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养方式研究

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养方式研究

一、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袁书华[1](2021)在《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民工潮的伴生群体,最初是作为“三农”问题的副产品出现的,研究者们关注的主要是其“社会问题”。相对于家庭结构健全的非留守儿童来说,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分离确实处于不利境地。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其各项权益的实现和保护是他们自身及其家庭无法单独面对的,需要政府和社会对其进行支持。因此,对于外出务工家庭将儿童留守农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儿童福利政策的角度进行回应和解决。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儿童福利进行研究,但总体来看,目前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已有的关于福利和儿童福利的研究多侧重客观福利制度和状况,很少有研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从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整合的角度进行的研究更是少数。二是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研究把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结合在一起的数量较少。本研究以福利治理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儿童福利从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两个维度进行考察,从与非留守儿童对比的角度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现状,尤其是探讨国家、社区、志愿组织、家庭等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的作用,同时揭示主观福利提升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量化研究主要是在大规模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之间的关系,质性研究则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获取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主体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福利的现状及困境进行分析,从而为全面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水平提供政策依据。本研究以山东省LY县为例,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获取了调查样本,通过滚雪球抽样获取了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以以往研究为基础,本研究构建了关于客观福利、主观福利及两者关系的五个假设,通过量化研究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内部在主观福利方面则不存在差异;在福利获取内容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福利和健康福利低于非留守儿童,在教育福利方面两个群体则不存在差异;在福利获取方式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在资金福利和保护性服务福利方面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照顾性服务福利方面两个群体则不存在差异;农村留守儿童从核心家庭、扩展家庭获取的福利显着低于非留守儿童,从国家、社区和志愿组织获取的福利在两个群体之间则不存在差异;农村留守儿童的客观福利获取影响其主观福利,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客观福利获取,最终发现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通过福利获取影响其主观福利。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个体、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人员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对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主体获取的福利进行质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形成合力。本研究对各福利供给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剖析发现:核心家庭面临“物质在场、亲情缺失”的福利供给困境,扩展家庭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供给困境;农村社区面临空心化和村委公共事务庞杂无暇顾及农村留守儿童的困境;志愿组织面临整体力量薄弱和个体志愿者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困境;国家则主要面临福利转型和各职能部门之间责任分工不明晰及难整合的困境。造成这种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转型期农村家庭的非农化生产模式和现行的城市公共服务政策的二元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已经超出了单个农民工家庭所能解决的范畴;国家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政策重现金补贴、轻服务保障使其难以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各职能部门在自身利益驱动下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村两委“重行政、轻服务”的现状使农村社区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发挥平台作用,农村公共文化衰落使社区缺乏互助精神和凝聚力;社会组织处于与政府不对等的合作关系中,对政府部门存在较强的经济依赖和行政依赖影响其福利递送效果。针对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的困境及原因,本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进行了政策思考:首先,构建精准保障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要以需要满足为导向、以权利实现为原则制定儿童福利政策。其次,制定保障儿童福利的家庭政策,根据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取向,构建儿童友好型的家庭政策保障家庭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供给。再次,完善多元主体福利供给机制,要落实好政府福利供给的主导责任和家庭福利供给的主体责任,发挥好农村社区儿童福利供给的平台作用和学校儿童福利供给的传递作用,鼓励和引导志愿组织和民众发挥福利供给的中介作用。最后,以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儿童福利均衡供给,依托新型城镇化为农村留守儿童福利助力,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为儿童福利增益。本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方面有所创新。从研究内容来看,本研究采用广义福利概念,除了借鉴以往研究中对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的研究内容外,同时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福利,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福利进行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揭示客观福利和主观福利之间的关系,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获取现状和不同主体的福利供给现状及困境进行探讨,全面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福利。从研究视角来看,本研究以福利治理理论作为分析视角,不仅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政策体系的构建,同时探讨多元主体的福利供给机制。

贺菲菲[2](2020)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社会责任感作为个体积极帮助他人或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的核心素养,也是社会和谐与良好风尚的重要保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个民族未来整体素质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未来竞争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及国家未来发展的走势。家庭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首先受到父母的影响家庭的熏陶、家风的感染和家训的哺育。在日常社会中,父母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方式塑造了其子女的观念和行为,并且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中国传统的非理性的家庭教育模式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大学自我认知,进而影响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本研究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从家庭方面入手,探究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分析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因素(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构建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因子模型,从而探寻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是通过何种路径,何种机制对社会责任感造成影响的。本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有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的进展。第二部分:相关的理论支撑。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有关社会责任感、家庭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基础,为构建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机制模型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实证研究。该部分首先根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概念定义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卷进行编制修订,然后对当前中国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第四部分: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的实证研究。该部分通过构建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回归模型,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第五部分:探讨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差异的原因。该部分针对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当前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从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第六部分: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2)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除父亲控制)、自我效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男女性别、是否是学生干部、家庭经济状况上的差异上均达到了显着水平。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除父母控制)、自我效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父母学历、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不同年级学生在对自我的责任感中存在差异。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比未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其关怀较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也较高。独生子女要比非独生子女所获得的父母关怀较多,其自我效能和社会责任感也较高。(3)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母亲关怀、父亲关怀可以显着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母亲控制、父亲控制可以显着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显着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母亲关怀、父亲关怀可以显着正向预测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母亲控制、父亲控制可以显着负向预测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不仅父母教养方式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还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来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需要考虑从社会文化、家庭与自我三个方面,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教育方法和策略,倡导积极的社会文化导向,良好的家庭引导和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三个方面提出实践性较强,可操作性较高的建议。

任小琴[3](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宋丹[4](2019)在《构建家庭生态系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是每个人出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居所,其对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根据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关于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宏理论和微理论框架,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切入,探讨家庭因素中各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对全国16所高校的785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重点采集大学生家庭诸因素信息。分析了远环境(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近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远近环境各自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路径,并以此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模型。同时在研究中重点考察家庭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作用。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深度剖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家庭因素,并就咨询方向和策略提供思路和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个体差异从家庭因素角度进行多维的探讨,以期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建议与对策。具体而言,本文通过以下三个研究探讨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一:关注大学生成长的环境系统,分析远环境(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近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不同家庭结构对学生的心理症状、心理社会发展存在部分差异,但依恋不存在差异;不同家庭结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差异不大,但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社会发展得分显着低于双亲家庭的大学生;单亲家庭和双亲家庭大学生在胜任感、情绪表达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着差异。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母子次系统对心理症状、心理社会发展、依恋均有显着影响,说明了其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症状的影响,母子次系统在失能混乱、躯体反应、人际问题及心理症状总分上均显着。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社会发展的影响,婚姻次系统、父子次系统、母子次系统、亲子次系统四个次系统均能显着影响心理社会发展。家庭系统分化对依恋的影响,只有母子次系统在依恋的四个类型上显着。家庭系统分化中各次系统的分化水平与性别、年龄、所学专业均不存在显着相关;婚姻次系统与家庭结构显着相关;母子次系统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着相关。不同家庭结构中,在婚姻次系统、父子次系统、亲子次系统上,双亲家庭优于单亲家庭;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家庭系统分化差异不显着。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及总分能预测心理症状;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及总分能预测心理社会发展;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维度及总分能预测依恋。表明家庭环境对子女的人格、学业、心理健康等产生影响。研究二:基于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重点考察家庭环境、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健康水平的中介作用,研究还发现家庭系统分化对心理健康水平有调节作用,具体结论如下:家庭环境中介了家庭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家庭系统分化中介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家庭环境中介了家庭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且家庭系统分化调节了家庭环境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父子次系统调节了家庭环境和依恋的关系,母子次系统、父子次系统以及婚姻次系统,调节了家庭环境和心理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三:选取五个典型案例进行个案研究,通过情况概述、分析成因、解开症结的路径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进行深度剖析,并就治疗方向和对策提供思路和建议。纵观以上三个研究发现:首先,家庭结构是重要的远环境;其次,家庭环境是一个重要的近环境。通过“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路径讨论,发现家庭环境中介了家庭结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第三,家庭经济地位通过影响家庭系统分化进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系统分化-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一路径进行讨论,发现:(1)母子次系统中介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依恋之间的关系;(2)母子次系统中介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四,良好的家庭系统分化,能够降低或减少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最后,家庭远近环境都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远环境是基础保护系统,近环境是免疫防御系统,两者是层层递进关系。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启示我们,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要运用系统化、生态化的视角,更好地回归教育本位,共同营造育人氛围,既关注特殊群体,更惠及众多学生。

屈佳[5](2018)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犯罪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G市三所监狱服刑人员的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例如,社会结构失衡,社会分化加剧,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受到冲击,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庸俗实用主义泛滥,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控制力量弱化,犯罪数量总体上呈大幅上升态势,犯罪类型及表现形式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例如,暴力犯罪问题突出,财产犯罪直线上升,毒品滥用问题日趋严重,毒品犯罪数量持续大幅增多等特征。对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犯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遏制犯罪的高发态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从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视角,运用思辨研究方法,从宏观层面探讨犯罪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真正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微观个体层面探讨犯罪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有限的研究多以在校生或未成年犯作为调查对象,考察一些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的轻微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成年犯罪人这一群体作为调查对象,考察严重犯罪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非常有限。为此,本研究采取科际整合的视角,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犯罪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分析,结合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这一时代背景,选取了犯罪的一般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一般紧张理论这三个微观层面的犯罪学理论作为分析视角,基于理论分析框架和现有文献,提出了一个总假设,即自我控制水平与犯罪行为呈负相关关系,违法同伴交往、紧张与犯罪行为呈正相关关系,自我控制水平越低、与违法同伴交往、经历了越高强度紧张的个体,实施了越多的犯罪行为,与本地居民相比,流动人口自我控制水平更低、更可能与违法同伴交往、经历了更高强度的紧张,导致其实施了更多的犯罪行为,及三个分假设。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南地区G市三所监狱的1518名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从中选取了62名服刑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对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自我控制的四个维度、违法同伴交往、四种紧张事件和情形对犯罪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分假设一得到了部分支持;二是服刑人员中的流动人口遭受过更多财产犯罪的侵害、文化程度更低、家庭经济状况更贫困、居住在市区和市郊/城乡结合部的比例更高、犯罪时的年龄更小,但是他们的自我控制水平比服刑人员中的本地居民更高,自我控制的四个维度、违法同伴交往、四种紧张事件和情形对服刑人员中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犯罪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部分紧张变量对流动人口犯罪行为的影响大于对本地居民犯罪行为的影响,分假设二得到了部分支持;三是流动人口没有比本地居民实施更多的暴力犯罪行为、财产犯罪行为、毒品犯罪行为,分假设三没有得到支持。总的来看,总假设得到了部分支持,证实自我控制水平低下、与违法同伴交往、经历了高强度的紧张是影响服刑人员中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影响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建议从构建多维度的社会支持体系,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水平,减少与违法同伴的交往,减少犯因性紧张,提高情绪管理能力等五个方面,通过控制和消除容易诱发特定群体特定犯罪行为的因素,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国内有关犯罪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刑事政策和社会政策提供了思路。

应宗颖[6](2018)在《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及其养成研究》文中指出家国天下,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根基。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家庭建设之于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地位,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推进包括家庭美德在内的公民道德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当代青年的家庭责任感是青年公民道德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青年公民家庭责任感的基本特征、内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继而探讨促进青年一代家庭责任感培育路径,不仅是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更是社会发展的应时之需。论文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科学理论为支撑,以实证调查与统计分析为手段,系统建构并验证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的心理结构,剖析和提炼青年一代由原生家庭向核心家庭变化过程中家庭责任感形成和转变的特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围绕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的养成活动提出了方法思路和实践路径。论文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解析、内在结构探索、问题现状剖析及实践路径探索等四个部分。理论解析部分重点在对国内外关于青年家庭问题及责任感教育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对于“青年”、“家庭”、“社会责任感”及“家庭责任感”等核心概念以及研究涉及的基础性、支撑性理论作出厘定和解析。第二部分为内在结构的探索,重点是在充分汲取品德因素构成理论、责任归因理论、责任心理结构理论等涉及不同学科相关理论成果合理内核的基础,提出了由家庭责任认知、家庭责任情感和家庭责任行为为框架的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模型;继而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和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研究证明,当代青年家庭责任认识、家庭责任情感以及家庭责任行为三因素间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关系。第三部分重点对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的主要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剖析和论证。研究表明:(1)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整体呈现为积极健康的态势。大多数当代青年对于家庭责任认知明确、情感正向、行为也倾向于积极担当。(2)青年家庭责任感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性。这些差异可以概括为基于生理与成长因素、基于社会角色与教育因素和原生家庭及相关因素的不同所形成的群体差异性,如女性青年家庭责任感优于男性、已婚优于未婚、核心小家庭优于三代及以上同居家庭,此外还存在工作性质较稳定者优于不稳定者、年龄较大者家庭责任感较稳定、学历越高则家庭责任感越强的现象。(3)青年家庭责任担当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方面,在家庭责任感的知行关系上存在“知行脱节”、“知大于行”的问题;另一方面,青年在家庭责任履行存在多种现实的压力和困境,如家庭物质建设压力、婚姻恋爱压力、生育子女压力、养育子女压力、赡养父母压力等。(4)青年家庭责任感问题的成因源于多个方面,客观上与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影响力下降、新媒体文化传播的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引导不足有关;主观上与多元文化不境下青年对于个性和自由的过度追求,以及青年自身责任感养成的欠缺等因素有关。第四部分在前述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青年家庭责任感养成的方法与路径。文章主张应积极优化青年家庭责任感养成的宏观环境,加强道德文明宣传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积极引导;改进学校的德育理念与方法,从内容和方法上丰富学校家庭责任感教育;完善家庭教育的观念与方式,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代际关系,推进家庭美德的传承;深化个体自我教育的意识与实践,唤起内心良知和责任意识。核心是要围绕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个人教育的有机统一,以系统全面提升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养成教育质量和水平。

张妍,任慧莹[7](2012)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全文数据库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文献,选取28篇研究报告进行元分析,研究对象涉及20 834名在校大学生,研究量表主要为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相关系数(r)为效应量,并进行Fisher Z逆转换。结果除父母亲的惩罚、严厉外,其余因子平均效应量的显着性检验P值均<0.01,父母教养方式类型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显着相关;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的效应量绝对值大于母亲;母亲不良教养方式的效应量大于父亲;平均效应量在父母不良教养方式上值均为正。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父亲良好教养方式以及母亲不良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更大。

胡玲[8](2012)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内的研究者对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在这些已有的研究中很少见到初中生自我和谐因素的介入。所以,本研究选取自我和谐这一因素,来考查父母教养方式在初中生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初中生的父母养育方式、自我和谐、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随机选取了重庆市一所初中的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共616名初中生,运用装订成册的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自我和谐量表(SCCS)、《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进行了测试,对测试的结果分别做了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心理健康的差异分析,以及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分析,且从自我和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孩子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父母文化程度上存在差异,具体表现是:父亲对男孩采用了更多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父母对独生子女采用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同时也给予了独生子女更多的干涉,对非独生子女采用更多的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拥有较高文化程度的父母,更多的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文化程度较低的父母,更多的采用惩罚严厉、拒绝的教养方式,中专文化程度的母亲,更多的采用过分干涉与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2)初中生的自我和谐程度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初一的自我和谐程度高于初二和初三;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存在显着差异,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班干部与非班干部存在显着差异,班干部高于非班干部;父母不同的文化程度,初中生的自我和谐程度也存在显着差异,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孩子的自我和谐程度相对越好。(3)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着的年级、独生与非独生差异,在父母离异、父母文化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是: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初二和初三学生;父母离异显着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父母离异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没有离异的;受教育水平高的父母亲,倾向于更多的采用尊重、理解的养育方式,较少运用严厉、惩罚等消极的养育方式。受教育水平低的父母亲,更倾向于对孩子采用惩罚、严厉这样消极的养育方式。(4)父母教养方式的各因子与初中生的自我和谐各纬度及总分存在显着相关。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的自我和谐总得分呈负相关,也就是: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越多,初中生的心理和谐程度越高。相反,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越多,初中生的自我和谐程度越差。(5)父母教养方式中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和总均分存在显着负相关,多数的消极的养育方式与初中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呈显着正相关。(6)初中生自我和谐各因子及总分与其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各维度存在显着相关。(7)初中生的自我和谐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其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即父母教养方式通过自我和谐影响心理健康。

张祎[9](2011)在《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历来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众多的教养方式研究结果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差异,传统的文献综述的方法已经不能够涵盖方方面面,也无法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元分析方法的运用就变得很有必要。本文运用元分析方法,从中国期刊网和维普数据库中分别以“教养方式”、“养育方式”和“EMBU”为题名,检索了自1993年以来的相关研究,其中期刊类论文以核心类期刊为主,共搜集到185篇学位论文和237篇期刊类论文,按照数据筛选标准,最终共得到报告了平均分和标准差的研究共有126篇。其中,64篇研究报告了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的平均分和标准差,85篇研究分别报告了男生与女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平均分和标准差,14篇研究分别报告了独生子女组和非独生子女组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平均分和标准差,17篇研究分别报告了城市组和农村组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此外,通过运用元分析方法,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等分析方法,最后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结论:一、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情况近年来,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呈现快速的上升趋势,研究的对象主要为中学生和大学生,研究主题上多为教养方式与个体心理量的相关研究为主。而关于教养方式的测量、干预性研究的实验类研究则并不多见。二、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的效果量情况1、在男女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上,父亲情感温暖因子(FF1)、父亲惩罚严厉(FF2)、父亲过分干涉(FF3)和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F2)因子的效果量均为中效应,说明男生和女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这几个因子上差异显着。2、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上,父亲情感温暖因子(FFl)、母亲情感温暖因子(MFl)、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MF2)的效果量均为中效应,说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3、城乡子女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性进行的元分析的结果的效果量均为小效应。4、出版年份与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F2)、因子和母亲惩罚严厉(MF4)因子在0.05水平上相关显着。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母亲对子女的教育表现得更为关心,对子女的要求也更高些,因此也会给予较为严厉的管教方式。5、对不同地区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性检验的结果的分析表明,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FF1、MF1)因子和惩罚严厉(FF2、MF4)因子都与研究样本所属地区情况在0.01水平相关非常显着。6、可能是由于研究样本不够大,本研究中未发现不同年龄段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着差异。

裴元庆[10](2010)在《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多采用SCL-90作为工具,消极意义多,没有从积极的方面来考虑;而且研究因素单一,对影响因素的探讨较少考虑多变量及变量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模式停留在生理、心理或社会因素单一取向上,多维取向比较少。本研究:(1)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简称SRHMS)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整体的评定;(2)同时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和韧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3)通过对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对我市乃至全省、全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支持和借鉴作用。方法:在张家口市的5所高校中利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共抽取大学生被试900名进行团体问卷调查。研究工具为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韧性量表(CD-RISC)。共获得有效问卷837份,利用SPSS13.0进行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及差异检验。结果:(1)各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SRHMS(0.821)、EMBU(父亲0.852,母亲0.855)、TCSQ(NC 0.709,PC 0.689)、CD-RISC(0.891);(2)张家口市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子量表上得分显着低于一般人群(p<0.01);(3)张家口市大学生在EMBU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维度与SRHMS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总分均存在显着正相关(p<0.01),EMBU的“偏爱”维度与SRHMS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总分均呈现显着负相关(p<0.01),EMBU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维度与心理、总分呈现显着负相关(p<0.01),EMBU“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与心理子量表存在显着负相关(p<0.05);(4)张家口市大学生自测健康中B2因子(日常生活功能)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着相关(p<0.01),S1因子(社会活动)与消极应对之间存在显着相关(p<0.05),父亲放任型教养方式和母亲矛盾型教养方式与子女的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5)张家口市大学生韧性一般型与韧性较差型在S2因子(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上差异显着(p<0.05)。结论:(1)张家口市大学生总体健康状况、社会健康状况优于一般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人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2)张家口市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可以聚类为积极型、放任型和矛盾型三种类型;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3)张家口市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父亲放任型教养方式和母亲矛盾型教养方式更易形成子女的消极应对方式;(4)个体的社会经验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韧性心理品质,在面临应激情境时不同的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经历会对个体对事情的认识以及复原有很大的影响,在对培养子女的韧性心理品质上,父母具有共同的影响力,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助于较强韧性的培养,而不良的教养方式,如惩罚、拒绝不利于子女韧性的培养。?

二、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
        (二) 儿童福利的相关研究
        (三)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相关研究
        (四)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 内容创新
        (二) 方法创新
        (三) 视角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 农村留守儿童
        (二) 福利
        (三) 社会福利
        (四) 儿童福利
    二、理论基础
        (一)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二) 福利治理理论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量化研究
    一、本研究所采用的儿童福利指标
        (一) 福利的一般测量
        (二) 儿童福利的测量
        (三) 儿童福利分析框架的建立
    二、研究假设与资料收集
        (一)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假设
        (二) 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福利假设
        (三)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假设
        (四) 资料收集与处理过程
    三、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的量化研究结果
        (一)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福利的比较研究
        (二)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研究
    四、农村留守儿童福利量化结果的讨论
        (一) 农村留守儿童主观福利的特点
        (二)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的特点
        (三) 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福利与主观福利的关系分析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获取与供给的质性研究
    一、访谈方法及对象
        (一) 访谈方法
        (二) 访谈对象
    二、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主体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一) 农村留守儿童从家庭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二) 农村留守儿童从国家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三) 农村留守儿童从社区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四) 农村留守儿童从志愿组织获取福利的质性分析
    三、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不同主体的供给困境分析
        (一) 家庭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二) 国家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三) 社区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四) 志愿组织福利供给困境分析
第五章 农村留守儿童福利提升的政策分析
    一、构建精准保障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
        (一) 以需要满足为导向制定儿童福利政策
        (二) 以权利实现为原则制定儿童福利政策
    二、制定保障儿童福利的家庭政策
        (一) 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理论依据
        (二) 儿童福利保障中家庭角色定位的实践取向
        (三) 构建儿童友好型的家庭政策
    三、完善多元主体福利供给机制
        (一) 强化政府福利供给的主导责任
        (二) 落实家庭福利供给的主体责任
        (三) 强化农村社区福利供给的平台作用
        (四) 发挥学校福利供给的传递作用
        (五) 鼓励和引导志愿组织发挥福利供给的中介作用
    四、以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儿童福利均衡供给
        (一) 依托新型城镇化为儿童福利助力
        (二) 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为儿童福利增益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
        (二) 不同主体在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中难以形成合力
        (三) 破解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供给困境需要挖掘更深层次原因
    二、未来研究展望
        (一) 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展开异质性研究
        (二)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应有新思维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部分举例)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访谈人员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问题提出
        1.3.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现状
        1.3.2 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现状
        1.3.3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研究
        1.3.4 问题提出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
    1.7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责任感的理论基础
        2.1.1 责任感的概念
        2.1.2 马克思主义责任观
        2.1.3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
        2.1.4 心理学中责任感的相关理论
    2.2 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基础
        2.2.1 教养方式的概念
        2.2.2 马克思主义家庭教育观
        2.2.3 习近平新时代家庭教育观
        2.2.4 心理学鲍姆林德父母教养方式理论
        2.2.5 父母教养方式对责任感影响的相关理论
    2.3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基础
        2.3.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2.3.2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介绍
        2.3.3 自我效能感对社会责任感影响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研究
    3.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的编制
        3.1.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的理论构架
        3.1.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的初步编制
        3.1.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总体概况
        3.2.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良好
        3.2.2 女生社会责任感优于男生
        3.2.3 不同年级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分不存在显着差异
        3.2.4 学生干部社会责任感优于非学生干部
    3.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呈现的特点
        3.3.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特点
        3.3.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差异的特点
第四章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4.1.1 母亲关怀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正向影响
        4.1.2 父亲关怀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正向影响
        4.1.3 母亲控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负向影响
        4.1.4 父亲控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负向影响
    4.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4.2.1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总体状况
        4.2.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责任感有高度的正相关
        4.2.3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正向影响
    4.3 父母教养方式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4.3.1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4.3.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的中介作用
第五章 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原因分析
    5.1 社会文化因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1.1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5.1.2.不同的社会文化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2 家庭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2.1 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2.2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2.3 有无兄弟姐妹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3 个体因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3.1 自我成长经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3.2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5.3.3 社会角色期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第六章 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议
    6.1 倡导积极的社会文化导向,培植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环境
        6.1.1 国家政府要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6.1.2 各类媒体加强对责任教育的宣传
    6.2 主导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培育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家风
        6.2.1 家长应积极建设优良家风
        6.2.2 家长应转变教育方式
        6.2.3 家长应给大学生树立榜样
    6.3 引导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培育优良的社会责任感的品格
        6.3.1 大学生应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
        6.3.2 大学生应提高自我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观点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1.4.1 模式依据
        1.4.2 模式设计
        1.4.3 模式验证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厘定
        1.5.2 理论基础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2.2.1 幸福观的结构
        2.2.2 幸福观的特征
        2.2.3 幸福观的功能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3.1 时代背景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3.2 历史考察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3 现实状况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1.1 应然要求
        4.1.2 实然状况
        4.1.3 问题原因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2.1 应然要求
        4.2.2 实然状况
        4.2.3 问题原因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3.1 应然要求
        4.3.2 实然状况
        4.3.3 问题原因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4.1 应然要求
        4.4.2 实然状况
        4.4.3 问题原因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4.5.1 应然要求
        4.5.2 实然状况
        4.5.3 问题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1 基本举措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2 主要特点
        5.2.1 广泛渗透性
        5.2.2 目标淡化性
        5.2.3 科际整合性
        5.2.4 价值选择性
        5.2.5 交流对话性
        5.2.6 现实实用性
    5.3 经验借鉴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7.1.1 五元各司其职
        7.1.2 五元内外结合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7.2.1 五元互相渗透
        7.2.2 五元互利共生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构建家庭生态系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
        1.1.1 心理健康的定义
        1.1.2 心理健康的标准
        1.1.3 心理健康的测量
        1.1.4 本研究心理健康衡量指标
    1.2 关于家庭因素的研究
        1.2.1 家庭结构的相关研究
        1.2.2 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关研究
        1.2.3 家庭系统分化的相关研究
        1.2.4 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1.3 关于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生态理论
        1.3.1 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宏理论
        1.3.2 环境与个体发展关系的微理论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1.1 理论框架
        2.1.2 现有研究不足
        2.1.3 本研究拟解决问题
    2.2 研究目的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总体设计
3 研究一:家庭远近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工具
        3.3.3 数据处理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3.4.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4.2 不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3.4.3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3.4.4 家庭系统分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4.5 家庭结构对家庭系统分化的差异分析
        3.4.6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家庭系统分化的差异分析
        3.4.7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5 研究小结
4 研究二:家庭近环境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作用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统计结果
        4.3.1 中介检验
        4.3.2 有中介的调节检验
    4.4 研究小结
5 研究三:关于心理问题学生家庭环境成因的个案分析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呈现
        5.3.1 案例一:家庭期望过高引发的自杀男孩
        5.3.2 案例二:再婚家庭引发的抑郁症女孩
        5.3.3 案例三:丧偶式婚姻引发的个体分化不良男孩
        5.3.4 案例四:家庭期望调适疗愈的焦虑症女孩
        5.3.5 案例五:关爱与支持疗愈的残缺家庭男孩
    5.4 研究小结
6 对策与展望
    6.1 家庭因素倒逼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革新
        6.1.1 审视当下现状
        6.1.2 展望未来趋势
        6.1.3 构建家校成长模式
    6.2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反补家庭因素缺位
        6.2.1 重塑育人氛围
        6.2.2 关注特殊症候群
7 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附录
后记

(5)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犯罪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G市三所监狱服刑人员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径 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2.1 犯罪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回顾
    2.1.1 自我控制影响犯罪行为的研究
    2.1.2 违法同伴交往影响犯罪行为的研究
    2.1.3 紧张影响犯罪行为的研究
2.2 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犯罪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回顾
2.3 研究假设
    2.3.1 总假设
    2.3.2 分假设一
    2.3.3 分假设二
    2.3.4 分假设三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2 调查地点的选取
3.3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3.3.1 定量数据
    3.3.2 定性数据
3.4 变量的选取与测量
    3.4.1 因变量
    3.4.2 自变量
    3.4.3 控制变量
3.5 数据处理方法 4 定量数据的分析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与组间差异
    4.1.1 犯罪行为
    4.1.2 自我控制
    4.1.3 违法同伴交往
    4.1.4 紧张
    4.1.5 人口背景特征
4.2 相关性分析
    4.2.1 全部样本
    4.2.2 分样本
4.3 犯罪行为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4.3.1 全部样本
    4.3.2 分样本 5 定性数据的分析结果
5.1 自我控制水平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5.2 违法同伴交往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5.3 经历的紧张事件和情形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6 结论与讨论
6.1 分假设一的验证情况
    6.1.1 自我控制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6.1.2 违法同伴交往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6.1.3 紧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6.1.4 相关人口背景特征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6.2 分假设二的验证情况
    6.2.1 自我控制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存在户籍差异
    6.2.2 违法同伴交往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存在户籍差异
    6.2.3 紧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存在户籍差异
    6.2.4 人口背景特征对犯罪行为影响存在户籍差异
6.3 分假设三的验证情况
6.4 总假设的验证情况 7 对策建议
7.1 构建多维度的社会支持体系
7.2 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水平
7.3 减少与违法同伴的交往
7.4 减少犯因性紧张
    7.4.1 缓解经济压力
    7.4.2 改善居住环境
    7.4.3 关注被害问题
7.5 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8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节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及其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缘由及价值
        1.1.1 研究的缘由
        1.1.2 研究的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的领域与方向
        1.2.2 国内研究的趋势与成果
        1.2.3 总结评析与研究展望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其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2 青年家庭责任感相关概念及理论剖析
    2.1 核心概念的厘定
        2.1.1 青年与家庭
        2.1.2 责任与责任感
    2.2 家庭责任感研究的理论剖析
        2.2.1 基于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分析
        2.2.2 基于中西方责任伦理的分析
        2.2.3 基于中西方责任心理及教育的分析
3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的构成因素及结构关系分析
    3.1 构建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的理论依据
        3.1.1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3.1.2 品德的因素构成说
        3.1.3 责任归因理论
        3.1.4 四水平分层评价理论体系
        3.1.5 责任心理结构的多元理论
    3.2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的解析
        3.2.1 家庭责任认知
        3.2.2 家庭责任情感
        3.2.3 家庭责任行为
        3.2.4 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间的关系
4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的探索与验证
    4.1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评价量表结构与维度的探索
        4.1.1 评价量表结构与维度的预设
        4.1.2 评价量表信度与效度的测试
    4.2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问卷结构的分析与确立
        4.2.1 问卷题项的分布设置
        4.2.2 问卷调查的正式实施
        4.2.3 问卷分析结构的确立
    4.3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的建立与检验
        4.3.1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知行体系的构成要素
        4.3.2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知行体系的结构模型
        4.3.3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的检验
5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表现与特征解析
    5.1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总体表现
        5.1.1 青年家庭责任感认知表现
        5.1.2 青年家庭责任感情感表现
        5.1.3 青年家庭责任感行为表现
    5.2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群体差异
        5.2.1 基于生理与成长性因素的群体差异
        5.2.2 基于社会角色与教育因素的群体差异
        5.2.3 基于原生家庭及相关因素的群体差异
    5.3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一般特征
        5.3.1 家庭责任感养成具有阶段性
        5.3.2 家庭责任感问题知易行难
        5.3.3 家庭责任分配趋于性别平等
        5.3.4 青年的婚恋观趋于理性
        5.3.5 青年的养老观趋于传统
6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
    6.1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主要问题
        6.1.1 社会压力和物质经济压力
        6.1.2 社会、学校和家庭德育作用不足
        6.1.3 婚恋、生育和养老压力
    6.2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影响因素
        6.2.1 社会德育环境和政策的影响
        6.2.2 学校环境与学校教育的影响
        6.2.3 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
        6.2.4 青年个体的自我教育的影响
7 青年家庭责任感养成的路径探析
    7.1 优化养成教育的社会环境
        7.1.1 凸显社会德育价值
        7.1.2 维护道德伦理秩序
        7.1.3 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7.1.4 健全细化法律规范
    7.2 改进学校教育的方法
        7.2.1 均衡德育与智育的发展
        7.2.2 遵循责任感养成的原则
        7.2.3 发挥教育者的引导作用
        7.2.4 提高德育活动的科学性
        7.2.5 创新德育活动实践方式
    7.3 完善家庭教育的方式
        7.3.1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7.3.2 调适家庭代际关系
        7.3.3 维系家庭亲缘情感
    7.4 深化个体自我教育的意识与实践
        7.4.1 唤醒内在的责任意识
        7.4.2 正确对待矛盾与压力
        7.4.3 实现自律与他律统一
8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7)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1.2.1 效应量计算[35]
        1.2.2 合成效应量的显着性检验
        1.2.3 齐性检验
2 结果
    2.1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2.2 父亲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2.3 母亲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3 讨论

(8)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父母教养方式
        1.1.1 父母教养方式的界定
        1.1.2 国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1.1.3 国内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1.2 自我和谐
        1.2.1 自我和谐的概念
        1.2.2 关于自我和谐的研究
    1.3 心理健康
        1.3.1 心理健康的含义
        1.3.2 心理健康的标准
        1.3.3 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1.4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以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1.4.1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1.4.2 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1.4.3 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设计
        2.3.1 研究目的
        2.3.2 研究假设
    2.4 研究方法
        2.4.1 研究对象
        2.4.2 测量工具
    2.5 测量程序
    2.6 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结果分析
        3.1.1 初中生父母养育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3.1.2 初中生父母养育方式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比较
        3.1.3 初中生父母文化程度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3.2 初中生自我和谐的结果分析
        3.2.1 初中生自我和谐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3.2.2 初中生自我和谐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比较
        3.2.3 初中生自我和谐在班干部上的差异比较
        3.2.4 初中生自我和谐在父母是否离异上的差异比较
        3.2.5 初中生自我和谐的年级差异
        3.2.6 初中生自我和谐与父亲文化程度的差异分析
        3.2.7 初中生自我和谐与母亲文化程度的差异分析
    3.3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结果分析
        3.3.1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比较
        3.3.2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比较
        3.3.3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是否班干部差异比较
        3.3.4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是否离异差异比较
        3.3.5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
        3.3.6 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亲文化程度的差异分析
        3.3.7 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母亲文化的差异分析
    3.4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
    3.5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3.6 初中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3.7 自我和谐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3.7.1 父亲养育方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3.7.2 母亲养育方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4 讨论
    4.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结果分析
        4.1.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
        4.1.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4.1.3 初中生父母文化程度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4.2 初中生自我和谐的结果分析
        4.2.1 初中生自我和谐与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差异分析
        4.2.2 初中生自我和谐的年级差异
        4.2.3 初中生自我和谐与父母文化程度的差异分析
    4.3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结果分析
        4.3.1 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差异分析
        4.3.2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
        4.3.3 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是否是离异的差异分析
        4.3.4 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文化程度的差异分析
    4.4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心理健康三者之间的关系
        4.4.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和谐的相关分析
        4.4.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4.4.3 初中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4.4.4 自我和谐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之处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概念界定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二) 研究样本的选取与编码
    (三) 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 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 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差异的元分析
四、讨论
    (一) 对描述性统计结果的讨论
    (二) 对元分析结果的讨论
五、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问题的提出
    1.1 选题的依据
    1.2 本研究对心理健康的界定及相关因素的选取
2 文献综述
    2.1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回顾
    2.2 应对方式的研究回顾
    2.3 Resilience(韧性)的研究回顾
3 研究假设
4 研究方法
    4.1 被试
    4.2 研究工具
    4.3 实施过程
5 结果
    5.1 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5.2 张家口市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特征分析
    5.3 张家口市大学生应对方式分析
    5.4 张家口市大学生韧性特征分析
6 讨论
    6.1 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
    6.2 张家口市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特点
    6.3 张家口市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
    6.4 张家口市大学生韧性特点
    6.5 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因素的分析
7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利治理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福利研究[D]. 袁书华. 山东大学, 2021(11)
  • [2]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贺菲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4]构建家庭生态系统: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 宋丹. 苏州大学, 2019(06)
  • [5]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犯罪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G市三所监狱服刑人员的调查分析[D]. 屈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8(04)
  • [6]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及其养成研究[D]. 应宗颖.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7]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元分析[J]. 张妍,任慧莹. 中国学校卫生, 2012(04)
  • [8]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胡玲.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5)
  • [9]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元分析[D]. 张祎.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10]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 裴元庆. 河北师范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养方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