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说孔子的“仁”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娟[1](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文中指出文化对于国家实现强盛、民族走向复兴意义重大。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文化自信是一个历史命题、时代课题、实践问题,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转变,将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进行系统梳理,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有效整合,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相关问题。概念的明晰是进行研究的基石。逐层分析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明确基本概念区别与联系。文化自信强调文化主体对客体的肯定与认同。一般来说,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深刻认知和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秉持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其基本内容来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革命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就自信主体而言,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文化自信;就其定位来讲,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厘清基本概念,为深入研究奠定坚实学理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其深厚的思想来源和理论根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代共产党人关于文化问题的相关论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根基深厚。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察世情,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升话语权,维护国家安全,共建世界家园,坚定文化自信,道阻且长。观国情,中国要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塔西陀陷阱”“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行稳致远。看党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四种考验”,需抵御“四种危险”,增强“四种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党的领导下提升文化软实力,树立文明大国形象,使命艰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文化自信的形成奠定深厚的实践基础。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萌芽、提出、形成、成熟、继续发展等阶段,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坐标体系清晰呈现。以整体思维为主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整体构成、基本内容、重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索坚定文化自信的基本路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建设,引领文化复兴,只有让文化创新传承,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有更为深层的实践指向,最终要落脚到基本路径上来。第一,从源头入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向纵深发展。第二,深入价值观自信这一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第三,以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意识形态为着眼点,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与教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第四,从提升整体文化软实力的维度,改革文化体制,建设文化强国。第五,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加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形成从内生动力到外在动力的文化自信构建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为重大的时代课题意义重大。从理论角度来看,是对马克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根基。从现实意义来看,定位于个人、国家、民族三个层面,事关人民多样化文化需要满足,事关文化强国建设、事关民族文化复兴。从世界发展角度来看,有利于融合世界文明,展现多元文化,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的赤字、危机,提供中国方案,实现“美美与共”,共建人类家园,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秉承问题意识、坚持科学方法、不忘初心、坚守正道。从民族文化复兴的高度、文化强国建设的维度、民众文化自信增强的角度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紧迫性,为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柏灵[2](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突出强调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教育工作者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体现出自身魅力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为基础,通过鲜活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优化教育环境等途径,提高整个教育过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使大学生从内心上认可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亲和力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提升亲和力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鲜活性不足;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针对性不高;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感染力不强;四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样性不够;五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协同性不足。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用相对单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比较呆板枯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不合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缺少协同效应。依据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原则,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与时俱进的原则、贴近生活的原则和合力育人的原则,提出解决的对策。一是要关注时代发展,更新教育内容;二是要满足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法;三是要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教育话语;四是要明确教育目的,善用教育载体;五是要完善教育设施,优化教育环境。
尹凯丰[3](2021)在《宋代书院的德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宋代书院德育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和独特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在对宋代书院德育思想概述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的条件,研究了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内容和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实施,对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加以评析,并且研究了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基于此,论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从历史条件、社会条件和直接理论来源三个方面,梳理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的条件,分析书院起自唐玄宗时,历经五代十国的严峻考验得以发展。到了宋代,书院根据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从理想目标、价值取向和培养方向等方面,发挥了官学和私学无法替代的道德教育作用,在主要方面实现了国家和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明确了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内容包括理论认知、行为规范和道德伦理主旨三个方面。其中理论认知包括识仁、穷理笃行和学思知行的基本内容;依据道德本位确立行为规范;道德伦理的主旨则包括,行为规范和政治道德紧密结合、以仁作为道德的选择标准和价值目标、以传道和弘道作为基本人生观等基本内容。宋代书院德育思想主要通过德育课程的设置和考课;因材、随人开展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氛围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促进宋代书院德育思想有效实现道德教化目标,在实现道德教化目标过程中,努力实现道德教化理论和实现方式有机统一。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实施充分考虑到道德教化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特点,同一年龄阶段不同道德个体的个体差异。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的重要论述,从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和不足之处对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加以评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对于当代德育的启示,从对当代德育人才培养、当代德育理论和实践三个方面,揭示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阐明当代德育对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由此进一步说明,研究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加强和推进当代德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周见[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离不开文化的重要支撑,更离不开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文化和自信的统一,是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的清楚认识和深刻反思后形成的一种文化认同或文化自觉的积极心态,表现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外文化的兼容并包,对未来文化发展的坚定从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处在青年的鼎盛时期,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要交到广大大学生手中,大学生担负着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重任。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树立正确的文化心理,发挥创新的文化精神,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文化能力,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博采众长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处理好文化的古今中外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拟出了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章为理论概述部分。做出了新时代、文化自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概念界定,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价值。第三章为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分析部分。主要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和态度、西方文化的认识和态度、文化的认识和态度、高校文化自信培育的认识和态度四个角度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从历史、社会环境、高校、大学生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影响因素。第四章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部分。分别从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大学生和社会文化环境四个方面系统、协调、全过程的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刘婷婷[5](2020)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提出部编本语文教科书标志着我国语文教材建设进入“综合素养型”新阶段,它影响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选文作为语文教科书的核心主体,其价值取向不仅决定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而且将直接决定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进行研究。本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对选题缘由、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核心概念、文献综述进行集中介绍,为后续分析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从选文外缘和主题两个方面构建选文价值取向分析框架。选文外缘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包括选文年代、国别、作者和体裁四个方面。选文主题分析框架包括“自我发展”“人际和谐”“社会参与”“自然关怀”四个维度。第三章分析选文外缘价值取向及其特点。发现选文年代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典范性;深刻反映时代变化,体现时代性。选文国别中本国作品数量占绝对优势,体现民族性;体现多元文化取向,但侧重于欧美文化。选文作者分布以人文作家作品为主,凸显人文性;作者社会身份类型多样,呈现多样性;以男性作家作品为主,女性作家作品比例有待提升。选文体裁以文艺类作品为主,非文艺类作品为辅;分布具有序列性。第四章分析选文主题价值取向及其特点。主要从频次规律和内容呈现方式两个方面对这四个维度价值取向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每个维度的特点。第五章以第三、四章的分析为依据,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建议。研究表明语文教科书选文具有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学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并重、兼顾典范性与时代性、选文主题价值取向呈现角度灵活多元等特点,但还存在人类现代价值观念和多元文化价值观体现不足以及选文主题价值取向分布不均的缺憾。最后本文就这两方面的不足与缺憾提出拓展选文价值取向内容和增强选文价值取向分布协调性的建议。
王青青[6](2020)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培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文中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支柱,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脊梁,是一个政党进步的不竭力量之源,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必备素质。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并对其文化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面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碰撞,正确对待本国文化、外来文化和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知识体系尚未健全,价值观念尚未系统,心理情感尚未成熟,需要高校教育加以正确的引导。高校立足时代要求和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充实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理论成果,并为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提出对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理论分析,对文化自信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具体有效的文化自信培育对策。本文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背景,梳理了论文写作的思路,确定了论文写作的方法。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大学生文化自信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文化自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为优化高校思政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教育过程不完整、教育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并从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学生以及外部文化环境四个角度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高校的重视程度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个别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大学生自身文化认知水平不高和多元文化交织影响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第三部分: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优化高校思政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对策。从强化一个阵地、完善一支队伍、发挥一个主渠道和搭建一个平台四个角度出发,强化高校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视,实现课堂教育和实践养成有机结合,推动文化自信培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高校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际效果。
杨定明[7](2019)在《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是一切社会的关系的总和,人类自出生起就离不开社会人际交往。交往不仅是人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是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人际交往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人际交往自然也就深受这些客观条件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熏陶与教化。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对人际交往的内容产生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际交往所采用的形式。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经济、信息全球化带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的交往观念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现实交往实践和网络虚拟交往中,人际交往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如何创造和谐人际关系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因人际交往出现极端恶性事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通过对交往、人际交往、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等关于人际交往的理论、涵化及其本质进行阐释,并通过社会调查实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特别是“缺情”问题凸显以及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着怎样的人际交往精华思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具有怎样的当代价值?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理念、原则和途经有哪些?通过对传统儒家文化进行扬弃,将其优秀的思想精华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相结合,实现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服务。发掘优秀传统儒家文化蕴含的“人之常情”,包含亲情、爱情、友情、“泛爱众”、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同”情怀,归纳儒家文化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情絜情等儒家人情观,凸显儒家人际交往重情理念,提炼并遵循尊重与关怀、仁爱与宽容、理性与适度、明礼与重信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主要原则。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可以通过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来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通过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来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通过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来强化大学生人际的社会关爱力;通过注重提升自我沟通素养,锻造人际交往能力,注重学向经典、行在当下,实践养成、重情至善实现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来达到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的目的,发挥优秀传统儒家文化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涵化大学生重情重义,从而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实现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以奋斗之我圆梦青春中国,为培育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李佳南[8](2019)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持续不断地推进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化、规范化。文革结束后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正式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总结了历史经验,其主要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2016年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此为标志,不仅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在提速,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党内政治生活的特点、经验以及规律的研究也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就目前来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重要基础和实践路径,是确保党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的重要保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抉择。在党的历史上,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理论上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成熟的辉煌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形成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互结合的第一次历史飞跃,建立了廉洁高效的政府,造就了一批理想信念坚定、政治忠诚可靠的优秀人才,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统一,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局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做法和经验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概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学术界与本文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成果,并阐明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分别对政党、政治、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概念,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理念作出论述。第三部分,对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进行论述,包括延安时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以及历史经验。第四部分,将历史与现实相互结合,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横纵思维,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危险与挑战,论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启示,力图继承优良传统,开展好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已经成为党的自身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突出的问题。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相关理论中探索出适应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的现实启示,继承优良传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对新时代续写党内政治生活新篇章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向鑫[9](2019)在《脱贫攻坚视阈下党的利益协调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益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因,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利益协调作为现代政党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能,既是巩固执政党执政基础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人民谋利益为民族谋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贫富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和社会风险加剧,如何正确处理好不同阶层成员的利益关系,使人民群众都有满意的获得感,成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党遇到的现实挑战。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诸种问题,从深层次分析来看,可理解为利益问题。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出发点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促进利益共享和利益均衡,促使2020年我国现行贫困线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强中国共产党的民心基础和执政道义。利益协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中心”、利益共享和公平正义的原则,通过把握主体要素(谁来协调)、客体要素(协调谁)、价值要素(为何协调)、环境要素(在哪协调)和过程要素(如何协调)之间的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必须坚持利益协调内在的对立统一性,从分析、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利益协调观和中国共产党的利益协调观中为新时代的利益协调提供理论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是在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扶危济困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以及积极吸收、辩证借鉴国际减贫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时代实践。以利益协调为切入点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战略,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中国经验,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根本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利益协调先后经历了(1978年——1985年)以体制改革推动的大规模扶贫救济阶段、(1986年——1993年)以区域瞄准为主导的开发式扶贫阶段、(1994年——2000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下专项推进的扶贫攻坚阶段、(2000年——2011年)以整村推进为主的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2012年——2020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阶段,取得了世界性成就,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脱贫攻坚与利益协调的全球贫困治理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采取了多种协调手段,正确处理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各种利益关系,积累了利益协调相关经验。当前,我们还面临主体因素(党作为利益协调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足、多元利益协调主体融合难、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存在利益矛盾)、客体因素(贫困群体制衡主义、贫困户对扶贫的心理依赖)、价值因素(“零和博弈”思维、权益共谋心理、利益扩张心理、传统私德观、乡村公共精神削弱)、环境因素(利益协调与农村社会、政治格局融合难)、过程因素(贫困群体利益诉求表达低效、党员干部利益协调方式不当、利益协调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利益保障机制较滞后)等现实挑战,制约着脱贫攻坚下中国共产党利益协调的有序推进。如何改进脱贫攻坚下中国共产党利益协调,成为新时代我们党必须面临和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我们必须坚持党对扶贫攻坚战略实施过程中实现利益协调的全面领导,着力形成“政党—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利益协调的合力效应;建立中国共产党利益协调的问责机制、容错纠错机制、监督机制,促进利益协调方式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党组织对基层协商治理的领导,促进党的利益协调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增强利益协调的实效性;竭力构建“表达—分配—评估—保障”的系统化运行机制,促进利益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陈青[10](2019)在《《孝经》中孝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自人类产生阶级以来,就有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自古有之,始终发挥着育人作用。《孝经》中的孝道思想是先秦儒家传统孝文化的高度凝练,是对先秦时期各种孝意识、孝态度、孝表现、孝行为等的本质性、抽象性的认识,是孝文化的本质性规定,是孝的观念体系所决定的孝行为规范,是孝道意识向孝行转化的导向系统。基于当代国内和国际新的社会历史条件,重新确立《孝经》的地位,更加深入探讨和研究《孝经》中的孝道思想与现代社会德育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这是新时期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思想建设的关键问题和重大课题。《孝经》中的孝道思想是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精华和重要组成部分,从孝道的起源与孝道的含义为理论切入点,以孔子的仁爱之孝思想、曾子人伦道德之根本的孝道、孟子性善论视域下的孝思想及荀子仁本礼用的孝道思想为主要思想来源,融合形成了《孝经》中孝道的根源、孝道的目的和孝道的规范。一方面,《孝经》中的孝道思想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其一,总结并发展了先秦时期的儒家孝思想,其二,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以孝治国的策略,其三,有助于传统家庭的和睦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孝经》中的孝道思想也有局限性,主要有:崇拜权威专制,淡薄个人权利;重视道德教化,轻视法律惩治;家庭等级分明,强调单向服从。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孝经》中的孝道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中国孝道文化的现状。以现实之境,进而探索《孝经》中孝道思想的现代转化路径,首先,使孝道回归家庭伦理领域,其次,赋予孝道新的时代内涵,最后,绝对服从转为双向平等。通过以上路径,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来挖掘其价值,《孝经》中的孝道思想的现代价值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并为和睦家庭、学校教育以及稳定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聚合剂。以《孝经》中的孝道思想关照现实,提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维护家庭的和睦,扩展学校思政课的内容等策略,使当今社会可以重温《孝经》中孝道思想的现代价值意蕴,并将其在新时代进行传承和发扬。
二、简说孔子的“仁”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说孔子的“仁”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化自信概念界定 |
2.1 文化的界定 |
2.1.1 文化的含义 |
2.1.2 文化的分类 |
2.1.3 文化的功能 |
2.2 自信的界定 |
2.2.1 自信的词源 |
2.2.2 自信的含义 |
2.3 文化自信的界定 |
2.3.1 文化自信 |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2.3.3 文化自信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辨析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形成与发展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3.1.3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的论述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时代背景 |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面临的世情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面临的国情 |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面临的党情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实践基础 |
3.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经济基础 |
3.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政治基础 |
3.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文化成就 |
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民生根基 |
3.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形成的绿色底蕴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形成发展过程 |
3.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萌芽阶段 |
3.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确立阶段 |
3.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完善阶段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特征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整体构成 |
4.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体 |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对象 |
4.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中介 |
4.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目标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内容 |
4.2.1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
4.2.2 对革命文化自信 |
4.2.3 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 |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特征 |
4.3.1 科学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
4.3.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4.3.3 时代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第五章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本路径 |
5.1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
5.1.1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立论依据 |
5.1.2 挖掘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5.1.3 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5.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体现 |
5.2.2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
5.2.3 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建设 |
5.3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
5.3.1 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之基 |
5.3.2 秉承正确原则,做好宣传工作 |
5.3.3 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把握主动权 |
5.4 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5.4.1 夯实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
5.4.2 讲好中国故事 |
5.4.3 树立国家形象 |
5.4.4 提高国际话语权 |
5.5 吸收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 |
5.5.1 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 |
5.5.2 摒弃错误思想和观念 |
5.5.3 促进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论意义 |
6.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
6.1.2 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
6.1.3 巩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根基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践意义 |
6.2.1 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向往 |
6.2.2 更好推动建设文化强国 |
6.2.3 更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
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世界意义 |
6.3.1 有利于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 |
6.3.2 有助于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
6.3.3 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概念解读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二) 亲和力 |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蕴含思政教育亲和力的内涵 |
(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德育亲和力的思想 |
(三)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论述 |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主要特征 |
(一) 情绪情感性 |
(二) 潜移默化性 |
(三) 可扩散转移性 |
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原则 |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二) 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
(三) 坚持贴近实际的原则 |
(四) 坚持合力育人的原则 |
五、新时代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意义 |
(一) 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二)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
(三)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分析 |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分析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的问题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鲜活性不足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针对性不高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感染力不强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样性不够 |
(五)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协同性不足 |
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用相对单一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比较呆板枯燥 |
(四)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不合理 |
(五)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缺少协同效应 |
第三章 新时代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对策 |
一、关注时代发展,更新教育内容 |
(一) 紧跟时代发展,增强内容的时代性 |
(二) 贴近学生生活,促进内容的生活化 |
(三) 关注学生群体,加强内容的针对性 |
二、满足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法 |
(一) 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
(二)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
(三) 借助网络平台教学 |
三、紧跟时代步伐,转变教育话语 |
(一) 讲好时代用语,提升吸引力 |
(二) 巧用生活用语,增加感染力 |
四、明确教育目的,善用教育载体 |
(一) 综合运用载体,保证多样性 |
(二) 善用网络载体,保证时代性 |
五、完善教育设施,优化教育环境 |
(一)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
(二) 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
(三) 创建良好家庭环境 |
(四) 打造文明网络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宋代书院的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对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概述 |
2.1 宋代书院 |
2.1.1 宋代书院的含义 |
2.1.2 宋代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
2.1.3 宋代书院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
2.1.4 宋代书院的主要制度 |
2.1.5 宋代书院的人员机构设置 |
2.1.6 宋代书院的运行机制 |
2.1.7 宋代书院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
2.2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 |
2.2.1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的含义 |
2.2.2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的影响 |
2.3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
2.3.1 唐五代时期的官办书院在宋代得以延续和发展 |
2.3.2 唐五代时期的民办书院在宋代实现了广泛发展 |
2.3.3 以往官学和私学有益成分对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的形成发挥了作用 |
2.4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 |
2.4.1 国家在政策层面推动书院发展 |
2.4.2 国家在经济上为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提供保障 |
2.4.3 国家从文化层面促进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 |
2.4.4 社会各阶层推动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 |
2.5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 |
2.5.1 程颐及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 |
2.5.2 陆九渊为首的心学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内容和特征 |
3.1 理论认知 |
3.1.1 学者须先识仁 |
3.1.2 穷理笃行 |
3.1.3 学思知行 |
3.2 行为规范 |
3.2.1 从“忠”“信”规矩到立身之本 |
3.2.2 从“考德”工夫到成才之道 |
3.2.3 为家国天下 |
3.3 道德伦理的主旨 |
3.3.1 行为规范和政治道德紧密结合 |
3.3.2 以仁作为道德的选择标准和价值目标 |
3.3.3 以传道和弘道作为基本人生观 |
3.4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特征 |
3.4.1 德育目标的明确性 |
3.4.2 良好的尊师成理学统 |
3.4.3 德育方式的多样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实施 |
4.1 德育课程的设置和考课 |
4.1.1 学经典以明人伦之本 |
4.1.2 授明伦之学以考课 |
4.1.3 实现从“学以教”到“尽其道” |
4.2 因材、随人开展道德教育 |
4.2.1 因材施教,尽人之材 |
4.2.2 “小学”“大学”随人分限 |
4.2.3 志于成人 |
4.3 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氛围 |
4.3.1 以“礼”营造教育学习环境氛围 |
4.3.2 “歌诗”“弦诵”营造情感文化氛围 |
4.3.3 “化民成俗”营造社会环境氛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评析 |
5.1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历史贡献 |
5.1.1 对宋代知识分子思想道德产生重要影响 |
5.1.2 为指导地方官员经邦济世提供思想道德依据 |
5.1.3 基本原则被广大社会成员认同和遵循 |
5.2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的不足 |
5.2.1 过分强调道德规范统一性 |
5.2.2 没有对道德教育做明确界定 |
5.2.3 道德教育绝对化倾向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宋代书院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启示 |
6.1 对当代德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
6.1.1 “识仁”明确人才培养价值导向 |
6.1.2 以“忠”“信”强化人才培养准则 |
6.1.3 “志于成人”实现立德树人 |
6.1.4 “为家国天下”厚植家国情怀 |
6.2 对当代德育理论的启示 |
6.2.1 “尽其道”建构内容完善的德育理论体系 |
6.2.2 “穷理”讲透当代德育理论思想精髓 |
6.2.3 “随人分限”遵循道德主体不同阶段成长规律 |
6.2.4 “明人伦”丰富诚信、友善的时代内涵 |
6.2.5 “于学有规”加强德育规章制度建设 |
6.3 对当代德育实践的启示 |
6.3.1 “传道”“弘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6.3.2 “考德”提升德育目标达成度 |
6.3.3 “修己达人”成就自我与帮助他人的统一 |
6.3.4 “尊师成理”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环境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已有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 |
二、毛泽东思想关于文化的重要论述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文化的重要论述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概念界定 |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 |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容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 |
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
二、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
三、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 |
三、调查样本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结果 |
一、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与态度 |
二、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与态度 |
三、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认识与态度 |
四、大学生对高校文化自信培育的认识与态度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因素 |
一、历史因素的影响 |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
三、学校因素的影响 |
四、大学生因素的影响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 |
第一节 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文化引领作用 |
一、建设文化校园,发挥人文环境的熏陶作用 |
二、净化网络空间,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
三、完善工作体系,调动思政工作者的育人积极性 |
第二节 牢记使命,不断强化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提高学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水平 |
二、强化思政工作者对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视 |
三、利用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的带动优势 |
第三节 敢于担当,着力增强大学生文化发展使命感 |
一、学习革命先辈精神,增强国家责任感 |
二、积累丰富文化知识,奠定文化认同基础 |
三、提升综合文化素质,形成正确文化态度 |
第四节 整合资源,努力营造浓厚社会文化生态 |
一、政府部门应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
二、文化企业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创造文化精品 |
三、文化教育基地应积极发挥作用,强化文化自信育人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5)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影响因素 |
二、立德树人对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提出新要求 |
三、价值取向是语文教科书选文的核心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语文教科书 |
二、价值取向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科书本体的研究 |
二、关于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三、关于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研究 |
第二章 选文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选文外缘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
一、选文年代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
二、选文国别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
三、选文作者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
四、选文体裁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
第二节 选文主题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
一、文件中有关价值观的规定 |
二、本文主题价值取向分析框架 |
第三章 选文外缘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选文年代价值取向分析 |
一、选文年代分布统计 |
二、选文年代价值取向的特点 |
第二节 选文国别价值取向分析 |
一、选文国别分布统计 |
二、选文国别价值取向的特点 |
第三节 选文作者价值取向分析 |
一、选文作者分布统计 |
二、选文作者价值取向的特点 |
第四节 选文体裁价值取向分析 |
一、选文体裁分布统计 |
二、选文体裁价值取向的特点 |
第四章 选文主题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选文主题价值取向总体分布 |
一、选文主题价值取向一级指标频次及其特点分析 |
二、选文主题价值取向二级指标频次及其特点分析 |
第二节 选文主题价值取向具体分析 |
一、自我发展取向及其特点分析 |
二、人际和谐取向及其特点分析 |
三、社会参与取向及其特点分析 |
四、自然关怀取向及其特点分析 |
第五章 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研究结论 |
一、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文学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并重 |
三、兼顾典范性与时代性 |
四、选文主题价值取向呈现角度灵活多元 |
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
第二节 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完善建议 |
一、拓展选文价值取向的内容 |
二、增强选文主题价值取向协调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年代统计 |
附件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国别统计 |
附件三: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作者统计 |
附件四: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体裁统计 |
附件五: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主题统计 |
致谢 |
(6)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培育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文化自信的相关论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文化 |
2.自信 |
3.文化自信 |
4.大学生文化自信 |
(二)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1.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 |
1.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1.文化自信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 |
2.文化自信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
3.文化自信教育过程不完整 |
4.文化自信教育效果不明显 |
(二)原因分析 |
1.高校重视程度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
2.个别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
3.大学生自身的文化认知能力不足 |
4.多元文化交织影响学生文化认同 |
三、优化高校思政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对策 |
(一)强化一个主阵地:加强高校对文化自信的重视 |
1.优化课程设置 |
2.加强教学管理 |
3.开发教学载体 |
(二)完善一支队伍: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质 |
1.教育主管部门统筹领导 |
2.高校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
3.教师自身提高教学能力 |
(三)把握一个主渠道:提高思政课堂的感染力 |
1.选取优秀文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
2.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文化认同 |
3.中西文化比较中加强主流文化引导 |
(四)搭建一个平台:拓宽文化自信的实践渠道 |
1.重视课内文化自信实践教育 |
2.丰富课外校内文化实践活动 |
3.拓宽文化自信社会实践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交往及人际交往概述 |
一、交往的本质及特征 |
二、人际交往特征及分类 |
三、人际交往的素质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特点及社会文化背景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及特点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四种偏向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变化 |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文化因子 |
五、大学生良善人际交往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应然 |
第三节 涵化及儒家文化 |
一、涵化的内涵 |
二、涵化即文化涵养教化 |
三、涵化与儒家文化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成才 |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的成人成才理论支撑 |
一、交往助推人“全面而自由发展” |
二、交往“以确立统一、有序的社会规范为归宿” |
三、儒家“君父同伦”人际血缘亲情 |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 |
一、人际关系是人生中的重要财富 |
二、人从对象中反观自己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再塑其品性 |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其成才 |
一、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助推其成才 |
二、大学生不良的人际交往阻碍其成才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现状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
一、大学生样本的基本情况 |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
三、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 |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个体自我修养不足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性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缺情 |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障碍 |
二、个体自我认知偏差 |
三、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 |
四、网络信息弱化人际交往 |
五、媒介宣推不力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凸显重情理念 |
第一节 情为何物 |
一、情及人情 |
二、人情共同性 |
三、情为爱 |
第二节 儒家人情观 |
一、儒家为人情创设理论基础 |
二、儒学人情基本原则 |
第三节 儒家及当代社会人情观 |
一、中国古代社会富有人情味 |
二、儒家人情观的负面影响 |
三、当代社会市场经济冲淡人情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原则 |
第一节 尊重与关怀 |
一、尊重原则 |
二、关怀原则 |
第二节 仁爱与宽容 |
一、仁爱原则 |
二、宽容原则 |
第三节 理性与适度 |
一、理性原则 |
二、适度原则 |
第四节 明礼与重信 |
一、明礼原则 |
二、重信原则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路径 |
第一节 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 |
一、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 |
二、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 |
三、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 |
第二节 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 |
一、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 |
二、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 |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 |
第三节 强化社会关爱力 |
一、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 |
二、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 |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 |
一、大学生自我沟通素养与能力锻造 |
二、大学生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
2.1 党内政治生活 |
2.1.1 政党与政治 |
2.1.2 政治生活 |
2.1.3 党内政治生活 |
2.2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 |
2.2.1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2.2.2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途径 |
2.2.3 党内政治生活的主要原则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延安时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背景及具体实践 |
3.1 延安时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背景 |
3.1.1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
3.1.2 延安时期党员队伍迅速壮大 |
3.1.3 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3.1.4 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
3.1.5 早期革命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 |
3.2 延安时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
3.2.1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
3.2.2 践行群众路线 |
3.2.3 确立集体领导原则 |
3.2.4 加强党性教育 |
3.2.5 反对宗派主义与山头主义 |
3.2.6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
3.2.7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
3.3 延安时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意义 |
3.3.1 全党实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 |
3.3.2 党对革命事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
3.3.3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政治保证 |
3.4 延安时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 |
3.4.1 思想建党 |
3.4.2 严肃政治纪律 |
3.4.3 把党的团结统一当作党的“生命” |
3.4.4 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
3.4.5 在党内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开展好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要继承优良传统 |
4.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危险与挑战 |
4.1.1 “四大考验”与“四大危险” |
4.1.2 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 |
4.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启示 |
4.2.1 必须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 |
4.2.2 必须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 |
4.2.3 必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 |
4.2.4 必须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坚强有力 |
4.2.5 必须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脱贫攻坚视阈下党的利益协调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分析及必要性 |
第一节 利益协调理论分析 |
一、利益协调的概念 |
二、利益协调的原理 |
三、利益协调:政党的内在职能 |
四、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协调理论 |
第二节 脱贫攻坚理论分析 |
一、贫困理论 |
二、传统扶危济困文化 |
三、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
第三节 脱贫攻坚视阈下党利益协调的必要性 |
一、全球贫困治理的时代趋势 |
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
三、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内在要求 |
四、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 |
第二章 利益协调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扶贫救济阶段党的利益协调(1978 年——1985 年) |
一、以土地经营制度改革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 |
二、制定农村经济政策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
三、以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四、以工代赈扶贫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 |
第二节 扶贫开发阶段党的利益协调(1986 年——1993 年) |
一、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 |
二、建立专项区域帮扶计划 |
三、确立贫困县为扶贫瞄准单位 |
第三节 扶贫攻坚阶段党的利益协调(1994 年——2000 年) |
一、以政府为主导推动综合扶贫攻坚 |
二、以多元互促模式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
三、重新确定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 |
第四节 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党的利益协调(2001 年——2010 年) |
一、在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中形成大扶贫格局 |
二、在“一体两翼”战略中建立农户参与式扶贫 |
三、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
四、在“两轮驱动”中提高贫困人口生活保障 |
第五节 新时代精准扶贫阶段党的利益协调(2011 年——2020 年) |
一、主要措施 |
二、主要特征 |
三、主要成绩 |
四、主要经验 |
第三章 利益协调的现实挑战 |
第一节 主体因素:利益协调主体单一化 |
一、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足 |
二、多元利益协调主体融合难 |
三、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存在利益矛盾 |
第二节 价值因素:共享式利益协调难度增大 |
一、“工具理性”思维 |
二、传统私德观 |
第三节 客体因素:贫困群体对利益的争夺 |
一、贫困群体制衡主义 |
二、贫困户虚荣心理 |
第四节 环境因素:与农村格局的融合较难 |
一、与农村社会格局的结合较难 |
二、与农村政治格局的融合较难 |
第五节 过程因素:利益协调过程运转不畅 |
一、利益表达低效 |
三、利益协调方式不当 |
四、利益评估机制不健全 |
五、利益保障机制较滞后 |
第四章 利益协调的路径指向 |
第一节 着力形成“政党—政府—市场—社会”的利益协调合力 |
一、充分加强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 |
第二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
一、形塑党员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力观 |
二、增强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观 |
三、树立贫困群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公德观 |
第三节 加强利益协调制度建设 |
一、问责机制 |
二、容错纠错机制 |
三、监督机制 |
第四节 促进利益协调与农村基层社会的良性互动 |
一、加强党组织对新乡贤的领导 |
二、增强党组织对基层协商治理的领导 |
三、切实践行群众路线 |
第五节 竭力构建“表达—分配—评估—保障”的系统运行机制 |
一、健全多元、规范的利益表达机制 |
二、完善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三、塑造多元、动态的考核评估机制 |
四、建构人人共享的社会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孝经》中孝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4 研究新意与难点 |
2 《孝经》中孝道思想的历史背景 |
2.1 孝道的起源与含义 |
2.2 《孝经》中孝道思想的社会历史条件 |
2.3 《孝经》中孝道理念的思想来源 |
3 《孝经》中孝道思想的基本内容 |
3.1 孝道的根源 |
3.2 孝道的目的 |
3.3 孝道的规范 |
4 《孝经》中孝道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历史局限 |
4.1 《孝经》中孝道思想的历史贡献 |
4.2 《孝经》中孝道思想的历史局限 |
5 《孝经》中孝道思想的现代转化及现代价值 |
5.1 《孝经》中孝道思想的现代转化 |
5.2 《孝经》中孝道思想的现代价值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书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简说孔子的“仁”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D]. 李慧娟. 河北大学, 2021
- [2]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 柏灵. 扬州大学, 2021(09)
- [3]宋代书院的德育思想研究[D]. 尹凯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4]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周见.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5]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研究[D]. 刘婷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培育存在问题及对策[D]. 王青青.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D]. 杨定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D]. 李佳南. 燕山大学, 2019(06)
- [9]脱贫攻坚视阈下党的利益协调路径研究[D]. 向鑫.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孝经》中孝道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 陈青. 中国矿业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