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短花针茅草地几种牧草利用率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娄珊宁[1](2021)在《河西绿洲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生产力及其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放牧是草地经济、高效、绿色的利用方式之一,栽培草地是世界主要的食物生产基地之一,栽培草地的放牧利用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我国栽培草地的放牧管理研究不充分。为此,在河西绿洲建立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通过9年的放牧试验,研究植物与家畜生产力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从生态系统的视角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绵羊轮牧对栽培草地牧草生产的作用(1)轮牧对牧草产量的作用绵羊轮牧大麦、黑麦和小麦单播草地、苜蓿+高羊茅、苜蓿+无芒雀麦和苜蓿+无芒雀麦+高羊茅混播草地多年平均产草量为5.61、11.33、5.20、4.25、8.98和4.71 t/ha,粗蛋白产量分别为1.50、1.40、1.38、0.65、1.33和0.79 t/ha,代谢能产量分别为146.44、147.41、136.28、31.77、54.54和40.15 GJ/ha。轮牧草地6年平均产草量比刈割收获干草分别变化(+为增加,-为降低,下同)19.38%、46.10%、-11.79%(P>0.05)、-3.44%(P>0.05)、13.97%(P>0.05)和41.90%,粗蛋白产量分别变化204.32%、432.79%、324.38%、-2.03%(P>0.05)、27.77%和42.40%,代谢能产量分别变化200.55%、239.91%、-0.49%(P>0.05)、24.73%、和117.93%。小麦和苜蓿+高羊茅和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产草量的年际波动较大。放牧对一年牧草的增产贡献率更大。多年生牧草的产量受放牧和利用年限的综合作用。(2)轮牧对牧草品质的作用绵羊轮牧大麦、黑麦和小麦单播草地、苜蓿+高羊茅、苜蓿+无芒雀麦和苜蓿+无芒雀麦+高羊茅混播草地多年平均粗蛋白(CP)含量分别为11.53%、10.73%、10.60%、11.77%、9.63%和10.43%,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平均分别为47.28%、39.26%、47.61%、47.99%、41.63%和47.06%,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为23.26%、20.72%、25.75%、22.05%、18.89%和26.13%,干物质消化率(DMD)分均分别为71.72%、74.19%、68.55%、70.78%、72.76%和68.84%。与刈割收获干草相比,轮牧区6年平均CP含量分别提高0.83%、49.26%、24.51%、0.83%(P>0.05)、46.03%和13.63%(P>0.05),NDF含量分别变化0.80%(P>0.05)、-18.61%、8.89%、0.80%(P>0.05)、-20.51%和7.91%,ADF含量分别变化-0.99%、-29.78%、9.27%(P>0.05)、-0.99%(P>0.05)、-31.64%和10.17%(P>0.05),DMD分别变化0.24%(P>0.05)、9.18%、-2.46%(P>0.05)、0.24%(P>0.05)、10.26%和-2.52%(P>0.05)。多年生牧草品质的年际波动大于一年生牧草。放牧对一年生牧草品质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放牧与利用年限对多年生牧草品质的交互作用显着。(3)轮牧对栽培草地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绵羊轮牧大麦、黑麦和小麦单播草地、苜蓿+高羊茅、苜蓿+无芒雀麦和苜蓿+无芒雀麦+高羊茅混播草地的多年平均氮肥利用效率(NUE)分别为22.62%、35.52%、29.32%、9.32%、17.73%和9.03%,产草量的水分利用效率(WUEDM)分别为10.92、21.65、16.01、8.86、17.49和9.20 kg/ha/mm,粗蛋白生产的水分利用效率(WUECP)分别为1.21、1.90、1.56、1.02、1.94和0.99 kg/ha/mm。6年平均NUE,轮牧草地分别比刈割收获干草增多34.97%、49.85%、128.34%、18.95%(P>0.05)、40.88%和10.30%,WUEDM分别变化34.70%、1.18%(P>0.05)、69.29%、16.49%、21.24%和-11.47%(P>0.05),WUECP分别增长35.39%、49.67%、127.82%、19.31%、41.44%和11.38%。放牧对一年生草地氮肥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显着,多年生混播草地的氮肥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受利用年限与利用方式的交互作用显着。结构方程模型(SEM)表明,降水对一年生栽培草地的产草量和氮利用效率有直接的正向作用,对多年生混播草地的产草量和氮利用效率的直接作用不显着;≥0℃积温对一年生栽培草地的产草量有直接负作用,对多年生混播草地的产草量有直接正向作用;≥0℃积温对一年生栽培草地和多年生混播草地的氮利用效率有直接正向作用。降水与≥0℃积温对牧草的蛋白含量没有显着性直接影响。多年生混播草地的氮利用效率还受到土壤温度的直接作用。放牧主要通过增加一年生和多年生栽培草地的产草量和CP产量来增加WUEDM和WUECP。2绵羊轮牧对家畜生产的作用(1)对放牧行为的作用绵羊的采食速度、觅食速度、采食量、采食时间/反刍时间和能耗随着时间与气温变化呈“驼峰”曲线变化,在全天气温最高时绵羊进行卧息反刍。成年母羊的采食行为对气温的敏感性较小。绵羊对单个食团的咀嚼次数、咀嚼时间及两个食团之间的咀嚼间隔时间随着时间和气温的增加而下降。绵羊的采食速度与一年生栽培草地的牧草产量正相关;成年母羊的采食行为随牧草量的变化波动较小。一年生草地放牧成年母羊的单个食团的咀嚼次数、咀嚼时间及两个食团之间的咀嚼间隔时间随牧草产量变化波动较小。多年生混播草地放牧成年母羊的单个食团的咀嚼次数、咀嚼时间及两个食团之间的咀嚼间隔时间随牧草产量的增加而下降。绵羊轮牧大麦、黑麦、小麦、苜蓿+高羊茅混播草地、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和苜蓿+无芒雀麦+高羊茅混播草地放牧的采食能耗占采食能的4.7%-4.9%,觅食能耗0.3%-0.8%。(2)对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的作用放牧与栽培草地类型对绵羊瘤胃液的p H、氨态氮、丁酸、戊酸摩尔比例和乙酸:丙酸无显着性差异。一年生单播草地放牧绵羊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乙酸比例、丙酸比例和异丁酸比例分别高于多年生混播草地13.9%、3.0%、0.1%和0.7%。多年生草地放牧绵羊的Shannon指数相比一年生草地放牧增加了17.32%(P<0.05)。多年生草地放牧绵羊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含量相比一年生草地放牧分别增加了0.28%和30.18%(P<0.05)。多年生草地放牧绵羊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的相对含量相比一年生草地放牧降低了1.02%、40.72%和26.69%(P<0.05)。(3)对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作用栽培草地类型和放牧管理对绵羊血清中的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IGG、IGA以及IGM含量无显着性影响;不同栽培草地类型和放牧管理对绵羊血清中的β-羟丁酸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无显着性影响;小麦栽培草地放牧绵羊血清中的SOD含量和GSH-px含量最高。(4)对绵羊活体增重的作用多年生混播草地放牧绵羊的体增重大于一年生草地。轮牧绵羊的干物质采食量与牧草的粗蛋白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单驼峰”曲线变化,与牧草的代谢能呈正相关关系。绵羊的体增重随着气温的变化先增加后减少。成年母羊的体重受气温变化的波动较小。一年生草地轮牧绵羊的日增重与采食速度呈正相关关系,多年生混播草地轮牧绵羊的日增重与采食速度为“驼峰”型变化。一年生草地轮牧绵羊的日增重与觅食速度呈负相关关系,多年生混播草地轮牧绵羊的日增重与采食速度呈“驼峰”曲线变化。一年生草地与多年生混播轮牧绵羊的日增重与采食时间/反刍时间呈“马鞍”曲线变化。3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生产力与生态效益评价(1)食物当量评价放牧系统的生产力轮牧草地牧草的食物当量(Food equivalent unit,FEU)及其产量分别高于刈割收获干草8.62%和2.98%。其中,轮牧大麦、黑麦、小麦、苜蓿+高羊茅、苜蓿+无芒雀麦和苜蓿+无芒雀麦+高羊茅混播草地的食物当量产量相比收获干草增加了0.40、1.43、0.15、0.07、0.07和0.21倍。放牧一年生栽培草地的食物当量生产能力是15.20 FEU/ha,放牧多年生栽培草地的食物当量生产能力是21.23FEU/ha。(2)放牧系统的碳平衡根据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四个生产层、三个界面的碳输入和碳输出分析方法,放牧系统的碳平衡为碳汇,收获干草系统的碳平衡为碳源。四个生产层的碳平衡对放牧系统碳平衡的贡献率分别为0.1%、84.6%、-0.5%和-17.0%;对刈割收获干草系统碳平衡的贡献率为0.1%、49.7%、0.0%和-51.1%。放牧系统和收获干草系统的动物生产层和后生物生产层碳排放分别占系统碳排放的3.95%、96.05%、0%和100%。三个界面的碳平衡对放牧系统和收获干草系统碳平衡的贡献率为84.7%、49.8%、-0.5%、0.0%、-17.0%和-51.1%。刈割收获干草的碳排放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的化肥、灌溉投入与牧草产品加工、流通过程中的碳排放,约是放牧系统的3倍。放牧系统的减排需关注动物生产层,从草地—家畜界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干草生产系统则需重视后生物生产层,从草畜系统—人类活动界面降低产品加工、流通过程的碳排放与碳输出。(3)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的牧草评价基于草地生态系统多尺度与关键因素对一年生牧草综合评价。在农场(Farm)尺度,大麦的营养品质与产量优于黑麦与小麦,大麦的CP含量、产草量显着高于黑麦和小麦,NDF含量与ADF含量、干物质消化率与黑麦和小麦无显着性差异;大麦的经济效益显着高于黑麦,生态效益优于黑麦;大麦单位产草量的CO2当量排放显着低于小麦;大麦的能量产投比、可持续发展指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黑麦、小麦无显着性差异。在小区(Plot)尺度,黑麦与小麦的产草量高于大麦,黑麦单位产草量的CO2当量排放低于大麦和小麦,其他营养品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无显着性差异。在生态区域(Eco-region)尺度,黑麦的经济效益与能量产投比高于大麦和小麦,干物质消化率低于大麦和小麦,小麦的可持续发展指数高于大麦和黑麦。综合评价,大麦相对适宜于研究区放牧利用。西北内陆干旱区栽培草地—绵羊生产系统的优化模式建议重视一年生栽培草地与多年生混播栽培草地的面积比例、家畜放牧与收获干草的比例(即放牧与补饲结合),目标是植物和家畜生产力高,碳排放少。
沈佩宇[2](2021)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地可持续放牧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确定适宜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地的可持续放牧利用模式。于2019至2020年间,在锡林郭勒盟东部典型草地区设计了一系列不同始牧时间和放牧期延续时长的暖季放牧实验,通过测定草地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等基础指标并计算牧草再生性、植物群落α多样性,评价草地植被对不同放牧方式的响应。同时在冷季舍饲期以不同的饲料配比进行饲喂,筛选出经济实用的饲料配方。从草地畜牧业生产的整体流程出发,系统地设计了夏秋暖季以可利用饲草量为制约指标的草畜平衡放牧计划,以及冬季舍饲对策。明确了不同放牧时期、休牧时长对草地牧草产量、再生能力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放牧期与非放牧期。研究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地区,综合考虑草地植被基础指标、生物多样性及再生速率,将休牧期控制在2个月(4至5月)效果较好,故此放牧活动应从6月初开始。根据草地生长动态及家畜体重变化放牧期应于12月结束。2.在放牧期内,按照家畜日食量与草地的实际生产力来计算草地可放牧天数,实行划区轮牧,可以有效利用牧草生产并维持草地生态健康,使草地的生产力得到延续。同时在放牧设计中预留出非放牧期饲料地并适时打草,其产出可以有效的补充非放牧期粗饲料缺口,降低饲养成本。3.根据放牧周期的安排,非放牧期的时长约为5个月(即1月至5月),期间家畜推荐以维持型饲养节约饲料成本。可以考虑使用柠条饲料产品为粗饲料,能够有效地保持家畜体重,性价比较高。初步得出结论,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地区,放牧期应为6至12月,期间家畜放牧方式以划区轮牧为主。而非放牧期应为1至5月,期间家畜实施维持型饲养。在本模式下,既能在放牧期有效的维持草地生产力,又能在非放牧期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对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张爽[3](2020)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间相互关系对放牧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具有特殊的物种组成、群落类型、结构和功能,表现出生态脆弱性和放牧敏感性。由于不同植物种群对放牧干扰的响应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植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作用及种群间相互关系,本研究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建群种短花针茅和优势种无芒隐子草与碱韭)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不放牧区(CK)、中度放牧区(MG)和重度放牧区(HG)各一个,每个放牧处理三次重复;在2015年~2019年,采用随机取样法获取主要植物种群密度及地上现存量数据,采用机械取样法获取主要植物种群空间数据,并测定土壤养分数据。结合方差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典范主分量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等从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动态、生态位、土壤资源分配格局以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分析了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作用和种群间相互关系对放牧干扰的响应,得到如下结论:(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和放牧年限的延长,短花针茅种群密度、重要值和地上现存量逐渐降低。主要植物种群密度及地上现存量在干旱的年份占群落的比值较大;随着放牧年限的延长,主要种群的占比下降。(2)当植物种群处于同一密度分布状态时,其种间亲和性呈对称性形式。主要植物种群中等密度存在情况下,种间的亲和性表现最强,高密度存在情况下,种间亲和性表现最弱。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种群在相对低密度存在情况下具有较大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中等密度分布区域下空间分布变异性最小。碱韭植物种群在相对高密度存在情况下空间分布的复杂性较大。(3)不同放牧处理下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均大于群落中其它植物种群,且无芒隐子草生态位宽度大于短花针茅和碱韭。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建群种短花针茅和优势种无芒隐子草的生态位宽度逐渐增大,碱韭的生态位宽度逐渐降低。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重叠程度变化与种对间的竞争能力有关,也与种对间的亲和程度有关,且存在不对称性。(4)放牧使得主要植物种群间向正关联方向发展,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内关联较弱的植物种对间关联作用消失。不同放牧处理下,物种间亲和关系与竞争关系均存在不对称性。放牧干扰导致植物种群种内竞争强度增加,种间竞争强度减弱;在中度放牧强度下,种间亲和程度表现最高。(5)无论是否存在放牧干扰,且放牧强度如何变化,主要植物种群表现为随机分布尺度逐渐增大,且随着尺度的增加由随机分布逐渐变为聚集分布。植物种群空间异质性对放牧强度的响应具有特异性,中度放牧处理下,碱韭种群空间分布变异性最为复杂,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空间变异复杂性与之相反。(6)放牧增加了土壤氮元素含量,降低了土壤磷元素和钾元素含量。无放牧干扰情况下,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全钾含量空间分布主要受随机因素的影响;放牧干扰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全钾含量空间分布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重度放牧能够使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加强,适度放牧使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减弱。(7)受放牧强度与土壤资源限制的影响,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短花针茅、碱韭和无芒隐子草)间相互关系受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受密度效应的响应最为强烈。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钾元素的含量对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动态和空间分布等影响较大,植物种群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受植物种类的影响,碱韭和无芒隐子草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大于短花针茅。
张祖欣[4](2020)在《不同种群短花针茅种子萌发与出苗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合适的种子来源是保证退化草地生态恢复可持续性的关键,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植作为植物生活史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是种源选择的重要依据。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适应性,是草地生态恢复中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重要乡土草种。本研究以沿纬度分布的14个短花针茅种群为研究对象,结合连续两年的野外调查、室内萌发与田间出苗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群短花针茅的生长繁殖特性、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田间幼苗建植特性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外调查试验表明:不同种群短花针茅的生长繁殖特性具有显着差异(P<0.05)。总体表现为随纬度的升高,单株种子产量、株高、单株生殖枝数呈减小趋势,生殖枝粗呈增长趋势,每生殖枝种子数、种子长和第一芒柱长等其余性状与纬度无显着相关。2、室内萌发试验表明:不同种群短花针茅种子在不同温度、水分、年份条件下萌发率显着不同(P<0.05)。不同温度条件下,除20/30℃外,5/15℃、10/20℃和15/25℃的短花针茅种子萌发率均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不同水分条件下,除-0.6MPa外,-0.2MPa和-0.4MPa的短花针茅种子萌发率均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此外,贮藏能够有效打破短花针茅的生理休眠,提高其种子萌发率。3、田间出苗试验表明:不同种群短花针茅在甘肃榆中和内蒙古阿拉善两地的出苗率、存活率显着不同(P<0.05),而越冬率无显着差异(P>0.05)。短花针茅出苗率在甘肃榆中和内蒙古阿拉善均随纬度升高而降低;但存活率与纬度的关系因出苗地点而异,甘肃榆中的存活率随纬度升高而降低,而内蒙古阿拉善的存活率随纬度升高而升高;短花针茅越冬率与纬度无相关关系。4、冗余分析与结构方程的结果表明:短花针茅的室内萌发率与田间出苗率具有正相关关系,而与存活率的关系因出苗地点而异,与越冬率并无明显关系。对于新鲜种子来说,-0.2MPa和5/15℃条件下的萌发率对田间出苗率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而贮藏种子在15/25℃和10/20℃条件下的萌发率与田间出苗率相关性较好。
张浩[5](2019)在《短期休牧对无芒雀麦改良草地植被和家畜生产的影响机制》文中指出放牧是草原利用的主要方式,但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干旱和过度放牧利用,约90%以上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地退化,因此,从放牧强度、放牧时间和放牧方式的角度对放牧管理技术进行优化势在必行。休牧是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内外草原管理的主要技术之一,但我国还未见对休牧的研究报道。因此,建立基于草地可持续利用的植被高度或者生物量水平上的休牧研究,对完善可持续放牧利用技术体系,提高草地和家畜的生产能力并改善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无芒雀麦改良草地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至2017年的放牧季(每年的6月15日至9月15日)开展;将放牧季划分为三个季节:春季(S1,6月15日至7月15日),夏季(S2,7月15日至8月15日)和秋季(S3,8月15日至9月15日);根据牧后剩余量法确定可持续利用水平,利用放入—取出方法(Put and take stocking)调控放牧绵羊数量,使牧后剩余量控制在预设值。试验处理为:以持续放牧(CG,3个季节均放牧)为对照,设置了春季休牧(R1;S1休牧,S2和S3放牧)、夏季休牧(R2;S2休牧,S1和S3放牧)和秋季休牧(R3;S3休牧,S1和S2放牧)三个休牧处理。研究内容为:(1)家畜选择性采食与植被特征的关系;(2)休牧对草地植被组分、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影响;(3)休牧对可提供牧草营养品质、绵羊采食、营养摄入和体增重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在整个放牧季,绵羊日粮中无芒雀麦和羊草的组分(分别为40.4%和35.1%)明显大于二裂委陵菜和苔草属牧草(分别为9.5%和15.1%);二裂委陵菜的择食指数最高(0.62),无芒雀麦和苔草属牧草次之(分别为0.05和0.17),羊草最低(-0.29)。整个放牧季绵羊的采食组分与植被各项数量特征均有显着(P<0.01)的相关关系,绵羊对某一植物的择食指数与该植物的各项营养特征均有显着(P<0.01)的相关关系。但在每个季节,以上的关系并不总是成立:在可利用性(现存量)较高的春季,绵羊的选择性采食与植被的数量特征没有相关关系;在可利用性较低的秋季,绵羊的选择性采食与植被的营养特征没有相关关系。因此,绵羊的选择性采食受到植被数量特征和营养特征的双重影响,伴随着植被可利用性的下降,植被营养特征对绵羊选择性采食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而植被数量特征对绵羊选择性采食的影响程度逐渐升高。(2)2015至2017年的平均放牧率在处理间差异较小。从春季到秋季,牧草生长速率显着降低(P<0.01),因此,春季休牧和夏季休牧牧草现存量显着(P<0.05)高于持续放牧,但与秋季休牧差异不显着(P>0.05)。因各处理牧草在放牧季的平均现存量维持在500 kg/ha以上,处理间放牧率差异较小,不同季节休牧对优势种和非优势种在植被中的干物质比例均没有显着(P>0.05)影响。同一季节,牧草生长速率随放牧率的增大而减小,表现出等补偿性生长或欠补偿性生长;因放牧率和优势种在植被中的干物质比例在处理间差异不大,不同季节休牧对牧草生长速率和生产力没有显着影响(P>0.05)。绵羊对无芒雀麦和羊草的采食在季节间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这导致夏季休牧羊草在植被中的干物质比例显着(P<0.01)大于其它处理,而无芒雀麦在植被中的干物质比例显着(P<0.01)小于其它处理。非优势种在植被中的干物质比例与植物多样性呈现显着(P<0.01)的正相关关系,因非优势种比例在处理间差异不大,不同季节休牧对植物多样性没有显着影响(P>0.05)。结果显示,将优势种与非优势种在植被中的干物质比例维持在8:2有利于维持草地的生产力和多样性。(3)草地可提供牧草的营养品质在年际和年内不同季节间的变化主要受草地植被组分和牧草生长速率影响,但草地植被组分和牧草生长速率在处理间差异不大,因此,不同季节休牧对可提供牧草营养品质没有显着影响(P>0.05)。夏季休牧绵羊的有机质采食量和可消化有机质采食量均显着(P<0.05)大于其它处理,因此,夏季休牧绵羊单位个体增重显着(P<0.05)大于持续放牧和春季休牧,但与秋季休牧差异不显着(P>0.05)。2016年牧草生长速率较低、品质较差,三个季节绵羊日粮中的能量蛋白比(分别为0.099 MJ/g、0.104 MJ/g和0.118 MJ/g)均高于饲养标准推荐量(0.088 MJ/g)且能量蛋白比与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呈显着(P<0.05)负相关关系,当可提供牧草粗蛋白含量低于8%时,绵羊的有机质消化率下降迅速,此时需要给绵羊补充蛋白质饲料。综上所述,绵羊的选择性采食受到植被数量特征和营养特征的双重影响,影响程度与植被的可利用性有关。夏季休牧对羊草有促进作用,对无芒雀麦有抑制作用,但不同季节休牧对优势种和非优势种在植被中的干物质比例没有影响,对生产力和多样性也没有影响。春季休牧不利于绵羊的营养摄入,夏季休牧最有利于绵羊采食和体增重。根据以上结果,提出了以牧后植被剩余量为标准、年际间夏季和秋季进行交替休牧实现草地可持续利用。
姚喜喜[6](2019)在《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和家畜对放牧压力的响应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草地生态系统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不仅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在维持草地生物多样性和支持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是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物质支撑,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放牧作为最基本的草地利用手段,同时,也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人为干扰因素之一,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普遍而深刻的影响。目前由于过度放牧所导致的草原退化问题已成为破坏草原生态环境和制约牧区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深入研究和揭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对于遏制草原退化,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支持草地畜牧业生产,实现草原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肃南县康乐草原固定放牧控制实验平台,以当地夏季放牧牧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和研究了不同降雨年份[丰水年份(2015)、干旱年份(2016)、丰水年份(2017)和平水年份(2018)]和不同放牧季节(6—9月份)条件下放牧强度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群落多样性、草地生产力、营养品质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性能等服务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建立了天然牧草营养品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预测模型。该野外试验平台始于2008年,试验设有4个放牧强度:0、3.7、5.3和7.6 sheep/ha,其中,0 sheep/ha作为围封对照、3.7 sheep/ha为轻度放牧处理、5.3sheep/ha为中度放牧处理和7.6 sheep/ha为重度放牧处理。本试验采用单因素(放牧强度)4个处理水平、3次重复、共12个小区的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对放牧强度及年际降雨量的响应。(1)放牧显着降低了群落的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且随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显着降低;(2)围栏和放牧样地群落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表现出随降雨量的年际变化而出现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2015-2018);(3)放牧强度和年际降雨互作显着影响了群落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2.植物群落密度、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Evenness均匀度指数(E)对放牧强度及年际降雨量的响应。(1)放牧显着增加了群落密度、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Evenness均匀度指数(E),且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2)放牧样地群落密度、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Evenness均匀度指数(E)表现出随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围封样地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2015-2018);(3)放牧强度和年际降雨互作显着影响了群落密度、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Evenness均匀度指数(E)。3.植物群落营养品质对放牧强度、年际降雨量及季节变化的响应。(1)放牧显着增加了群落营养品质。放牧显着提高了丰水年份、平水年份和干旱年份群落营养品质,且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显着增加;(2)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反映了群落营养品质的年际变化。丰水年份群落营养品质显着高于平水年份和干旱年份,平水年份显着高于干旱年份;对于放牧样地,群落营养品质随降雨量的年际变化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而围栏样地则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2015-2018);(3)群落营养品质存在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且在牧草返青期6月份出现最大值、牧草枯黄期9月份出现最低值;放牧强度对群落生长季各月份(6-9)营养品质的影响各有不同,且均表现出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显着升高的趋势;(4)群落营养品质同时受到放牧强度、年份降雨、季节变化的相互影响;(5)群落干物质消化率预测方程的准确性受到放牧强度、年际降雨和季节变化的显着影响。综合分析可知,在中等放牧强度5.3 sheep/ha时,群落营养品质最高。4.植物群落四个优势种物种营养品质对放牧强度、年际降雨量及季节变化的响应。(1)放牧显着提高了丰水、平水和干旱年份四个优势种(矮生嵩草、珠芽蓼、金露梅和锦鸡儿)的营养品质,且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矮生嵩草、珠芽蓼和锦鸡儿的影响品质显着增加,而对金露梅影响较小;(2)四个优势种牧草营养品质表现出随降雨的年际变化而变化的趋势,丰水年份四个优势种的营养品质显着高于平水年份和干旱年份,平水年份显着高于干旱年份。对于放牧样地,四个优势种的营养品质随降雨量的年际变化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而围栏样地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2015-2018);(3)四个优势种的营养品质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且在牧草返青季6月份出现最高值,在牧草枯黄季9月份出现最低值。放牧对各优势种在各放牧月份营养品质的影响各有差异,且营养品质随放牧强度的增加显着增加;(4)群落混合牧草营养品质由优势种所决定,优势种营养品质对放牧强度表现出明显的物种特异性响应,如耐受(即较强的再生能力,如矮生嵩草和珠芽蓼)和避牧(即较低的适口性,如金露梅);(5)优势种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干物质消化率预测方程的准确性均受到放牧处理、年份、月份和牧草种类的影响;(6)放牧强度、采样年份和采样季节互作显着影响了四个优势种的营养品质,且各优势种营养品质对放牧强度、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物种特异性响应。综合分析可知,矮生嵩草和珠芽蓼在放牧强度5.3 sheep/ha时,营养品质最高;金露梅和锦鸡儿在放牧强度7.6 sheep/ha时,营养品质最高。5.草地生产力和放牧绵羊生产性能对放牧强度及年际降雨量的响应。(1)降雨量是决定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和牧草营养品质的主要因素。放牧强度越大,牧草营养品质越高,地上净初级生产力越低;(2)放牧强度最高,短期内草地的公顷增重LWGha最高,但长期而言会危及草原放牧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盈利能力,适度放牧强度(5.3 sheep/ha)可提供公顷增重LWGha的78%,满足可持续放牧管理的要求。6.高寒草甸牧草营养品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1)不同降雨年份(2015—2018年)、放牧月份(6—9月份)和放牧强度(0、3.6、5.3、7.6 sheep/ha)来源的混合牧草和四个优势种牧草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干物质消化率和代谢能含量变异较大;(2)除粗脂肪外,其它营养指标如干物质、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干物质消化率和代谢能含量的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SQ为0.9920.999,外部验证RPD为3.825.97,取得了最佳的定标效果,且定标方程均具较好的预测能力,能够成功应用于日常分析;(3)与其它营养品质指标相比,粗脂肪的决定系数RSQ为0.837,外部验证RPD为2.30,定标效果不理想,定标模型虽不能用于准确的定量分析测定,但仍能应用于牧草粗脂肪的粗略测定中。
张军[7](2019)在《放牧和水热条件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是欧亚大陆半干旱草原的重要组成类型,是草原和荒漠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对环境变化响应十分敏感的极为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放牧是该类草原主要的草地资源利用方式,对草地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放牧利用与水热条件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草原植物对放牧利用与水热变化的生态响应机制与自我调控机理,对保护荒漠草原草地生态系统以及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试验样地,通过对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气象因子的长期监测,探讨在禁牧与重牧处理下,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之间、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水热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草地生态系统不同植物功能群之间的状态格局与转移过程,进而揭示放牧利用与水热变化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与影响机制。基于2005-2015年的长期放牧试验数据分析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水热条件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和累加效应。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对降水的时滞累加响应有所差别。重度放牧减弱产草高峰期的物种丰富度、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对水热耦合的响应程度,但对产草高峰期地上现存量关于生长季降水的时滞累加(时滞期为1个月,累加期为2个月)响应影响很小。2.重度放牧不改变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水热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式。不论在禁牧区还是重牧区,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均与累积降水量正相关、与累积温度负相关;物种丰富度与累积降水和温度均呈现正相关。然而,重度放牧减弱累积降水对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影响的边际效应。3.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受放牧利用和降水年份类型的影响。不论在禁牧区还是重牧区,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在湿润年都显着大于干旱年。不论降水年份类型如何,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在禁牧区都显着大于重牧区。然而,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属性却不受放牧和降水年份类型的影响,两两之间始终保持线性正相关关系。4.放牧差异化地影响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方差解释比例。不论在禁牧区还是重牧区,水分条件对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的影响始终大于温度条件。但重度放牧显着减小水热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方差解释比例,而且在禁牧区水分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大于温度条件,在重牧区温度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大于水分条件。5.重度放牧和降水年份类型对植物功能群的年际间状态格局与转移过程产生显着影响。一方面,长期连续重度放牧不影响C3植物和优势种植物的地上现存量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增加禾本科植物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同时减小木本植物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另一方面,由湿润年变为正常年或干旱年时,重度放牧促进C4植物向C3植物转移、非优势种植物向优势种植物转移、非禾本植物向禾本植物转移;然而,在干旱年或正常年变为湿润年时,重度放牧促进C3植物向C4植物转移、优势种植物向非优势种植物转移、禾本科植物向非禾本科植物转移。此外,不论降水年份类型如何,长期重度放牧的累积效应表现出对木本植物向草本植物转移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发现水分因子是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特征的主要控制因子,长期重度放牧表现出对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及其与水热条件之间关系的影响较小,但对不同植物功能群之间的状态格局与转移过程的影响显着。植物功能群状态格局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因此,研究放牧利用和水热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对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艺宁[8](2019)在《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文中指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传统生态问题与其地理空间属性相结合,采用“格局—过程—机制—可持续”的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研究范式,按照“景观动态分析—驱动机制探究—生态质量评价—安全格局构建—发展模拟选择”的研究框架,基于草地生态足迹划分分析时段,分析景观格局及其生产力动态,探究荒漠草原区景观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而评价草原景观生态质量,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分区,模拟未来荒漠草原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安全3种情景下的资源配置方案,旨为草原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1)研究区草地生态演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低度协同阶段(1987—2002年)、政策驱动阶段(2002—2009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6年);不同阶段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系数(-2.289、-1.082和0.495)的绝对值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降低,表明前期剧烈波动而后期变化平缓;长期趋势(0.292%、0.728%和1.355%)则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长,反映了单位草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草地消耗在经济贡献中比重的下降,说明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正向生态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2)植被年均生产力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987~2016年研究区有94.23%的地区年均植被NPP总体呈动态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约3.77g Cm-2a-1;位于东南丘陵区的乡镇植被NPP呈动态增加,而受人类活动干扰明显的乌兰花镇植被NPP呈动态减少;植被NPP与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年均降雨量相关系数值更高。1987~2016年,景观类型数量变化较为明显,森林景观和人工景观分布面积处于增长状态,而草地景观、荒漠景观、农田景观和水域景观面积有所减少;从动态方向上看,约有112696.3ha的草地和农田转为森林,76574.41ha荒漠转为了草地;从动态速率上看,各景观类型变化经历了“缓慢变化—持续变化—快速变化”的过程。从类型水平上看,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大,农田景观与此相反,斑块增大且形态连片:研究区景观趋于破碎化、边缘效应降低、连通性相对稳定,异质性明显变化。(3)自然因素和人为扰动是景观动态的根本原因,且人为干扰的影响程度更为显着。农业生产、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是研究区农田景观、草地景观和人工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农田景观受人口状况影响较大,草地景观则深受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工景观随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受时间尺度影响,同一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力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影响效果也会随之变化。(4)研究区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属敏感脆弱型,综合指数范围为0.003—0.765,敏感脆弱型的村域约占研究区域的82.73%,且存在北部高南部低的区域差异,表明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草地生态质量存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相关性反映出研究区草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与空间依赖。经济压力和环境压力对于草地生态质量的影响明显高于人口压力和资源压力。(5)不同景观累积耗费距离表面共划分为5类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即重点优化区、潜在优化区、重点关注区、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治理区。未来研究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优化3种情景下生态格局模拟结果表明农田、森林、水域、人工乃至荒漠景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新增农田、森林和人工景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对比配置方案发现生态安全情景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既能保持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供给,又能考虑草原保护对生态空间的需求。
苏日娜[9](2018)在《放牧对内蒙古草原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影响》文中提出放牧对草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世界各地的草原都在面临过度放牧,草原不合理的利用和管理使群落结构和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采取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同步分析方法,深入研究放牧对内蒙古草原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影响,分析草原退化的原因,提出草原合理利用和恢复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的建议和对策,对于草原保护与草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依托于内蒙古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在2011-2013年,不同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调查了 250对野外样地(围封和放牧)群落结构(高度、盖度、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分析放牧对草原的影响,并基于CASA模型模拟NPP,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草原类型NPP和载畜量时空变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子,为草原放牧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群落盖度、高度、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在不同年份、草原类型和放牧,与围封样地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草原类型对这些变量的影响最大。空间上,放牧显着减少了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群落高度、盖度、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p<0.05),而对荒漠草原影响则不显着(p>0.05)。时间上,群落盖度、高度、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响应比均无显着变化(p>0.05)。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与生长季降水之间存在线性和单峰型关系,但在不同年份和放牧干扰下,其具体的关系形式不同。不同草原类型地上生物量与盖度、高度和物种丰富度均显着相关(p<0.0001),其关系的具体形式不受放牧的影响。影响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不同草原类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与植被高度的变化密切相关,而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则主要依赖于植被盖度的变化。(2)空间上,内蒙古草原NPP总体表现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规律,不同草原类型NPP差异较明显,草甸草原NPP最大(122 g.m-2.a.1),典型草原次之(116.17 g·m-2.a-1),荒漠草原最小(39.3 g.m-2.a-1)。时间上,2011-2013年内蒙古草原生长季平均NPP分别为185.01、306.59和340.74 g.m-2.a-1,草原NPP表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从时间和空间变化上都呈现出统一特点,即降水越多NPP越大。CASA模型与250个围封样地地上生物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2011年R2=0.53、2012年R2=0.58、2013年R2=0.60;P<0.0001),与放牧样地地上生物量相关性较低,且CASA模型模拟的草原NPP中NDVI、降水和温度是主要的影响和控制因子。(3)2011—2013年,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利用率分别为41.28%、40.38%、38.05%。空间上,基于CASA模型估算的理论载畜量,2011年三种草原类型均超载,2012和2013年只有荒漠草原超载,且2012、2013年部分草原类型产草量仍有盈余。时间上,基于CASA模型估算的载畜量2011-2013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从严重超载逐渐转变到不超载,而荒漠草原超载情况仍十分严重。基于实测地上生物量数据计算的载畜量发现,2011-2013年不同草原类型全部超载,且随时间的推移超载情况逐渐减轻。放牧样地地上生物量主要受放牧强度的影响。而围封样地地上生物量主要受降水因子的影响。总之,本研究表明放牧是引起内蒙古草原产量下降和草原整体退化的主要原因,对于荒漠草原,由于受长期过度放牧和水分限制的共同影响,退化情况严重,应严格控制牲畜数量,特别是对于重度退化的草地实施休牧或长期围封,加速退化草原的恢复。对于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在围封区实施季节性休牧或划区轮牧,以草定畜,制定适宜载畜量,合理利用天然草原资源,缓解草原退化。
杨智明[10](2017)在《松嫩草地绵羊放牧及舍饲方式》文中认为在草地放牧系统中,草食动物对植物有着强烈影响,同时草地植物对家畜生产形成制约。开展草地家畜放牧研究,对深入理解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生态过程的维持以及生产实践至关重要。在冬季,放牧家畜饲养研究是松嫩草地放牧系统的薄弱环节,冬季家畜舍饲技术方法的缺失制约着家畜生产实践。基于草地放牧理论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指导草地生产实践的迫切性,本文开展了松嫩草地放牧系统绵羊放牧与冬季舍饲研究。在放牧季,主要开展了不同放牧强度、休牧制度处理下绵羊对草地植被、土壤的影响研究;在充分考虑绵羊选择性采食的前提下,首先从时空的视角,进行了绵羊采食行为的时空特征研究;其次从草、畜营养供需平衡的视角,进行了草地牧草能量、蛋白质以及矿物元素的供给及绵羊对营养需求的平衡性研究;最后,从生产的角度,进行了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生产性能的分析。在冬季,开展了绵羊粗饲料供给技术研究,开展了碱蓬对绵羊血液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绵羊饲料配方的研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放牧强度对草地牧草现存量影响无显着影响。放牧强度对绵羊喜食牧草具有显着影响,放牧导致草地喜食牧草产量降低。中度放牧干扰不能维持草地较高的植物多样性,放牧会导致干旱年份草地植物多样性的降低。放牧强度对草地土壤密度、土壤水分含量无显着影响。但是,长期持续重度放牧有使土壤变的紧实的趋势。放牧强度对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无显着影响。但是,草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对放牧强度响应积极。短期放牧能导致土壤速效氮的降低。草地表层土壤速效磷对放牧强度敏感,放牧强度增大,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长期放牧会导致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放牧强度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在土壤深层。随着放牧强度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并且,放牧强度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2)在松嫩草地,长时间连续休牧并不能维持草地最大生产力,适度放牧则有利于提高草地生产力。春季、秋季休牧对于草地现存量、植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维持草地高的现存量和植物多样性出发,松嫩草地较适宜的休牧制度是4只羊/公顷的放牧强度下春季或秋季休牧。采用季节动态放牧强度的休牧制度对草地的影响不比持续稳定放牧强度的休牧制度优越。休牧制度对草地土壤全氮、全磷含量无影响。4只羊/公顷或休牧更有利于土壤全钾含量的维持。持续稳定放牧压能够显着降低表层土壤速效氮的含量,季节动态放牧压或休牧能够显着降低中层土壤速效氮的含量。草地表层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对休牧制度敏感,休牧制度不能增加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物含量对休牧制度响应积极。(3)绵羊采食轨迹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草地植物群落斑块状分布密切相关,绵羊采食轨迹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聚类模式。绵羊采食轨迹的空间分布具有方向性。绵羊对草地上同一植物群落存在重复访问的现象,并且随着放牧时间延长,重复访问的面积逐渐增大。放牧强度对绵羊重复访问特定植物群落存在显着影响,放牧强度增大,绵羊重复访问特定的植物群落所在的斑块越多。绵羊对草地空间的利用是“拓展式”利用模式。并且,不同放牧强度,绵羊对草地的拓展利用模式不同。中等放牧强度(4只/hm2)下,绵羊对草地空间的拓展模式是先降低后增大;强度放牧(6只/hm2)下,绵羊对草地空间的拓展模式是逐渐增大。随着放牧时间的持续进行,绵羊对草地空间的利用率逐渐增大。绵羊对草地空间的利用具有局部性的特征。在松嫩羊草草地放牧系统,草地适宜利用率的确定应该充分考虑家畜选择性采食。在确定松嫩羊草草地适宜利用率时,应该依据家畜喜食牧草的数量进行核算。(4)放牧强度对绵羊代谢能摄入量无影响。在放牧季,放牧绵羊代谢能摄入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7、8、9月,绵羊代谢能摄入量低于绵羊代谢能需求,需进行人工补充。放牧强度影响了绵羊每天粗蛋白的摄入量,适度放牧有利于绵羊蛋白质的摄入。绵羊每天粗蛋白摄入量呈现单峰曲线变化。6、7、9月,绵羊每天粗蛋白摄入量不能满足营养需求,需人工补充。草地牧草中K、Na、Mg、Fe能够满足绵羊的需求。牧草中Ca、Mn、Zn元素低于绵羊营养需求,必须进行人工补充。放牧强度对绵羊的生产性能有显着影响,适度放牧有利于绵羊获得高的日增重。适度放牧绵羊产羔率、繁殖成活率明显高于重度放牧。适度放牧有利于羔羊获得高的初生重和平均日增重。高放牧强度对羔羊生产性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5)冬季舍饲状态下,多样化的粗饲料组合能够促进绵羊粗饲料采食量并提高绵羊生产性能。多样化的粗饲料组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低质粗饲料的有效利用。但是,多样化粗饲料组合促进家畜采食的积极效果具有时效性。给绵羊饲喂碱蓬能够影响绵羊血液生理生化特征。日粮中添加碱蓬改变了绵羊血液中Na、Cl、Cd、ALT浓度。尤其是在羊草中添加碱蓬使得绵羊血液中Cd浓度升高的结果需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对盐生植物进行反刍动物饲草资源开发利用时,需要对盐生植物所含的矿物元素对家畜本身乃至通过食物链传递的安全性给予深刻的评价。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松嫩草地绵羊放牧系统利用模式为:适宜的放牧制度为连续放牧,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春季或秋季休牧。适宜的放牧强度为4只羊/hm2(包括羔羊)。草地放牧开始于3月中下旬;3月中旬至5月中旬,可依据实际情况采用休牧方式或放牧。当饲草不足时可采用放牧+补饲的饲养模式——“放一半,补一半”;5月中旬至9月中旬,采用“早出晚归”的出牧制度,进行全天放牧。应该给绵羊补充Ca、Zn、Mn等矿物元素;9月中旬,进行割草,草地留茬高度约为4-8 cm,刈割牧草制作干草,用于冬季绵羊舍饲。9月末至10月,利用草地残茬进行放牧,并注重能量、蛋白的补充。降雪封盖草地后,进入冬季舍饲阶段。在绵羊冬季舍饲时,应当供给多样化的粗饲料,并且较理想的饲料配方是:玉米11.72%,豆粕4.01%,食盐0.10%,玉米秸秆30.00%,羊草54.17%。
二、短花针茅草地几种牧草利用率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短花针茅草地几种牧草利用率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河西绿洲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生产力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作物―家畜综合生产系统的类型 |
1.2.2 栽培草地-家畜综合生产系统的生产力研究 |
1.2.3 放牧对栽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
1.2.4 放牧对家畜生产力的影响 |
1.3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3 研究目标 |
1.3.4 研究内容 |
1.3.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栽培草地种植 |
2.2.2 放牧管理 |
2.3 观测指标、样品收集及相关参数的测定与计算 |
2.3.1 饲草生产力 |
2.3.2 家畜生产力 |
2.3.3 粪便及凋落物分解 |
2.3.4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综合评价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1 饲草生产 |
2.4.2 家畜生产 |
第三章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植物生产力特征 |
3.1 放牧对一年生栽培草地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
3.2 放牧对多年生牧草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
3.3 栽培草地的农学特征 |
3.3.1 籽实产量 |
3.3.2 栽培草地的农学特征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3.3.3 栽培草地产量与营养品质的结构方程模型 |
3.4 放牧对一年生牧草水氮利用效率的作用 |
3.5 放牧对多年生牧草水氮利用效率的作用 |
3.6 水氮利用效率的结构方程模型 |
3.7 讨论 |
3.7.1 放牧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7.2 气候因素对栽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
3.7.3 栽培草地的生产力形成机制与优化管理 |
3.8 小结 |
第四章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家畜生产力 |
4.1 放牧行为与能耗 |
4.1.1 采食行为 |
4.1.2 反刍行为 |
4.1.3 行为能耗 |
4.1.4 放牧行为与牧草产量的关系 |
4.2 家畜采食量 |
4.2.1 干物质采食量动态 |
4.2.2 采食量与牧草品质的关系 |
4.3 家畜日增重 |
4.3.1 活体日增重动态 |
4.3.2 放牧行为与日增重的关系 |
4.4 瘤胃发酵参数 |
4.5 瘤胃微生物 |
4.6 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
4.7 讨论 |
4.7.1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放牧行为特征 |
4.7.2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瘤胃发酵参数与微生物 |
4.7.3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血清生理生化指标 |
4.8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栽培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评价 |
5.1 基于栽培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食物当量计算 |
5.1.1 植物生产的食物当量 |
5.1.2 栽培草地的食物生产能力 |
5.2 基于栽培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多尺度与关键因子牧草评价(MSDF) |
5.2.1 牧草品质/饲料价值评价 |
5.2.2 社会经济评价 |
5.2.3 生态评价 |
5.3 讨论 |
5.3.1 牧草食物当量的影响因素 |
5.3.2 牧草的多尺度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碳平衡分析 |
6.1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中的羊粪与枯落物分解特征 |
6.2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碳平衡分析 |
6.2.1 基于4 个生产层的碳平衡计算 |
6.2.2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3 个界面的碳平衡分析 |
6.2.3 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碳平衡分析的输入/输出法 |
6.3 讨论 |
6.3.1 放牧对碳平衡的影响 |
6.3.2 影响碳平衡分析的其他因素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锡林郭勒典型草地可持续放牧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放牧模式研究 |
1.2.2 放牧制度概述 |
1.2.3 始牧期与休牧期研究 |
1.2.4 小结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2 放牧制度设计 |
2.2.1 始牧期 |
2.2.2 休牧实验 |
2.2.3 暖季放牧实验设计 |
2.2.4 冬春季舍饲 |
2.3 指标测定及计算 |
2.3.1 草地各项指标测定 |
2.3.2 绝对生长速率(AGR值)的计算 |
2.3.3 植物群落α多样性 |
2.3.4 家畜体重测定 |
2.3.5 家畜日增重(ADG值)的计算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始牧期确定 |
3.1.1 始牧期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
3.1.2 不同始牧期对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 |
3.1.3 不同始牧期草地AGR值的变化 |
3.1.4 草地AGR值的相关性分析 |
3.2 休牧期确定 |
3.2.1 休牧两个月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
3.2.2 休牧一个月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
3.2.3 不同休牧时间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2.4 不同休牧时间对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 |
3.2.5 不同休牧时间对AGR值的影响 |
3.3 放牧期确定 |
3.3.1 草地生产力动态 |
3.3.2 放牧方式对地草地的影响 |
3.3.3 不同放牧方式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 |
3.3.4 不同放牧制度下植物群落物种构成 |
3.3.5 不同放牧制度下家畜体重变化 |
3.4 非放牧期家畜日增重 |
4 讨论 |
4.1 始牧期 |
4.1.1 始牧期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
4.1.2 始牧期对草地α多样性的影响 |
4.1.3 始牧期对草地AGR值的影响 |
4.1.4 始牧期的确定 |
4.2 休牧期 |
4.2.1 不同休牧时长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
4.2.2 休牧时长对草地α多样性的影响 |
4.2.3 休牧对草地AGR值的影响 |
4.2.4 休牧期的确定 |
4.3 放牧期 |
4.3.1 放牧方式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
4.3.2 放牧方式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3.3 放牧方式对物种构成的影响 |
4.3.4 放牧方式对家畜体重的影响 |
4.3.5 放牧期的终止 |
4.4 非放牧期饲养 |
4.4.1 不同类型日粮配方的选择 |
4.4.2 非放牧期日粮配方的推荐 |
4.4.3 饲料来源分析 |
4.5 可持续利用生产模式 |
4.5.1 生产周期确定 |
4.5.2 模式经济效益估算 |
4.5.3 模式推广前景 |
5 结论 |
6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间相互关系对放牧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种群种间关系及生态位研究 |
1.1.1 植物种群种间关系研究 |
1.1.2 植物种群生态位研究 |
1.1.3 生态位与种间关系变化 |
1.2 植物种群及群落动态 |
1.2.1 种间关系对植物种群密度变化的响应 |
1.2.2 放牧对植物种群及群落动态的影响 |
1.3 植物空间分布研究 |
1.3.1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研究 |
1.3.2 植物种群空间异质性研究 |
1.4 土壤养分及空间分布研究 |
1.4.1 放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4.2 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 |
1.5 植物与土壤养分间的对应关系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状况 |
2.1.4 植被状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3.1 草地植物种群及群落的动态监测 |
2.3.2 种间关系 |
2.3.3 生态位及生态响应 |
2.3.4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密度变化 |
3.1.1 短花针茅密度 |
3.1.2 无芒隐子草密度 |
3.1.3 碱韭密度 |
3.1.4 群落密度 |
3.2 主要植物种群的地位和作用及群落生物量变化 |
3.2.1 主要植物种群重要值 |
3.2.2 主要植物种群地上现存量 |
3.2.3 群落地上现存量 |
3.2.4 主要植物种群密度及地上现存量占比 |
3.3 土壤养分含量及空间异质性变化 |
3.3.1 土壤有机碳含量 |
3.3.2 土壤氮含量 |
3.3.3 土壤磷含量 |
3.3.4 土壤钾含量 |
3.3.5 土壤pH值 |
3.4 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变化 |
3.4.1 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变化 |
3.4.2 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重叠变化 |
3.4.3 主要植物种群生态响应 |
3.4.4 种群生态响应速率 |
3.5 主要植物种群相互关系 |
3.5.1 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种群及群落联结性 |
3.5.2 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种间灰色关联度 |
3.5.3 主要植物种群离散增量分析 |
3.5.4 不同放牧强度下主要植物种群种间分离 |
3.5.5 不同放牧强度下主要植物种群种间竞争 |
3.6 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 |
3.6.1 短花针茅种群空间分布 |
3.6.2 无芒隐子草种群空间分布 |
3.6.3 碱韭种群空间分布 |
3.6.4 多重分形奇异谱分析 |
3.6.5 不同放牧处理下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关联 |
3.7 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与土壤养分间的对应关系 |
3.7.1 主要种群及群落密度与土壤养分间的对应关系 |
3.7.2 主要种群及群落地上现存量与土壤养分间的对应关系 |
3.7.3 主要种群生态位与土壤养分间的对应关系 |
3.7.4 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与土壤养分间的对应关系 |
3.8 放牧对荒漠草原植物与土壤的影响 |
3.8.1 主要植物种群及干扰因素对群落密度及现存量的影响 |
3.8.2 荒漠草原植物与土壤不同指标间相互关系 |
4 讨论 |
4.1 放牧对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动态的影响 |
4.2 放牧对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的影响 |
4.3 放牧对主要植物种群种间关系的影响 |
4.4 放牧对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
4.5 主要植物种群种间关系及空间分布对种群密度的响应 |
4.6 土壤养分含量及空间分布格局对放牧的响应 |
4.7 放牧与土壤双重作用下荒漠草原主要植物多层次组织关系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不同种群短花针茅种子萌发与出苗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植物生长繁殖的适应性 |
2.1.1 遗传因素 |
2.1.2 环境因素 |
2.2 种子休眠与萌发的适应性 |
2.2.1 遗传因素 |
2.2.2 环境因素 |
2.3 幼苗建植的适应性 |
2.3.1 遗传因素 |
2.3.2 环境因子 |
2.4 种子萌发与幼苗建植的关系 |
2.5 短花针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野外样点分布 |
3.2 试验内容及方法 |
3.2.1 不同种群短花针茅生长繁殖特性调查 |
3.2.2 萌发试验 |
3.2.2.1 种子采集 |
3.2.2.2 萌发试验方法 |
3.2.3 出苗试验 |
3.2.3.1 试验地概况 |
3.2.3.2 出苗试验设计 |
3.2.4 土壤养分测定 |
3.2.4.1 土壤样品采集及处理 |
3.2.4.2 土壤养分测定 |
3.2.5 气候数据 |
3.3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种群短花针茅生长与繁殖特性 |
4.1.1 株高和生殖枝粗 |
4.1.2 单株生殖枝数和每生殖枝种子数 |
4.1.3 种子形态特性 |
4.1.4 种子芒形态特性 |
4.1.5 单株种子产量 |
4.1.6 生长繁殖特性随纬度变化 |
4.2 萌发与休眠特性 |
4.2.1 温度、贮藏、采种年份对不同种群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4.2.2 水分、贮藏、采种年份对不同种群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4.2.3 不同温度条件下短花针茅种子萌发率与纬度的关系 |
4.2.4 不同水分条件下短花针茅种子萌发率与纬度的关系 |
4.3 田间幼苗建植特性 |
4.3.1 年份、种群、出苗地点及其互作对短花针茅出苗率的影响 |
4.3.2 年份、种群、出苗地点及其互作对短花针茅存活率的影响 |
4.3.3 年份、种群、出苗地点及其互作对短花针茅越冬率的影响 |
4.3.4 短花针茅田间幼苗建植特性随纬度变化 |
4.4 室内萌发与田间幼苗建植的关系 |
4.4.1 不同条件下种子萌发率与田间出苗率、存活率和越冬率之间的冗余分析(RDA) |
4.4.2 环境因素、种子自身特性与幼苗建植不同阶段的结构方程模型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不同种群短花针茅生长繁殖的适应性 |
5.2 不同种群短花针茅的萌发与休眠适应性 |
5.3 不同种群短花针茅幼苗建植的适应性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短期休牧对无芒雀麦改良草地植被和家畜生产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放牧对家畜的影响 |
1.1.1 家畜选择性采食 |
1.1.2 家畜营养摄入 |
1.1.3 家畜的消化代谢 |
1.2 放牧对草地的影响 |
1.2.1 放牧对牧草再生和生产力的影响 |
1.2.2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1.3 可持续放牧管理研究 |
1.3.1 放牧率 |
1.3.2 放牧/休牧时间 |
1.3.3 放牧管理 |
1.4 研究目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
1.4.1 目的意义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生长季温度和降水 |
2.3 试验设计 |
2.4 羊群管理 |
2.5 取样及样品分析 |
2.5.1 牧草现存量的测定及牧草生长量和生长速率的计算 |
2.5.2 植物群落结构的监测及植物在植被中的干物质比例和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
2.5.3 优势种叶茎比的测定 |
2.5.4 可提供牧草营养品质的测定 |
2.5.5 绵羊体重的测定及体增重的计算 |
2.5.6 绵羊采食量和消化率的测定及计算 |
2.5.7 绵羊采食组分的测定及计算 |
2.5.8 绵羊可食牧草营养品质的测定及营养摄入的计算 |
第三章 绵羊选择性采食与植被数量特征和营养特征的关系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取样及样品分析 |
3.2.4 数据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草地植被的数量特征和营养特征 |
3.3.2 绵羊的采食组分 |
3.3.3 绵羊的采食组分与植被数量特征的关系 |
3.3.4 绵羊的择食指数 |
3.3.5 绵羊的择食指数与植被营养特征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绵羊采食组分的计算 |
3.4.2 草地植被的数量特征和营养特征 |
3.4.3 绵羊的采食组分 |
3.4.4 绵羊的择食指数 |
3.4.5 绵羊的选择性采食与草地植被特征的关系 |
3.5 结论 |
第四章 休牧对草地植被组分、牧草生长量和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取样及样品分析 |
4.2.4 数据分析 |
4.3 试验结果 |
4.3.1 放牧率 |
4.3.2 牧草生长速率 |
4.3.3 牧草现存量 |
4.3.4 优势种的茎叶比 |
4.3.5 优势种在植被中的干物质比例 |
4.3.6 非优势物种及其各组分在植被中的干物质比例 |
4.3.7 牧草生长量 |
4.3.8 物种多样性 |
4.3.9 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组分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牧后剩余量的设置 |
4.4.2 牧草生长速率 |
4.4.3 放牧率 |
4.4.4 牧草现存量 |
4.4.5 草地植被组分 |
4.4.6 草地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 |
4.5 结论 |
第五章 休牧对可提供牧草营养品质、绵羊采食、营养摄入和体增重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取样及样品分析 |
5.2.4 数据分析 |
5.3 试验结果 |
5.3.1 可提供牧草营养品质 |
5.3.2 绵羊的采食 |
5.3.3 绵羊的营养摄入及表观消化率 |
5.3.4 绵羊的体增重 |
5.4 讨论 |
5.4.1 可提供牧草营养品质 |
5.4.2 绵羊的采食 |
5.4.3 绵羊的营养摄入及营养平衡 |
5.4.4 绵羊的体增重 |
5.5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项目来源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和家畜对放牧压力的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
2.1.1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2.1.2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2.2 放牧对草地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2.2.1 放牧对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2.2.2 年份变化对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2.2.3 季节变化对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2.3 放牧对草地生产力和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1 放牧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
2.3.2 放牧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 |
2.4 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分析技术在牧草营养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
第三章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实验设计 |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4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3.2.2 放牧强度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群落特征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 |
3.3.2 群落多样性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 |
第四章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营养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实验设计 |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4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放牧强度对群落营养品质的影响 |
4.2.2 年份变化对群落营养品质的影响 |
4.2.3 季节变化对群落营养品质的影响 |
4.2.4 放牧强度、年份变化、季节变化互作对群落营养品质的影响 |
4.2.5 群落营养品质的线性拟合关系 |
4.2.6 群落干物质消化率(DMD)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函数关系 |
4.3 讨论 |
4.3.1 群落营养品质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 |
4.3.2 群落营养品质对年份变化的响应机制 |
4.3.3 群落营养品质对季节变化的响应机制 |
4.3.4 群落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 |
4.3.5 群落DMD预测 |
第五章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优势种营养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概况 |
5.1.2 实验设计 |
5.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放牧强度对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的影响 |
5.2.2 年份变化对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的影响 |
5.2.3 季节变化对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的影响 |
5.2.4 放牧强度、年份变化、季节互作对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的影响 |
5.2.5 四个优势种牧草营养品质的线性拟合关系 |
5.2.6 四个优势种干物质消化率(DMD)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函数关系 |
5.3 讨论 |
5.3.1 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 |
5.3.2 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对年份变化的响应机制 |
5.3.3 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对季节变化的响应机制 |
5.3.4 四个优势种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 |
5.3.5 四个优势种牧草DMD预测 |
第六章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草地生产力和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概况 |
6.1.2 实验设计 |
6.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6.1.4 数据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放牧强度对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
6.2.2 放牧强度对绵羊日增重LWG_(sheep)和公顷增重LWG_(ha)的影响 |
6.2.4 牧草化学成分组合参数预测日增重和公顷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 |
6.3 讨论 |
6.3.1 草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 |
6.3.2 绵羊日增重和公顷增重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机制 |
第七章 高寒草甸牧草营养品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研究区域概况 |
7.1.2 实验设计 |
7.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牧草样品光谱扫描结果 |
7.2.2 全集、定标集和验证集样品营养品质测定 |
7.2.3 定标集样品的最佳定标方式及模型参数 |
7.2.4 验证集样品定标模型的外部验证结果 |
7.3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及创新点 |
8.1 结论 |
8.1.1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8.1.2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营养品质的影响 |
8.1.3 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四个优势种营养品质的影响 |
8.1.4 放牧强度对草地生产力、绵羊日增重和公顷增重的影响 |
8.1.5 高寒草甸牧草营养品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放牧和水热条件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草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1.1.1 草地生态系统概况 |
1.1.2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
1.2 草原植被对水热条件的时滞响应研究进展 |
1.3 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热条件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 |
1.3.2 植物群落特征与水热条件之间的关系 |
1.3.3 放牧对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 |
1.4 放牧对草地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内容、目标与思路 |
1.5.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5.2 问题的提出 |
1.5.3 研究内容 |
1.5.4 研究目标与思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植被特征 |
2.2 放牧试验设计 |
2.3 指标测定 |
2.3.1 植被指标数据的测定与整理 |
2.3.2 气象指标数据的测定与整理 |
2.4 数学模型与统计分析方法 |
2.4.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2.4.2 灰色多变量模型 |
2.4.3 状态转移模型 |
2.4.4 统计分析方法 |
3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对水热条件的响应特征 |
3.1 植物群落特征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1 地上现存量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2 物种丰富度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3 植物群落盖度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4 植物群落高度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2 植物群落特征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1 地上现存量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2 物种丰富度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3 植物群落盖度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4 植物群落高度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3 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1 地上现存量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2 物种丰富度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3 植物群落盖度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4 植物群落高度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4 讨论 |
3.4.1 不同放牧条件下植物群落特征对降水的时滞累加响应 |
3.4.2 不同放牧条件下植物群落特征对温度的累加响应 |
3.4.3 不同放牧条件下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耦合的时滞累加响应 |
3.5 小结 |
4 放牧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水热关系的影响 |
4.1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
4.1.1 地上现存量与物种丰富度、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
4.1.2 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
4.1.3 群落盖度与地上现存量、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
4.1.4 群落高度与地上现存量、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盖度之间的关系 |
4.2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特征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1 不同放牧处理下地上现存量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2 不同放牧处理下物种丰富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3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盖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4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高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3 基于PCA的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条件的响应模式 |
4.4 基于RDA的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特征的方差解释 |
4.4.1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地上现存量的方差解释 |
4.4.2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方差解释 |
4.4.3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盖度的方差解释 |
4.4.4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高度的方差解释 |
4.5 不同放牧处理和年份类型下植物群落特征的差异比较 |
4.5.1 不同放牧处理和年份类型下植物群落特征的方差分析 |
4.5.2 植物群落特征在不同放牧处理和年份类型下的差异比较 |
4.6 讨论 |
4.6.1 重度放牧对植物群落特征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
4.6.2 重度放牧对植物群落特征与水热条件之间关系的影响 |
4.6.3 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特征的方差解释 |
4.6.4 植物群落特征对放牧处理与年份类型的响应 |
4.7 小结 |
5 放牧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1 C3与C4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1.1 C3与C4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变化 |
5.1.2 C3与C4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1.3 C3与C4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2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2.1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变化 |
5.2.2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2.3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3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3.1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群落的年际状态变化 |
5.3.2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3.3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4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4.1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变化 |
5.4.2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4.3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5 讨论 |
5.5.1 重度放牧对C3与C4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5.2 重度放牧对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5.3 重度放牧对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5.4 重度放牧对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2 荒漠草原区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
1.2.3 发展趋势及关注重点 |
1.2.4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资源条件 |
2.1.3 社会经济 |
2.2 数据预处理 |
2.2.1 景观分类 |
2.2.2 遥感数据处理 |
3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草地生态足迹 |
3.1.2 计量建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非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
3.2.2 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
3.2.3 草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比 |
3.2.4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阶段特征 |
3.3 讨论与小结 |
4 景观格局及生产力动态特征 |
4.1 研究方法 |
4.1.1 区域植被概况 |
4.1.2 数据处理 |
4.1.3 分析方法 |
4.2 植被生产力动态分析 |
4.2.1 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 |
4.2.2 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 |
4.2.3 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4.3 景观结构类型的变化特征 |
4.3.1 景观类型动态幅度 |
4.3.2 景观类型动态方向 |
4.3.3 景观类型动态速率 |
4.4 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 |
4.4.1 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
4.4.2 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
4.5 讨论与小结 |
5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构建驱动因子的指标体系 |
5.1.2 回归分析与空间模型选择 |
5.2 景观变化与驱动指标空间回归过程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模型拟合结果评估 |
5.3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5.4 讨论与小结 |
6 景观生态质量评价 |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 研究方法 |
6.2.1 草地生态质量评价 |
6.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6.2.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草地生态质量的评价结果与类型划分 |
6.3.2 草地生态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
6.3.3 OLS与GWR的模型比较 |
6.3.4 基于GWR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 讨论与小结 |
7 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优化 |
7.1 安全格局构建 |
7.1.1 生态安全的识别与构建 |
7.1.2 模型的选择 |
7.1.3 景观格局优化途径 |
7.2 生态安全格局配置分区 |
7.2.1 不同生态源累积阻力表面 |
7.2.2 不同生态源累积耗费距离表面 |
7.2.3 不同生态源耗费阻力分区 |
7.2.4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配置分区 |
7.3 情景模拟方法 |
7.3.1 景观适宜性指标体系选择 |
7.3.2 景观适宜性图集 |
7.3.3 CA-Markvo模型构建 |
7.3.4 CA-Markvo模型数据处理 |
7.3.5 CA-Markov模拟精度检验 |
7.4 不同情景配置方案模拟结果 |
7.4.1 不同情景的转移概率 |
7.4.2 不同情景的配置方案 |
7.4.3 不同情景配置下景观适宜性分布 |
7.4.4 不同情景模拟结果 |
7.5 讨论与小结 |
8 结论、创新与不足 |
8.1 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 |
8.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放牧对内蒙古草原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草原退化现状 |
2.2. “退牧还草”工程概述 |
2.3. 放牧对草原群落特征影响研究 |
2.4. 草原植被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 |
2.5. 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研究进展 |
2.6. 草原生态系统载畜量与草畜平衡研究进展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内蒙古草原简介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3. 自然环境特点 |
3.3.1. 地貌概况 |
3.3.2. 气候特征 |
3.3.3. 土壤和水资源 |
3.3.4. 植被状况 |
4. 放牧对不同草原类型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4.1. 研究方法 |
4.1.1. 野外调查取样与计算方法 |
4.1.2. 取样方法 |
4.1.3. 气象数据收集 |
4.1.4.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 |
4.2.1. 放牧、草原类型、年份对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4.2.2. 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与生长季降水之间的关系 |
4.2.3. 放牧对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之间关系的影响 |
4.2.4. 影响地上生物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及其相对贡献 |
4.3. 讨论 |
4.3.1. 放牧、草原类型、年份对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4.3.2. 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与生长季降水之间的关系 |
4.3.3. 放牧对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之间关系的影响 |
4.3.4. 影响地上生物量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及其相对贡献 |
4.4. 小结 |
5. 内蒙古草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
5.1. 应用CASA模型估算NPP的方法 |
5.1.1. CASA模型 |
5.1.2. CASA模型估算NPP流程图 |
5.1.3.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
5.2. 草原生态系统的NPP和实测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5.2.1. NPP和实测地上生物量的计算 |
5.2.2. 模型验证与精度评价方法 |
5.3. 相关性分析 |
5.3.1. 简单相关分析 |
5.4. 结果 |
5.4.1. 模型的验证与精度评价 |
5.4.2. 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NPP的时空变化分析 |
5.4.3. 相关性分析 |
5.4.4. 不同因子对草原NPP的影响 |
5.5. 讨论 |
5.5.1. 草原NPP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5.5.2. 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NPP时空变化 |
5.5.3. 不同因子对草原NPP的影响 |
5.6. 小结 |
6. 不同草原类型载畜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
6.1. 研究方法 |
6.1.1. 草原载畜量的计算 |
6.1.2. 草原利用率和超载率的计算 |
6.1.3. 增强回归树分析 |
6.2. 结果 |
6.2.1. 不同草原类型利用率 |
6.2.2. 不同草原类型载畜量时空变化分析 |
6.2.3. 围封和放牧样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因子 |
6.3. 讨论 |
6.3.1. 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利用率 |
6.3.2. 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载畜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
6.3.3. 围封和放牧样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因子 |
6.4. 小结 |
7. 结论、展望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之处 |
7.3. 展望 |
7.4. 不同草原类型合理利用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松嫩草地绵羊放牧及舍饲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放牧家畜的采食 |
1.2.2 放牧对草地的影响 |
1.2.3 草地的放牧管理 |
1.2.4 放牧家畜的营养 |
1.2.5 放牧家畜的补饲 |
1.2.6 松嫩草地放牧系统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地区的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点 |
2.3 土壤特征 |
2.4 植被类型及特征 |
2.5 草地与农业资源利用 |
第3章 放牧强度对草地植被与土壤的影响 |
3.1 试验设计 |
3.2 试验方法 |
3.3 植被与土壤指标测定 |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5 结果分析 |
3.5.1 草地现存量变化 |
3.5.2 草地植物多样性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
3.5.3 草地土壤水分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
3.5.4 草地土壤容重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
3.5.5 草地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
3.5.6 草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
3.5.7 草地有机质对的放牧强度的响应 |
3.6 讨论 |
3.6.1 放牧强度对草地现存量的影响 |
3.6.2 放牧强度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作用 |
3.6.3 放牧强度与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关系 |
3.7 小结 |
第4章 休牧制度对草地植被与土壤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 |
4.2 试验方法 |
4.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分析 |
4.4.1 草地现存量与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
4.4.2 草地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特征 |
4.4.3 草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特征 |
4.4.4 草地土有机质变化 |
4.5 讨论 |
4.5.1 休牧制度对草地现存量与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4.5.2 放牧对草地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5章 绵羊采食行为空间特征与草地利用率变化 |
5.1 试验设计 |
5.2 试验方法 |
5.3 指标测定 |
5.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5 结果分析 |
5.5.1 草地植物群落空间分布与绵羊采食轨迹特征 |
5.5.2 不同放牧强度下绵羊对草地空间的利用特征 |
5.5.3 绵羊对草地空间的利用率 |
5.5.4 绵羊对牧草的利用 |
5.6 讨论 |
5.6.1 绵羊对草地空间的利用特征 |
5.6.2 绵羊对草地的利用程度 |
5.7 小结 |
第6章 绵羊营养平衡及生产性能 |
6.1 试验设计 |
6.2 试验方法 |
6.3 指标测定 |
6.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5 结果分析 |
6.5.1 绵羊能量摄入的变化 |
6.5.2 绵羊粗蛋白摄入的变化 |
6.5.3 草地牧草矿物营养水平与绵羊对矿物营养的需求 |
6.5.4 绵羊体重和日增重变化特征 |
6.5.5 放牧强度对绵羊繁殖性能的影响 |
6.5.6 放牧强度对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6.6 讨论 |
6.6.1 绵羊能量、粗蛋白供需平衡 |
6.6.2 绵羊矿物营养供需平衡 |
6.6.3 放牧强度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6.7 小结 |
第7章 冬季多样化粗饲料组合对绵羊的影响 |
7.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7.2 指标测定 |
7.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7.4 结果分析 |
7.4.1 绵羊采食量变化特征 |
7.4.2 绵羊粗饲料采食组成及营养 |
7.4.3 绵羊日增重变化特征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8章 冬季盐生植物(碱蓬)对绵羊生理特征的影响 |
8.1 试验设计与方法 |
8.2 指标测定 |
8.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8.4 结果分析 |
8.4.1 羊草中添加碱蓬对绵羊血液离子浓度的影响 |
8.4.2 绿豆秸秆中添加碱蓬对绵羊血液离子浓度的影响 |
8.5 讨论 |
8.6 小结 |
第9章 冬季放牧绵羊舍饲技术——饲料配方 |
9.1 试验设计 |
9.2 试验方法 |
9.3 指标测定 |
9.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9.5 结果分析 |
9.5.1 饲料配方对绵羊体重的影响 |
9.5.2 绵羊阶段性日增重变化特征 |
9.5.3 绵羊平均日增重变化特征 |
9.5.4 饲养成本分析 |
9.6 讨论 |
9.7 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建议 |
10.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0.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
致谢 |
四、短花针茅草地几种牧草利用率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河西绿洲栽培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生产力及其评价[D]. 娄珊宁. 兰州大学, 2021(09)
- [2]锡林郭勒典型草地可持续放牧利用研究[D]. 沈佩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间相互关系对放牧的响应[D]. 张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4]不同种群短花针茅种子萌发与出苗适应性研究[D]. 张祖欣. 兰州大学, 2020(01)
- [5]短期休牧对无芒雀麦改良草地植被和家畜生产的影响机制[D]. 张浩.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1)
- [6]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和家畜对放牧压力的响应机制研究[D]. 姚喜喜.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7]放牧和水热条件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D]. 张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8]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D]. 高艺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9]放牧对内蒙古草原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影响[D]. 苏日娜.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松嫩草地绵羊放牧及舍饲方式[D]. 杨智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