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沪上部分戏迷团体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照[1](2021)在《北京京剧票房运营调研报告 ——以“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加速、文化标准化日益严重,“国粹”京剧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深受冲击、发展式微。2006年,京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序号172,项目编号IV-28),2010年11月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的传承发展不仅依赖国家、社会及广大从业人员,更需要深厚的群众基础。而票友作为艺术欣赏领域的特殊群体,在京剧艺术发展演变历程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并以其强大的艺术承载力助力了京剧的活态传承。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为研究视角,在当代北京京剧票界中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作为研究对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原则、方法为指导开展调研。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态性特点,深入票房推进调研活动,梳理票房的发展历史、日常活动,票友技艺学习与剧目传承情况。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政策框架下,开展历时多年、角度丰富的影像资料收集与口头采访工作,并以叙述性、纪实性方法表现采访过程。通过对票房、票友个案的探索与整理,展示这一民间戏曲团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开展京剧艺术活态传承、整体保护的过程,试图从共性分析中探寻可供京剧票界发展参详的个性特征。
徐堃[2](2021)在《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12年封建王朝结束,士绅为躲避战争,携带其财富脱离乡土,向城市集中;士绅与商人的界限模糊,形成新的绅商阶层;农业和手工业趋于衰落,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瓦解;国家官僚资本主义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垄断地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同时,城市的近代化、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逐渐形成,为娱乐业的繁荣提供了温床。京剧艺术不再受皇家偏好的影响,更加纯粹的走向市场,依靠市场运作持续生存。京剧突破消费者阶层限制,成为最为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通过对民国初年北京和上海两大商业圈京剧市场的研究,剖析京剧市场逐渐发展至高潮期时段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和赞助人背景,分析市场主体构成及特征、市场化运营的特征和结果以及政府的监管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京剧市场繁荣的历史必然性、偶然性以及不可复制性,寻找繁荣背后暗藏着的式微的线索、原因及规律。除绪论外,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从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京剧伶人在北京和上海两个不同的“区域空间”中流动,形塑了京剧艺术表演程式的融合与创新,也成为京剧艺术与其赞助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网络的基础。第二章从戏班、戏园、消费者三个方面论述了京剧市场主体的构成及特征。第三章从梨园自治组织、梨园经纪组织和媒体平台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市场中起到联结各市场主体作用的社会中介组织。第四章从堂会演出与戏园商业演出的关系、戏价与包银的关系、戏园和戏班的合作关系、伶人薪酬和支出水平四个方面论述了京剧市场运行的特征。第五章论述了京剧市场化运作的影响。第六章论述了官方机构对京剧市场的监管。总之,民国初年(1912-1927年)的京剧市场,在经历了政治格局的变动之后,延续清代以来的发展趋势,并走向繁荣。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暗藏了式微的线索,对于今天戏曲市场甚至是整个音乐表演艺术市场的发展都有其借鉴意义。
周昌[3](2021)在《民国上海报刊上的沪剧广告研究(1916-1949)》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报刊业与广告业的中心,独特的地缘优势为沪剧广告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沪剧传播的重要媒介,沪剧的报刊广告是所有广告媒介中最为普遍、最为持久、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形态,是沪剧宣传的最主要手段。作为沪剧广告的载体,就承担的角色与功能而言,上海报刊分为普通报刊、游乐场小报、沪剧报刊三类,它们在沪剧广告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对沪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沪剧进入申曲阶段后,逐渐为社会接受,进入新兴的游乐场演出,自此开始了借助报刊媒介传播的时代。此时,游乐场小报是沪剧广告的主要载体,游乐场小报如《大世界报》《新世界报》《先施乐园日报》等普遍刊载有沪剧讯息。此时的沪剧广告更多地是依附于游乐场发布的游艺时刻表中,仅仅是传递基本的演出讯息,广告的功能处于简单的告知性传播,但对于使沪剧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熟知依然起到了重要作用。上海市申曲歌剧研究会成立后,沪剧演出场扩展至戏院、剧场,沪剧广告也随之变化,戏院、剧场成为新的广告主,广告重心逐渐转移到《新闻报》《申报》等报刊,广告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与创新,不断强化广告的吸引力与兴趣点,广告的营销策略更灵活多样。随着沪剧影响力的扩大,沪剧报刊应运而生,如《申声月刊》《申曲日报》《沪剧周刊》等。沪剧报刊面向的市场群体最为主要的就是沪剧剧迷,因此刊物营销的核心便是沪剧,全方位刊登有关沪剧方面的讯息。此时沪剧主要剧社如文滨剧团、施家剧团、鸣英剧团都已拥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竞争激烈,各剧团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投入大量的财力与物力在宣传上,沪剧报刊广告便成为了重要的宣传平台。沪剧借助沪剧报刊的发行,促进沪剧艺术的发展繁荣。沪剧广告是演出及创作主体的形象塑造重要途径,广告逐渐建立沪剧艺人的艺术形象。沪剧明星效应开始凸显,受到观众的追捧。伴随着沪剧地位的提高,沪剧的商业价值也不断被发掘,逐渐形成以沪剧为中心的商业网络。在这个以沪剧为核心,由报刊、唱片、电台、剧场、出版社、周边企业等组成沪剧生态圈,沪剧得以借此参与与影响上海市民的都市社会生活,同时也为沪剧艺术的繁荣创造的良好的机遇。沪剧的周边广告既是沪剧影响扩大的结果,也是沪剧影响力的见证。
曾桂林[4](2020)在《梅兰芳与民国时期的慈善义演》文中研究表明慈善义演是近代都市兴起的一种娱乐文化现象。民国年间,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在其一生光彩照人的舞台艺术生涯中,曾积极参与各类慈善义演活动。究其动因,既有时代与社会的外部因素,也有其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因素。纵观梅兰芳的演艺人生,他在民国时期的慈善义演大致经历了初始期(1912—1919年)、高峰期(1920—1939年)、复归期(1945—1949年)三个阶段。从筹募善款的目的与用途,其慈善义演活动大致可分为爱国救亡、赈灾济贫、助医兴学等三类。梅兰芳的慈善义演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为中国近代慈善义演兴起、发展与衰微全过程的一个缩影,也是透视近代慈善义演发展演变的一个典型样本。
王姝[5](2020)在《清代女性观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女性观剧是女性参与戏曲活动的一个重要面相,举凡与女性观剧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均属本文研究的范畴。女性观剧现象既增添了戏曲接受的女性视角,又丰富了古代妇女研究的戏曲视角,是对戏曲领域的性别关照,也是性别研究中的戏曲维度,具有双重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清代女性观剧研究围绕谁在看?在哪看?怎么看?看什么?能不能看?看了以后会怎样?人们如何看待女性观剧现象?等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在大量搜集整理与女性观剧现象相关的文献史料、文物遗存和民俗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戏曲学、女性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清代女性观众类型及观剧需求、观剧场所及设施、观剧习俗、观剧内容、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等方面,作一系统地梳理和研究。第一章围绕谁在看的问题,从戏曲受众的角度,将清代女性观众分为宫廷、仕宦、平民、青楼、其他女性类型,并就每一类女性观众自身的特点及其对戏曲发展的影响做了探讨。从清代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家庭角色和实际需求出发,探讨女性观剧的交际、娱乐、追星、服装展示等观剧需求。认为娱乐和交际需求是女性观剧的普遍需求,而女性靓装炫服的观剧行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具有特殊的性别含义。是女性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而女性观众对于不同性别伶人的追捧,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正是多种观剧需求共同促成了清代女性观剧的盛行。第二章围绕在哪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场及设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与男性同观时,是共用一个剧场空间,特殊之处在于,各类剧场中均设置了供女性观剧的专门设施。尤以神庙剧场所存看楼,看台,女台、女厂、女亭等保存完整。女性观剧设施创设的原因,既是剧场性增强,对女性观剧行为的重视的结果,也有严男女之大防、照顾女性及牟取利益等考虑。高平市良户村田宅专门女眷观剧场所的遗存,为我们探讨明清时期女性垂帘观剧现象及剧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清末北京金鱼胡同尼庵演剧的女性专场,尼庵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观剧空间,则表现出受到女神信仰与生殖崇拜影响的特征。第三章围绕怎么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的定戏、点戏、看戏、赏赐、禁忌习俗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观剧习俗深受传统礼教和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制约的影响,各个环节均呈现出不同于男性观剧习俗的复杂面貌,尤以女性观剧禁忌习俗表现鲜明,女性观剧禁忌是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双重标准的结合,根源在于女性特殊生理特征而产生的普遍的“厌女情结”和“女性不洁”之观念。河南新安芦院村禁忌女性观剧年龄碑刻的发现,禁忌15-50岁女性白天观剧的规定,可以看出受到女性月经禁忌和生育禁忌的影响明显。第四章围绕看什么的问题,就女性观剧内容进行探讨。女性受教育程度、个人出身、审美趣味等差异,决定了女性观剧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女性作为同一性别群体,观剧内容上又存在很大的普适性。另外,文献中对女性观剧内容的载录,又呈现出基于性别、阶层差异的种种不均衡性。第五章围绕社会各界对女性观剧的态度进行讨论,大致分为反对与排斥,支持与赞同、犹豫与矛盾、中立与客观四种态度。本文就持不同态度的各类人群的身份、目的、社会因素及个体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持反对态度的多从维持风化的目的出发,而持赞同态度的多出于一些开明人士对妻女等的宠溺和孝亲角度考虑,持犹豫态度者多与自身的特殊社会身份有关,而外籍来华人员,对女性观剧多客观中立。
江爱华[6](2020)在《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文中研究说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前身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于1953年建立,1987年3月剧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院的建立是戏曲艺术体制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其剧目建设承接着黄梅戏剧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关乎黄梅戏剧种的盛衰。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个案,结合相关戏曲政策,对其成立66年以来创作排演的近460出剧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考察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主线来结构整篇博士论文的框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按其成就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建团伊始至千禧年为第一阶段,千禧年至2019年为第二阶段。按题材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移植剧目的创作,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现代戏创作。第一阶段的建团初期,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催生了经典的诞生,促使黄梅戏一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表演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一支艺术人才队伍,黄梅戏新皖剧的地位得以确立。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末,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催生了黄梅戏新经典剧目的诞生,黄梅戏出现了二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的表演继续发展。比之传统剧的改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排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剧化和雅化倾向。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相互成就。黄梅戏剧种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黄梅戏电影、黄梅戏电视剧风靡一时,戏曲艺术人才代际更迭,群星闪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同侪中处于领军位置,可谓辉煌。进入两千年以后,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创作整体态势趋向滞后和单一,三度振兴的呼声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推出代表性剧目作品,黄梅戏的舞台表演艺术没有更上层楼,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因此失去领跑资格和行业老大的位置,同一时期安庆市和湖北省的黄梅戏院团佳作频出、人才济济,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三驾马车齐驾并驱、平分秋色。虽然失去领军地位,但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排演了二十多部新编剧目,为新世纪剧目建设提供了多元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使得黄梅戏的高峰艺术作品成为可能、值得期待,三度振兴成为可能。考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剧目创作的顽疾,三度振兴的道路依旧道阻且跻。
张吉玉[7](2020)在《民国上海票友、票房与慈善义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自开埠通商后,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各地的各色人等汇聚上海,使上海逐步发展为一个经济繁荣的移民城市。商业的繁荣和人口的增长,为上海娱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听戏、看戏作为一种传统的娱乐文化活动,既能使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审美享受,又能以具有地域特色的腔调唤起移民情感上的共鸣,增进移民群体的文化认同,而受到上海市民的普遍喜爱。晚清时期,昆曲在上海十分流行,部分市民邀集同好之人自办业余曲社,研究戏曲及其表演艺术,有时还亲自登台客串,以过戏瘾,时称“清客串”。到清末民初,随着京剧的繁荣和票戏之风的南下,上海业余性质的京剧票房大量创建,票友登台票戏,为一时之尚。但这一时期,票友、票房多用于指称京剧爱好者及其组织。到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地区的票友、票房在数量上远超国内其他地区,票房的种类、票友的群体结构、票房与票友的活动也日趋多元化,“票友”“票房”发展为对业余戏剧爱好者及其组织的泛称。在1877年,上海就已出现了慈善义演这一新型的筹款方式,但在20世纪以前,上海地区的慈善义演仍处于初兴阶段,慈善义演的“表演者”主要为职业艺人。到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票友、票房纷纷加入慈善义演,成为义演活动中的“表演者”或“组织者”。民国时期,由票友、票房参与或组织的慈善义演活动在上海较为常见,且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抗战爆发以前,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以救灾济贫为主。抗战时期,随着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娱乐救国”活动日炽,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活动多以救济难民、抗战救国为要旨。抗战结束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亟需恢复,在国民政府社会救济力量式微的情况下,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成为社会重建的一股强大的民间力量。票友、票房参与或组织慈善义演,是个人娱乐社会化的行为。票友、票房参与或组织慈善义演,既能登台露脸,“玩票”自娱,过足戏瘾,又能借助义演的慈善性质为自己树立热心公益的社会形象,于票友、票房自身而言,具有一定的“益己”性。而对观众而言,其看戏主要是为消遣娱乐,票友戏,或行头漂亮,或演出胜于优伶而自成特色,或因各种因素而笑料百出,对于主要寻求一乐的观众而言,看票友戏不失为一种娱乐方式。票友参与、组织慈善义演,使票友登台“玩票”这一“自娱”活动转变为了票友、观众的“众娱”活动。此外,慈善义演虽以娱乐表演为外在形式,但其落脚点在于筹集善款。在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活动中,票友或以表演者的身份襄赞义举,包销部分戏券,增加义演券资,或以组织者的身份,邀集名伶名票,组织演剧筹款,在票友、票房“技艺”、“人脉”、“财力”等资本的依托下,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往往绩效甚佳,使“被救者”受惠良多,这又使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具有一定的“利他”性。
王思宇[8](2020)在《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思潮与长三角地区戏剧市场关系研究(1905-1919)》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思潮与长三角地区戏剧市场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旨在以从艺术史的角度,探索近代历史转折期中国社会思潮与戏剧的互动关系。在结构上,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绪论;第二个部分着重探讨辛亥革命前后以国粹主义、无政府主义与革命主义为代表的三种主要中国社会思潮的生成、传播与演进情况;第三个部分以京剧、昆曲两大剧种的演出市场为例,探讨辛亥前后长三角地区的戏剧市场总体状况;第四个部分则以张园与南社为个案,探讨辛亥前后不同社会思潮与长三角地区戏剧市场相互干预、互促发展的渠道及范式;第五个部分则以辛亥革命前后长三角地区“新兴”与“传统”两种戏剧市场的状况,探赜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思潮对长三角地区戏剧市场的影响路径。而第六个部分为结论。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跨学科关系研究为研究范式,将史料文献学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为具体研究策略。史实证明,三种社会思潮彼此砥砺、相互推动,成就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思潮演进中的主流,而长三角地区又是当时新思潮重要的萌发地。当时昆曲衰落,京剧勃兴,长三角地区的戏剧市场面临着革故鼎新的历史交汇期。以张园为代表的公共空间、以南社为代表的文人社团,为推动社会思潮传播、发展并介入当时的戏剧市场,起了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从相关史料出发认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思潮对于长三角地区戏剧市场的新陈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一方面,处于变动期的中国社会思潮对戏剧市场的主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演出资助、剧本创作、演出形式、票房制度、演员观念上都有着推陈出新的改变;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社会思潮同时对于中国戏剧市场的客体的影响亦不容忽视,尤其针对新兴市民阶层的影响,推动着长三角地区戏剧市场不断与时俱进,成为了“五四运动”前期中国文艺变革的重要阵地。
赵乐[9](2020)在《从《游艺画刊》看1940年-1945年天津音乐生活》文中提出《游艺画刊》是1940年创刊于天津的一本艺术性刊物。笔者对《游艺画刊》这本杂志进行资料整理与研究工作,试图由其中的文字与图像还原其背后1940年——1945年天津音乐生活的几个侧面,同时透过其中的文字与图像评价当时的音乐发展水平、社会审美倾向及音乐家审美趣味等,既是对近代天津音乐发展的进一步研究,也为全面研究梳理该地区的断代专题音乐史提供了具体个案。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940年——1945年的天津戏曲音乐生活,笔者从培训机构、演出场所与音乐团体组织、天津戏曲演出与活动、剧本词谱、戏曲音乐评论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1940年——1945年的天津曲艺音乐生活,笔者从曲艺演出场所、天津曲艺的演出与活动两方面进行阐述;第三部分:1940年——1945年的天津市民音乐生活,笔者从歌舞演奏会、歌剧音乐、电影配乐、流行歌曲四方面进行阐述。文章最后对1940年——1945年的天津部分音乐生活做了总结。
崔博雅[10](2020)在《刘豁公戏曲活动及其戏学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刘豁公,一位民国时期弃武从文的知识分子。他博学多长,身份众多,最为人熟知的当属报刊编辑,由他主办的《心声》《戏剧月刊》等都取得不菲成绩。同时,他还创作小说与剧本,评点戏曲与电影,交友广泛,是活跃在上海剧界的重要人物之一。本文借助“全国报刊索引”与“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数据库”两大电子文献数据库,对原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纳,以期对刘豁公在上海时期的戏曲活动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此,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刘豁公早年从军,退伍后鬻文为生,之后投身报界,撰文之余,他将工作重心转入戏刊编辑,多年的文字工作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另外,刘豁公是上海诸多知名票号的票友,他在戏剧界的交游遍及艺人、票友和剧场经理。剧本创作上,刘豁公的剧本大多散见于民国时期的报纸期刊,主要为早期的天蟾舞台创作,内容多针砭时弊、讽刺世情、重述历史等,情节设置多样,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上,刘豁公笔下的人物语言个性化,舞台说明考虑到伶人演出而非常的细节化。戏刊创办上,刘豁公秉着对戏剧的热情与责任感,集结优秀的作家群体,创办高质量戏剧刊物。就当时而言,不仅为戏曲界提供良好的辅助、矫正作用,还成为民众汲取戏曲知识的源泉与灯塔。刘豁公等人发起的伶选征文活动也在很大范围上扩大了京剧文化在中国民众间的普及。在呼吁戏剧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作为传统戏曲的拥护者,刘氏提出温和地改良,呼吁民众理性分析传统戏剧中的各个成分,反对极端化的墨守成规和全盘否定。为此,他就戏曲的源流、创作、演艺、剧评观等理论发表文章,并揭露当时伶界存在的弊病,以期引起伶人与民众的关注与思考。
二、沪上部分戏迷团体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沪上部分戏迷团体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京剧票房运营调研报告 ——以“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北京京剧票房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关于票房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北京京剧票房的近况 |
第二章 关于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票房的组建与成熟 |
第二节 票友的加入与成长 |
第三节 票房的组织与运营 |
一、社团性质与规则 |
二、人员结构与流动 |
三、日常活动情况 |
四、舞台演出情况 |
第三章 票房活动的发展与思考 |
第一节 票房生存发展构想 |
一、社员的代际更替 |
二、票友“下海” |
三、票房的演出计划 |
第二节 观众群的养成与社会评价 |
一、观众养成 |
二、社会评价 |
第三节 京剧票房活动的再思考 |
一、植根群众的活态传承 |
二、公共文化空间的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实地走访调研记录表(2016——2020) |
附录2 正式访谈记录表、访谈大纲、访谈实录 |
附录3 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演出汇总表(2016——2019) |
附录4 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社费管理细则 |
附录5 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骨干社员名单(截至2021年4 月) |
附录6 调研照片及图示一览 |
(2)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一)近代史及社会史研究中的成果 |
1、近代史研究中的相关成果 |
2、艺术、经济与社会 |
(二)戏曲史研究中的相关成果 |
(三)京剧市场研究的相关成果及评析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民国初年京剧发展的经济和文化环境 |
第一节 民国初年京剧发展的经济环境 |
一、人口构成 |
二、交通方式 |
三、经济发展状况 |
四、城市空间结构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
一、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新文化格局形成 |
二、京剧改良运动的肇始与式微 |
第三节 城市有闲阶级对京剧的赞助 |
一、 “自娱+娱人”模式 |
二、 “趣味+金钱”模式 |
第二章 京剧市场的主体 |
第一节 戏班组织管理制度的变化 |
一、戏班组织体系的松散化 |
二、戏班制度的保留与创新 |
第二节 戏园经营的革新与困境 |
一、新式舞台发展的特征 |
二、新式舞台的经营困境 |
三、戏园经营业中资本力量的对抗 |
第三节 观众社会阶层构成的演变 |
一、下层社会观众逐渐被边缘化 |
二、精英阶层观众成为主流 |
三、女性观众进入剧场 |
四、京剧的海外市场和观众 |
第三章 京剧市场的中介组织 |
第一节 梨园自治组织的影响与作用 |
一、独立信仰系统是梨园集体主义的基石 |
二、梨园行会组织是伶人生存的基本保障 |
第二节 梨园经纪组织雏形出现 |
第三节 媒体平台宣传造势 |
第四章 京剧市场的运行 |
第一节 堂会与商业演出并行互补 |
第二节 逐渐走高的戏价与包银 |
第三节 戏园与戏班合作与分配制度 |
一、从轮转制到长期合同 |
二、短期合作与雇佣制并存 |
第四节 伶人薪酬水平与支出项目 |
第五章 京剧市场化运作的影响 |
第一节 京剧艺术本体的融合与创新 |
一、海派新戏应运而生 |
二、女伶演出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
第二节 京剧市场繁荣的外部影响 |
一、带动周边商业圈发展 |
二、各地出现京剧“戏码头” |
第三节 伶人社会地位提高及群体内部分化 |
一、伶人社会地位上升与自我认同提高 |
二、伶人群体内部分化为两极 |
第六章 官方戏曲管理机构对京剧市场的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北京的管理机构:近代政府雏形 |
二、上海的管理机构:租界独立掌控 |
第二节 税收制度 |
一、北京:繁多的税收名目 |
二、上海:沉重的税负支出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京师警察厅管理戏园规则 |
附录二:京师警察厅管理戏班规则 |
附录三:法租界新颁游戏场及影戏场章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民国上海报刊上的沪剧广告研究(1916-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相关概念的界说 |
第一章 沪剧与传播媒体的融合发展 |
第一节 沪剧的传播与发展 |
一、沪剧传播渠道概述 |
二、沪剧演出的广告宣传 |
第二节 上海报刊与沪剧的结盟 |
一、报刊中沪剧的相关讯息 |
二、报刊上沪剧广告的初现 |
第二章 报刊上的沪剧广告呈现 |
第一节 沪剧广告的发展历程 |
一、发轫时期的沪剧广告(1916-1927年) |
二、成长时期的沪剧广告(1928-1937年) |
三、成熟时期的沪剧广告(1938-1941年) |
四、衰退时期的沪剧广告(1942-1949年) |
第二节 沪剧广告的主要内容 |
一、演出及主创人员 |
二、演出剧目的推介 |
三、演出场所的票价 |
四、私人定制的堂会 |
第三章 报刊广告视域下的沪剧及其周边 |
第一节 报刊广告视域下的沪剧 |
一、沪剧的市场演出机制 |
二、沪剧目标受众的设定 |
第二节 沪剧的周边商业广告 |
一、沪剧商业价值的开发 |
二、沪剧明星的商业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闻报》沪剧广告资料索引 |
致谢 |
(4)梅兰芳与民国时期的慈善义演(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5)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百年妇女史研究概述 |
(二)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述评 |
(三)清代女性观剧史料来源及书写特点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代女性观众 |
第一节 女性观众的类型 |
一、宫廷女性 |
二、仕宦女性 |
三、平民女性 |
四、青楼女性 |
五、其它女性 |
第二节 女性观众观剧需求 |
一、娱乐需求 |
二、交际需求 |
三、服装展示 |
四、追星动机 |
五、其它需求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女性观剧场所及设施 |
第一节 各类剧场中的女性观剧现象 |
一、宫廷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二、商业性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三、神庙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四、会馆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五、私人宅第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六、舟船水畔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七、其他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第二节 女性专门观剧设施 |
一、看楼 |
二、看台、女台、子台 |
三、看棚 |
四、花场 |
五、女厂 |
六、女亭 |
七、其它 |
第三节 女性观剧设施创设原因 |
一、剧场性的增强及对女性观剧的重视 |
二、照顾与限制 |
三、牟取经济利益 |
第四节 女性观剧专场 |
个案研究一:山西高平良户村田宅女性剧场考述:兼谈垂帘看楼与明清女性观剧场所的变迁 |
个案研究二:清末北京尼庵演剧女性专场考述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女性观剧习俗 |
第一节 定戏习俗 |
第二节 点戏习俗 |
一、点戏人的选择 |
二、点戏的讲究和礼节 |
三、点戏物件类型 |
四、男女观众点戏之区别 |
第三节 看戏习俗 |
一、男女分观习俗 |
二、男女落座方位 |
第四节 赏赐习俗 |
一、从施赏者角度看 |
二、从受赏者角度看 |
三、从赏赐品类看 |
第五节 禁忌习俗 |
一、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的结合 |
二、对女性观剧的诸多禁忌 |
第六节 个案研究:河南新安芦院村女性观剧年龄禁忌碑的文化阐释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女性观剧内容 |
第一节 女性个体差异与观剧内容 |
一、女性剧场环境差异与观剧内容之雅俗 |
二、女性阶层差异与所观内容的差别 |
三、女性个体因素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
四、女性地域及生活理想差异与女性观剧内容 |
第二节 女性观剧内容的普适性 |
一、婚恋爱情剧 |
二、全本情节戏 |
三、家庭伦理戏 |
四、喜庆戏 |
第三节 女性观剧内容文献载录的不均衡性 |
一、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阶层因素 |
二、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性别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 |
第一节 反对与排斥 |
一、反对的方式 |
二、反对的人群 |
三、禁限效果评估 |
第二节 支持与赞成 |
一、家庭成员的赞同 |
二、社会各界的支持 |
三、女性个人的努力 |
第三节 犹豫与矛盾 |
一、汉人官员的审慎和节制 |
二、旗人官员的犹豫和矛盾 |
第四节 中立与客观 |
一、对女性观剧“直言直笔”的书写特点 |
二、女性与戏曲作为保存族群历史记忆的工具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
二、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
1.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2.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章节设置与创新之处 |
1.本文的章节设置 |
2.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人、改戏和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建立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剧种的现状综述 |
一、人才济济的艺人群体 |
二、“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常演剧目 |
三、“唱念做舞”的舞台表演概况 |
第二节 改人和改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筹建 |
一、改人: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成立 |
二、改戏:《打猪草》、《蓝桥汲水》赴沪演出 |
第三节 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
一、旧的戏曲班社制的解散和分流 |
二、新的现代化戏曲体制的确立 |
第二章 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 |
第一节 甄选与自觉:传统黄梅戏剧目的改编 |
一、瑕瑜并存:黄梅戏传统剧目综述 |
二、甄选: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改编和整理 |
三、自觉:《罗帕记》的改编 |
第二节 移植与黄梅戏化:移植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跨剧种的交流和融合 |
二、黄梅戏化:移植剧《春香传》的创作排演 |
第三节 填补、突围与创新: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 |
一、填补: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缘起 |
二、突围:新编历史剧《宝英传》的创排 |
三、跨越:改编莎剧《无事生非》的创排 |
第四节 危机、迷茫和自由:现代戏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危机:社会主义新人的《王金凤》的创排 |
二、迷茫:文革现代戏的创排 |
三、自由:《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的创排 |
第三章 传统剧的改编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经典剧的形成与剧目一度振兴 |
一、主流社会的悲喜:经典大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的改编和排演 |
二、市井细民的日常:经典小戏的《打猪草》、《打豆腐》、《夫妻观灯》的改编和排演 |
三、电影与舞台的互映:电影《天仙配》与舞台版《天仙配》之比较 |
第二节 黄梅戏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一、知识阶层与剧目创作的离合 |
二、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三、艺术人才队伍的专任、转型和多元化 |
第三节 黄梅戏旦行、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一、开山立派:严凤英与旦行表演的发展 |
二、舍京入黄:王少舫与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三、贡献与障碍:王少舫与黄梅戏生行唱腔的发展 |
第四节 黄梅戏新“皖剧”地位的确立 |
一、旧“皖剧”的式微 |
二、新“皖剧”的确立 |
第四章 历史剧、现代戏的创作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新经典剧目的形成与剧目的二度振兴 |
一、女性题材的丰富和拓展:《龙女》、《风尘女画家》、《红楼梦》的创作 |
二、戏曲舞台的延伸:黄梅戏电视剧的流行和勃兴 |
三、黄梅戏音乐剧的尝试:《秋千架》创作排演 |
第二节 黄梅戏生行、旦行表演的继续发展 |
一、守正循矩:马兰旦行表演特色 |
二、由京入黄:黄新德生行表演特色 |
三、固定的生旦搭档对黄梅戏行当表演的促进 |
第三节 黄梅戏剧目剧化、雅化倾向 |
一、文革结束后现代戏剧目创作现状 |
二、改革开放与剧目创作的二度振兴 |
三、打造精品意识与黄梅戏剧目的剧化、雅化倾向 |
第四节 《柯老二入党》的剧化与《红楼梦》雅化之比较 |
一、剧目创作横向与纵向的处理不同 |
二、文人趣味与文化话语权的上移 |
三、剧化与雅化的精致与疏离 |
第五章 新世纪剧目创作现状与探索 |
第一节 滞后与平庸:剧目创排的现状 |
一、新世纪戏曲小剧场化的热潮 |
二、滞后与平庸:剧目创作现状 |
三、单一和重复:《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我的离骚》创排 |
第二节 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
一、本土题材:小戏《六尺巷》的创作 |
二、生行担纲:《雷雨》的创排 |
三、歌舞演故事:《小乔初嫁》的创作 |
第三节 剧目三度振兴的期待 |
一、成就:剧目创作的高原 |
二、期待:剧目创作的高峰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教研科研成果、戏曲获奖 |
附件1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故事梗概 |
一、传统戏剧目 |
二、移植剧目 |
三、改编历史剧 |
四、新编历史剧剧目 |
五、现代戏剧目 |
六、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 |
附件2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剧评、报道、谈艺录(1953—2006) |
附件3 传统黄梅戏剧目整理 |
附件4 2018年暑期田野调查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 |
致谢 |
(7)民国上海票友、票房与慈善义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问题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票友、票房研究现状 |
(二)慈善义演研究现状 |
三、创新点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票友、票房 |
第一节 票友、票房的兴起 |
(一)都市经济的发展 |
(二)市民的娱乐需求与娱乐文化的繁荣 |
(三)市民的“皮簧之好”与“票戏之风”的兴起 |
(四)社会文化环境的促动 |
第二节 票友、票房的发展样态 |
(一)票房组织者 |
(二)票房种类与票友结构 |
(三)票友、票房的活动 |
(四)票房性质 |
第三节 票房的组织与管理 |
(一)票房的组织与管理模式 |
(二)政府管理 |
第二章 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活动 |
第一节 票友、票房慈善义演活动的兴起 |
(一)慈善义演在上海地区的兴起 |
(二)票友、票房慈善义演的初兴 |
第二节 票友、票房慈善义演活动的发展 |
(一)抗战前的上海社会与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 |
(二)抗战期间的“娱乐救国”与票友、票房的慈善义演 |
(三)抗战胜利后的社会重建与票友、票房的自救救人 |
第三章 票友、票房在慈善义演活动中的角色分析 |
第一节 慈善义演的“表演者” |
(一)受邀者的特征 |
(二)登台表演 |
(三)“兼职”销票 |
第二节 慈善义演的“组织者” |
(一)筹备演出 |
(二)销售票券 |
(三)承担演出经费 |
第四章 恒社票房慈善义演的性质 |
第一节 恒社及恒社票房概况 |
(一)恒社的成立及组织形式 |
(二)恒社票房概况 |
第二节 益己:杜月笙与慈善义演 |
(一)自娱自乐 |
(二)自我“漂白” |
(三)文化权力的介入 |
第三节 利他:票房义演与社会救济 |
(一)赈灾济贫 |
(二)救国助学 |
第四节 娱众:票友、票房义演与大众娱乐 |
(一)票友“玩票”以自娱 |
(二)观众喜欢看票友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近代上海戏曲票房简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思潮与长三角地区戏剧市场关系研究(1905-19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手段 |
第一章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思潮的总体格局 |
第一节 走向历史舞台中央的江浙民族资本家 |
第二节 国粹精神与江南文人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青年热情下的狂飙突进 |
第四节 革命主义思潮:从社会革命到文学革命 |
第五节 “三大思潮”的互动关系 |
第二章 辛亥前后长三角地区戏剧市场的格局 |
第一节 昆曲衰落之境况 |
第二节 京剧南下后演出情况与具体发展 |
第三章 个案视角:辛亥革命前后长三角地区戏剧市场的现代化转换 |
第一节 张园:公共文化区域对于戏剧演出的接纳度 |
第二节 南社:传统戏曲改良与社会思想变革 |
第四章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思潮与长三角戏剧市场的互动联系 |
第一节 传统戏剧市场:以古喻今 |
第二节 新剧演出:西风东渐下新兴文化的萌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深圳大学指导教师对研究生论文的评语 |
深圳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从《游艺画刊》看1940年-1945年天津音乐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1940年——1945年的天津戏曲音乐生活 |
第一节 培训机构 |
一、专业科班 |
二、国剧研究班 |
第二节 演出场所与音乐团体组织 |
第三节 天津戏曲的演出与活动 |
一、天津演员的演出与活动 |
二、上海演员在津演出与活动 |
三、北京演员在津演出与活动 |
四、山东演员在津演出与活动 |
五、公益演出与活动 |
第四节 剧本、唱词与曲谱 |
一、《二进宫》 |
二、《息夫人》 |
三、《贵妃醉酒》 |
第五节 戏曲音乐评论 |
第二章 1940年——1945年的天津曲艺音乐生活 |
第一节 演出场所 |
第二节 天津曲艺的演出与活动 |
一、杂耍戏院中的演出与活动 |
二、广播中的演出与活动 |
三、屋顶游园活动 |
四、魔术杂技的演出与活动 |
第三章 1940年——1945年的天津市民音乐生活 |
第一节 歌舞表演 |
第二节 歌剧音乐 |
第三节 电影配乐 |
第四节 流行歌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刘豁公戏曲活动及其戏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1.2 刘豁公及其作品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刘豁公的生平交游考 |
2.1 生平考述 |
2.1.1 弱冠从军 |
2.1.2 青年鬻文 |
2.1.3 编辑期刊 |
2.2 戏曲界交游 |
2.2.1 梨园艺人 |
2.2.2 戏社票友 |
2.2.3 剧场经理 |
3 刘豁公的剧本创作 |
3.1 剧作内容 |
3.1.1 时事剧 |
3.1.2 讽世剧 |
3.1.3 历史剧 |
3.1.4 其他 |
3.2 艺术特色 |
3.2.1 人物塑造 |
3.2.2 情节设置 |
3.2.3 语言艺术 |
4 刘豁公的戏刊编辑 |
4.1 创刊宗旨 |
4.2 刊物特点 |
4.3 编辑理念 |
4.4 业界举措 |
5 刘豁公的戏学理论 |
5.1 取法雅正的源流论 |
5.1.1 根植传统的戏曲本源论 |
5.1.2 昆乱有序的戏曲流派论 |
5.2 声律兼备的创作论 |
5.3 技进乎道的演艺论 |
5.3.1 唱做俱善的表演论 |
5.3.2 德艺双修的演员论 |
5.4 客观公允的剧评观 |
5.5 对梨园行现状的思考 |
5.6 在戏曲史上的地位 |
5.6.1 戏曲理论主张上的复古 |
5.6.2 戏曲演出活动上的演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刘豁公家世考 |
附录二 :刘豁公年谱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沪上部分戏迷团体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京剧票房运营调研报告 ——以“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为例[D]. 王文照.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10)
- [2]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D]. 徐堃.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民国上海报刊上的沪剧广告研究(1916-1949)[D]. 周昌.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梅兰芳与民国时期的慈善义演[J]. 曾桂林. 中国文化研究, 2020(03)
- [5]清代女性观剧研究[D]. 王姝.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D]. 江爱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7]民国上海票友、票房与慈善义演研究[D]. 张吉玉. 河南大学, 2020(02)
- [8]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思潮与长三角地区戏剧市场关系研究(1905-1919)[D]. 王思宇. 深圳大学, 2020(10)
- [9]从《游艺画刊》看1940年-1945年天津音乐生活[D]. 赵乐. 天津音乐学院, 2020(08)
- [10]刘豁公戏曲活动及其戏学理论研究[D]. 崔博雅.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