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F/PU低温固化体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龙[1](2021)在《无机粒子/酚醛树脂耐高温隔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兼具有机材料的成型性好与无机材料的耐高温、强度高等优点,由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优异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工业生产等多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无机粒子进行有机无机杂化不仅可以改善无机粒子成型性差的缺点,而且可以使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热性能。本文选用中空陶瓷微球(FA)、中空玻璃微球(HGB)、膨胀硅铝酸盐(EVMT)三种无机粒子,通过简单的物理共混和模压成型的方式与磷酸盐固化体系(P)制备不同比例的无机粒子/磷酸盐复合材料,并添加不同含量酚醛树脂(PF)制备无机粒子/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对制备的复合材料在1000℃条件下高温处理600 s,分析比较高温处理前后复合材料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变化。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HGB/P与FA/P复合材料最高抗压强度分别为21.0 MPa、10.6 MPa。PF的加入提高了HGB以及F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HGB/P/PF和FA/P/PF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以及压缩形变能力最高分别为41.2MPa、14.96%、52.9 MPa、12.67%。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选择自身具有韧性的EVMT作为复合材料骨料,与HGB和FA复合材料相比较,加入PF后EVMT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下降,压缩形变升高,最大的抗压强度以及压缩形变分别为35.7 MPa、17.24%。与HGB以及FA复合材料相比较EVMT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压缩形变能力。通过S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分析,高温处理后复合材料内部孔隙率增大;FTIR以及XRD分析表明在高温处理的过程中复合材料组分间发生反应生成耐高温高强度的Si C粒子;并对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分析,FA、HGB、EVMT三种无机粒子制备的复合材料在高温处理前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最低导热系数分别为0.190 W/m·K、0.090 W/m·K、0.259 W/m·K,高温处理后导热系数会出现进一步的降低,分别为0.162 W/m·K、0.078 W/m·K、0.040 W/m·K;并通过红外热成像分析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能力;老化测试表明三种无机粒子制备的复合材料均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由于制备的三种复合材料均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以及隔热能力,而应用于导弹舱段间的密封材料对韧性要求较高,所以综合比较制备的EVMT复合材料更符合应用所需,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张怡菲[2](2021)在《以聚氨酯为壳材的固化剂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塑性的高分子预聚物,加入固化剂可使其形成三维立体的网状结构。单组分环氧树脂的应用中,为了使其在常温下储存期更长,加工时更加便利,通常对使用物理法或化学法对固化剂改性,使其变成具有潜伏性的固化剂。用微胶囊包裹固化剂即为一种常见的给与固化剂潜伏性的方法。本文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以PU和PU/PMMA为壳的固化剂微胶囊,研究了它们在环氧树脂中的固化行为和潜伏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水性聚氨酯为壳的固化剂微胶囊的合成及表征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CO:OH比例的聚氨酯固化剂微胶囊。随着NCO:OH的增大,微胶囊包覆率增加,NCO:OH=4:1和5:1时略有降低。通过DSC测试发现,随着NCO:OH的增大,固化剂微胶囊的潜伏性提高。当NCO:OH=5:1时,可制得包覆量为22.4%的微胶囊,包覆效率达到90%。NCO:OH=5:1的微胶囊的起始固化温度为141℃,最大固化温度为150℃,与环氧树脂混合后在室温下能保持30天以上不会固化。微胶囊的最佳固化温度为91℃~123℃,在120℃时可在10 min内固化环氧树脂。(2)PU/PMMA双层壳固化剂微胶囊的合成及性能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不同PMMA含量的PU/PMMA双层壳固化剂微胶囊。随着PMMA含量的增加,固化剂微胶囊的粒径明显增加,相较于聚氨酯微胶囊,双层壳微胶囊表面更光滑,形貌更接近球形,核壳结构更明显,包覆量也略有上升。当PMMA含量为20%时,包覆量达到24.8%;微胶囊/环氧树脂(20/100)体系的起始固化温度为99.61℃,峰顶固化温度为110.22℃,在60℃潜伏性测试8小时后仅有20%的固化度,潜伏性要优于聚氨酯固化剂微胶囊。(3)固化剂微胶囊作为环氧树脂固化促进剂的应用将两种不同壳材的固化剂微胶囊作为双氰胺的促进剂使用,制备成双氰胺/微胶囊固化体系。当双氰胺添加量为环氧树脂的10%,微胶囊添加量为5%,7%和10%时,双氰胺/微胶囊/环氧树脂体系的起始固化温度下降至142.5℃、136.5℃和134.5℃。在120℃时,不论是聚氨酯固化剂微胶囊还是PU/PMMA微胶囊,体系的凝胶时间均在8 min内。体系在室温下可放置60天以上。(4)固化剂微胶囊的固化动力学分析采用Kissinger法,Ozawa法和Crane法研究了聚氨酯固化剂微胶囊/环氧树脂体系和PU/PMMA固化剂微胶囊/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微胶囊固化环氧树脂的反应级数和改性咪唑固化剂固化环氧树脂的反应级数相同,都为一级反应,微胶囊的包覆不会改变其反应级数。聚氨酯固化剂微胶囊/环氧树脂体系的活化能在66.61~69.16 KJ/mol之间,PU/PMMA固化剂微胶囊/环氧树脂体系的活化能在72.26~83.77 KJ/mol之间。
曹嘉欣[3](2020)在《SLA-3D打印光敏树脂的改性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SLA(Stereo lithography appearance)是一种具有成型精度较高,制件结构轮廓清晰且表面光滑特点的快速成型技术。目前,SLA技术制备成型件主要面临树脂体系黏度大、打印件力学性能差、收缩率高、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开发高性能、低黏度、低收缩、低成本的光敏树脂是SLA技术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自由基光固化体系,以环氧丙烯酸酯(EA)和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为低聚物,通过研究低聚物质量比、光引发剂含量、稀释剂种类、稀释剂含量对3D打印光敏树脂材料性能的影响,制备一种黏度低、力学性能良好、收缩率低的SLA-3D打印光敏树脂。采用硅烷偶联剂A151对粒径50 nm和200nm Al2O3表面改性,并将改性后的纳米A12O3与3D打印光敏树脂机械共混,对其进行增强改性,研究改性纳米A1203不同粒径、不同添加量及不同粒径Al2O3复配对光敏树脂黏度、力学性能、收缩率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50nm Al2O3相比,200nmAl2O3改性光敏树脂的力学性能和固化后收缩作用更为优异,但热稳定性略差于50nmAl2O3。不同粒径A12O3复配改性光敏树脂优于单一组分改性,当以0.6:2.4(50 nm:200 nm)A12O3复配改性光敏树脂时,光敏树脂3D打印材料综合性能最优,拉伸强度52.36 MPa,断裂伸长率33.11%,冲击强度10.12 kJ/m2,硬度 85.5 HD。为降低3D打印光敏树脂的黏度和收缩率,以硅烷偶联剂A1.74和蒸馏水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利用水解法制备超支化聚硅氧烷(HBPSi),并将制备的HBPSi与光敏树脂机械共混,对自由基3D打印光敏树脂改性,研究不同HBPSi添加量对3D打印光敏树脂黏度、力学性能、收缩率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174与蒸馏水摩尔比为1.2:1,反应时间为3 h时,制备的HBPSi黏度低于1000 mPa·s,HBPSi添加量为5%时,光敏树脂3D打印材料力学性能最优,拉伸强度29.62 MPa,断裂伸长率32.8%,冲击强度7.83 kJ/m2。HBPSi添加量为25%时,3D打印光敏树脂材料体积收缩率和线收缩率均为最小值,分别为5.38%和0.63%,光敏材料的T50%提高22℃。
祖立武[4](2020)在《基于酞菁结构的苯并恶嗪/环氧树脂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苯并恶嗪树脂(PBZ)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例如: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良好的耐化学性和电阻性、低吸水率和低表面自由能、高碳收率、高机械强度、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等优点。聚合物基复合防辐射材料具有质轻、物理性质优异、屏蔽效果好的特点,有望在未来替代传统防辐射材料,但也存在聚合物基体耐久性差的缺点。因此,苯并恶嗪树脂成为了潜在的高性能抗辐射屏蔽基体材料。然而,聚苯并恶嗪类化合物仍存在如要高温固化,高的脆性、分子量低等缺点,阻碍了其广泛的实际应用。环氧树脂(EP)具有高强度、极低蠕变、优异的耐腐蚀性、高温使用性能。由于固化树脂本身的脆性,极容易受到低速冲击造成的内部损伤,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因此,对于高性能应用而言,通过提高苯并恶嗪及环氧树脂材料的冲击强度来提高其抗损伤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酞菁(Pc)是由四个N原子连接四个异吲哚类[(C6H4)C2N]单元形成的大环化合物,其大环中心可以同各种不同金属离子配位而形成金属配合物(MPc)。它们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改变中心的金属离子来改变,可以通过将不同的官能团连接到大环上或连接到中心配体的金属离子上来改变。从而为满足不同的要求提供了实用的途径。本文通过分子设计并合成了含有氨基的金属酞菁化合物,并首次利用该化合物分别与环氧树脂、苯并恶嗪树脂以及环氧-苯并恶嗪共混树脂进行共聚,通过添加量调控固化过程,来控制共聚物交联网络的拓扑结构,用以提高树脂的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动态力学分析(DMA)、拉力机、等研究了共聚物的聚合行为、热性能、力学性能。并利用酞菁结构的高热稳定性和金属铅、铜元素对高能伽马射线的吸收特性,采用钴-60辐照装置研究了苯并恶嗪-酞菁共聚物的抗高能射线辐照性能。采用液相合成法制备了3,10,17,24-四氨乙氧基酞菁铅(APbPc)和3,10,17,24-四氨乙氧基酞菁铜(ACu Pc)。采用固相熔融法,制备了3,10,17,24-四氨基酞菁铅单体(TAPbPc)。采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元素分析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合成过程中间单体及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出的三种金属酞菁单体的结构与理论设计的结构相符。首次将APbPc添加到苯并恶嗪(P-ddm)树脂中,通过固化共聚构建了苯并恶嗪/酞菁(P-ddm/APbPc)共聚物。采用洛伦兹分峰拟合方法和等转换法对P-ddm/APbPc共混物固化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Flyn-wall-ozawa和Malek法则,计算出自催化模型非等温固化反应速率方程,得到了适宜的固化动力学参数。DSC结果证实了APbPc单体可以有效降低P-ddm共混树脂的固化温度。DMA和力学性能实验证明,APbPc可以显着提高P-ddm树脂的韧性和刚度,APbPc最高添加量为25%质量分数时,共聚物储能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003 MPa和3.60 k J/m2,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值下降了24.6℃。TGA曲线表明,固化后的共聚物也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考察了不同取代基的金属酞菁(MPc)对P-ddm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Pc中心不同配体金属离子对共聚物性能影响不大,MPc大环上的取代基是影响P-ddm/APbPc共聚物性能的主要因素。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以APbPc为添加剂,双氰胺为固化剂,合成了EP-co-APbPc高性能共聚物。APbPc作为一种协同固化剂,能有效降低环氧树脂的固化温度。用非等温DSC方法研究了共聚物的固化动力学,确定了动力学数据和固化活化能。DMA、力学试验证明,APbPc可显着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和刚度。共聚物中APbPc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时,储能模量增加388.5 MPa,冲击强度增加3.60 k J/m2,Tg下降了19.5℃。TGA曲线表明,固化后的共聚物也表现出良好的热性能。同时,研究了EP/P-ddm/APbPc三元固化体系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EP与P-ddm最佳共混比例为EP:P-ddm=1:2时,EP/P-ddm二元固化体系样品的力学性能最好。APbPc的加入,明显降低了三元固化体系的固化温度,添加APbPc质量分数为25%时,EP/P-ddm/APbPc三元固化体系力学性能最好。研究了poly(P-ddm)及poly(P-ddm/APbPc)共聚物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下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变化,利用FT-IR光谱研究了辐照前后样品基团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1000KGy剂量范围内,γ-射线辐照对poly(P-ddm)及poly(P-ddm/APbPc)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均有明显的影响。但辐照对poly(P-ddm)树脂性能影响较大,抗弯强度、抗弯模量、储能模量下降均超过10%。而poly(P-ddm/APbPc)在1000k Gy辐照后力学性能保持在95%以上。FT-IR结果表明,共聚物交联网络的氢键的形成与断裂以及树脂的主链断裂,是影响树脂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具有更高网络密度和重金属Pb的poly(P-ddm/APbPc)树脂具有良好的抗高能射线辐照性能。
王丹蓉[5](2020)在《酚改性氰酸酯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双酚A型氰酸酯作为一种新型的热固性树脂,相比传统的电子粘接材料,它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辐射性、阻燃性、介电性和较小的吸水性,在电子元器件的粘接应用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普通的氰酸酯胶黏剂固化温度高,限制了其在电子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为了在较低的固化温度条件下制备出性能优异的氰酸酯,本课题利用微量(1 wt%)不同结构的酚类化合物作为改性剂,分别与双酚A型氰酸酯共混聚合,制备了一系列改性氰酸酯共聚物。为了研究酚羟基含量对氰酸酯性能的影响,不同羟基数量的酚类化合物(如苯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间苯三酚)分别与氰酸酯进行共混,制备了四种改性氰酸酯胶黏剂。结果表明,相比于未改性的氰酸酯,所有改性氰酸酯的固化放热峰温度(TP)降低了16°C35°C,分析表明,氰酸酯的固化温度主要受到酚羟基的数量与反应活性的共同影响。在相同的固化工艺条件下,改性氰酸酯具备更好的介电性能,介电损耗值(Df)在0.00270.0028之间,介电常数(Dk)在2.712.72之间;动态力学分析(DMA)表明,氰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最低值为287°C,最高值为296.4°C,分别是未改性氰酸酯的95%与98%;此外,拉伸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羟基含量的酚类化合物都能增强氰酸酯的粘接性能。为了研究酚类化合物结构中的苯环位阻对氰酸酯性能的影响,本课题利用了不同位阻的单官能团酚(如苯酚、β-萘酚以及1-蒽酚)分别改性双酚A型氰酸酯,DSC与FT-IR的结果表明,单官能团的羟基酚可以降低氰酸酯树脂的固化温度,增强氰酸酯的固化效率,三种改性氰酸酯的最大放热峰温度均在200°C左右。DMA的测试结果表明,由1-蒽酚改性后的氰酸酯的耐热性最好,对应Tg值为291.7°C。介电与拉伸剪切强度测试表明,单官能团的酚类化合物均可以增强氰酸酯树脂的介电性能与粘接性能。对不同氰酸酯体系的综合性能进行对比发现,对苯二酚对氰酸酯树脂的改性效果最好,改性后的氰酸酯具有更好的固化条件、热稳定性、耐热性与粘接性能。
李炯炯[6](2019)在《木质素活化及改性酚醛树脂制备与固化胶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能够有效降低酚醛树脂合成过程中有毒苯酚的使用量、减少树脂合成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提高酚醛树脂的固化速度、降低酚醛树脂及其制品的生产成本。但是木质素反应活性低、分子量大、空间位阻大,使木质素基酚醛树脂的胶合性能差、木质素的添加量低;而传统木质素活化方法一般反应条件苛刻、步骤繁琐、活化效率低,很难实现工业化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简单、高效的木质素活化方法提高碱木质素的反应活性,并将其用于木质素基酚醛树脂的制备。研究脱甲氧基试剂在低温常压下对碱木质素进行脱甲氧基活化改性、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在低温常压下对碱木质素进行降解改性、高碘酸钠在温和条件下对碱木质素进行氧化仿生改性等对碱木质素化学结构、反应活性等的影响;研究脱甲氧基活化碱木质素、降解活化碱木质素、氧化活化碱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对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黏剂的胶接性能、固化性能等的影响;解析温和条件下碱木质素活化改性机理及活化木质素基酚醛树脂的固化胶接机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以亚硫酸钠等为脱甲氧基试剂,温和条件下可以实现碱木质素的脱甲氧基活化。低温常压条件下采用不同种类的脱甲氧基试剂对碱木质素进行脱甲氧基活化,与未活化碱木质素相比,经脱甲氧基处理的碱木质素甲氧基含量降低、酚羟基含量升高、反应活性增强。当以亚硫酸钠为脱甲氧基试剂、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0min、脱甲氧基试剂加入量为碱木质素质量的15%时,得到活化碱木质素的反应活性最高,甲氧基含量降低43.5%,酚羟基含量增加46.4%。以亚硫酸钠为脱甲氧基试剂时,亚硫酸根离子攻击碱木质素中的甲氧基,从而使甲氧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转变成高反应活性的酚羟基。(2)利用脱甲氧基活化碱木质素可以制备高性能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脱甲氧基反应使碱木质素中的反应活性位点增多,故而与未活化木质素基酚醛树脂(ALPF)相比,脱甲氧基活化碱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的聚合度高、固化速率快、胶合强度高、甲醛释放量低、热稳定性好;其中亚硫酸钠活化碱木质素基酚醛树脂(DLPF-Na2SO3)的固化时间仅为普通酚醛树脂(PF)的50%,表现出最快的固化速度。DLPF-Na2SO3树脂的胶合强度大于0.70MPa,甲醛释放量低于0.50 mg/L,且其热稳定性高于其他活化碱木质素基酚醛树脂。当采用最优活化条件得到的碱木质素(DL-Y1)改性酚醛树脂时,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从0.91MPa增加到1.07MPa,甲醛释放量从0.58mg/L 下降到 0.22mg/L。(3)低温常压条件下采用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可对碱木质素进行降解活化,降解碱木质素聚合度降低、活性位点含量显着增加。降解过程中,氢氧化钠能够促进β-0-4醚键的断裂,而尿素水合物能够使降解溶液处于稳定状态。与未降解碱木质素相比,降解碱木质素从苯基丙烷八聚物降低为苯基丙烷三聚物,其反应活性位点含量增加767%,酚羟基含量增加71.4%。当降解温度为25℃时,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对碱木质素的降解效果最佳。相比于未降解碱木质素,最佳降解条件下得到碱木质素的酚羟基含量增加1 43%,醇羟基含量增加81.9%,表现出最高的反应活性。(4)利用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活化碱木质素可制备出高性能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降解碱木质素具有低的分子量、增多的反应活性位点以及增强的反应活性,故而与ALPF树脂相比,降解活化碱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的羟甲基化程度和聚合度较高、凝胶时间短、固化速度快,胶合板胶合强度从0.90MPa上升到1.06MPa、甲醛释放量从0.56mg/L下降到0.38mg/L。与其他活化碱木质素基酚醛树脂相比,最佳降解条件得到碱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DALPF-3)的胶接性能和热稳定性最好,凝胶时间从530s降低到428s,胶合板胶合强度从0.91MPa升高到1.13MPa、甲醛释放量从0.58mg/L 下降到 0.34mg/L。(5)温和条件下采用高碘酸钠可实现对碱木质素的氧化活化,并用于酚醛树脂的改性。与未氧化碱木质素相比,氧化碱木质素(OAL)中甲氧基含量从0.3168mmol/g降低到0.0013mmol/g,氧化降解碱木质素(ODAL)中甲氧基含量从0.8042mmol/g降低到0.0069mmol/g;氧化活化碱木质素的反应活性增强,其愈创木基酚环被转化为邻苯醌和邻苯二酚结构。与PF树脂相比,氧化碱木质素基酚醛树脂(OALPF)和氧化降解碱木质素基酚醛树脂(ODALPF)的凝胶时间从635s分别降低到548s和439s,胶合板胶合强度从0.90MPa分别增加到1.02MPa和1.16MPa,甲醛释放量从0.59mg/L分别降低到0.48mg/L和0.35mg/L。氧化碱木质素中的邻苯二酚和邻苯醌结构之间的反歧化反应增加了改性树脂的交联密度,从而提高了活化碱木质素基酚醛树脂的综合性能。(6)亚硫酸钠等脱甲氧基试剂可以实现碱木质素中甲氧基的脱除,并将其转变成高活性的酚羟基,增加碱木质素中反应活性位点含量,增强其反应活性,从而使合成的脱甲氧基活化碱木质素基酚醛树脂具有好的固化胶接性能。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可实现碱木质素的降解活化,降低碱木质素的分子量,增加碱木质素中反应活性位点含量,增强其反应活性,从而使降解碱木质素基酚醛树脂具有优异的固化胶接性能。高碘酸钠可实现碱木质素及降解碱木质素的氧化活化,将碱木质素中的甲氧基转变成邻苯醌或邻苯二酚结构,增大碱木质素的反应活性,从而使氧化碱木质素基酚醛树脂具有优异的固化胶接性能。与木质素脱甲氧基和氧化处理相比,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降解木质素具有操作简单、原料利用率高、降解木质素无需分离提纯等优点,表现出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祁向花[7](2019)在《用于VCM马达UV-热双固化胶粘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用于音圈马达(VCM)的胶粘剂需具有低收缩率、低热膨胀系数(CTE)、可低温和UV固化、粘接性能优异、稳定性好等特点。传统热固化工艺不仅会导致元件损耗,而且施胶过程易出现溢胶、滑移错位等问题,生产效率低,可操作性差。本文采用先UV初固快速表干,后热固化提高固化强度的双组份胶粘剂,可满足VCM马达大规模工业化连续生产的需求。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刚性大,交联密度和收缩率高,韧性差,导致应力难以释放,因此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对其固化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聚醚二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以异氰酸酯基(-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然后与环氧树脂中的仲羟基(-OH)反应,合成具有韧性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以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和脂环族环氧树脂作为预聚物,制备UV-热双固化胶粘剂。结果表明:(1)当原料摩尔比为n(HMDI):n(PTMG):n(E-44)=2.3:1:2,稀释剂IBOA用量为20%,合成条件为65℃C×2 h+75℃×50 min时,合成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粘度为3.06×105mPa-s(25℃),Mn为1397.53 g/mol,Mw为 2757.51 g/mol,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为1.97,拉伸强度为54.09MPa,冲击强度为17.80kJ/m2,弯曲强度为97.61 MPa,储能模量E’为2140.69 MPa(30℃),损耗模量E"为84.52 MPa,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04.01℃,综合性能最佳。(2)当胶粘剂配方为m(UVR-6110):m(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m(DEGVE):m(Irgacure 261/Irgacure 819):m(BF3-MEA):m(活性硅微粉)=100:20:25:4/0.03:3:30,固化工艺为UV×5s+90℃×30min时,可得到剪切强度为21.48MPa,储能模量E’为2352.84MPa(30℃),损耗模量E"为310.49MPa,Tg为66.88℃,CTE在低温区为83.08 ppm/℃,高温区为132.03ppm/℃,满足VCM马达粘接要求的双组份胶粘剂。
杨昇[8](2017)在《木质素表征及其合成环保酚醛树脂胶粘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木质纤维生物质全组分利用模式的推广,木质素的利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木质素是一种天然酚类高分子聚合物,在酚醛树脂胶粘剂中的应用潜力巨大。然而,从木质纤维生物质精炼过程中得到的工业木质素成分复杂、结构多样且反应活性较低。这些特点对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粘剂(LPF)的合成及性能造成了消极影响,进而限制了 LPF在相关领域中的推广应用。为克服工业木质素结构及组成的复杂性对其在LPF中的应用造成的障碍,本论文进行了以下研究。将中性溶剂及温和分离方法相结合,从三倍体毛白杨木材细胞壁中分离得到磨木木质素组分(MWL)、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组分(LCC)、酶水解木质素组分(CEL)及二次酶解残渣木质素组分(EHREL)。分离所得样品中的纯木质素总得率高达92.6%,可以作为三倍体毛白杨木材细胞壁中全部木质素的理想代表。研究中对木质素样品的分子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β-O-4’及β-β’连接为各木质素样品中的主要连接结构。LCC组分中木质素与木聚糖间主要通过苯基糖苷键相连。此外,在细胞壁的次生壁中发现了小分子量木质素组分。深入研究木质纤维原料中原本木质素的结构特点将有助于设计合理的生物质精炼工艺,从而实现生物质全组分高效利用。通过磷谱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对玉米芯碱木质素(L1)、杨木水解液木质素(L2)、杨木硫酸盐木质素(L3)及麦草碱木质素(L4)中可参与LPF合成的活性位点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这些木质素用于酚醛树脂胶粘剂合成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碱性酚化改性对木质素的活化效果。结果表明,四种工业木质素均具有较高的纯度(>88%),是良好的酚类原料。通过31P-NMR技术计算得到L1、L2、L3及 L4中的活性位点含量分别为 1.72 mmol/g、0.81 mmol/g、1.39 mmol/g 及 0.99 mmol/g。碱性酚化后木质素中的活性位点含量为未处理样品的1.58~3.20倍,且该木质素活化改性方法易与LPF合成过程匹配。将碱木质素在无催化剂的水热条件下进行液化。通过5组分(气体组分、挥发性有机物组分、水溶性油组分、重油组分及固体残渣组分)产物分级模式对产物进行分析,并探讨液化产物用于LPF合成的可行性。研究发现,碱木质素在无催化剂水热条件下的转化率(100%-固体残渣得率)小于63.0%,且液化产物组成复杂。液化过程中可以生成大量的小分子酚类化合物。液化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比保温时间明显。重油组分中的活性位点含量高于原料木质素,且该组份的活性位点含量随液化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重油组分是替代苯酚用于酚醛树脂胶黏剂合成的理想原料。探索了以工业木质素中活性位点含量为依据设计LPF合成工艺的方法,并基于设计的合成工艺制备了木质素对苯酚替代率为10%~60%的LPF。通过胶合板制备实验评价了产物性能。结果表明,该合成工艺设计方法可以在保证LPF性能的前提下控制胶合产品的甲醛释放量。此外,还研究了该LPF合成工艺设计方法对来自于不同生物质精炼过程的工业木质素的适应性。研究发现,该合成工艺设计方式对不同工业木质素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以此为基础可顺利实现高性能环保胶黏剂的合成。对来自于竹子乙酸制浆过程(La)及碱性有机溶剂蒸煮过程(Lb)的两种有机溶剂工业木质素的组成及分子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LPF合成实验及胶黏剂性能测试研究了工业木质素的组成和分子结构对LPF合成及其应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木质素的组成及分子结构特点共同作用于合成产物的性质及性能。工业木质素中高比例的抽提物(尤其是长碳链烃类衍生物)会严重的影响LPF的合成。对碱性条件下(pH≥10)木质素-苯酚-尿素-甲醛四元共缩聚树脂的合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及固化行为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采用相同的合成原料配比时,以脲醛树脂合成为起点制备共缩聚树脂的途径更容易实现共缩聚连接的形成。以酚醛树脂合成为起点得到的共缩聚树脂比以脲醛树脂合成为起点得到的共缩聚树脂容易固化,但由其制得的板材的甲醛释放量相对较高。木质素大分子可以在pH≥10的碱性合成条件下参与反应并嵌入到共缩聚树脂体系中。该组分的加入可以明显降低共缩聚树脂在应用过程中的甲醛释放量。探索了通过酸性蒸汽爆破耦合温和碱乙醇后处理来促进玉米秸秆中纤维素转化的方法。结果表明,温和条件下的碱乙醇后处理可以有效地脱除酸性汽爆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素,且脱除量随氢氧化钠浓度的增加而提升。适当的氢氧化钠浓度可导致纤维素I晶格结构的膨胀。木质素的脱除及纤维素晶格结构的变化均可促进后处理样品中纤维素的酶水解。此外,碱乙醇后处理过程中得到的木质素(AL)及富含木质素的酶水解残渣(EHR)均被用于LPF合成,且相应LPF的综合性能良好。通过全部木质素副产物在LPF中的应用,实现了玉米秸秆的全组分高值化利用。
侯桂香[9](2015)在《环氧树脂混杂阳离子开环反应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文中指出固化剂的选择和固化工艺条件的确定是影响环氧树脂(ER)结构和性能的关键因素,为了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环氧树脂固化物,本文对碘鎓盐引发的环氧树脂阳离子开环聚合及其纳米杂化复合材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制备了二苯基碘六氟磷酸盐(DPI·PF6)和二苯基碘氟硼酸盐(DPI·BF4)两种阳离子引发剂,并用多面体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为改性剂制备纳米杂化复合材料,研究了环氧树脂阳离子混杂固化机理、动力学,并对固化材料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及微观形态进行了表征。主要内容包括:(1)以DPI·PF6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MAP-POSS)和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笼型倍半硅氧烷(G-POSS)分别加入到环氧不饱和聚酯中,组成MAP-POSS/UPR-ER和G-POSS/UPR/ER两种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体系,制备了两种POSS/环氧不饱和聚酯混杂光固化膜。采用DSC,DMA,TGA和SEM等手段对两体系光固化过程、固化膜的性能及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量POSS的加入可提高复合体系的玻璃化温度、固化膜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POSS含量增多,涂膜表面疏水性增加。(2)以DPI·BF4为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助引发剂,用非等温DSC法研究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的热固化行为。将MAP-POSS和G-POSS与环氧树脂E51分别进行自由基-阳离子热固化得到含有POSS的有机-无机杂化树脂。研究了固化过程基团变化、机理及反应动力学,并分别对杂化树脂的热性能和动态热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POSS的加入使E51环氧体系起始热固化温度降低,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增加。MAP-POSS中乙烯基促进了自由基-阳离子的协同效应,使得E51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降低,E51/MAP-POSS固化体系可以用自催化S-B动力学模型来描述。随着两种POSS含量的增多,体系的热稳定增强,玻璃化转变范围变宽,Tg均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3)利用DPI·BF4/BPO引发体系,引发了G-POSS阳离子开环均聚及与KH560的共聚反应,制备了G-POSS的混杂固化膜。研究了G-POSS/KH560的热固化过程和固化动力学,固化膜的热降解行为、动态力学性能及微观形态。证明KH560的加入使G-POSS体系的固化活化能降低,G-POSS/KH560体系可以用S-B自催化模型模拟,G-POSS固化膜的微观形态为直径小于1.7nm的颗粒结构,随着KH560的加入,体系的Tg及热稳定性先上升后下降。(4)将没食子酸与环氧氯丙烷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碘化铵的作用下合成了没食子酸环氧树脂(GAER),在DPI·BF4/BPO引发体系下,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组成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固化体系(GAER/GMA),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散到固化体系中,制备GAER/GMA/MWCNT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GAER/GMA的固化过程及GAER/GMA/MWCNTs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适量GMA的加入能够起到促进GAER固化的作用,GAER/GMA/MWCNTs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热稳定性均随MWCNTs含量的增加而增加,Tg先增后降。当MWCNTs的含量为0.5wt%,体系的Tg与纯树脂体系相比增加了9.3℃。当MWCNTs的含量为1.0wt%时,起始热分解温度Tid提高了10℃,热降解活化能Ea提高了68.6k J/mol。GAER可以与MWCNTs形成π-π共轭作用,MWCNTs的含量低于1wt%时,在GAER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5)采用Hummers法将鳞片石墨氧化,进而超声剥离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然后以没食子酸为还原剂,制备还原石墨烯(r-GO),避免了有毒还原剂的使用,采用FTIR,XRD,SEM,TEM,AFM和TGA对天然石墨氧化及还原前后的表面基团、层间距的变化,微观结构及热分解性能进行了表征。以琥珀酸酐(SUA)为固化剂,制备了两种玻璃纤维增强的没食子酸基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GAER/GO/SUA和GAER/r-GO/SUA,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GO、r-GO含量的增加,两种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增加,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及玻璃化温度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与双酚A型环氧相比,GAER树脂的冲击强度较高,拉伸强度较低。没食子酸环氧树脂具有代替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的应用前景。以上这些工作,一方面为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固化制备POSS基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生物基环氧树脂以缓解日益严重的石油危机带来的压力,为扩展生物基环氧的应用范围提供依据。此外,还为碳纳米管的均匀分散和石墨烯绿色还原,以及相应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些新的选择。
The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Chemical Co.,Ltd.;[10](2015)在《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提出收集了2013年7月2014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芳醚酮、聚芳砜、含氟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二、PF/PU低温固化体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F/PU低温固化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无机粒子/酚醛树脂耐高温隔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1.2.1 溶液混合制备工艺 |
1.2.2 熔融混合制备工艺 |
1.2.3 原位聚合制备工艺 |
1.2.4 叠层组装制备工艺 |
1.3 耐高温树脂 |
1.3.1 有机酚醛树脂 |
1.3.2 有机硅树脂 |
1.3.3 无机硅酸盐树脂 |
1.3.4 无机磷酸盐树脂 |
1.4 耐高温无机粒子 |
1.4.1 膨胀珍珠岩 |
1.4.2 中空陶瓷微球 |
1.4.3 中空玻璃微球 |
1.4.4 层状硅铝酸盐 |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酚醛树脂制备 |
2.3.2 无机粒子的化学处理 |
2.3.3 磷酸盐固化体系的制备 |
2.3.4 无机粒子/磷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5 无机粒子/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6 高温处理复合材料 |
2.4 表征与测试方法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2.4.2 傅立叶红外测试(FT-IR) |
2.4.3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2.4.4 热重测试(TG) |
2.4.5 抗压强度及压缩形变测试 |
2.4.6 热膨胀系数测试 |
2.4.7 导热系数测试 |
2.4.8 火焰燃烧测试 |
2.4.9 红外热成像测试 |
2.4.10 工程显微镜测试 |
第3章 空心微球/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性能表征 |
3.1 中空陶瓷微球(FA)复合材料物化性能分析 |
3.1.1 F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3.1.2 高温处理前后FA复合材料化学组成分析 |
3.1.3 高温处理前后FA复合材料孔隙率以及密度变化 |
3.2 FA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与压缩形变 |
3.3 FA复合材料热性能分析 |
3.3.1 FA复合材料耐火性能分析 |
3.3.2 FA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 |
3.4 FA复合材料老化性能分析 |
3.4.1 FA复合材料极限耐高温与热老化性能 |
3.4.2 FA复合材料冷热冲击循环老化 |
3.5 中空玻璃微球(HGB)复合材料物化性能分析 |
3.5.1 HGB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3.5.2 HGB复合材料高温处理前后的化学组成 |
3.5.3 HGB复合材料高温处理前后孔隙率及密度测定 |
3.6 HGB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7 HGB复合材料热性能分析 |
3.7.1 HGB复合材料耐火性能分析 |
3.7.2 HGB复合材料导热系数 |
3.8 HGB复合材料老化性能分析 |
3.8.1 HGB复合材料极限耐高温与热老化性能 |
3.8.2 HGB复合材料冷热冲击循环老化 |
3.9 中空玻璃微球与中空陶瓷微球复合材料性能比较 |
3.9.1 FA与HGB复合材料抗压强度与压缩形变比较 |
3.9.2 FA与 HGB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CTE)与导热系数对比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膨胀硅铝酸盐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4.1 膨胀硅铝酸盐(EVMT)复合材料物化性能 |
4.1.1 EVMT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4.1.2 EVMT复合材料的组成与化学结构分析 |
4.1.3 EVMT复合材料的密度以及孔隙率 |
4.2 膨胀硅铝酸盐(EVM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2.1 EVMT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 |
4.2.2 EVMT复合材料的压缩形变 |
4.3 膨胀硅铝酸盐(EVMT)热性能分析 |
4.3.1 EVMT复合材料TG与耐火性能分析 |
4.3.2 EVMT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 |
4.3.3 EVMT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 |
4.4 温度对膨胀硅铝酸盐复合材料孔隙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
4.5 成型压力对膨胀硅铝酸盐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
4.6 EVMT复合材料老化性能 |
4.6.1 EVMT复合材料极限耐高温与热老化性能 |
4.6.2 EVMT复合材料冷热冲击循环老化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以聚氨酯为壳材的固化剂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微胶囊 |
1.1.1 微胶囊的简介 |
1.1.2 微胶囊的种类 |
1.1.3 微胶囊的芯材 |
1.1.4 微胶囊的壁材 |
1.1.5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2 固化剂微胶囊 |
1.2.1 固化剂微胶囊简介 |
1.2.2 固化剂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2.3 固化剂微胶囊的研究现状 |
1.3 固化剂微胶囊的应用领域 |
1.3.1 在自修复领域的应用 |
1.3.2 在半导体封装领域的应用 |
1.3.3 潜伏性预浸料领域的应用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主要内容 |
2.以水性聚氨酯为壳的固化剂微胶囊的合成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过程与工艺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改性咪唑固化剂的反应方程式 |
2.3.2 改性咪唑固化剂的合成条件 |
2.3.3 聚氨酯固化剂微胶囊的合成工艺 |
2.3.4 聚氨酯固化剂微胶囊的合成工艺条件 |
2.3.5 聚氨酯固化剂微胶囊的结构及性能 |
2.3.6 聚氨酯固化剂微胶囊的固化行为及潜伏性 |
2.3.7 聚氨酯固化剂微胶囊的固化工艺 |
2.3.8 聚氨酯固化剂微胶囊/环氧树脂体系的力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PU/PMMA双层壳固化剂微胶囊的合成及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过程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U/PMMA固化剂微胶囊的合成工艺条件 |
3.3.2 PU/PMMA固化剂微胶囊的结构及性能 |
3.3.3 PU/PMMA固化剂微胶囊的固化行为及潜伏性 |
3.3.4 PU/PMMA固化剂微胶囊的的固化工艺 |
3.3.5 PU/PMMA固化剂微胶囊与聚氨酯固化剂微胶囊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固化剂微胶囊作为双氰胺固化促进剂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及试剂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双氰胺/微胶囊/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行为及潜伏性 |
4.3.2 双氰胺/微胶囊/环氧树脂体系的凝胶时间 |
4.4 本章小结 |
5.固化剂微胶囊的固化动力学分析 |
5.1 前言 |
5.2 理论分析 |
5.3 动力学方程计算 |
5.3.1 改性咪唑固化剂的动力学方程计算 |
5.3.2 聚氨酯为壳的固化剂微胶囊的固化动力学 |
5.3.3 PU/PMMA为壳的固化剂微胶囊的固化动力学 |
5.4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SLA-3D打印光敏树脂的改性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SLA技术的基本原理 |
1.2 光敏树脂 |
1.2.1 光敏树脂种类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光固化体系 |
1.2.4 光敏树脂研发趋势 |
1.3 纳米氧化铝的改性与研究进展 |
1.3.1 纳米氧化铝的基本性质 |
1.3.2 物理法改性纳米氧化铝 |
1.3.3 化学法改性纳米氧化铝 |
1.3.4 改性Al_2O_3在聚合物中应用 |
1.4 光敏树脂/纳米复合材料 |
1.5 超支化聚硅氧烷 |
1.5.1 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制备 |
1.5.2 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应用 |
1.6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的结构表征方法 |
2.2.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2.2 X射线衍射(XRD)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4 热重分析 |
2.2.5 核磁共振波谱(NMR) |
2.3 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 |
2.3.1 黏度 |
2.3.2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
2.3.3 冲击强度 |
2.3.4 硬度 |
2.3.5 收缩率 |
2.3.6 光固化时间 |
3 自由基光敏树脂的制备及3D打印材料性能的研究 |
3.1 自由基光敏树脂的制备 |
3.2 光敏树脂3D打印成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原料的选择 |
3.3.2 低聚物比例对3D打印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3 低聚物含量对3D打印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4 光引发剂含量对3D打印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5 稀释剂种类对3D打印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6 稀释剂比例对3D打印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纳米氧化铝改性光敏树脂及3D打印材料性能的研究 |
4.1 氧化铝的改性 |
4.2 纳米氧化铝改性光敏树脂 |
4.3 纳米氧化铝改性光敏树脂3D打印成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改性纳米Al_2O_3的表征 |
4.4.2 改性纳米Al_2O_3对3D打印光敏树脂黏度的影响 |
4.4.3 纳米Al_2O_3改性3D打印光敏材料的扫描电镜表征 |
4.4.4 改性纳米Al_2O_3对3D打印光敏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5 改性纳米Al_2O_3对3D打印光敏材料收缩率的影响 |
4.4.6 改性纳米Al_2O_3对3D打印光敏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4.4.7 不同粒径改性纳米Al_2O_3复配对3D打印光敏材料性能的影响 |
4.5 光敏树脂SLA快速成型 |
4.6 本章小结 |
5 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光敏树脂及3D打印材料性能的研究 |
5.1 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制备 |
5.2 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光敏树脂 |
5.3 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光敏树脂3D打印成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超支化聚硅氧烷的表征 |
5.4.2 超支化聚硅氧烷对3D打印光敏树脂黏度的影响 |
5.4.3 超支化聚硅氧烷对3D打印光敏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4 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3D打印光敏材料扫描电镜表征 |
5.4.5 超支化聚硅氧烷对3D打印光敏材料收缩率的影响 |
5.4.6 超支化聚硅氧烷对3D打印光敏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基于酞菁结构的苯并恶嗪/环氧树脂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苯并恶嗪树脂 |
1.2.1 苯并恶嗪单体 |
1.2.2 苯并恶嗪树脂改性 |
1.3 环氧树脂 |
1.3.1 不同类型固化剂 |
1.3.2 新型结构环氧树脂 |
1.3.3 环氧树脂合金体系 |
1.3.4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
1.4 酞菁 |
1.4.1 酞菁合成方法 |
1.4.2 酞菁分类 |
1.5 聚合物基防辐射复合材料 |
1.5.1 热塑性树脂基防辐射复合材料 |
1.5.2 热固性树脂基防辐射复合材料 |
1.5.3 纤维橡胶基复合防辐射复合材料 |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研究思路 |
1.6.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氨基功能化酞菁铅(APbPc)单体的制备 |
2.2.2 3,10,17,24-四氨基酞菁铅(TAPbPc)的制备 |
2.2.3 P-ddm/APbPc共聚物的制备 |
2.2.4 EP/APbPc共聚物的制备 |
2.2.5 EP/P-ddm/APbPc三元共聚物的制备 |
2.2.6 P-ddm/APbPc共聚物的伽马辐射实验 |
2.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方法 |
2.3.1 结构表征 |
2.3.2 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氨基功能化酞菁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3.1 BOC-乙醇胺(BOC-EA)的表征 |
3.2 BOC-4-氨乙氧基邻苯二甲睛(BOC-EA-NP)的表征 |
3.3 3,10,17,24-四-BOC-氨乙氧基酞菁铅(BOC-APbPc)的表征 |
3.4 APbPc的表征 |
3.5 ACu Pc的表征 |
3.5.1 BOC-ACu Pc的表征 |
3.5.2 ACu Pc的表征 |
3.6 TAPbPc的表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P-ddm/APbPc共聚物性能研究 |
4.1 P-ddm/APbPc共聚物固化行为分析 |
4.1.1 P-ddm/APbPc共聚物FT-IR分析 |
4.1.2 P-ddm/APbPc共混物的固化行为分析 |
4.2 P-ddm/APbPc共聚物的固化动力学研究 |
4.3 P-ddm/APbPc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4.4 P-ddm/APbPc共聚物热重分析 |
4.5 P-ddm/APbPc共聚物力学性能分析 |
4.5.1 P-ddm/APbPc共聚物的拉伸性能分析 |
4.5.2 P-ddm/APbPc共聚物的弯曲性能分析 |
4.5.3 P-ddm/APbPc共聚物的冲击强度 |
4.6 不同结构酞菁单体与P-ddm共聚物性能 |
4.6.1 不同结构酞菁单体与P-ddm共聚物的力学性能 |
4.6.2 不同结构酞菁单体与P-ddm共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EP/APbPc共聚物性能研究 |
5.1 EP/APbPc共聚物固化行为分析 |
5.1.1 EP/APbPc共聚物FT-IR分析 |
5.1.2 EP/APbPc共混物的固化行为研究 |
5.2 EP/APbPc共聚物固化动力学分析 |
5.3 EP/APbPc共聚物动态力学分析(DMA) |
5.4 EP/APbPc共聚物热重分析(TGA) |
5.5 EP/APbPc共聚物的力学性能分析 |
5.5.1 EP/APbPc共聚物的冲击和拉伸强度 |
5.5.2 EP/APbPc共聚物的弯曲强度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EP/P-ddm/APbPc三元共聚物性能研究 |
6.1 环氧树脂/苯并恶嗪二元共聚物(EP/P-ddm)性能 |
6.1.1 EP/P-dd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6.1.2 EP/P-ddm动态力学分析 |
6.1.3 不同配比EP/P-ddm共聚物的拉伸和弯曲性能 |
6.2 EP/P-ddm/APbPc三元共聚物性能 |
6.2.1 EP/P-ddm/APbPc共混物的固化行为研究 |
6.2.2 EP/P-ddm/APbPc共聚物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6.2.3 EP/P-ddm/APbPc共聚物热稳定性能分析 |
6.2.4 EP/P-ddm/APbPc共聚物的拉伸和弯曲性能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P-ddm/APbPc共聚物抗辐照性能研究 |
7.1 APbPc的添加量对P-ddm/APbPc共聚物抗辐照性能的影响 |
7.1.1 APbPc的添加量对P-ddm/APbPc共聚物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7.1.2 APbPc的添加量对P-ddm/APbPc共聚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7.2 不同辐照剂量对P-ddm/APbPc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
7.2.1 不同辐照剂量对P-ddm/APbPc共聚物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7.2.2 不同辐照剂量对P-ddm/APbPc共聚物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7.2.3 不同辐照剂量对P-ddm/APbPc共聚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
7.3 不同辐照剂量对树脂结构的影响 |
7.4 不同配体金属对MPc/P-ddm共聚物抗辐照性能影响 |
7.4.1 不同配体金属MPc/P-ddm共聚物辐照后的动态力学性能 |
7.4.2 不同配体金属MPc/P-ddm共聚物辐照后的热稳定性能 |
7.4.3 不同配体金属MPc/P-ddm共聚物辐照后的力学性能 |
7.5 poly(P-ddm/APbPc)抗辐照机理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酚改性氰酸酯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传统电子工业用胶黏剂研究现状 |
1.2.1 酚醛树脂 |
1.2.2 环氧树脂 |
1.2.3 硅橡胶 |
1.2.4 聚氨酯树脂 |
1.2.5 聚酰亚胺树脂 |
1.3 氰酸酯 |
1.3.1 氰酸酯树脂的定义与合成 |
1.3.2 氰酸酯胶黏剂的性能特点 |
1.4 低温固化氰酸酯胶黏剂的研究现状 |
1.4.1 过渡金属改性氰酸酯的研究进展 |
1.4.2 紫外光激活高效催化剂改性氰酸酯的研究进展 |
1.4.3 活性氢化合物改性氰酸酯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的提出与目的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7 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
2 不同羟基数量的酚类对氰酸酯树脂性能影响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材料 |
2.2.2 实验所需设备 |
2.2.3 制备方案 |
2.2.4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DSC结果分析 |
2.3.2 固化反应的FT-IR分析 |
2.3.3 热稳定性分析 |
2.3.4 耐热性分析 |
2.3.5 不同酚类改性的氰酸酯固化物的介电性能 |
2.3.6 改性氰酸酯胶粘剂的粘接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位阻的酚类对氰酸酯树脂性能影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步骤 |
3.2.4 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DSC结果分析 |
3.3.2 固化反应的FT-IR分析 |
3.3.3 氰酸酯聚合物热稳定性分析 |
3.3.4 氰酸酯聚合物耐热性分析 |
3.3.5 氰酸酯聚合物介电性能 |
3.3.6 氰酸酯聚合物粘接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木质素活化及改性酚醛树脂制备与固化胶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特性 |
1.1.1 酚醛树脂的合成 |
1.1.2 酚醛树脂的性质 |
1.2 酚醛树脂的改性研究 |
1.2.1 快速固化酚醛树脂的研究 |
1.2.2 生物质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
1.3 木质素简介及其在木材胶黏剂中的应用 |
1.3.1 木质素的结构 |
1.3.2 木质素的特性 |
1.3.3 木质素在木材胶黏剂中的应用 |
1.4 木质素活化改性酚醛树脂研究 |
1.4.1 木质素羟甲基化改性酚醛树脂 |
1.4.2 木质素酚化改性酚醛树脂 |
1.4.3 木质素脱甲氧基改性酚醛树脂 |
1.4.4 木质素降解改性酚醛树脂 |
1.5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思路 |
1.5.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2 可能的解决思路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论文构成 |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2 论文构成 |
2 低温常压下碱木质素脱甲氧基及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碱木质素纯化 |
2.3.2 实验设计 |
2.3.3 脱甲氧基碱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合成 |
2.3.4 三层桉木胶合板制备 |
2.4 性能测试和表征 |
2.4.1 碱木质素性能表征 |
2.4.2 胶合板性能表征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不同催化剂活化碱木质素的FT-IR分析 |
2.5.2 不同催化剂活化碱木质素的~1H-NMR分析 |
2.5.3 亚硫酸钠活化碱木质素工艺研究 |
2.5.4 亚硫酸钠活化碱木质素的~1H-NMR分析 |
2.5.5 亚硫酸钠活化碱木质素的FT-IR分析 |
2.6 小结 |
3 脱甲氧基活化碱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性能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合成 |
3.3.2 碱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合成 |
3.3.3 三层胶合板制备 |
3.4 性能测试和表征 |
3.4.1 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物理性能测试 |
3.4.2 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化学性能表征 |
3.4.3 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热稳定性表征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不同脱甲氧基试剂活化碱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研究 |
3.5.2 亚硫酸钠活化碱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研究 |
3.6 小结 |
4 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降解碱木质素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碱木质素纯化 |
4.3.2 碱木质素降解 |
4.3.3 碱木质素FT-IR测定 |
4.3.4 碱木质素~1H-NMR测定 |
4.3.5 碱木质素MALDI-TOF-MS测定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降解碱木质素 |
4.4.2 温度对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降解碱木质素的影响 |
4.5 小结 |
5 降解碱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性能及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碱木质素纯化 |
5.3.2 纯化碱木质素降解 |
5.3.3 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合成 |
5.3.4 碱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合成 |
5.3.5 三层胶合板的制备 |
5.3.6 酚醛树脂物理性能测试 |
5.3.7 酚醛树脂热稳定性测试 |
5.3.8 酚醛树脂化学性能表征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降解碱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研究 |
5.4.2 不同温度降解碱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研究 |
5.5 小结 |
6 氧化碱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性能及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3 实验方法 |
6.3.1 碱木质素的氧化 |
6.3.2 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合成 |
6.3.3 碱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合成 |
6.3.4 三层胶合板的制备 |
6.3.5 碱木质素及酚醛树脂胶黏剂的性能表征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1 氧化碱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分析 |
6.4.2 酚醛树脂胶黏剂化学结构分析 |
6.4.3 酚醛树脂胶黏剂热稳定性分析 |
6.4.4 酚醛树脂胶黏剂物理性能分析 |
6.4.5 三层胶合板性能分析 |
6.5 小结 |
7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用于VCM马达UV-热双固化胶粘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概述 |
1.2.1 环氧树脂简介 |
1.2.2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机理 |
1.2.3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
1.3 UV-热双固化胶粘剂概述 |
1.3.1 UV-热双固化胶粘剂的体系组成 |
1.3.2 UV-热双固化胶粘剂的固化机理 |
1.3.3 UV-热双固化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案 |
2.2.1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 |
2.2.2 UV-热双固化胶粘剂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NCO含量的测定 |
2.3.2 粘度的测定 |
2.3.3 邵氏硬度的测定 |
2.3.4 表干时间和固化时间的测定 |
2.3.5 凝胶化时间(GT)的测定 |
2.3.6 剪切强度的测定 |
2.3.7 力学性能的测定 |
2.3.8 红外光谱(FTIR) |
2.3.9 核磁共振波谱(NMR) |
2.3.10 凝胶渗透色谱(GPC) |
2.3.11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2.3.12 热失重分析(TGA) |
2.3.13 热机械性能分析(TMA) |
2.3.14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DMA) |
3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 |
3.1 原料的选择 |
3.1.1 多元醇的选择 |
3.1.2 异氰酸酯的选择 |
3.1.3 环氧树脂的选择 |
3.2 原料配比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 稀释剂用量对粘度的影响 |
3.4 聚氨酯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 反应温度和时间的确定 |
3.6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7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MR) |
3.8 热失重分析(TGA) |
3.9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DMA) |
3.10 本章小结 |
4 UV-热双固化胶粘剂的制备 |
4.1 树脂配比对表干性能的影响 |
4.2 活性稀释剂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4.2.1 活性稀释剂种类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4.2.2 活性稀释剂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4.3 光引发剂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4.3.1 光引发剂种类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4.3.2 光引发剂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4.4 热固化剂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4.4.1 热固化剂种类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4.4.2 热固化剂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4.5 填料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
4.5.1 填料用量对硬度的影响 |
4.5.2 填料用量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4.6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7 热失重分析(TCA) |
4.8 热机械性能分析(TMA) |
4.9 动态热机械性能分析(DMA) |
4.10 UV-热双固化胶粘剂的综合性能 |
4.11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木质素表征及其合成环保酚醛树脂胶粘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质素 |
1.2.1. 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及分子结构 |
1.2.2. 原本木质素的分离方法 |
1.3. 工业木质素 |
1.3.1. 工业木质素的种类及特性 |
1.3.2. 工业木质素在化学品及材料中的应用 |
1.3.3. 工业木质素的改性及活化 |
1.4. 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粘剂 |
1.4.1. 酚醛树脂胶粘剂 |
1.4.2. 共缩聚树脂型胶粘剂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
1.4.3. 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及应用 |
1.5. 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2. 三倍体毛白杨细胞壁中木质素结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样品分离过程 |
2.2.3. 全木质素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木质素样品的得率及成分分析 |
2.3.2. 木质素样品的二维核磁共振分析 |
2.3.3. 木质素结构的定量分析 |
2.3.4. 木质素的分子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生物质精炼工业木质素表征及酚化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 |
3.2.2. 工业木质素的酚化 |
3.2.3. 工业木质素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木质素的成分分析及分子量分析 |
3.3.2. 木质素的碳谱分析 |
3.3.3. 酚化及未酚化木质素的二维核磁共振分析 |
3.3.4. 酚化及未酚化木质素的磷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工业木质素无催化剂水热降解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2.3. 产物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时间对组分得率的影响 |
4.3.2. 保温时间对各组分得率的影响 |
4.3.3. 产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粘剂合成工艺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 |
5.2.2. 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 |
5.2.3. 胶粘剂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木质素基酚醛树脂作为人造板胶粘剂的性能 |
5.3.2. 核磁共振分析 |
5.3.3. 胶粘剂的固化动力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工业木质素结构及组成对胶黏剂合成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工业木质素Lb的纯化处理 |
6.2.3. 工业木质素的表征 |
6.2.4. 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及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工业木质素的成分分析 |
6.3.2. 工业木质素的分子量分析 |
6.3.3. 工业木质素的二维核磁共振分析 |
6.3.4. 工业木质素的碳谱分析 |
6.3.5. 工业木质素的红外分析 |
6.3.6. 工业木质素的磷谱分析 |
6.3.7. 工业木质素的热重分析 |
6.3.8. 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特性及性能 |
6.3.9. 木质素特性与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黏剂性能之间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碱性条件下木质素-苯酚-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合成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原料 |
7.2.2. 共缩聚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
7.2.3. 胶粘剂特性及性能测试 |
7.2.4. 固体碳谱核磁共振分析 |
7.2.5. 热重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木质素溶解性分析 |
7.3.2. 共缩聚树脂的特性及性能 |
7.3.3. 固体核磁共振分析 |
7.3.4. 固化样品的热重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玉米秸秆酸性汽爆耦合碱乙醇处理全组分利用研究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材料 |
8.2.2. 样品的脱木质素及酶水解 |
8.2.3. 成分分析 |
8.2.4. 后处理样品及木质素产物的表征 |
8.2.5. 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及检测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样品的成分分析 |
8.3.2. 红外光谱分析 |
8.3.3. 固体碳谱核磁共振分析 |
8.3.4. X射线衍射分析 |
8.3.5. 酶水解 |
8.3.6. 木质素的表征 |
8.3.7. 木质素基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合成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9.2. 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9.3.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环氧树脂混杂阳离子开环反应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环氧树脂及固化 |
1.2 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固化 |
1.2.1 鎓盐引发环氧树脂的UV光固化 |
1.2.2 鎓盐引发环氧树脂的热固化 |
1.3 多面体聚倍半硅氧烷(POSS)的混杂固化 |
1.3.1 POSS简介 |
1.3.2 POSS的聚合反应 |
1.3.3 POSS/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 |
1.4 绿色生物基环氧 |
1.4.1 生物基环氧树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没食子酸基环氧树脂 |
1.5 环氧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 |
1.5.1 碳纳米管改性环氧树脂 |
1.5.2 石墨烯改性环氧树脂 |
1.6 论文研究内容、意义及主要创新点 |
1.6.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本文研究意义 |
1.6.3 创新点 |
第2章 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环氧/不饱和树脂/POS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2.3 POSS基混杂光固化膜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MAP-POSS/不饱和环氧树脂混杂光固化材料 |
2.3.2 G-POSS/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混杂光固化材料 |
2.4 本章结论 |
第3章 自由基-阳离子混杂热固化环氧/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
3.1 二苯基碘氟硼酸盐引发环氧树脂阳离子热聚合机理及动力学 |
3.1.1 引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4 本节结论 |
3.2 G-POSS/E51混杂阳离子开环及性质 |
3.2.1 前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本节结论 |
3.3 E51/MAP-POSS环氧树脂复合体系的自由基-阳离子混杂热聚合 |
3.3.1 前言 |
3.3.2 实验部分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4 本节结论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环氧丙氧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阳离子混杂固化膜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及仪器设备 |
4.2.2 样品制备 |
4.2.3 性能测试及结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POSS/KH560聚合反应参数 |
4.3.2 用Kissinger方法求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 |
4.3.3 非等温聚合反应动力学 |
4.3.4 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
4.3.5 G-POSS/KH560固化体系的热降解行为 |
4.3.6 膜表面微观结构分析 |
4.4 本章结论 |
第5章 生物基没食子酸环氧的合成及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5.1 没食子酸环氧树脂的制备及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混杂固化 |
5.1.1 前言 |
5.1.2 实验部分 |
5.1.3 结果与讨论 |
5.1.4 本节结论 |
5.2 没食子酸环氧树脂/MW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性能 |
5.2.1 引言 |
5.2.2 实验部分 |
5.2.3 结果与讨论 |
5.2.4 本节结论 |
5.3 本章结论 |
第6章 绿色生物基没食子酸环氧/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6.1 氧化石墨烯的绿色还原 |
6.1.1 前言 |
6.1.2 实验部分 |
6.1.3 结果与讨论 |
6.1.4 本节结论 |
6.2 没食子酸环氧/氧化石墨烯/琥珀酸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6.2.1 前言 |
6.2.2 实验部分 |
6.2.3 结果与讨论 |
6.2.4 本节结论 |
6.3 没食子酸环氧/石墨烯生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6.3.1 前言 |
6.3.2 没食子酸环氧/石墨烯/琥珀酸酐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6.3.3 结果与讨论 |
6.3.4 本节结论 |
6.4 本章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
2. 1 聚乙烯 |
2. 2 聚丙烯 ( PP) |
2. 3 聚氯乙烯 ( PVC) |
2. 4 聚苯乙烯 ( PS) 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 工程塑料 |
3. 1 尼龙 ( PA) |
3. 2 聚碳酸酯 ( PC) |
3. 3 聚甲醛 ( POM) |
3. 4 热塑性聚酯树脂 |
3. 4. 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PET) |
3. 4. 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 PBT) |
3. 4. 3 其他 |
4 特种工程塑料 |
4. 1 聚苯硫醚 ( PPS) |
4. 2 聚芳醚酮 ( PAEK) |
4. 3 聚芳砜 ( PASF) |
4. 4 含氟聚合物 |
5 热固性树脂 |
5. 1 酚醛树脂 |
5. 1. 1 原料生产和市场概况 |
5. 1. 2 产品生产和技术发展动态 |
5. 1. 3 酚醛树脂合成和机理探索以及应用研究 |
5. 2 聚氨酯 ( PU) |
5. 2. 1 原料 |
5. 2. 2 泡沫塑料 |
5. 2. 3 弹性体 |
5. 2. 4 橡胶 |
5. 2. 5 涂料 |
5. 2. 6 胶黏剂和密封剂 |
5. 2. 7 树脂及助剂 |
5. 2. 8 设备 |
5. 2. 9 其他 |
5. 3 不饱和聚酯 |
5. 3. 1 市场动态 |
5. 3. 2 研究及应用进展 |
5. 3. 2. 1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
( 1) 纳米复合材料 |
( 2) 生物复合材料 |
( 3) 玻璃钢复合材料 |
5. 3. 2. 2 不饱和聚酯树脂力学性能的改进 |
5. 4 环氧树脂 |
四、PF/PU低温固化体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无机粒子/酚醛树脂耐高温隔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海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以聚氨酯为壳材的固化剂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张怡菲. 常州大学, 2021(01)
- [3]SLA-3D打印光敏树脂的改性及其性能研究[D]. 曹嘉欣.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酞菁结构的苯并恶嗪/环氧树脂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D]. 祖立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
- [5]酚改性氰酸酯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丹蓉.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6]木质素活化及改性酚醛树脂制备与固化胶接机制研究[D]. 李炯炯.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7]用于VCM马达UV-热双固化胶粘剂的研究[D]. 祁向花.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8]木质素表征及其合成环保酚醛树脂胶粘剂研究[D]. 杨昇.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环氧树脂混杂阳离子开环反应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 侯桂香. 河北大学, 2015(05)
- [10]2013~2014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The China Plastics Industry Editorial Office,China Bluestar Chengrand Chemical Co.,Ltd.;. 塑料工业,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