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拟组织及关键支撑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于波[1](2021)在《基于场论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生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小型制造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增产不增收”、效益递减、创新能力不足的尴尬现象,提高合作概率与合作效果是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对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表明,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基于利润、信任和任务三个维度,现有文献的研究基本集中在信任和利润之上,任务维度主要讨论合作之后的任务分配,而事前作为合作条件的讨论较少。现有文献主要采用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价值链理论、产业集群、虚拟组织、信息经济学等理论,运用复杂网络、AHP、博弈均衡等方法,对中小型企业合作的信任机制、利润分配等进行研究。综上,前人留下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主要包括:一是运用场论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的时空形态进行研究,分析具有场效应特征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生成机制;二是综合分析信任、利润和任务对合作生成的影响,分析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的动态选择机制;三是构建多次合作的迭代过程和演化模型,分析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的演化过程。本文以中小型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具有场效应特征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生成机制,探究其在万联网条件下的合作规律、发展演化过程及其对合作质量的影响,为提升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在国际国内双循环中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层面的支撑。研究以场论为基础,认为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处于一种场空间形态,由类布朗运动的企业群落到任务场再到合作场,是不同类型的场点、场源、场核相互作用、不断演化、动态均衡的变化和重构过程,最终形成合作场与合作网络共存的形态;构建了“合作引力—合作场—合作场势—合作场强”的理论分析框架;建立了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最优合作引力模型,通过合作场在信任度、利润分配、任务达成度等方面产生的不同效果,讨论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的效率和创新能力;引入规模因子和遗传因子等动态参数,并结合合作场的作用强度(场强)、发展潜力(场势),分析不同场点在外部任务刺激下相互之间产生作用力驱动合作场形成、发展的过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鉴于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实际上包含了对合作伙伴的甄选以及合作中的行为两部分内容,从合作引力作用、万联网技术等角度分析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过程,紧密结合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如跨业务/区域合作、信息理解差异造成契约剩余、伙伴选择困难、合作频繁终止、订单分包等),分析了其合作伙伴选择的随机机制及稳定合作机制。通过选择值得信任、价格适宜、可以稳定完成任务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从而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产生实际影响。2、使用中小型制造企业质量表征企业的能力,分为信任质量、利润质量和任务质量;企业之间的距离表征了相互的合作意愿,分为信任距离、利润距离和任务距离。合作引力是企业质量和相互间距离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合作形成和发展的创造力,也是企业能够维持相互之间关系的一种本质属性。从作用机理上讲,合作引力是非单调拟凸的。当场点质量增加时,合作场中的合作引力会以更快的速度递增;场点质量减少时,则合作引力加速递减。合作距离是拟凹的,随着管理效率提升,合作意愿增量呈现递减趋势,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时会越来越谨慎和挑剔。3、通过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场中三种基本力(信任引力、利润引力和任务引力)的综合作用,构建了“合作引力—合作场—合作场势—合作场强”的分析框架,回答了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场从无到有如何产生的问题。研究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伙伴选择和维系问题,通过信息拉动、场点质量提高、相互距离缩短,使资源和任务匹配,进一步提高企业能力,从而提升合作效能。4、构建了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场动态演化模型,引入了规模因子和遗传因子,形成动态的反馈机制。规模因子是企业质量的调节变量,遗传因子是企业间距离的调节变量,描述了场点的历史合作关系以及合作的默契程度。合作场由萌芽到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的进化并非连续的线性演进过程。这些正向传导、反向传导以及交叉传导过程作用的结果,使得合作场中的合作引力提升、合作质量提高。5、本文结合全随机仿真和半随机仿真模拟,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场内影响合作的各项因素以及合作效果进行了分析。将问卷调查中得到的指标作为参数来源进行初始化赋值,使用全随机仿真与半随机仿真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模型对比,很好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本文实例分析了回天制造合作网络与视健康合作网络中的合作形成过程,验证了在合作伙伴选择与维系过程中,遵循合作生成机理和合作场演化模型揭示的动态演化规律。说明通过场论方法研究,并结合万联网方式可以有效地优化和提升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行为构建的效率和质量,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和产业升级。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利用场论来研究企业合作初始生成机制;2)采用“合作引力—合作场—合作场势—合作场强”的理论分析框架,回答了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场从无到有如何产生的问题;3)在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演化过程中,通过引入规模因子和遗传因子构建动态理论模型。4)使用全随机仿真与半随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验证模型。本文合计有图47幅,表29个,参考文献182篇。
向卫国[2](2020)在《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项目以“集群”的形态呈现,如北京奥运会场馆工程、世博会场馆工程、新城区市政工程等,其中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对于推动区域生产要素有效连接、改善人文环境、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该类项目存在项目类型众多、项目组织、管理界面交织、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下存在着信息沟通方式落后、组织、过程管理割裂等问题,制约集群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随着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趋势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引入BIM及其关键技术,探索BIM技术下的集成管理模式,助力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向着集成化、智能化、精益化的方向发展。(1)研究本文内容开展所需的理论基础,包括集群项目、项目管理、集成相关理论、BIM技术及特点、GIS技术、模型轻量化技术、BIM与GIS融合技术等内容,为后续研究内容提供理论支撑。(2)在研究集群的特性、分析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的概念,采用综合集成法、引入计算机集成建造理论模型,提出采用并创新性扩充“组织-过程-信息”三维集成模型内涵,基于此进一步设计了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框架,并对其中的含义进行阐释,最终有望涌现出新的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解决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难题。(3)系统研究并创新提出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涉及到的技术方法与实施路径,包括基于分区块建模法的三维地质信息模型建模技术、基于大重叠率的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建模技术、多层级规划混合建模技术、基于片区统一建模标准的设计施工BIM模型建模技术、BIM到GIS转换技术、基于坐标变换与地形整平的多源模型融合技术以及基于线性八叉树的多源模型动态加载技术,有效解决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为进一步实现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奠定基础。(4)结合应用需求创新打造以BIM模型为信息中枢,融合工程建设各类要素信息、采用BIM、3DGIS等技术、C/S和B/S混合模式,以Restful标准化接口的微服务为服务主线,搭建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完成项目级和项目群级的功能设计,通过业务流程集成化、功能模块组件化,有效降低系统集成的复杂度,适应于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功能复杂、数据融合、业务多变的特点,实现集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集成。(5)以深圳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为实例,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上述研究成果,创新性开展了包含地理模型、地质模型和规划模型在内的三大基础模型创建、包含道路、综合管廊、景观等在内的各类集群市政工程模型的创建、房屋建筑类模型的整合及应用、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和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搭建工作,有效解决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人理”、“物理”、“事理”挑战,实现了前海合作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基于组织集成、过程集成和信息集成的集成管理模式。
薛红[3](2020)在《建造成本导向下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日益紧张的资源、人口和环境形势下建筑产业发展方式和建造模式正在加快转型。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领域推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着力点,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然而,截止到2018年装配式建筑项目市场占有率仅为13.9%。高建造成本是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首要因素。研究发现,标准化和规模经济是降低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的关键。本文为降低建造成本提出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探索团体标准化和规模经济的实现方法,弥补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管理和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的不足。为实现研究目标,围绕协同学理论、复杂系统理论进行四项研究。首先,系统地分析建造成本导向的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形成,识别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功能要素。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协同学理论,采用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和模拟法,探讨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形成动力、形成条件、实现路径和形成演化机理。研究发现,建造成本绩效是利益相关者建立协作机制的核心动力,且作为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可视为一个自适应系统,其稳定性与系统的资源整合能力、关系治理能力和协同绩效涌现能力有关。因此,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功能要素包含资源整合、关系治理和绩效涌现三个方面。其次,分析建造成本诉求下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整合能力,构建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组织模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建造成本导向的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为利益相关者整合资源和实现团体标准提供平台,建立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本研究提出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是利益相关者建立协作机制的平台,其构成要素包括虚拟组织结构的主体、主体关系和空间结构。第三,分析建造成本导向下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治理机制,提出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刚性契约和柔性信任双重治理机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采用模拟法建立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契约演化模型和信任演化模型,并进行演化分析,设计利益相关者的刚性契约机制和柔性信任机制,保障协作机制有效运行,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建造成本。本研究提出利益相关者为降低建造成本应采取刚性契约和柔性信任治理机制保障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有效运行。最后,分析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建造成本绩效,探索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对建造成本的影响,对协作机制的绩效进行反馈。基于协同学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采用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的影响。研究指出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具有正向影响,且社会网络关系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对建造成本导向下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形成、建立、运行和绩效反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在建造成本的驱动下,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呈现自适应系统特征,资源整合能力、关系治理能力和协同绩效涌现能力是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核心功能要素;(2)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是利益相关者建立协作机制的平台,为资源整合和团体标准建立提供接口;(3)建造成本导向下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采取刚性契约和柔性信任双重治理机制,保障协作机制有效运行,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建造成本;(4)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降低了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同时,协作机制对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关系产生积极影响,且间接作用于建造成本,论证了社会网络关系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为降低建造成本探索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形成机理、建立平台、运行治理和绩效反馈,为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管理和利益相关者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研究深入剖析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偏高和利益相关者协作不稳定的原因,为政府制定政策和项目管理者行为决策提供实践指导。
周晓杰[4](2020)在《基于虚拟建设的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控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我国综合管廊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综合管廊工程利益相关者众多,在传统建设管理模式下,导致业主方统筹管理效率低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可有效应对这一问题。然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本身也存在多主体参与等问题,而且现在同时具备综合管廊咨询和全过程工程咨询能力的企业寥寥可数,工程咨询企业就需要寻找有效方式优化整合后为业主分忧解难。相关研究表明,虚拟建设是从虚拟组织基于项目层面的应用发展而来的,恰恰能对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本身进行优化和提升,进而就能提升综合管廊项目的管理绩效。因此本文结合虚拟建设等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来实现指导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管理工作的目的。首先对综合管廊项目与虚拟组织模式进行适配,根据项目目标和各阶段咨询任务,进行虚拟组织合作伙伴的选择,构建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星型-主从架构,另为避免工作中的推诿扯皮,对各参与咨询企业进行角色对照、组织领导方式及实施过程的设计,为下一环节虚拟组织的正常运行打好基础。为保证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运行,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对虚拟组织的工作准则、沟通机制、工作机制等进行分析设计,尤其针对综合管廊项目的工作机制,提出部分具体的咨询内容,旨在为实施综合管廊项目的咨询单位提供具体的工作思路,助力综合管廊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推广实施。
吴恭钦[5](2019)在《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协同管理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已有愈来愈多的城市具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条件,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其在建线路和建设投资均取得了快速增长。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工程,与一般建设项目相比,通常具有项目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专业性强,且参建单位众多、社会影响广等特征。首先,论文从项目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手段等几方面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管理的现状,并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进行归纳总结,从管理理念、管理组织和管理手段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基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管理的特征、现状,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协同管理的驱动因素。通过文献分析以及专家访谈法筛选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协同管理的影响因素,并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将协同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归类,构建了协同管理的模型,进而得出施工协同管理的实现需要以集成的信息平台为基础,并制定相应的标准、组织、制度措施等作为保障。在协同管理信息平台构建方面,提出了以BIM技术为核心,以总承包商为主导,以全员参与、实时性、通畅性为原则的协同管理信息平台构建方案,并以“纵向-时间”和“横向-参与主体”为框架,分析出基于BIM平台的项目各参与方的主要任务和协同管理的流程;在标准化方面,提出了要从BIM数据以及实施环境两方面加强标准化建设;在管理组织方面,提出了以联邦模式和主从模式相结合的,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管理现状的虚拟模式;在管理制度方面,提出了以约束激励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以及评价反馈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通过以上措施的相互作用,打破要素之间的屏障,实现施工过程的各主要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实现优势互补、聚合放大的管理目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管理的综合效果。
张杰[6](2019)在《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十三五”时期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非常重要,是决定最终胜利的重要阶段。同时对我国社会发展升级也起到关键作用,更是工程咨询进一步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在这一机遇期,需要工程咨询业加快发展。并以此来提高决策科学性,同时提高工程质量,并且提高投资效益。加快发展工程咨询业对保障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宏观调控投资都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国务院办公厅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的提出,鼓励投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企业采用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模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本文通过研究全过程工程咨询以及虚拟组织相关理论,提出了建立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并探究了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定义、特征及形成动因,依托工程咨询企业信息平台构建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合作伙伴选择模型,以及以盟主为主导虚拟组织管理体系,为保证构建完成的虚拟组织顺利运行,本文又为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构建了合作信任机制、协调机制、约束激励机制、文化塑造机制以及利益分配机制,使虚拟组织可以平稳运行并更好的提供咨询服务。
王晋[7](2018)在《移动互联网场景下虚拟组织知识共享方法和系统》文中认为分工专业化和协同化成为当今企业的发展趋势。分工专业化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复杂产品需要多家企业间协同设计和制造,形成一种虚拟组织模式。在企业内部,为了充分发挥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下放权利,形成具有自主经营权的“自主经营体”,面对复杂产品,“自主经营体”也需要内外部成员广泛协同,也是一种虚拟组织模式。虚拟组织具有分布式特征,即成员分散和集成的统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的关键要素,但知识高度分散,虚拟组织需要不同成员的工作协同和知识共享,这体现了知识的分布式特征,即知识的分散和集成的统一。而有效的知识共享又是虚拟组织面临的难题。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爆炸式发展,移动互联网服务与虚拟组织知识共享的有机融合,能多方位地推动虚拟组织知识共享活动的开展和绩效的提升。本文分析了虚拟组织与知识共享的内在联系,对虚拟组织知识共享机制进行建模分析,阐述了移动互联网作为知识“场”的优势,继而提出移动互联网场景下虚拟组织知识共享的治理手段和平台技术,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系统梳理了虚拟组织、知识共享、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指出虚拟组织知识共享的阻碍是本文拟解决的问题。最后给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和结构框架,作为后续章节的研究纲领。第二章是虚拟组织知识共享机制的总体设计。先从组织和知识分散与集成的统一上辨析了虚拟组织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其知识共享的具体目标。最后围绕目标、应对阻碍,设计了创新型虚拟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实例验证。第三章是移动互联网场景下虚拟组织知识共享治理对策的研究。剖析了移动互联网作为虚拟组织知识“场”的优势,借助知识网络的超网络模型,解释了“虚拟组织-知识-移动互联网”三者如何在知识共享活动中互相作用。最后在嵌入理论视角下,提出移动互联网场景下虚拟组织知识共享的治理对策,并进行实例验证。第四章是虚拟组织知识共享移动平台技术研究。论证了知识个性化推荐技术和专家地图在移动互联网场景下应用的优势。详细介绍了知识个性化推荐技术中知识建模,用户画像建模,以及个性化推荐流程和算法。详细介绍了专家发现的流程与算法,专家地图的应用和价值。第五章是虚拟组织知识共享移动平台企业实践。详细分析了 H公司组建的家电服务虚拟组织对知识共享的需求,围绕需求设计了平台的结构框架,开发了各个功能模块,包括个人中心模块、个性化知识服务模块、即时通讯工具模块、内部知识论坛模块。第六章是总结与展望。首先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其次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范才谦[8](2017)在《服装定制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及实现路径研究 ——以好裁缝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服装定制行业,以为客户量体定制衣服的商业模式正在兴起,为客户提供服装定制服务的一系列电商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服装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服装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体现个性化的私人服装定制由于小批量、门店成本高、人力成本高、缺乏行业规范等原因,服装定制的价格一直都是高高在上,一般只有少数的高端客户群体或特殊体型的客户群体才会选择通过定制来满足对服装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众多拥有互联网基因的创业公司,诸如青岛红岭的酷特定制、衣帮人、云衣定制等互联网服装定制的新锐大量出现,它们或通过实体店连锁经营或通过电商平台的互联网及社会化营销等方式,连接供求双方并积极努力解决服装不能大规模定制的痛点,虽然各家公司也各有成效,但是在服装行业,至今也没有出现像优步、大众点评、京东这样的独角兽型企业,而且也没有哪一家服装定制平台在服装定制这一细分市场通过激发网络效应而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成长。在通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而短时间内创造财富奇迹的后半场,通过打造一个移动应用、通过软文或网红进行多次营销、通过讲故事就试图引发风险资本的追逐,获得客户量爆发式增长的美好愿景在服装定制行业屡试屡败,但这仍然无法阻挡新的服装定制平台以不同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进入到服装定制这个最传统的行业。服装作为关系民生的传统产业,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如何结合行业现状,借助新技术思维,寻找商业模式的创新点,建立创始人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并快速成长,这是各家服装定制的平台企业们都在共同探索的课题,也是本文作者所集中研究探讨的问题。本文中,作者从一个小微企业创业者的视角,紧紧围绕使命、组织和创新,从服装定制行业的现状分析入手,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逐步打造和壮大好裁缝这一虚拟组织及其客户的外延。作者希望通过信息技术不断联合线下的裁缝小手工业者,研究激发自网络效应的途径以及分步骤发展好裁缝的虚拟组织的方法。本文依托现有的平台转型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案例分析,通过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的循环实践研究的方法,提出了以打造虚拟组织为核心的三步平台创新设计框架。依据创新设计框架,分别从使命、组织以及战略三个角度对如何落地的实现路径及操作方法进行了整体介绍及初步评估。整篇论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落地实施再效果检查的逻辑思路进行行文布局,希望为创始人的持续创业做一个理论总结,同时也为当下正在思考如何转型的小微企业们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张保仓,任浩[9](2017)在《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虚拟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连接及能力重组的组织模式,彰显了其持续价值创新的优越性。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是作用于持续创新系统中创新动力、创新过程、界面管理及组织学习的能力集合函数。首先,识别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本质,剖析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创新能力维度划分相关文献,并结合虚拟组织的本质属性,对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作用点进行解构;最后,构建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与持续创新系统之间以及各能力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旨在深化对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研究和认识,丰富并拓展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理论。
张保仓,任浩[10](2017)在《虚拟组织持续创新:内涵、本质与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技术革命及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更新推动了虚拟组织的诞生与发展,作为新型的价值创造系统,虚拟组织以核心能力为结点,能够集成整合价值链上的优势资源,紧抓市场机遇,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首先,厘清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的内涵与本质。在此基础上,分别论述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的4大构件即创新动力、创新过程、学习能力与界面管理,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的运行机理,旨在深化对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的研究和认识。
二、虚拟组织及关键支撑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拟组织及关键支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场论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1 关键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综述与研究现状 |
2.1 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情况概要 |
2.1.1 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组织及运行特点 |
2.1.2 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合作特征 |
2.1.3 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初始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
2.2 影响合作形成的主要问题——信任利润和任务在企业合作中的作用 |
2.2.1 信任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的影响 |
2.2.2 利润和任务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的影响 |
2.3 场论的适用性 |
2.3.1 场论在经济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 |
2.3.2 以场论分析企业合作的合理性 |
2.3.3 场论分析企业合作生成的优势 |
2.3.4 影响合作场的几个变量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作用基础研究 |
3.1 中小型制造企业初始状态下企业属性分析 |
3.1.1 企业自由状态下的类布朗运动 |
3.1.2 企业的质量 |
3.1.3 企业间的距离 |
3.1.4 万联网在企业合作中的作用 |
3.2 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生成作用力分析 |
3.2.1 本文研究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场景 |
3.2.2 影响企业合作的三种作用力 |
3.2.3 三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
3.3 中小型制造企业初始合作判定 |
3.3.1 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经历的阶段 |
3.3.2 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判定机制 |
3.3.3 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的强度和发展潜力——场强与场势 |
3.4 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场分类 |
3.4.1 单核心型合作场 |
3.4.2 多核心型合作场 |
3.4.3 平台主导型合作场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场演化机制研究 |
4.1 任务场运作过程分析 |
4.1.1 任务场的形成机制 |
4.1.2 合作引力的拟凸性与合作距离的拟凹性 |
4.1.3 基于合作引力的合作伙伴选择 |
4.2 任务场作用下合作场演化 |
4.2.1 规模因子的变化——对企业能力的影响 |
4.2.2 遗传因子的变化——对合作意愿的影响 |
4.2.3 合作场场强的变化 |
4.2.4 合作场场势的变化 |
4.3 任务场结束后合作场演化 |
4.3.1 多次任务后的任务场形成模型 |
4.3.2 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场的场效应 |
4.3.3 合作场发展演化的几种可能情景 |
4.3.4 场源到场核的演化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场仿真研究 |
5.1 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场全随机仿真研究 |
5.1.1 仿真原理 |
5.1.2 合作场中各因素指标确定 |
5.1.3 仿真实现与分析 |
5.2 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场半随机仿真研究 |
5.2.1 数据来源 |
5.2.2 仿真实现 |
5.2.3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场案例分析 |
6.1 回天制造合作网络案例分析 |
6.1.1 案例背景 |
6.1.2 传统情况下合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6.1.3 回天制造合作场的形成过程 |
6.1.4 案例评价 |
6.2 视健康合作网络案例分析 |
6.2.1 案例背景 |
6.2.2 传统情况下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
6.2.3 对问题的分析 |
6.2.4 万联网运营支撑平台上合作场发展变化 |
6.2.5 案例评价与优化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新产业生态政策建议 |
7.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部分相关代码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集群项目管理 |
1.2.2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
1.2.3 BIM技术 |
1.2.4 基于BIM的管理平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逻辑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逻辑结构 |
2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相关理论及技术 |
2.1 基本概念 |
2.1.1 集群项目 |
2.1.2 项目管理 |
2.2 集成相关理论 |
2.2.1 集成的内涵 |
2.2.2 集成管理的内容及原则 |
2.2.3 制造业集成相关理论 |
2.2.4 综合集成相关思想 |
2.3 BIM及相关技术 |
2.3.1 BIM技术及特点 |
2.3.2 GIS技术 |
2.3.3 模型轻量化技术 |
2.3.4 BIM与 GIS数据融合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总体架构研究 |
3.1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概念的提出 |
3.2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集成管理模式BIM技术应用框架 |
3.2.1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维度分析 |
3.2.2 基于BIM技术的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
3.2.3 组织集成 |
3.2.4 过程集成 |
3.2.5 信息集成 |
3.3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应用关键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模型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
4.1 多源模型创建关键技术 |
4.1.1 基于分区块建模法的三维地质信息模型建模技术 |
4.1.2 基于大重叠率的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建模技术 |
4.1.3 多层级规划混合建模技术 |
4.1.4 基于片区统一建模标准的设计、施工BIM模型建模 |
4.2 BIM模型到GIS模型转化技术 |
4.2.1 基于通用数据格式的IFC到 CityGML的转化 |
4.2.2 基于数据解析与重构的DGN格式到UDB的转化 |
4.3 基于坐标变换与地形整平的多源模型融合技术 |
4.3.1 模型坐标变换 |
4.3.2 GIS模型处理 |
4.4 基于线性八叉树的多源模型动态加载技术 |
4.4.1 基于线性八叉树的模型空间索引方式 |
4.4.2 实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平台研究 |
5.1 建设管理平台需求研究与设计 |
5.1.1 业务需求分析 |
5.1.2 解决思路 |
5.2 建设管理平台架构研究与设计 |
5.2.1 建设管理平台架构思路 |
5.2.2 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 |
5.2.3 建设管理平台业务架构 |
5.2.4 建设管理平台技术架构 |
5.2.5 建设管理平台数据架构 |
5.3 建设管理平台功能实现 |
5.3.1 项目层级功能设计 |
5.3.2 项目群功能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实践研究 |
6.1 项目背景及概况 |
6.1.1 前海合作区规划与集群市政工程建设情况 |
6.1.2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面临的挑战 |
6.1.3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BIM技术应用模式 |
6.2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BIM技术应用实践 |
6.2.1 基于BIM的组织集成 |
6.2.2 基于BIM的过程集成 |
6.2.3 基于BIM的信息集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7.3 未来的工作展望与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建造成本导向下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研究现状 |
1.3.2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研究现状 |
1.3.3 建筑工程项目多主体协作机制研究现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内容结构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理论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建造成本 |
2.1.2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利益相关者 |
2.1.3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自适应系统 |
2.1.4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协同学理论 |
2.2.3 复杂系统理论 |
2.2.4 社会网络理论 |
2.2.5 演化博弈理论 |
2.3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概念模型 |
2.4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理论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形成分析 |
3.1 建造成本视角下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形成的动力 |
3.1.1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诉求 |
3.1.2 建造成本诱因的推动 |
3.1.3 规模经济的成本绩效驱动 |
3.2 建造成本驱动下协作自适应系统的自组织特征 |
3.2.1 协作自适应系统的开放性 |
3.2.2 协作自适应系统的远离平衡态 |
3.2.3 协作自适应系统要素的非线性作用 |
3.2.4 协作自适应系统的动态涨落 |
3.3 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形成条件及实现路径 |
3.3.1 面向建造成本的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形成条件 |
3.3.2 建造成本导向下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的实现路径 |
3.4 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形成的演化分析 |
3.4.1 建造成本导向下协作机制的系统变量与参数识别 |
3.4.2 建造成本导向下协作机制的系统演化模型构建 |
3.4.3 协作机制的系统演化模型稳定性分析 |
3.4.4 建造成本驱动下协作机制的系统演化模型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的虚拟组织结构构建 |
4.1 面向建造成本的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分析 |
4.1.1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的界定 |
4.1.2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的要素 |
4.1.3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的构建流程 |
4.2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主体分析 |
4.2.1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的主体识别 |
4.2.2 建造成本导向下虚拟组织结构的主体分类 |
4.3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主体关系分析 |
4.3.1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的主体关系识别 |
4.3.2 建造成本导向下虚拟组织结构的主体关系评价 |
4.4 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空间结构分析 |
4.4.1 建造成本导向下虚拟组织结构的组织层次划分 |
4.4.2 面向建造成本的虚拟组织结构的组织模块界定 |
4.4.3 建造成本导向下虚拟组织结构的空间结构确定 |
4.5 建造成本导向下装配式建筑项目虚拟组织结构模型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双重治理机制 |
5.1 建造成本导向的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治理机制分析 |
5.1.1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契约分析 |
5.1.2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信任分析 |
5.2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契约演化模型构建 |
5.2.1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契约演化模型建立 |
5.2.2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契约演化模型分析 |
5.2.3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契约演化模型仿真 |
5.3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信任演化模型构建 |
5.3.1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信任演化模型建立 |
5.3.2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信任演化模型分析 |
5.3.3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信任演化模型仿真 |
5.4 建造成本导向的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治理策略制定 |
5.4.1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契约机制 |
5.4.2 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的信任机制 |
5.5 面向建造成本的利益相关者协作运行管理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案例研究 |
6.1 问题描述 |
6.2 构念定义和测量 |
6.3 案例数据收集 |
6.3.1 案例选取 |
6.3.2 数据收集 |
6.4 研究结果 |
6.4.1 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对建造成本的影响 |
6.4.2 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对社会网络关系的影响 |
6.4.3 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关系对建造成本的影响 |
6.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5.1 主要研究发现 |
6.5.2 主要理论启示 |
6.5.3 主要实践启示 |
6.6 协作机制实施策略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和利益相关者初步识别访谈提纲 |
附录2 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成本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3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显着性和关系访谈与调查 |
附录4 新加坡装配式建筑预制生产成本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5 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访谈和问卷表 |
附录6 装配式建筑项目参与主体显着性和关系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虚拟建设的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2.1 现实问题的发现 |
1.2.2 科学问题的凝练 |
1.2.3 关键问题的解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2.1 综合管廊项目起源与发展文献研究 |
2.1.1 国外城市综合管廊项目的起源与发展 |
2.1.2 国内城市综合管廊项目的起源与发展 |
2.1.3 综合管廊项目学术研究现状文献研究 |
2.1.4 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方式文献研究 |
2.2.1 全过程工程咨询推广发展研究 |
2.2.2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研究 |
2.2.3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研究评述 |
2.3 虚拟组织与虚拟建设应用文献研究 |
2.3.1 虚拟组织一般是针对企业的信息集成组织系统 |
2.3.2 虚拟建设是虚拟组织在工程项目层面中的应用 |
2.3.3 虚拟组织与虚拟建设研究评述 |
2.4 文献述评与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本文研究逻辑梳理 |
3.2 基于虚拟建设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组织构建 |
3.2.1 研究逻辑 |
3.2.2 研究方法 |
3.3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的设计 |
3.3.1 研究逻辑 |
3.3.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基于虚拟建设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组织构建 |
4.1 综合管廊项目确定与虚拟组织目标/任务的分解 |
4.1.1 合理选择适合综合管廊项目的虚拟组织模式 |
4.1.2 虚拟组织下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目标/任务分解 |
4.2 基于虚拟建设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合作伙伴的选择 |
4.2.1 明确项目任务,确定伙伴企业的选择原则 |
4.2.2 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层次构建 |
4.3 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建设组织结构 |
4.3.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详细结构设计 |
4.3.2 全过程工程咨询参与企业角色对照设计 |
4.3.3 虚拟建设组织领导方式及实施过程设计 |
第五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的设计 |
5.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工作准则 |
5.1.1 项目虚拟组织规制体系 |
5.1.2 项目虚拟组织公共准则 |
5.2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沟通机制 |
5.2.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沟通逻辑 |
5.2.2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沟通管理 |
5.3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工作机制 |
5.3.1 综合管廊各阶段咨询要点分析 |
5.3.2 综合管廊各阶段咨询要点内容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协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结构 |
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管理现状及协同管理动因分析 |
2.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管理特征及现状 |
2.1.1 管理特征 |
2.1.2 管理现状 |
2.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
2.2.1 管理理念方面 |
2.2.2 管理组织方面 |
2.2.3 管理手段方面 |
2.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协同管理的驱动因素 |
2.3.1 内部驱动因素 |
2.3.2 外部驱动因素 |
3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协同管理的内容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协同管理主体及内容 |
3.1.1 协同管理主体 |
3.1.2 协同管理内容 |
3.2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协同管理影响因素识别 |
3.2.1 影响因素的初步确定 |
3.2.2 专家访谈与因素修正 |
3.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施工协同管理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3.3.2 数据处理与检验 |
3.3.3 关键影响因素界定 |
3.4 基于关键影响因素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协同管理框架 |
3.4.1 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 |
3.4.2 施工协同管理框架设计 |
4 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协同管理信息平台 |
4.1 BIM技术与协同管理的契合性 |
4.1.1 BIM技术的特点 |
4.1.2 BIM在协同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
4.1.3 现有信息平台的不足 |
4.2 基于BIM的施工协同管理信息平台构建 |
4.2.1 驱动主体 |
4.2.2 构建原则 |
4.2.3 概念模型 |
4.2.4 技术支撑 |
4.3 基于BIM平台的施工协同管理策略 |
4.3.1 管理任务分配 |
4.3.2 总体流程设计 |
4.3.3 专项流程设计 |
5 基于BIM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协同管理保障措施 |
5.1 加强BIM协同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建设 |
5.1.1 标准化需求及原则 |
5.1.2 BIM数据标准化 |
5.1.3 实施环境标准化 |
5.2 重构基于BIM平台的虚拟项目管理组织 |
5.2.1 虚拟组织类型 |
5.2.2 组织架构设计 |
5.2.3 组织支撑体系 |
5.3 健全配套的协同管理制度 |
5.3.1 约束激励制度 |
5.3.2 教育培训制度 |
5.3.3 评价反馈制度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全过程工程咨询政策背景 |
1.1.3 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全过程工程咨询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工程咨询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虚拟组织研究现状 |
1.3.4 虚拟组织在建筑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相关理论 |
2.1 全过程工程咨询相关理论 |
2.1.1 工程咨询 |
2.1.2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概念 |
2.1.3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范围及特点 |
2.1.4 全过程工程咨询组织模式 |
2.2 虚拟组织相关理论 |
2.2.1 虚拟组织概念的提出 |
2.2.2 虚拟组织的特征及模式 |
2.2.3 虚拟组织的结构 |
2.2.4 虚拟组织的生命周期 |
2.3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相关理论 |
2.3.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含义 |
2.3.2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特征 |
2.3.3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应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构建 |
3.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构建 |
3.1.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构建流程 |
3.1.2 基于信息平台构建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 |
3.2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合作伙伴选择 |
3.2.1 合作伙伴选择原则 |
3.2.2 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 |
3.2.3 工程咨询企业合作网络 |
3.3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管理体系 |
3.3.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模式 |
3.3.2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体系结构 |
3.3.3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运行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
4.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运行机制的界定及内容 |
4.2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合作信任机制 |
4.2.1 信任合作关系 |
4.2.2 合作信任机制的建立 |
4.3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协调机制 |
4.3.1 协调的作用机理 |
4.3.2 协调逻辑模型 |
4.3.3 基于协同的协调机制 |
4.4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约束机制 |
4.4.1 契约机制 |
4.4.2 声誉机制 |
4.5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文化塑造机制 |
4.5.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文化特征 |
4.5.2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5.3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文化的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收益分配机制 |
5.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收益的内涵、主体与要素 |
5.1.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收益的内涵 |
5.1.2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收益的主体 |
5.1.3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收益要素 |
5.2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收益分配原则 |
5.3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收益分配机制 |
5.3.1 基于合作对策的收益分配模型 |
5.3.2 模型求解 |
5.3.3 结果修正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7)移动互联网场景下虚拟组织知识共享方法和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虚拟组织研究现状 |
1.3.2 知识共享研究现状 |
1.3.3 移动互联网应用研究现状 |
1.4 问题和需求 |
1.5 本文研究内容、意义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2 论文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虚拟组织知识共享机制的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知识共享与虚拟组织的内在关系 |
2.2.1 虚拟组织中知识分散的境况 |
2.2.2 虚拟组织对知识集成的需求 |
2.2.3 虚拟组织知识共享的目标 |
2.3 虚拟组织结构设计 |
2.3.1 虚拟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
2.3.2 虚拟组织结构模型 |
2.4 虚拟组织运行机制设计 |
2.4.1 核心层人单合一的评价体系 |
2.4.2 松散层知识市场的交易体系 |
2.5 虚拟组织运行机制的实例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互联网场景下虚拟组织知识共享治理对策 |
3.1 引言 |
3.2 移动互联网场景下的知识场 |
3.2.1 移动互联场景下知识场的优势 |
3.2.2 移动互联场景下知识场的分类 |
3.3 移动互联网场景下的虚拟组织知识网络 |
3.3.1 虚拟组织知识网络的超网络模型 |
3.3.2 基于嵌入理论的虚拟组织知识网络 |
3.4 基于嵌入理论的移动互联网知识场治理对策 |
3.4.1 结构嵌入与移动互联网知识场治理 |
3.4.2 关系嵌入与移动互联网知识场治理 |
3.4.3 认知嵌入与移动互联网知识场治理 |
3.5 移动互联网知识场治理的实例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虚拟组织知识共享移动平台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知识个性化推荐技术 |
4.2.1 移动互联网与知识个性化推荐 |
4.2.2 知识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的知识模型 |
4.2.3 知识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的用户画像 |
4.2.4 知识个性化推荐流程与方法 |
4.2.5 知识个性化推荐算法 |
4.3 专家地图技术 |
4.3.1 移动互联网与专家地图 |
4.3.2 专家发现流程与算法 |
4.3.3 专家地图应用和价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拟组织知识共享移动平台企业实践 |
5.1 引言 |
5.2 H公司的虚拟组织信息化平台现状 |
5.3 H公司的知识共享移动平台需求分析 |
5.3.1 H公司整体层面的知识共享需求分析 |
5.3.2 H公司服务团队的知识共享需求分析 |
5.4 H公司的知识共享移动平台结构框架 |
5.5 H公司的知识共享移动平台功能分析 |
5.5.1 个人中心模块 |
5.5.2 个性化知识服务模块 |
5.5.3 即时通讯工具模块 |
5.5.4 内部知识论坛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8)服装定制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及实现路径研究 ——以好裁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1.4 研究的关键点和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理论概述 |
2.1.1 商业模式基本概念 |
2.1.2 商业模式创新理论 |
2.1.3 商业模式创新方向 |
2.2 虚拟组织与平台转型相关研究 |
2.3 商业模式评估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服装产业介绍 |
3.1 服装产业概况 |
3.2 服装定制行业概况 |
3.3 服装定制平台发展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好裁缝商业模式创新的框架构建 |
4.1 好裁缝定制平台现状 |
4.2 好裁缝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方法 |
4.2.1 企业家思维及使命感的引导 |
4.2.2 成功案例及模式的类比分析 |
4.2.3 快速试错与修正的循环实践 |
4.3 以虚拟组织为核心的平台创新三步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好裁缝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路径设计及实施 |
5.1 以使命为引导的信息技术建设规划 |
5.2 打造持续创新的阿米巴化虚拟组织 |
5.3 以客户为核心的动态经营战略 |
5.3.1 平台发展之创立阶段 |
5.3.2 平台发展之跨组织信息系统的供应链整合阶段 |
5.3.3 平台发展之对接商户端阶段 |
5.3.4 平台发展之再面终端客户端阶段 |
5.4 实施效果初步评估 |
5.4.1 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
5.4.2 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效性分析 |
5.4.3 小微平台商业模式创新风险和防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内涵 |
1.1 虚拟组织持续创新 |
1.2 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 |
2 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形成机理 |
3 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作用机制 |
3.1 能力解构 |
3.2 作用机制 |
4 结语 |
(10)虚拟组织持续创新:内涵、本质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虚拟组织持续创新内涵 |
1.1 虚拟组织 |
1.2 持续创新 |
2 虚拟组织持续创新本质 |
3 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运行机理 |
3.1 构成部件 |
3.1.1 创新动力 |
3.1.2 创新过程 |
3.1.3 学习能力 |
3.1.4 界面管理 |
3.2 运行机理 |
4 结语 |
四、虚拟组织及关键支撑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场论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合作生成机制研究[D]. 于波.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D]. 向卫国.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3]建造成本导向下装配式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协作机制研究[D]. 薛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基于虚拟建设的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控研究[D]. 周晓杰.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5]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协同管理研究[D]. 吴恭钦.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6]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D]. 张杰.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7]移动互联网场景下虚拟组织知识共享方法和系统[D]. 王晋. 浙江大学, 2018(06)
- [8]服装定制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及实现路径研究 ——以好裁缝为例[D]. 范才谦.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9]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作用机制研究[J]. 张保仓,任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08)
- [10]虚拟组织持续创新:内涵、本质与机理[J]. 张保仓,任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