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南地区城市污泥的基本性质及农业利用效果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何沐阳[1](2021)在《江苏爱国卫生运动研究(1952-1959)》文中提出
危毛毛[2](2021)在《安徽省典型村镇污水处理系统构建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选取安徽省典型村镇排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村镇污水特征及存在问题,探讨适宜村镇排水发展的科学解决方案,以求探索出一种可供后续村镇排水建设发展可参考和借鉴的模式。村镇排水系统作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污水处理设施的完善在村镇的整体发展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村镇经济的振兴,村镇人口密度显着增加,伴随而来的是污水排放量的逐年增大,而我国现阶段村镇排水系统建设水平与建设进度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我国乡镇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造成了村镇水环境恶化的潜在风险,因此村镇排水系统的更新换代迫在眉睫,乡镇污水处理体系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的典型村镇污水建设项目为例,经过现场踏勘,分析了乡镇现状可知:排水体制不合理,相关规划不健全,系统残缺,建设标准偏低,排水设施老旧,已建管道中雨污合流管占比较大;企业污废水、雨污混流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至受纳水体的情况频发,水体受污染程度较高。此类排水现状与相关规划完善程度低、村镇污水排放点不集中、地形复杂、相应污水处理设施匮乏、未能形成适用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有关。为解决存在问题,形成适宜的村镇处理系统,改善村镇水环境,本文结合村镇污水处理特点,优化了排水体制,重构村镇排水系统,优选污水收集系统和处理工艺方案,重点从污水系统分区、管网布置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确定优化相关的设计参数,从而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形成便于保障后期设备运行及维护管理的条件。针对管网工程,解析各片区的地形标高数据,合理划定污水汇流区域及污水管网布置,形成污水重力流体系,减少排水体系的能耗。针对污水处理工程,优化处理设施的选址,分析处理工艺的特征,确定了改良A2O一体化设备工艺。综合分析排水系统建设实施后,可大幅度提高乡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有效改善排水现状,进而有效提升乡镇的整体水环境质量。
赵兴银[3](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政治地位、中心任务和面对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党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领导和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抓住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努力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七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全面执政经验的前提下,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建设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党始终能把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先决条件,并为此作出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在初建政权的特殊时代背景中,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不走样,明确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的历史方位,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工作任务的转型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并在艰难的转型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推动新中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立足1949年至1956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探究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实践,并结合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政权、化解危险、领导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开辟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境界,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共分七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分别为: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依据,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三、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间界定、“群众”内涵的界定、“群众工作”“群众运动”、“党群关系”等概念的界定;四、主要研究方法;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等。正文部分分六章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确立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明确了执政党建设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奠定了群众工作的社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进行了考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依靠各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政党,其群众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直接影响并决定了这个政党的生命力的存续与发展。本章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的历史考察,对各个历史时期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有效做法的系统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之间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进一步为当前如何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和方法指导。这一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收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第三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其内在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方式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各个阶层社会心理发生的变化。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立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客观的条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进程实现了有机融合。党的群众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较为稳定和牢固的社会心理。这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即使在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后,群众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认可度仍然会用传统的视角来看待新事物、新现象。因此,本章首先对不同社会群体,包括工农群众、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党围绕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心理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群众工作政策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转变。第四章重点回顾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实践进程。群众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群众工作是在相对比较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推进的。处理好执政党与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反映到群众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上来,就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在党的政策层面进行调整。本章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内在监督机制、内在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对党的群众工作实践机制建设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围绕机制的建设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五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党完成执政任务、实现执政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本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研究,认为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执政条件下完成党的工作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动力保障、建设思路、实践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经验,明确了目标和要求。第六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关键要为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前三部分分别从群众工作应探索其规律性,把握特点,研究方法,做到因时因势而异;群众工作的实践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应成为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第四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当代启示,通过对党的群众工作的时代背景、具体举措、历史价值和实践经验的分析,指出对当前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启示。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并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思路及方向。
徐斌[4](2019)在《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适应性技术体系与实施路径建构 ——以苏南地区为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作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和一切财富的聚集地,同时又是城镇化过程中各类矛盾影响的主要源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议题。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的演进,赋予了新型城镇化更加深刻和广泛的内涵。在应对时代变化的挑战中,城市作为人类适应自然和应对环境变化的首要着力点和实施平台,不再是单纯孤立建设的城市空间,而是“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生态”的有机综合体,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城市绿色生态规划建设体系正是从绿色生态适应观的角度出发,主张多系统协同发展的模式,涉及城市规划的编研、实施、管控、评估和调控全过程;同时,需要形成具有可达性的规划建设指引和管理体系,以便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深层次的要求。本研究课题按照“理论研究——系统构建——方法探索——技术整合——实践验证——总结展望”的思路,以城市自然生态要素与城市空间要素的协同发展作为研究基础,结合生态学、系统性、复杂性、适应性发展等理论,从“方法引领”“技术引导”“机制运作”“实施管理”“绩效控制”“评估调控”和“政策保障”等多维度,构建出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整体分析框架,探索与研究城市绿色生态规划建设领域具体的实施路径与适应性技术,系统地对绿色生态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协同耦合机制进行深入的解析。此外,以苏南地区28个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示范区为例,探讨适合苏南地区城市的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实施路径、绩效管理系统,并提炼苏南地区重点的绩效控制要素为苏南地区的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提供指导。城市绿色生态发展体系是城乡规划建设中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层次,包括经济与产业、自然生态系统、高性能绿色建筑体系、绿色交通、固体废弃物、水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高效应用等方面,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相关基础理论,阐述绿色生态适观的内涵与意义,研究绿色生态发展的内在要求,及其在规划建设体系中的定位和重要影响。(2)构建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模型(I-NATURE)和适应性技术框架。(3)探索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的实施路径。(4)结合对苏南地区28个示范区的解析,构建苏南地区的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技术体系、绩效控制体系、重点要素的绩效控制指引以及绩效评估体系。(5)运用上述研究成果,对产城融合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典型案例——住建部(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绿色生态规划建设全过程进行剖析和评价。论文崭新的研究视角、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动态的分析模型,引导了论文的整体创新,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视角创新:剖析了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与传统规划建设体系相比的独特性,以及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构关系,开辟了城市规划建设在绿色生态适应性领域新的研究视角。(2)方法创新:采用多视角、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研究绿色生态适应性系统与城市空间发展的联动机制,完善苏南地区绿色生态性规划建设技术、绩效控制和绩效评估方法。(3)成果创新:构建苏南地区城市绿色生态发展多系统(I-NATURE)、多层次(规划建设、绩效控制、绩效评估、优化调控)考量的实施方法与指南。(4)实践创新:针对苏南区域和典型案例,践行绿色生态适应性系统与现有规划建设体系的有效衔接。综上所述,论文在绿色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层面、技术手段、操作层面、绩效控制、绩效评估以及运作管理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研究成果,并结合苏南地区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与剖析,对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在绿色生态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并为我国全面推广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周银坤[5](2018)在《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一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作为其对立面的“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在向前积极推进;但是,中国的城乡关系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当这个过程涉及社会利益改革及调整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就尤其缓慢;在现实中,“城乡差距”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二是,正是因为看到了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中央政府正在从顶层设计、国家战略、政策供给等层面,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路径。同时,理论界也在讨论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让渡”等问题。从这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出发,本文着力提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理论命题,试图以规范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与解释当下中国“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方面,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深入与透彻的;但是,从“利益让渡”与“社会利益让渡”的角度来研究城乡关系的文献,还显不足。因此,这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另一方面,从政府政策实践的角度看,“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政策及实践,也没有充分地展开,因此,它是一个新的实践任务。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提出并论证“城市利益让渡”的命题。这一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以江苏为观察样本,以计量方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第二,以“社会排斥”为理论视角,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与症结何在。第三,用三章的内容,从理论资源、现实场域、资源与条件、意愿与能力、动力与阻力等方面进行这一命题的理论建构。对此,本文的研究,展开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以江苏为观察样本,计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建构奠定现实基础。本章认为,城乡差距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一是,江苏省城乡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他方面的差距;二是,对江苏省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开展系统的描述性分析,意在揭示江苏省当下城乡关系的现实样态和现实图景。对此,本章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从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入手,考察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样态;(2)对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考察;(3)从理论上揭示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对于全国的代表性与样本性。第二章:题名为: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排斥性制度。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社会排斥”这一比较新颖的理论来探讨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关于城乡发展差距原因探讨的文章很多,但是,从社会排斥这一角度展开分析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本章选择这一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也是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论证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本章试图解决四个问题,一是,阐述“社会排斥”这一新的理论框架,对于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意义;二是,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设计;三是,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剖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现状;四是,分析了现实中城乡关系中资源配置非均衡性的表现及种类。第三章:题名为:“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因此,从这一章开始的连续三章,都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即对“城市利益让渡”进行学理论证。而第三章是把本文的主题点明了,也试图把“利益让渡”与“城乡关系”这两个主题的研究“对接”起来。在第三章中,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学理上寻求“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这既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资源,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还包括当今中国学术界的理论资源。二是,探讨当下中国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即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在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三是,对“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进行理论建构与论证。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问题,即模式、资源与能力等等。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总结了当下中国社会实践中具有“城市利益让渡”性质的三种模式,即“资源三下乡”、南京“为民服务专项基金”与项目制。二是,探讨了城市利益让渡中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以及各种具体的资源类型。三是,从主观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性意愿与客观能力等相关问题。第五章:题名为“‘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在这一章中,没有采用对策建议或政策建议类题名,是因为,本文认为“城市利益让渡”作为一个命题需要论证与建构,它需要学术、社会与政府的认同与认可,换言之,它离对策建议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不妨我们先来探析它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这一章,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其动力因素,是从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三个方面展开的;而阻力因素,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与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四个方面展开的。
沈碧云珠[6](2018)在《土壤镉有效性影响因素与不同改良剂的调控效果》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我国区域土壤进行镉模拟污染拟合分析的方法讨论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中镉有效性的关系,并通过向人工制备的中度镉污染土壤以及受工业镉污染的水稻土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改良剂,分析不同改良剂对于土壤化学性质、镉有效性的调控效果,期望找到土壤利用过程中减轻镉危害的技术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下面三个方面:将全国18个不同地区的土壤制备成中度镉污染土壤,将土壤化学性质与有效态镉以及镉形态分级进行拟和分析,得到pH、有机质、全氮等土壤化学性质均与土壤镉有效性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土壤pH对于有效态镉以及镉形态的影响最为显着。研究发现土壤有效态镉随着土壤pH升高呈现减少的趋势;弱酸提取态镉随着土壤pH的升高而减少,可还原态镉随着土壤pH的变化变化幅度较小,可氧化态镉随着土壤pH的升高而减少,残渣态镉随着土壤pH的升高而减少。江苏宜兴(黄泥土)、苏北淮安(潮黄土)两种类型的镉污染土壤培养试验表明,不同改良剂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的含量,其中宜兴镉污染土壤的调控效果要优于淮安镉污染土壤。在宜兴污染土壤中,施加秸秆炭的调控效果最佳,而淮安污染土壤中猪粪炭的调控效果更好;此外,加入不同改良剂后,两种土壤中弱酸提取态镉均有所减少,而残渣态镉含量则明显增加。本试验条件下,在宜兴污染土壤培养试验中猪粪炭显着提高了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而在淮安污染土壤培养试验中秸秆炭的作用则更为显着;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调控方面,秸秆炭的效果优于猪粪炭;在土壤养分调控方面则是猪粪炭的效果更好一些。水稻盆栽试验进一步表明,施用改良剂能有效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的含量。在工业污染水稻土上秸秆炭和凹凸棒土配施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幅度最大,有效态占比减少18.29%,施加改良剂后,工业污染水稻土中弱酸提取态镉和可还原态镉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同时其他形态都有增加;施用不同的改良剂对于土壤化学性质调控效果也具有差异。各处理土壤的pH值均有所升高,土壤有机质提高的变化趋势与pH变化趋势类似,除了 1%秸秆炭、降镉有机肥、水溶性有机肥料这三个处理下土壤有效磷变化不大之外,其余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土壤全氮含量最高的是秸秆炭与凹凸棒土配施、秸秆炭单一施用的处理,均达到1.36g/kg,其余改良剂处理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并不显着;各处理均提高了土壤CEC,其中凹凸棒土施用的效果显着,达到51.85 cmol/kg,比CK处理提高了 8.70%;各改良剂均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生物量,且能达到显着水平,其中生物质炭与凹凸棒土配施的效果更好,可达到显着增产水平。猪粪炭大大提高了水稻分蘖,特别是在与凹凸棒土配施处理下分蘖率提高幅度达26.94%;各改良剂的施用对于水稻生长、土壤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明显,且大大降低了镉在水稻中的迁移能力。施加改良剂都能降低水稻地上与地下部分镉含量,保障了水稻的可食用性。施加各改良剂后,地上部分镉含量减少了 14.09%-80.63%,地下部分中镉含量的降幅为3.22%-54.89%,均达到显着水平。通过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在江苏宜兴镉污染土壤中,生物质炭与凹凸棒土物理改良材料配施的方式能够显着地降低土壤镉有效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并且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同时结合第一部分研究中得出的pH对镉有效性影响最大这一结论,也为在江苏以及我国南方大部分酸性土壤上调控镉有效性以及水稻生产过程中利用生物质改良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论文采用的所有改良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符合当前农业生产化肥零增长的现实形势。本研究旨在为土壤镉污染治理寻求经济有效的改良途径,也为保障现代农业粮食作物安全提供新思路。
王宁[7](2018)在《中国城市污泥中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全面了解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中汞的赋存特征,从全国40个城市污水处理厂采集了315个污泥样品,使用DMA-80直接测汞仪测定了城市污泥样品中汞的含量,按照毒性特征浸出程序(TCLP)对污泥样品进行毒性浸出实验,并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分别对其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全国城市污泥样品中的汞含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含量范围在0.45-15.42mg·kg-1之间,几何平均值为2.19±3.16 mg·kg-1。不同地区的城市污泥汞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变异系数为105%;同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汞含量也不稳定,七天变异系数在0.6%-53.56%之间。利用TCLP方法测得污泥中有效汞含量范围介于1.75-7.26μg·kg-1之间,几何平均值为3.58±0.24μg·kg-1。(2)从全国城市污泥中汞含量的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污泥中汞含量大致呈现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按照中国常规7个地区划分,污泥中汞含量的中位值服从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的空间分布趋势。(3)对文献报道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时间段我国污泥中汞含量算术平均值分别为:1.45±1.82 mg·kg-1(1982-1999年)、4.97±4.71 mg·kg-1(2000-2009年)、2.62±2.91 mg·kg-1(2010-2015年),其中全国污泥中汞含量在2000-2009年达到峰值,且与我国PVC行业的发展及其用汞量的趋势基本吻合。(4)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污泥中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不超过1,说明全部样品汞含量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23485-2009)规定的污泥填埋标准;97.8%的城市污泥汞含量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GB/T 24600-2009)规定的中碱性土壤控制标准,仅呼和浩特市部分样品略微超标;86.7%的城市污泥汞含量满足GB/T 24600-2009规定的酸性土壤控制标准,仅呼和浩特市、拉萨市、鄂尔多斯市、石河子市、长春市、北京市2不满足标准,将污泥用于土地改良时要注意区分土壤性质。(5)分别以土壤国家标准(GB/T 15618-1995)中关于一级标准中汞的自然背景值和各省会城市的土壤背景值为参照,利用地累积指数对污泥中汞含量进行了污染评价,发现其污染程度在重度污染以上的比例均超过60%,说明汞污染的风险依然存在且较为严重。运用TCLP方法测得城市污泥中有效汞含量均在国际标准限值以下,表明污泥中汞不会在短期内造成污染危害。
倪雷[8](2018)在《施用有机肥料对水旱轮作系统小麦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基于苏南地区连续13年稻麦轮作系统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CK)、1500kg/ha纯猪粪有机肥(0F1),3000kg/ha纯猪粪有机肥(0F2)和4500kg/ha纯猪粪有机肥(0F3)这四个处理,旨在探索施用有机肥1)对小麦产量的影响;2)对耕作层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3)对氮循环过程功能微生物的影响;4)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群落组分的影响。获得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较于CK而言,施用不同梯度的有机肥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分别比CK高251.85kg/ha、607.41 kg/ha、459.26 kg/ha。其中以 0F2 处理产量最高,高于 CK 33.47%,OF3次之。有机肥处理的小麦产量高于不施肥处理。2.与CK处理相比,有机肥处理的全氮(TN)含量较高,且OF3处理含量最高,四个时期平均高达1.39 g/kg;有机肥处理的有机质(SOM)含量高于CK处理,值得注意的是OF3处理SOM含量在小麦的四个生长时期都最高,四个时期平均高达30.11 g/kg。有机肥处理的速效钾(AK)和速效磷(AP)含量显着高于CK处理。而速效氮(AN)含量在四个处理之间没有显着差异。3.有机肥处理相较于CK处理而言显着提高了脲酶的活性,且脲酶活性随着小麦生长时期逐渐增高,六月份整体最高,平均高于CK 35.49%,且六月份中又以OF3处理最高达1.47mg g-1 day-1。但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施肥和小麦生长时期的影响不大。采用微孔板荧光法检测土壤七种胞外酶活性,发现土壤胞外酶活性随着小麦生长时期逐渐增高。4.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对耕作层土壤中的nifH基因的丰富度影响较小,固氮菌nifH基因丰度随着小麦生长而降低。此外,施用有机肥提高了耕作层土壤中的AOA、AOB和nirS基因的丰度,激活了土壤中相关微生物的活性,刺激了氮循环过程,施肥和作物生长作为两大重要因素影响着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5.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实验处理土壤细菌16S rRNA V4-V5区进行测序。荧光定量结果发现施用有机肥显着提高了土壤中细菌的丰度,作物生育时期是影响土壤中细菌丰度变化的首要因素;施用有机肥提高了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显着提高了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有利于构建更加稳定的细菌类群。施用有机肥通过影响土壤化学性质,从而使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土壤中一些细菌会响应有机肥梯度施用量的变化,例如芽孢杆菌、亚硝化暖菌、脂环酸芽孢杆菌丰富度随着施有机肥量增加而增加,而芽单胞菌、囊胞杆菌、黄单胞菌、硝化螺旋菌等则相反。此外,土壤微生物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显着,但是小于土壤中养分对产量的影响。综上所述,施用适量的有机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麦的产量。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养分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土壤给作物提供相较于不施肥处理更高的全量养分;有机肥在维持土壤酶活的稳定得同时可以促进脲酶活性增高。施用有机肥能够改变土壤功能微生物的数量,提高细菌群落多样性,有利于构建更加稳定的细菌类群。
石慧[9](2016)在《苏北五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现状及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固体废物的产量也在急剧增加,尤其是危险废物的产量增长势头迅猛。目前,在危险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利用处置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对大气、水、土壤等造成了污染,这不仅仅是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一种严重的浪费,也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苏北五市国土面积占江苏省52%,人口超过40%,与苏南、苏中相比,经济相对欠发达,但追赶经济发展的冲动却毫不逊色,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使得本来就很脆弱的环境更是不堪重负。最近几年发生多起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污染环境事件造成了一些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员中毒、经济损失等事件,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本文首先对苏北五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江苏全省的占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北五市经济总量仅为全省的22%左右,人均收入为苏南人均水平的43%,属于江苏经济落后地区,五市中徐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四个市,盐城市略低于徐州市。从各个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排污申报的数量及行业分布情况来看除了徐州市其他四个市危废产生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都是化工行业,以盐城和连云港两市最多。另外徐州市和盐城市的汽车零售及机械制造行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也很具有代表性。危废产生企业数量较多的行业也凸显出各地的产业定位及产废种类,以及龙头企业,如盐城市的悦达起亚汽车生产企业,以及配套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连云港的医药、硅产业集群。从整个江苏省近5年的危险废物产生及利用情况来在2011年至2015年这段时间内,我省13个市的危险废物产生情况,苏北各市危险废物产生量的占比,江苏省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的地区分别为苏州市、无锡市和南京市,上述三市2015年危险废物产生量占全省的62.6%,同比2014年下降了 5.9%,2011~2014年产生量之和占全省比例分别为78.5%、73.2%、71.7%和68.5%。苏北五市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的地区分别为连云港市、淮安市和宿迁市,上述三市2015年危险废物产生量占苏北五市总量的79.8%,同比2014年上升了 5.4%,2011~2014年产生量之和占苏北总量比例分别为41.3%、47.6%、66.0%和74.4%。按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划分,苏北地区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能力为57334吨/年。所全省占比重仅为22%,危险废物填埋处置能力为20000吨/年。所占全省比重仅为14%。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分别为88450吨/年、83550吨/年、351500吨/年、183890吨/年、114900吨/年。综上,通过分析2010年至2015年苏北五市近六年的危险废物产生、利用、贮存情况及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单位地理分布情况,基本摸清苏北五市各市现有的危险废物的处置能力,处置技术。其次,针对当前苏北地区危险废物处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苏北五市需树立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资源化管理思路,建立区域一体化的危险废物交换平台,并需要建立政府引导配置的在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对于如何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确立区域危险废物管理的总体规划;二是健全地区危险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机构;三是提升危险废物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危险废物交换平台。
丁中海[10](2013)在《基于五律协同原理的江苏太湖水污染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湖是国家水污染重点治理的“三湖”之首,也是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2007-2012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第一阶段治理任务己经完成,虽然各项综合治理措施得到全面推进,但太湖流域水质没有根本性好转,水华依然频发,生态系统恢复缓慢。为了更好地推进第二阶段(2013至2020年)的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本文从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五律解析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分析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技术应用等对太湖流域水污染负荷产生、控制和削减的影响,探讨太湖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对水污染负荷承载的响应,以明晰太湖水污染久治难清的关键瓶颈;运用五律协同系统综合方法,以社会管理难易程度、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目标可达性为重点,面向太湖治理的国家目标,系统分析现行控源减排、调水引排途径的协同性,简要判断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五律协同性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构建优化的太湖水污染治理系统方案,以加快实现太湖变清。论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太湖水污染是社会、经济、技术、自然和环境五类规律联合作用的结果,太湖水质改善与生态恢复瓶颈主要包括:入湖污染负荷长期大于太湖的纳污能力,导致自然生态受到严重破坏,进一步削弱了流域环境承载力;人口的聚集与城镇化促使社会生活成为太湖水污染负荷的首要来源,水环境管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部门和区域协调等问题制约了工程技术措施治污能力的有效、稳定发挥;流域经济正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造纸、纺织、石化等行业对流域水环境造成的压力最大,但水环境压力随经济发展上升趋势己有所减缓,发达的经济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充足的资金来源;廉价的深度处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尚不能全面覆盖流域水污染控制的所有领域,现有成熟技术的系统集成与优化是当前太湖治理的重要技术方向。2、控源减排是根治太湖水污染的治本之道。现行的控源减排途径基于当前流域社会管理体系和经济条件,具有技术经济可行性,与实现太湖水变清目标总体协同,应作为今后治太工作的重点。与此同时,现阶段大范围深度处理不具有经济可行性,无法低成本、高效率地稳定实现所有行业、所有部门的高标准达标排放;即便所有污染源都能达标排放,由于流域污水量极大,加上难以控制的面源和内源污染,其污染负荷依然超过太湖的纳污能力;达标排放的尾水如何实现其污染物对太湖流域敏感水体的“零排放”,亟待寻求出路。3、江苏省太湖流域引排工程总体上具有较高的五律协同度,工程的自然、技术条件成熟,经济成本可承受,社会管理和环境容量改善方面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但可以通过强化管理和协作予以解决,充分发挥工程“以清释污、以丰补枯、以动治静、改善水质”的作用。4、现行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途径强调控源截污与生态修复并重,总体上是五律协同的,但协同度不够高,难以短时间内实现太湖变清。主要问题在于,以当前和未来较短一段时期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达标尾水依然带入大量污染负荷,需要寻求经济技术可行的过渡性控制措施。5、为了尽快实现太湖变清的国家目标,在继续实施“总体方案”既定策略的同时,建议对现阶段控源减排后依然对流域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的尾水进行归槽导流、湿地净化,形成“控源减排、尾水归槽、湿地净化”的系统方案,为控源减排深度治理等太湖水污染治本之道争取宝贵的缓冲时间。
二、苏南地区城市污泥的基本性质及农业利用效果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南地区城市污泥的基本性质及农业利用效果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安徽省典型村镇污水处理系统构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的背景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典型村镇污水工程系统解析 |
2.1 排水管网构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
2.2 典型村镇排水管网构建中的重难点解析 |
2.3 排水管网构建中采取的对策 |
第三章 村镇污水管网工程构建研究 |
3.1 排水体制 |
3.1.1 排水体制 |
3.1.2 排水体制比选 |
3.2 污水管网规划 |
3.2.1 总体原则 |
3.2.2 排水布置形式 |
3.2.3 管道定线 |
3.3 污水管道过河形式 |
3.4 截流井 |
第四章 村镇排水案例研究 |
4.1 村镇排水工程建设背景 |
4.2 案例概况及自然条件 |
4.2.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4.2.2 地形地貌 |
4.2.3 水文水利 |
4.2.4 气象与气候 |
4.3 给水排水现状与规划 |
4.3.1 给水现状 |
4.3.2 排水现状 |
4.3.3 给排水规划 |
4.3.4 给水规划 |
4.3.5 排水规划 |
4.4 污水水量、水质确定 |
4.4.1 污水规模确定 |
4.4.2 污水管网布置原则 |
4.4.3 管径确定 |
4.5 污水收集处理方案选择与分析 |
4.5.1 污水收集处理方案比较 |
4.5.2 污水收集处理方案确定 |
4.6 污水管网系统设计 |
4.6.1 排水流域分区 |
4.6.2 污水管线平面设计方案 |
4.6.3 污水管道设计参数 |
4.7 管材 |
4.8 污水管网附属设施 |
4.8.1 检查井 |
4.8.2 管道基础及土方挖填 |
4.8.3 倒虹管 |
4.8.4 截流井 |
4.9 污水处理站情况 |
4.9.1 站址选择 |
4.9.2 场站建设方案 |
4.9.3 工艺流程 |
4.10 本工程建设小结 |
4.10.1 村镇概况特点 |
4.10.2 工程建设特点 |
4.10.3 工程建设难点 |
4.10.4 村镇排水与城市排水的不同点 |
4.10.5 污水工程的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借鉴 |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发展 |
五、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 |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党的群众工作与群众复杂多变的社会心理 |
三、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
第四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推进 |
一、以任务为导向明确群众工作的新使命 |
二、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机制 |
三、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 |
四、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创新 |
第五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 |
一、群众工作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发挥了保障作用 |
二、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思路 |
三、群众工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拓宽了实践路径 |
四、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累了经验 |
五、群众工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新任务 |
第六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 |
一、群众工作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做到因时因势而异 |
二、群众工作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 |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 |
四、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适应性技术体系与实施路径建构 ——以苏南地区为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背景 |
1.1.1 人口增长与气候变化的城市转型 |
1.1.2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
1.1.3 城市发展的绿色生态适应观 |
1.1.4 构建多目标跨学科建设体系的需求 |
1.2 研究框架 |
1.2.1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2 研究的创新点 |
1.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理论研究、实践基础与内涵解析 |
2.1 基础理论解析 |
2.1.1 自然系统 |
2.1.2 经济系统 |
2.1.3 社会系统 |
2.1.4 空间系统 |
2.2 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2.1 绿色生态城理念的发展 |
2.2.2 绿色生态城的相关实践 |
2.2.3 适应性理论的发展 |
2.3 绿色生态适应观的内涵解析 |
2.3.1 适应观的特征 |
2.3.2 绿色、生态相关概念的衍生 |
2.3.3 绿色生态适应观的内涵与定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生态规划建设适应性模型(I-NATURE)与技术体系 |
3.1 绿色生态规划建设适应性模型(I-NATURE)的构建 |
3.1.1 模型构建的原理 |
3.1.2 模型的内涵解析 |
3.2 I-Industry专项:城市经济与产业系统 |
3.2.1 城市产业系统的重要性 |
3.2.2 绿色产业构建目标与原则 |
3.2.3 产城融合与产业集聚的绿色经济体 |
3.2.4 绿色产业构建的技术路线与策略 |
3.3 N-Nature专项:基于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绿色基础设施 |
3.3.1 自然要素与绿色生态适应性城镇系统的关联 |
3.3.2 绿色基础设施引导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融合 |
3.3.3 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要素与复合功能 |
3.3.4 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内容与技术路线 |
3.3.5 适应性技术体系 |
3.4 A-Architecture专项:高性能绿色建筑与微环境系统 |
3.4.1 高性能建筑体系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耦合 |
3.4.2 规划建设内容与技术路线 |
3.4.3 区域绿色建筑敏感因素筛选与规划 |
3.4.4 街区空间微气候优化策略 |
3.4.5 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策略 |
3.4.6 高性能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
3.5 T-Transport专项:绿色交通系统 |
3.5.1 绿色交通的意义与研究目标 |
3.5.2 绿色交通研究内容 |
3.5.3 绿色交通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6 U-Urban Infrastructure专项:城市基础设施之固体废弃物 |
3.6.1 意义、目标与原则 |
3.6.2 内容、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7 R-Resource专项:资源综合利用系统之可持续水系统 |
3.7.1 城市可持续水系统的构建 |
3.7.2 规划建设目标与原则 |
3.7.3 可持续水系统规划建设内容与方法 |
3.7.4 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8 E-Energy专项:高效能源系统 |
3.8.1 意义、目标和原则 |
3.8.2 内容与方法 |
3.8.3 高效能源技术路线与适应性技术体系 |
3.9 智慧化的系统集成与优化技术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绩效管理视阈下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实施路径探索 |
4.1 城市绩效管理及其要素解析 |
4.1.1 城市绩效管理概述 |
4.1.2 规划建设的目标、原则与特征 |
4.1.3 城市建设要素与自然生态要素解析 |
4.2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的解构 |
4.2.1 区域概况 |
4.2.2 经济优势 |
4.2.3 地区产业 |
4.2.4 科教文化 |
4.2.5 城镇化进程 |
4.2.6 空间结构 |
4.2.7 小结: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驱动力 |
4.3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规划建设决策实施路径 |
4.3.1 信息吸收 |
4.3.2 诊断分析 |
4.3.3 目标构建 |
4.3.4 集成实施 |
4.3.5 评估调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绩效控制体系 |
5.1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控制框架 |
5.1.1 绩效控制目的 |
5.1.2 绩效控制体系 |
5.1.3 绩效控制要素 |
5.1.4 绩效控制方法 |
5.1.5 绩效控制体系优化 |
5.2 苏南地区重点绩效控制要素与技术解析 |
5.2.1 产城融合与绿色经济 |
5.2.2 土地集约化利用 |
5.2.3 城市空间复合利用 |
5.2.4 绿色交通系统 |
5.2.5 能源资源系统 |
5.2.6 自然生态与绿色基础设施 |
5.2.7 高性能绿色建筑体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绩效评估体系 |
6.1 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评估体系的概述 |
6.1.1 绩效评估的意义与内涵 |
6.1.2 绩效评估的重点研究内容 |
6.2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评估实证分析 |
6.2.1 评估目标与范畴界定 |
6.2.2 样本与数据来源 |
6.2.3 数据样本检验 |
6.2.4 非正态分布数据的正态变换 |
6.2.5 因子分析法实证研究 |
6.2.6 熵权——双基点法实证研究 |
6.2.7 绩效评估实证分析检验与结论 |
6.3 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评估体系优化 |
6.3.1 评估体系的协动效应 |
6.3.2 评估框架 |
6.3.3 GEP-LCA绩效评估模型 |
6.3.4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证研究:住建部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 |
7.1 示范区规划建设概况 |
7.1.1 概况简介 |
7.1.2 区位特点 |
7.1.3 发展历程 |
7.1.4 战略目标 |
7.1.5 空间层次 |
7.2 I-Industry专项:城镇产业系统 |
7.2.1 绿色建筑产业新城发展模式 |
7.2.2 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产业链 |
7.2.3 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路径 |
7.3 N-Nature专项:基于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绿色基础设施 |
7.3.1 目标与原则 |
7.3.2 指标体系 |
7.3.3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系统的构建 |
7.3.4 生态空间划定与管控 |
7.4 A-Architecture专项:高性能建筑与微环境系统 |
7.4.1 目标与原则 |
7.4.2 绿色建筑建设指标 |
7.4.3 绿色建筑效益分析 |
7.5 T-Transport专项:绿色交通系统 |
7.5.1 目标与原则 |
7.5.2 指标体系 |
7.5.3 发展战略 |
7.5.4 分区规划策略 |
7.6 U-Urban Infrastructure专项:城市基础设施之固体废弃物 |
7.6.1 目标与原则 |
7.6.2 指标体系 |
7.6.3 发展战略 |
7.6.4 方案与策略 |
7.7 R-Resource专项:资源综合利用系统之可持续水系统 |
7.7.1 目标与原则 |
7.7.2 指标体系 |
7.7.3 发展战略 |
7.7.4 方案与策略 |
7.8 E-Energy专项:高效能源系统 |
7.8.1 目标与原则 |
7.8.2 指标体系 |
7.8.3 负荷需求测算 |
7.8.4 可再生能源应用潜力 |
7.8.5 能源高效利用方案与策略 |
7.9 绩效管理体系 |
7.10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思考与展望 |
8.1 结论与观点:面向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规划建设体系 |
8.2 研究展望:进一步探讨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的契合点 |
8.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绿色生态适应性基础理论汇总表 |
附录2: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示范区信息表(江苏省省级示范) |
附录3:绿色生态适应性基础调研表 |
附录4:低影响技术策略 |
附录5:苏南地区城市绿色生态适应性发展的绩效性控制体系 |
附录6:苏南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相关指标标准化处理后数据 |
附录7:苏南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相关指标原始数据BOX-COM变换后数据 |
附录8:苏南示范区绿色生态适应性建设相关指标原始数据 BOX-COM变换后min-max标准化数据 |
附录9:苏南地区绿色生态适应性绩效指标部门联动的实施路径示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
在读期间主要获奖情况 |
(5)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成果“形式上的考察” |
二、国内研究内容考察:研究主题分类 |
三、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四、文献的总体评述与本文的研究方向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与思路 |
二、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证考察——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
第一节 问题的提起: 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
一、城乡发展中的“两个现象” |
二、观察样本选择江苏省的理由 |
三、本章的研究思路 |
第二节 江苏城乡发展差异的现实样态基于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 |
二、江苏省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其他方面的差距 |
第三节 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变化趋势的实证考察 |
一、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基于两种实证分析 |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程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
四、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整体性评价 |
第四节 城乡关系的逻辑: 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
第二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 社会排斥 |
第一节 社会排斥: 城乡关系的一个分析视角 |
一、社会排斥: 一个富有解释力的概念 |
二、社会排斥用于中国城乡关系分析 |
第二节 资源配置型排斥 |
一、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屏障 |
二、排斥性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
第三节 公共服务型排斥 |
一、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
二、二元性的医疗卫生制度 |
三、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制度 |
第四节 城乡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
一、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历史考察 |
二、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现实考察 |
三、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政治安排 |
四、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具体表现 |
第三章 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 |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 |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资源 |
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反哺农业”的理论阐述 |
三、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支持乡村”的探索 |
第二节 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 |
一、当下中国现实场域的复杂性 |
二、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格局 |
三、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
四、社会发展大趋势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 |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论证与建构 |
一、“城市利益让渡”问题的提出 |
二、从权利让渡到“利益让渡” |
三、“社会利益让渡”是否可能 |
三、“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辩护 |
第四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模式、资源与能力 |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实践模式解读 |
一、“资源三下乡”模式 |
二、“项目制”模式 |
三、“为民服务专项资金”模式——南京的个案 |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资源类型 |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两种资源: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资源分类 |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意愿与能力 |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意愿 |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客观能力 |
第五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 |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因素 |
一、城市利益扩展: 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 |
二、乡村资源优势: 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 |
三、宏观社会背景: 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 |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阻力因素 |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
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
三、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 |
四、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 |
结语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土壤镉有效性影响因素与不同改良剂的调控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土壤镉污染的现状及成因 |
2.1.1 土壤镉污染现状 |
2.1.2 土壤镉污染的成因 |
2.2 土壤中镉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2.3 土壤污染改良措施的研究进展 |
2.3.1 土壤改良剂简述 |
2.3.2 凹凸棒土概述 |
2.3.3 生物质炭概述 |
2.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4.1 研究内容 |
2.4.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土壤基本化学性质与镉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土壤采集与制备 |
3.1.2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土壤基本化学性质评价 |
3.2.2 土壤pH与镉有效性的关系 |
3.2.2.1 土壤pH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关系 |
3.2.2.2 土壤pH与镉形态分级的关系 |
3.2.3 土壤有机质与镉化学有效性的关系 |
3.2.3.1 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关系 |
3.2.3.2 土壤有机质与镉形态分级的关系 |
3.2.4 土壤全氮与镉化学有效性的关系 |
3.2.4.1 土壤全氮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关系 |
3.2.4.2 土壤全氮与镉形态分级的关系 |
3.2.5 土壤有效磷与镉化学有效性的关系 |
3.2.5.1 土壤有效磷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关系 |
3.2.5.2 土壤有效磷与镉形态分级的关系 |
3.2.6 土壤速效钾与镉化学有效性的关系 |
3.2.6.1 土壤速效钾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关系 |
3.2.6.2 土壤速效钾与镉形态分级的关系 |
3.2.7 土壤CEC与镉化学有效性的关系 |
3.2.7.1 土壤CEC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的关系 |
3.2.7.2 土壤CEC与镉形态分级的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土壤采集与制备 |
4.1.2 供试材料 |
4.1.3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改良剂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1.1 不同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pH的调控效果 |
4.2.1.2 不同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有机质的调控效果 |
4.2.1.3 不同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养分的调控效果 |
4.2.1.4 不同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调控效果 |
4.2.2 不同改良剂对污染土壤镉有效性的调控效果 |
4.2.2.1 不同改良剂对污染土壤有效态镉的影响 |
4.2.2.2 不同改良剂对污染土壤镉形态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各改良剂对水稻土镉有效性和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土壤 |
5.1.2 试验设计 |
5.1.3 供试材料 |
5.1.4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
5.1.5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改良剂对水稻土壤化学性质的调控效果 |
5.2.1.1 不同改良剂对工业污染水稻土壤pH的调控效果 |
5.2.1.2 不同改良剂对工业污染水稻土壤有机质调控效果分析 |
5.2.1.3 不同改良剂对工业污染水稻土壤养分的调控效果 |
5.2.1.4 不同改良剂对工业污染水稻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调控效果 |
5.2.2 不同改良剂对工业污染水稻土壤镉的调控效果 |
5.2.2.1 不同改良剂对工业污染水稻土壤有效态镉的影响 |
5.2.2.2 不同改良剂对工业污染水稻土壤镉形态的影响 |
5.2.3 不同改良剂对水稻生长与镉吸收的调控效果 |
5.2.3.1 不同改良剂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5.2.3.2 不同改良剂对水稻吸收镉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中国城市污泥中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城市污泥概述 |
1.3.1 城市污泥的产生 |
1.3.2 污泥的性质 |
1.3.3 污泥的处理处置方法 |
1.3.4 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
1.4 汞 |
1.4.1 汞元素及其理化特性 |
1.4.2 汞的毒性 |
1.4.3 土壤汞污染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样品预处理 |
2.3 样品分析方法 |
2.3.1 仪器和试剂 |
2.3.2 DMA-80 直接测汞仪测定污泥中总汞含量 |
2.3.3 TCLP法测定污泥中有效汞含量 |
2.4 实验室质量控制 |
2.5 数据分析和处理 |
2.6 汞污染的评价方法 |
2.6.1 单因子指数法 |
2.6.2 地累积指数法 |
2.6.3 TCLP法 |
3 中国城市污泥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中国城市污泥中汞含量的统计性描述 |
3.2 中国城市污泥中汞含量的区域分布特征 |
3.3 中国城市污泥汞排放量及其空间分布 |
3.4 中国城市污泥汞含量的时间变化趋势 |
3.5 中国城市污泥中有效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4 中国部分城市污泥中汞含量的污染评价 |
4.1 单因子指数法评价 |
4.2 地累积指数评价 |
4.3 有效汞含量的污染评价 |
4.4 评价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施用有机肥料对水旱轮作系统小麦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我国有机肥料的现状 |
1.1 有机肥料的定义 |
1.2 我国有机肥发展现状 |
2 施用有机肥料对作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
2.1 有机肥料对作物的影响 |
2.2 有机肥料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 有机肥对土壤酶活和微生物的影响 |
4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4.1 研究目的意义 |
4.2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施用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及小麦季土壤肥力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土壤及小麦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2.4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2.5 土壤酶活的测定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用有机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3.2 施用有机肥对小麦季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3.3 土壤酶活性对施用有机肥的响应 |
4 讨论 |
4.1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 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季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长期施肥对稻麦轮作体系小麦季土壤氮素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设计 |
2.2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2.3 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定量PCR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用有机肥对固氮酶基因(nifH)丰度的影响 |
3.2 施用有机肥对AOA和AOB的影响 |
3.3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中反硝化基因nirS丰度的影响 |
3.4 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基因丰度与土壤理化特性之间的关系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施用有机肥对小麦季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与设计 |
2.2 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2.3 土壤总DNA的提取 |
2.4 细菌的荧光定量PCR |
2.5 土壤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 |
2.6 MiSeq高通量数据基本分析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施肥梯度对小麦季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丰度的影响 |
3.2 高通量测序概况 |
3.3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的影响 |
3.4 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Beta多样性的影响 |
3.5 土壤细菌对有机肥施用量的梯度响应 |
3.6 土壤理化性质对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影响 |
3.7 土壤养分、产量、功能基因与优势OTU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发(待)表论文 |
致谢 |
(9)苏北五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现状及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 |
2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2.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2.2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危险废物的相关概念 |
1.1.1 危险废物定义 |
1.1.2 危险废物的来源 |
1.1.3 危险废物的主要危害 |
1.2 现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
1.2.1 预处理及稳定固化技术 |
1.2.2 资源化技术 |
1.2.3 终端处置技术 |
1.3 危险废物的环境监管 |
1.3.1 环境监管的目标 |
1.3.2 环境管理的内容 |
1.3.3 环境管理原则 |
1.4 国外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现状 |
1.4.1 美国的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现状 |
1.4.2 德国的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现状 |
1.4.3 韩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现状 |
1.5 国内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现状 |
1.5.1 管理依据 |
1.5.2 管理机构 |
1.5.3 管理原则 |
1.6 小结 |
第二章 苏北五市危险废物处置现状分析 |
2.1 苏北五市经济发展概况 |
2.2 近五年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分析 |
2.2.1 近五年江苏省危险废物产生情况 |
2.2.2 近五年苏北五市危险废物产生情况 |
2.2.3 近五年苏北五市危险废物产生量占全省比例 |
2.3 苏北五市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区域及行业分布情况 |
2.4 苏北五市现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企业分析 |
2.4.1 处置能力占全省比例 |
2.4.2 苏北五市主要危险废物处置企业与化工集中区的位置图 |
2.4.3 苏北各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汇总(统计截至时间为2016年1月份) |
2.5 产生量与处理处置能力缺口分析 |
2.5.1 产生量与处理处置能力对比 |
2.5.2 苏北各市处理与处置能力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构建苏北五市危险废物一体化环境管理体系 |
3.1 现阶段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存在问题 |
3.1.1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不高 |
3.1.2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结构性失衡 |
3.1.3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设计缺失 |
3.2 构建苏北五市危险废物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
3.2.1 理论依据 |
3.2.2 客观条件制约 |
3.3 构建苏北五市危险废物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
3.3.1 地域优势 |
3.3.2 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
3.3.3 管理制度试点 |
3.4 如何构建苏北五市危险废物一体化管理体系 |
3.4.1 确立区域危险废物管理的总体规划 |
3.4.2 健全地区危险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机构 |
3.4.3 提升危险废物管理信息化水平 |
3.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基于五律协同原理的江苏太湖水污染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江苏省太湖流域概况 |
1.1.2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状况 |
1.1.3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历程 |
1.2 国内外湖泊水污染治理研究综述 |
1.2.1 典型国家水污染治理模式 |
1.2.2 典型湖泊的水污染治理途径 |
1.2.3 国内外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措施 |
1.2.4 我国湖泊污染状况 |
1.2.5 我国湖泊治理模式 |
1.2.6 江苏水系污染控制研究与实践 |
1.3 五律协同原理与方法 |
1.3.1 五类规律 |
1.3.2 五律协同原理 |
1.3.3 五律解析系统分析方法 |
1.3.4 五律协同系统综合方法 |
1.4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污染五律解析 |
2.1 社会解析 |
2.1.1 人口发展与水污染 |
2.1.2 流域管理与水污染 |
2.1.3 公众参与和水环境 |
2.1.4 分析与总结 |
2.2 经济解析 |
2.2.1 经济发展特征 |
2.2.2 经济发展与工业污染物排放 |
2.2.3 经济发展与水污染治理 |
2.2.4 分析与总结 |
2.3 技术解析 |
2.3.1 控源减排技术 |
2.3.2 水环境整治技术 |
2.3.3 调水引排技术 |
2.3.4 监测和预警技术 |
2.3.5 分析与总结 |
2.4 自然及环境解析 |
2.4.1 平原水网,浅水碟形湖泊,吞吐性差,水力停留时间长 |
2.4.2 良好的生态条件赋予流域较强的自然净化与生态恢复潜力 |
2.4.3 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长期超过水环境承载力 |
2.4.4 水质虽有改善,但依然超标严重,TN、TP成为主要限制因子 |
2.4.5 富营养化形势依然严峻,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 |
2.4.6 分析与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污染治理途径五律协同分析 |
3.1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体系与途径概述 |
3.2 控源减排途径的五律协同分析 |
3.2.1 重点工业源治理工程协同分析 |
3.2.2 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协同分析 |
3.2.3 农业源治理工程协同性分析 |
3.2.4 控源减排途径协同性分析 |
3.3 引排工程五律协同分析 |
3.3.1 引排工程五律解析 |
3.3.2 引排工程五律协同度分析 |
3.4 综合治理途径的五律协同分析 |
3.4.1“控源减排、达标排放”五律协同分析 |
3.4.2“控源截污、引排工程”五律协同分析 |
3.4.3 综合治理途径的优势与问题 |
3.5 完善治理途径的策略建议 |
3.5.1 尾水归槽已有实施条件 |
3.5.2 尾水归槽能同时改善区域河网与太湖湖体的水质 |
3.5.3 导流技术、湿地净化技术成熟 |
3.5.4 “控源减排、尾水归槽、湿地净化”的五律协同度高 |
第四章 结语 |
4.1 主要研究结论 |
4.2 研究创新之处 |
4.3 问题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苏南地区城市污泥的基本性质及农业利用效果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爱国卫生运动研究(1952-1959)[D]. 何沐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安徽省典型村镇污水处理系统构建与实践[D]. 危毛毛.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D]. 赵兴银. 扬州大学, 2019(06)
- [4]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适应性技术体系与实施路径建构 ——以苏南地区为实证研究[D]. 徐斌. 东南大学, 2019
- [5]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D]. 周银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6]土壤镉有效性影响因素与不同改良剂的调控效果[D]. 沈碧云珠.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中国城市污泥中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D]. 王宁.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8]施用有机肥料对水旱轮作系统小麦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 倪雷.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9]苏北五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现状及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D]. 石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5)
- [10]基于五律协同原理的江苏太湖水污染治理研究[D]. 丁中海. 南京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