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下层具有合作关系的两层决策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哲文[1](2021)在《复杂网络上信息对群体决策行为的影响》文中提出在经济社会和系统中,合作行为是广泛存在的。由于接收的信息不同、面临的社会困境不同以及人们的认知不同,导致人们在面对合作与背叛的选择时会有不同的考量。在传统的社会困境中,因为个体的趋利性,人们往往会选择为了个体利益的最大化而去背叛,最终使得整个社会陷入全体背叛的僵局,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发展。因此,本文构建了两种符合现实意义的模型,研究在复杂网络上信息对于群体的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首先,为了探讨不同观点对进化博弈的影响,即基于观点的多重博弈促进资源限制下的合作行为是如何演化的,我们建立了相互依存的网络,将不同的观点放在上层网络上,将博弈策略放在下层网络上。观点与策略相似,都是随着博弈进程会产生变化的个体选择。通过引入网络间的连接权值,构造出具有不同特征的相互依存网络。抽选出来的个体和他们的邻居进行不同的博弈游戏,博弈类型取决于他们的观点是否一致。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网络间的高连接概率可以促进合作,这意味着意见和策略之间高频率的层间交互会更有利于合作。同时,高比例的反从众者的存在对合作行为也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接着,我们仍然采用在复杂网络上的模拟来探讨现实背景下的信息交流对双层耦合网络上合作行为的影响。在现实中,信息交换对人类的群体行为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探讨信息交换机制如何影响复杂网络中合作行为的演化,我们建立了两层相互依存的网络,在一层网络上个体有一定的概率与另一层网络上的个体进行信息交换。当不同网络上的个体通过链路连接时,策略的更新不仅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收益,还取决于另一个网络上相应节点和邻居的策略选择。大量的仿真结果表明,在较大的耦合概率和中等异质性的情况下,系统可以实现较高的合作水平。与直觉相反的是,合作率并不总是随着信息来源的扩大而提高。最后,我们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相互依存网络上合作演化的理解,为信息交换对合作行为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开展信息交换行为相关的经济学实验提供具体参考。
刘斐然[2](2020)在《交通PPP投资回报决策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地制定投资回报策略,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PPP)”实施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是交通PPP项目实现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本文围绕我国PPP实施各环节上的决策需求,重点研究交通PPP投资回报决策中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交通PPP项目立项前至立项后整个实施过程的决策方法体系。在问题描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各子问题分别为交通PPP回报方式分类问题,以及交通PPP投资回报决策的一般多目标优化问题、主从决策多目标优化问题、序列决策多目标优化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识别环节中交通PPP回报方式分类问题进行了基于数据挖掘的研究,主要目的是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并给出直观的分类判别条件,为后续拟采用PPP模式运作的交通投资项目提供回报方式选择的理论依据。结合理论分析和投资实践经验提出了反映项目自身属性的可能影响因素。建立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与多元有序逻辑回归模型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C5.0决策树模型挖掘回报方式分类规则。对于财政缺口率的影响得到了相对于既有研究更深入的发现。同时,低经营性项目相对于高、中经营性项目,以及县市级项目相对于省市级和地市级项目,更倾向于采用政府付费方式。(2)研究交通PPP准备环节中投资回报策略制定的一般多目标优化问题,为该环节中确定项目交易条件和政府保障条件提供决策依据。针对所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NSGAIII算法框架提出融合整数截断策略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目前较为成熟的多目标算法NSGAII对相同问题进行求解,并通过收敛性与多样性指标对两种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北京新机场线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实例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相对于原方案使得一个或多个目标均得到了改善,并且本文提出的求解方法能够对具有混合整数规划特点的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给出收敛性与多样性较好的Pareto解,为决策者提供充分的事后决策空间。同时,提出的基于再次非支配排序的参考解集构建策略,能够克服因真实Pareto前沿难以直接获得而无法应用算法评价指标的问题。(3)针对交通PPP采购环节谈判过程中社会投资人与政府处于不对等决策地位的情况,研究最小收益现值(Least Present Value of Revenue,LPVR)机制下的主从决策多目标优化问题,为采用竞争性采购方式的政府方决策者提供最优策略。根据问题的Stackelberg决策特点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上层为政府和用户支付成本的多目标优化问题,下层为社会投资人以预设收益率为折现率的最小收益现值问题。设计基于NSGAIII框架的启发式算法对上层问题进行求解,在其中加入了不可行解拦截策略和下层分段逼近求优策略,以克服传统双层规划算法中要求下层对上层反应函数须可知的限制。通过首都大外环高速PPP项目实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有效性。研究发现:社会投资人最终收益大小主要受到政府方净支付水平的影响,然而LPVR机制下允许社会投资人追求其自身效益最大化并不总是导致政府净成本的增加。(4)针对PPP执行环节中政府方对项目进行动态收益管理的实际需求,考虑社会投资人根据分配决策决定努力水平的情况,研究触发式收益管理机制下多阶段最优决策问题。本文在总结问题的马尔可夫特征基础上,建立序列决策多目标优化模型。根据问题的model-free和终止状态明确的特点,设计基于蒙特卡洛采样的策略优化方法,调用NSGAII算法求解器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前述两个PPP项目实例验证了建模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通过实例研究中最优策略关于触发分配阈值变动的敏感性分析,揭示了现有收益管理措施过于刚性的问题。图48幅,表36个,参考文献154篇。
吴军[3](2020)在《开放制造环境下动态延迟设计的主从关联优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开放制造旨在基于开放资源的原则,以开放的、协作的和分布式的方式生产产品,它不但促进了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而且支持在整个价值链上的知识和服务的共享和交换。延迟策略旨在将产品分化推迟到供应链末端。开放制造使得在产品设计阶段便可对更多的延迟活动进行选择匹配和优化,并且延迟策略的成功实施,也必须要在产品设计的早期阶段就考虑到它的应用。然而,当前对延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管理上,且往往是基于事先已经固定好的产品架构,对产品设计与延迟实现之间的内在交互影响关系关注较少。本文强调这种内在交互影响关系,并基于开放制造环境提出了一种动态延迟设计问题,它主要指将产品架构与延迟实现进行关联协同设计。而在该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多主体间的关联决策与优化问题,这种关联决策往往具有主从结构关系。因此,本文提炼出开放制造环境下动态延迟设计的主从关联优化问题,具体如下:(1)研究产品族设计与延迟实现之间的主从关联优化问题,并同时考虑到供应商决策的影响,相应地,提出产品族设计与供应链延迟决策的主从关联优化问题。通过构建在产品族设计与供应链延迟决策间的主从交互决策框架,提出了以制造商为主、多个供应商和延迟承包商为从的双层优化模型。采用分析法和遗传算法求解,应用于电动汽车产品族延迟案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2)进一步考虑到每个延迟产品模块对延迟类型及相应承包商可能会有不同的最优选择,提出产品族设计与延迟类型及方案选择的主从关联优化问题。通过分析它们之间内在的交互决策框架,构建了以产品族设计为主、延迟类型及方案选择为从的0-1整数非线性双层规划模型。采用嵌套遗传算法来求解,并应用于智能冰箱产品族案例,最后将结果与传统两阶段法和集成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3)进一步考虑到延迟承包商的分包或关联配套行为,提出产品族架构与延迟承包及子承包决策的三层主从关联优化问题。构建了以制造商为主者、多个承包商为从者及多个子承包商为子从者的三层动态博弈框架,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建立了三层博弈理论模型。结合分析法和嵌套遗传算法求解,应用于电动汽车产品族延迟案例,并对提出的延迟成本和需求两个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4)考虑到延迟实现中的不同延迟方式和生产技术等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不同,提出绿色产品族设计与低碳延迟实现的主从关联优化问题。构建了以绿色产品族设计为上层、低碳延迟实现为下层的主从交互机制,提出0-1整数非线性的双层优化模型。采用嵌套遗传算法求解,应用于绿色电动汽车延迟案例,并将结果分别与两阶段法、集成法以及不考虑环保的主从关联优化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崔安迪[4](2020)在《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契约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港口发展对于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港口作为物流服务贸易的重要节点和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枢纽,推动着物流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发展是港口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港口综合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同时国际贸易的发展也推动着港口功能的不断完善。目前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发展不均衡,供应链上各主体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缺乏信息交流与契约协调机制,国际物流资源争抢激烈,国际贸易发展受限,不利于港口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在国际贸易新格局的背景下,从供应链的视角、以收益共享契约为方式,对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契约协调进行深入剖析,旨在研究契约协调的方式与效果。从港口降费、运输商降费两个背景下构建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由供应链管理者——港口进行决策规划,目标函数为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收益整体最大化。下层规划由成本承担者——货主进行决策,目标函数为全过程运输成本最低。通过收益共享契约完善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方式,考虑港口降费与运输商降费两种情况对于契约协调的影响。利用遗传算法与贪婪算法对于构建的模型进行计算,同时不断通过输出结果对于模型进行改进调整,通过MATLAB数学软件对模型求解以及对结果的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由货主、陆上物流运输公司、船公司、港口企业构建的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有利于供应链管理,推动国际贸易发展。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可以通过收益共享契约协调的方式,在提升供应链整体收益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平衡各个参与者之间的收益。港口、货物运输商都是供应链上的节点和重要参与者,但是港口降费在辽宁省港口物流服务供应契约协调中影响更大,未参与供应链构建与协调的主体受影响较大。模型涉及到的基本要素和变量影响具有普遍性,是众多港口都具有的普遍要素。可通过本文模型拓展应用到更多的其他港口的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最后根据结果提出对策建议,辽宁省港口应当协调港口物流服务资源,构建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充分利用港口整合政策,推进供应链契约逐步建立;拓展国际物流运输合作,增强供应链契约协调效果。进一步完善供应链契约协调的运行方式,构建综合性的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
肖涵[5](2020)在《云制造环境下制造资源服务优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造资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由于我国的资源浪费程度十分严重,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各企业都在极力推进信息化。云制造便是这种环境下应用而生的。它是一种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旨在为广大制造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制造资源服务的优化配置直接影响云制造服务平台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围绕单一任务和复杂任务的特点,研究制造资源服务优选方法,并结合云制造理论以及优选方法、过程,初步设计了云制造服务系统平台。论文首先对云制造资源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对几种制造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针对云制造环境下制造资源评价指标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征,从单一制造任务资源优选问题入手,构建了基于云模型的制造资源优选模型;其次,进一步,针对云制造平台中用户提交的复杂任务,研究服务组合优选问题,构建面向资源供应方、服务需求方以及云平台三方利益制造资源服务组合双层规划模型,并采用云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基于云制造相关理论以及制造资源优选的分析,设计云制造服务应用系统平台,结合云制造基本功能、运行模式进行系统功能分析,根据系统应用场景结合主流的服务体系架构,设计了系统框架,结合前续提出的单一、复杂云制造环境下制造资源优选过程、方法,设计系统工作流程,最后进行了云制造服务系统平台的初步设计。通过与几个制造模式的对比分析,凸显出云制造多对多的协同加工模式、面向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范围以及灵活多变的协作方式;运用实例详细阐述了单一制造资源优选过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设计服务质量为目标函数的上层规划模型、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函数的下层规划模型的双层规划模型对复杂任务制造资源服务组合优选,并结合具有稳定性的云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应用分析,算法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最后,初步设计云制造服务系统平台,为云制造平台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及方法的参考。
朱秀利[6](2020)在《基于满意度的二层规划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二层规划模型中上、下两层目标函数的极限容忍值和理想值提出一种新的满意度函数,该满意度函数变量少更易于求解.并把此满意度函数运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对于求解不适定的二层规划问题,将下层满意度函数作为合作系数构建新的部分合作模型,通过求解算例,发现在该满意度函数下,改变最小满意度水平,得到的总体满意度较好,说明该满意度下的部分合作模型是可行的.二是在资源分配二层规划模型中,将环境污染程度作为模糊变量,生产成本和产品售价作为随机变量,在一定置信水平下构建机会约束二层规划模型.然后运用等价定理将模型进行转化.再提出基于满意度函数的交互式算法将二层规划模型转化为单层规划模型并求解,最后基于置信水平和上层满意度大小做了灵敏度分析.
毕晓慧[7](2020)在《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及算法》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交通设施的扩展速度落后于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速度,城市的道路交通变得越来越拥挤,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增加交通供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应对城市交通的拥挤,应该从根本上抑制交通出行需求的产生,道路收费政策也因此应运而生。城市道路收费大多数以社会收益最大为目标来研究交通问题,运用经济学的原理,通过收费使城市道路避免过度使用并使道路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是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已经被多个国际现代化城市采用,它通过对道路收费的方式引导和调节交通流,以此达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目的,同时收费所得也增加了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合理性。本文分析了城市道路拥挤的经济学原理和博弈论在城市道路拥挤问题上应用的合理性,以此为基础展开了三部分内容的研究。首先通过双层规划模型对城市道路拥挤收费进行探讨,在博弈模型中选择斯塔科尔伯格模型对研究问题进行博弈分析和模型分析,并构建了数学模型、选取算例进行验证;然后,研究了复杂路网中的拥挤收费,充分考虑了博弈中所有局中人的考虑因素和策略选择,经过优化将问题分三次博弈进行具体分析,构建了复杂路网下的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并给出了分层迭代思想的求解流程。最后,分析了模型验证的难度并选择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来验证多目标博弈的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根据模型特点对粒子群算法进行设计和优化,给出具体的算法验证步骤,选取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求得上层模型不同权重下的最佳收费方案,最终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算法验证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高效准确;在多目标博弈的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下确定的费率可以扩大社会收益、减少私家车出行比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郑英杰[8](2019)在《考虑零售商横向和纵向公平偏好的二层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引起了人们对供应链研究的重视。已有的研究对供应链结构和供应链成员行为因素等方面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探索。但现实生活中的市场结构日趋复杂,供应链成员在数量、分担角色类型等方面都在向多样化发展,已有基于制造商与零售商一对一的传统供应链模型,逐渐不能准确的反映实际运营问题。二层供应链网络是现实中发展出的一种较常见供应链结构,其中上层成员占主导地位,下层追随多个相互竞争的决策者,且上下层成员形成合作关系,同层决策者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典型的案例如苹果公司等着名品牌与其下零售店形成的二层供应链网络结构。主导者和多个追随者的决策,影响他们的合作和竞争关系,因此针对二层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的优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当前针对二层供应链模型进行的研究,大多基于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即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只对自身利益负责,是完全理性、利己主义的。但我们通过许多社会事件不难发现决策者在决策时常常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例如现实中五常大米等案例屡见不鲜,决策者为了追求公平感知愿意放弃部分利润,因此部分学者将决策者的行为因素引入模型进行研究,得到更贴合实际情况的结果,对现实更具指导意义。本文在二层供应链网络模型基础上,将决策者的公平偏好行为引入研究,模型上层为一个制造商,下层为多个零售商和需求市场,构建上下层成员间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及下层成员间考虑横向公平的Nash非合作博弈模型,下层决策者会因为利润在同层竞争者中分配不均产生横向公平感知,也会因为与上层成员分配利润不均产生纵向公平感知。制造商为制定批发价格以获得最优利润,零售商制定进货量、销售量以获得考虑公平偏好的最大效用,通过求解模型得到零售商在横向、纵向公平行为下的均衡决策。求解过程中,依据变分不等式理论、均衡理论得到整个下层零售商和需求市场的均衡条件,并利用罚函数法求解二层供应链网络均衡条件并进行数值算例分析。算例分别讨论了零售商横向、纵向公平偏好权重、纵向公平参考系数对各成员均衡决策结果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已有针对公平关切行为的研究大多基于一对一的传统供应链结构,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规模不断增大,多层供应链网络成为新的关注热点。(2)构建了单个制造商、多个零售商的Stackelberg-Nash博弈模型,讨论了横向、纵向双公平对二层供应链网络各成员均衡决策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分别讨论了横向、纵向公平偏好程度等参数变化对各决策者决策的影响,为现实生活中决策提供了科学方法与理论依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栾峦[9](2019)在《基于双层规划的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中心选址及路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内的生鲜市场中,农产品是主要消费品之一。居民对于所购买的农产品品质有着很高的要求。2017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冷链物流成交金额达到4万亿元,社会整体物流总量达到252.8万亿元,主要农产品冷链物流成交金额占比仅为1.6%,可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但是,与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市场良好发展前景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冷链配送中心节点的不合理选择,已经越来越成为影响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中心节点的合理优化对于提高整个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的效率具有很大意义。同时,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距离和制冷功率上的限制,尚不能承担冷链物流配送运输的任务,所以如何通过优化冷藏车的配送路线,进而减少配送过程中的车辆的燃油消耗等运输成本仍然是冷链物流优化研究的重点问题。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考虑,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及路径优化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论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对于冷链物流、选址及路径优化问题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双层规划解决方法。针对本文研究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选址及路径优化问题的特点,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解决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中心的选址位置和数量,引入车辆空载惩罚成本和配送中心的仓储成本的博弈关系,进一步优化上层选址模型。在下层模型中,通过对各项影响车辆路径问题因素的分析,建立下层车辆路径优化模型,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的车辆路径问题进行优化分析。在进行模型求解时,针对本文所构建的双层规划模型,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双层遗传算法,算法的主体部分是上层模型的遗传算法,下层模型遗传算法通过反应函数将下层的决策反馈给上层。在进行遗传操作时,在上层遗传算法中设置了记忆库操作以加快算法收敛;在下层遗传算法中加入代沟操作保留优秀的种群个体。最后,通过具体的算例分析,求解出最佳的选址及路径优化结果,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赵龙[10](2019)在《基于进化算法的双层优化问题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双层优化有着上下两层目标需要去优化,上层决定下层,下层影响上层,每确定一个双层优化问题的可行解,都需要求解一个下层优化问题。无论是经济、管理、工程、网络等这些大领域,还是市场营销、股票买卖、设施选址、流量规划等这些小问题,都无不体现着双层优化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双层优化层级化的结构特征,以及非凸、不可微等函数性质,导致其是一种NP-hard问题。目前双层优化存在的挑战主要有:(1)如何快速追寻下层优化问题的最优解以减少计算复杂度;(2)对于上层优化问题,能否设计一个收敛性可证的进化算法;(3)如何合理处理双层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4)能否将现存的双层优化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去。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有:(1)提出了一种基于球变异和动态约束处理的双层粒子群算法,该算法能以较少的函数评估次数,较高的精度,快速追寻到双层优化问题的最优解。近来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使用进化算法来求解双层优化问题已成为学术研究热点。鉴于进化算法对于双层优化没有可微、可导等函数特性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双层粒子群算法,并融合了一些新的算子和策略使得算法具有更好的寻优效果。为了种群在初始化阶段就有一定先验优势,本文使用了一种基于二次极点的种群初始化策略,减少了种群初始化的盲目性;为了保持种群的多样性,本文设计了基于超球面的变异算子,使得粒子到空间每一个位置以概率?可达;为了保证靠近约束边界的潜力不可行解在进化前期不被错过,本文把动态约束处理的策略与适应度评价相结合,使得约束的处理更加精细;为了让粒子群算法具有更好的寻优方向,本文使用了一种基于二次近似函数的局部搜索策略,使得当前最好粒子更容易到达全局最优解;为了加速下层优化,本文设计了一种RBF(Radial Basis Function)指导的下层搜索策略,其降低了下层粒子群搜索的函数评估次数。最后理论分析了算法的收敛性,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带约束的复杂双层优化问题,该算法寻优性能良好。(2)研究了视频服务器部署以及流量规划这类实际中存在的双层优化问题,建立了模型并设计算法进行求解。在一个现存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如何安置视频服务器,并规划服务器到消费节点的流量路径,使得服务器部署费用和带宽租赁费用最少,这是一个典型的离散性双层优化问题。该问题有着分明的层级结构:每确定一种上层服务器的部署方案,就需要重新规划其对应的下层流量路径。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本文建立了双层优化模型,并设计了一种上层遗传算法与下层SPFA(Shortest Path Faster Algorithm)增广路径扩流相结合的算法来求解。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规模的网络拓扑结构,所设计的模型和算法是有效的。通过连续性问题的算法设计和离散性实际问题的抽象建模,本文结合进化算法理论,对双层优化问题和算法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双层优化的算法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上下层具有合作关系的两层决策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下层具有合作关系的两层决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网络上信息对群体决策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之处及章节安排 |
一、创新之处 |
二、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一节 社会困境与博弈模型 |
一、社会困境 |
二、双人困境 |
(一)囚徒困境 |
(二)雪堆困境 |
三、多人困境 |
(一)公共物品博弈 |
(二)公地困境 |
第二节 代理人基模型 |
第三节 复杂网络 |
一、复杂网络简介 |
二、基本网络静态几何特征 |
(一)平均距离 |
(二)集聚系数 |
(三)度分布 |
三、复杂网络中的博弈 |
第三章 基于观点的多重博弈促进资源限制下的合作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模型设计 |
第三节 模拟结果展示与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交流对双层耦合网络上合作行为的双刃剑作用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模拟设计 |
第三节 模拟结果展示与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信息对群体合作行为演化影响总结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的成果 |
(2)交通PPP投资回报决策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础设施项目回报方式研究 |
1.2.2 交通项目投资回报策略内容 |
1.2.3 不同角度下的利益分配观点 |
1.2.4 PPP项目主从决策问题研究 |
1.2.5 PPP项目动态收益管理研究 |
1.2.6 现有研究的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交通PPP项目投资回报决策问题理论基础 |
2.1 问题描述及定义 |
2.1.1 交通PPP相关概念 |
2.1.2 决策场景描述与问题定义 |
2.2 回报方式分类问题理论分析 |
2.3 投资回报决策多目标优化问题理论分析 |
2.3.1 交通PPP资金系统描述 |
2.3.2 多目标优化与Pareto解 |
2.3.3 Stackelberg决策特点 |
2.3.4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问题 |
2.4 投资回报决策多目标优化问题形式化表达 |
2.4.1 目标并列的一般多目标优化问题 |
2.4.2 主从决策多目标优化问题 |
2.4.3 序列决策多目标优化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数据挖掘的回报方式分类问题研究 |
3.1 源数据说明 |
3.1.1 源数据出处 |
3.1.2 源数据统计描述 |
3.2 目标变量与输入变量 |
3.3 模型参数 |
3.3.1 逻辑回归模型参数 |
3.3.2 C5.0决策模型参数 |
3.4 逻辑回归模型结果 |
3.4.1 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结果 |
3.4.2 多元有序逻辑回归模型结果 |
3.4.3 结果分析 |
3.5 C5.0决策树分类模型结果 |
3.5.1 树图结果 |
3.5.2 主要判断规则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NSGAⅢ的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 |
4.1 问题分析 |
4.2 问题模型 |
4.2.1 符号定义 |
4.2.2 成本效益函数表达 |
4.2.3 多目标优化模型建立 |
4.3 包含整数截断策略的NSGAⅢ算法设计 |
4.3.1 基于GA实数编码的整数截断策略 |
4.3.2 NSGAⅢ算法求解过程 |
4.4 NSGAII与 NSGAⅢ算法性能评价 |
4.4.1 基于再次非支配排序的参考解集构建方法 |
4.4.2 算法收敛性与多样性评价 |
4.5 实例分析 |
4.5.1 案例参数 |
4.5.2 案例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LPVR机制下基于双层规划的主从决策优化问题研究 |
5.1 问题分析 |
5.1.1 问题的决策场景描述 |
5.1.2 最小收益现值(LPVR)机制 |
5.2 问题建模 |
5.2.1 双层规划模型对问题的适用性 |
5.2.2 上层问题模型 |
5.2.3 下层问题模型 |
5.3 基于混合策略的双层规划算法设计 |
5.3.1 双层规划问题求解思路 |
5.3.2 上层对下层不可行决策的拦截策略 |
5.3.3 基于分段逼近策略的下层算法设计 |
5.3.4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问题求解过程 |
5.4 实例分析 |
5.4.1 案例参数 |
5.4.2 算法的多样性与收敛性分析 |
5.4.3 案例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触发式收益管理机制下动态损益分配优化问题研究 |
6.1 问题描述 |
6.2 问题建模 |
6.3 基于蒙特卡洛策略采样思路的算法设计 |
6.4 实例研究 |
6.4.1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 |
6.4.2 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通州-大兴段) |
6.5 最优策略关于分配阈值变动的敏感性分析 |
6.5.1 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 |
6.5.2 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通州-大兴段)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研究工作与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下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共线性诊断与平行线检验 |
附录 B C5.0 决策树模型性能评价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开放制造环境下动态延迟设计的主从关联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2.1 动态延迟设计 |
1.2.2 动态延迟设计的主从关联优化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5.1 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开放制造 |
2.2 产品族设计 |
2.2.1 产品族的起源和基本概念 |
2.2.2 产品族的研究现状 |
2.2.3 产品族设计与供应链配置的关联优化 |
2.3 延迟 |
2.3.1 延迟的起源和基本概念 |
2.3.2 延迟的分类 |
2.3.3 延迟的研究现状 |
2.3.4 延迟的研究趋势 |
2.4 双层规划 |
2.4.1 双层规划的理论 |
2.4.2 双层规划解的概念 |
2.4.3 双层规划的求解算法 |
2.4.4 双层规划在工程优化中的应用 |
2.5 遗传算法 |
2.5.1 遗传算法的理论 |
2.5.2 遗传算法的收敛性分析 |
2.5.3 求解双层规划问题的遗传算法 |
2.5.4 遗传算法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品族设计与供应链延迟决策的主从关联优化 |
3.1 一个动机案例 |
3.2 问题描述 |
3.2.1 产品族设计和供应链延迟 |
3.2.2 主从交互决策机制 |
3.3 主从关联优化模型的提出 |
3.3.1 供应商的优化 |
3.3.2 制造商的优化 |
3.3.3 延迟承包商的优化 |
3.3.4 主从关联优化模型 |
3.4 求解方法 |
3.4.1 供应商和延迟承包商的最优反应函数 |
3.4.2 遗传算法 |
3.5 电动汽车案例研究 |
3.5.1 案例背景 |
3.5.2 计算结果 |
3.5.3 灵敏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品族设计与延迟类型及方案选择的主从关联优化 |
4.1 一个动机案例 |
4.2 问题描述 |
4.2.1 产品族设计与延迟类型及方案选择 |
4.2.2 主从交互决策机制 |
4.3 主从关联优化模型的提出 |
4.3.1 参数符号和决策变量 |
4.3.2 上层优化 |
4.3.3 下层优化 |
4.3.4 主从关联优化模型 |
4.4 求解算法 |
4.4.1 嵌套遗传算法 |
4.4.2 编码与算子 |
4.5 智能冰箱案例研究 |
4.5.1 案例背景 |
4.5.2 模型求解 |
4.5.3 结果和分析 |
4.5.4 灵敏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品族架构与延迟承包及子承包决策的三层主从关联优化 |
5.1 一个动机案例 |
5.2 问题描述 |
5.2.1 产品族架构与延迟承包及子承包 |
5.2.2 三层的博弈结构 |
5.3 三层主从关联优化模型的提出 |
5.3.1 符号与假设 |
5.3.2 制造商的优化 |
5.3.3 延迟承包商的优化 |
5.3.4 子承包商的优化 |
5.3.5 三层主从关联优化模型 |
5.4 求解方法 |
5.4.1 子承包商的最优反应 |
5.4.2 嵌套遗传算法 |
5.5 电动汽车延迟的案例研究 |
5.5.1 案例背景 |
5.5.2 优化结果 |
5.5.3 灵敏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绿色产品族设计与低碳延迟实现的主从关联优化 |
6.1 一个动机案例 |
6.2 问题描述 |
6.2.1 绿色产品族设计与低碳延迟实现 |
6.2.2 主从交互决策机制 |
6.3 主从关联优化模型的提出 |
6.3.1 上层的绿色产品族设计优化 |
6.3.2 下层的低碳延迟实现优化 |
6.3.3 主从关联优化模型 |
6.4 求解算法 |
6.4.1 嵌套遗传算法 |
6.4.2 编码与算子 |
6.5 绿色电动汽车产品族延迟案例 |
6.5.1 案例背景 |
6.5.2 模型求解 |
6.5.3 结果和分析 |
6.5.4 灵敏度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契约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现状 |
1.2.2 供应链契约协调研究现状 |
1.2.3 双层规划模型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及概念 |
2.1 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 |
2.1.1 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定义 |
2.1.2 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特点 |
2.1.3 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模式 |
2.1.4 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与传统制造业供应链的区别 |
2.2 供应链契约协调 |
2.2.1 供应链契约协调基础理论 |
2.2.2 收益共享契约协调 |
2.2.3 成本分担契约协调 |
2.2.4 其他契约协调 |
2.3 双层规划模型 |
2.3.1 双层规划模型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
2.3.2 双层规划模型的数学描述 |
2.4 本章小结 |
3 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发展现状分析 |
3.1 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发展的基本情况 |
3.1.1 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整体布局 |
3.1.2 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进出口功能布局 |
3.1.3 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进出口运输布局 |
3.1.4 辽宁港口集团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分析 |
3.2 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
3.2.1 供应链管理起步晚,港口国际竞争力弱 |
3.2.2 内部信息交流不畅,收益分配形式不清 |
3.2.3 缺乏契约协调机制,国际物流服务欠佳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契约协调研究 |
4.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
4.1.1 问题描述 |
4.1.2 双层规划模型在供应链契约协调问题中的适用性 |
4.1.3 模型参数 |
4.1.4 模型假设 |
4.2 模型建立 |
4.2.1 运输商降费背景下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契约协调模型 |
4.2.2 港口降费背景下的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契约协调模型 |
4.3 模型求解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4.1 基础数据 |
4.4.2 运输商降费背景下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契约协调分析 |
4.4.3 港口降费背景下的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契约协调分析 |
4.4.4 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促进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协调港口物流服务资源,构建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 |
5.2 充分利用港口整合政策,推进供应链契约逐步建立 |
5.3 拓展国际物流运输合作,增强供应链契约协调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云制造环境下制造资源服务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云制造研究现状 |
1.2.2 云制造资源服务优选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云制造概述 |
2.1.1 云制造概念及特征 |
2.1.2 云制造运行模式及服务体系 |
2.1.3 云制造与其它先进制造模式的关系 |
2.2 云制造资源概述 |
2.2.1 云制造资源概念 |
2.2.2 云制造资源的分类 |
2.3 云制造服务 |
2.3.1 云制造服务概念与特征 |
2.3.2 云制造服务的分类 |
2.3.3 云制造服务交易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云制造环境下单一制造任务资源配置优选研究 |
3.1 优选方法简介 |
3.1.1 云模型理论 |
3.1.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3.2 基于云模型的云制造资源优选模型构建 |
3.2.1 问题描述 |
3.2.2 模型构建 |
3.3 云制造资源配置优选过程 |
3.3.1 制造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3.3.3 建立指标评价集 |
3.3.4 制造资源指标云化 |
3.3.5 单指标模糊评价 |
3.3.6 模糊综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云制造环境下资源服务组合优选研究 |
4.1 应用理论及方法介绍 |
4.1.1 双层规划模型 |
4.1.2 前景理论 |
4.1.3 云遗传算法 |
4.2 云制造资源服务组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制造资源服务满意度求解 |
4.2.3 制造资源服务组合QoS求解 |
4.2.4 制造资源利用率求解 |
4.3 云制造资源服务组合双层规划模型构建 |
4.3.1 数字模型 |
4.3.2 服务组合双层规划模型求解 |
4.4 应用分析 |
4.4.1 应用案例 |
4.4.2 算法求解 |
4.4.3 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云制造服务系统平台分析设计 |
5.1 云制造服务系统平台工作流程设计 |
5.2 云制造服务系统平台框架设计 |
5.3 云制造服务系统平台功能分析 |
5.4 云制造服务系统平台主要功能应用指南 |
5.4.1 系统注册登录 |
5.4.2 系统管理 |
5.4.3 需求管理 |
5.4.4 资源管理 |
5.4.5 资源优选管理 |
5.4.6 订单管理 |
5.4.7 资讯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基于满意度的二层规划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算法 |
1.2.2 实际应用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预备知识 |
2.1 二层规划问题 |
2.1.1 线性二层规划问题 |
2.1.2 非线性二层规划问题 |
2.2 随机多目标决策 |
2.2.1 随机机会约束模型 |
2.2.2 线性随机机会约束模型 |
2.3 模糊多目标决策 |
第3章 基于满意度的不适定二层规划合作模型 |
3.1 引言 |
3.2 预备知识 |
3.3 基于满意度的部分合作模型 |
3.4 算例分析 |
第4章 基于满意度的资源分配二层规划模型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3 建立模型 |
4.4 交互式满意度算法 |
4.5 数值算例 |
4.5.1 数据与结果 |
4.5.2 灵敏度分析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工作 |
(7)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及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结构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理论和策略分析 |
2.1 城市道路拥挤概述 |
2.2 城市道路拥挤产生的原因 |
2.3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3.1 必要性 |
2.3.2 可行性 |
2.4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策略分析 |
2.4.1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概述 |
2.4.2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策略分类 |
2.4.3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策略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博弈论的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机理分析 |
3.1 博弈论的相关知识 |
3.1.1 博弈论的概念 |
3.1.2 博弈的分类 |
3.1.3 纳什均衡 |
3.2 基于博弈论研究城市道路拥挤收费的适用性分析 |
3.3 定价模型的理论基础 |
3.3.1 双层规划模型 |
3.3.2 斯塔科尔伯格模型 |
3.4 收费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4.1 问题描述 |
3.4.2 拥挤收费博弈分析 |
3.4.3 建立模型 |
3.4.4 算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目标博弈的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 |
4.1 博弈方式的选择及博弈目标的确定 |
4.1.1 上层模型的内部博弈 |
4.1.2 下层模型的内部博弈 |
4.1.3 上下层模型之间的博弈 |
4.2 模型的建立 |
4.2.1 上层模型 |
4.2.2 下层模型 |
4.2.3 算法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粒子群优化算法验证收费模型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5.2.1 算法的描述 |
5.2.2 算法的优化改进 |
5.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目标博弈的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算法 |
5.3.1 算例的描述 |
5.3.2 算例验证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考虑零售商横向和纵向公平偏好的二层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限理性行为 |
1.2.2 公平行为在供应链中的研究 |
1.2.3 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 |
1.2.4 二层供应链网络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二层规划问题 |
2.2 变分不等式理论 |
2.2.1 基本定义及性质 |
2.2.2 修正投影算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零售商横向公平偏好的二层供应链网络模型 |
3.1 引言 |
3.2 模型构建 |
3.2.1 下层考虑横向公平偏好的零售商均衡条件 |
3.2.2 需求市场均衡问题 |
3.2.3 考虑横向公平偏好的零售商的下层供应链均衡条件 |
3.2.4 上层制造商的优化问题 |
3.2.5 考虑零售商横向公平偏好的整个供应链均衡模型 |
3.3 求解算法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零售商横向和纵向公平偏好的二层供应链网络模型 |
4.1 引言 |
4.2 模型构建 |
4.2.1 上层制造商的优化问题 |
4.2.2 下层考虑横向和纵向公平偏好的零售商均衡条件 |
4.2.3 需求市场均衡问题 |
4.2.4 考虑横向和纵向公平偏好的零售商的下层供应链均衡条件 |
4.2.5 考虑零售商横向和纵向公平偏好的整个供应链均衡模型 |
4.3 求解算法 |
4.4 数值算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双层规划的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中心选址及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创新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框架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研究 |
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 |
2.1.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流程 |
2.1.2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特点 |
2.1.3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网络结构 |
2.2 冷链配送中心选址及路径优化问题分析 |
2.2.1 冷链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
2.2.2 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问题分析 |
2.2.3 冷链配送中心选址及路径优化 |
2.3 双层规划模型 |
2.3.1 双层规划模型的定义 |
2.3.2 双层规划模型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中心选址和路径优化研究 |
3.1 双层规划模型的目标 |
3.2 双层规划模型的构建流程 |
3.2.1 构建思路 |
3.2.2 模型的条件假设 |
3.2.3 模型的符号定义 |
3.2.4 双层模型成本函数分析 |
3.3 双层规划模型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模型求解算法研究 |
4.1 利用传统算法求解双层规划模型 |
4.1.1 分支定界法 |
4.1.2 增加约束法 |
4.2 利用双层遗传算法求解双层规划模型 |
4.2.1 双层遗传算法的求解思路和框架 |
4.2.2 遗传算法的运算步骤 |
4.2.3 上层模型求解算法 |
4.2.4 下层模型求解算法 |
4.3 本章小结 |
5 算例分析 |
5.1 算例的基本信息 |
5.1.1 基本数据信息 |
5.1.2 算法参数设置 |
5.2 计算结果分析 |
5.2.1 选址结果 |
5.2.2 车辆路径结果 |
5.2.3 结果比较分析 |
5.2.4 结果灵敏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进化算法的双层优化问题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问题研究 |
1.2.2 算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 论文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知识简介 |
2.1 双层优化模型 |
2.2 粒子群算法 |
2.2.1 PSO算法模型 |
2.2.2 PSO算法步骤 |
2.2.3 PSO在双层优化中的应用 |
2.3 遗传算法 |
2.3.1 编码 |
2.3.2 初始化种群 |
2.3.3 交叉 |
2.3.4 变异 |
2.3.5 选择 |
2.3.6 算法的终止 |
2.3.7 GA算法流程 |
2.3.8 GA在双层优化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球变异和动态约束处理的双层PSO算法 |
3.1 新提出的算法(BPSO-QMDC) |
3.1.1 算法框架 |
3.1.2 球变异PSO |
3.1.3 基于极点的种群初始化策略 |
3.1.4 基于二次近似的局部搜索 |
3.1.5 约束处理以及适应度函数 |
3.1.6 RBF指导下的下层搜索改进策略 |
3.2 算法收敛性分析 |
3.3 实验以及结果分析 |
3.3.1 实验及参数设置 |
3.3.2 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视频服务器部署问题研究 |
4.1 背景知识介绍 |
4.1.1 问题背景 |
4.1.2 研究回顾 |
4.2 问题描述及建模 |
4.2.1 问题描述 |
4.2.2 双层优化模型的建立 |
4.3 算法设计 |
4.3.1 上层GA选址 |
4.3.2 下层SPFA流量规划 |
4.3.3 GA_SPFA算法流程 |
4.4 实验及总结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上下层具有合作关系的两层决策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网络上信息对群体决策行为的影响[D]. 朱哲文.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交通PPP投资回报决策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D]. 刘斐然.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开放制造环境下动态延迟设计的主从关联优化问题研究[D]. 吴军. 天津大学, 2020(01)
- [4]辽宁省港口国际物流服务供应链契约协调研究[D]. 崔安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云制造环境下制造资源服务优选研究[D]. 肖涵.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6]基于满意度的二层规划模型[D]. 朱秀利. 西南大学, 2020(01)
- [7]城市道路拥挤收费模型及算法[D]. 毕晓慧.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8]考虑零售商横向和纵向公平偏好的二层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研究[D]. 郑英杰. 青岛大学, 2019(02)
- [9]基于双层规划的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中心选址及路径优化研究[D]. 栾峦.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基于进化算法的双层优化问题研究及应用[D]. 赵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