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看知识经济与知识产业

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看知识经济与知识产业

一、从IC产业发展看知识经济与知识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吴娉娉[1](2020)在《互联网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的知识生产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媒介的每次革新都会给知识领域带来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介快速更迭,对知识生产及知识形态的冲击尤为剧烈。知识付费是近年来互联网知识生产中的一种新形态,其创下的收益神话和引发的媒介奇观,改变了大众对于互联网中知识是免费共享的固有印象,让互联网中知识的价值回归到知识与知识产品本身,这也刺激了专业生产知识产品的古老但又不断寻求互联网转型的出版行业。互联网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作为知识付费领域中最重要的知识产品,对其知识生产特征加以研究分析,能帮助厘清当前日趋复杂的知识生产格局。与过往该领域研究以个案研究为主不同,本研究以新知榜成立以来推出的知识付费年度总榜(2017年-2019年)前50位知识付费产品为研究对象,以定量分析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从生产主体、生产机制和生产的知识三个角度对这150个知识付费产品进行探究,即回答了该类产品“由谁生产”“如何生产”“生产了什么”三个问题,并结合文化研究相关理论加以分析“为什么”。本研究既是对知识付费的历时性考察,又是对与知识付费关系密切的出版等知识生产行业的共识性探究,以此深刻把握互联网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的知识生产特征及其价值所在。本研究发现如下:就生产主体而言,“人”和“平台”是互联网知识生产的两个重要构成,名校毕业、拥有教授职称的知识精英凭借个人文化资本掌握了互联网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的生产话语权;“大而全”与“小而美”这两类平台在相伴相生中泛活了知识付费的生产力量。就生产机制而言,PGC、PUGC、MCN主导了互联网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的生产模式,这让出版行业找到了似曾相识的生产惯习,但是资本的大举介入,让知识生产由过去的强调社会属性的“文化逻辑”转向了重视经济属性的“商业逻辑”。就生产的知识特征而言,承载人文社科、商业财经、亲子等知识类别的产品最受欢迎,其所包含的知识是通过声音媒介借助时长短、期数多的音频形式得以传播。音频作为知识的载体,因转述环节的存在,使得知识生产更开放和专业。综合知识付费产品的生产特征会发现,该类产品的大热是对过去“大众出版”领域知识产品的胜利。当然,知识付费这种知识生产范式仍有缺憾,如何平衡知识的商业性和文化性会是发展的重难点。本研究不仅希望能为未来知识产业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也希望能让大众对知识生产各环节的特征有所认识进而能“理性地消费知识”。

王培暄[2](2016)在《知识产业市场建设的目标、矛盾与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正处于一种有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知识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应该是知识产业的主导化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市场建设过程。新常态背景下,知识产业市场建设的合理目标是从竞争与垄断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完全竞争状态转变为竞争与垄断对立统一思维下的不完全竞争状态。知识产业市场建设中存在着辩证矛盾,即知识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独特性与运用的规模性之间的矛盾、知识分配过程中专属效应与溢出效应之间的矛盾、知识交换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不对称性与市场信息的对称性之间的矛盾、知识消费过程中知识自身价值的无消耗与知识市场价值的有消耗之间的矛盾。我国今后知识产业市场建设的路径是:竞争与合作的对立统一、市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

李毅[3](2016)在《知识产业虚拟化集群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围绕知识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虚拟集群组织形态展开研究。以期从推动科技进步的源头来进行组织优化和管理,应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使科研机构,教育机构,高等院校及相关资源服务机构克服时空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形成一个虚拟的联合体。这个虚拟联合体能够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信息沟通成本,达到优势互补,形成有效的科研团队,以提升整个知识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刘闲月[4](2012)在《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全球产业分工呈“全球分散+区域集中”格局中,产业集群日益支配着世界经济版图,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集群企业如何通过知识转移完善自身知识系统、提升知识能力并获取竞争优势已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融合知识管理理论与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突破传统的“生产系统”思维,将产业集群整体、集群企业个体都视为“知识系统”,研究该系统中影响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的主/客观因素、直接/间接作用及影响强度。在文献梳理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提出假设、设计变量、选取量表并构造出了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具体分为知识属性、知识转移主体(发送方、接收方)、知识转移方式、集群情境因素(邻近性、关系网络、知识分布)等共14个解释变量,以及反映各个潜在变量关系的36个假设。然后进行小样本预调研,通过各种数据检验方法,测量问卷和数据的质量,删除效果不好的测量题项,净化并修正问卷,形成最终的分量表和问卷。在对数个不同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做大规模问卷调查后,收回288份有效问卷。对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的拟合验证和相关假设的证明中使用了Amos18.0统计分析软件做结构方程分析。在对各解释变量之间、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后有30个假设得到了实证结果的支持,6个假设未能通过,其中一条与原假设方向相反,且显着,本研究尝试性地对未能通过的假设作了分析。实证研究拟合结果表明,产业集群整体知识系统为异质性的集群企业个体提供了知识转移的平台,对知识转移中的知识获得绩效、知识利用能力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知识转移主体的意愿、能力与转移的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属性与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部分没通过的假设,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现实情境中能找到合理的解释。综合比较分析后,找出了影响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关键因素:知识嵌入性、企业学习和集群关系网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与传统理论观点不一致的现象,这些发现在我国类似的产业集群中都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和真实性,对具有地区特质的、内生型产业集群中企业知识转移的部分现象和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集群情境中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为集群企业的知识管理决策,政府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集群战略的规划等经济、社会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对中国情境的集群研究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赵放[5](2011)在《体验经济思想及其实践方式研究》文中提出“体验经济”作为学术概念,是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B. Joseph Pine)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 H. Gilmore)于1998年首先提出的。他们认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此后,体验经济这一概念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关体验经济理论的研究也由此进入了深入研究的阶段。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体验经济”范畴为我们研究和规划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视角,有关体验经济的思想很值得学术界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对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作出合理的解释。从发生意义上讲,体验经济思想的提出有其历史渊源。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就提出过“体验工业”、“体验制造者”与“体验生产”等概念。历史上,体验经济的现象古已有之,是一种未被自觉阐述的经济形态。事实上,无论是早期的娱乐业、休闲业,还是现代的农业、工业、服务业都蕴含着体验经济的因子。有关体验的思想很早就呈现于思想家的文献之中,从边沁的体验效用思想到凯恩斯关于经济未来形态的判断,从边际效用价值论到马克思的人类全面发展观,都隐含有体验经济的思想元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一是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二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三是企业间不当竞争加剧、生态环境危机、食品安全危机、失业率增高等一系列经济与社会问题凸显,需要从经济运行方式角度反思这些问题,探索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方式。在经济思想的讨论中,体验经济提供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或新理论。可以预见,在现代化条件下,任何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都可能迅速发展为世界性的经济运行方式。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再到体验经济的历史演进,既表明由于生产力的进步,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也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生产与消费方式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变革。现实中,体验经济的运作模式不论是微观还是宏观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产业模式,具有独有的性质。体验经济是通过创意设计生产出满足人们体验感受的个性化经济提供物,并依体验价值获取利润。若将体验经济看作为一个时代,它将成为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相对应的未来经济类型。宏观上看,体验经济是有关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社会形态的范畴。微观上看,它又是现代企业的经营手段。就特征而言,体验经济既是理念又是模式,与其对应的体验产业,则是以大规模定制为特征,区别于传统的经济运作方式。当前体验经济的研究刚刚起步,对其理论基础、发展规律、思想渊源等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将逻辑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整理并归纳出体验经济的基本观点,对当代体验经济思想作了较全面的评析。从规定性、历史审视、自我成长、实践方式、学科发展等五个方面对体验经济展开了的研究。关于规定性及其特征的分析中,明确了“体验”在经济学中的含义;说明了体验经济的内涵及特征,对体验产业的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体验、体验经济以体验产业论述所形成的结论进行了解读。本文认为,现时代,“体验”已成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服务的新的经济产出活动。体验经济是以消费者的某种身心感受或心理体验为经济提供物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生产与服务,由此获取利润的经济模式。研究目的在于准确地把握体验、体验经济、体验产业的本质,将“体验”的概念引入经济学分析,审视其能否成为一种新的“价值源泉”,厘定经济学意义上“体验”的含义以及体验经济的研究范围。在历史审视中,从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出发,对体验经济的理念进行回溯性研究,将当代体验经济的思想划分为三个派别,并进行文献的梳理与评述。从体验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方面,回答了体验经济是从哪些经济思想发展而来,早期的思想家是如何看待“体验”及未来经济发展,体验经济思想与某些经济思想人物、流派的理论观点的内在联系等问题。力求阐明体验经济思想与其它经济理论的内在联系,通过审视,把握现在,而着眼于体验经济未来的成长。在成长性研究方面,本论文认为,体验经济的生产依据来自于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层次的提升、生活的时代演进、现代技术的进步等多个方面。同时指出,在诸多的新经济概念中,它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等概念的侧重点和范围有所区别,其定位有其特定的指向性;认为产品除了本身的实物价值外,还存在由人们的心理感受而形成的价值,而这个价值在体验经济思想中,被称为“体验价值”;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对体验经济的成长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出要想让体验产业变得更有效率,只能是将产品与服务模块化,使创造体验与交易过程网络化等结论;回答了体验经济生成依据,它与“新经济”背景下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生物经济、低碳经济的内在关联,体验经济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模式,以及它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的区别等问题。在实践方式研究中,通过对于世界体验经济现状的实证考察,得出发达国家体验产业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的体验产业还很落后的结论。对中国发展体验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学术研究基础、发展条件的欠缺等问题作了分析,提出对策性建议:一是不能随意套用体验经济理论;二是要保持并增强其它产业经济的生产效率;三是要发展“真实性”的体验经济;四是树立正确的体验发展观。其目的在于,说明我国应如何看待体验经济,是否发展以及如何发展体验经济,应注意哪些问题等。在学科建设方面,本文以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以及服务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为参照系,思考了体验经济学的建构问题;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学科交叉维度、精神维度、智能维度等方面对体验经济进行研究,评析体验经济思想的学科发展程度;说明体验经济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价值;体验经济学的体系建构等问题,以推进现代经济思想研究。

杨威[6](2010)在《区域知识竞争力的投融资支持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我们终于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社会的最大财富是土地,工业社会的最大财富是各种矿产资源,而在知识经济社会,显然,知识就是最大的资本,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地区与地区的比较,已经打破了过去那种传统粗放型的实物资源比拼,转而都把地区知识储备、知识产业发展、科技水平作为了竞争的第一要素。此时,知识竞争力便以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身份”被提了出来。当前,学术界对知识竞争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从知识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开展的。在诸多学者和国际竞争力评价组织的研究中,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把金融资本视为知识竞争力排名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测度,因而,金融资本对知识竞争力的影响作用可见一斑。本文选题来源于相丽玲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研究——兼论图书馆的定位与竞争策略”。在前期的研究中,已经把区域知识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出来。金融资本是该指标体系中的六大要素(一级指标)之一,鉴于某些原因,没有将该指标进行细化来展开论述。本文——“区域知识竞争投融资支持体系研究”就是对该指标的更深入的研究,试图在研究中找出投融资体系对知识竞争力的微观影响。通过对全国各省市知识产业、科学研究获得国家和地区投融资主体的投融资情况发现,地区知识竞争力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发现了某些地区知识竞争力较低的宏观和微观原因。本文最后根据对各地区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构建区域知识竞争力的投融资策略,特别是对于落后地区,指出了今后应注意的事项。本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来展开论述: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讲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二章是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对本文将要用到的关键性要素概念和理论研究状况进行了论述。第三章是对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投融资支持体系的分析研究,本章节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在这一章确定了知识竞争力投融资的指标体系,构建了知识竞争力投融资评价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市知识竞争力的投融资综合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是论文的结尾部分,在这一章提出了对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投融资体系的构建策略。结束语部分重点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魏和清[7](2007)在《知识经济测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工业经济形式正日益向更高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转变,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的真谛,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已悄悄降临。面对全球经济的转型,追求知识进步已成为当今世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选方略。在这种情形下,致力于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清晰的知识经济理论作指导,而且还要对一国知识经济发展的状况、水平及差距有一清醒的认识。因而建立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已成为理论界必须面对而又全新的理论研究课题。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变革,不仅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而且使经济学及其与之相关的方法性学科(如统计学)也处于深刻的变革之中,可以断定对知识经济测度方法问题研究,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学、统计学研究的主流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知识经济测度方法问题研究更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指导,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紧扣“知识经济测度”这条主线,沿着“回顾→总结→提炼→纠偏”的研究思路,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方法,对知识经济测度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第一章为全文的导论,主要说明选题的背景及选题意义,剖析了知识经济的测度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本文研究方法、思路与结构安排。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是对知识经济测度理论、知识经济测度方法论基础的研究。主要包括知识经济的起源、内涵及知识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等问题。首先通过追溯知识经济的起源,探求知识经济内涵的成因及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人对知识经济看法。从狭义看,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化和知识产业化的经济。结合知识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知识经济的量化标准,即经济知识化和知识产业化标准。从广义看,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产品生产为核心,以社会基础设施为支撑,以社会知识化程度为条件,以知识资本投入及创新能力为动力,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探求知识经济的本质内涵,为科学地构筑知识经济测度方法体系,实现对知识经济的量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文中对知识经济测度方法论基础之一,即知识测度问题进行了探索,剖析了知识测度的难点,根据知识测度研究现状,提出了知识测度的思路,对知识测度的基本指标即知识存量和流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知识经济测度方法论基础之二,即信息及信息经济测度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以便从中吸取养分,以利于知识经济测度方法体系的建立。第二部分(第三章至第五章)是知识经济测度方法体系研究与实证分析。知识经济的复杂性,使得从事知识经济测度必须从多角度、多种方法结合应用。文中第三章从知识进步角度对知识经济的经济知识化程度测度进行了研究。首先是对知识进步范畴的有关争议问题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制度因素可归为知识进步,而规模经济、替代效应与知识进步的关系就不是简单的包含关系,只有由技术决定的规模经济、替代效应可归为知识进步,其它的就应作为经济增长的独立因素。其次是知识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源与分析。长期以来,经济学大师的经济学思想以及现代部分学者的有关论断主要集中在知识进步是怎样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而经济增长对知识进步的增加作用如何呢?理论界研究不多,或研究不够深入,随着人们对二者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二者关系的互动性。本人通过对知识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纠正了理论界对二者关系的非理性的看法。得出的结论是:知识进步与经济增长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但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知识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短期内经济增长对知识进步的作用并不明显,二者之间构成的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三是知识进步效应测算方法评述。重点研究了资本、劳动和弹性系数的不同测算方法,以便选择更为合理的方法用于实证分析。第四是知识进步效应测算和经济知识化实证分析。通过测算中国知识进步贡献率,并与发达国家对比,从而看出中国的经济知识化发展程度。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经济正逐步向经济知识化迈进,经济知识化程度不高,不同时期经济知识化实现程度波动较大。第四章是知识经济的知识产业化程度的测度研究。本章参照国际产业分类标准、依据中国知识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利用产业分类统计法,提出了中国知识型产业分类测度体系。探讨了高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分类体系及核算方法,并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及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核算知识型产业发展程度。得出的结论是:知识型产业发展程度逐年上升:知识型产业内部发展呈现非均衡性;知识型产业发展程度、发展速度与先进发达国家有差距。第五章是知识经济测度体系与实证分析。本章首先依据知识经济的基本要素,在借鉴已有的知识经济测度体系之上,提出了以知识产品生产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测度模型,然后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并利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地区间知识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差异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知识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异常明显;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地区与地区之间各有特色;决定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地区与地区之间差距明显;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十分吻合。第六章,站在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对知识经济测度与SNA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SNA核算数据、核算内容、核算账户体系、核算指标涵义以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等方面剖析了两者之间的不适应性。对两者对接的可行性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对二者如何实现成功对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综观全文,本人在借鉴并吸收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知识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回顾、梳理与提炼,以知识经济理论研究为起点,以知识经济测度方法研究为主要目标,其中部分研究结论还借用了社会经济统计相关领域的方法和手段,对具体的指标进行处理和实证分析,对知识经济测度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与总结,形成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与同类研究比较,形成了以下自己的特色:第一,回顾、总结、提炼及创新相结合,以提炼和创新为重;第二,理论、方法与实证融为一体,重在方法论研究;第三,经济、统计和计量多学科交融,力求体系有所创新;第四,相对于单方面的研究来说,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全面。文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国外知识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的最新进展跟踪不够;第二,由于多学科的交融性,有些测度方法会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第三,许多问题虽有想法,但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对某些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

陈王琨[8](2006)在《高新科技园区企业进入退出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高新科技是二十一世纪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它也将扮演带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推手。高新科技产业是一个集资金、技术、与人力资源于一堂的产业,因此容易形成大型的产业集聚,而以政府主导产业政策的形态建立科学工业园区,在世界各地都有许多的范例。 本研究针对高新科技园区企业进入与退出的机制进行研究,并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与台湾地区发展经验的实证研究进行探讨。首先对相关的学理进行回顾,包括生命周期、产业政策、核心竞争力、社会资本、区域推移、可持续发展、以及相关文献研究等。在上述学理的框架下,本文以台湾地区的高新科技园区以及相关的产业做分析对象,分析结果发现台湾地区的产业政策对于高新科技园区发展有十分正面的影响,它有效地提高了园区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从高新科技园区的社会资本的形成来看,台湾地区的高新科技园区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示土会网络以及人际资本也是不可忽视的部份,它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成本与不必要的错误损失。而若从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则两岸之间的高新科技之竞合乃属必然之趋势。 本研究中引述了相当数量的台湾地区高新科技园区数据,相关的背景资料呈现在本论文中有关台湾地区的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经验回顾当中,做为本论文主文相关论点的左证。

张劲英[9](2005)在《“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述评》文中认为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要受制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与评价。“知识经济”是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的概括。从经济学意义上严格的说,“知识经济”理论还只是对经济现实的一种寓言式的解释,尚需进一步的科学论证。但作为一个名词,“知识经济”所蕴含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经济学概念的范畴。“知识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关于高等教育的全方位思考。本论文以“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现实和思想萌芽出现以来国内外有关“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历史发展为线索,主要从“知识经济”理论发展、社会学界的“知识经济”思想演变和高等教育理论发展三个纬度展开,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观念、地位、功能、系统、管理、教学和改革的思想、理论和研究,并结合其产生的具体社会环境,探讨其建树与缺憾,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本文将“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的思想、理论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论文首先论述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内,“知识经济”思想在经济史上的渊源,在社会学领域的萌芽,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引发的相关讨论,如高等教育功能、地位及大学与政府、产业界的关系变化,多元化巨型大学及其管理,大学本科教育的论争及“大学自治”观念的发展。论文接着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卡斯特的“信息社会”理论、新经济理论、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世界银行“以知识促进发展”战略对“知识经济”思想与理论发展的贡献,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地位变化原因的分析——高等教育中心论,对高等教育的功能拓展的论述——经济“动力源”,社会评价、调控和文化导航等等,以及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素质的

谢泗薪[10](2005)在《知识与服务互动型战略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知识与服务”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界面,对知识与服务互动型战略管理这一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重点分析了知识与服务之间的互动过程,研究了知识与服务的相互渗透和最终融合,最后在论述三大新趋势和三种新产业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与服务互动型战略的架构及管理模式。

二、从IC产业发展看知识经济与知识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IC产业发展看知识经济与知识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的知识生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知识
        二、知识付费
        三、互联网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有关有声读物的研究
        二、有关知识付费的研究
        三、有关知识生产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互联网知识付费与互联网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的兴起原因及发展历程
    第一节 互联网知识付费和互联网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的兴起原因
        一、市场供给:个体知识生产者的商业价值被激活
        二、市场需求:大众的知识消费升级
        三、技术支撑:网络支付与版权保护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互联网知识付费和互联网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的发展历程
        一、酝酿期(2016 年以前)
        二、爆发期(2016 年-2017 年)
        三、转型期(2018 至今)
第三章 互联网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的生产主体特征分析
    第一节 作为个人的生产者:知识精英回归互联网知识生产的主体
        一、教育背景:名校出身,博士学历为主
        二、职业背景:高校教授超半数,北大清华复旦中国社科大集群显着
        三、个人文化资本成为核心竞争力
    第二节 作为平台的生产者:“大而全”VS“小而美”
        一、喜马拉雅成知识付费行业“独角兽”
        二、垂直平台/内容机构成知识付费行业“生力军”
第四章 互联网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的生产机制特征分析
    第一节 工业化生产模式:从PGC、PUGC到 MCN
        一、PGC、PUGC模式主导知识生产
        二、MCN模式为知识生产赋能
    第二节 知识生产的“文化逻辑”受制于“商业逻辑”
        一、资本涌入知识付费行业
        二、传统出版传媒业从业者与作者资源的“出走”
第五章 互联网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生产的知识特征分析
    第一节 知识类别:社科人文、商业财经、亲子最受欢迎
        一、社科人文类:“文化热”的延续
        二、商业财经类:信任“权威”,音频作家二八效应更显着
        三、亲子类:成人阅读品味的投射
    第二节 媒介形态:声音媒介借助音频形式让知识传播
        一、音频形式:时长短,期数多,图文、视频辅助信息增多
        二、音频作家与音频转述师
    第三节 知识付费产品挤占了“大众出版”领域的知识市场
        一、大众化的知识:知识生产从立法转向阐释
        二、流动的知识:从知识产品走向知识服务
        三、失序的知识:“把关人”的缺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017 -2019 年新知榜知识付费年终榜单汇总
致谢

(2)知识产业市场建设的目标、矛盾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知识产业市场建设的合理目标
    (一)传统产业市场所对应的是理论上的完全竞争
    (二)知识产业市场所对应的是不完全竞争
三、知识产业市场建设中的矛盾
    第一,知识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独特性与运用的规模性之间的矛盾。
    第二,知识分配过程中,专属效应与溢出效应之间的矛盾。
    第三,知识交换过程中,知识信息的不对称性与市场信息的对称性之间的矛盾。
    第四,知识消费过程中,知识自身价值的无消耗与知识市场价值的有消耗之间的矛盾。
四、知识产业市场建设的路径
    第一,竞争与合作的对立统一。
    第二,市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
    第三,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

(3)知识产业虚拟化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二、知识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国外知识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二)我国知识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三)兰州知识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三、知识产业虚拟化集群发展路径及对策
    (一)实施有效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人才政策
    (二)实行促进经济环境优化的经济政策
    (三)促使企业成为知识产业虚拟集群成果转化的主体
四、结论

(4)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构与内容安排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知识的相关概念
    2.1.1 知识的定义
    2.1.2 知识的类型
    2.1.3 知识的属性
2.2 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
    2.2.1 产业集群定义
    2.2.2 集群企业
2.3 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
    2.3.1 知识转移的内涵
    2.3.2 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
    2.3.3 知识转移的方式
2.4 集群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
    2.4.1 中观视角整体邻近性研究
    2.4.2 微观视角企业异质性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3.1 模型的理论框架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3.2.1 知识属性对集群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及假设
    3.2.2 企业主体因素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及假设
    3.2.3 集群企业间转移方式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及假设
    3.2.4 集群情境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及假设
3.3 研究的概念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设计的过程及内容
    4.1.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2 变量的测量
    4.2.1 被解释变量的测量
    4.2.2 解释变量的测量
4.3 实证研究的变量汇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样本预调研及数据处理
5.1 预调研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5.2 小样本调研数据检验
    5.2.1 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
    5.2.2 信度检验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正式问卷内容汇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样本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6.1 实证数据的收集与描述统计分析
    6.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6.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6.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实证数据的信度分析
6.3 实证数据的效度分析
    6.3.1 内容效度
    6.3.2 模型回归参数估计
    6.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6.4 各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结构方程分析
    6.4.1 知识属性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分析
    6.4.2 知识发送方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分析
    6.4.3 知识接收方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分析
    6.4.4 知识转移方式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分析
    6.4.5 集群情境因素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的模型分析
6.5 模型验证结果汇总与分析
    6.5.1 验证结果汇总
    6.5.2 验证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与发现
    7.1.1 研究总结
    7.1.2 研究发现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对集群企业管理实践的启示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7.4.1 研究不足
    7.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体验经济思想及其实践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2章 体验经济规定性的阐释
    2.1 “体验”的经济学含义
    2.2 体验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2.2.1 体验经济的内涵
        2.2.2 体验经济的特征
    2.3 体验产业的界定
    2.4 体验经济思想的剖析
第3章 体验经济思想的历史考察
    3.1 近现代经济思想史中的“体验”因子
        3.1.1 古典主义经济思想时期
        3.1.2 新古典主义经济思想阶段
        3.1.3 从凯恩斯的判断到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3.2 现当代经济视野中体验经济思想的演进
        3.2.1 关注“生成基础”的体验经济思想
        3.2.2 注重“经营模式”探索的体验经济思想
        3.2.3 关注“价值增值”的体验经济思想
    3.3 马克思经济理论与体验经济思想的契合
        3.3.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与现代体验经济思想的契合
        3.3.2 现代服务经济思想与体验经济思想的契合
第4章 体验经济的成长性研究
    4.1 体验经济的生成依据
        4.1.1 居民收入的提高与人们需求层次的提升
        4.1.2 社会生活观念及行为的现时代性演进
        4.1.3 产品与服务的同质化、标准化
        4.1.4 现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
    4.2 体验经济与其它经济的比较分析
        4.2.1 体验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比较
        4.2.2 体验经济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的比较
        4.2.3 体验经济与生物经济、低碳经济的比较
    4.3 体验经济的价值源泉
        4.3.1 体验价值的经济学释义
        4.3.2 “体验价值”的增值效应
    4.4 体验经济的成长模式
        4.4.1 微观体验经济模式
        4.4.2 宏观体验经济模式
第5章 体验经济的实践方式探索
    5.1 世界体验产业的现状
    5.2 中国体验经济的发展
第6章 体验经济的学科性分析
    6.1 农业经济学的由来
    6.2 工业经济学的发展
    6.3 服务经济学的出现
    6.4 体验经济学的探讨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区域知识竞争力的投融资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本文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知识与知识产业
    2.2 知识竞争力概念及理论
    2.3 投融资概念及理论
第三章 区域知识竞争力的投融资支持体系分析
    3.1 区域知识竞争力投融资支持体系的构成要素及模型
        3.1.1 区域知识竞争力投融资支持体系的构成要素
        3.1.2 区域知识竞争力投融资模型
        3.1.3 三大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的金融因素
        3.1.4 其它有关区域知识竞争力影响因素中的金融要素
    3.2 区域知识竞争力的投融资指标体系
        3.2.1 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
        3.2.2 指标体系
    3.3 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投融资体系评价方法
        3.3.1 选择的测评对象
        3.3.2 评价步骤
    3.4 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投融资支持体系评价的实证研究
        3.4.1 全国各省市区域知识竞争力投融资体系综合指数排名
        3.4.2 全国各省市区域知识竞争力投融资体系一级指标排名
        3.4.3 全国各省市区域知识竞争力投融资体系二级指标排名
        3.4.4 我国部分省市区域知识竞争力投融资现状评价
    3.5 区域知识竞争力投融资指数与知识竞争力指数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区域知识竞争力投融资支持体系构建策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表1:二级指标排名
附表2:基础数据来源
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知识经济测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待研究的问题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有待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知识经济测度基础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起源与内涵
        一、知识经济的起源与发展
        二、知识经济的内涵与要素
    第二节 知识测度理论与方法
        一、知识测度的难点
        二、知识测度的思路
        三、知识测度指标
    第三节 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
        一、马克卢普的测度理论与方法
        二、波拉特的测度理论与方法
        三、OECD及NAICS的测度方法
        四、国内信息经济测度方法研究
        五、信息经济测度对知识经济测度的启迪
第三章 知识经济的经济知识化程度测度
    第一节 知识进步的几个值得争议的问题
        一、知识进步的内涵剖析
        二、有关知识进步范畴的几个争议
        三、对上述争议问题的认识
    第二节 知识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源与分析
        一、知识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思想溯源
        二、知识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剖析
        三、知识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分析
    第三节 知识进步效应测算方法评述
        一、生产函数法概述
        二、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
        三、其他生产函数形式及模型
        四、投入要素、价格和速度的计算方法
        五、模型中参数的估计问题
    第四节 中国知识进步效应测算及经济知识化程度的判断
        一、知识进步效应测算的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
        二、数据采集及测算
        三、产出弹性系数估算及知识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
        四、经济知识化发展程度判断及主要分析结论
第四章 知识经济的知识产业化程度的测度
    第一节 产业分类及产业结构的演变
        一、产业分类
        二、产业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 知识经济产业测度体系
        一、OECD知识经济产业分类标准
        二、中国知识经济产业测度体系
    第三节 高技术产业的测度研究
        一、高技术产业统计内涵
        二、高技术产业界定方法及分类
        三、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测度
    第四节 知识密服务业及知识型产业发展程度的测度
        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测度范畴的探讨
        二、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测度分类体系
        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统计测度指标体系
        四、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程度的测度
        五、中国知识产业化程度测度与国际比较
第五章 知识经济测度体系研究与实证分析
    第一节 知识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系统分析与启示
        一、知识经济测度体系已有的研究成果
        二、现有知识经济测度体系的分析与启示
    第二节 中国知识经济测度体系的构建
        一、知识经济测度模型
        二、知识经济测度体系的内容
        三、本文指标体系的特色
    第三节 知识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分析
        一、综合评价方法一般
        二、知识经济测度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三、中国地区之间知识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
第六章 知识经济测度与SNA
    第一节 知识经济测度与SNA概述
        一、知识经济测度方法概述
        二、SNA概述
    第二节 知识经济测度对SNA冲击
    第三节 知识经济测度与SNA的对接
        一、知识经济测度与SNA对接的可能性
        二、知识经济测度同SNA对接的现实要求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8)高新科技园区企业进入退出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高新科技园区的企业进入与退出机制
        1.2.1 前人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1.2.1.1 关于高新科技园区的研究文献
        1.2.1.2 关于国外案例的相关研究文献
        1.2.1.3 关于企业进入机制的研究文献
        1.2.1.4 关于企业退出机制的研究文献
        1.2.1.5 关于国内相关案例的研究文献
        1.2.1.6 前人研究成果总评
        1.2.2 本论文的理论框架
        1.2.2.1 研究问题的角度
        1.2.2.2 从不同面向对问题的解释
        1.2.2.3 本论文的主要分析框架—演化经济学理论
        1.2.2.4 社会资本在高新科技园区发展中的作用
    1.3 本研究之目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1.4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文献综逋及研究背景回顾
    2.1 科技园区与经济发展
        2.1.1 经济成长模式
        2.1.2 企业交易成本
        2.1.3 企业生命周期
    2.2 演化经济学理论
        2.2.1 演化的基本概念
        2.2.1.1 第一种演化机制一选择
        2.2.1.2 第二种演化机制一复制
        2.2.1.3 第三种演化机制一变异
        2.2.2 生物学的演化—族群演化
        2.2.2.1 族群演化原理
        2.2.2.2 族群成长模型
        2.2.3 经济学的演化—技术演化
        2.2.3.1 技术演化原理
        2.2.3.2 技术演化模型
        2.2.4 个体与群体的演化
        2.2.4.1 个体演化历程
        2.2.4.2 群体演化历程
        2.2.5企业与产业的演化
        2.2.5.1 企业演化历程
        2.2.5.2 产业演化历程
        2.2.6系统与制度的演化
        2.2.6.1 系统演化历程
        2.2.6.1.1 经济系统的模型化
        2.2.6.1.2 系统演化的动态模型
        2.2.6.1.3 系统演化的混沌学说
        2.2.6.2 制度演化历程
        2.2.6.2.1 社会演化与文化结构
        2.2.6.2.2 技术演化与经营策略
        2.2.6.2.3 组织演化与管理制度
        2.2.6.2.4 科技园区的制度演化
    2.3 解释科技园区演化初期进入退出机制的场域
        2.3.1 产业政策
        2.3.2 风险投资
        2.3.3 搏弈赛局
    2.4 解释科技园区演化中期进入退出机制的场域
        2.4.1 决策理论
        2.4.2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理论)
    2.5 解释科技园区演化后期进入退出机制的场域
        2.5.1社会资本
        2.5.2技术创新
        2.5.3区域推移
        2.5.4可持续发展
    2.6 研究的工具与分析的方法
        2.6.1利用平衡计分卡建立评价构面
        2.6.2利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意见评估
        2.6.3利用统计分析决定显着影响因子
        2.6.4利用个案分析与叙述统计描述研究对象
    2.7 研究的对象及背景现况描述
        2.7.1台湾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概述
        2.7.1.1 台湾近五十年的产业经济发展概况
        2.7.1.2 研院与科学园区的设立目标与成长历程
        2.7.1.3 科学园区对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7.1.4 台湾地区的主要高新科技园区介绍
        2.7.1.5 现阶段台湾地区产业技术的发展措施
        2.7.2台湾地区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历史与主要特色
        2.7.2.1 台湾地区科学园区的产业发展策略概述
        2.7.2.2 台湾地区的产业高值化策略
        2.7.2.3 台湾地区高新科技园区内的主要产业
        2.7.2.3.1 信息产业
        2.7.2.3.2 通讯科技
        2.7.2.3.3 电信科技产业
        2.7.2.3.4 电子科技产业
        2.7.2.3.5 光电科技
        2.7.2.3.6 系统芯片科技产业
        2.7.2.3.7 生技药品科技产业
        2.7.2.3.8 菌种保存及应用科技产业
        2.7.2.3.9 核医药物科技产业
        2.7.2.3.10 基因体科技产业
        2.7.2.3.11 组织工程与生医材料产业
        2.7.2.3.12 医疗设备产业
        2.7.2.4 台湾地区高新科技园区主要产业的未来可能发展
        2.7.2.4.1 电子、半导体、通讯、与光电科技
        2.7.2.4.2 生物科技
        2.7.2.4.3 医疗科技
        2.7.2.4.4 信息产业
        2.7.2.4.5 通讯科技产业
        2.7.2.4.6 电信科技产业
        2.7.2.4.7 电子科技产业
        2.7.2.4.8 光电产业产业
        2.7.2.4.9 系统芯片产业
        2.7.2.4.10 生技药品科技产业
        2.7.2.4.11 菌种保存及应用科技产业
        2.7.2.4.12 核医药物产业
        2.7.2.4.13 组织工程与生医材料产业
        2.7.2.4.14 医疗设备产业
    2.8 本研究所分析的政策样本与内容
        2.8.1高新科技产业政策的目标与其分类
        2.8.2高新科技园区开发与管理政策
        2.8.3知识管理与知识产业发展政策
    2.9 各项产业政策的评估构面与编码
    2.10 本章结论
        2.10.1 新制度对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制度分析(小结一)
        2.10.2 高新科技园区与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演化经济学分析(小结二)
        2.10.3 产业政策对科技园区与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小结三)
        2.10.4 对于科技园区未来走向良性发展的看法与建议(小结四)
3 高新科技园区企业的进入机制研究
    3.1 高新科技园区的产业选择与进入障碍
        3.1.1以往的研究
        3.1.2产业进入园区障碍的意义
        3.1.3不同的产业进入障碍与其形成因素
        3.1.3.1 高新科技园区产业进入的外生障碍
        3.1.3.2 高新科技园区产业进入的内在障碍
        3.1.3.3 高新科技园区产业进入的环境壁垒
    3.2 各项产业政策对降低进入障碍的影响分析
        3.2.1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3.2.2对降低企业进入壁垒影响的指针值之计算
    3.3 相关产业政策对降低企业进入壁垒的影响分析
        3.3.1产业政策对降低企业进入园区壁垒的高影响因子
        3.3.2产业政策对降低企业进入园区壁垒的中影响因子
        3.3.3产业政策对降低企业进入园区壁垒的低影响因子
    3.4 科学工业园区开发管理政策对降低企业进入壁垒的影响分析
        3.4.1高新科技园区开发与管理政策对降低企业进入园区壁垒的高影响因子
        3.4.2高新科技园区开发与管理政策对降低企业进入园区壁垒的中影响因子
        3.4.3高新科技园区开发与管理政策对降低企业进入园区壁垒的低影响因子
    3.5 知识管理与知识产业发展政策对降低企业进入壁垒的影响分析
        3.5.1知识管理与知识产业发展政策对降低企业进入园区壁垒的高影响因子
        3.5.2知识管理与知识产业发展政策对降低企业进入园区壁垒的中影响因子
        3.5.3知识管理与知识产业发展政策对降低企业进入园区壁垒的低影响因子
    3.6 台湾地区高新科技园区的资金进入障碍探讨
        3.6.1台湾地区高新科技的资金取得与资本市场
        3.6.2台湾地区股票市场的发展特色
        3.6.2.1 台湾股市之特色
        3.6.2.2 台湾股市的国际化
        3.6.2.3 台湾股市上市的状况分析
        3.6.2.4 台湾股市与其它地区之比较
        3.6.3 台湾股票市场对高新科技的影响
        3.6.3.1 台湾高新科技园区的资本市场特性
        3.6.3.2 台湾股市与产业的发展关联
        3.6.3.3 台湾的高新科技产业与股票市场
        3.6.3.3.1 上市股票
        3.6.3.3.2 上柜股票
        3.6.3.3.3 第二、三类股
        3.6.3.3.4 兴柜股票
        3.6.3.3.5 未上市股票
        3.6.3.3.6 全额交割股票
        3.6.3.4 高新科技的资本取得—以上柜制度为例之说明
        3.6.4高新科技产业进入的投资风险管理
        3.6.4.1 高新科技的投资的营运风险控制与管理
        3.6.4.2 高新科技园区的的环境与安全风险管理
        3.6.4.3 高新科技园区的的技术风险管理
        3.6.4.4 台湾地区的创业投资基金与高科技产业发展
    3.7 台湾地区高新科技园区的技术进入障碍探讨
        3.7.1 台湾地区的高新科技企业进入科学园区的方式
        3.7.2高新科技园区的技术学习机制
        3.7.2.1 科技项目计画
        3.7.2.2 芯片系统科技计画
        3.7.2.3 民间部门之研发活动
        3.7.2.3.1 信息家电产业
        3.7.2.3.2 电子科技产业
        3.7.2.4 台湾地区的国际创新研发基地计画
        3.7.3高新科技企业进入园区的案例分析
        3.7.3.1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3.7.3.2 台湾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3.8 高新科技园区的人力进入障碍探讨
    3.9 高新科技园区的市场进入障碍探讨
        3.9.1高新科技的产业选择策略
        3.9.2台湾地区高新科技园区产业选择的优胜劣势分析
        3.9.2.1 产业选择个案分析之一:半导体产业
        3.9.2.2 产业选择个案分析之二—光电科技
    3.10 本章结论
        3.10.1 新制度在进入机制内涵上的比较制度分析(小结一)
        3.10.2 科技园区企业进入机制的演化经济学分析(小结二)
        3.10.3 产业政策对科技园区企业进入机制的影响分析(小结三)
        3.10.4 对于科技园区未来走向良性发展的看法与建议(小结四)
4 高科科技园区企业的退出机制研究
    4.1 概说:高新科技园区产业的转型与退出
        4.1.1 高新科技园区的产业转型与退出的主要因素
        4.1.1.1 机制之一:生命周期
        4.1.1.2 机制之二:市场力量
        4.1.1.3 机制之三:环境壁垒
        4.1.1.4 机制之四:企业购并
        4.1.1.5 机制之五:行政介入
        4.1.1.6 机制之六:企业特质
    4.2 由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企业的退出机制
        4.2.1 竞争力评价理论之探讨
        4.2.1.1 竞争力之概念
        4.2.1.2 不同研究学派对竞争力的解释
        4.2.2 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分析
        4.2.2.1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2.2.2 国家竞争力评比
        4.2.2.3 WEF国家竞争力评比方式及指针
        4.2.2.4 成长竞争力评比方式及指针
        4.2.2.5 个体经济竞争力评比方式及指针
        4.2.2.6 IMD国家竞争力评比方式及指针
        4.2.3 高新科技产业与科技工业园区的价值链
        4.2.4 高新科技园区的竞争力与评比指针
    4.3 各项政策对提高园区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4.3.1 由决策分析理论与企业竞争力来探讨退出机制
        4.3.2 对提高核心竞争力影响的指针值之计算
    4.4 相关产业政策对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4.4.1 产业政策对核心竞争力的高影响因子
        4.4.2 产业政策对核心竞争力的中影响因子
        4.4.3 产业政策对核心竞争力的低影响因子
    4.5 相关科学工业园区开发管理政策对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4.5.1 科学工业园区开发管理政策对核心竞争力的高影响因子
        4.5.2 科学工业园区开发管理政策对核心竞争力的中影响因子
        4.5.3 科学工业园区开发管理政策对核心竞争力的低影响因子
    4.6 知识管理与知识产业发展政策对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4.6.1 知识管理与知识产业政策对核心竞争力的高影响因子
        4.6.2 知识管理与知识产业政策对核心竞争力的中影响因子
        4.6.3 知识管理与知识产业政策对核心竞争力的低影响因子
    4.7 高新科技园区的竞争力与其发展
        4.7.1 高新科技的竞争力
    4.8 新竹科学园区竞争力的绩效评估(讨论之一)
        4.8.1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绩效评估指针
        4.8.2 新竹科学园区的发展概述
        4.8.3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管理制度绩效评估
        4.8.4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估
        4.8.4.1 人力指针
        4.8.4.1.1 员工平均年龄
        4.8.4.2 素质指针
        4.8.4.2.1 博士级工作人员数目
        4.8.4.2.2 不同教育程度员工数目
        4.8.5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研究发展绩效评估
        4.8.5.1 投入指针
        4.8.5.1.1 研发经费总数
        4.8.5.1.2 研发经费占营业额百分比
        4.8.5.2 智财指针
        4.8.5.2.1 专利数
        4.8.5.3 合作指针
        4.8.5.3.1 创新研发奖助金额
        4.8.6 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生产表现绩效评估
        4.8.6.1 企业指针
        4.8.6.1.1 历年核准园区投资总额
        4.8.6.1.2 引入侨外投资总额
        4.8.6.1.3 实际进入园区企业总数
        4.8.6.2 产出指针
        4.8.6.2.1 园区的总产值
        4.8.6.2.2 园区各产业的产值
        4.8.6.2.3 营业额的成长率
        4.8.6.2.4 劳动生产力
    4.9 科技园区竞争力进一步分析(讨论之二)由决策分析理论分析企业的退出机制
        4.9.1 企业进出决策的抟弈矩阵
        4.9.2 决策分析的计量模型与方法之提出
        4.9.3 企业退出机制的决策分析讨论
        4.9.3.1 合资的状况分析
        4.9.3.2 政府介入的状况分析
        4.9.3.3 政府退出的时机
        4.9.3.4 企业退出的时机
        4.9.3.5 企业购并的时机
        4.9.4 企业退出机制的进一步分析
        4.9.5 企业退出机制的决策模型应用
    4.10 本章结论
        4.10.1 新制度在退出机制内涵上的比较制度分析(小结一)
        4.10.2 科技园区企业退出机制的演化经济学分析(小结二)
        4.10.3 产业政策对科技园区企业退出机制的影响分析(小结三)
        4.10.4 对于科技园区未来走向良性发展的看法与建议(小结四)
5 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与演化机制
    5.1 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与社会资本形成
        5.1.1 社会资本形成的理论与其种类
        5.1.1.1 社会资本的定义
        5.1.1.1.1 普特南对社会资本的定义
        5.1.1.1.2 冠尔曼对社会资本的定义
        5.1.1.1.3 福山对社会资本的定义
        5.1.1.2 鉴价资产与环境价值
        5.1.1.3 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
        5.1.1.4 无形资产的定义
        5.1.1.5 无形资产的分类
        5.1.1.6 社会资本的特征与种类
    5.2 第一型的社会资本—知识资本
        5.2.1 高新科技园区的知识资本之一:人力资本
        5.2.1.1 人力资本的定义
        5.2.1.2 高新科技园区的人力资本
        5.2.2 高新科技园区的知识资本之二:创新资本
        5.2.2.1 创新资本的定义
        5.2.2.2 高新科技园区的创新资本
        5.2.3 高新科技园区的知识资本之三:关系资本
        5.2.3.1 关系资本的定义
        5.2.3.2 高新科技园区的关系资本
        5.2.4 高新科技园区的知识资本之四:流程资本
        5.2.4.1 流程资本的定义
        5.2.4.2 高新科技园区的流程资本
    5.3 第二型的社会资本—环境资本
        5.3.1 高新科技园区的环境资本之一:商品市场交易价值
        5.3.1.1 商品市场交易价值的定义
        5.3.1.2 高新科技园区的商品市场交易价值
        5.3.2 高新科技园区的环境资本之二:多元目标使用价值
        5.3.2.1 多元目标使用价值的定义
        5.3.2.2 多元目标使用价值之一—交通输送使用价值
        5.3.2.3 多元目标使用价值之二—观光休闲使用价值
        5.3.2.4 多元目标使用价值之三—社会教育与文化保存价值
        5.3.2.5 高新科技园区的多元目标使用价值
        5.3.3 高新科技园区的环境资本之三:健康与生态保育价值
        5.3.3.1 健康与生态保育价值的定义
        5.3.3.2 健康与生态保育价值之一---污染排放利用价值
        5.3.3.3 健康与生态保育价值之二---维护社会大众健康价值
        5.3.3.4 高新科技园区的健康与生态保育价值
        5.3.4 高新科技园区的环境资本之四:地缘关系价值
    5.4 第三型的社会资本—人际资本
        5.4.1 高新科技园区的人际资本之一:社群网络
        5.4.1.1 社群网络的定义
        5.4.1.2 高新科技园区的社群网络
        5.4.2 高新科技园区的人际资本之二:信息管道
        5.4.2.1 信息信道的定义
        5.4.2.2 高新科技园区的信息管道
        5.4.3 高新科技园区的人际资本之三:社会规范
        5.4.3.1 社会规范的定义
        5.4.3.2 高新科技园区的社会规范
        5.4.4 高新科技园区的人际资本之四:信任关系(信赖)
        5.4.4.1 信任关系(信赖)的定义
        5.4.4.2 高新科技园区的信任关系(信赖)
        5.4.5 高新科技园区的人际资本之五:社会责任(社会期望)
        5.4.5.1 社会责任(社会期望)的定义
        5.4.5.2 高新科技园区的社会责任(社会期望)
    5.5 各项政策对形成高新科技园区社会资本的影响分析
        5.5.1 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5.5.1.1 高新科技园区知识资本的评量指针
        5.5.1.2 高新科技园区环境资本的评量指针
        5.5.1.3 高新科技园区人际资本的评量指针
        5.5.2 对形成企业社会资本影响的指针值之计算
    5.6 相关产业政策对形成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分析
        5.6.1 产业政策对园区社会资本形成的高影响因子
        5.6.2 产业政策对园区社会资本形成的中影响因子
        5.6.3 产业政策对园区社会资本形成的低影响因子
    5.7 相关科学工业园区开发管理政策对形成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分析
        5.7.1 高新科技园区开发与管理政策对园区社会资本形成的高影响因子
        5.7.2 高新科技园区开发与管理政策对园区社会资本形成的中影响因子
        5.7.3 高新科技园区开发与管理政策对园区社会资本形成的低影响因子
    5.8 知识管理与知识产业发展政策对形成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
        5.8.1 知识管理与知识产业发展政策对园区社会资本形成的高影响因子
        5.8.2 知识管理与知识产业发展政策对园区社会资本形成的中影响因子
        5.8.3 知识管理与知识产业发展政策对园区社会资本形成的低影响因子
    5.9 科技园区发展进一步讨论-组织网络分析(之一)
        5.9.1 高新科技园区网络的计量模型与指针
        5.9.2 技术网络的计量模型与指针
        5.9.3 人际网络的计量模型与指针
        5.9.4 资金网络的计量模型与指针
    5.10 高新科技园区发展的进一步讨论(之二)社会资本分析模型
        5.10.1 科学园区产业的外溢效果
        5.10.2 社会资本的产出与实际投入的产出
        5.10.3 内涵社会资本与外溢社会资本
        5.10.4 模型的基本假设与推导
        5.10.5 实证研究的结果
    5.11 高新科技园区的进一步讨论(三)两岸交流
        5.11.1 台湾高新科技园区与内地的交流状况
        5.11.2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来看两岸高新科技园区的交流
        5.11.2.1 以「成长极理论(Growth Pole Theory)」来解释
        5.11.2.2 以「累积因果关系理论(Cumulative Causation Theory)」来解释
        5.11.2.3 以「极化效应(Polarized effects)和涓流效应(Trickling down effects)」来解释。
        5.11.2.4 以「倒U型理论」来解释
        5.11.2.5 其它相关理论所提出的解释:
        5.11.2.6 以「梯度推移发展策略模式」来解释
        5.11.2.7 以「点轴开发策略模式」来解释
        5.11.3 台湾科学工业园区主要企业在内地的投资状况
        5.11.3.1 台湾地区主要企业在内地的投资状况
        5.11.3.2 台湾主要企业在内地投资的产业类别
        5.11.3.3 台湾主要企业在内地投资的分布区域
        5.11.3.4 台湾主要企业在内地投资的技术类别与分工形式
    5.12 高新科技园区发展的进一步讨论(之四)全球化与经济体系发展
        5.12.1 高新科技园区何走入全球化的经济体系
        5.12.2 高新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估
        5.12.3 高新科技园区发展的策略地图
    5.13 本章结论
        5.13.1 新制度在发展与演化机制内涵上的比较制度分析(小结一)
        5.13.2 科技园区发展与演化的演化经济学分析(小结二)
        5.13.3 产业政策对科技园区企业发展与演化机制的影响分析(小结三)
        5.13.4 对于科技园区未来走向良性发展的看法与建议(小结四)
6 结论与建议
7 参考文献
8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课题
9 致谢

(9)“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第一章 “知识经济”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现实形态
    第二节 “知识经济”的概念
    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第二章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的初步形成(20 世纪60 年代-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第一节 “知识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知识经济”思想的经济学渊源
    第三节 “知识经济”社会学思想的萌芽
    第四节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20 世纪60 年代-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第三章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的发展(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第一节 “知识经济”思想与理论的发展(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第二节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第四章 研究的初步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本研究的初步结论
    第二节 主要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四、从IC产业发展看知识经济与知识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音频类知识付费产品的知识生产特征研究[D]. 吴娉娉.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2]知识产业市场建设的目标、矛盾与路径[J]. 王培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6(06)
  • [3]知识产业虚拟化集群发展研究[J]. 李毅.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6(01)
  • [4]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刘闲月. 华侨大学, 2012(06)
  • [5]体验经济思想及其实践方式研究[D]. 赵放. 吉林大学, 2011(05)
  • [6]区域知识竞争力的投融资支持体系研究[D]. 杨威. 山西大学, 2010(03)
  • [7]知识经济测度方法研究[D]. 魏和清.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6)
  • [8]高新科技园区企业进入退出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 陈王琨. 暨南大学, 2006(06)
  • [9]“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思想与理论述评[D]. 张劲英. 厦门大学, 2005(01)
  • [10]知识与服务互动型战略管理研究[J]. 谢泗薪. 科学管理研究, 2005(05)

标签:;  ;  ;  ;  ;  

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看知识经济与知识产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