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极地的村民们(论文文献综述)
张瀚尹[1](2021)在《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研究》文中指出
靳舒婷[2](2021)在《《记忆的虚幻》(第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次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的材料选自于作家埃莉莎·加伯特所着的《记忆的虚幻》第一章。《记忆的虚幻》主要收集了一些关于灾难文化和人们观察、讨论世界疾病的文章,这些文章深刻且有预见性。作者埃莉莎·加伯特指出五个全球趋势:即气候变化、动物栖息地的破坏、航空旅行的增加、拥挤、和特大城市以及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这些都会增加大流行病的风险,具有启示性和前瞻性的意义。本篇实践报告分析了源文本的文本类型和语言特点,以及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相应的解决办法。针对翻译难点的分析,译者从词汇和句法两个方面着手。在词汇方面,针对原文中有较强专业性的专有名词,译者采用脚注方法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使目标读者获得正确和全面的理解。碰到一词多义现象时,译者应考虑译文的语境,选择最合适的意思,除了考虑语境因素外,还应考虑汉语的表达习惯。对于代词的翻译,译者应明确英语代词的格和所指的宾语,通过还原法,选择正确的汉语代词形式进行翻译。在句法方面,本次报告分析了定语从句和插入语。在处理定语从句时,译者应根据语境把握主句与定语从句的逻辑意义和关系,可把定语从句翻译成状语从句;此外,当遇到长而复杂的定语从句或先行词有其他修饰语时,译者应将定语从句翻译成并列分句。对于文本中出现的插入语,有些插入语起到提供更多信息或解释的作用,不方便译成一句话,译者采用加词的方法,使句子结构更紧凑;句式重构是译者解决插入语翻译难点所用到的另一个方法,句式重构要求译者分析句子中不同成分之间的语义和逻辑联系,然后用组合或倒装的方法重新排列,以符合汉语的常规表达。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得到了经验,也意识到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一方面,译者使用到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会更好地应用到以后的翻译实践中;另一方面,译者要提高自己的双语能力和翻译水平,为日后翻译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杨兰[3](2021)在《撒不拉滩村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民族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广利[4](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陈斌[5](2021)在《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文中指出盘江流域由南盘江、北盘江及共同交汇而成的红水河和诸支流构成。该水系所覆盖的地理区域,上可经横断山脉承青藏高原,下可凭广西盆地接东南低山丘陵,总体处于云贵高原向东南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高原、盆地、丘陵在山脉与河流的交错分布中有序排列。同时,由于该地域主体部分面向海洋,大气湿度极高,导致境内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苗、布依和汉族作为其主体居民,各民族原有的社会文化,在与世居于此的仡佬族相遇之后,再加上多样性生物特征的作用,不仅促生出新文化形态,为多民族共生传统提供人文多样性资源,而且能将人文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很好地契合起来,以创造盘江流域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自秦朝以来的历代王朝国家,或间接、或直接地对此区域实施治理。明清承接前朝遗产,在此综合实施土司、卫所、州县等制度,旨在强化中央集权统一,为民国和新中国奠定治理秩序框架。社会发展史暨“单线进化论”者认为,这些自上而下的制度,是王朝国家对其实施治理的主要内容,也是盘江流域发展进步的唯一动力。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认为上述社会发展史叙事有失偏颇。一方面,忽略了当地居民多民族共生传统的主体能动性和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另一方面,在斗争哲学视野下,有将边疆地方与王朝国家对立二分的嫌疑。美国政治人类学家斯科特(James C.Scott),采用从边疆看中心的范式,先后推出“弱者的武器”、“佐米亚”(Zomia)等创新概念,彰显东南亚山民文化的主体能动性,以此弥补了社会发展史的缺陷。但他又因为片面强调山民与河谷平原王朝国家的矛盾冲突斗争哲学,忽视了国家大传统与地方小传统的兼容共生机制。事实上,双方除了冲突斗争的消极层面,还有在交往交流和交易博弈中构建共生秩序的积极层面。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在对盘江流域文史和社会沿革机制有整体认知的前提下,考察该流域内各民族自明清以来的社会文化生活实践,一方面,彰显当地居民多民族共生传统的主体能动性和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另一方面,超越斗争哲学和对立二分视野,在凸显多样主体前提下,通过开放博弈、公平传承方式,实现多元一体的社会治理共生秩序。质言之,探求、理解和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体系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机制,乃本文的主要旨趣。为此,本文进而提出三方面创新观察角度。第一,盘江流域是中国大西南山地诸多类型缩影之一。当地居民依托山地文化生态家园和传统资源,相互之间建立起互动互惠交往模式,且在危机时刻能为外来人提供庇护,由此生成多样化民族文化共生机制;第二,元明清以来的中原王朝强化西南山地开发加深统治。这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又因生计资源过度开发而影响到当地可持续发展。面对新的环境压力,山地民族发挥文化多样性社会整合功能,积极地与王朝国家官吏及其代理展开顽强博弈。其实质是山民希望与王朝国家达成新秩序的维权诉求;第三,王朝/国家面对山民的诉求,应是通过双方代理人理性协商推出新制度,形成“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新治理秩序。唯因形格势禁或双方代理人损公肥私,乃至无论羁縻制到土司制、土司制到改土归流及“改卫设县”的制度升级中,都难免出现“反抗镇压+善后安民”的运作机制。但事后看,王朝开发新边疆拓展政治经济利益的诉求,总要通过包容民众维护生态家园、生存环境和社区、生计资源权益的某种自治诉求,才能基于互惠达成长治久安。盘江流域山民与历代王朝/国家的长时段博弈,凸显出如下两方面特征:第一,理论上,盘江流域山民与中原王朝/国家的互动,既非完全的斗争哲学,又非完全的消极顺从。更具体讲,它是界于斯科特(James C.Scott)的“佐米亚逃避”、宋怡明(Michael A.Szonyi)的“积极被统治”与拉铁摩尔(O.Lattimore)的“贮存地对抗”之间的“就地坚守在服从中博弈”。它为各界思考边疆民族与王朝国家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类型样本。第二,实践上,现代国家应对边疆民族基于文化生态家园权益多样性公平传承的博弈诉求,或可借鉴盘江流域互惠双赢的成功经验,致力于边疆民族社区发展与国家治理秩序共建共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关系和主体能动性相互包容意识。本文力图展现盘江流域与王朝国家博弈过程,旨在基于长时段历史经验,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丰富内涵和机制结构,以此揭示中国筑牢现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厚文化资源,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建设提供有普遍价值的社会产品,进而助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秩序建设。但因笔者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缺陷漏洞在所难免,恳请前辈导师侪辈同仁鞭策提携批评指正。
付玉琪[6](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王秀花[7](2020)在《格里塔·加德研究 ——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学者格里塔·加德(Greta Gaard)是当代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和批评的杰出代表,其全球性跨文化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第三世界妇女解放及物种公正、生态女性主义创作与批评等建树,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的发展。学者、环境活动家、同性恋者、素食者及达摩教义修行者等多重身份,铸就了她生态女性主义的显着特点,其跨界拓展的广泛性、公正性及包容性,为世界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文学创作与批评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在大量阅读第一手英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资料分析法、文本细读法、外部与内部研究相结合及跨文化比较等方法,系统地对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进行较为详实的评述、反思及比较,以期为应对当前的环境危机和文化生态危机提供新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对我国的女性文学创作、批评及文学理论建构有所助益。本论文共分五章和结语:第一章讨论二十世纪中后期欧美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从生成论的角度讨论生态女性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分支的发展脉络,追溯谱系,重点陈述后现代主义各流派中生态女性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其男女两性平等、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价值诉求,是后现代主义主潮虚无倾向的积极反拨;第二章讨论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和格里塔·加德的历史登场,重点审视加德的生平和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其涉及到文学、心理学、环境伦理学和社会学等诸多特点进行讨论,发掘加德的生态书写所呈示的思想渊源及文化意义;第三章讨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重点考察加德对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的突出贡献,其对传统伦理观注入“关怀”和“语境”的新鲜血液,将“环境正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及性别平等的价值诉求相统一,立足全球性跨文化视界建设生态女性主义新观念;第四章讨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创作。“非虚构性写作”是一种抒情叙事,带有浓烈的文学性,“杂糅”手法可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加德的诗歌创作也体现了她的生态女性主义理念,值得重视。加德的文学创作与其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遥相呼应,是其有机组成部分;第五章结合加德男女两性平等、保护生态及尊重少数族裔文化的价值观,讨论其对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解,关于小说、儿童环境文学,诗歌及神话传说的评论,以及她对生态女性主义者不重视文学作品的批评,凸显她结合底层文化(草根文化)、儿童环境文学、后殖民女性主义话语等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观所呈示的文学批评特色,强调其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独特贡献。结语部分结合中国大陆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总结加德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和批评的成就,从跨文化比较的视角,强调其交叠性、持续性、包容性及实践性的特色,凸显其现实意义。综上所述,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在性别学、生态学、文学、伦理学、宗教及人与动物的关系等多个领域的交融互补,为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多样性、跨界性及可能性,为强调生态保护、男女平等及尊重多元文化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界,为正在发展中的我国女性文学及批评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参照,为我们思考文学与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特路径,顺应了当代世界文学理论强调实用性及各种学说互存互补的发展趋势,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张宸嘉[8](2020)在《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文中指出可持续生计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和前沿性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来,国际社会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努力,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联合国已经制定了两次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方式是人类经济社会未来的理想发展模式,但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推进却是极端困难的,关键的障碍就是全球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有约20亿人口至今无法解决温饱,脱贫和可持续生计问题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障碍之一。不解决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论文通过迄今最系统的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分析,揭示了国际、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的演变趋势、研究前沿、学科体系、竞争态势、学术影响力差距等。柯西河流域是开展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的典型代表性区域。柯西河流域(Koshi River basin,KRB)是位于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Hindu Kush Himalayas,HKH)地区一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跨越中国、尼泊尔和印度三个国家的跨境流域。而HKH地区是南亚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复杂区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反馈极为敏感。柯西河流域所在区域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非常落后,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特别是地理资源综合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大多数人依赖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加之劳动力素质低,导致解决温饱和生计成为最基本的问题和发展挑战。这样的区域是尼泊尔本国及国际扶贫研究机构关注的焦点,是全球开展生计可持续性问题研究的典型区域。论文对此予以深入分析和阐述。从生计资本评价特别是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和评价入手开展柯西河流域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是流域可持续生计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山地研究中心合作项目,论文以中国及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在对该跨境流域的气候、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经济及生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生计可持续性评价、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及生计政策设计研究,重点以生计资本评价为主要问题,以深入观察和识别制约柯西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本、影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评价了可持续生计国际、国内研究进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生计可持续性、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及对各种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详细分类,从县域尺度、家庭尺度、性别尺度等3个尺度,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生计资本评价,一是整体生计资本的空间格局、结构、生计资本类型特点等,二是关键资本的定义、识别和评价,获得以下结论及认识:(1)流域内整体生计资本水平较差,上游、中下游地区5种生计资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农户生计可持续状况较差;(2)不同家庭生计资本差异明显,尤其是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农户家庭受气候变化影响,生计资本脆弱性较强、生计可持续能力较差,生计可持续能力受其适应能力、气候变化、地域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3)流域内存在明显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不同性别群体的生计可持续性、生计资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4)基于以上三个尺度对五大生计资本的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的集成性评价,定义了“关键生计资本”的概念,并以DEMATEL方法进行关键生计资本识别与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识别出对特定区域、特定研究对象的当前生计资本状况影响力最大、最关键的资本类型。(5)生计资本评价、关键生计资本定义和识别,是生计政策与措施设计的关键科学依据。论文在生计资本评价、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上游、中下游流域所处国家的不同国情,适度分析了国情特点,针对不同生计问题对象尺度,提出了面向县域、家庭和性别的可持续生计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应用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全面量化揭示可持续生计研究发展态势与特点。将可持续生计学科研究与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相结合,基于国内CNKI数据库和国际SCI-E、SSCI数据库,以迄今可持续生计领域研究所有文献为分析对象,通过系统定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展示,全面揭示了国际、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发展态势、前沿方向、合作网络、学术影响力等,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可持续生计的最前沿科学计量学研究成果。对开展该领域研究及把握国际前沿动态有指导意义。(2)构建了柯西河流域生计资本评价框架并进行了量化评价。开展了针对柯西河流域县域、家庭及性别等3个尺度的生计资本评价研究,三个尺度相互比较、相互印证,丰富和深化了跨境流域生计可持续发展理论。(3)拓展了生计资本的有关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关键生计资本概念。论文创新性的定义了“关键生计资本”的概念,而且进行了关键生计资本的定量评价。综合3个维度的分析,进行了关键生计资本及其影响因素的集成性评价,得出了3个维度的生计资本及其影响因素的关键性、重要性排序。另外,文章还基于柯西河流域的传统农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结合对生计资本的定量评价分析,提出了针对三个不同尺度(区域、家庭及性别)的高度具有针对性的生计策略建议。
张佳欣[9](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生态问题成为制约人们生存生活的重大问题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主题之一。实际上,生态问题的出现不单是因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衡,也源于人与自然关系前提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利益关系的失序。因此,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不仅是要重建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人与自然关系,更要重塑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更适宜于人类本质的合理关系。正是以这一科学反思为基础,作为有关生态问题的时代性回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文明为社会发展趋向,一方面注重从伦理层面重构人与自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应然关系,创新发展了适应自然与社会生态发展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又立足于政治法律的高度,将生态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以生态政治和生态法治为出发点,从国家制度体系层面来谋求生态问题的解决。本文以上述视角为着力点,力图通过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渊源的梳理及其形成、发展和升华过程的重新演绎,归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解决生态问题、建构生态文明的讲话,从而提炼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生态哲学内涵,总结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交换和谐、生态政治与法治、生态公正伦理、生态福祉民生的思想本质,概括出这一思想体系中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所规定的应有之义,阐明人类命运生态共同体本质,彰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价值和世界意义。尤其是要在论述过程中阐释生态问题作为涉及人与人关系的问题,也是政治与法治问题,这是治理生态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因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相关政治法律策略的谋划与实施,就从制度化体系意义的高度为当前生态治理成效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思想指引。也正是在这一角度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类共同体理念具有推动全球共生共荣的发展意义。综上所述,本文旨在发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生态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等不同领域的深刻内涵和深刻意蕴,努力提出可兹借鉴的创新性见解,以便在我国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发挥具有启示性的积极作用,并彰显我国生态文明治理的中国模式、中国力量和中国价值。
郭潇敏[10](2020)在《《感动山西》典型人物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提出对于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国新闻舆论观的一个重要部分。典型人物报道在中国从历史上的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和平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时期至今,经历了近80多年的发展历程,受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的影响,在人物报道中所塑造和呈现出来的人物形象也各有不同。从一开始的单一刻板形象到现如今的多元时代特征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与传统媒体的双重转型使得媒体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发生了变化。年度人物的评选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典型人物宣传报道模式,通过对人物的评选,彰显了典型人物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文章通过研究山西晚报所承办的“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梳理《感动山西》从2010年创办至今这10年来的成果,分析活动中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呈现在新时期对时代人物的记录,分析这些年度人物的特点,媒体在人物评选和报道方面是怎样去呈现人物形象的,分析其在报道内容、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对《感动山西》在人物形象建构方面提出建议以及通过《感动山西》这一活动对传统媒体在今后构建典型人物形象的启示。对于《感动山西》典型人物形象建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题的研究来源,介绍当前典型人物形象报道的状况、《感动山西》的发展概况,提出这些典型人物的形象是如何被媒体在“感动山西”这个活动中所建构等一些问题,总结了对于《感动山西》典型人物形象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与研究思路。第二部分,详细梳理和分析了《感动山西》历届年度人物的形象呈现以及特征,总结了这些年度人物整体被媒体表达为哪些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价值等。第三部分,研究了《感动山西》典型人物形象的媒介呈现,分别从平面媒体、立体媒体以及媒介仪式运用这三方面出发,通过纸媒的文本体量特征、新媒体呈现形式的创新、以及媒介仪式的运用特征,整体把握《感动山西》对于典型人物形象建构的主要形式。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选取了感动山西典型人物的报道文本进行研究,分别从报道文本的标题制作、细节运用以及叙事方式深入研究媒体人在具体塑造人物的文本特点,从而使受众更准确地了解典型人物的多元形象。第五部分,基于前期的研究对《感动山西》提出一些建议,同时也以《感动山西》在对典型人物形象建构研究为例,对传统媒体在今后对典型人物宣传方面带来一些启示。
二、地球极地的村民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球极地的村民们(论文提纲范文)
(2)《记忆的虚幻》(第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1.3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2.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2.2.1 Main content and text type of the source text |
2.2.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3.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t Lexical Level |
3.1.1 Translation of proper nouns |
3.1.2 Translation of polysemous words |
3.1.3 Translation of Pronouns |
3.2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 Level |
3.2.1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
3.2.2 Translation of parentheses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METHODS |
4.1 Translation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
4.1.1 Footnote |
4.1.2 Choice of contextual meanings |
4.1.3 Reduction |
4.2 Translation Methods at Syntactic Level |
4.2.1 Translating attributive clauses into coordinate sentences |
4.2.2 Translating attributive clauses into adverbial sentences |
4.2.3 Adding words |
4.2.4 Restructuring the sentence order |
Chapter Five SUMMARY |
5.1 Experi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4)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5)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边疆发展和治理研究前沿探索 |
一、选题定义:边疆发展与治理研究 |
二、理论成果综述 |
(一) 政治人类学 |
(二) 边疆治理研究 |
(三) 贵州特色经验 |
三、本文创新进路 |
四、资料来源概说 |
五、总体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盘江流域人文生态 |
第一节: 区位沿革与居民构成 |
一、内涵四至 |
二、边关通道 |
三、居民层累 |
第二节: 资源耕作与混融秩序 |
一、山水田土资源 |
二、生计耕作结构 |
三、治理秩序混融 |
第二章: 集市、生计与互惠 |
第一节: 集市类别与功能 |
一、形成机理 |
二、集市类别 |
三、集市功能 |
第二节: 族际互惠:青岩案例 |
一、名称及区位 |
二、形成及变迁 |
三、辐射及职能 |
四、物源及去向 |
第三节: 社会互惠:营屯案例 |
一、区位.村名.村史叙事 |
二、集市、物产与社会关系 |
三、为社会而互惠:WXH的生活史 |
第三章: 社会整合绘事后素 |
第一节: 拟血亲拓展村寨圈 |
一、源起与内涵生成 |
二、云顶村案例 |
三、营屯村案例 |
四、鸟王村案例 |
第二节: 结姻亲拓展交际网 |
一、婚姻制度与结构功能 |
二、“坐花园” |
三、“射背牌” |
四、姻亲即社会 |
第三节: “主客-陪客”丧葬礼制 |
一、内涵概说 |
二、传统形式 |
三、现代沿革 |
四、文化逻辑 |
第四章: 维权抗争:卫所制度下的民意表达 |
第一节: 被“再域化”的日常生活 |
一、卫所营建及过程 |
二、“借地设防”以牟利 |
三、被“再域化”的日常生活 |
第二节: 原住民维权抗争类别 |
一、常态抗争 |
二、非常态抗争 |
三、逻辑特征 |
第三节: 天顺石门战事 |
一、事件过程 |
二、社会背景 |
三、边政疏失 |
四、经验教训 |
第五章: 博弈求秩序:流官治理下的民意表达 |
第一节:“改土归流”得失辨析 |
一、土司制属性 |
二、招抚之策 |
三、改土归流 |
第二节 :控告土官 |
一、韦清澜联名控告 |
二、云顶村民联合智斗 |
三、“均衡三角” |
第三节 :抵制胥吏 |
一、村名叙事 |
二、村庄茶产 |
三、胥吏苛征 |
四、案例启示 |
第六章 :观念秩序:民间传说中的共生超越 |
第一节 :背牌图案印章叙事 |
一、背牌型构 |
二、隐序图案 |
三、认同与区分体系 |
第二节 :印章起源传说与衍文 |
一、青山长官司与副长官司 |
二、“倒停王”与“看家虎” |
三、牛作为山民祖先化身 |
四、“牛虎相争” |
结语:内生活力与共生秩序 |
一、盘江流域的发展与治理 |
二、边疆发展与治理研究的主要范式 |
三、盘江流域发展与治理中的共生秩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
(6)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格里塔·加德研究 ——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和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
第一节 二十世纪欧美后现代主义思潮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
第二章 生态女性主义的发展和格里塔·加德的历史登场 |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及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 |
第二节 生态女性主义的杰出代表加德 |
第三章 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
第一节 伦理观和女性主义伦理观 |
第二节 从女性主义伦理观到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 |
第四章 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创作 |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创作实践 |
第二节 《根:家园真相》读解 |
第五章 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 |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
第二节 对文学作品的具体评论 |
结语:比较视域中的加德生态女性主义书写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格里塔·加德生平大事及主要论着年表 |
附录2:格里塔·加德作品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6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3章 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量化评价 |
3.1 可持续生计的内涵与发展演进 |
3.2 国际生计可持续研究进展及文献计量分析 |
3.2.1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数据源 |
3.2.2 数据检索与处理 |
3.2.3 文献特征分析 |
3.2.4 主要研究力量空间分布及其合作关系分析 |
3.2.5 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
3.2.6 主要研究者及其社会网络结构分析 |
3.2.7 研究热点分析 |
3.3 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文献计量分析 |
3.3.1 国内研究进展及阶段分析 |
3.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3.3 发文整体情况分析 |
3.3.4 主要研究力量分析 |
3.3.5 学术影响力分析 |
3.3.6 主要研究主题与热点领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域柯西河流域概述 |
4.1 柯西河流域地理位置 |
4.2 柯西河流域自然地理 |
4.2.1 柯西河流域河流概况 |
4.2.2 柯西河流域地貌概况 |
4.2.3 柯西河流域气候及降水概况 |
4.3 柯西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
4.4 柯西河流域的能源状况 |
4.5 柯西河流域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 |
4.6 柯西河流域居民的主要生计方式及其研究意义 |
第5章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评价及其空间格局研究 |
5.1 县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方法 |
5.1.1 评价数据来源 |
5.1.2 评价指标选取 |
5.1.3 评价测度模型选择 |
5.1.4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差异测度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5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5.2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评价结果 |
5.3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格局特征 |
5.4 农户生计资本聚集特征 |
5.5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柯西河流域家庭生计资本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案例区选择: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 |
6.1.2 数据收集及实地考察 |
6.1.3 指标构建:生计脆弱性指数与可持续生计指数 |
6.1.4 SLI指数及测度方法 |
6.1.5 基于IPCC框架的科学性验证 |
6.2 结论结果及分析 |
6.2.1 Kavre、Sindhuli及Saptari县生计脆弱性分析 |
6.2.2 县域LVI-IPCC得分 |
6.2.3 Kavre、Sindhuli和Saptari县可持续生计指数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柯西河流域不同性别群体生计资本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7.1 尼泊尔的性别不平等状况 |
7.2 性别不平等的测量指标与方法 |
7.2.1 指标体系构建 |
7.2.2 计算方法 |
7.3 性别维度生计资本空间分布特征 |
7.4 基于县域的两性生计资本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7.5 日喀则地区柯西河流域上游不同性别群体生计资本评价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关键生计资本评价研究 |
8.1 关键资本识别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DEMATEL方法 |
8.2 不同分析维度的主要资本及其影响因素判别 |
8.3 DEMATEL方法分析的实现步骤 |
8.4 柯西河流域关键资本及影响因素分析 |
8.4.1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区域视角 |
8.4.2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性别视角 |
8.4.3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家庭视角 |
8.4.4 基于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流域可持续生计策略的建议 |
9.1 流域县域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
9.1.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
9.1.2 面向县域尺度的可持续生计战略 |
9.2 流域家庭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
9.2.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
9.2.2 面向家庭尺度的可持续生计策略 |
9.3 流域性别群体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 |
9.3.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
9.3.2 面向性别尺度的可持续生计措施 |
9.4 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研究主要结论 |
10.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0.3 论文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农户家庭调查问卷 |
附录 2 基于Dematel方法的农户关键资本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一、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二、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生态文明概念界定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 |
一、生态 |
二、生态哲学 |
三、生态文明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源流和哲学基础 |
一、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态哲学智慧 |
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中的生态哲学意蕴 |
三、当代西方主要生态哲学思潮 |
第三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形成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 |
一、梁家河时期的生态意识 |
二、正定时期的生态自然观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
一、福建时期的绿色发展观 |
二、浙江时期的可持续发展观 |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升华 |
一、从生态省到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扩展 |
二、从区域规章到党章国法的制度递进 |
三、从全民参与到自觉行动的主体提升 |
第四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哲学思想内涵 |
一、新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立场 |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思想创新 |
四、对消费主义的反生态性批判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 |
一、生态交换和谐思想 |
二、生态政治与法治思想 |
三、生态公正伦理思想 |
四、生态福祉民生思想 |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
一、经济与生态效益并重 |
二、制度与生态治理并力 |
三、文化与生态公正并举 |
四、社会与生态民生并行 |
第四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
二、推动全球生态共治共赢 |
第五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价值与世界意义 |
第一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价值 |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理论价值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实践价值 |
第二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 |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理论意义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实践意义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感动山西》典型人物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感动山西》典型人物的形象分析 |
1.1 外在形象:人口信息多元化 |
1.1.1 性别形象:均衡化 |
1.1.2 年龄形象:年轻化 |
1.1.3 职业形象:大众化 |
1.1.4 行为表现:多样化 |
1.2 内在形象:内在人格特征系统化 |
1.2.1 《感动山西》典型人物的品质分析 |
1.2.2 《感动山西》典型人物基于内涵特征的角色类型 |
第二章 《感动山西》典型人物形象的媒介呈现形式 |
2.1 平面媒体的呈现 |
2.1.1 报道时间:集中报道 |
2.1.2 报道体裁:以人物通讯为主 |
2.1.3 报道视角:平民化 |
2.1.4 报道版面:开辟特别版面 |
2.1.5 报道主题:体现时代价值 |
2.2 立体媒体的呈现 |
2.2.1 运用多媒体平台,联动作战 |
2.2.2 进行联动报道,延伸报道链 |
2.2.3 媒体议程与受众议程结合 |
2.3 媒介仪式的运用 |
2.3.1 呈现方式情景化 |
2.3.2 新闻表达立体化 |
2.3.3 构筑空间情感化 |
第三章 《感动山西》典型人物形象的文本分析 |
3.1 标题:典型人物形象塑造的主题 |
3.1.1 巧贴热点词汇,彰显人物时代精神 |
3.1.2 切入感人瞬间,点亮人性光辉 |
3.1.3 运用比喻手法,勾勒鲜活形象 |
3.1.4 揉入生活场景,突出人物特征 |
3.2 细节:典型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 |
3.2.1 环境细节增强主题表现力 |
3.2.2 语言细节表现人物个性 |
3.2.3 行为细节呈现人物形象 |
3.3 叙事方式:典型人物形象塑造的根本 |
3.3.1 叙事视角:全知视角 |
3.3.2 叙事结构:多棱结构 |
3.3.3 叙事情景:人物行动与人格塑造的叙事共谋 |
第四章 《感动山西》典型人物形象建构的优化路径及启示 |
4.1 《感动山西》典型人物形象建构的不足之处 |
4.1.1 新媒体平台呈现内容同质化 |
4.1.2 缺少受众参与对话的平台 |
4.2 《感动山西》典型人物的优化路径 |
4.2.1 注重媒介融合形式,追求高品质内容 |
4.2.2 注重营造受众互动的情感对话场 |
4.3 传统媒体对典型人物形象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 |
4.3.1 在人物选择上:倾向多元化 |
4.3.2 在媒介融合形式上:注重技术的运用 |
4.3.3 文本创作上:注重人物纪实写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地球极地的村民们(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研究[D]. 张瀚尹. 江南大学, 2021
- [2]《记忆的虚幻》(第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靳舒婷.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撒不拉滩村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民族志研究[D]. 杨兰. 宁夏大学, 2021
- [4]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
- [5]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D]. 陈斌.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6]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7]格里塔·加德研究 ——论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创作与批评[D]. 王秀花.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8]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D]. 张宸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价值[D]. 张佳欣.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10]《感动山西》典型人物形象建构研究[D]. 郭潇敏. 山西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