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绒毛和葡萄胎中的表达及意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绒毛和葡萄胎中的表达及意义

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绒毛及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曾萧[1](2020)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血清中PLGF、TGF-β1和CD44v6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妊娠妇女、葡萄胎患者清宫前后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PLGF、TGF-β1和CD44v6的表达水平及动态变化,分析PLGF、TGF-β1和CD44v6在三组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差异,以及随着治疗时间的变化三种因子在葡萄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不同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探讨PLGF、TGF-β1和CD44v6在葡萄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情况具有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到2019年3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葡萄胎患者共256例,分析其高危因素与恶变率的关系。随机选取2016年10月到2019年3月30例葡萄胎患者作为葡萄胎组,随访时间至少1年,另收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共23例作为GTN组。分别抽取葡萄胎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天、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静脉血,同期抽取30例正常妊娠妇女的静脉血作为对照组,所有血清均来自检验科行hCG或生化检测后剩余的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PLGF、TGF-β1和CD44v6的浓度,而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CG的表达水平。整理实验结果后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葡萄胎患者中有高危因素的较无高危因素者,其恶变率明显增加。2.PLGF在葡萄胎清宫前血清中的浓度((66.97±20.24)pg/ml),在GTN治疗前血清中的浓度((70.71±19.33)pg/ml),均高于正常妊娠妇女((44.13±16.6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TGF-β1在葡萄胎清宫前血清中的浓度((177.03±41.45)ng/ml),在GTN治疗前血清中的浓度((185.22±39.10)ng/ml),均高于正常妊娠妇女((120.68±37.3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D44v6在葡萄胎清宫前血清中的浓度((96.44±30.59)ng/ml),在GTN血清中的浓度((107.85±22.09)ng/ml),均高于正常妊娠妇女((68.35±28.0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葡萄胎患者和GTN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天、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血清中PLGF、TGF-β1、CD44v6和hCG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葡萄胎患者血清中PLGF与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r=0.797,P=0.000),PLGF与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6,P=0.000),TGF-β1与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7,P=0.000);GTN患者血清中PLGF与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r=0.761,P=0.000),PLGF与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4,P=0.000),TGF-β1与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1,P=0.001)。7.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价PLGF、TGF-β1和CD44v6对GTN的诊断价值:PLGF对GTN进行预测时曲线下面积为0.803,当PLGF取58.555 pg/ml时最具有诊断价值,其灵敏度是63%,特异度是86.7%;TGF-β1对GTN进行预测时曲线下面积为0.784,当取TGF-β1取136.35 ng/ml时最具有诊断价值,其灵敏度是75%,特异度是70%;CD44v6对GTN进行预测时曲线下面积为0.808,当CD44v6取77.245 ng/ml时诊断价值最高,其灵敏度是84.8%,特异度是70%。结论:1.PLGF、TGF-β1和CD44v6表达增强与GTN存在密切联系,可为探索病因提供一定的依据。2.在葡萄胎组及GTN组PLGF与TGF-β1、PLGF与CD44v6、TGF-β1与CD44v6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PLGF、TGF-β1和CD44v6的表达增强与滋养细胞侵袭力的增加有一定相关性,提示与葡萄胎恶性转化的早期事件有一定的关系。3.当PLGF>58.555 pg/ml,TGF-β1>136.35 ng/ml,CD44v6>77.245 ng/ml时对GTN有一定诊断价值,可结合血清hCG对GTN的临床诊断及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程红燕[2](2021)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trophoblasticneoplasia,GTN)是一类由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恶性疾病。GTN对化疗敏感,低危患者通常采用单药化疗,生存率接近100%,高危和超高危患者则需多药联合化疗,虽然高危GTN患者治愈率可达90%,但超高危和难治性GTN患者的预后仍较差,约40%的患者死于疾病复发和耐药。免疫治疗已成为继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之后肿瘤治疗的又一重要支柱。已有多项前期研究证明PD-L1在GTN肿瘤细胞广泛表达,少数病例报道的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在GTN中的有效率较高,但仍然有患者出现耐药复发的情况,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免疫检查点。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type immunoglobulin domain-containing suppressor of T cell activation,VISTA)是与 B7 家族的配体 PD-L1 和PD-L2同源,主要表达于髓系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T淋巴细胞中,VISTA可诱导FOXP3+T细胞,抑制T细胞的活性,VISTA除了表达于肿瘤细胞,还在免疫细胞上表达,既可以作为配体又可以作为受体发挥作用,但这些作用并不排斥,都可通过抑制T细胞的激活、促进Tregs的抑制功能及调节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来负性调控T细胞的功能。前期研究已证明VISTA在GTN肿瘤细胞广泛高表达,且与患者的疾病分期、预后评分或预后结局无关,表明VISTA可能作为GTN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由于免疫治疗在GTN中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为分析免疫治疗在GTN中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探索GTN免疫治疗的新靶点,同时在体内和体外单独或联合阻断PD-1和VISTA,研究其抗肿瘤效应。本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PD-1抑制剂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高危耐药/复发GTN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2)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浸润免疫细胞(Tumorinfiltrating immunocytes,TIIs)中免疫检查点的表达;(3)联合阻断 PD-1和VISTA在体外和体内对绒癌的抗肿瘤效应研究。方法1.招募至少经过两种及两种以上联合化疗失败的高危耐药/复发GTN、患者FIGO预后评分≥7分,血清β-HCG水平异常的GTN患者共计20例,入组患者口服阿帕替尼联合静脉注射卡瑞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按200 mg/次的剂量静脉注射,每次输注30min(不少于20min,不超过60min,包括冲洗阶段),每两周1次;阿帕替尼:250mg,每天一次,餐后半小时服用。受试者若能达到完全缓解则在完全缓解后继续维持本治疗方案巩固6个月。主要研究终点为疾病客观缓解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药物安全性,疾病缓解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期。2.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病理组织学诊断为绒毛膜癌、PSTT和ETT,并有足够的肿瘤样本进行免疫组化的患者病理组织标本共计108例,分析TIIs中免疫检查点VISTA、PD-1、LAG-3、TIM-3、GAL-9的表达水平,分析各靶点在不同GTN病理亚型中表达差异及其与GTN患者预后的关系。3.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验证VISTA和PD-L1在绒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在体外细胞水平单独或联合阻断绒癌细胞中的VISTA和PD-1与T细胞共培养对T细胞增殖和杀伤能力的影响,在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体内建立绒癌模型来探讨联合阻断PD-1和VISTA对绒癌的抗肿瘤效应影响。结果1.10例患者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期间β-HCG降至正常,中位降至正常的治疗周期为3程(范围,1-6.5程),平均疾病缓解时间为15个月,总体客观缓解率为55%(95%CI,31.1%-78.9%),完全缓解率为50%(95%CI,26%-74%),18例患者发生了任意级别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AE),有12例患者发生了与治疗相关的3级AE,无4级AE发生。最常见的3级AE为高血压(25%)。1例患者因3级AST升高住院治疗而停药出组,未发生治疗相关的死亡,4例患者因皮疹和发热延迟治疗,延迟时间均<14天,1例患者在出现无法控制的高血压后永久停用阿帕替尼。2.VISTA和GAL-9在所有的GTN标本的TIIs中均表达,分别有99.1%、94.4%为中度至强阳性表达;TIM-3和PD-1分别在92.6%、90.1%的TIIs中表达,分别由45例、56例患者为中度至强阳性表达;LAG-3在77.8%的TIIs中表达,其中仅有5例患者为中度至强阳性表达。TIM-3和GAL-9在绒癌中表达高于PSTT,而在绒癌和ETT之间、PSTT和ETT之间表达无显着性差异;LAG-3在ETT中的表达低于绒毛膜癌和PSTT,绒癌和PSTT之间表达强度无显着性差异,TIIs中LAG-3阳性表达的患者PFS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VISTA蛋白在JEG-3绒癌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高表达,体外联合阻断绒癌细胞中的VISTA和PD-L1后与T细胞共培养可显着恢复T细胞的增殖和杀伤能力,降低FOXP3+T细胞的比例;在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绒癌模型体内,与单独阻断VISTA或PD-1相比,联合阻断VISTA和PD-1可显着抑制绒癌皮下肿瘤的生长,使外周血中CD4/CD8细胞比值升高,CD45RO+记忆T细胞比例升高,TILs中PD-1+CD8+T细胞、VISTA+CD8+T细胞和FOXP3+T细胞比例显着降低,CD45RO+记忆T细胞比例显着增高。结论1.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可作为高危耐药或复发GTN患者的补救治疗,其药物毒性可控,需要长期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2.VISTA、GAL-9、PD-1和TIM-3在GTN标本TIIs中广泛表达,与患者临床结局无关;LAG-3阳性表达可能是GTN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这些免疫检查点可能是GTN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3.VISTA蛋白在绒癌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高表达;联合阻断绒癌细胞中VISTA和PD-L1后与T细胞共培养可显着提高T细胞的增殖和杀伤能力;在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体内,与单独阻断VISTA或PD-1相比,联合阻断VISTA和PD-1可显着抑制肿瘤的生长。

李红霞,宫海叶,曾萧,张素素,刘伯锋[3](2018)在《TGF-β1和PLGF在不同类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检测不同类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病变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表达,阐明其在不同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意义。方法:收集葡萄胎组织40例(葡萄胎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26例(GTN组,包括侵蚀性葡萄胎22例和绒毛膜癌4例)和正常早孕绒毛组织40例(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组织中TGF-β1和PLGF的阳性表达率,分析TGF-β1和PLGF在正常对照组、葡萄胎组和GTN组患者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其与患者临床高危因素(年龄>40岁、子宫体积>孕周和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cm)的关联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87.5%)比较,葡萄胎组(62.5%)和GTN组(30.8%)TGF-β1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且葡萄胎组TGF-β1阳性表达率高于GTN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22.5%)比较,葡萄胎组(50.0%)和GTN组(80.8%)PLGF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且葡萄胎组PLGF阳性表达率低于GTN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葡萄胎组患者中年龄>40岁、子宫体积>孕周、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cm者TGF-β1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而PLGF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在GTN组中并发高危因素者较无高危因素者TGF-β1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而PLGF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葡萄胎组和GTN组患者TGF-β1与PLGF阳性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0.585,P<0.05;r=-0.479,P<0.05)。结论:TGF-β1在葡萄胎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逐渐降低,PLGF表达率逐渐升高,可能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不同类型及预后有关。

陈光雪,孙丽芳,刘惠宁[4](2018)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早孕绒毛、葡萄胎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正常早孕绒毛组织20例(正常早孕绒毛组)、葡萄胎组织35例(葡萄胎组)和GTN组织28例[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组织14例(侵蚀性葡萄胎组),绒毛膜癌组织14例(绒毛膜癌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样本中HIF-1α和VEGF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GTN患者不同年龄及FIGO分期组织中HIF-1α和VEGF表达的情况。分析GTN组织样本中HIF-1α和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正常早孕绒毛组与葡萄胎组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早孕绒毛组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低于侵蚀性葡萄胎组和绒毛膜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侵蚀性葡萄胎组和绒毛膜癌组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TN患者FIGOⅢ+Ⅳ期组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高于Ⅰ+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不同年龄GTN患者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IF-1α与VEGF在GTN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995,P=0.000)。结论:HIF-1α及VEGF可能在GTN发生和恶性进展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张素素[5](2017)在《TGF-β1、PLGF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GF-β1、PLGF在正常早孕妊娠绒毛组织、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TGF-β1、PLGF在葡萄胎恶变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探讨TGF-β1、PLGF在葡萄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葡萄胎恶变高危因素的关系,为葡萄胎恶变的早期预测提供新的参考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葡萄胎患者,对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年,发现其中31例恶变为GTN(30例侵蚀性葡萄胎,1例绒癌),设为恶变组;采用单纯随机数字法选取未恶变的葡萄胎33例设为未恶变组。收集同期正常妊娠要求行人工流产的绒毛组织标本33例设为对照组。收集三组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首次清宫标本的组织蜡块、正常妊娠绒毛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V0002两步法检测所有标本中TGF-β1和PLGF的表达情况,并探讨TGF-β1、PLGF、葡萄胎恶变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所有结果均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TGF-β1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质内,TGF-β1在各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对照组97.0%(32/33)、未恶变组87.9%(29/33)、恶变组58.1%(18/31)。2.PLGF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合体滋养细胞和细胞滋养细胞的细胞膜与细胞质内,PLGF在各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对照组36.4%(12/33)、未恶变组63.6%(21/33)、恶变组90.3%(28/31)。3.有高危因素的葡萄胎患者较无高危因素的葡萄胎患者,其恶变率明显增加。4.所有葡萄胎患者中年龄>40岁、hCG>105U/L、子宫体积>孕周者TGF-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5%(10/18)、63.2%(24/38)、64.1%(25/39),无上述高危因素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4%(37/46)、88.5%(23/26)、88.0%(22/25);有上述高危因素患者的TGF-β1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5.所有葡萄胎患者中年龄>40岁、h CG>105U/L、子宫体积>孕周、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cm者的PL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4%(17/18)、84.2%(32/38)、84.6%(33/39)、86.2%(25/29),均显着高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2%(30/46)、57.5%(15/26)、56.0%(14/25)、69.2%(22/35))。6.未恶变组和恶变组中TGF-β1与PLGF表达均呈中度负相关。结论:1.恶变葡萄胎比未恶变葡萄胎组织TGF-β1表达减弱,而PLGF表达增强;2.葡萄胎患者有高危因素者比无高危因素者TGF-β1表达减弱,而PLGF表达增强;3.在葡萄胎组织中,TGF-β1与PLGF表达呈中度负相关;4.TGF-β1低表达而PLGF高表达可能是葡萄胎恶性转化的早期事件,参与疾病的恶性进展,可联合葡萄胎恶变的高危因素作为预测葡萄胎恶变的参考指标。

刘星劼[6](2017)在《早期预测葡萄胎恶变的组织学标志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葡萄胎是一种良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但有恶变倾向;类型不同,其恶变发生率也不同。部分性葡萄胎恶变发生率为4%,完全性葡萄胎恶变发生率为15%。临床上对葡萄胎恶变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主要依据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水平的测定,而盆腔超声、X线胸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检查等影像学证据则作为非必需的诊断依据。临床实践中,从葡萄胎首次清宫到随访发现血清hCG水平异常升高并诊断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葡萄胎恶变的诊断往往滞后于病情的进展,患者难以获得早期治疗的机会。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进一步筛选葡萄胎恶变的高危因素及早期预警指标,为葡萄胎恶变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目前完全性葡萄胎恶变的高危因素可能包括:hCG≥105U/L,子宫明显大于相应孕周,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cm,年龄>40岁,重复葡萄胎,合并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但这些高危因素对预测葡萄胎恶变的价值存在不确定性,不足以指导葡萄胎患者的预防性化疗。因此,如何早期预测及诊断葡萄胎恶变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目的探讨葡萄胎恶变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并量化评价各危险因素对葡萄胎恶变的预测价值,寻找能预测葡萄胎恶变的临床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治疗及随访的葡萄胎病例资料,其中71例随访期间发生恶变,为葡萄胎恶变组;另随机取77例随访2年未发生恶变者,为葡萄胎组。分析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孕周、子宫大小、首次清宫时葡萄胎病变的体积、首次清宫时超声测量葡萄胎病变3条径线的平均值、首次清宫时血清β-hCG值、滋养细胞增生程度、卵巢黄素化囊肿、首次清宫到诊断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时间(天)、葡萄胎恶变的临床特征。统计分析使用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PSS)24.0 软件,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非正态分布或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对葡萄胎恶变的预测价值采用ROC曲线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年龄:年龄>40岁,葡萄胎恶变组(39.44%)明显多于葡萄胎组(20.78%),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x2=6.155,P=0.013<0.05)。年龄≥35岁,葡萄胎恶变组(47.89%)明显多于葡萄胎组(24.68%),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x2=8.658,P=0.003<0.01);但在葡萄胎恶变组,年龄<35岁的有37例,占52.11%。孕周:孕周≥12周,葡萄胎恶变组(29.58%)略多于葡萄胎组(20.78%),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x2=1.525,P=0.217>0.05)。子宫大小:子宫明显大于相应孕周,葡萄胎组(45.45%)略多于葡萄胎恶变组(40.85%),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x2=0.32,P=0.572>0.05)。葡萄胎宫腔病变体积:葡萄胎组病变体积的平均值为307619.75土476989.456mm3,葡萄胎恶变组的病变体积平均值为467764.25±929271.77 mm3。葡萄胎恶变组病变的平均体积大于葡萄胎组,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t=-1.299,P=0.196>0.05)。葡萄胎宫腔病变3条径线的平均值:当葡萄胎宫腔病变径线平均值≥6cm时,葡萄胎恶变组(69.01%)明显多于葡萄胎组(37.66%),有显着统计学差异(x2=14.566,P卢0.000<0.01)。在所有的葡萄胎中,病变径线平均值≥6cm的共有78例,其中恶变的葡萄胎49例,占62.82%,未恶变的29例,占37.18%。首次清宫时血清β-hCG测定值:血清β-hCG测定值>105 mIU/ml,葡萄胎组(76.62%)低于葡萄胎恶变组(85.92%),二者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x2=2.079,P=0.149>0.05)。二次清宫:葡萄胎组有49例实施了二次清宫术,占63.64%;葡萄胎恶变组有40例实施了二次清宫术,占56.34%。葡萄胎组和葡萄胎恶变组的二次清宫率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x2=0.821,P=0.365>0.05)。滋养细胞增生程度:葡萄胎组与恶变组滋养细胞轻度增生情况的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x2=1.189,P=0.272>0.05);根据滋养细胞的增生程度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通过秩和检验了解葡萄胎发生恶变与滋养细胞增生程度的关系,标准化统计检验量为-1.065,也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2875>0.05)。卵巢黄素化囊肿:无黄素化囊肿所占比例的比较,葡萄胎组(89.61%)多于恶变组(74.65%),有显着统计学意义(x2=5.711,P=0.017<0.05),说明有卵巢黄素化囊肿的葡萄胎恶变的可能性更大。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cm所占的比例比较,葡萄胎组(2.6%)明显低于恶变组(11.27%),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x2=4.407,P=0.036<0.05),说明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cm为葡萄胎恶变的高危因素。但无论恶变还是未发生恶变的葡萄胎,大部分都没有囊肿(122/148,82.43%),且黄素化囊肿直径≥6cm的例数较少,所以其对预测葡萄胎恶变缺乏敏感性,不能有效地预测葡萄胎恶变。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35岁为葡萄胎恶变的高危因素(OR=3.06,P=0.004<0.01,95%CI:1.427~6.561);超声测量葡萄胎宫腔病变3条径线的平均值≥6cm,为葡萄胎恶变的危险因素(OR=4.514,P=0.001<0.01,95%CI:1.909~10.67);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cm,为葡萄胎恶变的高危因素(OR=2.188,P=0.039<0.05,95%CI:1.038~4.611)。葡萄胎恶变的诊断时间及临床特征:在葡萄胎恶变组,有65例在首次清宫后60天内被诊断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占84.42%。葡萄胎恶变者的血清β-hCG水平一定会异常升高;当葡萄胎患者被诊断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时,大约有1/3以上的葡萄胎恶变者存在明显的超声可见的子宫肌层病变;大约有1/4的葡萄胎恶变者存在CT或X线胸片能发现的肺部转移病灶。相关分析和ROC曲线分析:葡萄胎恶变组宫腔病变3条径线的平均值与首次清宫后发现葡萄胎恶变诊断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天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33,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和葡萄胎宫腔病变3条径线平均值的ROC曲线下的面积都介于0.5~0.7之间,说明其对预测葡萄胎恶变的准确性较低;而卵巢黄素化囊肿不能预测葡萄胎恶变。结论1.年龄≥35岁、葡萄胎宫腔病变径线的平均值≥6cm、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cm是葡萄胎恶变的高危因素。2.血清β-hCG测定值>105mIU/ml、孕周≥12周、子宫明显大于相应孕周、滋养细胞增生程度、二次清宫操作都与葡萄胎恶变无关。3.大部分(84.42%)葡萄胎恶变会在首次清宫后60天内被诊断,此时约64.79%的病例已经存在局部子宫肌层浸润或肺部转移病灶。背景葡萄胎是一种来源于胚胎外层胎盘绒毛的良性滋养细胞疾病,主要表现为滋养细胞发生变性、绒毛水肿,从而形成水泡状物,大多可以通过清宫治愈;但有潜在恶变的倾向,部分病例可恶变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其恶变发生率约为10%~20%。葡萄胎发生恶变的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分子机制也不清楚,还处于探索阶段。有报道葡萄胎是雄核发育,缺乏母源基因引起基因组不平衡,从而改变了基因的表达活动,最终发生恶变。正常妊娠时,胎盘绒毛的滋养细胞均具有侵蚀母体子宫内膜组织的能力,但母体组织能对抗其侵蚀,使侵蚀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葡萄胎滋养细胞的侵蚀能力明显增强,因而具有恶变倾向。病理学对葡萄胎恶变的诊断往往需要在切除的子宫标本的肌层或血管中见到绒毛浸润,而子宫切除术显然并不是常规的治疗手段。可见,若没有子宫标本,病理学家很难做出葡萄胎恶变的诊断。由于缺乏病理组织学依据,目前临床上对葡萄胎恶变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主要依据清宫后随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水平,致使诊断明显滞后于病情发展。葡萄胎恶变后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很早便可通过血行远处转移,若能早期发现葡萄胎恶变并给予化疗,不仅预后会更好,还可以降低初始单一化疗产生的耐药和降低联合化疗的可能性。于是,研究者们纷纷探索能预测葡萄胎恶变的方法。p57为父源性印记基因的母源性表达,在完全性葡萄胎大部分为阴性表达,在部分性葡萄胎中几乎都为阳性表达,可以很好的鉴别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比部分性葡萄胎恶变的倾向大,其恶变率大约在20%左右,虽然蛋白p57可以鉴别出完全性葡萄胎,但对葡萄胎恶变的预测方面能力有限。如何及时准确的发现葡萄胎恶变或在恶变之前就能预测,有的放矢的给予预防性化疗,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目的探索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的蛋白p21活化激酶l(p21-activatedproteinkinase 1,PAK1)、上皮型钙粘附素(epithelial cadherin,E-CD)、p53、真核细胞起始因子a亚单位(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3 a,eIF3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对预测葡萄胎恶变的价值。方法石蜡包埋组织标本来源于论文第一部分中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葡萄胎患者的首次清宫标本的石蜡块,其中50例为随访期间发生恶变的葡萄胎(除外首次清宫后1周内诊断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病例),为葡萄胎恶变组;40例为随访2年未发生恶变的葡萄胎,为葡萄胎组。所有标本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葡萄胎,复习原切片,选择滋养细胞明显的蜡块;所选病例都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清宫前都未接受化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K1、E-CD、p53、eIF3a 和 MMP-9 的表达。采用双盲法,每张切片观察5个以上高倍镜视野(40倍),PAK1、eIF3a和MMP-9以滋养细胞的细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p53以滋养细胞核出现界限清楚的棕黄色颗粒为阳性;E-ED以滋养细胞的细胞膜或细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根据阳性细胞的百分比、染色强度和免疫组化半定量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根据每个视野阳性细胞的染色深度分为:阴性细胞0分,浅黄色1分,棕黄色2分,棕褐色3分;再根据染色面积进行评分:0分染色面积为0%~25%,1分为26%~50%,2分为51%~75%,3分为76%~100%。根据两者的乘积,进行阳性等级判断。PAK1、MMP-9和p53阳性等级判断:0分为阴性(一),1~3分为弱阳性(+),4~5分为中等强度阳性反应(+ +),6分及以上为强阳性反应(+ + +)。因PAK1蛋白在正常乳腺小叶组织的表达的乘积分都未超过3分,所以设定染色0~3分为PAK1正常表达,>3分为过度表达。E-ED和eIF3a阳性等级判断:0分为阴性(一),1~3分为弱阳性(+),4~6分为中等强度阳性反应(+ +),6分以上为强阳性反应(+ + +)。E-CD都在细胞膜和细胞间隙中表达,所有细胞都呈阳性反应为正常,即强阳性表达(+ + +)为正常表达,其余为异常表达。所得的数据采用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1 science,SPSS)24.0 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各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各指标的特异性及敏感度采用ROC曲线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AK1:PAK1过度表达,葡萄胎恶变组(62%)高于葡萄胎组(17.5%),有显着统计学差异(x2=18.039,P=0.000<0.01)。在90例葡萄胎组织中,PAK1过度表达38例,其中31例为葡萄胎恶变组,占81.58%,说明若PAK1过度表达,对葡萄胎发生恶变的阳性预测值高达81.58%。E-CD:E-CD的阳性表达,葡萄胎恶变组(98%)高于葡萄胎组(85%),有显着统计学差异(x2=5.236,P=0.022<0.05)。E-CD在葡萄胎恶变组中等强度及以上阳性表达(90%)高于葡萄胎组(62.5%),有显着统计学差异(x2=9.723,P=0.002<0.01)。E-CD在葡萄胎恶变组异常表达(82%)和葡萄胎组的异常表达(82.5%)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x2=0.004,P=0.951>0.05)。p53:p53在葡萄胎恶变组中阳性表达率(90%)高于葡萄胎组(67.5%),二者比较,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x2=7.031,P=0.008<0.01)。p53在葡萄胎恶变组中等及以上强度阳性表达(28%)高于葡萄胎组(15%),二者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x2=2.173,P=0.14>0.05)。eIF3a:eIF3a在葡萄胎组中阳性表达(92.5%)与葡萄胎恶变组的阳性表达(92%)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x2=0.008,P=0.93>0.05);两组中eIF3a的中等强度及以上阳性表达率比较,葡萄胎恶变组(64%)高于葡萄胎组(52.5%),也无显着统计学差异(x2=1.214,P=0.271>0.05)。MMP-9:MMP-9在葡萄胎恶变组中阳性表达(58%)高于葡萄胎组(42.5%),无显着统计学差异(x2=2.137,p=0.144>0.05)。相关分析和ROC曲线分析:p53和eIF3a的表达与PAK1、E-CD、MMP-9都呈显着正相关,p53和eIF3a的表达也呈正相关。PAK1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介于0.7~0.9之间,对预测葡萄胎恶变具有一定的准确性;p53和MMP-9的AUC虽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但其值都介于0.5~0.7之间,预测葡萄胎恶变的准确性较低。结论1.PAK1对预测葡萄胎恶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阳性预测值为81.58%,阴性预测值为63.46%,敏感度为62%,特异性为82.5%。2.p53、eIF3a、MMP-9和E-CD虽与葡萄胎发生恶变有关,但因缺乏准确性,不能有效的预测葡萄胎恶变。

陈光雪[7](2011)在《HIF-1α和VEGF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早孕绒毛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中的表达及其关系,并研究HIF-1α、VEGF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包括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患者年龄及临床分期的关系,从而探讨两者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20例、葡萄胎组织35例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28例(包括侵蚀性葡萄胎14例,绒毛膜癌14例)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1.HIF-1α在正常早孕绒毛组、葡萄胎组、侵蚀性葡萄胎组和绒毛膜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20)、28.6%(10/35)、78.6%(11/14)、85.7%(12/14)。正常早孕绒毛组与侵蚀性葡萄胎组、正常早孕绒毛组与绒毛膜癌组、葡萄胎组与侵蚀性葡萄胎组及葡萄胎组与绒毛膜癌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与患者年龄无关。2.VEGF在正常早孕绒毛组、葡萄胎组、侵蚀性葡萄胎组和绒毛膜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5/20)、37.1%(13/35)、71.4%(10/14)、78.6%(11/14)。正常早孕绒毛组与侵蚀性葡萄胎组、正常早孕绒毛组与绒毛膜癌组、葡萄胎组与侵蚀性葡萄胎组及葡萄胎组与绒毛膜癌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与患者年龄无关。3.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HIF-1α与VEGF均阳性者20例,均阴性者4例,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IF-1α与VEGF在GTN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948,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HIF-1α和VEGF在GTN中的表达高于正常早孕绒毛和葡萄胎,提示两者可能与滋养细胞肿瘤的发展及恶性程度有关。2.HIF-1α和VEGF的表达与GTN的临床分期有关,表明HIF-1α和VEGF可能参与了GTN的浸润、转移过程。3.HIF-1α和VEGF在GTN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可能在促进GTN发生、发展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

王炎秋[8](2006)在《HLA-G与滋养细胞侵袭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提出胚胎着床的过程是生命中最复杂和最神秘的过程之一,其调控机理是生物学家长期以来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自1829年Lobstein等提出肿瘤胚胎性起源概念以来,胚胎植入与肿瘤侵袭转移生物学行为的相似性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旺盛增殖分裂的受精卵定向地向子宫内迁移,与接受态的子宫内膜细胞进行对话,进而启动粘附、迁移、基质降解、侵蚀母体血管及新生血管生成等信号级联反应,生理性侵袭(physiological invasion)子宫内膜并增殖分化形成胎儿及其附属物,因此,认为“假恶性”的囊胚滋养层细胞及恶性肿瘤细胞在细胞增殖分化、侵袭信号转导通路、血管侵蚀和新生血管形成、免疫逃逸及细胞凋亡等诸多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但胚胎滋养层细胞仅侵袭母体子宫内膜的上三分之一左右,即胚胎滋养细胞的侵袭是有节制性的侵袭。 滋养细胞的侵袭行为是由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精确调控的,实际上是在甾体激素的协同作用下,通过子宫和胚胎所表达的各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血管发生因子、蛋白酶类激活/抑制因子及细胞凋亡调控因子等,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协同作用下完成的,但对此过程的了解尚处于起始阶段。 在胚胎植入过程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降解极为关键,是成功妊娠的必要条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锌离子依赖性内肽酶,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最重要酶,几乎能降解所有的ECM成份。MMPs是胚泡滋养层侵入性标志,其蛋白表达与滋养层细胞的最大

冯苗[9](2005)在《葡萄胎绒毛VEGF及bFGF表达与血管缺失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 1.用胎儿造血干细胞和血管内皮前期细胞的共同抗原CD34的抗体标志绒毛血管,观察比较葡萄胎及正常绒毛间质血管形态学特征。 2.检测葡萄胎及正常绒毛组织中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组织定位及表达强度差别。 方法: 取孕6-9周人流绒毛(n=14)、部分性葡萄胎(n=27)、完全性葡萄胎(n=11),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CD34,VEGF与bFGF的表达强度。 结果: 1.绒毛间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al density,MVD)高低依次为:正常早孕组)部分性葡萄胎组)完全性葡萄胎组。 2.在实验中几乎所有的完全性葡萄胎标本,仍然可见为数不少的CD34标志的绒毛间质血管。在不同的葡萄胎标本,甚至同一个葡萄胎不同绒毛中血管的密度和结构变化很大,血管的管径不规则。总之,血管的密度和绒毛的水肿程度呈反比。随着孕周的增加,葡萄胎的MVD没有

安瑞芳,周玮,王姝,朱克修,张晨[10](2004)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绒毛及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 (Flk 1)在正常绒毛及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葡萄胎发生、转归及恶变方面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及其受体Flk 1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VEGF、Flk 1在葡萄胎中的表达与葡萄胎的孕周、胎次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但在疾病发展中 ,VEGF和受体Flk 1具有促进血管生成及增加滋养细胞侵袭性的双重作用。结论 VEGF和其受体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反映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判断病情发展和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绒毛及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绒毛及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血清中PLGF、TGF-β1和CD44v6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一)所有研究对象高危因素与葡萄胎恶变率的关系
    (二)三组间一般资料的比较
    (三)三组间PLGF、TGF-β1和CD44v6 表达情况
    (四)葡萄胎组PLGF、TGF-β1、CD44v6和hCG清宫前后表达情况
    (五)GTN组 PLGF、TGF-β1、CD44v6和hCG治疗前后表达情况
    (六)两组间PLGF、TGF-β1、CD44v6和hCG动态变化的线图
    (七)葡萄胎组及GTN组 PLGF、TGF-β1和CD44v6 的相关性分析
    (八)PLGF、TGF-β1和CD44v6 诊断GTN的 ROC曲线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
参与项目

(2)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PD-1抑制剂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分析
    背景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中免疫检查点的表达
    背景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联合阻断PD-1和VISTA对绒癌的抗肿瘤效应研究
    背景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妇科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祀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交流及学术成果

(3)TGF-β1和PLGF在不同类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结果判定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2 正常绒毛组织、葡萄胎组织和GTN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率
    2.3 正常绒毛组织、葡萄胎组织和GTN组织中PLGF的阳性表达率
    2.4 TGF-β1和PLGF的阳性表达率与葡萄胎恶变高危因素的关系
    2.5 TGF-β1和PLGF阳性表达率与GTN高危因素的关系
    2.6 葡萄胎组和GTN组患者TGF-β1与PLGF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1.2试剂与仪器
    1.3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及VEGF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4组患者HIF-1α染色指数和阳性率比较
    2.2 GTN患者不同年龄和不同FIGO分期的HIF-1α染色指数和阳性率比较
    2.3 4组患者VEGF染色指数和阳性率比较
    2.4 GTN患者不同年龄和不同FIGO分期的VEGF染色指数和阳性率比较
    2.5 GTN组织中HIF-1α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5)TGF-β1、PLGF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1
综述
    参考文献2
致谢
发表文章

(6)早期预测葡萄胎恶变的组织学标志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葡萄胎恶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AK1、 E-CD、 p53、 eIF3a和MMP-9对葡萄胎恶变的预测价值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7)HIF-1α和VEGF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判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HIF-1α在正常早孕绒毛和GTD中的表达
    2.2 VEGF在正常早孕绒毛和GTD组织中表达
    2.3 HIF-1α与VEGF在GTN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附图
第三章 讨论
    3.1 HIF-1α在正常早孕绒毛及GTD中的表达和意义
    3.2 VEGF在正常早孕绒毛及GTD中的表达和意义
    3.3 HIY-1α和VEGF在GTN中的关系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HIF-1α与VEGF在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HLA-G与滋养细胞侵袭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HLA-G蛋白在人胎盘绒毛及葡萄胎中的表达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HLA-G反义寡核苷酸对人绒毛外滋养细胞侵袭的影响
    1 绒毛外滋养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2 HLA-G反义寡核苷酸对滋养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部分 甾体激素对HLA-G的调节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HLA-G蛋白及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英文缩写对照词表
附录二:综述HLA-G在母胎界面的表达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成果
致谢
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9)葡萄胎绒毛VEGF及bFGF表达与血管缺失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胚胎期的造血和血管发育
    胎盘绒毛血管形成
    内皮细胞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因素
    血管生成与疾病
第一部分 正常早孕绒毛及葡萄胎绒毛间质血管形态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
        1.2 主要实验仪器
        1.3 主要实验试剂及配制方法
        1.4 免疫组织化学试剂配置方法
        1.5 实验标本及处理方法
        1.6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1.7 SP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1.8 染色结果观察和图像分析
    2.结果
        2.1 人胎盘绒毛的形态学结构
        2.2 完全性葡萄胎的形态学结构
        2.3 部分性葡萄胎的形态学结构
        2.4 葡萄胎绒毛间质血管形态学观察
        表1 三组绒毛间质MVD及CD_(34)表达比较
        表2 葡萄胎绒毛间质MVD与绒毛水肿池大小的关系
    3.讨论
        3.1 葡萄胎绒毛的形态学变化
        3.2 葡萄胎绒毛间质血管形态学观察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葡萄胎绒毛VEGF及BFGF表达与血管缺失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
        1.2 主要实验仪器
        1.3 免疫组织化学试剂配置方法
        1.4 实验标本及处理方法
        1.5 SP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1.6 染色结果观察和图像分析
    2.结果
        2.1 VEGF、bFGF在人胎盘绒毛组织的图像定位表达
        2.2 VEGF、bFGF在人胎盘绒毛组织的图像定量分析
        表3 三组胎盘绒毛滋养层VEGF、bFGF的PU值
        表4 三组胎盘绒毛间质VEGF、bFGF的PU值
        2.3 绒毛中MVD及VEGF与bFGF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3.讨论
        3.1 胎盘循环和胎儿生长发育
        3.2 VEGF、FGF与胎盘血管生成
        3.3 VEGF、FGF与滋养细胞侵入
        3.4 葡萄胎胚胎死亡导致血管萎缩消失
    参考文献
小结
附:38例葡萄胎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图示及简要说明

(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绒毛及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判定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VEGF在正常绒毛及葡萄胎中的表达
    2.2 葡萄胎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各临床参数间的关系
    2.3 Flk-1在正常绒毛组织及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
    2.4 Flk-1在葡萄胎中的表达与临床各参数间的关系
    2.5 VEGF和Flk-1与葡萄胎的关系
3 讨 论

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绒毛及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血清中PLGF、TGF-β1和CD44v6的表达及意义[D]. 曾萧. 延安大学, 2020(12)
  • [2]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的临床及基础研究[D]. 程红燕.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TGF-β1和PLGF在不同类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李红霞,宫海叶,曾萧,张素素,刘伯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5)
  • [4]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陈光雪,孙丽芳,刘惠宁.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8(03)
  • [5]TGF-β1、PLGF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 张素素. 延安大学, 2017(07)
  • [6]早期预测葡萄胎恶变的组织学标志物研究[D]. 刘星劼. 山东大学, 2017(08)
  • [7]HIF-1α和VEGF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陈光雪. 中南大学, 2011(01)
  • [8]HLA-G与滋养细胞侵袭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相关性的研究[D]. 王炎秋. 第一军医大学, 2006(01)
  • [9]葡萄胎绒毛VEGF及bFGF表达与血管缺失的关系[D]. 冯苗. 暨南大学, 2005(08)
  • [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绒毛及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安瑞芳,周玮,王姝,朱克修,张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06)

标签:;  ;  ;  ;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绒毛和葡萄胎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