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多民族传承的故事类型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高文敏[1](2021)在《云南边疆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及指导策略 ——以泸水市L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语文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一方面有利于实现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完善语文课外阅读这种形式能有效使国家通用语在云南边疆地区进行普及推广,培养高中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发展。对云南边疆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可以促使对当地的学生对课外阅读更加重视,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理论,还可以为促进课外阅读更好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故而很有意义。本文以泸水市L中学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实际情况,然后对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具体的指导策略。研究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绪论。包括从课程标准、素质教育、泸水市发展等方面论述课外阅读的时代要求与现实意义、对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文献综述等。第二,对语文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分析部分。首先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对教师、家长进行访谈的方式了解泸水市L中学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情况,接着对调查结果和访谈进行全面统计、归纳分析,最后总结发现高中生对不仅对学习有严重的畏难情绪,对语文课外阅读还凸显为娱乐性强、随意性强等问题。第三,成因分析部分。分别从学生、学校和家庭三个角度对云南边疆高中生在语文课外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成因剖析。第四,策略指导部分,也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包括对云南边疆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需遵守的原则,对云南边疆高中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内容以及探讨了云南边疆高中实际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王杰[2](2021)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新乡贤作用。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学界近年来兴起的重要议题。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坚持公共管理学科研究范式,运用扎根理论,以昌吉市作为研究场域,对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具体内容的逻辑展开研究。分别构建了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民族事务治理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理论解释模型。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和归纳田野调查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治理实际,基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分别回应了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对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现代化、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启示,归纳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治理方式,并在概括新乡贤与传统乡贤参与村治角色的基础上,对两者作了比较分析。首先,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供给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公共服务供给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个人参与预备度和“国家-社会-家庭”支持分别是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内在条件和外部条件;公共服务内卷化是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原因,协同优化服务供给是新乡贤改善公共服务的行动;多管齐下共保障是新乡贤发挥作用可持续和确保服务供给得以良性循环的策略;公共服务效能提升是新乡贤服务供给行为促成的结果。其次,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乡风失范是新乡贤得以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原因;引领乡风民风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驱动力;乡村文化振兴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外驱动力;文明乡风建设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乡风文明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结果体现;鼓励嘉奖则是驱动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策略办法。再次,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民族共生共存是引致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重要土壤;基层民族事务繁重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突破口;维系族际关系和谐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动机;族际粘合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场域驱动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外驱动力;民族团结进步是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结果呈现。复次,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宗教并存是新乡贤得以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现实土壤;基层宗教事务复杂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现实选择;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动机;宗教事务治理驱动是促使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客观需要;支持宗教中国化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基本方式;宗教关系和谐则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理想目标。最后,通过总结、归纳田野调查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治理实际,分别回应了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对于促进公共服务现代化、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启示。归纳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治理方式,分别是译介治理、依德治理和补位治理。在形式理论层面,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事务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理论概括,并与传统乡贤作了比较分析。综上,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贡献之处在于以下三点:首先,从乡村治理的内容视角出发,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不同内容的理论解释模型,并阐释了新乡贤参与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启示;其次,在理论层面概括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三种方式;最后,对新乡贤与传统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角色的理论刻画作了比较分析,拓展了学界关于新乡贤参与村治的理论认识。然而,仍然存在不足。本研究侧重从学理角度来进行经验叙事,势必削弱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经验过程,同时受限于田野调查的可行性,所构建理论模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的探索。鉴于此,未来研究有必要深入扎根广大西部民族地区乡村开展田野调查,持续将构建的理论模型放入乡村治理实践中予以检验和修正,不断增强理论模型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同时,对于新乡贤参与村治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拓展研究的问题域;从研究方法来看,要科学运用研究方法,正确回答研究问题,坚持方法运用的多元化;从研究理论来看,要在形成新乡贤参与村治经验质感的基础上,持续提炼关于新乡贤参与村治的一般化理论概念,逐渐形成新乡贤参与村治的理论话语体系,实现学术理论对治理实践的良好回应。
胡莉[3](2021)在《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 ——以湘西花垣板栗村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苗族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族群,信仰对象从自然崇拜到图腾崇拜再到祖先崇拜甚至各类天地神祗。多神杂糅、多种文化融合的苗族民间信仰文化体现出他们在不同地域展现出不同的传承与发展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差异。本文选取传统文化保存依然较为完整的湖南花垣排碧板栗村为核心调研点,逐步发现祖先崇拜是其核心信仰,而祖先崇拜背后的核心价值观与本民族本地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一脉相承,通过故事叙事体现出来。本文从民间故事叙事与民间信仰实践的互动关系切入,采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试图明晰板栗村苗族群体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的互动关系,剖视他们背后的信仰特征与价值取向,厘清其信仰民俗心理形成的精神内核与行为路径,进而发现其文化得以传承至今、永葆生命力的内在原因。首先,通过观察板栗村及其所在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明确故事来源与生成语境,从口头语言系统对主要流传的人类起源神话、家族与英雄故事、节日风俗传说、地名与山神传说等类型民间故事进行分门别类式分析其背后蕴含的信仰表达,进而总结出板栗村祖先崇拜故事叙事多元性、地域性、功利性的特征。其次,从民间故事表达中抽象出板栗村祖先崇拜的主要信仰对象,对傩公傩母、龙神、竹王等族群始祖,蚩尤、驩兜等部落英雄,氏族家先与恩人等家族前辈进行分析,观察其在板栗村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体现。同时从行为习惯系统选取民俗主义未参与的火坑祭家先和土地庙祭祖两种信仰实践,辨析以包容和谐为基础、以服务自我为目的、以增强凝聚力为核心的“阿婆毒冬”祖先崇拜信仰内涵。最后,从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的互动中,阐释民众心理感受系统的民俗心理,民族文化因子“自我不灭”使其对生命延续的追求、不忘艰苦奋斗成为精神内核。在文化适应下,板栗村民众对自己的民间信仰围绕其精神内核不断做出调适,不仅从自觉意识中通过扩大信仰对象、增加多样化功能、泛化祭祀仪式来丰富信仰内涵,也在民俗主义中通过身份转换、塑造节日等路径将信仰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文化,从而发现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互动关系。对板栗村苗族群体民间信仰的口头表达与生活实践的相关思考,有利于挖掘其优秀传统文化保持生命力的原因,进而为板栗村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指向性思路。同时也有利于寻找符合本土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具有合理、合适和可持续等特征的创造性路径,从而有利于苗族等不同乡村地区文化振兴发展落地措施的实施。
杨蕴希[4](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石丽娟[6](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贵州非遗传播模式研究 ——以侗族大歌等三类贵州非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05年,国务院下达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通知》,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定位“文化遗产日”,并提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国家从政策上出台了相关规定来保护非遗,加大对非遗的传播力度,旨在让非遗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对非遗的传播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及思路,不能盲目地进行宣传,这样不仅传播效果不好,反而浪费人力物力。贵州非遗有上千年的历史,是贵州文化的一块瑰宝,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具有加强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展示文化多样性的作用。贵州非遗有一定的传播历史,但是,贵州大部分非遗传播尚且处在口授心传的内向传播阶段,以完成自身的延续为主,对外传播取得成效的贵州非遗数量并不多,并且,学界对这些传播效果较好的非遗缺少总结和概括,以至于成功的传播经验无法系统地为其他非遗提供参考。因此,本文以贵州非遗为总体研究对象,“侗族大歌”“安顺地戏”“苗族姊妹节”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的形式探析了贵州非遗传播的历史与现状,进而对其贵州非遗的传播模式进行了概括,旨在为贵州非遗的传播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本文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对传播模式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在专家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了传播模式的内涵,重新构建了贵州非遗的传播类型,并对贵州非遗的传播路径进行了深度分析。本文认为不同类型非遗的传播模式有各自的特点,不同非遗的传播模式是由它们的类型、特征、历史等因素造成,根据国家级非遗的类型划分,贵州十类非遗一共具有十种不同的传播模式。为了进一步对贵州非遗的传播模式进行更精准的论证,本文选取了“侗族大歌”“安顺地戏”“苗族姊妹节”三个国家级贵州非遗进行个案研究,并归纳出了它们具有各自特色的传播模式,分别是品牌传播模式、仪式传播模式、节庆传播模式。这三种非遗的传播模式是由它们自身的非遗属性所决定的,侗族大歌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且形成了品牌,因此它的品牌传播特点突出;安顺地戏的表演是由一个个不同的仪式构成,它从头到尾的表演都贯穿在仪式当中,因此它的仪式传播特点明显;苗族姊妹节属于民俗类非遗,节庆传播的特点显着。最后本文对贵州非遗的传播模式进行了总结性思考,找出了贵州非遗传播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贵州非遗传播力的提升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望贵州非遗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播。
刘俊双[7](2020)在《文化交融视域下的白族大本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习近平总书记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生活在这个家园中的“中国各民族”融合汇聚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是文化不断交融的结果。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国各民族交往、文化交流过程中以中原传统文化为基础,不断吸收、融合周边各少数民族文化,所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多元”文化。所以,56个民族是祖国疆域的开拓者,也是中华文化的缔造者。大本曲是大理地区白族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曲艺。这是白族在继承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融合大量中原汉族文化成分以及周边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形成的一种民族民间艺术。这种民间艺术能生动具体的反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交融。本论文以大理白族地区的大本曲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在梳理文化交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历史上大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互动等大本曲形成的历史背景;接着重点从大本曲文本、展演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大本曲所表现出来的多个层面的交融特质。最后总结了大本曲中的文化交融可以增强白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交融。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运用了历史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本曲是边疆文化与中原文化、白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大本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民族文化交融的一个局部但又典型案例;通过文化的交融,白族人民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树立了正确的文化观和历史观,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陈霞[8](2020)在《多元文化视野下边境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研究 ——以绿春县D幼儿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前期幼儿处于语言敏感期,边境民族地区的学前双语教育是边境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基础,其发展对国家、本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意义。在查阅、整理双语教育和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对我国边境民族县——绿春县中的唯一一所双语双文示范园—D幼儿园双语教育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主要针对D幼儿园中双语教育政策、模式、教师、教学、环境以及幼儿家长等。通过研究发现,D幼儿园中双语模式为“汉语+少数民族语”,双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汉语能力均强于哈尼语能力,双语与双语教育态度都较积极,但家长双语辅导意识较弱,辅导方式单一,幼儿园与家庭双语环境创设偏重汉语。双语教学缺乏本土化双语教材、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未照顾到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教学评价未成体系。双语政策、财政支持、环境创设的不足,教材的匮乏,师资力量的紧缺以及教师和家长双语内涵理解的偏差皆是影响D幼儿园双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可从加强政府政策与财政支持,完善幼儿园管理、加强教师培训以及园所环境的创设,提升双语教师能力、加强教师双语内涵理解,增强幼儿家长能力、采取多样的辅导方式等方面提供一定建议,以期促进其学前双语教育的更好发展。
侯一凡[9](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孟翊洁[10](2020)在《纳粹大屠杀记忆的史学考察》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后现代思潮的挑战和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历史学经历了转型。在新的史学语境下,记忆在历史话语体系中受到很大关注,记忆本身以及有关各种历史事件和经历的记忆,成为学界的研究对象,由此出现了“记忆的繁荣”。记忆研究的兴起与叙事、创伤、集体记忆、个体记忆等概念相互交织。纳粹大屠杀是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大屠杀的研究对于推动记忆在历史话语中的发展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大屠杀记忆作为20世纪末以来历史学研究的热点,是考察历史编纂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视域下记忆话语的兴起、现状及走向的绝佳视角。本文旨在透过对纳粹大屠杀记忆在史学视域下的历史流变、时代特性、叙事突破及理论反思,揭示大屠杀记忆研究对于历史学在理论发展和叙事实践方面的启示与价值。本文按照首先分别考察一般意义上与历史学相关的记忆研究和已成熟的纳粹大屠杀研究,再以二者之间理论上的关联与相互渗透作为反思的切入点进行,并依照此思路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本文对20世纪历史话语体系中记忆研究的兴起进行了总体考察,并按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步考察历史学的当代转型,重点梳理后现代思潮挑战下历史学在研究旨趣、观念和方法上的变化,及其与记忆研究兴起的关系。第二步是对历史与记忆关系的再梳理。整个20世纪,在记忆兴起之前及之后的语境下,历史学对历史与记忆关系的研究旨趣也经历了从强调区分对立到更关注二者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历史与记忆在方向和目的两个方面的共同指向是大屠杀记忆史学考察的重要基础,笔者还就此作了重点梳理和分析。第三步笔者提出,20世纪历史话语体系对记忆的关注中,大屠杀是焦点事件,大屠杀记忆体现出了集体记忆与创伤记忆这两重属性,然后分别对集体记忆、创伤记忆作了概念梳理,进而对作为集体创伤记忆的大屠杀记忆进行了进一步界定和分析。其次是对大屠杀记忆的历史流变和特性的分阶段考察。笔者分别以1961年艾希曼审判和1986年德国“历史学家之争”为节点,将20世纪下半叶大屠杀记忆的历史演进分为战后初期、“黄金时代”和后大屠杀时代三个阶段,以此对时代变化下大屠杀记忆在历史背景、关键事件、社会氛围及学术观念等方面展现的特性进行总结。为了区分不同主体的立场,每一阶段的考察都以德国和犹太世界为不同阵地进行。总体来说,战后初期以沉默与外属化为特征,“黄金时代”以神圣化与道德化为特征,后大屠杀时代则以历史化与多元化为特征,呈现出较鲜明的阶段特性。随后,本文以后大屠杀时代为背景,重点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大屠杀记忆走向多元化和私有化的背景及后现代史学理论的语境下,大屠杀记忆在历史表现上的困境与理论突破。笔者以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召开的探究大屠杀记忆的历史表现极限的学术会议为切入点,重点关注参会并在之后进一步就此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的海登·怀特、索尔·弗里德兰德、多米尼克·拉卡普拉三位史家。他们各自的理论阐述和相互交锋,分别涉及大屠杀在历史表现问题上与文学理论、史学实践、创伤理论的交融。本文基于三位史家的不同视角,进一步分析了历史记忆在当代史学研究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效应。最后,笔者就大屠杀记忆在当下史学理论领域中引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纳粹大屠杀作为一个极限事件,难以对其作出充分准确的历史解释,已成为学界的一个共识。笔者梳理和分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对纳粹主义历史解释范式的演变,认为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反犹主义是大屠杀发生的思想根源。同时,西方学者对意识形态的强调反映了其冷战式思维惯性,这也是过往在西方学界未被真正重视但值得批判和警惕的方面。同时,笔者也对大屠杀记忆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行了反思。首先通过选取时间性与历史性为例,揭示大屠杀记忆的各种因素在当前及未来的历史书写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道德张力问题。之后,利用玛格利特的理论模型对大屠杀记忆道德属性的复杂性进行反思。最后,通过批判二元对立式的理论惯习,尝试提出一种理论假设,即以道德性为核心的“魔方式”多面体来考察和定位大屠杀中各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此外,本文还以“记忆、正义与纪念”为主题进行了延伸性思考。笔者结合当前西方记忆研究的前沿关注点,对与记忆相关的历史正义、纪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旨在强调职业历史学应注重大屠杀记忆的复杂性,并以更清醒的视角、更开放的态度为保持记忆的理论活力和社会功能而持续进行有价值的探索。
二、一个多民族传承的故事类型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多民族传承的故事类型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边疆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及指导策略 ——以泸水市L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1.阅读 |
2.课外阅读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边疆教育及课外阅读的研究现状 |
2.国外课外阅读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的重难点 |
2.创新之处 |
一、对泸水市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情况调查 |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情况说明 |
(二)对泸水市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调查的先行认识 |
1.当前泸水市的社会现实及教育状况和特点 |
2.培养高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有利于国家通用语的普及 |
3.培育云南边疆高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三)泸水市高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4.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泸水市高中生在学习与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学生的阅读特点分析 |
二、云南边疆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中的成因分析 |
(一)边疆学生的内部因素 |
1.阅读内容消遣化 |
2.阅读能力薄弱 |
3.文化传承意识欠缺 |
(二)边疆地区的学校因素 |
1.校园阅读氛围不浓郁 |
2.学校图书馆资源不足 |
3.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不统一 |
(三)边疆学生的家庭因素 |
1.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 |
2.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
3.家庭可支配收入低 |
三、提升云南边疆高中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
(一)对云南边疆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需遵守的原则 |
1.坚持国家主流与继承优秀边疆文化相统一的原则 |
2.坚持从实际出发的人性化阅读原则 |
3.坚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阅读原则 |
(二)对云南边疆高中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内容 |
1.树立正确的课外阅读观 |
2.选择合理的阅读类型 |
3.贴合实际的阅读方法 |
(三)探讨云南边疆高中实际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
1.开发校本课外阅读课程资源 |
2.提升语文教师的阅读指导能力 |
3.创设校园阅读氛围 |
(四)基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指导案例 |
1.阅读内容的整体规划 |
2.循序渐进的分阶段指导 |
3.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问题意识 |
4.分享阅读成果 |
5.阅读测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资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绅士 |
2.1.2 传统乡贤 |
2.1.3 新乡贤 |
2.1.4 乡村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乡村现代化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 |
3.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建构 |
3.1.1 开放式编码 |
3.1.2 主轴编码 |
3.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3.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3.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阐释 |
3.2.1 个人参与预备度:引致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内在条件 |
3.2.2 国家-社会-家庭支持:引致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外部条件 |
3.2.3 公共服务内卷化:引致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原因 |
3.2.4 协同优化服务供给:新乡贤改善公共服务的行动 |
3.2.5 多管齐下共保障:新乡贤发挥作用可持续和服务供给良性循环的策略 |
3.2.6 公共服务效能提升:新乡贤服务供给行为促成的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 |
4.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模型建构 |
4.1.1 开放式编码 |
4.1.2 主轴编码 |
4.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4.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4.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模型阐释 |
4.2.1 乡风失范: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原因 |
4.2.2 引领乡风民风: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驱动力 |
4.2.3 乡村文化振兴: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外驱动力 |
4.2.4 文明乡风建设: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5 乡风文明: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结果体现 |
4.2.6 鼓励嘉奖: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策略办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 |
5.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建构 |
5.1.1 开放式编码 |
5.1.2 主轴编码 |
5.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5.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5.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阐释 |
5.2.1 民族共生共存:引致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重要土壤 |
5.2.2 基层民族事务繁重: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突破口 |
5.2.3 维系族际社会: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动机 |
5.2.4 族际粘合: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
5.2.5 场域驱动: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外驱动力 |
5.2.6 民族团结进步: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结果呈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 |
6.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建构 |
6.1.1 开放式编码 |
6.1.2 主轴编码 |
6.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6.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6.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阐释 |
6.2.1 宗教并存:引致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现实土壤 |
6.2.2 基层宗教事务复杂: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面临的现实选择 |
6.2.3 引导宗教适应社会需要:引致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动机 |
6.2.4 支持宗教中国化: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基本方式 |
6.2.5 宗教事务治理驱动: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客观需要 |
6.2.6 宗教关系和谐: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理想目标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的理论启示 |
7.1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公共服务现代化 |
7.2 新乡贤参与和乡风文明建设 |
7.3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
7.4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 |
7.5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治理方式现代化 |
7.6 新乡贤和传统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概括 |
7.7 新乡贤和传统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角色的比较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 ——以湘西花垣板栗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民间故事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 |
1.2.2 湘西苗族民间信仰研究综述 |
1.2.3 祖先崇拜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田野经历和资料来源 |
第2章 花垣板栗村概况 |
2.1 自然环境 |
2.1.1 地理位置 |
2.1.2 生存环境 |
2.2 人文环境 |
2.2.1 历史沿革 |
2.2.2 村落人文 |
第3章 基于实践的祖先崇拜故事 |
3.1 故事来源与生成语境 |
3.2 叙事单元与故事类型 |
3.2.1 创世:人类起源神话 |
3.2.2 迁徙:家族与英雄故事 |
3.2.3 生活仪礼:节日风俗传说 |
3.2.4 精神依托:地名与山神传说 |
3.3 祖先崇拜故事叙事特征 |
3.3.1 多元性 |
3.3.2 地域性 |
3.3.3 功利性 |
第4章 板栗村生活实践中的祖先崇拜 |
4.1 板栗村祖先崇拜信仰对象 |
4.1.1 族群始祖 |
4.1.2 部落英雄 |
4.1.3 家族前辈 |
4.2 祖先祭祀的实践传承与变迁 |
4.2.1 火坑祭家先 |
4.2.2 土地庙祭祖 |
4.3“阿婆毒冬”个案剖析 |
4.3.1 基础:包容和谐 |
4.3.2 目的:服务自我 |
4.3.3 核心:增强凝聚力 |
第5章 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互动 |
5.1 自我不灭:祖先崇拜故事叙事的民俗心理 |
5.1.1 对生命延续的追求 |
5.1.2 不忘艰苦奋斗的精神 |
5.2 文化适应下祖先崇拜的信仰实践 |
5.2.1 民众自觉中的祖先崇拜 |
5.2.2 民俗主义中的信仰实践 |
5.3 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互动关系 |
5.3.1 故事叙事对信仰实践的现实指导 |
5.3.2 信仰实践对故事叙事的重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4)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经验总结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
一、研究筹备阶段 |
二、行动计划阶段 |
三、实地调查阶段 |
四、总结反思阶段 |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
一、政策条件 |
二、环境保障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媒体融合背景下贵州非遗传播模式研究 ——以侗族大歌等三类贵州非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非遗传播的特点 |
(二)非遗传播的现状 |
(三)非遗传播的方式 |
(四)应用传播/传媒的非遗保护策略 |
四、研究方法 |
(一)实地调查 |
(二)文献研究 |
(三)个案研究 |
五、研究对象 |
(一)总体对象 |
(二)个案的选择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媒体融合背景下贵州非遗传播的价值和挑战 |
一、“非遗”和“非遗传播” |
(一)“非遗” |
(二)“非遗传播” |
二、贵州非遗传播的历史和现状 |
(一)贵州非遗概况 |
(二)贵州非遗传播的历史 |
(三)贵州非遗传播的现状 |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贵州非遗传播的价值和挑战 |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贵州非遗传播的价值 |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贵州非遗传播的挑战 |
第二章 贵州非遗传播的模式 |
一、传播模式及非遗传播模式 |
(一)传播模式 |
(二)非遗传播模式 |
二、贵州非遗的传播及传播模式 |
(一)贵州非遗的传播状况分析 |
(二)贵州非遗传播模式类型 |
三、贵州非遗传播模式的特点 |
(一)非遗传播模式与非遗自身特点与类型匹配 |
(二)贵州非遗仍以内向传播为主导 |
(三)贵州非遗传播呈现媒体融合趋势 |
第三章 贵州非遗传播模式个案分析 |
一、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品牌传播 |
(一)侗族大歌:从民间“嘎老”走向文化品牌 |
(二)以品牌为导向建构传播话语 |
(三)广场、舞台、屏幕:球土化传播策略 |
二、以安顺地戏为代表的仪式传播 |
(一)安顺地戏:屯军故土文化与土着文化的结合 |
(二)安顺地戏中的仪式 |
(三)仪式、符号、象征:在地化传播建构 |
三、以苗族姊妹节为代表的节庆传播 |
(一)苗族姊妹节:从古老“浓嘎良”走向群体文娱盛会 |
(二)节庆传播的要素与路径 |
(三)市场、旅游、产业:节庆商业化传播走向 |
第四章 媒体融合环境下贵州非遗传播模式的问题及其传播力提升的对策 |
一、贵州非遗传播模式的问题 |
(一)将模式变成了模式化 |
(二)传播模式中的商业“植入” |
(三)传播模式引发文化折扣 |
(四)新媒体手段理解和应用不足 |
二、媒体融合环境下贵州非遗传播力提升的对策 |
(一)适当培育非遗品牌 |
(二)重视非遗文化本真性 |
(三)善用融媒体手段 |
结语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文化交融视域下的白族大本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六、研究综述 |
(一)关于文化交融思想的研究 |
(二)关于白族文化交融的研究 |
(三)关于大本曲的研究 |
第一章 文化交融与白族大本曲的形成发展 |
一、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
(一)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融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交融 |
二、大理地区文化交融的历史概述 |
(一)隋唐之前大理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融 |
(二)南诏国时期大理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融 |
(三)大理国时期大理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融 |
(四)元明清以降大理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融 |
三、文化交融中大本曲的形成与发展 |
(一)大本曲的萌芽 |
(二)大本曲的成型 |
(三)大本曲的曲折发展 |
(四)大本曲的复兴 |
第二章 大本曲文本中的文化交融 |
一、大本曲曲目中的文化交融 |
(一)大本曲曲目来源的多元性 |
(二)大本曲曲目发展的时代性 |
二、大本曲唱词中的文化交融 |
(一)“汉白两掺”的记录模式 |
(二)“汉字白读”的声调韵律 |
第三章 大本曲展演中的文化交融 |
一、大本曲的展演时间 |
(一)白族传统节日 |
(二)汉族传统节日 |
(三)人生礼俗仪式 |
二、大本曲的展演工具 |
(一)伴奏乐器 |
(二)陈设道具 |
(三)演出服装 |
三、大本曲的展演特点 |
(一)中原曲艺形式的融入 |
(二)现代舞台表演的借鉴 |
第四章 大本曲思想中的文化交融 |
一、宗教文化的交融 |
(一)大本曲中的佛教文化 |
(二)大本曲中的道教文化 |
(三)大本曲中的本主文化 |
二、伦理道德的交融 |
(一)大本曲中的孝悌观念 |
(二)大本曲中的婚姻观念 |
第五章 大本曲中文化交融的启示 |
一、文化交融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一)文化交融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前提 |
(二)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
二、文化交融的实践路径 |
(一)通过发展互补式经济拉动文化交融 |
(二)通过建设互嵌式社会推动文化交融 |
(三)通过践行核心价值观引导文化交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多元文化视野下边境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研究 ——以绿春县D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边境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事关民族文化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
二、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有利用促进绿春县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
三、学前期是进行双语学习的重要时期 |
四、自身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语言学习理论 |
二、多元文化理论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
第二节 多元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关系辨析 |
一、多元文化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
二、多元一体格局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
第三章 多元文化视野下D幼儿园双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
第一节 绿春县基本概况 |
一、地理位置、人口及民族概况 |
二、教育发展基本概况 |
第二节 D幼儿园双语教育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
一、双语教育政策与模式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
二、双语师资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
三、双语教学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
四、双语环境创设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
五、家长双语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
第四章 多元文化视野下D幼儿园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方面 |
二、教学方面 |
三、环境方面 |
四、家长方面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政策方面,相关政策体系与财政支持不足 |
二、教师方面,准入标准与考核体系欠缺,专业能力与理念认识有待提升 |
三、教学方面,教学管理不科学,幼儿双语水平差异大 |
四、环境方面,语言环境复杂 |
五、家长方面,双语水平较低、教育观念片面化 |
第五章 多元文化视野下促进边境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思考建议 |
第一节 政策方面 |
一、加强学前双语教育相关政策体系的制定 |
二、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学前双语教育专项经费 |
第二节 教师方面 |
一、拓宽学前双语教师来源渠道,稳定教师队伍 |
二、制定学前双语教师准入与考核制度,提高教师质量 |
三、 建立完善、全面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 |
四、 借助信息化途径,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
五、加强教师对双语教育内涵的认识 |
第三节 教学方面 |
一、合理设置相关课程 |
二、对幼儿进行合理分班 |
三、加强具有地区与民族特色园本双语教材的研发 |
四、使用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开展双语教学活动 |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
第四节 环境方面 |
一、创设兼顾幼儿心理的社会双语环境 |
二、幼儿园双语环境创设多样化 |
三、家庭双语环境创设均衡化 |
第五节 家长层面 |
一、加深对双语教育活动意义的认识 |
二、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双语能力 |
三、增加双语辅导方式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
一、自然生态图景 |
二、游牧生活表现 |
三、草原民俗活动 |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
结语:问题与出路 |
参考文献 |
图片出处 |
附录 |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纳粹大屠杀记忆的史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20世纪历史话语中的记忆问题相关研究 |
(二)纳粹大屠杀及其记忆研究 |
三、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现代历史话语下记忆的兴起 |
一、20世纪记忆在历史学中兴起的背景 |
(一)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与挑战 |
(二)“宏大叙事”的解体与历史学的碎片化、私化 |
(三)多元化的历史 |
二、历史与记忆的关系 |
(一)区分与对立 |
(二)联系与相互作用 |
(三)历史与记忆的共同指向 |
三、大屠杀记忆:历史学对记忆重新关注的焦点 |
(一)集体记忆 |
(二)创伤记忆 |
(三)作为集体创伤记忆的大屠杀记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屠杀记忆的历史流变与特性 |
一、战后初期(1945—1961):沉默与外属化 |
(一)德国:心照不宣的集体沉默和外属化 |
(二)犹太世界:消极的沉默者和犹太复国主义 |
二、“黄金时代”(1960S—1980S):神圣化与道德化 |
(一)被道德化的大屠杀记忆:艾希曼审判及对极权主义的思考 |
(二)被神圣化的大屠杀记忆:六日战争、赎罪日战争和美国“受害者文化”的兴起 |
三、后大屠杀时代(1980S以来):历史化与多元化 |
(一)政治文化变迁下的德国:“历史学家之争”和对纳粹主义的“历史化” |
(二)战争焦虑下的犹太世界:私有化记忆时代的传承和再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焦大屠杀记忆的历史表现问题 |
一、20世纪90年代:大屠杀记忆的历史表现问题与“叙事的转向” |
(一)大屠杀记忆及其历史表现 |
(二)“叙事的转向” |
(三)叙事主义语境下的大屠杀记忆 |
二、海登·怀特:情节化处理的限度与“不及物写作” |
(一)叙事与情节化模式 |
(二)情节化处理的限度:基于大屠杀反思的修正 |
(三)关于大屠杀的“不及物写作”设想 |
三、索尔·弗里德兰德:关于整体大屠杀史的多层次叙事 |
(一)与布罗扎特之争:引发对大屠杀叙事的理论思考 |
(二)精神分析方法在历史叙事中的运用 |
(三)“记忆与历史的互动”实践 |
四、多米尼克·拉卡普拉:创伤记忆的历史分析与书写 |
(一)拉卡普拉的创伤理论 |
(二)移情与再现 |
(三)“行动化”与“修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屠杀记忆的理论反思 |
一、反犹主义:对大屠杀的意识形态探索 |
(一)纳粹历史解释范式的演变 |
(二)作为意识形态的反犹主义 |
二、记忆的多面:大屠杀记忆的历史书写与道德张力 |
(一)时间性与历史性 |
(二)大屠杀记忆的道德维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记忆、正义与纪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一个多民族传承的故事类型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边疆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及指导策略 ——以泸水市L中学为例[D]. 高文敏. 大理大学, 2021(08)
- [2]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D]. 王杰. 兰州大学, 2021(09)
- [3]祖先崇拜的故事叙事与信仰实践 ——以湘西花垣板栗村为个案[D]. 胡莉.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4]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媒体融合背景下贵州非遗传播模式研究 ——以侗族大歌等三类贵州非遗为例[D]. 石丽娟.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7]文化交融视域下的白族大本曲研究[D]. 刘俊双. 大理大学, 2020(06)
- [8]多元文化视野下边境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研究 ——以绿春县D幼儿园为例[D]. 陈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9]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10]纳粹大屠杀记忆的史学考察[D]. 孟翊洁.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贵州民族论文; 贵州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课程开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