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恢复系落粒性的诱变改良(论文文献综述)
程式华[1](2021)在《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对水稻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现代水稻育种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已有百年历程,期间纯系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分子育种等技术成为技术主体,成就了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级稻育种三次突破,推进了全国水稻平均单产从20世纪50年代的200 kg/667 m2平台跃上了当前的470 kg/667 m2平台。展望未来百年的水稻产业需求,培育C4水稻、固氮水稻、耐盐碱水稻、耐旱水稻和一系杂交稻是水稻育种面临的重大任务。
曾博虹[2](2017)在《利用CSSLs群体分析水稻株型、穗型和粒型性状的QTL及其稳定性》文中研究表明水稻的株型、穗型和粒型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影响水稻的产量与品质。株型、穗型和粒型的改良对培育优质高产水稻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这些性状大部分是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鉴定控制这些性状表达稳定的QTL,并开发相应的分子标记应用于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利用以昌恢121为背景的越光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在海南和南昌两个试验地点对株型、穗型和粒型性状进行QTL检测及其稳定性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两地共检测到42个与株型相关的QTL,其中株高、剑叶长、剑叶宽、剑叶夹角和有效分蘖数的QTL分别有11、5、7、12和7个。有2个控制株高的QTL(qPH-1、qPH-2)、3个控制剑叶夹角的QTL(qLW-1、qLW-4、qLW-5)和1个控制有效分蘖数的QTL(qTN-8)在两个试验地点都被检测到,其中qPH-1和qPH-2的平均LOD值分别为5.07和3.25,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31%和3.28%。qLW-1、qLW-4和qLW-5的平均LOD值分别为5、4.48和13.62,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23%、6.66%和16.75%。qTN-8的平均LOD值为5.4,平均贡献率为3.92%。分析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各株系,发现编号为X82的株系含有qLW-1的代换片段,其剑叶宽在2个环境下均表现偏向越光,即剑叶宽度变窄。2、两个试验地点共检测到26个与穗型相关的QTL,其中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结实率的QTL分别有7、3、8和8个。位于第12染色体上控制结实率的QTL(qSSR-12)在两个试验地点都被检测到,平均LOD值为4.06,平均贡献率为4.25%。3、两个试验地点共检测到34个与粒型相关的QTL,其中粒长、粒宽和千粒重的QTL分别为11、16和7个。在两个试验地点稳定表达的QTL有9个,其中3个控制粒长的QTL(qGL-3、qGL-1-2、qGL-12)、4个控制粒宽的QTL(qGW-2-1、qGW-2-2、qGW-3-1、qGW-3-2),2个控制千粒重的QTL(qTGW-3、qTGW-7)。GL-3、qGL-1-2和qGL-12的平均LOD值分别为3.66、17.26和5.12,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0.94%、3.7%和5.25%,qGW-2-1、qGW-2-2、qGW-3-1和qGW-3-2的平均LOD值分别为15.51、58.39、4.47和9.63,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24%、40.23%、1.55%和3.59%。qTGW-3和qTGW-7的平均LOD值分别为3.65和3.29,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81%和5.44%。分析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各株系,发现编号为X85与X121的株系含有qGL-3的代换片段,粒长表现变窄。编号为X8与X9的株系含有qGL-12的代换片段,其粒长在2个环境下均表现偏向越光,即粒长都变窄。4、2016年在南昌进行了控制落粒性的QTL分析,共检测到6个QTL,分布于2、3、9和12号染色体上,LOD值介于3-25.4之间,单个QTL的贡献率介于3.7%-41.5%之间。
宗玉龙[3](2015)在《水稻易落粒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落粒性直接影响着水稻的收获质量和产量,因此,深入全面地了解水稻落粒调控机制,减少因落粒带来的产量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09-4240为晚熟粳稻品系,落粒性适中,经化学诱变发现一株易落粒突变体4240sh,其易落粒特性能多代稳定遗传。抽穗2周后开始观测4240sh落粒性,发现在抽穗3周后开始出现少量的自然落粒,到抽穗后第28、35、42、49天时,田间自然落粒分别达到25.5%、56.5%、78%、88.2%。其易落粒特性与野生种质相仿。利用4240sh与难落粒籼稻品系B96-TK、GS1649A杂交,F1同样呈现易落粒特征,表明该易落粒性状为显性突变。F2分离群体根据落粒性难易程度分级0~5级,0~2级定性为难落粒,3~5级定性为易落粒,结果符合单基因分离比。从B96-TK/4240sh的F2群体中选择典型难落粒隐性个体构建DNA混合样本,筛选连锁标记,发现SSR标记RM131在混样与B96-TK呈现相同PCR扩增带型,并在隐性个体验证了基因与第4染色体的标记RM131之间存在连锁。进一步利用RM131及RM131邻近的多态性标记鉴定F2群体标记型,采用ICIMapping对水稻落粒性QTL分析,结果显示在RM6441和RM8820标记之间存在一个控制落粒性主效位点,其LOD值为31.01,贡献率为80.46%,其易落粒特性来自于4240sh,定名为q-SH4。经两套群体236个植株中6个交换株后代表型分析,q-SH4定位于RM6441与RM1113之间,物理距离为377kb。q-SH4定位区间与已知的SHA1所在位点吻合,认为4240sh中的q-SH4可能是栽培稻sha1功能回复突变。
张武汉[4](2013)在《特大穗恢复系R1126重要农艺性状及遗传基础研究》文中认为面对人增地减的严峻形势,提高单产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国内外研究表明,品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超过三分之一。近四十年来,水稻品种不断更新换代、产量成倍增加的历史经验表明,特异种质的创制、发掘及高效利用是水稻育种取得突破的前提条件。R1126为近年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通过远缘复合杂交创制的特大穗恢复系,每穗平均总粒数超过300粒,个别主穗达500粒以上,且结实率超过85%,灌浆速度快,米质优良,秆粗叶阔,是进行新品种选育、有利基因挖掘和理论研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对R1126的特征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相关研究结果指导育种实践。在R1126的改造过程中,获得大粒基因GS2的近等基因系,对GS2基因进行了精细定位。另外,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及构建初级定位群体(黄华占/巨穗稻的F2群体)对控制R1126农艺性状的重要功能基因和QTL进行了分析和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R1126穗大粒多,抗倒伏,单穗灌浆速度快,叶片抗早衰能力强,是一种后期功能型水稻育种新材料;但分蘖力弱,秆粗叶阔。R1126的配组或改造应遵循改善株叶形态、增强分蘖能力(可适当减少每穗粒数)、增加千粒重、保持叶片具有较强抗早衰能力的原则进行。2.分析了24个R1126的重要功能基因。与生育期相关的6个,与穗粒数相关的2个,与千粒重相关的5个,与落粒性有关的3个,与株叶形相关的8个。其中,有17个初步确定了基因类型,其余7个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在与灌浆有关的GIF1基因位点上,R1126同日本晴存在差异,R1126具有强大的灌浆能力是否与GIF1基因位点的变异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3.通过复合区间作图分析,检测到21个控制株叶形的QTL,分布在第3、4、6、8、9和12染色体的6个区间;检测到12个控制穗部性状的QTL,分别位于第3、4、8、10和12染色体的6个位点。第4号染色体上的RM303-RM6748区间和第8号染色体的RM80-RM447区间是两个主效、多效位点,来自R1126的QTL均起增效作用:第4号染色体上的RM303-RM6748区间可影响剑叶宽、倒2叶宽、倒3叶宽、倒3叶重、茎粗、倒2节长、秆重、穗粒数和二次枝梗数。其中,对剑叶宽、倒2叶宽、倒3叶重的贡献率分别达23.8%、31.56%和19.25%,对倒2节长、秆重和二次枝梗数的贡献率也都在10%以上;第8号染色体的RM80-RM447区间可影响剑叶宽、倒2叶长、倒2叶宽、倒2叶重、倒3叶长、倒3叶重、茎粗、秆重、穗粒数、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其中,对倒2叶重、茎粗、穗长、一次枝梗数的贡献率分别达36.41%、36.53%、49.89%和56.67%,对倒2叶长、倒3叶长、倒3叶重、二次枝梗数的贡献率也都在10%-20%之间。4.中等偏高肥力水平下,R1126的大粒改良株系R642-2所配组合在海南的库容量均超过15t/hm2,实测产量较对照Y两优1号增加10%以上。提出“大粒、重穗、冠层叶片抗早衰”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理想株型新模式:株叶形遵循袁隆平院士提出的理想株型模式;增加千粒重(30-35g),协调好穗数、粒数、千粒重三者的关系,使单株及群体库容量优化并最大化;功能叶片抗早衰能力强,籽粒不易脱落且抗穗发芽,延长水稻灌浆时间。5.GS2是新发现的控制粒形主效基因位点,可增加粒长3mm、粒宽0.3mm以上,且具有显性效应。目前已将其精细定位在第2染色体的33.2kb区间内(SSR标记RM3212附近)。综合精细定位、基因注释与半定量结果,推测LOCOs02g47280就是候选基因GS2。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细胞体积增大可能是粒长、粒宽增加的主要原因。显性大粒基因GS2一般可增加粒长约3mm、千粒重增加18g左右。本研究结果为“大粒、重穗、冠层叶片抗早衰”水稻理想株型模式提供了关键的大粒基因资源,将极大促进大粒超高产新品种的选育。
叶兴锋,徐林峰,施聪,童川,沈圣泉[5](2012)在《中等落粒性的改良型超级稻‘协青早A/M9308’应用价值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改善超级稻组合‘协青早A/T9308’易落粒特性,达到延长其生产应用寿命之目的,利用γ射线诱变技术,从易落粒恢复系T9308(显性)中,筛选到难落粒突变体M9308(隐性),并配制出具中等落粒性F1组合‘协青早A/M9308’。采用分期播种方式,再次对M9308、T9308、‘协青早A/M9308’和‘协青早A/T9308’在整个抽穗、灌浆和成熟等重要时期的落粒性、产量性状和稻米品质性状进行观察研究,并对‘协青早A/M9308’和‘协青早A/T9308’的2008—2009年多点大区自然和机割落粒损失作了调查。结果表明,M9308难落粒特性表达稳定,不论所处环境或成熟度大小,其落粒率均极显着低于T9308;‘协青早A/M9308’落粒性与其他‘协优’系列相近,明显低于‘协青早A/T9308’;‘协青早A/M9308’和‘协青早A/T9308’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与稻米品质性状均相仿;‘协青早A/M9308’明显减少了田间自然和机割稻谷损失率。综上所述,该改良型‘协青早A/M9308’具有替代原超级稻‘协青早A/T9308’而获得生产上可持续应用的实用价值。
江德权[6](2012)在《武育粳3号重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突变体的创制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禾本科作物研究的模式植物。水稻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其基因的功能研究已经成为后基因组时代重点内容之一。创制水稻突变体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化学诱变具有技术简单,突变频率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创制出具有大量突变的突变群体,是水稻突变体创制的重要方法之一。武育粳3号适口性好、米饭光泽白亮和凉后不硬,且优良米质在不同地区、稻作方式和施肥水平下能保持相对稳定。但武育粳3号在农艺和品质性状上存在一定不足,突出表现在垩白粒率高、丰产性状较差及不抗纹枯病等。本研究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武育粳3号种子,通过4年的筛选和鉴定,总共获得了七大类236份性状稳定的突变体。这些突变体的获得,不仅为优质食味品种武育粳3号农艺、品质性状改良提供了重要的育种中间材料,也为水稻产量、品质形成的遗传、生理机制与环境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获得了51份叶突变体,其中叶色突变体14份、类病斑突变体25份、叶形突变体4份、叶片长度与宽度突变体3份、叶序突变体3份和叶倾角突变体1份。依照叶鞘是否着生病斑,可将类病斑突变体分为叶鞘着生病斑和叶鞘无病斑等类型。依据叶片的着生位置,可以将叶序突变分为3种类型,包括上3片叶同侧、上部4片叶同侧和上部5片叶全部同侧等。(2)获得了8份茎秆突变体,其中矮秆突变体2份、高秆突变体1份、多分蘖突变体2份和脆秆突变体3份。矮秆突变体主要性状包括株型较散、株高较矮(49.7cm)、分蘖数较多(31.17蘖/株)、籽粒长宽比较大(1.83)、千粒重较小(20.8g)和垩白粒率很低(4%)。(3)获得了54份生殖器官突变体,其中长芒突变体14份、短芒突变体3份、裂颖突变体5份、长护颖突变体7份、双米粒突变体7份、包穗突变体7份、早熟突变体2份、迟熟突变体6份、褐色穗突变体2份和穗顶部退化突变体1份等突变体。野生型无芒,长芒突变体的平均芒长为4.8mm。长护颖突变体的护颖显着地增长包在内颖和外颖外面,形似双层颖壳。(4)研究了236份突变体材料在生化组分上的变异。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变异范围为15.7%-21.7%,清蛋白的变化范围为0.54%-0.65%,球蛋白的变化范围为0.44%-0.58%,醇溶蛋白的变异范围为0.66%-0.82%,谷蛋白的变化范围为4.66%-7.66%。铜含量最低值为3.49μg/g,较野生型降低了19.27%;最高值为5.54gg/g,较野生型增加了28.22%。铁含量最低值为8.10μg/g,较野生型降低了15.33%;最高值为14.86μg/g,较野生型增加了55.43%。锰含量最低值为18.27μg/g,较野生型降低了19.29%;最高值为37.95gg/g,较野生型增加了37.52%。锌含量最低值为]7.92μg/g,较野生型降低了10.99%;最高值为23.29μg/g,较野生型增加了15.69%。(5)获得了31份外观品质突变体,其中褐色米突变体1份、长粒形米突变体1份(5.80mm/粒)、短粒形米突变体3份(3.77mm/粒)、垩白粒率高于70%的突变体16份、垩白粒率低于10%的突变体4份及乳白米突变体1份。特别是获得了仅有腹白的高腹白突变体2份,仅有心白的高心白1份。本研究所获的突变体材料涵盖低垩白、高心白和高腹白等三种垩白代表性类型,且垩白类型单一,基本未见同时具备腹白和心白的混合型垩白。因此,利用这套垩白相关突变体材料,能有效克服现有研究在材料上多利用主栽品种而很难排除遗传背景干扰的局限,又能进行低垩白和高垩白突变体之间以及高腹白和高心白突变体之间的比较,借以揭示腹白和心白在形成机制上的异同。(6)获得了产量结构相关突变体9份,包括类野生型、多穗型、大穗型和穗粒兼顾型等4种类型。野生型亲本在2011年田间种植条件下产量结构为穗数300.60万/hm2、每穗粒数105.83、结实率93.73%、千粒重为24.75g和理论产量7380kg/hm2。多穗型突变体M31的穗数382.05万/hm2,千粒重18.83g,垩白粒率7.5%,理论产量7961.70kg/hm2;在外观上有很大改善,产量显着提高。穗粒兼顾型突变体M38的穗数350.70万/hm2,每穗粒数125.1,理论亩产10593.60kg/hm2,垩白粒率40.5%。大穗型突变体M26的穗数261.00万/hm2,每穗粒数171.60,理论产量11822.71kg/hm2,垩白粒率45.0%;大穗型突变体M76穗数270.00万/hm2,每穗粒数196.67,理论产量13873.80kg/hm2,垩白粒率50.5%。这两份材料的产量潜力很大,茎秆弹性好,但外观品质较差。综上,大穗型突变体M26和M76可以作为高产育种的中间材料,多穗型突变体M31可以作为武育粳3号外观品质改良的中间材料。(7)获得了24份穗型突变体,包括密穗型、中间穗型、散开型(包括鸡爪穗)等3种类型。这套材料涵盖了密穗型、中间型及散开型等3种主要穗型,且每种穗型内有不同穗子大小(穗粒数)的材料,这样就为不同穗型品种产量、品质形成和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成套材料。以这24份突变体为材料,比较了这3种穗型在二次枝梗数、单位穗长着生籽粒数和单位枝梗长度着生籽粒数等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枝梗数最多的为散开型(20.97个/穗),其次是密穗型(17.88个/穗),最少的是中间型(16.17个/穗)。单位穗长着生籽粒数最大的是密穗型(8.53粒/cm),其次是散开型(7.86粒/cm),最小的为中间型(7.68粒/cm);但三种穗型之间并无显着差异。在单位枝梗长度着生籽粒数最大上,三种穗型之间存在极显着的差异。密穗型着粒密度最大,为2.06粒/cm,其次为中间型(1.83粒/cm),散开型着粒密度最稀(1.73粒/cm)。据此,提出将单位枝梗长度着生籽粒数作为穗型分类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左博[7](2012)在《多倍体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育性及其组配研究》文中指出水稻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目前国内外大面积种植的均为二倍体水稻,在生产和应用上单一。面对当今日益严峻的人口增长、粮食危机,必须对水稻育种提出革命性的要求。利用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双重优势选育超级稻是一种全新的水稻育种战略。在解决了多倍体水稻育种中结实率低的瓶颈问题后,将按照亚种间、种间和基因组间杂种多倍体的战略利用杂种优势,在选育出一批多倍体籼粳亚种杂交株系和品系的基础上,研究多倍体水稻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育性特点,选育出优良不育系和恢复系品系,实现多倍体杂种化生产已成为多倍体水稻应用的关键。本论文以本实验室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PA64S-4X和HD9802S-4X与具高结实特性的PMeS品系杂交回交的具有光温敏雄性不育特性的多倍体不育系品系WS006、WS012、WS353、WS488等与具高结实特征的恢复系测交得到具有多倍体优势的杂交组合。首先,进行不育系的形态特征、育性转换、开花习性及结实特性的研究。根据对四个不育系品系和对照在形态学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掌握不育系的生殖周期,把握好几个关键时期,对育性做鉴定,为配制杂交组合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花药和柱头大小进行统计,对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率进行统计;对不育系开花习性连续观察,准确记载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时间,对不育系的结实情况进行统计。其次,对恢复系的进行形态学研究,花药大小、开花习性及配合力和恢复力进行测定。而且把恢复系的形态研究与不育系的生殖特性配合起来调查。应用上述4个四倍体不育系,与含有PMeS基因的高结实多倍体水稻HN2026-4X、Sg99012-4X、9311-4X、WH10R072、WH10H156、WH10A090等杂交,通过筛选优势较稳定后代,再通过与不育系测交,进一步确定其恢复性与杂种优势强度,从而获得株叶形态好、性状稳定、穗部性状优良、花药大、花粉量大的株系为优良恢复系。最后,利用上述4个不育系与一些恢复系杂交选配系列组合。通过对杂种和亲本的株高、分蘖数、穗长、粒长、粒宽、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等农艺性状比较,筛选出强优势组合。杂交组合的性状与父母本的性状综合统筹,得到在武汉和海南均具有性状稳定、品质优良、抗性好、杂种优势较强的杂交组合。通过多代的选育与配组,将一部分重点材料稳定下来,筛选得到强优势组合,以试制种检验组合的配合力程度,为下一步的品审及应用做好充分准备。目前,世界上种植的水稻无论是常规品种还是杂交稻,全部是二倍体水稻,此前有关多倍体水稻研究也都集聚在理论技术方面,实用性的四倍体杂交稻尚未见报道。本论文研究已经获得稳定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品系,配制了300多个杂交组合,综合考虑多倍体水稻米质、多抗性、高产性和适合绿色有机栽培的优良株型,从中筛选出30多个性状优良的组合,并且重点对两个组合进行研究和试制种。已初步选育出实用性强、育性稳定的不育系,筛选出异交率高、配合力强的优势组合,为多倍体水稻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更坚实的科学依据和实用材料。
刘化龙[8](2012)在《寒地粳稻品种骨干亲本遗传演变及耐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稻新品种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前人的育种经验,全面研究水稻育种成就,深入追溯水稻育种系谱及骨干亲本,为设计育种技术路线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借鉴。本研究以黑龙江稻区不同年代审定的226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黑龙江寒地稻区不同年代水稻品种来源、遗传演变规律,明确了黑龙江寒地稻区的骨干亲本,分析了不同年代间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SSR标记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后包括骨干亲本在内的51份黑龙江寒地稻区主栽水稻品种的遗传差异,揭示了寒地粳稻骨干亲本与后代遗传差异的水平和亲缘关系,并以226份粳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芽期耐冷性、春川冷水池直播成苗率品种、孕穗期、成熟期四个不同时期耐冷性进行基础研究,分析了不同时期耐冷性与分子标记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寒地粳稻骨干亲本的定向利用,提升寒地粳稻育种效率和水平,为水稻遗传研究和育种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并为水稻耐冷的分子辅助选择育种和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黑龙江寒地稻区不同年代审定的226个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追溯其系谱,明确了黑龙江寒地稻区水稻品种的骨干亲本是石狩白毛、虾夷、藤系138、富士光、农林11、下北、上育397、富士光、五优稻1号。进一步分析骨干亲本对育成品种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贡献,细胞核贡献值大于5的亲本依次为石狩白毛、虾夷、藤系138、富士光、农林11、下北和上育397,其中石狩白毛的细胞核贡献值为18.85,远远大于其他亲本,可见其对黑龙江省审定品种的重要贡献。2.分析了226个水稻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的发展变化规律。6个骨干亲本的重要农艺性状主成份分析:石狩白毛的第一成分对应较大影响的特征向量为每穗粒数,特征值为3.02,贡献率为50.38%,第二成分千粒重的贡献率为30.69%,第三成分单株穗重的贡献率为14.62%;虾夷第一成分千粒重的贡献率为48.02%,第二成分株高的贡献率为28.51%,第三成分结实率的贡献率为15.77%。石狩白毛和虾夷的累积贡献率分别达95.69%和92.30%;不同年代水稻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株高呈现出逐渐变矮的趋势,50年代的株高最高,60年代略有降低,70年代到80年代,水稻株高显着降低,80年代之后,株高的变化较小,各年代间株高差异不显着;有效分蘖从50年代到70年代保持在10个左右,略有增长,但各年代间差异不显着,80年代之后有效分蘖数大幅增加,与之前各年代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水平;穗长在60年代平均值最小,与其他年代差异显着,70—90年代穗长逐渐升高,90年代达到最大值,2000年以后略有下降;穗重的演变规律与穗长相似,而穗重2000年后比90年代显着的提高,且与80年代和90年代的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每穗粒数在各年代间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70年代平均值最高,与其他各年代的差异显着,与80年代和90年代的差异均不显着;一次枝梗数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在50年代最低,与其他年代的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在80年代最高,并与其他年代的差异显着;二次枝梗数变化趋势和一次枝梗相似,均表现为先升后降,在2000年后最低,与其他各年代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水平,在70年代最高,并与其他各年代差异显着;结实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50年代和60年代的结实率维持在很低的水平,90年代之后提高速率变慢,到2000年后达到最高值;千粒重在年际间的升高幅度较大,从50年代到2000年后各年代间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3.利用50对SSR引物对20世纪90年代后51份水稻主栽品种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 PCO)。结果显示,50对SSR引物在51份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50个等位基因,变化范围为26个,平均为3个,引物PIC的变化范围为0.07250.6845,平均值为0.3655,51份材料在遗传相似系数0.60处被分为4类,4个骨干亲本分别被聚到4类中。第Ⅰ类由五优稻1及其衍生品种组成,第Ⅱ类由富士光及其衍生品种组成,第Ⅲ类由藤系138及其衍生品种组成,第Ⅳ类由上育397及其衍生品种组成。PCO分析显示,四个骨干亲本相距较远,呈独立的分支,衍生品种围绕着骨干亲本分布。在检测出的39个稀有等位基因中,仅有3个存在骨干亲本中,表明近年寒地水稻品种遗传改良是围绕少数骨干亲本进行的,骨干亲本将大部分优良基因传递到了衍生品种中。SSR分析和PCO分析与系谱分析得到了一致的结果。4.本研究对226个水稻品种耐冷性进行表型分析,结果表明:(1)芽期耐冷性:死苗率变幅在3%~98%,平均值为35.2%,变异系数为20.4%。(2)春川冷水池直播:成苗率差异较大,变异幅度在21.2%-93.5%之间,平均值为69.2%,变异系数为18.6%。(3)孕穗期耐冷性:相对结实率差异较大,变异范围在2.1%-94.6之间,平均值为70.5%,变异系数为15.7%。(4)成熟期耐冷性:相对单株穗重的平均值为66.5%,变异范围为18.2-93.7,变异系数为25.7%。5.利用在品种间具有多态性的102个SSR引物,共检测到422个等位基因,SSR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似度的范围是从61%-94%,说明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之间的关系都较接近。根据SSR数据的相似值并结合系统进化树将芽期低温处理下的死苗率大于35%和小于35%的品种,春川冷水池直播成苗率大于69%和小于69%的品种,孕穗期冷水处理下的相对结实率大于70%和小于70%的品种,成熟期冷水处理下的相对单株穗重大于66%和小于66%的品种大致分为两大类。6.本研究将水稻不同生育时期耐冷性状与分子标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检测到5个(RM225-160、RM230-260、RM488-190、RM249-130和RM551-200)与芽期耐冷性相关的标记,其中RM488-190和RM551-200与死苗率高于35%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0.16*),而另外三个标记RM225-160、RM230-260和RM249-130与死苗率低于35%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37*和-0.35*);检测到4个(RM498-220、RM230-260、RM1337-210和RM235-110)与春川冷水池直播成苗率相关的标记,其中RM235-110与成苗率低于69%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7*),而另外3个标记(RM498-220、RM230-260、RM1337-210)与成苗率高于69%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45**、0.13*)。检测到6个(RM498-220、RM263-180、RM587-240、RM264-200、RM242-235和RM20-150)与孕穗期耐冷性相关的标记,其中RM587-240和RM20-150与相对结实率低于70%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0.31*),另外4个分子标记(RM498-220、RM263-180、RM264-200、RM242-235)与相对结实率高于70%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32*、0.21*、0.48**)检测到4个(RM230-260、RM246-120、RM1267-170和RM410-190)与成熟期耐冷性相关的标记,其中RM1267-170与相对单株穗重低于66%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另外3个分子标记(RM230-260、RM246-120、RM410-190)与相对单株穗重高于66%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0.25*、0.26*)。
王林友[9](2011)在《利用InDel标记鉴定浙优系列组合籼粳属性及预测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确高效鉴定水稻材料的籼粳属性及利用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对于开展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水稻品种(组合)定性和因地制宜地开展新品种推广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验证了19对基于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的全基因组DNA序列比对而获得的特异插入/缺失(InDel)引物在水稻籼粳属性鉴定上的有效性,并利用这19对InDel引物对12个浙优系列杂交组合及其双亲进行了InDel分子标记鉴定,探明了这12个组合及其双亲的籼粳属性,并分析了13个亲本间的(1个不育系和12个恢复系)InDel遗传距离,在此基础上结合12个浙优系列杂交组合F]的表现,研究了InDel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摘要如下:1.选用分布在12条水稻染色体上的19对InDel引物,以48份引自全国各地并在育种上常用的籼稻、粳稻和中间型材料为验证材料,在利用程氏指数法进行籼粳鉴定的基础上,进行InDel分子标记的籼粳属性鉴定,通过比对程氏法结果验证了InDel分子标记法在水稻籼粳属性鉴定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水稻材料的籼粳属性鉴定上,InDel分子标记法与传统的程氏指数法的总体吻合率为89.58%,在典型籼稻或典型粳稻材料上吻合率为100%,在具有复杂遗传背景的中间型材料上,InDel分子标记法比程氏指数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InDel分子标记法是真正籼粳特异的且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准确度,可以用于籼粳属性鉴定及遗传分化研究。2.以通过有效性验证的19对InDel引物,对12个浙优系列杂交组合及其双亲进行PCR扩增,计算了各材料的籼(粳)基因频率,并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4个粳粳交组合的恢复系和4个粳粳交组合被归在“粳稻/偏粳”区,8个籼粳交组合的恢复系被归在“籼稻”区,8个籼粳交组合被归在“中间偏粳”区。8个籼粳交组合的恢复系、不育系被分别归在“籼稻”和“粳稻/偏粳”2个区,证实了这些组合为典型的籼粳交组合,说明双亲间具有较大的遗传距离是其杂种F1具有强大杂种优势的基础,杂种F1则被归在介于双亲间稍偏向于母本的“中间偏粳”区。3.在获得浙优系列杂交组合亲本间InDel遗传距离的基础上,选用上述浙优系列杂交组合按随机区组设计布置试验,获得各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的对照杂种优势,研究了InDel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以12个组合作为整体为分析对象时,InDel遗传距离(GD)与经济产量、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穗重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结实率呈显着负相关。但以8个籼粳交组合作为研究对象时,InDel遗传距离(GD)则仅与单穗重和千粒重呈显着正相关。表明InDel遗传距离在亚种间具有很好的杂种优势预测能力,但在亚种内预测能力有所下降,InDel遗传距离可以用于单穗重的杂种优势预测,即随着InDel遗传距离的扩大,杂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单穗重的增加上。
梁永书[10](2011)在《超级稻协优9308衍生群体根系的遗传研究》文中提出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根系具有固定植株、吸收养分、合成运输有机物质等众多重要功能,根系形态改变都会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间接地影响着水稻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的表现。因此,水稻根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意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弄清水稻根系形态建成的遗传机制。本研究对超级稻协优9308衍生水稻XBR、RIL及ZHR群体进行了抽穗期根系形态分布特征分析、根系与地上部农艺性状QTLs比较分析、根系基因qRL7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按照水稻不同根直径分别对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进行分析表明,总根长和根尖数呈指数曲线分布,峰值均在根直径为0.00<.RD.<=0.20 mm区段,占群体50.00%和96.00%。根表面积呈3峰曲线分布,峰值分别在根直径为0.00<.RD.<=0.20 mm、0.40<.RD.<=0.60 mm和0.80<.RD.<=1.00 mm区段,占群体9.00%、13.00%和12.00%。根体积呈单峰分布,峰值在根直径为0.80<.RD.<=1.00 mm区段,占群体7.00%。2.水稻3个群体根系与地上部重要农艺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根长分别与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等5个性状呈极显着正相关,根直径分别与根长、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干重等6个性状呈不显着相关。抽穗期、株高、穗长、穗粒数、穗粒密度、粒重和单株产量等7个性状分别与根长、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和根干重等6个性状呈极显着正相关。然而,穗数、结实率、粒重等3个性状与根系性状呈不显着相关,10个地上部农艺性状均与根直径呈不显着相关。3.水稻3个群体根长、总根长、根表面、根直径、根体积、根尖数和根干重等7个性状及不同根直径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分布QTLs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体只检测影响根系具有加性和显性效应QTLs,没检测到具有上位性效应QTLs。水稻RIL群体,检测到5个控制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和根干重等5个性状的QTLs,被重复定位在第7染色体短臂上RM180和RM5436标记区间,该标记区间同时检测到不同根直径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分布QTLs,解释根系性状24.12%的表型变异。水稻XBR群体,检测到5个控制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和根干重的QTLs,被重复定位在第7染色体短臂上RM5436和RM3670标记之间,该标记区间检测到不同根直径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分布QTLs,解释根系性状21.55%的表型变异,该RM5436标记附近检测到同时控制5个根系形态性状QTLs,命名为qRL7。4.水稻3个群体10个地上部农艺性状QTLs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体具有加性、显性效应QTLs扮演着重要角色,没检测到具有上位性效应QTLs,水稻RIL群体检测到21个具有加性效应QTLs、XBR群体检测22个具有显性效应QTLs、ZHR群体检测到19个具有显性效应QTLs。3个QTLs(qHD7a、qPPP3a和qPL10)在水稻RIL和XBR或ZHR群体重复检测到,10个QTLs控制4个性状仅在水稻XBR和ZHR群体重复检测到,检测到9个QTLs同时控制2个以上性状。3个群体第7染色体短臂上RM180-RM5436标记区间没检测到影响地上部性状QTLs。5.利用协优9308衍生水稻RIL群体将根系基因qRL7初步定位在第7染色体短臂上RM180和RM5436标记区间,借助XQZB和ZH9308重测序信息在RM180和RM5436标记间设计了17对多态性InDel引物,将根系基因qRL7定位在InDel7-11和InDel7-12之间大约54kb物理范围内。6.根据TIGR网站的注释,目标区间内共有9个候选基因,分别是LOCOs07g14610,LOCOs07g14620,LOCOs07g14630,LOCOs07g14640,LOCOs07g14650,LOCOs07g14660,LOCOs07g14670,LOCOs07g14680和LOCOs07g14690。其中LOCOs07g14610与内质网形成、水解酶活性、蛋白质代谢过程、细胞形成,参与细胞分裂素在根和叶子中应答,可能是我们要寻找的目的基因。
二、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恢复系落粒性的诱变改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恢复系落粒性的诱变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育种技术百年发展史 |
1.1 纯系育种 |
1.2 杂交育种 |
1.3 诱变育种 |
1.4 细胞工程育种 |
1.5 分子育种 |
2 水稻育种百年突破性成就 |
2.1 矮化育种[2] |
2.2 杂交稻育种[5] |
2.3 超级稻育种[6] |
3 未来百年水稻育种展望 |
3.1 C4水稻 |
3.2 固氮水稻 |
3.3 耐盐碱水稻(海水稻) |
3.4 耐旱水稻(沙漠稻) |
3.5 一系杂交稻 |
(2)利用CSSLs群体分析水稻株型、穗型和粒型性状的QTL及其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名词缩写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株型、穗型和粒型的形态特征研究 |
1.1 水稻株型的形态特征 |
1.1.1 株高的形态特征 |
1.1.2 分蘖性状的形态特征 |
1.1.3 叶片性状的形态特征 |
1.2 水稻穗型的形态特征 |
1.3 水稻粒型的形态特征 |
2 水稻株型、穗型、粒型和落粒性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2.1 水稻株型QTL研究进展 |
2.1.1 株高QTL研究进展 |
2.1.2 分蘖性状QTL研究进展 |
2.1.3 叶片性状QTL研究进展 |
2.2 水稻穗型QTL研究进展 |
2.3 水稻粒型QTL研究进展 |
2.4 落粒性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
3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
3.1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
3.2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水稻株型、穗型和粒型性状QTL及其表达稳定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材料种植 |
1.2.2 性状测定与考察 |
1.2.3 QTL定位和数据分析 |
1.2.4 QTL的命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亲本与群体的性状表型变异 |
2.1.1 株型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
2.1.2 穗型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
2.1.3 粒型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
2.2 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 QTL定位分析 |
2.3.1 株型性状QTL定位分析 |
2.3.2 穗型性状QTL定位分析 |
2.3.3 粒型性状QTL定位分析 |
2.3.4 落粒性QTL定性分析 |
2.4 QTL表达稳定性分析 |
2.4.1 株型QTL表达稳定性分析 |
2.4.2 穗型QTL表达稳定性分析 |
2.4.3 粒型QTL表达稳定性分析 |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2 与前人定位结果比较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水稻易落粒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水稻落粒性研究进展 |
1.1 研究目的 |
1.2 水稻落粒性与水稻驯化 |
1.3 水稻落粒的生理机理研究 |
1.4 水稻落粒性的遗传与基因/QTL定位 |
1.5 用于基因定位的分子标记 |
1.5.1 基于DNA-DNA杂交的RFLP分子标记 |
1.5.2 基于PCR的DNA标记 |
1.5.3 基于PCR与限制性酶切技术结合的DNA标记 |
1.5.4 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DNA标记 |
1.6 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的群体处理策略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水稻易落粒突变体4240SH鉴定与基因定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群体构建 |
2.1.2 落粒性调查与分级 |
2.1.3 DNA提取 |
2.1.4 SSR分子标记 |
2.1.5 PCR及其产物电泳检测 |
2.1.6 QTL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供试材料的落粒性特征 |
2.2.2 遗传群体落粒性分级与统计 |
2.2.3 落粒性QTL检测与初步定位 |
2.2.4 落粒性QTL q-SH4定位区间确认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特大穗恢复系R1126重要农艺性状及遗传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符号说明 |
1 综述 |
1.1 前言 |
1.2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
1.2.1 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研究进展 |
1.2.2 水稻超高产育种手段和方法 |
1.2.3 水稻超高产品种的选育与推广进展 |
1.2.4 特异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历史上的作用及启示 |
1.3 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克隆与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3.1 生育期调控基因研究进展 |
1.3.2 株叶形调控基因研究进展 |
1.3.3 产量性状调控基因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2 特大穗恢复系R1126的特征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产量及穗粒结构 |
2.3.2 冠层叶形、叶面积与粒叶比 |
2.3.3 主茎叶片比叶重变化动态 |
2.3.4 冠层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变化动态 |
2.3.5 主茎及单株干重变化动态 |
2.4 讨论 |
3 特大穗恢复系R1126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序列数据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生育期调控基因CDS序列比对结果与分析 |
3.3.2 穗粒数调控基因CDS序列比对结果与分析 |
3.3.3 千粒重调控基因CDS序列比对结果与分析 |
3.3.4 落粒性调控基因CDS序列比对结果与分析 |
3.3.5 株叶形调控基因CDS序列比对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4 特大穗恢复系R1126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亲本及F_2群体的表型值 |
4.3.2 多态性标记的筛选 |
4.3.3 连锁图谱的构建 |
4.3.4 株叶形QTL的定位 |
4.3.5 穗部性状QTL的定位 |
4.4 讨论 |
5 特大穗恢复系R1126的改良株系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播始历期及株叶形分析 |
5.3.2 库容量分析 |
5.4 讨论 |
6 大粒基因GS2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材料 |
6.2.2 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
6.2.3 水稻颖壳细胞学观察 |
6.2.4 SSR和InDel标记 |
6.2.5 田间取样及标记分析 |
6.2.6 显性大粒基因GS2的定位 |
6.2.7 目标区域候选基因筛选与表达分析 |
6.2.8 LOC_Os02g47280基因定量表达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分离群体粒形遗传分析 |
6.3.2 颖壳细胞学差异分析 |
6.3.3 显性大粒基因GS2的初步定位 |
6.3.4 显性大粒基因GS2的精细定位 |
6.3.5 目标区域候选基因预测与苗期半定量表达分析 |
6.3.6 LOC_Os02g47280基因定量表达分析 |
6.4 讨论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6)武育粳3号重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突变体的创制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突变体创制方法 |
2.2 水稻突变体的分类 |
2.3 水稻突变体的创制与研究进展 |
2.3.1 叶突变 |
2.3.2 茎突变 |
2.3.3 根突变 |
2.3.4 穗部突变 |
2.3.5 抗逆性突变体 |
2.3.6 外观品质突变 |
2.3.7 生化组分突变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亲本材料 |
3.2 诱变处理和突变体世代 |
3.3 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方法 |
3.3.1 农艺性状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 |
3.3.2 品质性状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叶突变体 |
4.1.1 叶色 |
4.1.2 类病斑 |
4.1.3 叶形 |
4.1.4 叶长和叶宽 |
4.1.5 叶序 |
4.1.7 叶片SPAD |
4.2 株高 |
4.3 生殖器官突变体 |
4.3.1 穗部颜色 |
4.3.2 籽粒 |
4.4 生化组分突变体 |
4.4.1 蛋白质组分和直链淀粉 |
4.4.2 微量元素 |
4.5 外观品质突变体 |
4.5.1 籽粒性状 |
4.5.2 籽粒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
4.5.3 垩白类型 |
4.6 产量结构相关突变体 |
4.7 穗型突变体 |
5 总结与讨论 |
5.1 研究总结 |
5.2 讨论 |
5.3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多倍体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育性及其组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水稻育种的基础 |
1.1 水稻育种的几个重要阶段与理论依据 |
1.2 杂种优势 |
1.3 杂种优势利用 |
1.4 水稻不育系 |
1.5 水稻恢复系 |
1.6 水稻远缘杂交育种策略 |
1.7 杂交水稻品种 |
2. 多倍体水稻的研究概况 |
2.1 多倍体水稻研究 |
2.2 多倍体水稻PMeS品系 |
2.3 多倍体水稻的表型 |
2.4 多倍体水稻的理化特征 |
2.5 多倍体水稻不育系 |
2.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田间实验方法 |
2.1 田间管理与考种标准 |
2.2 自然条件下不育系和恢复系花粉育性检测 |
2.3 人工异交率调查 |
2.4 不育系与恢复系的杂交 |
2.5 统计分析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多倍体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农艺性状 |
2. 多倍体水稻不育系在武汉和海南的育性观察 |
3. 多倍体水稻恢复系在武汉和海南的育性观察 |
4. 多倍体水稻不育系开花习性研究 |
4.1 单个颖花开放持续时间 |
4.2 单穗开花持续天数及开花分布 |
4.3 温度与颖花当日开放持续时间的关系 |
5. 多倍体水稻不育系外露率与异交率 |
5.1 不育系柱头外露率 |
5.2 不育系异交率 |
5.3 多倍体水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开颖角度及异交率的关系 |
6. 多倍体水稻不育系与恢复系的组配研究 |
6.1 组合及其亲本各农艺性状平均值比较与产量性状方差分析 |
6.2 一般配合力分析 |
6.3 特殊配合力分析 |
6.4 多倍体水稻杂交组合 |
6.5 多倍体水稻杂交组合在武汉和海南的考种 |
第四部分 小结与讨论 |
1. 多倍体水稻不育系育性的评价 |
2. 多倍体水稻恢复系育性的评价 |
3. 多倍体水稻不育系开花习性的评价 |
4. 多倍体水稻不育系异交率的评价 |
5. 多倍体水稻组配研究的评价 |
图版及其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寒地粳稻品种骨干亲本遗传演变及耐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黑龙江寒地水稻概况 |
1.1 黑龙江寒地稻区生态环境 |
1.1.1 光照 |
1.1.2 温度 |
1.1.3 水分 |
1.1.4 土壤 |
1.2 黑龙江寒地水稻的发展 |
1.2.1 黑龙江水稻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2 黑龙江水稻育种的发展和现状 |
1.2.3 黑龙江寒地水稻育种的重要亲本及其血缘 |
1.2.4 黑龙江寒地水稻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
1.3 黑龙江寒地水稻育种研究进展 |
1.3.1 超高产育种 |
1.3.2 品质育种 |
1.3.3 抗稻瘟病育种 |
1.3.4 耐冷育种 |
1.4 骨干亲本及其研究进展 |
1.4.1 骨干亲本优良特性及利用 |
1.4.2 骨干亲本遗传差异的研究方法 |
1.4.3 骨干亲本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黑龙江寒地水稻育种骨干亲本的遗传贡献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黑龙江省水稻品种选育的重要亲本及其系谱分析 |
2.2.2 黑龙江省水稻育种重要亲本对后代的细胞核贡献分析 |
2.3 讨论 |
2.3.1 骨干亲本在品种选育中的重要作用 |
2.3.2 骨干亲本演变与黑龙江省水稻品种选育的关系 |
2.3.3 骨干亲本演变与育种实践 |
第三章 寒地水稻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骨干亲本农艺性状的差异显着性分析 |
3.2.2 骨干亲本的主成分分析 |
3.2.3 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农艺性状在年际间的变化 |
3.3 讨论 |
第四章 黑龙江省 90 年代后主栽品种及骨干亲本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基因组提取及 SSR 分析 |
4.1.3 模板 DNA 纯度与浓度的检测 |
4.1.4 SSR- PCR 反应 |
4.1.5 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SSR 的多态性分析 |
4.2.2 供试材料的聚类分析 |
4.2.3 SSR 标记结果与供试材料系谱的比较分析 |
4.2.4 稀有等位基因在骨干亲本中的分布 |
4.3 讨论 |
4.3.1 SSR 标记在骨干亲本分析中的应用 |
4.3.2 寒地水稻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的遗传基础 |
4.3.3 骨干亲本与水稻育种 |
第五章 黑龙江寒地稻区不同年代育成品种耐冷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性状调查 |
5.1.4 基于 SSR 分子标记的自然群体全基因组扫描 |
5.1.5 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寒地粳稻耐冷性鉴定 |
5.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3 寒地粳稻耐冷性与分子标记的相关分析 |
5.2.4 不同时期耐冷性相关分析 |
5.2.5 不同时期耐冷性的主成分分析 |
5.3 讨论 |
5.3.1 水稻的耐冷性鉴定及评价指标 |
5.3.2 与水稻耐冷性相关的分子标记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骨干亲本的重要作用 |
6.2 水稻育种骨干亲本的遗传贡献 |
6.3 不同年代寒地粳稻重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
6.4 90 年代后黑龙江粳稻主栽品种骨干亲本 SSR 分析 |
6.5 寒地粳稻不同年代育成品种耐冷性的分子标记 |
6.6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9)利用InDel标记鉴定浙优系列组合籼粳属性及预测杂种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栽培稻的籼粳鉴定方法研究 |
2.1.1 亚洲栽培稻的亚种生态分类 |
2.1.1.1 籼、粳型分类 |
2.1.1.2 籼、粳、爪哇型分类 |
2.1.2 亚洲栽培稻分类方法的研究 |
2.1.2.1 判别函数法 |
2.1.2.2 程氏指数法 |
2.1.2.3 杂交亲和力法 |
2.1.2.4 同工酶法 |
2.1.2.5 分子标记法 |
2.2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2.2.1 杂种优势 |
2.2.1.1 杂种优势概念及表现 |
2.2.1.2 杂种优势遗传机理 |
2.2.1.3 杂种优势利用历史和利用途径 |
2.2.2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 |
2.2.2.1 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2.2.2.2 亚种间杂种优势的表现、存在问题及利用途径 |
2.2.2.3 浙江省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2.3 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 |
2.3.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
2.3.2 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和杂种优势预测 |
2.4 InDel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验证材料 |
3.1.2 测试材料 |
3.2 田间试验方法 |
3.2.1 田间试验设计 |
3.2.2 田间数据处理 |
3.2.3 程氏指数计算 |
3.3 InDel分析 |
3.3.1 DNA提取 |
3.3.2 InDel引物 |
3.3.3 PCR扩增及产物分离 |
3.3.4 数据分析 |
3.3.4.1 引物籼粳专化性程度 |
3.3.4.2 基因型确定和基因频率计算 |
3.3.4.3 籼粳属性鉴定标准 |
3.3.4.4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InDel分子标记鉴定籼粳属性的准确性 |
4.1.1 验证材料的程式指数分类 |
4.1.2 验证材料的InDel标记多态性 |
4.1.3 InDel分子标记籼粳专化性分析 |
4.1.4 籼、粳型基因频率计算和籼粳属性鉴定 |
4.1.5 聚类分析 |
4.1.6 InDel分了标记法鉴定籼粳属性的评价 |
4.2 浙优系列组合籼粳属性及遗传分化的InDel分子标记鉴定 |
4.2.1 多态性分析 |
4.2.2 籼、粳基因频率计算和属性鉴定 |
4.2.3 亲本遗传相似性分析 |
4.2.4 聚类分析 |
4.2.5 主成分分析 |
4.3 InDel分子标记杂种优势预测研究 |
4.3.1 浙优系列亲本遗传距离分析 |
4.3.2 浙优系列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
4.3.3 亲本InDel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5 结论与讨论 |
5.1 InDel分子标记在籼粳属性及遗传分化研究上的应用 |
5.2 浙优系列组合籼粳属性及遗传分化的InDel分子标记分析 |
5.3 InDel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论文使用的缩写说明 |
(10)超级稻协优9308衍生群体根系的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遗传标记 |
1.2 构建连锁遗传图谱 |
1.3 QTL定位的原理与方法 |
1.4 QTL作图群体 |
1.4.1 初级定位群体 |
1.4.2 精细定位群体 |
1.5 水稻生物信息学 |
1.6 水稻QTL图位克隆 |
1.7 水稻根系研究法 |
1.8 水稻根系基因研究进展 |
1.9 水稻根系遗传及其育种利用研究的展望 |
1.10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协优9308 衍生群体根系与地上部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材料种植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水稻XBR、RIL及ZHR群体根系形态性状的遗传表现 |
2.2.2 水稻 XBR、RIL 及 ZHR 群体不同根直径的根系形态分布 |
2.2.3 水稻XBR、RIL及ZHR群体根系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4 水稻亲本、XBR、RIL及ZHR群体地上部农艺性状遗传表现 |
2.2.5 水稻XBR、RIL及ZHR群体地上部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6 水稻XBR、RIL及ZHR群体根系与地上部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协优 9308 衍生群体根系形态性状 QTLs 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稻根系形态性状QTLs分析 |
3.2.2 水稻XBR、RIL及ZHR群体不同根直径的根系形态性状QTLs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协优 9308 衍生群体地上部农艺性状 QTLs 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稻XBR、RIL及ZHR群体地上部农艺性状QTLs分析 |
4.2.2 水稻XBR、RIL及ZHR群体根系与地上部农艺性状QTLs分析 |
4.3 讨论 |
4.3.1 选择NCIII实验设计和超级稻作为实验材料 |
4.3.2 水稻XBR、RIL及ZHR群体地上部农艺性状QTLs比较分析 |
4.3.3 水稻XBR、RIL及ZHR群体地上部农艺性状QTLs成族分布 |
4.3.4 水稻 XBR 和 RIL 群体第 7 染色体根系与地上部农艺性状 QTL 比较分析 |
第五章 协优 9308 根系基因 qRL7 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预测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DNA提取 |
5.1.3 InDel引物开发 |
5.1.4 PCR反应体系与程序 |
5.1.5 电泳检测与数据统计 |
5.1.6 水稻根系基因qRL7 精细定位 |
5.1.7 根系基因qRL7 与其他已定位或克隆根系基因的等位性分析 |
5.1.8 根系基因qRL7 候选基因预测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双亲间多态性分析 |
5.2.2 第7 染色体上根系基因qRL7 精细定位 |
5.2.3 根系基因qRL7 与其他根系基因的等位性分析 |
5.2.4 根系基因qRL7 候选基因预测 |
5.4 讨论 |
5.4.1 根系基因qRL7 的基因效应 |
5.4.2 第7 染色体根系基因(QTL)定位与克隆研究 |
5.4.3 根系基因qRL7 定位过程中的InDel标记开发 |
5.4.4 根系基因qRL7 图位克隆应注意的问题 |
5.4.5 根系基因qRL7 的遗传应用研究 |
第六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1.1 协优9308 衍生群体根系与地上部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6.1.2 协优9308 衍生群体根系形态性状QTLs定位 |
6.1.3 协优9308 衍生群体地上部农艺性状QTLs定位 |
6.1.4 根系基因qRL7 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预测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恢复系落粒性的诱变改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J]. 程式华. 中国稻米, 2021(04)
- [2]利用CSSLs群体分析水稻株型、穗型和粒型性状的QTL及其稳定性[D]. 曾博虹.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5)
- [3]水稻易落粒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定位[D]. 宗玉龙.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4]特大穗恢复系R1126重要农艺性状及遗传基础研究[D]. 张武汉. 中南大学, 2013(01)
- [5]中等落粒性的改良型超级稻‘协青早A/M9308’应用价值评价[J]. 叶兴锋,徐林峰,施聪,童川,沈圣泉.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1)
- [6]武育粳3号重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突变体的创制与研究[D]. 江德权.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7]多倍体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育性及其组配研究[D]. 左博. 湖北大学, 2012(07)
- [8]寒地粳稻品种骨干亲本遗传演变及耐冷性研究[D]. 刘化龙. 沈阳农业大学, 2012(01)
- [9]利用InDel标记鉴定浙优系列组合籼粳属性及预测杂种优势的研究[D]. 王林友. 浙江大学, 2011(S1)
- [10]超级稻协优9308衍生群体根系的遗传研究[D]. 梁永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