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厂丙烷脱沥青装置缓蚀剂的研制与应用

炼油厂丙烷脱沥青装置缓蚀剂的研制与应用

一、炼油厂丙烷脱沥青装置缓蚀剂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凯[1](2016)在《ROSE技术在溶剂脱沥青工艺中的应用及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合理利用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的减压渣油,增加脱沥青油的收率,设计并建设了克拉玛依石化公司80万t/a丙烷脱沥青装置。在充分掌握国内外同类型溶剂脱沥青技术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装置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并降低操作费用,本研究通过对ROSE技术和DEMEX技术进行对比,结合自身特点,通过综合考虑,克石化丙烷脱沥青工艺最终选用了ROSE(渣油超临界溶剂脱沥青)技术。课题结合ROSE技术的特点,对沥青分离塔及DAO分离塔的效率,工艺技术的操作参数、装置能耗、溶剂消耗、产品的收率和质量等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ROSE技术的实施效果。在超临界塔的分离过程中,90%以上的溶剂可以得到回收并参与换热;与原有装置相比,能耗由之前的28.52千克标油/吨降低了2.69千克标油/吨,而脱沥青油收率提高了3.50%,体现了ROSE技术在丙烷脱沥青装置上的应用优势。为进一步验证ROSE工艺技术的应用情况,将丙烷脱沥青装置的加工量提高到100t/h,进行了大负荷标定。标定结果表明,产品质量合格,设备运行基本平稳,但溶剂消耗量较大,装置能耗也相对较高,同时,装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瓶颈问题,表明ROSE工艺技术还有优化的潜力。针对标定发现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ROSE工艺技术的优势,在2015年大检修期间,对丙烷脱沥青装置的设备(包括泵、换热器、风机、塔等)、溶剂系统、压力系统、空冷系统、换热系统、加热炉系统等进行了优化和改造,精简了设备数量,减少了中间换热环节,避免了重复性操作。优化结果表明,装置运行稳定,产品质量100%合格;能耗为24.76千克标油/吨,比优化前的25.83千克标油/吨降低了1.07千克标油/吨。

黄灏,傅徐钢,易发军,朱士荣[2](2010)在《溶剂脱沥青工艺优化浅谈》文中认为简要介绍了溶剂脱沥青一段抽提-沉降改成二段抽提工艺流程,以及转盘萃取塔改成填料塔的优点。综述了消泡剂的使用和FCC-SDA组合工艺的应用。探讨了萃取溶剂对荆门石化生产加氢改质原料和催化裂化原料的影响:采取在丙烷溶剂中混入20%~25%丁烷溶剂,溶剂脱沥青装置作为催化裂化原料的轻、重脱沥青油收率之和可达到60%;提高混合C4含量,同时提高沉顶温度,可得到轻脱沥青油作为加氢改质料的质量和收率均较为理想的状态。浅析了溶剂脱沥青装置腐蚀原因,提出了相应防腐措施。

王世宏[3](2009)在《炼厂冷换设备成套防腐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炼厂冷换设备的腐蚀问题日趋严重,已影响了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行,成为炼厂生产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论文针对兰州石化公司湿式空冷、干式空冷和换热器三类炼厂主要易腐蚀设备的严重腐蚀情况,通过对冷换设备的腐蚀原因分析,根据腐蚀类型和设备工况条件,在耐蚀金属材料、化学Ni-P镀、工艺药剂缓蚀、电化学阴极保护、有机涂装等单项防腐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涂料-阴极保护、化学镀-阴极保护、缓蚀剂-涂料、缓蚀剂-化学镀、缓蚀剂-耐蚀金属材料、缓蚀剂-阴极保护等单项防腐技术的协同研究,试验了单一或联合防护方案,并在防腐监测技术的辅助下,形成了湿式空冷、干式空冷和换热器三类冷换设备的成套防腐技术,并进行了推广应用,具体如下:1.针对湿式空冷,设计了管束外表面工艺缓蚀—有机涂装协同防腐,内部有机涂装—工艺缓蚀协同防腐,进口插300mm钛管,接水盘涂料—工艺缓蚀协同防腐,入口前在线监测及管束内外介质理化跟踪监测的成套防腐方案,并在连续重整装置空冷器上进行了应用,监测结果表明,应用成套防腐方案后空冷器的腐蚀速率≯0.125mm/a,达到了生产技术要求,空冷器运行良好,未发生明显腐蚀。2.针对干式空冷,设计了管束外表面化学Ni-P镀防腐,内表面化学Ni-P镀—工艺缓蚀协同防腐,入口插钛管,入口前在线监测及管束内介质理化跟踪监测的成套防腐方案,并在常减压装置空冷器上进行了应用,监测结果表明,应用成套防腐方案后空冷器的腐蚀速率≯0.125mm/a,达到了生产技术要求,空冷器运行良好,未发生明显腐蚀。3.针对冷凝换热器,设计了化学Ni-P镀—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协同防护技术,并在常减压装置冷凝换热器上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应用协同防腐技术后冷凝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延长了十倍以上;针对水冷换热器,设计了化学Ni-P镀-缓蚀剂协同防腐技术,并在常减压装置水冷换热器上进行了应用,挂片测试结果表明,应用协同防腐技术后其腐蚀速率仅为0.050mm/a,防腐效果显着;针对300℃以下油相换热器设计了化学Ni-P镀防腐方案,并在踩?忧庾爸糜拖嗷蝗绕魃辖辛擞τ?挂片测试结果表明,应用化学Ni-P镀防腐技术后其腐蚀速率仅为0.10mm/a,防腐效果显着。

李磊,马玲[4](2004)在《炼油厂丙烷脱沥青装置缓蚀剂的研制和应用》文中指出针对炼油厂丙烷脱沥青装置的腐蚀,对咪唑啉型丙烷脱沥青缓蚀中和剂进行了研究。2002年该剂成功应用于独山子石化公司二套丙烷脱沥青装置的中、低压系统,在注入浓度为30mg/L的情况下,使系统排水中的铁离子降到了2mg/L以下。

欧阳跃军[5](2007)在《石油炼制设备湿硫化氢腐蚀监测技术与现场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炼油行业中,设备的腐蚀一直是影响生产装置正常运行的重要问题。由于炼油工艺形成的特殊工况条件,装置承受着高温、高压下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尤其是近年来原油含硫高、酸值高的趋势。在炼制含硫原油的过程中,原油中的硫化物随着加工过程产生对设备有害的硫化氢,硫化氢腐蚀设备产生的原子氢吸附在钢表面,再扩散侵入到钢内部,日集月累使钢中的氢浓度不断增加,钢中达到一定的临界浓度后就有发生氢损伤的可能,严重影响安全生产。本文应用Dcvanathan—Stachurski渗氢检测原理,设计腐蚀监测系统,该硬件系统由钯合金膜氢传感器、CP5型恒电势仪、电脑及三芯屏蔽线等部分构成,该软件系统采用C语言作为开发工具,具有人机交换界面,主菜单包括“文件”、“监测”、“选项”、“工具”和“帮助”五项。原子氢在钢中的扩散服从Fick第二定律,论文从氢脆、氢鼓泡及氢腐蚀三个方面论述钢质材料的氢损伤机理,讨论钢材料氢损伤的电化学判断方法。根据Devanathan-Stachurski电化学渗氢实验测定得到了原子氢在A3、16MnR、20G和08F钢中的低温扩散系数,由四种钢样低温氢扩散系数的Arrhenius关系,可计算出任意测量温度下的它们的扩散系数。用不同浓度的硫化氢溶液腐蚀充氢,最终获得不同浓度下的钢壁容器硫化氢的腐蚀速率随稳态渗氢电流密度变化的对应方程。通过钢的腐蚀速率随稳态氢渗透电流密度变化的方程,计算设备内壁湿硫化氢腐蚀速率。现场试验表明该监测系统采用0.5mm2的屏蔽线在400m内对直接传输氢渗透电流信号的强度无损失。因此,电脑、恒电势仪安放在距石油炼制设备180m的中央控制室里是完全可行的。对中石化茂名分公司的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研制的JMH-1型氢传感器测量的信号稳定可靠,可以实时监测设备腐蚀后产生的氢渗透电流密度,显示硫化氢腐蚀速率及设备器壁中可移动原子氢的浓度分布。根据在线监测设备内部渗氢的速率,由系统软件分析监测结果,判定设备运行是否安全。若为不安全的运行状态,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工艺参数,防止事故的发生,避免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该腐蚀监测系统可用于预示石油炼制设备内壁湿硫化氢腐蚀的速率和评估设备运行的安全状态。

任世科,刘雪梅,党兴鹏[6](2006)在《表面蒸发空冷器的腐蚀及防护措施》文中认为通过对表面蒸发空冷系统腐蚀研究,研制出一种能抑制表面蒸发空冷器腐蚀的专用缓蚀阻垢剂,工业试验应用效果较好,建议在同类设备上推广使用。

金成英,韩勇[7](2003)在《丙烷脱沥青表面蒸发空冷器管束腐蚀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文中研究表明表面蒸发空冷器在丙烷脱沥青装置应用过程中发生较为严重的管内外腐蚀现象,文章对腐蚀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对RSK-1中和剂和RH-2缓冲阻垢剂在丙烷脱沥青装置的应用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中石化总公司赴美炼油防腐蚀考察团[8](1993)在《赴美炼油防腐蚀考察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1 前言目前我国一些油田出现原油变重,酸值升高,对加工装置腐蚀加重的情况,且重油催化、加氢裂化等深度加工技术对原料油中金属含量的要求非常苛刻,需要迅速提高我国的原油电脱盐水平和炼油厂设备防护技术。经发展部牵头组织,由发展部、国际事业公司、兰州炼油厂、锦西炼油厂、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设备研究所5个单位6人组成的中国石化总公司赴美炼油防腐蚀技术考察团于1991年12月7日~22日对美国EXXON公司纽约工程公司、休斯顿化学公司、百唐

刘业业[9](2020)在《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我国作为目前最大的碳排放国,承担着国际社会上承诺的减排目标压力,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国内环境保护形势。石油炼制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在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推进污染减排的背景下,石油炼制行已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石化行业于2017年被纳入第一阶段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油品质量要求及污染物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在此形势下,行业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加大。在此形势下,精准的掌握企业碳排放水平、充分的了解环境影响关键环节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减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核算体系不够精准、无法核算无组织源碳排放、不能从根源解析环境影响关键环节的问题,对石油炼制工业过程层面的碳排放碳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建立了企业层面精准化过程碳排放核算体系,弥补了目前碳排放体系核算结果不够精准、无法核算无组织源碳排放的问题。从产业结构、企业类型、工业过程及排放气体四个角度对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采用“生产系统-生产装置-生产单元-排放节点”四层分级的方法对石油炼制过程碳排放源进行了识别并归类,建立了物料衡算-实测法的企业层面过程碳排放精准核算方法,并对我国中等规模炼油企业为案例进行了应用。各工业过程碳排放源归类为燃料燃烧源、工艺尾气源、逸散源、废物处理源、电力热力源。核算方法的精准性体现在:增加了对油气回收源、逸散源、废物处理源的碳排放核算,增加了非CO2形式碳排放核算,电力碳排放系数考虑了清洁电力的影响,对燃料燃烧源、生产过程无组织VOCs排放量的核算方法更为准确。案例应用核算结果为:该中等规模炼油企业碳排放系数核算为0.30t CO2eq/t原油;催化裂化、连续重整、常减压、油品储存及柴油加氢装置是全厂主要贡献过程;逸散源碳排放占全厂总碳排放的6.84%;非CO2形式碳排放占总碳排放的13.76%。对不同核算方法比较分析结果为:《石化指南》、《省级指南》、《2006年IPCC指南》核算结果分别低于本方法11.11%、55.27%、80.93%,未核算逸散排放源及未核算催化剂烧焦源是主要原因;《排查指南》法核算生产装置无组织源VOCs排放系数为本文核算方法的31.82%;采用实测法对催化剂烧焦源核算结果仅为本方法核算结果的7.3%。(2)从工业过程角度提出行业层面石油炼制碳排放核算方法,可弥补现有基于排放类别核算结果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对2000-2017年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揭示了行业碳减排存在的问题,识别了行业碳减排重点。分别从工业过程及排放类别角度构建了行业层面碳排放核算方法,采用基于排放类别方法对我国石油炼制行业2000-2017年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碳排放系数三个角度定性分析了行业碳排放特征,采用LMDI模型量化了加工规模、能源效率、能源结构、排放系数对碳增量的贡献。2000-2017年,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量逐年增高,尚未到达拐点;2000-2017年,行业碳排放系数呈现“先抑后扬”特征,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对碳减排有积极效果,产业链的延深是导致行业碳排放系数“上扬”的原因;要实现国家承诺的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60%-65%的目标,石油炼制行业还需要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碳减排。加工规模对碳增量的促进作用逐年降低,但仍是导致行业碳增量的主导因素;能源效率已成为继加工规模后的第二大促进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开始起到促进碳排放的作用,目前提升能源效率的手段已逐渐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寻求更有效的能源效率提高途径迫在眉睫;能源结构对碳增量的贡献相对较小,能源结构因素对碳减排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碳排放因子对年均碳增量的贡献不够明显,效应值皆为负值;碳排放因子对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起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不明显。(3)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从工业过程层面对典型石油炼制企业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量化评价,弥补了基于具体石油产品开展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映石油炼制整体环境影响现状、不能从源头解析关键影响环节的不足。基于过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对中等规模典型企业工业过程层面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量化评价,明确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别、识别主要贡献装置及物质、从源头解析主要装置的关键环节,并从单位原料综合环境影响的角度评价工业过程环境影响水平。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类别依次是臭氧耗竭、气候变化、人类毒性、细颗粒物形成、光化学氧化、水体酸性化、陆地生态毒性、淡水生态毒性及富营养化,对人类健康方面的影响更明显。对整个炼油企业来说,原油的开采生产过程是造成环境影响的主导因素;从工业过程层面来说,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常减压、柴油加氢、油品储存、循环冷却系统是造成石油炼制环境影响的主要过程;VOCs的现场排放、炼厂气燃烧、电力热力的使用、辅剂的生产及使用、循环水的冷却及油料空冷水冷过程是造成以上装置环境影响的四个关键环节,也是石油炼制行业今后控制的重点;导致以上环节贡献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原料性质、生产工艺、油品储存类型及管理水平等。刨除各生产装置原料加工量的影响来看,柴油加氢、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含苯抽提)、MTBE、延迟焦化、常减压的环境影响依次减小;氢气的使用是拉开柴油加氢与其它装置距离的主要原因。(4)创新性的构建了基于工业过程的企业及行业层面碳排放数据统计框架,丰富和完善了石油炼制行业碳排放数据统计理论和方法。针对目前基于排放类别统计石油炼制行业企业碳排放数据的现状,从工业过程角度构建了与上文企业行业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方法相对应的碳排放数据统计框架;并根据过程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VOCs减排及提高能源利用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企业层面碳排放数据统计形式设计了企业内部碳排放台账及对外统计报表两种类型;碳排放台账记录了企业内部碳排放核算所需的最原始数据,包括全厂及各工业过程两个维度,便于互相验证校核,保证数据准确性;对外统计报表则为统一的格式,可由行政主管部门统一下发给企业,该报表主要用于提供行业层面碳排放核算所需数据,包括体现各工业过程碳排放总体信息的总表及提供各工业过程不同碳排放类别核算过程信息的分表。行业层面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框架以工业过程为基本统计单元,并根据原料/流程/技术及规模对各工业过程进一步分类,统计内容包括子类别下各工业过程行业层面的碳排放量、碳排放系数等信息。对于石油炼制VOCs减排方面,从安装在线监测、收集去除效率双重控制、加严VOCs排放标准、及时更新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政府如何监管提供了建议。对于能源利用方面,从优化装置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拓展能源结构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包括逐步降低催化裂化装置比重、进一步提高加氢工艺在二次加工占比、加强转化或淘汰小规模装置力度、进一步挖掘炼化一体化在装置之间及装置与系统之间提高能源效率的优势、提高清洁电力及天然气比重等。

李永林[10](2017)在《增产汽油技术和措施》文中提出炼油厂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增产汽油是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任务。结合C公司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增产汽油的各种技术、潜力及优化措施。增产汽油需要应用新工艺、新催化剂,并结合炼油厂的总流程和工艺装置特点,优化加工流程、生产方案、装置操作条件和汽油调合配方,且需协调炼油、化工板块的生产需求,发挥板块间的协同作用,才能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二、炼油厂丙烷脱沥青装置缓蚀剂的研制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炼油厂丙烷脱沥青装置缓蚀剂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ROSE技术在溶剂脱沥青工艺中的应用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溶剂脱沥青现状及技术
        1.2.1 现状
        1.2.2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的溶剂脱沥青技术
        1.2.3 石油大学的超临界抽提脱沥青技术
        1.2.4 清华大学开发的溶剂脱沥青高效萃取塔技术
    1.3 国外溶剂脱沥青现状及技术
        1.3.1 现状
        1.3.2 ROSE工艺技术
        1.3.3 Demex工艺技术
        1.3.4 溶剂脱沥青工艺技术(LEDA)
        1.3.5 Solvahl技术
    1.4 溶剂脱沥青技术发展趋势
        1.4.1 广泛使用混合C4等重溶剂
        1.4.2 使用完善的组合工艺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溶剂脱沥青技术比选
    2.1 克石化公司溶剂脱沥青装置现状
    2.2 ROSE(渣油超临界溶剂脱沥青)技术
    2.3 Demex技术
    2.4 ROSE工艺技术和DEMEX工艺技术比较
        2.4.1 工艺比较
        2.4.2 综合能耗比较
        2.4.3 广州石化引进ROSE技术的使用情况
    2.5 ROSE工艺技术的选取
        2.5.1 ROSE工艺技术简易流程图
        2.5.2 ROSE工艺的关键技术
        2.5.3 ROSE技术的选用
第三章 ROSE技术在溶剂脱沥青装置的应用
    3.1 ROSE技术的特点
    3.2 ROSE技术实施后效果
        3.2.1 主要操作参数对比
        3.2.2 装置能耗
        3.2.3 溶剂消耗
        3.2.4 轻脱油收率
        3.2.5 脱沥青油收率
        3.2.6 脱沥青油质量
第四章 溶剂脱沥青装置的标定
    4.1 目的
    4.2 标定条件
    4.3 工艺标定部分
        4.3.1 加工量、产品量及收率标定
        4.3.2 溶剂、消泡剂消耗
        4.3.3 各单项能耗标定
    4.4 设备标定部分
        4.4.1 机、泵设备核算
        4.4.2 热交换器设备核算
        4.4.3 导热油加热炉设备核算
        4.4.4 塔设备核算
    4.5 标定结果分析
        4.5.1 工艺方面分析
        4.5.2 设备方面分析
        4.5.3 消耗方面分析
第五章 ROSE技术在溶剂脱沥青装置的优化
    5.1 装置能耗优化分析
        5.1.1 新水
        5.1.2 循环水
        5.1.3 电
        5.1.4 10公斤蒸汽
        5.1.5 工艺燃料
    5.2 优化节能技措的实施及效果
        5.2.1 将高压电机更换为低压电机,并增加变频
        5.2.2 鼓引风机加装变频
        5.2.3 采取先进的超临界回收技术
        5.2.4 沥青系统加入消泡剂
        5.2.5 中压系统增设溶剂闪蒸回收
        5.2.6 中压空冷增加柴油冲洗流程
        5.2.7 加热炉节能技术改造
        5.2.8 装置增加高压空冷优化冷却系统
        5.2.9 优化更换沥青闪蒸罐
    5.3 装置适应性优化调整
    5.4 装置优化后的节能效果
    5.5 装置优化后的平稳效果
        5.5.1 Ⅱ套丙烷装置
        5.5.2 Ⅲ套丙烷装置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炼厂冷换设备成套防腐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冷换设备防腐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冷换设备防腐技术比较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炼厂冷换设备工艺流程简介及腐蚀分析
    2.1 炼厂冷换设备工艺流程简介
    2.2 炼厂冷换设备腐蚀分析
        2.2.1 干式空冷腐蚀分析
        2.2.2 湿式空冷腐蚀分析
        2.2.3 换热器腐蚀分析
第三章 腐蚀机理分析
    3.1 湿硫化氢腐蚀
        3.1.1 湿硫化氢腐蚀机理
        3.1.2 湿硫化氢腐蚀影响因素
    3.2 H_2S-HCL-H_2O腐蚀
        3.2.1 H_2S-HCl-H_2O腐蚀机理
        3.2.2 HCl-H_2S-H_2O腐蚀影响因素
    3.3 NH4CL-NH4HS垢下腐蚀
        3.3.1 NH4Cl-NH4HS垢下腐蚀机理
        3.3.2 NH4Cl-NH4HS垢下腐蚀影响因素
    3.4 环烷酸腐蚀
        3.4.1 环烷酸腐蚀机理
        3.4.2 环烷酸腐蚀影响因素
    3.5 高温硫腐蚀
        3.5.1 高温硫腐蚀机理
        3.5.2 高温硫腐蚀影响因素
    3.6 垢下腐蚀
第四章 单项防腐技术研究
    4.1 单项防腐技术试验研究
        4.1.1 耐蚀金属材料开发
        4.1.2 化学Ni-P镀工艺开发
        4.1.3 工艺缓蚀产品开发
        4.1.4 电化学阴极保护技术设计
        4.1.5 有机涂装工艺开发
    4.2 单项防腐技术工业试验及应用研究
        4.2.1 耐蚀金属材料工业试验及应用研究
        4.2.2 化学Ni-P镀工艺技术工业试验及应用研究
        4.2.3 工艺缓蚀产品工业试验及应用研究
        4.2.4 电化学阴极保护技术工业试验及应用研究
        4.2.5 有机涂装工业试验及应用研究
第五章 协同防腐技术研究
    5.1 协同防腐技术试验研究
        5.1.1 涂料-阴极保护协同技术研究
        5.1.2 化学镀-阴极保护协同技术研究
        5.1.3 缓蚀剂-涂料协同技术研究
        5.1.4 缓蚀剂-化学镀协同技术研究
        5.1.5 缓蚀剂-耐蚀金属材料协同技术研究
        5.1.6 缓蚀剂-阴极保护协同技术研究
    5.2 协同防腐技术工业应用研究
        5.2.1 涂料—阴极保护协同防腐技术工业应用研究
        5.2.2 化学镀-阴极保护协同防腐技术工业应用研究
第六章 MICROCOR在线腐蚀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6.1 MICROCOR在线腐蚀监测技术简介
        6.1.1 Microcor技术监测原理
        6.1.2 Microcor探头
        6.1.3 Microcor变送器
        6.1.4 Microcor数据记录仪
        6.1.5 Microcor RS 485/RS 232 转换器
    6.2 MICROCOR在线腐蚀监测技术工业试验及应用研究
        6.2.1 应用情况
        6.2.2 效果考查
第七章 成套防腐技术设计研究
    7.1 成套防腐技术设计研究
    7.2 成套防腐技术工业应用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石油炼制设备湿硫化氢腐蚀监测技术与现场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1.1 炼油设备腐蚀的现状
        1.1.2 炼油设备腐蚀的形成原因
        1.1.3 炼油设备腐蚀的分类
    1.2 炼油设备的腐蚀形态以及发生部位
        1.2.1 高温硫腐蚀
        1.2.2 低温下的湿硫化氢腐蚀
        1.2.3 连多硫酸腐蚀
        1.2.4 高温烟气露点腐蚀
    1.3 炼油设备硫化氢腐蚀对设备的破坏与产生的事故
    1.4 在炼油设备腐蚀渗氢的监测与监测研究进展
        1.4.1 压力型氢传感器
        1.4.2 真空型氢传感器
        1.4.3 电化学氢传感器
    1.5 钢铁中原子氢渗透的检测方法
        1.5.1 试验充氢方法
        1.5.2 炼油设备中氢的提取方法
        1.5.3 炼油设备中氢的定量分析
    1.6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内容
第2章 钢铁中氢渗透规律与氢致裂开机理
    2.1 原子氢在钢中的扩散
        2.1.1 原子氢的扩散方程
        2.1.2 氢渗透速率的电化学检测原理
        2.1.3 测量氢扩散系数的方法
        2.1.4 表观扩散系数与氢陷阱
        2.1.5 原子氢在A3、16MnR、20G和08F钢中的低温扩散系数
    2.2 氢损伤的电化学判断方法
    2.3 氢伤损机理
        2.3.1 氢脆机理
        2.3.2 氢鼓泡机理
        2.3.3 氢腐蚀机理
    2.4 影响氢损伤的因素
        2.4.1 氢含量影响
        2.4.2 温度的影响
        2.4.3 溶液pH值的影响
        2.4.4 合金成分的影响
    2.5 氢损伤的控制措施
        2.5.1 选用耐氢脆合金
        2.5.2 添加缓蚀剂或抑制剂
        2.5.3 合理的加工和焊接工艺
    2.6 16MnR钢硫化氢腐蚀速率与氢渗透电流方程
    2.7 小结
第3章 氢传感器的性能及其防爆安全设计
    3.1 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2 氢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3.2.1 氢传感器的底电流
        3.2.2 温度的影响
        3.2.3 响应时间、稳态时间和稳态电流密度
        3.2.4 氢传感器其它性能
    3.3 原子氢浓度对钢体的渗透影响
    3.4 氢传感器防爆标准
    3.5 小结
第4章 湿硫化氢腐蚀监测系统的硬软件设计
    4.1 硬件系统
        4.1.1 硬件系统组成
        4.1.2 工作流程
    4.2 软件系统
    4.3 距离对信号传输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工业试验结果分析
    5.1 工业试验方案
        5.1.1 润滑油三车间丙烷罐的基本情况
        5.1.2 汽煤油加氢器气提塔顶回流罐(容104)
        5.1.3 球罐区的丙烷卧罐(2401/4)
        5.1.4 信号传输电缆
    5.2 氢传感器的布局与安装
    5.3 试验过程与结果
        5.3.1 试验程序与时间
        5.3.2 检测系统运行及结果
    5.4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5.4.1 经济效益分析
        5.4.2 社会效益分析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表面蒸发空冷器的腐蚀及防护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表面蒸发空冷腐蚀机理
    1.1 微电池腐蚀
    1.2 氧浓差电池腐蚀
2 RH-2缓蚀阻垢剂性能及特点
3 RH-2缓蚀阻垢剂缓蚀阻垢试验对比
    3.1 静态阻垢试验
    3.2 旋转挂片腐蚀试验[3]
4 RH-2缓蚀阻垢剂在丙烷脱沥青装置表面蒸发空冷器工业应用
    4.1 阻垢效果
    4.2 缓蚀效果
5 结论

(9)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碳排放核算研究进展
        1.2.2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3 不足之处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企业层面精准化过程碳排放核算体系
    2.1 研究范围
        2.1.1 产业结构
        2.1.2 企业类型
        2.1.3 工业过程
        2.1.4 排放气体
    2.2 工业过程碳排放源识别及归类
        2.2.1 排放源识别
        2.2.2 排放源归类
    2.3 精准化过程碳排放核算方法
        2.3.1 燃料燃烧源
        2.3.2 工艺尾气源
        2.3.3 逸散排放源
        2.3.4 废物处理源
        2.3.5 间接排放源
        2.3.6 方法分析
    2.4 案例应用
        2.4.1 案例介绍
        2.4.2 数据收集
        2.4.3 核算结果
        2.4.4 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行业层面碳排放核算方法及年际变化分析
    3.1 核算方法
        3.1.1 基于工业过程核算方法
        3.1.2 基于排放类别核算方法
        3.1.3 核算方法优劣势分析
    3.2 数据收集
        3.2.1 燃料燃烧源
        3.2.2 工艺尾气源
        3.2.3 逸散源
        3.2.4 电力热力源
        3.2.5 行业工业增加值
    3.3 年际变化动态分析
        3.3.1 核算结果
        3.3.2 结果分析
        3.3.3 不确定性分析
    3.4 影响因素贡献分析
        3.4.1 方法原理
        3.4.2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过程的石油炼制企业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4.1 范围及目标
    4.2 清单分析
    4.3 评价方法
        4.3.1 评价指标及方法
        4.3.2 单位综合环境影响
    4.4 评价结果
        4.4.1 主要影响类别分析
        4.4.2 重点贡献环节识别
        4.4.3 关键贡献物质分析
        4.4.4 综合环境影响评价
        4.4.5 敏感性分析
    4.5 不确定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及污染减排建议
    5.1 企业层面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
        5.1.1 碳排放台账统计内容
        5.1.2 碳排放统计报表内容
    5.2 行业层面工业过程碳排放数据统计
    5.3 污染物减排建议
        5.3.1 VOCs减排建议
        5.3.2 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展望及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6.3 创新点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炼油厂丙烷脱沥青装置缓蚀剂的研制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ROSE技术在溶剂脱沥青工艺中的应用及优化[D]. 赵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2]溶剂脱沥青工艺优化浅谈[J]. 黄灏,傅徐钢,易发军,朱士荣. 润滑油, 2010(04)
  • [3]炼厂冷换设备成套防腐技术应用研究[D]. 王世宏.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4]炼油厂丙烷脱沥青装置缓蚀剂的研制和应用[J]. 李磊,马玲.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04(06)
  • [5]石油炼制设备湿硫化氢腐蚀监测技术与现场应用研究[D]. 欧阳跃军. 湖南大学, 2007(05)
  • [6]表面蒸发空冷器的腐蚀及防护措施[J]. 任世科,刘雪梅,党兴鹏. 压力容器, 2006(10)
  • [7]丙烷脱沥青表面蒸发空冷器管束腐蚀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J]. 金成英,韩勇.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2003(06)
  • [8]赴美炼油防腐蚀考察报告[J]. 中石化总公司赴美炼油防腐蚀考察团.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1993(01)
  • [9]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碳排放核算及环境影响评价[D]. 刘业业. 山东大学, 2020(11)
  • [10]增产汽油技术和措施[J]. 李永林.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7(05)

标签:;  ;  ;  ;  ;  

炼油厂丙烷脱沥青装置缓蚀剂的研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