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静压桩接缝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静压桩接缝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一、浅谈静压桩桩接头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严兆滔[1](2020)在《岩溶发育地区预制管桩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以金沙大都汇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预制预应力管桩是一种预制桩,采用预制桩基础可实现基础装配化,具有提高基础质量、缩短施工周期、简化现场施工流程、降低施工强度、改善工地环境、减少污染、减少湿作业、安全隐患少、生产效率高等优势。现今,中国经济正加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也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由于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用地选址对地质状况的考虑也越来越低,岩溶发育地区也广泛被应用起来,故预制管桩在岩溶发育地区由于项目管理技术手段和措施不完善导致质量问题频发。因此,如何加强岩溶发育地区预制管桩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注浆工艺和预制管桩静压工艺技术,把溶洞预处理与预制管桩组合作为研究对象,以理论指导为基础,通过三阶段质量控制原理分析方法对项目预制管桩基础工程实施事前、事中及事后三阶段的质量管控,结合实际建筑工程项目,经过PDCA质量管理方法循环,以理论为指导,深入实践分析,找出导致岩溶发育地区预制管桩施工的质量问题的要因,从操作工人、施工设备、工程用料、施工工法以及环境因素五个因素建立了影响岩溶发育地区预制管桩施工质量的因素框架,并对导致产生质量情况的各种要因进行确认,得出影响项目质量的主控因素为溶洞处理方案和桩尖类型选择的不合适。根据现场地质勘探溶洞的情况,通过BIM技术模拟溶洞和预制管桩的关系,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确定合适的溶洞预处理方案;通过调查分析、理论研究和工艺试桩检验三种预制桩尖类型在起伏岩面条件下的嵌岩能力,创新一种提高预制管桩嵌岩能力、降低断桩率的新型环状锯齿形破岩桩尖,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予以验证,同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制定预制管桩的质量保证措施。最终探索出适用于岩溶发育地区基础工程施工的一种基于BIM的预制管桩在岩溶发育地区的质量管理技术。

安文强[2](2019)在《沈阳市桩基础选型的统计对比研究 ——以沈阳市ZHC项目为例》文中提出在社会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前提下,桩基工程在设计软件、作业方法、桩基检测、生态影响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推进。目前在我市市场上静压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及旋挖钻孔灌注桩已成为主要趋势,相对来说,施工工艺成熟,应用广泛。本课题结合沈阳地区工程实际,从施工工艺、适用条件、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基于此背景,选取沈阳地区使用桩基础的工程实例,详细研究了静压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和旋挖钻孔灌注桩的优缺点及分类,分析了桩基础设计进行各个方面比选的关键问题,并分析了比选的主要步骤。特别是从工程地质条件、桩基础承载力、工程造价、施工因素及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桩基检测结果等各个方面,来分析进行基础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的重要性和一般程序、桩型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施工工艺,能够明确在选择桩基础类型时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本文特别通过使用三种桩型的工程实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在施工过程中静压管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及旋挖钻孔灌注桩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对沈阳地区三种桩型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王永洪[3](2018)在《黏性土中静力压入单桩受力特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传统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及21世纪发展迅速的近海工程及高速交通工程中,桩基础用量巨大,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配合静力压入法施工具有承载力高、贯入力强、造价低、保护环境等优势,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黏性土中静力压桩过程中桩-土之间会产生间隙,桩周土存在超孔隙水压力,真实的有效桩侧压力需扣除孔隙水压力。黏性土中静力压桩过程考虑有效侧压力影响的桩基受力特性愈发受到设计人员的关注,特别是桩-土界面处的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直接作用于桩身,比外围土体更重要,影响着桩侧摩阻力的变化。然而目前静力压桩过程桩-土界面受力机理尚未明确,因此开展静力压桩过程中桩身及桩-土界面受力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借助恒刚度桩-土界面直剪试验、室内大比例模型试验及现场足尺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黏性土中静力压桩过程桩的受力特性,提出了创新性的安装多种测试元件的室内和现场试验方法,研究成果为黏性土中静力压桩过程桩-土界面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研制大型恒刚度桩-土界面直剪仪来研究桩-土界面的剪切力学特性,总结不同粗糙度、含水率和剪切速率等试验因素下的桩-土界面剪应力峰值和剪切破坏位移变化规律,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成功地将桩-土界面安装微型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方法用于直剪试验中,研究了黏性土中考虑超孔隙水压力的桩-土界面剪切力学特性。2、设计并制作了双壁模型管桩,提出了创新性的内外管轴力传感器、桩-土界面土压和孔隙水压力传感器的桩身安装、测试及标定技术,基于青岛理工大学大比例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3组静力压桩试验,对黏性土中开口模型桩的土塞生成、开口与闭口模型桩贯入过程受力特性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3、基于模型试验,获得了黏性土中开口模型桩的土塞高度变化规律、开口和闭口模型桩静力压入过程中荷载传递变化规律及桩-土界面应力变化规律;分析了静力压桩过程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总径向应力和有效应力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发现桩-土界面存在“侧压力退化”现象。桩-土界面有效径向应力与总径向应力的变化趋势相近,桩-土界面有效径向应力与侧摩阻力同时达到峰值,随后有效径向应力降低,而侧摩阻力保持不变,试验表明桩侧摩阻力退化实质是桩-土界面有效径向应力的减小。4、研制了PHC管桩复杂环境生产成型过程中植入光纤的PHC测试桩,同时在桩身表面安装微型土压和孔压传感器,形成与室内试验对应的安装多种测试元件的现场试验方法。通过与桩身刻槽埋入光纤现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植入光纤测试技术的准确性;通过现场试验与室内试验加载、沉桩及卸载过程中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总径向应力和有效径向应力的变化规律,验证了桩-土界面测试技术的可行性。5、基于现场试验,对桩身荷载传递规律、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总径向应力及有效径向应力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发现压桩初始阶段,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急剧升高,沉桩过程中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增大至峰值后开始下降,沉桩结束时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快速消散;桩-土界面总径向应力与入土深度呈线性关系,在同一贯入深度,桩-土界面总径向应力随着h/B增加而减小,揭示了桩侧摩阻力退化实质是桩-土界面有效径向应力的折减,提出了基于有效径向应力降低的“侧压力退化”现象。

李方明[4](2018)在《江漫滩复杂敏感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国家级新区和长三角特大城市的定位,给南京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南京由滨江、跨江时代进入拥江时代发展,大量的地铁线路不可避免的位于长江漫滩区域。长江漫滩具有二元或多元结构,上部以软塑流塑的粘性土层为主,下部以透水性强的砂砾层为主。软粘土结构强度低、触变性强、灵敏度高、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多为软流塑状态;砂砾层渗透系数大、透水性强,地下水丰富,工程特性差。以往的地铁施工监测情况可知,江漫滩区域地铁施工造成的周边环境变形大都远远超出规范限定值,严重危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研究总结江漫滩区域地铁施工周边环境变形规律和相关变形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地铁车站基坑支护设计、区间盾构施工方法和土层条件的相似性,区域性的研究成果对指导本地区的后续地铁设计和施工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江漫滩复杂敏感地质条件下施工中遇到的周边环境变形过大等一系列难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总结,以期对本地区以后的地铁建设提供经验依据,可以实现对地铁施工周边环境变形进行预测、提出相应的监控和保护措施。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基于理论分析、经验公式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多个江漫滩悬挂式止水帷幕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实测变形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探讨了漫滩区基坑开挖和降水流固耦合作用引起的周边地表沉降变形范围、沉降曲线形式、沉降量最大点位置、开挖与降水引起沉降量大小比例和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等变形规律。选取其中一个悬挂式帷幕地铁车站深基坑,采用Modflow建立三维地下水渗流模型,探讨了坑外水位降深与地下连续墙插入深度的关系。(2)以江漫滩软土中地下连续墙施工引起邻近浅基础房屋长期沉降实测资料为基础,总结房屋沉降特点和变形规律;采用多个数学模型对房屋长期沉降进行预测,对各数学模型预测精度进行探讨,提出适合于软土中地下连续墙施工引起邻近房屋长期沉降变形特点的数学预测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预测地下连续墙施工引起的房屋长期沉降变形,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探寻适合房屋长期沉降特点和变形规律的本构模型,通过分析房屋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化,判断房屋结构安全性。(3)建立江漫滩深厚软土中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对邻近浅基础房屋影响的数值分析模型,模拟计算了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毕后基坑开挖施工阶段隔离桩不同桩长、桩径、桩位、有无桩顶约束和是否考虑隔离桩施工影响的邻近浅基础房屋的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变化规律,提出合理的隔离桩优化设计参数,从而对软土中隔离桩的设计提供定量指导意见。采用提出的隔离桩优化设计参数,建立ABAQUS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与二维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隔离桩对浅基础房屋的保护作用及保护效果。与此同时,通过模拟计算隔离桩与锚杆静压桩组合加固措施邻近基坑两排房屋沉降变形情况,对两种措施的保护作用效果进行判定。对深基坑土方开挖阶段锚杆静压桩加固后的第一排房屋的沉降变形、第一排房屋前后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地下连续墙墙身水平位移、周边土体位移、周边土体性质变化、地表沉降实测值和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探寻其变化规律。(4)对7个漫滩区隧道盾构施工的12组实测地表沉降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Peck经验公式在江漫滩区域的适应性,对Peck经验公式的沉降槽宽度系数i和土体损失率η两个控制参数提出地区经验建议值,并对漫滩区隧道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范围进行了分区。(5)采用有限元建立隧道盾构施工下穿桩箱基础建筑物数值计算模型,探讨了桩长、桩径、土体损失率等因素变化对邻近单桩和底板的变形和内力影响。

刘芙蓉[5](2012)在《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承载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是近几年国内出现的新桩型,本文主要研究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在设计和施工中所遇到的承载力问题。通过介绍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施工工艺,了解生产和使用过中单桩承载力保证的几个重要环节。对单桩进行了抗弯实验以了解该桩型的抗弯性能。其抗弯能力同截面的普通空心方桩结果相近,但净截面却小很多,更经济,比同直径的管桩相比大。通过截面抗压试验比较,指出空心方桩可以选择类似管桩的开孔尺寸。根据材料的截面特性,建议按照简化的工形截面进行结构承载力的计算,并对建筑桩基规范中未提的抗剪承载力公式进行了推导,对现行规范中的结构承载力公式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建议。通过对利用静载试验所获得的荷载沉降曲线数据推算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几种常见分析处理方法的比较,指出各种外推方法都有其地质条件和地区应用的局限性,不能笼统选用。对桩端开口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常用的几个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推导了考虑土塞效应的砂土和粘土层中的桩端开口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理论公式。通过有限元分析了影响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竖向承载力各种因素。分析表明对等桩长等截面积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与圆管桩,其受力和变形方面很类似。土的闭塞程度越大,桩端承载力的分担比越大,且随着荷载的增大,部分闭塞和完全闭塞的结果越来越接近。而对于长径比的变化、桩端土的性质、桩侧土的性质、土塞模量对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承载力性状的影响,有限分析结果表明长径比对荷载变形影响最大,土塞模量相对较小。闭塞效应对长径比小的桩影响大,而长径比较大的摩擦型桩基影响较小,承载力计算可以不考虑闭塞效应。探讨了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方桩的压桩力和承载力关系,说明终压力和极限承载力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本文利用球形扩张理论推导了粘性土中的压桩力的理论公式。根据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随深度关系曲线的划分的三种类型(突变型;渐变型;跳跃型)的地质条件,对这三种地质条件下砂土中的贯入阻力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最后通过该桩型在各地的应用情况,对该桩型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上作了实例验证。建议在全国推广该桩型。结合不同地质和土层性状条件,不断积累设计和施工经验,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顾丰[6](2012)在《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文中指出目前岩土工程施工桩基有许多种方法,静压法施工具有无噪音、无振动等优点,同时压桩桩型一般选用预应力管桩,该桩作基础具有承载力大、稳定性好、工艺简明、质量可靠、造价低、检测方便的特性。本文就静压预应力管桩在施工中出现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邓娟娟[7](2012)在《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工程施工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人为本和环保的理念不断的加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实施,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显示出桩基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昆明北市区浅层中存在厚薄不均的硬夹层,常用的沉桩方法有预钻孔配合静力压桩法、钻孔灌注桩法、振动沉管灌注桩法等。长螺旋钻机取土配合静力压桩在昆明北市区是一种常用的沉桩方法,这种施工工艺与其他施工工艺相比有很多优势:噪音小不影响周围居民;振动小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小;尤其当地基浅层中存在硬夹层时,采用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的施工方法可以提高桩的穿透能力和打桩效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此施工工艺,研究此施工技术是非常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主要研究了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质量问题,重点分析了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在施工结束后,采用低应变动力检测法对桩基的完整性进行检测,采用静载试验对桩基承载力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不满足要求的桩,结合施工实际,研究了各种处理方式。通过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施工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施工工艺避免了单一的施工工艺在建筑施工中的问题,该施工工艺的多次成功应用表明了此施工工艺是可行的。然而由于这种施工工艺需要长螺旋钻机和静力压桩机很好的配合才能顺利实施,因此本文编写了《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的施工工法》,对采用这种施工工艺的工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起到了推广此施工工艺的作用。

邱磊[8](2011)在《既有建筑采取锚杆静压桩结合堆载压重综合纠偏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锚杆静压桩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基础加固纠偏施工工法。本文结合某高层建筑采取锚杆静压桩并结合堆载压重综合纠偏,对锚杆静压桩结合堆载压重综合纠偏方法开展研究工作:锚杆静压桩承受上部竖向荷载作用,压桩时对桩周土体产生挤土作用,假定把桩周土体的本构关系看作小孔扩张平面应变问题,提出锚杆静压桩压桩在具有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周土体计算模型,结合弹塑性力学,推导得到桩周土体塑性区位移和塑性区半径计算实用公式,分析土体参数值变化和不同土体深度对桩周土体塑性区半径的影响,探讨锚杆静压桩压桩挤土效应规律,拓展了小孔扩张理论在锚杆静压桩压桩应用范围。结合ANSYS软件利用平面应变模型,考虑桩周土体弹塑性本构关系和桩—土滑动摩擦问题,运用桩—土接触分析,符合实际压桩情况,实用公式计算得到桩周土体塑性区半径对比数值分析得到结果,两者结果比较吻合,体现了桩周土体塑性区半径公式的实用性。既有建筑桩基采用锚杆静压桩结合堆载压重方法施工中,求解的桩周土体塑性区半径,合理安排锚杆静压桩压桩施工顺序及锚杆静压桩桩位布置,减少压桩挤土效应对工程纠偏造成的不利影响,工程施工中随时进行沉降倾斜监测,分析沉降倾斜观测数据,工程纠偏取得良好效果。

蓝俊[9](2010)在《静压桩技术在南宁软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静压桩是通过静力压桩机以压桩机自重及桩架上的配重作反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工艺。本文首先综述了桩基的发展和工程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静压桩的优缺点、发展前景、适用范围等。以南宁软土地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南宁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和静压桩适用性,探讨了静压桩在软土地基中的沉桩机理。根据南宁市多个静压桩工程的实测,通过拟合分析得到了单桩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的关系式。对于静压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针对不同质量保证率分别给出了质量控制方程。文中还分析了静压桩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对策。通过南宁市长湖景苑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与终压力的关系式合理性和适用性,并通过现场实验对单桩承载力进行检验,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和依据。

黄春满[10](2009)在《引孔静压桩施工技术难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桩)是预应力技术与离心制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由于其具有诸多的优点而在基础建设中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然而,打桩过程中由于受到施工工艺及地质条件、环境等的影响,常常导致管桩偏斜、悬桩、断桩等问题。目前对于解决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偏斜、悬桩、断桩等的研究还不多。论文结合具体工程实际,针对引孔静压桩法出现的上述技术难题进行正确分析评价,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解决了施工中的技术难题。论文首先阐述了管桩的施工工艺、引孔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管桩的施工工艺及引孔工程的发展现状。其次通过对玉都阳光商住楼项目的方案设计背景、岩土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引用了3个典型的案例,论证引孔工程作业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玉都阳光商住楼工程地质和基础设计实际,提出引孔静压桩法施工方法,分析了实际施工中出现的斜桩、悬桩、断桩等现象的各种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措施。通过实际应用、试验检测等多种手段验证,表明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引孔静力压桩施工中的难题,对该项目的施工有实际指导意义,而且对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二、浅谈静压桩桩接头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静压桩桩接头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岩溶发育地区预制管桩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以金沙大都汇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预制管桩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
        1.2.2 预制管桩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预制管桩的特点
        2.1.1 预制管桩的预制生产工艺
        2.1.2 预制管桩优点
    2.2 岩溶地质的工程特征及危害
        2.2.1 岩溶地质的工程特征和溶洞产生原因
        2.2.2 岩溶对工程的危害及其处理
    2.3 质量管理方法
        2.3.1 全面质量管理
        2.3.2 PDCA质量控制法
        2.3.3 三阶段控制原理
    2.4 基于BIM质量管理技术的应用
        2.4.1 BIM技术的基本概念
        2.4.2 基于BIM的质量计划编制方法
        2.4.3 基于BIM的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技术
        2.4.4 基于BIM的质量检查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金沙大都汇项目预制管桩施工的质量管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3.1 项目概况
        3.1.1 工程概况
        3.1.2 项目总质量目标
    3.2 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3.2.1 项目质量管理的重难点分析
        3.2.2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3.2.3 质量管理制度
    3.3 项目主要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3.3.1 项目质量管理存在问题调查
        3.3.2 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因素
        3.3.3 人员因素——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3.3.4 人员因素..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3.4 本章小结
4 金沙大都汇项目基于BIM的溶洞预处理质量控制方法
    4.1 基于BIM技术溶洞预处理工艺的定性分析方法
        4.1.1 溶洞定性分析
        4.1.2 基于BIM技术桩、洞模型的模拟技术
        4.1.3 溶洞预处理定性分析方法
        4.1.4 溶洞预处理方案
        4.1.5 溶洞预处理工艺
    4.2 基于BIM溶洞预处理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4.2.1 基于BIM的溶洞预处理质量计划的编制
        4.2.2 基于BIM的溶洞预处理质量检查技术
    4.3 本章小结
5 岩溶发育地区预制管桩施工质量问题要因分析及管理方案
    5.1 岩溶发育地区对预制管桩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
    5.2 项目质量管理活动计划
    5.3 质量管理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5.3.1 调查分析
        5.3.2 技术分析
        5.3.3 实际经验研究
        5.3.4 技术力量支持
        5.3.5 施工工艺的研究
    5.4 质量管理目标的设定
    5.5 质量问题要因分析
        5.5.1 要因分析
        5.5.2 要因确认
    5.6 质量管理方案
        5.6.1 质量管理计划的建立
        5.6.2 质量保证体系
        5.6.3 质量控制措施
    5.7 效果检查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影响金沙大都汇项目预制管桩质量因素的问卷调查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沈阳市桩基础选型的统计对比研究 ——以沈阳市ZHC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 各类桩基概述
    2.1 桩基础的分类及选型的基本原则
        2.1.1 沈阳市常用桩型现状
        2.1.2 桩基础的分类及选型的基本原则
    2.2 各种桩基础类型的概念及施工工艺研究
        2.2.1 各种桩基础类型的概念及分类
        2.2.2 各类型桩基础的施工工艺研究
        2.2.3 各类型桩基础的优缺点研究
    2.3 桩基选型步骤及管理要求分析
        2.3.1 桩基选型步骤
        2.3.2 桩基选型管理要求分析
3 各类型桩基础实际应用的差异性对比研究
    3.1 土层适用性的对比研究
    3.2 桩身承载力对比分析
    3.3 经济性对比分析
    3.4 桩体质量控制对比分析
    3.5 施工设备对比分析
    3.6 施工效率比分析
    3.7 对施工环境的影响程度对比分析
    3.8 各类型桩基础的的施工难点
        3.8.1 静压管桩的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3.8.2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3.8.3 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4 沈阳地区ZHC项目桩基础选型分析
    4.1 ZHC项目工程概况
        4.1.1 工程概况
        4.1.2 桩基础概况
        4.1.3 桩基检测
    4.2 各类型桩基础的对比分析
        4.2.1 工程地质条件
        4.2.2 荷载设计要求的条件
        4.2.3 对比分析
        4.2.4 分析结论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黏性土中静力压入单桩受力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桩-土界面剪切力学特性研究
        1.2.2 静力压入管桩荷载传递分析研究
        1.2.3 静力压入管桩桩-土界面受力分析研究
        1.2.4 静力压入管桩桩身应力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1.3 课题的提出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桩-土界面剪切强度室内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大型恒刚度直剪仪的研制
        2.2.1 恒刚度直剪试验原理
        2.2.2 桩-土界面恒刚度法向加载系统的实现
        2.2.3 桩-土界面剪切模拟系统的实现
        2.2.4 桩-土界面滚轴双向传动系统的实现
        2.2.5 桩-土界面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
    2.3 不同因素对桩-土界面抗剪强度的影响
        2.3.1 试验过程
        2.3.2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2.4 超孔隙水压力对桩-土界面抗剪强度的影响
        2.4.1 试验过程
        2.4.2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2.4.3 考虑超孔隙水压力的桩-土界面抗剪强度的进一步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静力压入管桩室内大比例模型试验
    3.1 引言
    3.2 试验场地及地基土制备
        3.2.1 试验场地
        3.2.2 地基土制备
        3.2.3 地基土检测
    3.3 双壁模型管桩的设计与制作
        3.3.1 模型桩设计及制作
        3.3.2 传感器选择及安装
        3.3.3 模型桩标定
    3.4 加载设备及数据采集
        3.4.1 加载设备
        3.4.2 数据采集
    3.5 试验内容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比例模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引言
    4.2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4.3 沉桩过程中的桩基性状
        4.3.1 开口管桩土塞变化
        4.3.2 桩顶压桩力
        4.3.3 桩端阻力
        4.3.4 桩侧总摩阻力
        4.3.5 桩身轴力
        4.3.6 桩侧平均摩阻力
    4.4 桩-土界面应力
        4.4.1 桩-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
        4.4.2 桩-土界面总径向应力
        4.4.3 桩-土界面有效径向应力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植入光纤PHC管桩静力压入荷载传递足尺现场试验
    5.1 引言
    5.2 PHC管桩植入光纤技术
        5.2.1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原理
        5.2.2 PHC管桩成型过程及光纤植入
    5.3 测试桩静力压入荷载传递足尺试验与分析
        5.3.1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5.3.2 黏性土中PHC管桩静力压入现场试验
        5.3.3 黏性土中PHC管桩静力压入过程受力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沉桩过程桩-土界面径向应力变化规律足尺现场试验
    6.1 引言
    6.2 试验设计
        6.2.1 传感器的选型
        6.2.2 传感器布设与安装
    6.3 试验过程与数据采集
        6.3.1 试验过程
        6.3.2 数据采集
    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6.4.1 沉桩过程桩-土界面孔隙水压力发展与消散规律
        6.4.2 沉桩过程桩侧摩阻力退化效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成果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4)江漫滩复杂敏感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漫滩区悬挂式止水帷幕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特性
        1.2.2 漫滩区地下连续墙施工对邻近浅基础房屋沉降变形影响
        1.2.3 漫滩区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对邻近浅基础房屋沉降影响及控制
        1.2.4 漫滩区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
        1.2.5 漫滩区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对桩箱建筑物影响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依托工程简介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江漫滩工程地质特性
    2.1 长江漫滩地貌分布及成因
    2.2 长江漫滩地层类型
    2.3 长江漫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2.4 长江漫滩水文地质条件
    2.5 长江漫滩地质工程特性及危害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漫滩悬挂式帷幕地铁深基坑变形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工程概述
    3.3 有限元建模
        3.3.1 计算区域及边界条件
        3.3.2 本构模型及计算参数
        3.3.3 边界、接触面处理及网格划分
        3.3.4 开挖与降水耦合作用有限元计算分析过程
    3.4 基坑变形特性分析
        3.4.1 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
        3.4.2 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
        3.4.3 地表沉降大小
        3.4.4 地表沉降量最大点位置
        3.4.5 地表沉降影响分区
        3.4.6 地表沉降曲线形态
    3.5 悬挂止水帷幕插入深度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
        3.5.1 地铁车站基坑工程概况
        3.5.2 有限差分方程
        3.5.3 基坑降水渗流模型建立
        3.5.4 基坑降水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漫滩地下连续墙施工对邻近房屋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对房屋沉降影响机理
    4.3 工程概况
    4.4 房屋长期沉降规律分析
    4.5 房屋长期沉降数学模型预测
    4.6 有限元数值模型建模
        4.6.1 计算区域及边界条件
        4.6.2 计算参数
        4.6.3 计算步骤
    4.7 沉降计算结果分析
    4.8 结构内力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漫滩地铁车站基坑邻近房屋保护措施研究
    5.1 引言
    5.2 工程概况
    5.3 隔离桩对房屋保护作用原理
    5.4 隔离桩和锚杆静压桩保护措施研究内容及思路
        5.4.1 隔离桩研究内容及思路
        5.4.2 隔离桩等刚度换算
    5.5 有限元数值模型建模
        5.5.1 计算区域及边界条件
        5.5.2 计算参数
        5.5.3 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
    5.6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5.6.1 不同桩长对房屋沉降的影响
        5.6.2 不同桩位对房屋沉降的影响
        5.6.3 不同桩径对房屋沉降的影响
        5.6.4 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5.6.5 隔离桩与锚杆静压桩组合加固措施对两排房屋保护效果分析
        5.6.6 桩顶约束对房屋沉降的影响
        5.6.7 考虑隔离桩施工影响的房屋保护作用研究
    5.7 监测数据分析
        5.7.1 监测点布置及施工工况
        5.7.2 地下连续墙和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变化
        5.7.3 地表和房屋沉降变化
        5.7.4 基坑外侧土体力学特性变化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江漫滩区间隧道盾构施工地表变形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区间隧道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变形机理
    6.3 PECK沉降槽经验公式及其修正
        6.3.1 沉降槽宽度系数i的确定
        6.3.2 土体损失率η的确定
    6.4 江漫滩隧道盾构施工期间地表沉降研究
        6.4.1 工程概述
        6.4.2 沉降槽曲线形态
        6.4.3 沉降槽宽度参数
        6.4.4 土体损失率
        6.4.5 地表沉降影响分区
        6.4.6 双线隧道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变形特性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漫滩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桩箱建筑物影响研究
    7.1 引言
    7.2 隧道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机理
    7.3 工程概况
    7.4 有限元模型及计算参数
        7.4.1 计算区域及边界条件
        7.4.2 计算参数
        7.4.3 有限元计算模型
    7.5 有限元计算结果
        7.5.1 不同桩长的影响
        7.5.2 不同桩径的影响
        7.5.3 不同土体损失率的影响
        7.5.4 土体加固的影响
        7.5.5 不同工况下群桩水平变形规律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5)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承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绪论
    1.1 概述
    1.2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特点
    1.3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在国内外的应用发展情况
    1.4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竖向承载力性状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2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施工工艺
    2.1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制造工艺流程
    2.2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混凝土混合料的制备
    2.3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离心成型工艺
    2.4 管桩的养护
    2.5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沉桩工艺简介
    2.6 本章小结
3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结构承载性能
    3.1 力学性能
    3.2 结构力学性能试验
    3.3 结构承载力的验算
    3.4 预应力钢筋布置方式的选择
    3.5 本章小结
4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竖向承载力
    4.1 利用静载荷试桩资料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4.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经验公式的推定
    4.3 本章小结
5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受荷后的工作性状数值模拟
    5.1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应力应变对比
    5.2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不同闭塞程度下土塞效应的承载性状分析
    5.3 影响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承载性能的主要因素
    5.4 本章小结
6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压桩力的探讨
    6.1 压桩力与竖向承载力的关系
    6.2 利用原位试验结果和压桩试验结果估算压桩力和单桩竖向承载力
    6.3 压桩力的理论计算
    6.4 压桩终压力和终压条件的确定
    6.5 本章小结
7 工程实例
    7.1 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在各地的应用情况
    7.2 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7)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工程施工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桩的类型
        1.2.1 按桩身材料分类
        1.2.2 按施工方法分类
        1.2.3 按承载性状分类
    1.3 桩基础施工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向
        1.3.1 桩基础施工技术现状
        1.3.2 常用桩基础施工工艺的选择
        1.3.3 桩基础施工技术发展趋向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穿透硬夹层的常用沉桩方法的评述
    2.1 振动沉管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2.1.1 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
        2.1.2 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要点
        2.1.3 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和处理措施
    2.2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2.2.1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2.2.2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2.2.3 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2.3 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的施工技术
        2.3.1 长螺旋钻机取土的施工
        2.3.2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
        2.3.3 长螺旋钻孔配合静力压桩的施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施工方案的应用实例
    3.1 工程概况
    3.2 工程场地的地质情况
        3.2.1 工程地质条件
        3.2.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3.2.3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地质评价
    3.3 本项目穿透硬夹层的常用沉桩方法分析比较
    3.4 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施工方案的试桩分析
        3.4.1 设计要求及试桩要求
        3.4.2 试桩过程遇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4.3 试桩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桩承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4.1 管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
        4.1.1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
        4.1.2 影响荷载传递的因素
        4.1.3 单桩的破坏模式
    4.2 工程桩静载试验及结果
    4.3 单桩承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4.3.1 管桩桩身质量问题
        4.3.2 吊脚桩
        4.3.3 桩身倾斜
        4.3.4 桩端封口不实
    4.4 处理措施
        4.4.1 补桩
        4.4.2 加大承台
        4.4.3 增加地下室整体刚度
    4.5 沉降观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的质量控制
    5.1 施工方法控制
    5.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5.2.1. 长螺旋钻孔质量控制
        5.2.2. 静力压桩质量控制
        5.2.3. 长螺旋钻孔与静力压桩配合的质量控制
    5.3 桩基检测控制
        5.3.1 桩身完整性检测
        5.3.2 桩基承载力检测
    5.4 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5.4.1 管桩碎裂
        5.4.2 沉桩困难,有效桩长不足
        5.4.3 工程桩终压力偏小
        5.4.4 桩达到预定设计深度,但桩的承载能力不足
        5.4.5 桩终压力满足设计要求,但桩的承载能力不足
        5.4.6 沉桩过程中,桩身垂直偏差太大形成斜桩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施工工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既有建筑采取锚杆静压桩结合堆载压重综合纠偏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锚杆静压桩技术现状
        1.2.1 锚杆静压桩发展历史
        1.2.2 锚杆静压桩优点及适用范围
        1.2.3 锚杆静压桩应用现状
    1.3 既有建筑基础加固纠偏技术现状及发展
        1.3.1 既有建筑发生倾斜的原因分析
        1.3.2 既有建筑物倾斜的危害及控制标准
        1.3.3 既有建筑物主要纠偏方法特点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和工作
第二章 既有工程锚杆静压桩设计与施工
    2.1 既有工程背景
        2.1.1 工程概况
        2.1.2 建筑物倾斜原因分析
    2.2 锚杆静压桩加固设计
        2.2.1 建筑物桩基加固方案选择
        2.2.2 锚杆静压桩设计
    2.3 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
        2.3.1 锚杆静压桩施工工法
        2.3.2 既有工程锚杆静压桩施工
    2.4 锚杆静压桩施工遇到困难及减少压桩挤土不利效应措施
        2.4.1 锚杆静压桩在软土地基遇到的困难
        2.4.2 锚杆静压桩施工中采取的减少压桩挤土不利效应的措施
    2.5 结语
第三章 锚杆静压桩压桩挤土效应理论分析
    3.1 压桩挤土效应概述
    3.2 桩周土体受力模型
        3.2.1 基本假定
        3.2.2 桩周土体理论计算模型
    3.3 桩周土体弹性区土体单元分析
    3.4 桩周土体塑性区土体单元分析
        3.4.1 桩周土体塑性区单元平衡方程
        3.4.2 桩周土体塑性区半径的求解
        3.4.3 土体参数变化对桩周土体塑性区半径影响分析
    3.5 结语
第四章 锚杆静压桩压桩挤土效应有限元数值分析
    4.1 ANSYS 有限元法
        4.1.1 有限单元法概述
        4.1.2 ANSYS 有限元的发展
    4.2 有限元数值分析桩—土接触问题
        4.2.1 有限元数值分析模拟压桩面临问题
        4.2.2 土体使用屈服准则
    4.3 有限元建模及结果分析
        4.3.1 有限元建模
        4.3.2 有限元结果分析
    4.4 结语
第五章 工程纠偏实例分析
    5.1 工程地质条件
    5.2 基础加固纠偏前结构状况的调查与检测
        5.2.1 沉降倾斜情况
        5.2.2 基础加固前结构状况分析
    5.3 基础加固纠偏处理方案
        5.3.1 基础加固与纠偏思路原则
        5.3.2 基础加固方案
        5.3.3 纠偏处理方案
    5.4 基础纠偏施工介绍
        5.4.1 基础纠偏
        5.4.2 纠偏技术控制措施
        5.4.3 纠偏其它工作
    5.5 建筑物倾斜沉降监测情况介绍
        5.5.1 建筑物倾斜观测结果情况分析
        5.5.2 建筑物沉降观测结果情况分析
    5.6 附录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问题与不足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静压桩技术在南宁软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桩基础概述
        1.1.1 桩基础的分类
        1.1.2 桩基础的应用
        1.1.3 桩基工程的发展及前景
    1.2 静压桩的发展和工程应用
        1.2.1 静压桩的优缺点
        1.2.2 静压桩沉桩机理的理论分析
        1.2.3 静压桩的适用范围
    1.3 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2 静压桩的终压力与极限承载力
    2.1 静压桩的终压力
        2.1.1 终压力的影响因素
        2.1.2 终压力的计算
    2.2 静压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2.2.1 静载试验确定法
        2.2.2 原位测试法
        2.2.3 经验参数法
    2.3 静压桩终压力与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关系
    2.4 小结
3 静压桩的质量控制
    3.1 静压桩施工工艺
    3.2 静压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定
        3.2.1 静压预制桩质量波动的因素
        3.2.2 静压预制桩抗弯性能的质量控制
        3.2.3 静压预制桩抗弯性能的评定
    3.3 静压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3.3.1 压桩前的准备工作
        3.3.2 压桩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3.3 静压桩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3.4 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3.5 小结
4 工程案例
    4.1 工程概述
    4.2 现场检测
    4.3 检测结果的分析与判断
        4.3.1 检测结果
        4.3.2 结果分析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引孔静压桩施工技术难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出现的历史
        1.1.2 国内外桩工机械发展及研究历史
        1.1.3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分类
        1.1.4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优缺点
    1.2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玉都阳光商住楼的引孔工程分析
    2.1 方案设计背景
        2.1.1 背景
        2.1.2 项目概况及设计理念
        2.1.3 总平面布置
        2.1.4 单体设计及户型设计
    2.2 岩土工程地质情况
        2.2.1 勘察目的与要求
        2.2.2 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2.2.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2.2.4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2.2.5 岩土工程分析和评价
        2.2.6 静压式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施工的技术特点、适用和范围及工作原理
    2.3 引孔静压桩法作业的背景及产生
        2.3.1 地质条件限制—案例一
        2.3.2 施工条件限制—案例二
        2.3.3 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限制—案例三
        2.3.4 综合因素—玉都阳光商住楼工程
    2.4 引孔作业施工工艺流程
        2.4.1 成孔机械的选择
        2.4.2 循环系统设置
        2.4.3 打桩顺序
        2.4.4 土层情况及相应成孔技术措施
        2.4.5 XY-150型地质钻机引孔植桩作业施工工艺流程
第三章 玉都阳光商住楼引孔静压桩法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
    3.1 引孔后打桩桩斜问题
        3.1.1 抱压式静力压桩法施工桩斜的主要原因
        3.1.2 抱压式静力压桩法施工桩斜的处理方法
        3.1.3 偏斜桩最大容许偏差的确定
        3.1.4 偏斜桩桩身竖向承载力计算与评价
    3.2 引孔后打桩悬桩问题
        3.2.1 抱压式静力压桩法施工悬桩的主要原因
        3.2.2 抱压式静力压桩法施工悬桩的处理方法
    3.3 引孔后打桩断桩问题
        3.3.1 抱压式静力压桩法施工断桩的主要原因
        3.3.2 抱压式静力压桩法施工断桩的处理方法
第四章 结论
    4.1 主要研究结论
    4.2 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浅谈静压桩桩接头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岩溶发育地区预制管桩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以金沙大都汇项目为例[D]. 严兆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沈阳市桩基础选型的统计对比研究 ——以沈阳市ZHC项目为例[D]. 安文强.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3]黏性土中静力压入单桩受力特性试验研究[D]. 王永洪. 青岛理工大学, 2018(12)
  • [4]江漫滩复杂敏感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研究[D]. 李方明.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8(04)
  • [5]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承载性能研究[D]. 刘芙蓉. 武汉大学, 2012(05)
  • [6]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A]. 顾丰. 2012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2
  • [7]长螺旋取土配合静力压桩工程施工的应用研究[D]. 邓娟娟. 昆明理工大学, 2012(01)
  • [8]既有建筑采取锚杆静压桩结合堆载压重综合纠偏方法的研究[D]. 邱磊. 武汉科技大学, 2011(06)
  • [9]静压桩技术在南宁软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D]. 蓝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 [10]引孔静压桩施工技术难题研究[D]. 黄春满. 厦门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浅谈静压桩接缝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