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制组合式剪力墙门洞模板(论文文献综述)
卜英乔[1](2021)在《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力学性能分析》文中指出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装配式结构在我国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外挂墙板是装配式结构中的重要围护结构之一,既具有保温的功能,又承受水平荷载等综合作用。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因具有耐久性好、低“热桥”等优点,逐渐成为装配式框架结构中墙体的主流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在受到静力荷载和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和抗震性能,以及不同组合形式墙板对钢框架结构的性能影响。首先通过数值建模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的建模方法正确性,其次建立了开窗洞口外挂墙板和开门洞口外挂墙板两种模型,分析其在静力荷载和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呈现的破坏形式和抗震性能。最后建立不同墙板组合形式的单层单跨钢框架结构,研究其在X和Y两个方向单调加载作用下的受力形态,分析装配不同墙板类型组合形式下框架结构的整体抗侧性能,以及不同参数对墙体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阅读国内外外挂墙板的研究现状,了解到预制混凝土外挂夹心保温板的种类、刚性连接节点和柔性连接节点的构造、外挂墙板和连接件的设计方法,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2)根据试验中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的受力条件,建立相应的模型,验证数值模拟建模过程,结果证明建立的墙板模型其破坏形态和受力方式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对开窗洞口和开门洞口外挂墙板施加静力通用荷载和水平往复荷载,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墙板具体的破坏形式、耗能能力、刚度退化、骨架曲线、不同轴压比对墙板的影响等力学性能。(4)建立单层单跨钢框架结构模型,将不开洞墙板、开窗洞墙板、开门洞墙板按不同组合方式装配,对整体结构按照l/250和l/50位移向X和Y两个方向施加单调荷载,分析墙板对钢框架结构的抗侧性能影响,并与空框架的受力形态进行对比,最后对墙板中连接件间距、内叶墙板厚度、轴压比等参数进行改变,分析不同参数下墙板对整体结构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墙板的面积损失率越大,其抗侧能力和抗震能力越差,在整体结构中的刚度贡献就越小,若使开洞口墙板的抗震性能等效于不开洞墙板的抗震性能,则需对开洞口墙板厚度进行加厚处理;墙板开设洞口的大小、内叶墙板的厚度尺寸、连接件间距、轴压比的不同等参数的改变,对框架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最后对该论文的结果进行总结,以期为实际工程中装配式结构的外挂墙板在形式上对洞口大小、墙板厚度、连接件布置方式的设计,以及对装配不同组合形式的墙板的构造方式提供参考。
杨锐[2](2021)在《高层剪力墙结构开洞改造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与提高,不在满足于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人们对于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也早已不再局限于最基本的遮风挡雨,对建筑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更为丰富多样的要求。许多既有建筑在使用功能上稍显落后,为了使其更好的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往往需要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和提升。针对剪力墙结构,由于其结构的局限性,剪力墙结构使用空间不够灵活,因此越来越多的剪力墙需要进行开设洞口的改造。对于剪力墙结构进行洞口的开设,一方面使得剪力墙墙体的抗剪切性能降低,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结构的完整性,降低了原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对剪力墙开洞后的受力性能以及抗震性能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对类似加固改造类项目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北省某17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改造项目为例,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该工程建筑的剪力墙进行开洞研究,选取三种不同开洞模型,从开洞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几个方面分析剪力墙结构上后开洞口对结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ANSYS软件对开设不同洞口的剪力墙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地震模拟。主要分析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开洞前的原始剪力墙结构、开设不同楼层不同洞口形状洞口的剪力墙进行有限元建模,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2)本文对各种开洞形式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模态分析,对各种开洞形式下的模型的前6阶频率、前三阶振型以及在各方向的主振型情况进行分析研究;(3)分析每种模型在天津波作用下各楼层平均层间位移角以及平均位移,层间平均剪切力;(4)以实际工程为例,采取合理可靠的加固措施,分析加固后结构的受力及抗震性能,与原结构进行对比,验证加固方案的有效性。
张新月[3](2021)在《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住房建设已经从增量阶段转变为存量阶段。然而,我国目前的既有住宅改造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既有住宅资料数据不完善、改造方法不系统、改造持续性差等问题,制约了我国既有住宅品质的提高和日后的可持续再生改造。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选取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对我国既有住宅再生实践和国内外既有住宅更新理论的研究,指出维护性再生设计理论能够应对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的持续更新微改造。接着对选取的典型住区的住栋的外界面进行实态调研和基础信息采集研究,确定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层级-部位-要素”的外界面空间划分方式,构建出外界面的层级模型。按照“建筑层、设施层、环境层”的层级划分方式类型化诊断外界面空间构成要素的功能性问题、场所性病症问题。其次,根据维护性再生原则,分析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既有住宅外界面空间提升方法和政策机制,搭建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手法库。再次,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出发,建立“分级响应”的既有住宅外界面再生策略,即基础复合类、优化完善类和特殊需求类,通过索引前文再生手法库手法的方式,根据需求的权重关联适宜的手法搭配,进而提出具体的再生修复方案。最后,结合提出的既有住宅外界面空间策略,按照科学的流程索引改造手法对调研的住栋实例进行试设计,以期对未来西安市的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空间维护性改造实践提供更加多维的方法借鉴和思路延展。
施豪杰[4](2021)在《H140/UHPC风电预应力装配式塔筒承载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应用的重视,风电行业正在我国新能源市场上蓬勃发展。作为风力发电机的支撑结构-塔筒也在不断向更高高度方向发展,而目前对于塔筒结构的验算方法理论验算方法相对薄弱,不利于结构的初步设计和方案分析;此外,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塔筒在建造功效等方面还有很多值得完善的方面,行业发展对此也提出了需求,采用新型材料发展新型塔筒结构,实现塔筒建造功效和综合效益的提升,成为风电能源工程结构应用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研究提出了扶壁墙组合截面新型塔筒结构体系,基于现行规范,研究提出了超高高度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圆截面塔筒和扶壁墙组合截面塔筒水平拼接缝和竖向拼接缝剪扭的验算方法,研究提出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塔筒压弯承载力计算表达式。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控制参数对H140(塔筒总高度为140m)型预应力UHPC无筋塔筒主应力结果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圆截面塔筒中间节段和扶壁墙组合截面混合塔筒节段有限元弹塑性分析,给出各自的受纯剪、纯弯、纯扭以及受压弯剪扭复杂受力状态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及破坏时的应力云图,分析了塔筒破坏模式。2.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给出了预应力混凝土塔筒和扶壁墙组合截面混合塔筒在承载力极限工况条件下的水平拼接缝和竖向拼接缝剪扭抗力验算方法。对比分析了H140/C8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塔筒和H140/UHPC预应力无筋塔筒的水平拼接缝的抗剪构造措施及其承载力结果,为工程应用提出了建议措施。3.结合现有规范,根据理论推导,给出了预应力UHPC无筋圆环塔筒和UHPC带肋圆截面塔筒受弯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圆截面塔筒的整体有限元分析,给出了配筋、不同UHPC等级、不同壁厚对塔筒各标高处的主应力影响规律,给出UHPC圆截面塔筒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建议。
唐晓芊[5](2021)在《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配式建筑普遍采用标准化的设计以及标准化的施工方法,建筑具备绿色、环保、高效等特点,契合标准化中小学的建设要求,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装配式建筑成为了各地学校的主流建设方式。由于装配式中小学建筑在我国广泛应用的时间不长,各项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装配式中小学的建筑设计还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目前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都为量身定制,建筑难以实现普适性。另一方面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步骤串联式独立开展,各类信息融合度不高,导致部分设计的构件难以符合生产、安装要求,因此,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高适应性及不缺个性化的设计方法分析,以及与工业建筑相适应的设计流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的设计与设计流程特点进行调研及分析,并提出了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及集成化设计流程的方法,主要内容为以下四点:(1)根据湖南中小学校建设以及构件厂生产现状调研,研究了装配式中小学建筑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小学建筑在设计适应性和设计步骤协同性不足、设计信息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并探讨了装配式中小学的发展趋势。(2)从平面、空间、立面三个维度对模块单元组合的设计方法及当前的设计流程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空间具有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特点。在模块化的空间上,有长边拼合、短边拼合、长短边拼合、前后错位、间隔平行五种组合形式;在建筑空间在平面组合方式上,有行列式、院落式两种组合方法,在叠合组合方式上,有对位叠合、错位叠合、十字交错叠合三种组合模式。影响建筑立面设计造型的构件主要为外墙、门窗、外廊、阳台以及空调板,其建筑设计流程主要采用串联式的设计模式。(3)基于装配式中小学建筑模块单元、平面及立面设计特点,提出了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的标准化设计原则,以及提升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装配率的方法;构建了一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与不同场地环境、不同建筑体量以及不同立面风格相适应的设计方案,探索了其与工业化建筑设计流程相适应的集成化设计思路。(4)以湖南省装配式钢结构中小学建筑方案设计实践项目为依托,对其建筑适应性设计以及集成化设计流程策略进行了重点研究。实践成果验证了研究策略的可行性,为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一定参考。
贾文芳[6](2020)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与技术要点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始了建筑工业化道路,实施建筑技术改革并着手发展装配式建筑。随着工业化水平的逐渐提高,装配式建筑在几十年间发展迅速,并于80年代末达到第一次高峰,基本形成通用体系并陆续制订相关规程规范。但其发展态势在90年代急转直下,一度陷入停滞。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的新任务,加之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情况和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诉求,装配式技术迎来再一次的发展契机。近三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在相关扶持政策的激励引导下快速发展,据住建部标定司统计,我国2017年度装配式建筑工程量为1.8亿平方米,2018年度达到2.9亿平方米,2019年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达4.2亿平方米,但相关发展也遇到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对国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国内外技术对比分析和总结研究则显得尤为必要。本课题选择装配式技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分析,国外部分分别选择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日本、英国与美国,国内部分选择在装配式建筑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地区。鉴于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技术是我国近年来的主要应用对象,本文则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为研究重点,对其它体系仅作简要叙述。装配式技术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及至今日诸多国家已经形成成熟技术体系。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虽然在步入21世纪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目前已实现的水平相较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借鉴国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经验仍然是重要路径之一。虽然西方国家的装配式技术出现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但各国真正将装配式技术应用于建筑领域并大力发展的起点则均为上世纪中叶,因而在研究过程中,课题面向自20世纪40-5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主要对各国在各阶段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进行系统性研究分析和对比,以期实现以下目标:其一,明晰国外装配式建筑体系在发展变革中曾经面临的问题及采用的解决方案及技术要点;其二,探究我国上世纪装配式建筑体系与现行体系间的传承关系,总结并分析研究现行体系中存在的遗留问题及其它技术隐患;其三,借鉴以往经验,提出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及技术体系的发展改进策略。现有对于装配式建筑进行的发展研究成果中,多以时间轴为线索进行宏观角度的纵向研究,或单纯地将研究重心放在当下阶段点的研究;即使在为数不多的横向研究课题中,也主要集中于对各国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材料体系的对比,鲜少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系统性分析。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对我国装配式建筑中技术方面的推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张翕[7](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现代轻型木结构住宅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木材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的材料在建筑上应用十分广泛。轻型木结构住宅作为其中发展较为成熟的建筑类型,已经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得到了大量实践,并形成了高度成熟的建筑体系。然而,我国的轻型木结构住宅发展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同时,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建筑工业化4.0的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轻木结构住宅也需要向信息化、智能化的设计建造模式转型。因此,综合上述背景,本文针对轻木结构住宅建设中因设计准备不足而导致原材料大量浪费,从而造成高额建筑成本使该类型住宅难以在我国推广的问题,通过采用BIM技术在设计阶段对材料布置的智能规划,达到了最大化利用材料,节约成本的目的。优化步骤分为:首先,基于我国轻木结构住宅发展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总结出了当前我国轻木结构住宅应大力发展预制化生产与装配式建造,以期达到节约建筑资源、减少住宅成本、提升建设效率的目的。其次,以此为优化目标,从两个方面对轻木结构住宅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一是参考国际成熟的建构体系,对我国轻木结构住宅的基础、墙体、楼盖、屋盖等四个类别的传统建构方式做出相应的节点优化,并通过有限元软件进行抗震性能模拟,验证优化方式的合理性。二是基于上述的住宅建构体系,以BIM作为技术支撑,通过编制Revit-Dyanmo程序完成参数化模数体系和与之匹配的参数化预制部品设计,对部品进行分类编码,组成基于BIM的轻木结构住宅部品信息数据库。并调用数据库中的预制部品,在Revit中按既定设计规则联动,完成住宅整体模型的架构。最后,以笔者亲身参与的轻木结构住宅项目为优化对象,将上述方法进行计算机模拟应用,通过对原始与优化模型的效益对比,得出来优化方法在建设成本、资源、时间上都优于原始方案,进一步验证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提出的轻木结构住宅建构设计优化方式,引入了Revit-Dyanmo参数化设计工具,充分发挥了BIM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为我国轻型木结构住宅的预制化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同时对BIM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有着借鉴意义。
汤乃凡[8](2020)在《湖南乡村住宅更新中装配式木构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村民们在向往城镇生活、追求宽敞明亮、舒适便捷居住环境的同时,将城镇建筑等同于城市生活,盲目模仿城镇建筑样式,大量使用砖、混凝土和钢筋等建筑材料,不仅没能充分满足自身对美好生活的诉求,还破坏了传统建筑风貌,不利于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以装配式木构技术在湖南乡村住宅更新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以具有典型性的土家族纯木结构乡村住宅和代表性的汉族砖木结构乡村住宅为研究样本,将装配式木构技术运用到新建乡村住宅中,营造出具有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样式的乡村住宅,以期恢复部分已经失去了的湖南乡村传统建筑风貌。本文描述了湖南乡村住宅更新的现状,梳理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使用装配式木构技术来解决问题;通过实例分析,对装配式木构技术做出传统建筑样式提出优化思路。梳理了湖南乡村住宅的分类和分布,重点分析了两个研究样本的建筑特点与样式做法,为后续设计提供建筑原型。在实地调研基础上,结合所学建筑理论知识,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对乡村住宅房屋构件进行了系统而具体的装配化设计。通过软件模拟,匹配合适的连接节点,进行了应用装配式木构技术的土家族纯木结构住宅和汉族砖木结构住宅的营造做法研究。针对推广中的注意要点,探讨了推广应用的策略。在归纳与展望基础上,总结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笔者希望通过研究,使用装配式木构技术做出传统建筑样式的新建住宅,一方面延续湖南乡村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建筑样式,恢复部分已经失去的湖南乡村传统建筑风貌,让中国乡村建筑保留其文化多元性,避免“千村一面”。另一方面使用生态环保的现代建筑技术,高效节约地建造出村民向往的现代功能新住宅,满足村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也希望本研究对于建筑设计同行未来在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于乡村住宅更新时有所借鉴,共同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乡村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增益。
何景钦[9](2019)在《铝合金模板施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也在得到了显着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和建筑物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国家正大力推行绿色环保建筑、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且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此,在亟需满足社会新需求的大环境下,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寻找新的突破点。如何能提升建筑产品质量,如何加快施工周期,如何有效降低成本,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是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重大的挑战。为解决以上难题,行业内不断研发出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实现绿色施工。其中近年发展得较快的一种新技术就是铝合金模板,作为一种新型模板技术,已在国内外很多项目中得到应用。但由于铝合金建筑模板在我国推广实施时间短,相关的国家及行业的标准较少;导致人们未能全方位地深入了解铝合金模板的综合价值,对铝合金模板施工过程认识不全面,尤其在施工过程管理中缺少精细化管理标准。为此,本文着重对铝合金模板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进行研究,首先对现行常用模板工程的发展进程与趋势进行了阐述,结合国内外铝合金模板的发展现状,通过详细分析和对比现行常用模板及铝合金模板的特征,得出铝合金模板具有材质较轻、施工方便、安拆周期较短、绿色环保等优势;其次通过研究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及实施要点,得出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各项损耗、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质量效果,由此确定了铝合金模板施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和实施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铝合金模板施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体系,包括了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等方面,依据所提出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对铝合金模板施工全过程(设计与深化阶段、生产阶段、施工阶段及评估阶段)的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法及细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最后结合典型工程案例验证了所提出的铝合金模板施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方法及体系,具有提升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绿色环保的综合价值。
周强,朱敏涛,李玲玉,马金华,张德刚[10](2019)在《预制混凝土构件模具的标准化通用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的模具重复利用率较低、模具配套成本较高等现状,分别从预制构件标准化研究、构件模具标准化库与模具零部件标准化研究、模具组合式通用化配置等方面,对PC构件生产中模具设计与制作进行分析与研究,为降低装配式建筑总体生产成本和提高预制构件生产效率贡献力量。
二、预制组合式剪力墙门洞模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制组合式剪力墙门洞模板(论文提纲范文)
(1)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力学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外挂墙板主要类型 |
1.2.1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板 |
1.2.2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 |
1.2.3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板 |
1.2.4 轻钢龙骨复合墙板 |
1.3 外挂墙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连接构造及设计方法 |
2.1 与主体结构连接方式 |
2.1.1 刚性连接 |
2.1.2 柔性连接 |
2.2 外挂墙板节点构造 |
2.2.1 刚性连接节点 |
2.2.2 柔性连接节点 |
2.2.3 半刚性连接节点 |
2.3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设计方法 |
2.3.1 墙板设计方法 |
2.3.2 连接件设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有限元模型建立及验证 |
3.1 有限元分析理论 |
3.1.1 有限元单元法简介 |
3.2 材料本构关系 |
3.2.1 混凝土本构关系 |
3.2.2 保温层本构关系 |
3.2.3 钢筋本构关系 |
3.3 试验模型信息 |
3.3.1 对比试验试件信息 |
3.4 有限元建模过程 |
3.4.1 创建部件、属性定义和装配 |
3.4.2 网格划分 |
3.4.3 荷载及边界设置 |
3.5 模型计算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开洞口墙板抗震性能指标分析 |
4.1 开窗洞口和开门洞口外挂墙板有限元试件信息 |
4.1.1 开窗洞和开门洞墙板试件信息 |
4.1.2 加载方案 |
4.2 开窗洞墙板有限元模型抗震性能指标分析 |
4.2.1 试件破坏模式 |
4.2.2 骨架曲线 |
4.2.3 耗能能力分析 |
4.2.4 刚度退化分析 |
4.2.5 不同轴压比下对开窗洞墙板影响 |
4.3 开门洞墙板有限元模型抗震性能指标分析 |
4.3.1 试件破坏模式 |
4.3.2 骨架曲线 |
4.3.3 耗能能力分析 |
4.3.4 刚度退化分析 |
4.3.5 不同轴压比下对开门洞墙板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形式墙板对装配式钢框架结构的性能影响分析 |
5.1 单层单跨框架模型建立 |
5.2 不同墙板布置形式下的抗侧力承载力研究 |
5.2.1 X方向加载 |
5.2.2 Y方向加载 |
5.3 参数分析 |
5.3.1 连接件间距影响 |
5.3.2 内叶墙板厚度影响 |
5.3.3 不同轴压比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2)高层剪力墙结构开洞改造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剪力墙结构抗震构造及加固措施 |
1.2.1 剪力墙结构抗震加固必要性分析 |
1.2.2 既有剪力墙结构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剪力墙结构开洞及加固研究现状 |
2.1 剪力墙结构抗震及有限元模拟研究 |
2.1.1 研究现状 |
2.1.2 存在的问题 |
2.2 高层剪力墙结构开洞相关研究 |
2.2.1 研究现状 |
2.2.2 存在的问题 |
2.3 剪力墙结构加固研究 |
2.3.1 研究现状 |
2.3.2 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框剪结构开洞的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理论 |
3.1 框架剪力墙结构理论 |
3.1.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本假定 |
3.1.2 剪力墙布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
3.1.3 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原理 |
3.2 有限元分析理论 |
3.3 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拟及常用软件 |
3.3.1 有限元模拟常用软件 |
3.3.2 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型 |
3.4 剪力墙结构本构关系模型及算法 |
3.4.1 剪力墙结构 |
3.4.2 本构关系模型 |
3.4.3 迭代算法 |
3.4.4 收敛准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剪力墙结构开洞对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2 ANSYS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1 模型及参数定义 |
4.2.2 材料属性定义 |
4.2.3 单元定义 |
4.2.4 网格划分 |
4.3 开洞前后结构整体模型计算 |
4.3.1 开洞前结构整体模型计算 |
4.3.2 开洞后结构整体模型计算 |
4.4 模型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分析 |
4.4.1 不同开洞模型承载力分析 |
4.4.2 不同开洞抗震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剪力墙结构加固措施分析 |
5.1 常用加固方法对比 |
5.1.1 传统抗震加固方法 |
5.1.2 新型抗震加固方法 |
5.2 本工程采用的加固措施 |
5.2.1 工程概况 |
5.2.2 加固处理方案 |
5.3 加固后结构整体模型计算 |
5.3.1 加固后承载力分析 |
5.3.2 加固后抗震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存量时代的来临 |
1.1.2 政策背景——再生改造的相关政策 |
1.1.3 发展背景——住宅再生的实践局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单位型住区 |
1.4.2 既有住宅 |
1.4.3 住区建筑 |
1.4.4 外界面 |
1.4.5 维护性再生 |
1.4.6 建筑病理学 |
1.5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框架 |
2 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外界面空间层级模型构建 |
2.1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建设及改造实践概况 |
2.1.1 西安市既有住区发展概况 |
2.1.2 西安市既有住区分布概况 |
2.1.3 西安市既有住宅建筑改造实践概述 |
2.2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空间品质实态调研框架 |
2.2.1 调研住区与住栋的选择 |
2.2.2 选择住栋的调研流程 |
2.2.3 外界面空间要素病症评估方法 |
2.3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外界面空间层级模型的构建 |
2.3.1 兼顾功能性与文化性的外界面模型体系 |
2.3.2 外界面的“要素-部位-层级”层级模型 |
2.3.3 建筑层要素指标 |
2.3.4 设施层要素指标 |
2.3.5 环境层要素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外界面要素实态调研 |
3.1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外界面建筑层要素实态 |
3.1.1 外界面建筑层要素类型化统计 |
3.1.2 外界面建筑层问卷调查及病症总结 |
3.2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外界面设施层要素实态 |
3.2.1 外界面设施层要素类型化统计 |
3.2.2 外界面设施层问卷调查及病症总结 |
3.3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建筑外界面环境层要素实态 |
3.3.1 外界面环境层要素类型化统计 |
3.3.2 外界面环境层问卷调查及病症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4 既有住宅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
4.1 国内外案例建筑层维护性再生手法 |
4.1.1 改善功能性的维护性再生手法 |
4.1.2 提升文化内涵的维护性再生手法 |
4.2 国内外案例设施层维护性再生手法 |
4.2.1 改善功能性的维护性再生手法 |
4.2.2 提升文化内涵的维护性再生手法 |
4.3 国内外案例环境层维护性再生手法 |
4.3.1 改善功能性的维护性再生手法 |
4.3.2 提升文化内涵的维护性再生手法 |
4.4 国内外案例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政策机制 |
4.4.1 健全相关法规和评定标准 |
4.4.2 完善管理机制和全生命周期检验管理体系 |
4.4.3 采取施工流程化和菜单式的改造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策略及再生试设计 |
5.1 外界面维护性再生指导原则 |
5.1.1 搭建层级模型理论体系 |
5.1.2 建立流程化的实践原则 |
5.1.3 因地制宜的菜单式改造选项 |
5.2 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策略分类 |
5.2.1 “分级响应”的外界面再生策略分类 |
5.2.2 基础复合类 |
5.2.3 优化完善类 |
5.2.4 特殊需求类 |
5.3 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试设计 |
5.3.1 基础复合类——以建大院3 号住栋为例 |
5.3.2 优化完善类——以中铁一局14 号住栋为例 |
5.3.3 特殊需求类再生策略——以交大财经南院13 号住栋为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与研究创新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创新 |
6.2 论文局限与不足 |
6.3 愿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A 中、日外界面空间功能品质诊断对比表 |
附录B 建筑层要素指标表 |
附录C 设施层要素指标表 |
附录D 环境层要素指标表 |
附录E 外界面空间实态调研案例 |
附录F 未来无人机参与下的外界面空间设计竞赛 |
附录G 第一轮调查问卷反馈情况 |
致谢 |
(4)H140/UHPC风电预应力装配式塔筒承载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塔筒受弯受剪研究现状 |
1.2.2 混凝土塔筒静力分析研究现状 |
1.2.3 混凝土塔筒极限破坏研究现状 |
1.2.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水平缝受剪研究现状 |
1.2.5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竖缝研究现状 |
1.2.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接缝受剪机理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H140/C80预应力塔筒节段承载性能 |
2.1 塔筒混凝土节段受力分析 |
2.1.1 预应力钢-混凝土塔筒整体受力分析 |
2.1.2 弯、剪、扭作用下的混凝土塔筒节段极限状态分析 |
2.1.3 预应力混凝土塔筒的极限状态案例分析 |
2.2 节段有限元建模 |
2.2.1 材料模型选取 |
2.2.2 单元选取和网格划分 |
2.2.3 相互作用及荷载边界条件 |
2.3 预应力塔筒节段极限状态有限元结果分析 |
2.3.1 塔筒纯剪作用下节段极限状态分析 |
2.3.2 塔筒中间节段纯扭作用下节段极限状态分析 |
2.3.3 塔筒纯弯作用下节段极限状态分析 |
2.3.4 塔筒节段复杂受力状态下极限状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剪扭作用下塔筒拼接缝承载性能验算方法 |
3.1 塔筒水平拼接缝截面剪应力验算方法及分析 |
3.1.1 圆环塔筒截面剪应力计算方法 |
3.1.2 普通混凝土组合截面水平截面剪应力计算理论分析 |
3.1.3 普通混凝土组合截面水平截面剪应力模拟分析 |
3.1.4 普通混凝土组合截面水平截面剪应力计算方法 |
3.2 水平拼接缝受剪验算方法 |
3.2.1 圆截面塔筒闭合状态验算方法 |
3.2.2 圆截面塔筒张开状态水平接缝受剪验算方法 |
3.2.3 组合截面塔筒水平接缝受剪验算方法 |
3.3 竖向拼接缝受剪验算 |
3.3.1 圆截面塔筒竖缝受剪验算 |
3.3.2 组合截面区域内管片竖缝受剪承载力验算方法 |
3.3.3 扶壁墙与塔筒竖向连接受剪验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H140/UHPC型预应力塔筒承载力验算与分析 |
4.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实用验算方法 |
4.1.1 UHPC塔筒受弯承载力实用验算方法 |
4.1.2 扶壁墙-H140/UHPC组合截面塔筒受弯承载力实用验算方法 |
4.2 极限荷载工况下静力有限元建模 |
4.2.1 模型信息 |
4.2.2 材料本构模型 |
4.2.3 单元选取和网格划分 |
4.2.4 相互作用及荷载边界条件 |
4.3 塔筒有限元结果分析 |
4.3.1 配筋对塔筒主应力影响结果分析 |
4.3.2 UHPC材料对塔筒主应力影响结果分析 |
4.3.3 不同等级UHPC材料对塔筒主应力影响结果分析 |
4.3.4 不同壁厚对UHPC塔筒主应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H140/UHPC型塔筒正常使用工况验算与分析 |
5.1 配筋对塔筒主应力影响结果分析 |
5.1.1 钢筋混凝土塔筒和素混凝土塔筒底部节段主应力 |
5.1.2 钢筋混凝土塔筒和素混凝土塔筒中间节段主应力 |
5.1.3 钢筋混凝土塔筒和素混凝土塔筒顶段应力 |
5.2 UHPC材料对塔筒主应力影响结果分析 |
5.2.1 不同混凝土材料的塔筒底部节段主应力 |
5.2.2 不同混凝土材料的塔筒中间节段主应力 |
5.2.3 不同混凝土材料的塔筒顶段主应力 |
5.3 不同等级UHPC材料对塔筒主应力影响结果分析 |
5.3.1 不同UHPC等级的塔筒底段主应力 |
5.3.2 不同UHPC等级的塔筒中间节段主应力 |
5.3.3 不同UHPC等级的塔筒顶段主应力 |
5.4 不同壁厚对UHPC塔筒主应力的影响 |
5.4.1 不同壁厚的塔筒底段主应力 |
5.4.2 不同壁厚的塔筒中间节段主应力 |
5.4.3 不同壁厚的塔筒顶段主应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装配式发展历程 |
1.2.2 国内装配式发展历程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 |
1.3.1 国外文献研究 |
1.3.2 国内文献研究 |
1.3.3 文献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湖南中小学建筑及预制构件厂现状调研 |
2.1 调研概况 |
2.1.1 调研时间 |
2.1.2 对象选取 |
2.1.3 调研内容与方法 |
2.2 调研建筑实例分析 |
2.2.1 现浇中小学调研实例分析 |
2.2.2 装配式中小学调研实例分析 |
2.2.3 预制构件厂调研分析 |
2.3 调研总结 |
2.3.1 调研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点与缺点 |
2.3.2 剖析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特征 |
3.1 装配式中小学建筑的总体特征 |
3.1.1 标准化设计 |
3.1.2 工业化建造 |
3.2 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特征 |
3.2.1 模块单元设计 |
3.2.2 模块单元平面组合设计 |
3.2.3 模块单元空间组合设计 |
3.2.4 模块单元立面设计 |
3.3 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流程特征 |
3.3.1 主要设计步骤串联开展 |
3.3.2 各专业工作独立完成 |
3.4 本章小结 |
4 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 |
4.1 整体策略 |
4.1.1 建筑工业化意义的认同 |
4.1.2 产业化的思维 |
4.2 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 |
4.2.1 适应性装配率提升策略 |
4.2.2 适应性竖向设计策略 |
4.2.3 适应性空间设计策略 |
4.2.4 适应性立面设计策略 |
4.3 设计流程策略 |
4.3.1 集成设计原则 |
4.3.2 集成设计流程 |
4.4 集成化信息管理策略 |
4.4.1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策略 |
4.4.2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设计目标与原则 |
5.1.2 设计理念 |
5.1.3 场地规划设计 |
5.2 建筑设计与策略应用 |
5.2.1 模块单元设计 |
5.2.2 模块单元组织设计 |
5.2.3 高装配率设计 |
5.2.4 建筑空间设计 |
5.2.5 建筑立面设计 |
5.2.6 建筑构造设计 |
5.3 项目信息管理与策略应用 |
5.3.1 信息管理方式 |
5.3.2 全专业工作前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与技术要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
1.1.2 建筑产业化的选择 |
1.1.3 建筑行业的质量追求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实现建造技艺优化提升 |
1.4.2 促进建造方式产业化变革 |
1.4.3 推进建筑行业节能降耗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
2.1 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
2.1.1 我国装配式建筑源起与发展背景 |
2.1.2 政策扶持与技术引导 |
2.1.3 我国装配式建筑体系综述 |
2.2 日本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
2.2.1 日本装配式建筑源起与发展背景 |
2.2.2 政策扶持与技术引导 |
2.2.3 日本装配式建筑体系综述 |
2.3 英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
2.3.1 英国预制房屋的源起与发展背景 |
2.3.2 政策扶持与技术引导 |
2.3.3 英国装配式建筑体系综述 |
2.4 美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
2.4.1 美国装配式建筑的源起与发展背景 |
2.4.2 政策扶持与技术引导 |
2.4.3 美国装配式建筑体系综述 |
2.5 德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以日英美为样本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与技术要点研究 |
3.1 日本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与技术要点研究 |
3.1.1 日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及预制组装工法 |
3.1.2 PC工法的开端 |
3.1.3 PC工法的演化 |
3.1.4 半PC工法的应用 |
3.1.5 PCPCa工法的应用 |
3.2 英国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与技术要点研究 |
3.2.1 EFM住房计划时期多种装配式专用体系 |
3.2.1.1 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 |
3.2.1.2 金属体系房屋的应用 |
3.2.2 英国大板建筑技术体系 |
3.2.2.1 无框架大板建筑结构的应用 |
3.2.2.2 框架大板建筑结构的应用 |
3.2.3 Ronan Point公寓连续倒塌事件的影响 |
3.3 美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与技术要点研究 |
3.3.1 二战后多种装配式建筑体系 |
3.3.1.1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应用 |
3.3.1.2 装配式“框架+板”结构体系的应用 |
3.3.1.3 战后模块化结构体系与金属房屋 |
3.3.2 美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
3.3.2.1 结构选型类别 |
3.3.2.2 干连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 |
3.3.2.3 湿连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及技术要点研究 |
4.1 大板建筑体系的应用 |
4.1.1 上世纪大板建筑的发展与停滞 |
4.1.2 以北京地区为代表的大板建筑体系 |
4.1.2.1 大板建筑体系的多种结构形式 |
4.1.2.2 大板建筑预制部品构造 |
4.1.2.3 预制部品连接技术与工法 |
4.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应用 |
4.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分类 |
4.2.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部品构造 |
4.2.3 预制部品连接技术与工法 |
4.3 钢筋连接方式 |
4.3.1 传统连接方式 |
4.3.2 连接方式的演变 |
4.3.3 灌浆套筒连接技术 |
4.3.4 浆锚搭接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对比及国内优化策略 |
5.1 国内外预制装配式板式承重建筑体系对比 |
5.1.1 我国大板体系建筑存在的问题 |
5.1.2 大板建筑体系与国外预制装配式板式承重体系对比 |
5.2 国内外非板式承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对比分析 |
5.2.1 装配式湿连接混凝土结构体系对比 |
5.2.2 美国的装配式干连接混凝土结构体系与我国现行体系对比 |
5.3 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综合评价及优化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专项设计及研究 |
6.1 江苏省扬州市某预制装配式(板式承重)体系别墅设计 |
6.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BIM技术的现代轻型木结构住宅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木材作为环保建筑材料重获关注 |
1.1.2 木结构住宅得到大量推广 |
1.1.3 我国轻型木结构住宅体系发展较晚 |
1.1.4 BIM技术为研究提供新思路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综述总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现代轻型木结构住宅与BIM的基础研究 |
2.1 现代轻型木结构住宅的基本知识 |
2.1.1 现代轻型木结构住宅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特征 |
2.1.2 平台框架式住宅的优势 |
2.1.3 平台框架式住宅建造现状 |
2.2 BIM的基本知识 |
2.2.1 BIM的基本概念 |
2.2.2 BIM的特点及优势 |
2.2.3 BIM模型深度等级 |
2.2.4 BIM技术相关工具 |
2.3 BIM在现代轻型木结构住宅中的应用 |
2.3.1 装配式轻木住宅的设计建造需求 |
2.3.2 BIM对木结构住宅设计的应用价值 |
2.3.3 BIM技术的具体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轻型木结构住宅建构策略研究 |
3.1 建构原则 |
3.2 研究思路 |
3.3 建构策略研究 |
3.3.1 结构用木材和连接件 |
3.3.2 基础设计 |
3.3.3 墙体设计 |
3.3.4 楼盖设计 |
3.3.5 屋盖设计 |
3.3.6 结构合理性验证 |
3.3.7 策略总结 |
3.4 局限性分析 |
3.4.1 实验局限性 |
3.4.2 协调局限性 |
3.4.3 实施局限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BIM的轻型木结构住宅设计方式优化研究 |
4.1 优化目标与思路 |
4.1.1 优化目标及要求 |
4.1.2 优化思路 |
4.2 BIM部品库组建研究 |
4.2.1 轻型木结构住宅BIM部品库的组建要求 |
4.2.2 预制化部品类型的确定 |
4.2.3 模数体系确立 |
4.2.4 预制化部品模型构建 |
4.2.5 建筑部品库的建立 |
4.3 住宅模型参数化建构研究 |
4.3.1 轴网设计 |
4.3.2 功能空间尺寸优化设计 |
4.3.3 功能空间组合设计 |
4.3.4 步骤与成果总结 |
4.4 适应性和局限性分析 |
4.4.1 适应性分析 |
4.4.2 局限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优化策略的应用研究——以天津枫丹园轻木结构住宅区为例 |
5.1 原设计方案 |
5.1.1 项目概述 |
5.1.2 建筑设计 |
5.1.3 结构设计 |
5.2 优化设计方案 |
5.2.1 空间尺寸确定 |
5.2.2 功能空间及部品选择 |
5.2.3 部品布置 |
5.3 方案效益分析 |
5.3.1 生产成本 |
5.3.2 施工成本 |
5.3.3 材料利用率 |
5.3.4 评价分析 |
5.4 优化可行性与局限性分析 |
5.4.1 可行性分析 |
5.4.2 局限性分析与改进方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轻型木结构产品生产配置表 |
附录B 支撑居住单元的楼盖搁栅跨度表 |
附录C Dynamo节点流程图 |
附录D 轻型木结构住宅部品库(枫丹园) |
附录E 独立住宅案例研究 |
附录F 枫丹园K住宅优化方案材料清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湖南乡村住宅更新中装配式木构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3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1.4.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湖南乡村住宅更新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
2.1 湖南乡村住宅的更新现状 |
2.1.1 调查数据分析 |
2.1.2 住宅样式与材料的变化 |
2.2 湖南乡村住宅更新的问题 |
2.2.1 湖南乡村住宅更新中出现的问题 |
2.2.2 湖南乡村住宅更新问题的成因分析 |
2.3 湖南乡村住宅更新问题的对策思考 |
2.3.1 对策思考的两个逻辑 |
2.3.2 装配式木构技术的选择 |
2.4 装配式木构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
2.4.1 装配式木构技术的特点 |
2.4.2 装配式木构技术的实际应用体系选择 |
2.4.3 乡村装配式木构住宅的实地考察 |
2.4.4 装配式木构技术应用的不足与优化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湖南传统乡村住宅建筑样式特点研究 |
3.1 传统乡村住宅的建筑类型及分布 |
3.1.1 乡村住宅按照平面形式分类 |
3.1.2 乡村住宅按照使用材料分类 |
3.1.3 建筑类型的具体分布 |
3.2 研究样本的选择 |
3.3 湖南土家族纯木乡村住宅的建筑样式特点 |
3.3.1 土家族乡村住宅的屋架形式 |
3.3.2 土家族乡村住宅的屋顶构件 |
3.3.3 土家族乡村住宅构件的装饰性 |
3.3.4 土家族乡村住宅的气候适应性 |
3.4 湖南汉族砖木结构乡村住宅的建筑样式特点 |
3.4.1 汉族乡村住宅的屋架形式 |
3.4.2 汉族乡村住宅的结构构件 |
3.4.3 汉族乡村住宅构件的装饰性 |
3.4.4 汉族乡村住宅的气候适应性 |
3.5 传统乡村住宅木构技术的不足之处 |
3.5.1 材料天然缺陷较明显 |
3.5.2 传统构件加工精度低 |
3.5.3 传统连接方式加工难 |
3.5.4 建筑与基础不成整体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湖南乡村住宅构件的装配化设计 |
4.1 湖南乡村住宅构件的选材 |
4.2 湖南乡村住宅传统样式构件的装配化设计 |
4.2.1 土家族挑枋的装配化设计 |
4.2.2 土家族腰门的装配化设计 |
4.2.3 汉族月梁的装配化设计 |
4.2.4 乡村住宅立柱的装配化设计 |
4.3 湖南乡村住宅通用构件的装配化设计 |
4.3.1 预制屋架体系的装配化设计 |
4.3.2 预制围护体系的装配化设计 |
4.3.3 预制部构件体系的装配化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湖南乡村住宅的装配化营造做法研究 |
5.1 湖南乡村住宅的结构连接节点做法 |
5.1.1 基础与地梁的连接节点做法 |
5.1.2 梁与柱之间的连接节点做法 |
5.1.3 楼栿与梁枋之间的连接节点做法 |
5.2 湖南乡村住宅传统样式部构件的安装做法 |
5.3 湖南乡村住宅的装配化营造 |
5.3.1 土家族乡村住宅的营造 |
5.3.2 汉族乡村住宅的营造 |
5.3.3 乡村住宅中装饰部件的安装 |
5.4 湖南乡村住宅中装配式木构技术的推广策略 |
5.4.1 政府策略 |
5.4.2 设计方策略 |
5.4.3 施工方策略 |
5.4.4 研究方策略 |
5.4.5 传统营造匠人方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 |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 |
致谢 |
(9)铝合金模板施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铝合金模板体系分析 |
2.1 铝合金模板 |
2.1.1 铝合金模板概念 |
2.1.2 铝合金模板特点 |
2.1.3 铝合金模板优势 |
2.1.4 铝合金模板缺点 |
2.2 现行常用模板体系 |
2.2.1 木模板 |
2.2.2 钢模板 |
2.2.3 塑料模板 |
2.3 铝合金模板和现行常用模板体系对比分析 |
2.3.1 铝合金模板和木模板对比 |
2.3.2 铝合金模板和钢模板对比 |
2.3.3 铝合金模板和塑料模板对比 |
2.4 铝合金模板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问卷调查 |
2.4.2 原因总结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铝合金模板施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 |
3.1 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
3.1.1 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
3.1.2 精细化管理内容 |
3.2 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
3.3 PDCA精细化管理方法 |
3.4 精细化管理体系构建 |
3.4.1 安全精细化管理 |
3.4.2 质量精细化管理 |
3.4.3 工期精细化管理 |
3.4.4 成本精细化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铝合金模板施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实施 |
4.1 设计与深化阶段精细化管理 |
4.1.1 建筑及结构图纸设计精细化管理 |
4.1.2 铝合金模板图纸设计深化精细化管理 |
4.2 铝合金模板生产过程精细化管理 |
4.2.1 生产流程标准化 |
4.2.2 材料要求精细化 |
4.2.3 生产工期精细化 |
4.2.4 生产质量精细化 |
4.3 铝合金模板现场安装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 |
4.3.1 质量精细化管理 |
4.3.2 工期精细化管理 |
4.3.3 铝合金模板在转换层安装精细化管理 |
4.3.4 安全文明精细化管理 |
4.4 铝合金模板施工全过程评估精细化管理 |
4.4.1 设计及深化阶段评估精细化 |
4.4.2 铝合金模板生产及施工阶段评估精细化 |
4.5 案例分析 |
4.5.1 安全管理收益情况 |
4.5.2 质量管理收益情况 |
4.5.3 工期管理收益情况 |
4.5.4 成本管理收益情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附表 |
四、预制组合式剪力墙门洞模板(论文参考文献)
- [1]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挂墙板力学性能分析[D]. 卜英乔.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高层剪力墙结构开洞改造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杨锐.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1(01)
- [3]西安市既有多层住宅外界面空间维护性再生设计策略研究[D]. 张新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4]H140/UHPC风电预应力装配式塔筒承载性能分析[D]. 施豪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湖南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 唐晓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6]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与技术要点研究[D]. 贾文芳.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7]基于BIM技术的现代轻型木结构住宅优化设计研究[D]. 张翕. 天津大学, 2020(02)
- [8]湖南乡村住宅更新中装配式木构技术的应用研究[D]. 汤乃凡. 湖南大学, 2020(08)
- [9]铝合金模板施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研究[D]. 何景钦.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预制混凝土构件模具的标准化通用化技术研究[A]. 周强,朱敏涛,李玲玉,马金华,张德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