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大垄覆膜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文献综述)
徐北春[1](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姜晶[2](2020)在《榆林市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薄皮甜瓜是榆林市榆阳区多年来特色种植产业,但生产中种植户自行留种,品种退化和混乱问题突出,调查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这一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榆阳区薄皮甜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芝麻香瓜品种筛选和播种期确定以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针对产业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我们农技部门通过薄皮甜瓜品种引进和筛选试验,从栽培性状、产量和商品性状综合分析,单果重、单位面积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且风味和口感最好的是长春芝麻蜜,其次是山东芝麻蜜a。综合所有性状表现分析认为,长春芝麻蜜和山东芝麻蜜a可作为榆阳区薄皮甜瓜主栽品种进行推广种植。以长春芝麻蜜更受欢迎,在当地俗称“芝麻香瓜”。(2)我们农技部门对芝麻香瓜冬春季设施栽培播种期进行了系统筛选试验,确定温室冬春季栽培芝麻香瓜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1月上旬,塑料拱棚春季栽培芝麻香瓜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3月上旬,在这两个播种期生产芝麻香瓜不仅受冻率低,生育期中等上市时间早,且品质好产量较高,产值最高收益最大。(3)产业调查研究明确了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近年来榆阳区实施“3+2+X”产业发展战略,把芝麻香瓜作为设施蔬菜领域重点培育的优势特色产业,全区共有19个乡镇,其中有12个乡镇涉及芝麻香瓜产业,现已建成百亩以上的高标准设施示范基地48处,集中育苗点9处,2019年榆阳区芝麻香瓜播种面积653.3 hm2,占西甜瓜播种总面积的29.0%,年产量1.9万t,是西甜瓜年产量的18.4%,年产值达3.07亿元,是西甜瓜年产值的67.03%,占全年农业经济生产总值的4.3%,每hm2平均效益为47.1万元左右。但目前产业还存在个体生产经营规模过小、连作障碍成为生产技术难题、资金投入偏少、保障性政策缺乏、产后营销服务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4)针对产业问题提出了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应加快发展产业化经营,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依靠科技支撑,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政策扶持力度,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构建互联网云销售服务中心,电商助力产销衔接;完善服务体系,狠抓人才培育;鼓励品牌建设,打造榆阳知名品牌。
郭慧娟,傅志强,李超,何保良,严玲玲,徐莹,龙攀[3](2020)在《垄作稻田在生态种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垄作是稻田的重要耕作方法之一,历史悠久,效益明显。稻田垄作经历上千年的发展,形成了3种稻田垄作模式,分别是覆膜半旱式栽培、浸润垄作和垄作梯式栽培。本文综述了垄作稻田的发展历史、稻田垄作类型和特点以及与生态种养相结合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稻田垄作生态种养使水体、土壤性状趋于优化,并降低了环境污染;垄作稻田进行生态种养提高了稻田产投比,净收益比平作增加1060~52010元·hm-2,是改造低产田、吸收劳动力和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途径。
陈玉章[4](2019)在《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田水热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马铃薯是我国西北雨养寒旱区的主要作物,地膜覆盖是该区广泛使用的抗旱保墒栽培技术,但地膜覆盖存在土壤累积性污染和增加成本问题,急需研发地膜替代或减量使用技术。秸秆覆盖是一种生态环保、种养结合、可实现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可持续绿色生产技术。西北寒旱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若采取传统全地面秸秆碎段覆盖方式,存在粉碎玉米秸秆耗能费力、机收玉米残膜难以清除、影响马铃薯机播机收等诸多问题。为此,本研究在西北雨养寒旱条件下,于2016(干旱年)和2017(平水年)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旱作马铃薯主产区,以传统裸地平作种植(CK)为主对照、生产上主推的黑色地膜全地面覆盖(简称全膜覆盖:FM)为副对照,设置了4种玉米整秆带状覆盖模式,分别为:沟覆垄播双行(RT)、沟覆垄播单行(RS)、平覆双行(PT)和平覆单行(PS)。研究了不同覆盖模式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状况、土壤水分、土壤温度、植株水分及叶片光合生理、块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秸秆整秆覆盖马铃薯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覆盖较裸地种植(CK)能显着提高旱地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全膜覆盖(FM)和沟覆垄播双行(RT)增产最显着,FM和RT两年分别平均较CK增产(干薯)53.8%、52.0%,但两年度RT和FM间产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表明适宜的秸秆覆盖模式可达到全膜覆盖的产量水平。不同秸秆带状覆盖模式间产量比较,总体来讲,覆秆双行>覆秆单行、秸秆沟覆>秸秆平覆。分析覆盖增产机制原因,无论干旱年还是平水年,在密度相同情况下,从产量结构因素角度主要是显着提高了单薯重(r=0.883**0.980**),覆盖两年平均较CK单薯重提高42%,以RT和FM提高幅度最大(56%62%),而单株结薯数覆盖反而较CK略有降低,后期形成的单薯重对前期结薯数不足有较强的补偿效应(r=-0.618**-0.725**);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角度分析,覆盖增产原因主要是显着促进了营养生长,覆盖处理的单株生长量较CK两年平均提高38%,仍以RT和FM提高幅度最大(58%59%),产量与单株生长量高度正相关(r=0.946**0.989**),而收获指数处理间相对较稳定;同时覆盖也显着提高了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其中RT大薯率和商品薯率均最高,RT大薯率分别高出CK和FM 15.7和7.4个百分点,商品薯率分别高出CK和FM 21.2和5.8个百分点。2.覆盖显着影响马铃薯田土壤温度。与CK相比,覆膜具有普遍的增温效应,而秸秆覆盖具有普遍的降温效应。比较全生育期525 cm平均温度,FM高出CK 1.03(干旱年)和1.51℃(平水年),而4个秸秆覆盖处理平均较CK降温1.68℃(干旱年)和1.46℃(平水年),秸秆覆盖模式间土壤温度差异不大。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生育时期和土层的不同,秸秆覆盖和覆膜均不同程度的较CK出现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但覆膜增温效应大于降温效应,秸秆覆盖则相反,在干旱年和平水年,覆膜增温点(次)比例分别为82.9%、85.7%,而4种秸秆覆盖模式的降温点(次)比例为95.0%、90.0%。覆膜的降温效应主要在块茎形成期,而秸秆覆盖的增温效应主要在出苗期。地膜覆盖也明显增加了生育期土壤积温,在干旱年和平水年,覆膜较CK分别增加全生育期有效积温122.0、179.9℃,致使生育期缩短约6 d,而秸秆覆盖较CK分别降低积温208.9℃和156.1℃,生育期延长712 d。相关分析表明,降低土壤温度可显着改善植株水分状况,块茎形成期土壤温度对结薯数影响不大,但块茎膨大期土壤温度显着影响单薯重,降温效应是秸秆覆盖大薯率和单薯重提高的主要原因。3.覆盖能显着提高土壤供水能力,以秸秆沟覆垄播双行(RT)的02 m土壤水分状况最好。比较覆盖较CK在全生育期2 m土体的增墒效果,总体来讲,秸秆覆盖>全膜覆盖,平水年>干旱年,秸秆带状覆盖双行与单行相近,秸秆沟覆与平覆在年际间差异不尽一致。秸秆局部带状覆盖较全膜覆盖显着提高了降水入渗率,秸秆覆盖的降水入渗率平均高出覆膜43.3个百分点,秸秆无论沟覆还是平覆,其降水入渗率与CK无显着差异,均高达90.0%以上。秸秆带状覆盖属于局部覆盖,保墒效果肯定不如覆膜,但由于秸秆覆盖具有提高降水入渗率和降温抑蒸的明显优势,这是其土壤水分状况好于地膜覆盖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也发现,随着生育时期和土层不同,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也都程度不等的出现较CK增墒和降墒的双重效应。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是覆盖增产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分与植株及各器官水分状况、植株营养生长量、单薯重一般呈明显正相关,土壤水分以块茎形成膨大期对单薯重和产量影响最显着。同时发现深层供水在旱地马铃薯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马铃薯生长和产量形成对40 cm以下深层供水的依赖度显着大于40 cm以上土层。覆盖也明显改变了耗水结构。与CK相比,覆盖显着降低前期(出苗块茎形成)耗水比例,增加中后期(块茎形成成熟)耗水比例,这是覆盖显着提高单薯重、进而提高产量的主要原因;土壤贮水消耗主要集中在01.2 m范围,但覆盖和降水会明显降低1.2m以下土壤耗水。4.土壤水温存在明显互作调控效应。025 cm耕层温度与040、40120、120200、0200 cm土层含水量呈负相关,但负相关程度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加强,这一方面表明,耕层温度会明显影响深层水分的迁移和调用,另一方面与上层土壤受降水、气温影响较大有关。5.覆盖可显着提高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Pn)。在块茎形成期,覆盖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L)、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表观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着高于CK,而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差异不明显;但进入块茎膨大期,秸秆覆盖的Pn、WUEL、ΦPSⅡ、ETR和qP显着高于地膜覆盖和CK。叶片SPAD值、叶片N含量(LN)、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随生育时期不同差异不尽一致。在块茎膨大与增重的产量形成关键阶段,维持较高的ΦPSⅡ、ETR、qP、SPAD、Ci、LN、WUEL、Tr和气孔导度(Gs)、尤其是提高叶绿素荧光反应参数值(ΦPSⅡ、ETR、qP),是叶片保持较高光合速率(Pn)的直接生理原因,而秸秆覆盖降温引起的叶片延迟衰老,是薯重形成期秸秆覆盖保持较高Pn的间接外因。
戴飞,赵武云,张锋伟,马海军,辛尚龙,马明义[5](2019)在《西北雨养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进展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抗旱增产,在我国西北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与提升其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主要包括对覆膜种床构建、膜上播种、残膜回收及种植作物收获技术与配套机具的研究。在分析西北旱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概况、技术模式和实施效应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全膜双垄沟相关机械化起垄覆膜、膜上精量播种、种植作物收获及残膜回收关键技术特点及典型机具。结合实际生产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与需求,在分析归纳现阶段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艺、农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机农艺融合、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与配套机具性能优化、创建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研发经济高效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作业装备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创建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实现全膜双垄沟生产系统高效、节本增效的发展方向。
康波[6](2017)在《宁夏马铃薯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铃薯属粮饲菜兼用作物,因其抗灾能力强、产量稳定、市场前景好,长期以来是宁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的主要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是宁夏五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之一。该地区光照资源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富含钾素,适合马铃薯生长发育。但是,宁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带年降水量少,仅为200-400mm,加之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为2200mm,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稳步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宁夏马铃薯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高马铃薯抗旱避灾增收的能力。本研究于2013-2015年在宁夏马铃薯主产区开展了抗旱新品种筛选、覆膜保墒节水种植、不同灌溉的方式比较、全程机械化生产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旱地马铃薯在不同覆膜模式下栽培其表现也不同,存在的差异较大。全膜覆盖优于半膜覆盖,半膜覆盖优于露地。由于黑色全膜覆盖具有更强的纳水保墒能力,可显着提高水分利用的效率,易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起到积极的效应。马铃薯黑色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提高旱地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经之一,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实施。2、膜下滴灌处理马铃薯产量为9978.0 kg·hm-2,比覆膜不滴灌增产46.8%;露地垄上滴灌处理产量为9522.0kg·hm-2,比垄上不滴灌增产97%;露地平种滴灌产量为8467.5kg·hm-2,比不滴灌增产36.9%。利用滴灌技术种植马铃薯具有节水、省工、提墒、增产、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综合效果,特别是在马铃薯主要生育期进行补灌,能明显提高马铃薯单株商品薯数和单株商品薯重,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商品薯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比不滴灌增产幅度在36.9%97%。4、采用滴灌的方式对马铃薯进行灌溉在水分利用和水生产效率方面表现最好。2015年由于夏秋连旱、持续高温的影响,马铃薯利用喷灌的方式表现最差,大水漫灌虽然产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其水分生产效率低于滴灌,在宁夏南部山区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条件下,应大力推广滴灌模式。5、黑色地膜半膜覆盖双垄播膜上覆土种植技术、黑色地膜全膜覆盖垄侧种植技术,充分发挥了地膜的保温、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提高马铃薯商品性及产量等优势,分别较平种起垄净增值4865.8元·hm-2和2442.0元·hm-2,生产效益很显着。特别是黑色地膜半膜覆盖双垄播膜上覆土种植技术,减少了人工放苗封穴的劳动,降低了劳动成本;膜面覆土在保持地膜保墒能力的同时,又减轻了因地膜裸露而导致的易破损失墒的问题,确保了地膜保墒功能的持久。同时,采用机械化起垄播种、人工覆膜覆土比露地垄作亩产提高了25.0%-28.4%;净收入增加2654.1-4403.1元·hm-2。7、在滴灌条件下,采用黑色全膜双垄沟播种植马铃薯、黑色全膜膜侧种植马铃薯、黑色半膜垄上种植马铃薯三种技术,均充分发挥了地膜的保温、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提高马铃薯商品性及产量等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应加快黑色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推广,同时应大力推广种植、起垄、覆膜一体化机械的推广使用,促进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种植马铃薯实现增产、增效,缓解水资源不足的压力。
张国军[7](2011)在《三江平原东部地区主要大豆栽培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大豆三垄栽培、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大垄密、大垄行间覆膜和农村农户方式是目前黑龙江三江平原东部地区几种主要的大豆栽培模式。其中,国有农场系统依托大中型农业机械作业,而农村地区个体农户则依赖小型农机具作业。为了比较和优化大豆栽培技术模式,本文对不同生产规模和农机作业条件下几种栽培模式的产量和效益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如下:1、在国有农场系统,四种栽培模式的产量均比农村农户的种植方式产量高,尤其以大垄行间覆膜增产更为显着。近几年,大豆高产创建的高产典型都是采用大垄行间覆膜技术取得的,这与相关试验结果是相吻合的。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能充分利用前茬残肥,减少化肥投入,减少机械整地作业层次,是实现低碳环保的栽培措施,也创造了较高的产量水平,但其受春季雨水的影响较大,造成播期拖后,可能影响产量。大垄密植是一项以增加群体密度,充分利用光合效率的一项大豆高产栽培措施,但大垄密播种匀度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造成播种不匀,不能真止达到群体结构合理分布,在多雨年份难以实现高产。三垄栽培技术是上述三项栽培技术模式的基础,既抗旱又抗涝,是低洼地种植大豆的首选栽培方式。2、农村农户在没有大马力机械作业条件下作业,一般不进行秋季深松整地,而是春天在原有茬的基础上进行旋地后进行播种。由于没有大马力机械深松整地作业,这种栽培方式受春季雨水的影响较大,土壤的库容小,蓄水保墒能力弱,既不抗旱也不抗涝,抗灾能力差无法保证播种期和出苗质量。同时,农村小农户也不能进行合理轮作,造成大豆病虫害严重,产量普遍偏低。3、根据调查和试验结果,作者提出,三江平原地区应大力推广行间覆膜技术。由于该项技术一次性投入比其它模式高55-65元/亩,因此,有条件的农户可采用此项技术。原垄卡种技术不管是产量水平还是亩纯效益上都是较好的,产量仅次于大垄行间覆膜,但亩纯效益却超过行间覆膜,应该得到大力推广。三垄栽培技术在低洼地和大垄密在岗地白浆土地上应用多年都得到较好收益的,这两项技术的应用具有其区域性的优势。
陈梅英[8](2009)在《滴滴汗水 换得硕果累累——记河南省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学舜研究员》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有一位刚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的热血学子,被分配到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他扎根广袤的华北平原腹地,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至今,一干就是27年,他先后育成一大批高产优质抗病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新单"系列玉米近乎占据河南玉米的半壁江山。其中
王海泉[9](2009)在《大豆行间覆膜增产的生理基础及对后作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省是我国春大豆主产区,而干旱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据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资料,干旱和半干旱区占黑龙江省16个农业气候区的50%,其大豆种植面积占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的60%。黑龙江省常有十年九春旱和大豆结荚鼓粒期气候干旱的现象。所以要想发展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必须依靠旱作农业和有限的节水灌溉。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是保持土壤水分两项重要措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措施之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大西江农场在总结历年的抗旱耕作法,借鉴其他作物覆膜保水、增温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本项研究其目的是,在以前研究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验证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效果,明确该项技术合理揭膜时间及应用的适宜栽培区域;提示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的产量生理基础及对后作的影响。为了正确评价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学术和应用价值,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分别以高光效品种黑农40、高产品种绥农14、高产品系黑河97-1271,玉米海玉6号品种和小麦品种巴瑞为材料,进行了行间覆膜、未覆膜、揭膜时期,在覆膜地块种植玉米海玉6号品种和未覆膜地块,以及设残膜量、残膜大小和无膜(CK)处理,对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的产量生理基础及对后作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适应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推广。在适应推广区域内是一项增产的栽培技术,以R3期揭膜为最佳时期。增产幅度随干旱程度发生变化,一般增产为13.55%-25.4%,每667m2纯利润为22.45元-66.95元。大豆行间覆膜栽培对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2.行间覆膜大豆各生育期间光合速率高于对照,光饱和点比对照提高15.4%,CO2补偿点低于对照。行间覆膜栽培大豆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光合速率、固氮能力高于对照,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高于对照。黑农40行间覆膜展览田和东岗试验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7.4%-34.6%和21%-25.4%。因为行间覆膜提高了叶片光合能力、固氮能力、群体的光合生产力,延缓叶片衰老,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合成和合理分配,所以提高了产量。大豆行间覆膜增产的产量生理基础是,群体单叶光合能力、固氮能力和群体光合生产力均得到改善,促进了光合产物积累和分配,导致产量的提高。3.展览田试验,黑农40行间覆膜栽培,在黑农40封垅前不同层次土壤温度高于对照,土壤温度存在日变化和生育期变化,覆膜栽培没有提早品种成熟期效果。行间覆膜栽培提高了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了土壤容重,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提高了土壤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略降低土壤pH值,认为大豆行间覆膜增产原理具有确切的土壤生态效应和产量生理基础。4.大豆行间覆膜一年对后作玉米品种海玉6号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主要病害、籽粒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均无明显影响,初步认为大豆行间覆膜一年对后作玉米没有负面影响。5.地膜应用年限(不同量)和残片大小都能影响小麦巴瑞品种的生长发育,降低了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减少群体光合叶面积,降低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量,造成土壤过于疏松产生透气现象,导致减产,认为解决此问题的途径是开发降解性地膜。6.为指导黑龙江省在大豆生产上推广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提出了黑龙江省推广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生产建议。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的产量生理基础,是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改善了土壤生态效应,使群体单叶光合能力和固氮能力及群体光合生产力均得到改善,促进了光合产物积累和合理分配。在以上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了行间覆膜栽培大豆产量的提高。
朱洪德,朱桂英[10](2005)在《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概述了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以及一些大豆超高产实例。美国利 用半矮杆品种、窄行密植技术,创造高产达5610kg/hm2。日本奥白目品种单产达5280kg/hm2,中国“新 大豆1号”创造了单产5956.2kg/hm2的全国大豆产量最高纪录。“辽21051”,单产为4908kg/hm3。豫豆 25号产量高达4759.5kg/hm2,“诱处4号”,得到4878kg/hm2的产量。“MN413”产量平均4726.2kg/hm2。 近年来,中国已育成了一批高蛋白(超过45%)、高油(超过22%)及专用的优质大豆品种。高蛋白质大 豆豫豆24号蛋白质含量45.68%.平均可达4267.5kg/hm2,高油大豆垦农18脂肪含量23.98%,平均可 达4200kg/hm2,简述了大豆“垄三”、“小双密”、“大垄密”和大豆行间覆膜等先进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并对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和理论的研究动态及进展作一综述。
二、水稻大垄覆膜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大垄覆膜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1)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评述 |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
1.3.5 相关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清洁生产 |
2.1.2 农业清洁生产 |
2.1.3 农业技术扩散 |
2.1.4 农户异质性 |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
2.2.1 研究范围 |
2.2.2 研究对象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农户行为理论 |
2.3.2 技术扩散理论 |
2.3.3 信息扩散理论 |
2.3.4 社会网络理论 |
2.3.5 系统工程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4.1.1 研究假说 |
4.1.2 模型设定 |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样本分析 |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
5.1.1 研究假说 |
5.1.2 模型设定 |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样本分析 |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榆林市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选题背景和调查研究方法 |
1.1 甜瓜的起源和分布 |
1.2 甜瓜的品种类型 |
1.2.1 厚皮系统 |
1.2.2 薄皮系统 |
1.3 世界甜瓜生产发展概况 |
1.4 国内甜瓜生产发展概况 |
1.4.1 生产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升 |
1.4.2 产业布局逐步优化 |
1.4.3 品种应用丰富多样 |
1.4.4 栽培模式和栽培技术 |
1.4.5 甜瓜产业发展概况 |
1.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调查研究方法 |
1.6.1 调查范围和对象 |
1.6.2 调查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榆林市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现状 |
2.1 榆林市甜瓜生产概况 |
2.2 榆阳区芝麻香瓜生产基本情况 |
2.2.1 种植面积与产量 |
2.2.2 产区分布 |
2.3 栽培模式和生产方式 |
2.4 生产设施规格和成本 |
2.4.1 塑料拱棚 |
2.4.2 日光温室 |
2.5 榆阳区芝麻香瓜生产主体情况 |
2.6 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新型经营主体调查 |
第三章 榆阳区芝麻香瓜品种的由来 |
3.1 品种筛选试验概况 |
3.1.1 试验方法 |
3.1.2 栽培管理 |
3.2 品种筛选试验结果 |
3.2.1 不同品种的栽培性状和产量 |
3.2.2 不同品种薄皮甜瓜果实商品性状 |
第四章 榆阳区芝麻香瓜设施栽培播种栽植期的确定 |
4.1 芝麻香瓜冬春季设施栽培播种期筛选试验概况 |
4.1.1 试验方法 |
4.1.2 栽培管理 |
4.2 播种期筛选试验结果 |
4.2.1 播种期对温室芝麻香瓜生育期的影响 |
4.2.2 播种期对塑料拱棚芝麻香瓜生育期的影响 |
4.2.3 播种期对温室芝麻香瓜果实品质、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
4.2.4 播种期对塑料拱棚芝麻香瓜果实品质、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
第五章 榆阳区芝麻香瓜栽培技术和生产效益调查 |
5.1 栽培技术调查 |
5.2 榆阳区芝麻香瓜生产资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
5.3 榆阳区芝麻香瓜生产效益 |
第六章 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
6.1 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6.1.1 地理优势 |
6.1.2 经济优势 |
6.1.3 政策优势 |
6.2 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存在问题 |
6.2.1 生产经营规模过小 |
6.2.2 连作障碍成为生产技术难题 |
6.2.3 资金投入仍然偏少 |
6.2.4 保障性政策缺乏 |
6.2.5 产后营销服务滞后 |
6.2.6 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七章 调查总结和建议 |
7.1 调查总结 |
7.1.1 调查明确了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现状 |
7.1.2 明确了芝麻香瓜的由来及其设施冬春季栽培的适宜播种期 |
7.1.3 调查总结了榆阳区芝麻香瓜栽培技术体系 |
7.1.4 分析明确了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 |
7.2 对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发展的建议 |
7.2.1 加快发展产业化经营,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
7.2.2 依靠科技支撑,提高产品竞争力 |
7.2.3 增加政策扶持力度,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 |
7.2.4 构建互联网云销售服务中心,电商助力产销衔接 |
7.2.5 完善服务体系,狠抓人才培育 |
7.2.6 鼓励品牌建设,打造榆阳知名品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垄作稻田在生态种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垄作稻田的发展与特征 |
1.1 垄作稻田的起源与发展 |
1.2 稻田垄作的类型与特点 |
1.2.1 垄作覆膜半旱式栽培模式 |
1.2.2 浸润垄作模式 |
1.2.3 垄作梯式栽培模式 |
1.3 垄作稻田生态种养模式 |
2 垄作稻田在生态种养中的效益 |
2.1 垄作稻田在生态种养中的生态效益 |
2.1.1 对水体的影响 |
2.1.2 对土壤的影响 |
2.1.3 对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
2.2 垄作稻田在生态种养中的经济效益 |
2.3 垄作稻田在生态种养中的社会效益 |
2.3.1 改造低产田,实现产品升级 |
2.3.2 吸收劳动力,助力农村扶贫 |
2.3.3 传承农业文化,促进乡村旅游 |
3 垄作稻田生产存在的问题 |
3.1 机械化生产操作 |
3.2 分布区域 |
4 垄作稻田与生态种养结合的前景探讨 |
4.1 选择适宜区域 |
4.2 生态环境保护 |
4.3 农机农艺相配套 |
(4)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田水热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覆盖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覆盖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3.2 覆盖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指标的影响 |
3.3 覆盖增产机制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4.1 覆盖对土壤温度时空动态的影响 |
4.2 覆盖对土壤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
4.3 覆盖对土壤热量传导的影响 |
4.4 覆盖对马铃薯生育期有效积温的影响 |
4.5 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4.6 小结 |
第五章 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5.1 覆盖对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的影响 |
5.2 覆盖对农田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土壤水分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
5.4 覆盖对马铃薯植株水分状况的影响 |
5.5 覆盖对降水24 h后耕作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
5.6 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5.7 小结 |
第六章 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
6.1 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6.2 覆盖对叶片SPAD值及叶片N含量(LN)的影响 |
6.3 覆盖对马铃薯叶片光合气体交换的影响 |
6.4 覆盖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反应的影响 |
6.5 覆盖提高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机制 |
6.6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和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5)西北雨养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进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概况 |
1.1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面积 |
1.2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实施效应 |
2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机具现状 |
2.1 起垄覆膜技术与机具 |
2.2 膜上精量播种技术与机具 |
2.3 机械化收获技术与机具 |
2.4 残膜回收技术与机具 |
3 现存问题分析 |
3.1 农艺 |
3.2 配套机具 |
3.2.1 种床机械化构建质量不高 |
3.2.2 膜上机械化播种性能不可控 |
3.2.3 机械化收获农艺要求不融合 |
3.2.4 机械化残膜回收过程易失效 |
4 展望 |
4.1 加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农机农艺融合 |
4.2 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与配套机具性能优化 |
4.3 创建全膜双垄沟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 |
5 结束语 |
(6)宁夏马铃薯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世界马铃薯生产加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1.2 我国马铃薯生产加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1.3 宁夏马铃薯生产加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2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覆膜时期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覆膜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2.2.2 覆膜处理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2.2.3 覆膜处理对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2.4 覆膜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2.2.5 覆膜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6 覆膜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2.2.7 覆膜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三章 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综合效益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覆膜种植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2.2 覆膜种植方式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2.3 覆膜种植方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4 覆膜种植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5 覆膜种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
3.2.6 覆膜种植方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四章 马铃薯高产高效节水技术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马铃薯滴灌节水技术研究 |
4.1.2 马铃薯膜下滴灌效应研究 |
4.1.3 不同灌溉方式下马铃薯种植效益比较研究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滴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4.2.2 不同滴灌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 |
4.2.3 不同滴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4 膜下滴灌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4.2.5 膜下滴灌对于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6 膜下滴灌对马铃薯生育进程的影响 |
4.2.7 膜下滴灌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4.2.8 膜下滴灌效益分析 |
4.2.9 灌溉方式对植株的影响 |
4.2.10 灌溉方式对马铃薯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
4.2.11 马铃薯灌溉对经济效益及产量的影响 |
第五章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配套技术研究 |
5.1 试验设计 |
5.1.1 机械播种人工覆膜覆土种植马铃薯效益研究 |
5.1.2 滴灌条件下机械播种人工覆膜覆土种植马铃薯效益研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机械种植下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
5.2.2 机械种植下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3 机械种植下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出苗率的影响 |
5.2.4 机械种植下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生长性状的影响 |
5.2.5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6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生长性状的影响 |
5.2.7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5.2.8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5.2.9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杂草抑制效果的影响 |
5.2.10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11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5.2.12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效益的影响 |
第六章 马铃薯抗耐旱品种的筛选试验 |
6.1 参试品种的引进 |
6.2 参试品种各性状的调查分析 |
6.2.1 生育期调查分析 |
6.2.2 植株性状调查分析 |
6.2.3 晚疫病抗性调查分析 |
6.2.4 抗旱性调查分析 |
6.3 各参试品种的产量结果分析 |
6.4 各品种的评价及结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三江平原东部地区主要大豆栽培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大豆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大豆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大豆主要栽培技术模式 |
2.3.1 三垄栽培模式 |
2.3.2 "大垄密"模式 |
2.3.3 "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模式 |
2.3.4 "大垄行间覆膜"模式 |
2.3.5 农村农户大豆栽培 |
2.4 取样方法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气象因素分析 |
3.2 农艺性状分析 |
3.3 产量结果分析 |
3.4 经济效益分析 |
3.4.1 生产成本比较 |
3.4.2 效益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获得了四种大豆栽培模式推广应用取得高产的条件及限制因素 |
4.1.2 获得了农村农户方式大豆减产主要原因 |
4.1.3 获得了对四种大豆栽培模式推广应用依据 |
4.1.4 四种栽培模式获得高产还需研究的内容 |
4.2 建议 |
4.2.1 寻找各种大豆栽培模式限制因素,实现大豆产量新突破 |
4.2.2 加大农机更新力度,提高大豆生产的精准水平 |
4.2.3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大豆单位产量 |
4.2.4 加强农业管理,提升大豆生产的农业标准化水平 |
4.2.5 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
4.2.6 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大豆生产水平的提高 |
4.2.7 推进场县共建工作,促进农村农户大豆种植方式的根本转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滴滴汗水 换得硕果累累——记河南省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学舜研究员(论文提纲范文)
1 育种开发, 换来硕果累累 |
2 汗洒沃土, 再创高产佳绩 |
3 重任在肩, 迈上新的征途 |
(9)大豆行间覆膜增产的生理基础及对后作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生产情况 |
1.2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技术发展趋向 |
1.3 半干旱地区的保护性耕作 |
1.4 旱地农业覆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秸秆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2 覆膜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
1.4.3 化学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
1.4.4 覆盖栽培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
1.4.5 旱地农业覆盖栽培技术发展方向 |
1.4.6 黑龙江省半干旱地区保护性耕作 |
1.5 旱作农业中的节水灌溉和有限灌溉 |
1.6 作物抗旱性的遗传改良 |
1.7 应用化学调控改善作物抗旱性 |
1.7.1 化学抗旱调控剂的主要类型 |
1.7.2 化学抗旱剂在作物抗旱性上的应用 |
1.7.3 作物抗旱剂应用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
1.8 本项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总体设计 |
1.8.1 本项研究的内容、目的 |
1.8.2 本项研究总体设计 |
第二章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哈尔滨市岗地和平地试验 |
2.1.2 绥化市平地试验 |
2.1.3 克东县平地试验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效果 |
2.2.2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
2.2.3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纯利润分析 |
2.3 讨论 |
2.3.1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效果 |
2.3.2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对大豆品质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增产的生理基础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成熟期产量垂直分布 |
3.2.2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黑农40品种光量子通量密度 |
3.2.3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黑农40品种光合速率 |
3.2.4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黑农40品种CO2补偿点 |
3.2.5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群体叶面积指数 |
3.2.6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群体光合势 |
3.2.7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群体净光合率 |
3.2.8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对黑农40品种固氮能力的影响 |
3.2.9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群体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积累及分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行间覆膜栽培大豆的土壤生态效应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田间试验方法 |
4.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行间覆膜大豆的增温效应 |
4.2.2 行间覆膜栽培大豆的保墒节水效应 |
4.2.3 行间覆膜大豆的土壤通透性变化效应 |
4.2.4 行间覆膜栽培大豆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效应 |
4.2.5 行间覆膜大豆的土壤肥力和pH变化效应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对后作(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对后作玉米物候期的影响 |
5.2.2 对后作玉米农艺性状和主要病害的影响 |
5.2.3 对后作玉米籽粒性状的影响 |
5.2.4 对后作玉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
5.2.5 对后作玉米产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大豆行间覆膜残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后作小麦产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残留年限地膜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
6.2.2 地膜残片大小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
6.2.3 地膜应用年限和地膜残片对土壤水分及容重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七章 黑龙江省推广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生产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四、水稻大垄覆膜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2]榆林市榆阳区芝麻香瓜产业调查研究[D]. 姜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3]垄作稻田在生态种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郭慧娟,傅志强,李超,何保良,严玲玲,徐莹,龙攀. 生态学杂志, 2020(07)
- [4]覆盖模式对旱地马铃薯田水热环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陈玉章.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5]西北雨养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进展分析[J]. 戴飞,赵武云,张锋伟,马海军,辛尚龙,马明义.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5)
- [6]宁夏马铃薯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康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7]三江平原东部地区主要大豆栽培模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D]. 张国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7)
- [8]滴滴汗水 换得硕果累累——记河南省玉米育种首席专家张学舜研究员[J]. 陈梅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09(10)
- [9]大豆行间覆膜增产的生理基础及对后作影响研究[D]. 王海泉. 沈阳农业大学, 2009(12)
- [10]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 朱洪德,朱桂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