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最后——同乐文化公司的故事

笑到最后——同乐文化公司的故事

一、笑到最后——同乐文化公司的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葛姗姗[1](2019)在《新时期中国泛喜剧化现象分析》文中指出伴随着大众文化的主流化发展,与之契合的“喜剧美学”正成为主导性审美原则,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时代异化与精神偏差。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喜剧、小品盛极一时,喜剧化的传播方式是引起人们开怀大笑、精神放松的催化剂,同时也说明大众需要宣泄途径。论文试图从传播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来剖析泛娱乐化现象下喜剧的现状与本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澄清其普遍性的社会意义所在,进而完善喜剧理论自身的整体性。从清末到建国初期,悲剧的典范之作远远多于喜剧,这种创作现象与人们当时的生活状况相吻合,血与火曾经是生活的主要元素,我们极少从中找到笑声。最近数十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的丰富,喜剧因素又开始广泛聚集。通过研究,我们从三个时期详细的论述了泛喜剧时代的历史回顾,一是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是喜剧的起源,从“旧喜剧”和“新喜剧”看古希腊的喜剧特点和亚里士多德的喜剧叙事论;二是从文艺复兴时期看喜剧美学及其演变,主要以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文艺复兴时期喜剧作品的共性。最后一部分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讲述中国传统的喜剧意识及从哲学、美学角度剖析中国传统喜剧,分析当时受众的喜剧审美心理。中国传统的喜剧文化因发展历程和所处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喜剧作品的文本生产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因而无法简单地通过某一种范式对其进行概括归类。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喜剧的文本生产行为研究将会受到进一步关注,并对文化的走向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娱乐化”与“喜剧化”两个词既有内在联系也有本质区别,喜剧风格的作品有较明显的娱乐性,但是二者不能完全画等号。娱乐是一种人类广泛的精神愉悦现象,包括了普遍存在的游戏等娱乐形式都具有娱乐性,但不具备喜剧性。娱乐也是一种人们需要和期望“逃避”现实压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获得身心的愉悦、快感,达到精神的放松,负能量得到释放。不同的艺术虽然创作意图可能千差万别,但除了要实现这些创作初衷外,还有娱乐的共同目的。无论哪一种艺术,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娱乐,其他的想法则位居其次,而娱乐活动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现今,生产力的发展、文明的开化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娱乐的条件,新媒体给人们创造了前所未有娱乐的方便条件,使人们压抑已久的娱乐兴趣都焕发出来了,使人们方便地享受各种娱乐乐趣。娱乐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喜剧化,喜剧是带有剧情的精神娱乐,只有叙述了一段具有娱乐性的故事,有了情节内容,才具有喜剧性。从媒体的飞速发展,来看当今“泛娱乐化”全民狂欢的现象,其实本质上是社会主流精神状态出了问题,放弃人文精神,疏离庄重和现实,是一种精神肤浅化和麻木化。不是单纯的大众文化的需求,是一种个体生命的蒙昧所致。泛娱乐化的表现是低层次化的感官娱乐,缺少思想和人之理性。今天,泛娱乐化时代来临,新媒体的出现再一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娱乐业的发展随着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而进步,娱乐归属于传播媒介表现形式的超意识形态,新媒介改变了人类传统的认知体系,打破并重构了人类认知界限。人具有娱乐需求是正常的,但是由于媒体为实现自身利益的目标导致需求异化和泛化,经典美学被欲望严重压榨,在经济利益的面前,地位上不再占有主导位置,大众文化将失去艺术价值。如果不掌握尺度,一味采取迎合的方式,娱乐化将会沦为一场经济的狂欢,或者成为“秀”场游戏。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话剧和喜剧性作品均表现出了不同的喜剧精神,逐渐形成了喜剧发展史上极具特色的景观。喜剧是风格独特的戏剧题材,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未提高对喜剧的关注度,因此喜剧精神无法得到有效弘扬。近年来,国人崇尚独立、自由、民主,喜剧逐渐成为了代替国人发声的作品,形成了新时期具有时代特色的喜剧精神。喜剧的“笑”有社会意义,包含了对丑的事物的否定和鄙弃,喜剧类型的作品在心灵愉悦的同时应具备更多的理性,在迎合大众审美的同时,如何达到喜剧美学“寓庄于谐”的本质,并且能和泛娱乐化“寓教于乐”的趋势相结合,是论文研究的重点。泛喜剧文化下观众有娱乐化的心理诉求,喜剧的传导形式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我们从喜剧的精神本体——自由作为切入点,与喜剧美学的审美特质相结合,运用现象描述替代理论逻辑,对喜剧美学进行夹叙夹议的阐述。传统喜剧观念以扮“丑”为主,所以一些喜剧性元素都在丑角身上进行表现,不免将中国喜剧引向狭隘化发展道路。现代讽刺喜剧冲破重在表达自身的传统努力,加强了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生成一种喜悲圆融的复合式的喜剧审美情感,叙述手法从传统的代言叙述,到现代对话呈现的新的话语的追求,这不仅意味着话语外在形式的变化,而且也标志着话语内在机制的转换。论文从经济、哲学、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四个角度对泛娱乐背景下泛喜剧化的现象进行剖析,进而从四个方面界定了泛喜剧时代娱乐化的理想状态,即“娱乐要有尺度,娱乐要有界域,娱乐要有文化,娱乐要有精神”。娱乐是喜剧的一种实践,但是如何避免其走向低俗化、媚俗化?如何打破浅层次的精神快感与快餐式的享乐导致出现的精神断层?在当今这个喜剧性时代,在泛娱乐化生长蔓延的过程中,我们不应遮蔽问题,也不应止步于批判。在反思的过程中,为其提供良性规制,在认知的道路上,弘扬自由价值。

苏王飞[2](2018)在《《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文中提出中国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不同时期、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武术的报道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武术报道的历时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报纸的武术报道现场表现力不如电视,速度快不过网络,但也拥有自身独特的报道优势和特色,报纸内容繁多丰富,选择性和针对性较强,能将武术报道做深、做全、做透,有利于受众深度了解武术事件本身。在众多大众媒体中,根据办报历史、综合全面、权威主流的筛查标准。《中国体育报》(原名为《体育报》)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也是第一份体育类党报。它信息量大,权威性强,无论从体育界还是报纸业或是体育的大众传播领域,都是首屈一指的。更为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中国体育报纸发展的所有阶段,能够提供完整详实的文本资料,并具有代表性,而且其内容安排除了在竞技体育新闻报道上大做文章之外,更重视体育报纸的宣传功能,传统体育也被囊括其中,而武术报道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文选择《中国体育报》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对武术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本文选定1958年至2017年作为研究时间区域。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国体育报》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我国武术的发展情况,对《中国体育报》创刊60年武术报道的发展历程以及特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1958-1966年);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1973-1987年);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1988-2007年);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2008-2017年)。本论文还从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特征等几个方面分别对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探讨《中国体育报》历年来武术报道的变化趋势、呈现出的特点及其报道的整体特征。《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在其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其内容与形式可以说一直都在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还有来自体育事业和新闻事业本身的影响。从武术报道的规模上来看,《中国体育报》成立之初,其对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武术报道一直是时而增加时而减少,并未形成稳定、成熟的报道模式。从恢复发展阶段到繁荣发展阶段,其武术报道量虽有所起伏,但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深化改革阶段,报道量更是大幅度上升;从武术报道的内容上来看,由最初的国内武术新闻报道逐渐拓展到国际武术新闻报道比重不断增大,成为该报的报道重点;从武术报道的体裁上来看,由起步阶段以数量较小字数较少的消息类为主发展到通讯类、评论类等各体裁相辅相成;从武术报道的手段来看,由最初单纯的黑白版面和文字类新闻到色彩和图片不断地运用到武术报道中,版面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武术报道在体裁上主要是消息和通讯,还有一部分单纯的图片报道和少量的评论。初期其稿件多来自本报记者和新华社,随着报道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派出记者釆访各种国际武术赛事,逐渐形成了以本报作者自釆稿件为主。研究60年《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不仅仅是为了描述和概括武术报道的特征和内容变化等,还是为了寻找《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对于当今武术新闻传播的现实意义。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无论是报道理念还是报道业务,对于当今的武术报道、传播和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李佳欣[3](2018)在《华北沦陷区《国民杂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本占领华北后,出于现实考虑,开始调整对华侵略政策,进行对华长期战,采用“以华治华”、“以战养战”的方针。同时采取集中经济战、政治战、军事战、思想战在内的“总力战”原则。日本方面将其对民众的宣传工作称为“思想战”,占领华北后,日伪方面首先就是对华北地区的报刊杂志业进行整顿,以便于日伪对其进行控制与利用。《国民杂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国民杂志》既有亲日、为日伪宣传的基调,又保留有丰富的科学、文学内容,具有丰富的文学史料价值。作为一个创办于华北沦陷区的大型综合性刊物,其与沦陷区的社会现实存在着相当的联系。杂志中汇集着大量思想观念、出身背景、社会地位迥然各异的作家,也就蕴含着当时社会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政治立场、社会风貌。《国民杂志》创办于已经处于沦陷状态的北平,属于日本华北驻屯军报道部的武德报社下属的“六大权威杂志”之一,是当时的一份具有官方背景的大型综合性月刊。比较丰富的文学艺术内容是《国民杂志》的价值体现。本文拟从考察《国民杂志》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生存空间、创刊宗旨、编辑群体等基本情况入手,主要以其对华北日伪当局对华北民众统治政策的宣传、对亲日思想言论的传播、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贡献三方面为主题,对其48期的文本内容进行解读。希望能够对这套杂志本身的内容进行勾勒分析,借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华北沦陷区政治、文化的复杂面貌。

张中弛[4](2017)在《真实与现实 ——余华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余华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围绕“真实”和“现实”构建分析框架。余华的小说创作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以1987年发表在《北京文学》第1期上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为开端,以1990年发表在《长城》上的《偶然事件》为结束的中短篇小说创作阶段;2、以1991年第6期发表在《收获》杂志上的《呼喊与细雨》(后更名为《在细雨中呼喊》)为开端,到2006年出版的《兄弟》截止的长篇小说创作阶段;3、以2013年长篇小说《第七天》的出版为开端直至当下的创作阶段。以小说文本分析为基础,以余华本人的创作谈为辅助依据,本文认为在这三个阶段中,因为对“真实”和“现实”的理解不同,余华创作所关注的焦点有所改变。第一个阶段,余华追求个人的“精神真实”;第二个阶段,余华将“真实”同回忆中的“现实”以及当下生活中的“现实”相结合;第三阶段以《第七天》为标志,余华明确转向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此,本论文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构成,在启蒙主义思想和存在主义思想层面分析余华的“精神真实”。本文认为,这一阶段余华主要以外国文学为阅读资源和创作模板,在川端康成、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等作家那里,余华读到了死亡、勇气和想象,结合其童年记忆,在先锋时期创作了大量以鲜血、暴力和死亡为主题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历史背景比较模糊,现实性不太突出。以模仿和超越这些作家为动力,此阶段余华的创作属于以个人主义为突出表现的精神书写,它表现为对历史深层结构、传统文化的批判,对生、死本身的深度思考以及理性与非理性的角逐。第二部分由第三章和第四章构成,是对余华以回忆中的现实为焦点的“自传”、“反自传”式书写和历史书写的论述。本文认为,这一阶段余华的童年记忆和当下思考之间由鲜明的对立关系逐渐转变为富有张力的融合的关系,作家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立场,在一个稳定而长久的时间维度上,进行舒缓的叙事,小说的故事性骤然增强,为由一个单纯的“童年”视角向整体童年记忆的展开提供了基础。在“看与被看”的宏观结构下,以形变和夸张为主要叙述手法,余华书写了孤独与狂欢、相爱与相杀、苦难与幽默、性的禁忌与释放等富有张力的主题,在这种张力中表现出追求个人生活“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冲动。第三部分由第五章构成,是对余华批判当下社会“现实”的论述。本文认为,从《第七天》开始,余华搁置了自己的童年记忆,开始以坚决的批判态度直面当下社会,其最大特点就是一直被悬置的道德感回到小说之中,而于此同时,之前小说中的内在张力也因此消失。第四部分由第六章构成,是以话语理论为支撑,对余华创作策略的专门论述。本文认为,无论是余华的创作还是对余华作品的研究,围绕着“余华”及其作品的活动都是一场话语权的争夺。在这场争夺中,余华本人提出的“真实”和“现实”两个概念至关重要。本文以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为出发点,认为作为余华的自我阐释,“真实”和“现实”这两个概念本质上是他关于其作品知识生产的一部分。作为作品的拥有者,他天然地享有优先批评的权力,而他理解的“真实”与“现实”作为这种知识生产的核心“产品”,又反过来巩固了作家的话语权力。话语是知识和权力相互关联的平台。为了说明余华作品和余华研究中的这种现象,文章描述了余华小说的话语样式,论述了余华的话语策略。

朱长英[5](2016)在《地理空间对宋词影响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文学与地理空间的不解之缘可追溯至《诗经》、《楚辞》的先秦时期。及至两宋,词与地理空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柔美婉约为主的词作风格、多涉南方山水的创作内容、词人多占籍南方的地理分布等现象都为这一密切关系提供了坚实的立论基础。宋室南渡的时代巨变在导致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同时,必然导致宋词创作在地理空间上的移位现象。尽管地理空间在词体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宋词研究依然偏重纵向的时间维度。鉴于此,本文选取"地理空间对宋词的影响之研究"为题,来探究环境与词人之间的关系,以增加空间维度上的宋词研究力度,力求在时空共筑的生态环境中科学把握和研究宋词。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论证地理空间对宋词的影响,以数理统计、文献史料为支撑,以词作为根基,以个案研究为切入点,以点带面,避免限于静态和局部研究的偏颇,运用动态的、全局性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两宋词人与地理空间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分析地理空间对宋词题材内容、风格特点、词学思想、词人心态等方面的影响,总结其规律性特点。本文共分三部分:引论部分、主体部分和结语部分。第一部分引论。在对"地理空间"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交代本选题的研究缘起,分析地理空间与宋词关系研究的现状,探求本选题的研究价值,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主体部分。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宏观研究,下编为个案研究,宏观研究的观点和结论建立在个案研究的坚实基础之上。上编宏观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地理空间对宋词题材内容的影响研究。地理空间对题材内容的影响有强弱之分,怀古咏史词、风土词、写景咏物词和羁旅仕宦词是受影响最大的题材内容。地理空间对怀古咏史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登临地这一特殊地理空间的选择取舍上;地理空间对风土类题材的影响通过一幅幅极具地方特色的社会民俗风情画展现出来;写景咏物词所写景物呈现出的流域文学差异是地理空间影响力的最主要表现;就羁旅仕宦词而言,由东向西、自北向南的空间移位趋势明显,是流动性极强的动态地理空间,带来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第二章为地理空间对宋词风格的影响研究。本文从影响地域差异的地貌、水文、生物、气候等多个要素中选取最强有力的气候要素为标准展开。地理空间对宋词整体风格的影响,体现为自北向南六个气候带中暖温带和亚热带词人分布最集中,两大气候带成为探析宋词整体风格的有力证据;地理空间对具体词人词风的影响,要从本籍和客籍两个地理空间入手:一者影响根深蒂固,一者影响受时间、心境等多方制约,二者之间会形成碰撞,进而产生新词风;金源词和南宋词均导源于北宋词,但在发展过程中与地理环境发生双向选择,清劲方刚成为金源词的主导词风,婉丽含蓄却则成为南宋词的主导词风。第三章为地理空间对宋代词学观念的影响研究。整体来说,地理空间对词学观念的影响远没有对题材内容和风格的影响直接有力,本章仅分析"词为艳科"和"自是一家"的词学观念与地理空间的关系。"词为艳科"观念借《花间集》而生,花间词人以蜀人或仕宦于蜀地者为主;蜀地经济发达、享乐之风兴盛,四川盆地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三点说明"词为艳科"观念的形成离不开蜀地的涵育之功。"自是一家"观点虽可从词体发展规律、词人所处社会环境、词人的禀赋气质等方面入手解读,但若忽视对密州一地的地理空间研究,这些解读就未免隔靴搔痒之嫌。第四章、第五章分析两种特殊的人地关系心态:乡土情结和恋阙情结。故乡具有生命源泉和生命归宿的双重内涵,终老他乡却是宋代词人较为普遍的生命状态,这与学养最深、最讲礼法的宋代士大夫形象并不一致,令人费解。两宋词人笔涉京都之作占全宋词五分之一强,恋阙心理已成宋词中普遍而典型的情感内容。本文对这两种词人心态分别加以梳理研究后,进一步分析故乡和京都这一组互为反方向的地理空间之间奇特而复杂的关系,探究两宋词人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下编个案研究,共分六章。根据两宋各阶段词人的贡献大小,分别从北宋前期词坛、中期词坛、后期词坛、南渡词坛、南宋中期词坛、后期词坛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七位词人进行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分析总结地理空间影响两宋词的表现及其规律性特点。北宋前期词坛,柳永的人生地图南起武夷、北及华阴、东濒定海、西至成都,其《乐章集》中仕宦漂泊的焦灼感显示出其思想体系并未能融合儒释老的不成熟状态,其"汴京情结"不容忽视。北宋中期词坛,苏轼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地理意义上的乡土概念日渐被精神层面的故乡概念取代,与此相应,其词学观念由"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渐变为词乃"诗之苗裔"的词学思想,题材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广程度,以陶渊明为参照,从时代环境、气质禀赋等因素切入,会发现苏轼大乡土情怀的独特性和人文价值。北宋中后期词坛,周邦彦词由软媚清丽向内敛沧桑的词风变化,既与年龄和阅历有关,又与地理空间的广阔性和丰富性有着密切联系。南渡词坛,朱敦儒与故乡洛阳的距离越大,词中凄凉孤苦的低沉情调就越浓厚,对南方流寓地的疏离感就越强烈,尤以岭南词为最。这种南北地域文化的碰撞实质上是对主流政治不舍之情的表现。南宋中期词坛,辛弃疾词中齐鲁地域色彩与信州山水共生,呈现出南北文化渗透融合的大趋势,并最终通过多样化的稼轩词风表现出来,传递出南宋词发展日渐多元的讯息。南宋后期词坛,刘克庄广阔开放的人生地图与吴文英局限于一隅的人生图景直接影响着二人的创作视野、词情内容和词学观念,呈现为开放式和内敛式两种宋词书写范式,显示出词坛分流的大趋势。第三部分余论。本部分总结强调地理空间对宋词发挥影响力时两个极为重要的研究维度,即广度和深度。从广度视角审视地理空间对宋词的影响,要重视词人对地理空间的拓展力度,这正是词体发展的重要表现。作家人生行迹的广度与词作的题材类型、风格特色的变化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从深度视角来审视地理空间对宋词的影响,要意识到地理空间对词人的影响深浅有别,考量深浅程度的标尺是作家的心灵世界。外在地理空间与词人心灵世界发生的碰撞越激烈,其转化为文学地理空间的能动性就越大,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越强烈。重视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才能描绘出地理空间与宋词奇妙关系的生动画卷。

丁伟[6](2015)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文中提出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时代背景前提条件下,商务印书馆于1915年3月正式创建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首先开办英文一科,这是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专门函授学校,它不仅正式拉开了中国近代函授教育的序幕,亦成为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的嚆矢。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函授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在上海一地及全国范围之内,始终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地位。在长达数十年的函授教育办学生涯中,这三所函授学校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在中国函授教育史、中国早期远程教育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述三所私立专门函授学校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先后开设了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的不同门类专业,均取得了显着的办学成绩。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函授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中,其英文科创办时间较早、办学规模较大、办学持续时间较长、毕业学员人数较多、办学声誉较为显着,因此这三所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相当突出,格外引人瞩目。商务印书馆最早从欧美引进的这种不受地域限制、打破时空藩篱的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从1915年至1946年期间,近代民营出版机构为民国社会工、商、学、政界等各个领域培养了多达6万多人的具有由"普通英语语言+一般社会用途英语+商业用途英语"知识、技能构成的多元化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据统计,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的英文科学员广泛分布在全国22个省及5个院辖市行政区域范围之内。函授学员遍布中国各地的众多行业领域,他们凭借自己所具备的英语语言优势,为推动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仅仅从在读学员人数和学员分布情况的角度来衡量,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成就已经相当突出了。更为可贵的是,商务、中华、开明将起源、发轫于欧美国家的这种新型开放式教育体制——函授教育引入到中国的英语教育领域之际,都没有简单地完全照搬欧美的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显着特征的学历函授教育体制。在近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考察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而是对此进行了合理的扬弃和本土化的创新。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始终坚持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的双轨教学体制,以中等教育为主体、兼顾高等教育,彰显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动态性地设置课程体系,努力做到办学体制、办学层次、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以期更好的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如果将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英文科的办学历史轨迹连成一体,可以发现,后者与前者相比,既有借鉴与传承,又有超越与创新,其英语函授教育体制呈现出了更加灵活多变、更加富有弹性、更加具有本土色彩的显着特点。这三大民营出版重镇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共同在中国近代英语函授教育史上演绎了光彩夺目的篇章,有力促进了英语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科学化和本土化的发展进程。晚清以降,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所体现出来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实用性、民主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这也是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内涵。函授教育在近代中国诞生,并取得一定的发展,这一重大教育事件本身就是中国教育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它有效缓解了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民众的实际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为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开辟了另外一条接受系统的学历教育、提升文化素质的校外新途径。毫无疑问,仅仅从英语函授教育自身发展的层面而言,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所从事的这种迥别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开放式英语远程教育事业,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就已经起到了重要推手的作用。在民国初期,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并没有被各级政府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可和接受。此后,在近代民营出版机构所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示范和推动下,上海市教育局在1931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在1943年7月分别颁布、实施了专门针对函授学校的管理法规。至此,这种最先由商务印书馆引入到中国英语教育领域的函授教育制度,经过25年的曲折发展,终于在国家教育管理制度系统之内,占有了一席之地,最终进入了民国各省市的公立师范院校,与普通学校并行同时发展,得以被大力推广和普及。可以这么说,函授教育制度在民国社会能够得以发展和普及,民营出版机构从事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对此功不可没。民营出版机构充分凭借其自身拥有的高素质人才智力资源和丰富的纸质媒介资源,开办了长达数十年的英语函授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大力推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而且在经营出版事业的若干层面上也有效推动了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不仅为数以万计的在职人员提供极有针对性的英语函授教育,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职业人士的英语素质,加快西学在华传播的历程;而且还为社会各界培养、输入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有力促进了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民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近代民营出版机构长期开办英语函授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其中蕴含着某种教育规律,这些教育规律对当今的高等外语函授教育、函授教育及成人教育事业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不仅如此,通过办理英语函授教育,进而推动自身出版事业的发展,这对当今的出版文化事业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胡羽[7](2012)在《建构湖北体育强省形象的大众传播策略研究 ——基地对湖北报纸体育报道的受众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立足于传播学与体育学理论,通过对体育强省内涵、湖北报纸体育报道对建构体育强省形象的重要性阐述,提出湖北大众传播对建构湖北体育强省形象的重要意义。选取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咸宁市、湖北省黄冈市三个地区进行抽样调查,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就湖北报纸体育报道在建构湖北体育强省形象过程中的传播策略与效果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分析研究,对600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受众对体育新闻信息的需求量较大;报纸体育报道受到其他大众媒体体育报道的冲击;通过报纸了解体育信息的受众多以综合都市报为主;大部分受众对于湖北报纸体育报道认可度基本满意;受众对湖北报纸体育报道建构湖北体育强省形象的传播效果评价较为一般;受众对报纸媒体就科学体育健身的引导期望较高;通过对湖北报纸体育报道的受众调查,进而选择第二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作为内容主题,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体育周报》三份报纸样本的具体文本内容来分析湖北报纸体育报道建构湖北体育强省形象传播策略的不足,针对调查发现结合湖北报纸体育报道的传播效果,提出大众传媒在建构湖北体育强省形象中的传播策略中需兼顾体育报道内容,平衡议程设置,转变传播观念;发挥大众传媒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舆论导向作用;重视体育报道从业者的培养,塑造大众媒体品牌形象;将体育大众传播立足于区域特色,强调正面舆论的整合效应。

侯文玉[8](2012)在《汉韩语疑问词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考察、分析了现代汉韩语疑问词在词法、句法、语义等方面的异同。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汉韩语疑问词的归类问题、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研究对象、研究价值、研究内容与方法,同时对本文所使用的理论、语料进行说明。第二章主要从构词法和构形法两个方面对比考察了汉韩语疑问词在词法方面的特征。第三章用分布分析法对汉韩语疑问词的句式分布、句类分布、位置分布、复现形式、同现形式及句法功能六个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揭示汉韩语在句法方面的共性与个性。同现形式中,汉语疑问词常与疑问词、语气助词、能愿动词、副词、连词、指示词、否定词七种语法形式同现;韩国语疑问词常与疑问词、助词、词尾、体词、谓词、副词、指示词、否定词八种语法形式同现。第四章、第五章考察了汉韩语疑问词的语义特征。疑问词的语义主要分为疑问义和非疑问义。其中,疑问义包括直接疑问与间接疑问;非疑问义可分为非疑指称义与非疑非指义。非疑指称义主要体现在疑问词的虚指、任指、承指、异指、例指、借指六个方面;非疑非指义主要体现在疑问词的反问、感叹、否定、话语标记用法四个方面。四种非疑非指义在汉韩语疑问词中都有体现;而六种非疑指称用法中,“虚指、任指、异指”在汉韩语中都存在,“承指、例指、借指”三种用法是汉语疑问词所特有的。在疑问词的疑问用法及非疑问用法方面,汉韩语都表现出了不同特点。第六章采用双向对比的方法,对汉韩语疑问词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考察,并对所出现的对应情况进行了分析、解释。第七章是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做了总结,并分析了本文的主要创获与不足。

罗文超[9](2011)在《探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以湖南卫视为例》文中提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开始于九十年代的《综艺大观》,现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娱乐节目已经成为电视台收视率贡献的主要力量,“周末看娱乐节目”也几乎成了都市人的一道休闲大餐。电视娱乐节目经历了文艺表演的初期、游戏竞争的发展期、“真人秀”的转型期、以及现在各类各样节目共存发展的多样期,电视娱乐节目这道大餐还在继续丰盛和蓬勃发展着。这期间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娱乐节目,发展最为突出的当属湖南卫视,屹立十年不倒的老牌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将选秀风潮带入人们视线的《超级女声》以及当前最热的相亲类节目《我们约会吧》等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湖南卫视打造的“快乐中国”品牌,使得自己始终走在娱乐节目发展的最前沿,因此具有十分典型的代表作用。通过透析湖南卫视各个时期的娱乐节目代表,我们能够掌握目前中国娱乐节目的发展现状和形式,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也能够透视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存在的问题。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一直没有解决创新意识匮乏,模仿倾向严重的问题,对于品牌的创立和开发也十分表面化,再加上主持人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一时间出现很多粗制滥造的娱乐节目。但是如果能够注重绿色的传播渠道,并准确的把握受众,同时树立好品牌宣传,将文化内涵不断提升,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前景将一片大好。通过以湖南卫视为例进行分析和透视之后,我们才敢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进行大胆的预测,电视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在娱乐文化中是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因此对于娱乐节目的研究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李伊娜[10](2010)在《中国城市形象片的变迁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末期,我国的城市营销之路开启。在此背景下,城市形象片应运而生。可以说,城市形象片既是以“城市形象”为表现内容的影视类型,也是为营销城市而作的广告。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篇幅短小、文本结构单薄,但是却在表现风格上形式各异的视听文本,以多样化的创作手段和卓有成效的推介功能,为我国的旅游开发、商业合作、国际交流、项目申办等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并成为传媒世界里的一股暗涌。因此,把城市形象片作为研究对象,从它的背景起源、发展历程、表现手法、传播渠道等多方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显得极为必要。鉴于此,本文将通过学习和借鉴影视艺术学、广告学、营销学、传播学、美学、符号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从多方面分析我国城市形象片的变迁与发展,且用实例丰富论证。首先,本文会对城市形象片追本溯源,进而从我国城市形象片兴起的背景及创作动机谈起,将我国城市形象片的开端及现状呈现给大家。其次,本文将从城市形象片的属性转换、创意体现、类型变迁、媒介策略四个方面对我国城市形象片的变迁与发展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最后,本文将从我国城市形象片的功效及不足这两方面对其进行点评。

二、笑到最后——同乐文化公司的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笑到最后——同乐文化公司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中国泛喜剧化现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文献综述
第一章 喜剧时代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喜剧的黄金时代
        一、古希腊的喜剧典范
        二、从“旧喜剧”和“新喜剧”看古希腊喜剧特点
        三、亚里士多德的喜剧叙事论
    第二节 喜剧性作品的崛起——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喜剧美学
        二、喜剧性人物性格特征分析
    第三节 中国传统的喜剧审美心理
        一、中国传统喜剧意识的文学表现及其审美意义
        二、中国传统喜剧意识的发展深化
第二章 新媒体的兴起与泛喜剧化的时代转型
    第一节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
        一、波兹曼娱乐业时代和“童年消逝”理论分析
        二、“媒介即隐喻”命题理论的含义
    第二节 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泛娱乐业时代的媒介特征
        一、主流媒体的娱乐化转型
        二、腾讯实施“泛娱乐”战略,对互联网平台产生拉动效应
    第三节 泛娱乐化的市场走向
        一、受众的娱乐化追求与喜剧的勃兴
        二、中国喜剧作品发展历程
    第四节 当代中国喜剧作品的特点分析
        一、具有区域特色的小品及影视剧的兴起
        二、“开心麻花”模式——电影嫁接于话剧之树上
        三、喜剧综艺节目——谁能“笑”到最后
第三章 泛喜剧时代背景下的艺术精神
    第一节 自由是喜剧的精神本体
        一、“狂欢化”理论与喜剧本体
        二、乌托邦色彩的狂欢式自由
    第二节 喜剧性精神的特定内涵
        一、从“表象自由”到“人性自由”——由康德到席勒的理论推进..104二、释放压抑的智性
        三、泛喜剧时代的审美精神
    第三节 泛娱乐化背景下开放的喜剧观念
        一、传统的喜剧观念与喜剧手法的继承与发扬
        二、喜剧意识的强化与喜剧性矛盾的建构
第四章 泛娱乐背景下泛喜剧化的思考
    第一节 消费娱乐、消费时尚的审美误区
        一、大众娱乐的媚俗化、低俗化倾向
        二、浅层次的快感与快餐式的享乐导致出现精神断层
    第二节 经典化的困境与突围
        一、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精英文化的衰落转型
        二、后现代消费语境下的文化误区
        三、喜剧对现实的观照及喜剧作品的经典化追求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体育报道的相关研究
        1.2.2 有关武术报道的相关研究
        1.2.3 有关《中国体育报》的相关研究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2.1 研究方法
        2.1.1 文献资料法
        2.1.2 内容分析法
        2.1.3 数理统计法
        2.1.4 逻辑分析法
    2.2 研究对象
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发展历程
    3.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3.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3.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3.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阶段分析
    4.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4.1.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4.1.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4.1.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4.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4.2.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4.2.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4.2.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4.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4.3.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4.3.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4.3.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4.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4.4.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4.4.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4.4.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5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总体分析
    5.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5.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5.2.1 报道数量
        5.2.2 报道版面
        5.2.3 报道来源
        5.2.4 报道体裁
    5.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增多报道形式、加强深度报道
        6.2.2 采取独家报道
        6.2.3 推崇大众武术报道
        6.2.4 加强媒介融合与创新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1958-1966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附表2:1973-198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附表3:1988-200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附表4:2008-201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致谢

(3)华北沦陷区《国民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案
第一章 《国民杂志》:华北沦陷区之“唯一综合性刊物”
    第一节 《国民杂志》所处的时代环境与生存空间
        一、时代环境:1940年代的国际政局
        二、生存空间:“思想战”与日本对华政策调整
    第二节 《国民杂志》之轮廓勾勒
        一、《国民杂志》之创办
        二、《国民杂志》之版面及发行
第二章 塑造顺民:《国民杂志》对日伪统制政策的宣传与附和
    第一节 华人治华:“华北之唯一民众”
        一、《国民杂志》对新民会成立与运转的介绍
        二、《国民杂志》对缪斌“新民主义”的宣传
    第二节 革新生活:“建设新中国之必然前提”
    第三节 :剿共增产:“华北一切施政之基础”
        一、《国民杂志》对治安强化运动概况的报道
        二、《国民杂志》对治安强化效果评价
第三章 颠倒黑白:《国民杂志》对侵略殖民政策的吹捧
    第一节 宣扬轴心国集团发动战争的正义性
        一、抹黑英美苏:推诿战争责任
        二、“正名”:曲解孙中山“大亚洲主义”
    第二节 营造“日华亲善”之舆论氛围
        一、同文同种:日华之“兄弟情谊”
        二、特殊华北:友军之“后援基地”
    第三节 对抗日阵营进行舆论攻击
        一、“报喜不报忧”:轴心国之“赫赫战绩”
        二、“言辞恳切”:对抗战同胞“谆谆劝告”
        三、“流氓恶霸相勾结”:诬蔑抗战队伍动摇民心
第四章 “鱼龙混杂”:《国民杂志》中的文学艺术类内容
    第一节 对新作家的培养与鼓励
    第二节 对于“色情文学”问题的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4)真实与现实 ——余华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启蒙思想与余华的早期创作
    第一节 一个人的启蒙:余华的“精神真实”
    第二节 《现实一种》:以血还血的伦理破坏
    第三节 《一九八六年》:以暴易暴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批判
    第四节 余华同鲁迅的关系
第二章 存在主义思想与余华的早期创作
    第一节 存在主义思想与“死亡”意识的形成
    第二节 语言的“死亡隐喻”及其“反媚俗”
    第三节 从深化“启蒙”到意蕴的不确定
第三章 余华长篇小说的“自传”与“反自传”书写
    第一节 童年与当下:余华长篇小说中的虚构与真实
    第二节 相爱与相杀:余华作品中的家庭成员关系
    第三节 “看”与“被看”模式下的孤独与狂欢
第四章 新历史主义观与历史和地理中的自我
    第一节 新历史主义下的“性”与“情”
    第二节 幽默与苦难:历史负担的肩任与抛弃
    第三节 “不确定”的语言:余华身份的落实与虚无
第五章 《第七天》:互联网时代的余华创作
    第一节 《第七天》中的现实与真实
    第二节 网络之网与批判之绊:余华创作的“真实”危机
第六章 作为话语策略的“真实”与“现实”
    第一节 “真实”与“现实”话语的形成
    第二节 作为策略的“真实”与“现实”话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余华访谈》
后记

(5)地理空间对宋词影响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上编 宏观研究
    第一章 地理空间对宋词题材内容的影响
        第一节 怀古咏史词:登临怀古地的分布及特点
        第二节 风土类题材:展现浓郁的地域民俗文化
        第三节 写景咏物词:呈现明显的流域文学差异
        第四节 羁旅仕宦词:空间移位与地域文化交流
    第二章 地理空间对宋词风格的影响
        第一节 地理空间对宋词整体风格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理空间对两宋词人词风的影响
        第三节 金源与南宋:南北词风不同论
    第三章 地理空间对宋代词学观念的影响
        第一节 "词为艳科"观念与蜀地
        第二节 "自是一家"观点与密州
    第四章 乡情结:地理空间视野下的词人心态之一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词坛的乡土情结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词坛的乡土情结
        第三节 南渡词坛的乡土情结
        第四节 南宋中兴词坛的乡土情结
        第五节 南宋后期词坛的乡土情结
    第五章 恋阙情结:地理空间视野下的词人心态之二
        第一节 宋词中恋阙情结的丰富内涵
        第二节 两宋词人恋阙情结的表达方式
        第三节 乡土情结与恋阙情结关系试论
下编 个案研究
    第一章 心恋魏阙 身在江湖—重绘《乐章集》的文学地图
        第一节 文学地图上的"帝京情结"
        第二节 从两浙路到淮南东路:选人心绪
        第三节 长江水运线上的漂泊之苦
        第四节 东南形胜:色彩明快的苏杭游宦词
        第五节 焦灼:文学地图上的思想情感
    第二章 此心安处是菟裘—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苏轼词解读
        第一节 苏轼乡土情结的变化
        第二节 苏轼词学观念的演变与地理空间之关系
        第三节 苏轼大乡土观念的独特意义
    第三章 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清真词》中的文学地图及其词风变化
        第一节 行旅词中的青年漫游
        第二节 由汴京到溧水:词风的转变与成熟
        第三节 "年来减尽风情":重返汴京和长安词
        第四节 清真词风转移与地理空间之关系
    第四章 从洛阳到嘉禾—地理空间对朱敦儒其人其词的影响
        第一节《樵歌》中的洛阳情结
        第二节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南奔词
        第三节 朱敦儒的隐逸情结与嘉禾
        第四节 自在的隐者:对距离的把握
    第五章 从齐鲁到信州—地理空间对稼轩词的影响及意义
        第一节 稼轩词中的齐鲁地域色彩
        第二节 信州山水与稼轩词
        第三节 南北文化渗透融合中的稼轩词风
    第六章 后村词与梦窗词—南宋后期词坛上的两种文学地理范式
        第一节 立体与单一:两种人生图景
        第二节 开阔与狭窄:两类文学地理空间
        第三节 开放与内敛:两种词学观念
        第四节 不同书写范式与相同生成背景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选题意义及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理论及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结构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办学历史背景与办学条件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办学主观条件
    第三节 办学客观条件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中的办学经历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起(1915年—1918年)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发展(1919年—1931年)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兴盛(1932年—1937年)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衰落(1938年—1946年)
第三章 英语函授教育的办学特点、效果及问题
    第一节 办学特点的总结
    第二节 显着的办学效果
    第三节 存在的办学问题
第四章 主要历史作用、启示
    第一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近代函授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英语函授教育与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英语函授教育推动民国社会的进步
    第四节 英语函授教育的现代启示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建构湖北体育强省形象的大众传播策略研究 ——基地对湖北报纸体育报道的受众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报纸体育传播现状研究
        1.2.2 建构体育强省形象与大众传媒的关系研究
        1.2.3 体育强国形象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1.3 研究现状评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思路
4.研究过程
5、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报纸体育传播与建构体育强省形象的关系
        5.1.1 体育强省的概念界定
        5.1.2 大众传媒体育传播对建构体育强省形象的影响
        5.1.3 湖北报纸体育传播对建构湖北体育强省形象的意义
    5.2 湖北报纸体育报道的受众调查结果分析
        5.2.1 受众对体育报道的媒介接触情况
        5.2.2 受众对湖北报纸体育报道的认可度与期望值分析
        5.2.3 湖北报纸体育报道对建构湖北体育强省形象的议程设置效果分析
    5.3 湖北报纸体育报道对于建构体育强省形象的传播效果与不足
        5.3.1 湖北报纸体育报道建构湖北体育强省形象的传播策略与效果
        5.3.2 湖北报纸体育报道对于建构体育强省形象传播策略的不足
    5.4 湖北报纸体育报道建构湖北体育强省形象的传播策略分析
        5.4.1 挖掘体育新闻深度,转变体育传播观念
        5.4.2 深化大众体育传播内涵,引导全民参与健身
        5.4.3 重视体育报道从业者培养,塑造报纸品牌形象
        5.4.4 立足区域特色,加强体育产业传播效应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汉韩语疑问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汉韩语疑问词的归类问题
        1.1.1 汉语疑问词的归类
        1.1.2 韩国语疑问词的归类
    第二节 汉韩语疑问词研究综述
        1.2.1 汉语疑问词研究
        1.2.2 韩国语疑问词研究
        1.2.3 汉韩语疑问词的对比研究
        1.2.4 前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价值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范围与疑问词的功能分类
        1.5.1 研究范围
        1.5.2 疑问词的功能分类
    第六节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韩语疑问词的词法特征
    第一节 汉韩语疑问词的构词法
        2.1.1 汉语疑问词的构词法
        2.1.2 韩国语疑问词的构词法
    第二节 汉韩语疑问词的构形法
        2.2.1 汉语疑问词的构形法
        2.2.2. 韩国语疑问词的构形法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汉韩语疑问词的句法特征
    第一节 汉韩语疑问词的句式分布
        3.1.1 汉语疑问词所构成的句式
        3.1.2 韩国语疑问词所构成的句式
        3.1.3 小结
    第二节 汉韩语疑问词的句类分布
        3.2.1 汉语疑问词的句类分布
        3.2.2 韩国语疑问词的句类分布
        3.2.3 小结
    第三节 汉韩语疑问词的位置分布
        3.3.1 汉语疑问词的位置分布
        3.3.2 韩国语疑问词的位置分布
        3.3.3 小结
    第四节 汉韩语疑问词的复现形式
        3.4.1 汉语疑问词的复现形式
        3.4.2 韩国语疑问词的复现形式
        3.4.3 小结
    第五节 汉韩语疑问词的同现形式
        3.5.1 汉语疑问词的同现形式
        3.5.2 韩国语疑问词的同现形式
        3.5.3 小结
    第六节 汉韩语疑问词的句法功能
        3.6.1 汉语疑问词的句法功能
        3.6.2 韩国语疑问词的句法功能
        3.6.3 小结
第四章 汉韩语疑问词的语义特征(上)
    第一节 汉韩语疑问词的直接疑问义
        4.1.1 汉语疑问词的直接疑问义
        4.1.2 韩国语疑问词的直接疑问义
    第二节 汉韩语疑问词的间接疑问义
        4.2.1 汉语疑问词的间接疑问义
        4.2.2 韩国语疑问词的间接疑问义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汉韩语疑问词的语义特征(下)
    第一节 汉韩语疑问词的非疑指称义
        5.1.1 汉语疑问词的非疑指称义
        5.1.2 韩国语疑问词的非疑指称义
    第二节 汉韩语疑问词的非疑非指义
        5.2.1 汉语疑问词的非疑非指义
        5.2.2 韩国语疑问词的非疑非指义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汉韩语疑问词的对应关系
    第一节 汉韩语表人物、事物疑问词的对应关系
        6.1.1 汉语表人物、事物疑问词与韩国语的对应关系
        6.1.2 韩国语表人物、事物疑问词与汉语的对应关系
        6.1.3 小结
    第二节 汉韩语表时间、处所疑问词的对应关系
        6.2.1 汉语表时间、处所疑问词与韩国语的对应关系
        6.2.2 韩国语表时间、处所疑问词与汉语的对应关系
        6.2.3 小结
    第三节 汉韩语表数量疑问词的对应形式
        6.3.1 汉语表数量疑问词与韩国语的对应关系
        6.3.2 韩国语表数量疑问词与汉语的对应关系
        6.3.3 小结
    第四节 汉韩语表性状、方式、原因疑问词的对应关系
        6.4.1 汉语表性状、方式、原因疑问词与韩国语的对应关系
        6.4.2 韩国语表性状、方式、原因疑问词与汉语的对应关系
        6.4.3 小结
    第五节 汉韩语疑问词对应情况分析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主要创获与不足
参考文献

(9)探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以湖南卫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课题研究背景
    二. 课题研究意义
    三.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界定
    四.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类型
    注释
第二章: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
    一. 文艺色彩浓郁的综艺晚会时期
        (一) 文艺性
        (二) 民族性
        (三) 被动性
        (四) 关于《综艺大观》停播的思考
    二. 游艺色彩显现的游戏娱乐时期
        (一) 游艺性
        (二) 时代性
        (三) 互动性
    三. 通俗文化渗透的竞技博彩时期
        (一) 竞争性
        (二) 刺激性
        (三) 参与性
    四. 全民参与下的选秀时期
        (一) 普众性
        (二) 赛制性
        (三) 带动性
    五. “真人秀”狂潮引领的作秀时期
        (一) 纪实性
        (二) 草根性
        (三) 主动性
    注释
第三章: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从湖南卫视热点娱乐节目看电视娱乐节目现状
        (一) 真人秀节目不断改进创新力度加大
        (二) 明星与平民齐上阵电视台与公司双赢
        (三) 同类节目竞争各具特色
    二. 对比湖南卫视娱乐节目透析娱乐节目的不足
        (一) 复制泛滥本土化缺乏新意
        (二) 格调不高受众定位模糊
        (三) 品牌意识不强产业化发展弱
        (四) 主持人文化参差不齐节目内涵不够
    注释
第四章: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前景的预测
    一. 注重绿色娱乐传播本土化将更加大胆和独特
        (一) 传播模式将绿色人文
        (二) 本土化成功继承创新
        (三) 融入地方特色抵制克隆
    二. 准确定位把握受众心理娱乐节目将优胜劣汰
        (一) 注重受众调查分析明晰节目定位
        (二) 满足受众需求竞争激烈促进发展
        (三) 收视率与经济效益促使娱乐节目优胜劣汰
    三. 品牌意识增强娱乐节目产业化发展将更加系统
        (一) 塑造娱乐节目品牌形象
        (二) 娱乐节目传播发展产业链形成
        (三) 品牌性栏目个案分析——《超级女声》
    四. 注重文化内涵主持人作用将更加凸显
        (一) 注重娱乐节目品味的提升俗而不低
        (二) 互动参与性增强主持人作用凸显
        (三) 强打造明星主持带动娱乐节目发展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中国城市形象片的变迁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框架
第一章 缘起·中国城市形象片
    第一节 追溯城市形象片
    第二节 我国城市形象片兴起的背景与创作动机
第二章 中国城市形象片的开端及现状
    第一节 我国城市形象片的开端
    第二节 我国城市形象片的类型界定及现状描述
第三章 中国城市形象片的变迁与发展
    第一节 我国城市形象片的属性转换
    第二节 我国城市形象片的创意体现
    第三节 我国城市形象片的类型变迁
    第四节 我国城市形象片的媒介策略
第四章 点评·中国城市形象片
    第一节 我国城市形象片的功效
    第二节 我国城市形象片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四、笑到最后——同乐文化公司的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中国泛喜剧化现象分析[D]. 葛姗姗. 吉林大学, 2019(10)
  • [2]《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D]. 苏王飞.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3]华北沦陷区《国民杂志》研究[D]. 李佳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4]真实与现实 ——余华小说研究[D]. 张中弛.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5]地理空间对宋词影响之研究[D]. 朱长英.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6)
  • [6]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1915-1946)[D]. 丁伟. 浙江大学, 2015(07)
  • [7]建构湖北体育强省形象的大众传播策略研究 ——基地对湖北报纸体育报道的受众调查分析[D]. 胡羽. 武汉体育学院, 2012(12)
  • [8]汉韩语疑问词对比研究[D]. 侯文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9]探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以湖南卫视为例[D]. 罗文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04)
  • [10]中国城市形象片的变迁与发展研究[D]. 李伊娜. 兰州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笑到最后——同乐文化公司的故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