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内燃机车备品备件管理确保铁路运输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杨珺婷[1](2021)在《基于BOM映射的机车检修计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复杂装备的检修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机车作为轨道交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典型的复杂技术装备,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且在生命周期内需要多次进行检修工作以保证安全运行。依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的检修技术规程,机车在运行一段里程或达到检修周期时,需要进行检修工作。同时,因为机车产品结构复杂、运营可靠性要求高、故障停机损失大、检修层级多等特点,所以简单的检修计划并不能够适用。因此,结合实际检修业务特点,本文提出多层级产品检修计划框架、产品检修数据管理模型和零部件级工序计划。首先,从机车检修的实际问题出发,对电力机车的产品结构和检修模式流程等进行分析和抽象,针对现有机车检修管理相关学术研究的业务实际抽象不足的问题,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对问题进行了整体的抽象描述。同时针对目前复杂技术装备制造业企业检修数据管理在实际中应用较差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合理的数据管理模型与检修流程工艺工序间的数据信息映射,能够使检修管理模型在复杂装备制造企业的实际中发挥作用,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建立多层级检修计划的框架模型。检修企业通常是以订单的形式来进行组织运作管理,本文从机车的产品结构为切入点,构建抽象的产品模型,并结合机车检修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等,建立多层级检修计划框架模型。(2)基于多层级检修计划框架模型,构建检修BOM模型,实现对产品数据进行管理。首先,将信息对具体检修业务过程的支持作用进行分析;其次,确定检修数据来源和检修BOM的参数信息,构建考虑产品前期设计、制造数据的检修BOM;最后,构建检修BOM的映射转换数学模型,能够对实现检修后结构和属性的数据变更进行转换。(3)结合产品数据管理模型对具体零部件工序的信息支持,提出了考虑时间约束的机车可拆卸零部件检修计划方法和实现技术。将零部件级的检修计划编制抽象为工序排程的运筹学问题,即“最大流最小”问题。建立以检修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加工工序的紧前紧后关系为约束的数学模型,使用蚁群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并利用HXD3型转向架检修为实例,进行分析验证模型。本文提出的计划管理方法适用于面向订单的检修企业,为提高企业的数据管理水平和编制检修计划提供支持。
周怀宇[2](2021)在《D公司轨道交通产品海外售后服务质量改进研究》文中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稳步推进的当下,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却由于全球新造市场愈发饱和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随着产品的技术成熟度越来越高,全球各大主机厂的产品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在面临着众多同质化企业的选择时,客户在关注产品技术水平与质量的同时更愿意选择优质售后服务质量的企业,产品的售后服务质量优劣己成了企业保持及扩大市场份额的强有力要素。本文主要针对中车集团D公司轨道交通产品海外售后服务质量提升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对服务质量的相关概念和服务质量测量及改进的方法和工具进行了综述。随后对D公司在海外产品售后服务过程中的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列举了存在的实际突出问题,突出了改进的迫切性。基于SERVQUAL量表,结合访谈和调研结果,设计了符合D公司实际的海外售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接下来,以D公司海外用户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对海外售后服务质量进行测评,找出存在明显“期望—感知”差异的服务指标作为重点分析对象。然后,综合运用多种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对问题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系统梳理,形成原因梳理表,找出影响服务质量的根本原因。接着运用组织变革、流程再造、标准化模块化、人才库等方法或策略,据此来设计改进方案并思考实施意见。从组织结构优化、海外人才库建设、基于知识管理的海外标准化服务包建设、服务备件供应保障改进四方面具体详述了优化方案和实施意见。最后,以加强服务型企业文化建设;确立专项课题并成立课题团队;建设标准化售后服务体系;推进多项课题联动以争取更多资源倾斜;引入新技术为改进方案实施提供支持五个方面作为服务质量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本研究聚焦D公司轨道交通产品海外售后服务质量,对D公司的轨道交通产品海外售后服务质量、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市场竞争力提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同类型企业产品海外售后服务质量提升也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周凤[3](2020)在《高铁动车组空调失效应急处置办法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运行、人民生命财产的生命线,是铁路企业的生存线。高铁在国民经济及国民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保证高铁运输的顺利和安全非常关键。高铁动车组空调失效虽发生概率小,但一旦发生,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车厢内的温度会迅速升高,短时间未处置好,旅客会感到身体不适,严重时还可能会引发旅客群体情绪波动,将造成特别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威胁到旅客生命安全。为了更好地服务旅客和保证旅客安全,国铁集团高度重视动车组空调失效的应急处置,多次修订旅客列车空调失效应急处置办法。本文结合运输实际,重点从调度指挥及提质高效方面入手,优化现行高铁动车组空调失效应急处置办法,压缩动车组空调失效非正常处置的时间,减少空调失效的负面影响,保证高铁运输的服务品质,维护高铁运输的社会形象。本文首先使用事故树分析法,分析导致动车组空调失效的主要原因,然后根据分析出的原因,详细地对相关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置的作业、要求及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空调失效应急处置的重点。再通过对目前调度指挥安全系统下动车组空调失效应急处置分工、原则、要求、办法的分析,结合实际及参考调研资料,总结空调失效应急处置办法的优化要点。最后从调度人员素质、调度指挥、调度管理及服务等方面,全面优化动车组空调失效应急处置办法,构建高效、完善的动车组空调失效非正常处置预案,确保高速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
任正康[4](2020)在《铁路工程线行车事故致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铁路轨道铺设工程的工程列车发生的事故即铁路工程线行车事故,屡屡见诸报端,其中不乏社会影响巨大,反响强烈的人身伤亡事故。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统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但是收效甚微,为改变当前工程线行车事故频发的局面,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交代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概述事故致因理论中的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因果连锁理论、轨迹交叉理论及系统安全理论,为探索工程线行车事故发生机理作好理论准备。其次,为了对铁路工程线行车事故有直观了解,对铁路工程线概况及铁路工程线行车组织现状进行描述,与铁路营业线行车的异同点作了比较。以2010-2019年间某轨道铺设单位发生的行车事故及官方通报的工程线行车事故作为研究数据,从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事故责任人等不同方面进行探讨,并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对工程线行车安全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事故致因理论为依据,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铁路工程线行车的脱轨、挤道岔和人身伤害事故分别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重要度排序;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对具有代表性的人因事故进行分析,基于轨迹交叉理论对地铁工程线行车事故进行分析,基于现代因果连锁理论对铁路工程线行车事故进行分析,发掘出事故背后的深层原因即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以此为依据,从工程线行车组织单位、线下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通过在铁路工程线行车管理过程中进行应用,以验证对策的效果,并从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以期实现工程线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的目标。
董成[5](2020)在《基于作业预算的A铁路机务段预算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和市场对铁路会计信息准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改善路局各站段会计工作模式粗放,预算指标不统一,业务财务预算“两张皮”的现状,国铁集团自2019年开始,全面推进业财融合的预算管理体系,对各局站段的预算指标体系的再构建进行讨论,并开始架构财务共享平台辅助会计工作的开展。然而,全国各铁路站段职能分工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在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上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基于此,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是:如何为铁路基层站段构建以作业预算为基础的预算管理体系。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在政策层面上,本文的研究基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各集团公司对于预算方法改革的迫切需要以及铁路市场化后管理会计工作科学化的需求;在现实意义上,铁路各局各站段在预算管理上缺乏统一性、规范性的弊端日益显现,严重影响铁路预算编制的准确度,铁路行业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理论层面上,在我国众多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深化业财融合的预算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能够为在作业预算管理框架的构建和预算体系优化方面提供参考价值。在具体的研究内容上,本文通过对全面预算和作业预算的理论分析,结合对A机务段实地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三个方面进行了全流程优化设计。在预算编制上,本文并运用作业成本法的方法,对A铁路机务段的业务作业进行分解,并分配作业中心,以便更好地分析实际作业动因,从而更精确地分配预算额,编制A段作业预算。在对预算执行的改进上,本文首先采用差异预算的方法发现预算差异产生原因,然后通过引入铁路财务共享平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保障预算指标的顺利实施。在预算考核层面,本文通过重新构建预算考评指标,优化考核组织流程,改进预算考核工作。通过本文的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从整体来看,为A机务段的作业预算管理提供了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全流程的完整优化方案;在预算编制上,实现业财融合,形成以业务预算为中心的作业预算编制体系。在预算执行的方面,通过差异分析法和财务共享实现预算差异实时分析把控。在预算考核层面,本文通过改进考评指标与考评方法,使铁路站段的预算考评更加规范。
苗淼[6](2020)在《A铁路机务段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日益复杂、多变的企业竞争环境,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对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合理规避经营风险,以实现企业战略经营目标,已成为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无可避免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铁路运输管理涉及运输、信息、人力、财力等多种方面,需要将各种资源整合以便相互协调配合,形成有机整体并最大化其经济效益。战略管理的思想,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对铁路运输企业预测分析运输市场至关重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合理配置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手段之一,是实现铁路运输企业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价值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改进A铁路机务段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具体包括:在研究介绍国内外有关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从预算的实施内容、预算的编制和下达、预算的实施与控制及预算的评价等方面对A铁路机务段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现状及内外部环境展开全面分析。使用战略管理分析工具从不同角度剖析A铁路机务段在现阶段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面临的困难,找出A铁路机务段目前在预算实施积极性、预算实施基础、预算编制过程、预算编制方法及预算监控机制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总结探讨A铁路机务段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再从完善预算控制的运行机制、转变传统预算模式、重新修订预算指标、开发预算指标盯控预警信息系统、建立完善预算监控机制及完善预算考评要求等方面提出改进A铁路机务段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优化A铁路机务段全面预算的管理方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谢清[7](2019)在《基于可靠性的机务段中修改造方案研究》文中认为机务段是铁路运输系统的主要行车部门,主要负责铁路机车(俗称“火车头”)的运用、综合整备、整体检修(中修、段修)的行车单位,担当列车的动力牵引任务。而中修作为机车检修周期中最为关键的修程,它的检修质量直接影响机车的运行安全,质量不达标,引发机车故障,发生列车晚点,甚至造成全国铁路网的停运。针对机车故障问题,开展基于可靠性的机务段中修改造方案研究,非常必要。本文以某机务段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基于可靠性的现场布局。首先根据机车中期检修各场地之间的关联,采取经验的工艺流程,设计机车部件工艺流程图;然后考虑中修中各库房场地的设备及面积,机车各部件组装之间的结构关系,确定中修各部件检修分布;最后得出可靠性的现场工艺布局,为后文的中修改造项目检修容量提供依据。(2)基于可靠性的中修改造方案。首先针对机车分解后部件的清洗进行研究,为后期部件的清洁度提供保证;然后考虑到机车故障问题主要集中在电器、制动、燃系等方向,开展基于可靠性的电子电器、制动阀类、燃系、仪表四项检修项目研究,提出更为先进的检修作业方案;最后是机车中修组装后,机车试验台位、场地的选择及改善,提出完善南整备场的整治建设方案。(3)中修改造实施效果。基于可靠性的现场布局,生产场地利用率产生的变化,作业布局合理性的变化;基于可靠性的中修项目改造,促进了机务智能化、信息化的推广,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检修生产能力,提高了试验检测的准确度,提高了产品维修质量;基于可靠性的南整备场建设,缓解了机务段机车台位的紧张,提升了机车调车、试验的秩序性和稳定性。本文以机务段基于可靠性的中修改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库房工艺布局设计、5项检修项目改造、整备场建设等工作,有助于机务段实现在3-5年内建成全国一流内电中修机务段的目标,对铁路机务系统中期检修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洪峰[8](2019)在《机车柴油机智能化管理系统平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车柴油机的智能化水平是我国工业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轨道车辆装备发展起到革命性作用。当前柴油机技术已经朝大数据智能化方向发展,柴油机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研制可以促进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客户服务质量,降低装备维修管理成本。本文结合机车运用需求以及未来柴油机的发展,分析了生产厂商和用户对柴油机智能化管理系统的需求,论述了柴油机智能化管理系统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并以此为设计目标,分解系统设计所需要的关键技术。研究了机车柴油机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硬件架。将机车柴油机智能化管理系统分为系统感知、数据分析、预测与健康管理、全寿命可靠性、运维支持等多个系统部分。本文以某型柴油机为例进行了系统设计,构建了初步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方案,进行了相关试验测试,取得了数据,验证了柴油机智能化管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设计修改与技术发展提供了借鉴。某型柴油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已上线试运行超过2年,使用状态良好。期间积累了大量的正常数据和故障数据,为今后的设计方案改进提供了依据。在试运行的2年中,该智能化管理系统也未出现大的运行故障,总体上运行比较稳定可靠。该工作达到了国内比较先进的水平。本研究表明,柴油机智能化管理系统不仅意味着运用、管理成本的降低,也增加了安全性和服务一体化水平,必将为柴油机技术发展带来巨大变革,并且可以推广到民用发电、军工装备、核电、船舶动力等领域。
朱国琴[9](2019)在《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理论的A地铁公司资产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增长,固定资产总额快速激增。目前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资产管理粗放,管理成本及风险较大。管理意识的薄弱与管理手段的落后严重制约了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资产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从而制约了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资产管理现状,提出引入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方法,即从资产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报废处置阶段对资产管理进行全面考虑,以实现资产风险、表现、成本三者之间的平衡为目标,实现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资产管理各阶段的高度衔接。降低企业资产投资、管理成本,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有效的运用到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资产管理实践中,本文结合A地铁公司资产管理活动,以轨道交通运营资产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分析了 A地铁公司在资产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报废处置阶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对其资产管理改进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从管理体系、管理流程、管理模型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旨在提高其资产管理效率,达到资产风险、表现、成本的平衡,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引入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以运营资产为研究对象对资产全寿命周期理念在企业资产管理优化改进的实施进行了分析说明,本课题研究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夏晓清[10](2019)在《电传动内燃机车的水阻试验与故障分析》文中指出国外早期就对内燃机车的动力系统检测非常重视,研制出了各种自动化检测设备来保证机车的可靠性。随着国外电气化列车的快速发展,内燃机车逐步淘汰。在国内,内燃机车仍然在被广泛地使用,作为各地铁线车辆段的配套设备,主要作为牵引动力车。本文阐述了内燃机车水阻试验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水阻的工作原理。柴油机—主发电机动力系统故障是铁路机车运用过程中机破事故的主要原因,检验、报告机车柴油机—主发电机动力系统状况是机车恒功率负载试验的主要任务,可确保铁路运输的畅通、准时、安全。因此,内燃机车实施水阻试验对保证内燃机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以江苏今创车辆有限公司设计并制造的JMD580FM型电传动内燃机车为实例,实施水阻试验。用于模拟验证该机车在各种工况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验证该机车配备的柴油机组各项热工参数和机械磨合情况。通过对该机车牵引发电机外特性及相关参数进行调整。确保了机车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同时确保了该机车组装良好,运行安全可靠。试验过程主要针对JMD580FM型电传动内燃机车在水阻试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并引入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分析(FMECA)技术,对水阻试验过程中的故障进行故障模式影响的分析及危害性分析,通过FMECA分析报告得出辅助发电机和柴油机这两个部件是水阻试验故障发生问题较普遍的,通过水阻试验的验证有效地避免了机车的一些行车故障,进一步保证机车运行的可靠性。针对辅助110V供电故障和柴油机降速故障这两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原因分析、改进、验证,优化设计结构及设计参数。
二、加强内燃机车备品备件管理确保铁路运输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内燃机车备品备件管理确保铁路运输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OM映射的机车检修计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理论 |
2.1.1 维修计划管理理论 |
2.1.2 产品数据管理理论 |
2.1.3 蚁群优化算法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网络计划研究现状 |
2.2.2 BOM映射研究现状 |
2.2.3 工序排程方法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 机车检修企业多层级计划框架模型研究 |
3.1 机车产品结构和检修组织分析 |
3.1.1 产品结构模型 |
3.1.2 机车检修流程分析 |
3.1.3 检修管理模式分析 |
3.2 机车检修企业多层级计划框架 |
3.2.1 检修计划组织业务过程 |
3.2.2 检修计划层次结构 |
3.2.3 机车检修企业多层级计划框架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4 面向多层级检修计划框架的产品数据管理模型 |
4.1 信息对检修业务过程的支持分析 |
4.2 检修BOM构建方法 |
4.2.1 检修数据来源分析 |
4.2.2 检修BOM的参数信息 |
4.2.3 检修BOM构建过程 |
4.3 检修BOM映射转换的数学模型 |
4.3.1 树结构节点特性映射数学模型 |
4.3.2 结构与属性关联映射数学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机车可拆卸部件检修计划方法研究 |
5.1 机车检修零部件级计划问题描述 |
5.1.1 机车零部件级检修过程描述 |
5.1.2 机车可拆卸部件检修过程分析 |
5.1.3 基于BFS策略的工序拓扑图构建 |
5.2 机车检修工序级计划数学模型构建 |
5.2.1 模型构建目标 |
5.2.2 模型假设及变量 |
5.2.3 数学模型构建 |
5.3 基于蚁群算法的模型求解 |
5.3.1 求解思路 |
5.3.2 参数初始化 |
5.3.3 概率转移规则 |
5.3.4 信息素更新 |
5.3.5 蚁群算法重要参数选择 |
5.3.6 加入拥挤度的蚁群算法设计 |
5.4 实例验证 |
5.4.1 实例描述 |
5.4.2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D公司轨道交通产品海外售后服务质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服务质量的相关概念 |
2.1.1 服务的概念与定义 |
2.1.2 服务的特性 |
2.1.3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海外售后服务的特性 |
2.1.4 服务质量的发展阶段 |
2.1.5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
2.1.6 服务质量的测量方法 |
2.2 基于六西格玛管理体系的服务质量改进 |
3 D公司轨道交通产品海外售后服务现状 |
3.1 D公司简介 |
3.2 D公司轨道交通产品海外售后服务简介 |
3.2.1 D公司海外售后服务业务框架 |
3.2.2 D公司海外售后服务管理组织架构 |
3.2.3 D公司海外业务服务蓝图 |
3.3 D公司海外售后服务质量问题及改进迫切性 |
3.4 本章小结 |
4 D公司轨道交通产品海外售后服务质量问题分析 |
4.1 D公司轨道交通产品海外售后服务质量的定义及测量 |
4.1.1 基于SERVQUAL的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4.1.2 分析并制定指标权重 |
4.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4 问卷调查实施 |
4.1.5 问卷结果统计 |
4.1.6 测量结果加权评价 |
4.2 D公司轨道交通产品海外售后服务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故障及时修复能力差问题 |
4.2.2 一般性故障一次性解决能力差问题 |
4.2.3 专业技术能力不足致故障迅速诊断能力差问题 |
4.2.4 服务文件资料管理水平差问题 |
4.2.5 工作承诺达成度低问题 |
4.2.6 影响服务质量的根本原因 |
4.3 本章小结 |
5 改进方案设计 |
5.1 改进方案总体设计 |
5.2 优化海外售后服务组织架构改善组织管理 |
5.2.1 客户服务处架构优化 |
5.2.2 服务站管理架构优化 |
5.2.3 结构优化后的新组织架构 |
5.3 建设标准化海外人才库改善服务团队 |
5.3.1 海外服务人才库建设思路 |
5.3.2 基于海外服务人才库的复合型人才培训制度设计 |
5.4 基于知识管理建设服务包提升服务标准化作业能力 |
5.4.1 故障处理与技术支持业务服务包 |
5.4.2 对外培训业务服务包 |
5.4.3 小辅修业务服务包 |
5.4.4 技术转让业务服务包 |
5.4.5 依托模块化业务形成具有实用价值的文件体系 |
5.5 改进海外售后服务站备件供应保障现场物料 |
5.6 本章小结 |
6 改进方案的保障措施 |
6.1 加强服务型企业文化建设 |
6.2 确立专项课题并成立课题团队 |
6.3 设立海外服务人才特别发展通道 |
6.4 建设标准化售后服务体系 |
6.5 推进多项课题联动以争取更多资源倾斜 |
6.6 引入新技术为改进方案实施提供支持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D公司轨道交通产品海外售后服务质量调查问卷 |
致谢 |
(3)高铁动车组空调失效应急处置办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2 动车组空调失效原因及案例分析 |
2.1 动车组空调失效原因分析 |
2.2 动车组空调失效各种故障处置作业要求 |
2.2.1 接触网故障处置的相关作业要求 |
2.2.2 弓网故障处置的相关作业要求 |
2.2.3 受电弓挂异物处置的相关作业要求 |
2.2.4 其他需接触网配合停电处置的故障的相关作业要求 |
2.2.5 动车组因故停于接触网分相无电区处置的相关作业要求 |
2.2.6 动车组自身设备故障处置的相关作业要求 |
2.3 动车组空调失效案例分析 |
2.4 动车组空调失效故障处置的重点分析 |
3 现行动车组空调失效相关应急处置办法研究 |
3.1 动车组空调失效处置基本原则 |
3.2 动车组空调失效处置责任分工 |
3.3 有关动车组列车空调失效处置具体办法及规定的分析 |
3.4 动车组空调失效应急处置预案分析 |
3.5 动车空调失效应急处置办法优化要点的确立 |
4 动车组空调失效处置优化 |
4.1 优化调度培训考核机制 |
4.2 非正常处置过程优化 |
4.2.1 优化设备管理单位登销记手续 |
4.2.2 优化现场信息传递与分享 |
4.2.3 改进治安及舆情控制处置措施 |
4.2.4 空调失效处置细节优化 |
4.3 调度指挥管理优化 |
4.3.1 进一步精细调度分工 |
4.3.2 相关调度命令精准归类储存 |
4.3.3 有针对性加强相关防护防控工作 |
4.4 服务质量优化 |
4.4.1 落实动车组应急食品供应措施 |
4.4.2 实行适当赔付措施 |
4.4.3 增加列车应急降温备品及应急抢救设备的配置 |
4.4.4 升级车票改签及退票系统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铁路工程线行车事故致因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态 |
1.3.1 国内外事故致因理论研究状态 |
1.3.2 国内铁路工程线及营业线行车安全管理研究状态 |
1.4 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典型事故致因理论概述 |
2.1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
2.2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2.2.1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2.2.2 现代因果连锁理论 |
2.3 轨迹交叉理论 |
2.4 系统安全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铁路工程线概况、现状及事故统计分析 |
3.1 铁路工程线概况 |
3.1.1 铁路工程线系统划分 |
3.1.2 工程线及工程线行车事故的定义 |
3.1.3 铁路工程线各参与单位概述 |
3.2 铁路工程线现状 |
3.2.1 铁路工程线行车组织现状以及与铁路营业线的异同点 |
3.2.2 铁路工程线下施工单位现状 |
3.3 铁路工程线行车事故统计分析 |
3.3.1 铁路工程线行车事故统计 |
3.3.2 铁路工程线行车事故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铁路工程线行车事故致因分析 |
4.1 铁路工程线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直接原因 |
4.1.2 间接原因 |
4.1.3 根本原因 |
4.2 铁路工程线行车事故致因分析 |
4.2.1 铁路工程线行车事故致因的分析方法 |
4.2.2 脱轨事故分析 |
4.2.3 挤道岔事故分析 |
4.2.4 人身伤害事故分析 |
4.3 基于事故致因理论进行分析评价 |
4.3.1 基于事故频发倾向理论的人因事故分析与评价 |
4.3.2 基于轨迹交叉理论的地铁工程线事故分析与评价 |
4.3.3 基于现代因果连锁理论的铁路工程线事故分析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工程线安全管理对策 |
5.1 铁路工程线行车管理单位对策 |
5.2 线下施工单位对策 |
5.3 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6 铁路工程线行车安全对策应用 |
6.1 工程概况 |
6.2 工程线安全管理 |
6.2.1 完善工程线行车安全管理体系 |
6.2.2 “3E”对策应用 |
6.3 铺架单位行车管理 |
6.4 施工组织管理 |
6.5 实践结果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作业预算的A铁路机务段预算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文献综述 |
2.1 业财融合与全面预算 |
2.2 作业预算 |
2.3 铁路企业预算管理 |
2.4 文献述评 |
3.A机务段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
3.1 铁路机务段业务概述 |
3.1.1 铁路机务段简介 |
3.1.2 铁路机务段职能 |
3.1.3 机务段主要业务及设施 |
3.2 A机务段简介 |
3.2.1 A机务段基本情况 |
3.2.2 A机务段主要业务 |
3.2.3 A机务段主要成本项目 |
3.2.4 A机务段战略目标 |
3.3 A机务段预算现状 |
3.3.1 A机务段预算管理现状 |
3.3.2 预算管理存在问题 |
4.作业预算管理优化 |
4.1 预算管理的理论依据 |
4.1.1 全面预算 |
4.1.2 作业基础预算 |
4.2 优化总体思路 |
4.3 预算编制优化 |
4.3.1 预算编制改善建议 |
4.3.2 引入作业成本法进行预算编制 |
4.4 预算执行优化 |
4.4.1 改善预算执行方法 |
4.4.2 利用财务共享平台进行预算执行监控 |
4.5 预算考核优化 |
4.5.1 明确各成本作业中心 |
4.5.2 建立多维度预算考核指标 |
4.5.3 建立预算考评组织 |
4.6 预算改进效果分析——以中修作业中心为例 |
4.6.1 预算方法改进效果比较 |
4.6.2 作业预算的优点 |
5.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A铁路机务段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
1.2.2 预算管理的发展和战略研究 |
1.2.3 预算编制管理模式的选择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目标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目标 |
1.3.4 创新点 |
第二章 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及意义 |
2.1 铁路企业的行业特点 |
2.1.1 铁路企业的运营模式 |
2.1.2 铁路企业的经营特点 |
2.2 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
2.2.1 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的组织结构 |
2.2.2 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的实施环节 |
2.2.3 铁路运输企业与传统企业预算管理的不同点 |
2.3 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与意义 |
2.3.1 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 |
2.3.2 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
第三章 A铁路机务段预算管理现状 |
3.1 A铁路机务段简介 |
3.2 A铁路机务段预算内容 |
3.3 A铁路机务段预算编制和下达 |
3.4 A铁路机务段预算实施与控制 |
3.4.1 预算的实施与控制 |
3.4.2 预算的监控 |
3.5 A铁路机务段预算调整 |
3.6 A铁路机务段预算评价 |
3.6.1 A铁路机务段预算的评价手段 |
3.6.2 A铁路机务段预算的评价内容 |
3.6.3 A铁路机务段预算的评价实施 |
第四章 A铁路机务段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A铁路机务段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分管段长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积极性不高 |
4.1.2 运用检修作业未与财务预算完整对应 |
4.1.3 检修成本测算过程主观随意 |
4.1.4 间管费预算松弛 |
4.1.5 缺少合资公司委托代购资金预算内容 |
4.1.6 预算指标不合理且定性指标缺失 |
4.1.7 管理精细化程度低影响预算监控 |
4.1.8 更新大修项目编排缺乏战略体系 |
4.1.9 预算考核的公正性尚待提高 |
4.2 A铁路机务段全面预算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集团公司下达成本预算时留有缺口 |
4.2.2 支出预算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不够 |
4.2.3 落实预算节支措施缺乏力度 |
4.2.4 预算的纪律性不强 |
4.2.5 成本支出列账不均匀 |
4.2.7 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A铁路机务段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措施 |
5.1 完善预算控制的运行机制 |
5.1.1 健全预算控制运行机制 |
5.1.2 普及职工的预算知识 |
5.1.3 开设针对机务段预算管理的专业课程 |
5.1.4 建立独立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部门 |
5.2 细化开展作业成本预算 |
5.2.1 非调机运用实施基于线路区段的人力消耗分析 |
5.2.2 新型160 集动包保期内索赔配件模拟计入资源消耗 |
5.3 修订预算指标 |
5.3.1 增强预算指标的针对性 |
5.3.2 开展成本写实 |
5.3.3 调整预算指标 |
5.3.4 免予考核指标 |
5.4 在集团公司战略目标框架下设置段战略发展项目库 |
5.4.1 设置五年为周期的项目编排内容 |
5.4.2 五年期战略发展下确定项目实施顺序 |
5.5 开发预算指标盯控预警信息系统 |
5.5.1 实时反映目前指标 |
5.5.2 开发指标预警功能 |
5.5.3 开发人工智能分析功能 |
5.5.4 创造更合理的预算管理指标 |
5.6 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 |
5.6.1 建立部门联动监控机制 |
5.6.2 建立现场监控机制 |
5.6.3 完善监控体系指标 |
5.7 完善预算管理考评要求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可靠性的机务段中修改造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机务段机车检修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可靠性的现场布局检修方案 |
2.1 可靠性维修理论 |
2.1.1 可靠性及评价指标 |
2.2 中期检修现场布局方案实施 |
2.2.1 中修库检修工艺流程 |
2.2.2 轮对库检修工艺流程 |
2.2.3 柴总库柴油机的检修工艺流程 |
2.2.4 电机库的检修工艺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可靠性的中修改造方案 |
3.1 大部件清洗工艺改造方案 |
3.1.1 建设规模、标准及工艺流程 |
3.1.2 主要建设内容及功能特点 |
3.2 电子电器检修作业线改造方案 |
3.2.1 建设规模、标准及工艺流程 |
3.2.2 主要建设内容及具备的功能 |
3.3 制动阀类检修作业线改造方案 |
3.3.1 建设规模、标准及工艺流程 |
3.3.2 主要建设内容 |
3.4 燃系检修作业线改造方案 |
3.4.1 建设规模、标准及工艺流程 |
3.4.2 主要建设内容 |
3.5 仪表检修作业线改造方案 |
3.5.1 建设规模、标准及工艺流程 |
3.5.2 主要建设内容 |
3.5.3 标准试验间建设及具备的功能 |
3.6 南整备场整治建设方案 |
3.6.1 整备股道建设计划 |
3.6.2 完善内燃机车整备作业条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修改造实施效果 |
4.1 检修工艺布局实施效果 |
4.2 改造方案实施新增经济效益 |
4.2.1 各项改造项目实施后的变化 |
4.2.2 改造方案实施新增经济效益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机车柴油机智能化管理系统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公式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目标及意义 |
1.3 国内外情况 |
1.4 课题研究思路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1 铁路运用的功能化需求 |
2.1.1 内燃机车不同用途下的功能化需求分析 |
2.1.2 铁路机车运用环境特点分析 |
2.1.3 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
2.2 用户管理的功能需求 |
2.2.1 基于可靠运用的功能化需求 |
2.2.2 基于成本控制的功能化 |
2.2.3 监管 |
2.3 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指导 |
2.4 零部件数字化管理 |
2.4.1 产品标识与识别 |
2.4.2 信息码的应用与管理 |
2.5 小结 |
3 控制系统架构 |
3.1 基础性架构 |
3.1.1 车载系统 |
3.1.2 车地传输系统 |
3.1.3 地面系统 |
3.2 关键零部件 |
3.2.1 传感器 |
3.2.2 线束 |
3.2.3 电喷控制单元 |
3.2.4 机载PHM控制单元 |
3.2.5 通讯设备 |
3.2.6 数据存储及下载设备 |
3.2.7 地面计算机 |
3.3 控制与管理系统功能划分 |
3.4 小结 |
4 感知系统 |
4.1 感知对象 |
4.2 硬件组成 |
4.2.1 感知系统常用硬件 |
4.2.2 非常规硬件设备 |
4.2.3 通过软件分析和计算可以获知的柴油机参数 |
4.3 软件模型 |
4.4 工程应用试验 |
4.5 小结 |
5. 数据处理 |
5.1 数据类型 |
5.2 数据传输与记录 |
5.2.1 机车内网数据传输与储存 |
5.2.2 车地数据传输与储存 |
5.3 特征提取 |
5.3.1 诊断项目 |
5.4 运用分析 |
5.5 柴油机状态分析 |
5.6 可靠性分析 |
5.6.1 可靠性数据 |
5.6.2 数据接收配置 |
5.6.3 数据库配置 |
5.6.4 处理引擎配置 |
5.6.5 故障预测与诊断 |
5.7 检修分析 |
5.8 成本分析 |
5.9 工程运用及其试验 |
5.10 小结 |
6. 控制与故障处置策略 |
6.1 自动化控制的主要功能 |
6.2 智能感知 |
6.3 故障诊断 |
6.4 故障预测 |
6.5 运维优化 |
6.6 自动化调整策略 |
6.7 柴油机故障分类 |
6.8 故障判查机理与处置策略 |
6.9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时间序列预测符号定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理论的A地铁公司资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界定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固定资产含义 |
2.1.2 资产管理理论 |
2.1.3 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 |
2.1.4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3 A地铁公司资产管理现状 |
3.1 A地铁公司概况 |
3.2 A地铁公司资产管理现状 |
3.2.1 A地铁公司资产特点 |
3.2.2 A地铁公司资产管理特点 |
3.3 A地铁公司资产管理问题 |
3.3.1 规划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
3.3.2 采购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 |
3.3.3 运行检修阶段存在的问题 |
3.3.4 报废处置阶段存在的问题 |
3.4 A地铁公司资产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3.4.1 资产管理理念问题 |
3.4.2 资产管理机制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A地铁公司资产管理改进对策 |
4.1 资产管理体系优化 |
4.1.1 设置高度协调的组织架构 |
4.1.2 搭建系统完善的文件体系 |
4.1.3 制定高度衔接的业务流程 |
4.1.4 建立全面有效的考核机制 |
4.1.5 搭建集成高效的管理系统 |
4.2 资产管理阶段改进 |
4.2.1 规划设计阶段改进 |
4.2.2 采购建设阶段改进 |
4.2.3 运行检修阶段改进 |
4.2.4 报废处置阶段改进 |
4.3 资产管理模型构建 |
4.3.1 资产投资评估模型 |
4.3.2 更新改造决策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电传动内燃机车的水阻试验与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阻试验的背景 |
1.2 水阻试验的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水阻试验的原理和组成及实施方案 |
2.1 内燃机车功率定义 |
2.2 水阻试验 |
2.2.1 水阻试验的原理 |
2.2.2 水阻试验设备 |
2.2.3 水阻试验准备 |
2.2.4 水阻试验实施 |
第3章 电传动内燃机车水阻试验 |
3.1 概述 |
3.2 试验准备 |
3.2.1 机车准备 |
3.2.2 水阻试验设备状态准备 |
3.2.3 机车与水阻设备线路连接 |
3.3 试验过程 |
3.3.1 机车动态功能确认 |
3.3.2 机车动态保护功能确认 |
3.3.3 机车用表与试验台测试用表对比 |
3.3.4 水阻功率的调整与确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阻试验故障模式分析与危害度影响 |
4.1 FMECA的概述 |
4.2 水阻试验故障分析的定义 |
4.3 水阻试验的FMECA分析报告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辅助发电机和柴油机故障分析及改进 |
5.1 辅助110V供电故障分析 |
5.1.1 故障现象 |
5.1.2 故障分析 |
5.1.3 改进方案 |
5.1.4 方案验证 |
5.2 柴油机降速故障分析 |
5.2.1 故障现象 |
5.2.2 故障分析 |
5.2.3 改进方案 |
5.2.4 方案验证 |
5.2.5 其他方面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加强内燃机车备品备件管理确保铁路运输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OM映射的机车检修计划方法研究[D]. 杨珺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D公司轨道交通产品海外售后服务质量改进研究[D]. 周怀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高铁动车组空调失效应急处置办法优化研究[D]. 周凤.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4]铁路工程线行车事故致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 任正康.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5]基于作业预算的A铁路机务段预算管理优化研究[D]. 董成.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A铁路机务段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D]. 苗淼.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7]基于可靠性的机务段中修改造方案研究[D]. 谢清. 湖南大学, 2019(08)
- [8]机车柴油机智能化管理系统平台研究[D]. 王洪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9]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理论的A地铁公司资产管理研究[D]. 朱国琴.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电传动内燃机车的水阻试验与故障分析[D]. 夏晓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