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若干法律问题分析

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若干法律问题分析

一、股东代表诉讼若干法律问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贾蓉蓉[1](2021)在《我国股东表决权行使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2019年4月,全国人大启动了新一轮的《公司法》修改工作,股权保护作为《公司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次修改工作中倍受学界关注。而股东表决权作为股东的核心权利,值得学界重视。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出台,我国《公司法》确立了决议不成立之诉,这为股东表决权的保护提供了又一种诉讼救济渠道。但是近年来,司法实践中股东表决权遭受侵犯的案件屡屡发生,成为公司纠纷中常见的一种纠纷类型。因此,现有法律制度不足以充分保障股东表决权的行使,完善股东表决权行使制度已经迫在眉睫。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通过对股东表决权行使制度的理论研究,并结合司法案例的统计分析,找出侵犯股东表决权的具体原因,以便提出相对应的立法建议,保护股东的表决权,同时为《公司法》的修改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明晰股东表决权的概念、行使原则、行使方式、不充分行使和保护制度,总结现有股东表决权行使制度的优势和不足,为完善股东表决权行使制度提供理论基础;其次从北大法宝案例库中搜索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所有案件,随机抽取153件样本进行归类研究,总结出侵犯股东表决权的具体原因,为完善股东表决权行使制度提供现实依据;最后通过对比国外相关成熟的制度,结合股东表决权行使制度的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果,为完善我国股东表决权行使制度提供立法上的建议。文章得出结论认为,第一,股东表决权行使制度中一股一权原则、资本多数决原则、亲自行使、代理行使等对股东表决权的行使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具备着重大的制度价值,但是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缺乏强制性累积投票制度、表决权拘束协议制度等不利于中小股东表决权的保护。第二,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司法实践中股东表决权屡受侵犯,侵犯的对象主要是自然人股东、中小股东、无职务股东。而侵犯的事由具体表现为:公司不召开会议;不依法履行通知义务;召集方式、表决程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的规定;决议内容违反法律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等。第三,文章分析得出,立法者可以完善股东表决权行使制度。例如:完善私力救济路径,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完善决议治愈制度,引入决议撤回制度;拓宽公力救济路径,设立行政责任救济制度和增加刑事责任的救济路径;增加仲裁纠纷解决机制,为股东提供多元化的救济方式。同时也可以设立强制性累积投票制度和设定表决权拘束协议制度,充分保护中小股东的表决权行使。

刘翎鑫[2](2021)在《证券法视角下信息披露制度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的万事之基本,是政府监管证券市场的手段,其实施于证券发行、上市交易的整个过程中。信息披露制度的意义在于维护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等基本原则,建立一个良性的、可持续性的证券交易市场,并且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其经营管理和资源配置。与西方国家信息披露制度不同,我国信息披露制度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上而设立的,并非是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的产物。我国改革开放前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计划和行政政策成为调整、引导国民经济的基本方式,政府部门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有强大的干预能力。中国证券市场也不像西方国家是由证券公司或者投资者自发创立的,政府也在证券市场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证券监管机构、证券公司、证券业协会、自律组织,尤其是早期的上市公司,都是政府为了建立证券市场而组织设立的。基于上述原因,信息披露制度在我国发展缓慢,未能建立完整、系统的制度体系,且相关规范性规定未成体系,分散于证券交易所等规则、办法等规定中。2019年底我国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此次《证券法》的修订,体现了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例如,正式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并且为注册制的顺利推行,专设信息披露一章,这是首次将信息披露制度完整性的、概括性写入法律,将其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披露制度的新内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主体方面,落实关键责任人的责任,将信息披露主体重新定义为“信息披露义务人”,并将义务人范围扩大到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等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在内容上,完善了临时报告“重大事件”的标准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信息披露的承诺以及就重大事项提出异议的披露,并且鼓励自愿披露;时效性上,要求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需同步更新信息,且明确监事对信息披露的确认责任;在责任追究上,对行政处罚、巨额罚款、民事赔偿方面予以完善,落实了关键责任人和中介机构的责任,建立了证券代表人诉讼制度及其退出机制,大幅提高了违法成本。2020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公布了《2020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不论是康美药业、康得新、獐子岛的财务造假案,还是辅仁药业、凯迪生态、雅本化学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都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等制度不健全、行政机关监管不力、上市公司违法成本过低等原因造成的,这使得企业或实际控制人等人敢于铤而走险。虽然新《证券法》将信息披露制度立法化,但司法实践中仍存在众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信息披露制度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但自愿披露的范围、内容如何把控,社会责任报告是否应纳入自愿披露的内容;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或许应该对其实行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以“重大性”为标尺的临时重大事项变化在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如何更有效地压实中介机构的核查责任,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证券交易所的职责和行业自律组织的权能为证券市场和投资者服务。通过对实践中的案例和国外发达国家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分析研究,上述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我国可以通过协调证券业行业组织、证交所、证券监管部门等机构、组织来建立完整的监管监督体系,增强自律组织对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证券市场中的监督作用。针对新三板、科创板、创业板、主板不同板块层次的证券市场,证券监管机构及交易所可以基于新《证券法》中有关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原则性要求,建立、完善、并细化多层次不同披露主体的信息披露差异体系。中国证监会可以借鉴美国经过实践考察的信息披露相关标准和制度来完善我国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对上市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等主体的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以及中介机构的审查失职责任加大惩治力度,强化违法失信主体的行政法律责任、民事赔偿责任、刑事犯罪责任,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以立法的形式规范、细化自愿披露信息的内容和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并着重强调公司审计委员会以及监事会的独立地位和监督作用,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方面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切实发挥好中介机构“看门人”的职能,督促中介机构的勤勉尽职,以达到保护投资者权益的目的。

桑欣宇[3](2021)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代持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股权代持作为一种较新型投资方式,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股权代持的模式主要存在于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之间,实际出资人又被称为隐名股东。股权代持一方面满足公司发展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定风险。一些个体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股权代持法律规定中的漏洞,最终损害公司、其他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的利益。鉴于此,世界各国纷纷通过不同形式的公司立法对其加以规范,我国现行《公司法》却缺少明确规定,有关问题在《公司法解释三》中有所涉及,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明确了实际出资人显名条件的规定,仍难以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因此,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代持,在我国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法律问题。本文运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文献研究等的方法来研究我国股权代持法律问题。全文除了引言结论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股权代持的基本概述。该部分主要对股权代持的概念性问题展开分析。首先概述了股权代持的概念和特征;其次论述了股权代持的形成原因及行为类型;最后介绍了股权代持行为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存在的意义。第二部分是我国股权代持行为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该部分首先分析了股权代持的立法现状,主要围绕着《公司法》《外商投资法》以及其他法律相关条文展开理论分析;其次对司法实践中比较突出的争议焦点进行论证。最后总结了股权代持在立法与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如;股权代持法律性质不明、股权代持协议无效后的法律后果不明晰、隐名股东权利维护难度较高、债权人权益保障不足。第三部分是国外股权代持制度的比较与借鉴。主要以英美法系的美国和大陆法系的德国为考察对象,重点介绍了两个国家股权代持制度设计和司法适用情况。在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后,总结出值得我国股权代持制度借鉴的经验。第四部分是我国股权代持法律规制的完善建议,它是全文核心内容。该部分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明确股权代持的法律性质,本文中笔者认为股权代持为合同关系。第二,明确股权代持协议效力认定的标准。如约定违约责任、加强出资证明书管理、构建股权代持协议公证制度。第三,加强对隐名股东权利保护。如实行双轨制。第四,完善债权人权益保障机制。如规范公司股东出资行为、设立披露制度、确立股权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规则。

王宇慧[4](2021)在《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司治理结构不断优化,理论和实务界对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的法律问题更加关注。近年来,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的案件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样本案例进行类型化分析,发现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董事高管违反受信义务损害公司利益判断标准不清晰及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上述两项问题进行明确,并对其原因加以分析,试图为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问题的解决提出积极完善建议。除绪论外,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现状统计分析。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规制现状从受信义务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两个角度进行的说明,以对本文所研究问题的相关规范进行全貌了解。第二部分是对实证案例的基础分析,包括选取标准的限定和统计案例初步展示两项。第二章: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案例类型化分析。本章对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案例进行类型化分析,主要存在董事高管违反受信义务损害公司利益判断标准不清晰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制度供给不足两类。其中,董事高管违反受信义务损害公司利益的判断标准中可划分为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和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的判断标准,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运行情况又可划分为履行前置程序进入诉讼、豁免前置程序和股东起诉因前置程序履行被驳回三类。第三章: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的既存问题及原因分析。对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的既存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以类型划分为基础,在本章中将分别针对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的判断标准、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三项,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别探究其在运行中的既存问题,在结合域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探讨。第四章: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的规制建议。在对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释明和对问题存在原因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更为具体的完善建议。在完善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方面,以确立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原则为出发点,进而明确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的主客观判断标准,提出引入商业判断规则的制度构思;完善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的判断标准方面,在重述忠实义务基础关系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判断标准的制度供给,强调应加快构建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的责任体系。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豁免方面,在平衡自由与秩序价值的基础上,提出明确股东诉讼请求回复制度和强化监事会监督作用的具体建议。

胡宏雁[5](2020)在《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到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投资规则和格局变化使得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获取与利用呈现出复杂化的状态,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价值评估与转移等环节的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与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认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和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问题。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对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进行理论论证与实证考量,以期为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外资为获取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并购提供有益指导。厘清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基本原理与主要法律问题,是文章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前提。其一,在界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独有特点。其二,通过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不完全专属性与激励性阐述,分析知识产权纳入投资的经济特殊性。由知识产权资本的评价可能性、转让可能性分析知识产权资本的适格要件。其三,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和知识产权对并购投资实践影响的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获取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其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在既有文献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各阶段相伴而生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归结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考量、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及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既有平等主体也有国家层面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过程并不是仅仅考量知识产权“是什么”,更应该考虑在其司法管辖权内知识产权潜在的权利扩展,即“可以做什么”。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从而减少潜在并购风险,并为确定合适的并购价格奠定基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各方主体不尽责将导致合同、公司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层面的责任问题,涉及到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违反重大事项告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律师等中介机构在尽职调查中的违约和侵权等方面责任,分清各方责任保证知识产权调查的尽职、审慎地进行。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可评估性,评估是了解目标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估值能为并购出价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的特质决定了其评估方法选择的独特性,其价值受到不同于其他资产的法律因素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交易定价、税收设计、融资及法律诉讼等诸多领域现实需求,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其次,剖析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知识产权资产具体情况,探究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结合并购具体情形,探究影响不同知识产权类型价值评估的法律因素考量。同时,注意考察跨国并购中的价值评估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参考性。评估对象限于此次并购中目标方的知识产权,评估针对本次跨国并购而进行,评估具有参考而不是决定作用,不能将知识产权评估值等同于成交价。反垄断审查与规制已成为重大跨国并购能否进行的重要决定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交叉具有历史与现实性,识别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垄断行为,基于相对利益平衡原则分析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利益问题,探究如何对专利、着作权、商标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和救济是关键因素。此外,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还事关企业存亡和国家安全问题。具体而言,以获取专利为目标的并购可能引发的科技安全问题,基于着作权的并购可能引发文化安全问题,与商标品牌密切相关的并购可能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应对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垄断和知识产权转移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需要平衡并购方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并购投资目的与东道国利用外资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要,加强国家安全审查,以期在相对利益平衡中促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良性发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不仅事关企业知识产权获取,更是事关国家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经济与法律活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完成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转移。并购投资方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方式选择,其中获取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力。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反垄断、国家安全审查之名大行投资保护之道,使得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运行艰难。同时,“引进来”过程中,来华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利用并购中形成的市场优势破坏有序的市场竞争,利用并购获取中国企业稀缺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引发国内知识产权层面安全问题,需要中国构建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防火墙。中国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在完善规则中提高“引进来”水平,积极参与新一轮投资规则重构,并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肖华杰[6](2020)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法律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7月31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项目建设与运营。”这被看作是启动PPP模式的一个信号。此后的六年里,PPP作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建设的一种新型合作模式,在减少政府债务、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着,国家财政、发改等部门也发布了大量的政策文件以支持和规范PPP项目的发展。截止2019年上半年,列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的项目累计9,036个、投资额13.6万亿元;落地项目累计5,811个、投资额8.8万亿元。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PPP与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还没有很好地接轨,实操层面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同时在理论层面,学界尚未对PPP模式进行法律上的体系研究。因此,本文将运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PPP项目涉及的重点法律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寻找其形成的机制和原因,并尝试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以期对PPP的规范发展和争议解决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正文部分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六个章节,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PPP的基本原理”。本章是全文的基础章节,首先从PPP的概念入手,将PPP广义定位为包括特许经营协议和政府购买服务在内的各类公私合作、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协议的集合,并探讨其分类、特点及法律性质。此外,PPP模式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领域内有着其不同于传统项目建设模式的制度价值:一是有助于降低地方债务压力;二是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有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章的最后阐述了基础法律原则在PPP项目中的体现。第二章“PPP准入的法律规制”。近年来,在项目识别和准备阶段,我国PPP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违规风险,这些风险的产生或是因操作不规范、或是利用了现有政策法规的漏洞。究其原因,准入规则的不健全和监管层面的缺失是导致项目乱象丛生的本质。本章意在通过对现有规则体系的梳理和分析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识别PPP项目;二是项目公司合规的条件;三是什么样的政府方主体是适格的。本章主张PPP项目识别应遵循坚持公益导向和防范债务风险的原则;在项目公司的项目资本金已有限制的情况下,注册资本的缴纳偏向于灵活,但应对债务性融资有所限制;政府方主体应区别实施机构和政府出资代表,政府出资代表不应具有实际控制和管理权。第三章“PPP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边界”。在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参与主体众多,各主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发挥着其特殊的作用。而不同的角色又对应着不同的权利与义务,这是研究PPP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要素,也是研究PPP监管规则和归责体系的基础。因此,本章选取政府、项目公司和中介机构三个主要的参与主体,从权利的来源及形式、义务的设计及范畴等方面深入剖析主体行为的边界。对于有着双重甚至多重角色的政府而言,其权利义务的界定随着角色转换而变化,实操层面上极易出现混同,该节尝试对政府主体进行角色划分,并在项目的各阶段中规范其权利义务。此外,本章认为项目公司不应受到政府不正当的干预,其基于我国法律关于公司的规定享有自治权利,又基于PPP协议享有合同赋予的特许经营、收益和救济权利。上述两个主体在违反法定或约定义务时,均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而中介机构作为政府与项目公司的中间人,有着信息传递和局部监管的作用,其法律责任的设计可以参考《合同法》对居间责任的规定。第四章“PPP监管的理念与规则”。PPP项目主要分为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实施、项目移交五个大阶段,在每个阶段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都存在着复杂的法律关系和办事流程,各种制度相互交杂、缠绕,很多矛盾、冲突伴随其中。因此,对PPP监管规则的研究极其必要。本章站在经济法研究的视角上,讨论公共政策及法律法规对PPP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控制与监督,主要解决如何在现有的制度体系内嵌入监管机制,同时又能避免与其他制度产生冲突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梳理,以及对监管理念、原则、框架和工具的分析说明,试图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寻找、构建能够使PPP项目顺利推进的监管实施路径,即在“一总多分”的监管框架下利用多种辅助性的监管方法,介入公司行使监管权能。第五章“PPP归责体系的构建”。由于PPP项目涉及利益方众多,环境较为复杂,在出现争议时往往无法清晰判断法律责任的归属,我们有必要在现有已成熟的归责体系下寻找PPP归责体系的理论支撑点。本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在前述的研究基础上探讨PPP归责体系的建立,从政府、中介组织和项目公司三个主体的角度分别研究其归责原则和责任承担的具体形式。建议先明确归责原则,厘清各参与方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后根据其责任借鉴《证券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范进行归责。第六章“PPP融资的困境与出路”。有数据表明,融资难已成为PPP项目失败的罪魁祸首,而融资问题贯穿于PPP项目的全生命周,在PPP项目的成立期、建设期、运营期和退出期都存在着多种融资方式可供选择,每种融资方式都有着其各自的优劣和必要的条件。现阶段,债权融资仍然是占比最大的一种融资模式,但其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担保标的权属的不确定、项目收益权出质价值的不确定和担保物权实现方式的难题使得债权担保的实现缺少法律上的支持。同样,在PPP项目与资产证券化的结合中,其主要的基础资产即项目收益权在法律属性、可转让性、独立性和转让的生效时点上都存在争议,加之SPV不具有法律主体地位、基础资产难以彻底做到真实出售使得破产隔离的实现存在阻碍。本章认同收益权的“未来债权”地位,支持“合同签订生效说”,肯定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再担保制度的意义,主张尽可能将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在合同中有所约定,以减少风险的发生。

孙超然[7](2020)在《中美行政解释模式之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一般而言,行政解释是指行政机关对广义的法律文本做出的解释或说明。在现代国家中,行政解释同时涉及立法、行政、司法等多种国家机关,处于国家权力的交叉地带。因此,一国的行政解释模式,即行政解释及其合法性控制的制度和实践,集中体现了该国不同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关系,也体现了一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特性。我国行政解释模式可以概括为职权模式,这一模式深受我国法律制度及实践的影响,鲜明地体现出我国行政机关的强势地位。我国法律解释制度建立时,原本以立法者解释为重;但行政机关的解释权获得法律认可之后,却凭借其强大的行政职权逐渐从制度和实践两个方面侵蚀立法机关的解释权。以1981年《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为基础,我国构建了独特的法律解释制度。为了尽快地解决改革开放初期行政机关在执行少数基本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尽可能地限制行政机关对法律的任意解释,避免行政解释突破法律文本,当时的立法者基于苏联式的“立法者解释至上”的法律解释观念,对不同法律解释问题的解释权进行了分配,把法律中的冲突漏洞和空白漏洞问题的解释权保留在立法机关手中,只允许行政机关解释除此之外的一般法律解释问题,希望借此控制行政解释内容的合法性。这一制度中的行政解释,以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为基础,以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以主动和依申请制定规范性文件或公文为主要方式,是一种部门内的法律解释制度。然而这样严格和晦涩的分权规定,却没有同样严格的合法性控制机制,几乎只靠规定本身的权威性以及行政机关主动与立法机关进行互动来维持,立法机关并没有能力对行政解释的内容进行主动的控制,行政机关内部的程序则是封闭而偏颇的,司法机关的审查也一直相当乏力。因此,这一制度便迅速被行政机关的法律解释制度和实践所突破。在制度方面,行政机关对行政解释制度的规定,常常与立法者对行政解释制度的规定相矛盾。而在实践方面,行政机关一方面大量制作行政解释,其中有不少行政解释的内容都超出了立法机关规定的解释权限,对冲突漏洞和空白漏洞进行了解释,形成了解释权侵占现象;另一方面,行政机关大量制定解释或重复上位法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将这些文件的解释权归于其制定者,使上位法的解释权层层下沉,形成了解释权下沉现象。而且,我国行政机关经常在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解释法律文本,这也是我国行政解释制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国行政解释制度之所以未能维持,并最终被行政解释制度和实践所突破,由立法者设计的立法者解释制度变为职权解释模式,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原因:表面上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行政解释制度过度以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只重视行政问题的解决,而不重视行政解释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行政解释制度中的分权方式较为简陋,可操作性较差,使得行政解释很容易越界。其深层的原因则在于立法者解释观念与职权解释模式之间的冲突,以及行政解释合法性控制机制的普遍无力。此外,陈旧的“立法者解释至上”观念,也是导致我国行政解释制度长期滞后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参考域外较为成功的行政解释模式,为我国行政解释制度的革新提供有益的借鉴。美国行政解释可以为我国行政解释制度的革新提供大量的经验和教训。美国行政解释模式可以概括为授权模式。因为其行政解释制度建立在国会立法授予行政机关的权力之上,其合法性得到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全面和动态的控制,在外部和内部、事前和事后、实体和程序的多种控制之下,行政解释得以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而不至于溢出其边界。其中,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对行政解释的合法性控制主要是事前和事中的控制,而事后的司法控制则是行政解释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也可以将美国行政解释的合法性控制总结为“以司法控制为主的全面控制”。美国行政解释合法性控制中独特的“司法尊重”,鲜明地体现出国会的授权在行政解释问题上的极端重要性。“司法尊重”包含三种不同的行为模式,其一是法院对行政解释独特优势的承认,这种优势就来自于国会授予行政机关的职权;其二是法院审查范围受宪法或国会成文法限制的情况,它意味着法院对国会授予行政机关裁量权的维护;其三是法院基于对自身审查权限或能力的考虑而主动放松行政解释的审查标准,而法院这样做前提条件则是对国会是否授权行政机关解释特定法律文本的判断。不过,在司法尊重之外,法院还可能会对行政解释进行一般的高强度司法审查,甚至预设某种反对行政解释的态度。而且司法尊重并不是最高法院一时兴起,将控制行政解释合法性的职责拱手让出,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其法律制度和传统之中,并以行政解释的全面和动态控制为基础:法院对行政解释放松审查或审查受限,往往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内部对行政解释的控制互为因果。因此,即使法院采取尊重态度,也并不意味着行政解释就可以为所欲为。由此可见,行政解释的合法性控制不能仅依靠司法机关来完成,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同样需要通过事前和事后的监督和控制手段,确保行政解释的合法性。而在其他控制手段乏力的情况下支持司法尊重的做法,将导致法律制度的毁灭。比较中美行政解释模式,我们会发现宪法制度和宪政实践、法律概念观和法律解释观念,以及对行政解释本身的认识程度,对一国的行政解释模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美国行政解释制度和实践的经验还向我们显示出,在民主立法、明确授权的制度基础上,如果行政解释能够得到全面和动态的控制,那么法律的含义就能够以较为健康的方式得到更新,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此,理想的行政解释制度应当在激活立法机关活力和根本控制力的基础之上,以司法控制为基础全面盘活各种国家机关对行政解释含义的控制力,让行政解释能够更好地发挥在各国家机关之间传递信息的作用,以服务于法律含义的探究与更新。

章光园[8](2020)在《社员权基本问题研究 ——基于团体法视角的展开》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社会各类团体组织的设立,团体法在众多部门法领域中不断崛起,私法中逐渐形成了个体法与团体法的二元主体结构,社员权价值日益凸显。肇始于罗马法的个体法研究已经很深入,而作为现代私法另一重要渊源的日耳曼法中的团体法研究还有待加强。与之对应,作为个体法上的权利,包括财产权、知识产权、身份权(亲属权)以及人格权,都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制度建构也较为完善,而作为团体法上的社员权,横跨民法、商法、经济法、社会法等众多部门法,是团体法有效运行的基石,虽然具体社员权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例如公司股东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以及现代业主小区中的业主成员权研究,尤其是关于股东权的研究,更是成了理论研究热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有关社员权的基本问题研究,目前还是非常薄弱的,这既与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明显不相称,而且长期以往,也不利于指导具体社员权研究,因为没有社员权基础理论的指导,具体社员权研究也很难深入,更难以达成理论共识。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立基于个体法与团体法的区分,围绕团体法基本原理,对社员权基本问题作了历史和现实的梳理,静态和动态的观察,一般和个别的分析,理论与实证的考察,努力构建一套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私法基本原理、基本体系相吻合的社员权基础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围绕当前正在进行的民法典编纂,专章探讨了社员权入典的可能性和具体安排。本文除导论与结论外,正文共分八章展开,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社员权范畴论”。本章解决社员权是什么的问题,解决如何认识社员权的问题,这应是社员权研究的逻辑起点。社员权与个体法上的权利不同,社员权是团体法上的权利,要清晰认识社员权,就需要对“社”、“社团”、“社员”、“社团法人”、“个体法”、“团体法”等概念有个清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才能对社员权作出科学合理的界定。与个体法上的私法权利相比,社员权具有现代性与高级性、综合性与多维性、实体性与程序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手段性与目的性、财产性与非财产性等特征。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社员权作出不同的分类。社员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私法权利,它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传统民事权利体系的格局,打破了人身权与财产权一直以来对民事权利的垄断,掀起了一场民事权利的革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法由契约向身份的回归,有效地弥补了民法传统调整模式的缺陷,增强了民法对社会生活的调整和统帅功能,有力地推动了近代民法向现代民法的转变。社员权也是非常普遍的私法权利,基本涵盖了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生活的主要方面,几乎关涉我们每一个人的权益保护,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社员权也是当前实现市域治理、贯彻落实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工具和有力抓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法律权利,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关于社员权与成员权的提法,表面看只是一个称谓问题,但这背后触及到了社员权的本质理论,不宜用成员权代替社员权,以免增加理论混乱。第二章——“社员权演变论”。本章考察社员权在私法史上的发展演变过程,因为只有了解了社员权的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社员权的现在与未来。在私法数千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私法权利的流变是探寻私法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线索。私法权利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单向到多维、程序权利逐渐实体化到实体权利不断程序化、个体法上的权利到团体法上的权利、身份向契约到契约向“身份”的双向以及奴隶到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近现代以来,私法权利发展的最大表现就是社员权的产生和发展。围绕团体人格与社员(成员)人格独立及分离这一团体法基本原理,分析考察了罗马法个人主义本位下的团体无法明确区分团体人格与成员人格,团体本身也被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日耳曼法与罗马法最大的不同,就是团体主义本位取向,在日耳曼的马尔克公社中,团体与团体的成员有了明确的区分,团体人格与成员人格出现了独立及分离。日耳曼法上马尔克公社还是一种事实上的共同体关系,法律性质上表现为总有,还处于所有权质的分割阶段,虽然具有浓厚的团体法因素,但还没有上升为独立的团体法。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与罗马法相比,日耳曼法上马尔克公社中的团体成员权利可视为社员权的最早萌芽。与团体法产生相关的法制史事件,还有教会法上法人制度的出现。但是,从教会法的法人制度产生背景来看,法人仍然被看作是拟制的产物,没有出现团体人格与成员人格的独立及分离。团体法的正式产生,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以后的事情,尤其是公司制的出现,股东权的产生,可以看作是社员权的最早产生。1896年制定、1900年生效的《德国民法典》最终完成了社员权产生的临门一脚,该法典首次从团体法的高度,明确规定了一般意义上的社员权。《德国民法典》关于社员权的立法规定,被许多大陆法系国家仿效,产生了重大影响。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有着共同的法制史源头,法人制度在英美法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公司法立法表现突出,更是引领世界潮流。但是,英美法系没有所谓的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的划分,也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社员权,更多的是各色各样的具体社员权立法。清末变法,我国经由日本主要借鉴吸收了德国的立法,清政府颁布的民律、公司律中都有社员权的规定,民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仍然延续了这一做法,在民法典总则编法人章节规定了一般意义上的社员权,这部民法典在我国台湾地区仍然在适用。新中国建立后,废除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很长一段时间,除婚姻法等少数几部法律,一般性的私法基本没有,社员权就更是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我国初步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法、商法、公司法、经济法等部门立法非常活跃,虽然《民法通则》和《民法总则》没有关于社员权的一般规定,但在具体社员权立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公司股东权、业主成员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权等的立法即是典型代表。第三章——“社员权类型论”。本章梳理分析了现行法上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具体社员权,因为一般寓于个体中,个体展示了一般,要对社员权基本问题作出全面探讨,就必须对目前存在的各类具体社员权的法律属性、权利内容进行初步梳理,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权利形态作出辨析,进一步明确社员权的团体法权利本性。社员权与个体法上的私法权利不同,社员权是具象思维构建的产物,虽然关于社员权的一般性规则也有抽象思维的痕迹,但整体上来看,社员权的具体权利规则的构建还是立足于不同的团体本身的,具体社员权之间的个性明显。所以,类型论在社员权体系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抽象地谈论社员权意义不大。同时,通过类型论,建立一个社员权体系,才能从中更好地抽象归纳出社员权的一般性规则。社员权体系中,公司股东权是目前为止最为完善、最为典型的社员权,为其他类型社员权的规则完善提供了指引和参照。业主成员权是现代业主小区生活中的重要权利形态,不同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专有权与共有权,是构建和谐美好的业主共同体关系的重要权利,对其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也是一项重要而典型的社员权,尤其是当前推进“三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受到了高度关注,成为了理论研究的热点。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作为集体经济成分的合作经济组织比较发达,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吸收了市场经济的部分元素,延续发展了下来。这些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民间标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社员权,有专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整,权利内容较为丰富,是合作经济组织中的社员权代表。信用合作社的社员权,一直以来都有专门的法规调整,信用合作社改制后,绝大部分都变为公司,信用合作社社员权也就变为公司股东权。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社员权既具有公司股东权的属性,又有一般合作社社员权的属性。民间标会中的会员权也是一种具体社员权,虽然目前还未得到法律的认可。此外,在其他团体法人中也存在一些具体社员权,包括经济法上的重要主体——市场中介组织,其中也有大量的社员权形态存在,例如行业协会的会员权。志愿服务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慈善、志愿立法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志愿者权利中有一部分就属于社员权。消法上的消费者权利并不是社员权,消费者的社员权只能在消费者结成的消费者团体中才能产生。现在流行的俱乐部、会员制营销模式中的会员权,虽有社员权的外表,但缺乏团体法的根基,不是团体法意义上的社员权。工会会员的权利、政党党员的权利,虽然具有一定的公法色彩,但本质上还是社员权。第四章——“社员权本质论”。本章介绍了社员权相关学说,对学界有关社员权法律性质的诸多观点进行了评析,并明确提出了社员权的基本属性。社员权作为一类基本的私法权利,得到了绝大部分主流学者的承认和肯定,并在法律制度得到程度不一的反映。极少数学者不承认独立的社员权存在,他们认为,所谓的社员权,本质上还是社员个人在个体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漠视了社员在团体中的社员(成员)地位与个体法上的自然人与法人(法人作为团体的社员)不同。社员权否定说理论上根源于法人拟制说或法人否认说,过于强调个体的独立与自由,认为团体是对个体独立与自由的压制,没有意识到团体自由是比个体自由更高的自由状态,是个体自由发展的高级阶段。即便社员权肯定说内部,关于社员权的性质,也是五花八门,各种观点都有。关于社员权性质,目前存在着社员权所有权说、社员权债权说、社员权身份权说、社员权人格权说、社员权支配权说、社员权请求权说以及社员权形成权说。等等。这些理论学说各有特色,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员权的本质特征,但都不全面,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难以反映社员权的全貌。本文从整个私法体系来观察分析社员权性质,从私法体系中团体法与个体法并立的现实来看,明确提出了社员权是基本的私法权利,与个体法上的财产权、人格权、身份权(亲属权)以及知识产权并列,是宪法上的结社自由在私法上的自然延伸,是新兴独立的私法权利,是具有平等性质的私法权利。从私法体系中团体法与个体法不同的现实来看,明确提出了社员权是团体法上的私法权利,与个体法上的私法权利不同,是法定与约定权利兼容的私法权利,是集合性质的私法权利,是相对性与绝对性兼备的私法权利。从私法体系中实体法与程序法分野的现实来看,明确提出了社员权是具有浓厚程序性因素的私法权利,与个体法上的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分离行使不同,是程序权与实体权兼容的私法权利,是具有自我保护和自我救济的私法权利。在社员权的以上三项属性中,团体法属性是社员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他两项属性,对社员权的行使、救济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真正塑造了社员权品格,也是社员权能够成为基本私法权利的根本所在。第五章——“社员权构成论”。本章深入讨论了社员权的内部构成,对传统的社员权自益权与共益权的二元划分提出了批评,认为权利的划分不能以目的为标准,并严格遵循私法权利理论按内容对权利划分的一般标准,明确提出了社员人身权、社员财产权与社员程序权的社员权三分法。社员权三分法,是围绕最为典型的社员权提出的,这些典型的社员权包括公司股东权、业主成员权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三分法下的社员权,有的已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有的还属于理论上的提炼,但在法律规定和现实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和体现,是可以成立的。社员人身权、社员财产权与社员程序权,各自具有不同的法律性质,但又统一在社员权名义之下,本身不存在主从、原权与救济权的区分,是一体共存的。从社员权法律关系角度观察,社员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负有社员义务,不过,在二者的关系中,社员权利处于主导地位。社员权的构建本身就是具象思维的,不同于其他的私法权利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所以,特殊社员的权利义务也必须给予应有的关注,以体现实质公平和正义。在以上对社员权深入解剖的基础上,将社员权与传统私法上的权利作了深入比较,从微观、实证的角度再次论证了社员权的独立品格。第六章——“社员权变动论”。本章考察了社员权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动态过程,也即社员权的产生、取得、处分与丧失。社员权是团体法上的私法权利,先有团体法人的成立,才有社员权的产生。本文首次从理论上分析论证了社团法人成立的一般原理,详细论证了法人财产权(所有权)与社员权的产生,从法律原理的角度论证了社员权的独立存在价值。社员权的产生,实现了个体法向团体法的跃升。社员权的取得,表现为社员资格的取得,取得社员资格也就取得了社员权。社员权的取得方式,大体可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每一种取得方式又可分为若干具体情形。社员权作为私法权利,权利人可以为一定的处分,包括转让、质押与抛弃。社员权转让、质押一般发生在营利性团体中,因为这类团体中的社员权具有财产价值。社员权丧失的情形包括团体解散、社员主体的消灭、除名、退社以及社员权的转让等。社员权的丧失,在团体法与个体法上都将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与社员权的产生呈现反向运动,实现由团体法向个体法的回归。第七章——“社员权实现论”。本章继续从动态角度考察了社员权的行使、效力、侵害、保护以及司法实践。作为团体法上的权利,社员权不同于个体法上的权利行使,社员权行使不仅会发生社员个体所预期的效果,而且最终会产生团体法上的效果。社员权在行使类型、行使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都会受到法律的专门调整。社员权行使也是一种法律行为,同样要接受法律的效力评判。社员权的行使通常都是在团体内部以集会的形式实现,其最终表现就是团体决议行为。团体决议行为已经完成了由社员个人行为到团体行为的转变,是形成团体意志、团体决策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团体行为也是法律行为,也需要接受法律的效力评判,评判的标准有决议的内容、决议的程序等。对于决议结果,不管赞成还是反对,社员都要无条件服从,即使与自己的预期相违背也是如此,这就是团体的拘束效力。社员权的行使要遵守团体章程,否则要接受团体内部的社团罚。作为团体法上权利,社员权的侵害,属于一般侵权行为,但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说侵害主体、侵害方式、侵害内容、救济模式等等。按侵害主体可划分为社团对社员权的侵害、社员对社员权的侵害与第三人对社员权的侵害;按侵害对象可划分为侵害社员人身权的行为、侵害社员财产权的行为与侵害社员程序权的行为。与社员权的三大基本属性对应,社员权的保护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作为基本的私法权利,社员权可以寻求侵权责任法的保护;作为团体法上的私法权利,社员权也可以寻求团体法上的保护;作为具有浓厚程序性因素的私法权利,社员权也可以寻求自我保护。考虑社员权的自我保护都是在团体内部通过集会功能实现的,所以理论上可将其一并归入团体法上的保护。司法是实现社员权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社员权保护的最重要的方式,但当前的社员权司法整体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很多案件的裁判标准并不统一,审判质效有待提高。第八章——“社员权立法论”。本章从法政策的角度,讨论了社员权的立法问题,尤其是社员权入典的现实意义、可行性及具体条文的设计。在大陆法系代表性国家,有关社员权的一般性规范,通常都规定在民法典总则编社团法人章节中,内容上大体相同,都是有关社员权的一般性规定,包括社员资格、社员权行使、退社等。我国现行法上无社员权之名有社员权实,《民法通则》与《民法总则》都没有社员权的一般性规定,《物权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司法》等民事单行法、特别法以及商事特别法对具体社员权作了明确规定。总体上,我国在团体法的立法上已经处于落后。当前的民法典编纂,要体现出团体法应有的地位,强化团体法因素塑造,以充分反映团体法崛起的客观事实。民法典的编纂,为社员权入典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并充分论证了社员权入典的必要性可行性。围绕社员权的立法内容,对学者的民法典总则编草案建议稿和官方公布的民法典草案作了评析,整体上,学者建议稿更开明,基本都有社员权的规定,虽然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但官方公布的草案明显要保守得多,总则编还是照搬《民法总则》的规定,只有规定了股权,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社员权。民法典总则编应该对社员权的基本内容作出规定,并处理好与章定(约定)社员权的关系,尊重团体自治,赋予团体活力。在社员权的立法模式上,建议采纳总分结合模式,在民法典总则编中对社员权基本内容作出一般规定,同时进一步完善民法典分则编、民事单行法、商事特别法、经济法、社会法等部门法领域的具体社员权规定。最后结合当前民法典编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总则编社员权立法的体系安排与条文设计的立法建议。

张文[9](2020)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法律规制》文中指出股权,作为股东向公司出资行为而享有的特殊权利,具有财产性权利和经营管理权利等多项权能复合的权利属性。正因股权具有财产的属性,因而可以成为股东为债权人提供担保的标的之一种。股权的交换价值,亦或者说股权的流通性,在上市公司领域表现的最为明显,不仅如此,专门为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提供交易场所和辅助性服务的证券交易所,为上市公司股权的转让提供了公开的市场和实时的转让价格,增强了上市公司股权的流通性。也正因上市公司股权具有较强的流通性,资金融出方愿意接受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作为担保标的,为其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上市公司股东利用其股权作为担保标的物进行融资行为,具有私法层面的合法性。但是,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股东高比例质押其股权、多家上市公司股东涉及股权质押交易,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上市公司股东屡屡出现股权质押违约的发生,多家上市公司股东面临平仓风险,大面积、高比例的上市公司股票平仓成为我国证券交易市场的达摩克里斯之剑。2018年10月,深圳政府宣布成立专项小组,筹集150亿元“风险共济”资金,帮助存在股权质押、流动性压力的上市公司化解风险,随后北京、珠海、浙江、成都、厦门等多个省市宣布“救援”本地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但是,由政府发起的资金援助只能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实现短期内的纾缓,以缓解因市场风险给上市公司股东带来的流动性压力,并不能从本质上化解积存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亦无法有效的防范新增股权质押平仓风险。本文正是选取现阶段威胁我国证券交易市场秩序和安全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平仓风险为起点,通过历史的方法、域外比较的方法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以上市公司股权作为担保标的物的担保交易活动之法理基础,由此探究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风险以及现有规则的不足,并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提出相应的制度完善建议,以期通过法律规制的方式,化解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风险。通过法治化的路径,实现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风险的长效管控机制。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展开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风险化解法制规范的探讨,论文在结构上除去导论和结语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聚焦于当前资本市场中广泛应用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活动本身,通过背景的梳理、交易特殊性的分析,以及对交易活动的经济学视角下的分析,以期为交易活动法律规制提供基础。第一章共有三节,第一节梳理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背景,包括对这一交易活动历史沿革的梳理,以及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对应的经济基础和法律规制的演进。文章认为,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在现阶段的发展有其历史的原因,以及经济基础和法律制度的支持。从历史的视角看,我国改革放开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我国建立了资本市场。在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即已出现了以股权作为担保标的物的股权质押贷款活动。当时以商业银行作为唯一的资金融出方,并且以股权作为担保标的物的质押贷款行为,符合传统担保法律制度的交易目的;同时,仅以我国《担保法》中有限的法律条文,亦足以满足当时股权质押贷款活动法律规制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开始着手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与此同时,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先后颁布,为巩固资本市场的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构建发挥重要作用。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的流通性增强,同时鼓励投资者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交易,鼓励金融创新活动的开展,为我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提供必要的基础。我国资本市场在制度的支持下逐渐活跃,在制度上允许证券公司作为资金融出方,参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同时,资本市场的活跃也使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对流动性资金需求的增加,寻找更为便利、高效的融资方式。在制度完善和经济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在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了扩张式的发展时期。在缺少必要的监管要求和法律规制下,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数量激增,市场参与主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交易风险及担保物的质量,为当前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的发生埋下隐患。面对因资本市场波动而带来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平仓风险,监管者逐渐意识到该项交易对资本市场稳定带来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发布相关监管规则,使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风险得以化解,并为日后交易的有序开展提供必要的法律引导。在简单商品经济背景下,市场主体的交易活动较为简单且数量有限,因而传统的股权质押式贷款活动足以满足当时经济发展程度下市场主体的交易需求。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体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与这一经济发展相对应,市场主体的交易模式变得丰富且复杂化,在金融创新的大背景下,市场主体探索高效、便捷的融资途径,进而逐渐形成股权质押式回购的交易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全球经济进入金融化的时代,我国或为主动或为被动地参与到经济金融化的历史进程中。在经济金融化的趋势下,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亦埋下了金融风险。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并且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使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忽视了对安全的价值要求,为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安全的威胁。除了经济发展背景的因素,我国当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广泛开展的背后还有我国制度因素的影响,也即是法律及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行为的约束。我国法律和监管机构,基于对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投资者等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对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行为作出必要的限制性规范。但是上市公司股东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规避“减持规则”的约束,在缺少监管要求的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中,上市公司股东能够间接的实现减持的目的。因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成为上市公司股东新的“套利”方式。在分析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形成的经济背景和制度背景后,第一章第二节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特殊性进行法学视角下的分析。首先,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是传统质押法律行为的“异化”。这一结论所暗含的基本观点即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以传统担保法律制度中的质押法律行为为模板,但又不同于传统质押法律行为,发展出了新的交易模式以满足股东融资目的的实现。其次,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所涉及到的主体范围来看,呈现出结构性特征。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除了涉及到资金融出方和融入方两方交易主体外,还涉及到利益相关主体,包括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其他股东,以及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为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提供辅助服务的证券公司、交易所以及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最后,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已不仅是简单市场经济下的传统为债权之担保而形成的交易模式,而演变为更具专业性、更为复杂的具有金融属性的交易活动。本节除了对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本身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外,还通过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对比,突显以上市公司股权作为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特殊性,以及其交易风险的危害性。第三节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所具有的经济属性,为后续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制的制度设计提供多维度的参考。在经济学视角下,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具有效率优势和公允性特征,能够为交易主体提供便捷且公平的融资方式和权益保护的基础,但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中同样存在着第二类委托代理的问题,易于发生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大股东利用其地位和权利上的优势,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论文第二章在第一章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本身分析的基础上,对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以及对交易活动进行法律规制时,可能涉及到的价值冲突展开分析,以期为法律规制的具体规则设计提供价值指引。第二章共有三小节,第一节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所具有的负外部性,包括交易活动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对上市公司利益的影响,以及对金融市场运行秩序和效率的影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股东出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中小股东在上市公司中股东权利行使与利益保护,侵害中小股东权益;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对上市公司利益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商誉、股票价格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处置违约的上市公司质押股票会加剧证券交易市场的价格波动,影响金融市场稳定。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外部性的存在,成为其需要通过法律制度予以规制的必要性基础。第二节是在前述外部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法律规制时可能涉及到的股东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的协调,以及法律规则的制定对交易效率价值与经济安全价值的平衡展开分析。从交易主体的权源上来看,上市公司股东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源于股东对其股权的自由处分之权利,其权利行使之自由应该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但是,从其交易行为的外部性来看,该交易行为的结果影响到众多其他主体的利益,因而在对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进行法律规制时,应当考虑到股东个人利益与其他主体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协调。同时,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是有效率的融资模式,但在上市公司股东不当或过度融资的情形下,其结果将会对金融市场运行的秩序和安全带来威胁。对于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进行法律规制时,既要关注于给金融市场安全带来隐患的行为予以必要的规制,同时也应考虑到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所追求的效率价值的实现,法律规制的制度设计应当平衡交易效率与经济安全之间的价值冲突。第三节基于法律规制的利益协调和价值平衡的分析,论文提出应当以私法与公法协同共治的方式,有效实现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法律规制。基于利益协调及价值平衡的要求,本文认为以私法赋权的方式保护股东个人的自由和经济效率目标的实现,同时,以公法限权及增加义务的方式保障公共利益和经济安全的实现。通过私法和公法规制手段相协同的方式,实现对股权质押交易的有效规制,既保护个人权利自由,又维护公众利益的实现;既尊重交易效率价值的实现,又保障经济安全的价值追求。通过私法自治和公法规制的合力,形成有效防范和化解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的长效机制。论文第三章在前两章交易分析和规制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在实践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类型化分析,并结合域外的相关法律规则,检视我国现有的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之法律规制及风险化解措施。第三章共三小节,第一节针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进行类型划分,本文将实践中主要出现的风险划分为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违约处置环节的风险三种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风险应施以有针对的规制措施,以实现对现存风险的化解以及未来交易风险的防控。本文认为,因市场波动而引起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平仓风险,其原因来自于市场风险的客观存在。对于市场中本就存在的价格波动风险,法律难以通过规制的方式予以防范和化解,需要相关市场参与主体自行作出判断,以减小因市场风险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而能够通过法律规制的方式有效规制是市场主体的道德风险,以及通过有序处置违约股权,防范因大面积平仓行为而对金融市场稳定带来的威胁。基于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的类型化,对应地检视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及风险化解措施。第二节论文通过对比的方法,将我国现有制度与大陆法系传统担保法律制度中的权利质押制度,以及英美法系一元化的动产担保交易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检视我国现有制度与域外制度的差异。与大陆法系国家相比,我国《担保法》与《物权法》在具体的规则设计与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较为突出的差异即是我国以物权法理论为统领的担保法律制度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到商事领域、甚至金融领域中对担保制度的灵活运行,仅以传统民事法律规制作为担保法律制度设计的原则,难以满足商事、金融实践中主体对交易的灵活性、效率性的需求,制度涉及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制度中,担保交易作为商事活动中一种独立的交易模式,美国《统一商法典》专门规定了担保交易制度,并以“担保权益”这一一元化的概念统领以权利类型划分的质权、抵押权、留置权等具体的担保情形。相比英美法系一元化的担保法律制度体系,我国现有以民事权利划分为基础的担保法律体系难以进行简单的形式上的移植,但是英美法系以商事行为为视角,构建的担保交易规则能够为我国担保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论文还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针对当前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的纾困措施。就目前来看,各地方政府的纾困措施仅仅是针对因市场风险而引起的平仓威胁进行短期的“救助”行为,这一政府行为具有短期性,并不能形成对风险防范和化解的长效机制。另外,政府的干预不当还会产生更为严重的“政府失灵”,增加政府负债的同时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而要形成对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长效的法律规制手段,需要对现有规制措施和规制理念进行对应的完善,也即是对现已积聚平仓风险予以有序的疏导,以及对新增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未来风险的积聚。第三节基于前述对我国现有股权质押法律制度的检视,提出了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下确立商事思维下的“股权担保交易”的概念。首先,以“股权”作为担保标的物的交易活动具有金融创新的属性,并且在实践中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是以股权作为担保标的物的交易种类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股权收益权信托、股权收益权质押等多种情形,但在本质上都是以股权的经济价值作为融资交易开展的基础;其次,传统以民法规制理念和手段的担保法律制度规则的设计,难以满足金融实践中各方主体利益平衡及权益保护之需求;最后,“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概念也难以符合我国民法体系下法律关系种类的划分,从民法理论上看,“质押”与“回购”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难以统合在同一个交易活动之中。因此,本文提出以“股权担保交易”之概念,以概称实践中所有以股权经济价值作为担保标的物的交易活动。第四章即是针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中的道德风险,提出构建多维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主体规制体系。通过对主体的规制,以控制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风险,本文主要以上市公司股东内部协议的自律管理方式、金融机构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相对方的风险管控,以及证券交易所、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管功能的有效发挥,多方的共同作用实现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主体道德风险防控。本文提出以下思考路径:在上市公司股东之间的内部管理层面,上市公司股东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是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人,因而股东之间为了实现公司的整体利益和保护股东自身在内全体股东利益,通过协商形成对股东权利的必要限制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上市公司股东之间的自治性规则的实现,需要上市公司股东具有一定的权益保护意识。我国公司实践中,股东自我权益保护意识相较于英美国家公司股东的权益保护意识较弱,典型表现即是我国公司章程的同质化明显,未能充分发挥公司章程的个性化权益保护的作用。对此,我国《公司法》可以对股东自治下的权益保护作出必要的规则指引,以形成股东之间有效的自治管理。在金融机构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相对方的风险管控层面,金融机构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资金的融出方,除了能够为出质股东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资金外,金融机构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其行为受到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需要符合监管规则的要求,也即是说,金融机构需要承担必要的合规责任,而风险管控即是金融机构需要承担的一项重要的合规责任。一方面,金融机构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相对方,享有检查、监督上市公司股东资金使用的权利,以实时监控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作为被监管的对象,需要履行监管者对其风险管控的要求。因而,金融机构在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中的严格履责,亦能够有效防控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风险。金融机构严格履责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即是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持续性跟踪,而对于金融机构的疏于履责行为应当承担必要的行政责任。在证券交易所及证券市场监管部门的外部监管层面,外部监管者只能以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负外部性规制为限,因而其规制的手段较为有限。而外部监管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即是通过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则设定,约束上市公司股东的股权担保交易行为,同时为其他金融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最大程度的减小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上市公司股东的道德风险。论文第五章聚焦于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违约处置风险,以同类股权相同处置措施,不同类型股权差异化处置规制为原则,完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违约处置,以期及时、有效的纾解因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大面积违约而引起的积聚风险。对于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风险的化解,一方面应当从根源上控制新增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风险,在未来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风险的积聚进行必要的防范;另一方面,化解现已形成的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风险,其重要措施之一即是通过统一、有效、影响范围最小的处置方式,对现已违约的上市公司股权予以处置和疏通,以减弱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大面积违约处置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及时恢复因股东违约对其他主体经济造成的损害。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违约处置的法律规制,首先应当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违约行为作出认定,以便及时识别风、减小损失的程度。除了一般借贷行为中债务人到期未能履约的行为,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合同增加了先兆性违约事件条款,在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发生技术性违约,或者其他交叉违约的情形时,资金融出方能够及时识别上市公司或者股东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及时行使担保权,以减小担保权人经济利益损失。除了对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违约行为进行必要的提前识别,对于不同类型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其处置的措施也应具有差异性。对于场内股权担保交易行为,其主要的处置措施通过场内平仓的方式处置担保股权。但是实践中对于证券公司的平仓行为存在一定的争议,例如证券公司并未通过平仓方式,而是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主张其权益的实现,股东对于证券公司的诉讼行为提出异议;除此之外,对于证券公司怠于行使平仓权利而造成股东损失的进一步扩大,证券公司是否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纠纷。本文认为,证券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场内股权担保交易的相对方,有权选择是否通过平仓的方式实现其资金安全的合法权益,对此,证券公司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在股权担保交易违约情形已实际发生后,证券公司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控制损失的进一步扩大,而因证券公司怠于行使权利而造成的损害进一步的扩大,对于扩大部分的损失证券公司不能向出质股东主张相应的赔偿。在场外股权担保交易活动中,一般上市公司股东所持有的股权具有限售条件时,难以通过场内股权担保交易的方式实现融资需求,只能通过条件更为宽松的场外股权担保交易实现融资。在以限售股作为股权担保交易标的物时,我国学者曾对此有合法性争议,认为限售股之“限售”条件使标的股权不具有流通性,与担保法律制度中担保物“可转让性”的要求相冲突。但是,目前我国在司法裁判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限售股在担保权实现时,其限制转让的期限已经届满,限制转让的情形消灭,债权人在特定股权之上的担保权益能够有效设立,股权担保交易活动有效且生效。从限售股的本质来看,该类股权具有流通性,只是在一定期间内流通性受到限制;其次,限售条件设置的目的在于对股东之外的其他主体的利益予以保护,而非股权本身不具有流通性,因此,对于限售股的处置,在满足保护相关主体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能够予以特殊的处置。因此,以限售股作为股权担保交易的标的物并不与传统担保法律制度中的“可转让性”相冲突。场外股权担保交易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资金融出方不具有强制平仓的权利,不能通过场内直接平仓的方式处置担保股权。因此,场外股权担保交易的违约处置,需要资金融出方选择诉讼程序、仲裁程序,以及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和公证债权文书执行的方式实现其权益保护。在具体的司法处置环节,对于有限售条件的上市公司股权,我国司法机构也在积极探索与证券交易所之间的合作,制定有效且合理的违约处置制度,例如上海金融法院与上海证券交易所达成《关于协助上海金融法院办理上市公司股票司法强制执行的备忘录》,在证券交易所的配合下有效实现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违约股权处置,以减小因处置担保股权对证券交易市场稳定的影响。

李琳[10](2020)在《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责任的完善》文中研究说明《公司法解释(五)》第一条第一款以《公司法》第二十一条为依据,明确规定在原告能够证明关联交易实际侵害公司利益的情况下,即使关联交易经过了正当程序,如信息披露、股东(大)会或者其他章程规定的程序,不免除被告对关联交易损害责任的承担。该解释旨在要求法院对关联交易行为进行实质审查,回应了关联交易损害纠纷诉讼中,被告方仅以正当程序作为抗辩理由所产生的问题。但在我国现行法律及监管规则之下,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及构成要件、程序抗辩对损害赔偿责任的影响、以及如何界定关联交易损害责任的责任形式和赔偿范围等方面仍不尽完善,对中小股东的权利救济仍有不足。本文正是在《公司法解释(五)》出台的背景下,结合国内外法律规定、学术理论与司法实践展开对上述问题的探讨,以期对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责任进行完善。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的主体进行探讨,分责任主体与请求权主体两方面。第一节是对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的明确。在责任主体方面,除《公司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的五类法定责任主体外,还应当注意实质行使高管职权的工作人员以及关联交易相对方是否应当承担责任的问题。第二节则关注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主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主体原则上应为利益受损失的公司,然而在实践中控股股东、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意志具有重大影响,公司难以直接提起诉讼,因此法律明确规定了股东可以代表公司进行诉讼。但除此之外,关联交易还将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公司的债权人也可能因关联交易受有财产损失,但此项请求权却没有赋予债权人,存在缺陷,应予完善。第二章深入探讨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第一节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是责任主体承担赔偿责任的实质性要求,但我国对“公司利益”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没有进行明确。本文认为,应通过完善公司利益的判断标准来解决概念缺失问题。判断标准包括公司内部对公司利益的判断及司法对于公司利益的实质审查两方面。第二节为关联交易损害赔偿责任的过错,认为在关联交易领域的过错判断应当结合责任主体违反法定义务的情形来进行。第三节关注损害结果即对公司利益造成实质损害。对损害结果的认定将直接影响责任主体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因此本文将对司法实践中的损失认定进行归纳梳理,列举常见的可以认定为损失的情形。第四节则是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分配在关联交易损害赔偿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三章重点讨论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责任中的程序抗辩问题。正当程序一直以来都是关联交易损害责任的重要抗辩事由。在《公司法解释(五)》出台后,关联交易实质损害与正当程序的冲突终于有了明确的裁判规则。第一节论述我国关联交易中的正当程序,针对最为重要的信息披露与审议批准程序,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监管规则的规定仍有欠缺,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节为正当程序对于关联交易损害赔偿责任的影响。明确正当程序虽然仍是损害赔偿责任的重要抗辩事由,但并不是该责任的免责事由。此外,关联交易是否经过正当程序也将对举证责任分配产生重要影响,应予明确。第四章讨论的是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责任的责任形式和赔偿范围。第一节责任形式方面,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责任的责任形式应包括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及补偿。第二节讨论的是关联交易损害赔偿责任的赔偿范围。我国立法没有在关联交易损害方面明确其赔偿范围,原则上对于实际损失应当完全赔偿。但对可得利益损失是否可以纳入损害赔偿范围仍有争议,本文认为可以有条件的将其纳入赔偿范围,以实现全面赔偿损失的目的。第三节讨论在关联交易损害赔偿领域设置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合理性。提出关联交易的惩罚性赔偿规则应当谨慎适用,并对惩罚性赔偿金的数额确定提出一些思考。最后是结语部分,结语按照全文的总体结构进行回顾和总结,概括归纳各章节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并且提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二、股东代表诉讼若干法律问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东代表诉讼若干法律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股东表决权行使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股东表决权及其行使概述
    2.1 股东表决权的概念
        2.1.1 表决权的含义
        2.1.2 表决权的法律性质
    2.2 股东表决权的行使
        2.2.1 表决权的行使原则
        2.2.2 表决权的行使方式
        2.2.3 表决权的不充分行使
        2.2.4 表决权行使的保护
    2.3 小结
第3章 我国股东表决权行使的实证研究
    3.1 股东表决权行使案件总体分析
        3.1.1 股东表决权权益受侵害案件数量分析
        3.1.2 股东表决权权益受侵害案件时空分布分析
    3.2 表决权行使案件中原告股东特征分析
        3.2.1 自然人股东的表决权易受侵犯
        3.2.2 中小股东的表决权易受侵犯
        3.2.3 无职务股东的表决权易受侵犯
        3.2.4 股东表决权诉讼类型多元化
        3.2.5 股东表决权诉讼事由多样化
    3.3 表决权行使案件中被告公司和裁决结果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我国股东表决权行使制度的完善
    4.1 完善私力救济路径
        4.1.1 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能
        4.1.2 完善决议治愈制度
        4.1.3 引入决议撤回制度
    4.2 拓宽公力救济路径
        4.2.1 设立行政责任救济制度
        4.2.2 增加刑事责任救济路径
        4.2.3 将不成立之诉归入《公司法》第二十二条之中
    4.3 增加仲裁纠纷解决机制
    4.4 完善股东表决权行使相关制度
    4.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2)证券法视角下信息披露制度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原理
    (一)信息披露制度的内涵解读
    (二)信息披露制度的原则阐释
    (三)信息披露制度特征之“重大性”判断标尺
二、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规范体系
    (一)证券法视野下的信息披露制度
    (二)监管视野下的信息披露制度业务规则
    (三)民刑交叉视野下的信息披露制度
三、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配套指引、监管、惩戒制度的缺失
    (二)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健全
    (三)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完整、不真实
    (四)中介机构的失责和内控制度、行业组织的失灵
    (五)证券虚假陈述案的维权艰难
四、信息披露制度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信息披露配套指引、监管、惩戒制度的完善
    (二)差异化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
    (三)压实中介机构和公司内控部门的责任
    (四)证券虚假陈述案件审判程序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代持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代持概述
    2.1 股权代持的界定
        2.1.1 股权代持的概念
        2.1.2 股权代持的特征
    2.2 股权代持的形成原因及行为类型
    2.3 股权代持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2.3.1 实际出资人存在的风险
        2.3.2 名义股东存在的风险
        2.3.3 公司存在的风险
    2.4 股权代持的存在意义
3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代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代持的立法现状
        3.1.1 公司法司法解释相关条文
        3.1.2 外商投资企业纠纷相关条文
        3.1.3 其他法律相关条文
    3.2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代持司法现状
        3.2.1 股权代持纠纷增多
        3.2.2 股权代持纠纷类型多
    3.3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代持存在的问题
        3.3.1 股权代持法律性质不明
        3.3.2 股权代持协议无效后的法律后果尚不明晰
        3.3.3 隐名股东权利维护难度较高
        3.3.4 债权人权益保障不足
4 国外股权代持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4.1 两大法系国家对于股权代持的规定
        4.1.1 英美法系国家关于股权代持的规定
        4.1.2 大陆法系国家关于股权代持的规定
    4.2 国外股权相关立法的启示
        4.2.1 以信托法律关系调整股权代持
        4.2.2 坚持商事外观原则和实行股东资格公证制度
        4.2.3 赋予隐名股东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权利
5 完善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代持法律制度的建议
    5.1 明确股权代持的法律性质
    5.2 明确股权代持协议效力认定的标准
        5.2.1 约定违约责任
        5.2.2 加强出资证明书管理
        5.2.3 构建股权代持协议公证制度
    5.3 加强对隐名股东权利的保护
    5.4 完善债权人权益保障机制
        5.4.1 规范公司股东出资行为
        5.4.2 设立披露制度
        5.4.3 确立股权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4)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受信义务的理论研究
        (二)关于自我交易的理论研究
        (三)关于篡夺公司机会的理论研究
        (四)关于竞业禁止的理论研究
        (五)关于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理论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规范分析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实证分析法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立法和司法现状问题概述
    一、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立法规制现状
        (一)关于董事高管承担受信义务的立法规制现状
        1.公司利益
        2.董事高管
        3.受信义务
        (二)关于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立法规制现状
    二、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司法案例统计
        (一)样本选取的基本要求
        (二)样本的初步统计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案例实证及类型化分析
    一、董事高管违反受信义务损害公司利益的判断标准
        (一)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的判断标准
        1.单纯客观标准
        2.主客观相结合
        (二)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的判断标准
        1.违法自我交易
        2.篡夺公司机会
        3.违反竞业禁止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运行情况
        (一)履行前置程序进入诉讼
        (二)豁免前置程序
        (三)股东起诉因前置程序履行被驳回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董事高管违反受信义务判断标准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判断标准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1.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既存问题
        2.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判断标准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判断标准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1.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判断标准的既存问题
        2.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判断标准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既存问题
        1.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形式化
        2.监事会执行力不足
        (二)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1.书面请求与回复制度供给不足
        2.监事会独立性差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的规制建议
    一、完善董事高管违反受信义务判断标准的建议
        (一)完善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建议
        1.确立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判断标准的原则
        2.细化董事高管违反勤勉义务主客观标准立法规范
        3.商业判断规则的引入
        (二)完善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判断标准的建议
        1.重述忠实义务基础关系
        2.强化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判断标准制度供给
        3.构建董事高管违反忠实义务的责任体系
    二、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具体建议
        (一)平衡自由与秩序价值
        (二)明确股东诉讼请求回复制度
        (三)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三、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要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特点总结
    第二节 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理论基础
        一、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
        二、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依据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
        二、基于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实证考量
    第四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主要环节的法律问题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三、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第二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
    第一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独特性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涵界定
        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特征
    第二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解决的法律问题
        一、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
        二、识别目标方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
        三、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
        四、识别目标方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
        五、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
    第三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法律责任认定分析
        一、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责任
        二、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
        三、管理层违反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四、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违约或侵权责任
第三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第一节 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界定
        一、知识产权价值来源分析
        二、并购中的知识产权评估特点
    第二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需求
        一、价值评估的战略需求
        二、价值评估的交易需求
        三、价值评估的税收需求
        四、价值评估的融资需求
        五、价值评估的诉讼需求
    第三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
        一、市场评估方法
        二、成本评估方法
        三、收益评估方法
        四、并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第四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依据
        一、专利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二、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三、着作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四、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第四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垄断行为辨析
        一、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界定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一般垄断行为分析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关系之辩
        二、禁止权利滥用理论
        三、相对利益平衡理论
    第三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实践分析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内实践评析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实践评析
第五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
    第一节 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界定
        一、基于专利权的科技安全
        二、基于着作权的文化安全
        三、基于商标权的产业安全
    第二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践的思考
        一、美国为代表的并购中新兴技术国家安全审查
        二、加拿大为代表的并购中国家文化产业安全审查
        三、中国为代表的并购中品牌依存度产业安全审查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预期创新点
        (三)研究难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PPP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PPP的制度概述
        一、PPP的概念范畴
        二、PPP模式的类型化
        三、PPP的法律特征
        (一)以合同为基础的合营关系
        (二)以平等为基础的合作模式
        (三)以项目融资为基础的融资模式
    第二节 PPP的制度价值
        一、有助于降低地方债务压力
        二、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三、有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节 PPP的法律规制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
        二、平等协商原则
        三、效率原则
        四、公平原则
第二章 PPP准入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PPP项目的准入规则
        一、PPP项目的识别标准
        (一)以公益导向的项目识别标准
        (二)以防范风险为目标的识别标准
        二、PPP项目的适用领域及识别规则
        (一)PPP项目的适用领域
        (二)PPP项目的识别规则
    第二节 PPP项目公司的准入规则
        一、PPP项目公司的设立规则
        二、PPP项目公司的资本规则
        (一)项目公司项目资本金与项目公司注册资本的关系
        (二)项目公司资本金的财务处理
    第三节 PPP政府方主体的准入规则
        一、PPP实施机构的准入规则
        (一)政府实施机构的主体范畴
        (二)政府实施机构的职责
        二、PPP政府出资代表的准入规则
        (一)政府方出资代表的源起
        (二)政府出资代表身份及资金来源的厘定
        (三)国企参与PPP项目的规制规则
第三章 PPP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边界
    第一节 政府方权利及义务的边界
        一、政府方的权利类别
        (一)政府方的监管权能
        (二)政府方的股东权利
        二、政府方的义务范畴
    第二节 PPP项目公司的权利与义务范畴
        一、PPP项目公司的权利范畴
        (一)PPP项目公司的法定权利
        (二)PPP项目公司的合同权利
        二、PPP项目公司的义务范畴
    第三节 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职责
        一、中介机构的监督规则
        二、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 PPP监管的理念与规则
    第一节 PPP监管理论概述
        一、PPP监管的基本概念
        二、PPP监管的制度价值
        (一)PPP监管的必要性
        (二)PPP监管的价值
        三、PPP监管的主体
        四、PPP政府监管的权力范畴
        (一)政府监管权的来源
        (二)PPP模式下政府监管范畴的法律检讨
        (三)政府对项目及社会资本等参与主体的监管范畴
        (四)政府方监管权利的配置
    第二节 PPP监管的基本理念
        一、衡平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监管理念
        二、最大限度消除信息不对称的监管理念
        三、坚持以绩效考核为中心的监管理念
        四、强化双方的履约责任的监管理念
    第三节 PPP监管的规则构建
        一、“一总多分”的监管框架
        二、嵌入项目公司监管的路径
        (一)政府参股项目公司的监管规则
        (二)政府不参股项目公司的监管规则
        (三)项目公司类别股的制度构建
第五章 PPP归责体系的法律证成
    第一节 PPP中政府的归责体系
        一、PPP中政府的责任类型
        (一)PPP中政府的民事责任
        (二)PPP中政府的行政法律责任
        二、PPP中政府的归责原则
        (一)政府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
        (二)政府的行政法律责任归责原则
        三、PPP中政府的责任承担形式
        (一)政府违约的法律后果
        (二)因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三)政府方侵权的法律后果
        (四)政府方行政法律责任的后果
    第二节 PPP中介机构的归责体系
        一、PPP中介机构的范围界定
        二、PPP中介机构的归责原则
        (一)中介机构的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中介机构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三、PPP中介机构承担责任的类别
        (一)中介机构的民事责任
        (二)中介机构的行政责任
        (三)信用体系
    第三节 PPP项目公司的归责体系
        一、PPP项目公司的责任类型
        (一)项目公司法律责任的产生
        (二)项目公司合同责任的具体类型
        (三)项目公司侵权责任的具体类型
        二、PPP项目公司的归责原则
        (一)项目公司合同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项目公司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三、PPP项目公司的法律责任承担
        (一)项目公司合同责任的承担方式
        (二)项目公司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三)项目公司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
第六章 PPP融资的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 PPP项目的融资路径选择
        一、PPP项目债权融资的制度困境
        (一)债权担保的困境
        (二)PPP项目对融资本身性质的局限
        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制度迷思
        (一)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概述
        (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适格性
        (三)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实现破产隔离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PPP项目融资担保制度架构
        一、PPP项目的融资担保路径选择
        (一)社会资本方担保规则
        (二)第三方担保规则
        二、PPP项目再担保制度的现实选择与规则苑囿
        (一)再担保制度的含义及在我国的发展
        (二)PPP项目再担保的可行之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中美行政解释模式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中国研究综述
        (一)对中国行政解释的研究
        (二)对外国行政解释的研究
        (三)对中国现有研究成果的总体评述
    三、外国研究综述
        (一)美国研究综述
        (二)其他国家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行政解释的概念
    一、作为行政解释上位概念的法律解释
        (一)法律解释概念简述
        (二)法律解释与解释法律辨析
        (三)法律解释与涵摄辨析
    二、中国行政解释概念
        (一)规范的行政解释概念
        (二)学理的行政解释概念
    三、美国行政解释概念
        (一)美国常见“行政解释”概念
        (二)美国常见“行政解释”概念辨析
        (三)美国行政解释概念的特点
    四、统一行政解释概念的尝试
        (一)中美行政解释概念辨析
        (二)中美行政解释概念之统一
    五、行政解释的特点
        (一)行政解释的必然性
        (二)行政解释与相似概念辨析
第二章 中国行政解释模式
    一、中国行政解释法律规范体系
        (一)立法机关对行政解释的规定
        (二)行政机关对行政解释的规定
        (三)对中国行政解释法律规范体系的总结
    二、中国行政解释体制
        (一)中国行政解释的对象
        (二)中国行政解释的主体
        (三)中国行政解释主体与解释情形的对应关系
    三、中国行政解释机制
        (一)中国行政解释程序
        (二)中国行政解释的合法性控制
    四、中国行政解释模式:职权解释
        (一)行政解释制度设计时的冲突
        (二)行政解释制度发展中的冲突
第三章 中国行政解释模式之实践
    一、中国行政解释文件的制作
        (一)解释主体之确定
        (二)解释草案的起草
        (三)解释的成果
    二、中国行政解释文件的实效
        (一)在行政实践中,行政解释作为法源
        (二)在审判实践中,法院对行政解释处理方式不一
        (三)联合解释对立法的影响
    三、对中国行政解释模式实践的总结与评析
        (一)中国行政解释模式实践概况
        (二)中国行政解释实践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行政解释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
    四、中国行政解释模式的可能改进方向:初步的分析
        (一)激进的改进方案
        (二)保守的改进方案
第四章 美国行政解释模式
    一、美国行政解释相关制度简述
        (一)美国宪法对行政解释的影响
        (二)两党政治与行政解释
        (三)普通法与法律解释
    二、美国行政解释体制
        (一)美国行政解释体制
        (二)美国行政解释的类型
    三、美国行政解释机制
        (一)行政解释的程序与行政机关的内部控制
        (二)立法机关对行政解释的控制
        (三)司法机关对行政解释的控制
    四、美国行政解释模式:授权模式
        (一)全面的合法性控制
        (二)法院对行政解释权的审查和“司法尊重”
第五章 美国行政解释“司法尊重”理论的发展与实践意义
    一、美国行政解释司法尊重之界定
        (一)“司法尊重”的内涵
        (二)行政解释司法尊重的外延:典型案例的类型化
        (三)行政解释司法尊重的重新界定
        (四)司法尊重与国会授权的关系
    二、美国行政解释司法尊重的发展
        (一)早期的行政解释“司法尊重”
        (二)规制国家中行政解释司法尊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三)行政解释司法审查的现状与地位:“审查强度光谱”
    三、美国联邦法院尊重行政解释的实践基础
        (一)历史原因:有限审查的传统与尊重观念
        (二)现实原因:法院与行政机关的现实差异
        (三)司法尊重的保障
    四、美国行政解释司法尊重实践的总结
结论
    一、中美行政解释模式之比较
        (一)中美行政解释概念比较
        (二)中美行政解释制度及实践比较
    二、影响行政解释模式的因素
        (一)宪法制度和宪政实践
        (二)法律概念观和法律解释观念
        (三)对行政解释必要性和行政权扩张性的认识
    三、中国行政解释改进方案
        (一)走向授权模式:权力关系的理顺与行政解释权来源的更正
        (二)以司法控制为重点,全面激活行政解释的合法性控制机制
        (三)发挥行政解释的作用:让行政解释服务于法律含义之探究与更新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一)中文着作
        (二)中文译着
        (三)英文着作
    二、会议论文
    三、学位论文
    四、期刊析出文献
        (一)中文期刊文献
        (二)中文期刊译文
        (三)英文期刊文献
    五、报纸析出文献
    六、电子文献
        (一)中文电子文献
        (二)英文电子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8)社员权基本问题研究 ——基于团体法视角的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团体法时代的崛起
    二、社员权价值的凸显
    三、社员权研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四、本文研究的缘起与体系安排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观点
第一章 社员权范畴论
    第一节 社员权的概念
        一、相关概念的含义
        二、社员权的界定
    第二节 社员权的属性
        一、社员权的特征
        二、社员权的分类
    第三节 社员权的意义
        一、社员权在私法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二、社员权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发挥
    第四节 “社员权”抑或“成员权”?
        一、社员权与成员权的提法使用沿革
        二、主张使用成员权替代社员权的观点及理由
        三、对上述观点及理由的评析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员权演变论
    第一节 私法权利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
        一、私法权利发展演变的考察
        二、私法权利发展演变规律的现象描述
    第二节 罗马法时代的“社员权”
        一、个人主义本位的罗马法
        二、团体的法律地位
    第三节 日耳曼法时代的社员权
        一、团体主义本位的日耳曼法
        二、团体人格与成员人格的独立及分离
    第四节 近代以降两大法系上的社员权
        一、大陆法系上的社员权发展
        二、英美法系上的社员权发展
    第五节 我国法律上的社员权
        一、社员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二、现行法律体系中的社员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员权类型论
    第一节 类型论的价值与社员权的体系
        一、类型论的价值
        二、社员权的体系
    第二节 公司股东权
        一、股东权的法律属性
        二、股东权的内容考察
    第三节 业主成员权
        一、业主成员权的法律属性
        二、业主成员权的内容考察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
        一、成员权的法律属性
        二、成员权的内容考察
    第五节 城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社员权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社员权
        二、信用合作社中的社员权
        三、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社员权
        四、民间标会中的会员权
    第六节 其他团体法人中的社员权
        一、市场中介组织中的社员权
        二、志愿者的权利
        三、消费者权利算不算社员权?
        四、各种俱乐部、会员组织中的会员权
        五、具有一定公法色彩的团体组织中的社员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员权本质论
    第一节 社员权学说与性质论争
        一、社员权相关学说
        二、社员权性质论争
    第二节 社员权是基本的私法权利
        一、社员权是私法权利
        二、社员权是私法上的基本权利
        三、社员权是新兴独立的私法权利
        四、社员权是平等性质的私法权利
    第三节 社员权是团体法上的私法权利
        一、社员权是团体法上的权利
        二、社员权是法定与约定权利兼容的私法权利
        三、社员权是集合性质的私法权利
        四、社员权是相对性与绝对性兼备的私法权利
    第四节 社员权是具有浓厚程序性因素的私法权利
        一、社员权是程序权与实体权兼容的私法权利
        二、社员权是具有自我保护和自我救济的私法权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员权构成论
    第一节 社员权传统分类理论的不足与突破
        一、权利、权能、权限还是权益?
        二、社员权自益权与共益权二分法检讨
        三、社员人身权、社员财产权与社员程序权三分法的提出
    第二节 社员人身权
        一、社员人身权的表现
        二、社员人身权的属性
    第三节 社员财产权
        一、社员财产权的表现
        二、社员财产权的属性
    第四节 社员程序权
        一、社员程序权的表现
        二、社员程序权的属性
    第五节 社员的义务
        一、社员义务的类型
        二、社员义务与社员权利的关系
    第六节 特殊社员的权利义务
        一、特殊社员的类型
        二、特殊社员的权利
        三、特殊社员的义务
    第七节 社员权与传统民事权利的比较
    本章小结
    附录 :业主成员权的内容
第六章 社员权变动论
    第一节 社员权的产生
        一、团体法人的成立
        二、社员权的产生
    第二节 社员权的取得
        一、社员资格的认定
        二、社员权的取得方式
    第三节 社员权的处分
        一、社员权的转让
        二、社员权的质押
        三、社员权的抛弃
    第四节 社员权的丧失
        一、社员权丧失的情形
        二、社员权丧失的法律效果
    本章小结
    附录1 :团体法构造下的现代业主小区治理
    附录2 :从李国庆“夺权”事件看夫妻股的法律属性
第七章 社员权实现论
    第一节 社员权的行使
        一、个体行为与团体效果
        二、社员权的行使类型
        三、社员权的行使方式
        四、社员权的行使限制
    第二节 社员权的法律效力
        一、社员权独立行使的效力
        二、决议行为的效力判断
        三、社员权的限度与社团罚
    第三节 社员权的侵害
        一、侵害社员权行为的定性
        二、侵害社员权的行为类型
    第四节 社员权的保护
        一、侵权责任法上的保护
        二、团体法上的保护
        三、社员权的自我保护
    第五节 社员权司法的实证考察
        一、社员权司法的现状描述
        二、社员权司法的难点梳理
        三、社员权司法的改进建议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社员权立法论
    第一节 社员权立法的国内外考察
        一、国外社员权立法的概况
        二、我国社员权立法的百年检讨
        三、对比和启示
    第二节 民法典编纂与社员权立法
        一、21世纪民法典应当具备的品格
        二、社员权入典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社员权的立法内容完善
        一、民法典学者建议稿评析
        二、民法典草案评析
        三、本文的观点与主张
    第四节 社员权的立法体系安排
        一、社员权的立法模式
        二、社员权的立法体系安排与条文设计
    本章小结
    附录 :民法典总则编宜明确规定社员权
结论与建议
    一、统一概念
    二、确立性质
    三、赋予地位
    四、加强保护
    五、加快立法
    六、推进司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9)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框架
    五、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背景
        一、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历史沿革
        二、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产生的经济背景——经济金融化
        三、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制度背景——公司股东“减持规则”
    第二节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特殊性
        一、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是传统质押的“异化”
        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主体的结构性
        三、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金融属性
        四、上市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差异
    第三节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经济学基础
        一、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效率优势
        二、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公允性特征
        三、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第二类委托代理
第二章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规制的法律价值取向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负外部性
        一、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
        二、对上市公司利益的影响
        三、对金融市场运行秩序和效率的影响
    第二节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法律规制的利益协调与价值平衡
        一、股东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
        二、交易效率与经济安全的价值平衡
    第三节 私法与公法协同的规制模式
        一、私法以赋权的方式保护主体自由和经济效率
        二、公法以限权及增加义务的方式保障社会利益和经济安全价值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风险类型及现有规制的检视
    第一节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风险划分
        一、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主体的道德风险
        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市场风险
        三、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违约处置风险
    第二节 我国现有规制措施与域外相关制度的对比与检视
        一、大陆法系股权质押制度为模板的“担保物权”
        二、英美法系以担保交易为核心的一元化的担保权益
        三、对我国现行法律对股权质押规制的检视
        四、我国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风险纾困措施的局限性
    第三节 确立我国商事思维下的“股权担保交易”的法律规制
        一、准确识别以“股权”作为担保标的物的金融创新实践
        二、现行以传统民法视域下构建的担保制度对股权质押规制的局限性
        三、“股权担保交易”概念的提出
第四章 构建多维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主体的法律规制体系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东内部控制机制的发挥——自律管理
        一、以股东自治为核心的股东协议
        二、英美公司股东协议制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东自治的启示
        三、完善《公司法》实现上市公司股东的自律管理
    第二节 金融机构风险管控功能发挥——中间层控制
        一、交易前调查对风险管控的作用
        二、资金使用的持续监督
        三、信息共享实现风险管控
        四、风险管控规则的完善
    第三节 证券交易所及证券监管部门对主体行为的约束——外部监管
        一、美国有关上市公司股权担保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信息披露的完善
第五章 完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违约处置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违约认定规则
        一、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一般违约情形
        二、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先兆性违约事件条款
    第二节 上市公司场内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违约处置——平仓
        一、上市公司场内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特殊性
        二、平仓处置的合法性基础
        三、证券公司平仓处置权利的保护与约束
    第三节 上市公司场外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司法处置
        一、场外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特殊性
        二、特殊民事诉讼程序的适用
        三、限售股司法处置与传统担保理论的冲突与平衡
        四、非限售流通股场外股权担保交易的特别处置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责任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的主体
    第一节 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一、法定责任主体
        二、实质行使高管职权人员亦是责任主体
        三、交易相对方共同侵权时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节 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主体
        一、公司及股东
        二、债权人
第二章 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一节 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一、公司利益的概念缺失
        二、公司利益的内部判断
        三、公司利益的司法审查
    第二节 过错
        一、忠实义务的违反
        二、勤勉义务的违反
    第三节 损害结果
        一、交易对价不公允构成损害
        二、权利义务不对等构成损害
        三、利润不影响损害认定
        四、不认定为损害的特殊情形
    第四节 因果关系
        一、司法实践中的因果关系认定
        二、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分配
第三章 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责任的程序抗辩
    第一节 关联交易的正当程序
        一、信息披露程序
        二、审议批准程序
    第二节 正当程序对损害赔偿责任的影响
        一、未经正当程序不必然导致损害赔偿
        二、仅经过正当程序不免除损害赔偿责任
        三、正当程序与证明责任分配
第四章 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责任的责任形式与赔偿范围
    第一节 责任形式
        一、恢复原状
        二、赔偿损失
        三、补偿
    第二节 损害赔偿范围
        一、以实际损失确定损害赔偿范围
        二、可得利益损失有条件的纳入损害赔偿范围
        三、损害赔偿应遵循损益相抵原则
    第三节 关联交易领域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一、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理由
        二、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条件
        三、惩罚赔偿金数额的确定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四、股东代表诉讼若干法律问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股东表决权行使法律问题研究[D]. 贾蓉蓉.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证券法视角下信息披露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 刘翎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3]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代持法律问题研究[D]. 桑欣宇.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4]董事高管损害公司利益法律问题研究[D]. 王宇慧. 兰州大学, 2021
  • [5]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 胡宏雁. 吉林大学, 2020(03)
  • [6]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法律机制研究[D]. 肖华杰. 吉林大学, 2020(01)
  • [7]中美行政解释模式之比较研究[D]. 孙超然. 吉林大学, 2020(02)
  • [8]社员权基本问题研究 ——基于团体法视角的展开[D]. 章光园.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9]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式回购交易的法律规制[D]. 张文.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2)
  • [10]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赔偿责任的完善[D]. 李琳.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若干法律问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