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省水土流失现状及生态建设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冯朝红[1](2021)在《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高地、资源富地和生态屏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成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西北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压力和生态环境胁迫情势,本文构建了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评价了研究区水资源的供需及其承载力时空分布,从物理流、效用流、贸易流三方面对研究区的作物生产虚拟水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生态系统能值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阐明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发现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处于扩张的趋势,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草地的转变;植被覆盖度较低,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在0.5以下,植被NPP处于0-200gC/m2。2000-2018年期间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了1685.94万人,GDP增长了 55651.7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 4541.50、24073.60和27039.20亿元。因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统筹考虑。(2)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揭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2018年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75.50亿m3,供水总量775.74亿m3,用水总量为928.46亿m3,耗水总量为628.2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6%。构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2000-2018年期间研究区总用水的水资源足迹增长了2735.55hm2,增长率为21.94%,其中塔里木盆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区水资源足迹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区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半干旱草原区、河西内陆河流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处于基本平稳状态。同时,塔里木盆地区的水资源足迹强度最高,为1.56,说明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柴达木盆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其水资源供需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3)揭示了大宗农作物的虚拟水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区六种主要作物的虚拟水物理流、效用流和贸易流,发现虚拟水物理流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77%;虚拟水效用流的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柴达木盆区除外),其中黄河流域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39%;虚拟水贸易流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40%。(4)评估了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能值理论分析了研究区能值投入产出及各分区的区域差异,2000-2018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资率(EIR)均值为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说明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净能值产出率(EYR)均值为1.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外界输出能值,属于资源输出型系统,在现行贸易体系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环境负载率(ELR)均值为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0),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受环境压力较大;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均值为0.61,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属于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费型系统。(5)预测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水资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能值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了调水情景与现状情景两种情景下可持续发展能值差异,得到2000-2018年研究区及各分区现状情景的EIR均值(1.11)、ELR均值(3.11)高于调水情景的EIR均值(0.68)、ELR均值(1.28),现状情景的ESI均值(0.61)低于调水情景的ESI均值(1.49),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调入水资源量后的生态系统较之原来更有发展潜力。
何雨泽[2](2021)在《黄河流域城市产业生态化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治沙保土、植被修复、水资源空间优化、调配与可持续利用等问题十分严峻,黄河流域提升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步伐刻不容缓。在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这要求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基础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协调性,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间联系的纽带是生产活动,因此提升产业生态化水平是这一战略的实现途径。本文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提出发展产业生态化是实现这一战略的抓手,研究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历史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有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借鉴已有文献的做法,设计产业生态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其应用到黄河流域九省(区)的100个地级市,从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三个层面测度了各个城市的产业生态化水平,以此捕捉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水平和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进一步借助于计量模型,检验了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从时间点层面,分析黄河流域不同省(区)、不同河段城市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和城市间协调程度;(2)从时间段层面,探究黄河流域不同省(区)、不同河段城市的产业生态化水平和城市间协调程度的演变特征;(3)从空间层面,探究黄河流域九省(区)城市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空间格局;(4)揭示黄河流域城市产业生态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大小排序。本文探究了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内在机制,揭示黄河流域不同省(区)、不同河段城市的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演进过程及特征,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曹忠良[3](2021)在《考虑环境影响的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河上游流域地形条件复杂,地表起伏大,以沟壑峡谷为主,公路建设必须克服较大的高差和跨越各种障碍,不仅工程数量巨大,而且建设难度较大。在传统的峡谷库区公路选线过程中,建设投资的控制更多是从公路建设的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对环境影响的考虑较少。而黄河上游峡谷库区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脆弱,公路建设会对沿线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已有许多典型案例被陆续曝光,造成了严重的不良的后果。我们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如何将环境影响作为线路方案评价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到环境保护与技术经济统筹兼顾,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妥善解决的工程问题。鉴于以上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考虑环境影响的公路选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选线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区环境特点,系统分析了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社会环境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建立了黄河上游公伯峡库区公路线路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解决该工程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首先,对黄河上游典型峡谷区公路选线需考虑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公路选线不仅要考虑自然环境,同时考虑公路建设对沿线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资源等方面的各种影响。结合已建成的典型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明确了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选线的原则和要求,归纳了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选线的方法和步骤,在分析各种常见的方案评价方法特点之后,选取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线路方案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其次,按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和原则,采用目标分解等方法确定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主要从环境影响和技术经济方面筛选指标,共选取了社会环境等3个一级指标,土地占用数量、公众参与程度等15个二级指标,利用阈值法、专家打分等方法对指标进行了量化,建立了考虑环境影响的公路线路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选取典型工程案例,运用本文建立的考虑环境影响的黄河公伯峡库区线路方案评价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得出的结果与研究报告中推荐方案一致,表明了利用该线路方案评价体系在选线过程中能够优选出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线路方案,可为后续同类项目线路方案决策提供借鉴。
王琛[4](2021)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青藏高原中心位置,海拔均值超过4km,地区面积约占青海省省域总面积的50%,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地位。三江源地区有各类动物和植物资源,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基因资源的宝库,不仅具有突出的科研价值而且还有极高的开发价值。不过由于近年来的过度索取和利用,导致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本地农牧民正常生活以及地区生态的和谐稳定都产生了巨大威胁。三江源地区未来的发展不能单单是经济社会建设,而是更要依赖于政府主导在生态保护前提下的合理开发。科学的处理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理性认识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阶段特征,最终为地方政府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现实资料和建设性的意见,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研究的三江源地区地处青海省青藏高原腹地,是黄河、长江以及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大规模的高原湿地区、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区域,在生态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和保护意义。三江源地区是青海省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当前生态问题影响最大最严重的一大区域,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十分集中且复杂。研究重点分析了这一区域的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旨在通过进一步厘清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行为的现状,从政府行为的视角出发,进一步丰富环境治理、政府行为理论,分析政府行为困境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地区生态治理困境针对性提出对策和建议,进一步合理处置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三江源地区的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
马晓潮[5](2020)在《打好水土保持攻坚战 确保“中华水塔”稳固》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水土保持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全力做好水土流失治理"明、控、减、消、高"五篇文章,取得了水源涵养能力稳定增强和河川径流量稳定提升,黄河出省干流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的显着成效,"天下黄河青海清"已成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能的生动写照。但也存在水土流失底数不清、权责不明晰、理念有偏差、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粗放、治理标准偏低、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打好水土保持攻坚战,确保"中华水塔"稳固。
唐家凯[6](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袁开文[7](2020)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文中提出水是生存之本,万物之本。当前,世界人口密度的持续增加与水资源的低效利用导致水资源严重匮乏。同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现有土地的多度开发与利用,致使城市绿化面积越来越少。为了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节水型城市绿地应运而生。因此本论文选择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节水型城市绿地为研究重点,基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稀缺、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分析该地区城市绿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及实际案例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基于此,本论文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的规划设计为例,针对场地内部特殊的土地现状对该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条件、场地现状等综合分析,总结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雨水收集为导向,构建绿地节水体系;合理配置耐旱植物,丰富植物多样性;功能丰富,多样化满足休憩”的设计策略。首先,通过GIS平台计算设计场地的汇水区域和面积,进一步得出该场地可收集的雨水量,基于此数据确定该场地内的调蓄区分布及面积。在对场地内的湟水河可能引发的雨洪问题进行防洪设计,打造集防洪蓄水和亲水休闲于一体的复式河流断面。其次,合理配置耐旱植物群落,注重植被的季节性和颜色变化,打造多季节丰富的植物景观。在最大化满足节水的同时兼顾其美观性和经济价值。最后,通过对民和县社会人文以及游客需求的了解,在设计场地内植入丰富的功能活动体检空间,打造节水型园林和综合性中央公园有机融合的城市空间。本论文基于文献综述与具体的案例研究为将来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建设节水型城市绿地提供一些参考价值和实践经验。
黄芳芳[8](2020)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构建学生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响应新时代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区域地理课堂高效教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地理学科关注环境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诉求。“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是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化在学习者头脑中的产物,主要包括学习者脑海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组织两个方面,学生学习“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过程实质就是其认知结构不断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但目前,结合认知结构理论进行中学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相关教学和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够系统、深入。基于此,本文展开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对认知结构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其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此来确定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思路。其次,依据认知-发现理论、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敲定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基本内涵,并分析其构建机制和影响因素,点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是其认知结构构建的客观基础,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铺垫。再次,基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两大区域环境问题的概念、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以及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两大区域环境发展问题的概念、效益、脆弱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与开发综合措施等知识的具体认知方法,构建形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知识结构。从次,参考良好的“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在知识组块、知识网络、产生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征要求,遵从其整体性、结构性、问题性和个体性的教学原则,笔者提出了解并改善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和利用先行组织者等措施来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来实施整体性教学、重视教学内容和活动的结构化教学、教给学生不同的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及运用变式练习优化认知结构的六大构建策略。最后,以教学实习为契机,将构建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实践检验,并通过一系列的访谈、调查和测查等,验证将认知结构及其构建策略应用于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教学成效,得出“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有助于区域地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结论。
付寿康[9](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常博[10](2018)在《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人类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很注重,但对水与生态系统的恢复比较忽视,研究生态用水是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关系再认识的必然。本文在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化、水资源态势和植被覆盖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生态分区的特征,利用试验研究的植物蒸散模型,计算出祁连山地区不同生态分区的植物耗水与需水系数,再利用桑斯维特公式计算了各生态分区的潜在蒸散发,随后结合不同分区中植被面积,从而计算出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林草植被的生态用水量。采用定额法计算出平原绿化生态用水量;根据水量平衡的原理计算出湖泊生态用水量;采用对比分析法,计算出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通过经验公式对河道内的非消耗性生态用水进行计算,得出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量,并对现状生态用水进行分析。随后,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2020年和2030年生态需水进行预测。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用水可持续性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对各县市的协调利用程度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海省祁连山地区降水量地区差异大,年均降水量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水量集中分配在6-9月,所占比例达到68.5%-82.5%。祁连山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01.5mm,折合水量330.3558亿m3。按流域分区黄河流域144.8404亿m3;西北诸河185.5155亿m3,其中河西内陆河68.1712亿m3,青海湖水系117.3443亿m3。青海省祁连山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2.7℃,受地形影响,分布趋势表现为东西高,中间低。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的潜在蒸散发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总体趋势为东西高,中间低。(2)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01.81亿m3。按流域分区黄河流域总水资源量为48.59亿m3,西北诸河总水资源量为53.23亿m3;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47.30亿m3,西北诸河地表水资源量为50.29亿m3;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23.54亿m3,西北诸河地下水资源量为24.12亿m3。各类工程总供水量为144790.60万m3,调入水量为14015.15万m3,调出水量为20136.10万m3,因此供本地水量为138669.65万m3。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量为138669.65万m3,国民经济各部门耗水量为82274.97万m3。(3)从空间分布上分析,青海省祁连山地区NDVI的多年平均值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地区递减的趋势,表明东部植被覆盖明显高于西部。从时间变化上分析,青海省祁连山地区1982-2016年年均NDVI值波动上升,平均值为0.218,增长率为0.005/10a,这表明35年来,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处于改善状态。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返青期开始时间主要发生5月上旬至6月中旬。植被枯黄期开始时间主要发生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生长季长度为4-6.5个月。(4)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现状生态用水总量为212.28亿m3。森林植被生态用水量为56.58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26.65%;草地生态用水量为123.55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58.20%;平原绿化生态用水量为0.3188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0.15%;湖泊生态用水量为9.97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4.70%;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为0.27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0.13%;河流基流生态用水量为6.47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3.05%;河流输沙生态用水量为15.13亿m3,占生态用水总量的7.13%。(5)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降水平衡关系进行分析,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30.36亿m3,水资源总量为101.81亿m3,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76.30亿m3,出境水量为133.27亿m3。水资源总量占总收入(降水资源量和入境水量之和)的25.04%,降水消耗性生态用水为180.13亿m3,占总收入的44.29%。对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水资源平衡关系进行分析,表明在现状条件下,水资源有20.09亿m3盈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并考虑平水年、丰水年和枯水年的可能性,预测2020年和2030年为丰水年或平水年时,可供水资源量能够满足需水总量的需求;预测2020年为枯水年时,可供水资源量不能满足需水总量的需求,国民经济发展有可能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6)生态用水的可持续性表现为大通县、祁连县、刚察县、门源县、天峻县处于可协调利用或准可协调利用状态,湟源县、湟中县、西宁市区、海东市(互助县、平安县、乐都县、民和县)、海晏县、共和县、德令哈市协调利用程度较低,用于生态建设的降水资源短缺,从而导致包括生态建设用水在内的各行业用水不足,协调利用水平较低。
二、青海省水土流失现状及生态建设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省水土流失现状及生态建设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承载力 |
1.2.2 虚拟水循环研究进展 |
1.2.3 可持续发展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 西北地区分区与特征 |
2.1.1 西北地区分区划分 |
2.1.2 西北地区分区特征 |
2.2 西北地区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土壤植被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研究 |
3.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格局演变 |
3.1.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1.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1.3 NDVI变化分析 |
3.1.4 NPP变化分析 |
3.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分异特征 |
3.2.1 人口分布特征 |
3.2.2 GDP分布特征 |
3.2.3 产业结构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及承载力时空格局评估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分析 |
4.1.1 水资源分布格局 |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4.2 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足迹内涵及其模型构建 |
4.2.1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足迹内涵 |
4.2.2 水资源足迹模型介绍 |
4.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 |
4.3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1 2000-2018年水资源足迹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2 200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其演变格局 |
4.3.3 2000-2018年水资源赤字(盈余)演变 |
4.4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评价 |
4.4.1 水资源足迹强度评价 |
4.4.2 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
4.5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战略对策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宗农作物的“自然、社会、贸易”虚拟水时空演变分析 |
5.1 虚拟水循环过程与计算方法 |
5.1.1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过程研究 |
5.1.2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通量计算 |
5.2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生产虚拟水——物理流 |
5.2.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计算 |
5.2.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对比分析 |
5.3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单位产量虚拟水——效用流 |
5.3.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计算 |
5.3.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对比分析 |
5.4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虚拟水流动——贸易流 |
5.4.1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 |
5.4.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1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计算 |
6.1.1 能值理论 |
6.1.2 西北地区能值流计算 |
6.1.3 西北地区能值指标评估 |
6.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区域差异分析 |
6.2.1 准格尔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2 塔里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3 河西内陆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4 柴达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5 半干旱草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6 黄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7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差异对比分析 |
6.3 西北地区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3.1 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分析 |
6.3.2 基于水资源量的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
6.3.3 两种情景下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黄河流域城市产业生态化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相关研究 |
1.2.2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 |
1.2.3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联系 |
1.2.4 总结与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产业生态化理论 |
2.1.1 产业生态化的理论渊源及发展 |
2.1.2 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及应用 |
2.2 产业生态化实现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黄河流域生态与经济发展现状 |
3.1 黄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 |
3.2 黄河流域经济发展 |
3.3 黄河流域产业发展 |
第四章 产业生态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方法选择 |
4.1 产业生态化水平的评价及测度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4.3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
4.4 熵权法介绍 |
第五章 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的时空分析 |
5.1 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发展时序演变分析 |
5.1.1 静态水平分析 |
5.1.2 动态演变分析 |
5.2 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发展空间分异分析 |
第六章 计量检验:影响产业生态化水平的因素分析 |
6.1 模型与数据 |
6.1.1 模型构建 |
6.1.2 研究对象 |
6.1.3 计算过程 |
6.2 基准回归结果及讨论 |
6.3 分类回归结果及讨论 |
6.4 稳健性检验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考虑环境影响的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考虑环境影响的公路选线理论研究 |
2.1 公路环境选线理念和内涵 |
2.2 公路环境选线的原则 |
2.3 公路环境选线的方法及步骤 |
2.4 公路环境选线的对策和措施 |
2.5 路线方案评价方法介绍及选取 |
2.5.1 层次分析法 |
2.5.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5.3 灰色关联度法 |
2.5.4 数据包络分析法 |
2.5.5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
2.5.6 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
2.6 本章小结 |
3 考虑环境影响的公路选线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3.2 评价指标分析及说明 |
3.2.1 社会环境指标 |
3.2.2 自然资源指标 |
3.2.3 技术经济指标 |
3.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4.考虑环境影响的公路线路方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及步骤 |
4.1.1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 |
4.1.2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
4.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3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及方案介绍 |
5.1.1 沿线自然条件 |
5.1.2 沿线社会环境 |
5.1.3 本工程主要技术标准 |
5.1.4 主要线路方案拟定 |
5.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
5.2.1 指标整理 |
5.2.2 计算权重 |
5.2.3 隶属度计算 |
5.2.4 线路方案模糊综合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评价指标重要性比较调查表 |
(4)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1.1 生态环境治理方面 |
1.2.1.2 政府行为方面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2.1 生态环境治理方面 |
1.2.2.2 政府行为方面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政府行为 |
2.1.2 生态环境治理 |
2.1.3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
2.2 理论综述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参与治理理论 |
2.2.4 财政分权理论 |
第三章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3.1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地方政府治理功能与角色定位 |
3.1.1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功能 |
3.1.2 地方政府的生态治理角色定位 |
3.2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价值及必要性 |
3.2.1 三江源地区概况 |
3.2.2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价值 |
3.2.3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必要性分析 |
3.2.4 三江源地区生态治理概况 |
3.3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3.3.1 精准摸底突出政策先行 |
3.3.2 强化宣传突出治理成效 |
3.3.3 多元参与突出生态转型 |
3.4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及探索 |
3.4.1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3.4.2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探索 |
第四章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困境 |
4.1 三江源地区地方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存在的问题 |
4.1.1 后期治理矛盾突出 |
4.1.2 区域环保法治化建设进程较缓 |
4.1.3 生态移民的各项补偿保障进程缓慢 |
4.2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行为困境原因分析 |
4.2.1 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不强 |
4.2.2 治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
4.2.3 地方政府投资效果被大幅抵消 |
4.3 地方政府行为困境深层次原因分析 |
4.3.1 寻租行为仍未完全杜绝 |
4.3.2 个别政府仍存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
4.3.3 跨区域协同治理存在制度惰性 |
4.3.4 财政分权体制因素制约 |
第五章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行为优化 |
5.1 制度维度 |
5.1.1 完善政策制度保障 |
5.1.2 建立生态长久机制 |
5.2 经济维度 |
5.2.1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
5.2.2 保障生态移民顺利转型 |
5.3 文化维度 |
5.3.1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
5.3.2 大力发扬藏民族生态环保文化 |
5.4 产业维度 |
5.4.1 注重开发特色第三产业 |
5.4.2 进一步推动生态化产业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打好水土保持攻坚战 确保“中华水塔”稳固(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刻学习领会,全面把握战略布局 |
2 认清流域地位,全面剖析问题根源 |
3 主动担当作为,推动流域高质量发展 |
(1)科技支撑,监测预报“明总量”。 |
(2)强化监管,制度保障“控增量”。 |
(3)精准施策,综合治理“减存量”。 |
(4)普惠民生,生态扶贫“消贫量”。 |
(5)生态优先,发展趋向“高质量”。 |
4 坚持守土尽责,打好水土保持攻坚战 |
(1)把握发展大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2)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
(3)控制水土流失,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
(4)助力脱贫攻坚,坚持用良好生态环境普惠民生福祉。 |
(5)创新监管体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6)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2 内涵界定 |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
3.1 地理区位状况 |
3.2 地形地貌状况 |
3.3 气候水文状况 |
3.3.1 气候条件 |
3.3.2 水文条件 |
3.4 水资源状况 |
3.5 社会经济状况 |
3.5.1 人口数量 |
3.5.2 城市化进程 |
3.5.3 经济发展水平 |
3.5.4 科学技术水平 |
3.6 生态环境状况 |
3.6.1 生态环境质量 |
3.6.2 污染排放 |
3.6.3 环境保护治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4.1 模型构建 |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
6.1 模型构建 |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研究背景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研究内容 |
1.4.研究方法 |
1.4.1.文献研究法 |
1.4.2.理论研究法 |
1.4.3.实例例证法 |
1.4.4.实地调研法 |
1.5.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阐述及研究进展 |
2.1.干旱半干旱地区 |
2.1.1.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定义 |
2.1.2.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分布 |
2.1.3.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市特征 |
2.2.节水型城市绿地 |
2.2.1.节水型城市绿地的定义 |
2.2.2.节水型城市绿地的产生背景 |
2.2.3.节水型城市绿地的内涵 |
2.3.国内外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研究进展 |
2.3.1. 国外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研究进展 |
2.3.2. 国内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理论研究及现状 |
3. 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的认识 |
3.1.基于节水型城市绿地相关理论研究 |
3.1.1.节水型社会建设 |
3.1.2.低影响开发理论 |
3.1.3.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4.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基于节水型城市绿地相关技术研究 |
3.2.1.节水型城市绿地的技术规范及标准 |
3.2.2.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系统规划 |
3.2.3.节水型城市绿地的用水水源研究 |
3.2.4.节水型园林绿地植物的水利用率 |
3.3.目前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绿地存在的问题 |
3.4.建设节水型城市绿地的措施 |
3.4.1.重视园林绿地水系规划 |
3.4.2.调整种植结构 |
3.4.3.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优化植物配置 |
3.4.4.加强管理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节水意识 |
3.5.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的发展目标 |
4. 相关案例研究 |
4.1.雨水收集利用策略: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 |
4.1.1.项目概况 |
4.1.2.设计策略 |
4.1.3.借鉴意义 |
4.2.雨洪管理:金华燕尾洲公园 |
4.2.1.项目概况 |
4.2.2.设计策略 |
4.2.3.借鉴意义 |
4.3.可持续生态景观:印度卢平研究中心景观设计 |
4.3.1.项目概况 |
4.3.2.设计策略 |
4.3.3.借鉴意义 |
4.4.干旱半干旱地区园林水景设计:乌鲁木齐小绿谷水景公园坡地设计 |
4.4.1.项目概况 |
4.4.2.设计策略 |
4.4.3.借鉴意义 |
4.5.生态修复:抱坡岭公园 |
4.5.1.项目概况 |
4.5.2.设计策略 |
4.5.3.借鉴意义 |
4.6.空间利用Bentway公共空间 |
4.6.1.项目概况 |
4.6.2.设计策略 |
4.6.3.借鉴意义 |
5. 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策略 |
5.1.设计原则 |
5.1.1.资源节约型原则 |
5.1.2.科学设计型原则 |
5.1.3.体系完善型原则 |
5.2.基于节水的绿地保护与修护 |
5.2.1.植被保护和利用 |
5.2.2.绿地土壤修复 |
5.3.节水型城市绿地水系统设计策略 |
5.3.1.雨水利用策略 |
5.3.2.再生水利用 |
5.3.3.绿地节水灌溉设施 |
5.3.4.土壤保水措施 |
5.4.节水型城市绿地树种规划与种植设计 |
5.4.1.树种规划的基本原则 |
5.4.2.合理选择耐旱植物群落 |
5.4.3.植物需水计算与控制 |
5.5.节水型城市绿地铺装设计策略 |
5.5.1.铺装材料与绿地节水的关系 |
5.5.2.透水铺装的类型和特性 |
6. 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研究 |
6.1.背景概况 |
6.1.1.地理环境 |
6.1.2.气候条件 |
6.1.3.水文条件 |
6.1.4.土壤条件 |
6.1.5.社会人文条件 |
6.2.项目概况 |
6.2.1.区位分析 |
6.2.2.上位规划解读 |
6.2.3.现状分析 |
6.2.4.SWOT分析 |
6.3.设计方案流程图 |
6.4.设计理念及目标 |
6.5.设计策略 |
6.5.1.以雨水收集为导向,构建绿地节水系统 |
6.5.2.合理配置耐旱植物,丰富植物群落 |
6.5.3.功能丰富,多样化满足休憩 |
6.6.总体规划设计 |
6.6.1.总体景观结构 |
6.6.2.分区景观详细规划设计 |
6.7.水系统设计专项 |
6.7.1.雨水收集利用设计 |
6.7.2.防洪设计 |
6.7.3.生态驳岸设计 |
6.7.4.生态水净化系统 |
6.7.5.节水型灌溉设施设计 |
6.8.植物景观设计专项 |
6.8.1.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
6.8.2.绿化植被选择 |
6.9.其他设计专项 |
6.9.1.竖向设计专项 |
6.9.2.交通设计专项 |
6.9.3.山体修复设计专项 |
6.9.4.灰空间设计专项 |
6.9.5.服务设施专项 |
6.9.6.标识系统专项 |
6.9.7.节事活动策划专项 |
6.10.用地平衡表 |
7.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图纸附录 |
(8)“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 |
二、实现区域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 |
三、形成关注环境的地理学科思想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认知结构相关的研究进展 |
二、认知结构在“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研究进展 |
三、研究进展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研究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 |
二、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
三、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
第二节 基本内涵 |
一、基本概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构建机制 |
一、同化:运用认知结构整合新知识 |
二、顺应:调整认知结构适应新知识 |
三、平衡:学生的认知结构动态平衡 |
第四节 影响因素 |
一、“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 |
二、“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知与知识结构 |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一、“区域水土流失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二、“区域水土流失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三、“区域水土流失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四、“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五、区域水土流失整体知识结构 |
第二节 区域荒漠化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一、“区域荒漠化概念”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二、“区域荒漠化成因”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三、“区域荒漠化危害”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四、“区域荒漠化防治”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五、区域荒漠化整体知识结构 |
第三节 区域森林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一、“区域森林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二、“区域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三、“区域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
四、区域森林资源的整体知识结构 |
第四节 区域湿地资源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一、“区域湿地资源效益”的认知和知识结构 |
二、“区域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知和知识结构 |
三、“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综合措施”认知和知识结构 |
四、区域湿地资源整体知识结构 |
第三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构建研究 |
第一节 良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重要特征 |
一、充分的相关知识和知识组块 |
二、具有层次分明的知识网络 |
三、具有灵活稳定的产生式 |
四、具有发散灵活的思维方式 |
五、具有一定的策略性知识 |
第二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一般过程 |
一、掌握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 |
二、了解学生情况,充当构建基础 |
三、引发认知冲突,实施结构教学 |
四、组织练习迁移,引导主动回忆 |
第三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原则 |
一、整体性原则 |
二、结构性原则 |
三、问题性原则 |
四、个体性原则 |
第四节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的教学策略 |
一、了解、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
二、激活“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
三、实施“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整体性教学 |
四、重视“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结构化教学 |
五、教会学生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
六、优化“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 |
第四章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的教学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对象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步骤 |
第二节 实验过程 |
一、教学实践过程 |
二、知识测查过程 |
第三节 实验分析 |
一、基于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的分析 |
二、基于课堂表现、学习材料和课后评价的分析 |
三、基于知识结构图的分析 |
第四节 实验总结 |
一、提高了师生对于认知结构的了解和重视 |
二、认知结构助力有效教学,提高学习成绩 |
三、运用构建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碳贫困 |
(三)碳交易 |
(四)绿色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两山”理论 |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
(四)可行能力理论 |
(五)“两个共同”理论 |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
六、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致谢 |
(10)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生态用水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特征 |
2.1.5 植被与土地利用特征 |
2.1.6 水文特征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数据源 |
2.4.2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2.4.3 水资源态势分析 |
2.4.4 植被NDVI的分析 |
2.4.5 生态用水的界定及分区 |
2.4.6 生态用水计算 |
3.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3.1 降水特征分析 |
3.1.1 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
3.1.2 降水时间序列分析 |
3.1.3 分区降水量 |
3.2 气温特征分析 |
3.2.1 气温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
3.2.2 气温时间序列分析 |
3.3 潜在蒸散发特征分析 |
3.3.1 潜在蒸散发的计算 |
3.3.2 潜在蒸散发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
3.3.3 潜在蒸散发时间序列分析 |
3.4 小结 |
4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水资源态势分析 |
4.1 径流特征分析 |
4.1.1 径流年际变化 |
4.1.2 径流年内变化 |
4.1.3 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
4.2 水资源统计与态势分析 |
4.2.1 水资源分区划分 |
4.2.2 地表水资源量 |
4.2.3 地下水资源 |
4.2.4 水资源总量 |
4.2.5 出入境水量 |
4.3 水资源利用状况统计分析 |
4.3.1 供水状况统计分析 |
4.3.2 用水状况分析 |
4.3.3 耗水状况分析 |
4.4 小结 |
5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覆盖和植被物候变化特征分析 |
5.1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
5.1.1 研究区NDⅥ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
5.1.2 研究区NDⅥ时间变化特征 |
5.1.3 不同植被类型NDⅥ年际变化特征 |
5.2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植被物候变化特征 |
5.2.1 植被物候参数提取 |
5.2.2 反青期 |
5.2.3 枯黄期 |
5.2.4 生长季长度 |
5.2.5 不同植被类型物候年际变化趋势比较 |
5.3 小结 |
6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计算与态势分析 |
6.1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类型界定及分区 |
6.1.1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类型界定与划分 |
6.1.2 用于生态用水分析的生态分区 |
6.2 林草植被蒸散量研究 |
6.2.1 林木蒸腾的测定和计算 |
6.2.2 林木蒸腾实测与模拟 |
6.2.3 林地蒸散量的计算 |
6.2.4 林草植被需水系数Kc和耗水系数K的确定 |
6.3 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计算 |
6.3.1 各生态分区潜在蒸散发的计算 |
6.3.2 各生态分区Kc与K的确定 |
6.3.3 林草植被生态用水量计算 |
6.4 湖泊生态用水量计算 |
6.4.1 青海湖湖面降水 |
6.4.2 青海湖湖面蒸发 |
6.4.3 青海湖湖泊面积 |
6.4.4 青海湖生态用水量 |
6.5 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计算 |
6.6 河道内生态系统用水量计算 |
6.6.1 河流基流生态用水量 |
6.6.2 河流输沙生态用水量 |
6.7 现状生态用水及分析 |
6.7.1 现状生态用水 |
6.7.2 现状生态用水分析 |
6.8 小结 |
7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需水预测 |
7.1 生态需水量预测 |
7.1.1 平原绿化生态需水量 |
7.1.2 水土保持生态需水量 |
7.2 国民经济需水量预测 |
7.3 生态需水的降水平衡分析 |
7.4 生态需水的水资源平衡分析 |
7.5 小结 |
8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可持续性评价 |
8.1 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 |
8.1.1 评价内容 |
8.1.2 评价指标体系 |
8.2 评价模型 |
8.2.1 水量支持度 |
8.2.2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控度 |
8.2.3 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度 |
8.3 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协调利用评价 |
8.3.1 生态用水协调利用度 |
8.3.2 生态用水可持续利用评价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青海省水土流失现状及生态建设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D]. 冯朝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黄河流域城市产业生态化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何雨泽. 兰州大学, 2021(02)
- [3]考虑环境影响的黄河公伯峡库区公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D]. 曹忠良.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 王琛. 兰州大学, 2021(02)
- [5]打好水土保持攻坚战 确保“中华水塔”稳固[J]. 马晓潮. 中国水土保持, 2020(09)
- [6]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7]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青海省民和县中央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D]. 袁开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认知结构构建与教学实践 ——以地理必修3为例[D]. 黄芳芳.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10]青海省祁连山地区生态用水研究[D]. 常博.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标签:承载力论文; 黄河流域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