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什么职位收入高(论文文献综述)
金梦瑶[1](2021)在《A公司中高层人员离职动因分析及预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理财市场起步相对较晚。在2005年左右中国理财市场才摸索着开始起步,现阶段我国的第三方理财市场仍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然而我国的第三方理财公司在财富管理市场的占有率竟然还不到5%,相比较比我们早起步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其第三方理财公司已经拥有财富管理市场高达60%以上的份额,这也充分的说明了我国的第三方理财市场拥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理财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相对如此多的理财公司的出现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的从业人员,毕竟一个公司的运营需要的是专业人员。这就产生了需要大量的专业从业人员,然而我国的理财行业专业的从业人员储备匮乏,吸引了很多相关行业的人员纷纷涌入到理财行业,比如保险、银行、证券公司等从业人员。这就导致了理财公司的各层级成熟人员被各公司争抢,公司人员频繁变动,而这将不利于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影响离职因素的研究,基于有关人员离职的理论,以A公司为例重点研究符合中国理财行业中高层人员离职的动因,对企业的影响及预防离职的有效措施,以利于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以及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本文重点以A公司为例对该公司中高层人员离职的原因进行梳理,一方面是通过对A公司已有的离职人员面谈资料进行梳理了解其离职的原因;另一方面是通过问卷对现中高层在职人员进行离职意向调查了解其离职可能动因,综合上述两方面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公司现存管理问题和中高层人员离职后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据此提出预防离职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对A公司及同类企业预防中高层人员离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减少中高层人员离职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前三章主要是写有关于A公司所处的行业背景,梳理文献将国内外对于人员离职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国内外的动因模型归纳,总结理论基础。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是介绍A公司中高层人员情况、离职情况,以问卷的设计、数据的收集以及统计分析为主,在A公司内通过微信等网络方式填写问卷,收回有效问卷共146分。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数学模型。主要为工作(工作内容、责任)、职业发展(培训、晋升)、薪酬福利、其他(产品安全性、产品数量等)这4个方面有关且都与离职倾向呈现负相关。通过数据分析和离职人员访谈记录总结出A公司中高层人员离职的原因及其离职对公司的影响。结合分析出的原因提出A公司预防中高层人员离职的建议,减少A公司中高层人员的离职。希望本文给出的建议对于和A公司同类的公司有借鉴意义。
司毅[2](2021)在《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在“新医改”的背景下,“看病贵”问题持续地存在,医药代表由于社会给予的职业污名,在职业认同上有一定的负性影响。改善医药代表的职业认同,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都会带来正性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职业认同可显着正向影响心理资本和幸福感,但研究人群不完备,而且其作用机制探究还不够完善。本研究以医药代表为研究对象,了解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现状、关系和影响因素,为提高医药代表的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提出建议,力图促进医药代表回归本位,为“看病贵”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为医疗改革提供有效建议。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采用方便性抽样和滚雪球抽样,选用《职业认同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工作幸福感量表》对选取的1303名医药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调查,掌握其心理状况。研究获得有效问卷1295份,问卷有效率为99.39%,其中医药代表样本974份,占比有效问卷75.21%。通过方便性抽样选取8名医药销售管理人员和16名医药代表进行一对一访谈,了解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学历、是否医药相关专业、毕业院校类型、工作城市类型、当前服务公司类型、当前负责产品类型、职级和月收入在职业认同上存在显着差异。2.医药代表心理资本处于较高水平;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性别、婚姻状况、是否医药相关专业、毕业院校类型、毕业后计工作年限、医药代表从业年限、当前服务公司类型、当前负责产品类型和月收入在心理资本上存在显着差异。3.医药代表工作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社会幸福感>认知幸福感>职业幸福感>情绪幸福感;性别、是否医药相关专业、当前服务公司类型、当前公司工作年限、当前负责产品类型和月收入在工作幸福感上存在显着差异。4.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心理资本各维度、工作幸福感、工作幸福感各维度两两变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职业认同可显着正向预测工作幸福感及各维度;职业认同可显着正向预测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可显着正向预测工作幸福感;心理资本可显着正向预测工作幸福感各维度。5.自我效能、韧性和乐观在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和工作幸福感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在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和工作幸福感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6.收入因素和政策因素是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共同的影响因素。提高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方法为,医药代表自身需提高专业能力、加强心理建设;公司需加强培训、增加代表收入、提高人文关怀;领导需鼓励、认可及支持下属。研究结论如下:1.医药代表心理资本在职业认同和工作幸福感中是完全中介的作用,不同于其他行业部分中介的结果,值得在未来进行持续的研究和对比,并进一步探究背后的理论原因。2.医药代表心理资本自我效能、韧性和乐观维度在职业认同和工作幸福感中分别具有部分中介的作用,进而可以针对医药代表的不同情况做个性化的的建议和帮助。3.未来的研究要重点要关注女性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并对单个维度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高爽[3](2020)在《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 ——一个经济学视角的研究》文中提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也关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在国家力量所主导的国家转型过程中,政治身份在微观层面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政治与经济关系的集中反映。而政治身份获得经济收益对经济改革的积极作用被肯定的同时,也备受诟病,其中被讨论最多的便是“盲目跟风入党”、“公考热”、“捞取政治资本”等社会现象,政治身份的个人收益到底是个人能力的正当回报?还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重要诱因?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助于客观的认识政治身份的价值,无论是对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进程中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体系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以往相关研究主要从社会学视角,将政治资本作为社会资本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讨论社会主义国家转型过程中家庭层面的政治资本对社会分层的影响。从经济学视角展开的政治资本的个人收益问题的探讨仍主要集中在经验分析上,尽管已有研究中,部分学者指出了政治资本具有人力资本性质,指出政治资本收益是个人不可观测的能力的回报,但仍缺乏较为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层面的阐释,对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借鉴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代际收入流动理论和身份经济学理论,从经济学视角从代内和代际两个维度对政治资本的收入效应进行重新审视,并对其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文章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系统梳理政治资本个人收入效应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并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代际收入流动理论和身份经济学视角对政治资本投资过程和回报进行了系统的重新审视,指出代内和代际层面的政治资本发挥作用的机制途径;第二,从代内视角探析政治资本的个人收益问题,采用2010年CFPS数据,利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考察政治资本对平均收入和不同收入层次的影响,并考察政治资本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机制进行验证。在解决内生性和可能存在的选择性偏误问题的基础上,对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以此得到了较为稳健的分析结果;第三,从代际的视角,考察父代政治资本对子代的个人收入的影响,利用CFPS2010数据,采用OLS回归、logit和probit回归方法、Blinder-Oaxaca分解等方法对其影响机制进行验证;第四,从时间维度上考察政治资本的收入效应在市场转型期的变迁。基于CHIP和CGSS两个数据库结合而成的1988-2015年纵向调查数据,利用OLS回归、时间效应比较模型对政治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市场转型期不同时期的回报变化进行验证和对比,并从市场化对就业和录用标准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分割两个角度对政治资本收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政治身份的收入效应是个人不可观测的个人能力的投资回报。政治身份的差异性反映政治资本的强弱,更强的政治身份可以为个人带来更高的收入溢价。个人持有政治资本会增加个人创业和进入体制内工作并选拔为政治精英的概率,促进个人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并通过扩大社会关系网络,获得更多机会和资源,进而带来收入溢价。但是,政治资本并不是个人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诱因。第二,从代际传递角度来看,父代的政治资本是能力和关系的双重承载体,父代的政治资本通过遗传和代际传递给子女,或直接影响子女的就业、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关系网络来影响子女收入。具有政治资本父亲的子女更倾向于选择相对清闲但福利、职业发展较好的体制内工作,父亲对子女教育期望更高、教育投资也更多和多样化,子女可利用的社会关系网络更大,质量更高,这些都增加了子女获得收入溢价的可能,而直接动用政治关系的寻租途径变得越来越隐蔽。第三,长期来看,政治资本的个人收益受到国家力量所主导的市场化、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的变迁的综合影响,呈现出一定的与市场化方向不一致的波动性,先下降后又逐步上升。以教育、专业技能和“个性气质”能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单纯政治因素的作用不再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成为政党为提升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而选拔和储备人才的一种途径。相对于同类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有:(1)首次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出发,结合代际收入流动理论和身份经济学对政治资本的个人收入效应及其机制进行了理论阐释;(2)数据方面的深入。本文将数据时间维度向前推进,并采用个人时间配置的相关数据,更细致和深入地从个人日常活动时间配置上剖析政治资本的投资过程和方式。(3)分析方法的改进。本研究借鉴工资差异分解方法、PSM、FY方法和分位数回归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稳健性验证,使结论更加可靠且具有推广性;(4)按照政治资本的结构性分类分别考察政治资本的收入效应,更好的区分和比较不同政治身份的经济作用。
欧阳润[4](2020)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遇到40年未有之复杂局面、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等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波动频繁,各类就业观念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为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多元、多维、协同、系统的就业育人体系,选拔好、培育好青年大学生,增强思政育人实效,有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对于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大价值。本研究把“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互通”作为理论逻辑,对大思政和就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作了界定,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从理论视角和社会视角阐述了就业教育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把“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价值逻辑,通过对双一流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高校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选择了部分学工干部、就业指导老师、一线辅导员、校外导师、企业HR、大学生个体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重点了解分析不同区域、男女生就业价值观的倾向,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依据。以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的分析结果和笔者近20年的就业教育工作经验为现实基础,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大学生六个方面追根溯源,探究原因,主要为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等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本论文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为基础,展开了对策研究:提出要构造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家庭、高校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实施大学生自我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打造思政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四方协同的思政课堂,健全就业机制、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张燕燕[5](2020)在《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特征及对居民居住选择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住房制度改革之后,我国的住房价格水平不断攀升,而城镇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也在不断优化。随着住房商品化和私有化进程的推进,住房价格的上涨幅度甚至高于收入增长的水平,而不同收入人群的住房支付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住房价格和住房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住房融资渠道较少,商业住房抵押贷款存在严格限制,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贷款需求。在这个时期,以1991年在上海试点并逐步发展到全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代表的建立和发展,补充和支持了我国的住房融资市场,尤其是满足了我国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购买需求。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住房制度改革之初,住房市场从福利分配制向住房市场的商品化和货币化转型之时产生的。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产生的初期,其作用主要是缓解和减轻当时住房供给所带来的财政压力为主要目的。而在住房制度改革的后期,住房分配制度由实物转向货币分配的过渡阶段时,住房公积金政策目的逐步转变为职工家庭提供了直接的资金积累用于住房消费。住房公积金的建立对中国的住房建设和支持居民的长期住房储蓄习惯和住房消费起到了支撑和保障作用。当前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在经历了近30年左右的发展,已经具有了相当充足的体量和规模,住房公积金不仅是中国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中流砥柱,也成为居民购房时的重要选择和考虑因素之一。因此,探讨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价值上,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在居民的居住选择行为上影响研究尚不丰富。研究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城镇居民的住房居住选择影响变化,丰富和发展了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微观机理。在现实意义上来说,首先,发展住房公积金无论从国家层面,职工个人层面和行业发展层面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从住房公积金的一般原理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对住房公积金的运行特征和对居民的居住选择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在对住房公积金的内涵、特征及其经济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主要使用了住建部公开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从住房公积金运行的有效性、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的租买选择、住房居住区位选择、租房选择、多套房行为选择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就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成立的制度背景和功能定位做了简要的阐释,说明了论文撰写的理由。接着从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方面论证了研究的必要性,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结构和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其次,本文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模式和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模式和运行特征进行了评述。在对住房公积金总体的运行特征和评价的基础上,从实证分析入手,侧重研究了在住房公积金对于居民的住房选择,尤其是在居民购房时公积金对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影响效应。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家庭的多套房行为和租房行为的影响效应。本文对相关文献作出了如下的创新和贡献:首先,本文创新性的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政策性金融制度对居民购房时居住区位选择的分析。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在资源稀缺背景下家庭对于住房选择的最优化决策。而住房公积金对于居民住房选择的研究,多聚焦于居民的住房的购租选择。目前尚未有文献探讨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特别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在购房时住房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而住房公积金作为住房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在居民购房的选择中影响到居民的居住区位的选择。本章首次实证检验了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作用,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解决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内生性问题,采用了联立方程模型来建立距离和面积的内生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既定预算约束的家庭来说,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改变家庭的预算约束,进而促使家庭选择距离市中心较近的住房。但选择优质区位的住房会牺牲一定的住房面积,即家庭会选择距离市中心较近但居住面积相对较小的房屋。对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效应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更加显着。本文进一步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低收入家庭,普通雇员和中青年人群购房时居住区位的影响更加显着。其次,本文首次从中介调节效应角度分析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的影响效应。本文研究表明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显着促进城镇居民的租买选择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中低收入、普通雇员、老年家庭和本地居民的租买选择的影响更加显着。扩展研究首次通过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通过中介变量持久收入影响城镇居民的租买选择,而教育程度和住房价格水平会调节公积金制度对于城镇居民租买选择的中介效应。再次,本文创新性的研究了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城镇居民租房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促进城镇居民的租房消费。研究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促进居民在租房时选择较高的房租。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能够改善居民的租房状况。本文同样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消除了自选择偏误,并对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的租房消费的异质性进行了分析。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高收入、普通雇员、老年家庭和本地居民的租房消费的影响效应更加显着。本文同时讨论了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居民租金收入比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会显着降低居民的租金收入比,提高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最后,本文在讨论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多套房选择的影响效应中,首次对改善型和投资型多套房购买进行了区分,并发现住房公积金促进了城镇居民的改善型多套房选择。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购买多套房的意愿不断加强,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金融制度,在政策导向上倾向于阻碍居民购买多套房。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住房公积金缴存额即公积金约束对多套房决策有促进作用。通过异质性分析,本文发现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决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低收入、有职位和中青年家庭的多套房决策上。这体现了住房公积金向购房能力较弱的家庭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通过对不同住房的差异性分析,本文发现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家庭的支持多为支持其改善型需求而非投资性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住房公积金对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的政策导向作用。由于住房公积金正式在全国实施是在1999年全国住房制度改革之后,而很多家庭多以从单位低价购买房改公房作为首套房的获得方式,本文因此区分了首套房是房改房和首套房非房改房的家庭,结果发现对于首套房非房改房的家庭,住房公积金对其多套房决策有显着地正向影响,而对于首套房是房改房的家庭,住房公积金对其多套房决策影响不显着。最后本文发现,有住房公积金账户能够显着提高有房家庭购置多套住宅的购房意愿。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就住房公积金如何积极保障和引导住房,使住房公积金作为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能够在保障城镇居民“住有所居”,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继续扩大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和覆盖面,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合理使用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其次,发挥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应有之意,将其服务对象侧重于中低收入群体,实行差异化缴存和“高存低贷”的利率政策。最后,逐步建立完善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体系,推进现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逐步转型,建立以住房公积金为中心的政策性住房银行。
杨重亮[6](2020)在《J省水文系统青年职工激励机制改进研究》文中认为水文系统自2008年改制成参公单位以来,由单一的专业技术部门向以专业技术为基础的综合管理部门转换。近年来水文系统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了一大批年轻人,水文青年职工能否发挥年轻人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精神,直接影响到水文行业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对于青年干部职工的锻炼培养,直接决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水文系统在社会中的角色价值和社会地位。由于水文行业特殊性、人员结构、观念意识等综合因素,水文系统青年职工的激励机制建设处于探索阶段,激励手段仅限于套用一般行政事业单位或政府管理模式,但激励是水文系统实现职工管理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使职工在工作中更富有积极性、主动性,对于水文系统提高效能,营造良好的单位形象大有裨益。通过对国内外激励机制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对青年职工的激励现状的开展调查问卷,对当前J省水文系统现行的制度、管理模式、人才结构等现状进行思考,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收集相关数据、观点,分析评判后,认真梳理J省水文系统青年职工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理念、薪酬激励方式、绩效管理不合理、人才交流和培养不足等方面。因此,做好J省水文系统青年职工激励机制改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一是培养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强化激励优化理念;二是增强薪酬制度的灵活性,激发薪酬激励活力;三是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差别绩效激励;四是优化组织氛围,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五是创新“岗编分离”,关注基层部门。通过了解水文青年职工激励机制建设的真实状况,摸清青年职工激励机制建设的困难,结合广大职工的需求有针对性的给出解决办法,为推进青年职工激励机制体系化建设,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能力素养,寻求青年职工激励机制体系的新路径和突破口。
高新源[7](2020)在《职业期望视角下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以新乡市五家医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护士的人才短缺现象已成为影响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病人的健康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是医院面临护士人力资源短缺的现实,另一方面却是护士离职率逐渐攀升的现象,如何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降低其离职率,成为了广大学者热衷研究的问题。职业期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对某种职业的渴求或向往,是个人进行职业决策的动力源之一。因此,调查研究护士的职业期望,了解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对于提高其工作满意度非常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目的调查护士的职业期望及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对策建议。方法本研究在大量已有的国内外职业期望、工作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护士的工作特点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调研方案。本研究以新乡市五家医院的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深入访谈法,对其职业期望、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中,调查问卷由职业期望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离职倾向量表组成,共发放4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57份,使用SPSS25.0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运用职业期望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方案。结果护士职业期望的工作维度、个人发展维度、声望地位维度、薪酬待遇维度及环境维度都对其工作满意度有显着性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护士工作满意度五个维度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职业期望五个维度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声望地位>个人发展>薪酬待遇>环境因素>工作维度。最后,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护士绩效管理的政策建议,为提升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降低其离职倾向做出理论贡献,为医院管理者合理完善管理制度、稳定医院护理质量、留住护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结论新乡市五家医院的护士较为看重职业的薪酬待遇与环境因素,对工作、声望地位因素相对不看重;护士对工作整体满意度不高,没有达到基本满意的水平,尤其对个人发展与晋升、工作压力的现状较不满意;护士的整体离职倾向较高,不利于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稳定。职业期望的薪酬待遇、个人发展与环境因素维度负向影响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声望地位与工作维度正向影响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张旭[8](2019)在《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经为佛教典籍之总汇,包括经律论三藏等汉译佛典与本土僧俗撰写的佛教撰述文献。从两晋南北朝时期,便有经藏之建立,执掌经藏的律僧随之而撰写经录,以纪译经之人代,甄别疑伪,勘定单本与重翻。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此时期有三大时代背景。一、隋唐时期,决定经典入藏的权力逐渐由僧人收归统治阶层,王权在经藏的建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整理经藏的同时诞生了许多敕撰经录。在此背景下,入藏录开始被创造出来,中国撰述文献的入藏成为经录学家们关心的问题。二、唐代中后期,历经安史之乱、会昌灭佛与黄巢之乱,政局之动荡对此时期之佛教典籍打击重大。三、从藏经的角度来看,唐宋之际是书籍形态从写本向刊本过渡的关键时期,佛教藏经也经历了这一变化。以往的研究专注于唐AI写作本藏经和宋代刊本藏经,而对处于这一过渡时期的宋AI写作本藏经关注不足。本论文首章着眼于写本藏经向刊本藏经转化的过程,关注产生于江南地区的宋AI写作本藏经和该地区的南方系刊本藏经之间的联系,提出写本藏经经历了从唐AI写作本藏经每纸28行的行款到宋代江南地区写本藏经每纸30行的变化,并揭示出江南地区的写本藏经可能影响到在湖州刊刻的《思溪藏》行款。第二章主要关注中晚唐之际的动乱对佛教典籍的影响,以《贞元录》的文本演变为引子,探讨会昌灭佛以后,宣宗和懿宗时期西明寺僧人重整经藏的举措。中晚唐的动乱时局还导致经典之异本间出,文本的讹脱衍倒问题严重,僧人校勘经典、比勘异本的必要性逐渐凸显,在此情况下中晚唐时期的品次录逐渐创立,诞生了《经源录》和《开元释教录广品历章》两大经录。第三章主要探讨唐代前期,经典入藏的权力收归上层以后,僧人拟定入藏标准的过程中对中国撰述文献的态度。从早期经录到隋唐时期的入藏录、综合目录,撰述文献的收录方式与类目不断演进,最终智昇在《开元释教录》中为撰述文献开设《贤圣集》一目,虽然收录的经典尚少,但相对前人的经录,为一重大突破。
唐可月[9](2019)在《教育在代际流动机制中的作用分析——基于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CFPS)的分析》文中指出代际流动理论主要研究父代和子代收入的相关性及影响机制,教育在代际流动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用2014年和2016年CFPS数据,估算教育的贡献率及具体的作用路径,进而提出改进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为:采用"条件收入弹性"法,验证了教育是影响机制。通过Blanden分解法计算教育的贡献率在6%~18%之间。运用结构方程方法,验证了代际流动机制为:家庭净资产、教育的非认知能力和社会资本。通过少儿问卷证实:父母的教育水平影响了父母的非认知能力,主要改变的是父母的教育行为、情绪行为、家庭关系和孩子读书的数量,这些会显着地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说明父代教育的非认知能力对于子代的收入和学习成绩都有显着性的影响。
陈林[10](2019)在《中国海南黎族农村女性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换档、就业压力巨大的关键时期,劳动力的短缺与剩余并存,劳动力市场同时出现“就业难”、“用工荒”的现象。针对民族、性别、户籍等就业歧视的报道常见诸于媒体;对职工、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群体就业质量讨论也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弱势地位的问题常被论及,深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潜力对进一步释放劳动力红利具有重要意义。黎族主要聚居于海南,是中国最南端人口最多的一支少数民族,她们的就业问题也是全国少数民族就业问题的一个缩影。笔者长居于海南且长期关注黎族农村就业问题,本文选取就业问题研究的一个侧面——以黎族农村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从劳动性别分工的历史视角切入,逐步开展就业分布影响、就业质量评估等视角的研究;在方法学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定性定量研究、案例研究等以便将黎族农村女性就业问题分析得更加透彻;在结构安排上,由表及里地层层推进,对黎族农村女性的就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女性就业问题研究的文献回顾,发现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女性及少数民族女性的就业歧视、就业质量以及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而在黎族农村女性就业问题研究方面的文献鲜见。黎族人口总量过百万,其农村女性就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进而梳理出劳动分工学说、人力资本理论、性别平等理论等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内容聚焦黎族农村女性的劳动性别分工变迁、就业分布影响分析、就业质量评估等方面就业问题的核心。从黎族族源作为切入点探讨黎族女性劳动分工变迁。研究发现:解放前的黎族女性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劳动性别分工的禁忌,在农事活动中有着“男不帮女、女不帮男”的劳动分工习俗,黎族女性在社会组织、手工业、商贸业、农业等均有分布。解放后,黎族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性别分工逐渐消失;黎族与其民族一样在各行各业均有广泛分布,但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业”。通过进一步分析黎族农村女性的就业结构,发现黎族农村女性就业以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呈现出以农为主的多元化就业格局;集中在农林牧渔、住宿和餐饮、居民服务等“三低一高”的行业;就业决策的影响逐步从经济收入为主向综合发展转变;青年一代的农民开始向新型职业化农民转变;黎族农村女性就业分布(以橡胶经济为例)受农产品价格、生产作业制度、生产工具的效率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从更加微观的层面分析黎族农村女性就业,通过构建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评估指标并进行分民族分性别比较,评估结果发现: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评估得分低于黎族农村男性、汉族农村女性、汉族农村男性。而导致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得分低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满意度低、医疗保险拥有率低、充电学习的机会低。此外,年龄、文化程度、务工经历、就业部门、子女数、承包土地等6个因素对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为更深入阐释黎族农村女性就业问题,最后通过村庄案例和个人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黎族农事活动中劳动性别分工禁忌已经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共同分担、相互协作地完成农事活动;部分地区仍存在着劳动性别分工的现象,但这已不再是约定束成的习俗,而是男性将某些农事活动转移给女性的借口;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还受家庭劳动力配置与分工、个人发展、经济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影响黎族农村女性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此,需要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去寻找促进就业的突破点,形成三管齐下、齐抓共管的促进黎族农村女性就业的新局面。
二、我国什么职位收入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什么职位收入高(论文提纲范文)
(1)A公司中高层人员离职动因分析及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有关离职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二、国外有关离职动因模型的研究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国内有关离职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二、国内有关离职动因模型的研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离职 |
二、离职倾向 |
三、工作满意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人本管理理论 |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三、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四、公平理论 |
五、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第四章 A公司简介及其人员基本情况 |
第一节 A公司简介 |
一、A公司简介 |
第二节 A公司中高层人员情况 |
一、A公司中高层人员基本情况 |
二、A公司中高层人员离职情况 |
第五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调查对象、问卷设计与收发情况 |
一、调查对象 |
二、问卷设计 |
三、问卷收发情况 |
第二节 数据处理与编码及数据分析方法 |
一、数据处理与编码 |
二、数据分析方法 |
第六章 A公司中高层人员离职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样本描述性分析与信效度分析 |
一、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
二、信度分析 |
三、效度分析 |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
一、相关性分析 |
二、回归分析 |
第三节 A公司中高层人员离职动因分析及其影响 |
一、A公司中高层人员离职的主要动因 |
二、A公司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三、A公司中高层人员离职对公司的影响 |
第七章 A公司预防中高层人员离职的建议 |
一、建立人才招聘机制与人员离职信息管理 |
二、明确职责与权限 |
三、加强各层级的培训与其管理机制 |
四、科学的人才培养与晋升机制 |
五、完善薪酬福利体系 |
六、提升公司其他方面的能力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职业认同概述 |
1.2.1 认同的理论框架 |
1.2.2 社会认同的理论框架 |
1.2.3 职业认同的定义 |
1.2.4 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 |
1.3 心理资本概述 |
1.3.1 心理资本的理论框架 |
1.3.2 心理资本的定义 |
1.3.3 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 |
1.4 工作幸福感概述 |
1.4.1 幸福感相关定义 |
1.4.2 工作幸福感研究现状 |
1.5 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关系概述 |
1.5.1 职业认同和幸福感的关系 |
1.5.2 职业认同和心理资本的关系 |
1.5.3 心理资本和幸福感的关系 |
1.5.4 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幸福感的三者关系 |
2 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2 方案思路 |
2.2.1 研究假设 |
2.2.2 研究思路 |
2.2.3 研究设计 |
2.3 研究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现实意义 |
2.4 研究创新 |
3 调查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背景 |
3.1.2 研究目的 |
3.1.3 研究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程序 |
3.4 研究结果 |
3.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4.2 总样本人口学变量分布情况 |
3.4.3 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总体情况 |
3.4.4 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在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 |
3.4.5 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3.4.6 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
3.4.7 医药代表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在职业认同和工作幸福感中的中介分析 |
4 访谈研究 |
4.1 访谈目的 |
4.2 访谈工具 |
4.2.1 自编访谈提纲 |
4.2.2 自编知情同意书 |
4.3 访谈方法 |
4.3.1 访谈被试选择 |
4.3.2 资料收集方法 |
4.3.3 资料分析方法 |
4.3.4 质量控制方法 |
4.4 访谈被试一般资料 |
4.4.1 一线医药销售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
4.4.2 医药代表基本情况 |
4.5 访谈结果 |
4.5.1 选择医药代表职业的原因及职业优缺点 |
4.5.2 社会大众、客户及家人和朋友对医药代表的看法 |
4.5.3 职业认同影响因素及如何提高职业认同 |
4.5.4 心理资本重要性、影响因素及如何提高心理资本 |
4.5.5 工作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如何提高工作幸福感 |
4.5.6 择业观及对孩子的职业期待 |
4.6 访谈小结 |
5 综合讨论 |
5.1 量化研究讨论 |
5.1.1 医药代表职业认同的特点讨论 |
5.1.2 医药代表心理资本的特点讨论 |
5.1.3 医药代表工作幸福感的特点讨论 |
5.1.4 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关系讨论 |
5.1.5 医药代表心理资本在职业认同和工作幸福感中的中介效应讨论 |
5.2 访谈研究讨论 |
6 建议 |
6.1 对政府的建议 |
6.2 对媒体的建议 |
6.3 对社会大众的建议 |
6.4 对医生的建议 |
6.5 对家人及朋友的建议 |
6.6 对医药企业的建议 |
6.7 对医药代表领导的建议 |
6.8 对医药代表自身的建议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调研问卷》(部分) |
《访谈提纲》(部分) |
《知情同意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 ——一个经济学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主要创新和意义 |
1.4.1 主要创新 |
1.4.2 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政治资本概念与衡量 |
2.2 个人政治资本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及机制 |
2.3 父代政治资本对子女收入的影响及机制 |
2.4 政治资本个人收益的变化趋势 |
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基于经济理论的再审视 |
3.1 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对比 |
3.1.1 人力资本与政治资本的内涵 |
3.1.2 人力资本投资与政治资本投资过程 |
3.2 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理论解释 |
3.2.1 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代内层面 |
3.2.2 政治资本与代际收入流动——代际层面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治资本影响个人收入的实证分析 |
4.1 个人政治资本对收入的影响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变量选取与统计性描述 |
4.1.3 模型选取与建立 |
4.1.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5 稳健性检验和选择性偏误 |
4.2 个人政治资本影响收入的机制分析 |
4.2.1 政治资本与个人就业选择 |
4.2.2 政治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 |
4.2.3 政治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父代政治资本影响子女收入的实证分析 |
5.1 父代政治资本对子女收入的影响 |
5.1.1 数据说明和统计性描述 |
5.1.2 模型与识别策略 |
5.1.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 父代政治资本影响子女收入的机制分析 |
5.2.1 政治资本的代际传递 |
5.2.2 父代政治资本、教育支出与子女人力资本积累 |
5.2.3 父代政治资本、子女就业偏好与职业发展 |
5.2.4 父代政治资本与子女社会关系网络的“质”与“量” |
5.2.5 父代政治资本、寻租和子女收入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市场转型期间政治资本个人收益的变迁 |
6.1 研究设计 |
6.1.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6.1.2 模型建立 |
6.1.3 变量说明与统计性描述 |
6.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2.1 政治资本个人收益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
6.2.2 长期变化趋势可能的作用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7.2.1 仍缺乏完善的理论分析体系 |
7.2.2 收入指标本身存在的局限 |
7.2.3 政治资本个人收益在代内和代际的影响机制之谜 |
7.2.4 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大思政的概念及内涵 |
1.1.1 大思政的内涵 |
1.1.2 大思政的基本特征 |
1.2 大学生就业教育及相关概念 |
1.2.1 就业概念 |
1.2.2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
1.2.3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 |
1.2.4 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历史进程 |
1.3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
1.3.1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通性 |
1.3.2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性 |
第2章 就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教育相关的理论 |
2.1.1 劳动分工理论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3 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2.2 中共历代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1 毛泽东有关就业教育的思想 |
2.2.2 邓小平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3 江泽民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4 胡锦涛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5 习近平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就业教育的理论借鉴 |
2.3.1 职业选择匹配理论 |
2.3.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3.3 职业锚理论 |
2.3.4 其他相关的理论 |
2.4 实证分析的社会视角 |
2.4.1 双元结构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框架 |
3.1.2 调查问卷的总体安排 |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开展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3.3.1 样本结果分析 |
3.3.2 交叉性结果分析 |
第4章 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
4.1 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 |
4.1.1 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挑战 |
4.1.2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问题 |
4.1.3 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冲击 |
4.1.4 封建传统腐朽文化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侵袭 |
4.2 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 |
4.2.1 政策引导有缺位 |
4.2.2 就业监管有缺失 |
4.2.3 信用体系不完善 |
4.2.4 大学生实习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
4.3 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 |
4.3.1 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 |
4.3.2 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
4.3.3 就业教育理念稍显滞后 |
4.3.4 就业教育保障体系弱化 |
4.4 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 |
4.4.1 选才标准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匹配度还需提升 |
4.4.2 用人标准存在歧视的现象 |
4.5 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 |
4.5.1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
4.5.2 参与就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
4.6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 |
4.6.1 责任意识 |
4.6.2 就业观念 |
4.6.3 就业适应 |
4.6.4 就业态度 |
第5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工作原则 |
5.1.3 育人模式 |
5.1.4 实施内容 |
5.2 构造“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 |
5.2.1 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 |
5.2.2 政府要完善服务体系 |
5.2.3 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 |
5.2.4 用人单位要健全公平机制 |
5.2.5 家庭要构建和谐环境 |
5.3 实施大学生“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 |
5.3.1 大学生自我教育 |
5.3.2 职业素养教育 |
5.3.3 职业规划教育 |
5.3.4 社会实践教育 |
5.4 打造“四方协同”的课堂思政 |
5.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作用 |
5.4.2 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教育 |
5.4.3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引导元素 |
5.4.4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
5.5 健全“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
5.5.1 优化就业机制保障 |
5.5.2 优化激励就业机制 |
5.5.3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关于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特征及对居民居住选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技术路线、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技术路线 |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住房金融与住房公积金相关理论 |
一、住房金融相关理论 |
二、住房公积金相关理论 |
三、居住选择相关理论 |
四、政策性金融制度对住房消费的影响的相关理论回顾 |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 |
一、住房公积金的一般性文献 |
二、居住选择的一般性文献 |
第三节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制度背景与特征事实 |
第一节 制度背景 |
一、试点阶段(1991年-1994年) |
二、推广阶段(1994年-1998年) |
三、制度确立阶段(1998年-2002年) |
四、制度完善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的宏观运行特征概况 |
一、历年来住房公积金缴存及增速 |
二、历年住房公积金提取状况 |
三、历年住房公积金贷款状况 |
四、住房公积金机构管理概况和业务运行情况 |
五、住房公积金的收益分析 |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运行的基本分析 |
一、住房公积金缴存的特征分析 |
二、住房公积金提取的差异 |
三、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住房公积金运行特征评价 |
一、住房公积金运行特征总体评价 |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出现的问题 |
第四章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租买选择的影响效应 |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租买选择影响的特征事实 |
一、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影响住房所有率的特征事实 |
二、城镇居民参与住房公积金的收入差异 |
三、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影响的房价水平 |
四、城镇居民住房公积金影响的年龄差异 |
五、住房公积金影响城镇居民的教育程度和职位身份差异 |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
二、计量模型设定 |
三、工具变量选择 |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
一、持久收入模型估计 |
二、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的基本模型估计 |
三、住房公积金对家庭租买选择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的调节和中介效应 |
一、教育程度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机制的探讨 |
二、住房价格水平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机制的探讨 |
三、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租买选择影响机制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结论与总结 |
第五章 住房公积金对住房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特征事实 |
一、中国城镇居民居住区位的历史变迁 |
二、参与住房公积金和非参与住房公积金的住房特征 |
三、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收入特征 |
四、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年龄差异 |
五、影响给居民居住区位的职位身份差异 |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择 |
三、计量模型构建 |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
一、基本回归结果分析 |
二、住房公积金对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PSM方法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与扩展 |
一、稳健性检验 |
二、异质性分析 |
三、住房公积金影响城镇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扩展分析 |
第六节 本章结论与总结 |
第六章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租房消费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租房消费的特征事实 |
一、商品性住房租赁市场的现状 |
二、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城镇居民的租房状况的差异 |
三、不同收入家庭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租房消费差异 |
四、不同年龄家庭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租房消费差异 |
五、不同就业身份家庭是否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租房消费差异 |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择 |
三、计量模型构建 |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二、住房公积金对租房消费的影响:PSM方法 |
三、异质性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与扩展 |
一、稳健性检验 |
二、住房公积金影响城镇居民租房消费选择的扩展分析 |
第六节 研究结论 |
第七章 住房公积金对居民多套房选择的影响研究 |
第一节 城镇居民拥有多套住房的事实特征 |
一、住房制度改革后居民多套房的发展 |
二、城镇居民拥有多套房所有率的特征事实 |
三、住房改革制度前后家庭拥有多套房状况 |
四、城镇居民拥有多套房的收入差异 |
五、城镇居民拥有多套房的年龄和职位身份差异 |
第二节 研究假说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
二、计量模型设定 |
三、工具变量选择 |
第四节 基准结果与讨论 |
一、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选择影响的基本模型估计 |
二、住房公积金对家庭多套房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三、不同类型住房下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决策的影响。 |
第五节 稳健检验与扩展 |
一、稳健性检验 |
二、住房公积金对多套房购房意愿的影响 |
第六节 本章结论与总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研究结果和基本结论 |
一、住房公积金对城镇居民的居住选择有积极影响 |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其居民的居住选择的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第二节、政策建议 |
一、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放宽公积金提取,合理使用公积金增值收益 |
二、发挥政策性住房金融应有之意,将其服务对象侧重于中低收入群体,实行差异缴存,实行“高存低贷”的利率政策 |
三、建立完善地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体系,对现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逐步转型,建立以住房公积金为中心的政策性住房银行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J省水文系统青年职工激励机制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公共部门激励机制建设的相关理论 |
2.1 核心概念 |
2.1.1 激励及激励机制 |
2.1.2 公务员激励机制 |
2.1.3 水文系统人员激励机制 |
2.2 相关理论 |
2.2.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2.2.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2.2.3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2.2.4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 |
第3章 J省水文系统青年职工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 |
3.1 水文系统的发展和机构沿革 |
3.1.1 水文事业的发展历程 |
3.1.2 J省水文局基本情况介绍 |
3.1.3 水文系统青年职工情况介绍 |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1 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 |
3.2.2 问卷设计和问卷结构 |
3.3 实施情况和描述性分析 |
3.3.1 调查问卷实施情况 |
3.3.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4 满意度调查分析和描述 |
3.4.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3.4.2 调查结果分析 |
3.5 激励因素重要程度分析和描述 |
3.5.1 信度和效度分析 |
3.5.2 调查结果分析 |
3.6 问卷主观项目的梳理 |
第4章 J省水文系统青年职工激励机制建设问题及成因 |
4.1 管理理念方面的问题及成因 |
4.1.1 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
4.1.2 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建立意识 |
4.2 薪酬激励方面的问题及成因 |
4.2.1 工资立法滞后,薪酬激励结构不合理 |
4.2.2 职务与职级并行薪酬激励效果不显着 |
4.2.3 晋升缓慢,缺乏公开透明的晋升渠道 |
4.3 绩效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成因 |
4.3.1 考核制度尚不完善,激励效果不明显 |
4.3.2 考核过程不科学,考核结果欠真实 |
4.3.3 考核结果不合理,与人才配置脱钩 |
4.4 人才培养和交流方面的问题和原因 |
4.4.1 组织氛围建设不足,基层建设不够 |
4.4.2 人才培训针对性不够强,交流不足 |
4.5 国内外公共部门激励机制建设的实践案例分析 |
4.5.1 发达国家公共部门激励机制介绍 |
4.5.2 发达国家激励机制经验借鉴 |
第5章 J省水文系统青年职工激励机制改进的对策 |
5.1 培养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强化激励优化理念 |
5.1.1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共管理理念 |
5.1.2 “学以致用”,优化激励机制理念 |
5.1.3 摒弃陈旧观念、培养改革创新理念 |
5.2 增强薪酬制度灵活性,激发薪酬激励活力 |
5.2.1 加快薪酬制度建设,深入推进职级并行 |
5.2.2 灵活运用薪酬手段,改善福利待遇 |
5.3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差别绩效激励 |
5.3.1 发挥水文特色,优化绩效考核体系 |
5.3.2 引入“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差别激励 |
5.4 优化组织氛围,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
5.4.1 优化人际关系,构建组织氛围模型 |
5.4.2 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畅通晋升渠道 |
5.5 创新“岗编分离”,关注基层部门 |
5.5.1 关心基层职工,推进水文站架构建设 |
5.5.2 创新“岗编分离”,探索多种交流模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职业期望视角下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以新乡市五家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职业期望 |
1.3.2 护士工作满意度 |
1.4 相关理论 |
1.4.1 期望理论 |
1.4.2 需求层次理论 |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1.6 创新点 |
2 调查研究设计 |
2.1 调研过程 |
2.2 调研问卷 |
2.2.1 基本信息 |
2.2.2 职业期望量表 |
2.2.3 工作满意度量表 |
2.2.4 离职倾向量表 |
2.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2.3.1 职业期望量表调研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2.3.2 工作满意度量表调研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2.3.3 离职倾向量表调研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样本结构 |
3.2 护士职业期望的现状 |
3.3 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现状 |
3.4 护士离职倾向的现状 |
3.5 各量表在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比较 |
3.5.1 护士职业期望在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比较 |
3.5.2 护士工作满意度在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比较 |
3.5.3 人口学变量对护士职业期望与工作满意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
3.6 护士职业期望各维度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分析 |
3.7 护士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分析 |
4 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4.1 不同的聘用形式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较大 |
4.2 护士对薪酬待遇的期望较高,对工资与福利的满意度较低 |
4.3 护士对个人发展期望较高,对医院提供的个人发展空间满意度较低 |
4.4 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大,离职倾向高 |
5 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
5.1 优化绩效考核指标,突出“多劳多得”,淡化编制影响 |
5.2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优化薪资结构与福利体系 |
5.3 促进护士的个人发展与职位晋升 |
5.4 为护士开通心理咨询与疏导,提高抗压能力 |
5.5 改善医院环境,营造和谐氛围,降低离职倾向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具体内容 |
第一章 “刊本时代”的写本藏经 |
引言 |
第一节 宋AI写作本藏经概况 |
一、金粟寺之历史与《金粟山藏经》 |
二、《法喜寺藏经》 |
三、《海惠院藏经》 |
四、《崇明寺藏经》 |
五、《景德寺藏经》 |
六、其他宋AI写作本藏经 |
第二节 宋AI写作本藏经的写造时间和卷数 |
一、唐藏抑或宋藏 |
二、“写造非一时” |
三、“起首写造”与藏经的写造时间 |
四、《金粟山藏经》与宋AI写作本藏经之卷数 |
第三节 宋AI写作本藏经与刊本藏经三系说 |
一、行款 |
二、千字文帙号 |
第四节 写经题记与宋代造藏人员的分工 |
第五节 宋AI写作本藏经之流传 |
一、《秘殿珠林》与清宫所藏宋AI写作本藏经 |
二、叶恭绰与上海图书馆藏《金粟山藏经》 |
小结 |
第二章 新出文献与佛教经录藏经的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考辨 |
一、《贞元录》的版本与流传 |
二、增窜与删改——从古写经到刊本藏经 |
三、《贞元录》的增补与晚唐五代时期经藏的整理 |
第二节 品次录的生成与流变 |
一、品次录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敦煌文献中的品次录与《大集经》的异本 |
三、《高丽藏》初雕本《一切经源品次录》 |
小结 |
第三节 俄藏黑水城TK326号写本考辨 |
一、刊本藏经在西夏的流传情况 |
二、TK326号写本与《契丹藏》密切相关 |
三、《护净经》诸版本关系的再考察 |
四、从唐代中原写经到《契丹藏》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撰述类文献在经录中的演变 |
引言 |
第一节 何为“中国撰述文献”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阅藏知津》与撰述文献的分类 |
第二节 中国撰述文献之兴起 |
一、经典之传译 |
二、经藏之建立 |
三、着述之风潮 |
第三节 早期目录中的中国撰述文献 |
一、道安《综理众经目录》 |
二、僧佑《出三藏记集》 |
三、《梁世众经目录》《魏世众经目录》《齐世众经目录》 |
四、《众经别录》 |
五、法经《众经目录》 |
第四节 入藏录与中国撰述文献 |
一、费长房《历代三宝纪》 |
二、彦琮《众经目录》 |
三、静泰《众经目录》 |
四、道宣《大唐内典录》 |
五、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
六、智昇《开元释教录》 |
第五节 《西明寺录》与道宣的杂藏 |
一、《西明寺录》的结构 |
二、唐代前期的皇家官藏与《西明寺录》入藏录的复原 |
三、《西明寺录》与《大唐内典录·入藏录》 |
四、道宣与西明寺的“杂藏”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秘殿珠林续编》所载宋AI写作本藏经 |
附录2: 现存宋AI写作本藏经 |
后记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9)教育在代际流动机制中的作用分析——基于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CFPS)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分析 |
三、研究设计 |
(一)CFPS数据的整理和基本变量的描述 |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思路和数据的整理 |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是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机制 |
1. 用父母一方的收入衡量 |
2. 用家庭收入去衡量 |
(二)估算教育的贡献度 |
1. 用父代的收入去衡量 |
2. 用家庭收入去衡量 |
(三)探究教育对非认知能力的作用 |
1. 父代教育的非认知能力对子代收入的影响 |
2. 父代教育的非认知能力对子代学习成绩的影响 |
五、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10)中国海南黎族农村女性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回顾 |
2.1.1 国外文献回顾 |
2.1.2 国内文献回顾 |
2.2 文献评论 |
2.3 理论基础 |
2.3.1 劳动分工学说 |
2.3.2 就业理论 |
2.3.3 人力资本理论 |
2.3.4 性别平等理论 |
第3章 黎族女性劳动分工变迁 |
3.1 黎族族源 |
3.1.1 黎族的族称 |
3.1.2 黎族的起源 |
3.2 黎族女性劳动分工变迁 |
3.2.1 解放前黎族女性的劳动分工 |
3.2.2 解放初期及人民公社时期黎族农村女性的劳动分工 |
3.2.3 改革开放以后黎族农村女性的劳动分工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分布影响分析 |
4.1 海南黎族人口状况 |
4.1.1 海南黎族人口总量 |
4.1.2 海南黎族人口地域分布 |
4.1.3 海南黎族的学历结构 |
4.2 黎族女性的就业分布 |
4.2.1 海南省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 |
4.2.2 海南省劳动力就业的行业结构 |
4.2.3 海南黎族女性劳动力就业结构 |
4.3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特征 |
4.3.1 就业领域:以农为主的多元化就业 |
4.3.2 就业局限:“三低一高”行业成聚集区 |
4.3.3 就业决策:从经济收入向综合发展转变 |
4.3.4 新型农民:从身份到职业的转变 |
4.4 经济活动对黎族农村女性就业分布的影响——基于橡胶经济的分析 |
4.4.1 天然橡胶价格对黎族农村女性就业分布的影响 |
4.4.2 割胶制度对黎族农村女性就业分布的影响 |
4.4.3 割胶工具的割胶效率对黎族农村女性就业分布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评估 |
5.1 就业质量与就业质量测量 |
5.1.1 就业质量的概念 |
5.1.2 就业质量的测量 |
5.2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
5.2.1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指标构建 |
5.2.2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的数据来源 |
5.3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评估结果 |
5.3.1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的基本情况 |
5.3.2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测量 |
5.4 黎族农村女性与黎族男性及汉族男女性就业质量比较 |
5.4.1 黎族农村女性与汉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比较 |
5.4.2 黎族农村女性与黎族农村男性就业质量比较 |
5.4.3 黎族农村女性与汉族农村男性就业质量比较 |
5.5 影响黎族农村女性就业质量的因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黎族农村女性就业案例分析 |
6.1 案例选择与概况 |
6.1.1 案例选择 |
6.1.2 案例概况 |
6.2 案例分析与发现 |
6.2.1 六个黎族村庄女性的基本情况 |
6.2.2 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性别分工:习俗还是面子? |
6.2.3 家庭劳动力配置与分工:外出还是留守? |
6.2.4 不同群体的就业选择:农业还是非农业?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海南农村就业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小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我国什么职位收入高(论文参考文献)
- [1]A公司中高层人员离职动因分析及预防研究[D]. 金梦瑶.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医药代表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和工作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司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政治资本与个人收入 ——一个经济学视角的研究[D]. 高爽. 辽宁大学, 2020(07)
- [4]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欧阳润. 南昌大学, 2020(02)
- [5]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特征及对居民居住选择的影响研究[D]. 张燕燕.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6]J省水文系统青年职工激励机制改进研究[D]. 杨重亮. 南昌大学, 2020(01)
- [7]职业期望视角下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以新乡市五家医院为例[D]. 高新源. 新乡医学院, 2020(01)
- [8]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D]. 张旭. 浙江大学, 2019(07)
- [9]教育在代际流动机制中的作用分析——基于中国家庭跟踪调查数据(CFPS)的分析[J]. 唐可月.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0]中国海南黎族农村女性就业问题研究[D]. 陈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