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交通运输企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株洲市交通运输企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株洲市交通企业现存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九月[1](2021)在《基于GIS的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及风景道构建》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自驾游憩方式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风景道建设的大力扶持,风景道体系的科学化评判与构建已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议题,此外,风景资源更是一种亟需平衡其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对市域风景资源以及风景道体系的梳理能够更好的帮助实现区域风景资源单一开发向统筹管理转变,从而更好的带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本文以株洲市为例,从市域的空间尺度出发,对株洲市风景资源进行了梳理归纳,基于GIS空间技术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内在的驱动力,并尝试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风景道构建适宜性评价体系,以此得到株洲市风景道的构建结果,并提出了优化与保护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的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风景资源以及风景道的相关研究进展,基于景观生态学,从市域尺度提出了风景资源的构成、分类以及分级标准,梳理得到株洲市239项风景资源单体以及其特征、分类、分级和各县市区的分布特征,主要包括自然风景资源、人文风景资源以及非物质风景资源三个大类。(2)基于ArcGIS平台对具有空间点位的139项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株洲市风景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集聚型,在各县市区内的分布具有集聚、不平衡分布的特点,分布密度的高值核心集中在株洲市市中心石峰区、荷塘区、芦淞区与天元区交接的位置、醴陵市市中心、茶陵县市中心,其次为茶陵县东部、炎陵县西北部以及攸县的西南部。影响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的内在驱动力主要为地形与高程、植被覆盖度、水系、交通条件、地区经济及产业状况,而人口、行政中心区位、旅游人次与收入则影响不大。(3)利用AHP层次分析法以及GIS空间技术建立风景道构建适宜性评价体系,主要包含生态适宜度、开发条件以及风景资源条件三项准则,下分1 1个个指标层因子,并根据其权重以及具体赋值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株洲市最适宜进行风景道构建的区域为株洲市市区中心、醴陵市、茶陵县城区中心,其次为攸县以及炎陵县的城区中心;最不适宜构建风景道的区域则为渌口区中南部、茶陵县北部以及炎陵县的东南部,结合适宜性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筛选得到株洲市一级风景道:G106;二级风景道:G320、S315,S339及S232;三级风景道:S211以及连接的天易大道(城市道路)、S329、G322、G356以及泉坪村连接段、双元村连接段、炎帝陵连接段以及神农谷连接段,并基于廊道以及风景资源点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株洲市风景道体系提出了构建及保护策略。研究结果将为市域风景资源的开发保护以及风景道的体系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旅游游憩道路的科学化管理。

罗振翔[2](2021)在《中欧班列(湘欧线)株洲集拼中心选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战略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创造了新的机遇,中国与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和外贸往来持续焕发蓬勃生机。中欧班列顺应“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趋势,在经济“双循环”新格局下稳中求进,借助货品物流把握亚欧发展动脉,成为跨越亚欧大陆的重要贸易渠道。湖南开通湘欧快线之后,整体外贸总量逐年上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也逐渐加深。但是,湘欧快线当前四条运行线路仍存在货源不齐,货源恶性竞争,运输成本高,服务质量不足等问题。因此,建设湘欧快线集拼中心成为大势所趋。以集拼中心为湘欧快线作货源组织补充,整合湖南的货运资源,统一集拼配装,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与运输效率,完善湘欧快线的集、转、运网络体系。以由“面”到“线”,从“线”至“点”的研究思路,首先对中欧班列进行分析,汇总了中欧快线的通道、货运以及运营的情况,总结了中欧班列发展的阻碍以及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随后,降维研究,进一步分析湘欧快线的现状与问题,总结了株洲市现有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以及对外贸易情况,进而提出在株洲建立湘欧快线集拼中心的可能性。第三,从物流原则、经济效益、战略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四个方面着手,建构了政府、物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四大选址主要版块。第四,通过行业专家对株洲市内四个物流企业以及组团进行评价评估,对湘欧快线株洲集拼中心站点进行科学的选址分析。最后,使用Borda-TOPSIS综合选址评价模型分别对指标体系中定性与定量两类影响指标分别进行计算与评价,得到了最适宜的湘欧快线株洲集拼中心选址,同时对其运营设想和发展可持续性给予建议。湘欧快线株洲集拼中心的选址是对实际问题的具体研究,是对湘欧快线良性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补充。以“外贸沟通、内贸流通”为基点,湘欧快线的现代化建设将会迸发无限生命力。

彭卓[3](2021)在《湖南省株洲市响水村花海景观设计及研究》文中提出园艺种植与观光休闲娱乐相结合的的模式下,催生出不少“以花为媒”的花海景点。“遍地开花”景观营建的潮流模式下,花海景观设计是成为令人瞩目的景观。一方面说明花海观光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花海景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发展比较晚,所以也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本文以株洲响水村花海景观设计及营造研究为主要内容,对花海模式的休闲观光景观规划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理论与实践案例对花海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探究。结合实际项目从花海规划设计理论、平立面设计、建筑小品设计、植物选择、复合化结构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为后续的人工花海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了可行性建议。(1)人工花海景观设计,在平面布局上,要求功能布局合理,游览路线安排与景观节点布置结合,科学引导游客观赏。在垂直结构上,赋予花海多层结构,打破单一品种,单一季相景观,构建复合化层次,构建复合化层次结构花海景观需要丰富立面植物的层次和品种,分析植物开花的时间、开花的株高,在时空上形成复合的观赏结构。在植物选择上,花卉种类选择开花明显壮观的品种,同时选择分枝形式多的花卉种类,多层次选择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观赏草、球根花卉以及部分木本植物。在建筑小品设计上,场地内的亭、廊、台以及公共服务场所的设计风格应与花田相融合,为游客提供休憩、游览、观赏、遮荫等服务。在活动策划上,多活动的设计可以将花海与其他活动相结合,与科普、运动、经济作物、花艺等多种活动结合,可以提高花海景观的可持续性。(2)株洲响水村花海景观设计,结合花海景观营造要点,合理安排场地内的道路系统;多处增加观景平台,增设与主题呼应的小品,改善民房风格;增加观花、观叶的乔木与大灌木,选择特色的乡土品种打造花海;结合自行车道、花艺、蝌蚪科普乐园等活动与花海融合。同时园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备完全且周边配套服务也根据场地设计了为游客提供衣食住行的场所,为花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3)花海景观效果鲜明,但投入成本量大,主要体现在,场地规模要求一次性投入大;景观效果维持难度大,维护费用高;活动策划组织灵活性高,费用需求大,市场风险高。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经济性、生态效益角度出发,三者如何结合发展花海景观值得提出更多的探讨。

张鹏[4](2020)在《株洲市A农行“三农”普惠金融客户满意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得金融支持“三农”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专业”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三农”普惠金融中理应发挥出“主力军”作用。课题以“三农”普惠金融客户满意为研究对象,以株洲市A农行“三农”普惠金融实践为研究个案,在广泛收集、整理、学习、消化国内外学界、实践界相关研究成果与经验总结材料的基础上,借鉴参考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株洲市A农行“三农”普惠金融工作实际情况,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实地调查,统计与处理有效问卷,然后就研究预设“五个维度”、28个指标的调查所得有效数据,采取课题组集中讨论的办法,分别逐一讨论分析,得出株洲市A农行“三农”普惠金融客户满意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满意度”方面主要存在普惠金融尚未被真正认知等问题;“产品满意度”方面存在“定制产品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产品种类单一丰度不够、个性化产品缺失”等问题;“服务满意度”方面存在售前“产品普适性较差、宣传不到位”,售中“窗口服务质量欠佳、业务流程亟待优化”,售后服务不足等问题;“社会满意度”方面存在“三农”产品影响力不强、服务实力与能力不足、服务专项计划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补救满意度”方面存在“外围”服务补救仍有较大提质空间、“大厅”服务补救亟待加强等问题。针对“五个维度”存在问题,依次提出了提升总体满意度、产品满意度、服务满意度、社会满意度、补救满意度等实施策略,并分别从思想、机制、技术、人力、综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的保障措施。

胡强盛[5](2020)在《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文中提出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气候变化实践发展及相关科学知识的不断推进,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及适应行动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加强。系统、全面地理解气候变化风险及其适应措施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面前谁都不能独善其身,旅游目的地也不能幸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急速冲击(如极端天气事件)与慢性压力(如生态系统转变)下,城市旅游地气候风险日益严峻。整合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性两大领域是旅游地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应用难点。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梳理相关理论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长株潭城市群,利用气候观测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问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集对分析法、TOPSIS评价法、障碍度模型、结构方程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研究。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综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借鉴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理论分析框架,建立“双层双视角”的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从客观视角出发,在中观尺度上开展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水平评价,旨在揭示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系统响应;从主观视角出发,在微观尺度上探究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旅游从业人员与居民)的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现状与适应意向,试图探明城市旅游地个体关于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适应意向的作用机制。该研究框架实现了风险评价与适应分析的有效整合,中观与微观尺度的有益综合,主客观视角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全面、系统地把握社会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2)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立足气候变化风险理论,以IPCC气候风险模型为母体模型发展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模型。从致灾因子、暴露度、脆弱性三个方面筛选指标开展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长株潭气候变化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呈现“警戒”与“较高”等级交替变更特征。综合来看,气候暖化影响、极端降水影响、水资源消耗、过度旅游影响、旅游贡献不够、旅游资源质量较低等因素对于驱动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风险发挥了较大作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建立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发现,研究期内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性不断增强,趋势见好。适应等级从“失能”逐步提升至“良好”。研究观察到响应维度对旅游地气候适应性的影响最为显着。指标层障碍因子识别结果表明,应基于系统视角进行综合提升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考虑经济优化、社会保障、设施完善、生态修复等多部门多领域统筹协同参与。旅游发展在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进程中呈现“双刃剑”效应。因此,旅游如何在与气候适应协同的同时实现有序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后长株潭城市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响应问题。总体上,城市旅游地系统演化主导态势向好。2010年至2015年间气候变化风险为主导态势,长株潭城市旅游地呈“高风险-低适应”特征,系统整体处于不良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旅游地适应行动开展,气候变化适应性不断提升。自2016年起,气候适应性逐步上升为主导态势。城市旅游地系统发展进入良好阶段。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主导态势空间分化特征较为显着,空间异质性时间演化较明显。(3)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适应意向。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借鉴个体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认知模型,构建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气候风险评价与适应意向概念框架,探讨城市旅游地重要利益主体(旅游从业人员与居民)关于气候变化风险的认知水平及其与适应意向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受访者(旅游从业人员)对气候变化对从事旅游业的人士、旅游业运营和管理以及旅游者自身可能产生的影响表示高度关注。受访者(旅游地居民)认为气候变化对自身生产生活与身体健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接收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对旅游地利益者进行风险评估和适应意向具有积极和显着的影响;如果认知到气候变化风险,且对自身适应能力评价较高,旅游地相关利益人员更有可能采取适应措施。(4)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机制构建。从目标原则、适应主体界定、适应实施框架以及适应行动路径建立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适应机制构建的总目标是增强长株潭城市旅游地的气候适应能力,有效防范风险并利用机遇,最终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包括:提升认知、资源配备、有效整合与多元协同。适应气候变化是长株潭城市旅游地不断加剧的气候风险的迫切需求;适应气候变化与“两型”发展能相互促进。研究提出“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气候适应,界定与梳理了气候变化的适应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参考有关理论与实践成果,提出“空间-社会-经济”的多层次多领域适应行动方案设计思路,并进一步提出气候适应行动实施的保障措施。

任佳[6](2020)在《宜居城市视角下的株洲市辖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宜居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对株洲市辖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权重并对2013—2017年人居环境适宜性变化规律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对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市辖四区人居环境适宜性空间分布差异进行研究。综合主观调研与客观评价结果,通过障碍度模型对影响人居环境适宜性的关键障碍因子做出诊断与分析,并针对性地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来看,2013—2017年人居环境适宜性整体呈上升变化,评价等级也由Ⅴ级到Ⅰ级,人居环境适宜性总体差异在逐渐缩小。其中2013年综合指数最低为0.202,城市人居环境受干扰与破坏程度较大,2017年综合指数最高为0.860。城市人居环境受干扰与破坏程度较小;(2)从空间分布来看,市辖四区人居环境适宜性有明显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其中天元区(0.854)为高度适宜区、芦淞区(0.781)为比较适宜区、荷塘区(0.583)为一般适宜区、石峰区(0.438)为临界适宜区;(3)从公众居民对市辖四区人居环境适宜性满意度来看,芦淞区建宁街道、建设街道,天元区嵩山路街道、泰山路街道,荷塘区月塘街道,石峰区响石岭街道满意度较高;(4)关键障碍因子障碍度排名前六的指标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工业企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准则层障碍度在经济发展、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社会安全均有涉及,主要集中在人文环境准则层。

杨角[7](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刘嘉[8](2020)在《基于SWOT模型的株洲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舞蹈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和竞技性的有氧运动项目,是由社交舞转化而来,是一种男女为伴的步行式双人舞,是使用规定的技术步法和艺术表现力展现出来的舞蹈表演。体育舞蹈引入我国已30余年,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类项目,30余年来体育舞蹈通过其鲜明的感染力深受国人青睐,一路蓬勃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不小的影响力。本文以株洲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发展对策为主题,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以及数据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株洲市体育舞蹈产业的师资力量、办学规模、收费标准、学员反馈和外部环境等现状指标进行调查统计,最后利用SWOT分析法对株洲市体育舞蹈产业的内部优劣势及外部因素进行归类总结,得出相应的战略措施。调查结果显示,株洲市体育舞蹈培训行业整体向上的大环境下面临着经营不规范、办学经验普遍不足、缺乏长期战略扩张规划等诸多问题,同时客观上存在男学员观念排斥、学员流失率大、市场混乱和大城市侵蚀市场等外部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整理出株洲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内部优劣势和外部机遇挑战:(1)内部优势:行业准入门槛较低,投资收益率较高;机构培训教师综合素养较高;表演与比赛在教学工作中的普及率较高。(2)内部劣势:机构规模偏小,缺乏市场竞争力;教学资源配置不均,教学方式陈旧;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经营策略保守。(3)外部机遇:国家政策支持,体育产业规模扩大;株洲经济发展迅猛,潜在客户群体巨大;人民对精神生活日渐重视并愿意为之付费;新的技术与商业模式刺激教育产业升级。(4)外部威胁:男女学员比例失调;监督管理缺失;学员流失率高;长沙市对学员与教师双重“虹吸”。在整理出株洲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SWOT各项特征后,本文结合优势与机会、劣势与机遇、优势与威胁、劣势与威胁分别提出了增长性对策、扭转性对策、多种经营对策、防御性对策等四各方面的应对策略,其中增长性策略(策略一)最为符合当前株洲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的实际情况:(1)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市场增长红利。争取政策倾斜,举办大型赛事,结合新兴技术,抢占增长市场,实现产业升级。(2)利用外部机会,补足自身短板。引进外部资源,扩大企业规模,学习先进经验,提升管理水平,积极宣传,扩大行业影响力。(3)扩大自身优势,积极拓展业务。创新教学模式,扩展教学内容,构建区位特色,形成竞争优势,强化企业生存力。(4)改善自身劣势,谨防外部风险。加强监管力度,提高行业自律,提升服务意识。

谭闯[9](2020)在《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019年《关于进一步挖潜创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优化资源配置,统筹事业编制,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育需要,补充教师人力资源总体数量不足,修善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在体育课程改革和教育资源动态管理等多项惠生举措的实施与逐步推进下,总体上,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上升,体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体体育课程等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了保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受教育年龄人口增长的影响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的质量、数量需求也逐步增加,而短期学校难以配置体育教师人力资源。而目前,学校对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需求与地区学校体育教师事业编制资源配置不合理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解决学校体育教师资源矛盾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综合株洲市初级中学学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需求,深挖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结构问题,优化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编制整体布局。旨在为株洲市教育部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提供文本资料,为教师队伍发展建设、改革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株洲市36所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等现状展开调查,据问卷调查结果,从配置结构、城乡对比等系列现状并结合资源配置等理论展开分析,找出存在问题与不足,研究结果表明:(1)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性别比例年龄结构不合理。株洲市初级中学城乡体育教师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城乡差距大。年龄结构也趋于年轻化。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城区初级中学的师生比例明显高于乡村初级中学。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株洲市体育教师本研究生等高学历、拥有高级及副高级职称的体育教师较少。体育教师与学生比例较高,有编制体育教师较少,专项体育教师配置不合理、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欠缺。(2)目前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的途径主要有以教育部门为首的公开招聘和学校为首招聘,而形式主要有岗位编制、合同制两种。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主要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3)通过对株洲市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株洲市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有较大差距。株洲市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编制情况及专兼情况差距显着。株洲市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称差距不大。株洲市城区初级中学专职体育教师师生比与乡村初级中学专职体育教师师生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差距较大。城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的机制无大差别。(4)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性别及年龄结构不合理。2)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职称偏低。3)株洲市初级中学专职体育教师配置不科学。4)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编制配置不均衡5)城乡初级中学专项体育教师配置不均衡。株洲市城乡体育教师缺乏职后教育)7)株洲市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单一的配置机制已经无法满足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的需求。(5)株洲市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体育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有以下几点:1)落实政策合理调配株洲市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2)联合湖南省高校对体育教师进行定向培育改善学历结构。3)健全体育教师输送渠道实现城乡体育教师配置公平。4)政府宏观调控优化专业体育教师配置。5)加强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综合能力。6)优化城乡初级中学专项体育教师配置。7)优化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陈亚平[10](2020)在《株洲市天易科技城滨水公园(响泉桥至创智桥段)景观设计》文中指出城市滨水景观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占居重要地位,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是体现城市环境品质及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志。当水体具备一定体量,可为人民提供用水保障,对于防洪涝灾害、调节附近气候和改善城市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滨水景观类型主要有环状或带状等空间形态,其特殊的地理结构对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由此可见滨水景观的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举足亲重的地位。当前,随着国家对城市生态化建设日益重视,滨水空间主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亲水环境,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拉近人与自然之间距离的,是城市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的现代滨水景观设计才初露锋芒,存在诸多瑕疵和不足之处,比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缺乏整体且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含混无规律,设计体系不太健全,思路不够清晰,功能和设计手法比较单一,风格混杂无呼应,景点零散,多为拼凑而成,过于注重局部而忽视景观结构的整体性和层次感,并且相关的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也缺乏经验,因此,本文希望以株洲市天易科技城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规划设计为例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设计策略及方案,为同类案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在滨水公园景观具体设计之中,结合天易科技城滨水现状条件,以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借鉴法为最终方案的形成提供可靠信息。首先,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分析与借鉴,结合城市滨水的功能,阐述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其次,剖析出滨水现状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并结合天易科技城滨水的项目现状和周边人群功能需求提出相应的设计定位与设计策略。最后,设计创作中结合了生态海绵理论的运用以及生态永续、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文化创新等设计原则,致力于构建一个生态的、共享的、活力多元的城市滨水景观。

二、株洲市交通企业现存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株洲市交通企业现存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的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及风景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风景
        1.2.2 风景名胜区
        1.2.3 风景资源
        1.2.4 风景道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风景资源研究进展
        1.3.2 风景资源空间分布研究进展
        1.3.3 风景道研究进展
        1.3.4 评述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景观生态学
        1.4.2 旅游与游憩理论
        1.4.3 信息学理论
        1.4.4 线性空间理论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采用方法
        1.5.4 技术路线
2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背景
        2.1.1 地理区位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经济
        2.1.4 旅游资源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
        2.2.2 风景道的构建方法
    2.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3.1 市域风景资源的认定标准
        2.3.2 前期资料搜集
        2.3.3 资源的筛选
        2.3.4 数据预处理
3 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1 株洲市风景资源构成
        3.1.1 株洲市风景资源的构成
        3.1.2 株洲市风景资源特点分析
    3.2 基于GIS的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3.2.1 空间分布类型
        3.2.2 空间分布均衡性
        3.2.3 空间分布密度
4 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内在驱动力分析
    4.1 主导因子的选取
    4.2 自然驱动因子
        4.2.1 地形与高程
        4.2.2 水系
        4.2.3 植被覆盖度
    4.3 人文驱动因子
        4.3.1 交通条件
        4.3.2 经济与人口
        4.3.3 行政中心
        4.3.4 文化
5 株洲市风景道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5.1 构建的必要性
    5.2 风景道构建基础
        5.2.1 构建原则
        5.2.2 构建范围
    5.3 风景道构建适宜性评价体系
        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5.3.2 指标分级标准与赋值
        5.3.3 权重的确定
    5.4 基于AHP的风景道构建适宜性评价结果
        5.4.1 单因子评价结果
        5.4.2 综合评价结果
    5.5 风景道构建与风景资源关联性分析
        5.5.1 基于适宜性评价的风景道构建
        5.5.2 风景道体系的优化
        5.5.3 风景道与风景资源关联性分析
6 株洲市风景道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6.1 目标及原则
    6.2 基于廊道的构建策略
        6.2.1 整体构建策略
        6.2.2 具体构建策略
    6.3 基于风景资源点的保护策略
        6.3.1 宏观层面
        6.3.2 微观层面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株洲市风景资源名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中欧班列(湘欧线)株洲集拼中心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中欧班列研究综述
        1.3.2 物流设施选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方针
    2.2 经济“双循环”理论
    2.3 中欧班列(湘欧线)系统概述
    2.4 集拼中心
    2.5 相关模型理论
        2.5.1 主成分分析法
        2.5.2 Borda模型
        2.5.3 TOPSIS方法
第三章 中欧班列(湘欧线)现状分析
    3.1 中欧班列运营现状分析
        3.1.1 中欧班列运营情况
        3.1.2 主要面临的问题
    3.2 湘欧快线运营现状分析
    3.3 设立集拼中心的重要意义
        3.3.1 有利于株洲及湘东地区经济的发展
        3.3.2 有利于湘欧快线货源的保障和供应
    3.4 设立湘欧快线株洲集拼中心的现实可行性
        3.4.1 株洲市物流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3.4.2 株洲及湘东地区外向型经济刚需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欧班列(湘欧线)集拼中心选址实证分析
    4.1 备选场地分析
    4.2 评价方法选取
    4.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3.1 定性指标说明
        4.3.2 定量指标量化
    4.4 实证分析
        4.4.1 指标权重确定
        4.4.2 湘欧快线株洲集拼中心选址定性指标方案评分
        4.4.3 湘欧快线株洲集拼中心选址定量指标方案评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欧班列(湘欧线)集拼中心运营设想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1 运营设想
        5.1.1 获取政府支持
        5.1.2 注重队伍建设
        5.1.3 提升服务质量
        5.1.4 加强内外联动
    5.2 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5.2.1 开展特色货运运输
        5.2.2 优化资源结构
        5.2.3 链接城市产业
        5.2.4 追求高质量发展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欧班列(湘欧线)集拼中心选址指标调查问卷
    附录2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湖南省株洲市响水村花海景观设计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S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花海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花海相关概念
        2.1.1 花卉
        2.1.2 花海
        2.1.3 花海景观
    2.2 花海的分类
        2.2.1 根据人工化程度分类
        2.2.2 根据群落结构分类
        2.2.3 根据功能类型分类
        2.2.4 根据景观运营模式分类
    2.3 人工花海景观设计相关的基础理论
        2.3.1 园林美学原理
        2.3.2 景观生态学原理
        2.3.3 园林植物学原理
    2.4 小结
3 国内外花海案例借鉴
    3.1 日本芝樱公园
    3.2 荷兰库肯霍夫郁金香花园
    3.3 台湾能量香草花园
    3.4 高邮市油菜花海
    3.5 小结
4 人工花海景观的策划与设计方法
    4.1 人工花海项目策划
        4.1.1 人工花海产品的特点
        4.1.2 人工花海策划内容
        4.1.3 人工花海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4.2 人工花海景观的设计方法
        4.2.1 花海的立面设计
        4.2.2 小品设计
        4.2.3 复合化结构
    4.3 乡村花海植物选择与配置
        4.3.1 品种的选择
        4.3.2 植物配置
    4.4 小结
5 株洲响水村花海景观规划与设计
    5.1 响水村花海景观上位规划分析
        5.1.1 规划背景
        5.1.2 总体规划
        5.1.3 规划结构
        5.1.4 建设与运营模式
        5.1.5 空间布局
        5.1.6 统筹规划
        5.1.7 小结
    5.2 响水村花海景观设计依据与原则
        5.2.1 设计依据
        5.2.2 指导思想
        5.2.3 设计原则
    5.3 响水村花海景观总体设计
        5.3.1 区域概况
        5.3.2 响水村现状分析
        5.3.3 响水村花海景观定位与目标
        5.3.4 响水村花海景观总体规划
        5.3.5 响水村花海景观功能布局
    5.4 响水村花海景观分区设计
    5.5 响水村花海景观专项设计
        5.5.1 响水村花海景观植物设计
        5.5.2 响水村花海景观水景设计
        5.5.3 响水村花海景观节点与小品设计
        5.5.4 响水村花海景观道路系统设计
        5.5.5 响水村花海景观照明与亮化系统设计
        5.5.6 响水村花海景观给排水设计
        5.5.7 响水村花海景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6 响水村花海景观设计的后期跟踪
        5.6.1 响水村花海景观建设过程
        5.6.2 响水村花海运营管理
        5.6.3 响水村花海景观效果维护
        5.6.4 响水村花海景观使用评价
        5.6.5 小结
6 总结与建议
    6.1 总结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株洲市响水村花海景观主要设计图纸
附录B 株洲市响水村花海景观主要植物选择表

(4)株洲市A农行“三农”普惠金融客户满意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三农”普惠金融
        2.1.2 客户满意
        2.1.3 客户满意级度
    2.2 理论基础
        2.2.1 CS理论
        2.2.2 4C理论
        2.2.3 顾客满意度理论
        2.2.4 普惠金融论
第3章 株洲市A农行“三农”普惠金融客户满意调查与分析
    3.1 株洲市A农行“三农”普惠金融现状
        3.1.1 株洲市A农行简介
        3.1.2 “三农”普惠金融基本情况
        3.1.3 “三农”普惠金融SWOT分析
    3.2 株洲市A农行“三农”普惠金融客户满意调查
        3.2.1 调查设计
        3.2.2 调查实施
        3.2.3 结果分析
    3.3 “三农”普惠金融客户满意存在的问题
        3.3.1 总体满意——“三农”普惠金融普而“难”惠
        3.3.2 产品满意——产品供需存在错位、缺位、不到位现象
        3.3.3 服务满意——政策红利下的双向心理隐忧急需化解
        3.3.4 社会满意——银行“外在形象”难掩“内在能力、素质”不足
        3.3.5 服务补救——“最后一公里”现象依旧存在
第4章 株洲市A农行提升“三农”普惠金融客户满意的策略选择
    4.1 提升总体满意策略
        4.1.1 坚定乡村振兴服务定位
        4.1.2 强化服务“三农”意识
        4.1.3 坚持“双向交流”
    4.2 提升产品满意策略
        4.2.1 深耕“金穗惠农卡”产品
        4.2.2 尝试开发“银行+”系列产品
        4.2.3 积极开发“宅e贷”信贷产品
    4.3 提升服务满意策略
        4.3.1 创新产品市场导入模式
        4.3.2 创新产品售中服务模式
        4.3.3 推行产品售后定期走访制
    4.4 提升社会满意策略
        4.4.1 创新“三农”产品贷款抵押担保方式
        4.4.2 优化“三农”信贷业务操作流程
        4.4.3 拓宽三农“小微”信贷准入条件
    4.5 提升补救满意策略
        4.5.1 尽量减少“三农”服务补救事件
        4.5.2 精细“三农”信贷过程管理
        4.5.3 强化“三农”金融能力与信用建设
第5章 株洲市A农行提升“三农”普惠金融客户满意的保障措施
    5.1 强化思想保障
    5.2 完善机制保障
    5.3 优化技术保障
    5.4 稳定人力保障
    5.5 突出综治保障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株洲市 A 农行“三农”普惠金融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5)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1.1.2 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研究的新探索
        1.1.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日趋严峻
        1.1.4 长株潭城市群应对气候变化新诉求
    1.2 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
        1.2.2 气候变化对旅游地的影响
        1.2.3 旅游地适应性
        1.2.4 研究述评与启示
    1.3 科学问题
        1.3.1 构建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
        1.3.2 建立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测度体系
        1.3.3 探明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适应机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区域概况与选定依据
        1.5.1 研究区域概况
        1.5.2 研究区域选定依据
    1.6 研究方案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数据
        1.6.4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气候变化风险
        2.1.2 适应
        2.1.3 城市群
        2.1.4 城市旅游地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2.2 风险理论
        2.2.3 适应性理论
        2.2.4 保护动机理论
    2.3 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构建
        2.3.1 整合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的概念模型
        2.3.2 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研究框架
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
    3.1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解析
    3.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性特征分析
        3.2.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诱发因素与特征
        3.2.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类型与措施
    3.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
        3.3.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3.3.2 数据处理与方法
    3.4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及影响因素
        3.4.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时空演化
        3.4.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影响因素
    3.5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响应
        3.5.1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主导态势变化
        3.5.2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态势空间分异
    3.6 小结
4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感知-适应意向分析
    4.1 旅游风险感知
    4.2 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
    4.3 旅游从业人员
        4.3.1 问卷设计
        4.3.2 数据分析
        4.3.3 样本人口学特征
        4.3.4 结果分析
    4.4 旅游地居民
        4.4.1 问卷设计
        4.4.2 样本人口学特征
        4.4.3 结果分析
    4.5 小结
5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
    5.1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动因
    5.2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目的与原则
        5.2.1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目的
        5.2.2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原则
    5.3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主体界定
    5.4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的实施框架
        5.4.1 城市旅游地气候硬适应框架
        5.4.2 城市旅游地气候软适应框架
    5.5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的实践路径探索
        5.5.1 行动环境分析
        5.5.2 行动方案设计
        5.5.3 行动实施保障
    5.6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贡献
    6.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附录2:调查问卷
致谢

(6)宜居城市视角下的株洲市辖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居环境理论起源
        1.2.2 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
        1.2.3 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城市人居环境适宜性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人居环境
        2.1.2 城市人居环境
        2.1.3 宜居城市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田园城市理论
        2.2.3 人居环境理论
        2.2.4 生态城市理论
        2.2.5 空间分析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株洲市辖区人居环境适宜性现状分析与体系构建
    3.1 研究区整体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经济发展概况
        3.1.3 社会发展概况
        3.1.4 生态环境概况
    3.2 研究区分区现状
        3.2.1 经济发展满意度分析
        3.2.2 人文环境满意度分析
        3.2.3 生态环境满意度分析
        3.2.4 社会安全满意度分析
        3.2.5 综合分析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构建原则
        3.3.2 指标选取
        3.3.3 权重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株洲市辖区人居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与空间分异
    4.1 人居环境适宜性整体评价
        4.1.1 综合评价指数
        4.1.2 综合评价等级
        4.1.3 综合评价分析
    4.2 基于GIS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区评价
        4.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4.2.2 数据加权求和
        4.2.3 评价等级
        4.2.4 分区评价
    4.3 人居环境适宜性空间分异
        4.3.1 高度适宜区
        4.3.2 比较适宜区
        4.3.3 一般适宜区
        4.3.4 临界适宜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居环境适宜性关键障碍因子诊断与优化
    5.1 因子诊断
        5.1.1 障碍度模型
        5.1.2 指标层障碍因子诊断
        5.1.3 准侧层障碍因子诊断
    5.2 优化建议
        5.2.1 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5.2.2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5.2.3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SWOT模型的株洲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关于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研究
        1.4.2 关于体育舞蹈培训影响因素的研究
        1.4.3 关于少儿体育舞蹈培训的发展对策研究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方法
        1.6.1文献资料法
        1.6.2 问卷调查法
        1.6.3 数理统计法
        1.6.4 SWOT分析法
        1.6.5 专家访谈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体育舞蹈
        2.1.2 少儿
        2.1.3 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
    2.2 理论基础
        2.2.1 供需理论
        2.2.2 市场营销学理论
        2.2.3 SWOT分析理论
第三章 株洲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发展现状
    3.1 株洲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场地设施情况及分析
        3.1.1 培训机构性质及合规性统计
        3.1.2 培训机构规模与面积现状
        3.1.3 培训机构选址情况分析
        3.1.4 培训机构开设时长分布
        3.1.5 培训机构设施情况统计
    3.2 株洲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招生及资金情况分析
        3.2.1 培训机构招生流程统计
        3.2.2 培训机构招生途径统计
        3.2.3 培训机构投资与收支统计
    3.3 株洲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师资情况分析
        3.3.1 教师性别现状分析
        3.3.2 教师年龄现状分析
        3.3.3 教师学历现状分析
        3.3.4 教师教龄现状分析
    3.4 株洲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课程设置情况
        3.4.1 培训课程科目分布情况
        3.4.2 培训机构授课方式情况
        3.4.3 培训机构表演比赛情况
    3.5 株洲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学员学习情况
        3.5.1 学员性别与年龄统计
        3.5.2 学院参训的时长统计
        3.5.3 学员学习动机统计
        3.5.4 学员及家长选择机构标准统计
第四章 株洲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发展SWOT分析
    4.1 优势
        4.1.1 行业准入门槛较低,投资收益率较高
        4.1.2 机构培训教师综合素养较高
        4.1.3 表演与比赛在教学工作中的普及率较高
    4.2 劣势
        4.2.1 机构规模偏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4.2.2 教学资源配置不均,教学方式陈旧
        4.2.3 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经营策略保守
    4.3 机遇
        4.3.1 国家政策支持,体育产业规模扩大
        4.3.2 株洲经济发展迅猛,潜在客户群体巨大
        4.3.3 人民对精神生活日渐重视并愿意为之付费
        4.3.4 新的技术与商业模式刺激教育产业升级
    4.4 威胁
        4.4.1 男女学员比例失衡
        4.4.2 监督管理缺失
        4.4.3 学员流失率高
        4.4.4 长沙市对学员与教师双重“虹吸”
第五章 株洲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发展对策
    5.1 SO对策——增长型策略
        5.1.1 响应政策号召,争取政策、资金红利
        5.1.2 积极参加承办主办大型表演与赛事
        5.1.3 引入新技术新模式,实现产业升级
    5.2 WO对策——扭转性策略
        5.2.1 广泛引进资金,扩大企业规模
        5.2.2 增强行业交流,学习先进经验
        5.2.3 引进管理人才,创新经营策略,构建并践行企业战略
    5.3 ST对策——多种经营策略
        5.3.1 推行“中国特色”教学模式
        5.3.2 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受众规模
        5.3.3 深耕本地市场,构建差异化竞争
    5.4 WT对策——防御性策略
        5.4.1 加强政府监管,严控无证经营,构建机构评级体系
        5.4.2 加强行业团结,组建行业协会,提升行业影响
        5.4.3 加强服务意识,注重学员个人发展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附录1 株洲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现状调查问卷(家长版)
附录2 株洲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现状调查问卷(培训机构版)
致谢

(9)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家政策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1.1.2 教育改革对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的迫切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人力资源的研究
        1.3.2 关于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相关研究
        1.3.3 中学体育教师现状相关研究
        1.3.4 中学体育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研究
        1.3.5 关于教师资源配置优化实践研究
        1.3.6 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资源配置
        2.1.2 人力资源配置
        2.1.3 体育教师人力资源
        2.1.4 学校体育人力资源配置
    2.2 理论依据
        2.2.1 资源配置理论
        2.2.2 政府职能理论
        2.2.3 教育公平理论
第三章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
    3.1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结构
        3.1.1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性别比例及年龄结构
        3.1.2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学历结构及专兼职情况
        3.1.3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
        3.1.4 株洲市初级中学专职体育教师与学生比例
        3.1.5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编制情况
        3.1.6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专项情况
        3.1.7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情况
    3.2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3.2.1 计划配置机制
        3.2.2 市场配置机制
    3.3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的方式
        3.3.1 岗位编制
        3.3.2 合同制
    3.4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途径
    3.5 株洲市城乡体育教师资源配置对比分析
        3.5.1 城乡体育教师性别比例与年龄情况分析
        3.5.2 城乡体育教师学历结构与兼职情况分析
        3.5.3 城乡体育教师职称情况分析
        3.5.4 城乡专职体育教师与学生人数比例情况分析
        3.5.5 城乡体育教师编制情况对比分析
        3.5.6 城乡体育教师专项情况对比分析
        3.5.7 城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对比分析
        3.5.8 城乡体育教师配置机制对比分析
第四章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过程存在的问题
    4.1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性别及年龄结构不合理
    4.2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职称偏低
    4.3 株洲市初级中学专职体育教师配置不科学
    4.4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编制配置不均衡
    4.5 株洲市城乡初级中学专项体育教师配置不均衡
    4.6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缺乏职后教育
    4.7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
第五章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优化路径
    5.1 落实政策合理调配株洲市城乡初级中学体育教师
    5.2 联合湖南省高校对体育教师进行定向培育改善学历结构
    5.3 健全体育教师输送渠道实现城乡体育教师配置公平
    5.4 政府宏观调控优化专业体育教师配置
    5.5 加强初级中学体育教师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5.6 优化城乡初级中学专项体育教师配置
    5.7 优化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研究调查问卷(领导卷)
附录2 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10)株洲市天易科技城滨水公园(响泉桥至创智桥段)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设计现状及水平
        1.3.1 国内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现状
        1.3.2 国内代表案例——深圳湾滨水休闲带景观
    1.4 国外设计现状及水平
        1.4.1 国外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现状
        1.4.2 国外代表案例——猎人角南海滨公园二期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滨水景观的概念
    2.2 滨水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的理论依据
        2.2.1 人居环境学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景观游憩学理论
第三章 滨水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理念与原则
    3.1 滨水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理念
        3.1.1 准确功能定位,合理分区
        3.1.2 强调以人为本,融入参与性设计
        3.1.3 立足绿色生态,打造人工景观
        3.1.4 科学合理规划,加强系统化设计
        3.1.5 引入海绵城市规划,构建弹性景观
        3.1.6 注重文化传承,营造人文景观特色
    3.2 滨水公园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3.2.1 生态永续原则
        3.2.2 因地制宜原则
        3.2.3 以人为本原则
        3.2.4 文化创新原则
第四章 天易科技城滨水公园生态景观设计项目概况
    4.1 项目背景
    4.2 项目概况
        4.2.1 项目区位
        4.2.2 项目范围
        4.2.3 道路交通分析
    4.3 项目现状分析
        4.3.1 地形和水文
        4.3.2 自然资源
        4.3.3 现状问题
    4.4 设计目标与定位
        4.4.1 设计目标
        4.4.2 设计定位
    4.5 服务人群
    4.6 设计策略
第五章 天易科技城滨水公园生态景观设计展开
    5.1 总平面图
    5.2 功能分区
    5.3 交通组织
    5.4 公共设施布置
    5.5 鸟瞰图
        5.5.1 全景鸟瞰图
        5.5.2 滨水区鸟瞰图
    5.6 竖向设计
    5.7 分区设计
        5.7.1 文化交流区
        5.7.2 滨水景观区
        5.7.3 漫步观光区
        5.7.4 安静休闲区
        5.7.5 休闲活动区
    5.8 驳岸设计
    5.9 道路断面设计
    5.10 专项研究
        5.10.1 生态海绵理念的运用
        5.10.2 分区植物设计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株洲市交通企业现存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的株洲市风景资源空间分布及风景道构建[D]. 张九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欧班列(湘欧线)株洲集拼中心选址研究[D]. 罗振翔.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2)
  • [3]湖南省株洲市响水村花海景观设计及研究[D]. 彭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4]株洲市A农行“三农”普惠金融客户满意提升策略研究[D]. 张鹏.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4)
  • [5]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D]. 胡强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6]宜居城市视角下的株洲市辖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D]. 任佳.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7]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8]基于SWOT模型的株洲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发展对策研究[D]. 刘嘉.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4)
  • [9]株洲市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 谭闯.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4)
  • [10]株洲市天易科技城滨水公园(响泉桥至创智桥段)景观设计[D]. 陈亚平.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株洲市交通运输企业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