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拟企业激励方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迟铭[1](2021)在《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及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创建虚拟品牌社区的方式与顾客建立社交联系,吸引顾客积极参与企业产品设计、新产品开发以及产品反馈等创新活动,实现企业与顾客进行价值共创的战略目标。尽管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能够使企业从虚拟品牌社区中受益,但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弱控制性和无限扩散性等特征,企业虚拟品牌社区缺乏统一行为规范,企业也难以对社区内的活动进行实时监督与控制,因此企业虚拟品牌社区内开放、直接的交流互动可能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负面口碑和社会冲突。同时,企业虚拟品牌社区中还存在着发布不良信息、滥用版权与匿名中伤等失范行为,如果企业放任不管,顾客将产生消极感知,最终导致网络环境中大量负面的、高度情绪化的信息被迅速释放,这将背离企业创建虚拟品牌社区吸引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初衷,给企业和品牌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究竟采用何种有效的治理机制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内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从而引导顾客持续参与价值共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纵观现有研究,有关虚拟环境下的组织治理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多是对虚拟组织治理的概念、政策和措施等宏观层面的探讨。目前也尚无针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学术研究,其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另外,虽然学者们已经在组织领域对治理机制进行了广泛探索,但由于企业虚拟品牌社区与一般组织相比,差异性较大,目前对组织领域治理机制的研究并不能满足学者们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构成维度的探索。因此,本研究关注虚拟环境下的治理机制,尝试针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这一特定研究情境,对其治理机制的概念维度进行深入探讨,提出针对该情境下有关治理机制的定义与测量,并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促进企业虚拟品牌社区顾客参与价值共创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方向。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索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概念和构成维度以及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机理。在相关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定义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概念,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和现场观察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利用扎根理论的编码程序提炼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构成维度,遵循量表开发的标准范式和步骤,开发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测量量表;其次,借鉴刺激-有机体-反应模型框架,基于心理所有权理论,构建了以集体心理所有权为中介变量的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并结合交易成本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等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再次,经过对集体心理所有权和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问卷设计、小样本测试后,结合本文开发的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测量量表,以小米社区、Haier智家社群、花粉俱乐部以及荣耀俱乐部为调研对象,进行了大样本问卷调研,经过数据信度、效度检验之后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然后,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引入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与集体心理所有权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组态效应进行验证与讨论,深度揭示了问责机制、关系规范、社区激励、网络惯例、集体心理所有权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间非线性、异质和动态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关于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机理的理解;最后,总结得出的研究结论并给予了管理启示和研究展望。通过系统的研究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基于扎根理论的理论推演,提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是一个包括问责机制、关系规范、社区激励和网络惯例的多维度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科学、有效的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测量量表。第二,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不同维度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不同。第三,集体心理所有权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并且集体心理所有权在治理机制的不同维度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第四,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与集体心理所有权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存在多重作用路径,识别出了引致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五种条件(组合)和一种引致非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条件组合。本文研究创新点主要有:第一,提炼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构成维度,拓展了治理机制在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情境中的理论研究,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研究范式。同时,首次开发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测量量表,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了有效测量工具。第二,从企业视角出发,引入治理机制,构建并验证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揭示了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机理,弥补了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也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情境下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方向。第三,引入集体心理所有权的概念,从集体心理所有权视角揭示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机理,不仅有助于揭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影响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复杂心理机制,也为集体心理所有权在企业虚拟品牌社区中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提供了实证证据。第四,通过fsQCA方法识别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与集体心理所有权对引致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多重作用路径,揭示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和集体心理所有权对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间非线性、异质和动态的相互作用,深化了对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作用机理的理解。
关松立,林淑伟[2](2021)在《道德风险、虚拟企业和内部成员激励契约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道德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通过虚拟企业内部盟员企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分析完全信息条件下和道德风险中性情况下的最优契约,并进行激励契约的设计。研究发现,在不考虑道德风险和完全信息条件下,盟主企业激励盟员企业正向努力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努力水平的增加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水平;在道德风险中性情况下,尽管盟员企业的努力程度不一定能被盟主企业或监督机构监测到,但道德风险并不会阻碍虚拟企业的发展,最优的区间激励方式是可以被使用的;激励契约的设计过程是以对买卖双方的信息收集为基础的,信息的收集有助于判断买方的风险偏好,并进而确定虚拟企业内部的分工以及如何进行契约激励。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励契约的设计过程中,契约模型的选择以及契约成本和收益的权衡是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王滔[3](2021)在《新三板企业虚拟股权激励应用优化研究 ——以ZY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张国珍[4](2021)在《绿色并购与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文中指出过去经济发展的模式主要是基于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这种不合理的方式迫使21世纪成为经济亟需向绿色化转变的一个全新阶段,与环境有关的基本问题也得到了广泛关注。绿色投资成为企业的重要命题,促使其生产经营活动摆脱传统业务,尤其对于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典型“三高”类重污染企业而言,想要在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中生存与增长,这种绿色投资将必不可少。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理想以及经济绿色发展愿景与日趋恶化的环境现实之间的差距亟需弥补,而技术创新是弥补这些差距和实现环境治理的关键和有效途径。从传统的能源生产体系向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新模式转变需要找到合适的途径,作为外部增长方式的并购可以促进这种改变,帮助企业在复杂但至关重要的过程中实现技术创新。以特殊绿色投资模式的绿色并购为代表,为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走出困境提供了契机,即创造了利用外部资源的机会,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标的方的绿色技术、设备和人才等,大幅提升创新空间,产生技术创新协同效应,克服内部研发长期性和高不确定性等特点,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本文以经济、社会和环境追求和谐、持续和效率的绿色发展为背景,把我国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2010-2018年的并购交易事项作为样本,主要研究了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从动态过程中的学习方式选择和资本获取两条渠道探讨了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而且根据主并方、标的方以及并购双方关联性的不同维度特征做出了进一步异质性分析,最后对绿色并购后技术创新的转型效果进行了检验。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详细的理论和实证框架,为绿色并购所蕴含的成功机制提供一个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解释。研究结论主要包含:第一,与非绿色并购相比,绿色并购明显促进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持续创新实现机制理论,不同于为了分散经营风险以及实现规模扩张等目的的非绿色并购,从技术创新机遇捕获、技术创新动力增强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进行内在机理分析,揭示了“机遇+动力+能力”三大要素在绿色并购促进技术创新微观层面的耦合作用。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获取超越组织边界的外部知识和资源,进而在绿色发展环境中发挥竞争优势。而重污染企业在内部有限的资源和能力以及日趋减少的市场规模情境下,发展日益受阻。因此,借助绿色并购获取标的方的绿色技术、绿色设备和人才以及绿色管理经验等,重污染企业可以快速跨越创新门槛,突破路径依赖,以及弥补自身资源缺口,推动技术创新的开展,进而提升在市场的地位和运作效率。由此,利用技术发展中的机遇捕获、惯性突破后的动力增强和资源寻求下的能力提升,绿色并购成为一种基于技术创新的有效策略,具有激励技术创新的巨大潜力。第二,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部分是通过选择二元学习中的探索式方式来实现;绿色并购可以积极获取绿色金融提供的资本支持,从而激励技术创新。鉴于并购和创新并非是重污染企业静态意义上的行为状态,进而从绿色并购影响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构建起二元学习和绿色金融的中介机制来解析作用路径的黑箱,支持了机遇、动力和能力微观三要素耦合作用的存在性。基于学习方式选择的背后逻辑是绿色并购开展过程中,发展重点是重污染企业在现有资源库之外寻找全新的绿色技术、理念及解决方案等,选择探索式学习可以更灵活地安排其活动和系统,从而有效地推动技术创新。基于资本获取的背后机理则是绿色并购事项向金融机构等释放了在抑制环境污染和清洁生产方面的利好消息,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减弱风险感知,为重污染企业投资活动赢得绿色金融的资金支持,不断改善其融资困境进而促进技术创新。第三,当重污染企业处于不同维度特征异质性情境时,绿色并购的技术创新效应有所差异。结合绿色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默会知识理论等,分析并购交易涉及单主体和主体间典型特征对机遇、动力及能力微观三要素的强化或抑制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主体特征异质性对绿色并购和技术创新活动之间关系的影响。异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从主并方特征来看,高管绿色经历能够显着强化绿色并购与技术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表明了这种特殊经历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相比于正向业绩反馈,负向业绩反馈可以增强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反映了处于不利经营状况下企业更愿意进行改变;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则在主并方所在地财政压力大时更为明显,说明了当前政府将环保与经济双手抓的态度。从标的方特征来看,资源存量大在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中产生显着正向调节,说明了资源库规模的重要作用;而绿色并购促进技术创新在标的方具有区位优势时大幅增强,显示了区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并购双方关联特征来看,知识相似性弱时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被强化;两者间关系在市场互补性强时更为明显;相比于远地理距离,近地理距离显着正向调节绿色并购与技术创新间的正相关关系,均显示出主并双方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特征不容忽视。第四,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后技术创新能够显着提升其转型力度,还可以优化提高转型效率以及促使商业模式改变。依托于先发优势理论,绿色并购作为重污染行业内所崛起的一种新兴绿色投资方式,先行进行绿色并购的企业,可以在明显促进其技术创新下,产生积极的转型效果,奠定先发优势。结论充分揭示了技术的积累、突破和创新很难一蹴而就,而绿色并购拥有绿色发展所需技术、知识和资源等,可以从外部获取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进行技术创新,这成为传统企业快速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最终实现打破原有发展模式和资源积累的局限,获得更为稳定持久的转型发展。该评估过程加深了对绿色并购与技术创新间联动效应的理解。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而系统地考察了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的创新之处有:第一,搭建起绿色并购影响技术创新的研究框架,积极扩展了绿色并购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相关研究。在主流文献中,并购和创新的概念上存在着广泛联系,然而绿色并购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却鲜有涉及。一方面,绿色并购作为并购领域一种新兴方式,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但仅存在有限数量的研究涉及到绿色并购和相应绩效。随着绿色并购发展为一种与外部资源连通的重要工具,促使企业创新行为更重视向外的全面开放与整合,不仅可以引入绿色技术和资源,也强调开放式的绿色治理和管理文化,从而避免由于组织边界带来的路径依赖及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本文研究绿色并购的技术创新效应,丰富了该领域经济后果的文献。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一直是当前及未来的重要研究领域。到目前为止,对技术创新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在管理、运营领域等进行探索,且越来越多地融入到财会领域以及中介层面等。本文将技术创新与会计学科的并购理论相结合,并且将研究范围拓展至重污染这一传统行业,既降低了行业层面的异质性干扰,也是对技术创新研究领域的有效扩展。最后,本文针对绿色并购对于绿色技术、资源及管理经验等获取的本质特征,基于持续创新实现机制理论,构建起绿色并购捕获技术创新机遇、增强技术创新动力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逻辑架构,合理剖析了绿色并购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综上,本文将绿色并购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清晰地揭示出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证实了绿色投资对企业价值的正向作用。第二,基于绿色并购影响技术创新的双重渠道以及三维主体特征异质性调节的解析,充分挖掘了绿色并购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本文并未局限于研究绿色并购与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在整体层面的简单直接关系上,而是基于内在机理分析所提出的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机遇捕获、动力增强及能力提高的三要素耦合机制之上,充分探索作用路径及异质性情境,即不仅研究绿色并购为什么对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激励效应,还有如何产生作用,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强化或抑制作用的发挥,进而试图建立一个详细的理论框架,揭示从绿色并购活动中提升技术创新的复杂挑战。主要是从学习方式选择和资本获取的两条渠道解析了绿色并购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即阐明了二元学习和绿色金融在两者间关系中的传导原理,这是从企业学习和融资动态行为过程阐释实现机制的积极探索,也是佐证机遇、动力及能力微观三要素耦合作用存在性的大胆尝试。另外,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及默会知识理论等,依据每一维度从相对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进行典型特征选取的原则,分别加入并购交易双方及两者间关联性三个维度主体特征,细致分析这些因素对于机遇、动力或能力方面的影响,所得结论证实了多个异质性调节效应的存在,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更为广泛的见解,从而认识到预先存在的特征条件是至关重要的。上述测试内容均极大地丰富了绿色并购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第三,有效加强了关于企业通过绿色并购及技术创新实现绿色转型等相关研究结论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组织整体层面及微观要素层面来阐释绿色并购后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对于重污染企业转型的促进作用,深化了对于绿色并购及技术创新的认知,并充分揭示了绿色并购后的技术创新能够实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实证指出通过绿色并购后的技术创新孕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是企业尤其是重污染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根本出路,也是其摆脱不可持续发展困境的关键路径,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数据支持。具体而言,本次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政府和组织均需要推动绿色发展的有效信息,以加强企业的绿色实践,而本文及时地提供了关于绿色并购影响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最新信息。从而提高组织对绿色并购的接受程度,为类似于重污染等处于技术创新发展困境的众多企业提供清晰且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促使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并充分受益于绿色并购,推动“绿色”“清洁”“节能”“环保”的实现,进而最终为解决我国企业通过绿色并购实现创新转型问题提供实践思路,对组织和政府相关部门都具有决策借鉴价值。
马新卫[5](2020)在《多源数据驱动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智能调度优化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空气污染、道路拥堵、出行困难等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已成为共识。租赁自行车系统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有效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契合当前社会低碳发展的绿色出行方式。目前,租赁自行车系统主要分为两种形态:定桩公共自行车模式与无桩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模式,后者作为移动互联网和租赁自行车融合发展的新型服务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相较于传统的定桩公共自行车,处于探索发展期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运营经验较少,导致系统运维调度管理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制约着系统健康有序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应用多源数据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时空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时需求量预测模型,从微观层面提出了激励机制作用下的用户参与调度策略,并从宏观层面分别构建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静态和动态调度优化模型,设计相应的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基于南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历史骑行数据进行了实例验证。首先,在对多源数据进行格式优化和数据清洗的基础上,运用GIS平台实现了多源数据空间属性的融合;以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历史骑行数据为输入,运用空间聚类算法获取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虚拟站点质心位置,并以此为控制点创建泰森多边形,生成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虚拟站点;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与空间分析工具,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并归纳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时空出行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利用K-means算法生成的虚拟站点结果优于其他聚类算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在工作日与周末的骑行时长和骑行距离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其出行需求在工作日早晚高峰用车时段呈现出显着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性和潮汐性。其次,建立了引入注意力机制的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预测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短时借还需求:将长短时记忆网络和图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融合,提取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借还需求量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引入注意力机制寻找输入序列特征之间的内部联系,以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预测时间间隔下,引入注意力机制的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GATGCLSTM)的预测精度均高于其他基准模型;当GATGCLSTM模型融合外部因素时,其预测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最后将预测需求量与实际需求量进行时空分布可视化,对比验证了模型的预测精度。第三,基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短时需求预测结果,提出动态价格激励机制下的用户参与调度策略。结合用户初始借、还车站点及周边步行可达范围内其他站点的可用车辆数,设定四种用户参与调度的情景;定义初始站点匹配度系数,为初始站点匹配符合调度情景的推荐借、还站点;企业根据激励尺度和站点的紧急度系数计算激励价格,并将激励价格与匹配到的推荐站点信息发送至用户,用户根据自身效用最大化决定是否参与调度。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的激励尺度和用户参与概率取值下,高峰时段站点高于调度服务安全阈值上限的车辆数(BOUB)和站点低于调度服务安全阈值下限的车辆数(BBLB)均高于平峰时段;当用户参与概率为1时,建议系统在平峰时段的激励尺度设定为1.30至1.40(对应于平均激励价格1.45至1.51元/人),高峰时段的激励尺度设定为1.90至2.00(对应于平均激励价格2.11至2.14元/人)。第四,综合考虑虚拟站点的容量限制与用户需求,构建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静态调度需求量确定模型;根据站点的调度需求量及空间距离构造站点相似度矩阵,应用社团发现算法划分调度子区;将调度成本、实际调度量与调度目标值的偏离量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基于调度子区划分结果建立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静态调度路径优化模型;在传统的遗传算法中引入免疫算法的选择记忆机制,设计免疫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免疫遗传算法求解的目标函数值优于遗传算法;运用静态调度路径优化模型得到的调度卡车行驶路线方案可使得80.80%的站点调度需要被满足;若要求每个站点的调度需求都严格得到满足,则调度时间将会增加127.10%,调度成本将会增加108.80%。最后,针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动态复杂性,构建了考虑站点重要度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动态调度优化模型:根据虚拟站点的借还车速率差和调度服务安全阈值,提出动态的调度需求量的确定方法;引入站点重要度的概念,基于TOPSIS模型计算各站点的重要度;将站点重要度引入动态调度路径优化模型中,构建调度成本最小化、实际调度量与调度目标值的偏离量惩罚成本最小化以及用户满意度折算成本最大化的动态调度初始阶段优化模型,进而采用基于滚动时域的调度策略动态调整调度方案;设计考虑站点重要度的人工蜂群算法,以保证重要度高的站点优先被服务,最终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型结果表明,利用人工蜂群算法求解的目标函数值和运行速度均显着优于遗传算法,其中目标函数值优化能力提升了32.40%,运行时间缩短了88.10%;对比分析考虑站点重要度与不考虑站点重要度的调度方案,发现考虑站点重要度的动态调度优化模型可将用户满意度由55.03%提升至73.00%。
徐冰清[6](2020)在《A集团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成熟与完善,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委托代理成为现代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选择。但现实中委托代理存在较多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股权激励油然而生。股权激励作为一种解决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长期激励机制,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我国企业的股权激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步,尽管借鉴了海外成熟市场的许多经验,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转型经济的特殊性,资本市场的不成熟,股权激励的理论和实践都遇到了许多中国特有问题。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和规范研究法,对A集团成立以来制定实施的股权激励制度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出A集团的股权激励经历了六个阶段:A集团创立初期的全员持股阶段,A集团网络泡沫危机下的虚拟受限股阶段,A集团股权激励制度优化阶段,A集团金融危机下的饱和配股阶段,A集团海外扩张时期的激励计划以及TUP计划。发现A集团股权激励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股票分红收益率呈现下滑趋势,公司的内部治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风险,购股资金未解决可能导致公司现金流不足,在公司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易造成挤兑危机,公司在新研发人员储备上存在不足。结合理论与实际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A集团股权激励制定时未做好风险识别与评估,未能充分保障员工权利,配股机制不合理,员工购股资金问题尚未解决,虚拟股权激励存在的弊端,未制定针对研发人员的股权激励。同时利用指标分析法与经济增加值法评价A集团股权激励对其产生的效果,以激励对象、激励额度、有效期等方面为切入点,总结了A集团的股权激励取得的成效及不足。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制定股权激励方案时需考虑风险因素,完善股权激励的沟通决策机制,保证激励制度的规范透明,调整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完善虚拟股权激励计划,针对研发团队制定特定的股权激励计划。通过本文研究让读者更清晰认识A集团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与不足,同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对我国公司制定股权激励方案有着重要参考价值。虽然股权激励制度在境外已如此普遍釆用,但在中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希望通过本文分析,进一步丰富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同时为我国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过程中提供借鉴与参考。
黄思萌[7](2020)在《专业虚拟社区与企业电子知识库间的双向知识转移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知识创造与知识共享的基本模式。企业层面不断引入和应用新的IT技术以提高知识管理效率,基于显性知识假说建立的企业电子知识库系统,旨在获取、存储内部员工创造的知识,并促进知识的再使用。而更为广泛的互联网中,各类专业虚拟社区作为新兴的知识源不断涌现,基于隐性知识假说建立的专业虚拟社区,旨在通过网络链接五湖四海的专业人士和同领域的爱好者,促进知识交互。网络知识与企业知识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二者间的知识转移已超越了野中郁次郎提出的知识创造模型,考察专业虚拟社区与企业电子知识库间的知识转移具有相当的实践与理论价值。本文从专业虚拟社区用户、企业电子知识库用户的双重身份入手,创造性地提出专业虚拟社区与企业电子知识库间的双向知识转移行为,面向双重用户发放开放式问卷调查,对知识转移行为特点进行归纳,界定行为、编制双向知识转移行为量表;发放120份有效问卷,采用多项指标检验新开发量表的信效度,为后续因果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本文回顾了知识转移、知识创造领域的理论文献,综述了专业虚拟社使用、企业电子知识库使用的最新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从我愿、我能、我应三个视角考察并比较双向知识转移行为的前因;同时测量用户的行为意向与实际的知识转移行为频率,构建“行为前因——行为意向——行为频率”路径模型,考察专业虚拟社区与企业电子知识库间知识转移的实际情况;引入知识距离,实证检验知识距离对在双向知识转移行为前因机制中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331份有效样本,运用SPSS、AMO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进行回归分析、优势分析、中介效应检验和调节效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内部激励、专业自我效能、社区认同水平会正向影响从EKR到PVC的知识转移意向(以下简称为社区转移意向),其中专业自我效能影响力最大。(2)内外部激励、基于组织的自尊、企业认同水平会正向影响从PVC到EKR的知识转移意向(以下简称为企业转移意向),其中企业认同影响力最大。(3)知识转移意向中介了专业自我效能、社区认同与社区转移行为的正相关关系。(4)知识转移意向没能在内外部激励、基于组织的自尊、企业认同与企业转移行为的正相关关系中起中介作用。(5)知识距离负向调节内部激励与社区转移意向的关系。(6)知识距离正向调节户外部激励与企业转移意向的关系。本文首次提出专业虚拟社区与企业电子知识库间的双向知识转移行为,考察用户知识转移行为的前因机理,拓展了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为企业从互联网专业虚拟社区获取新知识、加快内部创新提供了支撑。
王睿[8](2020)在《基于EVA的A房产代理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管理者“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等相关代理问题也随之出现。代理问题能否完全解决尚未可知,但是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期激励机制,通过向管理者授予股权,使得企业的管理者也成为企业所有者,实现管理者与企业所有者目标的统一,有效的缓解代理问题。但我国现有的中小型企业非上市企业居多,很多大型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实施股权激励的先河,例如最近饱受热议,让民族骄傲的华为企业,虽未上市但已经开始施行股权激励。随着经济的不断推动,除了大型企业,非上市中小型企业也需要开始股权激励的试行。但是作为非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开端,存在着诸多的弊端:没有有效的经济市场条件导致激励有效性不足;绩效评价指标难以科学地评定经理人的努力程度;没有健全的法规进行规范等。所以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股权激励方案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开始对股权激励理论和EVA的相关理论进行全面论述,结合A房产代理企业实际情况,对其现有的股权激励体系进行详尽的分析。A房产代理企业目前采用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模式,论文通过对其执行过程和执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A房产代理企业存在着激励有效性不足、股份来源存在争议、行权设计指标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构建了基于EVA的A房产代理企业虚拟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从行权条件、激励基金等激励要素引入EVA指标,重新设计A房产代理企业的虚拟股票期权的激励方案。并提出A房产代理企业基于EVA的股权激励方案的三项实施保障。希望基于论文的研究,有助于A房产代理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状况运行股权激励方案,提高A房产代理企业的行业竞争力,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希望能为在解决A房产代理企业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为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陆君茹[9](2020)在《任务导向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单凭自身资源难以把握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和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于是作为一种以任务为导向,对企业核心能力和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有效手段——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VE)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现实选择。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决定虚拟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本文以虚拟企业为研究背景,研究了任务导向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了考虑任务分配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首先,为了降低成员企业由“搭便车”行为引发的道德风险,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一种引入监督机制的虚拟企业任务激励契约,通过对契约模型进行求解分析,论证了监督机制对抑制“搭便车”行为的有效性。然后基于激励契约,研究虚拟企业环境下的任务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总利润,任务执行成本和时间为优化目标的多任务分配模型。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在契约模型的基础上探论了核心企业监督强度和成员风险规避程度对任务分配的影响,为虚拟企业的任务分配方案提供了一些指导建议。(2)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两阶段动态博弈,建立了考虑任务重要性和“棘轮效应”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首先,基于委托代理模型,设计考虑任务重要性的虚拟企业激励契约,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任务重要性对激励契约的影响,为虚拟企业的任务管理提供了一些对策建议。然后,针对多期任务中常见的“棘轮效应”现象,建立了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棘轮效应”现象的成因,并从降低信息不对称、引入隐性激励和联系往期产出等三个方面为核心企业提出一些抑制“棘轮效应”的激励策略。
吕从钢[10](2020)在《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关键的时间节点,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持续加大,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根据近年来我国提出的重大经济发展方针政策来看,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政策中均有体现,也将成为经济政策设计和落实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要想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坚持高质量发展。而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中承担着重要职责,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更好地发挥财税政策效应以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关于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能够让创新主体切实获得经济利益,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减税降费超过2.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政府通过强力激励举措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更好运行,引导企业积极主动推进科技创新活动。但目前关于我国现行税收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的评估还未能深入推进,如何改善税收政策的不足、优化税收优惠设计、提升科技创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近期研究的重点。而且在这一研究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江西省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正在逐步加强创新驱动战略落实,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实效。2019年全省生产总值24757.5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为全国第4、中部第1;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6%,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6.1%、21.2%,分别提高2.3和4.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0家。江西省已经认识到了税收政策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积极执行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并出台了一些契合自身省情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增值税税率下调、社保缴纳比例下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等。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为研究对象,基于多重研究视角,利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尝试测度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的程度大小及其可能存在问题不足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深入剖析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基于文献检索的结果,针对创新激励、主体税种与准自然实验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高质量发展、阶段性特征与综合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融资约束、创新行为与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相关研究等进行了综述。进而分析了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的理论基础,阐释了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税收政策等基本概念,介绍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外部性理论、创新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等,剖析了税收政策作用于创新激励的机理。其次,针对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进行规范分析,重点介绍了部分主体税种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收政策基本情况,分析了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人员投入、创新产出等基本情况,指出创新激励税收政策的税收优惠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性、税收优惠主体覆盖范围不广、缺乏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税收政策对初创企业激励不足等问题。然后,基于准自然实验方法对部分主体税种的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存在且显着,但不同税收政策的效应程度大小有差异,验证了研究假设1(不同税收政策在创新驱动过程中所能产生的实际激励效果程度均将显着为正)。基于PSM-DID模型对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高质量发展下综合税收政策对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十分显着,在融合各类综合政策及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情况下,GZL的综合政策效应达到了15.2%,验证了研究假设2(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影响下,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效应将显着为正)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具体假设。基于融资约束对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对创新激励综合政策产出水平(GZL)存在负向影响,且这一影响是显着存在的,验证了研究假设3(融资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会呈现下降趋势)。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以及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现行创新激励税收制度体系,重点优化创新激励阶段性税收政策,积极健全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多方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此外,还针对本文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研究中需要完善的地方,并作了相应的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上。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在综合文献述评前提下,选择了部分主体税种的税收政策效应进行程度大小的分析,与前人研究相比,研究视角有所拓展。其中基于准自然实验视角下的分析,将多个税种的分析纳入统一框架,较以往分析多了一些可做比较的内容;高质量发展下的综合政策分析则是将最新发展理念与综合分析框架相结合,其应用程度更加深入;同时,积极考察异质性因素,在相关分析已经有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了融资约束这一较为突出的异质性因素进行深入剖析,为异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研究方法上。选择了目前在分析政策效应上较为常用的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方法针对部分主体税种的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进行初步分析,得出了比较可靠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尝试用PSMDID分析方法,针对目前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综合税收政策效应结果进行实证分析,这一方法的应用目前还较为少见,其得出的综合政策效应结果应该更为可信。在融资约束问题考察上,为了得出更为可靠的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放弃了传统的回归分析模型方法,基于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方法,通过Frontier4.1计量软件的应用,尝试分析得出更真实的净效应结果,为政策建议提供更强有力的实证分析结论。第三,研究内容上。在多年的调查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企业实际运行数据,关于税收政策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增长。在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之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针对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获取了近千家企业的相关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已经对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特别是高质量发展概念提出以来的相关基础情况了解非常透彻,基于这些样本数据的分析能获取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真实效应结果,对于推动江西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都能够提供成功样板,而且能够有效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虚拟企业激励方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拟企业激励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及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虚拟品牌社区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刺激-有机体-反应”模型 |
2.1.2 心理所有权理论 |
2.1.3 交易成本理论 |
2.1.4 社会交换理论 |
2.1.5 社会认同理论 |
2.2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的概念 |
2.2.1 虚拟品牌社区 |
2.2.2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 |
2.3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相关研究 |
2.3.1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概念 |
2.3.2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研究现状 |
2.4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 |
2.4.1 价值共创的提出和内涵 |
2.4.2 价值共创的维度 |
2.4.3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价值共创的研究现状 |
2.5 虚拟品牌社区心理所有权的相关研究 |
2.5.1 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内涵 |
2.5.2 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形成机制 |
2.5.3 虚拟品牌社区集体心理所有权的现有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维度探索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 |
3.1.2 研究资料收集 |
3.1.3 信度和效度保证 |
3.2 编码与分析过程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式编码 |
3.2.3 选择式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设计目前存在的困境和挑战 |
3.3.2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构成维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量表开发 |
4.1 初始量表开发与问卷编制 |
4.1.1 初始题项的开发 |
4.1.2 内容效度的评价 |
4.1.3 初始量表的形成 |
4.2 预调研及量表修正 |
4.2.1 数据收集 |
4.2.2 量表题项的提纯与修正 |
4.3 正式调研及量表检验 |
4.3.1 数据收集 |
4.3.2 正式量表的检验 |
4.3.3 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5.1 概念模型的构建 |
5.1.1 刺激:治理机制 |
5.1.2 有机体:集体心理所有权 |
5.1.3 反应: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 |
5.2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
5.2.1 问责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
5.2.2 关系规范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
5.2.3 社区激励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
5.2.4 网络惯例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
5.3 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 |
5.3.1 问责机制对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 |
5.3.2 关系规范对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 |
5.3.3 社区激励对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 |
5.3.4 网络惯例对集体心理所有权的影响 |
5.4 集体心理所有权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
5.5 集体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 |
5.5.1 集体心理所有权在问责机制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5.5.2 集体心理所有权在关系规范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5.5.3 集体心理所有权在社区激励与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5.5.4 集体心理所有权在网络惯例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PLS-SEM的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研究设计 |
6.1.1 问卷设计 |
6.1.2 变量测量 |
6.1.3 数据采集与样本描述 |
6.1.4 数据分析方法 |
6.1.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2 假设检验 |
6.2.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2 多重共线性诊断 |
6.2.3 结构模型评估 |
6.2.4 直接效应检验 |
6.2.5 中介效应检验 |
6.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fsQCA的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的组态效应研究 |
7.1 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
7.1.1 定性比较分析概述 |
7.1.2 定性比较分析的类型 |
7.1.3 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的优点 |
7.2 数据校准 |
7.3 必要性条件分析 |
7.4 构建真值表 |
7.5 条件组态的充分性分析 |
7.6 稳健性检验 |
7.7 结果与讨论 |
7.8 本章小节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管理启示 |
8.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绿色并购与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绿色并购 |
1.2.2 技术创新 |
1.2.3 重污染企业 |
1.2.4 异质性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持续创新实现机制理论 |
2.1.2 绿色理论 |
2.1.3 资源基础理论 |
2.1.4 默会知识理论 |
2.1.5 组织学习理论 |
2.1.6 先发优势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绿色并购相关研究 |
2.2.2 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
2.2.3 并购和创新关系研究 |
2.2.4 简要述评 |
第3章 绿色并购影响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 |
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 实证设计 |
3.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筛选 |
3.2.2 变量说明 |
3.2.3 理论模型 |
3.3 实证结果分析 |
3.3.1 描述性统计 |
3.3.2 相关性检验 |
3.3.3 均值T检验 |
3.3.4 多元回归结果 |
3.4 稳健性检验 |
3.5 内生性处理 |
3.6 本章小节 |
第4章 绿色并购与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动态过程的作用路径解析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4.1.1 二元学习的中介作用 |
4.1.2 绿色金融的中介作用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来源与数据筛选 |
4.2.2 变量定义 |
4.2.3 理论模型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
4.3.2 多元回归结果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并购与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主体特征的异质性分析 |
5.1 单一并购主体特征的影响分析 |
5.1.1 主并方特征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
5.1.2 标的方特征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
5.2 并购双方关联性特征的影响分析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和数据 |
5.3.2 变量定义 |
5.3.3 模型构建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相关性检验 |
5.4.3 多元回归结果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后技术创新的转型效果评价 |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6.1.1 组织整体层面解析 |
6.1.2 微观要素层面解析 |
6.2 实证设计 |
6.2.1 数据来源和样本筛选 |
6.2.2 变量定义和说明 |
6.2.3 模型设定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
6.3.2 多元回归结果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进一步检验 |
6.5.1 转型效率的后果检验 |
6.5.2 商业模式改变的后果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企业层面 |
7.2.2 政府层面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多源数据驱动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智能调度优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租赁自行车短时需求预测方法 |
1.2.2 租赁自行车用户参与调度方法 |
1.2.3 租赁自行车静态调度优化方法 |
1.2.4 租赁自行车动态调度优化方法 |
1.2.5 现状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出行特征分析 |
2.1 南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概况 |
2.2 研究范围选取 |
2.3 研究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2.3.1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骑行数据 |
2.3.2 城市兴趣点(POI)数据 |
2.3.3 路网与公共交通站点数据 |
2.3.4 天气数据 |
2.4 生成虚拟站点 |
2.4.1 评价指标 |
2.4.2 生成方法 |
2.4.3 生成结果 |
2.5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出行特征分析 |
2.5.1 时间特征分析 |
2.5.2 空间特征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短时需求预测方法 |
3.1 深度学习相关理论 |
3.1.1 循环神经网络与长短时记忆网络 |
3.1.2 卷积神经网络与图卷积神经网络 |
3.2 引入注意力机制的时空图卷积网络预测模型 |
3.2.1 空间特征提取 |
3.2.2 时间特征提取 |
3.3 实验过程 |
3.3.1 数据预处理 |
3.3.2 模型评价指标 |
3.3.3 模型对比基准 |
3.4 预测结果与分析 |
3.4.1 模型预测结果 |
3.4.2 模型超参数分析 |
3.4.3 外部变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
3.4.4 模型预测结果的时空可视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激励机制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用户参与调度策略 |
4.1 问题描述 |
4.2 基本假设 |
4.3 基于激励机制的用户参与调度策略 |
4.3.1 调度情景设定 |
4.3.2 站点匹配机制 |
4.3.3 用户选择行为 |
4.3.4 性能评价指标 |
4.3.5 调度策略流程 |
4.4 实例分析 |
4.4.1 数据准备 |
4.4.2 调度策略性能指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调度子区划分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静态调度优化模型 |
5.1 问题描述 |
5.2 调度需求量确定模型 |
5.2.1 模型假设 |
5.2.2 符号说明 |
5.2.3 模型构建 |
5.3 调度子区划分方法 |
5.3.1 非重叠社团发现概念 |
5.3.2 非重叠社团发现算法 |
5.3.3 调度子区划分评价指标 |
5.4 静态调度优化模型构建 |
5.4.1 模型假设 |
5.4.2 符号说明 |
5.4.3 模型构建 |
5.5 模型求解 |
5.5.1 遗传算法 |
5.5.2 人工免疫算法 |
5.5.3 免疫遗传算法 |
5.5.4 算法步骤 |
5.6 算例分析 |
5.6.1 调度需求量确定 |
5.6.2 调度子区划分结果 |
5.6.3 调度路线确定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考虑站点重要度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动态调度优化模型 |
6.1 问题描述 |
6.2 调度需求量计算方法 |
6.3 站点重要度分析 |
6.3.1 站点重要度评价指标 |
6.3.2 站点重要度计算方法 |
6.4 动态调度路径优化模型 |
6.4.1 初始阶段路径优化模型 |
6.4.2 动态优化阶段路径优化模型 |
6.5 模型求解 |
6.5.1 人工蜂群算法 |
6.5.2 算法步骤 |
6.6 算例分析 |
6.6.1 调度需求量确定 |
6.6.2 调度子区划分结果 |
6.6.3 站点重要度确定 |
6.6.4 调度路线确定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6)A集团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2 企业股权激励概念理论及效果评价方法 |
2.1 股权激励相关概念及研究情况 |
2.1.1 股权激励 |
2.1.2 股权激励的对象 |
2.1.3 股权激励的模式 |
2.1.4 股权激励的研究情况 |
2.2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激励理论 |
2.3 股权激励效果的评价方法 |
2.3.1 财务指标法 |
2.3.2 非财务指标分析法 |
2.3.3 经济增加值评价法 |
2.3.4 平衡计分卡 |
2.3.5 功效系数法 |
3 A集团股权激励基本情况和问题 |
3.1 A集团概况 |
3.2 A集团股权激励的阶段 |
3.2.1 A集团创立初期的股权激励制度(1990-2000年) |
3.2.2 A集团网络泡沫危机下的股权激励制度(2001-2002年) |
3.2.3 A集团股权激励制度优化(2003-2008年) |
3.2.4 A集团金融危机下的股权激励制度(2008-2012年) |
3.2.5 A集团海外扩张时期的激励计划(2013年) |
3.2.6 A集团推行TUP计划(2014年至今) |
3.3 A集团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
4 A集团股权激励的效果评价 |
4.1 A集团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财务分析 |
4.1.1 盈利能力分析 |
4.1.2 营运能力分析 |
4.1.3 偿债能力分析 |
4.2 A集团股权激励实施效果非财务分析 |
4.2.1 人力资源分析 |
4.2.2 行业地位分析 |
4.2.3 研发创新能力分析 |
4.3 经济增加值分析 |
4.3.1 EVA模型简介 |
4.3.2 EVA的计算 |
4.3.3 基于EVA的A集团股权激励效果评价 |
4.4 A集团股权激励不足的原因分析 |
4.4.1 集团发展放缓无法继续满足分红期望 |
4.4.2 未能充分保障员工权利 |
4.4.3 配股机制不合理 |
4.4.4 员工购股资金问题未解决 |
4.4.5 虚拟股权激励存在的弊端 |
4.4.6 未制定针对研发人员的股权激励 |
5 A集团股权激励的优化对策 |
5.1 充分考虑股权激励的风险因素 |
5.2 完善股权激励的沟通决策机制 |
5.3 保证激励制度的规范透明 |
5.4 调整股票期权激励模式 |
5.5 完善虚拟股权激励计划 |
5.6 针对研发团队股权激励对策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专业虚拟社区与企业电子知识库间的双向知识转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组织内/外部知识转移研究 |
2.1.1 内部知识转移 |
2.1.2 外部知识转移 |
2.2 员工与EKR间的知识转移 |
2.3 用户与PVC间的知识转移 |
2.4 研究不足与启示 |
3 双向知识转移行为的提出与测量 |
3.1 双向知识转移行为的提出 |
3.1.1 实践基础 |
3.1.2 理论基础 |
3.2 双向知识转移行为的测量 |
3.2.1 量表开发 |
3.2.2 信效度检验 |
4 研究假设 |
4.1 知识转移意向(PVC)的前因假设 |
4.1.1 内外部激励与知识转移意向(PVC) |
4.1.2 专业自我效能与知识转移意向(PVC) |
4.1.3 社区认同与知识转移意向(PVC) |
4.2 知识转移意向(EKR)的前因假设 |
4.2.1 内外部激励与知识转移意向(EKR) |
4.2.2 基于组织自尊与知识转移意向(EKR) |
4.2.3 企业认同与知识转移意向(EKR) |
4.3 知识转移意向的中介假设 |
4.4 知识距离的调节假设 |
5 研究设计 |
5.1 研究设计概述 |
5.2 问卷编制及预测试 |
5.2.1 问卷编制 |
5.2.2 问卷预测试 |
5.3 正式问卷收集 |
5.3.1 研究对象选择 |
5.3.2 问卷数据收集 |
5.3.3 问卷信效度检验 |
5.4 研究样本分析 |
5.4.1 样本特征分析 |
5.4.2 样本差异分析 |
6 实证分析 |
6.1 描述性统计 |
6.2 相关性分析 |
6.3 前因效应检验与分析 |
6.3.1 知识转移意向(PVC)的回归分析 |
6.3.2 知识转移意向(PVC)的优势分析 |
6.3.3 知识转移意向(EKR)的回归分析 |
6.3.4 知识转移意向(EKR)的优势分析 |
6.4 中介效应检验与分析 |
6.4.1 知识转移意向(PVC)的中介效应分析 |
6.4.2 知识转移意向(EKR)的中介效应分析 |
6.5 调节效应检验与分析 |
6.6 实证结果汇总与讨论 |
6.6.1 知识转移意向(PVC)的前因模型讨论 |
6.6.2 知识转移意向(EKR)的前因模型讨论 |
6.6.3 知识转移意向的中介效应讨论 |
6.6.4 知识距离的调节效应讨论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8)基于EVA的A房产代理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EVA概念 |
2.1.1 EVA内涵 |
2.1.2 EVA的计算 |
2.1.3 相对EVA的概念引入 |
2.2 股权激励概念 |
2.2.1 股权激励模式 |
2.2.2 股权激励要素 |
2.3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2 人力资本理论 |
2.3.3 激励理论 |
第3章 A房产代理企业股权激励概况 |
3.1 A企业背景介绍 |
3.1.1 A企业发展历史 |
3.1.2 A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 |
3.2 A企业组织框架及管理者薪酬情况介绍 |
3.2.1 A企业组织框架 |
3.2.2 A企业职能部门及管理者薪酬情况 |
3.3 A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过程与效果 |
3.3.1 A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过程 |
3.3.2 A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 |
第4章 A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存在问题分析 |
4.1 A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存在问题 |
4.1.1 股份来源存在争议 |
4.1.2 激励有效性不足 |
4.1.3 行权指标设计不合理 |
4.1.4 缺乏完善的退出机制 |
4.2 基于EVA的A企业股权激励方案重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2.1 基于EVA虚拟股票期权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必要性 |
4.2.2 基于EVA虚拟股份期权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可行性 |
第5章 A企业基于EVA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
5.1 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目标 |
5.2 A企业EVA的测算 |
5.2.1 税后经营净利润 |
5.2.2 资本总额 |
5.2.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5.2.4 A企业的经济增加值 |
5.3 A企业虚拟股票期权方案设计要素 |
5.3.1 授予对象 |
5.3.2 授予数量 |
5.3.3 虚拟股份期权内部价格 |
5.3.4 虚拟股份期权行权价格 |
5.3.5 虚拟股票期权的激励基金 |
5.3.6 解锁条件 |
5.3.7 实施期间 |
5.3.8 退出机制与争议解决机制 |
5.4 A企业基于EVA设计的虚拟股票期权总方案 |
第6章 基于EVA的股权激励方案预期保障与实施效果 |
6.1 基于EVA的股权激励方案预期效果 |
6.2 基于EVA的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保障 |
6.2.1 积极营造企业EVA文化环境 |
6.2.2 健全的经理人道德风险防御机制 |
6.2.3 加强人力资源与财务的职能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房地产代理公司 2015 年-2017 年报表 |
致谢 |
(9)任务导向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虚拟企业研究现状 |
1.3.2 虚拟企业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虚拟企业概述 |
2.1.1 虚拟企业的定义 |
2.1.2 虚拟企业的分类 |
2.1.3 虚拟企业的特征 |
2.2 虚拟企业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 |
2.2.1 委托代理问题的前提假设 |
2.2.2 委托代理模型的基本形式 |
2.2.3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 |
第三章 考虑任务分配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 |
3.1 引入监督的虚拟企业激励契约设计 |
3.1.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3.1.2 委托代理模型建立 |
3.1.3 模型求解与分析 |
3.2 基于激励契约的虚拟企业任务分配模型 |
3.2.1 问题描述和模型建立 |
3.2.2 模型求解与数值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任务重要性和多期任务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 |
4.1 考虑任务重要性的虚拟企业激励契约设计 |
4.1.1 问题描述和模型假设 |
4.1.2 委托代理模型建立 |
4.1.3 模型求解与分析 |
4.1.4 算例分析 |
4.2 防范虚拟企业多期任务中的“棘轮效应”现象 |
4.2.1 多期任务中的“棘轮效应”成因分析 |
4.2.2 防范“棘轮效应”的激励策略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创新激励、主体税种与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 |
1.2.2 高质量发展、阶段性特征与综合税收政策效应相关研究 |
1.2.3 融资约束、创新行为与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 |
第2章 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科技创新 |
2.1.3 税收政策 |
2.2 基本理论 |
2.2.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创新理论 |
2.2.5 公共财政理论 |
2.3 作用机理 |
2.3.1 基本逻辑关系 |
2.3.2 基本作用机理 |
第3章 高质量发展下创新激励税收政策的规范分析 |
3.1 相关税收政策的情况分析 |
3.1.1 企业所得税创新激励优惠政策 |
3.1.2 增值税创新激励优惠政策 |
3.1.3 个人所得税创新激励优惠政策 |
3.2 科技创新的基本情况分析 |
3.2.1 科技创新研发经费基本情况 |
3.2.2 科技创新研发人员基本情况 |
3.2.3 科技创新研发产出基本情况 |
3.3 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税收优惠主体覆盖范围不广 |
3.3.2 税收优惠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性 |
3.3.3 缺乏对于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 |
3.3.4 税收政策对初创企业激励不足 |
第4章 部分主体税种的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
4.1 背景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背景分析 |
4.1.2 理论推导 |
4.1.3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
4.2 企业所得税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
4.2.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2 实证分析 |
4.2.3 稳健性检验 |
4.2.4 小结 |
4.3 增值税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
4.3.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3.2 实证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 |
4.3.4 小结 |
4.4 个人所得税创新激励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
4.4.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4.4.2 实证分析 |
4.4.3 稳健性检验 |
4.4.4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阶段性特征影响下的综合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
5.1 背景分析 |
5.2 研究假设和模型设定 |
5.2.1 研究假设 |
5.2.2 模型设定 |
5.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5.3.1 变量选取 |
5.3.2 数据来源 |
5.4 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
5.4.1 实证分析 |
5.4.2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融资约束下的创新激励综合税收政策净效应实证分析 |
6.1 背景分析 |
6.2 研究假设和模型设定 |
6.2.1 研究假设 |
6.2.2 模型设定 |
6.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6.3.1 变量选取 |
6.3.2 数据来源 |
6.4 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
6.4.1 实证分析 |
6.4.2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进一步完善现行创新激励税收制度体系 |
7.1.1 积极推动税制改革,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
7.1.2 完善企业所得税优惠制度,发挥好政策导向作用 |
7.1.3 全面推行增值税改革,普遍降低企业税负 |
7.1.4 转变个人所得税征税模式,定向减税促进研发创新 |
7.2 重点优化创新激励阶段性税收政策 |
7.2.1 把握好阶段性特征,坚持差异化的税收政策 |
7.2.2 坚持长期战略原则,提升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水平 |
7.2.3 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税收政策综合治理水平 |
7.3 积极健全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多方协调机制 |
7.3.1 推动多方协作,解决好融资约束难题 |
7.3.2 积极降低税收优惠门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
7.3.3 积极推进立法工作,着力完善跨部门保障机制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虚拟企业激励方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及其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影响研究[D]. 迟铭. 吉林大学, 2021
- [2]道德风险、虚拟企业和内部成员激励契约设计[J]. 关松立,林淑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新三板企业虚拟股权激励应用优化研究 ——以ZY公司为例[D]. 王滔. 重庆理工大学, 2021
- [4]绿色并购与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D]. 张国珍. 山东大学, 2021(11)
- [5]多源数据驱动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智能调度优化方法[D]. 马新卫. 东南大学, 2020
- [6]A集团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D]. 徐冰清. 东华大学, 2020(04)
- [7]专业虚拟社区与企业电子知识库间的双向知识转移行为研究[D]. 黄思萌.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8]基于EVA的A房产代理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研究[D]. 王睿.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9]任务导向的虚拟企业激励机制研究[D]. 陆君茹.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10]高质量发展下江西省创新激励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D]. 吕从钢.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