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禽类营养与免疫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黄曼曼,麻延峰,侯嘉,石珍珍,田勇,屈元启,李成凤,郑强强,李浙烽,卢立志,李海英[1](2021)在《不同剂型丁酸钠对笼养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型丁酸钠对笼养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8周龄"神丹2号"蛋鸭84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0、1 000、2 000 g/t制粒丁酸钠和250、500、1 000 g/t包膜丁酸钠,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53~56周龄,相比对照组,饲粮中添加250 g/t包膜丁酸钠极显着提高了蛋鸭的产蛋率(P<0.01),显着降低了蛋鸭的料蛋比(P<0.05)。2)相比对照组,饲粮中添加2 000 g/t制粒丁酸钠极显着提高蛋重(P<0.01),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包膜丁酸钠均显着提高蛋重(P<0.05)。3)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和剂型丁酸钠均可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0和500 g/t包膜丁酸钠显着和极显着提高血清IgG(P<0.05)和IgM含量(P<0.01),添加1 000 g/t包膜丁酸钠显着和极显着提高血清IgG(P<0.01)、IgA(P<0.05)和IgM含量(P<0.05),添加2 000 g/t制粒丁酸钠显着和极显着提高血清IgM(P<0.01)和IgA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丁酸钠可改善蛋鸭生产性能,提高蛋品质和免疫水平,且包膜丁酸钠的效果优于制粒丁酸钠。
曾雨佳,朱锐,李德生,徐维国,徐峥,周雨婷,苏玉虹,田玉民[2](2020)在《饲粮蛋氨酸水平对大骨母鸡育成期生长性能及胫骨发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确定大骨鸡育成期饲粮蛋氨酸的最佳水平,将90只16周龄大骨母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低(含蛋氨酸0.25%,简称Met-L组)、中(含蛋氨酸0.34%,简称Met-M组)、高(含蛋氨酸0.42%,简称Met-H组)水平蛋氨酸饲粮,饲粮其他营养水平一致。试验期5周,测定试验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消化道器官比例、免疫器官指数和胫长。结果:17~21周龄时Met-L组平均日增重显着低于Met-M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着低于Met-H组和Met-M组(P<0.05),料重比显着高于Met-H组(P<0.05)。19周龄时Met-M组胸肌率显着高于Met-H组和Met-L组(P<0.05),Met-L组腹脂率显着高于Met-H组(P<0.05);21周龄时Met-M组腿肌率显着低于Met-H组(P<0.05)。19周龄时Met-M组肌胃比例显着高于Met-H组(P<0.05);21周龄时Met-L组肌胃比例极显着高于Met-H组(P<0.01),腺胃比例显着高于Met-H组(P<0.05)。21周龄时Met-M组胸腺指数显着显着高于Met-L组(P<0.05)。21周龄时Met-L组胫骨长度显着高于Met-M组(P<0.05)。试验表明,适当提高饲粮蛋氨酸水平有利于改善大骨母鸡育成期生长性能,但不利于消化道和胫骨发育。
熊子标[3](2020)在《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生产性能、消化生理和机体免疫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酵母培养物具有促进畜禽生长发育、调节肠道发育、改善肉品质等功能,目前,关于酵母培养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猪、牛、鸡、鸭和水产等动物,在鹅上的研究较少。然而,我国却是世界养鹅大国,鹅养殖量和种质资源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因此,本试验以四川白鹅为研究对象,探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生产性能、消化生理和机体免疫的影响,以期寻找到最适宜的添加量,为酵母培养物在鹅业生产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采用单因素试验,选取300只1日龄体况健康,体重相近(95.57±2.42g)的四川白鹅,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鹅,公母各半,试验期70天,分别为:0%组(基础日粮,即对照组)、0.5%组(基础日粮+0.5%酵母培养物)、1%组(基础日粮+1%酵母培养物)、2%组(基础日粮+2%酵母培养物)、4%组(基础日粮+4%酵母培养物)。本试验结果如下:日粮添加酵母培养物的经济效益分析。在四川白鹅日粮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总收益,但以对照组为收益率的基准点(0)时,发现仅有0.5%组和2%组的收益率大于1,其中以2%的收益率最大,为5.6;边际成本和边际产量曲线在1%-2.5%添加水平之间出现两个交点,其中以靠近2%组的交点高于靠近1%组的点;在敏感系数值中,仅有2%组的敏感系数大于1,为3.43。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生产性能的影响。酵母培养物可显着提高四川白鹅的平均日增重、龙骨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0.5%组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处理组(P<0.05);2%组的胸肌率、尿酸、甘油三酯、肌酸激酶和生长激素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处理组(P<0.05),而料重比和腹脂率则显着低于其他三个处理组(P<0.05)。4%组的体斜长和颈长显着长于其他三个处理组(P<0.05)。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抗氧化酶和肉品质的影响。酵母培养物对不同组织和部位中的抗氧化酶活性或含量影响结果不一致。在胸肌中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以2%组的含量最高(P<0.05),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以1%组的含量最高(P<0.05),丙二醛以对照组含量最高(P<0.05);肝脏中,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以1%组的含量最高,但与2%组和4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过氧化氢酶以2%组的含量最高(P<0.05),谷胱甘肽还原酶以4%组含量最高(P<0.05),丙二醛以对照组含量最高(P<0.05);在血清中,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以2%组含量最高(P<0.05),丙二醛以对照组含量最高(P<0.05)。日粮添加酵母培养物可显着降低蒸煮损失率、滴水损失率和剪切力(P<0.05),显着提高色调值(P<0.05);2%组的粗脂肪含量和色度值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处理组(P<0.05),而肌纤维面积和直径显着低于其他三个处理组(P<0.05)。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消化生理的影响。酵母酵母培养物可显着提高CP的利用率,胰腺中胰蛋白酶活性(P<0.05),显着降低肝脏指数和肌胃指数(P<0.05);2%组的胰腺指数、腺胃指数、空肠重、胃蛋白酶活性、十二指肠中的脂肪酶、淀粉酶活性、空肠和十二指肠中的绒毛高度、黏膜厚度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处理组(P<0.05)。4%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长度显着长于其他处理组(P<0.05),回肠中的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处理组(P<0.05)。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机体免疫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0.5%组的脾脏指数和IgG含量显着降低(P<0.05),C4、IL-2和溶菌酶的含量显着增高(P<0.05);1%组的IgM、C3和溶菌酶的含量显着增高(P<0.05);2%组的法式囊指数、IgM、C4、IL-2和溶菌酶的含量显着增高(P<0.05);4%组的胸腺指数显着降低(P<0.05),C3含量显着增高(P<0.05)。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日粮添加0.5%、1%和2%水平的酵母培养物可提高养鹅收益率,2%添加水平是养鹅利润的敏感系数和生产边际效益点。酵母培养物可提高四川白鹅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机体免疫能力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改善血清生化指标、肉品质嫩度、促进消化器官生长和肠道发育。其中以2%添加水平的平均日增重、血清生长激素含量、胸肌率、消化酶活性、IgM、C3、C4、IL-2和溶菌酶含量最高,料重比和腹脂率最低。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四川白鹅日粮中酵母培养物的推荐添加量为2%。
杨怀铭[4](2019)在《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黄曲霉毒素肝损伤鹌鹑保护及对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因此,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况日益受到人们的注重。鹌鹑具有生长快、产蛋多且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特种家禽,它也是研究禽类营养生理的理想实验动物。然而,实际生产中,鹌鹑的黄曲霉毒素中毒病例十分常见。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将实验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体外抑菌实验,保存备用的曲霉菌菌株接种在制备好的孢子悬液重,涂布于PDA平板上,28℃恒温培养48 h,观察牛津杯周围是否有抑菌圈,并用十字测量法测定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对金葛解毒口服液为中度敏感。通过96孔法来探究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黄曲霉素体外抑菌的浓度,结果表明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黄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9.53g/L,最小杀菌浓度为156.25g/L。二分为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黄曲霉毒素B1导致鹌鹑急性肝损伤的预防效果研究。实验选取60日龄产蛋鹌鹑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试验前空白组灌生理盐水8 m L/kg,模型组灌生理盐水8 m L/kg,预防组金葛解毒口服液按照8 m L/kg灌胃连续14 d后,模型组和预防组按照100μg/kg灌服黄曲霉素B1造模。24 h后,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学清生化指标,并处死鹌鹑,取出肝脏观察形态变化并进行病理切片,在光镜下进行进一步观察。镜下,空白组样品无明显病理变化。模型组肝窦狭窄;肝细胞弥漫性空泡变性,肝细胞体积显着肿大、胞浆内见有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空泡和不规则小空泡;少量肝细胞坏死溶解,细胞核浓缩、深染蓝色。预防组样品无明显病理变化。本实验结果表明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鹌鹑黄曲霉毒素B1导致鹌鹑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三分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验选取400只60日龄产蛋鹌鹑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物组,用药组(高、中、低剂量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各组饲喂基本日粮,同时在阳性药物组饮水中添加0.4%的锦心口服液,用药高、中、低剂量组饮水中添加0.2%、0.4%、0.8%的金葛解毒口服液,试验为期4周。记录每天采食、饮水和产蛋情况,试验结束时,检测蛋品质并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金葛解毒口服液在产蛋性能上提高了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提升了产蛋性能。在蛋品质方面,具有提高蛋黄颜色、蛋黄重、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白高和蛋形指数的作用,维持蛋哈氏单位于正常值之间,提高了蛋品质。金葛解毒口服液还能通过降低机体GOT、GPT以及TC的含量达到保肝的作用,增加机体SOD含量,降低机体MDA水平来达到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以维持机体健康。
寇莎莎[5](2019)在《丁酸钠促进仔猪生长的调控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丁酸钠,以筛选最佳添加量,从而促进仔猪生长,减少仔猪腹泻;在确定丁酸钠最适添加水平的基础上,以仔猪新鲜粪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方法从粪样菌群区系和小分子代谢水平来阐释丁酸钠对仔猪的促生长作用机理。方法:本论文包括三个试验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如下:试验一:不同添加水平丁酸钠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选取240头健康的21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按照窝别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5组,即Ⅰ、Ⅱ、Ⅲ、Ⅳ、Ⅴ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添加0.01%的抗生素,Ⅲ、Ⅳ、Ⅴ组分别添加0.1%、0.2%、0.3%的丁酸钠,试验期为28天。试验开始时及第1,2,3,4周对各组断奶仔猪空腹称重,计算试验期间仔猪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并观察仔猪腹泻情况,计算各组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确定丁酸钠的最适添加量。试验二:丁酸钠对仔猪日粮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饲养最后3天,分别按照重复收集仔猪粪便,测定NC组(Ⅰ组)、PC组(Ⅱ组)、SB组(Ⅳ组)日粮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时,每组选择接近该组平均体重的6头仔猪,用真空普通生化采血管在前腔静脉进行空腹采血,测定NC、PC、SB组血液中葡萄糖、白蛋白、总蛋白等相关血液生化指标。试验三:丁酸钠对仔猪粪样菌群区系和代谢产物的影响。饲喂结束后,每组选择接近该组平均体重的6头仔猪,在仔猪排粪时即刻用无菌容器采集粪便,基于16 S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代谢组学方法,分析NC、PC、SB组粪样菌群区系的多样性和小分子代谢产物的代谢途径。结果:试验一: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丁酸钠,与Ⅰ组相比,Ⅳ、Ⅴ组第1、2、3周及全期的ADG显着提高(P<0.05),第4周的ADG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Ⅲ、Ⅳ、Ⅴ组第2、3周及全期的ADFI显着提高(P<0.05),第1、4周的ADFI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Ⅱ、Ⅲ、Ⅳ、Ⅴ组第2、3、4周及全期的F/G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Ⅱ、Ⅲ组第1周F/G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Ⅳ、Ⅴ组第1周F/G显着降低(P<0.05);Ⅱ、Ⅲ、Ⅳ组腹泻率和腹泻指数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Ⅴ组腹泻率显着提高(P<0.05),腹泻指数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试验二: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丁酸钠,与NC组相比,SB组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着提高(P<0.05);SB组葡萄糖、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钙含量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甘油三酯、磷含量显着提高(P<0.05)。试验三: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丁酸钠,与NC组相比,SB组仔猪粪样菌群区系的Alpha多样性指数sobs、chao、ace、shannon增加,独有的OTU数明显提高,属水平上仔猪粪样菌群的微生物组成相同,但所占比例有所变化,Prevotella9和Lactobacillus为优势菌属,且SB组Lactobacillus比例最高;仔猪粪样代谢产物可引起仔猪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等氨基酸代谢水平的改变;磷脂酰肌醇磷酸盐、磷脂生物合成、肌醇等脂类代谢水平的改变。结论:丁酸钠在仔猪日粮中的最适添加量为0.2%。日粮中添加0.2%的丁酸钠可增加仔猪粪样菌群区系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及Lactobacillus的比例;增加仔猪粪样代谢产物的数量,改变氨基酸和脂类代谢的途径;进而改善仔猪的健康状况,促进仔猪生长。
鞠耿越[6](2019)在《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仔鹅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和组织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硒是硒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在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抗氧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硒被公认为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目前饲料中普遍使用的硒源为亚硒酸钠,其存在吸收率低、过氧化作用及潜在的污染等问题,而有机硒生物活性及利用率高,且不会产生过氧化物,因而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29~70日龄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胫骨生长、肉品质、抗氧化指标和VE含量以及组织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为有机硒在肉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28日龄江南白鹅公鹅30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采用2硒源(有机硒和无机硒)×3硒水平(0.20、0.30、0.40mg/kg)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A、B、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0.30、0.40 mg/kg的硒代蛋氨酸(SM,以硒计),D、E、F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0.30、0.40mg/kg的亚硒酸钠(SS,以硒计)。试验期42d。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仔鹅生长性能和胫骨发育的影响:(1)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29~70日龄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器官指数无显着影响(P>0.05),且无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2)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仔鹅血清蛋白和白球比无显着影响(P>0.05);SM处理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浓度显着高于SS处理,SM处理鹅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胺基转移酶(GGT)浓度及AST/ALT极显着低于SS处理(P<0.01)。(3)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血清钙(Ca)、磷(P)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不同硒源对胫骨灰分和磷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SM处理鹅的胫骨钙含量和胫骨强度显着高于SS处理(P<0.05)。2.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仔鹅抗氧化性能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1)SS处理鹅的胸肌失水率极显着高于SM处理(P<0.01),SM处理鹅的胸肌pH24h显着高于SS处理(P<0.05);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鹅胸肌剪切力、pH24h、pH45mim以及肉色值无显着影响(P>0.05)。(2)SM处理鹅的肝脏和血浆GSH-Px、CAT、SOD活性和T-AOC显着高于SS处理(P<0.05),肝脏和血浆MDA含量极显着低于SS处理(P<0.01);不同硒水平对肝脏和血浆GSH-Px、SOD活性、T-AOC和MDA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但血浆CAT活性随硒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显着升高(P<0.05);硒源和硒水平之间的互作对肝脏和血浆抗氧化指标无显着影响(P>0.05)。(3)SM处理鹅的胸肌VE含量极显着高于SS处理(P<0.01),且胸肌VE含量随硒添加水平的提高而升高,但0.30 mg/kg处理组与0.40 mg/kg处理组的VE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4)SM处理鹅的肝脏、肌肉和胫骨的硒沉积极显着高于SS处理(P<0.01);SM处理鹅的肝脏和肌肉硒沉积随硒添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且差异极显着(P<0.01),但硒水平对SS处理鹅的肌肉和胫骨中的硒沉积影响不显着(P>0.05)。SM处理鹅的肝脏和肌肉中的铜含量极显着低于SS处理(P<0.01),不同硒源对胫骨铜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不同硒水平对肝脏和肌肉铜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不同硒水平对胫骨铜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着(P<0.01)。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肝脏、胸肌和胫骨锌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但SM处理鹅的腿肌锌含量显着高于SS处理(P<0.05)。SM处理鹅的肝脏铁含量显着高于SS处理(P<0.05),不同硒源对胫骨铁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不同硒水平对肝脏和胫骨铁含量无显着影响,且硒源和硒水平之间无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综上分析,硒添加水平在0.20~0.40 mg/kg时,有机硒在提高仔鹅生长性能方面虽没有显着作用,但在促进胫骨生长、减少对肝脏的损伤、提高机体抗氧化性能、改善肉品质以及维持微量元素平衡等方面具有显着效果,且添加0.20 mg/kg的有机硒即可达到添加0.30~0.40 mg/kg无机硒的效果,因此在鹅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可以考虑用低剂量的有机硒代替无机硒。
李园园[7](2018)在《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研究饲粮中添喂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肠道发育、肠道菌群及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动物选取1日龄的良凤花肉鸡375只,设计分组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阴性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饲喂添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5 g/kg、2 g/kg和2.5 g/kg复合肠道保护剂,试验期为75 d。本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整个试验期,试验III组极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试验I、II组料重比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在屠宰性能、肉品质方面,各组之间均差异不显着(P>0.05);在免疫器官指数方面,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试验III组脾脏指数显着提高50.00%(P<0.05);在肠道形态方面,试验III组十二指肠V/C值极显着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试验II组空肠V/C值显着高于阴性、阳性对照组(P<0.05);试验III组回肠V/C值显着高于阴性和阳性对照组(P<0.05);在肠道菌群方面,试验III组乳酸杆菌数均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P<0.05),试验III组大肠杆菌数和沙门氏菌数均极显着低于阳性、阴性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P<0.01);在消化代谢方面,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极显着提高良凤花肉鸡对饲粮中粗脂肪和磷的消化率(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可极显着提高粗蛋白质的消化率(P<0.01),显着提高粗脂肪和磷的消化率(P<0.05),改善钙和磷的保留率。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在良凤花肉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肠道保护剂,均可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促进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升饲料转化效率,提高生长性能。综合考虑,复合肠道保护剂可以替代抗生素,添加2.5 g/kg复合肠道保护剂效果较好。
董丽娜[8](2018)在《含Cec 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生长、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含抗菌肽Cec Md、3cs和3js的酵母工程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不同生长阶段肉仔鸡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代谢率、屠宰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400只1日龄健康的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试验设置2个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3个试验组:Cec Md组、3cs组和3js组。试验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有20只鸡(雌雄参半)。空白对照组常规饮水,抗生素组在饮水中添加50 mg/d的泰乐菌素,抗菌肽试验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8 mg/L含Cec Md、3cs和3js酵母工程菌。试验周期为肉仔鸡的16周龄,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每周测定肉仔鸡的体重和日采食量。分别在3周龄和6周龄进行代谢试验,检测其营养物质代谢率。按周龄进行屠宰试验,采血清,收集食糜。研究肉仔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变化规律、血清生化指标、肠道微生物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三种抗菌肽Cec Md、3cs和3js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抗菌肽在肉鸡生产上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含Cec Md和3js的酵母工程菌显着提高了肉仔鸡3wk日增重,且较空白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12%和8.72%(P<0.05),含Cec Md和3cs的酵母工程菌提高了3wk日采食量,且较对照组分别提高7.59%和8.23%(P<0.05)。含Cec Md、3cs和3js的酵母工程菌显着提高了6wk日增重和日采食量(P<0.05),降低了料重比(P<0.05)。含3cs的酵母工程菌提高了3wk ADF和6 wk的CP的代谢率(P<0.05),含Cec Md酵母工程菌显着提高了6wk CP代谢率(P<0.05)。(2)含3cs的酵母工程菌提高了肉仔鸡3wk时屠体重、半净膛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6wk的全净膛率(P<0.05),且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74%、18.57%、11.94%、10.04%和3.30%,Cec Md、3cs和3js可提高3wk时肉仔鸡的胸肌重和腿肌重、6wk时肉仔鸡的半净膛率(P<0.05),Cec Md和3cs也提高3wk时鸡全净膛重(P<0.05),Cec Md提高6wk时鸡屠体重、胸肌重、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屠体率和胸肌率(P<0.05),含3js的酵母工程菌也提高了6wk时鸡的胸肌重、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P<0.05)。(3)含3js的酵母工程菌显着提高了2wk时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含Cec Md和3cs可提高了2wk时鸡血清白蛋白含量、降低1、3和4wk时鸡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P<0.05)。采食Cec Md和3js的酵母工程菌可降低1、2、4、5和6wk时鸡的血清尿素氮含量,并且3cs组2wk时尿素氮含量也是下降的(P<0.05),2wk时Cec Md组、3cs组和3js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显着降低(P<0.05),5wk时Cec Md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也显着降低(P<0.05)。(4)含Cec Md的酵母工程菌显着降低了1、4和5wk大肠杆菌以及2至6wk沙门氏菌数量(P<0.05),3cs降低了3和5wk的大肠杆菌以及2至6wk沙门氏菌数量(P<0.05),3js降低了3wk大肠杆菌以及2至4wk沙门氏菌数量(P<0.05)。Cec Md的酵母工程菌显着增加了4至6wk乳酸杆菌以及2、3、5和6wk双歧杆菌数量(P<0.05),3cs增加了5wk乳酸杆菌以及5和6wk双歧杆菌数量(P<0.05),3js增加了5wk乳酸杆菌以及3至6wk双歧杆菌数量(P<0.05)。(5)含Cec Md酵母工程菌显着提高了3至6wk的胸腺指数、1至6wk脾脏指数以及3至6wk法氏囊指数(P<0.05),3cs提高了3和5wk的胸腺指数、第2至6wk脾脏指数以及4至6wk法氏囊指数(P<0.05),3js提高了2、5和6wk的胸腺指数以及4至6wk脾脏指数(P<0.05)。Cec Md提高了3和5wk的IgA含量、3wk的IgG含量以及4和5wk的IgE含量(P<0.05),3cs和3js提高了6wk的IgA含量(P<0.05),3js提高了3wk的IgG含量以及1wk的IgM含量(P<0.05)。综上所述,含Cec Md、3cs和3js的酵母工程菌提高了不同生长阶段内肉仔鸡的日增重、日采食量、降低了料重比,提高了肉仔鸡的屠宰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降低了肉仔鸡血液中BUN和ALT的含量并且抑制了肉仔鸡肠道内有害菌群的生长进而促进了有益菌群的增值,但对肉仔鸡营养物质代谢率、血液中TP、Alb、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小。
赵鹤青[9](2018)在《巨菌草饲料对七彩山鸡生长指标及脂肪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验选取1周龄健康的七彩山鸡(母)200只,随机分为5个组,在延安大学实验基地饲养16周。五组饲料的巨菌草添加量分别为0%、4%、8%、12%、16%,试验期间自由饮水,饲料每天按时按量添加。饲养实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12只七彩山鸡,禁食12小时后称重,颈动脉放血致死,迅速取出需要的组织材料,通过石蜡切片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实验得出巨菌草饲料对七彩山鸡生长指标和脂肪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巨菌草饲料的配置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一巨菌草饲料对七彩山鸡生长指标的影响(1)生长性能:巨菌草饲料对七彩山鸡日增重和平均体重影响显着,对平均体重和料重比影响不显着。(2)生理生化测定:生理测定:巨菌草饲料对七彩山鸡白细胞数、红细胞比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的影响显着,对七彩山鸡红细胞数和平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影响不显着。生化测定:巨菌草饲料对七彩山鸡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显着,对葡萄糖的影响不显着。(3)免疫器官测定:巨菌草饲料对七彩山鸡脾脏和胸腺组织影响显着,对法氏囊、肾脏和肝脏组织影响不显着。(4)肠绒毛测定:通过对七彩山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制作石蜡切片发现,巨菌草饲料对七彩山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影响均显着;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宽度影响均不显着;对十二指肠、空肠绒毛隐窝深度影响显着,但对回肠绒毛隐窝深度影响不显着。试验二巨菌草饲料对七彩山鸡A-FABP、H-FABP、LPL及CAST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动物同实验一,运用RT-PCR方法研究不同巨菌草饲料对H-FABP、A-FABP、LPL及CAST基因在不同肌肉组织中表达的研究。结果如下:实验发现A-FABP、H-FABP、LPL及CAST基因在七彩山鸡心肌、胃肌、胸肌和腿肌均有表达。A-FABP基因,饲喂8%巨菌草饲料时在心肌、胃肌和胸肌组织中表达量最高,饲喂12%巨菌草饲料时在腿肌组织中表达量最高,但在胸肌组织中升高显着;H-FABP基因,饲喂8%巨菌草饲料时在胃肌和胸肌组织中表达最量高,饲喂12%巨菌草饲料时在心肌和腿肌组织表达量最高,但在心肌、胃肌和腿肌组织中升高显着;LPL基因,饲喂8%巨菌草饲料时在心肌和腿肌组织中表达最量高,饲喂12%巨菌草饲料时在胃肌和胸肌组织表达量最高,但在胃肌和胸肌组织中升高显着;CAST基因,饲喂8%巨菌草饲料时在胃肌组织中表达最量高,饲喂12%巨菌草饲料时在心肌、胸肌和腿肌组织表达量最高,但在心肌、胃肌和腿肌组织中升高显着。
李世钊,刘哲,杨会兴,黄茗鑫,于正强,吴邦元,赖为民[10](2018)在《牛脾转移因子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为探究转移因子(TF)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将120只1日龄健康科宝-500雄性雏鸡随机分为6组(对照、TFⅠ、TFⅡ、TFⅢ、TFⅣ、TFⅤ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雏鸡。在7日龄时,对照组和TF组雏鸡均接种新城疫疫苗,TF组另注射不同体积的2 mg·m L-1TF提取液,试验周期为22 d。结果表明,TF组雏鸡采食量、体增重和料肉比均优于对照组;TFⅤ组胸腺和法氏囊脏器指数均显着升高(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TF组雏鸡中枢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排列紧密,且脾脏各组间未见差异性;TF可显着或极显着升高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同时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7日龄时,注射0.40.6 mg·只-1剂量的TF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雏鸡的生长性能,促进免疫器官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功能。本研究为TF在兽医临床及动物养殖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二、禽类营养与免疫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禽类营养与免疫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剂型丁酸钠对笼养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饲养管理 |
1.4 检测指标与方法 |
1.4.1 生产性能 |
1.4.2 蛋品质 |
1.4.3 血清免疫指标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剂型丁酸钠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不同剂型丁酸钠对蛋鸭蛋品质的影响 |
2.3 不同剂型丁酸钠对蛋鸭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剂型丁酸钠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不同剂型丁酸钠对蛋鸭蛋品质的影响 |
3.3 不同剂型丁酸钠对蛋鸭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4 结论 |
(2)饲粮蛋氨酸水平对大骨母鸡育成期生长性能及胫骨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检测指标及方法 |
1.3 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大骨母鸡育成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对大骨母鸡育成期屠宰性能的影响 |
2.3 对大骨母鸡育成期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
2.4 对大骨母鸡育成期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
2.5 对大骨母鸡育成期胫骨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大骨母鸡育成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大骨母鸡育成期屠宰性能的影响 |
3.3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大骨母鸡育成期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
3.4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大骨母鸡育成期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
3.5 饲粮蛋氨酸水平对大骨母鸡育成期胫骨生长的影响 |
(3)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生产性能、消化生理和机体免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酵母培养物 |
1.1.1 酵母培养物的概念 |
1.1.2 酵母培养物的成分 |
1.1.3 酵母培养物作用机理 |
1.1.4 酵母培养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1.2 鹅业发展概况 |
1.2.1 世界鹅养殖现状 |
1.2.2 我国鹅养殖现状 |
1.2.3 四川白鹅养殖现状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日粮添加酵母培养物的经济效益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及试验日粮 |
3.1.2 饲养管理 |
3.1.3 经济效益指标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酵母培养物的部分预算分析 |
3.2.2 酵母培养物的边际效益分析及其敏感系数 |
3.3 讨论 |
3.3.1 酵母培养物的部分预算分析 |
3.3.2 酵母培养物的边际效益分析及其敏感系数 |
3.4 小结 |
第4章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生产性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及试验日粮 |
4.1.2 饲养管理 |
4.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2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血清生化的影响 |
4.2.3 酵母培养物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2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3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抗氧化酶和肉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及试验日粮 |
5.1.2 饲养管理 |
5.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5.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5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抗氧化酶的影响 |
5.2.2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肉品质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抗氧化酶的影响 |
5.3.2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肉品质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消化生理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及试验日粮 |
6.1.2 饲养管理 |
6.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6.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6.1.5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 |
6.2.2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消化器官的影响 |
6.2.3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消化酶的影响 |
6.2.4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肠道形态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
6.3.2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消化器官的影响 |
6.3.3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消化酶的影响 |
6.3.4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肠道形态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7章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机体免疫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设计及试验日粮 |
7.1.2 饲养管理 |
7.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
7.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7.1.5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免疫器官的影响 |
7.2.2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免疫因子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免疫器官的影响 |
7.3.2 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免疫因子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黄曲霉毒素肝损伤鹌鹑保护及对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一览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黄曲霉毒素的研究现状 |
1.1 黄曲霉毒素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 |
1.2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效应机制 |
1.3 黄曲霉毒素的代谢 |
1.4 黄曲霉毒素对养殖业的影响 |
1.4.1 抑制生长发育 |
1.4.2 损害繁殖性能 |
1.4.3 降低免疫力 |
1.4.4 损害内脏器官 |
1.5 中药对黄曲霉毒素的防治现状 |
1.6 金葛解毒口服液的药理作用 |
1.6.1 金银花 |
1.6.2 葛根 |
1.6.3 甘草 |
1.7 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二章 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黄曲霉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1.2 试验菌种 |
1.3 方法 |
1.3.1 试验用品的灭菌处理 |
1.3.2 细菌的活化及菌悬液的配制 |
1.3.3 抑菌活性试验 |
1.3.4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1.3.5 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抑菌活性试验 |
2.2 最小抑菌浓度 |
2.3 最小杀菌浓度 |
3 讨论 |
3.1 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黄曲霉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
4 结论 |
第三章 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黄曲霉毒素 B1 致鹌鹑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1.2 试验设计与动物分组 |
1.3 饲养管理 |
1.4 一般临床观察 |
1.5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1.6 脏器指数的测定及形态学观察 |
1.7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8 组织病理切片 |
1.9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表现 |
2.2 肝脏形态学情况 |
2.3 血清抗氧化指标 |
2.4 血清肝功能指标 |
2.5 肝脏病理组织切片 |
3 讨论 |
3.1 临床表现 |
3.2 肝脏形态学情况 |
3.3 血清抗氧化指标 |
3.4 血清肝功能指标 |
3.5 肝脏病理变化 |
4 小结 |
第四章 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鹌鹑的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的影响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1.2 试验设计与动物分组 |
1.3 饲养管理 |
1.4 一般临床观察 |
1.5 产蛋性能测定 |
1.6 蛋品质测定 |
1.7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临床观察 |
2.2 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 |
2.3 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鹌鹑蛋品质的影响 |
2.4 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鹌鹑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 |
3.2 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鹌鹑蛋品质的影响 |
3.3 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鹌鹑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丁酸钠促进仔猪生长的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丁酸钠概述 |
2.2 丁酸钠的生物学功能 |
2.3 丁酸钠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不同添加水平丁酸钠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动物及日粮 |
1.1.2 试验设计 |
1.1.3 饲养管理 |
1.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1.5 数据分析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不同水平丁酸钠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
1.2.2 不同水平丁酸钠对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 |
1.2.3 不同水平丁酸钠对断奶仔猪料重比的影响 |
1.2.4 不同水平丁酸钠对断奶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的影响 |
1.3 讨论 |
1.3.1 不同水平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1.3.2 不同水平丁酸钠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 |
1.4 小结 |
试验二 丁酸钠对仔猪日粮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动物及日粮 |
1.1.2 试验设计 |
1.1.3 饲养管理 |
1.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1.5 数据分析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丁酸钠对仔猪日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1.2.2 丁酸钠对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1.3 讨论 |
1.3.1 丁酸钠对仔猪日粮表观消化代谢的影响 |
1.3.2 丁酸钠对仔猪生化指标的影响 |
1.4 小结 |
试验三 丁酸钠对仔猪粪样菌群区系和代谢产物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动物及日粮 |
1.1.2 试验设计 |
1.1.3 饲养管理 |
1.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1.5 数据分析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丁酸钠对仔猪粪样菌群区系的影响 |
1.2.2 丁酸钠对仔猪粪样代谢产物的影响 |
1.3 讨论 |
1.3.1 丁酸钠对仔猪粪样菌群区系的影响 |
1.3.2 丁酸钠对仔猪粪样代谢产物的影响 |
1.4 小结 |
第三章 结论 |
第四章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
(6)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仔鹅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和组织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硒的概况 |
1.1 硒的发现 |
1.2 硒的存在形式 |
1.3 硒的吸收代谢途径 |
1.4 硒的生物学功能 |
1.4.1 促生长作用 |
1.4.2 抗氧化作用 |
1.4.3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1.4.4 影响动物繁殖性能 |
1.4.5 影响微量元素利用率 |
1.5 硒缺乏与硒中毒 |
2 硒源的研究现状 |
2.1 硒源在家畜上的研究进展 |
2.2 硒源在家禽上的研究进展 |
3 江南白鹅的概况 |
3.1 江南白鹅的品种来源 |
3.2 江南白鹅的品种特点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仔鹅生长性能和胫骨发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1.5 饲养管理 |
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
2.3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器官指数的影响 |
2.4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5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胫骨发育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屠宰性能的影响 |
3.3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器官指数的影响 |
3.4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胫骨发育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抗氧化性能以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1.5 饲养管理 |
1.6 指标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70日龄仔鹅肉品质的影响 |
2.2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3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胸肌VE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组织微量元素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70日龄仔鹅肉品质的影响 |
3.2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3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胸肌VE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硒源和硒添加水平对仔鹅组织微量元素的影响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和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抗生素的研究现状 |
1.2 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现状 |
1.2.1 酶制剂 |
1.2.2 益生菌 |
1.2.3 酸化剂 |
1.2.4 中草药添加剂 |
1.2.5 植物提取物 |
1.2.6 抗应激类维生素 |
1.3 家禽的微生态系统 |
1.3.1 家禽肠道的微生态系统 |
1.3.2 家禽肠道微生物 |
1.3.3 肠道菌群及其对宿主的作用 |
1.3.4 肠道形态与结构 |
1.4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2.2 材料 |
2.3 试验动物及设计 |
2.4 试验动物管理 |
2.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5.1 生长性能 |
2.5.2 屠宰性能指标 |
2.5.3 肉品质的测定 |
2.5.4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
2.5.5 肠道指标 |
2.5.6 肠道形态 |
2.5.7 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测定 |
2.5.8 养分代谢的测定 |
2.6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3.3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
3.4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3.5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肠道发育的影响 |
3.6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
3.7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
3.8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营养物质消化量的影响 |
3.9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3.10 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钙磷代谢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4.3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
4.4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4.5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肠道发育及形态的影响 |
4.6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
4.7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营养物质消化率(消化量)的影响 |
4.8 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钙、磷代谢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含Cec 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生长、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
1.2.1 抗菌肽的发现 |
1.2.2 抗菌肽的分类 |
1.2.3 抗菌肽的分子结构特点 |
1.2.4 抗菌肽的生物学活性及作用机制 |
1.2.5 抗菌肽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
1.3 毕赤酵母工程菌的研究进展 |
1.3.1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简介 |
1.3.2 毕赤酵母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 |
1.3.3 毕赤酵母表达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含Cec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天蚕素类抗菌肽产品 |
2.1.2 试验动物 |
2.1.3 试验设计 |
2.1.4 试验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
2.1.5 饲养管理 |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1 生长性能的测定 |
2.2.2 营养物质代谢率的测定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含Cec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含Cec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含Cec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天蚕素类抗菌肽产品 |
3.1.2 试验动物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试验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
3.1.5 饲养管理 |
3.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2.1 屠宰重的测定 |
3.2.2 屠宰率的测定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含Cec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屠宰重的影响 |
3.3.2 含Cec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屠宰率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含Cec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天蚕素类抗菌肽产品 |
4.1.2 试验动物 |
4.1.3 试验设计 |
4.1.4 试验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
4.1.5 饲养管理 |
4.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2.1 血样的采集 |
4.2.2 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含Cec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影响 |
4.3.2 含Cec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血清尿素氮和谷丙转氨酶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含Cec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菌群数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天蚕素类抗菌肽产品 |
5.1.2 试验动物 |
5.1.3 试验设计 |
5.1.4 试验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
5.1.5 饲养管理 |
5.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剂配置 |
5.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5.2.4 测定过程 |
5.2.5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含Cec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肠道有害菌群数量的影响 |
5.3.2 含Cec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肠道有益菌群数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含Cec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天蚕素类抗菌肽产品 |
6.1.2 试验动物 |
6.1.3 试验设计 |
6.1.4 试验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
6.1.5 饲养管理 |
6.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6.2.1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
6.2.2 血清IgA、IgG、IgM和IgE含量的测定 |
6.2.3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含Cec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6.3.2 含Cec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血液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总体讨论和结论 |
7.1 总体讨论 |
7.2 总体结论 |
7.3 创新点 |
7.4 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巨菌草饲料对七彩山鸡生长指标及脂肪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七彩山鸡的概况 |
1.2 饲料的研究现状 |
1.3 巨菌草的应用研究 |
1.3.1 巨菌草饲养禽畜的研究 |
1.3.2 巨菌草未来发展趋势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巨菌草饲料对七彩山鸡生长指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指标测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巨菌草饲料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2 巨菌草饲料对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3 巨菌草饲料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
2.2.4 巨菌草饲料对肠绒毛形态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巨菌草饲料对生长指标的影响 |
2.3.2 巨菌草饲料对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3 巨菌草饲料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
2.3.4 巨菌草饲料对肠绒毛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巨菌草饲料对七彩山鸡脂肪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样品的采集 |
3.1.2 实验准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引物设计 |
3.2.2 总RNA提取 |
3.2.3 RNA纯度检测 |
3.2.4 cDNA的获取 |
3.2.5 RealTimePCR |
3.2.6 实验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心肌、胃肌、胸肌和腿肌组织中RNA的OD值与浓度 |
3.3.2 巨菌草饲料对A-FABP、H-FABP、LPL及CAST基因在七彩山鸡心肌、胃肌、胸肌及腿肌中的表达量 |
3.4 讨论 |
3.4.1 A-FABP基因相关分析 |
3.4.2 H-FABP基因相关分析 |
3.4.3 LPL基因相关分析 |
3.4.4 CAST基因相关分析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实验仪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牛脾转移因子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日粮 |
1.2 牛脾TF的制备 |
1.3 试验设计和动物处理 |
1.4 临床观察 |
1.5 组织病理学观察 |
1.5.1免疫器官脏器指数 |
1.5.2免疫器官组织学观察 |
1.6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 |
1.7 抗体滴度的测定 |
1.8 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测定 |
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观察 |
2.2 剖解变化与免疫器官脏器指数 |
2.3 免疫器官组织学变化 |
2.4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
2.5 新城疫HI抗体水平的变化 |
2.6 巨噬细胞吞噬指数的变化 |
3 讨论 |
3.1 雏鸡生长性能及临床症状观察 |
3.2 雏鸡免疫器官组织形态学改变 |
3.3 TF对免疫功能的的影响 |
4 结论 |
四、禽类营养与免疫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剂型丁酸钠对笼养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J]. 黄曼曼,麻延峰,侯嘉,石珍珍,田勇,屈元启,李成凤,郑强强,李浙烽,卢立志,李海英. 动物营养学报, 2021(06)
- [2]饲粮蛋氨酸水平对大骨母鸡育成期生长性能及胫骨发育的影响[J]. 曾雨佳,朱锐,李德生,徐维国,徐峥,周雨婷,苏玉虹,田玉民. 畜牧与兽医, 2020(09)
- [3]酵母培养物对四川白鹅生产性能、消化生理和机体免疫的影响[D]. 熊子标. 西南大学, 2020(01)
- [4]金葛解毒口服液对黄曲霉毒素肝损伤鹌鹑保护及对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D]. 杨怀铭.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5]丁酸钠促进仔猪生长的调控作用研究[D]. 寇莎莎.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6]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对仔鹅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和组织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D]. 鞠耿越. 扬州大学, 2019
- [7]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产性能、肠道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 李园园.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8]含Cec Md肽酵母工程菌对肉仔鸡生长、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D]. 董丽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8(08)
- [9]巨菌草饲料对七彩山鸡生长指标及脂肪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D]. 赵鹤青. 延安大学, 2018(01)
- [10]牛脾转移因子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 李世钊,刘哲,杨会兴,黄茗鑫,于正强,吴邦元,赖为民. 核农学报,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