。广藿香醇可以抑制MKN45细胞伪足形成,使细胞形态变得钝圆,同时,广藿香醇可以抗幽门螺杆菌所致的细胞跨膜电阻降低。幽门螺杆菌可以诱发小鼠原代胃上皮细胞胞浆内钙离子浓度上升,广藿香醇可以抑制这一过程。分子对接软件预测广藿香醇与钙调素蛋白结合的亲和力在-6至-7,表面等离子共振法证实广藿香醇与钙调素之间的亲和力KD值为7.444×10-6,广藿香醇还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所致的GES-1细胞ROCK2、P-MYPT1和P-MLC过表达。6.3×107病毒滴度的mRFP-LC3-GFP双标自噬腺病毒可以高效的转染GES-1细胞;幽门螺杆菌可诱导的GES-1细胞产生自噬流,且自噬流较多停留在自噬小体,广藿香醇预孵育的GES-1细胞在接触幽门螺杆菌后,也会产生自噬流,但其自噬流多停留在自噬溶酶体。广藿香醇预给药小鼠两周,可以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鼠数量,体现出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作用④广藿香醇抗菌后效应、耐药性和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广藿香醇、甲硝唑和克拉霉素均体现出一定的抗菌后效应,其中2倍最小抑菌浓度的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抗菌后效应分别是6.3和12.4 h,1.5倍最小抑菌浓度的广藿香醇的抗菌后效应是7.5 h,2倍最小抑菌浓度的广藿香醇处理幽门螺杆菌2 h会使其完全失去再次生长的能力。梯度诱导法提示,幽门螺杆菌容易对甲硝唑产生耐药,而9代内对广藿香醇不产生耐药。二代测序法结果提示,抗生素三联灌胃两周后,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会明显下降,而灌胃广藿香醇不会对肠道菌群造成明显的破坏。结论:广藿香醇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吸收和代谢速率很快,半衰期T1/2为0.864 h。多数临床株表现出更强的侵入细胞内的能力,由幽门螺杆菌诱发的胞浆钙离子浓度增加及细胞骨架重排是细菌侵入的必要条件。广藿香醇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细胞膜过度运动从而抗幽门螺杆菌侵入,也可以增强细胞消化侵入幽门螺杆菌的能力,表现出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作用。进一步的抗菌特性研究发现,广藿香醇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表现出强大的抗菌后效应,且不易诱发细菌耐药,对肠道菌群影响小。

唐金凤,杨武斌,王松,刘海林,周春巧[4](2018)在《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抗生素后效应及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文中提出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抗生素后效应(PAE),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抗生素后效应""抗菌后效应""抗菌药物后效应"为关键词,检索1996年1月1日-2017年10月13日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具有PAE的抗生素及其作用的细菌、联合用药对PAE的影响、影响PAE持续时间的因素,分析临床合理应用等信息,提出其合理应用的建议。结果:共检索出文献349篇,涉及到62种具有PAE的抗生素及其复合剂。具有PAE的抗生素种类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酰胺醇类和其他类等;频数排名前10位的抗生素依次为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加替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磷霉素;具有PAE的抗生素作用的细菌频数排名前8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溶血葡萄球菌;共涉及27种联合用药,其中常见的是环丙沙星+磷霉素、奈替米星+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奈替米星。影响PAE的持续时间因素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抗生素种类、抗生素浓度、联用、细菌种类、细菌浓度,机体状态,药物接触时间,药动学参数,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主要措施包括设计科学合理的给药方案,调整、制订治疗方案和评价新的抗生素。结论:文本挖掘技术可以比较客观、系统地总结出PAE的发生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临床医师、药师应根据各类抗生素PAE的长短、结合药动学参数设计和调整治疗方案。

彭慧敏[5](2017)在《泰拉霉素对Ⅱ型猪链球菌的半体内药动/药效学(PK/PD)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链球菌病是由不同血清型致病性猪链球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其中Ⅱ型猪链球菌毒力最强、危害最大,给养猪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泰拉霉素是动物专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目前未见其对Ⅱ型猪链球菌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相关报道。本文旨在研究泰拉霉素对Ⅱ型猪链球菌在猪血清中的半体内PK/PD关系、抗菌后效应(PAE)和基质效应,通过Sigmoid Emax蒙特卡罗模型得到相关PK/PD靶值,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7只健康的三元杂交猪(21.6±4.1 kg)分为两组,按2.5 mg/kg剂量分别采用肌肉和静脉注射泰拉霉素,并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清样品,采用LC-MS/MS法测定样品中药物浓度,药时数据采用WinNonlin 5.2.1非房室模型分析,获得相应药动学参数。其中,静脉注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λz(69.4±5.71 h),Cmax(4.78±0.54μg/mL),AUClast(21.8±3.54μg.h/mL),AUCinfinity(22.5±3.79μg.h/mL),Vss(11.3±0.99L/kg),CL(115±19.6 mL/kg/h),MRT(89.3±10.9 h)。肌内注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λz(74.1±10.6 h),Tmax(0.23±0.14 h),Cmax(0.82±0.25μg/mL),AUClast(17.1±4.18μg.h/mL),AUCinfinity(17.9±4.46μg.h/mL),MRT(97.6±11.3 h),F(78.3±19.2%)。结果表明,泰拉霉素肌肉注射后在猪体内吸收迅速,达峰时间短,消除缓慢,半衰期长,给药后分布广泛,表观分布容积大,生物利用度高。采用超滤法测定药物在猪血清中的蛋白结合率。在0.05、0.5和5μg/mL三个药物浓度下,泰拉霉素与猪血清的结合呈非浓度依赖性,且未发现蛋白结合的饱和现象,平均结合率为36.3%,则泰拉霉素在猪血清中游离部分的药物比例(fu)约为63.7%。采用CLSI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泰拉霉素在MH肉汤和猪血清中对Ⅱ型猪链球菌ATCC 43765的MIC分别为1μg/mL和0.03μg/mL,血清中MIC值显着低于体外测定值,仅为1/30。体外杀菌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当泰拉霉素浓度达到816倍MIC(816μg/mL)时,才能实现对链球菌的有效杀灭和清除效果。半体内杀菌实验结果表明,单次肌注2.5 mg/kg泰拉霉素后,能够实现长效的杀菌和抑菌作用,药物浓度在MIC以上的时间长达近200 h。进一步采用分光光度法结合细菌计数法测定了泰拉霉素和猪链球菌ATCC 43765的抗生素后效应和抗生素后效应期亚抑菌浓度作用。1×MIC的泰拉霉素的PAEs为1.21.4 h,4×MIC的药物的PAEs为1.92.1 h。经过4×MIC泰拉霉素作用后,再分别添加0.1×MIC、0.2×MIC和0.3×MIC的药物,其对应的PA-SMEs分别为2.22.5 h、2.42.8 h和2.83.3 h,证实泰拉霉素对猪链球菌感染能够起到长效而稳定的治疗和保护作用。结合泰拉霉素在猪体内药动学数据和体外药效学数据,获得半体内PK/PD参数AUC12h/MIC,并应用Sigmoid Emax模型对半体内AUC12h/MIC和相应的抗菌效果(△Log10CFU/mL)进行拟合,计算得到泰拉霉素对猪链球菌产生抑菌效应(E=0)和杀菌效果(E=-3)所需的AUC12h/MIC值分别为9.62和58.3。

陈学情,蒋家璇,任志鸿,李娟,张红英,徐建国,杜华茂[6](2017)在《纳米银的抗菌特性及对多重耐药菌株的抗菌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真菌的模式菌株分析纳米银的抗菌特性,并评价纳米银对多重耐药菌株的抗菌作用。【方法】利用生物法合成的纳米银,以微量肉汤法测定3种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计算MBC/MIC比值。用系列浓度的纳米银处理3株标准菌株后经平板计数法绘制时间-杀菌曲线。采用菌落平板计数法测定了纳米银对3种标准菌株的"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最后在生物安全II级实验室测定纳米银对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的抗菌作用。【结果】用生物法合成了粒径5–30 nm的纳米银,zeta电位为–19.5 m V。该纳米银制剂对3种标准菌株的时间-杀菌曲线均表现为时间依赖型抗菌作用。纳米银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抗生素后效应"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抗生素后效应"。纳米银对3种标准菌株的MIC值和MBC值均在1.00–4.00μg/m L之间;对3株人源性多重耐药菌MIC值在6.00–26.00μg/m L之间,MBC值在1.00–32.00μg/m L之间;对14株动物源性多重耐药菌MIC值在4.00–10.00μg/m L之间,MBC值在8.00–16.00μg/m L之间。纳米银对所有测试菌株的MBC/MIC值均小于2。【结论】纳米银是一种时间依赖型的抗菌剂,有不同程度的"抗生素后效应",对人源和动物源性多重耐药菌有杀菌作用。

顾觉奋[7](2016)在《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新进展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提出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是进入21世纪后的新理念,是对抗生素药物有效性评价的新指标。PAE的提出较大程度地完善了药效动力学的评价指标,全面反映了药物、细菌、宿主三者的关系,改变了人们长期认为抗菌药物必须达到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最低杀菌浓度(MBC)时,才有良好抗菌效果的传统观念。综述PAE的影响因素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文献,并对PAE的临床意义作了分析。

蒙小菲[8](2016)在《克拉霉素联合头孢呋辛对两种细菌防耐药突变浓度及体内抗生素后效应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克拉霉素、头孢呋辛单用及合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体外抗菌作用、预防耐药突变的能力和体内抗生素后效应。方法:1.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和棋盘法分别测定克拉霉素、头孢呋辛单用及联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并计算联合指数(FIC):取浊度为 1.0×107 CFU·mL-1的菌悬液,分别接种于倍比稀释的含不同浓度的克拉霉素、头孢呋辛及克拉霉素+头孢呋辛的琼脂平板上,每点接种1μl,放在35℃培养箱中培养18~24 h,观察结果,肉眼观察无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MIC。2.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和简易棋盘法测定克拉霉素、头孢呋辛单用及联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的体外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s, MPC),并计算相应的选择指数 SI (MPC/MIC):肉汤法富集1010CFU·mL-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菌悬液,取调好浊度的菌悬液0.1 ml分别加于倍比稀释的含不同浓度的克拉霉素、头孢呋辛及克拉霉素+头孢呋辛的琼脂平板上,用玻璃涂布器均匀涂布,37℃培养箱中培养72 h,以72 h无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MPC。3.建立粒细胞减少小鼠股部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感染模型,并且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克拉霉素、头孢呋辛单用及联合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的体内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 PAE):在实验d1、d3,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50mg·kg-1、100mg·kg-1,取去除抗生素的菌液0.1 ml注入小鼠股部肌肉,于重建后0、1、2、3、4、6、8、10、12h分别处死6只小鼠,立即用预冷的灭菌生理盐水按9:1将小鼠股部肌肉制成匀浆,分别取10 μl匀浆接种于M-H琼脂平板,37 ℃孵育24h,菌落计数得CFU·mL-1值,实验管与未加药对照管细菌的CFU·mL-1值高于零时10倍所需要的时间差(h)即为体内PAE。结果:1.克拉霉素、头孢呋辛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均为4.0μg·mL-1;联合指数(FIC)为2.0,两药联合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为无关作用。克拉霉素、头孢呋辛单药对肺炎链球菌的MIC分别为0.0625μg·mL-1,16.0μg·mL-1;两药联合指数(FIC)为2.0,联合后对肺炎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为无关作用。2.克拉霉素、头孢呋辛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PC分别是25.6μg·mL-1 51.2μg·mL-1; SI分别为6.4、12.8。联合应用使克拉霉素的MPC由单独使用时的25.6 μg·mL-1下降为8.0 μg·mL-1 SI由单独使用时的6.4下降到为联用后的2.0;同时联合应用使头孢呋辛的MPC由单独使用时的51.2μg·mL-1下降为8.0μg·mL-1,SI由单独使用时的12.8下降为联用后的1.0。克拉霉素、头孢呋辛单药对肺炎链球菌的MPC分别为1024.0 μg·mL-1、256.0μg·mL-1; SI分别为16384.0、16.0。联合应用使克拉霉素的MPC由单独使用时的1024.0 μg·mL-1下降为0.03125μg·mL-1,SI由单独使用时的16384.0下降为联用后的0.5;同时联合应用使头孢呋辛的MPC由单独使用时的256.0 μg·mL-1下降为8.0 μg·mL-1,SI由单独使用时的16.0下降为联用后的0.5。3.克拉霉素、头孢呋辛单用及联用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PAE。经统计分析,各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显着,克拉霉素与头孢呋辛联合应用的PAE为无关作用。克拉霉素、头孢呋辛单用及联用均对肺炎链球菌产生PAE。经统计分析,相同浓度不同药物间PAE比较,在药物浓度为2 MIC,4 MIC时,克拉霉素组与克拉霉素+头孢呋辛组的PAE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浓度为8 MIC时,克拉霉素组分别与头孢呋辛组、克拉霉素+头孢呋辛组之间的PAE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药物不同浓度间PAE比较,克拉霉素组各浓度间PAE无差别;头孢呋辛组与克拉霉素+头孢呋辛组,药物浓度为2MIC, 8MIC时PAE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浓度时(2 MIC和4 MIC),克拉霉素+头孢呋辛组的PAE呈相加作用;而在8 MIC时,克拉霉素+头孢呋辛组的PAE为无关作用。结论:1.克拉霉素、头孢呋辛联合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呈无关作用,联合应用具有可行性。2.克拉霉素、头孢呋辛联用时,均可降低单独用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的MPC和SI,增强预防耐药突变体产生的能力。3.克拉霉素、头孢呋辛单用及联用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产生PAE。两者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AE表现为无关作用,对肺炎链球菌的PAE表现为相加或无关作用。

王德端[9](2014)在《抗菌药物后效应与合理用药》文中认为目的分析不同类别抗菌药物后效应,为指导临床合理使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结合笔者临床用药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分析抗菌药物的后效应机制,探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结果利用抗菌药物后效应制定合理抗菌药物用药方案,可以有效地治疗病菌感染。结论临床上利用抗菌药物后效应制定合理的药物使用方案具有有积极意义。

李祎毅[10](2014)在《红霉素对多环芳烃降解菌的毒性及降解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PAHs作为经典POPs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近年来学者们筛选的PAHs降解菌屡见不鲜,然而在实际环境生物修复中却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环境微生态中的因素要比单纯实验室细菌培养条件复杂得多,环境中普遍残留的抗生素就是一个潜在的影响因素。学者们已经认识到滥用抗生素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具有类似POPs的特点,并关注了抗生素在环境中的吸附转移,抗生素对水生陆生动植物以及人体的直接毒理影响。然而抗生素对环境微生态的影响则较少研究,而抗生素对污染物降解菌的影响具有不容忽视的环境风险。PAHs生物降解过程如果被破坏,其后果是抗生素、PAHs的复合性持久污染。抗生素与微生物的关系并非是完全的“矛”与“盾”的对立关系,抗生素对环境功能菌的影响是复杂多变的,理清这一系列因素的关系有利于做出正确环境风险评价,并可为多环芳烃降解菌等“环境有益菌”在实际环境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方面内容:(1)通过红霉素对菲高效降解菌GY2B和芘高效降解菌CP13的毒性实验,测定了最低抑菌浓度(MIC)、抑菌曲线、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等常用毒理指标,用以探讨此两种菌在红霉素影响下的基本生理情况;(2)研究了抗生素后效应(PAE)及后效应期间菌体的变化情况,用以模仿环境中废弃抗生素被雨水、径流稀释的过程,并考察菌株的复苏生长能力,初步探索了GY2B的复苏机制;(3)研究了红霉素对两菌种降解菲、芘能力的影响,菌种在含红霉素和菲、芘的培养基中的增殖情况,菌种对红霉素作为唯一碳源时的利用情况,以及痕量红霉素作用1个月的时间对菌种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霉素对GY2B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25μg·mL-1,GY2B对红霉素的最高耐受(99.9%抑制率)浓度为25μg·mL-1;当红霉素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0.25μg·mL-1)时,能显着降低菌体细胞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引起活性氧对菌体的损伤,亦能显着降低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但对菌体细胞有氧呼吸水平的影响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弱。(2)红霉素对CP13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6μg·mL-1;红霉素浓度为药敏上限256μg·mL-1时,培养24h对CP13的抑制率仅85.9%;CP13对红霉素耐药。浓度高于16μg mL-1红霉素会降低GY2B的总SOD活力和LDH活力,但这种影响同比GY2B所受的影响要小得多。CP13在红霉素环境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存能力。(3)红霉素对GY2B具有显着的抗生素后效应,后效应持续时间呈现浓度依赖性的特点,此种后效应不会明显改变菌体大小;后效应期间菌体DNA含量有明显变化,这些变化是SOS修复机制、DNA自溶、二分裂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GY2B在短暂接触红霉素后23h即可复苏生长。红霉素对CP13不具有显着的抗生素后效应,CP13短暂接触红霉素后可立即复苏生长。(4)红霉素会降低GY2B利用菲作为碳源增殖时的生物量及降解菲的能力,并呈现浓度依赖性的特点。当红霉素浓度为25μg mL-1时,相应的菲48h降解率不到10.0%。当红霉素浓度为256μg mL-1时,相应的芘3d降解率为11.0%。能明显抑制CP13降解芘所需的红霉素浓度远高于能明显抑制GY2B降解菲所需的红霉素浓度。GY2B和CP13无法利用红霉素作为唯一碳源来增殖,CY2B和CP13菌群增殖所能维持的时间取决于相应多环芳烃碳源的量。

二、浅谈抗生素后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抗生素后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阿奇霉素和铜对活性污泥古菌群落和ARGs的胁迫影响及后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活性污泥微宇宙的构建与试验设计
    1.2 基因组DNA提取与测序
    1.3 序列分析与微生物全尺度分类
    1.4 抗性基因分析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结构变化
        2.1.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
        2.1.2 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2.2 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
        2.2.1 丰富菌属
        2.2.2 稀有菌属
    2.3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析
    2.4 微生物与ARGs的网络分析
3 结论

(2)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用药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抗生素后效应原理
2 抗生素后效应影响要素
    2.1 抗生素类型
    2.2 抗生素浓度与联用
    2.3 细菌和抗生素接触时间
    2.4 药时曲线下面积与机体
3 抗生素后效应临床用药决策
    3.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2 氨基糖苷类
4 结语

(3)广藿香醇药动学及其抗细胞内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幽门螺杆菌感染现况与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节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与感染
        第二节 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第三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所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细胞内幽门螺杆菌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幽门螺杆菌侵入细胞及胞内生存的研究
        第二节 清除细胞内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广藿香及广藿香醇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广藿香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广藿香醇抗幽门螺杆菌相关研究
        第三节 广藿香醇与钙离子相关研究
        第四节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广藿香醇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第一节 广藿香醇体内药动学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二节 小结
    第二章 幽门螺杆菌标准株与临床株侵入细胞差异及其机制
        第一节 幽门螺杆菌标准株与临床株侵入能力的差异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二节 幽门螺杆菌侵入细胞机理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广藿香醇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广藿香醇抗细胞内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二节 广藿香醇对细胞骨架蛋白相关表型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三节 广藿香醇对胃上皮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四节 广藿香醇对胃上皮细胞骨架运动相关蛋白表达和功能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五节 广藿香醇增强细胞自噬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六节 广藿香醇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体实验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 广藿香醇抗幽门螺杆菌特性研究
        第一节 广藿香醇的抗菌后效应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二节 广藿香醇与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的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三节 广藿香醇治疗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与总结
    第一节 关于幽门螺杆菌细胞内定植的思考
    第二节 关于广藿香醇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思考
    第三节 古学今用——对广藿香醇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内涵的思考
    第四节 创新性
    第五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与中英文对照
    附录二 药动学内参筛选
    附录三 Transwell膜细胞增殖图
    附录四 本研究使用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抗生素后效应及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采集
    1.2 数据录入与筛选
    1.3 数据挖掘方法
2 结果
    2.1 具有PAE效应的抗生素的总体情况
    2.2 不同抗生素PAE持续时间及作用机制的文献分析
    2.3 具有PAE的抗生素作用细菌的文献分析
    2.4 联合用药对PAE的影响
    2.5 影响PAE持续时间的因素及临床合理应用
3 讨论

(5)泰拉霉素对Ⅱ型猪链球菌的半体内药动/药效学(PK/PD)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1.1 泰拉霉素的研究进展
        1.1.1 泰拉霉素的概论
        1.1.2 泰拉霉素的理化性质和作用机理
        1.1.3 泰拉霉素的抗菌活性
        1.1.4 泰拉霉素的药动学研究
        1.1.5 泰拉霉素的药效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1.2 Ⅱ型猪链球菌的研究进展
        1.2.1 Ⅱ型猪链球菌的概论和研究进展
        1.2.2 Ⅱ型猪链球菌的病原学特点
        1.2.3 Ⅱ型猪链球菌的防治措施
    1.3 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溶液的配制
    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动物与菌种
    2.4 泰拉霉素对Ⅱ型猪链球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2.4.1 培养基的配制
        2.4.2 菌种的复苏与培养
        2.4.3 菌落计数法
        2.4.4 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2.4.5 不同基质对猪链球菌的MIC和MBC的影响
        2.4.6 泰拉霉素对Ⅱ型猪链球菌抗菌后效应(PAE)的测定
    2.5 泰拉霉素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2.5.1 给药、采样和样品保存
        2.5.2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2.5.3 泰拉霉素血清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2.5.4 给药后血清药物浓度的测定
        2.5.5 药动学数据处理
    2.6 泰拉霉素对Ⅱ型猪链球菌的半体内PK/PD研究
        2.6.1 泰拉霉素体外杀菌曲线的制作
        2.6.2 泰拉霉素在含药猪血清中半体内杀菌曲线的制作
        2.6.3 PK/PD数据的整合
3 结果与分析
    3.1 泰拉霉素对Ⅱ型猪链球菌的药效学特点
        3.1.1 泰拉霉素在MHB和猪血清中对猪链球菌ATCC43765的MIC和MBC值
        3.1.2 不同基质对猪链球菌的MIC和MBC的影响
        3.1.3 泰拉霉素对猪链球菌的抗菌后效应
    3.2 泰拉霉素对Ⅱ型猪链球菌的药动学特点
        3.2.1 泰拉霉素LC-MS/MS测定方法
        3.2.2 泰拉霉素的血清蛋白结合率
        3.2.3 泰拉霉素在健康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3.3 泰拉霉素对Ⅱ型猪链球菌的半体内PK/PD研究
        3.3.1 体外和半体内杀菌曲线
        3.3.2 半体内PK/PD整合
4 讨论
    4.1 泰拉霉素的检测方法及其在猪体内药动学特征
        4.1.1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4.1.2 超滤法测定药物血清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4.1.3 血清蛋白结合率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4.1.4 泰拉霉素在猪血清中的药动学特征
    4.2 泰拉霉素对Ⅱ型猪链球菌的抗菌效果
        4.2.1 不同培养介质对泰拉霉素的体外抗菌活性
        4.2.2 泰拉霉素对Ⅱ型猪链球菌PAE及PA-SME
        4.2.3 泰拉霉素对Ⅱ型猪链球菌PK/PD参数的确定
        4.2.4 泰拉霉素对Ⅱ型猪链球菌的抗菌特性
5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6)纳米银的抗菌特性及对多重耐药菌株的抗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材料
    1.2 纳米银的制备与表征
    1.3 纳米银中和剂
    1.4 MIC与MBC的测定
    1.5 时间-杀菌曲线的测定
    1.6“抗生素后效应”的测定
    1.7 对耐药菌的杀灭作用
2 结果和分析
    2.1 纳米银的表征
    2.2 纳米银中和剂
    2.3 MIC与MBC
    2.4 时间–杀菌曲线
    2.5“抗生素后效应”
    2.6 纳米银对耐药菌的抗菌作用
3 讨论

(8)克拉霉素联合头孢呋辛对两种细菌防耐药突变浓度及体内抗生素后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附录 缩略词索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克拉霉素联合头孢呋辛的体外抗菌作用
    1 实验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克拉霉素联合头孢呋辛的防耐药突变浓度
    1 实验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克拉霉素联合头孢呋辛的体内抗生素后效应
    1 实验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抗菌药物后效应与合理用药(论文提纲范文)

1 抗菌药物后效应的机制
2 PAE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3 抗菌药物的PAE及使用
    3.1 β-内酰胺类
    3.2 氨基糖苷类
    3.3 氟喹诺酮类
    3.4 大环内酯类
    3.5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PAE
4 总结

(10)红霉素对多环芳烃降解菌的毒性及降解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抗生素的概述
    1.2 抗生素的污染现状
        1.2.1 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1.2.2 抗生素抗性基因
    1.3 红霉素的物化性质、作用机制
        1.3.1 红霉素的物化特性
        1.3.2 红霉素对微生物细胞的毒性效应
        1.3.3 微生物对红霉素的抗性机制
    1.4 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研究现状
        1.4.1 多环芳烃污染的治理现状
        1.4.2 多环芳烃降解菌
        1.4.3 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机理
        1.4.4 影响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的因素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研究范围和内容
第二章 红霉素对 GY2B 和 CP13 的毒性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菌株
        2.2.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2.2.3 主要仪器
        2.2.4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红霉素对 GY2B 的最低抑菌浓度
        2.3.2 红霉素对 CP13 的最低抑菌浓度
        2.3.3 红霉素对 GY2B 的抑菌曲线
        2.3.4 红霉素对 CP13 的抑菌曲线
        2.3.5 红霉素对 GY2B 总 SOD 活力的影响
        2.3.6 红霉素对 CP13 总 SOD 活力的影响
        2.3.7 红霉素对 GY2B 的 LDH 活力的影响
        2.3.8 红霉素对 CP13 的 LDH 活力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霉素对 GY2B 和 CP13 的抗生素后效应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2.3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GY2B 短暂接触红霉素后的复苏生长曲线
        3.3.2 不同浓度红霉素对 GY2B 的后效应
        3.3.3 GY2B 在后效应期间的菌体大小变化
        3.3.4 GY2B 在后效应期间的 DNA 含量变化
        3.3.5 CP13 短暂接触红霉素后的复苏生长曲线
        3.3.6 不同浓度红霉素对 CP13 的后效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霉素对 GY2B 和 CP13 的降解性能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2.3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GY2B 在红霉素影响下降解菲时的生物量变化
        4.3.2 红霉素对 GY2B 降解菲的降解率影响情况
        4.3.3 CP13 在红霉素影响下降解芘时的生物量变化
        4.3.4 红霉素对 CP13 降解芘的降解率影响情况
        4.3.5 以红霉素为唯一碳源时 GY2B 和 CP13 的增殖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浅谈抗生素后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奇霉素和铜对活性污泥古菌群落和ARGs的胁迫影响及后效应[J]. 高玉玺,李星,赵君如,张忠兴,樊晓燕. 环境科学, 2021
  • [2]抗生素后效应与临床用药决策[J]. 李毓忠,杨鹏飞,陈会海.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39)
  • [3]广藿香醇药动学及其抗细胞内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许艺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
  • [4]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抗生素后效应及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J]. 唐金凤,杨武斌,王松,刘海林,周春巧. 中国药房, 2018(19)
  • [5]泰拉霉素对Ⅱ型猪链球菌的半体内药动/药效学(PK/PD)研究[D]. 彭慧敏.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纳米银的抗菌特性及对多重耐药菌株的抗菌作用[J]. 陈学情,蒋家璇,任志鸿,李娟,张红英,徐建国,杜华茂. 微生物学报, 2017(04)
  • [7]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新进展及其临床意义[J]. 顾觉奋. 抗感染药学, 2016(03)
  • [8]克拉霉素联合头孢呋辛对两种细菌防耐药突变浓度及体内抗生素后效应的影响[D]. 蒙小菲. 广西医科大学, 2016(03)
  • [9]抗菌药物后效应与合理用药[J]. 王德端. 中国医药指南, 2014(28)
  • [10]红霉素对多环芳烃降解菌的毒性及降解性能的影响[D]. 李祎毅.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谈抗生素后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